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今天開始我要寫個新系列啦,這個系列是我睡夢中突發奇想到的。 我想通過一些我在菲律賓經常碰到的英語詞彙,講述背後很有意思的思維方式差異以及我在島上的生活片段。通過這個系列,你既能學習英語,也能瞭解到不同的文化。

一直說學英語最好的方法就是融入到英語環境中。 菲律賓是在亞洲地區英語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隨便一個小商販都能講英語(和幾句中文),你在日本都不一定能碰到。肖恩在PG島上滯留的日子也被各種英語浸潤著,時間久了我發現對其中幾個英語詞彙有特別多的話想說,就像一個陌生人每天都在你面前出現,時間久了你會特別想和他說話一樣(這是美國FBI反間諜訓練的重要一招)。
這一期我就挑選其中3個詞彙跟你分享下,你會發現每個英語詞彙背後都很有故事。

1.Propaganda

這個詞你在國內的環境下肯定用不到,但是非常有內涵。我經常會在Facebook上關於中國的報道下面留個言,宣傳中國體制的人性化和西方民主政治的衰弱。然後很多網友就會在下方留言,其中出現最多的一個說法就是”you are the propaganda of CCP”,意思就是“你是某黨的宣傳工具”有一個更通俗的說法就是wu毛。
很明顯,這是個偏貶義的詞彙,體現了西方網民對中國言論的主流看法。它們認為中國沒有言論自由,所有言論都是被CCP 控制和操縱的,都是虛假和有政治目的的。 關於這點我只想分享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任何國家都沒有絕對的言論自由。不信的話你可以在美國發表宣傳伊斯蘭國或者種性別/族歧視的言論,在德國宣揚納粹的言論試試,這些言論和中國的主權問題一樣敏感。更何況在這個後真相時代,西方媒體的報道也是越來越片面,越來越服務某些利益集團。
再往深裡說,西方(尤其是美英)普世主義價值觀就是只要有和自己不一樣的文明就都是錯誤的(所以會有逢中必反),都是需要消滅的; 相比之下,我覺得我們習大大提倡的“文明多樣性”、“不同文明包容合作”的思想則顯得格局高了很多。

2. Brownout

如果說島民最不希望看到的單子是什麼?那一定是歐米伽電力公司釋出的Brownout Schedule(停電計劃)和電費賬單。
由於島上電力供應有限,一到夏天用電高峰(3-5月)歐米伽公司就會進行每日停電計劃,對島上不同區域每天停數小時電來緩解用電壓力。此外,颳風下雨打雷也都有可能導致電線故障和計劃外的停電。總之停電看心情。島上條件好點的房東都買了柴油發電機,一到停電島上就響起發電機隆隆聲,聽著很悅耳呢。

時間久了我們對停電也已經習慣了。也許以前在國內大城市停電後會非常焦躁,但是在島上你完全不會。在停電期間,你可以停下手中的一切,去欣賞下海景,去遠望下遼闊星空,去聽聽海浪和發電機聲音的合奏。 在島上待久了,每天都很平和,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除了生病,真的沒有什麼可以讓你產生焦慮。對了,蒸米飯期間停電除外。
當然另一個單子,電費賬單真的會讓島民感到很不滿。 如果比較物價的話,東南亞的交通和水電網費比國內都要高出很多。 比如上網一個5M頻寬的破網月租費400多人民幣,而PG島上的電費也會給你意外驚喜。

疫情期間,電力公司不但不給減免電費,而且很多島民收到的賬單高的嚇人。每次賬單出來,你在各島民群裡就會看到各種吐槽,什麼人不在PG卻收到6000多比索的賬單; 什麼家裡只有一盞燈,卻收到90多萬比索的賬單。 關鍵是這賬單真TM複雜,咱也看不懂啊,去和電力公司交涉,人家答覆就是沒問題,看你交不交吧。

3.Plunge

炒股的人肯定對今年3月份美股“活久見”的幾次熔斷記憶尤新。那段時間新聞裡到處都是plunge、halt、shell-shocked之類的詞,其實就是熔斷的各種說法。從3月一直到現在,美股走勢都是非常神經質的,基本上就是受疫情情緒影響大幅波動和美聯儲爸爸的強行續命。
既然講到了美股,我就藉此講講投資。如果說美國老百姓過去10年靠投資股票賺錢,那麼中國老百姓就是靠投資房產賺錢。未來10年呢?從中央的政策基調就可以看出,未來一定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黃金時代。
過去A股“牛短熊長”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核准制”,這導致A股上市的公司都是已經包裝的很好看,處於巔峰的公司,在上市以後反而走下坡路了。而真正代表未來的,獨角獸公司都跑去美國或香港上市了(比如BAT、美團、拼多多)。

要真正提升A股市場含金量和吸引力就必須施行“註冊制”和嚴格的“退市制度”。所以你可以理解為什麼監管層推行註冊制這麼急迫。就在寫稿的6.12週五深夜證監會就“半夜雞叫”出臺了創業板註冊制配套制度,6.15深交所就可開門迎客。
投資一個國家資本市場就是賭這個國家的國運。無論從中國國運的上升趨勢、A股制度的日趨完善、A股目前的低估值來看,A股未來發展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拋開未來,先看看被大家詬病的A股過去30年的表現,其實總的看是沿著 “國運線”穩步向上。如果你通過公募基金投資A股,過去3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16%。也就是說1990年你投資1萬元放著不動,到2020年你就有將近90萬元。

但為什麼絕大多數人還是虧錢呢?因為動的太多。我們來看看2019年的某爆款基金,2019年怒漲200%,不過2018年虧50%,2年年化收益率25%左右。大多數人會在第一年虧50%時候跑掉,第二年漲到很高的時候衝進去,來回一折騰就是虧錢的。
所以結論就是投資最好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一個舒適的姿勢一直呆在市場裡。舒適的姿勢可以是找一個年年表現穩健的基金,也可以是自己建立穩健的投資組合(包含股票、債券、黃金基金)。投了就不要去動,拿個5年10年後,你一定會有驚喜。
對了,說到熔斷,其實我們滯留島民還關心另一個熔斷,就是回國航班的熔斷。最近國家民航局已經開出了第一份熔斷決定,感覺回國路還是艱深莫測啊。

祝週末愉快! 祝肖恩讀者都能財運滾滾!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