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 天門山風景名勝區。天門山高1518.6米,古稱 雲夢 山,又名玉 屏山 ,後因自然奇觀天門洞而得名。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穿山溶洞。1992年7月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天門山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有 湘西 第一神山和武陵之魂之稱。
1992年12月與 武陵源 風景一同被列入 中國 《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武陵源、張家界、天門山是一回事兒嗎?

武陵源 位於我國 湖南 省 西北 部,作為世界自然遺產的 武陵源 由 張家界 市的國家森林公園、 慈利縣 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 桑植 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總面積接近400平方公里。

張家界 是 湖南 省轄地級市,原名大庸市,轄2個市轄區( 永定 區、 武陵源 區)、2個縣( 慈利縣 、 桑植 縣)。位於 湖南西北 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區腹地。
1982年9月, 張家界 國家森林公園成為 中國 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92年,由 張家界 國家森林公園等三大景區構成的 武陵源 自然風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2月,被列為 中國 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被列入 中國 首批5A級景區。 張家界 因旅遊建市,是 中國 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
整個行程都是當地小晴幫我們安排規劃的讓我們省心很多小眾線路、風土人情、特色美食、自由行、跟團遊、定製遊都可以聯絡小晴定製·服務真的很到位.酒店安排、門票、用車等一條龍服務,小晴微訊號↓【woi520567】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 張家界 市城區南郊8公里,1992年7月被批准的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5A級旅遊區。它是山嶽型自然景區。公園總面積96平方公里,山頂面積達2平方公里,其主峰海拔 1518.6米,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現在清楚了:
張家界 國家森林公園是1982年9月成立的 中國 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是1992年7月被批准的又一個國家森林公園,5A級景區。
上述2個國家森林公園是 武陵源 風景名勝區的組成部分, 武陵源 自然風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當然, 張家界 和天門山2個國家森林公園也是世界自然遺產的組成部分了。
而我在沒有進入 湖南 省旅行前,一直把 張家界 國家森林公園認為是 湖南 省的世界自然遺產,這是不完整的。實際上這2個國家森林公園又各有自己的景區和不同的風景及人文景點, 武陵源 包括了這2個國家森林公園,還包括 慈利縣 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 桑植 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所以,由於地理原因和城市名字,準確的說, 湖南 的世界自然遺產是: 張家界武陵源 風景名勝區。只不過是這些景區又地處 張家界 市,所以很多初到 湖南 的遊客很容易搞不明白。如果再是跟著旅遊團就更不知道哪是哪兒了,走完下來,一塌糊塗。

這次 湖南 之旅,因為疫情,省際旅行剛放開,景區政策不十分清楚,所以 張家界 部分的旅遊就跟旅行社團隊走了,實際還是沒有如願看到 張家界 國家森林公園的楊家界景區。這次借寫遊記,徹底搞明白景區的分佈了,找機會再進 張家界 ,把 湖南 的世界自然遺產(還有 邵陽 市的崀山,和 湘西永順 的土司城)補充完整。我的 中國 世界自然文化遺產遊 湖南 站也算完成了。

中國世界自然遺產,走進張家界。

1992年12月14日, 湖南 省 武陵源 風景名勝區被聯合國國際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我是從2016年開始完全獨立自由行並開始關注 中國 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旅行。我始終堅信:一個被世界多國專家組成的委員會考察認證的、具有普遍價值和唯一觀賞性的文化、自然景觀被我踏上了它的旅行征程,是件榮幸和值得驕傲的事情。它會提升我旅行的價值。所以我不遺餘力的行走在 中國 《世界遺產名錄》的旅途中,並且認真瞭解每一個走過的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的景區的理由。
世界遺產委員會這樣評價: 武陵源 景色奇麗壯觀,位於 中國湖南 省境內,連綿26000多公頃,景區內最獨特的景觀是3000餘座尖細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200餘米高。在峰巒之間,溝壑、峽谷縱橫,溪流、池塘和瀑布隨處可見,景區內還有40多個石洞和兩座天然形成的巨 大石橋 。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觀,該地區還因庇護著大量瀕臨滅絕的動植物物種而引人注目。

隨著我“走遍 中國 世界自然文化遺產”遊的深入,這一站 湖南 “世界自然遺產”走進 張家界 國家森林公園,心情還是小有激動。因為在沒寫這篇遊記之前,我還是以為我馬上看到的就是網路上看到的“雄渾、險要、清秀、幽靜、原始,最高峰一步登天海拔1130米,境內溝壑縱橫,溪水長清,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達95%。”的奇異景觀呢!
難道不是嗎?那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 張家界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如下景觀,同樣符合《世界自然遺產》的遴選條件:
凡提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遺產專案,必須符合下列一項或幾項標準方可獲得批准:
①構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
②構成代表進行中的重要地質過程、生物演化 過程以及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關係的突出例證;
③獨特、稀有或絕妙的自然現象、地貌或具有罕見自然美的地帶;
④尚存的珍稀或瀕危動植物種的棲息地。

景區公共交通:
汽車站乘4、5、10路公交車均可抵達天門山索道下站,票價1元。時間在10分鐘之內。
火車站乘6路、5路公交車,票價1元,5分鐘內可抵達天門山索道下站。也可步行。計程車10元。
飛機場乘4路公交車,8分鐘可抵達天門山索道下站。
景區住宿:
張家界 天門山的住宿選擇多種多樣,有商務會議酒店、市區酒店、經濟型酒店、景區酒店、民宿。景區內外兼有之。

請朋友們跟我來領略 張家界 天門山景區吧!

11:40 我們離開 芙蓉鎮 ,大巴駛向 張家界 市。1個小時就順利進入市區,眼前的地貌已經讓我確認,這裡就是 張家界 景區了。手機顯示:這裡是 張家界 市 永定 區大庸路。
張家界 市原名大庸市,1978年,這裡就拉開 湖南 旅遊開發的序幕,1992年, 武陵源 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景區又包括 張家界 國家森林公園,隨著 張家界 旅遊影響力的提高,1994年,這裡更名 張家界 市。這裡是市政府所在地。

12:44 坐在大巴車裡看見頭頂閃過的纜車,好生奇怪。走過的著名、非著名需要纜車的景區無數,還是首次遇見從市區幹道空中經過的纜車。這是 張家界 第一景觀!

12:49,我們的午餐被安排在這個超市的頂層——武陵山珍館。午餐和餐館的名字毫無關係,N多旅行社帶著團員來這裡就餐,頂層的一處場地擺滿了餐桌,吃飯的人都是坐在塑料方凳上,匆匆吃完不知道是什麼的午餐,就在導遊的旗子下進入景區的遊客排隊場地了。

天門山景區怎樣遊覽

天門山有景區:天門洞、觀光纜車、天門山寺、鬼谷棧道、玻璃棧道、通天大道。
今天天門山景區我們只遊覽1,2,5。天門山景區的門票當日有效。我們是下午2:40才入場的,晚上還有文藝演出,所以跟團只有選擇性遊覽了。自由行的朋友,乘纜車到山頂,從天門山寺、鬼谷棧道、玻璃棧道依次下來,最後可以從通天大道下山。

天門山遊覽路線ABC

很多初次到天門山自由行的遊客在買景區票時都會為遊覽線路的選擇糾結一下。我走過一遍天門山的遊覽線路就知道線路的選擇是如下這樣的,所以,建議沒有去過天門山的朋友,提前做下功課,到景區免去麻煩。
A線:遊客在索道下站坐索道L上山,遊覽山頂後乘穿山電梯F到天門洞,遊覽天門洞後繼續坐扶手電梯F到天門洞廣場,然後在索道上站Q乘索道返回市區索道下站。全程不做環保車H。此線是最佳線路。因為索道上行時間長,隨索道上行,眼界效果是正向的,更能體會天門洞的海拔高度。感受最震撼。

B線:與A線反向遊覽天門山。雖然風景是一樣的,但是,從山頂下到索道下站,眼界一直是向下的,不容易體會天門洞的高度。

C線:遊客自市區索道下站乘接駁巴士到天門山山門後換乘景區環保巴士H至天門洞,遊覽完山上再從穿山扶梯F下到天門洞換乘景區巴士回索道下站。就是全程沒有坐索道纜車。

ABC三條遊覽路線,首選是A線。但是,旅行團隊的線路是隨機選票。這就慶幸我們是在疫情之後比較靠前進入景區的,否則,獲得A線的機率就少很多,而且,排隊登纜車的時間需要3-5個小時!

遊客一定看好索道通勤票,我們是有導遊帶領,所以比較方便,如果是自由行,務必看好票上的交通符號說明,走錯地方,檢票口的閘機是不能通過的!
13:26,我們收到景區索道通勤票。檢票時間是13:00–14:00。

13:28,拿著票在這裡等待工作人員安排方能進入索道排隊 通道 。沒有疫情的旺季季節,這裡全部是排隊的遊客。

13:39,10分鐘後才進入索道下站房排隊 通道 。

天門山索道站房。天門山索道共有下、中、上三個站房。

索道下站,
下站房佔地達11140平方米,地面標高海拔165.80米,為三層迂迴拉緊站房,設計人性化同時也是裝載遊客的站房。遊客少的話,排隊都在室內。其造型充分體現了現代的設計靈感,壯觀氣派,通透典雅,兩側附樓的樓頂弧度就象一對迎空的翅膀,整個站房以白、綠兩種顏色為基本色調,象徵著白雲與自然。

索道上站房地面標高海拔1438.56米,它也是迂迴拉緊站房,佔地1973平方米。
索道中站房建築面積為3230平方米,經過升級以後,中站房也可以上下游客,用以緩解旅遊高峰時的人流。

景區門票,當日有效。

從室外排到室內,室內的人流人挨人,並沒有保持適當的距離。室內排隊要排到三層頂層坐纜車。

索道下站房的三層內景。工作人員講:這樣的人流還不及疫情前旺季時候的1/5。
我們今天只排了70分鐘隊。(有朋友告訴我,他們拍了6個小時!)

一飛沖天!一步登頂!氣壯山河!

2005年5月,天門山 盤山 公路竣工通車。被稱為通天大道的 盤山 公路共計99彎,似玉帶環繞,彎彎緊連,層層疊起,依山籍壁,直衝雲霄,“天下第一公路奇觀”橫空出世。同年9月,世界最長的高山索道–天門山觀光索道竣工執行。索道全長7455米,落差1279米,由市區直達山頂,猶如一道彩虹飛渡“人間天上”,又似一條巨龍騰翔素雲蒼穹。兩項工程恢弘壯觀、奇絕震撼,天門山又添冠世奇景。
天門山索道(虹索龍翔)奇觀:
天門山索道以 張家界 市區的城市花園為起點,直達天門山頂的原始空中花園,是景區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索道全長7455米,高差1279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高山客運索道。索道共有轎廂113個,每個轎廂可以乘載8人,索道在57個支架中特別增設了3個救護支架,用於索道突然處於全面癱瘓時立即執行“水平救護”或“垂直救護”方案將遊客安全救護至地面,並且索道站房 都安 裝了防雷電裝置,這是目前世界索道中最完備最先進的的一套救護系統。支架由國內生產,主要裝置均由 法國 波瑪(POMA)公司供應,索道鋼繩來自於 法國 , 98 個吊廂來自 瑞士 CWA 公司,按 歐洲 標準設計,轎廂體高 2 米 ,其中96個普通轎廂造價為12萬人民幣,兩個VIP轎廂造價高達20萬人民幣(轎廂後來增加到113個)。索道鋼繩來自 法國 ,為 6 × 36WS 型,直徑 50.5 毫米 ,每米重達 10 公斤 ,索距 6.2 米 。爬坡面支架共有壓索輪96個,託索輪16個。全部採用 法國 POMA公司原裝進口裝置。單向執行時間為28分鐘,單向運量1200人/小時。是世界最長的單線迴圈脫掛抱索器8人吊廂式客運索道(單線:只有一根槓繩牽索;迴圈按一定的方向及速度封閉式運轉;脫掛抱索:進站脫開,出站抱索)。

14:49 世界上最長的高山客運索道天門山索道(虹索龍翔),橫渡長空,從城市到田園再到高山,在現代文明與古樸農耕之間給人以極強的視覺衝擊與震撼!
天門 山東 嶺筆架山,西扼七星山。十六峰排列左右,綿延數十里,如一道天然屏障。

98 個吊廂來自 瑞士 CWA 公司,按 歐洲 標準設計,轎廂體高 2 米 ,其中96個普通轎廂造價為12萬人民幣。坐在其中,感受現代文明帶來的高品質生活。

回首向下望去,旁邊的公路應該就是通往“通天大道”的公路, 張家界 城市與天門山景區盡收眼底。

索道的運載索張緊繫統採用液壓張緊方式,設一箇中間驅動站。索道按順時針方向執行,執行速度為每秒 6 米 ,脫掛時速度降到0.3米/秒,每兩個吊廂的間距為172.8 米 ,時間間隔 28.8 秒,單向運量為每小時 1200 人,最大爬坡角 38.6 度,這在世界均屬罕見。

天門山索道最大的亮點就是它的爬坡面支架的設計 ,這個支架共有壓索輪96個,託索輪16個,它綜合了現代物理學、現代工程學、現代製造業中最先進的理論和成果,應用了世界最先進的索道技術,從而使這段索道總給人一種蕩氣迴腸、氣勢沖天的感覺。

天門山景觀隨纜車升降在空中飛舞。。。
考慮到索道執行時間較長,高溫時遊客們需要通風,每個轎廂專門設計了兩個通風窗,以形成空氣的對流。

這個視角拍攝的纜車何止38度仰角?足足有42度。

15:02 我欲乘風而上。

15:03 左側為下行索道線路,右側為上行索道線路。腳下就是“通天大道”。( 盤山 上山頂的路。)

一飛沖天!一步登頂!氣壯山河!

天門山:奇山!奇洞!奇景!

在天門山1264米高的絕壁之上,生出一個南北洞穿的天然門洞,洞底至洞頂131.5米,寬37米,縱深60 米。天門洞倚山而生,可謂奇山!天門山因洞而傳,可謂奇洞!奇山,奇洞造就奇景!!
天門山是山嶽型自然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5A級旅遊區。位於 湖南 省 張家界 市城區南郊8公里,海拔1518.6米。天門山不僅以其神奇獨特的地質外貌、秀美無比的自然風景令人矚目,更因其深遠博大的文化內涵、異彩紛呈的人文勝蹟聞名遐邇,被尊為 張家界 的文化之魂、精神之魂。

15:01,

天門山終年雲霧繚繞,雲海景象變化無窮,兼峰、石、泉、溪、雲、林於一體,集雄、奇、秀、險、幽於一身,被譽為空中原始花園,天門山分碧野瑤臺、覓仙奇境、天界佛國、天門洞開四大遊覽區,景色各異。

在纜車拍下天門山索道(虹索龍翔)與天門山不同的位置,感受天門山景區的巨集大、巍峨。

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最光輝的典範。

湖南 省依託天門山自然景觀,精心打造天門山旅遊環境,與世界先進國家合力構建天門山索道(虹索龍翔),提升了天門山旅遊影響力,提高了景區的接待能力,形成天門山景區旅遊的又一道靚麗風景線。使人造景觀與生態環境在天門山得到完美的融合。為 張家界 天門山這一世界級風景名勝區又添絕世奇景。

纜車星羅棋佈,如點點繁星降落雲間。

這是天門山索道(虹索龍翔)最完美的廣告。人定勝天,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典範。

由於索道的執行,使天門山的旅遊接待量大幅提高,2018年,天門山的旅遊接待衝上400萬+的高點。更多的老人、孩子可以登頂天門山,一覽“天門洞”的“冠世奇觀”。

直擊天門山90度懸崖峭壁!

15:25 在1500米高的天門山上,有一片珙桐(gǒng tóng)園。珙桐是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的珙桐相繼滅絕,只有在 中國 南方的一些地區倖存下來,被稱為“植物大熊貓”,這裡的的100多株珙桐群落更是罕見。

珙桐園。景區的導遊特意說這兩顆沒有葉子的珙桐樹沒有死。珙桐喜歡生長在海拔1500-2200米的潤溼的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林中。多生於空氣陰溼處,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質深厚的土壤,在乾燥多風、 日光 直射之處生長不良,不耐瘠薄,不耐乾旱。

珙桐有“植物活化石”之稱,是國家8種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中的珍品,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飛翔的白鴿而被西方植物學家命名為“ 中國 鴿子樹”。

與這種世界“唯一性”的“植物大熊貓”合影。我歷來旅行會和珍惜景點合影。不枉費《世界自然遺產》旅行。

盤龍崖玻璃棧道

天門山的旅遊交通特色鮮明,天門山索道虹索龍翔,蜿蜒99彎的通天大道扶搖盤旋,懸崖絕壁上的玻璃棧道更是刺激震撼。

盤龍崖玻璃棧道,是 湖南 省 張家界 市天門山風景區第三條玻璃棧道。該棧道全長100米、寬1.6米,因站在玻璃棧道上能俯瞰天門山99道彎 盤山 公路而得名。此棧道以其絕壁凌空的恢弘氣勢備受遊客青睞。
2016年8月1日, 湖南 省 張家界 市天門山風景區第三條玻璃棧道–盤龍崖玻璃棧道開通迎客。

15:35 來到盤龍崖玻璃棧道。

15:38 在盤龍崖玻璃棧道拍攝的超大視野俯瞰天門山景區雲捲雲舒。一種“江山如此多嬌”的情感油然而生。

這條看著就讓人腿軟的玻璃棧道給人帶來的刺激震撼感可與舉世聞名的 美國 大峽谷玻璃走廊“天空之路”媲美。郎朗晴空,藍天和白雲的倒影鋪滿了整條棧道,讓人在對腳下的透明戰戰兢兢之餘,更樂享於踏雲而行的快感。天上人間的美景更是讓人驚歎不已。

我的 湖南 之行美女旅友。

通天大道。

通天大 道因 通往天門洞而得名,全長10.77公里,蜿蜒九十九彎,每逢9灣便有一座石碑作為標緻,99道灣正扣合天有九霄之意,是天門山十大景點之一。在盤龍崖玻璃棧道才能看到最清晰的“通天大道”。
“盤龍”狀“通天大道”更襯托出天門洞的雄偉,巍峨。

登高遠望:極目楚( 湖南 的別稱)天舒。

棧道除了每隔一米左右用鋼筋混凝土搭一截支架外,全部是透明度極高的鋼化玻璃,據稱:每塊玻璃可承受1000KG,故安全是無任何問題的。欄杆也是採用雙層鋼化玻璃和不鏽鋼骨架做成!

信步遊走在盤龍崖玻璃棧道之上。
為了讓遊客零瑕疵的透過玻璃橋看到美麗的風景,上橋的遊客均要求穿上鞋套,以保持玻璃橋的透明和乾淨。如果你夠膽,一定要挑戰天門山頂三條“天空之路”的一條,感受天門山的雄偉。

走出棧道是不忘留影。

合成一張玻璃棧道的圖片,看看懸浮在海拔1200米的懸崖上是怎樣的感官刺激。

會當雲絕頂,一覽眾山小。這短短的100米凌空玻璃棧道背後會有多少工人冒生命之險為景區搭建施工啊!還是要感謝黨和國家為億萬百姓搭建的旅遊平臺,使我們安度晚年美好的生活。

遊客可以隨意發出自己心中的感嘆!

張家界天門山翼裝飛行現場

天門山景區被世界認知除了她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還因為天門山景區是世界翼裝飛行聯盟的定點比賽場地。從2013年首屆翼裝世界錦標賽到2020年,這裡已經 成功 舉辦7屆翼裝世界錦標賽。
翼裝飛行,又名:近距離天際滑翔運動,飛行者身著翼裝,從高樓、高塔、大橋、懸崖、直升機上飛下,緊貼著高空中的建築物或自然景觀進行無動力飛行。由於飛行高度低,用於調整姿勢和開啟降落傘的時間十分短促,危險性和難度極大,極具挑戰性和冒險性,堪稱“世界極限運動之最”。

中國 翼裝飛行第一人。
今年30歲的張樹鵬來自 內蒙古 ,學習翼裝飛行之前,他是滑翔傘 中國 國家隊隊員,曾獲得2009年世界滑翔傘錦標賽冠軍,實現 中國 在這一領域20年來零的突破。
2012年,張樹鵬作為觀眾在天門山觀看了首屆翼裝飛行世錦賽。“我覺得這個運動我可以幹。”他回憶說,當看見選手一個個從千餘米高的起跳臺上跳下去,那種近距離的感受跟之前從網上看到的畫面完全不一樣,“那一瞬間我就決定要做這件事”。幾個月後,張樹鵬前往 美國亞利桑那州 學習翼裝飛行。短短時間內,他完成了2000次翼裝飛行。如今,他已是這個領域的專業運動員。
張樹鵬不僅成為 中國 乃至 亞洲 成績技術最好的翼裝飛行運動員,也是 亞洲 範圍內唯一一個有資格參加翼裝飛行世錦賽的運動員。並在2017年翼裝飛行世錦賽中獲得亞軍的稱號。

借用網上的一張圖片看跳臺地點。

箭頭指示跳臺地點。

在這個舉辦翼裝飛行世錦賽運動員的跳臺地點留個影。

勇敢者的遊戲!第二屆翼裝飛行世錦賽是低空翼裝飛行,完全就站在懸崖上跳。

15秒翼裝飛行視訊。

天門山遊覽劃分

天門山分山下和山上兩部分,天門洞在山中,山頂部分包括鬼谷棧道和玻璃棧道等。山上和山下之間有穿山扶梯相連。

以天門洞劃分,洞上為山上,洞下為山下,天門洞為山中間。這個視角看,這裡更想一把玉壺。天門洞正好是壺把。

遊覽除了前面說的ABC三條線路(AB還是互為相反的同路線。)外,山頂還分為西線和東線。
我們走的是東線:(自北向南)索道上站-吊索神峪-珙桐園-盆景石區-天門翻水-(穿山扶梯上去)-北俯視天門-靈泉。。。
我們是從1索道下站——3索道上站——玉壺峰——回6座上段扶梯——7天門洞——從8座下段扶梯——9天門洞前廣場——索道快線回到1索道下站。途中走過盤龍崖棧道。
3索道上站以上部分沒有去。

東線長3.7公里,全線貫穿碧野瑤臺景區,沿途以原始森林風光為主,一路鬱鬱蔥蔥,鳥語花香,清新的空氣讓人神清氣爽。
一路前往玉壺峰。小美娘倆和 深圳 美眉的背影。

曠野宜人的旅途。

步調一致,擺頭同向,小美媽媽的抓拍太棒了。

輕鬆地步履體現出2020年此時釋放壓力的旅行心情。

玉壺峰風景

玉壺峰位於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是天門山十六峰之一,因山體形似盛酒的玉壺而得名。

玉壺峰也是天門山的最佳觀景點之一。

從2012年開始,天門山已連續舉辦五屆翼裝飛行世錦賽,2017年第六屆賽事設定了全新的起跳臺及飛行線路,因玉壺峰東、西、南面都是絕壁,適於做跳臺,故新跳臺設於天門洞右側約300米的玉壺峰絕壁上,幾乎在天門洞遊客廣場的正上方。運動員飛行時,在天門洞廣場上的觀眾能感受運動員從頭頂上方20米左右以160公里/小時以上的速度一瞬而過的驚險刺激。

原來的跳臺被封閉起來成為天門山的一處景觀。

由此登頂玉壺峰。

腳下的這段高架橋實在是壯觀,可見,天門山為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所做的努力。因為凡是世界遺產的景區,都要有機場、旅遊集散中心,景區安全疏散和交通設施。

託導遊小宋為我和小美娘倆拍照。

悠閒地旅行。。。

我們的小宋導遊,一個比較盡職的導遊。

此時景區的人流不算大。

前面就是玉壺峰頂。

今天的天氣很給力,站在此處,極目遠望,山峰層巒疊嶂,鬱鬱蔥蔥。

沒寫遊記都不知道這是哪裡,跟著導遊往前走。

翻閱螞蜂窩的遊記,才把這景觀與玉壺峰相連。

玉壺峰近景。
張家界 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種獨特型別,它是由石英砂岩為成景母巖,以流水侵蝕、重力崩塌、風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稜角平直的、高大 石柱 林為主的地貌景觀。

欲與山峰試比高。

立刻複製一張同景照。

鏡頭再貼地面就和山頂平起平坐了。還是謙卑點!

石英砂岩在區域新構造運動的間歇抬升、傾斜,流水侵蝕切割、重力作用、物理風化作用、生物化學及根劈等多種外營力的作用下,山體則按複雜的自然演化過程形成峰林,顯示出高峻、頂平、壁陡等特點。
最美的風景。

忘年交。

繼續下一個景區:北俯視天門(天門翻水)。

897米長,340米高,創造6個全球第一。

旅行,對於我而言,風景已經不是第一位的,走過祖國的大 江南 北,我更去體會旅行過程中帶給我交通的便利,旅行的舒適。所以,關注旅遊交通、設施是我的旅行遊記不可或缺的一章。
天門山穿山電梯全程在山體隧道中執行,從天門洞底直達山頂,共12段,扶梯梯級執行總長度為897米,提升高度340米,總跨度為692米。
天門山穿山電梯由16臺30米超大高度過載公交型自動扶梯、3臺20米大高度過載公交型自動扶梯,擁有單向3600人/小時的輸送能力。創造出旅遊高峰日運送6萬+人的世界紀錄。
這項工程創立了全球環境最惡劣、工程最艱鉅、施工難度最大、提升高度最高、梯級長度最長、也最具創意的6個全球第一紀錄。

穿山扶梯分為2段,從山頂到天門洞口是上段,從天門洞到到洞前廣場是下段。(這段可以買票時自由選,不買票,就要行走上天梯的999個臺階)我們的A套票裡是2項都含的。

來天門山頂坐穿山扶手電梯到天門洞是天門山不容錯過的風景。

有沒有一種宮殿般的高大上感覺?

電梯要執行共12段,總計15分鐘左右。在這10幾分鐘裡,我一直在想:國家為百姓創造的優質的旅遊設施、環境,讓數億人民在工作、學習、生活之餘可以走出去,遊覽祖國的大 江南 北、 千山 萬水,這是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在境外,你有錢,沒人給建造這些設施。所以,要學會感恩。感恩,是一個人起碼的素養。

景美,人更美。這樣的人物照片,我還是第一次嘗試。感謝小美娘倆的信任和配合。

超級羨慕的母子游,情不自禁地為她們拍照旅途倩影。

旅途姐妹。

目前走過全國無數需要電梯景區裡最漂亮、最震撼的扶手電梯。

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

天門洞南北對穿,門高131.5米,寬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宛若一道通天的門戶。這一勝景,吸引著歷代帝王官臣、隱賢逸士、高僧老道、文人墨客前來探訪遊賞,歷經世代累積,形成了天門山獨特厚重的“天文化”。“天門吐霧”、“天門霞光”、“天門翻水”被人譽為舉世罕見的景象奇觀。

“天門吐霧”
據說,“天門吐霧”奇觀實屬罕見,對氣象條件要求極高,需要同時滿足有區域性對流天氣過程,雲霧水汽集中等條件才有可能出現。雨後的(概率多些。)天門洞內霧氣環繞,團團雲霧自洞中吐納翻湧,時而嫋嫋生煙,時而翻滾噴湧,如瀑布似白練,十分壯觀。

“天門霞光”被遊客拍到的概率幾乎是0.因為,此時景區還沒有接待遊客。故借用 張家界 導遊網一睹“天門霞光”美景。能否從洞內泛出霞光?天門洞知道。
天門翻水:有些事情是科學很難解釋的。
天門翻水,位於天門洞右側絕壁之頂。據說,天門洞絕壁平時即便滂沱大雨過後,也不會發生水流垂掛現象,而乾旱季節裡,卻能從萬丈絕壁怒洩而下一股洪水,憑空狂湧,嘯聲如雷,地動山搖,極為壯觀,十幾年一遇,每次時間可持續15至45分鐘,“天門翻水”因此得名。據說天門翻水預示著某些大事件的發生?如社會變革,人類浩劫,自然災害等。這究竟是自然的巧合還是天機的預警呢?(翻水年限記錄表:1949、1965、1976、1989、1998)
天門究竟什麼時候洞開,歷史記載很多,說法不一。 張家界 當地文史研究成就很高的學者陳自文先生,認為是公元48年,天門已經形成。經過近2000年的變化,才能形成雄偉壯觀景象。
天門洞開景區,位於天門山山體的中上部,海拔1300米,是全山四大景區裡唯一不在山頂的。天門洞開景區因為天門洞而得名,而在天門山,天門洞是點睛之筆。 作為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天門洞懸於千尋素壁之上,就象一座鑲嵌在天幕上的通天之門。

在山間形成門洞,實屬世界唯一。傳說三國吳 永安 六年(公元263年),嵩梁山峭壁轟然洞開,玄朗如門,吳王視為吉祥,亦由此改稱天門山,下置天門郡。

因為發生過石頭滾落事件,現在在天門洞觀洞廣場修建了玻璃屋頂。雖然對拍照有影響,但是,生命比起照片更重要。

現在的天門洞全景都會帶上頂棚啦。

天門山驚世壯舉

天門洞終年吞白雲吐紫霧,渲染著神祕莫測的氣氛而更顯出塵脫俗,正所謂奪盡天地之造化,藏盡天地之玄機,而成為千古難解之謎,尋尋覓覓,終是難解。置身其間,宛如入身天宮帝閣一般,大有“我欲乘雲仙飛去,直入九霄攬乾坤”之感。“天門洞開雲氣通,江東峨眉皆下風”元朝的著名詩人張兌曾這樣讚歎,天門洞磅礴的氣勢由此可見。
1700多年來,這一道奇絕天下的勝景吸引著無數的探訪者趨之若鶩。特別是在1999年,世界特技飛行大師駕機穿越天門洞,在全球引發了轟動效應,收看現場直播的觀眾達到8億之多。成為天門山驚世之舉。

1999年12月,俄國、 美國 、 匈牙利 、 哈薩克 、 捷克 、 立陶宛 六國飛行員實現人類首次駕飛機穿越自然溶洞的壯舉創造世界吉 尼斯 紀錄,震驚世界。。

一飛沖天!

驚世駭俗!

一步登天界。隨著1999年世界特技飛行大師駕機穿越天門洞,在全球引發轟動效應的升溫,2007年11月18日 法國 “蜘蛛人”阿蘭.羅伯特在天門洞 成功 徒手攀爬天門洞。

天門山天門洞為阿蘭。羅伯特徒手攀越天門洞樹碑立傳。

阿蘭.羅伯特。

萬眾矚目的 法國 “蜘蛛人”阿蘭.羅伯特徒手攀爬往返天門洞。

天、地、人合一,人類的終極夢想。連續舉辦的翼裝飛行世錦賽讓天門山景區旅遊不斷升溫。

張家界 天門洞極限跳傘。

天門山世界影響力——2018年

張家界 天門山的世界影響力在2018年達到鼎峰。
2018年,天門山景區客流總量首次突破 400萬人 大關 ,位居全國山嶽型景區前列。
“前所未有、刺激震撼、出乎意料、活力激盪”的創新創意營銷活動貫穿2018年。

5月3日, 中國 長板速降高手卿運輝僅用時18分鐘,以零失誤的表現 成功 滑降天門山99彎 盤山 公路,創造了“最短時間內連續過彎次數最多”的長板公路速降世界紀錄。

5月23日,全球唯一的高空扁帶樂隊Houle Douce在 湖南張家界 天門山景區為遊客呈現了精彩的一幕,他們以扁帶和織網為舞臺,在海拔達1400餘米的懸崖峭壁間練習,將極限運動與音樂藝術用不可思議的方式結合在一起,進行了極為震撼而精彩的藝術表演。

5月27日,女子高跟鞋走扁帶巔峰對決在上天梯上空上演,三位全球最優秀的女子扁帶高手,進行了難度空前的挑戰比拼, 成功 創造出一個特殊的極限運動世界紀錄,也呈現了一場兼具驚險刺激和優雅柔美的極限挑戰大戲。

花式顛球登天梯
7月8日,三名 中國 花式足球高手以連續不間斷顛球方式攀登999級“天梯”, 成功 完成了一次獨居創意的超級難度挑戰,借勢“世界盃”大戲,吸引了億萬球迷聚焦天門山。

第七屆翼裝飛行世錦賽
9月13日-18日,第七屆翼裝飛行世錦賽開賽,精準穿靶、超遠距離滑翔、翼裝眼鏡蛇衝高,精彩的比賽和表演不僅吸引了眾多媒體關注報道,更讓數萬遊客在現場感受到巨大震撼和驚喜。

哈雷車隊挑戰99彎
9月16日,來自六大省市的近300名哈雷摩托車主共同挑戰99彎通天大道。

瀟湘100 國際越野賽
9月22日,“瀟湘100”第二屆天門山國際越野賽開賽,兩千多名選手參加比賽。美麗的風景和獨特的路線,使得“天門山越野賽”在數量龐大的跑步運動愛好者中影響力越來越大。

“環天門山”自行車賽
10月13日, 湖南 首屆“環天門山”國際自行車邀請賽暨天門山天路挑戰賽開賽,兩千餘名選手共享賽旅盛宴。

2019年天門山自行車速降在天門山“上天梯”廣場舉行。令無數電視螢幕前的觀眾看得心驚膽戰。

天門山上天梯

上天梯又名“懸梯浮嵐”,位於天門洞開景區,是“天門十景”之一。它共有999級臺階,五緩四陡,扣合九九之意。其前置有天門祭壇,左右兩側共有五個平臺,這五個平臺分別被稱作“有餘”、“琴瑟”、“長生”、“青雲”和“如意”,分別代表著財、喜、壽、祿、福。雨前雨後會有獨特而壯觀的“天門吐霧”。上天梯是直達天門洞的途徑,也是許願祈福的靈地。

圖左直接接圖右,為了說明銜接的關係。

從天門洞到下面天門洞廣場有徒步下臺階和乘坐扶手電梯2種方式。圖右面就是下臺階坐電梯,左面是徒步臺階。(不坐扶手電梯可以省去38元。)我們是坐電梯下來的。

最大限度拍出天梯的氣勢。

999級臺階,筆直鋪就而下。(三圖連線)如果我不是跟團,一定要體驗徒步仰視天門洞的感覺。(下臺階應該有20分鐘足夠了。我下過1080級的臺階,20分鐘。)

導遊小宋略顯疲憊的樣子。口罩告訴你我們來天門山的時間還是2020年省際旅遊剛放開。

穿山電梯下段。這段電梯的牆壁呈隧洞原始狀態,使遊客更能體會穿越在山間的感覺。可惜瞬間就回歸地面了。

仰視天門洞,頓時有種天降神明的感覺。天空晴朗時呈現的大大的“v”字彷彿是為登頂 成功 的“信徒”們慶祝勝利。(英文勝利Victory的字頭。)

此時,腦子裡極力想象天門翻水的咆哮之勢,這分明是讓天下世人循規蹈矩做善事,否則遭天報應!

17:02 此時的天空依然湛藍,亦如我此刻遊覽天門山之後綻放的心情。

天門洞開全景。

對天門山景區的讚歎。

我的最美旅行搭檔。

恰似姐妹的母女。

借個美女炫一下。

假裝母女。。。

開心的時刻。

還在依依不捨拍“神洞”。

世界自然遺產不是吹的,每到一處世遺,我都會留下心靈的震撼。或為自然的力量,或為自然景觀背後的故事。

17:19 你們是我的風景。

返程

從14:48——17:20 坐上纜車的一刻起2.5小時,結束了天門上景區的遊覽,好“快餐”啊!還好,我全程記錄了天門山的旅行,現在可以看著遊記,好好品味這次“天門山”之行,最關鍵是遇到了旅行的好旅友,留下美好的回憶。

17:20 這是哪裡呢?

17:20 離開上天梯廣場以後。。。

17:20 在這裡又被“通天大道”吸引住了。

好想感受坐景區車“躍上蔥蘢四百旋”的滋味!

坐景區環保車走通天大道,一定是那種在森林裡“捉迷藏”的感覺。當然這種感覺我在 新疆 的 天山 有過感受。( 天山 海拔1900米,天門山海拔1500多米。)

17:34 上站房地面標高海拔1438.56米,它也是迂迴拉緊站房,佔地1973平方米。

這裡就乘坐快線索道到索道下站房了。

17:35 此時,還有上行的遊客,晚霞已經初上,我才發現我又和組織失去聯絡了, ,為了我的必要的遊記照片素材,我經常就自己另闢蹊徑了。

17:35 和導遊確認了一下返程路線,應該從這裡下山。

17:39 站在纜車裡看“飄落”的纜車猶如小孩玩的袖珍樂高元件。近乎垂直的鋼纜又給人以雄鷹俯衝捕捉獵物的視覺衝擊。遠處的出山之路和隱約可見 張家界 市區,告訴我們,來一趟 張家界 天門山景區有多“艱辛”。但是,如果沒有現代化的天門山索道(虹索龍翔),這樣的“冠世奇景”又如何呈現在我的面前?

17:52 回首再次仰望天門山的天門洞,天門山景區帶給我太多旅行感受:雖然我們的天門山之旅略顯倉促,但是旅行社精心的安排和小宋導遊的認真負責,還是給我們的天門山旅行帶來太多的驚喜和震撼。

18:00 坐上景區環保大巴返回 張家界 市區。
接下來的行程是晚上欣賞 張家界 市 武陵源 核心景區, 張家界 魅力 湘西 國際文化廣場《魅力 湘西 》演出。
再見, 張家界 天門山景區。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