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皇宮位於東京市中心的千代田區,佔地17公頃,皇城四周被厚厚的石牆、古老的樹木所掩映,整個皇宮有護城河環繞,非常隱蔽。皇宮在日本人民心目中也是神祕莫測的宮殿。
皇宮分為皇居、東苑、外苑、北之丸公園等幾個區域。皇宮不對外開放,只能在二道橋看到皇居的部分景色。只有在新年(一月二日)和天皇生日時,民眾才得以通過二重橋進入皇宮,隔著玻璃看天皇,接受天皇的問候。

皇宮外的廣場非常大,全部用碎石路鋪成,據說是為了安全,在月黑風高之夜,人踩在碎石路上會有響聲,腳步行進的速度也會自然而然的慢下來。
廣場綠地上有好多造型各異的松樹,在附近高樓的映襯下,更是顯得清新蔥鬱。在一國的首都廣場有如此大面積的綠地是非常罕見的。

皇居是日本皇室皇居住的宮殿。
這裡最早是江戶幕府於1457年所建的江戶城。在明治維新,江戶幕府結束並由明治天皇奪回管治權後,日本首都由京都遷移至江戶,並易名為東京,1888年前江戶城才成為日本天皇的居所。

日本的天皇自二戰戰敗後,在美國的主持下,建立了議會民主制。但為了順應日本民意,允許天皇作為國家的象徵存在,天皇和英國女王同樣是沒有任何權力,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國家元首。


參觀皇居一般就是遊覽皇居的外圍,包括皇居外苑、皇居東御苑和北之丸公園,隔著護城河。在外苑可以看到橫跨在護城河上的二重橋。東御苑是皇室的大花園,可以一邊散步一邊觀賞許多歷史建築和庭院風景。而位於西北邊的千鳥之淵是東京有名的賞櫻點,旁邊就是北之丸公園,有許多市民在此跑步、騎車或是散步休閒。

皇居外苑有著古樸莊嚴味道的城牆和一大片廣場,周圍有許多樹木。這裡的路都由碎石子鋪成,踩上去沙沙作響,據說是古代為了防止忍者夜襲而設計的。繼續向前,很快就能看到典雅精緻的二重橋。

皇居外苑有一座騎馬武士的青銅雕像,這是為了紀念日本中世紀保皇派武士楠木正成而建的。楠木正成為鎌倉幕府末期到南北朝時期著名武將。

楠木正成(公元1294—1336),亦稱楠正成,幼名多聞丸,是日本中世紀時期著名的武將。他在推翻鎌倉幕府、中興皇權中起了重要作用。他的家世居河內國赤阪村。父輩時,其家已與河內、和泉、攝津等土豪聯姻,並結成新型小武士團,打擊莊園,抵制北條氏統治,故被地方守護稱作“惡黨”。1331年元弘之變中,正成參加後醍醐天皇發動的倒幕運動,舉兵下赤阪。1333年據守千早城,大破幕府征討軍,促進各地反幕軍的興起。建武政權建立後,正成以其有功任河內國守、河內、攝津、和泉三國守護及記錄所寄人等職。1336年(建武三年)二月,叛軍足利尊氏軍隊進攻京都失敗,撤至九州,四月捲土重來。五月正成同新田義貞所部聯合迎擊於兵庫一帶,湊川一戰兵敗自殺,時年43歲。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天皇為了培養國民對天皇的愚忠,就將楠正成塑造宣揚成了日本家喻戶曉的所謂“軍神”,這座銅像也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的產物。

這座銅像是由東京美術學校的師生在1904年鑄造的,銅像高4米,重6噸多,反應了當時日本鑄造技術的最高水平。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原文連結: http://www.mafengwo.cn/i/19311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