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源自哪裡的一張網友自制表情包,江直樹在雨中對袁湘琴說:忘了他吧,我偷電瓶車養你啊!

就這樣,本來想著去去哪個海島潛水晒太陽的我和郭小姐,最後還是決定打卡呆灣…然而好不容易定好“高雄-墾丁-花蓮-臺北”的行程計劃,住宿全部搞定之後…碰巧花蓮地震,為了小命安全還是忍痛放棄了花蓮…啊太魯閣公園七星潭清水斷崖蔣家官財板公正街包子蔥油炸彈餅池上便當全部都沒了,好難過

算了,本來就沒有什麼事情是十全十美的,留點遺憾才有下次,那就高雄-墾丁-臺北吧!

Day 1 我們的失落與希望

呆灣也不是什麼新鮮地方,證件機票什麼的就不詳述了,反正證件在某寶某豬上搞定,機票就挑時間方便且便宜的咯…這次我們選擇從深圳蛇口碼頭-香港國際機場-高雄國際機場,走起!

從深圳坐船往香港機場是很方便的,碼頭完成出入境程式,一些航空公司可以在碼頭辦託運,人下船之後直接進候機大廳就好。

我們趕最早一班船07:15出發,不到08:00已經坐在機場喝咖啡了

香港機場T2航站樓很小,店鋪也沒幾家,Pacific Coffee的某店員脾氣很爛,拽到爆

我們到得太早了,航站樓裡基本沒幾個人,趁機拗拗造型哈哈哈。

飛啦飛啦



國泰港龍的雞肉飯味道還可以,但那朵香菇更好吃。

遠遠的那就是高雄啦,莫名有點小激動

國泰港龍航空10:50的飛機,12:20抵達高雄。排隊入關人不少,是誰告訴我臺灣遊客少了的


入關之後抓緊搞定1.換匯 2.電話卡 3.悠遊卡,事實證明臺灣大哥大和中華電信兩家差不多,價格也一樣,我和郭小姐分別買了這兩家的5天卡,300新臺幣,含50新臺幣的通話費,足夠用的。

碰上過年,連悠遊卡都很喜慶。悠遊卡空卡100新臺幣,我們充了500新臺幣,行程結束還剩40左右。

高雄比深圳悶熱得多,我們倆都是短袖上陣,結果捷運裡的空調倒是很強勁,跟香港有一拼,趕緊把外套穿上。高雄機場離市區很近,坐個捷運幾站就能進市區(啊對,捷運報站用四種語言:普通話、閩南語、客家話和英語)。

七扭八拐地找到民宿,丟下行李稍事休整趕緊開始接下來的行程…說實話,高雄真心愛不起,至少對我們倆來說,體驗感真的不好…

打卡1-美麗島捷運站
美麗島以“美麗島事件”和捷運站裡的“光之穹頂”而出名。“美麗島事件”發生在1979年,藉由追求言論自由民主的國民黨外人士創辦的《美麗島》雜誌社發起,把臺灣當局不批准的“國際人權日”紀念集會遊行演變成了警民暴力對峙,最後促使一黨獨大的臺灣從封閉走向開放民主化。美麗島捷運站因此得名,最出名的光之穹頂由義大利藝術家水仙大師(Narcissus Quagliata)親手打造,穹頂的材質是彩繪玻璃。

之前看大家的攻略,都說美麗島附近的這家店有超級好吃的芋頭蛋糕,我們倆也算是芋頭狂愛者,趕緊跑來試試。蛋糕很大,裡面有真真實實的芋頭塊,不負它“真芋頭蛋糕”之名,味道很棒,但是吃多了會覺得有點太甜,加上需要放冰箱,我們倆只吃了1/3,好浪費



打卡2-駁二藝術特區
駁二藝術特區從前是港口倉庫,2000年後轉型為藝術區,變身網紅文青打卡地。大概所有來高雄旅遊的遊客全都聚集在勃二了吧…沿著高雄港邊聚滿了人,再旁邊的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也全都是人人人,鬧哄哄的,加上天氣悶熱,我倆頓時down到不想說話,也是隨便走走拍拍之後,當即決定回民宿收行李走人,直奔墾丁!

郭小姐在查墾丁的民宿,此時已經快18:00了…

回民宿收拾行李,直奔高雄車站旁邊的客運站坐大巴…

高雄,應該也有不少人挺喜歡的,但也許是因為我事先在腦子裡建立了錯誤的設想吧,抑或是我去的地方不對,挺失望的…給我的感覺大概跟大陸三線城市差不多,城市建設比較老舊,街上亂亂的,人多擁擠,雖然事前想好要去六合夜市吃吃喝喝,但還是…哎,溜了溜了

18:20在高雄車站坐上墾丁快線9188,21:00左右到達南灣,民宿老闆已經在車站等我們了。不得不說這家民宿的老闆和老闆娘真心暖,知道我們只在墾丁待一天兩晚,將近22:00還幫我們找車行租車、跟老闆砍價,幫我們計劃好怎樣走能夠儘量多地玩遍墾丁,幫我們設想好怎樣能不帶行李輕裝上陣好好玩,超級贊!

再說車行老闆和他很愛嚼檳榔的老婆,先是因為我們身上沒有那麼多臺幣,也沒隨身帶入臺證,老闆娘讓我們先騎車去浪,費用和證件第二天補給她就好;又因為我們第二晚住在船帆石,離南灣頗遠,老闆為了讓我們儘量多地玩,提出第二天晚上還車(PS:墾丁租車基本都是按24h計算)之後把我們連人帶行李送去船帆石的民宿,很暖很暖!

我們這兩個原本心情跌落到谷底的人,因為在墾丁遇到的這些淳樸貼心的人們,瞬間對這次的呆灣之行充滿期待,比心~

好了,電瓶車到手,忘掉高雄,浪起來

騎著電瓶車到恆春鎮上吃吃白切鵝、冬粉(本來民宿老闆告訴我們要去吃的是冬粉鴨,應該在恆春古鎮裡面,事實上我們倆還沒到古鎮裡面就已經被路邊的食肆“截獲”了


)、甘梅地瓜和鹽酥雞,感覺我們的呆灣之行由此才真正開始。

呆灣第一碗滷肉飯,他們更多地會寫作“魯肉飯”,味道還不錯,看起來肥但不怎麼膩。

冬粉其實就是粉絲,配著炸蒜和大量生薑絲。

50人民幣一大碟白切鵝,全部都是肉!

甘梅地瓜(左邊那個)好好吃!!!我愛它多過鹽酥雞,郭小姐則偏愛鹽酥雞多些。

吃完想著往出火(出火其實就是地下的天然氣從泥岩層的縫隙裡冒出來,被點燃而成…)去看看,因為已經快23:00,越往出火車越少,沿途還有很多很多巨豪華的墳頭,我倆騎著小電瓶車越走越慫,明明再一個拐彎就到的出火愣是被我們掉頭忽略了哈哈哈。還是回去洗洗睡吧,養足精神第二天再繼續浪

啊對,我們的小電瓶車叫布魯博基尼






Day 2 我們在墾丁,天氣晴

計劃上午環墾丁東線,下午往西線去看日落。南灣出發,沿途經過船帆石-白砂-鵝鑾鼻公園-最南點-龍磐公園-風吹沙-港口吊橋,然後往西走村路經過出火回到恆春-南灣,換了電瓶,繼續貓鼻頭公園-白沙灣海灘。

墾丁的天氣真的是太給面子了,怎麼有種到了美國的感覺…

太平洋藍得不像話,愛死了墾丁




沒機會去花蓮,好歹也喝口瑞穗鮮乳解解饞吧~

我們的布魯博基尼亂入人家機車隊伍,郭小姐說那都是她大兄弟,然而也就是喝口奶的瞬間,她的大兄弟們騎著機車轟轟地把她甩了

鵝鑾鼻公園收門票,既然來都來了,還是進去看看吧。鵝鑾鼻燈塔年紀挺大了,是清朝時候修建的,簡介上說是遠東最大的海上燈塔,有“東亞之光”的美稱。

燈塔前來來往往各種拗造型的人啊,我們倆為了等個空鏡都快晒死了…

鵝鑾鼻公園很大,海邊應該更好看,我倆為了繼續趕路沒有逛完。

實際上,沿著墾丁換線繞了一圈,最驚豔的地方有四:
1.風吹沙。墾丁的海真的藍,藍得眼睛覺得特別舒服,剛停好布魯博基尼往海邊走,不知道哪來的一陣妖風使勁揚起一灘砂石,還好戴了墨鏡,但沙子差點沒飛進嘴裡…站在懸崖邊,感覺海風至少有六級,被吹得有點晃。雖然天公不作美,沒有賞我們藍天白雲,但顏色深淺層次分明的茫茫大海、橙黃的沙灘和沙灘上的各種綠色植物組合在一起,在眼前拼成一副大氣磅礴的畫面,加上強勁的海風,頓時覺得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真心渺小!

“野生動物出沒,請注意”(這系列的路牌還有“野狗出沒”“紅蟹出沒”,此處埋伏筆…)

“太平洋的風啊,把我的煩惱憂愁都吹走吧~”,這地方風真心大,看看郭小姐亂舞的頭髮就感受到了吧,太瘦的人還是小心點。

說來也是很神奇,坐在風口聽著海浪拍打礁石看著廣闊的深藍淺藍,一邊是看到美景心裡抑制不住的狂喜激動,另一邊更多的是眼前無邊無際的景色賜予內心的平靜,那些工作的瑣碎、旅途的疲憊和人生的不安類似種種,全部都暫時消失,留下的只有無比安寧。

不順心的時候,一起去看看海吧,起碼在那樣的一個環境裡,內心是充滿希望的。

2.路邊不知名的草坪。沿著墾丁環線一路飛奔,偶遇一片大草坪。大概是沿路看到的都是藍藍的海,突然來一片綠綠的草坪讓我倆各種興奮,趕緊把布魯博基尼靠邊停好,跑去拍拍拍,簡直就是Windows桌面本尊了!

3.滿洲海灘。原本沒有mark這個點,路上一串上下坡+彎道之後,這片巨藍的海出現在眼前。毫不誇張地說,我真的是一路驚呼著過去的,實在是好!漂!亮!已經想好了,有機會再來墾丁,我一定來這遊個泳

過了滿洲海灘,我們沒有再往北走,而是一路向西回到恆春古鎮,準備去換個電瓶再往西線的白沙灣海灘走。

墾丁好多好多火龍果田,要是挑了火龍果收成的季節再來墾丁,一定能吃到爽!

循例總是要寄明信片,只是能不能收到真的是看緣分了~

晚點很久的午飯是恆春古鎮裡的一家網紅牛肉麵,沒有很驚豔,湯底比較甜。

貓鼻頭公園收門票,我們沒進去,猜它可能跟船帆石差不了太多吧…

4.白沙灣沙灘。白沙灣在西邊環線,跟後壁湖和貓鼻頭在同一邊,是看日落的絕佳地點。架起手機拍個延時,就靜靜待在海邊吹著海風看看人看看海看看夕陽。

白沙灣的日落很美

奉上我們拍的延時哈哈哈,請原諒手機的渣畫質、來來往往的人影和插在沙子裡搖搖晃晃的自拍杆,先將就看看,當然只有置身其中才會明白那種美和安靜,記得要是到了墾丁,一定要去白沙灣看看日落。

天全黑了,該回了。一路都是遊客電瓶車小分隊,旁邊是呼嘯而過的汽車,雖然我們有專屬的機車道,大家都乖乖地在自己的車道里跑,但每每有汽車(特別是大客車和貨車)從旁邊飛過,我們還是會不自覺地抖三抖哈哈哈

馱著我們倆上山下海了一整天的布魯博基尼,辛苦啦,有機會再見咯

回到車行,逗逗老闆家的長毛臘腸狗妮妮(PS:臺灣同胞好像特別喜歡長毛臘腸,在呆灣的這麼短短几天,我起碼見到了10條以上的長毛臘腸),老闆幫我們把行李裝車,把我們連同行李一起送到船帆石。

老闆有三個孩子,二哥抱著一歲的小妹妹一起送我們,好乖。老闆一路跟我們聊將來孩子讀書的負擔(噢臺灣義務教育是十二年),說我們倆到了結婚生孩子的年紀




問我們等下要怎麼去墾丁大街(我們的酒店離墾丁大街還是有段距離的…)然後沒等我們回答就超級nice地說等我們check in完,直接把我們送到墾丁大街,真的不能更貼心,送你心!墾丁這些可愛的人兒們,等我下次再來

來臺灣要是看到能用支付寶的地方,都可以刷支付寶試試,可能會很驚喜噢~~謝謝馬爸爸!!!

今晚住的那家民宿送每間房一張扭蛋券,誰能想到扭了蛋還得抽球,球上的號碼和蛋裡的號碼一致就能得獎,我們就這樣和曼谷之旅擦肩而過…那下次一起旅行就約在曼谷吧



墾丁大街到了晚上也算是夜市了,沿路都是小攤,我們拎了一袋鹽酥雞和一堆蓮霧芭樂準備路上邊走邊吃。

還記得那個伏筆嗎?對!就是那個“xx出沒,請注意”!我倆逛完墾丁大街,準備步行回酒店,大概3km左右的距離。沿途只有稀疏的路燈、密集的草叢和樹、極偶爾飛馳的汽車和機車,除了我們倆沒有一個行人!對,漫漫長路就只有我們兩個…突然,鬼使神差地不知道哪裡來的聲音告訴我應該回頭看一眼,我突然回頭,瞬間雞皮疙瘩起了一身:五六條狗跟在我們後面大概三十米的距離!其中三四隻在馬路對面,一隻在馬路中間,還有一隻已經過到了馬路這邊跟在我們後面!“野狗出沒”,我第一反應是“完蛋了,野狗啊!這麼多隻!會咬死我們的!我沒有武器啊擦!”,一瞬間腦袋裡全是誰家的狗咬死人的新聞,本能驅使我大喊了一聲。毫不知情的郭小姐先是被我嚇了一跳,等她回頭看到之後說了一句:不要喊,快走,不要回頭看它們。說著就開始瘋狂地加快步速,我一邊回頭一邊說:郭你快點看看路邊有沒有石頭,快撿一點,我不是說笑的!太痛苦了😖以最快速度走了起碼1km之後,才稍微放慢一點點,期間我不斷回頭看,就怕它們跟著來😭確定它們沒有跟來之後,一路沉默的我們開始說起我為什麼會突然回頭,郭小姐說她那一瞬間飆汗,我則是一瞬間起了全身的雞皮疙瘩,太恐怖了!!快到酒店的時候,我突然在想:可能它們不是野狗?走過來只是友善的舉動?因為我大叫完之後,它們的確是稍微愣了一會…那一路的急速暴走真的累癱了

回到民宿,看到前臺睡傻了的兩隻喵,好歹覺得稍微安心了點…

我們的無敵海景房,陽臺直接觀海,進房間沒多久,海灘邊有人放起煙花,剛才的那些心慌忐忑慢慢消失。

墾丁真的是個很棒的地方,我們遇到的當地人都特別淳樸熱心,加上臺灣腔的軟綿,讓人感覺特別溫暖貼心,我給滿分好評!

Day 3 臺北初體驗

一早起床拼車往高雄左營坐高鐵北上臺北,可憐我們的無敵海景房都沒有好好享受夠…

不知道是臺灣同胞或是隻是南部人,他們真的好愛檳榔!拼車司機從開始到最後都一直在不斷地吃檳榔,一顆接一顆完全沒有停過,厲害了…

臺灣的車站都長得挺好看的,外觀復古,內裡現代。

臺灣高鐵跟我們的和諧號差不多,都挺舒服的,不過趕上他們也是假日,滿滿都是人。上車之前,我和郭小姐還猶豫要不要買份便當,結果因為早上在民宿的早餐吃得太撐,還是放棄了。然而一上車,幾乎整車廂的人都在吃便當,好香!我倆只有饞的份

高鐵直達臺北車站,個人感覺臺灣的鐵路系統頗有日本遺風,無論站內環境還是站牌資訊設定,抑或列車樣貌,都跟日本的很像。

到酒店丟下行李,先來碗老牌滷肉飯,好吃的。

往西門町去逛逛。西門町除了吃吃喝喝買買及偶遇明星以外,比較有名的應該是西門紅樓吧…西門紅樓也叫八角堂,因為外觀每正立面都是8米,也叫“八角堂”,現在已成為創意產品展示廳、咖啡廳和劇場綜合體。我倆沒進去細逛,往艋舺老街方向去了。

艋舺指從前臺北萬華區裡主要以獨木舟為交通工具的一片街區,據說是舊時臺北最繁華的街區。

順路來一碗甜不辣,其實甜不辣就是魚肉蝦肉加粉搓成條狀之後的油炸成品,加上各種魚板一類的食物和豬血糕、蘿蔔就成了綜合甜不辣,吃的時候沾個甜味醬,湯倒是挺好喝…

從豆導的電影《艋舺》,艋舺老街、剝皮寮和龍山寺成為網紅打卡地。沒去剝皮寮之前,我總覺得剝皮寮是很恐怖的地方,預設“剝皮”應該是指什麼動物或者人的皮


,然而人家剝的其實是樹皮…說是清代的時候,商船把杉木運到這裡進行剝樹皮的工序,所以人家叫“剝皮寮”…原諒我重口味電影看太多

在剝皮寮我們貌似偶遇有人在拍電影,可惜並沒有機會看看到底是哪個小星星…

那龍山寺呢,裝飾建築頗為豪華(人太多,並沒有拍照…),很多臺灣人在燒香求籤點燈,好不熱鬧!

從龍山寺出來,時間也差不多了,該去夜市逛逛啦~

臺灣夜市一大堆,這次在臺北我們準備去寧夏夜市、士林夜市和饒河夜市,今晚先打卡寧夏夜市。

說起寧夏夜市你想起什麼?除了其他也是都能吃到的,應該是劉芋仔蛋黃芋餅和圓環邊蚵仔煎最有名的了吧?反正人巨多…劉芋仔是很多本地人也在排隊,而且一買就是4個以上。我們兩個眼大肚小不爭氣的人,下午在西門町、艋胛那一片吃完甜不辣、蛋黃肉包和水晶餃,晚上走到夜市看到什麼都覺得飽飽的。循例還是排個隊買了兩個蛋黃芋餅,再打包了一份蒜香蚵仔,以及夜市路口的烤杏鮑菇,便趕緊擠出人流,回酒店癱著慢慢吃。

蛋黃與肉鬆的微咸和芋泥的香甜完美融合,棒!

這個蚵仔煎小哥應該是這家店的明星,看了點評上好多人都提到了他哈哈哈,做蚵仔煎各種專注。

烤杏鮑菇按重量賣,可以撒不同味道的調味粉,我們要了海苔加孜然,清清淡淡的還不錯。

謝謝馬爸爸,又幫我省了一大筆錢~

說實話,臺灣夜市太多煎炸物,我口味比較清淡,並沒有很喜歡…來之前想著要每天在夜市吃到飽,也只能是說說而已…回到房間,開啟電視機就播著《我的少女時代》,在臺灣吃著臺灣小吃喝著臺啤看著臺灣電影,感覺還是很不同的。

Day 4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

在墾丁熱得直接短袖,恨不得短褲拖鞋下海去,結果這一天在臺北颳風下雨,冷得穿了四件!原本計劃下午去淡水,傍晚在漁人碼頭看個日落,就這橫風橫雨的,還是算了吧…

一早起床就坐車往國立故宮博物院走,為了看看那顆白菜和那塊五花肉哈哈哈。很小的時候去過北京故宮博物院,到現在除了記得裡面很大很大,其他的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比較小,展品也沒有很多,我一個歷史不怎麼好的人,印象最深的除了翠玉白菜和五花肉以外,應該是曾經汪精衛送給日本天皇的翠玉屏風、四庫全書和一些瓷器、玉器。突然很想去故宮博物院重新走走,認真看看那些稀世珍寶,幻想一下如果生活在從前的時代,可能會遇到的人事物。

當日可再次進館的憑證,然而我們並沒有進去第二次

這裡有個故宮郵局,郵筒也是很有特色。

三謝馬爸爸,本來8塊多的明信片,2塊不到成功入手,所以在臺灣能用支付寶就用支付寶,可能會有大大的驚喜噢~~

走出展廳,外面的雨淅淅瀝瀝,山腳下的國立故宮博物院這配色其實也挺美的。

因為下雨,剩下的日程計劃被完全打亂,本來要去的士林官邸、淡水老街、淡江高階中學、紅毛城和漁人碼頭變成了魚生丼、微風和新光三越,以及循例還是要去一下的夜市!要贊一下這碗魚生丼,價效比極度高!每一塊魚片都比兩部i6加起來還要厚得多,wasabi是山葵現磨的,這一大碗新鮮得我們倆一邊吃一邊搖頭晃腦,超讚!

昨晚寧夏夜市,今晚輪到士林夜市~士林不像寧夏、饒河街在地面,士林的食肆比較分散,大多聚集在地下B1層,地面上的一些店鋪分佈在夜市附近。從捷運劍潭站出來,走不多遠就是士林夜市片區,路口有家水果攤,我倆以為夜市就由此開始。因為這幾天都沒怎麼吃青菜,加上臺灣的水果是真的很好吃(人生第一次吃釋迦,食過返尋味


),我倆興高采烈地在水果攤買買買,買了600新臺幣的水果



然而一大袋水果下肚,郭小姐一直說要吃的大腸包小腸、我一直說要試試的豪大大雞排,以及什麼十全排骨、青蛙下蛋、大餅包小餅、忠誠號蚵仔煎、士林大香腸balabala的,全部都吃不下了!所以,來士林夜市求你們千萬千萬不要吃水果


水果留在墾丁吃吧,會便宜很多…當然,可能也就只有我們那麼傻叉吧,在臺北的夜市吃水果…

士林夜市有一片玩遊戲贏公仔的區域,全是玩飛鏢、打槍和扔球之類的遊戲攤,我倆一人拎著一大杯水果糊里糊塗在裡面轉了一圈,被遊戲攤的一個小哥大聲念:“中三個這整面牆的都給你啊,不要再吃水果了啦!”,嚇了我一跳,然後是我倆的一陣爆笑,是啊哈哈哈,誰會來夜市只吃水果…

回程中,郭小姐看上了一家店的鴨舌,點了一份,店家拿去炸了…我們其實真的不怎麼愛煎炸物,而且這幾天已經吃了很多,於是乎有了下面的對話:
—能不炸嗎?
—我們要加熱的。
—可以不加熱嗎?
—我們只賣加熱過的。(小胖哥一臉鄙夷)
好吧,買都買了,炸都炸了,就這樣吧。還好最後郭小姐說她喜歡那個鴨舌的味道,那就夠了,反正我是無感,覺得太甜。啊對,臺灣人除了愛煎炸物,感覺還有點嗜甜。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
別在異鄉哭泣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
夢是唯一行李
輕輕回來不吵醒往事
就當我從來不曾遠離
如果相逢把話藏心底
沒有人比我更懂你
天還是天 雨還是雨
我的傘下不再有你
我還是我 你還是你
只是多了一個冬季”

Day 5 暴走臺北

在臺北的每一天,日均步數23000。今天的日程比較閒,文創園、中正紀念堂和象山。珍珠奶茶星人郭小姐剩下的時間不多了,今天的行程由兩杯珍珠奶茶開始…

完全Oxx蛇皮棒棒K,郭小姐最愛的一句話…

打卡華山1914文創園區和松山文創園區,還挺喜歡臺北這些文創園的。也許是因為已經是臺灣人的開工日,人比較少,走走看看還挺舒服。

魯蛇,我一開始是懵逼的…其實就是LOSER…

沿路走過了臺北科大,校園不大,樓不高且有點破,但是掩蓋不了給人的舒適感覺。

科大里連雕塑都在看書,我們這些玩手機的人就只能羨慕一下來這交換的學生們了…

還記得郭小姐在墾丁那些騎機車的大兄弟嗎,他們開學了,所以郭小姐準備跟著他們進科大的教室上課哈哈哈。

走街串巷,乾乾淨淨的街道,悠哉閒逛的小動物們,這個時候的臺北還是讓人挺有好感的。

這個天真的穿什麼的都有,妹子很能抗啊,反正我們倆是瑟瑟發抖!

警察局門口的桃花開得特別燦爛,這是什麼道理?

啊對,我們在今天才吃到了阿宗面線,應該說才剛好有肚子吃得下,加醋加辣,味道還不錯,然而為什麼就不配筷子呢,用勺子舀得有點痛苦啊…順便帶了兩罐辣椒醬,臺灣同胞還挺能吃辣的,一般叫微辣也挺辣了。

順便!我收穫了人生至此吃過最好吃的牛角包!一直以來對牛角包有莫名的喜愛,喜歡它外表酥脆而內裡軟而韌的口感,喜歡它帶有的濃濃黃油味,這家Gontran Cherrier的牛角包全部都做到了,真心推薦給愛吃牛角包的人兒們!!!晚上我回到酒店還一直在念叨這個牛角包,感覺這幾天吃過的東西里最捨不得的就是它了!特別驚喜的是,桃園機場也有一個小小的店鋪噢,臨走的時候郭小姐還給我買了一個,謝謝我郭,比心~

中正紀念堂走一圈,看看換崗,追追鴿子,為了去象山上拍延時,我們急忙走了…

蔣先生您好。

101其實挺矮的,下次再來臺北可以上101換個視角看看臺北夜景,應該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爬象山還是挺累的(郭小姐請原諒我用了你這張很殘的照片,我們沒有其他“到象山一遊”的照片了


),加上我們趕著上去佔個好位子,走得我一度想放棄。好不容易,終於上到六巨石觀景臺,看準有塊大石頭上沒人,趕緊上去坐好。PS:山上風大,請穿夠衣服,帶好帽子,準備好三腳架或者自拍器,像我一樣用手舉著會很崩潰…

看著臺北的燈光逐漸亮起,想想明天就要走了,一邊覺得還得買好多東西,一邊竟然有點想快點回家…不是應該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讓開工的日子來得更晚一些才對嗎??

拍延時的過程中,認識了一個現在上海讀大學的曾經在深圳讀高中的泰國小哥,謝謝他幫我從大石頭上跳下來,see ya~

依舊奉上搖搖晃晃的延時…我下次會記得帶三腳架






下山打卡最後一個夜市——饒河街夜市,夜市門口的松山慈佑宮香火鼎盛,夜市裡人也是多得不得了,感覺比寧夏和士林的人都多。饒河街夜市有什麼好吃的呢?炸彈蔥油餅、胡椒餅、排骨湯,當然還有各個夜市都有的那幾樣。哈哈哈哈傻叉的我們倆,最後只吃了章魚小丸子和鹽水雞,哦還喝了一杯白玉苦瓜汁,走人…章魚小丸子一般,雖然裡面很多章魚,但是粉漿也是很多,整個丸子軟趴趴的,醬料也太黏,不喜歡;鹽水雞倒是挺喜歡的,100臺幣半隻雞,50臺幣自選三種蔬菜,幫你撕好拌好,味道不錯;苦瓜汁嘛,不功不過,剛入口有點甜,最後回苦,下火。

西蘭花來到呆灣叫花椰菜哦~

匆匆趕回酒店樓下的康是美和屈臣氏買買買,以至於我錯過了只在臺北有且只有一個店鋪的佳德,也錯過了月十二曲聞明堂,好難過






下次要是還有機會來臺北,我一定會記得…

Day 6 呆灣下次見

又是五點多起床趕飛機,就為了在機場把該買的手信搞定。臺北車站可以坐桃園機場捷運,最早一班是6點,有普通和直達兩種車次,我們坐的直達,四十分鐘左右到機場第二航廈,160新臺幣。辦完行李託運,已經7點半。8點40分登機,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們衝到第一航廈買好微熱山丘,然而郭小姐心心念唸的春水堂還沒開門,也是個遺憾…我先拿著手信去安檢,郭小姐去買早餐,還好順利趕上飛機。

多虧了郭小姐,我們倆在30000英尺的高空上很high地吃著薯條和mos burger,還有我最愛的那家牛角包~~順便贊一下國泰航空,早餐是熱乎乎的蘑菇派和檸檬茶,味道不錯。

下機後我直接從香港機場坐船回蛇口,郭小姐出關坐大巴回羅湖,safe trip~

++ 彩蛋 ++

郭小姐去呆灣的很重要原因之一是珍珠奶茶,或者說是珍珠吧…沒錯,她平均每天一杯,在臺北的最後一天喝了四杯!最後還很遺憾說沒有時間了,沒有肚子了,喝不下了…獻上她的奶茶合輯,裡面她最愛的是珍煮丹(珍煮丹、迷客夏和一芳的珍珠都巨甜無比,請慎重),我比較喜歡茶湯會,我們倆的第二名都是天仁茗茶,其他的嘛就比較普通了。

ENDING~

臺灣於我,不是那種走了之後特別想念的地方。但她的確有她的魅力,在於墾丁的淳樸和閒適,在於臺北的傳統與創新的結合,在於臺灣人的熱心和禮貌,在於美食的獨特滋味(我們的不完全食譜,還有很多很多沒有拍…愛早餐的蛋餅蛋堡,愛街頭純粹的果汁,愛鳳梨酥芋餅蛋黃肉包…)。

應該會再去第二次,約在臺中和臺東,下一次一定會記得彌補這回的遺憾,但其實沒關係,有遺憾才會有下一次的再遇見。

呆灣,回見。

致出發前忘記帶入臺證、行程中負責看交通訊息的郭小姐,完全Oxx蛇皮棒棒K!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