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去越南
今年春天,愛好攝影的我隨團去越南柬埔寨旅遊,第一天乘越南航空(VN513次15:30/18:35)從北京飛抵河內,轉機(VN273次21:15/23:25)到胡志明市。
出了越南河內海關,在河內機場候機廳外焦急地等待轉場客車去另一個航站樓。
河內支線航站樓的餐飲吧。深夜,導遊接機後引領團隊入住胡志明(西貢)市酒店。
西貢酒店餐廳外景。
第二天,早餐後,隨意在酒店前溜達,隨拍穿著奧黛的西貢女孩。
在西貢街頭等生意的女人。
洶湧澎湃的西貢摩托車上班大軍。
第二天,上午10點鐘,導遊到酒店接團乘車約2小時前往美託市,途中先去午餐
這是團隊用餐的一家美託市風味餐廳。
午餐後乘車去參觀永長寺。奪人眼球的首先是三座巨大的佛像。
永長寺
立佛
坐佛
睡佛
永長寺從建築風格上看似乎沿襲了印度教寺廟的一些元素。建築色彩鮮亮明快,線腳花飾繁多,體量輕盈。
永長寺 位於距離西貢不遠的美拖市,距今有100多年的歷史,是當地著名的寺廟之一。
遊覽湄公河
湄公河是東南亞最大的河流,流經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作為越南的母親河,湄公河兩岸充滿了鮮豔的色彩,種在稻田裡的綠色秧苗、掛在院子外的黃色棒香以及各色果園,都在告訴人們在這個縱橫交錯的河道周圍是節奏緩慢而充滿活力的生活氛圍。
我們團隊就是乘著這樣的遊船,登上湄公河上的小島。
圖為熬製椰糖的場景。
在島上,導遊熱情邀請團隊品嚐椰糖。
然後,安排團隊分批(每船4人)體驗乘小船,穿行海椰子林的樂趣。
西貢河上的晚宴/夜景
團隊晚餐: 西貢河遊船餐廳欣賞西貢浪漫夜景及歌舞表演。用餐時間: 約2小時
西貢夜景
瀏覽西貢
西貢街頭,賣電器的商場
西貢的街頭寺廟
高臺教是20世紀起源於越南的一種新興宗教,它與和好教(ĐạoHòaHảo)是越南特有的兩種宗教之一,也是這個國家的第三大宗教。高臺教的組織結構既模仿西方政體的三權分立,其中央機構包括八卦臺(立法機構)、九重臺(行政機構)和協天台(司法機構)3個平等的機構。
臨近中午,導遊到酒店接團隊去午餐。
看到餐館招牌上的漢字,我們瞭解到這是西貢華僑開的餐館。味道還不錯。
午餐後前往景點: 聖母大教堂、中央郵局、市政廳、中央歌劇院。遊覽時間: 約3小時
紅教堂 西貢市聖母大教堂,因使用紅磚建造,又稱紅教堂,是西貢市最著名的地標。教堂建成於1883年,為法國殖民時期留下的紀念品。
紅教堂的主廳正在唱詩祈禱。
紅教堂內部宗教陳設令人震撼。
中央郵局 建於19世紀末,由法國建築師設計,大廳內部裝飾華麗,圓頂極富古典氣息。寬闊的大廳兩側是業務辦理櫃檯,中部由外到內依次是環形長椅、紀念品櫃檯和長寫字桌,‘胡志明’(畫像)在大廳盡頭慈祥地俯視著成群的外國遊客,他們在大廳裡拍照、發呆或是拿著一大疊明信片奮筆疾書。
西貢歌劇院 一座漂亮的法式建築,建於1898年,典型的哥特式風格。據說在這座可以容納上千人的歌劇院內,歌唱家不用麥克風,曼妙的歌聲同樣可以傳入各個角落觀眾的耳中。
歌劇院對面的咖啡廳,浪漫而舒適。
途中路過,日本正在無償援助西貢的一座地鐵站。據說越南要用減免摩托車、汽車等商品的進口關稅來交換。
西貢市政廳(胡志明市政府大樓),是一座具有濃烈法國風格的建築。該建築的工程在1892年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但歷經了近16年的紛擾議論之後,市政廳才於1908年竣工。
導遊安排提前用過晚餐(團餐)後,送團隊到機場乘VN815(1910/2010)去暹粒,飛機晚點將近1個小時。入住暹粒吳哥高爾夫酒店(大堂無空調、有WLAN)。
飛到柬埔寨
圖為暹粒吳哥高爾夫酒店外景
第四天,酒店自助早餐後, 乘車前往景點:聖劍寺、東梅奔、塔普倫寺
聖劍寺
聖劍寺是柬埔寨吳哥一座建於12世紀闍耶跋摩七世時期的主要廟宇。該寺規模巨集大,其長方形的圍牆長800米、寬700米。
通往寺廟有四條路,在寺廟的門口立著數尊手拿長蛇攪動乳海的眾神與阿修羅,在東西兩邊,有一列長的砂岩石蓮花牆,而蓮花上曾經有佛像,但在溼婆派主持時,他們被毀壞。
在聖劍寺東邊入口有一座兩層建築物,相傳這座房子是用來存放聖劍的,它的圓形支柱很像地中海建築風格。從中央聖塔開始,四條狹長的走廊向各個方向延伸,並帶拱頂。在聖塔寺的西面和背面則分別供奉著毗溼奴和溼婆的神龕。
東梅奔寺
東梅奔位於通王城以東,是東池(即東巴萊湖)中央的一座印度教寺廟,它像是縮小版的比粒寺,有三層臺階,上面按梅花狀排列著五座寶塔。不過如今東池已經乾涸,因此寺臺顯得特別高。高出地面數米的東梅奔,會給人一種寺廟山的錯覺。紅色砂岩砌成的三層臺階之上便是五座蓮花塔,外圍還有三層磚牆環繞。寺廟入口的拱門兩邊端坐著一對石獅子,內牆周圍有幾間廊廳,但如今只剩下一些斷壁殘垣。
爬上陡峭的臺階,在第一、二層臺階的四角各有4座與真象同樣大小的大象雕塑,源於四巨象支撐宇宙的古印度神話。它們身披戰甲,雕刻精細、栩栩如生,只可惜有些已經殘缺不全。
上到頂層臺階,近距離觀察這五座蓮花塔。塔身多有損毀,而其他建築也大都倒塌,只剩石雕的門框和廊柱在勉強支撐。
塔普倫寺
塔普倫寺位於柬埔寨吳哥城東約1公里處,位於吳哥窟南部33公里處,四周長、寬據說原有1000米、600米,尊奉婆羅門教和佛教,當地人稱之為“小吳哥窟”,但是現在崩落毀損的情況相當嚴重,目前只剩下長、寬各為40米及30米的內層圍牆了。四面方位開有四座門廊,主殿面向東方,北側突出門廊上有六臂保護神Vishnu的浮雕。由東門走進來,會經過一道長長迴廊,長廊頂端有成列仙女Apsara的浮雕,透露出飄逸浪漫氣息,所以有“舞者長廊”的美譽。
荒蕪廢棄的寺廟,被植物肆意地侵襲。
在巨大的樹根下,人們顯得特別渺小,寺廟建築透著無奈的滄桑與頹敗。
午餐: 新蓮花特色炸排骨餐廳,餐後回酒店休息1.5小時。
通王城
午後參觀景點:通王城、巴戎寺、戰象臺和十二生肖塔、巴肯山。
通王城又稱大吳哥,是吳哥王朝的首都,多次毀於戰火,後幾經重修。先今一直是12世紀摸、13實際初由柬王攝耶拔摩七世所建。圖中是至今儲存相對最完整的一座橋的橋欄雕塑。
吳哥通王城(Angkor Thom),也稱“大吳哥,吳哥通城,吳哥城,洲城”,Thom讀“通”,是“大”的意思,按照梵文原意,Angkor是“城市”的意思,那麼Angkor Thom就是“大城市”的意思。吳哥通王城是吳哥王朝的首都,始建於9世紀,多次毀於戰火,後幾經重建。現今一直是12世紀末、13世紀初由柬王闍耶拔摩七世所建。
巴戎寺
巴戎寺是通王城(即大吳哥)的中心,也是其最精華的部分,建於12世紀末,是國王闍耶跋摩七世為自己建造的寺廟。吳哥王城中最重要的建築之一,這裡有蜿蜒的走廊、陡峭的臺階,最經典的是54座哥特式風格的寶塔,每座塔的四面都刻有神態各異、面帶微笑的佛像。
巴戎寺建築分三層,下兩層為方形,迴廊的牆壁上刻有浮雕;頂層為圓形,豎立著大大小小的佛塔,原來有49座,現只剩37座。中間最大的佛塔高約40多米,其他的如眾星捧月般簇擁在它周圍。 百米多寬的迴廊上原本建有木造的屋頂,但現在只能看到斷壁殘垣和巨大的石柱。
現存迴廊的牆壁上可以看到十分豐富的浮雕,內層主要為神話和宗教故事,如攪拌乳海、毗溼奴神的形象等;外層則以現實生活為題材,從古代戰爭記述到尋常百姓生活百態、洞裡薩湖風光等,是不可不看的珍貴史蹟。 這些活靈活現的浮雕似乎在訴說一段段遙遠的故事,從東門開始順時針遊覽,可以看到的大致內容分別為:出征佔婆、林迦崇拜、水戰、水上生活、贏得勝利、鬥雞和下棋、軍隊、內戰、大魚吞羊、勝利遊行、馬戲團、佔婆人洗劫吳哥。
巴戎寺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帶有神祕色彩的“高棉的微笑”
戰象臺階
戰象臺階—象鼻式的建造思維,戰象臺階的浮雕,見證了當年的血雨腥風。
戰象臺階的大象與騎兵浮雕、癩王臺階上的浮雕、癩王臺階的雕像,整個臺階看上去像是一個巨大的檢閱臺,可以設想一下在吳哥王朝的鼎盛時期,國王站在檢閱臺上簡約士兵和戰象的盛況,當然還有戰象之間搏鬥的慘烈與血腥。
十二生肖塔
十二生肖塔也叫十二塔廟,位於通王城內,共有十二座小塔。之所以被稱為十二生肖塔,是因為各塔上雕刻著不同的動物,類似中國的十二生肖。 從通王城東門以北的勝利門進入,沿著道路直走到戰象臺階前,其正對面的樹叢裡便是十二生肖塔。
一字排開的十二座紅土古塔,造型抽象,而且歷經風雨歲月,也看不出上面的動物雕刻究竟是什麼樣子。其實,對於十二生肖塔的用途一直存在爭議,有的說是用於囚禁和審判犯人(用毒蛇來辨別罪犯),有的說是為了守衛通王城的中央廣場,也有的說是塔與塔之間曾拉起鋼絲或索橋,然後讓藝術家在上面為國王表演節目等等。
巴肯山
巴肯山位於吳哥寺西北約1.5公里處,在通王城南門外附近。這座小山高約65米,是附近的制高點,可以居高臨下遙望吳哥窟。山上建有巴肯寺,是供奉溼婆的印度教寺廟。巴肯山最吸引人之處莫過於這裡壯麗的日落,每天傍晚時分都有非常多的人專程前來。
上到巴肯山山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步行,走15分鐘到半小時左右可以登頂;另一種是騎大象,不過坐墊比較硬,途中晃來晃去會不太舒服。要進入山頂的巴肯寺需要攀登陡峭的臺階,為了控制人流,有時還得分批排隊。請務必在17:30前到達山頂,否則會被工作人員拒之門外,在旺季時還會限流300人,因此一定要儘量提前趕往,佔個西邊的好位子。 來到山頂便是巴肯寺,有五級金字塔式的臺基,廟山頂部是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
第五天,酒店自助早餐後,前往景點: 女王宮、班提色瑪寺
女王宮
女王宮 距吳哥城約25公里,是柬埔寨三大聖廟之一,被譽為“吳哥古蹟中的明珠”。供奉著婆羅門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溼婆。 建於967年的羅真陀羅跋摩(Rajendravarman)時期,而於1002年的闇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時期完成。
女王宮和多數高棉廟宇一樣面朝東方,踏入最東邊的瞿布羅(拱門,Gopura),便可見一條67米長的鋪道一直通向女王宮的主建築群,主建築群由三層院落圍成,神廟在最內層的院落內,神廟的東北方和東南方有兩座通常稱為圖書館的小型建築。
該寺是古代高棉雕塑的最精華作品之一,為紅色砂岩修建而成, 建築主體區域面積約為500平方米。
溼婆(Shiva)與梵天(Brahma)和毗溼奴(Vishnu)為印度教三大主神。溼婆的地位是毀滅者,兼具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
女王宮主要供奉印度教的溼婆神,原名 Tribhuvanamahesvara — 三重世界的主宰 — 即它供奉的主神溼婆。
毗溼奴是敘事詩中地位最高的神,掌管維護宇宙之權,與溼婆神二分神界權力。毗溼奴和神妃吉祥天住在最高的天宿。其性格溫和,對信仰虔誠的信徒施予恩惠,而且常化身成各種形象,拯救危難的世界。 然而現在女王宮的建築看來分為兩部分:東西軸以南的部分供奉溼婆,而以北的建築供奉毗溼奴。
浮雕:女王宮的牆壁、立柱、門楣等建築表面幾乎完全被浮雕覆蓋,沒有一點空隙。女王宮浮雕刀工流暢細膩,造型繁複圓潤,線條纖巧柔美,色彩鮮豔嫵媚,在所有吳哥浮雕中首屈一指,被譽為“吳哥藝術之鑽”。其中的阿卜娑羅姿態優雅,與吳哥寺的阿卜娑羅浮雕齊名。
女王宮採用高棉特有的紅土建造,色彩極為豔麗。含有大量水分的紅土既便於運輸、建築,也利於雕刻複雜細膩的圖案。而建築建成後,經過風乾,就變得異常堅硬,千年不壞。
第三層院落東西長110米、南北寬95米,由鐵礬土建成,東西軸的兩端分別開了兩道瞿布羅。兩道瞿布羅的山形牆均已不在原位,其中東瞿布羅的山形牆散落在地上,而西瞿布羅的山形牆現由巴黎的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第二層院落的外圍是一道東西長42米、南北寬38米的鐵礬土圍牆,內圍是一道邊長24米的正方形磚牆,外圍牆的東西軸開有兩道瞿布羅。
班提色瑪寺
班提色瑪寺 建於12世紀中期,屬於印度教風格,在蘇耶跋摩二世時期建造,大約的遊覽時間為30分鐘。寬闊和平坦的風格將其與吳哥窟的其他建築區分出來考古學家在本世紀對班提色瑪寺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
班提色瑪寺和吳哥窟的其他建築幾乎是同時建造的。寺廟和塔的風格和吳哥窟的塔非常相似,特別和泰國的高棉寺相似度極高。
班提色瑪寺,有色瑪族的寨堡之意,Samre也有刺青的意思。風景名勝班提色瑪寺,有護城河和高牆環繞的雄偉寺院,內部被迴廊包圍的中間位置建有中央祠堂,迴廊周邊還有附屬平臺。尤其是中央祠堂設有主殿,主殿與東塔門很近。
中央祠堂與東西塔門為不相連的建築。周圍城牆與中央祠堂以迴廊連結的手法在吳哥窟中也可以看到。第一、第二城牆(迴廊)也都各自設定了東西南北4個塔門,第二城牆的內部有兩棟朝西的藏經樓。
午餐: 平等餐廳特色柬式Amok餐廳後回酒店休息2.5小時。下午參觀吳哥寺
小吳哥
吳哥寺無疑是吳哥遺蹟中最令人歎為觀止的廟宇,人們普遍認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城內古堡高高矗立,城外護河城緊緊環繞,主建築周圍有大片空地,以前應該是僧人或平民居住的草木房屋。可見吳哥寺曾經是一座僧侶眾多、香火旺盛的大寺廟。
現在主體建築的東北角上有些較新的佛殿和僧房,仍有不少僧侶在這裡修行。身披鮮豔的橘紅色袈裟的身影在青灰色的古寺中穿行,是攝影師們非常喜歡的拍攝題材。
在迴廊的內壁及廊柱、石牆、基石、窗楣、欄干之上,都有浮雕。內容主要是有關印度教大神毗溼奴的傳說,取材於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話《乳海》,也有戰爭、皇家出行、烹飪、工藝、農業活動等世俗情景,裝飾圖案則以動植物為主題。
從裡邊向外望,赫然發現,牆上有許多婀娜多姿的人像浮雕,據說是象徵仙女下凡,以千年前的雕刻技術來說,竟然能把仙女刻畫得如此活靈活現,而且每一尊的表情、面貌、衣著完全不同,真可說是鬼斧神工之作。 這一群手足舞蹈的美麗仙女叫做阿帕莎拉,又被喻為是東方的蒙娜麗莎,相傳是由浪花所變成的。巨集偉的吳哥窟正因為有了這群俏麗的仙女環繞,而整個鮮活了起來。
吳哥窟臺基和中國古典臺基最大的差異,在於臺基周邊的建築物;中式臺基周邊常圍以高一米左右的望柱和石欄,吳哥窟的臺基的周邊則圍繞著4-5米高的石柱迴環畫廊。吳哥窟的多層臺基比同層數的中式臺基高出幾倍。
臺基、迴廊、蹬道、寶塔構成吳哥寺錯綜複雜的建築群。其佈局規模巨集大,比例勻稱、設計簡單莊嚴,細部裝飾瑰麗精緻。全部建築用砂石砌成,石塊之間無灰漿或其他粘合劑,靠石塊表面形狀的規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結合在一起。當時的石工可能不掌握券拱技術,所以吳哥寺沒有大的殿堂,石室門道均狹小陰暗,藝術裝飾主要集中在建築外部。
高聳的須彌山塔體外壁上,精美的仙女浮雕,還殘留著紅色。可以想象千年前,那該是多麼地美豔。
吳哥窟頂層有五座寶塔,則完全地象徵須彌山的五峰。吳哥窟的臺基,也從早期平整的簡單臺基,演化為富有藝術性的須彌座形式,上下寬,中間略窄,構成束腰;束腰有水平稜裝飾,雄健而簡潔。臺基在中國古典建築中,也佔重要地位,多層臺基也是常見的建築形式。
落日餘暉中的吳哥寺,建築物上似乎鍍了一層金。
太陽就要落山了,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壯美的吳哥窟。
晚餐,洞裡沙湖自助餐廳用餐後送回酒店。
第六天,上午自由活動(午餐無團餐),中午12點酒店退房,然後在酒店大堂靜候至15:30團隊送機場,傍晚乘VN836次航班由暹粒飛河內,抵達河內後,繼續乘車前往下龍灣,車程約3小時,抵達後入住酒店休息。因飛機誤點,我們實際入住下龍灣明珠大酒店時,已經是凌晨1:30分左右。身體相當疲憊勞乏。
第七天,早餐後,8點啟程提行李乘車去下龍灣遊覽。遊覽時間: 約3小時30分鐘
美麗的下龍灣
下龍灣 是越南以山水風景優美著稱的旅遊勝地。這裡山奇水秀,風景如畫,是喀斯特地形最瑰麗的地區,素有“海上桂林”之稱,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瞧,一條吃船的‘魚’
天宮洞是下龍灣不可錯過的美景之一。這是一處典型的喀斯特溶洞風貌。步入洞中,千奇百怪的鐘乳石,讓您不由浮想聯翩。既有唐僧打坐誦經、孫悟空的金箍棒,也有天女神龍的纏綿愛情,還有胡志明主席盛邀毛澤東主席共觀美景等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鐘乳石造型。
風帆石位於下龍灣,因其神祕和獨特而得名。
經河內返回北京
中午,在遊船上用餐。餐後下船乘大巴車,往河內趕路,經過4.5個小時的路程,終於在擦黑時抵達河內。用過晚餐後,入住河內酒店。
第八天,早餐後,提行李8點準時出發,送團到機場。乘VN512次(10:10/14:45)返回北京。
本次隨團越柬之旅圓滿結束。
攝影器材:尼康D5000型單反相機
旅遊花絮
按理說上述文字圖片,已經把本次隨團旅遊全部景點做了簡單描述。下面將旅途中拍攝的小花絮,呈獻給愛玩的你!
瞧西貢中央郵局街頭這哥們,喝水的姿態夠帥吧!
瞧這姐們,聚精會神地拍攝永長寺的佛像;豈不知自己已經成為一道風景。
西貢街頭的這三位在幹啥?贖買護照?
南越武警正在給西方老遊客辨別要找的地址。
正在海灣裡尋找買主的水果船。
圖片中的白牛與下圖的黑人形成鮮明的對比。
柬埔寨的男孩子,給糖果就配合照相,萌不?
這女娃在看啥?
小吳哥寺內的算命僧侶。你看,求籤者多麼地虔誠!
遊客在與柬埔寨黑妹討價還價!
這些業餘音樂家,一成不變地演奏著同一首樂曲,他們大部分都是在柬越戰爭中被地雷炸傷的肢殘者。
這個可愛的小妹妹,正在寺廟中獲得老人的祈福!
柬埔寨寺廟外,製作售賣牛皮畫的匠人。
叫賣剝好的山竹肉;你見過和國內茄子一樣大的山竹嗎?
你看,西方妞與東方妞的修行方式,是多麼地不同呀!
以上圖片,別無它意,僅供娛樂!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