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霓虹建築巡遊記」

噹噹噹當~人生第一個VLOG誕生啦


~

這是一次一邊旅行一邊學習的旅程,也是本人第一次嘗試用視訊記錄的行程,希望能給自己留下一份特別的回憶。

日本
霓虹建築巡遊記-TANGQ VLOG 01
「序篇·導覽」

本篇文章包含內容如下圖,直奔主題的朋友請目錄欄指路哦。

.

「序篇·說明」

這是2019年清明時節日本多地遊記,雖起了個初回限定的名,但也不會有通常盤







文中 PHOTO及WORD 均來自本人,所攜裝置為SONY NEX-5TL(16-50mm F3.5-5.6)及華為mate10手機。
音樂來自歌手AUN J,專輯[CLASSIC ORCHESTRA (AUN Jクラシックオーケストラ) ]-曲目[さくら


(獨唱)]
.

「序篇·廣告」

TANGQ之前遊記板:
▶2012年秋:《在秋日的 北疆 ,輕叩神域的門扉]上篇(Ⅰ烏市、路上,Ⅱ 可可托海 、夜路行車)》
→ //www.mafengwo.cn/i/2987561.html
▶2012年秋:《在秋日的 北疆 ,輕叩神域的門扉]中篇(Ⅲ 喀納斯 湖、神仙灣、月亮灣、臥龍灣)》
→ //www.mafengwo.cn/i/2989588.html
▶2012年秋:《在秋日的 北疆 ,輕叩神域的門扉]下篇(Ⅳ 禾木 鄉、 布林津 ,Ⅴ砂礫荊棘、 烏爾禾 魔鬼城、完結篇)》
→ //www.mafengwo.cn/i/2994164.html
▶2014年冬:《雨路 臺北 ( 臺北 、 九份 、 基隆 六日雨冬行)》
→ //www.mafengwo.cn/i/3278714.html
▶2014年夏:《#消夏計劃# 新加坡 魯的天空遊戲記》
→ //www.mafengwo.cn/i/3444239.html
▶2015年冬:《像是久違的 東京 ——慢吞吞的旅日遊記· 東京 初見篇(淺草寺、晴空樹、上野公園)》
→ //www.mafengwo.cn/i/5410750.html
▶2015年冬:《像是久違的 東京 ——慢吞吞的旅日遊記· 東京 暫離篇( 箱根 神社、蘆之湖、江之島、江之電、 鎌倉 高校前)》
→ //www.mafengwo.cn/i/5436616.html
▶2015年冬:《像是久違的 東京 ——慢吞吞的旅日遊記· 東京 回眸篇(新宿御苑、明治神宮、神宮御苑》
→ //www.mafengwo.cn/i/5485535.html
▶2016年冬:《「星也淺行」晚安渝九(重慶+九寨溝)》
→//www.mafengwo.cn/i/18227104.html
▶2017年冬:《「星也淺行」在-17°的 北海 復活純真( 貝加爾湖 行記)》
→ //www.mafengwo.cn/i/11872742.html
▶2019年春:《初回限定!霓虹建築大巡禮!( 日本 13座城31個美術館/博物館/庭院)》
→ //www.mafengwo.cn/i/19001086.html
.

「序篇·前言」

這次去日本,是參加了一個巡遊建築的旅行團,包吃包住包交通,行程成熟穩定,一點都不用操心,所以前頭攻略部分就可以省略了。又因為參觀建築較分散,中間路程較長,因此我們全程上車睡——不是,上車交流心得,下車拍照,留給自己思考的時間也並不太多,因此這回遊記乾脆把每個建築或園林獨立出來,按照點狀來寫,圖多字少,留個紀念,希望能在幾周內完事(事實證明還是寫了幾個月)。

首先介紹一下旅行團,這個團主要內容是參觀日本一部分近現代建築作品,也包括一些對日本建築大師們有影響的老房子、老庭院,是一次帶有學習和考察性質的旅程。參與者多是業內工作者或對建築有極大興趣的夥伴,每個隊配有一名導遊、一位領隊和一位講課老師,平時在車上做一些簡單的交流,行中晚上會有兩次小型講座。

團期9天,全程巴士隨行,從關西出發向北至北陸,再經過中部幾個縣市一路向東到東京,期間包含所有酒店和大部分正餐,也有幾頓留給團員自行解決。團內不包含機票,因此每個人到達和散團之後的時間都是自由的,我因為要去趟香港所以選擇從香港轉機,團行之後留了大阪和香港各兩天的自由行程。
自從高中畢業後跟團去過泰國和甘肅青海之後,已經很久沒有跟過團啦,不用自己定行程很省事省心,尤其是像這種目的性明確的團,有交通接駁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時間。團內安排的建築大部分都是比較熟知的大師作品,能親身感受其中,真正體會了不少書本上無法感知的東西。而且團員中也有很多工作多年、已有不少作品的老師,從他們身上也能學到很多,可謂是非常有價值的旅程了。

但從旅程本身上看,感覺行程安排過密,幾乎每晚都要換一家酒店,這就導致每天晚上不得放鬆,早上也很緊張。另外路線拉的太長,從關西到關東並不遠,但我們向北陸行進了三天,有兩天幾乎就在坐車,不僅體感疲累,精神也一直處於緊繃狀態,對下一個參觀的地點多少會有一些影響。
.

「序篇·酒店」

旅行團內酒店均為四星以上偏高檔,設施、服務等基本項都在高水平線上。所有酒店均含早餐,且質量都還不錯,有幾家附帶晚餐,具體會在下方詳細說明。個人認為團內酒店除價格偏高外都還不錯,但有些酒店在也許不適合獨行旅客,因此以下以個人自由行角度出發,從位置到周邊環境來小評一下酒店的優劣勢,希望可以為大家下次旅行提供參考。

標準如下:
位置:主要考慮交通是否便利、是否處於比較安全的區域,次要考慮附近是否有景點
餐飲:是否有便利店、特色或超長時間營業的餐廳
購物:是否有商店街或大型購物中心
綜合:以自由行角度對該酒店的推薦程度,帶有比較強的個人偏好,僅參考
總結:以上內容詳述

●大阪|日航關西機場酒店|一晚
位置:☆☆☆☆
餐飲:☆
購物:☆
綜合:☆☆☆
總結:酒店就在關西機場一橋相連的隔壁,早航夜航不願意折騰的可以選擇。我們入住當天凌晨還趕上下雨,能不淋溼步行到達酒店感覺非常良好。

.●京都|麗嘉皇家酒店|兩晚
位置:☆☆☆
餐飲:☆☆
購物:☆☆☆☆
綜合:☆☆☆
總結:位置一般,距離京都站西一公里左右,勉強可以算是京都站商圈,但如果背大包或拉行李箱步行會覺得稍遠。優點是酒店往南幾百米即是AEON MALL,這個MALL比起伊勢丹來講要平價很多,衣食住行啥都有賣的很好逛,但營業時間很早就結束。東寺再往東南方向走一段是夜櫻很有名的東寺,酒店北側則是西本願寺,京都本來也不大,隨便走走也都是可逛的景點。附近也有可以營業到深夜的居酒屋,但沒有商店街。

●金澤|東急酒店|一晚
位置:☆☆
餐飲:☆☆☆☆
購物:☆
綜合:☆☆☆
總結:在金澤市比較重要的主幹道上,路上有商場和專賣店(我們晚上才到,店面都關門了,無法給出具體判斷)。沿路走大概一公里就是近江市場,裡邊美食很多。酒店出門左拐就是長町武家屋敷,舊時武士的宅院街,有空可以逛逛。

●飛彈|希達廣場酒店|一晚
位置:☆☆
餐飲:☆
購物:☆
綜合:☆☆☆☆☆
總結:這天晚上也沒有時間逛,第二天早上跑出去看了看,周邊是很大一片住宅區,沒有看到餐飲和商業(也可能沒開門)。酒店2公里外是《你的名字》取景地之一的日枝神社,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打五分是因為酒店的榻榻米房間和溫泉太讚了!房間分出客廳和臥室,衛浴乾溼分離,晚上會有staff鋪床鋪,這間榻榻米是我們此行中使用面積最大的一間房。另外便是溫泉,分室內湯和室外湯,我們此行非常幸運趕上了下雪天,於是來到室外感受一半冰冷一半溼熱,可真是太爽了。
我們在這家酒店訂了定食晚宴,其中包括飛彈地區有名的飛彈牛肉,其餘各項(刺身、漬物、天婦羅等)也還可以,只是吃了這許多天的定食,實在有些型別過剩,若沒怎麼吃過定食且晚上不好找餐館可以考慮在酒店食晚餐。

●箱根|蘆之湖皇家王子酒店|一晚
位置:☆☆☆☆
餐飲:☆
購物:☆
綜合:☆☆☆☆☆
總結:酒店年代比較老,施捨較陳舊。平面呈三個交錯的圓形,因此每個房間都是不規則的扇形。如果房間是可以連通的房型,隔音效果就很一般。每個圓筒樓只有一部電梯,人多要排隊很久。
箱根是一個面積比較大的度假休閒區,裡邊的交通獨立於外界,自由行旅客可以買箱根二/三日周遊券,基本可以囊括箱根境內所有交通工具。箱根境內景點距離都不太遠,各個站點幾乎都有車站,又因來這邊主要以休閒和溫泉為主,因此對酒店的周邊環境和舒適性的考慮要更為重要。這家酒店的位置便很好,就在蘆之湖湖畔,醒來便能看到純淨的湖面,運氣好還能看到富士山,同時也是晚間散步和清早晨跑的不錯選擇。
酒店內溫泉池很大,在半室外,來箱根建議還是選一家帶有溫泉的住宿。除了標準的酒店模式之外,我個人比較推薦日式木屋,帶有半食宿即包括當日晚餐及第二日早餐,房間都是榻榻米,會有管家幫忙佈菜和鋪床,那種溫泉池都比較小但也比較清靜,大家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體驗。

●東京|大倉酒店|兩晚
位置:☆☆☆
餐飲:☆☆
購物:☆☆
綜合:☆☆☆
總結:此行最豪華的酒店,各方面水準都是最高的,有餘糧的同學的最好選擇。酒店附近有一條櫻花路,車少人少,適合拍照。
但如果是喜歡自己行走或者感受日式小生活的那種自由行,推薦程度就不是很高。他距離幾個地鐵站都有一段距離,步行可去的景點也不多,這在交通上就不是很方便,畢竟東京可是比京都大太多了。聽室友說附近是有商場和電影院的,假如心動這家可以再詳細查一下。

.

「序篇·注意事項」



關於時間:一般博物館在下午四點或四點半最後進場,請提前看好時間;一些博物館有定休日或臨時維修日、臨時閉館日等,這些資訊都會在官網公佈,去之前需自行確認。建議大家登陸該博物館的官網獲取資訊,比之國內平臺時效性要高很多。


關於交通:有幾個館在郊外,交通非常不方便,每日車次少且固定,周圍住宿的地方很少,需要提前規劃好時間和行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關於拍照:多數建築室內外可隨意拍照,但也有一些博物館有明確規定禁止拍照,希望參觀者能夠遵守。


關於本文:文中有幾個行程外順道去的寺廟、神社,也有一些之前去日本自由行時參觀的建築,都會特殊標註出來。

基本情況和酒店介紹完了,接下來就是本篇啦。以下文字僅代表個人感受,個人感受受個人喜好、當時天氣狀況、疲累程度等相關,且我也僅僅是個建築剛入門的小蝦米,有認識不深入的地方,還請指教。還有些記錄因時間和腦子不好使的緣故,可能有存疑的地方,請見諒。

時隔幾月,我也希望就此機會重新來一遍霓虹建築巡迴。
.

「本篇·上·關西(神戶|大阪|京都)」

前日夜裡十二點之前,我們到達了關西國際機場。四月天裡,大阪和北京氣候本應差不太多,只多了些溫潤,但一場看起來並不會停的細雨讓溫度驟然降了十度,身體略感寒涼。走過一架廊橋,入住機場旁的日航酒店,與這幾日的室友打了招呼便草草睡了,明日早上8點便開始探訪建築之旅。

.

▶神戶 | 竹中大工道具館

▶神戶|竹中大工道具館|竹中工務店
從大阪出發大約十點到達神戶,氣溫並沒有回升,陽光還是提不起勁。
在車上大家依次做了自我介紹,除了我是個小蝦米之外,很多老師都已是多個作品的主創,或是從業多年經驗老道的建築師,另有幾位老師因對建築特別感興趣而選擇參團。

我們比竹中大工道具館開門時間早到了十分鐘,於是便趕上了第一波參觀,人數不多參觀起來便比較輕鬆。道具館分上下兩層,首層大多展出的是歷年工人所使用的建築工具和一些等比例縮小的某部分構造。地下一層一根圓木柱矗立在房間中央,頭頂斗拱,模擬古建中的主柱撐起了兩層小樓,參觀者可以從樓上樓下兩個角度感受木構的力量。

除了展品之外,道具館本身也是值得一看的現代建築。建築超出地坪只有一層,從院外看感受不到這個建築的體量,走進之後才能發現還有個地下層。中庭為兩層建築提供採光,牆面實土夯實(這材料有介紹,日本本地工藝,忘記叫什麼),是復古材料與現代手法的交融。

細節之美。

.

▶大阪 |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大阪|司馬遼太郎紀念館|安藤忠雄


館內禁止拍照,建築外可以。
大巴停在一處停車場,我們跟隨導遊走到居民區裡的司馬遼太郎紀念館。周圍很安靜,紀念館藏在庭院深處,大門僅放了一塊石牌,不似國內紀念館大肆展開。
紀念館入口要經過一個螺旋狀的走廊,右側實牆就是安藤先生標誌的清水混凝土。走進裡面,館內不大,主要兩個立面是兩層到頂的書架,擺滿了司馬遼太郎的書。書架下方書桌可以留言或休息,每個死角都有安排一位工作人員,提醒大家不要拍照。

.

▷大阪 | 茨木春日丘教會

▷大阪|茨木春日丘教會|安藤忠雄(行程外)


教堂內和建築外可以拍照,教會學校內則禁止,婚紗照和團體拍照也禁止。


教會只接受官網(//ibaraki-kasugaoka-church.jp/)預約,日英雙語,但步驟不難,仔細找找網上有教程(省事就找某寶家)。我寫這篇的時候正好是19年底,20年新的預約表還沒出來(目前疫情暫停預約)。自己去需要提前至少一個月預約,保險起見建議提前兩個月以上。需要收到牧師回覆的郵件才可以。


周圍抽卡並不能抽出來茨木,別問為什麼我知道,問就是誠心不夠。

大名鼎鼎的光之教堂,用最原始的手法最自然的光,再將這束光留在參觀者的心裡。已經忘了當時第一次看到光的照片是什麼時候,也許那時確實是見得少,也不太理解很多空間表達,但那時候帶給自己的感動卻是最真實的。於是才會在某次京都回大阪的途中特意繞行此處來親身感受一下,結果當然是腦中震盪,不虛此行。
但這裡並沒有其他可以觀光的地方,所以需要提前做好攻略,免得白來一趟,這裡就留下一些交通訊息吧:從[京都站]坐JR東海道、山陽本線到[茨木站],出站轉乘巴士茨木線[阪大]50106系統(阪大指的是方向,不要坐反)從[JR茨木站]坐到[南春日丘站],下車後按google map導航步行15分鐘左右即可到達。回程從導航最近的巴士站回到JR[茨木站],之後坐JR東海道、山陰本線可回到京都或大阪。

.

▶滋賀 | 美秀美術館

▶滋賀|美秀美術館|貝聿銘


在山裡,交通極為不方便,需提前規劃好時間。
到了美秀美術館已經下午三點半左右了,天空一直陰霾,稀稀落落的下著雨。我們從溫暖的車裡走出來,迎面吹來一陣涼透骨髓的風。美秀隔幾步邊有一個裝綠色雨傘的桶,美術館範圍內可以自由取用雨傘。
從遊客中心拿到票後,我們穿過一段的櫻花路,因為寒冷,還沒有一朵花開放。路的盡頭便是美秀美術館隧道的入口,穿過隧道過吊橋,便是美術館的正門了。而從此地看上去,大門也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歇山頂,走進去才能感覺到桃花源的設計意圖。
建築因為地形限制也只有一小半露出地表,地上部分大量使用貝先生善用的幾何圖形和光線,十分的亮堂。大廳直面落地玻璃,外邊一顆歪鬆,使用框景手法,將遠近山水框圈其中。

.

▶京都 | 無鄰庵

▶京都|無鄰庵
京都的天氣變幻莫測,時常前一秒陰天下雨後一秒便晴天白雲,車內晴天車外下雨也是經常。很難得的,我們在無鄰庵的這一個半小時裡,是一個晴好的藍天。
無鄰庵很小,走一圈用不到二十分鐘,但它又很大,每一步你都可以找到不同的景色,彷彿它是無窮無盡的世外祕境。我們坐在直角形的茶屋簷下,聽著沒有水低落卻似有斷線珠玉的落水聲,靜靜的等待水面上藍色散去,陰霾復又佈滿天空。這裡有些像蘇州的獅子林,雖小但大,雖少卻多,走完一遍也能找尋不少閒趣,對日式庭院有興趣的不妨來看看。
附近的小河是有名的琵琶湖疏水,可以乘船,岸邊櫻花很漂亮。

.

▶京都 | 國立博物館·平成知新館

▶京都|國立博物館·平成知新館|谷口吉生
臨時整修沒進去,就在外邊看了看。谷口先生的慣用手法便是方形的體塊和薄薄的結構,在外面也可以看到一部分。這也是此行第一個令我有強烈感觸的作品(之前的作品也有感觸,尚未這麼深)——薄頂、細柱、大塊的玻璃與精緻的細節處理,無一不令人感動——我們有時候不缺優秀的建築師、支援的甲方、合理的專案預算,缺少的是可以支撐起這一切的材料和施工技術,以及這一個專案裡所有參與過的人的那一顆熱血、認真、盡責的心。一個龐大的建築專案,參與者動輒千人,中間過程不是三言兩句可以說清,只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們可以認真盡責的對待自己的工作,哪怕這個工作可能並不會被大家看到。

附一張建築師專屬開啟姿勢1.0之不會當參照物的手機不是好尺子

再附一張建築師專屬開啟姿勢2.0之這一堆奇奇怪怪的人

.

▶京都 | 三十三間堂

▶京都|三十三間堂


館內禁止拍照,建築外可以。


館內需脫鞋參觀,但常備遊客用拖鞋。

三十三間顧名思義就是有三十三間垮間的屋子,是日本現今最長古建,堂內供奉1001座觀音像。堂內很昏暗,千座佛像靜立一側,滿懷悲憫面向世人。平日裡往來信徒和遊客就很多,櫻花季更多。

.

▶京都 | 角屋

▶京都|角屋


普通門票只能參觀一層,可以拍照。二層需購額外門票且禁止拍照,並請參觀者儘量不要大動作跑動(理解成危房就行了)。


全程日文人工講解(不知道有沒有英文),我們有導遊和老師做翻譯。一層聽不懂還可以普通參觀,二層如果沒有講解或是對日本老建築不瞭解的話,推薦度不高,會不知道看什麼。

角屋類似現代的高階會所,需要預定,有小姐姐彈唱那種。著名酒客就是新撰組的幾位隊長,角屋某處還有當年暗殺行動留下的刀痕,新撰組迷也可以去巡個禮。
我們並非從角屋入口進去,而是從後廚開始參觀,經過後勤小院子和幾個小間,最後在最大的一個大間坐下聽課。講解員是一位老爺爺,講了一些角屋的歷史,我唯一有點印象的就是我們面對的庭院裡原本是有一顆巨大的松樹,但是在一次戰亂還是搬家中死掉了,就換上了現在的三顆松樹,樹冠做成跟原來差不多大。這間還有個極其精美的屏風,上面貼了金帛,十分好看。
二層一次限定18人上樓,原因是木結構年代久遠,走起來一直在顫感覺隨時能塌。我們跟著老爺爺繼續聽課,二樓房間的天花板和牆面要更加的精緻華美。比較吸引我的是一個原本銀色的牆壁已經泛黑了,但還可以看見裡邊鑲嵌的貝殼裝飾。木窗格每間都不一樣,天花板更是繁複多樣。天花板與牆角都有火燒的痕跡,櫃子上也有刀痕,看來當年的戰況還比較激烈。但我們在一層便看到有刀掛(置刀櫃),這裡的規定貌似是不可以帶刀宴會,那麼被暗殺的物件就是單方面被虐,鬥爭在哪裡都很慘烈了。

.

▶京都 | 京都站

▶京都|京都站|原廣司
京都站是每個到京都的旅客必經之處,以往我作為一名自由行遊客來過不少次,相比日本其他大車站,我對京都站的初印象並不太好,原因是不太便利。日本大城市的車站是我覺得交通綜合體設計的優秀範例,不但各種換乘路線設計方便,導視系統也非常清晰,只要不是ssr級別的純正的路痴,花一些時間找到一條正確的路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京都站非也,它將JR線置於首層,旅客從京都站大門刷卡進去即為月臺,這是它設計中一個亮點所在,但也忽略了一部分不熟悉京都站的旅客,在一般的認知裡,進入車站還需要走一段或長或短的路才能到達候車大廳。誠然這一點個人看法不盡相同,但交通塔最重要的就是方便,若要讓大部分人都能順利乘車,這就需要引入第二個點,即視覺導視系統——而此處的導視卻並沒有十分的顯眼,並未能突出表明候車大廳所在。同時站內設計中,京都站外露鋼結構,多用玻璃,線條豐富,立面多樣,很容易讓人找不到重點,這就更增加了尋路的視覺難度。
再說綜合體的應用,這個巨大的體量上面,車站、露臺舞臺、商業、餐飲、酒店、辦公、一應俱全,功能極具多樣化。在此之上,京都站還兼具接連京都南北區的重任,在巨大的建築體上,原廣司先生做了很多的露臺和空洞,人的視線也可以像風一樣在兩面京都隨意流通,這也是該專案的初始目的設計意圖。

後來聽了老師和各位團友的分享,才發現自己對這個綜合體的功能理解不太夠。站在五樓平臺吹著寒涼春風,看到這座城市的南部低矮的居民住宅區,或有一兩個古建的屋簷挑出來,我才發現雖然來過很多次京都,卻從未走到過它的南半部。而當一個旅人,來到京都最先認識的是哪裡?是京都車站。是它讓我們第一眼看到這個城市,無論是他的現代化的、多功能的、便利的大樓,還是他樓下一大片的古老的、靜止的、平凡的居民區,京都這座千年古都,正在向我們展示了它的多面性和可能性。
在我們參觀的時候,正趕上小舞臺邀請了幾組cosplay表演,臺下階梯上坐滿了觀眾,大部分也是coser,他們就在劃分的一小塊區域裡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在這一片天地裡,那就是可以飛翔的自己。這是京都站的包容性。
這才是建築師最想看到的那個拋開[古都]設定的、自由的京都吧。

京都站是我第二個有感觸的建築。

.

▷京都 | 府立陶板名畫之庭

▷京都|府立陶板名畫之庭|安藤忠雄(行程外)
完全的室外畫廊,但畫作都是複製品,主要還是看的建築。個人感覺體塊穿插有點兒多,手法過繁,掩蓋了清水混凝土的樸素典雅味道。

.

▷京都 | 西本願寺

▷京都|西本願寺(行程外)
清晨五六點的寺廟幾乎沒有遊客,只有僧人和信徒在做早課。被擦的鋥光瓦亮的地板吱呀作響,反射著清冷的晨光。
寺廟本事京都旅行的必去之地之一,前幾次的日本行已經去過很多次,但還從未感受過這清早的靜謐與安然。如果今年還有機會再來,我大概還會擇一個上午早早醒來,然後去附近的寺廟坐坐,看陽光慢慢穿透屋簷,灑下新一天的美好祝願。

.

▷京都 | 高瀨川

▷京都|高瀨川(行程外)
櫻花真的非常漂亮,人也是真的非常多,想找到一處空地幾乎不可能,每座橋上都需要大家排隊拍照——但即使是這樣,如果條件允許,也推薦大家來一次櫻花季的京都,在此行之前我也是對此無感的,但當你真的看到一團一團的櫻花,那充滿眼眶的美好,會讓你覺得,世界也可以是美好的。

.

▷京都 | 東寺

▷京都|東寺(行程外)
在京都的兩個晚上都是下雨,但也沒澆滅我要去尋櫻的熱情。酒店往南走大約一公里即為夜櫻十分有名的東寺。一顆巨大的櫻樹站在寺廟入口,開滿櫻花的枝條垂撒在地,燈光將櫻花整個照亮。急雨不斷,黑夜與大地因櫻花雨黏連在一起,不到日出不分離。

.

「本篇·中·中部(岐阜|石川|長野)」

從第四日開始,我們進入到日本中部和北陸地區,這幾個城市之前我也沒來過,對行程中的幾個博物館也很期待。但路線真的很長,從京都出發行駛兩個多到達岐阜,中午吃過飯後又行了三個小時到金澤,建築有多吸引人,車上時間就有多難熬。越往山中行進,天色愈發陰沉,終於我們從某一個隧道口出來的時候,彷彿進入了一個新的空間一樣,世界大雪紛飛。我們遇到了四月飛雪。

.

▶岐阜 | 媒體中心

▶岐阜|媒體中心|伊東豐雄


館內禁止拍照,但團隊(個人不知道可不可以)可以申請拍攝許可,會給參觀者貼上一張許可證;建築外可以隨意。
之前我一直對花裡胡哨的建築興趣不大,尤其是這樣曲線的、材料多樣的、“不知所謂”的,但果然又被大師打臉,大師之所以是大師,那不是沒有理由隨便叫的。
每一條曲線、每一種材料都經過反覆推敲,都能找到它們存在的意義,擺在一起天然就很好看。每一個罩子都有不一樣的功能,孩子們在地毯上爬來爬去,父母可以做旁邊看著也可以去一個喜歡的書架放鬆一下;有的罩子底下是書桌,自習或是討論都可以;有的罩子在室外,伊東先生說你可以去吹著清風看書,或許就能體會書中人物的開闊心境;還有一些獨立的小座椅散在角落,想象一個不加班不上課的週末,帶上耳機,翻開一本心悅很久的書,這便是一個安靜獨處的閒適午後了。如果問這裡是不是圖書館,答案是肯定的;而如果問這裡算不算是一個正經圖書館,那麼我也要反問一句何為正經呢,書架排排擺開,白熾燈從早開到晚的圖書館就是正經的圖書館了麼,如果你說是,那麼這裡顯然不那麼正經,這裡是一個自由的樂園。
當我走出大門,才看到門上書「みんなの森(直譯:大家的森林)」,恍然覺得,一個真正的建築大師,他是可以讓你通過使用這個空間而理解他的想法,也可以讓這樣一個空間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讓人們即使生活在城市,也能感到來自森林的風和日麗。
岐阜媒體中心是我在此行當中最喜歡的一個建築,如果有時間,真的很想在這裡坐一下午。大家有時間有興趣的話,推薦親身來此感受,也許也會對以後的設計工作有啟發。
最後,這裡衛生間設計的非常漂亮,可以來看看,相似設計在大阪的阿倍野天空展望臺也有,霧面的隔板與面對天空的鏡子,如果不是衛生間甚至可以是一個網紅字拍處。於是此處應有建築師專屬開啟姿勢3.0之即使是衛生間也要拍照片


但是並沒有





.

▶金澤 | 海未來圖書館

▶金澤|海未來圖書館|工藤和美


館內禁止拍照,但團隊(個人不知道可不可以)可以申請拍攝許可,會給參觀者貼上一張許可證;建築外可以隨意。
一層平平無奇,兒童區用白熾燈管拼成的小雛菊形狀很可愛。
乘坐電梯到二層,立馬走入白色星球。如果前一個圖書館自由懶散如沐浴在森林陽光當中,那麼這裡便是如其名,我們降臨在未來的某一顆能容納世間一切事物的海洋小行星上。這也是我認為看圖無法體會建築精髓的作品之一,有些細微的感受無法用語言表達,即使是身在其中,也只會是詞窮。

.

▶金澤 | 兼六園

▶金澤|兼六園
日本三大名園之一,採用的是迴游式手法,能讓人看到無窮無盡那種,不過不太懂啦。而且突然開始下雪,瞬間我的注意力全部就用來禦寒了

.

▶金澤 | 21世紀美術館

▶金澤|21世紀美術館|SANAA妹島和世


個別展廳禁止拍照,非禁止展廳、公共區、建築外可以。
走進21世紀美術館的時候感覺快凍傻了,四月初只穿了風衣去北陸我當時就很後悔,想念在家裡烤著暖氣的羽絨服。這間美術館名氣大,參觀人就很多,略降低參觀體驗。
因當時外面下雪,美術館中最有名的展品——中庭泳池(The Swimming Pool)禁止出去,我們只能進入泳池水下一層拍拍照。等到距離集合時間還有二十分鐘的時候,天空復又放晴,我們終於來到泳池旁邊,可這時候池底又變得很多人,就也沒能拍出好的照片。
美術館本身特別有意思,妹島先生本意是設計出可以讓市民如身在公園一樣隨意活動的場所,因此無論是白色的主題顏色還是輕巧的立柱、一圈曲面落地玻璃,都可以讓你從任意角度看到當地人閒散遊蕩的身影。屋頂幾個凸出的方盒子都是層高不同的展廳上空,其中一間屋子是能看到天空的藍色行星展廳(BluePlanetSky),陰天下雨和藍天白雲各有各的感覺,未來如果還有機會,還很想再去一次看看。

.

▶金澤 | 鈴木大拙館

▶金澤|鈴木大拙館|谷口吉生
與平成知新館相同,谷口吉生先生慣用的薄薄板與細細的柱都有極好的體現。與其不同之處在於鈴木大拙館建築面積比較小,主體建思索空間僅幾坪大小,印象中進入該館之前導遊有特意說盡量不要搓堆兒參觀,很容易造成交通擁堵。進入到館內後也的確是感到很是緊小,大概僅能容納20-30人蔘觀。
因為幾乎在每個角度都能看到人,且自身對禪學不是很能瞭解,所以在水鏡之庭和思索空間也只能象徵性的拍幾張圖,並不能深刻的理解。於是花了比較久的時間看了思索空間的外立面,簡單的幾何形切割乾淨利落,令人心生嚮往。

矮牆上的水槽。

.

▷金澤 | 長町武家屋敷

▷金澤|長町武家屋敷(行程外)
因為就在酒店附近,在早餐之後我就去逛了逛。早上的溫度有一點點回升,落在圍牆上的雪滴落下來。牆角一株櫻花正在盛開,我才想起來春天已經來臨很久了。
這裡本是武士的住宅區,僅僅是在小巷子裡閒逛是免費的,聽說有一家可以進去參觀,但我們顯然時間不夠,粗略走了一圈就回去了。

.

▷高山 | 日枝神社

▷金澤|日枝神社(行程外)
新海誠動畫《你的名字》故事設定在北陸的飛彈高山,這次我恰巧路過其中兩段劇情的發生地,便順便巡了個禮。其一便是女主角曾參與過的濁酒節,而她也親自扮演了製造濁酒的巫女,這一傳統祭祀活動至今還在合掌村沿襲。
另一處是女主角家鄉的神社——日枝神社,於是這天起了個大早,往返4公里跑步去打卡,清早的居民區並無閒逛的人,也沒有早點攤在迎接客人,只有房簷下低落的雪水和安靜不動的風雪中的城鎮。
神社本社與各地其他神社並無不同,需要步行很久,如果不過為了打卡大概也不會想去。但也就是因為打了這個卡,才能見到雪中的參道,也是彌補了之前冬天去貴船神社沒有趕上積雪的遺憾,旅行也因為這個額外的專案而更加精彩。
只是實在太冷了





.

▶白川 | 神田家

▶白川|神田家


需脫鞋參觀,但常備拖鞋可以取用(冬天真的太冷了)。
合掌村在前次來日本旅行的時候因為時間原因錯過了,沒想到這次不僅來到了,還看到了大雪中的村落,真的是非常開心。
合掌村每年2月底3月初會有七天左右的點亮時間,這時候晚上留下來看夜景也是非常不錯的。只是這裡接待能力有限,每年時間又不一樣,當公佈出來時間的時候可能已經無法找到能過夜的民宿了。而這裡班車車次又很少,晚上看過夜景大概率趕不上末班車,這也是我上次放棄來看的原因之一。
我們這次來到村子已經下午四點左右,天空陰霾,半路上開始下雪。之後我們還要驅車前往飛彈市夜宿,導遊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僅僅一個小時,這對於遊覽整個村子顯然不太夠用,如果以後自己來,會預留至少3小時。

我們的參觀專案中包含合掌村中其中一間屋舍——神田家,這家宅邸已作為旅遊景點公開。房屋即是標準的合掌造,一層有一個很大的篝火用來會客,二層以上是臥室和儲藏間,比較不一樣的是一層閣樓裡有一間開小窗的小房間專門用來看管篝火,以防失火——這樣一座屋頂茅草製造的全木構建築,一把火就可以燃為灰燼。當然他們也有自己的防範措施,除了輪流值夜,他們在屋外設定很多水車用來撲滅大火,這個習俗現今還在沿用,甚至每年還會以此來作為另一個展示專案展示給遊客看。

我很喜歡這裡一是本身就對老房子感興趣,也喜歡到沒去過的小山村逛逛,另一個原因是這裡保留很原始的生活方式,即使已經開發旅遊,但是村子裡依然保持原有的狀態不變,村民也依然農耕、祭祀、手工織造,甚至蓋房依然是鋪草架樑,而不是用鋼結構蓋樓再在表面上貼一層木板。反想我們會遇到的改造專案,動輒整個村落,很多時候會加入現代建造手法,甚至全部推倒重建。除開不可抗力原因,我們是否可以多考慮文化而非商業,能否人為的減緩非物質文化遺產遺失的速度,能否多保留一些真實可見可觸控可感受的古老而非拍成照片或是建做博物館。這也是深夜中一個小小的思考,希望未來可以見到。

.

▶松本 | 浮世繪博物館

▶松本|浮世繪博物館|筱原一男


個別展廳禁止拍照,非禁止展廳、公共區、建築外可以。
旅行過半,每天接收到的新事物太多,頭腦和身體都開始有些吃不消,這座博物館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參觀的,可想有多麼的潦草敷衍。館內開放面積不大,二樓封閉上不去,我們只在一層公共區隨便逛了一下,比較有趣的是角落有一座製作簡單版畫的手作臺,讓我們這些大孩子們的精神好好的放鬆了一下。
彼時還未對浮世繪有了解,現在寫這段的時候想起後來補過一個電視劇《眩:北齋之女》,講的是北齋中後期和其女創作浮世繪的故事,劇情平淡和緩,但看完了讓人對藝術家肅然起敬,其中北齋暮年封筆之時所說的話尤為感動。當時也買了幾把《富嶽三十六景》的團扇當紀念品,現在這扇子還在玻璃櫃裡當擺設,等待夏天來臨。

.

▶輕井澤 | 千住博美術館

▶輕井澤|千住博美術館|西澤立衛


館內禁止拍照且管理極為嚴格,建築外可以。
這是西澤立衛先生為藝術家千住博設計的作品展藏館,佔地面積不大,只有一層。博物館平立面均為弧線曲面,地面沒有將高差做成踏步而且做成了平緩的坡面,平面也參照周圍地形做成了不規則形狀,屋頂亦為傾斜的坡屋面。博物館四周幾內部四個中庭立面均用曲面玻璃,人在館中可以看到外面的藍天和綠植。
下午的光線柔和均勻,人走在微微斜度的地面,左邊是蔥鬱的樹林,右側是藍天透過紗簾落下的格子影子,再一回頭,看到的一面深沉的瀑布(千住博代表作),耳邊突然彷彿如墜入萬千水花,好像真的是在真實的環境中。
這間博物館小巧而精緻,是建築師與業主想法高度統一的結果,每個人都希望這間博物館不僅是一座展藏館,還可以是一件藝術品,更一個室內外完美交融的通明空間。與此同時,因為每個面都是曲面,因此所使用到的材料都不是標準制品,每一塊玻璃或者屋頂板材都要獨立定製,這座博物館的造價也就十分可觀,我們團內幾位老師也難得吐槽說好貴好貴

.

「本篇·下·關東(箱根|橫濱|東京)」

旅行從今日起便進入尾聲,我們即將從箱根經過橫濱駛進東京都。昨日的溫泉為我們恢復了不少體力,早晨醒來看陽光正好,就去蘆之湖附近散了步,天色藍的滴水,是個在外面逛的好天氣。

.

▶箱根 | POLA美術館

▶箱根|POLA美術館|安田幸一


個別展廳禁止拍照,非禁止展廳、公共區、建築外可以。
POLA美術館是一座大半面積建在地下的建築,從室外廊橋進入室內,通過一段玻璃廊道下降到公共區和展廳,玻璃屋頂及咖啡廳大面玻璃另室內通透明亮。館內右側一面通高的發光牆,將光線自然引入室內,使地下空間保持柔和光照。
走之前買了一把睡蓮的長柄傘留作紀念,長度剛好放不進行李箱,最後幾天掛著傘走了不少路,還要時刻擔心它會丟,不過還是很開心買到喜歡的紀念品。

建築師專屬開啟姿勢4.0之拍不到裡面構造好焦慮

.

▶箱根 | 雕刻之森美術館

▶箱根|雕刻之森美術館
天氣好就適合逛公園,從POLA美術館出來後距離午餐時間還有兩個小時,時間剛好逛下這間戶外的雕塑主題美術館。一路走下來,除了靜置的雕塑作品外,還有一些可以活動或者可以參與攀爬玩耍的,或者直接就是吊橋、廊橋等有實際功能的作品,一路逛下來還蠻有趣。

.

▶橫濱 | 碼頭大棧橋

▶橫濱|碼頭大棧橋|FOA
年初熱播臺劇《想見你》片尾曲八三夭《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MV的拍攝地就在這裡,意外的提前打卡GET。

說了今天天氣好,緊接著就逛了第二個戶外專案,這個專案之前沒怎麼了解過,親身來過之後發現又是要拜服的作品。
從箱根過來大概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車,大家下車時都有些累,不禁伸展了下身體,這時候剛剛還在你旁邊的團友突然就登上了身旁的矮牆,而當你進入碼頭之前抬頭,又突然看到他已經爬到了屋頂。我隨著大家走進碼頭,室內空間很大,菱形樑橫跨整個跨間。向下層走去是停車場和後勤用房,這時候剛剛的團友出現在甲板吹著風笑呵呵晒太陽,我向他走去,才走到門口時,他又不見了。這裡就是這樣一個模糊了界限的地方,沒有明確的天花、地板、牆面,木板曲面連線,每一塊木板可能既是天花又是地板還會是牆面。走在坡道之上彷彿走在了未來,而這碼頭方案卻來自20年前,這是一座時空大橋,連線了過去現在和未來。

好的設計需要好的操作技術來承接,也需要好的施工技術來實現,橫濱碼頭大棧橋除了設計超前,施工技術也十分優秀,雖然我們暫時還不可能做出真正未來的無縫銜接,但這個作品已經將曲面連線做到了極致。
最令人感動的是這裡並非封閉場所,也不只是單純的交通樞紐,它可以是一個海邊的小花園、一個城市的小廣場或是回家路上想坐坐的休閒空間,碼頭木板延伸到街面,迎接著每天散步看海的人群。

.

▶東京 | 江戶博物館

▶東京|江戶博物館|菊川清訓
我對這座博物館建築本身印象不太深了,只記得它有個極長的挑簷,內部空間相當寬闊,中間無柱,能容納一個微縮江戶。對江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跨過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橋,那邊有很多微縮模型和舊宅舊物模擬,可以親身參與,還蠻有意思。

.

▶東京 | 墨田北齋美術館

▶東京|墨田北齋美術館|妹島和世


展廳內部禁止拍照,公共區、建築外可以。
這次似乎與浮世繪頗為有緣,接連看了兩三家相關的博物館。而與浮世繪美術館矗立在野外不同的是,墨田北齋美術館坐落在平靜的社群,它前邊是個小公園,老人、主婦和孩子在靜坐或玩耍,間或還有上班族坐在長椅上吃三明治,喂著腳下不知是誰家的鴿子。春天的風吹起了落櫻花瓣,銀白色的建築映上一片優雅湛藍。它隱身在春色之中,只有在微風吹動綠色枝丫的時候,映出擺動同樣的旋律。建築不再是高冷的藝術品。
建築的巨大裂縫即是出入口,我們在入口等待進入,立面使用一種模糊反光的鋁板,淡淡的將自己隱沒在凡世間。美術館內部安靜明朗,若不是時間安排太緊,倒是適合喝一杯咖啡坐一下午。

.

▶東京 | 國立博物館·法隆寺寶物館

▶東京|國立博物館·法隆寺寶物館|谷口吉生


展廳內部禁止拍照,公共區、建築外可以(存疑)。
又見細柱。
建築前的水面要比想象中小一些,普通相機只能映出建築的一部分。從水池中間走進薄薄的屋簷和細細的柱子形成的灰空間,極大的體量因簷柱和空隙而變得柔和親切,這種不同於平成知新館的輕柔與異於鈴木大拙館的力量相互結合而產生的美,令人心曠神怡。

本次旅行中海油兩次小型講座,其中一次課程講的是日式門簾的舊用與新生,其中就提到了法隆寺寶物館的“拉窗”,那其實是一片片鋁板做成的遮幕,光線半透不透,用來模仿舊時門簾的遮掩效果。

建築師專屬開啟姿勢5.0之沒帶尺子出門的我真的輸了

.

▶東京 | 國立西洋美術館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勒·柯布西耶


個別展廳、個別公共區禁止拍照,非禁止展廳、非禁止公共區、建築外可以。
說起現代建築那一定繞不開的大師之一必定有柯布西耶,旅行的最後用柯大師的作品收尾最好不過。不僅可以親身感受現代建築大師作品,還能看到許多世界名畫,建築與藝術的交融是純粹而有魅力的。
(關於建築本身,還沒開啟門縫的我是講不出來啥的,於是在網上收了一個小漫畫還挺有意思,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柯布西耶日本往事,被遺忘的國立西洋美術館》)

除此之外,國立夕陽美術館坐落在東京賞櫻名地上野公園,而我們一行也在此處拜別,藉著紛飛的漫天櫻花,感慨人之相遇與別離。

.

▷東京 | 上野公園

▷東京|上野公園(行程外)
我與小夥伴從美術館出來當即便決定賞過櫻花再回去,以往的旅行中很自然的避免了在櫻花季,想著人多花少、吵吵鬧鬧,不過今次既然趕上便是有緣,不如融入其中好好玩一下,也可以延長一下與團友的相遇時間。
下午五點,淡藍天空中微微有些鵝黃。我們穿過散客群走向櫻花大道深處,與想象中一樣,鏡頭之下滿是人,但是仰望天空確實一片一片的雪白嫩粉,偶有微風散花瓣,落在行人肩頭,也並不會有人去撣落,反而拍拍那人的肩笑著互相打趣。天色逐漸暗下來,人群漸漸由散漫拍照變作或兩三人鋪席而坐,席上擺滿啤酒與便當,想來是在等待尚未下班的親朋。我與小夥伴一拍即合,一人去買了啤酒薯條,一人去挑揀了一塊人群中空出來的草地,撿起剛剛有人丟掉的紙箱鋪了起來,既然來了,那就體驗一下日式賞櫻吧。
席間另一團友來訪,敘話難忘,現在想起來也會很想笑。
等到了夜幕降臨,夜風有些令我們受不住,收拾好席間物品我們便踏入回程。路上經過還沒散夥的日本賞櫻群,有些人唱著跳著飛舞著,還有些人笑著樂著暢快著,櫻花時短,明日苦多,那麼就好好的放肆一晚吧,明天的事明天再想好了。

離開的時候,有一點理解了。一期一會,珍重再見。

.

「後篇·完結」

今年年初因為疫情宅在家裡,總算是把這篇拖延了一年的“遊記”寫完了。最近一段時間感到整個人的狀態在倒退,許多文字好像自主加了模糊濾鏡,一下子都看不清了,寫完後覺得很是沮喪。
當時去參觀建築的時候,內心有很大的觸動,也感到自己建築人的熱血被點燃,也想親身參與一個會給別人留下感動的專案,當然現實的骨感(主要也是個人的懶惰)讓人還停留在原地,只能憑藉一點點的記憶將當時的情感保留下來,希望自己不要忘記。

外面已然春風和煦,希望世界能一起迎來春天夏天。

(完)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原文連結: http://www.mafengwo.cn/i/1900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