序章

从小不善言语的我从来都喜欢独自做事,
哪怕是旅行也不意外。
墙外的世界,一向只闻其声。

然而故事的转折却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认识了一年多的薫,
就恰巧是那颗泛起涟漪的水滴。

那年夏天,
终于第一次,
有了共同旅行的乐趣。

记于二十四岁那年的盛夏。

不知何时起、最爱风雨季 。—— 大喜

.

第一章:海之艺术祭

我们的第一站,便是濑户内海跳岛游的周转基地 —— 高松。
“高松”起源于镰仓时代。天正16年(1588年),丰臣秀吉的家臣生驹亲正把城池建在玉藻浦,并将其命名为高松城。时至今日,高松城天守阁已毁,原来的城址也改成了玉藻公园,只留下了几个残存的角楼和周围的墙围还在无声地诉说著那一段历史。

从机场到JR高松站可以搭乘机场巴士,机场巴士是根据到达的航班来定班次的,所以不用担心会坐不上,上车只需要大约40分钟就能到达目的地了。

机场巴士准时停在了高松站前,苦寻乌冬无果的我们,只得找了一家拉面店匆匆垫了肚子便动身出发前往四国村了,而此时楼外的高松已经笼罩在了一片水雾中,倾盆的大雨即使撑著伞也无济于事。

叮、叮、叮、叮
随着有节律的提示音,道口的横杆放下,琴电缓缓驶入了站台。
琴电属于路面电车,而这些电车线往往也是一座城市的代名词,就好比京都的岚电、镰仓的江之电,古旧的车厢无不透露著一股昭和味的复古气息。

四国村,是在屋岛山脚下的一个民俗风情馆,说是一个馆,但其实是建在半山腰上的户外景点,内里搭建著四国地区和临近岛屿的旧建筑,通过这些建筑来分别展示该地区的民俗文化。
在前往四国村的路上会经过わら家,这是一家传统的赞歧乌冬面馆,貌似也是能在高松排的上号的,不过可惜的是,我们在高松站已经一碗拉面下肚,此时实在无心再进去尝一尝了。

门口售票处是一位老婆婆在卖票,独自一人待在小小的亭子中,守候着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游人。
四国村的票价是1000日元,而我们去的时候但是由于下雨整修,有一处展馆没有开放,故而打了9折。
购买四国村的门票还会赠送出口处异人咖啡馆的100日元抵扣券,不过由于和另外两位小伙伴约好了晚上在居酒屋见面,所以这次并没有使用。
屋簷下的导水器具

不知是因为大雨,还是因为正值工作日,偌大的四国村里只有我们一行三人的身影,真真实实的成为了我们的包场。撑著伞穿行在山林间,走过只有木条当桥面的藤桥,恍惚间似乎一下子穿越到了南美的雨林中。
▼ photo by 大喜

落不尽的雨、进村只不一会全身便已溼透,一半是汗水、一半是雨水。

小豆岛的歌舞伎舞台,据说这是江户时代末期的建筑,直到现在仍然作为孩子们表演歌舞伎的及发表现代艺术的场所而加以使用。

微风吹拂著风铃,偶尔在噼里啪啦的雨声中新增上几个清脆的音符。

来到半山腰上,这里矗立著一座灯塔——江埼灯塔

江埼灯塔由英国工程师R·H·布兰顿设计,于明治4年点灯,原本位于淡路岛的北端,站在灯塔上就可以远眺被称为濑户内海名胜的明石海峡,是日本国内的第四座灯塔。
灯塔的旁边还配套建有供灯塔工作人员休息用的房子,休息所是石造的,墙体使用60厘米厚的碎石砌成,同时使用木柱来支撑顶部的木梁和房顶。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休息所近乎毁塌。

而四国村的这座灯塔就是由原址修复迁建过来的。

休息所门口的西洋式木凳联结者通往西式的花园的小路,点点滴滴无处不透露着明治维新时期的那股西洋风气。

石之瀑布前有一片小小的荷花池,正值盛夏,这里的荷花却依旧含含蓄蓄,似开未开。

据说,桥上是神明行走的地方,那我们就从桥洞下走吧~

从山下走上半山腰,又从半山腰返回出口。此时的天空已然放晴,经过大雨洗刷过后的空气混杂着路边泥土和青草的芬芳显得格外的清新。

路上偶遇的一只小水獭,静静的站在主人家的院子里。

我们原路返回车站,准备搭乘琴电前往瓦町商业街的一家居酒屋解决晚餐。

最爱的小巷酒肆,你永远不会知晓在下一个转角的路口,会发生怎样的人与事。

直岛,安藤忠雄的混凝土世界。

第二天一早,我们按计划出发搭乘高速船前往直岛。
不过,我们是跑着进港口的,因为低估了高松的巴士间隔,而且还坐反了巴士,最后的我们只能一路快跑进港口买票上船,好在有惊无险,还是赶上了最后的关闸时间。

说起直岛,不少人想到的第一映像应该会是海边的黄南瓜吧,不过草间弥生也只是在直岛上留下印记的众多艺术家之一。其实直岛之所以能从濑户内的一座传统小岛摇身一变成为艺术之岛,Benesse集团的负责人福武总一郎功不可没。1989年,他在直岛上买了一块地委托安藤忠雄将其设计成儿童露营地,也从此开启了直岛的艺术之旅。
而在此之后,同时兼具展览与住宿功能的Benesse house落成,草间弥生的波点南瓜以及04年地中美术馆的建成无不都是benesse集团为这座岛屿带来的改变。直到如今每三年一度的濑户内艺术祭,更是将这种艺术映像深深地烙刻在了直岛之上。

上岛的第一站,位于宫浦港的草间弥生的红南瓜。

远处的小笼包(姑且就这么叫着吧),总有一片云雾缭绕在山顶消散不去。

直岛的重头戏——地中美术馆,我们在官网预约的是10点45分的入场券,在港口附近租完自行车、拍完照的我们就赶着时间点骑车前往了。
地中美术馆,由安藤忠雄负责设计建造,2004年落成,是一个重新思考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场所。美术馆大部分建在地下,因为着重于人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馆内大部分照明都由自然光来完成。这样的设计使得人们可能即使身处地下三层,也很难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地下空间。

进馆后的第一站,就是位于B2层的莫奈画室和James Turrell的光影作品,两者都需要排队,建议先排光影作品,因为整个参观的流程时间不长,差不多5分钟左右,画作可以留着慢慢欣赏。
展品还是挺令人惊讶的,具体是什么形式我就不在这解密了,建议想要去的童鞋,可以到场之后跟着讲解员慢慢品味。

图片来自于官网

馆内的5幅睡莲是由福武总一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购入的,而地中美术馆的建造初衷便是为了展示这5幅莫奈的真迹,画作被摆放在一个纯白空间中,房间的地面则是用类似于马赛克的小方砖铺就而成。

Cluster of Grass,图片来自于官网

从二层走过一段斜坡来到地下三楼,穿过一个小门,你就会来到Walter De Maria设计的一个巨大的空间作品,
这个展馆正中间是一个直径2.2米的球体,而在它的周围,总共放置了27座镀金的木柱。
当你站在球体的四周来望向那颗黑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不同的表情出现在那颗黑球之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日光的偏转,那颗黑球的表情还会发生变化。

图片来自于官网

站在地中美术馆的cafe之外,可以远眺高松。

地中美术馆之外的睡莲池,与馆内5幅莫奈的睡莲遥相呼应。

离着地中美术馆不远的李禹焕美术馆,同样也是安藤忠雄的设计的杰作。
不过相较于美术馆的内部,位于室外的展品反而更加吸引我的眼球,如果对李禹焕本人不管兴趣或者只是想拍照打卡的话,可以选择不进入馆内参观,因为馆内是不允许拍照的,而且内容上嘛.. 可能我们真的不能理解艺术家吧。

整个美术馆的主题都围绕着构成这个空间的最基本结构——点、线、面来铺开

点与线,侧面看则是点和面。

噬元兽的眼神,满满的不屑。

逆时针环岛,结束两大美术馆的参观,便骑车前往直岛的镇岛南瓜啦。
美术馆都位于山上,而南瓜则是在海边,两者相距大约2km,但是这2km的路全程都是坡度挺大的下坡,我们骑在带有速度表的电动助力自行车上,轻松一踩便可以突破30km每小时的速度。不过此时天空还下著小雨,地面溼滑,我们全程都不敢松开刹车,生怕一不小心就车毁人亡了。
一路俯冲来到海边,黄南瓜前已经排起了队伍,草间弥生的直岛代名词,不来一张怎么能行呢?

直岛上的最后一部分,我们留给了家计划,这是由宫岛达男设计策划,将数个经过改造的老房或是寺社组合在一起的艺术区域。
建议在入口售票处购买一张1000日元的联票,联票是一个集章型别的册子,每到一个展品都会被工作人员敲一个章。(集章爱好者的福音啊~)
位于入口处的安藤忠雄博物馆,由一座有着100年历史的木屋改建而成,外部结构仍然是老旧的木头和瓦片,内里则由安藤忠雄标志性的混凝土结构重新构造。混凝土与木材,现代与古代的建筑主材,作者通过两者相互结合,象征著这座百年老房的新生。

内部图片来自官网

家计划——护王神社位于主干道旁的一个山坡上,如果不是时间特别的赶的话可以选择最后到这来参观。
神社前的这一段玻璃楼梯是和位于神社地下的艺术空间所相连通的,当你从旁边的入口走过漫长而又狭窄的通道进入地下空间的时候,你会发现幽暗的地下空间内仅有的亮光便是通过这玻璃楼梯所传导下来的光源。

从地下通道内望向外面——人生于黑暗,走向光明。

回程的我们依旧是在奔跑中上的船,由于家计划的场馆闭馆时间都是4点半,因此去的晚的我们只能遗憾的看了两个馆就作告别了。为了赶上5点的返程船次,我们一路快车,从本村港飞驰前往位于直岛另一端的宫浦港。风里雨里,一切的景色皆化为了模糊的虚影,留在记忆的深处。

16点57分,在这最后的三分钟内,我们在检票的日本小哥哥带领下,成功在最后时刻完成了还自行车+买票+登船的壮举。
“明天、不要再那么赶了吧.”

小笼包。

因为下雨,顶层甲板没有几个人,但是也只有站在这里你才能感受到那种任凭海风吹拂,我自屹立不倒的感觉。

再见,直岛。

丰岛,初见阳光。

如果说直岛的钢筋混凝土给你带来了一种凝重的感觉,那么丰岛绝对是一种轻盈的质感。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昨天的压哨情况,今天的我们特意提前了半小时出门,早早来到码头候船。前往丰岛的高速船相比去直岛的船还要小一号,确切的说,是一艘快艇。船尾有一段露天的甲板,如果你不嫌弃震耳欲聋的引擎声和时不时飘打在脸上的浪花,可以坐在这里尽享接近一个小时的无遮拦海景。

来到濑户内的第三天、终见阳光。

小笼包,是你吗?

港口边,一只待在车顶,正在王の注视的龅牙喵。

由于丰岛美术馆的入场时间我们预约在了下午,所以我们选择了和绝大多数人相反的逆时针环岛线路,先去参观位于港口旁的丰岛横尾馆。

丰岛横尾馆由艺术家横尾忠则和建筑师永山佑子共同设计改造,美术馆本体由家浦港的一座老房子改造而成
横尾馆的主题是生与死,由仓、母屋、纳屋以及一座塔共同构成,横尾忠则通过院内的场景布置以及对于光线的控制来使人深刻的感受生与死、阴与阳的互相融合和周而复始。

母屋 图片来自官网

横尾馆门前的小卖部,有一些有趣的纪念品可以购买。

离此不远的地方就是针工厂,
大竹伸朗将宇和岛造船厂的一艘闲置了30多年一直完工的木船拖到了丰岛上,而其最终展示的地方是一间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关闭的纺织厂。艺术家寄希望于将两者结合,以此来融合两件物品自身所具有的某种记忆。
只是对于日语不甚了解的我们,根本无法参透这段记忆的奥祕。

梯田之上,青苗茁壮成长。

丰岛的标志性下坡道,从此右转便是丰岛美术馆。

站在冲向海边的斜坡上,看着岛厨房满约的告示以及食堂101的距离,我们发起了愁
“既然要去心脏音博物馆,那就在那附近的镇上逛逛吧,说不定有惊喜呢?”
“好呀,出发吧。再不走肚子又要叫起来了。”

骑上脚踏车,一路下坡,
耳边所现、尽是风的声音。

停下来的我们在猫途鹰上挑选了一家以素食餐为主的cafe,不过虽然标注著分类是cafe,实际则是岛民在自己家中开设的一家小餐厅,店铺内只有三张桌子,放在房屋的客厅内。
选单极其简单,只提供两种套餐 —— 和式、洋式。
我们一行四人各点了2份,只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餐食是由主人现做的,我们大约等待了40分钟才等来了餐食,同行的薫竟然还躺在榻榻米上打起了盹 (/ □ \)~

▼ photo by 大喜

洋式

和式

还记得海街日记中,四妹对着电扇吹的画面吗

“所谓活着并不是单纯的呼吸,心脏跳动,也不是脑电波,而是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要能看见自己一路走来的脚印,并确信那些都是自己留下的印记,这才叫活着。”——东野圭吾

在海的这一边,有这么一座心脏音博物馆,记录著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类心跳声,有的雄浑壮阔,有的轻柔似水。在这个世界上共同生活着,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人,就这样,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缩短成了一根耳机线的长度。

心脏音博物馆一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听音室,心跳室和录音室,其中心跳室是一个昏暗的空间,里面只有一个白炽灯泡随着播放的心跳音有节律的闪烁著。

心跳室 图片来自官网

你留下你的心跳声了吗

来到丰岛的人,我想一定都不会错过丰岛美术馆吧。
是的,
就是那颗落在在山坡上的水滴。

丰岛美术馆由艺术家内藤礼和建筑家西泽立卫共同设计建造,整体是一个宽40×60米,最高处高4.5米,内部没有一根柱子的混凝土建筑。建筑的形状源自于水滴,因此馆内的地面铺设有许多细小的孔洞,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冒出一些泉水,或是汇聚形成一个小水塘,或是沿着那指定的水路哧溜地溜进了一个洞孔。
我们就这样找寻着来自于地面的小惊喜,最后也像那泉水一般,和周围的人一起坐在那水塘边,闭上眼,静静的聆听着周遭的水声、风声以及虫鸣鸟叫,感受人与自然的融合共生。
我想,这也正是内滕礼的设计初衷吧。

图片来自于官网

图片来自于官网

长年身处钢铁森林的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这么亲近的接触过自然了?
抛却烦恼,忘却忧愁,放轻自我,这一刻、只需要静静的感受便好。

归来时、空荡荡的码头只有几艘远去的航船,似还在无言地宣告今日的终结。

橄榄色的夏日。

谈起小豆岛,闪现在你脑海中的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是大石老师和她的12位学生,还是魔女宅急便的风车以及那漫山遍野的油橄榄?

至少于我而言,小豆岛的夏日,是橄榄色的。
看那路边的邮筒,都被涂上了充满橄榄味的淡绿色。

橄榄味的冰激淋,当中那位拿甜筒的小伙伴,完美破坏了队形。

穿行在橄榄园中的我们,抬着头仔细的找寻那一片象征著幸福好运的心形橄榄叶。

好不容易爬上山坡,看到风车旁被跳秃了的草坪时,心里还是略微有点失望的。

虽然没有找到心形的橄榄叶,但是那夏日的蝉鸣却成了脑海中忘却不了的BGM。

穿过木门,你猜会去到哪里?

搭车返回了土庄港,鉴于时间还早,我们便计划前往镇上的妖怪美术馆看一看。

藏在迷路街道中的妖怪美术馆,需要游览者根据手中的地图以及线索一个一个的来寻找,另外每个分馆内也都可以盖章,一共5个章,集齐之后可以拼凑成一个妖怪的图案~
孤身一人,你是否有勇气踏上前往妖怪屋的阶梯?

黑暗的尽头又有什么在等着你呢。

河童、据说最爱和小朋友们玩相扑。

外星人~

人形犬,也是这次妖怪美术馆的主题怪物,是由一间小学的学生将其老师的脸和秋田犬的身子想象结合而成的。
这是有多讨厌这个老师..

这还是妖怪吗?有那么可爱的妖怪

你不想一口一口吞了它么~

妖怪也有吃货。

作战会以筹备中,今晚准备去哪家闹一番?
等你来决定!

从港口搭车回酒店的路上,濑户内的夕阳就这么毫无征兆的出现了。
被金黄色的光线照亮脸庞的旅人们无一例外都拿起了相机想要记录这一美景。
然而无论多美的照片,都无法展现出那份在现场亲眼所见的壮丽。
假如时间可以凝固,我希望,就是此刻。

终于,车子晃晃悠悠的到达酒店,拜托了小伙伴照看下行李,便直奔观景台。

金色的阳光照耀的连同记忆也一起变了色,我们跑过球场,爬过山坡、5分钟的路程,却只觉无比漫长。

终于,抵达目的地,看着宽广的海面,映照着夕阳的余晖,我们就这么静静地坐在木椅上,等待着落日走过最后的时刻。

铺满天际的火烧云。

在小豆岛的第二日,我们前往了丸金酱油纪念馆,从土庄港过去坐巴士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
据说,在小豆岛引进橄榄之前,小豆岛是以种植大豆为主,因此也就诞生了许多的酱油厂。
场馆本身就是一间古老的酱油厂,里面主要介绍了酱油的酿造过程和酿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具。酱油纪念馆不大,半小时左右足够逛完了。
也许你对酱油的制作过程并不感性,不过门外的小卖部绝不能错过啊,酱油味道的冰激淋就在这里哦~

你要问实际的味道嘛,其实有点类似于海盐 哈哈

岛上的天气也是说变就变,前一秒还是晴空万里,后一秒便已下起了瓢泼大雨。

逛完酱油纪念馆也就到了告别的时刻。
港口的这个花环一般的艺术品名为太阳的赠礼,由橄榄树叶型的金属片制成。
确实吧,小豆岛的橄榄,小豆岛的太阳都已成为了它在我脑海中的代名词。

搭上船只,渐行渐远,小豆岛 下次再见。

茫茫海上,那零星的航船此刻还在一条航道上,下一刻便分道扬镳。

屋岛,源平之战第二战的发生之地,喜欢日本历史的旅人不能错过呢,站在岛上的最前面的观景台还可以眺望濑户内海和整个高松市区。

远处,高松已然映入眼帘,再见,濑户内。

在高松站搭乘即使遇上堵车也没迟到的空港巴士,准时抵达高松机场。拖着行李值机安检完,看了下时间还早,便在机场的乌冬面馆吃上了乌冬。未曾想,来到高松首日放弃的乌冬面馆,后续竟再无时间前往了。不过此刻也算是了结了此番心愿,终于在离开乌冬县之前吃上了一顿地道的乌冬。

飞机准点落地,搭乘熟悉的东京地下铁前往民宿
晚安,东京。

第二章:盛夏的东京,是一朵绽放的烟火

东京的第一天,一早睡到自然醒,起床前往参观速水御舟的画展。
路上偶然经过去年在此吃过好几碗拉面的店铺,走过每天都会经过的道路,突然间,就似有股时空穿越般的感觉窜上心头,而算算时间,正值一年零5天。

速水御舟的屏风画

看完画展,便搭车前往涩谷。找寻一圈,计划前往点评高分的猪排店解决午餐。
午餐时刻,店内人气颇高,点上一份黑毛猪猪排盖饭。
价格也不便宜,一份接近120人民币,口味只能说一般水平,可能是平时炸物吃的不少吧,不觉出色。

吃过饭,便前往那经典的十字路口了。
同行的小伙伴抵不过购物的乐趣,想要进店一探究竟。

于是各自约定5点见面,一同搭车前去观看夏日的花火大会。

街头张贴著新海诚的最新作 天气之子的海报

“不会吧~ 太便宜了吧!” 哈哈 艾尼路桑~

喧嚣涩谷的身后,便是静谧的明治神宫。巨大的木质鸟居象征著神明的居所,据说使用的木材是有着1500年树龄的台湾桧木。
明治神宫免费参观,内部的神社供奉着明治天皇和昭宪皇太后。由于约好了5点见面,故而我只是从主干道上从南口走到了北口,并未来得及进神社细看。

距离入口处不远的的架子上摆放著一溜的酒坛子,内里都是各家酒厂供奉的清酒。

午后的阳光,透过树木照射在神宫参道上,甚是喜人。

山手线,东京的大动脉。

新宿的街头,透露著市井生活的气息,若非赶着前往花火大会,随意挑选一间酒肆,点上两串烧鸟一扎清啤,便也可以开始侃侃而谈起来。

升空的烟火,从下面看还是从侧面看?
我想,还是坐在侧面观看吧。

Reprise,是本次花火大会的伴曲之一。
坐在电脑前的我听着这首曲子,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如梦一般的夜晚。

“要错过开头了呀!”
“快跑吧”
兴冲冲的踩着点赶往会场,却未曾想拥堵从车站就已开始了。我们一行人匆匆的挤过人群,向着早已预订的有料席奔跑着。只是,时间的步伐总是如此的稳健而又迅速,还在会场斜坡边上的我们,只能靠着耳朵鉴证第一朵花火的绽放了。
经过一番折腾,我们终于赶在第一幕正章开始之前坐到了预定的位置之上,位置位于花火的右侧面,单从视觉观感上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当夜的我喝着酒,带着些许的微醺、
看那烂漫花火似点点繁星一般,
与那淡淡的忧愁一起、散落在漆黑的夜中。

浪漫一词,在此刻无论怎么使用都不为过。

短短一个小时,花火大会便告尾声了。
平日里那声听得不能再多的“谢谢“,此刻却如冬日里的起床闹铃一般,略显得有些聒躁。
梦醒时分,此间唯余追忆耳。

这一晚,我们都笑了。

上野与六本木

一早的天空飘着濛濛细雨,今天的一天其实并没有做很仔细的打算。无序的翻动着手机中的google map,最终还是把目光停留在了上野
“那个,我们去东京国立博物馆看看吧”
“好呀。”

来到国立博物馆门口时天已放晴,售票处大大的海报告示著这里正在与中国的博物馆联合举办三国文物展。

是的、我在东京看三国。
这个叫做谷仓楼,下部为粮仓,上部为用作军事用途的望楼。据说,汉献帝晚年的最后时光就是在这样的楼里渡过的。

武圣关羽

为何张飞看起来像谄媚的小人一般 ⊙﹏⊙

国立博物馆的大堂楼梯,采用西洋式的大理石阶梯设计,中层两侧配有彩色玻璃窗,相较于年初在东宫看的约旦楼梯,那是要简约朴素的多了。

纪念品商店中一见倾心的风雷神手办,只可惜价格不美丽。

看过国立博物馆,时间已经快接近3点了,
虽然品味了一上午的精神食粮,然而生理上的饥饿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显越重。
和薫商议了一下,决定一起去吃东京的老牌鳗鱼饭 伊豆荣~
二话不说,跟随导航出发。

但事与愿违,上野公园内的伊豆荣分店,进门被告知刚结束了午餐,晚餐尚未开始,只得作罢。
转身离去,尚未踏出店门,却听得两位服务生小姐姐一声惊呼 ,正诧异间,一声 “ふンちゃん!”

才知晓原来是身上穿的冯酱T恤勾住了对方的眼神。
互相告个别,不放弃吃鳗鱼饭的我们,开启点评搜寻一遍,发现伊豆荣本店并没有中午的休市时间,于是抬起双腿,风尘朴朴的向伊豆荣本店赶去。

跟着导航,很快便找到了伊豆荣本店,就著选单点餐,白烧蒲烧各来一份。

看着餐单上的松竹梅套餐,一时间竟还未反应过来
现代化的东京,可能也只有几家老店还使用这三个字眼来区分料理等级了吧。

嘛,味道绝对对得起价格,毕竟也是一家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老店了。店内环境一流,靠窗的座位可以看到满是荷花的不忍池。

用餐完毕,带着心满意足的口腹前往附近的不忍池绕了一圈。
“看,不忍池,下去游一圈以后就再也不用忍气吞声了~ ”
“这个不忍不是这个意思啦…..”
“那是什么意思呢?”
“…….”
好吧,不知其意。

旁边神社今天并没有开放,但是老婆婆还是在这边虔诚的参拜祈愿。

远处的天空树。

看看时间,天色也不早了呢,看过濑户内夕阳的我们,还想去找寻一下属于东京的落日,于是乎,六本木就成了我们的下一站。

六本木楼下的蓝胖子,大人小孩,谁人不爱呢?

上到52层观景台,期待许久的落日夕阳并未出现,转而显现的是褪去了太阳一天的炙烤后,那种钢筋混凝土特有的冷峻。

远处的夕阳,躲在云层后面悄悄的露出了一丝微笑。

同一层还有皮克斯动画的限定展,现场展示动画的制作过程。
WALL E ~ (づ╥﹏╥)づ
Where is Eva?

六本木hills53层便是森美术馆,我们去的时候正在举行盐田千春的个展。

放置在展望台前往美术馆入口电梯正上方的,是一个名叫我们将去向何方的艺术装置
白色的棉线垂挂著,就如同一只巨鸟一般,展开着翅膀,在空中翱翔。

红线

往后走,便来到了这个取名寂静的艺术装置。装置中这些椅子都是真真切切被烧毁的,互相联结著黑线 ,而这黑线,就仿如燃烧着、释放的黑烟一般充斥满堂。
椅子正对着的就是一架被烧毁的钢琴。

看简介,作者小时候曾目睹领居家的一场大火,被大火吞噬的钢琴所发出的怪异声音对其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而这个装置就是根据这段记忆所搭建的。

踏出美术馆,窗外的天空已经变得漆黑一片。
薫说,她还想再去新宿逛街,把昨晚看上眼的包包收入囊中,就不和我上楼顶看夜景了。

留下的我只好自己一个人上到露天展望台,独享这份东京的夜。

看着远方闪亮的涩谷与新宿,那是不眠的东京。

每个人都有童心,只需要卸下伪装。


在东京的第三天,我们早早的起床,准备赶往吉卜力美术馆,预约的是10点场次,却因为同行的小伙伴将行李落在了民宿,结果到达美术馆时已经离预约时间超过了将近40分钟,但可能是非周末的原因吧,检票的小姐姐还是很客气的让我们进馆了。

进了馆便是宫崎骏的世界,一楼有土星放映室,放映着专属于吉卜力美术馆的短片,短片虽然只有日文字幕,但是对于熟悉宫崎骏动画的人而言其实是不存障碍的。
底楼大厅有个旋转楼梯可以直接上到三楼,但是楼梯很狭窄,如果你的体型不是特别魁梧高大的,那你就可以走你的专属楼梯上楼啦(此处手动艾特 薫)

其实对于宫崎骏而言,也许大人和小孩之间的界限其实并没有那么的清晰吧。加之馆内也不允许拍照,所以,还请每个人都带上一份童心,卸下平日的伪装,像个孩子一样的在馆内尽情玩耍吧~

吉卜力美术馆的门票,是一段胶片,值得珍藏。

本想在美术馆内的cafe解决午餐,但是看着连队尾都找不到的队伍时,我们还是放弃了。
看完展的我们,就著猫途鹰的推荐,前往附近排名第一的定食餐馆了。
来到门前,才发现这是一间夫妻餐厅,男主人忙着为每位客人制作可口的食物,而女主人则负责点菜和端盘子。可能因为是当地人常来的一家店吧,两位主人公几乎不懂英语,指指点点比划了好久,我们才点上餐,一份炸猪排定食,一份白煮鸡肉定食。

看着店家忙碌的身影,倘若晚上前来,此间也许也会是一家深夜食堂吧。

白煮鸡肉定食,肉片超嫩,而且也没有那种白煮的腥味,配着的萝卜和咸豆粉既可以解腻又能增进味蕾的鲜味。

吃过午饭,老板用着现学的中文和我们说过谢谢,
互相告别,愿下次有缘再见。

你问我们下午去哪了?
👇
👇
👇

第三章:迎著音乐起床,伴着雨声入眠。

下午的我们,搭乘新干线前往了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越后汤泽。
去赶一场为期三天的音乐盛会——Fuji rock festival
富士摇滚音乐节的举办地是在新潟县的苗场滑雪场里,而之所以命名为富士音乐节,是因为第一届音乐节是在富士山脚下举办的,由于场地环境的因素,从第三届起才搬迁到现在的举办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亚洲最知名的户外摇滚音乐节了,同时也被称为全世界最干净的音乐节。

参加音乐会的人绝大多数都会自己搭着帐篷在露营区过夜,也许你参加过万人相聚的音乐节,也许你也在野外搭过帐篷枕着星辰入睡,但是二者合一的生活你是否又经历过呢~
所以,有机会,不妨也来参加一下,感受下山野音乐的乐趣。

出了车站,我们等了将近2个小时的才上到接驳巴士,从白天待到天黑,然而站外排队等待接驳车上山的队伍依旧看不到尾,



你以为的音乐会启程状态:搭车上山


找到帐篷


摆完行李


开始蹦迪


返回睡觉



然而实际情况是:排队两小时,搭车上山


在暴雨中望着黑不溜秋的帐篷营地一脸懵逼


放弃寻找自己的帐篷,踩水返回会场入口找吃的


在团队的行李帐篷内盖著潮溼的睡袋睡觉

第一天的夜晚,就这么在雨水敲打帐篷的声音中缓缓流走。

第二天的早晨,不知半夜如何入眠的我们,在红舞台有节律的震动中缓缓地苏醒了。

看那漫山遍野的帐篷,每一顶都是独特的存在。
如果没有特别的标记,你还找得到自己的小窝吗?

洗漱完毕,来到主舞台时,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看来对于音乐的热情即使是再热的酷暑也比不上呀~

卖吃的地方永远不缺排的长长的队伍
综合三天下来,还是觉得大门口一家卖美式披萨的店铺最好吃


,软软的饼底配着半熟蛋,一口下去真的幸福满满

幽静的林中小路,拍完这张照片后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更可悲的是,第一天的我还未找到基调,没带任何雨具的我只得在雨中洗了个澡。

Kids land,每一届fujirock都会在白舞台和绿舞台之间设定一个儿童乐园,不至于让蹦过了头的大人们,无处安置自己的孩子。
当然,没到年龄的大人也可以一起乘坐那闪闪亮亮的旋转木马,大人小孩一起high呀~

正听着七尾旅人的曲子,天空却又飘起了小雨,无奈只得拖着月亮椅前往后方的树下避难。。

看累了?不妨在树下,躺在月亮椅中来个午休吧

入夜,鉴于第二天的阵容并没有特别中意的歌手,于是决定独自一人前往新潟逛一圈

插曲:新潟,霓虹的鱼米之乡

清晨,搭乘下山巴士来到路边的那一刻,蓝天白云搭配青色的稻田,是的,我被迷住了。

站在站台上的,望向远方,那是越后汤泽,那是fuji-rock的夏日狂欢。

现美新干线,全车除了最尾的车厢为指定席外,其余都是艺术车厢,被誉为世界最高速的美术馆。
每个周末和节假日都会有6班车子往返于越后汤泽与新泻之间,如果是冬季前来越后汤泽进行滑雪的童鞋想要顺带前往新潟的话,搭乘一次现美新干线也是不错的选择呢,如果有jr-pass的话那就连车票也不用买啦。

车厢右侧展示的作品群是摄影家石川直树前往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山脉K2峰时,沿途拍摄的风光。

车厢里不锈钢镜面的背景墙上,呈现著新潟的城市新貌与车内的景象。车窗外面则是连绵的青山、碧蓝的天空和随风摇摆的稻穗。
此刻的我,带上耳机,开启音乐,面对着未知的新潟,心中尽是儿时春游的那种新鲜与兴奋。

大片的稻田。

来到新潟的第一站,就是距离车站不远的今代司酒造,这是一家清酒制酒厂,创始于1767年,在今代司酒坊中,酿酒用的原料水全部采用新潟品牌泉水 —“菅名岳”天然水,据说使用天然水和优质酿酒用米使得酿造出的清酒才更有回味。

酒厂每个时间段都有开放给前来参观游客的“见习之旅“,其实就是由专人带着在酒厂内转一圈,讲解一下每个车间的文化及制酒的工艺。不过讲解员只会说日语,不会日语的小伙伴只能装着听啦。
整个参观过程大约40分钟吧,由于酒厂内的清酒储藏和制备需要温度和溼度控制,所以室内的感觉其实还是挺闷热的,不过酒厂的工作人员也是想的很周到呢,在参观入口处可以自取一次性的冰毛巾和冰水,这样就不至于大汗淋漓的到处参观啦。
参观结束后会返回到入口的大门,而在一旁商店内还可以买一份酒味的冰激淋解馋。没错,是真的酒味,而不是依靠香精带来的味道。

这里的酒还是属于本地化的清酒,在某宝上可买不到哦。如果想带一瓶回去的话也是不错的。

新潟的第二站,旧斋藤家别院,由于天气太热,隔壁的新泻分馆战略性的选择放弃了。
这里是新潟富商斋藤家第四代家主的别墅,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二战结束后曾被美军作为政府资产接管,直到2012年才重新作为博物馆对宫中开放,馆内主要展示了斋藤一家的家史和新潟的发展历史。

馆内是没有空调和电扇的,在经过了37度的烈日暴晒下,真的想要静下心来对着庭院里的枯山水细赏还是颇有一番的难度的。
不过还好,馆内有售现制的冰饮可以略微消解一点暑意。

斋藤家主的会客房。
馆内如果提前预约的话是可以上二楼进行品茶活动的,同时还可以观看传统的艺伎表演并和艺伎来个合影。

新潟古町通,是与京都祇园、东京的新桥并称的又一条传统花街。

在古町通的这家名叫饭田舎家的店内,解决了午餐,这家也算是一家传统日料店铺,貌似主营是日式盖饭,两位花白头发的主厨穿着白褂子站在吧台前为每一位客人制作餐点,而提供上菜点餐服务的服务员也都是上了年龄的老婆婆。

“おいしい?” 
主厨竟然亲自问我好不好吃


,有点受宠若惊的我只好连忙点头回复竖大拇指
最终以光盘致敬~  
这一餐味道是真的不错,新潟的米饭要软糯许多,搭配着三文鱼的咸香,真的无比下饭。

位于新潟信浓川旁的白山公园是日本的第一座平民公园,园内还有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白山神社。神社主要供奉一个叫菊理姬的女神,根据《日本书记》记载,她曾在夫妻之神吵架时帮助他们重修旧好,因此这里也就成了有名的结缘神社。
作为单身狗的我,自然不能放弃一个结缘神社啦。

叮铃、叮铃、

偶遇的紫阳花,花谢未谢。
忆起去年专程为了紫阳花前往明月院赏花,却还是扑落了个空。
也许有些事,有些人,终究还是需要偶遇的吧。

白山神社内的荷花池,粗粗看了一眼介绍,貌似还是一处文化遗产。

原本是计划从白山公园沿着信浓川漫步前往万代桥的,但是实际情况是 真 真 真的太热了,烈日当空,感受到了这次前往霓虹以来经受过的最热夏日。
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搭车前往万代桥,一下车便是新潟日报大厦,那一整面玻璃装饰的外墙在阳光下的照耀下,亦是显得格外耀眼。新潟日报大厦同样拥有城市观景台,不过更胜在夜景,白天的景色还是位于它身后的朱鹭大厦更佳。
万代桥

朱鹭大厦,53楼展望厅,正前方那栋最高的建筑就是新潟日报大厦

远处便是拥有着金银矿山和向日葵花海的佐渡岛,终究还是因为时间没能去成。

阳光挣扎着想要在东方的大地上留下最后的一丝余晖。

入夜,看着FUJI群里不停地刷著暴雨的资讯,不知山上的小伙伴们是否还安好?

音乐狂欢的最后时日


FRF的第三天,一早听说酒店的避难所因为昨晚的大雨,现在已经对外开放了,于是在搭车回到会场后,我就先前往帐篷区将行李打了包,和同行的薫一起搬家到了王子酒店的避难所。

曾经的我从没有过,也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就著睡垫,躺在睡袋里在酒店的避难所睡上一晚。

从酒店返回主会场后,就准备着前往缆车站搭乘号称日本最长的缆车,去到那个传说能躺尸晒太阳的山顶舞台了。

缆车单程将近半小时,坐着缆车翻过群山,越过溪流,从空中看一眼fuji rock也是另一番独特的感受。

群山之中的音乐盛会

成功来到山顶,标高纪念~



然而山顶的气温和山下相差很大,穿着短袖的我,此刻只感受到阵阵凉意,原本还想要晒著太阳躺尸的计划,只得作罢了。

痴痴站在挂钟前,看着底下调皮的孩子不停地拉扯著钟绳,放空大脑,遗忘所有的烦恼。

fujirock的最后时刻,坐等Jason Mraz和the cure的压轴好戏~
入夜时分,终于在临街招牌的微弱灯光下与椅子丢失、站了一天的薫见了面,错过前夜祭的我们,此刻可不想再错过压轴戏啦。

Mraz叔也是怪可爱的,一上来就把最期待的I’m Yours给唱了

晚间,这是最后的狂欢时刻,谁人不沉醉于此呢

尾声

睡了一晚避难所的我们,早早的被太阳公公叫醒,搭上了前往越后汤泽站的班车。
是的,Fuji-rock结束了,看着越来越空的山坡以及正在忙碌著撤摊的店员,心里还是泛上了一股意犹未尽的感觉。

经历过三天的我们,即使浑身溼透在帐篷中无法入眠、即使挤在蹦迪的人群中难以呼吸、即使瞬间变脸的天气弄得自身泥泞不堪,恨不得下一秒你就逃离它,然而当真正的离别到来时,你却又会难以忘却,不舍离去。

疲惫的我们拖着行李箱搭乘新干线回到了东京,由于离入住的时间还早,所以先在酒店寄存了行李,就出门寻觅午餐了。

午间的浅草寺,一如既往地热闹与喧嚣。

午餐就在雷门边上找了一家天妇罗店面所以解决了,随后我们便赶回酒店办理入住了。回到酒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洗上一把热水澡,毕竟两天没洗澡,浑身汗水+雨水干了溼,溼了干的情况已经让我们的身体产生了一些怪味。

稍作休息之后,
薫说还想再去奈良美智的cafe内坐一坐,
将他的艺术品传给一位必须告知的朋友

作为一家藏在南青山奢侈品一条街的cafe来说,从门面上看真的是毫不起眼。但是当我们搭乘电梯来到5楼时,那纯木制的装修风格,以及正中那间奈良美智的小屋,在柔光色的白炽灯以及夜的加持下,却也显得颇有几分浪漫之感。
一人一份面,两人一份冰激凌,边吃边谈,分享你我的故事。

From A to Z
The trip is going to the end.

夏が终わった。

等等,你是不是漏了秋叶原?


最后一天的早晨,在送走了薫之后,我想,这次的旅程也就进入了倒计时,
看过艺术祭、赏过花火,也抢到了心仪的吉卜力美术馆门票、还去山里崩了个野迪,
你要说这次的旅程还有什么愿望没有实现呢?

我想,唯一的缺憾就是二次元世界的遗失吧
那就在最后的时刻,把它补上吧

秋叶原的街头,对每一个忠实的二次元爱好者,都有着永恒的吸引力。

emmmm….这家位于秋叶原路口那个药妆店后面的拉面店…. 硬硬的面条搭配着咸到爆炸的面汤真的一点都不好吃,好像是叫横滨家系吧

最后的最后,就让我在大包小包的战利品中结束这次旅程吧。

攻略tips



本次行程如下

基础类的东西就不做太详细的说明了,签证、移动wifi某宝搜销量最高的店家代办购买就行,办理签证要注意下自己的户口是哪里的,找准领区办理才能更加方便快捷。
常备药物、充电宝、防晒霜也都是不可缺少的。
建议出行前做一个表格,将需要带的东西全部列上,整理行李时对照整理。

濑户内海篇



乘坐高松市内的巴士需要特别留意下时刻表,错过一班的话可能需要等半小时才能来下一班车子,时刻表使用google map就可以搜到。
tips:如果出行人数比较多的话其实打车也是非常划算的,高松市区到高松港的出租车价基本就在1000日元左右。



高松发往直岛、丰岛和小豆岛的高速艇都是在图下红色圆圈这个位置的游船售票厅购票和登船的,如果是乘坐高速艇的小伙伴不要走错了哈。每班船的船票在开船前半小时开售,所以也不用特意太早到达干等著。
普通轮渡的乘船口则是在方形框这里

高速船码头



高松机场非常小,只要按照官网推荐的时刻表搭乘机场巴士,基本上都不会误机,这次碰上了堵车,巴士司机依旧准点送到,真佩服日本人的守时。
机场巴士时刻表可以前往以下网址查询,时刻表每半年会做一次调整。

//www.takamatsu-airport.com/access/bus/index.php



建议想要去濑户内艺术祭下载一下官方APP,找展品,找厕所都很方便,还能接收到来自于各个主要会场的实时限流、预定情况
苹果App store可以直接搜寻 “濑户内国际艺术节”



濑户内艺术的官网可以购买艺术季联票,现在单季(秋季)联票的价格是4000日元,如果是16-18周岁的小伙伴只需要2500日元。
购买后需要把预售票或者电子票的订单页面储存下来,在高松站一楼的旅客综合案内所兑换实体的pass才可使用。当然也有其他地方可以兑换实体pass,具体的可以检视以下连结


官网地址://setouchi-artfest.jp/cn/visit/passport/


兑换方法及地址://setouchi-artfest.jp/cn/visit/passport/exchange.html
其实每个岛上除了众所周知的几个景点外(常规景点都是常年布展的),还有不少艺术祭期间限定开放或是临时布展的艺术品,而这才是这张联票价值和艺术祭价值的体现。具体在哪里,想要去的小伙伴可以参考官方APP啦,等你去发现~


直岛和丰岛的地图、轮渡时刻表、巴士以及景点介绍其实在岛屿的官网上已经有很明确的表示了,建议想要去的小伙伴可以仔细的研究下。

直岛官网://www.naoshima.net/

丰岛官网://www.teshima-navi.jp/en/
另外会骑车的小伙伴,也建议在直岛和丰岛的官网上预定自行车,在岛上骑车看展是最方便的。当然去到现场也是可以直接预定的,不过旺季人多的时候大概率会遇上没车可定的情况
预定网址都在官网上,但是有些不支援线上预定,推荐NPO的几家店,都不错



濑户内艺术祭联票是不包括地中美术馆和丰岛美术馆等几个大的场馆的(具体哪些不包的场馆请看往👇看),这些需要在官网提前购票预约。同样你也可以选择现场购票,但是旺季的话尤其是艺术祭期间是需要先拿整理券,然后按照整理券上的时间来购票购票参观的,从时间上而言就不太可控啦。


地中美术馆://www.e-tix.jp/chichu/

丰岛美术馆://www.e-tix.jp/teshima/en/


丰岛的岛厨房是可以在官网预约午餐的,如果对每个景点的游玩时间比较有把握的小伙伴不妨试着可以预约下(现场去的话除非时间比较早,否则饭点或者晚点才去的,基本上是吃不到东西的)


预约页面(需要科学上网)://yoyaku.toreta.in/shimakitchen/#/


丰岛的船在旺季是需要发整理券的,发完就没。所以在丰岛上赶最后一班船的小伙伴不要太晚到港口哦,以免上不了船。
(你问我没拿到整理券的人怎么办?我也不知道.反正船是不会加开的,可能得要露宿荒野了吧)


小豆岛很大,而且路上都是上坡下坡上坡下坡,想要挑战自己体能的人可以选择租自行车,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会乘坐公交车吧。小豆岛上的公交车就那么几条线路和班次,强烈建议计划出游的小伙伴对照下自己的行程是否能和公交车的班次对的上,尤其是前往映画村的人,不然错过末班车的话,恐怕就得靠双脚丈量世界了。
而且岛上的巴士,你用地图类软件是搜寻不到线路的!出行前规划好线路和在哪等车很有必要。


时刻表及线路图如下:
//www.shodoshima-olive-bus.com/


小豆岛的前往各个岛屿的轮渡时刻表如下:
//www.shikokuferry.com/timetable?o_analyze=1
*这个网页的右侧还有小豆岛天使之路的涨落潮预测表,想去的小伙伴不妨参考一下,以免白跑一趟


小豆岛的官网,里面对于游玩的线路游玩景点都有很详细的介绍,点选右上角可以切换中文
//shodoshima.or.jp/

东京篇



人们都说东京的地铁很复杂,其实复杂的不是地铁线路,而是许多直通运转以及慢速快速的车次问题
不过你只要google map在手,问题就已经结局了90%了~
现版本的谷歌地图对于东京地下铁的指示已经很详细了,例如下面这一段
假设我要从上野站前往浅草寺,
你只需要跟着导航购票进站,然后抬头看看方位表记指示,前往2号站台等上车就行,到站直接从1号口出来最佳。

如果是快速、各停的区分,车身上都会有显示,而且站台的列车列车指示上也会告知你下一班是什么型别的车子,当然google map也会显示几点几分是什么型别的,你只需要抓准时间核对一下就行。



另外关于交通类的票券,我的原则上还是根据自己的行程来定,国内可以科学上网先用谷歌地图查一下景点之间的交通,
如果使用地铁较多的话可以购买地铁日票。


至于JR pass ,原则上是如果你的行程中包含两次以上的新干线乘坐机会才可能赚得回来,所以前往官网确定下自己行程所需要使用的区域和日期吧,看准了再买
官网://www.jreast.co.jp/sc/



夏季的花火大会一般都可以提前购买有料席的票子,有料席的好处是:首先是你用不着提早几个小时去占座,再者你也不用担心视野不够良好。花火网站,每年都是这个,差不多6月份的时候会更新当年的花火资讯


花火网站://hanabi.walkerplus.com/
当然如果是想要穿着浴衣一边逛街一边看花火的话,那就不用买了。



六本木屋顶的露天展望台不可以携带揹包以及三脚架,不过楼顶的栏杆有方形的立柱,如果扛着单反想拍夜景的话,可以把相机放在上面来长曝。



吉卜力美术馆怎么抢票?强烈建议直接找某宝,当然如果有信心使用国内的网速碾压一堆黄牛票贩子和日本本国国民的话,也可以自己在官网上预定。
官网://www.ghibli-museum.jp


吉卜力美术馆内部地图指南:


东京的豪德寺,也就是那家摆满了招财猫的小寺庙,就位于吉卜力美术馆和市区之间,所以行程安排上可以先去吉卜力美术馆再去豪德寺然后再回市区。



来到秋叶原千万记得货比三家,例如这次淘的海贼手办,相同的中古品在不同的店内可能相差将近2千日元,而且贵的那个成色还不一定好


,所以时间充足的可以留一天在这里。其余时间想来的也要尽早,基本上除了友都八喜和bic camera以外的店铺都是8点关门,想逛夜市的还是算了吧。

另外根据这次自己逛的内容,大致有这么几家店稍微推荐下吧
1.秋叶原RADIO会馆
综合性比较强,主要是一些动漫手游周边,对于想要手办的小伙伴而言,这里看看就好。

2.VOLKS秋叶原HOBBY天国
也是一家综合性的店铺,一楼有大量的格子铺,楼上每层楼都有

3.买取贩卖市场
这家店也是我这一次最终大采购的地方,价格综合看下来还是很良心的,手办类的都在负1楼,一楼是一些唱片DVD之类的。

4.秋叶原扭蛋会馆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一层店面里面铺了三层扭蛋,喜欢扭蛋的小伙伴一定不能错过。

5.animate
这家店是贩卖动漫周边业界中日本最大级别的公司,从文具到毯子,甚至是枕套都有,种类很丰富,但是价格也相应地比较贵,建议只是看看记录下价格然后再去别的店铺比价。

6.AKIBA文化ZONE
这个地方主要是楼上的军事模型挺多的,尤其是1:3000、1:2000的食玩类。

FUJI ROCK 篇

这次我们是跟着一个专门玩FUJI的群里一起玩的,群主是满月,门票帐篷都可以在他这边定,大家一起玩也方便互相照应。
必备装备:月亮椅/折叠椅、高帮雨靴、结实的雨披,渔夫帽、一次性毛巾、防水收纳袋(这次群里就有好多小伙伴因为大雨导致手机开不了机了,也有护照被泡烂的)、运动水壶、充电宝(2万以上)、帐篷灯,防虫喷雾、现金。
视自身情况可选的:充气睡垫、一次性换洗内裤、便携枕头、眼罩、耳塞、溼巾。

注意事项


基础类:
护照、手机重要物品时刻不离身!



音乐节手环建议全程带着,尤其是三日票的小伙伴,每次进出营地和会场都是要对手环进行检验的。(手环是单向扣紧的,如果之后还想以不破坏的方式拿下来留作纪念,建议不要扣得太紧)

充电宝尽量省著点用,另外帐篷区旁的红舞台也有免费出租。

务必记住自己帐篷的所在地,最好连带记一下周围的环境。关注下前往厕所的距离。

在帐篷区行走时要注意脚下的帐篷绳,不要绊倒自己也不要“毁坏别人的帐篷”,尤其是在夜间。

到了越后汤泽站,会有接驳大巴前往音乐节场地,从车站到会场单程票价500日元,从场地回到车站则是免费。路程大概要开半小时。

音乐节场地外有一圈卖吃的,各类世界美食都有



舞台类:
GREEN STAGE 是主舞台,大牌们的压轴演出几乎都在这里。

WHITE STAGE 仅次于主舞台,表演者以电子风格偏多,演出风格也比较多元化。

RED MARQUEE 是唯一一个室内舞台,午夜后人声鼎沸。下雨天可以在此躲雨。

FIELD OF HEAVEN 是个风格非常独特的区域,主色调是原木色和白色,看起来特别像一个载歌载舞的吉普赛部落。白天周遭的商铺都会卖吃的,这里有一家卖烤羊腿的还不错,就是排的队伍不短。晚上的话,主办方会开启挂在顶上的水晶球,使得整个地区都变得如梦似幻。

DAY DREAMING and SILENT BREEZE是一个位于山顶的电子舞台,相对来说,山顶上的游客比下面少很多。传说在顶上可以睡午觉,不过这次我上去的时候刚下完雨,所以山顶很凉,而且到处都是烂泥地。可以从 RED MARQUEE 附近乘坐缆车前往,往返1500日元,单程30分钟左右。(缆车乘车时间:9:15 – 17:00)。

苗场食堂 就是一个吃吃吃,喝喝喝的地方。当然也会有一些小的演出在这里。



个人卫生类:
早上洗脸刷牙的话,很简单,音乐节会场内,在帐篷区入口或者厕所附近都有成排的洗漱池,可以刷牙洗脸。但是可能会排长队,所以还是建议使用自带的大水袋在前一天夜里多灌点水,早上起来直接在帐篷旁边洗漱。

如果想要洗澡的话,有三种方式:
1. 音乐节场地内,有【免费】的洗澡大帐篷,就在一整排的洗漱池旁边,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公共帐篷,掀开帘子进去站着洗,有10-20个淋浴喷头,早上去的话需要排队。 淋浴区只有戴着营地手环才能进入

2. 音乐节场地内,还有【付费】的泡汤的地方,也就是可以冲个澡然后泡个温泉,晚上过去需要排二十分钟以上的队,



厕所有两种:
第一种是男女通用的移动厕所,帐篷区的厕所人多的时候可能会需要排队,不过在演出场地一般都会区隔开男女,整体排队情况还是比较快的,唯一要担心的可能就是…时间久了或者下过雨了,那种和某种物质区分不开的烂泥会铺满厕所地面..穿凉鞋的小伙伴可能上厕所会产生心理阴影。

第二种是走出音乐节场地,在外面的超市里有正规卫生间,这个一般也是需要排队的,而且常年是长队

FUJI ROCK会场地图

新潟篇


新潟市内不大,景点也比较集中,如果天气好可以试着用步行的方式走一走,尤其是古町通,作为花街,看见艺妓可是常有的事,这次我就遇见了两位搭出租车前往古町通的艺妓,只可惜还没等我把相机拿出来,人已经钻到街边的茶店内了。



佐渡岛也属于新潟,如果要去佐渡岛的话,建议新潟至少需要留足4天时间。



新潟的主要购物场所都在万代桥之后的万代地区,像伊势丹百货友都八喜都在这一块,非常集中。



来到新潟,清酒千万不要忘了品尝,产酒的地方不喝酒,不是有些浪费么~

最后的最后,也感谢每一位看到这里的小伙伴。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