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寺

奈良县位于日本纪伊半岛中央,古称大和。内陆县,日本历史和文化发祥地之一。东邻三重县,西接大阪府,南接和歌山县,北连京都府。奈良作为古老的文化城市,拥有众多的古寺神社和历史文物,享“社寺之都”的称号,被日本国民视为“精神故乡”。在佛教传入日本的公元6世纪至8世纪期间,奈良一直作为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而繁荣。公元710年,仿效中国唐代的长安城而建立的大规模国际首都“平城京”,作为历史性的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之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筑技术等透过古代通商道路——丝绸之路传入日本,存有以东大寺、法隆寺为首的世界文化遗产、佛教建筑、佛像雕刻等许多国宝和重要文化遗产。东大寺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又称为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等。位于平城京(今奈良)东,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1998年作为古奈良的历史遗蹟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迎面而立的东大寺南大门,这座大门的形制明显和我们在日本看到的所有古建筑都不一样。整个建筑体量巨大,高耸向上;几根立柱通天彻地,撑起整座建筑,大门的上部空间敞开,近十根巨大的梁枋互相穿插,同时还穿过立柱,组成了建筑的骨架,显示出其与我国南方穿斗式建筑样式之间的渊源。

整座建筑的体量非常巨大,这样的扁平的斗拱结构体积也非常骇人,一层支撑一层往外伸出,层层叠叠在下簷达到了七重之多,极具视觉冲击力。

东大寺的侧边庭院

东大寺的东南院曾经是历代天皇的奈良行宫,一直到明治天皇。明治维新后,日本首都由平安京(京都)迁往江户(东京),这里就改为了东大寺本坊。

随处可见嬉戏玩耍、或向游客讨要食物的鹿。

与梅花鹿“零距离”,真的很有意思。

1716年重建的中门,大屋顶的式样。

中门连着一圈回廊,里面是大佛殿。

东大寺在建筑上的级别是无与伦比的,整座建筑群前后修建了将近二十年。大佛殿,正面宽度57米,深50米,面阔十一间,采用的是最高等级的重簷庑殿,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

大佛殿前的金铜八角灯笼是奈良时代的器物,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754年,大唐高僧鉴真就是在此大殿前(大概就是这个铜灯笼的位置)设戒坛为圣武太上皇、光明皇太后和孝谦女天皇受戒,随后又为其他僧众五百多人受戒。当时日本的僧人受戒制度混乱,很多人为了逃避劳动便随意成为寺庙的僧人,而日本当时也没有有受戒资格的高僧,虽然也有些中国僧人,但资历和水平都不能服众。于是天皇派人前往中国请求高僧来日。普照和容睿经从西安来到扬州大明寺,见到大明寺主持鉴真大师,当时大师已为四万多人受戒。于是他们请求鉴真来日,鉴真的到来后虽与当时的日本佛教界产生些冲突,但最终还是得到了皇家和僧众的认可和尊崇。

大佛殿内,放置著高15米以上的大佛像・卢舍那佛。

四大天王之北方多闻天王,右手托塔,左手执戟,据说哪吒是他的儿子,所以也有把托塔天王李靖当做其化身的。

大佛右手边的虚空藏菩萨像,佛教八大菩萨之一。虚空藏菩萨在众多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其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如愿满足世人的需求,使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名。

东大寺院内还有南大门、二月堂、三月堂、正仓院、八幡宫等。南大门有很著名的双体金刚力士像。二月堂能够俯视大佛殿和眺望奈良市区。

八幡宫

手向山八幡宫8世纪以来一直是东大寺的镇守神社,明治时代神佛分离法令公布后,成为独立的神社

手向山八幡宫,社境小而非常古朴。

手向山八幡宫,供奉八幡神的神社,但八幡宫中也多行佛教法会。

手向山八幡宫少有观光客,宫内古朴静瑟。

过了这个鸟居,就到达东大寺的三月堂了。

东大寺东侧的法华堂(三月堂),因本尊是“不空羂索观音”而又称羂索堂。据正仓院所藏的史籍记载:羂索堂在建造大佛的准备阶段,先于中心伽蓝的主要建筑(如大佛殿、讲堂等)建成,并在始造大佛的那年,在羂索堂僧坊开始了教学活动。它平时较为低调,显得籍籍无名,然而这座建筑其实才是东大寺真正的无价之宝——是东大寺自建立初期以来储存下来的奈良时代唐代风格的殿堂建筑原物!

从法华堂身上可以看到很多纯正的唐代建筑元素,比如和缓的屋顶出簷,柱头用斗拱,柱间用柱拱等。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它的屋顶造型,一边是歇山簷而另一边则是庑殿顶,两个屋顶共用同一条中脊线。从外观上看法华堂,镰仓时代增建的礼堂和奈良时代的正堂连为一体,跨越不同时代的两座建筑连在一起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三月堂,因本尊是“不空羂索观音”而又称羂索堂。据正仓院所藏的史籍记载:羂索堂在建造大佛的准备阶段,先于中心伽蓝的主要建筑(如大佛殿、讲堂等)建成,并在始造大佛的那一年,在羂索堂僧坊开始了教学活动。
三月堂内不让拍照,从网上找来几张照片,供蜂友们欣赏。

堂内有同时塑造的本尊不空羂索観音立像等9体干漆像,还有执金刚神像在内的5尊塑像,都是奈良时代的作品,有天平佛像艺术宝库之誉。

本尊不空羂索观音像,是用两年时间于天平十九年(747)完成的脱活干漆像,三目(额上有第三只眼)八臂,象征观音菩萨超现实的普渡众生的能力。中间两只手合十,另六只手的肘部都靠近躯体,设计得
天衣无缝;表情端庄,富有感染力。

头戴银制卷草透雕宝冠,镶嵌26000余颗珠宝。

不空羂索观音像的左前方是月光菩萨像,双手合十,身着唐服,与人身等高,表情恬适自然。面颊及双手的肌肤充分利用泥塑的特性,柔软富有弹性,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由于每年旧历三月在羂索堂举行“法华会”,所以法华堂又称三月堂。法华堂作为华严宗的根本道场,是东大寺诸堂中非常重要的殿宇。时至今日,东大寺在选拔学僧时,仍在这里进行“竖义研学”(口试)仪式。

三月堂的旁边就是二月堂。

二月堂是有名的观音道场,不仅修二会期间,而且一年四季香客不断。这些传统都始于金钟寺时代。

二月堂位于东大寺之东的坡地上,必须爬上长长阶梯才到达。

因修二会特殊仪式所需,让二月堂建筑构造迥于其他,虽然往上还有饭道神社及不动堂,但二月堂恰巧坐落在山丘天际线高处,这从眺望东大寺全境十分壮观,连奈良市区及奈良公园的美景也一并收在眼帘之下。至今,虽历经损毁重建,但修二会仪式自古承袭至今,加上偏离主要的东大寺,让二月堂一带特别清净及肃静。

东大寺历史悠久,许多建筑及佛像、佛画都是建筑史和美术史上的珍品,具有很高的价值。尤以奈良时代和镰仓时代的佛像为著名。

春日大社

春日大社旧称春日神社,坐落在日本奈良县奈良市奈良公园内,供奉的神明包括武瓮槌命、经津主命、天儿屋根命和比卖神,是日本全国各处所有春日大社的总部。

春日山的春日大社是日本全国各处的春日大社的总部, 与伊势神宫、石清水八幡宫一起被称为日本的三大神社。春日山作为春日大社的神山,千年以来都被禁止砍伐,因而遍布著以槲树、米储类树木等为主体的常绿广叶林的原始森林。

·春日大社参道两旁矗立著3000多个爬满青苔的石灯笼,石灯笼通常由信徒奉纳,用于照明和驱邪。

大社本殿外,布满了小神社。

青苔爬满石灯笼,青幽的结界中似乎随时随刻都会走来一位鹿精灵幻化成为梦中的幽灵公主。

围绕本殿的朱红色的回廊与春日山麓的绿色丛林相映成辉,与屋簷下垂下的灯笼和社殿一起构成了一幅情趣盎然的风景画。

石灯与连廊构成一道风景线

梅花鹿被视为神的化身,是春日大社祭神之物,每年十月那里会进行传统的“割鹿角”的活动,已经有300年的历史。鹿精灵是这幽静绿野中最自然的生灵,正是有了这些自由的栖息, 奈良才能在古老中闪烁活泼,在时光中找到新生。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