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漫遊美國之二 美國國家公園

漫遊美國之一 美國東部
漫遊美國之二 美國國家公園
漫遊美國之三 美國西部
漫遊美國之四 感悟夏威夷Ahaka手勢和Aloha問候語
美國國家公園(United States National Parks):是美國最寶貴的歷史遺產中的一部分,它作為美國人的公共財產得到管理,併為讓後代享用而得到保護維修。美國利用國家公園保護國家的自然、文化和歷史遺產,並讓全世界通過這個視窗瞭解美國的壯麗風貌、自然和歷史財富以及國家的榮辱憂歡。
美國國家公園目前有59個,我們此次漫遊美國,只去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國家公園,窺見一斑,但也收穫頗豐,獲益匪淺。讓我從大鹽湖羚羊島為出發點,帶領你去領略美國國家公園的流光溢彩。

美國國家公園標誌(NATIONAL PARK SERVICE),雪山、犛牛、森林和湖泊,只要是國家公園都能找到如此標誌。

一 鹽湖城

我們乘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飛機從布法羅機場起飛,一個小時後飛到巴爾的摩,然後再從巴爾的摩起飛,飛往鹽湖城。到達鹽湖城時,時鐘需要往後撥慢2小時。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是廉價航空,優點是國內航線行李免費託運兩件,另一個奇葩之處,乘客沒有固定坐位號,上飛機後只要有空位都可以坐,乘務員不是空姐,而是空叔、空嫂。其他航空公司沒有免費托執行李,所有航空公司沒有免費正餐。

在飛往鹽湖城途中,不同顏色的巨大的圓形佈滿大地,也不知何用?

像膠木唱片似的,圓圓的軌跡從圓心向外擴充套件,很有規律,它的旁邊有農田以及社群建築。

飛機接近鹽湖城,透過舷窗便可看到一片斑駁的鹽湖。廣袤的湖水在太陽的對映下,泛起多彩的炫光,給這片曾經的蠻荒之地罩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

大鹽湖面積接近4000平方公里,是滇池面積的十倍,我們當天將與大鹽湖親密接觸。

從飛機上看,同方向飛行的飛機。


大家興高采烈、精神煥發,漫步在美國機場。從鹽湖城機場出發,參觀鹽湖城三個著名景點。

1.1 猶他州政府議會大樓

猶他州州議會大廈修建在一個小山坡上,巨集偉壯觀。外部包括外牆、平臺、階梯全部用花崗岩建造,猶他州州政府大樓其氣派的豪華程度真不輸於美國國會大廈,只是體量小一點而已。

州議會大廈裡面很高大華麗,大廈頂部有著銅製圓頂,大樓內部寬敞、精緻,所有牆面都鑲嵌天然大理石。縱觀大廳,圓形的穹頂用銅製造,特別是內部那幾十根直徑達1米,高達十米的園柱表面的紋理自然完整,找不到一點拼縫,像是用整塊大理石打磨而成。穹頂上和四個拱形交叉角都有象徵城市建設和先人奮鬥景象的彩色壁畫,令人感覺氣勢恢巨集。

議會大廈外有寬闊的大草坪,綠草茵茵,環境優雅,漫步在小路上,還看到有一座印第安人首領的雕塑,這是為了紀念曾經為猶他州做出貢獻的開拓者。

鹽湖城是美國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在猶他州特有的宗教背景下,據說這裡社會風氣保守,民風淳樸,重視家庭,居民受教育程度高於其他州。

美國除了有國旗、國徽外,各個州還有州旗、州徽。
猶他州州徽說明:
1847:在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創始人小約瑟夫·史密斯(Joseph Smith Jr.)去世後,楊百翰(Brigham Young,1801年6月1日-1877年8月29日),擔任教會首領一職。為躲避宗教迫害,他率領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摩門教)的教友長途跋涉,於1847年來到鹽湖城並定居下來。1848年美墨戰爭後,楊百翰任猶他州第一任州長。
1896:1896年猶他州併入美國,成為第45個州。
正中的蜂窩圖案:猶他州(UTAH)被稱為蜂巢州或蜂窩州是因為蜂巢符號與該州有關,已將它用於州旗、州徽等。蜂巢象徵產業和毅力,因此蜜蜂也被稱為辛勞的工人,猶他州的早期定居者,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也叫做摩爾門教)的主要成員,認為蜜蜂是代表他們勤奮和努力工作的象徵。這種與蜂蜜辛勤勞作的聯絡也是該州座右銘,是“勤勉”的原因所在。
圖上部是美國國鳥白頭海雕。

站在州議會大廈前,遠眺鹽湖城景色也是不錯的,對面的遠山雄偉壯觀,城市的建築也很獨特。

州議會大廈右側邊的老政府大樓。

遠處,群山巍峨,儘管已是6月下旬,但山體仍是白雪皚皚。

州議會大廈前的花園裡矗立著一座雕塑,一面是紀念猶他州退伍軍人雕像,而另一面則記載著猶他州和摩門教的悠久歷史。

英姿颯爽的猶他聖女與退伍軍人雕像。

1.2 聖殿廣場

聖殿廣場是猶他州鹽湖城市中心一組屬於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摩門教)總部的建築群,包括鹽湖城聖殿(上圖前)、鹽湖城大禮拜堂(上圖後)、鹽湖城聚會堂、海鷗紀念碑和兩個遊客中心。佔地10英畝,周圍有圍牆環繞,鹽湖城聖殿是世界上最大的摩門教聖殿。
摩門教的教會總部在美國猶他州鹽湖城,根據2014年8月15日教會公佈的數字,教會有1508萬2千28名教友,當中約639萬人在美國居住,是美國第四大宗教團體,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新興宗教 。

鹽湖城聚會堂
聚會堂是聖殿廣場上外觀最華美,色彩最絢麗的一座建築物,建於1877 年。


聚會堂的外觀精美細緻,但內部的佈置卻略顯簡樸,最吸引眼球的,便是臺上的那架巨大的管風琴了。

鹽湖城聖殿
鹽湖城聖殿(Salt Lake Temple) 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全世界130多個聖殿中規模最大,也是最著名的一個,是聖殿廣場的核心。鹽湖城聖殿是總會會長團和十二使徒定額組每週的會議地點。因此,鹽湖城聖殿是摩門教至高無上的至聖所。鹽湖城聖殿面向耶路撒冷的方向,令人想起所羅門聖殿,但是聖殿內部不向遊客開放。
鹽湖城聖殿庭院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庭院綠化極好,碧綠平整的草坪,盛開的各色鮮花,水池邊孩子們在盡情嬉戲,藍天下的婆娑樹蔭都讓這裡充滿了溫馨與寧靜。坐在一隅小憩,那是相當的享受。每年有幾百萬人來這裡參觀,儼然已成旅遊必去的熱門景點。

1830年教會成立,教會也通常被稱之為“LDS Church(後期聖徒教會)”和“Mormon Church(摩門教會)”。教會會友通常被稱之為“Mormons(摩門教徒)”或“Latter-day Saints(後期聖徒)”,這兩項名稱都被信徒門接受。“摩門”這個稱呼是在1830年《摩門經》出版後出現的。雖然原來使用這個字有貶損之意,這個詞後來也在教會裡面廣泛使用。
我們原知的摩門教,也是被認為是多妻制度的“邪教”。其實不然,通過來到鹽湖城摩門教的總部參觀,才糾正對其偏見看法。但多妻制度的說法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多重婚姻是在教會早期先驅者時代極少數人的作法,這種情形已經在1890年終止了。”,這是摩門教義中自己的說法。

在1830年4月6日,史密斯和另外5位同伴在另外56人的見證下於紐約州Fayette(菲也特)建立了教會。史密斯最終於1844年6月27日在伊利諾州Carthage(迦太基)的監獄裡被暴徒謀殺。教會裡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會長楊百翰後來被選為下一任先知和教會會長。面對繼續不斷的被騷擾,大部分的教會成員後來逐漸地加入楊百翰移往大鹽湖山谷一帶的行列,大鹽湖山谷以前是墨西哥屬地,鹽湖城即為此教會早期的教徒拓荒建成的一座城市。
楊百翰帶領的信徒於1847年在鹽湖城安定發展起來,此處亦為當代該教會的總會的所在地。於1848年墨西哥戰爭後,猶他州成為美國第45個州,鹽湖城納入猶他州,楊百翰成為第一任州長。
摩門教與其它基督教派的區別:
十字架
後期聖徒認為耶穌已經死而復生,克服死亡,完美地完成他來到塵世的使命和目的。成為基督,救主,活著的神。而十字架作為殺死耶穌基督,令他感到無比痛苦的工具,聖徒們都不會使用,更不會放置在教堂內任何地方。
飲食
後期聖徒認為煙、酒、茶、咖啡都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所以人們不會從他們的飲食中看到。
服飾
後期聖徒認為身體乃是神的殿,是神居住的地方,所以從不會隨意裸露身體、男性儘可能穿著整齊、清潔的衣服,女性會拒絕穿著暴露的衣裳。
自由
後期聖徒認為自由選擇權是神賜與人類的寶貴權利,每個人都有權為自己賺取的永恆酬賞或永恆的懲罰。所以後期聖徒從不會與人爭辯對與錯的問題。
死亡
後期聖徒認為新生命與死亡,是塵世生活中所必須經歷和學習的重要一環,後期聖徒面對尤其是血親、至交好友的死亡,不會有過度的悲傷,或太難過的表現。他們相信透過聖殿,能幫助他們永遠連結在一起,永不分開。
溫和言語
後期聖徒致力仿效耶穌基督的榜樣為模楷,將福音原則溶於生活之中∶彼此相愛。
寬恕
對於真心請求和解,尋求寬恕的人,後期聖徒會願意接納他們,建立友誼。神說∶我願意寬恕你們犯的所有罪過,不再記起你們的罪,但你們必須先寬恕所有的人。
性的純潔
後期聖徒認為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是神在創世時代起,為了人類的幸福來制定的,建立婚姻的目的是為了創造骨肉身體予靈魂居住,靈魂與肉體結合成為活人。所以不接受除了婚姻以外的任何形式的性行為。

鹽湖城聖殿,在高64米的教堂頂上的小金人,是摩洛尼天使的金像。小金人面向東方,面向基督教聖城-耶路撒冷,下圖是聖殿廣場的史密斯紀念館內供奉的耶路撒冷聖城的沙盤。

耶路撒冷(Jerusalem)是基督教(包括天主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的聖地。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的聖地。據傳,基督教創始人耶穌被其12門徒之一的猶大出賣後,被猶太祭祀長和守殿官並長老拿住,羅馬帝國猶太省執政官彼拉多判無該死的罪後,迫於猶太民眾和宗教人物的壓力將耶穌釘死在耶城外的十字架上。《聖經》稱,耶穌去耶路撒冷僅僅是遵照上帝的旨意,為救贖世人之罪而死。但他死後復活,40天后升入天堂,重又回到了上帝的身旁。耶路撒冷是耶穌一生中在最關鍵的時刻度過的地方。
對基督教來說,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是上帝賜予人類的救世主。耶穌被釘死的受難地,最後一次晚餐餐室、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之母海倫娜太后於公元335年巡遊耶城時,在耶穌墓地上建造的聖墓教堂等等,均是世界基督教徒心目中的聖地。

摩門教教會的財富
摩門教實行“強制”的“什一奉獻”,一個簡單、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律法。它的宗旨是鞏固信徒靈性,消除貪婪和貧窮,拉近經濟差距。教眾按自己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自覺交給教會,由於大部分教眾相互聚居,對各自收入知曉甚多,少數不按比例十分之一奉獻教會的教徒,往往會承受巨大心理壓力,輕則去教堂受到歧視,坐的位置和別人不一樣,重則受到騷擾,甚至動用法律手段。在此“強制”措施下,教會收入極為可觀(每天收入高達300萬美元),相關收入除幫助苦難弟兄外,就是用於修建聖殿,但摩門教對外捐獻的財物只幫助摩門教徒,因此只有入教才能得到幫助。
一些在美國所知的摩門教會控股包括:
* 在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美洲最大的核果生產廠商。
* 保險公司:約有16億美元資產。
* 美國第14大連鎖廣播電臺公司。
* 德撒律早報:一份美國猶他州日報,該州第二大日報。
* 場德撒律牧牛及柑橘農: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全世界最大的牧牛農場(1260平方公里),農場土地價值估計約8.58億美元。
* 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買下356平方公里土地,使該公司在該州的土地面積達到923平方公里。該公司也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東部擁有估價在1千萬美元的土地。
* 波利尼西亞文化中心:在美國夏威夷州,夏威夷的營利性遊客景點。
由此可見,摩門教是世界上最有錢的教會之一。

聖殿廣場內的遊客中心,二樓有史密斯紀念館。

史密斯紀念館在遊客中心的樓上,高高豎立著一尊基督耶穌的雕像。

與基督耶穌對話,聆聽他的教誨。

一幅巨大的弧形背景,環繞耶穌塑像身後,星光燦爛,環宇蒼穹,氣勢巨集大,好像耶穌統領宇宙。


聚集在基督耶穌麾下。

佈道

救贖

鹽湖城大禮拜堂
橢圓形大禮拜堂,是聖殿廣場最早的三座建築之一。始建於1864年7月,1865年開始屋面施工,在遇到許多困難後,終於在1867年春天完成了46m寬,76m長,21m高的橢圓形屋頂,於1867年10月投入使用。 據說設計這個大禮拜堂時的靈感來自於帳篷,它的設計巧妙:利用拱頂回音的原理,在沒有麥克風的情況下,臺下任何角落都能清晰地聽到臺上傳道人的聲音。


鹽湖城大禮拜堂曾作為半年一度的摩門教大會會場使用了132年,2000年後,由於參會人數太多改到了新的會議中心,這裡則定期舉辦一些摩門教徒的活動。

裡面最吸引人眼球的是特大的管風琴,由大小不一的一萬一千支管子組成。新澤西州大西洋城裡的大會議廳裡那個管風琴是世界最大的,這個看起來比那個也小不了多少,真的是有種非常震撼的感覺。我來的這天大禮拜堂裡3500個座位空空的,沒有多少人。大管風琴看起來更加顯眼,真希望它能突然奏響聖曲,讓我親身感受一下它的神聖威力。

聖曲在大禮拜堂內迴盪,餘音縹緲,能使人如醉如痴,不能自拔。

聖殿廣場的庭院內,矗立著不少有關摩門教歷史典故的雕塑。上帝的使者,先知約翰向摩門教的創始人史密斯施加洗禮。

譯文:恢復亞倫祭司的地位
1829年5月15日,約瑟夫.史密斯和奧利弗.考德里走進樹林,向上帝尋求洗禮。就在他們禱告的時候,一位從天上來的使者,駕著天上的雲彩降臨(約瑟夫.史密斯,歷史1章68節)。這使者就是施洗的約翰,曾在約旦河裡給基督耶穌施洗過,現在又復活了。他把手按在約瑟夫和奧利弗頭上,把亞倫祭司的職位賜給他們各人。這祭司的職位,已經離開地球許多世紀,包括從上帝恢復的權利,為赦罪施洗。

先知約翰給兩人施洗,從此摩門教在美國建立,直到現在,全世界都有它的信徒。

1.3羚羊島州立國家公園

從聖殿廣場出來,汽車向北駛去,將參觀當天的第三個景點:羚羊島州立國家公園。

大鹽湖是北美洲第一大鹽湖,湖平均水面為3885平方公里,它位於美國西部風華達山和瓦薩啟山之間的盆地中,行政區屬於猶他州,距離州府鹽湖城40公里。大鹽湖乾燥的自然環境與著名的死海相似,湖水的化學特徵與海水相同。湖面海拔約1280米,大部分割槽域鹽度高達150-288‰,超過海水的鹽度。

美國國家公園以及西部汽車之旅,從大鹽湖的羚羊島開始,漫遊美國。

由於當地設有猶他湖公園及開闢有水禽和鳥類保護區。建立野生動物保護區,以保護鵜鶘、蒼鷺、鸕鶿和燕鷗等珍貴野禽。鹽湖已經乾涸的部分被稱作博納維爾鹽灘,平整的鹽灘是賽車、飛機跑道和宇航器降落的好地方。

這是野牛雕塑,如果是真的野牛,我可不敢靠得那麼近,野牛的牛脾氣一來,後果不堪設想。

羚羊島是鹽湖裡8個主要島嶼中最大的一個,佔地28022英畝。一條12公里長的堤壩道路與羚羊島相連。島上有不少美洲野牛。一個個懶懶的,像是雕像一般。1893年,12頭野牛(Bison)被帶到島上,現在已經發展到500到700頭。

大鹽湖巨大的湖鹽儲備,也是美國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之一。

離開羚羊島州立國家公園,在附近吃了晚飯。然後又繼續向北驅車3小時,下榻在愛達荷瀑布城的酒店,準備第二天去黃石公園參觀。
這天是在美國最為奔波的一天,我們凌晨5點從布法羅的酒店起床,然後從布法羅乘飛機到巴爾的摩機場,轉機到達鹽湖城。又馬不停蹄的參觀了三個景點,接著又驅車3小時,到達愛達荷瀑布城已經是晚上10點後。總共行程數千公里,用時約20小時(到達鹽湖城時,按當地時間標準,時鐘又撥慢2小時。),沒有一點體力與耐力是吃不消的。

6月23日早晨,從愛達荷瀑布城又驅車3小時,經黃石公園西門進入公園內參觀。

二 黃石國家公園

黃石公園西門的黃石國家公園牌坊,既簡單又原生態。黃石公園共有五個入口,兩個北門入口,各一個西門、南門、東門入口。

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簡稱黃石公園,1872年3月1日它被正式命名為保護野生動物和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於197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它是世界上第一個最大的國家公園。

黃石公園佔地面積近9000平方公里,公園內環山公路長達500多公里,8字形的環形公路,將各景區的主要景點聯在一起。園區內徒步路徑達1500多公里,黃石湖、肖肖尼湖、蛇河和黃石河分佈其間。公園四周被卡斯特、肖肖尼、蒂頓、塔伊,比佛黑德和加拉廷國有森林環繞。黃石公園那由水與火錘鍊而成的大地原始景觀被人們稱為“地球表面上最精彩、最壯觀的美景”,描述成“已超乎人類藝術所能達到的極限”。
黃石公園分五個區:
1 西北的猛獁象溫泉區以石灰石臺階為主,故也稱熱臺階區;
2 東北為羅斯福區,仍保留著老西部景觀;
3 中間為峽谷區,可觀賞黃石大峽谷和瀑布;
4 東南為黃石湖區,主要是湖光山色;
5 西及西南為間歇噴泉區,遍佈間歇泉、溫泉、蒸氣池、熱水潭、泥地和噴氣孔。園內設有歷史古蹟博物館。
我們這次二進黃石公園遊,除了東北的羅斯福區外,匆匆忙忙,走馬觀花似的遊了四個景區的主要景點。遊覽黃石公園期間,我們就住在上圖左上角的“大天空滑雪度假村(Big Sky)”。

黃石超級火山位於黃石國家公園內,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火山整體以黃石湖西邊的西拇指為中心,向東向西各24公里,向南向北各80公里,構成一個巨大的火山口。在這個 火山口下面蘊藏著一個直徑約為70公里、厚度約為10公里的岩漿庫,這個巨大的岩漿庫距離地面最近處僅為8公里,並且還在不斷地向上膨脹,從1923年至今,黃石公園部分地區的地面已經上升了70釐米。2011年1月,科學家們警告稱,黃石火山或許已經進入活躍期,一旦該火山噴發將導致災難性後果。
如果上述推斷正確,那麼我們在黃石公園的整個活動都是在這個巨大火山口內進行的,既冒險又刺激。

2.1 猛獁熱泉

通往黃石國家公園的道路,蜿蜒在北美西部廣袤的山谷之中。行駛在這裡,你能欣賞漫山盛放的野花,相互交織的高山低谷,以及將這片地貌勾勒得錯落有致的綠林古木。這裡是大自然的聖地,充滿了鮮活生命與壯麗奇景。
懷俄明州里的每一寸山脈與積雪都在傾訴自然之美。愛達荷州冒泡的溫泉是能潤澤人心的冬日暖懷。而在蒙大拿州中的西黃石地界裡,漫天的奼紫嫣紅也總揮灑著生命,在陽光下炫耀色彩和生機。美國的每條公路上,都有值得停步靜賞的山光水色。

初識黃石,我們參觀黃石公園的第一個景點是位於西北門不遠處的猛獁象溫泉(熱臺階區)。

黃石國家公園管理處有許多對遊客的警告,其中之一就是不要接近危險動物(當動物注意到你時,表示你已經太過接近動物了)。也不要停留在危險的區域,許多地熱地型的溫度都達到沸點,而且氣體可能是有毒的,2004年,公園曾發現有5頭美洲野牛因吸入有毒的地熱氣體而死亡。

請遊客在指定的路徑上走,就是說不要爬野山,遊客的活動限於在公園指定的步道和木板棧道上。 黃石地熱區的地面是脆弱而且薄薄的,正下方有滾燙的水,曾有來黃石旅遊的遊客跌落並葬身此地。

猛獁象溫泉和公園內其他的地熱現象有很大不同。由於石灰石柔軟的屬性,石灰岩的成長遠比鈣化的石灰石成長快。當溫泉經過石灰石噴出時,大量的岩石在熱水中溶解,又在地表形成白堊層,也就是石灰石臺階。

以石灰岩地形聞名的猛獁象溫泉,溫泉所形成的雪白及暗黃臺階,有如梯田一般。

有些石灰岩也會隨山勢隨意鑲嵌,黃色和白色的石灰岩涇渭分明。

但多數是黃白相間的石灰石熔岩。

猛獁象溫泉是世界上已探明的最大的碳酸鹽沉積溫泉。它最顯著的特點當屬米涅瓦階地,那是幾千年來冷卻沉澱的溫泉水所形成的一連串梯地。

碳酸鹽溫泉水千萬年來永不停息的向地表滲透,創造出千奇百怪的地理奇觀,宛如地球創世之初。

原始山錐也在多彩的熔岩中爭奇鬥豔。

石灰岩黃如瑪瑙,白如冰糖。

多姿多彩的石灰岩,是一幅絕美的風景畫卷。

熱泉在那小山包上,熔岩漿從山包上湧出,霧氣騰起,岩漿向下流去,並形成一階又一階的層層迭迭的階梯。熱泉在朝陽的照耀下,五顏六色,光彩奪目。整個山包就象層層迭迭色彩絢麗的奶油乳汁山包。那顏色以雪白及乳白色為底,以紅色,褐色,黃色,桔黃色,綠色,墨綠色點綴其間,象一幅美妙絕倫的山水油畫。

猛獁熱泉俗稱蛋糕溫泉,你看它就像剛出爐的新鮮蛋糕,冒著餘熱,等待上桌。

幾百萬年前猛獁象溫泉地區底部的海水,為這裡留下了厚質的沉澱性石灰石。當高溫的酸性溶液流經岩石層到達溫泉表面的過程中,它溶解了大量的沉澱性石灰石。一遇到空氣,溶液中的部分二氧化碳就會從溶液中揮發。同時固體礦物質形成並最終以石灰華形式沉澱,就形成了不同顏色的階地。

猛獁熱泉周邊綠地蒼翠,樹木茂盛,說明它是黃石火山的一個肚臍眼,向外界展示它的能量與熱情。

參觀完黃石公園的第一個景點,就已使我們大開眼界,後面五彩繽紛的景點將更加精彩。

2.2 諾里斯間隙泉盆地(七彩調色盤)

從猛獁熱泉出來,又原路返回,諾里斯間隙泉盆地在猛獁熱泉南部。

步行在去諾里斯間隙泉盆地的小路上,看見脊背上黑白相間皮毛的美洲松鼠,它的尾巴長度超過體長。

精靈的美洲松鼠完全不怕人,照樣我行我素,東躥西跳,確實可愛。

諾里斯噴泉盆地,美麗和奇異。

諾里斯博物館

諾里斯間歇泉盆地是黃石地區溫度最高,歷史最久,最活躍的地熱區。目前整個黃石地區通過鑽孔測量記錄到的最高溫度在諾里斯(Norris)地下326米處,237攝氏度。諾里斯地區幾乎就沒有低於沸點的地熱活動(黃石公園平均海拔為2400米,沸點為93攝氏度)。

菌類形成的橙色溫泉

這裡流淌的溫泉顏色又是綠色的。

生活溫度計,圖右顯示,這裡溫度從38°~60°不等。

地熱的蒸汽籠罩著整個景區,淡淡的硫磺味撲鼻而來,這充滿硫磺的空氣,應該在安全範圍,否則公園管理處也不會讓大批遊客進入。

來到一個間隙泉旁,只見水蒸氣從泉眼噴出,並伴有隆隆響聲,泉水即將噴發。

一會兒,間隙泉果然噴發,盛為壯觀。黃石公園有超過10,000溫泉和300多個間歇泉,擁有290多個瀑布。

諾里斯間歇泉盆地有黃石公園裡最熱最不穩定的一系列間歇泉,世界上最大的間歇泉蒸汽船間歇泉也位於此區,它長期蟄伏,很久才噴發一次(上次噴發為2008年),曾創造了噴發高度為115米的記錄。


到處是熱氣騰騰的地熱景觀,這在其他地方是難以見到的。比如,我們參觀雲南騰衝火山時,只能見到被樹木覆蓋的小火山口、火山石,以及柱狀節理,看不到一點火山活動的跡象。而來到黃石公園,給你感覺到的是,到處是熱泉奔流、熱氣沖天、熱水沸騰、熱泥冒泡,只不見滾熱鮮紅的岩漿(在夏威夷大島就能看見)。使你好象置身於一個天神在攪拌的大熱鍋裡,稍不留神你也許熔於其中。但沒有那麼可怕,既然公園開放,遵守公園安全告示,安全還是應該有保障的。

世界上的噴泉絕大多數都是“鹼性噴泉”,而諾里斯噴泉卻是少數的“酸性噴泉”。

2.3 黃石大峽谷

從諾里斯間歇泉盆地出發,向東經過黃石公園8字形公路的中間腰線段,就來到黃石大峽谷。
黃石大峽谷位於釣魚橋和高塔之間,由黃石湖流出的河水,流經大約3 8公里地帶所造成的險峻峽谷,就通稱為黃石大峽谷。這裡有黃石公園最壯麗、最華美的景色。97公里長的黃石河是“美國境內惟一沒有水壩的河流”。在這裡,河水陡然變急,衝開四濺的水花,形成兩道壯麗的瀑布,轟鳴著洩入大峽谷。

藝術家之地( Artist Point)觀景點是參觀大峽谷的絕佳位置。
往前望去,這最精美,最壯麗,最迷人的長幅天然畫卷頓時映入你的眼簾:在你的正前方正中位置,是那高近百米的下瀑布,千百萬噸水從那裡直面傾下,一洩千里,騰霧立即從那深潭裡騰起;瀑布兩邊是那直落千丈的陡峭巖壁,在你的左右兩邊延伸過來,形成了萬丈深淵的峽谷。而最絕的是這兩邊崖壁的顏色及造型,它的顏色,是以淡淡的黃色為底,皴(cun)上褐色和黛青色。其它尚有赭紅、粉紅、純白等交織,經千年雨水沖刷,形成妙不可言的絢麗圖案。

從這裡望過去,黃色的山岩層層疊疊,黃石河在峽谷中蜿蜒穿梭,

這就是黃石大峽谷最引人入勝地方,它不僅有洶湧奔騰的河水,曲折幽深的峽谷和飛流直下的瀑布,還有峽谷兩岸峭壁呈現出的豐富的顏色。

峽谷中部,是那條彎彎曲曲的黃石河從那霧下的深淵裡走過來,流到了你的腳底下;懸崖之上,以及瀑布的那邊,是那層層迭迭鬱鬱蔥蔥的墨松林;而松林之上,就是那飄忽著白雲的藍天。

下瀑布如一條白簾掛在遠處的巖壁上,瀑布飛流跌下谷底,水霧飄逸升上峭壁。峽壁多姿色彩濃郁,青松挺拔翠綠欲滴。整個峽谷看上去濃墨重彩,活脫脫一幅天然山水畫。

黃石公園裡有至少4.6米高的瀑布290座,最高的瀑布就是落差94米高的“下瀑布”。LowerFalls(下瀑布)象一條白練掛在天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歎叫絕。

從這裡看過去,瀑布如一匹白練高懸崖上,水氣從谷底直上半空,彩虹橫跨絕壁,非常壯觀。下瀑布的落差是尼亞加拉瀑布的兩倍。

黃石大峽谷與科羅拉多大峽谷完全不同, 黃石大峽谷絢麗的色彩點綴的山谷猶如中國國畫中的山水畫;科羅拉多大峽谷則表現得原始和奔放。它們分別象徵:一陰一陽;一柔一剛,一個華麗一個粗獷;一個優雅一個豪放;一個端莊一個不拘一格;一個小巧玲瓏一個大氣凜然。

人在畫中,畫在心中。

紅黃色的石壁與深藍色的天空構成一幅令人震撼的大自然美圖。

黃石大峽谷是由黃石河沖蝕被地熱腐蝕的火山岩而成的,橙紅、黃、淺藍、深褐,白、黑等各種顏色在風化的火山岩石上交織,陡峭的巖壁上面就像塗抹了一層濃厚的油彩。五光十色,光怪陸離,在陽光的照耀下,炫麗奪目,一步一變幻,呈現出迷人的色彩,巖壁的色彩任憑千萬年的風吹雪蝕日晒雨淋,依然豔麗如新。

駐足觀賞,最引人入勝的既不是峽谷的深度和形狀,也不是唱著歌在浪花中洶湧奔流的深綠色河水,令人最難忘的是那光怪陸離,五光十色的風化火山岩。
峽壁從頭到腳都閃爍著耀眼的光彩――白、黃、綠、藍、硃紅以及無數與紅色相調而出的間色,四周的一切看上去像油彩。眼前的岩石,牢固的色彩既不會被沖刷而去,也不會因風吹日晒而褪色。

2.4 老忠實噴泉

老忠實噴泉
是美國黃石公園中最負盛名的景觀。黃石最著名的間歇泉是老忠實噴泉,它不像其他噴泉那樣爆發沒有規律,它每隔幾十分鐘,就會噴發一次,從不叫旅客失望。它始終如一的忠實受到世人的喜愛。

每次噴發間歇為45至125分鐘,1939年時平均時間為66.5分鐘,現在已經逐漸升至90分鐘。同時其規律為雙峰分佈。 每次噴發歷時約4分鐘,噴得最高最美之時是前20秒,每次共噴出熱水約4萬升,高度達40-50米,水溫攝氏93度。

當我們到達老忠實間隙泉時,就看見一塊牌子上標註的老忠實間隙泉下次噴發估計時間:下午5時54分(有正負10分鐘誤差),距噴發還有10多分鐘。

進入老忠實間隙泉觀測點,眼前已是人山人海。

圍著老忠實間隙泉,有一個大圓形木棧道供遊人駐足觀賞,遊客不能跨越棧道向前靠近老忠實間隙泉。你看,早已等候的全世界不同膚色的遊客,層層疊疊,在棧道上靜靜等待老忠實間隙泉的噴發。

老忠實噴泉的周邊也分佈著不少間隙泉。

身後冒煙、地勢略高的地方,就是著名的老忠實噴泉。

老忠實噴泉還在聚集能量,按預測時間準備噴發。

科學家經過考察指出,適宜的地質構造和充足的地下水源是形成間歇泉最根本的因素。此外,還要有一些特殊的條件:
首先,間歇泉必須具有能源,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地區的熾熱的岩漿活動是間歇泉的能源,因而它只能位於地表稍淺的地區。
其次,要形成間歇性的噴發,它還要有一套複雜的供水系統來連線一條深泉水通道。在通道最下部,地下水被熾熱的岩漿烤熱,但在通道上部,泉水在高壓水柱的壓力下又不能自由翻滾沸騰。同時,由於通道狹窄,泉水也不能進行隨意的上下對流。這樣,通道下面的水在不斷地加熱中積蓄能量,當水道上部水壓的壓力小於水柱底部的蒸汽壓力時,通道中的水被地下高壓、高溫的熱氣和熱水頂出地表,造成強大的噴發。噴發後,壓力減低,水溫下降,噴發因而暫停,為下一次新的噴發積蓄能量。
在1983年至1994年間, 科學家曾經將四個可以檢測溫度和壓力的探測器被放入老忠實間歇泉的22米深處,此處的溫度是118 攝氏度,與1942年的測量結果相同。攝像機最深放至13米處,以觀察管道構造和噴發時管道中的情形,管道中最高溫度可達129 攝氏度。

人們來到黃石公園,必到老忠實噴泉一睹為快。但見它不噴則已,一噴則如萬馬奔騰,更兼在陽光輝映下,水蒸氣閃出七彩顏色,蔚為壯觀,誰人能不發出讚歎之聲。

這次噴發比預計時間晚了幾分鐘,約6點整,老忠實果真忠實,經過間歇性的休整、醞釀、蓄積,以一種無可抵擋的態勢,一柱沖天,恢弘而磅礴,老忠實間隙泉終於噴發。

不負眾望,老忠實噴泉開始噴發了。目睹此景,用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這樣的詞彙來形容此刻的感受,一點也不為過。

2.5 下間隙泉盆地(彩鍋泉)

離開老忠實噴泉,又向北原路返回,參觀當天最後一個景點。

一路上,見到不少被大火燒過的殘林,美國很重視對原生態的保護,不清理燒壞的樹木,任其自然。

  美國黑松是歷次生態戰爭的最後勝利者,儘管它們也一樣容易被山火燒死,然而它卻作好了死亡和重生的準備,它堅實的松果可將種子儲藏3-9年。一旦濃煙散盡,山火熄滅,松果就會崩裂開來,將種子盡情撒播在廣闊的被自然清除的地面上,於是,新的一代立即從灰燼中萌生。因此,美國黑松不僅能堅守自己的領地,而且每一場山火過後,又能將領地向外拓展。它現在幾乎佔領了整個公園,不屈不撓地展示著自己精彩的生命。

色彩繽紛是這個景點的特色,以間歇泉、溫泉池、泥漿池、蒸汽孔4種典型的地熱景觀組合。走在步道上,看到彩色溫泉、熱泥泉和噴出熱騰騰蒸汽的間隙泉,還有天然大火後的淒涼狀況。漂亮的藻類給這些普通植物無法生存的地方添上一抹色彩。

樹木的殘根接受溫泉水的洗禮。

又見一池晶瑩剔透的溫泉。

彩色鍋噴泉

彩色小丘若隱若現地出現在彩鍋泉後,不用人工裝飾,這裡就是虛無縹緲的夢幻景觀。

泥漿池(豆漿池),地下高溫將地表的岩石腐蝕融化,像一鍋煮開的泥漿,像沸騰的豆漿,故名“泥漿池”。也有人把它叫做油漆桶的顏料鍋。

這些色彩豐富形態各異的溫泉,像是畫家打翻的顏色調料盤,把泉眼周圍的土地也染成了豐富的色彩,故取名為“彩鍋泉”。

當天的黃石公園遊覽結束,驅車2小時,出黃石西門,向北駛去,經過191號公路距黃石西門90公里,來到蒙大拿州一個叫“Big Sky”的地方,入住酒店。

當天晚上8點半,Big Sky的溫度為3度,可以說是我們在美國最寒冷的一天,還算好酒店有空調,不然怎麼熬過這麼冷的夏天。夏至節令已經過去,可想而知當地冬天有多寒冷!

6月24日,早晨,離開蒙大拿州的Big Sky(大天空滑雪度假村),開車1小時,再次進入黃石公園(二進黃石)。主要景點是大稜鏡溫泉和西拇指間隙泉(包括黃石湖)。

2.6 大稜鏡溫泉

從黃石西門進入大稜鏡溫泉的公路上,不時能見到成群的美洲野牛,它是一種比較凶悍的動物,體重可達1000公斤,頭上長有一對向上彎曲鋒利的雙角,即使面對最富攻擊性的捕食動物,也毫不退縮。它們長有深暗的栗子褐色毛髮,有如同小丘一樣的大肩膀。黃石國家公園是唯一一處野牛從史前時代生活至今的土地。當初,不到50頭野牛在這裡受到保護,如今種群已經繁衍至大約4900頭,是數量最多的純種野牛群。
美國第44任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於2016年5月9日在一份法案上簽字,從而正式確立美洲野牛為美國國獸。成為國獸後,美洲野牛的地位已經與美國國鳥白頭海雕比肩。

這群野牛自由自在地吃草、玩耍、奔跑,完全無視人的存在。它們是這裡的主人,這裡是它們的樂園,我們只是路過的客人和好奇的旁觀者,希望我們的到來不會打擾它們自由和平的生活。

進入大稜鏡的橋樑及棧道。

大稜鏡前的地熱河流。
大稜鏡溫泉位於黃石國家公園內西段,又稱大虹彩溫泉,是美國最大、世界第三大溫泉。它寬約75至91米,49米深,每分鐘大約會湧出2000公升,溫度為71°C左右的地下水。由於富含礦物質的水體中生活著的藻類和含色素的細菌等微生物,它們體內的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的比例會隨季節變換而改變,於是溫泉水體也就呈現出不同的色彩。

大稜鏡溫泉位置示意圖
大稜鏡溫泉屬於中間間隙泉盆地(它的南邊有個上間隙泉盆地,北邊還有個下間隙泉盆地)。
最上圖是大稜鏡溫泉(Grang Prismatic Spring);下面較大的是精益求精噴泉(Excelsior Geyser);右邊是綠松石池(Turguoise Pool)和蛋白質池(Opal Pool)。
河的南邊箭頭所指:“你在這兒(You Are Here)”。
圖下說明:沿著這條0.8公里的小徑,你會發現大稜鏡泉—黃石公園最大的溫泉以及其他由熱泉形成的奇觀。
紅色標語警告遊客:《呆在木棧道上》。

看到大稜鏡在雜誌上的樣子: 一隻深藍到淺綠的大眼睛,周邊是橙色的長長睫毛,十分美麗,令人魂不守舍。
有的遊客為了能從更好角度拍攝大稜鏡溫泉,就冒險走到大稜鏡北邊的小山坡上,拍攝出類似上圖的整體大稜鏡圖(包括木棧道上的人群)。的確存在兩個風險:首先,離開木棧道,複雜的地表,不知那裡是你腳下的安全地方;其次,你如果到達小山坡上還有遇到野牛或者熊的危險。
遊覽大稜鏡有兩處步道。大多數遊客會選擇前往Midway Geyser Basin(上圖),這裡也是近距離觀賞大稜鏡的地方,當然你只能看到大稜鏡的近貌而看不到全景。看全景需要前往下圖中的步道,步道沒有名字且入口不明顯,需留心不要走過。

大稜鏡溫泉是黃石溫泉的傑出代表,其直徑超過百米,從中心向外呈現出藍綠黃橙紅等不同的顏色,是面積最大、色彩最美的一處景觀。

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有大稜鏡這樣的自然奇觀,那藍綠黃橙紅白黑等多種顏色,把大地彩繪得如此豔麗、多姿多彩,那簡直是造物主的神筆!

沸騰翻滾的溫泉。

譯文:活著的埋葬
埃克塞西爾間隙泉的崎嶇的火山口是由罕見的大規模間隙泉噴發而形成的。令人驚訝的是,它還儲存了過去生活的記錄。
數千年來,微生物一直生長在從附近的大稜鏡溫泉延伸出來的經流通道中。由於流動的熱水沉積了一層二氧化矽礦物外殼,這些巨大的群落被活埋了。
由此形成的燒結礦,儲存了微生物墊子的形狀,隨著新墊子的生長,更多的層被開發出來。
今天的形成是其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的結果。
黃石火山的暖流特徵使我們得以一窺遙遠的過去,那時在年輕的地球上廣泛存在著強烈的火山活動。這裡發現的生命形式幫助科學家瞭解數十億年前可能在地球上出現並多樣化的生命型別。

地球以外有生命嗎?
將微生物埋葬在黃石的間隙泉和熱泉的形成層,可能會為其他星球上的生命提供海洋中的線索。
火山溫泉系統被認為存在於我們太陽系的其他板塊上。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矽元素的形成,這些矽元素是生活在宇宙中所擁有的證據。

大稜鏡溫泉的熱氣給大稜鏡披上層層神祕面紗,就像羞澀的新娘難以在眾人面前露面。 從棧道上看過去,藍瑩瑩的泉水深不見底,瀰漫池面的水霧隨風湧動,泉水不斷地從池子裡溢位來,緩緩地漫過池畔,流向低地。

所以說,近處不一定是觀景的最好選擇。“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看大稜鏡最好的角度是俯瞰,當然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也有遊客攀登到對面的矮坡上眺望,這樣是可以拍到不錯的照片。

即使在6月下旬,大稜鏡溫泉邊還是有點冷。

大稜鏡溫泉溢位的泉水造就的景觀像層層梯田,那是大自然的奇蹟。這些梯田的田埂,不高不矮,將坡地自然分割成塊塊水平如鏡的淺池。你看著池水好象沒有多少溫度,但你最好不要將手伸進去,因為池內的泉水不知酸鹼度如何?小心灼傷你的手。

左下角是大稜鏡溫泉指示牌。

溫泉水將地表打造成瑪瑙石一般。

一般認為,原生瑪瑙是由岩漿的殘餘熱液形成的。這種熱液充填在火山岩如玄武岩、流紋岩的空隙中,因空隙的形狀不同,或成瑪瑙球,或成瑪瑙脈。經過自然力的作用,原生瑪瑙脫落而出,再經過山洪衝擊,流水搬運,磨成卵石。
按照瑪瑙石的上述定義,這些全是貨真價實的瑪瑙石。

生活在邊緣,大稜鏡的春天稜鏡的光,光譜的生命。

這應該是圖上標註的“綠松石池(Turguoise Pool)”,綠松石般的溫泉水透明透亮,宛如天上瑤池(天上神仙也沒見過),而在這裡,你可是親眼目睹這人間仙境。
溫泉中富含礦物質,使帶顏色的細菌在水邊得以生存,產生出寶石般色彩斑斕的豐富變化。緩緩漫過池畔流向低地,把池子周圍砌出一波一波交錯縱橫的紋理,渲染出一片一片濃豔欲滴的色彩。

朦朧的霧氣,籠罩著整個大稜鏡溫泉。

藍天白雲倒映在宛如層層梯田的大稜鏡溫泉周邊,可以與春天的元陽梯田相媲美。

遠遠看去,橘紅色彩盤烘托著一片氤氳寶石蘭,遊人宛如於雲霧繚繞的仙境中。

泉水裡豐富的礦物質把池子周圍砌出一波一波交錯縱橫的紋理,渲染出一片一片濃豔欲滴的色彩,倒映著藍天白雲,就像是一塊巨大的經過打磨的大理石。

我們就像在熱鍋裡遊蕩,溫泉熱水就在腳邊流暢。

泉水叮咚,熱氣沸騰,大千世界,絕此佳景。

奔騰不息的地熱水,匯入滾滾河流中。

2.7 西拇指間隙泉盆地與黃石湖

黃石湖面積352平方公里,它的形狀類似於“五指展開的手掌”,西側的湖灣則代表了大姆指,象黃石湖西面伸出的一個大拇指,故稱西拇指。

在黃石湖西側的西拇指噴泉盆地是一處著名景點,集四種溫泉之大成,噴泉、溫泉、汽泉和泥泉。在此區域參觀要注意安全,除了不要離開棧道以避免被燙傷外,也不要靠近野生動物,需與它們保持25米的距離。
牌子上的中文告示:此處地表很薄,泉水滾燙。西拇指間隙泉盆地已有遊客受傷和致死。

藍漏斗泉

麻黃熱泉

黃石湖是美國最大的山湖,海拔2300多米,面積352㎞²,最深處達118米,黃石湖長32公里,寬21.5公里,湖岸周長180公里。湖水平均深24米,最深處達百米。黃石湖水清見底,湖水經過一個缺口流入黃石大峽谷,呼嘯而下,形成著名的黃石大瀑布。

釣魚錐是黃石公園少有的湖岸間歇泉,遺憾的是現在已不再噴發。另外有趣的地方是湖邊有不少噴泉出口,很多地方能看到霧氣蒸騰,這是其他地方的湖所絕不會有的景象。

釣魚錐的泉口裡,溫泉水在不斷翻滾。所以有人說,把在這湖裡釣上來的魚,連魚帶鉤丟在該泉眼裡,熱泉的溫度就會將魚兒煮熟食用呢。

你看,那就是黃石湖邊的釣魚錐間隙泉,有遊客把硬幣丟入釣魚錐的泉口裡,以此取樂。這樣會影響生態,而且黃石公園的工作人員還要定期去打撈熱泉中的硬幣與雜物。

由於黃石公園的石頭含硫量很高,使得黃石湖,黃石河的水看上去非常清晰,但是不能喝,不能游泳。風平浪靜時,黃石湖是一面倒映著森林與群山的美麗鏡子,鱒魚,天鵝,鵜鶘,大雁,鴨子,蒼鷺等數不清的鳥類在湖中和岸邊覓食;森林動物們也走出叢林,在沙質的淺灘上涉水走出不遠,一邊喝水,一邊環顧四周,在微風中乘涼。 清晨傍晚更熱鬧,野牛就隨處可見了,野牛沿湖邊公路在散步,湖邊的沼澤地帶是棕熊活動的地帶。

西拇指間隙泉周邊很有特色,眼前是滾滾各色彩泉,中間是煙波浩渺的黃石湖,遠處是白雪皚皚的群山,真是美不勝收,使人流連忘返。由於時間關係,就要離開黃石公園了,它的火山地質奇觀與野生動物的多樣性,是其他地方難以相提並論的。有的地方去一次就足夠了,而黃石公園不一樣,各種景觀難以忘懷,若有機會還會再來!

兩天的黃石公園遊覽就要結束,即將走出黃石巨大火山口,又要與黃石公園說聲再見!

離開黃石公園,汽車沿著191號公路一直往南,出了黃石公園南門,接著就進入大提頓國家公園。

三大提頓國家公園

大提頓國家公園(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位於懷俄明州北部,黃石國家公園以南,高山地形。以連綿的雪山山峰著名,沿著大提頓山脈綿延超過300多公里長,伴隨著蛇河流經國家公園。園區內巍峨的雪山高聳入雲,廣闊的草原,純淨的湖水以及豐富的野生動物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大提頓國家公園是美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公園內海拔3000 米以上的山峰有二十餘座,是登山者的樂園。

從遠處看,只見幾抹白雲,走近時,峰巒逼人,萬壑千山從傑克遜坳地拔地而起,顯得格外高峻挺拔,巍峨雄秀。

如果說黃石是火山地熱,相鄰的大提頓則是高山冰川,形成強烈的對比。

大提頓山脈的山峰群是以近似天主教教堂尖頂型的角度,由湖面直插入雲霄的。

這座位於懷俄明州的國家公園具有鋸齒狀山峰、如水晶般透明的高山湖和充滿生機的常綠森林,創造了美麗且多樣的風景。

沿著公路往南走,左邊高聳入雲的山峰覆蓋著千年不化的冰河,山頭終年積雪,氣勢非凡卻透著一種溫柔嫻靜之美。

公園的大部分割槽域均位於洛基山脈內,自然景觀十分壯美。公園內山連山,峰連峰,宛如進入人間仙境,高聳入雲的山巔隨處可見,白雲環繞在山峰的半山腰,覆蓋著千年的冰河比比皆是,冰河環繞著峽谷,湖泊倒影著藍天。碧綠的草地上,有鮮花陪襯,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有野牛作伴,好不孤單。

公園裡的另一個令人震撼的景點就是風光秀麗的珍妮湖,來到這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呆:湛藍的天空,湛藍的湖水,在朝暉沐浴下的大主教群峰帶著銀白的色調映襯在平靜的湖水當中。一切是那麼的寧靜、平和,色彩又是那麼的飽和。只有湖面那微微的漣漪,模糊了山的倒影,才讓人們分得出哪是山,哪是湖。
珍妮湖的湖水正對面就是大提頓峰,由於海拔高,所以山峰積雪覆蓋的面積也最大,雪峰湖水別有風味。雪山高聳入雲,山下是廣闊的草原與森林,純淨的湖水,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公園裡最高的大提頓峰(Grand Teton)高4198米。

還記得著名的派拉蒙影業公司片子開頭那一段雪山繞頂的一圈五角星嗎?它就是大提頓峰。

探索提頓國家公園(左圖),描繪你的提頓冒險(右圖)。
大提頓山脈自北向南位於洛基山脈內,它的東面有不少湖泊,提頓山脈腳下環繞著六個湖泊,有傑克遜湖(Jackson Lake)與珍妮湖(Jenny Lake)等,由一條蛇河將它們串聯起來。湖水主要來自蛇河和大提頓山脈積雪融化時形成的溪流,是其西鄰的愛達荷州的農業灌溉主要水源。

從上圖看,大提頓峰還有點像中國雲南梅里雪山的緬茨姆峰,但海拔6000多米的緬茨姆峰比大提頓峰要高出2000多米。
下圖是刊登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上的“選美中國”特輯封面圖,就是梅里雪山的緬茨姆峰。“選美中國”特輯共收集了十大名山、五大湖、七大丹霞、五大峰林、十大峽谷、五大沙漠、八大海岸、六大瀑布、六大冰川、十大森林、十大海島以及六大沼澤溼地,共88箇中國著名景點。而緬茨姆峰首當其中,可見其分量之重(就連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也未能刊登特輯封面)。
我在這裡提議:大提頓峰和緬茨姆峰應該締結為姐妹峰(因為緬茨姆峰是卡瓦格博峰的妻子,已經女性神化了),共結中美友好的明天(在中美共同抗日的歷史上,著名的美國飛虎隊空軍,在中國雲南留下許多傳奇故事。飛虎隊創始人陳納德將軍於1947年娶了中國女記者陳香梅女士,2015年9月2日,習近平主席向陳納德將軍的夫人陳香梅女士頒發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

喜歡蹬山的驢友有句名言:不去天堂,就去雨崩;或者:天堂在左,雨崩在右。緬茨姆峰山腳下的雨崩村,是驢友們心中的天堂。

國家公園標誌

大提頓國家公園牌坊,與黃石公園牌坊一樣簡潔純樸。

藍天、白雲、雪山、草原,靜靜地停頓在它們腳下,與藍天、白雲、雪山、草原融為一體,讓我牢記:這裡是大提頓國家公園。

風雨同舟共患難,讓我們共同走過千山萬水,享受世間美好生活。

人入山水畫,入目刻三分。

傲視群峰,勇往向前,吸山水精華,迎接人生挑戰。
有人問旅行有何意義?上述眾人可能已經給與你回答:付出的是汗水、時間與金錢,得到的是視野開闊、觀念昇華與精神享受,你說值不值?

群峰爭秀,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分外妖嬈。眼前的陽光雪山,冠絕山河,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這裸露的山體,從淺灰向深褐色的過度,是世紀年輪的又一幅畫卷。

車子向南繼續駛去,雪山逐漸難尋蹤影,在開滿小紅花的碧綠草原上,是一片鬱郁蒼蒼的林群,其上聳立著山色變幻的高峰,從淺綠到深藍,幾乎與襯托的白雲渾然一體。

傑克遜小鎮

大提頓國家公園已被我們拋在身後,即將進入傑克遜小鎮。

靜謐的山水如一幅油畫,山靈水秀,必定是人類宜居的地方。

傑克遜鎮位於美國懷俄明州,距離鹽湖城400多公里。傑克遜鎮屬於典型的美國西部小鎮,以牛仔文化而聞名於世。美國的懷俄明州是美國的牛仔之鄉,面積25萬多平方公里,比中國的廣西稍大一點,但由於荒漠的面積較多,整個州人口卻只有50多萬,平均每平方公里2人,低於西藏的人口密度。小鎮人口不到一萬人,相比之下,傑克遜小鎮也算是人口密集的地方了。

車子進入傑克遜小鎮前,映入眼簾的就是山上的滑雪道。開始還不明白,怎麼山上的樹林沒有連成片,中間有草地隔斷,原來山上的空地是專門開發出來的滑雪道。這個地方四季分明,冬天的時候氣溫最低零下18度,是滑雪的聖地。夏季山上的滑雪道已被綠草覆蓋,煞是好看!

這是小鎮外冬天的滑雪場場景。

傑克遜小鎮是進入大提頓國家公園的大門(gateway)。而黃石公園在大提頓公園北面僅幾十公里之遙。因此,傑克遜小鎮也是從南面進入黃石公園的必經之路。由此可見傑克遜鎮的地理重要性,這裡被稱之為“懷俄明州一顆璀璨的明珠”。

當你踏進傑克遜小鎮之後,那些腦海裡出現的西部小鎮情節,立即展現眼前:土黃色磚石外牆壁,停留在記憶中70-80年代的西部巴士,穿行而過的老舊馬車,街道上店鋪招牌上裝飾的鹿角,以及抱著門柱的小黑熊,就連人行橫道的警示牌,都滿富西部牛仔味道,完全就是電影西部牛仔的場景。

早期的西部牛仔,乘著獨木舟在蛇河逆水行舟,遠行到深山捕獵、打魚,這就是他們的生活寫照。

奔跑的麋鹿是傑克遜小鎮的明星,它的鹿角構成了世上獨一無二的公園。

憨厚的熊也是小鎮的主人。

美國國鳥“白頭海雕”在這裡翱翔。
其實,傑克遜小鎮只有一條給人感覺“繁華”的商業街,如果不在街邊的小店裡閒逛,20分鐘就可以從街頭走到街尾。然而,就是這樣一條小街,卻吸引了成千上萬慕名而來的旅行者。小街的兩側是由一座座小木屋疊加起來的,大多保留著原汁原味的西部鄉村模樣,它們彼此相連,並搭建了屋簷下一條長長的木頭長廊。連成一線的小木屋因為旅遊業的繁榮,大多成為了具有當地特色的紀念品商店,牛仔褲、T恤、皮夾克、馬靴、卷邊牛仔帽、菸斗等各種牛仔裝束,幾乎擺滿了整個櫥窗。

大角鹿、黑熊、野牛、灰狼等野生動物標本擺滿了屋內整個大廳。據說,這裡的所有動物在黃石國家公園裡都可以找到。

安徒生與孩子們的雕塑
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麥19世紀童話作家,出生于丹麥菲英島歐登塞市,畢業於哥本哈根大學,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
安徒生生前獲得皇家致敬,被高度讚揚為給予全歐洲的一代孩子帶來了歡樂。他的作品被翻譯為超過150種語言,在全球出版。不知何故,安徒生與傑克遜小鎮有什麼淵源,得此立足。

傑克遜小鎮聞名遐邇,因為它是進入大提頓公園和黃石公園的必經之地,是昔日牛仔們聚會進行牲畜和皮毛交易的地方;因為它四面環山,風景優美,夏天坡綠樹翠,冬天銀裝素裹;也因為這裡夏天有蛇河漂流,冬天有世界著名的天然滑雪場;還因為小鎮有一個名揚四海的鹿角公園。
整個鹿角公園中心廣場有四個這樣的鹿角拱門,分別在廣場的四個角,稱為小鎮的標誌。上面掛牌寫著:Jackson Hole. Wy (傑克遜 洞 .懷俄明州)。

據說,每年寒冬來臨,會有近萬隻麋鹿從山裡躲入這個山坳之間的平原。黃石公園的麋鹿群便會整批遷往傑克遜東北的“國家麋鹿保護區”避冬。


鹿角公園是小鎮上的一個著名景點。因為小鎮以前正好在麋鹿遷徙的路線上,大批的麋鹿、羚羊秋天要從北方遷徙到南方過冬,春天返回,每到春天,雄鹿的鹿角就開始脫落,鹿角公園的鹿角門就是用這些脫落的鹿角搭建而成的。

遊客中心

孤獨的白雲,漂浮在傑克遜小鎮上空。

麋鹿仰天長鳴。

當天,從傑克遜小鎮回到鹽湖城住宿。

6月25日,從鹽湖城出發,將遊覽兩個國家公園,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及錫安國家公園。

四 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

布萊斯雖名為峽谷,實際上是龐沙岡特高原東部的斜坡,其主要景觀是一片分佈在斜坡上由寒凍風化和河流沖刷沉積岩而形成的紅、橙、白三色相間的巖柱石林,因其龐大的數量、獨特的造型和參差的顏色而被譽為“天然石俑的殿堂”。園區內數以千計的巖柱散佈於綿延的自然露天劇場中,一眼望去紅橙明麗,壯觀耀眼;定睛細觀則能辨其色彩,賞其繽紛,贊其型異。

從地圖上看,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主要觀景點就在這條呈東北~~西南走向道路兩旁。我們到達的地點居高臨下,極目遠望,浩瀚景觀盡收眼底。

“Hoodoo” , 這就是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地質構造的概括。
Hoodoo,可譯為“石林”或“巖柱”,主要指由質地較軟且易受侵蝕的石灰岩構成的高高瘦瘦的尖頂岩石,這是一種在岩溶地區發育的特殊地貌形態。布萊斯峽谷地區巖柱的形成是因為酸雨溶解石灰岩產生了巖柱邊緣的圓角。同時,該地區溫差較大,一年中約有200天會夜間結冰、白天融化,夜間結冰後水的體積膨脹至原本的110%,對岩石造成巨大壓力的同時擴大岩石內部裂隙,逐漸將岩石擠裂為殘破的巖群。白天雨水將巖礫帶走,巖群又在冰楔作用(Frost Wedging)下裂開形成洞孔,當洞孔在風吹日晒中崩塌時,留下尖塔成為Hoodoo。Hoodoo在北美科羅拉多高原和北部平原的荒蕪地帶都有分佈,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是Hoodoo最為豐富、集中的區域。

從大峽谷向北到布萊斯國家公園,高原連續邁上五個大臺階,依次取名為巧克力崖、朱崖、白崖、灰崖、粉崖,它們一層層上升,露出30億年前的彩色沉積層。

科羅拉多河及其支流遊戲著把大地開膛破肚,把最久遠的祕密也掏出來,擱在豐沛的陽光下炫耀。這一帶名叫大階梯,有地質博物館之稱。

紅白兩色的石林在此清晰可見,粉紅色岩層含有細沙、淤泥和氧化鐵與錳,因此顏色偏紅,白色部分則是純淨的淡水石灰石,兩者層次明顯,互配相彰。

我站在群山之巔,舉目遠望,俯瞰大地神奇景觀。

這裡的特點是山邊的大片石林,打個形象的比方,是神的閱兵場。這個臺地就是大階梯的最上一層,也就是粉崖。臺地的邊緣銷蝕成粉色石林,從崖頂望下去蔚為壯觀,群群簇簇,千形百狀,伸展有一、二里寬,二十多里長。

中國雲南的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從結構與外形跟這裡的石林完全不同。

第一眼,就非常震撼!整個峽谷像是巨大的露天劇場:無數個演員站在階梯舞臺上,身穿整齊統一的演出服裝,氣勢磅礴的大合唱也許開始了……。

峽谷地帶由摩門教信徒首先於1850年前後開發,並在1875年,埃本尼澤·布萊斯(Ebenezer Bryce)移居至此後命名。這一地帶於1924年成為美國國家保護區,並於1928年被設計為國家公園。

沿著布萊斯露天劇場的邊緣,享受 1.6 公里的漫步之旅,一邊欣賞無與倫比的美景,日出和日落時分是從日出點(Sunrise Point)、日落點(Sunset Point)、靈感點(Inspiration Point)和布萊斯點(Bryce Point)俯瞰美景的絕佳時機。在這座佔地 14,502 公頃的公園內,最震撼人心的當屬令人印象深刻的岩層,但是遊客也可在乾旱氣候生態系統、古老的湖泊和森林中發現種類繁多的植物和動物物種。

精心雕琢的多色調尖頂和粉紅色的懸崖是經過數百萬年的風雨侵蝕形成的,堪稱公園內一道獨一無二的景觀。

這座國家公園內分佈著大量奇形巖(形狀不規則的石柱)、石林等,壯麗迷人的天際線定能讓您驚歎不已。

砂石柱就像一尊尊兵馬俑,列隊待發,等待接受我的檢閱。

什麼?兵馬俑還沒有準備好,沒關係,我可以耐心等待。

你看,兵馬俑已經齊步向前,邁著矯健的步伐,由遠而近,向我致敬,接受我的檢閱。

排成幾公里長的兵馬俑隊伍,好像永遠也走不完。的確,浩浩蕩蕩的兵馬俑隊伍永遠在這裡列隊、操練,接受世人的檢閱。

這些兵馬俑千萬年間就是那麼矯健,挺胸抬頭,巍然屹立,永不疲倦。

如果時間充裕,可以下山,沿著之字形的小路與這些兵馬俑親密接觸。

這些就像散兵馬勇,遍佈山谷。

胡毒樹高聳入雲、屹立在懸崖峭壁上,它見證了這裡地質的歷史變遷。

(胡毒樹)在戲劇性的地方生長。

稍遠處平頂山的一層層斷巖,將這裡的地質年輪清晰地展現在你的眼前。

極遠處的山巒,就像前面所述:科羅拉多河及其支流遊戲著把大地開膛破肚。

公園劈山而建有專用騎馬步道,供遊客領略西部峽谷風情。

沿著山谷小徑,騎馬穿過寧靜祥和的偏僻地區,循著小徑蜿蜒穿過森林、草地以及那些令人驚歎的尖頂林,盡情探索這座公園的各種曼妙風景。

如果你有時間,也來這裡體驗一下西部牛仔的生活。

日出點(指向左邊)與日落點(指向右邊)

在布萊斯峽谷最吸引人的兩個旅遊專案:一是日落和日出,看日出的最佳點在Sunrise point和Bryce point。Bryce point是看布萊斯峽谷的“天然劇場”最佳位置,在這裡看日出能看到峽谷裡每片柱子漸漸金黃,值得推薦。看日落則在Sunset Point最佳。相比日出和日落,日出更勝一籌。這些觀景點的位置,都可以在前面的地圖上找到。
但我們在布萊斯峽谷呆的時間不長,更沒有住宿安排,與這裡的日出和日落景觀無緣。只是在此提醒有機會到布萊斯峽谷的朋友,珍惜機遇。不管在高山與大海,日出和日落是人們爭相角逐的旅遊熱點。

擁有114間房間的布萊斯峽谷小屋。

布萊斯峽谷小屋安靜優雅,如果你在這兒留宿,觀看日出和日落,肯定是人生難得的享受與閱歷。

小屋歐式的壁爐,定讓你在這高原上,感受它的溫暖。

偶爾開窗,你何許能看見小鹿在林中漫步。

布萊斯峽谷共享使用路徑,上面標註,可以坐輪椅、徒步、騎單車,不能騎摩托。

日落觀景點

五 錫安國家公園

參觀完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我們又乘車2個多小時,來到錫安國家公園。公園位於猶他州西南部,橫跨華盛頓郡、鐵郡與凱恩郡。地貌描述上,其位於Markagunt高原與科羅布高原,處於3個北美洲地理區域交界:科羅拉多高原、大盆地與莫哈維沙漠。
錫安國家公園比較小,很受美國人喜歡,以其景觀多樣的徒步線路受到廣大戶外愛好者的追捧,旺季人流量車流量都是很大的。

從公園東門入園,向西經過棋盤臺地,進入錫安峽谷。不走回頭路,一路瀏覽,從公園南門出去。錫安國家公園(Zion National Park),是一個位於美國西南部猶他州史普林戴附近的國家公園,在科羅拉多高原、大盆地與莫哈維沙漠地區的交界處,因此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與變化眾多的生物帶,容許更多不尋常的植物與動物種類生存。Zion用古希伯來語意為避難所或聖殿。
錫安國家公園以豐富的岩層結構、多變的砂岩懸崖色彩、茂密的森林植被、幽閉的峽谷溝壑、川流的瀑布溪水以及獨特的動植物著稱於世。園內主要由錫安峽谷(Zion Canyon)、科羅布峽谷(Kolob
Canyon)和科羅布臺地(Kolob Terrace)三個區域組成。主要景點有,維琴河隘口、翡翠池 、科羅布拱門等。

錫安峽谷位於公園東部,集中了公園內最精華的景觀和徒步小徑,天使降臨(Angel Landing)的絕險、狹窄山谷的奇趣、翡翠池的幽靜,哭泣石(Weeping Rock)的清涼都能在這片土地上感受到。駕車於錫安-卡梅爾山大道(Zion-Mt. Carmel Highway)這條精彩的自駕山路,會經過隧道、巖、“之”字型路,給人刺激的駕駛體驗。


棋盤臺地位於公園東門以西約800米處,因岩石表面的水平和垂直線條交錯,形似棋盤而得名。臺地表面水平劃痕由南北走向的風力塑造而成,垂直裂縫是風化、冷凍和融化迴圈的結果,再加上常年雨水侵蝕加深印跡,最後形成了如今這樣交錯方正的石頭方格。

錫安公園裡有名的棋盤山,道道縱橫交錯的紋理彷彿棋盤上的網格線,多麼奇特,竟然能形成這麼有規律的格紋。

棋盤臺地整個山體呈圓錐形,頂部略平,故為臺地。

棋盤平頂山

錫安-卡梅爾山大道是從公園東門入園的必經之路,全程約19.2公里,連線公園東門和錫安峽谷景觀大道,兩者相交於峽谷交匯點。

錫安公園的岩石含鐵量比價較高,所以多數呈紅色,公園還把公路也修成了紅色的,更顯得無比奪目。

錫安國家公園是徒步旅行者和攝影師夢寐以求的目的地,雖然位於沙漠之中,但地形絕不荒蕪。公園是歷經數百萬年的侵蝕而形成的,千奇百態的岩層、數不勝數的荒野小徑和獨一無二的野生動物,無不召喚著那些尋求孤寂和靈感體驗的遊客。公園內的眾多峽谷、動物群落和文化遺址適合在任何季節探索,不過春季和秋季,氣候最為宜人,百花綻放,蔚為壯觀。

錫安國家公園是猶他州五個國家公園中最古老的,以古希伯來語命名,意為“聖所”。這個名字恰如其分:錫安國家公園的風景得益於天氣和寧靜的維爾京河,公園內聳立著 305 米高的奶油色、粉紅色和紅色懸崖,與明亮湛藍的天空構成鮮明的對比,醉人景緻令人炫目。


隧道位於公園東門以西約8.5公里處,總長約1.76公里。這條隧道竣工於1930年,是美國當時最長的隧道,連通了錫安國家公園和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隧道內並不是空洞密閉,漆黑一片,較為特別的是有數個大開口,可以看到洞外的峽谷和山崖。隧道是公園內最擁擠繁忙的地區之一,駕車至此可能需要排隊,請保持耐心。為保證行車安全,不要在隧道內停車或掉轉車頭。

公路最著名的宰恩-卡梅爾山隧道十分狹小,致使旅遊巴士需要獲得特別許可,並且只可在早上八時與晚上八時間行經隧道。長達1.8公里的宰恩-卡梅爾山隧道,在巨集偉的沙岩懸洞內,有六道大型的弓形切口。透過弓形切口,可以看到對面山上的景觀。
錫安-卡梅爾山大道隧道的西出口至峽谷交匯點直線距離僅約1.6公里,但實際山路卻長約5.6公里,而其中的之形道路, 使駕車的人可由隧道通往錫安峽谷底部,是一條驚險卻景色極美的路段。這段山路落於峽谷峭壁之間,彎急路陡,山高景美,是自駕遊覽不可錯過的一段。行車要小心駕駛,注意沿途滑坡墜石。

“Zion錫安”出自古希伯來文,意思是:聖殿、避難所,19 世紀的摩門教徒定居者對這些岩石十分敬畏。

經過峽谷交匯點,向左南下,來到遊客中心。遊客中心有錫安人文歷史博物館(Zion Human History Museum),博物館圖文並茂,向遊客介紹錫安的歷史故事。

錫安公園的山泉水,公園專門修建了一個灌裝站,方便遊客接泉水。

接泉水時,偶遇我們的導遊JI導。JI匯出生在臺灣,10歲移居美國洛杉磯,在那裡長大成人,熟知美國曆史、人文地理。後又到祖國大陸發展,在內地幾個大城市購有房產。JI導足跡遍佈全球半數國家和地區,南美洲、南極他也涉足,這與目前他的職業有關,可謂金牌導遊。美國漫遊一路走來,JI導在美國大陸身兼領隊與導遊兩職,說明他有這個能力與精力。JI導向我們介紹美國的歷史、地理時,口若懸河、引經據典,滾瓜爛熟、滔滔不絕、如雷貫耳,使我們獲益匪淺。
相比幾年前我們到臺灣旅遊,領隊寡言少語,悶聲大發財,與他的顧客交流甚少,團隊在機場解散時,第一個未見面的就是該領隊。而JI導在首都機場送走他的最後一位客人,才離開。可見外出旅遊,遇到好的領隊與導遊至關重要。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錫安國家公園也許不如美國其它幾個公園知名度高,但它在戶外運動者心中是徒步的天堂,公園內不僅有高山、峽谷、河流,還有多種動植物,遊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登山、涉水、徒步、釣魚。

錫安峽谷山高水長,巖峭谷深,獨特的自然環境為旅行者提供了進行各種戶外活動的天然條件。數十條風景各異、難度不同的徒步小徑,深淺適宜的維琴河水,垂直的適攀巖壁以及偶爾出現的山泉、瀑布共同構成了精彩的探險體驗之所。

錫安公園的山石色彩豔麗,紅色紅的耀眼,黃色漸變呈現,隨著光線的變化而深淺變化,加上藍天白雲、蔥綠的樹木,顯得格外靚麗,形成強烈的視覺震撼效果。

仙人掌遍佈山谷,這些原產美洲熱帶、亞熱帶沙漠或乾旱地區,以墨西哥及中美洲的熱帶植物,這裡正是它們土生土長的家園。
出南門,離開錫安國家公園,下榻在附近的小鎮酒店。

6月26日,從錫安國家公園附近的酒店出發,當天將遊覽馬蹄灣、羚羊彩穴。

六 馬蹄灣

馬蹄灣坐落於亞利桑那州佩吉小鎮附近,與羚羊彩穴相距不遠。佩吉市(Page, Arizona)屬於印第安系的納瓦霍民族原住民保護區。

從停車場到馬蹄灣有一公里多,要想拍到馬蹄灣全貌還得翻過一座山丘。

這地區屬沙漠地帶,所以一定要帶上足夠的飲用水,同時要注意防晒,以免中暑。另外,最好準備些防風沙的口罩,免得到時候吃一嘴土。當腳下踩的細沙變成像是千層蛋糕的片狀砂岩時,馬蹄灣的浩瀚壯闊就即將映入眼簾了!

馬蹄灣是科羅拉多河在亞利桑那州境內的一截U形的河道,也是格蘭峽谷(Glen Canyon)其中的一小段,由於河灣環繞的巨巖形似馬蹄,所以叫作了“馬蹄灣”,也有人叫它科羅拉多河的大拐彎。

就這個點的震撼程度來講,世界上難以找出第二個。它的土質就像猶他州的土質一樣,因為含大量的鐵和錳金屬,所以在陽光下閃耀著美麗的金屬紅色。其次,切出這個灣的科羅拉多河是翡翠般的綠色,紅色的土和綠色的河相得益彰,從顏色上來說非常賞心悅目。再者,馬蹄灣很圓潤,從形狀上來講很美。最後,馬蹄灣夠深夠大,顯得氣勢磅礴!

科羅拉多河上最考驗心跳和膽量的馬蹄灣, 膽子極大的洋人妹紙坐在馬蹄灣懸崖上。300多米垂直落差,270度U型彎道,藍天碧水紅巖,構成氣勢磅礴的無敵奇景。

一堆人啊!全都擠在懸崖邊。

我也給他們拍張集體照。

像展翅的海燕,快艇賓士在科羅拉多大峽谷的馬蹄灣河道上。

俯視科羅拉多河時,你可以望到其中的像蒼蠅般小的船。

想拍到馬蹄灣的全貌就必須站在懸崖上,但在這裡一切都是純天然的,沒有你想象中的護欄,所以遊客們都非常小心地在懸崖邊挪動著腳步。

馬蹄灣的美是驚心動魄的、卻又是讓你屏息靜氣的。300多米的懸崖下,藍色的科羅拉多河圍繞著紅色的馬蹄狀岩石,蜿蜒流淌出270度的轉角,平靜而威嚴。站在懸崖邊俯瞰 300米下的科羅拉多河,真的被神奇的大自然給感動、折服、震撼了。

靠在岩石邊觀看馬蹄灣,身子再也不敢往前挪半步了。

蜿蜒曲折的科羅拉多河,穿山越嶺,直奔大海。

我和岩石不孤獨,又有遊客來相伴。

生命頑強的灌木,為蒼茫大地點綴一抹綠影。

墨綠色的科羅拉多河在赤色高崖腳下靜靜流淌,蜿蜒出鬼斧神工的角度,大自然究竟是怎樣雕琢出了如此完美的奇蹟?

站在300多米高的懸崖邊上俯瞰馬蹄灣,那讓人屏息凝氣的一剎那竟給我一種蕩魂攝魄的震撼。

如此霸氣的一隻馬蹄,竟逼迫原本暢通無阻的河水,要委屈地圍繞著它轉一個270度的大彎圈後,才能進入下一段河谷中。而這隻神奇的馬蹄,任由科羅拉多河水日夜不停地對其衝擊也從未移動過半步,始終傲氣地屹立在峽谷中,看著河水靜靜地從馬蹄周圍流過。

當你爬在岩石上,將頭探出岩石邊緣時,那一刻,足以讓你驚呆得永世難忘,那種場景引發的震撼感如同觸電般使你全身戰慄!

返程歸來,汗流浹背也在所不惜。

怪石嶙峋的風景畫,也是我們的佳作之一。

山丘下的停車場,在這沙洲中特別顯眼。

從馬蹄灣出來,吃過午飯,按預約時間,參觀羚羊彩穴。

在納瓦霍人的領地佩吉市,你看,剛剛參觀過的馬蹄灣在地圖的左下角,午餐地點“一品香”離馬蹄灣不遠,而午飯後準備去的羚羊峽谷位於右下角。如果你的時間充裕,最好參觀《納瓦霍村莊歷史文化中心》。

佩吉小鎮上的中餐自助餐館熱鬧非凡,參觀馬蹄灣與羚羊彩穴的大部分中國遊客都在這裡就餐,還要排隊,可見生意興隆。你可能發現,我在數萬字的遊記裡很少描寫佳飲美食。的確,在美國旅遊,能吃飽睡好就行,就是說吃住一般,不必文字過多累述,而需要欣賞的是美國特有的人文地理以及風土人情。
美國飲食,不像我中華幾千年的泱泱大國,天南海北各種菜系,琳琅滿目,色香俱全,使人垂涎欲滴。我們在美國的正餐多數是中式自助餐或者桌餐;在地廣人稀的國家公園,則是速食(不是素食,美式快餐,麥當勞一類的漢堡)。可能美國大城市也有歐式盛宴,但那不是我們所能消費的。
美國農業、畜牧業發達,反應在超市裡的鮮牛奶特別便宜,接近兩升的容量,售價1.98美元,比礦泉水還便宜,摺合人民幣約14元,在國內只能買到一升牛奶。如果你在東南亞旅遊,海灘邊價廉物美的海鮮美食值得圖文並茂地炫耀一下;而在美國就沒有這種感覺,讓喜歡美食的朋友失望了。

七 羚羊彩穴

羚羊峽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狹縫型峽谷,位於美國亞利桑納州北部的沙漠中,常年處在乾涸的河道之中。看它的外觀如同地表的沙體被流水衝出的細溝,但當人們深入谷底則會發現谷壁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紋層順著巖壁流淌,如同萬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這峽谷中。陽光從峽谷頂部進入,幻化出奇異的色彩。
羚羊彩穴分上羚羊谷和下羚羊谷。洞穴的獨特在於它具有讓人不可思議的柔美曲線,加上岩石本身含有多種礦物質,在洞頂自然光線的照明下,呈現出豐富的橘黃、紅、紫等多種色彩,非常絢麗,成為世界攝影愛好者們不可不去景點。 傳說這裡從前是羚羊經常出沒和棲息的地方,故得來“羚羊彩穴”的美名。

“下羚羊峽谷之旅”,下羚羊彩穴景區遊客中心。這裡是印第安人之一納瓦霍族人的領地,參觀羚羊彩穴必須由納瓦霍人嚮導帶領,才能進入景區。

納瓦霍族(英語:Navajo)是美國西南部的一支原住民族,為北美洲地區現存最大的美洲原住民族群,人口據估計約有30萬人。納瓦霍族擁有現今美國面積最大的印第安保留地,部族政府稱為Navajo Nation,橫跨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和猶他三州,面積7萬平方公里。部族政府有地方自治權,首府設在亞利桑那州窗巖(Window Rock)鎮。印第安人是黃種人,其祖先在亞洲大陸,這被多數人所認同。上圖為我們的納瓦霍族人嚮導。

以“風中少女”為背景的遊覽羚羊彩穴的《規則和條例》,主要有以下幾點:
1 遊客不能帶任何挎包和揹包進入景區;
2 不能帶三腳架、自拍杆、攝像機,只能帶手機、相機;
3 著裝應適當(女士不能穿裙子,以免上下樓梯不屑);
4 不能吸菸,刻畫石壁,取走物體等等;
5 必須由景區嚮導帶領參觀,不能在樓梯上拍照。
(還有一些未列出)

納瓦霍部落是美國最大的印第安人保留地,納瓦霍部落有地方主權,其與美國聯邦政府之間的關係與外國政府與美國政府一樣,是政府與政府間關係。沒有納瓦霍部落的同意,聯邦調查局或中央情報局是不能進入納瓦霍活動的。納瓦霍部落有立法、行政、司法機構,並設有總統。

《風語者》
一段有關納瓦霍人的歷史佳話,一部本世紀初的電影。世代相傳的納瓦霍語是一種古老的語言,發音獨特卻不成文字,也因此有著天生的隱祕性。用它作為密碼保密性極強,但編譯的速度卻極快。二戰期間,29名納瓦霍人被美國海軍陸戰隊徵為密碼員。在太平洋戰爭中,納瓦霍密碼員用本部落日常用語和自行設計的暗碼詞彙編成軍事密碼,令極為狡猾的日軍情報機關全然摸不著頭腦。在著名的硫磺島戰役中,納瓦霍密碼員發出的數百條密碼無一差錯。美軍將領感慨道,如果沒有納瓦霍密碼,美國海軍陸戰隊根本無法取得硫磺島戰役的成功。

風語者的歷史故事在1968年之後被解密,2001年,最初的29人小組被時任美國總統布什授予“國會金質獎章”。

羚羊峽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狹縫型峽谷之一。該地在季風季節裡常出現暴雨洪水流入峽谷中,由於突然暴增的雨量,造成暴洪的流速相當快,加上狹窄通道將河道縮小,因此垂直侵蝕力也相對變大,形成了羚羊峽谷底部的走廊,以及谷壁上堅硬光滑、如同流水般的邊緣。

從入口處鋼製的樓梯進入景區,迎賓石(迎賓巨人)歡迎您!只不過這個微笑的迎賓巨人嘴巴有點尖。

作者在拍攝羚羊彩穴照片,大家知道,站在谷底,仰視上拍,陽光向下投影,屬於逆光攝影。如果用一般“風景模式”,效果肯定不好(這是其他人為作者拍的照片,就沒有色彩斑斕的效果)。在羚羊彩穴谷底拍照,最好採用“逆光模式”,相機連拍三張,自動合成一張,彩色效果大為提高。只是拍的時候手不要抖動,這是作者的經驗之談。在羚羊彩穴參觀,人群前呼後擁,你根本沒有時間用三腳架或者定點站立靜拍,只有邊走邊拍。

羚羊彩穴是世界七大地質攝影奇觀之一,是攝影愛好者朝聖之地。

羚羊彩穴就是一個色彩和光線組成的迷幻世界。

形如波浪般的峽谷邊緣加上不同顏色的砂岩,陽光透進來便呈現出迷人的景緻。

隨著太陽的移動,光線角度的變化,不同角度不同的形狀與色彩,加上穿插其中的光柱,讓人很容易沉浸在變幻莫測的光影之中,如同身處另一個星球般迷離,又如同扭曲翻騰的抽象畫作,引人無限遐想。

狹縫間滲透著天堂的傾瀉之光,遊離於光和影的夢幻,輕撫其光滑而質感的紋理,一路奔波只為你的驚世容顏。

洞穴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具有讓人不可思議的柔美曲線,加上岩石本身含有多種礦物質,在洞頂自然光線的照明下,呈現出豐富的橘黃、紅、紫等多種色彩,非常絢麗。這是真正的鬼斧神工,是大自然千百萬年異乎尋常的耐心雕琢出來的神品。

甚至每天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角度看到的色彩都不同。置身其中,真似進入了一個五彩繽紛的魔幻世界。

猶如大海中的魔鬼魚(魟魚),自由翱翔。

準備吞噬

外星人的安樂窩。

親吻

猶如陽光般燦爛輝煌,又似烈火熊熊燃燒,耀人眼目,令人驚歎。

特洛伊木馬

(猴臉)對視

張開大嘴的何方怪獸?

圓潤乳房

藍天白雲紅巖紫石,感嘆大自然的天斧神功。

猶如大海般波濤洶湧澎湃,又似龍雲翻滾濤濤不絕,驚心動魄,令人窒息。

遊客就在這樣的狹縫中穿梭。

猶如絲綢般的柔順華美,又似瀑布樣的一瀉千里,剛柔相濟,令人敬畏。

幽谷透藍天,否則就沒有這樣絢麗風光。

彩穴肚臍眼。

與納瓦霍人嚮導合影,導遊會說幾句簡單漢語,給與我們不少幫助。例如,頭人,國鳥,鯊魚,風中少女等景點,都是他指點給我們看的,而且還主動為我們拍集體照。

生殖崇拜,世界到處可見。

在這裡你可以遊離於光和影的夢幻,輕撫其光滑而質感的紋理,腳下細沙不斷提醒我們,造物者的神奇和歲月的無情。

爭相攝影。

如波濤洶湧,驚濤駭浪。

彩穴洞內,難得一塊平地,不然的話,不少地方只能側身穿過。

這裡暫時屬於我的領地。

羚羊彩穴裡的色彩變幻模測,迎著光線一側是灰紅色,背光一側則是天藍色。

那一個調色師也不如羚羊彩穴這個大師!

張開大嘴的凶猛鯊魚。

在羚羊彩穴谷底,納瓦霍人導遊為我們拍的集體照。

力拓千金。

像美國國鳥“白頭海雕”

白頭海雕展翅飛翔

下羚羊彩穴著名的網紅景點“風中少女”。

在峽谷一片靜謐中,一陣輕盈的風聲遠遠的,像從管風琴中迎面飄來,一位身著黑裙的少女緩步姍姍邁過來。風中少女飄拂的頭髮,優美的姿態、翻飛的衣裙惹人遐思,很印第安的樣子。隨著輕柔的腳步踏進,風韻旋律更加靈動起來,風中少女飄然而至:
風中少女處幽谷,
舉目望去雲天外。
遙看星際穿越中,
不知情郎何時現?
這就是羚羊彩穴美妙的童話世界。

《呼嘯山莊》中描寫的風中少女:少女佇立在狂風中的原野,呼喚著愛情。
荒野中,一位少女獨自走著。
狂風將她那棕色的長髮吹向腦後,
樸素得幾乎破舊的衣裙裹著那瘦弱的身軀。
一雙神祕而熱情的眼睛照亮了她本不出眾的面龐,
使她整個人散發出一種聖徒般的光芒。
她停下來,佇立在風中的荒原。
希克厲!
她的靈魂呼喊道。
我的愛人!我的靈魂!你在哪裡?!
我從未見過荒原,
從未見過海洋,
可我知道石楠的摸樣,
和狂濤巨浪。
—-艾米莉狄金森
希克厲是誰,一個孤獨女人性幻想的符號,一個幾乎有點受虐的人對於自然的想象,只有那些長期在自然的原野生長的人,才會有這種對於自然狂暴的渴望。

納瓦霍人的首領(總統)雕像。

納瓦霍人導遊手上戴的族長(首領)徽章,簡直與上圖雕像一模一樣。

觀世音菩薩的背影圖,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也在羚羊彩穴中顯現身影,她在保佑我們一路平安。

參觀即將結束,仰望羚羊彩穴出口。

納瓦霍人導遊攙扶遊客爬梯出洞。

這就是下羚羊彩穴的出口,宛如(就是)從地下鑽出。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如果羚羊彩穴有如此神奇功效,那全世界的人都將湧向這裡,長生不老,永世長存。但我們還是現實一點,好好過好每一天!

宛如月球般荒涼。

終於重見天日,回到地面,重返人間。世間景點,我喜歡高山大海,草原河流,唯獨忌諱鑽山洞(以前曾經鑽過建水燕子洞)。認為那是陰曹地府,可能與我身子骨羸弱有關。還算好,羚羊彩穴屬於狹縫型峽谷,它不是一個封閉的洞穴,陽光始終照耀著峽谷,不然與之失之交臂,那就終生遺憾。

我們離開羚羊彩穴後,驅車到科羅拉多大峽谷南邊的小鎮(弗拉格斯塔夫)住宿,第二天又從南峽小鎮到達科羅拉多大峽谷參觀。

八 科羅拉多大峽谷南峽

6月27日,從南峽小鎮到科羅拉多大峽谷。此時到美國旅遊已經時間過半、行程過半了。

科羅拉多大峽谷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羅拉多高原西南部。大峽谷全長446千米,平均寬度16千米,最深處2133米,平均深度超過1500米,谷底寬度在200-29000米之間。是世界上的大峽谷之一,也是地球上自然界七大奇景之一。

“科羅拉多”,在西班牙語中,意為“紅河”,這是由於河中夾帶大量泥沙,河水常顯紅色,故有此名。

大峽谷是科羅拉多河的傑作。這條河發源於科羅拉多州的落基山,洪流奔瀉,經猶他州、亞利桑那州,由加利福尼亞州的加利福尼亞灣入海。

遊客可以乘直升飛機觀看科羅拉多大峽谷南峽。

需要提前兩天預訂直升飛機票,一旦預訂成功,不可退票。票價200多美元,還要付小費,總價滿貴的,行程30分鐘左右。

乘直升飛機府看科羅拉多大峽谷,肯定有不一樣的視覺盛宴,是難得的一次人生經歷。

在這裡又遇到了美國很多的銀髮摩托隊,也叫“哈雷車隊”。中國的青年叛逆期一般在十七八歲,美國的叛逆期平均在六十二歲左右。子女大了,獨立生活去了,美國的子女很少有與父母同住的。老兩口感情不好,這時候退休了,想著已經忍了一輩子了,算了吧!離婚!老頭子就把家產賣了,買一輛高檔摩托車,約上一些志趣相投的人,瀟灑走天涯,吃喝玩樂,享受後半生去也。
  這些老頭們騎的哈雷摩托車價格不菲,不亞於一輛汽車。哈雷是彗星名,這些人就像彗星一樣,飄然而至,飄然而去。西方的老年人比年輕人玩得還要瘋,我為這些老頑童點贊!

峽谷的顏色,又因兩壁岩石的種類、風化的程度、時間的演變,以及所含礦物質的各異,而各有不同,鐵礦石在陽光照射下,呈現五彩,其它氧化物則產生各種暗淡的色調,石英岩又會顯出白色,因之,形成一塊塊鮮紅,一方方深赭,一團團黝黑,一片片鐵灰,大地像一塊巨大的五色斑斕的調色盤,美不勝收。而有的因為夾有泥土長出了草木而帶一些詩意,有的又因谷底瀰漫著水霧,而微顯淡紫;再加上天氣變化,或驕陽直射,或風雨晦暝,或晨曦初上,或夕陽滿山,可使峽谷風光,變幻莫測,氣象萬千。

峽谷巖壁的水平岩層清晰明瞭,這是億萬年前的地質沉積物,如同樹木的年輪一樣,為人們認識地質變化提供了充分的依據。岩石並不通體都是堅硬的,其中那些脆弱的部分,經不住風吹雨打或激流衝擊,時間一長便消失得無了蹤影,而留下來的部分,其形狀往往很奇特。包括天然石橋、千迴百轉的通幽曲徑、兩崖壁立千仞,夾持一線青天的景色,另外的一些由水流衝擊而成的巖穴石谷。形狀千奇百態,色彩通紅如火,每一處岩石都好像是一幅精美的畫,置身其中,猶如來到仙境一般。

高聳的峰頂,兩個僧人隱約可見。

.將鏡頭拉近,的確是兩個僧人。

大峽谷的南緣平均海拔2134米,

科羅拉多高原為典型的“桌狀高地”,也稱“桌子山”,即頂部平坦側面陡峭的山。

危巖矗立,參觀大峽谷還是小心為妙。

我站在大峽谷的南緣,俯瞰著深深的峽谷,遙望著兩側的儳巖陡壁;目光所及之處,岩石無不奇態雜陳:狀如寶塔,形如壁龕,似奇峰兀立,又如洞穴天成;峭壁聳立,怪石崢嶸;似一片草坪,又像一塊梯田;大刀闊斧,又精雕細刻。峽谷形狀毫無規律,時而曠闊時而逼仄,蜿蜒曲折,迂迴盤旋;視線被那些麒麟怪石阻擋,給人以“千巖萬壑路不定”的感覺。

從南緣這邊望過去,對面的峽谷壁呈現出五彩斑斕的顏色:赭紅、黝黑、鐵灰、深赫,這是因為岩石所含礦物質和結構不同,在陽光照射下,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太陽高照時,谷壁像火焰山;夕陽西照時,它的顏色又變成橘紅色。若是白雪皚皚的冬季,峽谷肯定是披上銀裝素裹的盛裝。

人在大自然中多麼渺小。

遠山的呼喚。

再一次將鏡頭拉近。

仔細觀察谷內的懸崖峭壁,整體雖是千姿百態,而區域性的紋理確清晰,像綿延的千層蛋糕。這大峽谷的山石,從谷底到谷頂,依次分佈著從寒武紀到新生代各個時期的岩層:峽谷上層是3億年前形成的石灰石最年輕的一層;而谷底的岩石,則可以追溯到十九億年前。這一層層脈絡清晰、色彩各異的岩石,就是時間的年輪展現在我們面前。


我感嘆著滄海桑田,世事變遷,十幾億年的歷史也不過如此;而人的一生,只不過在彈指一揮間。

俯視1500米深的V形峽谷,谷底的科羅拉多河絹細得像一條絲帶。而這條河流卻是世界上最勤奮的藝術家,它六百萬年如一日與大峽谷耳鬢廝磨,將大峽谷鏤成了現在的樣子。而今這個藝術家依然鍥而不捨地對大峽谷進行雕琢,一絲不苟,廢寢忘食、任勞任怨。

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巍然不動。

托起一片藍天。

有級耐旱的矮鬆和刺柏分散匍匐於乾涸的巖壁之上,谷岸上的人行道兩旁,茁壯成長著美國黃松林,矮櫟灌木叢。 仙人掌恣意地生長著,它們的花開得真是肆無忌憚。

不時有松鼠上躥下跳,遇到大蜥蜴也不足為奇。這裡還是叢林狼、狐狸、鹿、獾、紅貓、兔子、花鼠的家園。

以下是大峽谷的幾個著名觀景點
-South Rim(南壁) 看日出最佳。雲氣氤氳,神祕莫測。遊覽大峽谷有多條旅遊專線。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計劃,選擇其中合適的前往。
-Yavapai Point(亞瓦帕觀景點) 位於大峽谷公園東側,是觀賞日出的最高點。旁邊的亞瓦帕博特館中還有大峽谷的立體模型,可以清楚地瞭解到大峽谷的全貌。
-Mohave Point(摩哈夫觀景點) 是一個觀賞夕陽的好地方,並且從這裡可以清楚地看到峽谷底部奔流的科羅拉多河。
-Yaki Point(亞奇觀景點) 是大峽谷中重要的一處景觀,向下可以看到斷崖上的遊客和那些凝固的熔岩。
-Grand View Point(雄偉景觀點) 這的確是一處雄偉的景觀。清晨,伴隨著蜿蜒流過的科羅拉多河一起醒來,耳聽得山谷迴盪的風與潺潺的流水在共同奏鳴。一幅靜謐、清新的畫卷正在您的身邊緩緩展開……

光明天使小屋(BRIGHT ANGEL LODGE)是光明天使徒步小路下山的起點。
大峽谷有多條徒步路線,有從北峽到南峽的線路,下面簡介南峽的徒步線路。

在科羅拉多大峽谷南緣,有一條“光明天使小徑環線”。
全程 36.1 公里
難度級別:一般
累計上升:1651米,累計下降:1608米
海拔最低: 704米,最高: 2177米,
歷時 13 小時

從64號公路右下角的起點開始,向北經過Yaki point(亞奇觀景點),如白色箭頭所示,向科羅拉多大峽谷底下去。在返回時,經過Yavapai point(亞瓦帕觀景點)、Mather point(馬瑟觀景點)以及大峽谷遊客中心附近回到64號公路起點位置。

這是下到谷底的線路圖,同樣是逆時針方向行走,兩次穿過科羅拉多河的鐵橋回到南緣(也可以不跨河)。從谷底到光明天使路口大概有15公里,爬升1600多米,如果以每小時2公里速度,也需要7~8小時。

爬山肯定會汗流浹背,需要補充大量水分,還好,沿途設有供水站。

此線路的兩頭都挺陡,但路面挺好,畢竟都有專人維護。官方不建議一天之內下來再上去,難點在於如果最後爬升路段豔陽高照,那將會很痛苦:一路幾乎沒什麼樹木,整個路程都是暴晒,特別是夏季有中暑,脫水的危險。
當然,徒步大峽谷要有體力、毅力,還要有時間與金錢。

此處不知是哪一個觀景點。

懸崖峭壁

山石嶙峋,峽谷鬱鬱蔥蔥。

幾乎懸空的巨石。

哈羅!大峽谷你好。

桌山形的大峽谷,使我們大開眼界,終身難忘。

從沒有見過這麼平直的山頂。

拉開天幕,剛好,還是她的手又托起一片藍天。

這廣闊無垠的大峽谷,即使在視野最好的地方,也僅僅能看到其中一小部分;迄今為止,已有數百萬人到此遊歷觀瞻,確沒有一個人見過大峽谷的全貌。然而這南緣只是整個大峽谷的一部分,而我們昨天看到的馬蹄灣也是大峽谷的一個區域性。

峽谷遐想。

烈日當頂,豔陽高照,不畏疲勞,漫遊美國,收穫頗豐,流連忘返。

午後,我們離開科羅拉多大峽谷,向著名賭城拉斯維加斯進發。至此,美國國家公園遊覽結束,即將進入美國西部,開啟一個新的篇章。
請繼續欣賞
美國漫遊之三:美國西部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