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香港除了逛街買買買之外,其實還有很多文藝好去處。之前預告了3月份香港藝術月的行程,這次視集就帶大家直擊藝術月其中一個重要活動:JCCAC手作市集。

香港有很多由舊建築活化改造成文創中心的案例,除了上次介紹CHANEL MADEMOISELLE PRIVÉ 展的所在地PMQ元創方之外,還有這次想跟大家介紹的JCCAC。

▲舊工廠改造而成的JCCAC香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JCCAC的全稱是香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它的前身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家庭式“山寨廠”聚集地——石硤尾工廠大廈。2008年經香港政府活化歷史建築的改造,成為了藝術村和藝術中心,同時也是獲得了香港建築師學會“全年境內建築大獎”的改建專案。

▲JCCAC建築內部
舊工廠元素,繽紛的色塊牆成了大家拍照的好地方

JCCAC除了有常駐的藝術工作室,還有劇場,藝廊,並且定期舉辦活動。這次的手作市集就是其中之一。JCCAC的手作市集每個季度舉行一次,不僅有常規的攤位,還有體驗作坊,露天電影,樂隊表演和工作室導賞。導賞團會帶大家去探訪平日不對外開放的藝術家工作室,近距離與藝術家交流。

手作市集

JCCAC的手作市集規模比較大,室內外的展區共有上百個攤位,據說每次市集平均能吸引近兩萬多人前來。除了香港本地的創意團隊之外,還有不乏來自泰國等許多國外的創意團隊也參與到這次活動中來。攤位種類十分豐富,風格多樣,整個逛下來簡直眼花繚亂。還有許多攤位在現場製作,大家可以隨時定製自己的獨有小物。

▲手作市集攤位上人頭攢動。不同於印象中都是年輕人才會來,這裡各個年齡層的觀眾都有,其中不乏附近屋邨的街坊

▲一些可愛的小物,都是創作者面對生活的小幽默

工作室導賞團

視集跟隨導賞團拜訪了當代藝術家曾章成(Johnson Tsang)的工作室。他的作品生動有趣,感染力強,且有深刻的人生體會在其中。多次在國內外參展並獲獎。在這次拜訪中,他除了講述自己的創作歷程,也說了很多對人生不同狀態和情緒的理解,甚至還當起了觀眾的心理治療師。

▲藝術家曾章成在嚮導賞團介紹自己的創作理念,
他說很多都是夢境中的畫面給予的靈感

▲《清醒夢》系列
他的作品很多表現了都市人內心的情緒,刻畫的細膩生動

▲曾章成展示自己正在製作的作品。他把很多自己對人生的理解和美好的期盼都放進了作品之中。

除了正經的藝術家工作室,也有調皮的實驗意味的迷你展覽空間。由林皮工作室策展的物思故事廳就是其中一個。

物思故事廳每次會選取一個主題,講述獨特的香港回憶,這次的主題是戲院還有戲院門口的小吃。展覽還會收集觀眾對這個主題的回憶故事集結成冊,將展覽最後以出版物的形式延續下來。

▲大叔還認真地請前來看展的人吃花生
(花生還是香港本地種植的)

▲物思故事廳喚起了香港電影黃金年代裡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JCCAC獨立工作室

JCCAC共有大大小小一百二十多個獨立工作室。導賞團結束後我們還探訪了其他有趣的作坊,涵蓋了玻璃,金工,編織,陶藝,繪畫等方面。跟PMQ元創坊成熟的商業感相比,JCCAC更注重創作探索和體驗實踐,喜歡接觸藝術創作的朋友可以親自來和裡面的藝術家進行面對面的學習和交流。

▲建築保留了原來舊工廠的痕跡,又處處有著有趣的小景。

▲Ruby從英國學習玻璃回來後,仍舊在工作室進行各種技法和材料的創作與探索,並開設玻璃藝術體驗課程

▲許多工作室都有體驗課程,這位小朋友就在認真學習編織


▲也有工作室兼顧著製作與零售


可以看到香港政府扶持文創產業下了大功夫,而且成績喜人。香港藝術家既保留了本土特色的在地文化,又能夠連結國際市場。而一些小型的工作室也能跟大眾很好地進行互動交流,將自己的創作轉化流通,組成一個健康可續的文創產業鏈。

這裡沒有工業化的批量生產,每件手作小物都蘊含著創作人雙手的溫度和美好心意。或許為了生存未必每個人都能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但在喧囂都市中有這麼一個小小的藝想世界,可以忘卻煩惱暫時喘息,可以感受創作的樂趣和純粹,也是生活中的小確幸啊。

2018年度「JCCAC手作市集」舉辦時間:
■ 3月17、18日(已結束)
■ 6月9、10日
■ 9月15、16日
地址: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地鐵石硤尾站c出口)
網站:www.jccac.org.hk (可報名工作室導賞團)

👏 歡迎關注視集,並分享轉發到朋友圈
如需轉載,請至後臺聯絡授權

長按關注 Art Light up your Life.藝術/設計/展覽/文創/旅行/訪談/電影/音樂
微博/MONO 搜尋:視集ADS
合作聯絡:alldesignstudio@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