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背后,往往是心念已久。自从北海道写生回来后,对去日本本州旅行的想法就更加强烈。终于在2019年的秋天,了却了这桩心愿。

落地名古屋

今年老婆工作繁忙实在走不开,我又不想自己一人去旅行,便约上我的摄影师同事@无敌大三脚猫 一同开启这次旅行。

我们乘坐阿联酋的阿提哈德航空,抵达名古屋机场已经是下午。查了一下离酒店最近的可玩的地方就是常滑,这里是日本招财猫的发源地。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招财猫的装饰,有的作品配以作者的名字一同展示。我在最大的一只猫前合了影,希望它真的能带来财运!

行走在东京

东京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站,一路驱车向前,远远望见著名的富士山,等到就在离它最近地方,山体突然被云挡住了,像是和我们开了个玩笑。心里安慰自己今天看不见也没关系,反正后面还要去,希望登山那天是个好天气,果然后面几天的天气都还不错。

东京是我最早知道的日本城市,城市节奏很快,秩序井然,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很发达,和今天的样子相差不大。

置身在东京,看到台场的自由女神像一时间有些恍惚。我不是动漫粉,在高达广场和秋叶原短暂停留,就直奔浅草寺。


浅草寺的香火很旺,我们到达时天已经擦黑,本以为到天黑这里就没有游览的意义,却意外的看到了浅草寺的夜景,古老的寺院在霓虹灯映衬下,增添了几分神祕的色彩。

晚上在福生一家居酒屋吃晚餐,我不爱去那些连锁店,就喜欢去当地人开的小馆子。凭著大众点评看图点了非常好吃的鸟烧和扎啤,店家推荐了一款叫做赤兔马的清酒,味道一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平生第一次吃了生鸡肉,点这道菜是看到店里的推荐以为是烤鸡肉,万万没想到是凉拌生鸡肉,味道尚可,回到酒店赶紧吃了片治拉肚子的药以防万一。

龟户天神社不在计划之内,是我临时加的。为了避开传说中的地铁早高峰,我们天不亮就出发,到晴空塔时还没有开门。搜了一下周围,龟户天神社就在步行20分钟左右路程,便决定走过去看看。这里是学子们为考试祈福的地方,园中种满紫藤树,小桥流水,鸟语花香,透著一股灵气。据说春天里架上瀑布似的紫藤花盛开,就算错过了樱花都不会遗憾。

曾经的地标东京塔依然矗立在那里,而如今新的地标是与之遥望的亚洲第一高度的晴空塔。两座塔各有特色,要登高,就登晴空塔;要拍照,就拍东京塔。

晴空塔的观景台分别在350米和450米处,建议购买通票,一次欣赏到两种不同的视角。观景的最高处有标识,站在这能一眼望到富士山。不远还有一处玻璃栈道,可以挑战一下自己的胆量。

东京塔我们没有登上去,只在塔下拍了几张照片。不过离塔越近,拍出来效果越不好,倒是远远望去的时候看到的塔身形态才是最美。

作为一个艺术爱好者,参观美术馆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次时间关系,只计划了位于新宿的青乡损保美术馆看镇馆之宝—梵高向日葵,这幅向日葵是该系列中我最偏爱的一副,这次专程前往,想弥补上次在阿姆斯特丹错过梵高博物馆是遗憾。

兴冲冲的赶到新宿,看到美术馆门口的告示却傻了眼,我不懂日文,但“休馆”二字还是认识的,真是欲哭无泪,只得带着无限遗憾离开了这里。那么既然来了新宿,就顺便去歌舞伎町看看吧~

歌舞伎町不必多说,昔日亚洲最大的红灯区,现在风头依然不减,只是餐饮业占了上风。在这里品尝了一兰拉面,感觉是根据中国人的口味做了改良,不像传统的日式拉面那么咸。

来日本出发前一晚翻出李小牧写的《歌舞伎町案内人》来看,尽管之前拜读过,结果一看起来就看到半夜,想着第二天还要赶飞机就把书带着路上看。这次来歌舞伎町最想见到李小牧,便去到他开的湖南菜馆店打卡,本人果然不在,没有提前打招呼只凭缘分确实很难遇到,拿了一张名片留作纪念。

一望富士

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很多的画家都会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其中以葛饰北斋的浮世绘作品最为出名。前往富士五合目的路上,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声音高低会奏出富士山的迎宾曲,但由于年久失修,那声音已不大好听。

富士山每个角度在各种光线下,姿态不尽相同。车辆只能行驶到五合目,也就是半山腰,此时看到的山峰并没有远观的效果好。还是那句话,距离产生美。


忍野八海在富士山脚下,被誉为小九寨沟。所谓的八海实际上是发个泉眼,其中最深的达到8米。这里的泉水是富士山的雪水融化后形成的,我特意灌满一瓶,像敬山神般一饮而尽。


这里也是瞭望富士山的绝佳位置,远山和近处的茅屋构成的画面,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日本。

走马京都

从中部到关西,随着沿途景致愈发的古朴,我画风也也随之变得更加传统。一位住在东京日本老者曾对我讲,京都是他心中的全日本No1,我十分好奇既然如此那他为什么不干脆搬到京都去呢?

金阁寺是京都的标志,一休和尚和足利义满将军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金阁寺也成了旅游胜地。御守是日本特有文化,属于护身符,金阁寺的门票便是御守,这个创意由来已久。

寺院内最吸引眼球的当属贴满了金箔的金阁,只是不能登阁有些意犹未尽。金阁寺另一特色是手工制作的抹茶冰激凌,京都是抹茶的产地,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最新推出了一款加金箔的抹茶冰激凌,必须要尝尝。

花见小路是袛园的一条古街,保留了日本江户时期的风貌,章子怡的《艺伎回忆录》就在这里取景。


基本上只要成了旅游景点,商业化就会很严重,就像北京的南锣鼓巷。主路上都是餐饮为主,重新修缮的商铺,相比之下两边小街巷更接地气,再远处可以看到山上的墓地。日本并不忌讳墓地,往往挨着墓地的房价会比别处更高,文化的差异真是不能理解。

奈良访古

奈良是我此行最期待的一站,有一种说法在奈良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的唐朝。这里并不是当作文物古蹟圈起来,而且这里的人们依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多穿着和服的人们穿梭其中,保留着最日式的文化传统。

穿过奈良公园,进到东大寺,相传鉴真和尚曾在这里辩经。东大寺几经重建,大殿里摆放著历代重建时的模型。我无法确定中国唐朝是否也是有类似的建筑,就日本现在的保留的古蹟来看,建筑风格还是比较一致的。

在奈良公园喂鹿已经成了必打卡的专案,不过这里成年的鹿很凶,新闻里常有游客被鹿攻击的讯息,相互之间还会因为抢食而打架。鹿看上去在鞠躬索要食物,实际上是在向你展示它的鹿角,赤裸裸的威胁。相比这些大鹿,我更喜欢喂未成年的小鹿,它们抢不过成年鹿,很胆小容易受惊吓,喂它们需要一些耐心才行。

印象大阪

第一次听说大阪是在2001年,当时大阪与北京等5个城市竞争2008奥运会主办城市,结果在第一轮投票就惨遭淘汰。我想这城市一定很糟糕,因此对大阪的第一印象并不好。

来到这里更直观的感受与关西其他城市有些不同,倒是更像东京,现代与古典相容。


大阪城公园是必打卡的地方,天守阁曾被无数的画家所描绘,经人指点选了一处公认最佳位置,欲与前人争短长。


说大阪是日本的食堂一点也不夸张,在心斋桥商业街汇聚了各种地道的美食,除了日本特色小吃以外,甚至看到了北京的煎饼。在大阪买药妆也是不错的选择,价格比东京便宜点,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后记

很多朋友来过日本都会上瘾,无论是环境、美食、人文。总体来说我对关西的预期过高,终归还是觉得不够古。想象中的古城不应该有任何现代的元素,当然这是不现实的。我更偏爱东京,各种文化在这里融汇,这也让我想到了北京,也许这就是做为国际大都市都要肩负的使命吧。

【关于LeoYoung】
不会调酒的吉他手不是好画家……
想把全世界的美好风光都画遍~


我的【手绘之旅】系列游记:

枫叶国度,一叶知秋 //www.mafengwo.cn/i/17362792.html

画一场北海道的雪 //www.mafengwo.cn/i/8570646.html

追寻欧洲艺术大师的足迹 //www.mafengwo.cn/i/8116108.html

沐浴在夏威夷的阳光里 //www.mafengwo.cn/i/8061711.html

欢迎大家捧场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原文连结: http://www.mafengwo.cn/i/18543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