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來外婆的澎湖灣,領略咾咕石古村落

12月裡的二崁聚落

  沒來澎湖之前,
  一直覺得澎湖離著臺灣本島很遠很遠,
  來了之後才發現,
  其實也不過50分鐘的飛行時間,
  然而這裡的一切已經與臺灣本島大不相同。
  澎湖群島,
  是海底火山爆發後熔岩冷卻後的方山島嶼,
  大大小小共六十四座。
  如今的澎湖,
  烽火冷卻而文化加溫。
  澎湖的歷史發展早於臺灣三百年,
  在唐山過臺灣的遷徙歷史過程中扮演中繼站的澎湖,
  孕育出深邃的文化內涵和人文古蹟。
  來澎湖感受在地風土人情和人文景觀,
  一定要來【西嶼鄉 二崁古厝】。
  關於二崁的來歷有很多傳說,
  為這個小小的海島村落賦予了神祕色彩。
  傳說開基祖陳廷益本是少林寺武人,
  因為愛上了同門師妹,
  為了躲避少林寺僧侶的追捕,
  漂洋過海逃到澎湖西嶼,
  而後定居在這裡。
  經過300多年的滄桑蛻變,
  9代人的傳承,
  這裡不再封閉,
  這裡成了多位藥材商的故鄉。

  二崁
  遠遠看到這裡是白牆紅瓦,門樓深井,朱聯彩磚的傳統聚落,
  整體很小但非常整潔。
  但,
  為何村裡只見房子不見人?
  90%的院落都緊鎖院門、離島而去,
  由於澎湖少雨、多風、日晒強烈,
  冬季又是旅遊的淡季,
  要待來年春暖花開再回來二崁。
  所以,
  也無緣親手製作艾草、天人菊與山芙蓉融制的二崁傳香了。
  不是有這句話形容澎湖的風麼:
  澎湖的風一年只刮兩次,
  每次刮半年。。。
  所以二崁聚落的房屋建築開窗都很小很小。
  聚落的村民冬天都回臺灣本島生活了。

  如今的二崁,現狀怎樣呢?
  歸納為5個特點:
  1,全村獨一姓——陳,300年前是一家;
  2,房子都是咾咕石與玄武岩為建築牆體,閩南式建築;
  3,人口極速銳減。十餘年內只新增一名新生兒。目前居民從三四百人銳減到70人。
  4,村裡女子只能嫁出或者招贅,入贅後子孫必須改姓 陳;
  5,靠海卻不以討海為生,以經商為主(布行、藥材行)。
  二崁古厝的格局和建築外觀特殊,
  大都是三合院和獨棟院落。
  村落很小,
  從巷頭到巷尾幾分鐘就走完了,
  除了能感受到古樸中帶著濃厚的文藝氣息,
  沿途全是用珊瑚和牡蠣殼砌成的圍牆,
  還有各種創意雕塑和各種提示牌。
  二崁人總是戲稱他們是全國居住生活空間最奢侈的,
  因為僅僅有七十人的迷你社群,
  卻擁有四十餘間古厝的居房分配,
  平均每人擁有超過20平居住面積。

  二崁學堂

  二崁學堂,空無一人
  但桌椅板凳都碼放整齊。
  坐下來感受一下,
  瞬間回到了小時候。

  杏仁茶館

  茶館印章
  唯一一家開門納客的【杏仁茶館】
  進屋就看到留念的印章,
  在臺灣真的可以集合很多很多不同印章作紀念。

  繞到最後一排,
  看到一家400冬的博物館,
  400冬,就是400年的意思。
  來到二崁古厝,
  千萬別來去匆匆,
  這裡家家都是博物館,
  一定要停下腳步,好好的探究。

  這家房子的主人是來自河南的老爺爺,
  祖先很多年前在此定居。
  三進的庭院乾淨整潔,
  很古樸,
  在最裡面的屋內還陳列著各種老物件,
  鐘錶、瓷器等等很多很豐富。
  寂靜的宅院卻有著村民的濃情,
  是追古思情的好地方。
  和老人家攀談,但是老人不想拍照很遺憾。

  想必旅遊旺季時,
  二崁社群活動中心應該很豐富,
  期待故地重遊,
  也希望澎湖的歷史建築得以長久儲存!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