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圖共賞

🚇交通攻略🚌

🚇乘搭港鐵東湧線。始站中環,途徑九龍、旺角奧海城、南昌站、荔景、青衣、欣澳等站,終點東湧站。🚇
🚌出東湧地鐵站,市區乘搭到石門甲村的34路小巴,在中途站赤臘角新村下車,沿著黃龍坑路前行便可。🚌

🏕️遠足路線🏞️

東湧地鐵站🚇~馬灣村~赤臘角新村~天后宮~黃龍坑郊遊徑~黃龍坑郊遊場地~黃龍石澗~低埔村黃龍坑水潭~東湧地鐵站🚇

🏞️石澗遠足注意事項🏞️

🧂📱帶備足夠的食水,保持手機暢通。
🚶‍♀️🏔️留意沿途的標距柱,認清自己的所在位置。
🏃🏿‍♀️🥾在石澗中行走,需穿著合腳的登山鞋。
🥼👖穿著長袖衫及長褲,免遭樹枝雜草劃傷,又可防晒及防護蚊蟲叮咬。
🏝️⛲黃龍石澗上游為集水區,不可洗浴戲水,保持水源清潔。
🙋🏻‍♀️👨‍🌾不要亂扔垃圾,自己的垃圾自己帶走。進入圍村範圍,一定要帶口罩。

🐉黃龍石澗簡述🐉

⛰️ 黃龍石澗又名黃龍坑。是香港十大最美石澗之一。又有東湧五龍之首的稱號。餘下為東龍、藏龍、臥龍及北龍。石澗的主源自大東山、二東山及蓮花山之間林谷地帶。四條支源也分別向大東山、二東山、蓮花山及薄刀屻延伸。黃龍石澗石潔水清。走進石澗中,可遠望氣勢不凡的“天梯瀑布”。與遙不可及的“藏天瀑布”。黃龍石澗融合諸山之泉水,浩然奔流北出東湧谷。氣勢之雄,盡露名澗之風範,故吸引眾多遊山玩水之士,是登山者的必遊之地。⛰️

正文

十月十四日,清早起身過東湧,為我的東湧遊記補拍幾張天后宮照片。昨日颱風剛過,今天的天氣依舊陰沉沉的,還好雨量不大。
坐E22A機場大巴到東湧消防局下車走過北大嶼山醫院。經天橋到了馬灣村,過了村口排洪渠就是黃龍坑道。前行不遠就到了赤臘角新村,東湧天后宮就坐落在村口的廣場上。

🏡赤臘角新村與天后宮🏡

⛩️東湧天后宮建於道光三年(1823年),原位於赤臘角東北的廟灣。整座廟宇都是由花崗石建成,又稱為“石廟”。由於赤臘角新機場工程影響,於1991年拆卸,所有花崗石築件均予以儲存,用以在東湧黃龍坑赤臘角新村重建天后宮。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天後寶誕,村民都會舉辦慶典。
天后宮不大,奇特之處是整座建築全由花崗岩方石砌成,而且每塊石方巨大。門前還有六條方石柱,高約三米有多。看來由苗灣搬遷至此,花費了不少人力物力。
天后宮所在的赤臘角新村,也是由於受機場工程影響而建,村民大多是由赤臘角搬遷過來的。隨便在村裡轉轉,發現村子雖不大,村屋卻都非常豪華靚麗。看來當年搬遷時,政府花費不少吧。

馬灣村口的天橋。

馬灣村口的石牌坊。

清晰的路標。

路旁的三記小廚餐館。

黃龍石澗的排洪渠直通東湧灣。渠壁上的塗鴉很漂亮。

蓮花山遠景。

赤臘角新村。

整體由花崗石砌成的天后宮。

路旁的村屋很漂亮。

亂拋垃圾,罰款1500港元。

到達黃龍坑郊遊徑,路程一公里。

走起!🚶🏻‍♂️🚶‍♀️

🍂黃龍坑郊遊場地與郊遊徑🍂

🐉已經到了黃龍坑,豈有不進山轉轉之理。檢視地標,見到黃龍坑郊遊場地及郊遊徑入口只有一公里,便決定入山谷看看。沿著黃龍坑道前行,一路山明水秀,空氣清新。受颱風影響,不時落下陣陣小雨。雨霧中觀賞大東山景色,更顯山巒青翠,山峰挺拔。
我爬過幾次大東山,都是由伯公坳上去的。在山頂鳳凰徑曾見到黃龍坑郊遊徑的路牌,也曾計劃走走。
經過東龍坑石澗,見到有村民在用塑料桶接山泉水。過去近看,見石澗上面的山泉已被村民用一條膠喉接駁下來,確實比較乾淨衛生。手捧泉水嚐了一口,味道甘甜,有點羨慕這裡的村民真有福氣!
走走看看,一公里山路走了半個小時。到達黃龍坑郊遊場地,先到郊遊徑入口看看。入口處指示路牌齊全,有保障旅友安全的救援標距柱。看路牌得知,這條路崎嶇坡度大,屬於難度係數較大的行山徑。全長約2公里,行畢約一小時二十分鐘。
進入郊遊場地遊覽,由於颱風剛過天氣不好,晨運的人不多。黃龍坑郊遊場地山谷之間,三面被大東山、二東山及蓮花山環抱。環境優雅,景色美不勝收。園內有各式的健身器材,還有兩座別緻的觀景涼亭。這環境確實一流,看來今後會經常到此一遊了。

進入黃龍坑道。

東龍石澗有人輪候接山泉水。

用水喉將山泉水由上游接駁,減少汙染。

東龍石澗。

進入石澗的圍欄。

到達黃龍坑郊遊徑起點。

兩公里直上大東山。

路口的地圖。

黃龍坑郊遊場地。

郊遊場地群山環繞,環境清幽。

遠眺蓮花山⛰️

有人在郊遊場地健身。

別緻的原木凳子。

🏡低埔村與黃龍坑水潭🏊🏻‍♂️

🏕️由黃龍坑郊遊場地出來,回到東龍石澗,也就是村民裝山泉水的地方。下石澗走到溝底,離得很遠,已經聽到清脆的流水聲。還需說明,黃龍坑溝底路不太好走,溝內佈滿圓滾滾的巨石,要找好落腳點一步一跳。
黃龍坑道上看不出什麼,到了谷底卻是別有洞天。一條溪流在石灘中流淌,溪邊茅草叢生,野花飄香,好一幅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風情畫。
其實這裡只有好天氣才會如此,如遇暴雨天氣,可就大不一樣了。看資料得知,黃龍坑彙集了蓮花山西、大東山及二東山北面二十多條支流(石澗),每逢大雨過後,濁黃的洪水像一條黃龍在溝塹中翻滾,直飛東湧灣入海,黃龍坑故而得名。
沿著溪流向下游走,不久便進入一座小村莊,叫低埔村。村邊有一池水潭,潭水很深,清澈見底,不少的魚兒在游來游去。水潭上方有一泉眼,清泉順著一條水喉流入潭中。溝內還有一座小橋,可以橫跨溪流。不知何因,小橋與周圍岩石,都被鬆油成鮮豔的顏色。或翠綠或明黃,十分搶眼。懷著好奇心問一位村民大哥,據他說是為了夜行安全。溝裡沒有照明設施,村民橫跨溪流,全憑著顯眼顏色認路。而圓形箭靶標誌,是為顯示山泉位置,以方便大家取水。這解釋在理兒!





大水潭旁還分佈著很多小的水潭,潭水清澈見底。有人在小水潭中游泳戲水,彷彿自用的私家泳池。水潭的下游便是一座橫跨溪流的小水堤,堤旁一條小路通往黃龍坑道。溪畔有村民在洗衣服,雖然感覺有點環境汙染,這意念卻非常富有詩意。好一幅村邊溪畔鄉女洗衫圖!

黃龍坑水潭。

小水壩下,村民在洗衣服。

偶爾有遊客經過。

清幽的石澗。

水潭水很深,水質良好,清澈見底。

路旁的小徑。

有位大哥在拍腳下的小魚。

這條小徑可以走到黃龍石澗,不過前路不大好走。

知難而返的遊客。

清晨,黃龍坑水潭清幽寧靜。

水潭旁的小路。

水潭內的石頭,好像飄在水中。

秋風起,芒草搖啊搖!

橫跨澗水的小橋。

為了夜行認路,小橋周邊被刷上鮮明的顏色。

用水喉接駁的山泉水。

石澗小路。

這個水潭清涼透徹,真想跳下去。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響

橫跨黃龍坑的東龍石澗。

廢棄的村屋。

一家子佔了一個小水潭,戲水野餐。

私家泳池。

臨近中午,黃龍坑水潭開始有人游水了。

岸邊的梯臺方便下水。

樹蔭下的泳客。

東龍石澗前的路牌。亮點是掛在樹上的雨傘☂️,免費供遊客使用。

🍁初探黃龍石澗🍁

🍁 早就聽說過黃龍石澗,只不過生活忙碌,不能抽空前來觀賞石澗的風采。這次來到黃龍坑,哪有不去觀賞之理。
🚶‍♀️由黃龍坑郊遊場地再往前行,約行五百米,來到黃龍坑集水站,村路到此止步。集水站是採集食水之設施,嚴禁遊人進入。繞過集水站走下石澗,再登上對岸前行,來到黃龍石澗。這裡怪石嶙峋、山泉清澈,兩岸群山環繞,綠樹成蔭。一路觀景前行,準備一路走到天梯瀑布。怎知半路遇到一位行山大哥,主動告訴我前面不遠有山體滑坡,不易前行。於是知難而退,到此止步。🚶‍♀️
⛰️ 黃龍石澗又名黃龍坑。是香港十大最美石澗之一。又有東湧五龍之首的稱號。餘下為東龍、藏龍、臥龍及北龍。石澗的主源自大東山、二東山及蓮花山之間林谷地帶。四條支源也分別向大東山、二東山、蓮花山及薄刀屻延伸。黃龍石澗石潔水清。走進石澗中,可遠望氣勢不凡的“天梯瀑布”。與遙不可及的“藏天瀑布”。黃龍石澗融合逐山之泉水,浩然奔流北出東湧谷。氣勢之雄,盡露名澗之風範,故吸引眾多遊山玩水之士,是登山者的必遊之地。⛰️
🚶‍♀️ 遊覽黃龍石澗,一路在石灘怪石穿行。觀賞美景的同時,切記注意安全。黃龍石澗上游山泉為集水站採集的食用水,應儘量保持山泉清潔。切記!🚸⚠️🍂

繼續向上遊走,來到黃龍石澗集水區。

由此而上是集水區,嚴禁游泳。🚫

集水區輸水隧道。

路旁一個水潭,水藻叢生。

集水區水壩。

黃龍石澗景象。

石澗旁的小路。

集水區上游的景象。

石澗內,路難行。

水質清澈的澗水。

前面山體滑坡,恐生危險,就此止步。

返回集水區水壩。

流淌於石澗中的山泉水。

水壩上的水潭。

安全返回黃龍坑道。

蓮花山山景。

全文結束🔚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