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


也许是一篇要好久好久写完的游记,三年前无意间看到关于濑户内海艺术节的介绍,当时和朋友约定下一个三年,一起去濑户内海。2019年寒假结束后,就慢慢开始做起了攻略,研究各种路线、收集旅行资讯、查询花火大会的时间与各种夏日祭,哇~这过程太烧脑了,但也越发期待这个暑假。
终于,熬过种种的眼下苟且后,假期到了。令和年的第一个夏天,有太多的美好与难忘。蓝天白云与闪著亮光的濑户内海,这趟旅行收获太多,旅行的美好让人暂时忘却生活的种种不快,看着陌生的风景,走着走着,从身体里生出新的勇气和自信,我想回程的时候,内心会被塞得满满的吧。
从哪开始写起?我想会是一个东拼西凑的夏天吧。。。

高松

艺术节期间,会增加许多的航线,搭船去各个岛屿比无展期要便利许多,四季主题,有些岛是有季节限定的,去时一定要了解详细咨询哦。在高松港和各个岛屿的码头处,有非常详细的旅行咨询,问讯处的志工也都非常耐心。旅客可以买快船和慢船,根据自己的行程好好规划下,不然真的会错过很多的时间,日本线路规划的缜密也是出了名的,在高松港码头,快船和慢船连登船的码头都不一样。

如购买3日劵,可以在三天内不限次数的搭乘下列的船,如果想要跳岛玩濑户内海,是非常不错的选择。pass上印有岛屿船次的时间,查询非常方便,但pass千万不能掉哦,遗失不补。

① 高松 – 直岛(宫浦)
② 宇野 – 直岛(宫浦)
③ 宇野 – 豊岛(家浦) – 豊岛(唐柜) – 小豆岛(土庄)
④ 高松 – 女木岛(女木) – 男木岛(男木)
⑤ 高松 – 小豆岛(土庄)
⑥ 高松 – 小豆岛(池田)
⑦ 高松 – 小豆岛(草壁)
⑧ 高松 – 宇野

直岛

女木岛的妖,男木岛的喵。

今天和朋友分开玩,她们留在直岛,而我就坐船去跳岛。在门口碰见民宿的老爷爷,他人好好,刚从外办事回家,得知我要去高松港换船,马上查了船次,看船次时间有点紧,就开车送我到码头。在异乡被如此温柔的对待,觉得自己好幸运哦。谢谢民宿店的老爷爷呢!

直岛的船和车都是波点风,夏天,在濑户内的海边,海面微波闪闪,有种与世无争的悠闲与宁静,这是向往已久的岛主生活啊!夏天的酷热,汗水不停的流淌,躲在码头阴凉处看来往行人,直岛的岛民每日要搭船往返高松港,看惯同样的风景,也许并不会想我一样那么热爱这片风景吧。

个人觉得,艺术节三日的PASS非常实用,前提是至少移动3个岛,如果三天内打算在一个岛待上两天或像我一样,有一天去南木、女木岛的,可以不用 买PASS哦,好好的挑一个岛慢慢看,才是濑户内的岛主生活,这次感觉还是太匆匆,下一个三年,希望还有一样心有力有同伴,再次踏足这片濑户内海吧。

到了高松港后,询问下开往 男木岛和女木岛的船,就在码头登船了,不少少男少女已经开始排队坐船了,不少人席地而坐,等船中,也和朋友们嬉笑打闹。这艘船是女木-男木-高松港环线的,可以自己选择先在哪个岛下,20分钟到达女木,40分钟到达男木。

这里随处可以见可爱的海鸥,它们指示风向,风大时不停的摇摆转圈呢。

远处钢琴上矗立著风帆,海浪声、风帆声与海边钢琴师?

下了船就可以望见这片民居,一路爬坡向上,展览差不多都在这片区域里。游客不多,随意闲逛,

小豆岛

日本的服务实在是太太太到位了,下了岛想立即玩怎么办? 土庄港码头可以联络码头志工帮忙联络酒店送行李哦,码头一般也有行李寄存柜。我们住的海庐酒店在山上,酒店有免费的班车往返接送旅客,入酒店时可以询问下前台班车时间。

橄榄树公园,拿起扫把变女巫!老夫的少女心啊,依然有心有力!

一早去泡汤,感觉选择这家酒店太好了,面朝濑户内海,山上的无敌好视野,此刻完全忘记昨晚用智慧找酒店的囧相。

远处日本最虐狗的天使步道,天气感觉不太友好,没有昨日的蓝天白云,海面上云层很厚。

《第八日的禅》、《为了N》、《魔女宅急便》等作品,让小豆岛成为必签到的日剧巡礼地。除了这些,小豆岛上还有一个映画村,那里是日本知名作家壶井荣作品《二十四只眼睛》的拍摄地。

昭和时代片场,二十四只眼睛映画村。

当时拍摄搭建的外景至今仍然保留着,并对外开放。映画村中有许多古旧的民居、校舍、神社等,令人感觉步入昭和初期的景象。

正直日本的七夕节,随处可见的许愿树,竹子被装饰的像圣诞树一样。

海边的学校兴建于1902年(明治35年),这里曾作为苗羽小学的浦田分校被使用,规划了3间教室,但是在昭和46年被废校。

走在吱吱作响的木地板上,仿佛听见了时间的声响一般,这里的教室课桌、黑板、儿童作品等都保留着当年的原样,讲台上甚至还有泛黄的点名册。

边上的教师办公室,书架里存放了半个世纪的旅客留言本,从昭和、平成到如今的令和,游客可以在这些本子上留言,也可以随意翻阅这些“旧时书信”。

听到上了年纪的日本游客感叹著:懐かしい,看到这些旧景旧物,是不是像开启了封存已久的盒子一般,旧时光啊总会勾起昔日的无限回忆呢。窗外的一片大海,海风吹起的浪声好像也有点不大真实的样子。

另一间教室,展览著一些相关的电影海报与资料,以及导演木下惠介与女演员高峰秀子的介绍。

电影以昭和时期日本战时为背景,大石老师曾拥有与12个孩子们短暂的快乐生活,后因战争不停经历着人生的告别,从被迫放弃读书的女童到自己的幼女,再到战死的丈夫和学生们,影片展现那段战前、战时、战后日本百姓生活的无奈与悲凉,具有浓浓的反战思想。高峰秀子的眼睛太漂亮了,相信看过她作品的人都会记住那双眼睛。

在艺廊松竹座电影馆内的小影院里每天也都会播放这部黑白电影。

比较意外的惊喜是,竟然在这里看到新感线戏剧专区,满屏的海报、剧本等周边,都是我大本命的作品好嘛!

问了书店店员能不能拍照,店员说可以拍,很欢喜的拍下我大本命的签名。店员跑来说只有啊妈咪的签名不能拍,其他所有的一切都能拍,包括一墙的名人签名,当时我就在想我啊妈咪是单独供奉的嘛!因为已经拍了就和店员说了句抱歉,此处供上我大本命签名照!


村里有许多电影的限定周边与小豆岛的特产,小豆岛盛产橄榄油、酱油和素面,有心有力的可以打包人肉带回,日本伴手礼与周边产品我是服气的。

最后不忘打卡酱油冰激凌,没有想象中那样的重口,有酱香味。另外牛乳实在太好舔了,除了化的快没毛病。

电影拍摄的学校原址在映画村700米外的岬之分教场,映画村门口有车进行接驳,不赶时间,也可以沿着大海步行到达。

离开映画村,准备搭车去丸金酱油厂,在等班车的地方,发现一个海中铁轨,有点宫崎骏的漫感。

如果忽然闻到浓浓的酱香味,说明离酱油厂近了。下了车,看见不少游客,在日本这里的酱油早已名声在外,这里可以买到许多酱油周边零嘴,什么酱油薯片,酱油汽水,酱油冰激凌啦。。。喜欢尝鲜都可以试一下,酱油冰激凌真的很好吃,口味类似焦糖,又有点浅浅的酱香味。

据说明治时代最盛时期,酱油厂多达400家,目前日本仅存的只有20家左右了。在纪念馆中游客可以了解丸金酱油的品牌历史与制作过程。

自江户时代流传下来的酿造工艺,让大豆原料在老式的杉木桶里进行发酵、熟成。

丸金酱油有着百年历史,近代食品加工业逐渐转为机械化生产,传统老式的酿造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而这里的酱油仍然运用老式的方式酿造。百年传承的工艺酿造出来的味道,是现代化机器远远比不上的朴实味。

这里存放著从江户时期至今装酱油的容器


小豆岛非常大,如果不是自驾或是骑行,要好好计划好时间与路线,因为濑户内海的艺术节,岛内会增加不同的线路,班车在时间上也有所缩短,算了下时间,离下一班车还有些时间,就在酱油厂的附近随意逛逛,这里还有一条步行线,周围都是民居,非常安静,空气里都是酱香味,感觉自己也被泡进木桶里发酵了呢!

除了酱油厂,这里还有许多佃煮屋,京宝亭就是这里的老字号。很可惜,到店门后发现京宝亭已经结业了。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原文连结: http://www.mafengwo.cn/i/18699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