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澳門吃美食
一定打卡這家澳門人都每天排隊的
任飲任食海鮮自助火鍋——帝濠軒!
2019大眾點評必吃榜餐廳 滿屏的好評

這家店基本每天都要要排隊的,所以最好提前電話訂位
中午和晚上都有自助火鍋供應
五點剛過店裡就已經是人山人海
整個餐廳裡熱氣騰騰,非常熱鬧
餐廳整體裝修有港式餐廳的風格
排隊的時候店家的服務非常好
會準備一些小食和飲品
也是可以自助的

各式海鮮、肉類、丸類、蔬菜一應俱全
還有很多新鮮的海鮮刺身
經理說每桌都會按人數直接贈送一份刺身拼盤
這個刺身拼盤真的非常霸氣!
如果不夠還是可以再加的。

鮑魚!蝦!鮑魚!蝦!鮑魚!蝦!
真的是非常大,非常新鮮!上桌還都是會動!
鮑魚有拳頭大,蝦比手掌還大。
而且是任點!這前兩個菜就非常驚艷了!

還有一個必吃的就是特級雪花肥牛!
肉片非常厚實,肉質新鮮,口感細膩!

其他菜式的品質也都是可圈可點。
當然,最後一定要吃的就是哈根達斯啦!
吃完熱辣的火鍋,再吃一口冰爽的哈根達斯,簡直絕配!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原文連結: http://www.mafengwo.cn/i/19785085.html
跟著我去聯合國蓋章的“美食之都”邊走邊吃
澳門歷史城區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的世界文化遺產,不過你知道嗎?這座寶藏小城還有另一個被蓋章的閃亮頭銜,就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創意城市網路美食之都”稱號。 如同中西合璧的老城區,澳門的美食也非常多元化,有本土的粵式菜餚,有融合了葡萄牙風格的澳式葡餐,也有因為各地人口湧入所帶來的日料韓餐、印度菜和東南亞菜等等。 從街巷美食到星級大餐,澳門出品都水準線上,味道好,價格適宜。雖然已經去過澳門好多次,但好吃的地方層出不窮,總能找到再去打卡的理由。想看探店地址的,可直接拉到最後一段。 街巷小吃 作為一座“美食之都”,街頭巷尾的優質小吃必不可少。現吃現做的煙火氣,才是真正的沉浸式體驗。 在澳門林林總總的小吃中,第一個要打卡的必須是葡式蛋撻。最出名的兩家就是安德魯和瑪嘉烈,坊間流傳著很多關於這對蛋撻CP的傳說,也有不少關於究竟哪家好吃的爭論。我自己把兩家都跑了,覺得都很好吃! 如果不嫌路遠,推薦去路環的安德魯老店看看,那裡遊客稀少,邊吹海風邊吃蛋撻的愜意是位於半島後巷里人擠人的瑪嘉烈所體會不到的。 傳說安德魯與瑪嘉烈夫婦分手時,承諾各自在澳門的兩邊經營,不跨足對方的區域。不管傳言真假,事實上確實是已有多家分店的安德魯,店鋪都在氹仔和路環。而瑪嘉烈依然僅在半島有一家。 另一個我超愛的澳門小吃就是牛雜,哪怕膽固醇爆表也每次必吃。在一個大鍋裡,咕嘟嘟地煮著各種牛雜和蘿蔔,現場挑選,手起刀落間就是一碗。 很多牛雜店面積很小,連座位都沒有,大家捧著碗邊走邊吃,這才是真正的“街頭美食”啊。 我曾經最喜歡的一家牛雜店,是位於氹仔的鴻彬記,可惜如今已賣店歇業。我在網上搜了下,現在比較推薦的有明記、榮記,有些做咖哩魚蛋的也做牛雜,例如出名的恆友。我覺得也不用專程去哪裡,路邊看到人多的就不妨一試。 第三款必吃美食,就是豬扒包啦,以大利來記最為出名。豬扒直接下鍋,炸得又香又嫩,加在脆皮面包裡,記得一定要看好時間,在新鮮出爐時品嚐口感最佳。 家常便飯 嘗過小吃,再來推薦的就是葡式澳菜。這是由於澳門特殊的歷史成就的美食,歷經多年演繹,大致分為傳統葡國菜、經澳門廚師改良的葡國菜與土生葡菜3種。 前兩者一看就懂,那土生葡菜是什麼?原來它是葡萄牙人來到澳門後,取當地食材,以葡國做法,融入各地香料,逐漸形成的一種菜系,是真正在澳門以外尋覓不到的獨特菜式。 我自己很喜歡的福龍葡國餐就是一家老字號的土生葡菜,他家的葡式炒蜆讓我一“吃”傾心,加了白葡萄酒和香菜的做法為海鮮的味道畫龍點睛。 2017年,當我看新聞,發現福龍位於百老匯酒店的分店第一次登上了米其林推薦時,真是有種老母親般的欣慰啊。 而另一款焗鴨飯也是店裡的招牌料理,焗烤得發黃的砂鍋飯看起來平淡無奇,挖一下,用鴨湯煮的米飯混合著絲絲鴨肉,帶著鍋巴的焦香;吃一口,感覺可以忘記所有的煩惱。 我推薦的另一個菜式是海鮮火鍋。澳門的海鮮火鍋主打超級新鮮的涮鍋食材,海鮮種類多,鍋底湯濃料足,價格又比香港划算很多。 網上推薦比較多的是協成海鮮火鍋,在澳門有多家分店,生意都很好,建議提前定位。我自己試過的是位於銀河度假村的香港金牌海鮮火鍋,食材和味道也很贊。 此外,在香港排隊排到天荒地老的添好運點心專門店也在澳門開分店啦,人流比在香港小,打卡難度低了很多。為了它家的招牌酥皮叉燒包,值得專程前往。 星級美食 澳門旅遊業的支柱是娛樂場,而美食是娛樂場內重要的加分項。翻看澳門米其林指南也不難發現,20家摘星餐廳裡有17家分散在不同的娛樂場。 這其中又以賭王何博士旗下的娛樂場最厲害,澳門僅有的3家米其林三星餐廳都來自他的產業。 在我嘗試過的3家澳門米其林裡,最愛的就是譽瓏軒。有人稱它為“澳門粵菜之巔”,絕對不誇張。 按照《東京大飯店》裡介紹的Fine Dining的標準,譽瓏軒都做到了。依據客人口味調整的菜式,詳盡的餐食說明,精心搭配的酒單,恰到好處的服務,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卓越的廚藝,是絕對值得專程前往的好味道。 厲害的大廚還能改變我們對於食物的刻板印象,比如我從前很不喜歡叉燒,但在吃到譽瓏軒的招牌叉燒肉時驚為天人。原來不是叉燒不好吃,是我還沒吃過做得好的啊。 簡簡單單一碗酸辣湯,用料十足的海鮮並未被酸辣遮住味道,而是完美地與調料融合,口感層次極為豐富。 而作為澳門米其林三星中唯二的另一個家粵菜“8餐廳”,我的體驗就沒那麼好了。 8餐廳整體走的是傳統港式富豪範兒,隨處可見的金魚和8元素,感覺吃完就能發發發。 我們嘗試了點心和熱炒。有一說一,點心是好吃的,但談不上驚豔;造型是精緻的,能感受到廚師的手工。 而直接導致體驗失敗的,是下面這盤時蔬,菜梗老得快嚼不動了。雖然最後退錢了事,但還是讓人有點失望。這可是一家連續7年獲得米其林三星的餐廳,對食材的要求是不是低了點?同樣在譽瓏軒點的蔬菜,嫩到入口即化,這差別有點大。 最後這家是受賭王四姨太樑安琪之邀,於香港前往澳門開店的桃花源小廚,這是我體驗過的第一家米其林摘星餐廳,也是我的美食啟蒙。 它讓我感受到,哪怕只是蒸排骨、豉椒蝦球這樣的尋常菜式,在名廚的精心烹製後也能嚐到讓人久久難忘的好味道。 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桃花源小廚做的是看似簡單的粵菜,卻能從2009年港澳地區第一次釋出《米其林指南》起,連續11年位列星級食府。 探店地址 安德魯餅店:總店在路環市區戴紳禮街1號地下;另在官也街、威尼斯人酒店、路環等地有多家分店 瑪嘉烈餅店:馬統領街金利來大廈17B地鋪 恆友魚蛋:馬統領圍88-99地下,另有多家分店 大利來記:氹仔告利雅施利華街35號,另有多家分店 莫義記:氹仔官也街9號 福龍葡國餐:福隆新街40號;氹仔百老匯酒店美食街A-G005-G009香港金牌海鮮火鍋:氹仔銀河酒店M層M01號 添好運點心:氹仔百老匯酒店美食街A-1006 協成海鮮火鍋:歧關老店位於蓬萊新巷1號A及4號A地下,另有多家分店 譽瓏軒:氹仔新濠天地新濠大道2樓 8餐廳:葡京路新葡京酒店2樓 桃花源小廚:葡京路2-4號葡京酒店東翼地下F25號 一個回頭客眾多的旅行目的地,往往除了文化與藝術,還有誘人的美食。因為精神和物質的雙重滿足,能成就一次完美旅行的絕妙體驗。 每當我感嘆澳門已經有很多好吃的了,就發現又有新的優質美食,例如憑新派川菜在開業僅9個月就拿下米其林2星的川江月,新晉亞洲50佳的永利宮,真是常吃常新。…
N刷澳門,只為美食
澳門歷史城區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的世界文化遺產,不過你知道嗎?這座寶藏小城還有另一個被蓋章的閃亮頭銜,就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創意城市網路美食之都”稱號。 如同中西合璧的老城區,澳門的美食也非常多元化,有本土的粵式菜餚,有融合了葡萄牙風格的澳式葡餐,也有因為各地人口湧入所帶來的日料韓餐、印度菜和東南亞菜等等。例如,威尼斯人酒店內的皇雀就是中國首家獲得米其林一星的印度菜餐廳 從街巷美食到星級大餐,澳門出品都水準線上,味道好,價格適宜。雖然已經去過澳門好多次,但好吃的地方層出不窮,總能找到再去打卡的理由。 街巷小吃 作為一座“美食之都”,街頭巷尾的優質小吃必不可少。現吃現做的煙火氣,才是真正的沉浸式體驗。 在澳門林林總總的小吃中,第一個要打卡的必須是葡式蛋撻。最出名的兩家就是安德魯和瑪嘉烈,坊間流傳著很多關於這對蛋撻CP的傳說,也有不少關於究竟哪家好吃的爭論。我自己把兩家都跑了,覺得都很好吃! 如果不嫌路遠,推薦去路環的安德魯老店看看,那裡遊客稀少,邊吹海風邊吃蛋撻的愜意是位於半島後巷里人擠人的瑪嘉烈所體會不到的。 傳說安德魯與瑪嘉烈夫婦分手時,承諾各自在澳門的兩邊經營,不跨足對方的區域。不管傳言真假,事實上確實是已有多家分店的安德魯,店鋪都在氹仔和路環。而瑪嘉烈依然僅在半島有一家。 另一個我超愛的澳門小吃就是牛雜,哪怕膽固醇爆表也每次必吃。在一個大鍋裡,咕嘟嘟地煮著各種牛雜和蘿蔔,現場挑選,手起刀落間就是一碗。 很多牛雜店面積很小,連座位都沒有,大家捧著碗邊走邊吃,這才是真正的“街頭美食”啊。 我曾經最喜歡的一家牛雜店,是位於氹仔的鴻彬記,可惜如今已賣店歇業。我在網上搜了下,現在比較推薦的有明記、榮記,有些做咖哩魚蛋的也做牛雜,例如出名的恆友。我覺得也不用專程去哪裡,路邊看到人多的就不妨一試。 第三款必吃美食,就是豬扒包啦,以大利來記最為出名。豬扒直接下鍋,炸得又香又嫩,加在脆皮面包裡,記得一定要看好時間,在新鮮出爐時品嚐口感最佳。 如果想一次性打卡多家,推薦去氹仔的官也街,除了大利來記的總店在附近,安德魯在官也街也有分店,上過“舌尖”的雪糕專門店莫義記也在這裡。 探店地址: - 安德魯餅店:總店在路環市區戴紳禮街1號地下;另在官也街、威尼斯人酒店、路環等地有多家分店 - 瑪嘉烈餅店:馬統領街金利來大廈17B地鋪 - 恆友魚蛋:美打利庇盧大馬路12C號地下,另有多家分店 - 大利來記:氹仔告利雅施利華街35號,另有多家分店 - 莫義記:氹仔官也街9號 家常便飯 嘗過小吃,再來推薦的就是葡式澳菜。這是由於澳門特殊的歷史成就的美食,歷經多年演繹,大致分為傳統葡國菜、經澳門廚師改良的葡國菜與土生葡菜3種。 前兩者一看就懂,那土生葡菜是什麼?原來它是葡萄牙人來到澳門後,取當地食材,以葡國做法,融入各地香料,逐漸形成的一種菜系,是真正在澳門以外尋覓不到的獨特菜式。 我自己很喜歡的福龍葡國餐就是一家老字號的土生葡菜,他家的葡式炒蜆讓我一“吃”傾心,加了白葡萄酒和香菜的做法為海鮮的味道畫龍點睛。 而另一款焗鴨飯也是店裡的招牌料理,焗烤得發黃的砂鍋飯看起來平淡無奇,挖一下,用鴨湯煮的米飯混合著絲絲鴨肉,帶著鍋巴的焦香;吃一口,感覺可以忘記所有的煩惱。 2017年,當我看新聞,發現福龍位於百老匯酒店的分店第一次登上了米其林推薦時,真是有種老母親般的欣慰啊。之前因為疫情,百老匯店曾歇業了一陣。今年7月,我N刷澳門時,發現百老匯店重開,興奮地衝過去,再次點了炒蜆和焗鴨飯,好味道一點沒變,和福隆新街老店的的一樣好吃。 我推薦的另一個菜式是海鮮火鍋。澳門的海鮮火鍋主打超級新鮮的涮鍋食材,海鮮種類多,鍋底湯濃料足,價格又比香港划算很多。 網上推薦最多的協成海鮮火鍋,它是澳門最hot的火鍋連鎖,有9家分店。生意都很好,建議提前定位。協成的招牌是加拿大象拔蚌,定位的時候可以預留。 還有特大花竹蝦,服務好到涮完還幫忙剝殼的那種。 除了涮鍋,海鮮還可以刺身,很多菜品和肉類能點半份,對人少的食客很友好。除了協成,我還試過位於銀河度假村的香港金牌海鮮火鍋,食材和味道也很贊。 此外,在香港排隊排到天荒地老的添好運點心專門店也在澳門開分店啦,人流比在香港小,打卡難度低了很多。為了它家的招牌酥皮叉燒包,值得專程前往。 探店地址: - 福龍葡國餐:福隆新街40號;氹仔百老匯酒店美食街A-G005-G009 - 協成海鮮火鍋:歧關老店位於蓬萊新巷1號A及4號A地下,另有多家分店 - 香港金牌海鮮火鍋:氹仔銀河酒店M層M01號 - 添好運點心:氹仔百老匯酒店美食街A-1006 星級美食 澳門旅遊業的支柱是娛樂場,而美食是娛樂場內重要的加分項。翻看澳門米其林指南也不難發現,20家摘星餐廳裡有17家分散在不同的娛樂場。 這其中又以賭王何博士旗下的娛樂場最厲害,澳門僅有的3家米其林三星餐廳都來自他的產業。 在我嘗試過的澳門米其林裡,最愛的就是譽瓏軒。有人稱它為“澳門粵菜之巔”,絕對不誇張。 按照《東京大飯店》裡介紹的Fine Dining的標準,譽瓏軒都做到了。依據客人口味調整的菜式,詳盡的餐食說明,精心搭配的酒單,恰到好處的服務,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卓越的廚藝,是絕對值得專程前往的好味道。…
澳門美食之旅
澳門美食之旅 我是2010年取得澳門身份證,但長期在內地生活工作,偶爾去一趟,這兩年疫情影響,終於等到春節假期,通關放鬆條件,就再次踏上澳門的美食之旅。澳門很小,主要景點三天就能走完了;澳門也很大,大到能包容天下美食,讓你吃上一個月都不過癮。 小吃 安德魯餅店(蛋撻)澳門最具代表的小吃就是蛋撻,位於威尼斯人大運河購物中心的分店人氣比較好,官也街也有分店,總店在路環。另一家瑪嘉烈在澳門半島,離葡京酒店較近,原本就是夫妻店,都好吃。蛋撻吃起來很有層次感,撻皮鬆脆酥香,撻心軟糯絲滑,甜而不膩。 鉅記餅家 全澳銷量最好的手信店,我最喜歡吃的是蛋卷、原味杏仁餅、肉乾,每次都要打包回來跟朋友分享。 莫義記 位於小吃一條街的官也街,很有名氣,貓山王榴蓮雪糕、大菜糕、木糠布丁都很好吃,就是有點小貴。 榮記牛雜 牛雜也是澳門必吃的小吃之一,蠻有特色,咖哩香怎能拒絕,這家榮記在大三巴附近,官也街也有分店。當然還有老Day牛雜、梓記牛什,口味有差異,都值得品嚐。咖哩牛雜、咖哩牛腩、咖哩魚蛋、咖哩蘿蔔。。。 禮記甜品 位於水坑尾街,這條街有多家運動品牌專賣店,必逛的一條街,這家老店有各式各樣的雪糕。 杏香園雪糕甜品屋 位於澳門半島老街的清平直街,招牌是馬蹄冰沙。 早餐 成記粥品 位於新馬路議事庭前地附近的廣式煲粥,小店根本沒有門店,就開在一條小巷子裡,環境條件不好,兩夫妻經營了幾十年,很多遊客慕名而來,排隊都要吃上一碗熱乎乎的粥。點一碗綜合粥準沒錯,料多量足。 信智咖啡美食澳門街頭有很多這類咖啡美食小店,不只適合早餐,午餐小食都可以,可以喝一杯咖啡或奶茶、配一個豬扒包,也可以吃一碗麵或者煲粥、港式茶點。這類店的澳門咖啡跟別地方不太一樣,不是速溶、美式,類似拿鐵,但牛奶沒那麼多,也沒加糖,當然也可以自己加,口感一般、但還算順滑,咖啡豆當然不會是精品豆,我喝慣了精品咖啡,在澳門街頭還真不好找到一家精品咖啡店。 葡國菜 澳門之前被葡萄牙殖民了四百多年,當然是離不開葡國菜在澳門的地位,所以澳門有很多葡國餐廳,也是必吃的美食之一。 木偶葡國餐廳 由原澳門消防局舊址改造而成,建築風格獨特,是一家偏高階又很老牌的正宗葡國餐廳,就位於官也街街口,位置很好找。 婆仔屋葡國餐廳 位於瘋堂斜巷,這條老街的建築很有異國風情,非常適合來拍照打卡。也是偏高階的葡國餐廳。 番茄屋葡式美食 位於大三巴附近,是一家價效比較高的餐廳,口碑也好,是我吃過次數最多的一家。阿里巴巴焗飯、炒馬介休、意麵、木糠布丁等等,菜樣特別豐富,葡國汽水果汁也好喝。 另外還有一些偏本土化的葡國餐廳:坤記餐室、餘榮記咖啡葡國餐等,也都口碑不錯。 還有一家小飛象葡國餐就不太推薦了,就有點宰客了,基本是賺遊客的錢,價效比差。 茶餐廳 好彩海鮮火鍋飯店 以廣東人居多的澳門當然是少不了港式茶餐廳。位於氹仔的百老匯美食城,薈聚眾多各式美食,也有一些是連鎖門店。這家店不只做海鮮火鍋,也有港式茶餐廳,是澳門老同學約過來的。我以前不喜歡吃腸粉,覺得腸粉沒什麼味道,都是靠蘸醬油的,但是這家的腸粉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完全顛覆了我對腸粉的音印象,主要是餡料味道很棒,皮質Q韌。這家餐廳價格也不高,強烈推薦。 真點心:在新濠天地二樓、南灣大馬路有分店,價效比高。 添好運:在百老匯、倫敦人、威尼斯人都有分店。 特色餐廳 勝利茶餐廳 這是一家老牌店,位於議事庭前地附近,其實不是港式茶餐廳,算是澳門的特色餐館,環境不是很好。推薦周打魚湯、牛排、咖哩牛尾。 肥仔文美食水蟹粥 水蟹粥也是澳門的美食之一,不建議在官也街吃,這家距離官也街也不遠,口碑好,價格不貴。 萬利洪記大排檔 以麵食為主,特別豐富的料,不知道怎麼點,就來一碗招牌一品面,薈集近十種料,吃完超滿足。 澳門燒臘廣東燒臘是我喜歡的美食之一,在福建也很多,但能找到正宗的並不多。澳門燒肉、燒鴨這兩道在味道口感上又與別地方的有點差別,燒肉的皮質香脆很特別。在家附近的下環街市有兩家燒臘店做得特別好,具體店名給忘了,每次都要打包回家乾飯。 自助餐:澳門的自助餐廳很多,我吃過的不多,英皇酒店的價效比還不錯。也可以考慮去觀光塔上面旋轉餐廳俯瞰觀賞美景。 海鮮 作為福建沿海人,就不特地去澳門吃海鮮了。介紹一家網紅順德公海鮮飯店,記得要提前預定。還有協成海鮮火鍋,有幾家分店。這類海鮮店都偏貴,人均500以上不封頂。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原文連結: http://www.mafengwo.cn/i/2351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