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網走有兩個必去的地方:網走流冰館和網走監獄。在極光號碼頭看到了高倉健飾演的《網走番外地》的海報,其服刑的就是網走監獄。
鏡橋——河面被比喻成鏡子,因“正視我身,自正衣冠”之寓意而命名。
冬天的網走監獄簡直太美了
哨舍
網走監獄是日本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對大眾公開的實際使用過的獄所設施。1890年(明治23年),在北海道道路開通後,為了安置來自日本全國的重刑犯設定了網走監獄,1200多名重刑犯被送到當時人口僅631人的網走市。
官署
藍色和灰色的外牆以及房頂上開設的天窗,都屬明治時期典型的政府機關建築風格。這裡的典獄長室、會議室、職員辦公室等建築,作為網走監獄管理部門一直持續到1987年。
日本最古老的木造監獄
宿舍 ——日俄戰爭期間,這裡的囚犯被迫拼死修建北海道的道路,作為原始森林的開荒者,他們飢寒交迫,日夜趕工,遭受非人待遇,僅用了八個月就開鑿完成了連線旭川和網走之間163公里的道路還有鐵路和農業用地。期間死傷無數,最多一天要死8個犯人。監獄裡的碑文記載了當年勞動的艱辛和他們為北海道帶來的貢獻,還有那些在飢寒交迫中死於非命的犯人的名字。
印象中的監獄都是陰森恐怖,讓人不寒而慄的。但如果關注建築和管理的話,就會發現北海道網走監獄還是很有一番看頭的。尤以五星放射狀監舍令人印象深刻。小小的一個正八邊形的中央管理廳可以360度全方位無死角觀察監區的日常狀況。此外,天棚採用了大面積的玻璃,使得采光極好,完全沒有令人壓抑的感覺。
獄室的牆壁格子有一個特點,即為鎧甲式(斜式格子)。因為是將菱形的支柱傾斜地組合起來,按相等間距留出空隙,所以從走廊一側可以看到室內,而從室內隔著走廊卻看不到對面的獄室內部。
透明的玻璃房是廁所
冬天供暖的設施
這裡有獨居牢房和雜居牢房共計226個,最多能收容700名囚犯。這些牢房到1984年為止,一直持續使用了72年。
第四舍24房——昭和19年(1944年)夏天在這裡發生了著名的越獄事件。從這裡越獄的人物被稱作“昭和的越獄魔”,包括網走監獄在內,他曾從4所監獄越獄。第一次是於昭和11年(1936年)青森監獄柳鎮拘留所,第二次是於昭和17年(1942年)秋田監獄,然後是昭和18年(1943年)4月,他被轉移到網走,於1年4個月後的昭和19年(1944年)8月26日第三次越獄。這三次的越獄手法分別是:在青森用鐵絲複製了鑰匙、在秋田捅破了頂棚的通風口、在網走毀壞了門扉上的監視口。昭和21年(1946年)他於逃亡過程中因引發事件而被逮捕,收容於札幌監獄。但是,他用自制的鐵鋸,鋸開了地板,用餐具挖空地板下面而第四次越獄逃脫。後來,以這個人物為原型的小說《破獄》出版後,NHK電視臺又將其拍成電視劇,引起了很大轟動。
另外比較有名的越獄犯:五寸釘寅吉和百鳥由榮,都是用自制工具成功逃脫。
博物館裡滾動放映著電影《紅色囚犯森林》,講述了犯人為了修建公路、森林開荒勞作,有時甚至被迫勞動至深夜12點、1點。大批囚犯由於勞動量過大與睡眠不足、缺之食物致死,有些在勞作中不堪重負逃跑,但由於周圍環境惡劣死於逃逸途中。影片最終還是給這些囚犯予以很高評價,表明他們為北海道的開鑿工作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日本人在拍攝恐怖片時擅長營造陰冷恐怖的氛圍,這裡雖然已經是博物館了,但禁閉室、獄警家屬室、浴室、通鋪都做了不同外貌的假人,有囚徒、有獄警,細看著實嚇人。
獨立式單人牢房
獄警及家屬居住的地方
釧路地方法院重建的網走分院法庭建築
除了讓犯人們修路之外,這裡也組織犯人們自給自足,耕種、養殖、製作醃菜、釀造醬油等。
浴池——為了使近1000人的服刑人高效率地洗浴,規定洗浴時間為15分鐘,按刑務作業小組分別洗浴。在脫衣間脫去衣服後,馬上要在第一個浴池前列隊,遵看守的號令進入浴池。三分鐘出來,清洗身體,接著進入第二個浴池,出來後剃鬚。全部的動作都按三分鐘刻度進行,包含脫衣穿衣,15分鐘完成洗浴。浴池很深,這是為了便於讓服刑人員半蹲半跪和抬起手入浴。雖然連竊竊私語也不被允許,不過,這對服刑人員來說是最為快樂的時光。
這個紋身,怎麼也應該是老大的級別了!想起了龍三和他的七人黨……
為了對囚徒進行精神上、倫理上、宗教上的指導而設定的教誨堂。
射手座的孩紙對一切有趣的事物總是保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路過網走豈有不參觀網走監獄的道理?吃牢飯,更是從昨天唸叨到今天!監獄食堂提供與現在網走監獄的服刑者一樣的“牢飯”:七成大米和三成麥子做的米飯、味增湯、烤魚和小菜。
最終還是放棄了烤秋刀魚或是河鯽魚的“牢飯”,選了咖哩飯和拉麵裹腹。
紀念品商店裡售賣的T恤很有特色
網走監獄博物館傳承敘述著北海道開發初期的重要歷史,鐫刻著100多年來時光的印記……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