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閩南話

乘坐旅遊大巴車的日子並不無聊,導遊阿聰是個很健談的人,一直給我們講臺灣的風土人情,貌似他的祖上是福建人,在閩南話裡,“迷路”代表著美女,說的是看到美女就忘記了該走哪條路,“昏倒”是指看到帥哥,被帥的暈倒了。每天吃飯的時候是“駕崩”,所以以前皇帝身邊伺候的人裡,幾乎沒有福建人。

收穫一張圖片的快樂

在旅行即將結束的倒數第二天,阿聰送了我們每人一張照片,這可能是我此行最大的收穫了


在每一個圖片的背後,阿聰都有用心為我們留言,每當看見這張照片,都會回想起在臺灣的故事。

繁體字很美,很能體現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繁體字對於我來說不是件困難的事情,以前學過毛筆字,看過爺爺的書籍,也多次看到爺爺簽名的“ 趙”字,所以當我看到這個明信片時,感覺到很親切

旅行路線安排

初次見到你

晚上10點左右到達了臺灣的桃園機場。

在辦理入境手續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很帥的海關大爺,不論是頭髮也好,衣服也好都是很整齊的樣子,就是看起來年紀有點大了

在機場裡換了新臺幣,需要收一點手續費用,100新臺幣相當於人民幣23左右。

臺灣美食

鳳梨一定要吃!!!和菠蘿一點都不一樣!去日月潭的那天好熱,水也不夠喝,下來正好看到有水果攤,鳳梨的100臺幣一個,店家給削好切塊後就能吃了,入口的瞬間別提有多甜了




,差點把我甜哭了,一定要買香氣很濃的,這樣子的是完全熟透的,後面還買了牛奶口味還有其他口味的,雖然也甜,但都沒有第一次買的驚豔味蕾。

這種紅色的香蕉也需要嚐嚐,也是非常甜的,還帶有一點蘋果味道,可惜6月的時候釋迦果還沒有熟,就沒有買

我很喜歡夜市的感覺,臺灣人騎摩托車的很多,但是我坐在大巴上就看到了兩次車禍事件

阿聰不小心入境了,看來陽光把他晒得要和黑夜融為一體了吼

阿聰給我們指哪個好吃,可是我想等著去日本再吃壽司

在一家大排檔,阿聰說七里香好吃,是他做喜歡的食物,表示我們可以嚐嚐。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了兩串七里香,回去一吃,發現竟然是雞屁股




,趕緊放下吃別的。大腸套上小腸味道也一般

河仔煎是用蔬菜和雞蛋包裹的生蠔肉,煎的過程中還要放澱粉,買的人很多,然而我吃了一口,,,腥極了而且油也很大,吃到嘴裡一點都不美味。而且在我等著的過程中,有一個生蠔肉掉在了地上,老闆娘趁著別人不注意,撿起來了(我以為他會扔掉),沒想到洗都不洗,直接放進下一份的材料了

竹籤烤蝦,按照蝦的個頭算錢,我沒買

雞排也是中規中矩的樣子,沒什麼差別

這一碗沙冰倒是很實惠,大概20臺幣?用盤子裝的,量很多,吃到最後,整個人是冷了

這份牛肉方便麵我想是必須要買來嚐嚐的,裡面的肉塊真的有封面圖片上那麼大,味道也很好,大概是15一個,回吉林的時候買了幾個,湯汁也很鮮美,絕對是很有氣場的方便麵了,不光有盒子的也有袋裝的

臺灣有什麼值得買

化妝品一般都是可以去當地康是美,屈臣氏以及日本的藥妝店,達到一定的金額即可退稅。即便不知道店鋪在哪裡也沒有關係,可以利用谷歌地圖去找地方,或者乘坐捷運(也就是臺灣的公共交通名字)到達,我最後一天自己去的商場,在捷運上問路,一個女士很好心的告訴我該怎麼走,怕我不清楚又非常耐心的告訴我一遍,這是我非常感動的事


森田面膜也是臺灣產的化妝品,如果大家覺得不多可以來試試

藥妝店裡的安熱沙防晒價格還可以,一瓶大的送一個小的套裝,價格大概也是150左右吧,北京日上60ml的價格在120左右,三件8折,所以還是日上划算的很多

臺灣的藥品也有很多據說很好用的東西,比如說“一條根”等等,這方面我是不大需要,所以還是根據自己需要什麼做做攻略吧

在機場免稅店一定要買欣蘭凍膜,因為這是本土產的化妝品,真的非常實惠了,一瓶500ml的欣蘭凍膜只需要150左右的人民幣,我在機場買了4個真的是好重,而且還會送試用裝,方便出差的時候使用

除了化妝品外,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個紅色珊瑚的吊墜了,在臺灣有一個很大的珊瑚廠商,叫做綺麗珊瑚,裡面包含了珊瑚耳釘、珊瑚手鍊、珊瑚吊墜、珊瑚胸針、珊瑚戒指、珊瑚擺件等飾品,期間發生一個小插曲,同團的一個阿姨也買了一個珊瑚吊墜,想摘下來的時候叫我一個姑姑去了,結果兩個人都沒拿住,珊瑚掉在了地上摔成了兩截,兩個人都很尷尬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導遊阿聰過來幫我們聯絡了商家看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商家說可以退回來他們可以在把這個斷掉的珊瑚打磨一下成為別的視訊,讓同團的阿姨再去選一個別的樣子,至於價錢多退少補。不得不說這個解決辦法好極了,這樣雙方都不用難過了

阿里山的高山茶也是很香,經過茶到炮製的茶喝起來口舌生津,我建議一定要去買茶嚐嚐看,非常的不一樣

第一天清晨

臺灣的天空很藍,沒有任何潤色的情況下,竟然這麼美,好像是自帶濾鏡一般,我很喜歡帶雲彩的天空。此行沒有帶相機,在臨近出發的時候買了新手機,就拿著手機拍拍啦

這是我們到了臺北之後第一天入住的酒店,報團之前旅行社承諾過全程的酒店都在4星以上,住宿的地方真的很不錯,很舒適。

早上起來集合之前在酒店外面轉了轉,當地的植物和東北地區的植物真的有很大的茶杯。樹葉普遍都是比較寬大的。

吃過早點之後,便乘坐大巴車前往第一個目的地了,路上的風景不是我很熟悉的,但是心情真是非常的興奮,因為旅途正式開始了。

也許是導遊看出了我們的疑問,沿途的房子都比較舊的,他解釋說因為臺灣的房屋都是私產的,即便是很破舊,政府也沒有辦法拆除,只有當屋主想要重新裝修時才會變新,但是通常情況下,屋主是沒有想要翻新的想法的,因為要花錢。

去野柳地質公園看女王頭

臺灣地跨北迴歸線,處於熱帶和亞熱帶兩個氣候帶,具有高溫、強風、多雨的特點。到了野柳地質公園後發現靠近海邊的樹木上面有很多長長的氣根,都從樹枝上面垂下來了。

這個雲彩真是美極了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新北市萬里區,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XUN四聲)狀巖、壺穴、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

導遊說,這兩塊石頭的形狀像是臺灣和海南,如同好兄弟一般,既然如此,歡迎早日。。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基隆市西北方約15公里處的基金公路,是一突出海面的岬角,從這個位置可以遠眺到對面的基隆,是當初蔣介石登陸臺灣的地點。若是遠望,這個岬角猶如一隻海龜蹣跚離岸,昂首拱背而遊,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野柳龜。

隔海相望,對面便是基隆。

漁民林添禎銅像雕塑。
早期野柳尚未成立風景區時,當地屬於開放性質的風景區,安全管理出現許多漏洞。有一隊臺灣大學的學生,到這裡來郊遊;其中有一名叫張國權的香港僑生,在海邊一塊大石上攝影時,不慎失足墜海。當時在附近販賣東西的漁民林添禎,不顧天候惡劣,奮勇下海救人。經過一番掙扎,最後兩人還是不幸溺斃。林添禎捨身救人的故事傳開後,感動社會各界。當時的總統蔣中正先生得知此事後,特地前往致意,並下令於當地設立銅像及編譯教科書,以倡導林添禎的義勇事蹟。

雖然野柳地質公園內的一些地形地貌怕被踩壞,但是為了美觀,並沒有欄杆遮擋,只是在地面上花了紅色的禁入線,提醒人們自覺遵守秩序,當然有很多人假裝看不到這線,想要近距離和這些自然風蝕形成的地貌合影,園區內的工作人員會嚴厲提醒不要踏入。

一圈中間有個凸起的這裡就是燭狀石。

這個有點像是仰泳的烏龜。

女王頭可以說是這裡最著名的一張名片(此圖是網路找的,當時沒有近距離拍),“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女王頭本身就是一個蕈狀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狀石大致相同。由於它的頸子修長、臉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大家才特別稱它為“女王頭”。但是由於海風的不斷風蝕,“女王頭”的脖頸部位越來越細,很可能有一天,脖子承受不住腦袋的重量,“女王頭”就會不復存在。

這些都是蕈狀巖。如同蘑菇一般。

同行的阿姨們

天藍到,讓我捨不得放棄每一個圖片。

6月的臺灣,很熱,海邊的紫外很強烈,若是不想晒黑,一定要保護好面部面板哦

臺北地標101,體驗世界上最快的電梯

遊覽完野柳地質公園後,乘車前往了臺北101,在2010年之前,臺北101是世界第一高樓,現在它的身高仍然是居於世界前幾位。臺北101是由李祖原設計的,這是一位以中國傳統美學為主的設計師,他的作品還包括北京的盤古大觀。101是以中國人喜歡的數字“8”為結構單位,每8成層樓為一節,從遠處眺望像節節高升的竹子一般。

臺北101

6月的天氣很好,旅行團也很多,不遠千里而來的人們排著隊伍想體驗這世界上最快的電梯到底有多快,來回坐了兩次,在短短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內,伴隨著大家的驚呼聲,我們一下子到了89層,隨之而來的是稍有不適的耳鳴


,其實身在電梯內,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多高的地方, 但是看著顯示屏邊倒數著也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呢,速度甚至比普通高鐵也快上了幾倍

101有著世界最高速度的電梯:從5樓直達89樓的室內觀景臺只需37秒,電梯攀升的速度為每分鐘1010米,是世界上最快的電梯,其長度也是世界第一。來到這裡一定要體驗一下電梯,速度快到耳膜發脹,像是飛機剛剛起飛,耳膜難受。當時門票是導遊幫著買的,我也不知道多少錢哈哈。
排隊入場可以時可以拍一個與101大廈的合影,過年時,101大廈整棟樓都在放煙花,像一個巨大的煙花筒,合影的背景就是放煙花時的景色。

從101觀景臺上俯瞰整個臺北市

觀景臺四面都是窗戶,地面還有鏡子,找好角度便能看多許多的自己,但不要穿裙子踩到地面上的鏡子哦,我就是當天穿的裙子,導致得夾著腿走路


否則就會走光呢。

臺灣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地區,但是臺北101大廈卻不受影響,原因在於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調諧質塊阻尼器”,在88至92樓掛置一個重達660公噸的巨大鋼球,利用擺動來減緩建築物的晃動幅度,這也是全世界唯一開放遊客觀賞的巨型阻尼器。在還沒有看到這個大鋼球之前,導遊問我們知不知道這個球是怎麼運上去的,當時我就想起了曹衝稱象的故事。

101大晒大廈位於信義商圈,大廈裡面有很多商家,賣紅珊瑚,賣臺灣玉的等等

從臺北101下來之後,乘車前往士林官邸,中途偶爾停靠在路邊,望向車窗外面,看到了很多美麗的風景。

士林官邸,臺北第一座生態公園

不知道是什麼花,落在地上,最開始我以為是假的,因為很多淘寶的那種沙灘裙都會送這樣的髮卡,拿起來之後放在鼻尖,聞到了淡淡的花香,很舒服的味道。

當時蔣氏夫婦乘坐的防彈車。

士林官邸的樹木大多是比較高大的,從上空看不到房屋,有著很好的廕庇效果,另外這一排樹木的樹皮是有毒的。

幾乎所有宋美齡的照片上,都能發現她是身穿旗袍的,原因是她有面板過敏,只有身穿絲綢時才不會過敏

園區內有許多密道和碉堡,隱藏在路邊隨處可見的灌木或者草叢之內。

士林官邸有凱歌堂這個地方,名字是由蔣介石取得。供蔣氏夫婦做禮拜使用

蔣介石喜歡的八角亭內圍了很多人,可能是因為大大的草坪上沒有其他可以遮陰的地方吧

官邸由外而內共分為外花園、內花園、正房幾個區域;外花園中有溫室盆栽區及玫瑰園、梅園,據說宋美齡喜愛玫瑰花,蔣介石喜愛梅花;內花園是中式庭園和西式庭園的合稱,西式庭院裡的苗圃、花藝、雕塑、水池都洋溢這濃濃的西方風情;中式庭園裡的八角亭、拱橋、曲池、流水等東方庭園造景,則令人彷佛置身古代中國。中西兩種風格同時聚合在一個地方,並沒有顯得突兀和怪異,卻有種別樣的美。蔣介石和宋美齡各自的喜好和風格像是一個仍然殘留著封建思想的軍閥官僚和一個有著東方面孔的西化女子的碰撞。

據說,當蔣介石思念故土之時,會登上這個亭子遠眺東方,即便他什麼也看不見,或許只是想需求心靈的慰藉吧。臺灣的夏天真的很熱很熱,每個整個團隊裡面的人幾乎都是來自吉林省,每個人都不適應這邊的氣候,汗流浹背,頭上戴著的帽子裡也都是汗水,腦袋暈暈,夏天一定要多帶水。

必須要打卡的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的故宮博物院建築呈現出典型中式建築風格,上面寫著孫中山先生最喜歡的一句話“天下為公”。如果來到這裡,一定要去看看臺北博物院裡面的展品和北京故宮博物館的展品有什麼不同。

不過我們去的時候是7月,天氣真的很晒啊,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廣場上待不住,趕緊跑進博物院裡面參觀。

走進去之前,導遊告知我們手機可以拍照,但是不能開閃光燈,這會損走進去害文物,有些字畫已經經不起曝光了。

在朝珠,耳飾,腰帶,玉佩的上面均有東珠鑲嵌,清朝統治者把東珠看作珍寶,用以鑲嵌在表示權利和尊榮的冠服飾物上,以表示身份並顯現皇家的權威。皇后、皇太后的冬朝冠,綴飾的東珠與珍珠約300顆,冠頂東珠13顆,珍珠51顆。(東珠產自我們的家鄉東北地區哦


,再給家鄉打個廣告,歡迎來吉林轉轉)

這可是真正的象牙棋,皇帝所用之物,無一不是最好的。

這是乾隆最喜歡的八件套了,可不是現在說的稻香村“八件套”

翡翠白菜(該圖來自網路,手機拍不到細節)是博物院裡面的鎮館之寶,我們去的那一天很幸運的看到了展出,它原是清朝永和宮的陳設器,相傳為光緒的妃子瑾妃的嫁妝之一。白菜寓意清白純潔,翠綠葉片上雕塑兩隻象徵多產的螽斯,祈願能多子多孫。玉雕師運用玉石自然天成的色澤分佈,琢碾出一棵鮮活欲滴的白菜。

展品裡我很喜歡的小黃鴨,憨態可掬,頗有神韻得樣子,相比也是曾經被經常盤的的了

傳國玉璽,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叫印章

去日月潭吃吃阿嬤茶葉蛋

去日月潭首先得坐船到對面,這讓我感覺有點像在家裡去松花湖一樣,到達陸地後,看到有人在唱歌

告別了臺北的故宮博物院後,乘車前往了日月潭,日月潭是中國臺灣風景優美的“天池”

,是臺灣島最著名的風景區。它位於西部的南投縣,是臺灣省第二大湖泊、最大的天然湖泊,臥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山頭上。水面比著名湖泊–杭州西湖略大,水深卻超過西湖10多倍。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
還記得小學課文嗎?“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它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那裡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蹟。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
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化島。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築,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要是下起濛濛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

坐在遊輪上,望向遠山,白雲飄的很低,將一座座山頭遮住了

日月潭的水是有點偏向藍有點偏向綠的顏色,映襯著藍天白雲,以及遠處的層巒疊嶂,並且湖面遼闊,潭水澄澈,夏日來有些涼爽,但也要注意防晒。

日月潭的地標,來一個標準遊客照,就差一個剪刀手了

臺灣的天空,真是湛藍湛藍的,絲毫用不上濾鏡

日月潭中的植被茂盛,這裡不僅水汽充沛,光照時間也很充足,儘量避免中午時間來

日月潭的玄光寺旁邊有一個小木屋,便是阿嬤茶葉蛋了,時間過去太久了,我實在是記不清楚茶葉蛋賣多少錢了,但那個香香的味道和特別的口感依舊會在記憶中綻放出來,排隊的人很多,但是茶葉蛋是早就煮好的,賣起來也很迅速,據說一天能賣出三千顆,別看著個小店不起眼,歇業也是要和政府報批的,而且這個小店在50幾年前就已經拿到了營業執照哦

從日月潭下來返程了,隨著時間越來越接近中午,溫度也越來越高,必須要打傘遮陽了,北方人受不住啊,太熱了

天氣熱,又十分口渴,從日月潭景區出來後,看到有賣鳳梨的,100臺幣一個,老闆在那邊給鳳梨去皮的時候,聞到了非常濃的果香,這是我在臺灣買的最好吃的鳳梨,之後買的鳳梨都沒有這麼美味了!

夢幻高跟鞋教堂

高跟鞋教堂的顏色主要就是藍、白,給人很純淨的感覺,只是正午的時候天氣真的太熱太晒了,因為這裡是一個很空曠的公園,沒有樹木遮擋著陽光,很多人被晒的已經沒有力氣去照相了,要是天氣涼爽一點,應該會有很多情侶過來拍寫真。

真的是要熱化了,多呆一秒鐘都不想,同行的阿姨要拍照哈哈

離開教堂,導遊阿聰帶我們去了一個賣鳳梨的地方,這是我第一次知道了鳳梨是怎麼生長出來的,很可愛,還很牛奶口味、金鑽鳳梨等等,雖然各個口味都買了一些,但是還沒有第一次買的那個好吃。

鳳梨和菠蘿外觀十分相似,但是我發現了一點區別,在那個綠色的頭上,菠蘿的這個部位是比較扎手的,鳳梨是不怎麼扎手。

鳳梨應該是屬於這裡的快消品了,6月的臺灣炎熱到人總是口渴,隨便一個路邊的小販一天就可以賣出去很多個鳳梨,田地裡除了鳳梨之外,還種著木瓜,木瓜這個時節還未成熟,削下來的鳳梨被堆放在地裡,當做肥料反哺大地。這種場景很是令我印象深刻,一邊是賣相頗好且香甜的各種口味的鳳梨,一邊則是被高溫發酵了的鳳梨皮,帶有一點腐爛和啤酒的味道。

這是一種很奇特的植物,長得是頗為藝術,但是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的價值了,於是把它捧起來做個紀念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畫呀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畫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想必很多人都挺聽過這首歌謠,卻沒見過阿里山的真實面目。

進入到阿里山裡面,會經過一個長長的吊橋,比較穩當,但若是兩個人並排走的話稍顯擁擠

阿里山的植被覆蓋率很高,沿途看到了很多不認識的植物,但是這個讓我覺得長得很像竹蓀哈好

阿里山的天氣很好,藍天白雲的,但是要注意防晒哦,否則一天下來腦袋會暈暈的

與我家鄉的植被不同,高山之中甚至還有椰子樹,當然我也不確定是不是椰子樹,只是感覺好像哈哈

高山族是住在阿里山中的民族,也許這個碳火烤肉是讓他們日常的食物吧

蝴蝶唄發現停留在葉子上也不怕人,可能是欣賞風景太累了吧

阿里山中有表演可以看,來到這裡是一定要看看錶演的,才會覺得不虛此行

山中並不是那麼炎熱,山間不僅有樹蔭,偶爾還會出來涼爽的風

路上看到了毛毛蟲,我想應當叫做毛毛蟲吧,它的毛真的很長,長到看不見眼睛

墾丁公園裡的貓鼻頭海域

我一直覺得“墾丁”二字很美,直到去搜尋才發現早在清朝時期,便以此二字命名了。“墾丁”名稱的由來是清光緒三年(1877年),清廷招撫局自廣東潮州一帶募集大批壯丁到此墾荒,為紀念這些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墾壯丁,而將此地名為‘’墾丁”。墾丁公園中國臺灣地區的第一座‘“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三面環海,是島內唯一涵蓋陸地與海域的森林公園,也是臺灣本島唯一的熱帶區域。

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去的墾丁國家公園裡面的貓鼻頭海域,介於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的交界處,為恆春半島向巴士海峽延伸而出的突兀點,距白砂約3.5公里,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蝕地形,鳥瞰似女孩的百摺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稱。其中有一塊岩石的外形如蹲伏的貓,因而取其名為“貓鼻頭”,並與鵝鑾鼻形成臺灣最南之兩端。貓鼻頭半島地勢西高而東低,受海蝕、鹽漬及風化影響特別強烈,以隆起的珊瑚礁海岸為主,有海蝕溝、海蝕壺穴、海蝕礁柱等造就當地鬼斧神工的自然地形,也成為看海觀石的好去處。貓鼻頭位於低緯度,具有獨特的熱帶風貌,湛藍的大海更讓人心曠神怡;傍晚時刻,夕陽染紅了整個海面,景緻十分狀麗,早為恆春八景之一。

即便是炎熱的夏日,這裡海水仍然帶有一絲清涼的感覺,但是浪花也不是那麼溫柔的樣子,假如脫掉鞋子的話不加看管就會被浪捲走,而且這邊的唄海浪侵蝕行程珊瑚礁海岸也十分鋒利,礁石上還有青苔,有些滑,讓人施展不開拳腳

因為我喜歡海,所以這也是我喜歡臺灣島的一個原因吧

沿岸還有沙灘可以玩耍,口渴的時候在旁邊買一個椰子,當然如果看到帥帥的小哥哥,一笑的時候露出滿口黑牙的時候,說明他一定是檳榔吃多了

若是有無人機在上空拍照一定很美吧,臺灣確實是個好地方,四面環海,但是每一個海的顏色又不盡相同,貓鼻頭這裡的海水碧綠中又帶了一些藍色,看起來像是翡翠的一般

海水很清,近岸的淺灘處還能夠看到有花蟹在,當然我拍到的這個已經死掉了,也許上上一夜的風浪太大了吧

真是很美麗的翡翠色

這邊的水質很好,礁石上都是牡蠣生長過的痕跡

同行的阿姨們也很興奮

從景區出來後,外面也有特色小食一條街,可以拿著飛魚拍照,照片是導遊阿聰幫忙拍的,出乎意料的好看呢

這家店裡的河豚模型好可愛,一條街上基本上是賣的小魚乾這類的海產品

駁二車站

後面的光頭大哥入境了,同團的老鄉,這個洞洞鞋很舒服,能夠下海,能夠走路,所以我覺得若果去海邊的話可以準備一個

除了陽光很晒之外,路邊的景色也是很美的樣子,這是一段廢棄的火車道,假如拍人像一定很美

駁二車站的牆體的上有很多的彩繪,有點3D的視覺效果,加上兩側的花朵,像是在這面牆上永遠把春天留住了

臺灣寺廟

忘記了去的是哪個寺廟,修建在不太高的山上,除了金燦燦的屋頂外,寺廟的綠化做的也不錯,可惜沒有見到寺廟裡的和尚

我記得是通過一個很大的上坡走到了廟裡,但頭頂的大太陽的感覺真的不美好,上來之後的第一件事是趕緊找個陰涼的地方躲一躲

據說臺灣人比較喜歡寺廟,

高雄夜景

20世紀60年代,中國臺灣與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推行進口導向性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被稱作為“亞洲四小龍”。高雄在臺灣,是人口第二多的城市,我以為高雄的夜晚會是許多大樓聳立的樣子,各種廣告會讓人看的目不暇接,但是高雄與我想象的不一樣。

馬路周圍會有盛開的觀賞樹

大致是晚上8點左右的樣子,高雄橋上來往了很多機車黨,摩托車的轟鳴聲從身邊擦過,帶起了夏夜的風和熱情

看到馬路邊有人在賣冰沙,摺合人民幣5元,就能夠得到超大的一盤子,很努力的將這個盤子裡的沙冰吃完後,不僅僅會覺得涼快了,還有一絲絲冷意

在當晚入住的酒店附近繞了一大圈,返回的途中換了另一條路走,看見了兩隻非常可愛的小柴犬,萌化了人心

我想與它們兩個合影,問問了柴犬們的主人,經過他的同意後坐在了長椅的另一側,結果它們兩個好不配合呀,紛紛把頭轉向了另一側

行走在太平洋沿線的路上

從高雄前往花蓮的路線是我最喜歡的一條路,大巴車裡令人舒適的溫度,窗外迷人的景色都是我喜歡的理由

沿途中白雲、遠山臉面不斷,草木茂盛,越靠近海的地方,竟然能夠看到很多的海水牧場

隨著車漸漸駛向花蓮,太平洋的海岸線也越來越清晰

坐在大巴車裡,窗外是無盡的太平洋,我們沿著海岸線坐了許久的車,將路上的風光盡收在了眼底

只是很可惜,旅遊大巴並未停下來過,也算是在環海的高速上吧,只能坐在車內用手機連拍,但其實有些後悔沒有錄視訊

我想如果是自駕來應該會很美好,對於喜歡大海的人來說,臺灣一定是個值得去的地方

傍晚的時候,抵達到了一個火車站,現在已經過去了很久,不知道是什麼車站了,只記得當時正值傍晚,漫天的霞光從雲中露了出來

去花蓮品嚐池上便當,花東縱谷遊覽

臺灣地區有幾個地方的名字讓我覺得很美,其中之一就有花蓮,從臺北一路向東走,感覺到山脈越來越多了,自然景觀也是十分美麗的。花蓮縣面積雖為臺灣省各縣之冠,但為多山地形,平原僅有全面積的百分之10。多數人口都集中在平原一帶。花蓮縣的平原地帶並非直接面向海洋,而是夾在東側海岸山脈與西側的中央山脈之間。寬度僅有3到9公里,地理上屬於縱谷平原的河川沖積扇地形,稱為花東縱谷。

越來越往山區走,天氣也開始變得陰陰的了,直到開往到花蓮用餐時,才真正的下雨了,這與我最開始在查到的天氣情況不太相同,原本我以為此次的臺灣之行會在陰雨連綿,因為本身6月也是雨季

天氣越發陰沉,山中的雲彩積累的越多了

終於遲到了很有名的池上便當了,早在1962年開始,池上便當便開始用木盒包裝,用過餐後,店家將木盒回收,當然賣池上飯包的地方就會有賣池上米,當地也有池上飯包的文化故事館。也許是不太和我的口味吧,我並沒有吃出來池上米到底好在哪裡,因為我再吉林長大,全中國最好吃的米產自於東北三省,一年豐收一次的大米不僅僅口感筋道而且稻香十足

來清境農場吃牛奶雪糕,品牛奶奶茶

雖然名為農場,但是清境農場早已不是單純的農場了,如今這裡是臺灣炙手可熱的打卡地。

清境農場面積約有760公頃,坐擁在群山之間,視野廣闊,可欣賞奇萊山日出的奇景,遠眺合歡山積雪,山嵐雲霧飄渺,夕陽晚霞的繽紛萬變,夜晚仰望燦爛的銀河星空,年平均溫度約16℃,早晚溫差2 ~ 5℃,所以清境農場因此有”霧上桃源”的美稱。

我們去的那天讓然是個沒有被大太陽晒的好天氣

沿著路向山上走去,路旁的每棵樹上種著一顆或者兩三顆的花蝶蘭,最開始我以為是假花,走進一看都是被精心呵護的觀賞花,是不是有霧氣噴出溼潤著嬌嫩的蘭花,樹根處也用苔蘚覆蓋著,可能是怕花的根部流失水分吧

蘭花大多數都是粉色、白色、淺黃色,垃圾桶採用奶牛身上的圖案繪製的

在清境農場商店裡買了一杯純牛奶做的雪糕,我記得是50新臺幣的價格,很香醇

農場了據說不僅僅有奶牛還有鴕鳥,因為是跟團的緣故,時間有限沒有很多時間繼續深入的行走了,在拍完這個奶牛後便下去和團隊集合了

也許這種生長在美好環境下的奶耨產出的牛奶更好喝吧

手裡拿的是奶茶,其實這也是我長這麼大頭一次看到奶牛的樣子

好喜歡牧場的感覺呀,忍不住拍了又拍

我和姑姑兩個人也是很傻的樣子,一直襬著這個動作往前走

在農場裡,我看了北方大多數家庭會養的觀賞花,在這邊也只是路邊隨意的一束花叢了,這大概就是南方與北方,亞熱帶和寒帶的區別了吧

手中的牛奶雪糕一定要儘快吃完哦,要不然會化到手上來了

我再草叢中還發現了小蜥蜴,或許它不是蜥蜴是個壁虎也說不準,我跟在它的身後,尾隨了幾步它便加快速度把我甩開了

太魯閣裡的女權世界

也許是聽到了我們覺得天氣太熱的抱怨,在車子剛剛啟動前往太魯閣的路上,就開始下起了濛濛細雨

太魯閣為臺灣第二大的公園,於臺灣島東部,地跨花蓮縣、臺中縣、南投縣三個行政區。園內有臺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稱為中橫公路系統。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另外園內的高山保留了許多冰河時期的孓遺生物,如山椒魚等。

因為地處花蓮,經常會發生大大小小的地震,下雨天市一般是禁止進山的,山上的石頭會滾落下來傷到人,一般進入時會給頭盔。不過我們並沒與深入的進去,也就是在外圍地區走了走

山中雨霧頗多的樣子,遠處的山基本被遮住看不到,大峽谷的全貌也需要在向上走一點才能看清楚

雨越下越大,基本上可以接受,溼漉漉的天氣雖然體感不錯,但是仍然會影響到遊玩的心情。

我沒有打傘,本來想在雨中留下美麗的身影,卻沒想到像是落湯雞一般溼漉漉的狼狽模樣

當天晚上入住在了一家民宿,是由一堆老夫妻開的,可能算是鄉村吧,晚上走在小路上,耳畔傳來的是屬於夜晚的蛙鳴聲與蟬叫

從太魯閣到新澳新,體驗下不同的火車

早上起來後,才發現民宿外面的全貌是什麼樣子的,有點類似於日本的住宅,規矩重帶著一點小情調的感覺

清晨的陽臺上一定是一個適合拍照的好地點,這不剛起床後,同行的三位美女們就開啟自拍模式了

吃過早點上了大巴車後,導遊阿聰給我們一人一張的明信片作為紀念,照片的背後親筆為我們寫下了一段話,這可能是此行我收到的最驚喜的禮物了吧

這邊的山脈較多,又是沿海地區,因此下過雨之後,山中飄起了朵朵的白雲

今天的計劃是體驗一下臺灣火車,從太魯閣新城火車到蘇澳新車站,這段火車旅程大部分都是穿過隧道的,大巴的司機小哥則是單獨載著我們的行李走海邊的公路,聽導遊說,這段路程很危險,山上不時會有石頭落下,假如司機不小心的話,連車帶人的就會滾入到太平洋海底了,撈也撈不上來,頓時為小哥捏了把汗

山腳下的火車我還是頭一次坐呢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段路,火車行駛的不快,在窗外則是大海

再回臺北

到達了蘇澳新終點時,司機小哥早已等待我們多時了,本次的旅程接近了尾聲,我們從臺北出發又回到了臺北,沿途觀光了很多不同的風景,回到熱鬧的臺北是,頓時感覺到溫度一下子就上來了,人開始變 的很多

在國父紀念館參觀的那天,我看到有很多臺灣當地的小學生也來進行遊學參觀,他們穿的校服好可愛,正當我在心裡讚歎的時候,小學生的老師走過來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拍個照片,我接過手機後,小學生們整整齊齊的坐在了臺階上,一邊拍照一般還齊聲大喊道“謝謝阿(a三聲)姨”


,現在特別後悔當時沒有錄影哈哈

站在國父紀念館的臺階上,101大廈也是清晰可見,可以像托塔天王一樣將它託在手中

國父紀念館中有表演,一踏一頓都非常有節奏感,整個大堂裡都十分安靜,全場都在看著他們的動作,揮槍、上膛、踏步動作十分瀟灑不拖泥帶水

在臺灣的最後一天,我忘記了這個是什麼地方,擺了很多熊玩偶,我並不是玩偶控,但是看到這麼多萌萌噠的熊真是控制不住自己可愛點

最後一天下完要趕飛機,導遊預留一點時間給我們在臺北轉轉,在本次臺灣之旅開始之前,我也是看了看臺灣有什麼好買的東西,在去附近康是美(COSMED)的路上,我看到了很一隻紅色的小螃蟹,它似乎很怕我的樣子,看到自己被發現了,急急忙忙的又跑回去了

最後下午坐飛機,凌晨2點到家了哈哈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