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記

2019年7月31日中午,我如常地下班準備午飯,同時關注著B站的訊息。因為澤野弘之準備9月14日來上海演出,我都準備好資金彈藥買票飛上海了。突然收到訊息說大陸要限制臺灣自由行了,8月1日就開始執行。雖然這片土地上出現過”下午6點限牌,5點40分開新聞釋出會宣佈“的神奇操作,但畢竟涉及兩岸之事我想應該不會如此倉促。結果上微博和twitter一看,大事不妙。於是馬上跳上開往廣州的高鐵,抱著猶如當年要擠上開往對岸的最後一班船的心情,辦理了這個末班車的G簽。原本9月14日晚上應該在上海的我,結果在屏東縣的墾丁大街遊蕩。終於盼望已久的臺灣,我終於踏上了這片土地!

——紀念108年9月14日至9月21日臺灣之旅

簽證準備

?簽證機構:臺灣自由行網(//www.go2tw.cn/)

?簽證價格:RMB228*2人=RMB456

有了大陸往來臺灣通行證(簡稱大通證)和有效簽注,還要有臺灣當局簽發的”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出入境許可證“(簡稱入臺證)才能合法進入臺灣。入臺證的資料可以具體參照旅行社的要求。

?注意事項:我是通過信用卡金卡的方式完成財產證明的。如果想用存款作為財產證明,必須要存款,不能用理財之類代替,這點務必注意。另外最好預留半個月至一個月的時間辦理。

交通工具

@飛機??

這次我是通過在澳門坐航班過去的。從珠海拱北口岸過關,然後坐的士大概20分鐘就到了澳門國際機場,價錢在80元港幣左右(澳門可支付港幣或澳幣)。

?航空公司:臺灣虎航(Tigerair)。

?網站://www.tigerairtw.com/zh-tw/

虎航是中華航空旗下的廉航,除了便宜我真的體驗不出有什麼好處。位置間隙很窄,比我上次坐的香港快運航空(HKExpress)的間隙還窄。然後機上會開廣播或者推著小推車販賣商品,坐出一種火車的感覺。

?航班資訊

■澳門國際機場——高雄國際航空站

時間:2019年9月14日11:00——12:30

價格(2人):RMB1270(機票*2+行李額*1)。在飛豬預定。計劃是11點起飛,結果是11點登機,到12點50分才到高雄。

■桃園國際航空站T1——澳門國際機場

時間:2019年9月21日20:40——22:05

價格(2人):1448RMB(機票*2+行李額*2)。機票是在飛豬預定的,RMB756。但忘了買行李額,然後在機場現場買,共TWD3000,摺合RMB692。這班機原計劃是下午17:15起飛,19:05到澳門,結果航空管制,讓我們困在冷氣不要錢的桃園機場冷得瑟瑟發抖。

?估算機票價格(2人):RMB2718。

酒店準備

很多人去臺灣首選民宿,但民宿神器Airbnb只接受全款支付,而酒店神器Booking可以接受信用卡預定而無需付款,退房也不用收手續費。

?酒店APP:馬蜂窩(mafengwo.cn)

■屏東縣恆春鎮墾丁:山海戀民宿

入住時間:9月14日至9月16日

價格:RMB694.73(含早餐)。馬蜂窩利用Agoda引擎預定的。當時是8月17日預定的,需要全額付款。但在8月23日之前取消訂單可以用免手續費全額退款。

選擇這間民宿原因有二:一是內子2019年來臺的時候是住這間民宿,評價不錯;二是此民宿就在景點船帆石對面,而且離墾丁東線的景點相對近一點,位置便利。民宿有4層,只有樓梯,行李重住得高的話搬起來是有點累。沒有洗衣服務,只有頂樓一個架子可以晾衣服。老闆挺熱情的,來到的時候主動介紹墾丁周邊的景點,又帶我們去租電動車。

?酒店APP:Booking

■花蓮縣花蓮市:百事達國際飯店

入住時間:9月16日至9月18日

價格:TWD4118.39(RMB947),只支援信用卡(可用銀聯)。已經是特價的時候預定了,但還是覺得略貴。此酒店住起來是此行最舒服的一間酒店,房間夠大,而且含自助早餐(雖然味道不怎樣)。選擇它最重要的原因是步行至花蓮車站只需要5分鐘。酒店沒有洗衣服務,但附近有24小時的自助洗衣店(步行約5分鐘)。

■臺北市:HotelM臺北摩莎精品旅店

入住時間:9月18日至9月21日

價格:TWD4569(RMB1051),只支援信用卡(可用銀聯)。這間酒店最大的優點就是在臺北車站附近,無論是坐臺鐵、高鐵、捷運都非常方便。旁邊是新光三越百貨,步行至總統府、二二八紀念公園、國立臺灣博物館、承恩門(北門)不超過10分鐘。但酒店設施非常一般,雖有免費洗衣服務但洗衣粉要自帶或者去前臺20臺幣/包購買。電梯無論上下行,停的一剎那總以為壞梯要被困lift。總的來說價效比還不錯。酒店有早餐提供,但需要買早餐券(100臺幣/人)。

其他準備

WIFI:在飛豬上租了一個WIFIEGG。從高雄航空站取件,桃園機場還件。9.8元/天,芝麻信用分高的話可以免押金。充滿電可以撐一天,網速穩定。

網站:

?天氣://www.cwb.gov.tw/V8/C/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的網站,應該是最靠譜的。

?公車動態://ebus.tycg.gov.tw/NewTaoyuan/Dybus.aspx

桃園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如果需要在桃園市坐公車的話很有用。

?桃園市後慈湖入園申請系統://backcihu.tycg.gov.tw/Page/Index.aspx

如果要去參觀後慈湖,必須在此係統上事前申請。

APP

?Google地圖:人肉翻墻必備,無須解釋。

?Booking:酒店預訂神器,可免費用取消訂單。

?Clear匯率:匯率每日更新,自帶計算器功能。

?EasyWallet:悠遊卡餘額查詢工具。雖然不是實時更新,但提供了非常詳實的明細。我們的羊城通APP只提供一個餘額查詢,還需要進步啊!

交通卡券

?悠遊卡:可以乘公車、捷運,還可以在7-11和全家消費。雖然全臺通用,但主要在臺北用。

?大溪快線一日券:如果要去桃園市大溪區的話,最好買大戲快線一日券,TWD130/人,當天無限次上下車。上車買票,不過只支援現金支付。

攜帶現金:必須帶零錢袋。臺灣還是以現金為主,雖然部分商家支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但更多還是現金。而臺幣的紙幣最小面額是100元,100元以下都是硬幣。所以能用支付寶、微信或者悠遊卡盡量用,對於很久沒見過現金的大陸人民已經逐漸失去找現金的能力。我在大陸的中國銀行換了8200元臺幣,後來想再換一些銀行說沒錢了。之後到高雄機場的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現場換了10000多臺幣。有個有趣的題外話,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前身是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和交通銀行合併而成,而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前身是38年隨國府遷臺的中國銀行。一個小建議是,在大陸換一點臺幣好了,盡量來到臺灣換。能不在機場換盡量不換,聽說中華郵政的匯率最好,而且不收手續費。

免稅和退稅:臺灣退稅相比於日本來說太少了。消費滿2000臺幣即可退稅,但名義上只有4%,再扣掉手續費什麼的只剩3.8%。辦理退稅需要入臺證,所以建議帶入臺證逛街以便辦理退稅。

如果去墾丁,請務必準備防晒霜、冰袖、戶外頭帶之類防晒產品。

遊記正文

DAY1:9月14日(週六) 澳門至高雄至屏東

中秋翌日,早上七時,隨著逐漸增多的人流,穿過繁忙的拱北口岸,順利抵達墻外的世界。過境澳門乘機並不複雜,只要持有效的大通證和簽注,即可直接像港澳證一般出境和入境澳門,連入臺證都不用出示。進入澳門後找到的士站,花了80港幣到達機場。之前有在網上找過從澳門通關後到澳門機場要多久,輕信了一個“需要40分鐘”的答案,結果在全程沒塞車的情況下20分鐘就到了。這時8點還沒到,連值機都還不能辦。所以告誡諸位,如果不是特別趕時間的話,完全是可以從關口坐公車去機場的。而且澳門機場不大,就一個航站樓,不用擔心迷路。

晨光稀疏,目之所及,即是墻外。

在澳門機場各種等待,原計劃是11點起飛的飛機拖到11點才開始登機。我以為機師自信滿滿會在空中加速按原計劃12點半到達高雄,最後發現自己想多了,直到12點50分才到高雄小港航空港。

在辦理入境後,取了託執行李還需要排隊安檢。鑒於非洲豬瘟的肆虐,臺當局嚴禁各種肉製品入境,所以切記不要帶任何肉製品,萬一帶了安檢之前果斷扔掉,一旦查出重罰,甚至可能被拒絕入境。有條件的可以關注陸委會的INS賬號,上面有相關資訊。在排隊的時候會有一條可愛的拉布拉多在安保人員的牽引下到處嗅。其實臺灣人民真的很愛狗,還有一個民間自發的9月9日“狗狗節”。

在小港航空港換了臺幣後,搭原訂的包車出發去墾丁。計程車的司機和我們說墾丁的太陽公公很晒,小心被它咬一口。一路醒醒睡睡,用了三個小時的車程到了墾丁。司機和我們說,夜市一般晚上六點就開始了,商家開始把攤位擺出來了。來到山海戀民宿,放好行李,在老闆的帶路下租了一輛電動車開始閒逛。

因為已經接近5點,走不到太遠的景點,除了民宿對面的船帆石,最近的景點就是砂島了。

墾丁的天氣本來就飄忽不定,再加上下午,雲層增厚,藍天碧海的感覺實在拍不出來。

這片沙灘是生態保護區,不能進入。那一灣水甚是碧藍,無奈欠缺陽光的照射實在在照片中表現不出來。

走完砂島我們就往回走,去船帆石看一下,然後準備去墾丁大街逛夜市。

下面有一條崎嶇的隱蔽小路可以走到接近船帆石底下。傳聞此石為天上之隕石,不知真假。

去墾丁大街的路上遇見噴氣式飛機的飛行軌跡。

越接近墾丁大街車就越多,遊人們準備開始逛夜市了。臺灣比我們早一個小時時差,5點多的時候就是我們6點多的天色。

攤檔上的一條狗。不得不說,臺灣真的很多狗,有的民宿允許狗狗入住,所以有的人一家大小帶著狗過來墾丁度假,晚上帶著狗去逛夜市。再到後來去花蓮和臺北,更進一步見到在臺灣人與狗的和諧共處。這讓我們羨慕不已。

在墾丁大街的海星聖母天主堂。從臺灣南部到北部的一路上,隨處可見教堂、佛寺和清真寺,有些還是不同宗教緊挨在一起,這也是我未曾見過的。

墾丁大街兩旁是夜市的攤檔,中間是仍可通車的馬路。地上無垃圾,攤位井然有序,不得不說這就是差距。

鹽烤蝦。我有個朋友比我前兩個月來臺灣,她說連續幾天都吃這道菜。我個人覺得雖然不錯但不至於如此程度。

鴨舌一般,可能是因為我吃不慣紫蘇的味道。臺灣人民很喜歡用紫蘇做調味。

內子心心念唸的花枝丸。

墾丁夜市有些攤檔是可以用支付寶和微信的(會寫明僅限大陸遊客),有些還會貼出支付寶紅包和微信優惠碼,不要猶豫馬上掃碼。支付寶一般會有2元紅包,後來逐漸減少金額;微信會有金額逐漸遞增的紅包,但要滿足一定金額才能使用,總的來說還是有點優惠的。不過更多的攤檔只支援現金,所以一定一定要準備好零錢袋和現金在身。墾丁大街夜市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攤位數量不少但同質化有點嚴重。到後來去了花蓮和臺北,發現各個夜市其實差別不大。

晚上9點左右騎著電車回去民宿。要是在大陸夜晚走這種路我還是有點害怕的,但在臺灣卻無所畏懼。回到民宿當然要看一下臺灣的電視。在臺期間我主要是看電影臺和新聞臺。前者新電影多,後者能看到許多墻內看不到的事物,當然具體是不能細說。我只想說,這才有資格叫媒體監督。

DAY2:9月15日(週日) 屏東

今天一大早上就起來準備去潛水。前一天過來的時候就見到海水碧藍透徹,水下能見度應該不低。在船帆石附近也見到有浮潛的人。

深潛店的老闆娘開車過來民宿接我們過去。在車上大家也略微討論了一下這次“限簽”事件,也稍微涉及了一下政治的探討。結合昨晚看的新聞臺,我覺得臺灣人對大陸的瞭解也不比我們瞭解臺灣的多。任何地方的人都會優先關注本土、本地發生的事,外地的事往往只有比較矚目才會有機會成為本地人的新聞,再加上立場而作一些選擇性報道,片面的資訊最終被視為全面的資訊,資訊的不對稱最終形成了雙方對雙方的刻板印象,陸對臺對港如此,臺對陸也是如此。

我印象中的潛水就是開船到離岸遠一點,然後戴上那個全方位面罩跳下去。不過我還是naive了。這次雖然是深潛,但是從岸邊下水的。教練讓我們穿上潛水服,背上好重好重的氧氣筒,從岸邊走下水做適應練習。個人覺得適應的過程還好,記得用嘴呼吸和一些排水技巧就好。比較難受的是氧氣筒的氣體是乾燥的,呼吸就了喉嚨會不舒服。

潛水服重,氧氣筒更重。只要下水了一切都好。

潛得越深景色越好,魚的種類和珊瑚也更多。陽光折射在海水裡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看的《西遊記》的龍王宮殿。

傳說中的小丑魚。

剔除練習和適應過程,真正深潛的時間大概15分鐘左右。教練說最深的地方有潛到15米。不得不說游上岸的過程真是累,到近岸我幾乎是爬著岩石上岸的。

中午時分,墾丁終於放晴,陽光的暴晒把巴士海峽的海水晒藍。

去鵝鑾鼻公園的途中再次經過砂島。

鵝鑾鼻公園的門票是TWD60/人,這次進去有一半圍起來維修,而且燈塔也在維修,能看的地方真的不多。

鵝鑾鼻燈塔始建清朝光緒年間,為避免船隻觸碰七星巖暗礁而建。後甲午戰敗臺灣被割給日本,恆春知府在撤離前把燈塔摧毀。後來日本人重建,51年由政府修整。這裡曾經是臺灣最南的地方,直至後來被臺灣最南點所取代。

燈塔的大草坪有一條小路通向第一觀海平臺。

號稱“臺灣八景”之一的鵝鑾鼻碑。

臺灣最南點。這標誌很抽象,在我看來就像個鞋底。

到了最南點之後繼續駕駛這電動車沿著公路開始向北走。

這裡是一個地圖沒標出的地方。懸崖下面是一片青蔥,和青藍、碧藍分層的海水形成對比。這裡已經是太平洋了。

繼續北上,就到了龍磐公園。雖然景色看似相似,但這裡的視野和翠綠程度更好。

龍磐公園的草地。

帽子、頭帶、冰袖,墾丁外出三件套。

墾丁幾乎都是這種一望無際的公路和一望無際的海。人在這種環境是顯得如此渺小。

風吹沙和龍磐公園的區別是,前者是沙,後者有植被。風吹沙是我們在墾丁走最遠的景點了。

回程的時候經過水蛙窟,有一種在紐西蘭牛欄的錯覺。

我以為這是一所幼兒園,原來是一所民宿。

來的兩天都見到有這種路障。附近有陸蟹的繁殖點,為了保護陸蟹而設定。我用相機拍了兩張,後來這輛工程車超過我們的時候坐在車後面的工作人員向我們揮手,我則揮手予以回應。

白天的海星聖母天主堂。

晚上在後壁湖附近的阿興生魚片吃了一頓海鮮。我們說是山海戀民宿介紹來的,老闆還送了五片三文魚魚生。一盤綜合魚生大約有20片,加上老闆送的5片才TWD200,加上其他菜式一共才TWD1000。這價格相比起大陸來說簡直不可思議。從阿興生魚片回來的途中開始下雨,在墾丁的末夜只能在民宿看電視度過。

墾丁的全稱是墾丁國家公園,作為一個生態保護區和旅遊景區,我覺得這裡在商業和環保兩者間找到了最好的平衡點,而當地人也克己守法地保護好他們的“產金蛋的鵝”,這種可續式發展區別於大陸很多旅遊區的掠奪式發展,只有好好維護這一切才能吸引客源,才能有回頭客,才能長期賺錢;反觀我們這邊很多旅遊區都想賺快錢,都把客人當只來一次的水魚,狠敲一筆。在墾丁租電動車,停車時不用鎖車的,沒人會偷。雖然我認為這是他們應該有一個類似行業協會的組織維持這一切,但不用鎖車這點對於我這個大陸人民來說還是有點不敢相信,要知道在平時不用說不鎖,連鎖差一點都不行。旅遊區的物價也不貴,而且當地人是那種淳樸的熱情。如果下次再來,適合在這裡看著大海發呆,平時就在街上溜達溜達,放空生活。

DAY3:9月16日(週一)屏東至臺東至花蓮

早上在山海戀民宿享用完老闆的早餐後,接近九點鐘我們就坐上預定的包車出發去花蓮。聽山海戀的老闆說墾丁去花蓮要7個多小時,不過都是一路玩過去的。墾丁去花蓮一般有兩條線,一條叫縱谷線,網上很多攻略,基本都是走山路;還有一條是海岸線,是沿著東部海岸走,網上很少人走,但走過的人都說比縱谷線好,不過由於旅行團都走縱谷線,要走海岸線只能自己包車。

司機大佬是個結實的胖子,曾經在國軍的空軍服役過。他說他曾經跳過傘,估計是一個傘兵。從墾丁向北走,穿過恆春鎮,再開不久就走上了彎曲的山路。臺灣本島幾乎被中央山脈一分為二,要從西岸走到東岸必須穿越群山。車在山路上狂飆,感受離心力的快感,有種“86上山了”的飛馳感。

到十一點多,到臺東第一個景點——加路蘭。

這是一個位於海邊的藝術主題公園,各國的藝術家在這裡展示一些很抽象的藝術品。附近還有一個臺東空軍基地,不時有戰機從頭上飛過。

帶著泰迪去旅行。

在加路蘭逗留了約20多分鐘,又驅車去下一個景點。

在中途我們的司機大佬帶我們去途中一間叫“東河包子”的包子店買午餐。這間包子店的包子和大陸的差不多,但麵皮吃起來更韌,甚有口感。

在車上邊啃包子一路沿著沿海公路北上。下午1點多的時候來到了三仙臺。要到達三仙臺先要經過這個爍石灘。這裡的灘沒有沙,只有鵝卵石。同時這裡是“瘋狗浪”,浪高而急,絕對不能碰水。

遠處的三仙臺和八拱橋。

這家人不僅帶了條狗,還用籠子裝了一隻白兔一起旅行。臺灣人民真是神奇。

走在八拱橋上看三仙臺。

真的勇士敢於在此釣魚。

司機大佬說走完三仙臺起碼要半天時間,叫我們稍微走一下就好了。於是我們只站在八拱橋上望了一下而沒走下去。

在八拱橋望走過的路。

走完三仙臺意味著臺東的景點就走完了。接下來繼續北上,進入花蓮市的範圍。

花蓮第一個景點,北迴歸線標誌塔。

同是這一條北迴歸線,連線著花蓮縣豐濱鄉往西812公里的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的北迴歸線標誌塔。

稍事休息後北上10多分鐘就到出現在PresidentTsai的宣傳片裡的“March洞”。之所以叫March洞是因為在石門洞內往外看,光亮的部分酷似Nissan的March轎車。

March洞。

石門洞的上面是一個心形的洞。

石門洞外剛好有個石灣,浪打過來的時候就會飛濺起來,於是就可以上演“萬佛朝宗”了!

隨著颱風塔巴外圍的逐漸影響,臺灣的天氣也開始逐漸轉差。這天花蓮基本上都陰天、大風大浪。

這是繼續北上到龜安,在一個廢棄的龜安漁場的石堤拍的。如果天氣晴朗的話會是另一番美景,但天氣差的話就只能勇敢面對風浪了。

繼續北上接近花蓮市郊,有這個網紅的貨櫃星巴克(洄瀾門市)。建築非常有特色,但遊客眾多就不進去了。

天氣不佳再加上玩水過度,涼風一吹我居然冷著了。司機大佬帶我們去阿桂油飯打包了兩碗熱雞湯然後送我們回酒店。由於酒店沒有洗衣服務,我們只能把換下的濕衣服拿到附近的24小時自動洗衣店。在花蓮和臺北有很多這種自助洗衣店,因此無需帶很多衣服過去。價錢還可以,小型的洗衣機TWD40元就可洗了,烘乾機是TWD10元/五分鐘,一般用高溫烘10分鐘就基本能乾了。

自助洗衣店還提供寵物專用機,真的很羨慕。

洗完衣服,買點藥,在酒店附近的麵店吃點東西。遇見店家養的一條(應該是一團?)很肥的狗。天天吃著剩飯剩菜,能不肥嗎?

回到酒店繼續是看電視。酒店的電視比墾丁民宿更豐富,除了本土的電視臺,還有如DW(德國之聲)、NHKWORLD等。當然我們大陸五星級酒店經過批准也能收到這些臺,但這裡還有各種如佛教、基督教等專門電視臺,甚至還有兩個國會頻道,專門播放立法院開會、各個委員會審理法案的過程。這個是不能比擬的。以前總有人取笑是“打架議會”,先不說十幾年過去了也沒見過有第二次,一直以來不同人有不同的所屬利益,出現激烈紛爭在所難免,但正是不同力量之間的較量才能平衡各方利益,才可以誕生一個符合多數人期望的結果,而不是大家坐在一起鼓鼓掌就能代表和維護大家的切身利益。

DAY4:9月17日(週二)花蓮

今天本來準備先過去飛滑翔傘,但當我們10點多到滑翔傘的地方時因為風太大而飛不了,只能留了司機大佬的電話,看下午如果風勢好轉再作定奪。同時司機大佬也幫我們訂了明天早上去臺北的火車票。

不得不說臺灣的7-11、全家等便利店才真的叫便利店,方便程度如同日本的一樣。市中心密集程度不說,無論多偏僻的地方都會有便利店,不僅可以買飲料、零食、日用品、書籍雜誌之類,最重要它們還有取票機、ATM、洗手間、影印機等等。大陸的便利店可能由於經營範圍審批的原因,還停留在小賣部的階段。大陸的便利店還有很多進化的可能。說到便利店再多說幾句:7-11的飲料真的多,包括以前在日本喝的午後紅茶系列、三得利和樂怡系列,還有很多叫不出名的都很好喝。

在7-11取了火車票之後,我們就出發去花蓮必去景點之一——清水斷崖。

如果讓我選這次行程最漂亮的景點,我會選清水斷崖。這也應該是蘇花公路上最美的一個景。海岸山脈的聳山直插入海,翠綠的樹林、灰白的岩石、白色的海浪、淺藍的近海和碧藍的深海層次分明。清水斷崖雖然只有這樣一個單獨的景,而且比較遠,但絕對值得一去。

海岸山脈的高山高而陡,幾乎都是垂直的橫切面,給人很強烈的壓迫感,而蘇花公路就在山中穿行。

從清水斷崖回程,中途吃了一個簡餐,再上山去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的風景和雲南有點像,都是公路沿著峭壁而建,山體陡直,河水湍急,河道散佈碎石。

因為春天很多燕子在此築巢,故名燕子口。旁邊的公路是一條連線東西岸的普通公路。臺灣很多景點都是直接在普通公路旁邊,因此很多車直接停在路邊就可以直接遊覽。例如清水斷崖,就在蘇花公路邊的一個休憩區,停車在休憩區就可以欣賞美景。

研海林道旁邊還有一個嶽王亭以紀念嶽飛。在這裡建一個紀念嶽飛的亭子總覺得有點奇怪,難道有收復失地之意?

研海林道有一條吊橋,架在峭壁之間。橋上有個指示牌寫著不能超過8個人站在上面。

吊橋兩邊就是峭壁,底下就是湍流。還好吊橋固定得比較好,沒有很搖。

吊橋對面就是研海林道,需要登山證才能繼續走。那邊的路基本都是很原始的山路,沒有登山經驗不要嘗試,也不要在沒證的情況下闖進去。

司機大佬說太魯閣有個溫泉,然後就帶我們過去。此溫泉在泰山隧道旁邊的文山步道。沿著文山步道一直往山下走,然後走過一條吊橋,跨過一道鐵門,爬下一條崎嶇的樓梯,再沿著當地人鋪搭的一條簡陋木板橋走才能到,可謂崎嶇。在我們走下去的時候已經見到有一男一女的外國友人在下面泡了,當我們走到的時候他們已經上來了。

溫泉就在急流旁邊,溫泉的水會匯入河中。

濃烈的硫磺味,估計有50多攝氏度的水溫,感覺比富士山下的溫泉更燙。我僅敢把腳伸下去泡,而且不敢久泡。這裡更多的是情趣,在一個山澗急流的旁邊泡著溫泉,這是一種強烈的反差和對比。

右邊就是司機大佬,右下角就是當地人搭的簡易橋。

我們準備上去的時候又有兩個外國友人沿著樓梯下來,這樓梯就是這麼陡,依稀能見的階級不能支撐人走路下來,只能緊抓旁邊的粗繩慢慢爬下。

上面的吊橋就是出入必經之橋,左下的女外國友人已經踏上了簡易橋。

這是司機大佬這次行程拍的水平最高的一張了吧……

在泡溫泉的時候,滑翔傘那邊打電話來說可以飛了。於是我們就驅車下山,沿著海邊的公路飛馳準備去飛滑翔傘了。

滑翔傘的教練開著小貨van搭著我們一路向山上狂奔,車子伴隨著凹凸不平的山路一路跳躍上700多米高的山頂。當時上去的時候風勢還好,但天開始陰下來了。排在前面的幾個人先飛下去了,他們還能飛到海邊。輪到我們的時候風勢又開始大了,飛不到海邊了。

下面的山路是不是很有秋名山的感覺?那小貨VAN就是沿著這條路跳上山頂的。

如神於天上,俯瞰大地。飛不到海邊始終是最大的遺憾。

飛的時候只要風不大,傘不搖晃的話就不會有失重的感覺。但在接近地面的時候傘就會開始晃,這個時候就會有失重的感覺,頭會有點暈。

飛完滑翔傘,天色開始暗,趕忙去花蓮必去景點之一的七星潭。

七星潭廣場上的狗。

七星潭

傍晚的七星潭風勢凜冽,此處又是瘋狗浪,浪大且高。

七星潭五犬之一。

七星潭五犬之二。

七星潭五犬之三

七星潭五犬之四。

七星潭五犬之五。

內子2019年來這裡這五條狗就在這裡,現在它們還在這裡。

右邊的遠處高地就是四八高地。風大浪大,大風把浪花吹上來,我的鏡頭都是水珠,一片模糊。

傳說疊石頭疊得越高,許的願望就越容易實現。於是海邊到處都是這種牛糞狀的石碓。

七星潭馬路對面就是軍民兩用的花蓮航空站,國軍的戰機不斷飛出來練習。

四八高地離七星潭廣場約五分鐘車程,就在國軍一個射擊訓練場旁邊。這就是通往四八高地的路,右邊的圍墻就是射擊訓練場。

守在四八高地路口的狗。

由於通往四八高地的路口插了一個指示牌叫不要進入,我就一路沿著馬路走。走了約五分鐘看著Google地圖越覺得不對勁,於是走回頭。見到有人從那個指示牌的路口出來,我就知道我走過頭了。

四八高地就是一個綠草茂盛的懸崖邊眺望七星潭之海。天色暗的時候其實挺危險的。一如臺灣各種原生態,這裡的懸崖同樣是沒有圍欄什麼的,中間有一個凹邊,而且草有點高,昏暗的時候看不見還真可能會掉下去。約估也有30米高吧。

今天的行程接近尾聲了。6點多的天已經完全暗下來。司機大佬把我們送到東大門夜市旁邊就完成他這兩天的任務了。

原來花蓮有四個夜市:自強夜市、福町夜市、大陸各省一條街、原住民一條街。現在四個夜市都合併在一起行程東大門夜市。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但相比起墾丁大街夜市和臺北的夜市,東大門夜市是我們這次見過最一般的夜市。有部分場地還在裝修,雖然面積還很大,但店鋪實在沒什麼吸引力。逛了一個晚上就吃了一條烤番麥(即烤玉米)、幾碟海鮮。這裡不少攤位支援支付寶和微信的,但現金還是必須的。

不得不說,花蓮不愧是藍營重鎮,東大門夜市好多都掛出MaYing-jeou來光臨店鋪的照片。

兩條盯著主人吃東西的狗。

不好吃的海鮮,尤其那個生蠔居然真的是生蠔,充滿著海水的鹹味。

臺灣也有很多地方像日本一樣,都是推著嬰兒車遛狗的。

地上一點垃圾也沒有。

逛了一會東大門夜市,實在沒什麼興趣,於是步行三十分鐘回酒店。

這樣望去,有那麼一剎那像廈門中山路。

花蓮的最後一晚就這樣結束了,明天5點要起床去七星潭看日出,然後就前往這次行程重頭戲的部分——臺北。

DAY5:9月18日(週三)花蓮至臺北

凌晨5點起床,坐上前一晚預定的計程車,出發去七星潭看日出。這是很多去花蓮的遊客其中一個必備專案之一。

預報是5點半日出,但當我們20分的時候到七星潭的時候已經很多人在等待了。

重新再疊一個“屎塔”。

七星潭五犬隻有四犬,還有一個可能去找吃了。沐浴在初陽之下真寫意。它們都是七星潭的流浪狗,廣場上面還有幾個。其實我真的很羨慕臺灣這種人狗相處得如此和諧的社會。不僅在街上、景區、夜市甚至在我們去臺北的臺鐵上都能看見狗。有個婦人用揹包背著她的薩摩耶也可以上火車,而大陸還處在養狗的人低人一等的狀態。究竟是民眾素質的差別還是執法嚴格與否的問題還真值得思考。“和諧不是社會只有一種聲音,而是一百個人有一百種聲音又能相互尊重。”這是2011年港劇《天與地》大結局一集裡面的一句臺詞,但我們似乎有一種為了和諧而把其他九十九種聲音都掐掉的趨勢。希望下次過來還能見到這幾條狗。

6點左右太陽已經很晒了,我們回到酒店休息,準備十點多的出發去臺北的火車了。

花蓮開往臺北的火車稱為“臺鐵”,就是普通的火車。這趟車很熱門,建議提前訂票。臺灣的交通沒有安檢,憑票過閘機就可以登車。住近車站的好處盡顯,十點半的車十點零五分從酒店步行出發,到車站剛剛好。不過車票居然沒有站臺號,差點走錯站臺上錯車。

剛出臺北車站就開始下大雨,原本行程安排的傍晚爬象山看來無望了。酒店checkin,把行李安頓好,馬上去西門町覓食。

阿宗麵線,吃起來就像碗仔翅。不要加醬料,原味最好吃。

臺灣作為珍珠奶茶的發源地(準確點來說應該是臺中),這次臺北行程盡可能嘗試多一點品牌的珍珠奶茶。在墾丁已經試過五十嵐,在臺北的第一杯是老虎堂。

豪大大雞排,只有一個大字,味道真心一般。

雨停了一會又繼續下了,象山怕是真去不成了,於是轉場去臺灣第一學府——國立臺灣大學。

悠遊卡終於開始發揮它的作用了。捷運西門町站上車,到公館站下車,然後從臺大的一個小門進入。如日本最高學府東京大學一樣,臺大也是自由出入的。畢竟是日治時期興建的,建築風格和東大真有點相似。

臺大圖書館。

經典拍照位置。

椰林大道,誰放棄了律師的家業,頭也不回地越來越唱越遠。

臺大正門。老實說,比起東大的正門氣派多了。

臺大的下一站是國立國父紀念館。從臺大可以坐公車直達。從108年7月1日起雙北(臺北、新北)的公車需要上下車刷卡,前後門均可上下車。另外,公車需要招手才會停,下車需要按鈴,不然會直接飛站的。公車乘坐方法可以參考以下連結://www.busgroup.org.tw/WebMaster/?section=45

在廣州坐公車的時候司機見到小站或者站臺沒人會飛站,飛站之前都會力竭聲嘶地喊一句“有冇落”,未及反應站已過;乘客上車會電子報站,然後開始一連串的“上車的乘客請往中間靠攏,下一站是……(國粵英三報),尊老愛幼是……我學習我踐行……同在一座城共愛一個家……XX到了請乘客從後門下車開門請注意,下一站是……上車的乘客請往中間靠攏……”如此不斷迴圈往復洗腦,廣播音沒斷過;轉彎的時候會播廣播叫大家抓緊扶好。臺北的公車只要沒人按鈴就會直接過,轉彎的時候帶著麥克風的司機會提醒乘客“前面轉彎,請大家注意,現在開始轉彎咯”;除了報站和轉彎提醒,全程沒其他廣播詞,夠安靜。地鐵(捷運)同理,廣州地鐵上車就是“歡迎乘坐廣州地鐵,請上車的乘客往車廂中部走,本次列車終點站為……(國粵英三報),下一站是……(國粵英三報),去往‘金主爸爸花錢買的報站’的乘客請提前到達車門處做好準備……遇到突發情況時……地鐵公安提醒您,注意防盜防騙……列車即將到達XX站“,基本能做到從這個站響到下一個站。臺北捷運則簡明許多:歡迎搭乘捷運系統,本列車終點站為……(國英閩客日五報),接下來就是一片清靜。

從正面進入國父紀念館的話,必定會見到柯P的辦公樓,可惜沒能遇見柯P。

國立國父紀念館,蔣公題字。64年蔣公病逝在此舉行喪禮。ChiangChing-kuo和他的繼任者在此地宣誓就職。

去不了象山,只能在這裡拍101了。

右邊有生平展覽館,場地不大,可以參觀一下。

每到整點就有換崗交班儀式,這天我們17點這場是當天最後一場。白色的軍服是海軍禮儀隊。

廣州中山紀念堂、南京中山陵、臺北的國父紀念館都來過了,完滿了。

市議會就在國父紀念館旁邊。

晚餐部分就來101的鼎泰豐解決。

蟹黃小籠包,贊!

幸好走快兩步,不然就要排一小時的隊了。鼎泰豐人聲鼎沸,雖然價格很高,但我覺得是這次行程最好吃的美食。

來臺怎麼可能不逛誠品。作為華人社會地位最高的書店,誠品讓大家知道24小時書店也是可以運營下去的。這次來的是敦南店,誠品的第一家書店,也是華人第一家24小時運營的書店(後來回陸才知道這店2020年租約期滿後結業)。上一次逛誠品還是在6年前在銅鑼灣的希慎廣場,當時時間匆忙只能匆匆抱上幾本欲購已久的書就走了,後來雖然蘇州、上海和深圳也有誠品的分店但我沒有興趣再去了,因為始終覺得少了一點文化該有的東西。終於在這裡,我可以感受到放心讀書的氣息。破除心中的牢籠,無所顧忌地敢拿起和開啟每一本書,不必噤若寒蟬即是心安,才是讀書,這才是文化該有的本質。

負二樓是CD店。在大陸和香港幾乎絕跡的CD店(廣州購書中心的還在苟延殘喘),在誠品基本變成了黑膠店。CD數量雖多,但新碟不多,折扣也少。

除了第一張專輯,本以為把五月天所有專輯收齊了,回陸後才發現少了一張《為愛而生》。

於是買書買CD花了將近TWD4000,想想都覺得墻外的文化產品真貴,也覺得墻內的文化產品太便宜了。

拖著沉重的戰利品回酒店,今天就到這裡吧。

DAY6:9月19日(週四)臺北

原計劃今天是準備去慈湖的,隨著颱風塔巴外圍的影響,天氣變得飄忽不定。早上起來發現臺北居然天晴,幾經權衡後今天先走中正紀念堂和國立故宮博物院。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的通道畫展。

自由廣場牌樓,自由到飛起!原來“自由廣場”這四個字是“中大至正”,後來阿扁的“去蔣化”改為現名。

中正紀念堂,坐東面西望向大陸,結合南京中山陵、北京天壇和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元素。以前看TVB新聞說到陸臺關係新聞的時候總會用天安門和中正紀念堂並列的圖案,這次終於見到真跡。

中正紀念公園,左為戲劇院,右為音樂廳,合稱“國家兩廳院”。

順著樓梯而上即是四樓,即進入中正紀念堂內部。ChiangKai-Shek銅像和身前語錄。銅像底座是遺囑,內容充滿不甘與遺憾之感。

坐電梯下一樓就是紀念品門店和生平事跡展覽館。展覽館按北伐-南京十年-抗戰-內戰-臺灣的順序分為五個展廳,展出不少物件和影音資料。其中有抗戰勝利演說的原音,還有中國戰區受降儀式上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代表國民政府和日本代表今井武夫簽的投降書複製件(原件在國史館)。

Chiang的兩部凱迪拉克專車,由菲律賓華僑贈送,但基本都沒怎麼用過。

大壽時眾人送的禮物,當時中國地圖還是海棠花狀。

整個遊覽過程不算長,但可以看的東西很多。整點的話四樓銅像前還有像國父紀念館的換崗交班儀式。一樓有紀念品店,可以逛一下。

另一個角度看中正紀念堂。

臺北的街頭就是給人一種井井有序的感覺。

中午將至,從中正紀念堂步行去金峰魯肉飯。去到的時候已經開始排長隊了。

環境雖一般,但這魯肉飯,特贊!肉香撲鼻,油而不膩。就像去年在日本吃過大和壽司後回來一段時間對壽司都沒興趣一樣,估計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對大陸的魯肉飯毫無興趣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又是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我建議讀過日本記者野島剛寫的《兩個故宮的離合》(建議讀臺版)和看完NHK紀錄片《臺北故宮》再來參觀,別有一番滋味。逛過北京故宮,感覺是一個景點勝過博物館,本身作為一個文物建築的厚重抵擋不住人潮的喧鬧。可能由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建築不是一個大文物,反而這裡更有一種學術的純粹。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票可以當天進場兩次。如果要出展區再進去的話,只要讓工作人員在手上蓋印,當天憑票根和手上的印可以再次進場。像這種可以泡一天的博物館你完全可以中途出去吃個飯再回來繼續看。不過現在的票價已經從106年的TWD250升價至TWD350了。

以前歷史教科書封面的胖女人。

又是以前歷史教科書見過的。

因“天青色等煙雨爾我在等你”而出名的青花瓷。

曾經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出了“朕知道了”的膠帶讓人認識到他們的創意,這次以“動物園”為主題,在畫展區展出各種動物的畫,既展出了前朝各種動物名畫,還吸引了不少小朋友,方便家長引導參觀。

與張大千並稱為“南張北齊”的齊白石《蝦群圖》,多少人學國畫第一幅臨摹的名畫。

還有以十二生肖為主題的(多了一個貓)。這張是[清]金廷標的《眠犬》。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書法館很多都不能拍照。從甲骨文時期的漢字,逐漸展出至各種書法作品,還有清朝皇帝批的奏摺。康熙的摺子經常就見到批復“知道了”,這就是臺北故宮博物院之前“朕知道了”的紀念品創意來源。

銅器館。

臺北故宮三大鎮館之寶之一——翠玉白菜。

玉器館。北京故宮沒有一件玉器展出,因為當時文物從貴陽拉回南京後不久,內戰就爆發了,隨著東北局勢失控,Chiang就開始把文物通過上海轉移至臺北。當時很多負責運送的人坐上船後就沒想到大陸再也回不去了。

《臺北故宮》紀錄片看到的玉屏風。

三大鎮館之寶之一的肉形石送去位於嘉儀的南院展出了。

《臺北故宮》紀錄片裡面的象牙球。

比起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博物院面積雖小但內容充實,一個下午我們都耗在這裡。遷臺的時候確實把大部分精品都帶過來了,精華都在此。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一個很大片的景點,除了故宮博物院,周圍還有東吳大學、國學大師錢穆故居、與齊白石齊名的國畫大師張大千故居、文學大師林語堂故居、臺北士林官邸。有時間的話這裡可以花一天時間遊覽。

臺北故宮博物院確實偏遠,出來的時候只能坐公車再轉乘捷運。公車經過自強隧道的時候我又不禁想起了那句“自強隧道漫長的像永遠”。從捷運文湖線轉自松山新店線,在南京三民站下車,本來準備向來佳德買鳳梨酥的,但來到門口發現居然沒開門。我們迷惘地站在門口,幾經徘徊,這時一個阿伯走過來和我們說“Notopen”,並指了指騎樓柱上的公告。原來每年佳德都會在中秋節後休息一週,要明天才開門。我們向阿伯道謝,阿伯知道我們會國語就說“沒開門了啦,明天才開再過來。你們住哪裡了?臺北車站很近嘛,坐公車過來再買嘛。”然後他就繼續向前走了。熱心的阿伯啊。

這附近有間春水堂,珍珠奶茶的發明店。當我們走到門口的時候感覺是不是來錯了。這是一間人文茶館,像一間小吃店,也像一間飯店。一開始我還以為像普通的奶茶店一樣。

珍珠奶茶當紅不讓啦,紅茶也是推薦品。不過我建議紅茶要全糖,不然真的有點苦。珍珠奶茶八成糖至全糖都可以。

繼續向西走,就來到傳說中的臺北小巨蛋。以前只在DVD見過,現在親臨現場,可惜沒有人在演唱。在LIVE界中,小巨蛋在臺灣的地位猶如紅館至於香港、鳥巢之於北京、梅賽德斯賓士文化館之於上海、演藝中心之於廣州、武道館之於東京一般。

在小巨蛋的時候開始下起了雨,我們糾結去寧夏夜市好還是去林東芳牛肉麵好。面對選擇困難症,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我全都要”。在雨中步行將近20分鐘的路程來到林東芳牛肉麵店前,晚上8點多還有人在排隊。但排隊時間不長,5分鐘左右即可上樓。來一碗牛肉麵和牛筋,要TWD180多,價格略貴但味道甚好。

雖然臺灣這種粗麵我不喜歡,但這碗牛肉麵湯底清香,肉質鮮嫩,與大陸的牛肉麵截然不同。吃完麵完全可以把湯底盡收肚中而不覺喉嚨發渴。用廣東人對一道菜的最高評價:牛肉麵有牛味!

牛筋外軟內韌,口感層次分明。

完了林東芳繼續去寧夏夜市。路途上遇到兩隻柴犬。

一老一嫩。為何狗就這麼喜歡坐車?

不知是下雨的原因還是原本寧夏夜市就小,規模真的不大,而且種類也很單一,能引起興趣的不多。最後就吃了碟蚵仔煎。相比起在廈門的吃的蚵仔煎,臺灣的麵餅更韌一點,口感更好,味道差別倒不是很大。回去坐捷運時接近10點,路過一間幸福堂想再試一杯珍珠奶茶,結果被告知今天的都賣完了。對此我表示震驚,一間奶茶店能做到當天賣完,不可想象!就是這一個“賣完了”讓我們在隨後這兩天一直在尋找幸福堂的蹤跡。

DAY7:9月20日(週五)臺北至桃園至臺北

前一晚看新聞的時候就知道今天下午開始塔巴外圍將正式影響本島。外出7-11吃早餐的時候天氣只是有點陰,也沒見什麼風雨。今天要去桃園,準確一點來說應該是大溪。按照以前的老路線,要坐臺鐵到中壢站,再轉公車才能到大溪老街,差不多要三小時。在前一晚我上“臺灣好行”的網站發現今年5月開始開通了一條501快線,從桃園高鐵站出發,大概一個多小時可以到大溪老街。這條線路可以買一日券,TWD130/人,比直接用悠遊卡便宜TWD20/人。最主要是可以當日無次數限制上下車,因為去完大溪老街的人往往會再去慈湖,這樣就更省了。詳細可參看://www.taiwantrip.com.tw/line/91?x=1&y=5

臺灣的高鐵和日本新幹線一樣,可以買自由座車票,即當天無班次限制,無固定座位,只要你憑票即可當天上車。而且不用身份證買票,自由度很大。當然兩岸情況不同,畢竟這種事在大陸是很難實現的。

臺灣高鐵沒有顯示車速,不知快慢。但車廂很安靜,沒有叫賣聲,也沒有電視播音,只有報站的聲音。座位前的小桌板很清晰地顯示所在位置和車廂關鍵設施的位置,車上有自動販賣機,因此不用手推車。其實廣州南站連線香港的高鐵總體還是很安靜的,除了一地兩檢的特殊提示比較長外,其他也沒有什麼多餘的聲音。

大概20分鐘的車程就從臺北到了桃園高鐵站。站內有公車的時間表,站外是公車站和連線桃園機場的捷運。我看了一下時間表,下一班501居然要一個小時後,只能怪責自己錯誤估計時間。原以為是半小時一班車,殊不知工作日是一小時一班,只有週休假日才半小時一班。

到12點多,501線才到,和司機買了一日券(只收現金),然後近乎兩人包車般出發。工作日這路車太少人坐了。剛好遇上一部旅遊主題公車,かわいいね!軟座上還有桃園旅遊觀光的卡通人物。

在車上的時候開始下雨了。車在雨中前行了約一個多小時來到大溪。下車的時候司機還溫馨提示我們老街要往回走。

一看這種建築就知道大溪老街的歷史了。一般的小鎮很難有這種風格的建築,這說明大溪曾經也是一個繁華富裕之地。此地因大漢溪過境爾得名,以河道運輸木頭致富。後來石門水庫建成,河道斷流,鎮子才日漸衰落,只有這些建築訴說著昔日的輝煌。

大漢溪。聽說還保留著原來的碼頭,下面是一個公園,沿著石階可以走下去。但雨太大,所以就只是眺望。

工作日加上天氣,來老街的人稀少。整條老街都顯得尤為安靜。

混種柯基?

大溪最出名就是豆乾,黃大目又是這些店中最出名的。味道不錯,可以試下。

金字塔三角湯圓店的海鮮粉,粉真的好小,但只有觀感好看,吃起來不好吃。

金字塔三角湯圓,內餡居然是豬油渣,太難吃了!

老街路口還有一間油飯,因為當時吃飽了只能打包回到臺北吃。即使冷了味道也是一級棒,非常後悔吃了那間湯圓店。有機會來大溪老街請務必嘗試。

逛完大溪老街將近兩點,然後又等一小時車才出發去慈湖。去慈湖的途中會經過經國紀念館,有興趣可以下車看看。

慈湖入口有蔣公之像。

入口處還有一個慈湖紀念雕塑園區,蒐集來自全臺各機構的雕像。原來各機構須有蔣公雕像,自從“去蔣化”運動開始,民主運動興起,這些雕像就開始送來這個紀念公園,成了今天所見。

這個銅像就是1999年從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捐贈所得。

我望我自己。

居然有人誤把國父之像送過來了……

這座是公園內最大的銅像,從高雄市文化中心中正堂送過來。由於過於龐大,當時是拆解後再在公園內拼裝,但採用“解構主義”手法組裝重建,刻意保留不完整的樣貌並命名為“裂痕與再生”,希望民眾記住威權人士帶來的歷史傷痕與教訓。

以北伐時的形象所塑銅像。

逛完這個公園讓我感慨良多。從帶領統一到抗戰勝利,最終到內戰失利敗走臺灣,對岸的妖魔化到本島的去蔣化,這個公園都訴說著蔣一生的輝煌與落寞,同時也告誡著我們威權人物曾經帶來的束縛與痛苦。只有把一個人真正回歸到人,去神化,民權方得顯彰。

離開公園再繼續向前走,就來到慈湖陵寢。

傳說中的“天鵝部隊”。

此地原叫埤尾,因景緻酷似故鄉奉化,為紀念母親王夫人,於51年命名為“慈湖”。

沿路走下,就到了陵寢。這裡原來是洞口賓館,蔣公去世後由宋美齡主持下靈柩奉厝賓館正廳但未下葬。按蔣公遺願是日後回大陸葬於南京中山陵,生前已選好地址並在上面建了“正氣亭”做標,次之選擇是葬會奉化母親墓旁。只可惜兩者至今未能實現。原來陵寢是開放給民眾的,後來107年“二二八事件”七十一週年被極綠人士潑紅油後就暫停開放了。現在只有特定日子需團隊預約才能進正廳參拜了。正門有軍警守衛,正中位置可以望見棺木。如果天晴,每到整點依然會有換崗交班儀式。

到了陵寢就沒有去路了,只能折返。其實還有一個後慈湖,目前仍有軍方控制,只能提前預約才能進入。本來我也想進去的,但當時考慮不知幾點能到,爾最後一班進後慈湖的園區接駁車是下午1點多,於是作罷,甚是遺憾。後慈湖預約參見//backcihu.tycg.gov.tw/Page/Index.aspx

遠眺紀念雕塑公園。

平時陵寢的正門是不開的,只能這樣看看。

在遊客中心避雨等公車。只有去神化,才能見到這樣的卡通。

下雨的慈湖人煙稀少,雨中的陵寢更顯得這個地方的落寞和遺憾。但經過紀念雕塑公園的時候又讓我覺得振奮和希望。這裡離臺北和桃園市區都遠,再來一次恐怕無望。

又是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回到桃園高鐵站返回臺北,我還記得昨晚阿伯提醒我今天佳德開門了。去到門店見到裡面的人瘋狂掃貨,很多貨櫃上都已經空了。因此我們不得不加入掃貨大軍中。

頗有黃金萬兩之感。原味鳳梨酥最好吃,不接受反駁。

扛著“黃金萬兩”回酒店安置,然後出發去這次行程最後一個夜市——師大夜市。我當時在Google地圖上標出臺北車站附近有一間幸福堂,想彌補昨晚的遺憾,結果轉了一圈,沒發現,可能關門了。沒關係不氣餒,師大夜市附近還有,結果根據地圖走,原址已變“待出租”。又喝不到了。

師大夜市在臺灣師範大學旁邊,附近還有樑實秋故居。

師大夜市也是我們也只是試了燈籠滷味(味道還可以)。本來想買師園鹽酥雞的,但買錯了店,實在無奈。

師大夜市的對面就是號稱“全臺最便宜的書局”——水準書局,PresidentTsai曾經都光臨過此處。原計劃是來這裡掃貨的,但在誠品敦南店一役後我覺得再買就上不了飛機只能游回大陸了,只能寄望於下次再有機會。

喝不了幸福堂,我也要繼續來一杯五十嵐。

回到酒店附近,路過佳佳唱片,這次終於有時間能進去掃蕩了。在大陸和香港已經難覓唱片店的蹤跡,但在臺灣,起碼在臺北仍然有一席之地。佳佳唱片對面還有一間“五大唱片”,都是買唱片的主流選擇,但佳佳的數量多爾且全,年代久點的唱片折扣優惠力度大,首選。

終於在這裡找到了五月天和周杰倫的首張專輯。這樣五月天除了《為愛而生》所有專輯都齊了。周杰倫的從第一張到《摩羯座》都齊了。同時沒收了澤野弘之《進擊的巨人》三張OST,彌補錯過9月14日晚上錯過的2019nZkinShanghai演出。這三張OST一直躺在我的日本亞馬遜購物車,加起來折算RMB500不到,如果在日亞的話接近RMB700。

這裡還有高達SEED和EVAGELION的原聲帶,原諒我荷包實在支援不住,只能忍痛作罷。

這次行程在臺灣的最後一夜,也算是帶著滿足完結了。明天就是在臺灣的最後一天了。

DAY8:9月21日(週六)臺北至澳門

在臺灣的最後一天,最後一個景點就是總統府。從酒店出發,步行至總統府大概就6分鐘左右的路程,總統府旁邊就是二二八紀念公園和國立臺灣博物館,再過去就是臺北賓館。一路上都是歷史古跡。

總統府平時只有週一至週五上午9點至12點對外開放,每半小時定時導覽入場。15人以下的無需預約即可進場,15人(含)以上的需要提前三天預約。注意個人和團體的入口是不同的。團體入口在臺灣銀行總行對面,個人入口在法務部廉政署對面。每月有一個休日是“開放日”,無需預約,憑身份證件(大通證)安檢進場,開放日基本都會有節目表演,詳情可以參見//www.president.gov.tw/Page/124

剛好,這一天就是開放日,上午的表演嘉賓是臺北流行廣播電臺(POPRADIO)的DJ徐哲緯。

進總統府是這次臺灣之行除了機場之外唯一一個接受安檢的地方,臺灣無論鐵路、捷運都無需安檢。老實說,總統府的安檢也不怎樣,就是開包檢查,掃全身就可以了。某個程度上來說每次進廣州地鐵都和進總統府差不多。團體客是配導覽員講解的,我們這種個人客只能自行遊覽了,當然你可以跟著團體後面聽講解。

進場的時候正門剛好換班,要等換好才能進入。

因為第二天就是臺北國際馬拉鬆,總統府大院正門要搭觀眾臺,所以總統府正門就關了,不然這個位置就是所謂的“總統視角”。

一進中山廳就見到孫文之像和青天白日徽。這是會有社工給一張參觀證給你貼在身上,這就是遊覽憑證,千萬不要撕掉。然後還有兩個小紀念品——一張卡片,一卷膠帶。當你遊覽完之後把參觀證貼在卡片上,這就做成一張紀念卡。

參觀證和卡片做成的紀念卡。藍印是臨近出口的時候有個蓋紀念章的地方蓋的,有幾種款式可以自行選擇印章,但除了這個之外都是和臺灣人民有關的,只有這個適合我們大陸遊客。

紀念膠帶,上面印著“POWERTOTHEPEOPLE臺灣有你”。

再來一個“總統視角”。

經國廰。從89年開始就職典禮就在這裡舉行。就職者需要面向畫像和旗宣誓就職。

“餘謹以至誠,向全國人民宣誓,餘必遵守憲法,盡忠職務,增進人民福利,保衛國家,無負國民付託,如違誓言,願受國家嚴厲之制裁。謹誓。”

不過今天這裡是徐哲緯的“演唱會”場地。

據徐哲緯介紹,這個是總統府第三局副局長,姓林。無奈我搜遍google都找不到他的資料。他在開show前說了一些話,對於臺灣民眾挺激勵的,但我們聽後卻有種慚愧感。

開SHOW。何曾會想過在臺澎金馬地區最高權力機構聽一場不插電演唱會。

唱《感恩的心》的時候是官民同樂時。

因為中午12點要回酒店退房,到《外婆的澎湖灣》時我們就退場繼續行程了。如果不趕時間的話真想聽完這場小演出。

臺灣虹廳,主要是辦宴會和會見記者用的。

三樓走廊看塔樓。

庭園內看塔樓。

一樓有許多展覽廳,這個是辦公室展覽廳。這張臺聽導覽員說多任總統用過。

總統之印。

這個展覽廳有很多有趣的東西,例如有盞五色燈,綠、白、紅、黃、藍分別代表總統、副總統、總統府祕書長及兩位副祕書長,只要燈亮就是人在府內辦公。去年總統府發言人在媒體解釋過,藍燈是代表PresidentTsai。遺憾的是我居然忘記拍照了。

這個展覽室是介紹行憲後1-14任的7位領導人。然後就會進入總統府百年史展覽室。之後就是人民的聲音,展示歷代在總統府前的閱兵、慶祝、抗議、集會,還有各種當時的影音。

臨近出口是當時正在舉辦的農產品展。居然在總統府內部辦展銷,不可想象。

出口有一張PresidentTsaiIng-wen和VicepresidentChenChien-jen的海報,看起來挺真實的,很多人在這裡留影。其實我一直覺得Tsai和麥玲玲很像。

從總統府出來後國史館就在拐彎處。國史館逢週六日和假日休息。平日還有各種講座和活動,可參見國史館官網。//www.drnh.gov.tw/

不過從今年4月1日開始,展場暫不開放參觀。閱覽室、出版品銷售及專題講座等其他服務照常。我本來想來看日本投降書的正品的。

11點的時候我們開始步行回酒店。本來還想去凱特格蘭大道拍正面的,無奈時間不夠,遺憾!

右邊的袋子在總統府裡面的紀念品店買的,價格還有點高。

總統府紀念品店買的冰箱貼。

在紀念品店旁邊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寄明信片,那裡寄出的明信片會有總統府之印,全臺唯一。明信片愛好者可以一試。

辦理好退房,寄存好行李,來西門町填補這幾天的遺憾——幸福堂。

要搖十八下才能喝。

這個時候可以總結本次臺灣之旅的珍珠奶茶排名了。春水堂>幸福堂>五十嵐>老虎堂。臺灣奶茶和港式奶茶不一樣。港式偏香,微苦,茶香。臺灣的偏甜,奶香。大陸如大叉司、叉叉堂之類太奶精了,喝完喉嚨會很膩。所以諸位有幸來臺,務必嘗試臺灣珍珠奶茶!

捧著幸福堂的奶茶走向臺北車站的機場捷運,順路去買了兩個高鐵便當。有傳聞說臺灣鐵路的便當很好吃,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我們決定買了兩個高鐵便當。TWD100/盒,價格是比大陸高鐵快餐便宜。

味道嘛……一般般,但比大陸的好吃,而且價錢比大陸的便宜,綜合價效比還是不錯的。

直到後來我上網查,原來是臺鐵的便當比較好吃。而且臺鐵還有60臺幣和80臺幣兩種選擇。難怪臺灣網友說高鐵的便當“又貴又難吃”。

從臺北車站出發的機場捷運屬於桃園捷運管理,到桃園機場要TWD150元,悠遊卡要留足餘額。機場捷運臺北車站站內非常寬敞,還可以預辦登機和行李託運,還可以進行小額退稅(記憶中好像是總額在TWD50000以下)。其實臺北的捷運站內都非常寬敞,人們也自覺排隊。就像當時在日本一樣,我們感歎無論什麼地方人們都能排出一條隊來。嗯,突然想起始發站為地獄西路的廣州地鐵,站內太窄而且三條線的換乘站,人們不要說排隊,能站著就不錯了。規劃真的很重要。

原計劃是下午5點多的飛機,我們2點到了。結果又被告知誤機至7點多。當我們辦理行李託運的時候發現當時買機票忘了買行李額度(廉航最麻煩的一點),補買後稱重居然超重了。無奈開啟行李收拾一番,結果還是重了零點幾千克,還好值機小姐姐還是讓我們過了。當時我是很慶幸沒逛水準書局的。

桃園機場的冷氣彷彿不用錢,再加上這幾天颱風塔巴外圍的影響,臺北的氣溫只有20出頭,我的冰袖都讓我當長袖用了。桃園機場像個冰窟窿,然後又被告知誤機至8點20分。9月15日是《天氣之子》在臺灣上映的日子,我幾度想找機會去看但總找不出時間。現在要等6個多小時,如果機場有間電影院多好啊!這次臺灣之旅來回都長時間耗在機場,真是首尾呼應。

在虎航的工作人員用熱咖啡和餅乾收買我們人心不久後,晚上8點多終於可以登機了。這次的行程即將結束,此次過後不知何時才能再來臺灣了。在踏上登機樓梯的時候我回頭看了看桃園機場航運樓那面巨大的紅白藍旗幟,我想我以後肯定還會再來的。

臺灣印象

這次只能遊三個城市,只能足踏半個本島,還有很多地方抱憾未至。

縱觀這次臺灣之旅,墾丁和花蓮的人民最為熱情,可能是旅遊城市的關係,熱情關乎他們的生活線。如大陸的很多小地方,山清水秀則貧窮,有點經濟則髒亂差,環境和經濟似乎不能兼得。但墾丁徹底改變我這種看法,風景如畫之地亦可經濟突出,人民恪守的行規和對本地的熱愛是可以帶來兩開花的。臺東和花蓮作為東部的重要城市,能看到它們如果利用城際公路把景點串聯起來,在點點滴滴的小細節方面拉動旅遊業。

臺北人民就相對冷淡許多了。但臺北這個作為臺灣的首席城市,讓我看到規劃的重要和力量。無論各種軟硬體設施、商業服務等等都是齊全和一流的,而且即使上下班高峰期捷運的人流量還是可以接受的。比起廣州那種讓人不由自主地加快的腳步,臺北的節奏顯然是慢的。從這些方面來說,臺北對於我來說是國內首選的宜居一線城市。去過日本知道亞洲文明最高能去到什麼樣的高度,但我知道現階段要以那種程度為目標顯然是天方夜譚。來到臺灣讓我知道華人社會可以去到什麼樣的高度。一個能把自行車和摩托車管理得井然有序的城市,我認為大陸是沒有的。上海的自行車管理得很好,但是禁摩。說多一句,臺北的公共單車車頭是帶騎行發電的小電燈的,反觀大陸的公共單車基本處於癱瘓狀態,共享單車要麼管理混亂,要麼少了點小細節。我覺得國內的城市管理部門不要“西方哪個國家沒去過”地考察,最好是來臺北看一看別人的城市規劃,捷運站怎麼做,摩托車為什麼開得那麼快又不擔心安全,騎樓怎麼煥發新生等等。不過鑒於目前和可見的將來,這種機會微乎其微。

旅行不僅是所謂的“解放心靈”,還是見識和學習。

紅心是走過的地方,黃星是機場、車站、酒店、餐廳之類,綠旗是想去未能去的地方。

後記

臺灣,是我對國內地區僅次於西藏的嚮往之地。一直都想去一趟這個這麼近那麼遠,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由於歷史與政治的原因,一海之隔不僅隔絕了祖輩的再會,也阻礙的當下的交融。說起臺灣都不外乎刻板的印象:周杰倫、五月天、KMT、ChiangKai-shek、藍綠營、統獨派、議會打架、最近大熱的大選。猶如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其實我們對臺灣的印象也是相當刻板。有人覺得現在大陸經濟發展好了,方方面面都超過了臺灣。兩岸分治70年,真正實現“三通”不過只有11年,大家要相互瞭解的地方還很多。隨著“美麗島事件”的發生導致本土意識的覺醒,再到一段時間的“去中國化”運動,本土意識的抬頭已經有取代共識之勢,多年的隔絕已經讓新一代本土出生的年輕人感受不到曾經的祖籍存在。尤其臺北,處處顯露著和大陸不可分割的紐帶——各種南京、三民、以大陸省市命名的道路、夜市、書局、捷運站,隨處可見的溫州大餛飩、縮在街頭角落的五羊味道,還保留著“臺灣省”的城隍廟依稀看到九十年代去省化前的時代影子。但人、媒體內容、廣告宣傳、招牌等等又顯示著與大陸的種種區別。去臺灣之前看了TVB的八集紀錄片《建國70年》,其中第六集說了臺灣,節目的最後採訪了SoongChu-yu,他說大陸要明白他們追求的是什麼。現在看回頭,大家的鴻溝真的很大。收回土地容易,但人心真的任重而道遠。但我仍盼望著兩岸共同進步,和平統一的一天。

PS:為了自由行能早日恢復,雖然客觀上知道實現機會不大,但情感上我還是想說一聲:高雄市市長加油!不過當我發表這篇遊記的時候,EnglishTsai已經領先VegetableHan(人家的INS賬號確實是這個名嘛)十個百分點了……

PPS:本來想新增経田康子的《夕焼け》作為背景音樂的(看過百年宣傳片歷史回顧篇的人都懂),無奈現在暫停音樂上傳功能了。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