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程安排及必要提示

1.1 總行程

day1:北京直飛東京羽田(宿新宿)
day2:東京乘濃飛巴士至高山(宿高山)
day3:高山乘巴士至白川鄉(往返)
day4:高山乘電車至飛驒古川(往返)
day5:高山乘巴士至京都(宿京都)
day6-7:京都(宿京都)
day8:京都乘電車至大阪(宿大阪)
day9:大阪乘電車至奈良(往返)
day10:大阪
day11:大阪乘新幹線至東京(宿東京)
day12:東京乘電車至橫濱(往返)
day13:東京乘電車至鎌倉(往返)
day14:東京
day15:羽田機場回京

個人小廣告:
圖蟲:Herr_Yang
Lofter:herr-yang
微博:Herr-Yang
致力於以不同的視角去觀察生活、探索世界,之後也會有更多的攝影作品和旅行分享,歡迎關注~

1.2 重要提示

1.2.1 交通卡

西瓜卡(Suica )或者關西卡(icoca)在關東關西都是通用的,區別在於關西的卡只能在關西退,關東的卡只能在關東退。想要退卡的朋友按自己的行程需要購買(可以當紀念品留著,有效期五年,以後去了也可以用)。applypay裡也可以直接開通交通卡功能,蘋果使用者在連線日本網路後可以嘗試一下。交通卡僅是儲值卡,沒有折扣。如果在某地需要頻繁搭乘電車或者巴士,可以考慮買當地的優惠通行券和區域通行券(關西升龍道旅遊套票、青春十八通行券等)。交通卡可以乘車、去便利店買東西,在支援刷卡支付的店也可以刷卡消費,,幾乎就相當於日本的支付寶,非常方便,省去了經常找零還有查電車買票的麻煩。不想挑戰自己小腦瓜或者零錢口袋的,此物必備。出機場後的自動售票機就可以買到。

1.2.2 電車搭乘

沒來過的朋友可能會糾結於地鐵和電車的概念,其實我們的地鐵是有區別於城際長途火車的,但是在日本其實沒有太大區別,JR的長途列車也會承擔一部分通過城市的市內運營,各城市也會有自己的市內交通,他們其實都是聯結在一起的。而日本的長途鐵路幾乎沒有指定席(按坐買票),自由席居多,就跟我們的地鐵一樣,有座自己坐,沒坐就站著,所以搭乘還是比較靈活的。可以這樣理解,地鐵就是地下電車,基本只負責地方交通;電車是地上交通,JR運營全國範圍的電車,部分割槽域有當地公司運營的市內和城際線路。也正因為日本的軌道交通由多家公司運營,在換乘不同公司線路時需要重新進出閘機,甚至徒步到附近車站換乘。也由於日本鐵路兼顧市內和城際交通,導致某條線路站會特別多,線路會特別遠(在京都車內甚至可以看到大阪神戶等周邊城市的站名),所以一條線上會有不同速度的列車執行,越快的車停靠越少(就像北京的特8和特8快)。進站後要看清站臺的提示牌,可以坐什麼級別的車、下一班來的是什麼級別的車,別坐錯了,停靠的站上會在那條線上畫一個圈,記得確認。(我從七條去伏見稻荷,著急沒看車就上了特急,歡聲笑語中就飛到了丹波橋……)

關於換乘方案,可以直接谷歌查詢,或者使用“換乘案內”這個app。輸入從哪走到哪去(查不出來有可能是因為這個需要直接輸入車站名,不知道的可以先用谷歌查好,還有可能是你的app版本不認中國漢字,有些日本漢字和中國漢字是有區別的),然後就會出現搜尋結果。注意一下幾號線發車,幾號線到達這個提示,日本的車站有些會很大,就像我們的大火車站一樣,會平行有好多站臺,看清你的乘車站臺和車型(速度)才能在慌亂中搭乘對你要坐的那班車。

1.2.3 新幹線搭乘

東京大阪之間的新幹線車次很多,幾分鐘到十幾分鍾就會有一班,直接去現買就可以。新幹線的售票機也非常簡單,有動手能力的同學可以直接去售票機買,實在不放心的話去人工視窗拜託工作人員吧(我感覺和人溝通比和機器溝通更麻煩……)。同樣注意你的乘車站臺,新幹線站臺很多,而且都去東京或者大阪,別看見地名是你的目的地就往上跑。新幹線節奏也很快,大阪、京都這種大站三分鐘停靠完就走了,沒事別隨便下車溜達。

新幹線車票分自由席和指定席,自由席不指定班次和車的種類,有座就可以上,當日都有效。建議搭乘最快的のぞみ型,大阪去東京的話前進方向左邊可以看到富士山,反過來就是右邊,有興趣的可以安排一下自己的座位。新幹線車票還會送你一段目的地的市區JR線路交通(所以票上才寫著市內),比如我大阪到東京新宿,在下車後坐JR山手線去新宿的錢也是送給你了,新宿出站的時候直接吧車票填閘機就可以了,不用去補票。

不過要注意一下自動售票機是可以一次放多張紙幣的,他會自己逐張吃進去,不用一張一張往進遞。不過機器一次可以放入的金額是有限的,我在買新幹線車票的時候發現(新大阪站),有的機器吃一萬五,有的吃兩萬,再多就退出來了,遇到這種限額問題就逐張購買吧。

1.2.4 巴士搭乘

從東京進高山乘坐巴士是最佳選擇,新幹線或者普通電車要繞到名古屋再進山,時間和價格都比大巴要多的多。日本的長途巴士也很舒服,不用擔心乘車環境。可以現場買,也可以在國內通過網上訂票,用信用卡支付,網頁全部中文,很方便。購票後列印收到的確認郵件在上車時出示給司機確認就好。巴士很寬敞,而且可以欣賞到沿途風景,也是休閒旅行不錯的選擇。這次通往高山和去京都巴士的訂票網站 //www.nouhibus.co.jp/ 不同路段可能由不同公司承運,所以後面會根據具體路段轉跳到各家網頁,都是全中文頁面,不用擔心。

1.2.5 現金

我建議最好準備些現金,日本的移動支付並不普及,大部分時間還是要靠現金和一卡通(西瓜卡這種),景區和商場大部分店鋪都可以用支付寶和銀聯,所以購物的預算可以不準備。但離開景區一步支付寶和銀聯的使用可能就會大幅降低。在日本用銀聯感覺有點麻煩,要在銀行店內的國際專用atm才可以,但是朋友說沒有銀聯標誌的atm機也是可以取款的,存疑。就我個人體會,為了避免麻煩還是準備些現金在出行會比較好~做預算的話,交通費和門票還有吃飯的預算還是很好做的(飲食按每人每天最低120元人民幣或2500日元進行預算),然後再多帶一點做應急就差不多啦。

1.2.6 飲食

日本的常見飲食的話基本就是:丼(日式蓋飯、xx丼就是xx蓋飯,就像吉野家賣的那種);ラーメン(日式拉麵,有“替玉”字樣就是可以加面的意思);蕎麥/そば(蕎麥麵,不過和我們的蕎麥麵不太一樣,看著有點像方便麵的感覺);唐揚げ(炸雞);定食(套餐,大概率會碰見拉麵和米飯這種組合,主食就著主食吃在日本還是很多的,還有像拉麵餡兒的麵包什麼的)。其他烤肉之類的高階料理想必都會做一點攻略,我對吃沒什麼研究,就不多介紹啦。

飲食如果便宜還想吃飽的話推薦鬆屋或者すき家(連鎖日式快餐店),1000日元別人家起步價,這你能點米飯大碗肉兩倍還有的找(在城市五光十色物慾橫流的街頭,只有鬆屋的招牌在我眼中閃耀著溫暖的光輝)。還有很多便宜好吃的小店,可以自己去探索一下~

日本的瓶裝水很貴,不過價格並不與容量成正比,一瓶1L的水比200ml的便宜也是會有的,所以準備一個小水壺的話買一大桶水就可以每天分裝帶著啦。業務超市的價格會比便利店便宜很多,遇到的話可以囤幾瓶。

日本除了東京和大阪,其他地方飯館下班的都比較早,很可能中午一點以後,晚上六七點左右很多店鋪就已經開始關門了,請注意合理安排自己的飲食時間,尤其是高山,還有奈良和京都……對!就是你!京都!京都人到底是多愛回家吃飯啊!

1.2.7 穿衣

東京、大阪的溫度差不多,普通冬裝即可。高山、白川鄉地區白天也不冷,晚上有些冷,不過我穿著北京一月份的衣服感覺正好。當然,不管在哪都是可以看見穿短裙光腿的日本女高中生的。日本的車內座椅都是帶加熱的,屋裡也是熱氣十足,不是長時間戶外的話不需要特別注意保暖。不過因為日本的一些室內參觀經常需要換拖鞋或者光腳,帶一雙厚點的襪子是很必要的。

日本的住宿基本都配洗衣機,沒有的話可以去找街邊的洗衣房,如果需要洗衣服的話還是很方便的。

1.2.8 入關

入關的時候會填兩張卡(一張人一張行李),填寫內容很簡單,網上都有介紹我就不細說了。一般在飛機上就會分發,如果去的飛機上乘務員沒顧上發給你的話(比如我的航班一路上都在搶救病人)在入境大廳裡也是可以拿到的,只不過在入關前只能拿到一張人的入境卡,在過關錄指紋後取行李的時候才能拿到第二張行李卡,然後帶著行李卡和行李過第二關。所以沒找第二張卡的先別急,過了第一個關口就可以看到填寫第二張卡的桌子了。過關手續也很簡單,交驗護照、錄指紋然後就放行了,為了方便填卡或者遇到詢問需要,請把自己民宿或者賓館的住址和電話儲存一份在手機上方便檢視和出示。

1.2.9 關於語言

有興趣有時間的可以提前認識一下五十音,再有時間學一點簡單的基礎日語就更好了,會讓你的旅途變得更有趣。即使初級這種水平的日語,拿去應付個普通交流,聽個車站廣播真的是沒什麼問題的。沒時間學也不會有問題,商場早都已經是中國僱員的天下(買賣雙方都在說中文讓我總有種在西單的錯覺……)吃飯靠選單比劃就行,或者靠谷歌翻譯等翻譯軟體也是妥的,想靠英文的話……(呵呵)親測有道翻譯官的準確率比較感人,還是靠谷歌吧。我在出行前大概每天抽空自學了半年的日語,旅遊的時候還是蠻受用的,想自學的朋友推薦葉子老師在B站的免費初級課程~
五十音:
//www.bilibili.com/video/av14781976?from=search&seid=12435380648441916729
標日初級:
//www.bilibili.com/video/av3060477?from=search&seid=12435380648441916729

1.3 各地簡要提示

東京到達最好還是羽田,成田真的離得好遠,而且如果你是晚上從羽田離開,坐左邊的位置可以看到東京夜景和東京塔(具體航路有可能會根據天氣原因而調整,可以下載航旅縱橫,根據上面的預計飛行路線進行規劃)

東京塔的燈光是會隨著季節和特定日期而改變的,想要知道自己去那天的燈光效果可以訪問他們的網站檢視://www.tokyotower.co.jp/lightup/cn.php?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東京塔的拍攝可以嘗試一下這個位置://www.xiaohongshu.com/discovery/item/5b36f23e910cf66739b0a907?_at=1553825965890

東京去鎌倉的車票可以在新宿站的小田急旅遊中心買到(外國人視窗,有漢語和粵語服務),該票包含新宿到鎌倉的小田急往返電車票,以及鎌倉本地的江之電無限次換乘。

去高山、飛驒古川、白川鄉地區還是推薦從關西出行,關西去這些地方有電車,而關東地區只有大巴。關西出行的話建議結合自己需求,看看是否購買升龍道套票。高山等地區取暖用煤油爐的會比較多,在加熱時會有些味道(不是很惱人),而且會每一定時間自動關機,需要人工再啟動(我使用的那款是3小時開關一次),對這些比較介意的朋友在定住宿的時候要向房東進行確認。鞋被雪打溼的話可以問住宿的老闆借用烘乾鞋的小機器~

再次提醒在除大阪和東京以外的地方,請注意自己的吃飯時間,除非你有目標餐館且已查詢了營業時間。

京都的二條城因為奧運會有一部分在修繕,清水寺的一部分也是如此。

大阪定住房的時候記得查詢一下所在地區的治安。雖然我住心齋橋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安全,女生的話還是注意一下吧~

提醒女生在關西的時候(尤其是大阪),不要在晚上一個人站在街邊上好久,等人的話可以找個店裡待著。因為去了你就會發現,一到晚上街邊會有很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姐姐一直站著玩手機等人搭訕,做一樣的行為可能會被誤會,倒也不會出什麼危險,不過被人纏上也挺煩的吧。

在奈良一定要注意鹿,鹿霸不是白叫的,有些鹿搶吃的急了會咬人的,不要過於招惹鹿,喂完攤開手給它們看一下,一般就會走開了。

在京都鴨川和鎌倉的時候要注意鷹,以及在日本各地都要注意大烏鴉,最好不要在沒有頂棚的地方吃外帶食物。

比較重要的點大概就是這些了吧,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歡迎留言私信提問,比較重要的話我會繼續補充進來,一些細節和見聞,還有攝影方面的經驗建議會在遊記正文中提及~
下面和我一起開始旅程吧~

二. 新宿 與東京的初見

儘管多次求證了首班機場大巴的可行性,我還是按捺不住,在不到五點的時候就打的出發了。適逢大風降溫,所有能動的東西都在隨著風呼呼作響,沒有房屋庇護,拖著箱子在無人的街頭走著,總有一些慌張。想起來,好像每次出門都是這樣的時間,這樣的天氣。到機場後發現,本以為人滿為患的值機通道竟只有零星幾個人,這大概是我見過最冷清的首都機場了。畢竟還有兩週就要過年了吧,大家都在緊張的清理著最後的工作準備回家。這次的航班的時間沒有去年去臺灣那次幸運,沒能看到高空的日出,不過靜靜坐在候機大廳裡看著天邊逐漸染上金黃,也是不一樣的美。

託大風的福,霾都的能見度格外的好,起飛後還能清楚地看到懷柔的實驗室和宿舍。好的天氣總能給人特別好的心情。特別研究了路線,選擇了左邊的座位,這樣的天氣,應該能看到富士山吧。

就算已經坐在了飛往東京的航班上,時不時確認著機票和航路圖,大概是第一次出國的緣故吧,去一個以前認為無法到達的地方,總有一種不真實感。途中出了些小插曲,有位乘客出了狀況,機艙內開始呼叫有醫護經歷乘客的支援。幾名乘客起身出示了自己的證件後加入到了救助中,看著他們討論和搶救忙成一團的樣子甚是感動。醫學真是個艱辛而偉大的領域啊,想起了身邊學醫的同學,希望他們不要太辛苦。希望那兩位乘客沒有大礙吧,萬一因為這個返航的話……嗯,人命還是第一位的,不管怎樣就靜靜等待,聽從安排吧。懸窗外面的雲量逐漸增多,只能看到深藍的天空,那種深邃像是會把人吸到宇宙,脫離地球。

越來越厚的雲和無法檢視的航路圖,讓我直到飛機開始降落穿過雲層,我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到了東京灣。興奮地向外張望,確認著自己的猜想。飛機從海向陸地降落,沒有看到期待中的東京市區,而且今天的東京不僅陰沉,還有點霾。

飛機剛落地,救護車就來了,空乘忙著協救護和維持秩序,直到離機都沒有顧得上發入境卡。而入境卡是人和行李兩張卡,在一開始的入境大廳只能找到人的那張,要過關以後才能拿到行李那張。我在一開始拖箱子到處跑也沒找見第二張,好在被入口處說中文的工作人員搭救了。入境流程比我想象的要簡單,工作人員什麼都沒問,錄了指紋就放行了。出關以後就可以在換乘電車的地方找自動售票機買西瓜卡了,之前在網上已經看過圖文購買介紹,全程操作沒有一點停頓,倒是在付款的時候因為銀行換的錢還沒分開,直接掏出一沓日元一張一張抽出來往進塞(其實可以直接一沓填進去),土豪既視感。
在經歷了入關的忙亂後,換了輕薄的衣服,順利的搭上通往新宿的列車,看著窗外鱗次櫛比的民居和街道,嘴角總是止不住的上揚,一路都在自顧自的傻笑。計劃了一年多的旅程,終於要開始了。
“次は新宿、新宿、お出口は左側です。中央線、湘南新宿線、埼京線、小田急線、京王線、地下鉄丸ノ內線、都営地下鉄新宿線、都営地下鉄大江戸線はお乗り換えです。……”這個超長的報站提醒著每位乘客,迷宮——新宿站到了。挑戰這個被譽為大迷宮的新宿站是我的計劃之一,不過在大量明確指示牌的指引下,並沒有感到多少難度,倒是無法獲取定位的谷歌地圖讓我在站外繞了不少路。在出站的時候有一束陽光穿破雲層灑在了前面的小廣場上,周圍都是陰沉沉的,而面前雨後的欄杆,地板都在閃著光,等候的人,趕路的人,都沐浴在柔和的陽光裡,那一刻感覺整個人電量瞬間充滿,在陽光的引誘下,我也拖著箱子加入了東京繁忙的一天。港口城市特有的道路走向歪七扭八特色,讓走慣了北京正南正北的我,一下還有點找不準方向,加上我走路特別快,等發覺走錯了的時候已經走出去了好遠。原本20分鐘到達民宿的路不知不覺就翻了倍。不過拖著箱子興奮地走著,絲毫沒有被繞路而影響,倒是箱子滾輪的噪音打破了街道的寧靜讓我有些許難為情。

到達民宿後休息了一下,再出門時已是夜晚,街道從狹窄的過道投來略微刺眼的明亮,林立高樓上的航空障礙燈閃爍著,就像這座城市的脈搏,咚——咚——咚……。此時腦海中不禁響起了手嶌葵《東京》的旋律,“東京 ビルの燈り,無數の 眠れない 理由が煌めいている……”漸漸的,像是要同日劇中的人一樣,想要在這座城市中遍嘗人間滋味;漸漸的,似乎也有一個東京的夢在心裡生長,隱隱得加速著心跳,帶動腳步走進街頭巷尾,去尋找自己的故事。

正值下班高峰,街上塞滿了車輛,一串串尾燈在雨後未乾的地面上混合出成片的霓虹。大面積的LED白光照明讓街頭的招牌裝飾都保持著原有的顏色,亮麗清新。怕從北京直接扎到另一個大城市會很無趣,所以旅程安排上東京大阪這樣的大城市都放到了最後,刻意安排成了從小城鎮逐漸迴歸熱鬧城市的感覺,所以今晚僅作為去高山的週轉,先去新宿確認明早巴士搭乘地點,然後簡單的四處轉轉吧。

因為用新宿檢索到了住處,出行自然的忽略了這個最近的JR站,不過每天換著花樣走20多分鐘到新宿站也讓我摸清了周圍的地形,走街串巷的見聞也是一項難得的收穫。這個車站也是一道分界,這邊生活的大多是中國人,另一邊是韓國人。曾在文章中看到,在日韓國人以前地位很低,連成名的韓國人也不會提及自己的韓國人身份,大家其實都知道,只是不會刻意去提及,如果專門說這件事的話都算是對人的侮辱。而日本原本也是不怎麼吃動物內臟的,那些內臟的料理都是從韓國人聚居區傳出來的。所以看到這道鐵道,總感覺有一絲絲城牆的意味。

日本的街頭到處充滿了設計感。不同於嚴整同一的北京,這裡每一家店都有自己獨到的裝飾,甚至醫院診所都會精心佈置一些溫馨的小燈,街道的白光是清冷的,而這些一間間店鋪的燈火給了未歸之人難得的溫暖。

東京的鐵道交通在二十世紀初就開始修建,就這麼一直沿用下來,並沒有採用地下或者高架(現在也在慢慢改地下),就這麼簡單粗暴的放在了地面上並保留了大量的平交道(鐵道和普通道路交叉口,比如以前的五道口),生活上會造成一些不便,不過對於鐵道迷來說無疑就是福利了。特別喜歡沿著鐵路線徒步,電車從旁邊駛過發出哐趟哐趟的聲音,思緒就隨著它漸漸飄遠了。在離開家之前,鐵道聲對我充滿了異鄉和遠方的感覺,儘管現在早已習慣鐵路交通,那種感覺還是有些許留存。

順著鐵道很容易就走到了新宿站附近,在日本繁華地段的十字路口,過街的人都非常多,綠燈一亮,兩邊的人牆就開始向對方靠攏,頗為壯觀(幫派鬥爭既視感)。剛好路過新宿附近的居酒屋一條街——思い出橫丁,之前看過很多這裡很棒的照片,對其產生了許多幻想。等真正站在裡面,發現就是一條普普通通的小吃衚衕。貴在不是專門接待遊客的區域,可以看到很多本地人下了班以後三五成群在這裡喝酒,也是很有意思的體驗。

直接對著店家和食客拍時不太禮貌的事情,上去徵求許可又有些打擾,可以採用估焦忙拍的手法,選一隻視野比較廣的大光圈鏡頭,比如35mm或者28mm,先切成手動對焦,對跟前差不多距離的牆對好焦,然後在經過想要拍攝的主體跟前,抬手直接估計拍攝範圍拍完走人,一定不要憐惜iso,多換一些快門速度保證畫面清晰才是第一要義。

安靜了一天的日本人終於可以在這邊喝著酒吃著小吃,邊大聲暢快聊天了。尤其是這種不分桌的小點,大家圍在店家跟前,看著料理的製作過程,說著今天發生的事情,是個在夜裡讓人嚮往的地方。

日本的樓很有意思的特點就是又細又長,巴掌大的一塊地都能起一座高樓。五光十色的廣告牌組成了亮麗的都市風景。不知道是不是行規,所有計程車都擦得一塵不染,在燈光的照耀下光澤十足。尤其是黑色的皇冠,頗有貴賓專車的氣場。

車站旁邊的自行車停車場吸引了我的注意,設施狀態良好,車子停放整齊,一些頭盔水壺之類的隨車物品就那麼掛在車上,毫不擔心被人拿走,來之前真是沒想到,高度發達的日本竟然也是個自行車文化這麼盛行的國家。自行車停放規矩嚴格也難怪不易管理的共享單車會退出日本市場。

這裡就是新宿站啦,乘坐巴士的地點就在大樓的頂層——バスタ(basta)新宿。巴士在頂層拉客,然後從螺旋道路開到一層出站。乘坐指示都有清晰的地面箭頭導引,並且在開車前幾分鐘的時候才會開始上車,所以不用來特別早。車站的另一面可以看到車站的一部分月臺,由於在國內留下了地鐵站很小的印象,看到這種隨刷卡隨走卻像大型火車站規模的車站感覺十分新鮮。日本的電車都是十分準時的,所以可以根據查詢的時間決定是不是要來個日劇跑趕最近的一班,電梯上要讓開一行也是為了給這些趕時間的傢伙準備的吧。

在新宿的過街天橋上可以看到這個出現在很多影視作品裡的場景,橋上也有一些長槍短炮三腳架的攝影愛好者記錄著街頭的點點滴滴(老法師世界共通~)。此時人流已不像下班時那樣密集。大概是都回到了自己的家,日本人沒有我想象的那麼鍾情於夜生活。在歸港的人群中我開始了夜晚的遊蕩。

晚上的新宿站也是異常繁忙,道口有時會不間斷的有列車通過,由於沒有注意到身前的繞行提示圖(回來修圖時才發現),我在這個道口度過了十幾分鐘的人生。一個多世紀過去了,就是不平改立,就這麼讓各種交通線交織在一起,謎之執著。

夜晚裡遍佈大街小巷的自動售貨機是一道特別的風景,儘管裡面的飲品絲毫提不起我的興趣,但還是足以吸引我在每次路過的時候按下快門。此時的街頭幾乎沒有行人了,伴著時不時的海風,很容易讓人染上想要在這城市中的萬千燈火裡找到自己歸宿的感覺。突然想起了海上鋼琴師,他想要上岸的時候大概也是這樣的心情吧,千萬個視窗,不知道自己會在那一扇後度過自己的一生,而且那是否就會是自己的救贖呢,那份面對著城市的失措和不安,又比船上好多少呢。還是就這樣勇敢地面對自己,繼續漂泊下去吧。

過街的時候如果旁邊有過街交通燈的按鈕記得按,不過即使按下去也要等好一會兒才會變燈的,別傻傻的等,也別以為燈壞了。

本以為前面的一片點點星光是酒吧或者咖啡館,走近卻發現竟然是一家牙科診所。沒有想到牙科醫生也有如此雅興精心診所前的小院子,能這麼做的都是熱愛生活的人吧。

不慎又被堵在了平交道,這次沒路可繞了,不過我還是原諒了它,因為過鐵道時鐵軌反射著遠處的紅色訊號燈光,很美。

街頭到處都充滿了從事藝術或者設計類工作的人在這種被各種元素簇擁的壞境下一定想興奮地尖叫吧。

像是迴應店家精心的佈置一樣,我不知疲倦的拍攝著路過的小店,它們值得被記錄。此時已過晚上九點,導航失靈的我誤打誤撞的走到了明治神宮,看看地圖才意識到自己走了多遠。也許是因為持續的風,也可能是衣服減的太急,漸漸感到感到一些頭疼和寒冷,為了保證後面的行程,今天就到此為止吧。此時路過直升機的探照燈掠過我,不知道為什麼堅定了我回去的念頭(潛入遊戲後遺症?)。

日本住房除了一戶建外就是這種公寓了,住戶的自行車都整齊的碼放在門口的停車帶上,在溫馨的燈光映襯下安靜而美好。這種氛圍讓人好想也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屋子。

回到了新宿主幹道上,還算熱鬧的街道添了幾分人氣。由於不想走重複的路,我朝著大致的方向進了居民區小巷。

這個店名讓人不禁想笑,貴國特有下克上名不虛傳,瞭解日本歷史的朋友看到這個一定會笑出聲。

居民區出奇的安靜,一棟棟樣式各異的一戶建展示著主人對家庭和生活的經營。日本結婚率越來越低,不過家的感覺還是很濃郁。在東京這樣一棟一戶建大概要400萬以上人民幣。

在便利店買早餐的時候發現個有趣的事情,一瓶200ml的礦泉水要120日元(6塊多人民幣簡直貴出血!),一桶1L多的礦泉水只要98日元,一盒300ml牛奶140日元,900ml卻要120-160日元(我????),大概是因為包裝上有環保的費用?從此我開始了每天早餐噸噸噸一斤奶,出門水瓶裝水的生活。回到了住處已經十點多了,預定的時候很擔心東京的住宿,相比別的地方,東京真的太貴了,便宜一點(相對於別的地方還是很貴)的地方看照片感覺條件又很差,最終還是向房價低了頭,我一大男人什麼房住不了呢!不過入住後還是很驚喜,住處雖小但是非常乾淨,設施也一應俱全,而且被單和我家裡的很像,很安心的感覺。把感覺要炸了的頭丟靠在枕頭上,就沉沉的睡過去了。與東京的初次接觸就這樣結束了,我的東京夢才剛剛開始。

三. 飛驒高山地區

3.1 高山 悄然醞釀中的驚喜

長途巴士可以提前一個月預定,我卡著預售期訂票,意外的包攬了每一趟車的一號座,第一拍靠窗,體驗極佳。冷鋒過境後晴空萬里。在駛出東京的高速路上還能看到富士山。(上圖前方那個小白尖,實際看起來會大很多)由於出遠門總是遇陰天,不要說晴天,能一片陽光都是會心懷感激的,這樣的天氣無疑是驚喜了,不過相比後面的旅程,這才僅僅是開始。巴士雖然慢一些,但是可以仔細欣賞沿途風景。而且從東京到高山,搭乘鐵路交通反而不如巴士快(新幹線或者電車需要繞道關西名古屋再進山)。從路邊一直綿延至群山腳下的住宅非常壯觀,不禁想想夜幕降臨,群山帶著紫紅色的餘暉,下面萬家燈火的樣子,該有多麼美。漸漸地,山脊上出現了白雪,那應該就是我的目的地了吧。很期待下雪的日本,所以才預定了高山這段旅程,沒想到這麼快就看到了雪,不免有些小激動。

途中最大的意外便是諏訪湖了,喜歡《你的名字》的朋友對它一定不陌生。一直在為沒有安排下諏訪湖的行程而感到遺憾,當看到巴士裡顯示屏上出現休息區名字“諏訪湖”三個字的時候,不禁在座位上興奮地顛來顛去。冬天的諏訪湖十分靜謐,連帶著空氣也有著一絲透徹冰涼。可惜休息時間只有十分鐘·,只能在服務區的觀景臺短暫的欣賞一下,有機會的話夏天再見吧。

服務區的餐廳有一面朝著湖水的大窗,經過長途疲勞駕駛後這裡點一杯咖啡,靜靜的享受時光是個不錯的選擇。服務區的垃圾桶陣勢很嚇人,其實分類並沒有想象的那麼複雜,大概只要分空罐、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時候會多一個雜誌的箱子,分類丟進去就好。

告別諏訪湖,道路越來越窄,終於要開始進山了,日本的山路因為地勢太陡,要窄的多。我開車走過衡山和祁連山都沒有見過這麼險的路,大巴這麼大的塊頭總感覺一不留神就會掉下去。不過司機倒是習以為常,悠悠的帶著方向盤轉來轉去。冬天的山谷一片灰褐色,如果秋天在這裡開車一定很美,漫山染遍紅色,伴隨著在山谷迴響的馬達聲一路向北。

一座座山脈是氣候的分界線,每一次過隧道都在舉著相機滿懷期待,也許隧道出口外迎接你的可能就是漫山遍野的白雪。

倒數第二站是平湯溫泉,厚厚的積雪像咖啡奶泡一樣蓋在房頂,第一次見到這麼厚的雪,車上的人都興奮地下車玩起雪來。服務區工作人員堆得雪人表情極其魔性,大概只有在日本才能見到這樣的雪人。鏽紅色的溫泉水順著山間的導流槽留下來,騰騰的冒著熱氣。這裡還有免費的足湯,在雪裡瘋玩一天後一起坐下泡個足湯想起來會很棒。我還看到過足湯列車的廣告,就像這樣在車窗前兩排座位前的桌子下有一個方形足湯,可以邊泡足湯邊欣賞風景。

山裡厚厚的雪在達高山市以後反而幾乎不見了,應該是下過以後有些日子了,沒有趕上有一些小遺憾,不過在路上看到的雪已經讓我感覺到了滿足。想起去年的時候朋友說起要不要去北海道看雪,我是第一個反對的,“一個北方人跑大老遠去看雪不是傻了嗎?”而如今卻已經踏上了尋找雪的旅途(世間萬物難逃真香定律)。不過雪這種北方稀鬆平常的東西,近年卻是很少見了。路上還看到了這樣無人看管的攤子,店家擺好商品和價格,並放一個錢箱,顧客自己拿走商品並自覺放入相應的金額。這種在日本還算多見的攤位給人一種難得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關照。

高山的住處選擇了山坡上的一間和室,佔地勢之優從窗子就可以看到很棒的景色。一切安頓妥當時已是下午四點,淡淡的夕陽照在牆上總給我一種剛早上的感覺(此時我的東西南北已經掉向),而一旦有了這個現在是早上的潛意識,整個人也像剛睡醒一樣渾身輕鬆,不如就趁著這個好時候探索一下週圍吧。

高山市是日本面積最大的城市(沒想到吧~),旅遊區主要在鐵道以東(注意地圖朝向,左北右南上東下西),2-3這片深色區域是專門保護的古建築區,就是遊人比較多的地方,高山有兩個早市,冬天的時候高山陣屋早市(3)幾乎不開,而宮川早市(2)是常開的,冬天早上出來可以去這邊。晚上五點深色區域的店鋪就關門了,想吃東西可以去1那片看看,即使是這裡也不會開到太晚,再錯過就只能去便利店吃三明治了。4那片有很多寺廟,遊人也不多,是不錯的散步地。5那裡是高山市文化傳承館,因地處山腰,那裡以及去的路上可以看到不錯的高山全景。

大都市四五點才剛開始熱鬧,這裡的店鋪卻以早早打烊,街道靜的只能聽到路旁的流水聲。清澈的溪水流遍高山的大街小巷,在下雪的時候,各家會把自己門前的雪收集到水槽裡流走。在一家還未關門的小店第一次使用了支付寶。支付寶算是基本覆蓋了旅遊區遊客集中的區域,但是稍微離開一條街就不可以使用了(說起來二維碼還是日本人發明的……),所以每天出門現金還是必備的。

夜色還未深沉,路燈剛剛亮起的日落後一小時左右是觀賞和拍攝夜景的最佳時間,這種氛圍下的高山,江戶的氣息越發濃厚。此時去街頭遊走一定會收穫到不錯的照片。就把晚飯交給便利店的三明治吧~

不禁一次次被各種小店吸引,很喜歡街頭這種一間店,一輛自行車的畫面。

高山的巴士總站和火車站在一塊,日本車站也沒有安檢,結構簡單,都是開放式的,屋裡候車外面就是站臺,不用太早來車站。在確認了第二天去白川鄉的乘車地以後開始返回。

夜幕降臨後即使是白天遊客人頭攢動的地方也難覓人影,可以悠閒品味這麼一片歲月靜好大概是我最喜歡的旅行狀態了。沒有什麼特別值得大老遠跑來看的景點,但是隨便走走覺得哪裡都很美,不用去排隊擠人海,就這麼靜靜的走著,聽著腳步聲想事情足矣。

日本的神社的密集程度遠高於便利店,大一點的像這樣有參道和鳥居,而大部分都只有一個小小的神龕,供奉著各種各樣的神,日本的泛神論萬物皆有靈,什麼都可以成為供奉的物品。求符求到手軟,投幣投到破產。真的很想許願又不想去大社人擠人,那隨便找一個你覺得還可以的神社去拜拜好啦。

去便利店買食物時順便繞道看了一下下午走過的那幾條街,天完全黑下來又是不一樣的感覺。

終於在十點多的時候走回了住處,和室取暖要靠煤油爐。沒開爐子時會很冷,踩在榻榻米上感覺也非常涼。冬天來日本真的需要準備一雙很厚的襪子。不過煤油爐剛啟動的時候會有些味道(不是特別重),點一會兒就不明顯了(也有可能是習慣了),如果比較在意的話記得預定的時候和房主確認取暖方式。

這個就是煤油爐啦,出於安全的考慮每三個小時還會自動停止,要人工再按一下才會繼續運轉,不過取暖效果確實很棒~趁屋子裡暖和起來的時候確認了一下明天行程,安心睡覺~

3.2 白川鄉 雪是最好的隨手禮

白川鄉每年都會有點燈節,相關資訊可以查一下官方網站//shirakawa-go.gr.jp/zh/ch/,今年的點燈節只有三次,而且提前三個月預約,我剛好錯過了,就算沒錯過也是很難搶到,淘寶的拼團感覺略貴,就放棄了。其實白川鄉這個地方很火,有很多很多照片,但幾乎都是一樣的——在展望臺拍一張全景,或者在點燈節的時候拍一張夜景,其他的照片就很少了,所以這個很多人去過的景點對我來說還是充滿了未知。

早晨出門的時候正好碰到小學生三五成群的去上學,日本的孩子普遍比較自立,據說一歲的時候就可以自己換尿布,幼兒園的時候就學著自己做很多事情了,在教育方面日本還是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的。

沿途窗外依舊是一片白色的世界,彷彿這個地方除了高山市區都在下雪。

中文標識總是有著兩極分化的現象,要麼過於地道,要麼風馬牛不相及,這兒化音是誰教的啊哈哈哈。

合掌造是白川鄉飛驒(tuo二聲)地區特有的建築,在以前房子之間都離得很遠,後來為了便於保護,就把周圍的合掌造都遷到了一起,就成了現在的白川鄉。合掌造的屋頂是用稻草杆製成的,鋪這個屋頂要幾十個人一起上去,在以前沒什麼人的時候不知是如何完成這個工作量的。這裡的溫度也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冷,水還沒有凍上,厚厚的雪旁邊就是溪水和水稻田。

在巴士乘降點東面不遠就是坐上山小巴士的小廣場了。之前看到有遊記提及徒步上觀望臺的路在冬天會封閉,比較難走,所以直接坐巴士上了山頂,這個小巴不用提前買票,下車的時候交錢就行。

對卡對於我來說是最無聊的,只能拍到一張和無數前人一模一樣的照片。其實選擇冬天來日本是有點心裡打鼓的,擔心沒有了植物光禿禿的冬天會很無聊,所以雪就成了挽救整個旅程的保底,一定能見到雪的白川鄉也就成為了整趟旅途的核心。不過,站在展望臺看白川鄉總有一種“果然是這樣”的感覺,畢竟這個角度的照片看得太多了。感覺那些雪中各式各樣的鐵道,民居等一系列生活元素才是日本雪天最迷人的地方。正當我這麼想的時候,視線逐漸模糊了,遠處逐漸靠近的強降雪慢慢的吞噬著村莊,天地漸漸地變的渾然一體。再在高處也看不到什麼了。剛好幸運的趕上下雪,我可不能打個卡就走,一定要好好看看這個地方。

下山沒有選擇坐車,而且選擇了徒步,其實這條徒步道很好走,也不長,並且撒有融雪劑,相比定點發車的小巴,感覺溜達上來也不錯。

作為一個北方人,一直覺得下雪打傘很滑稽。直到我遇到白川鄉這場大雪,才發現只是自己沒有見過足夠打傘的雪。雪下得特別大,由於氣溫不是特別低,落在身上就融化了,我剛好穿的是棉衣吸水,就感覺衣服越來越重,表面慢慢的結了一層冰,通俗一點就是個凍豆腐。相機上也是一層水,忘了帶遮光罩,雪不斷地往鏡片上飛,使得拍攝一時變的有點困難。下次去會下雪的地方,最好還是準備一身衝鋒衣,帶好遮光罩吧。

日本的工程車都小小的,看起來很好玩。

特別喜歡看日本的小庫房和工作間,工具五花八門還都收納得整整齊齊,大概是學工科的原因,感覺擁有這樣一個工作間是個很幸福的事情。

我以為只有北海道的雪可以厚到埋車的,沒想到這裡也可以,當地人說,今年的雪還算挺小的了。而從當地的各種防雪設施也可見一斑,比如之前屋子周圍的水池,比如這個人行道的擋雪板。

雪稍微減緩了攻勢,視野開闊了一些,不遠處的山在雪霧中隱隱若現,宛若仙境。

這裡的住戶都會在房子周圍設定管道不斷噴水,我猜這樣就可以讓雪直接和水一起流走,不用再專門打理了。

在山邊找到了一間無人造訪的神社,這裡積雪很深,一腳下去就到了小腿。站在神社前抬頭看屋簷,周圍杉樹林的簇擁下,雪從中間的天空中不斷落下,就像是下一秒會有什麼靈物從空中降臨一樣。

走出神社的時候雪變的更大了,身邊的東西都有些看不清了。

小卡車:“誰來把我挖出來!”

下雪的白川鄉完全就是另一個世界,剛來時候周圍一眼就可以看完的低矮群山在雪霧的籠罩下若隱若現,籠罩上了一層神祕感,讓人永遠猜不到雲下次散開一塊會露出什麼,是更加巨大的山峰,是不為人所知的古剎神廟還是巨大的神獸。小小的合掌造就這樣矗立在一片白色的世界中,就如同這裡的人一樣,頑強的在漫長的冬天中生活著,這麼想著感覺這間房子像是有了自己的脾氣,那暖黃色的木材甚至開始發出熱量驅散嚴寒。

高山大巴就是穿過這個山洞到達白川鄉。本想靠近看看,無奈沒人去的地方雪實在太厚,遂作罷。往返高山與白川鄉的大巴就是定點的那幾班,如果想好好轉一下,預留三到四個小時是剛好的。我坐了早晨七點半的車來,十二點多的車回,感覺剛剛好。如果時間緊或者只是想簡單打個卡,兩個小時應該問題也不大。

3.3 重遊高山 在雪夜中沉迷

回到高山,車窗外飄起了小雪,等下車的時候就完全停了,一切都還是最初那種平靜祥和的樣子。吃完飯看還有些空,就去高山陣屋看了看。高山陣屋是復原建築,裡面也沒有太多裝飾和傢俱,只是一些空空的屋子和屋子名稱的小牌子。可看的東西不是很多,不過裡面對當地的介紹讓我對山上的高山古城遺址公園產生了興趣。還有一個小時就天黑了,趕緊上山看看去。

低頭在小路間穿行,不經意回頭望去,城鎮的樣子已赫然眼前,正逢晚飯時刻,一扇扇窗亮起燈光,房屋間彷彿有熱氣升騰。之前當地人有問我為什麼喜歡日本,我說喜歡站在山上看山下城市的感覺,雖然我沒有看過,但是在動漫裡經常見這種場景,想來看看,感覺一定很美。不過做計劃的時候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沒想到此時我竟然真的看到了,算是又一個驚喜。

越往裡走,人的痕跡越來越少,甚至都沒有了照明,山口還掛著熊出沒的牌子,天下起雪來,路也越來越難走,周圍樹林裡時不時傳出什麼東西在動的動靜,再三思考,還是不給熊當晚餐,扭頭回去了,明天一早再來挑戰吧!(溜了溜了)

就在山上折騰這一陣的功夫,我都沒有意識雪花慢慢的飄了起來並且越來越大。這不就是我一直期待的城鎮雪景嗎?顧不得晚飯,繼續沿著山勢走起來。

偶然發現一個幼兒園,本來想去看看,怕太打擾,就從旁邊繞過去,結果稀裡糊塗就進了一家寺院,原來幼兒園也是寺院的一部分。寺院已經關門了,但是並不拒絕來訪者,雪夜中無人的寺院和山門,都靜靜的呈現給你,看著這樣夢幻的場景,不禁聯想到了許多故事。

其實不只是遺址公園,城市的這一部分都在山坡上,地勢很高,走到下坡路的時候才會感到自己是在山上。

老遠就看到一片很有年頭的洋房,還以為是市政府或者是什麼大財團的公館,沒想到是高山市的圖書館一個管區,一時興起就進去看了看。

圖書館一樓是兒童區,不光有學齡兒童的讀物,還有幼兒區。裡面有很多很大版的硬質圖冊,和給小孩四處爬的墊子,有一個供大人看管的高臺。旁邊甚至還設有封閉的幼兒休息室,設施真的很齊全。館內的桌椅也跟隨室內裝修做了統一設計,佈局呈森林的樣子,來到這樣的圖書館應該沒有小孩子會討厭看書吧!

圖書館的背後是一傢俬人診所周圍的自行車整齊的擺放著,雪慢慢的落下,那種氛圍感真的太美了。一直好奇日本動漫的場景設計為什麼那麼美,來過才發現,他們只不過把看到的生活環境畫出來了而已。

吃過飯後我打算採購食物回去整理照片。攝影包放入牛奶和ほろよい的サワー後有了一種隨身冰箱的感覺,感覺他們比鏡頭更適合這個地方。

回去的路上碰到了一個日本小哥,在詢問我是不是外國人,會不會說英語以後邀請我去參加他們酒吧的活動,一個給外國人開的小party。看離開始時間還有一會兒,就在附近轉了一圈,還在宮川早市附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鳥居。

到了酒吧以後,主持人要把參加者分成不同的組進行自由交流,每組都有幾個日本人,結合只有日本人要交入場費以及場內只能說英語的限定後我得出結論,這活動八成是抓人給當地人練口語來了。不過來之前我自學日語就是為了想和當地人有更多的交流,但是苦於水平問題無法實現,這一下反而給了我機會。來的人還不少,還都來自不同國家。我們那組有芝加哥的美國人,還有芬蘭的潛水艇水兵小哥,一個韓國的小妹妹和四個當地人。一個做旅遊的日本女士問我中國到底有多少長假,為什麼經常有大批大批的人來日本旅遊,日本只有一個長假,然後一臉委屈。我當時“???”怎麼感覺日本的假才應該更多呢,估麼著應該都是退休的大爺大媽吧哈哈,畢竟六十歲在日本還算是在工作的年齡,而且這兩年經濟上來了,出國旅遊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芬蘭小哥告訴我他才二十的時候我都驚了(腦補北歐大光頭臉),他在當地找了一份酒廠的工作,本來想去高中教英語,但是被告知你不是英國人所以你不能教英語以後他快氣死了哈哈,因為自己髮際線太高脫髮就直接剃了一個光頭。聊的最歡的就屬芝加哥人了,他說他很喜歡西遊記和一些中國元素的東西,並給我看youtube的視訊(其實都是經過國外演繹的,中國人看了反而有點接受不了),還和我說了一些中國的傳聞,有些被我當場證偽了,他還挺不好意思的,說這絕對是故意抹黑的人編造的,我竟然信了。我說沒事的,兩國不都報一些對面的黑新聞嗎,我們還經常報道你們那發生槍擊呢,他說“Oh!That is ture.”(我們都笑了哈哈)和我說了他身邊的朋友花式中槍的,還特別強調我以後去了芝加哥千萬別晚上出來。日本年輕人還是挺有交流慾望的,但是不太敢說,就是那種水汪汪大眼睛瞪著你一臉期待,但是半天蹦不出一句話的那種。問了他好多打工啊,買房之類的事情,然後就直接問他怎麼看待二戰的日本了(我是不是太壞了)。他組織了半天語言說那時日本做了很多很不好的事情,他感覺就像911一樣,是恐怖主義,這種回答我還是很意外的。本來以為是個很無聊的活動,但是大家都很開心,日本酒不辣,有點甜,我就多喝了幾杯,又聊又做遊戲就有點上頭了,暈乎乎的。在活動結束道別時和店主說了聲“お疲れ様でした!”店主還驚喜的說你連這個都學了~語言就是很神奇的事情,說英語雖然都能懂,但是說對方的語言就能說道他們心裡。雖然活動只有兩小時,但大家都像老熟人一樣一一作別。
外面有人在大喊,我好奇的推開門,在玻璃的反光消失後,引入眼簾的是漫天的大雪。本能的衝動讓我也跟著一起“啊啊啊啊啊”的叫起來,沒想到上午白川鄉的降雪只是個熱場,真正的驚喜才一個接一個的到來。這不就是我想去北海道看的夢寐以求的雪景嗎?值了,真的值了,這次出行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風景攝影師都是最辛苦的,規劃了行程多次檢視天氣也免不了被臨時變化的條件弄得一無所獲,沒想到自己可以如此的幸運,這種感覺就像是中了頭獎(嘴角再次瘋狂上揚,不,是雪中狂笑)。儘管喝多了酒昏昏沉沉的,我還是放棄了回去休息的原計劃,趁著酒勁和雪,我要再好好重新認識一下這個地方,小跑著出去,此時已是晚上十點。

雪真的是太大了,比上午在白川鄉的還大,看過很多次的街景以完全嶄新的樣貌呈現在眼前。

山門、神社和雪,我又不禁開始聯想起各種故事情節,要不是時間已晚,真想在這好好呆上一會兒。

路上靜悄悄的,一個人都沒有,這一切就像是專場演出一樣,每一個角落都是那麼美。

雪夜裡無人的電話亭和自動售貨機別有一番風味,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組很美的雪中自動販賣機組圖,沒想到這次我也一併見到了。

無意識的走著走著,就跨過了道口,這時我已經從最東端走到了城市的中線,開始向西面走去。城西並沒有什麼景點,完全就是普通居民區的樣子,但是在我眼裡這才是真正應該一看的景,這就是拂去為遊客粉飾的假象後,生活真正的樣子。

等到我在地圖上查詢廁所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走的太遠了,為了不倒在雪地裡被警察爺爺撿走丟人現眼,就開始立刻返回,好在過道口的時候看到了不遠處的高山站,怎麼快點走回去心裡已經是有數了。

在車站的時候看到下面停著的列車,看雪中列車的想法也在心裡開了花,不過此時早都過了終電,只能改日再尋機會。

雪中的路燈、電話亭、停車場這所有平時極其普通的東西都變得格外美好,不禁還要腦內播放一首鋼琴版的雪之華。

山上沒有什麼人,才發現才一晚上就下了這麼厚的雪,難怪當地的松樹都會弔上繩子,就是為了防止樹枝被雪壓斷。酒吧的時候和當地人說起下雪,他們說今晚這雪完全不夠看,這在他們這就是沒下雪,以前都要沒到腰,不知道他是喝多了還是真的會這樣。至少今晚這雪我已經很滿足了,這樣的雪大概也就是高中的時候在見過一次,已是難得。回來已經十二點多,我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雪人,又冷又累但是心懷滿足的倒頭睡著了。

3.4. 飛驒古川 雪國列車的追尋

也不知道是被煤油爐吵醒,還是心裡的期待默默設了一個生物鬧鐘,本以為要昏睡一上午的我在早上六點就睜開了眼。不知道外面現在怎麼樣了,懷著好奇的心情拉開了窗戶遮光板,白色的強光伴著冷氣衝進屋子,經過一夜大雪的高山就這麼衝擠著我的眼眶。顧不上清晨的寒冷,我只想早點加入這一片純白。

衝出門的我就像出站的列車,隨著寒冷的顫抖就像不斷加速運轉的蒸汽機,帶動著全身升溫,加速駛出站臺。一大早居民就開始打掃各自門前的積雪,這裡是沒有公共清潔工的,城市到處都散佈著防滑劑儲備箱,覺得滑的話也可以自己來撒一把,效果拔群。下了一夜的雪後還未受人太多的影響,這是看雪的最佳時機,遂打算在附近轉一下,然後向昨晚未爬完的城山公園進發。

居民把沿街道的水渠蓋開啟,將積雪推進去就清掃完成了,這個以水治水的想法很巧妙,也很難複製,像這樣又下大雪又不封凍的地方不多。

昨夜的雪還在繼續,相比白川鄉,我更喜歡這種有生活氣息的雪景。

小孩子對除雪很有興趣,圍觀的時候忍不住也要鏟兩把湊湊熱鬧。停車場的積雪會被收集到車上,然後直接倒進宮川中。據說北海道掃雪就直接把雪收集到卡車上,一車一車排隊往海里倒。

在一家住戶前看到的不知名的鳥在啄食果實,這種樹是當地一種常見植物,各家多少都種一些。

宮川早市倒是當地少有的熱鬧,販售者各種小吃和紀念品,不過旁邊的宮川裡有東西吸引了我的注意。昨晚來的時候黑洞洞的沒注意,河裡竟然有好多野鴨,還有幾隻白鷺。白鷺就呆呆的站在河裡一動不動,偶爾突然紮下水,可能是看到了小魚。有一隻白鷺突然飛到鴨群裡,嚇得周圍幾隻鴨子四散跑開,在旁邊盯著鷺看,一副鷺霸進村,鴨民敢怒不敢言的感覺,感覺十分有趣。

順著宮川的支流一直向東南,就回到了昨晚的山坡。這邊有好多寺廟聚集,按我的感覺,這樣的場景是有些奇怪的。因為國內見到的寺一般一個地方只有一個,寺與寺相距都會比較遠。日本的寺離得都很近,就好像這裡有和尚住,那這裡就是一座寺,就像和尚的家一樣,不知道他們怎麼解決香火爭端的。走著走著出太陽了,電線上和房簷的積雪開始不斷地落下。當地氣溫本來就不是很低,雪化的很快,慶幸自己出門早,要是一覺到中午醒來可能就只能空留遺憾了。

走到公園入口,我還在想著昨天熊的事情,不過昨晚在酒吧時聽當地人說熊早就看不到了,野豬可能還有一些。日本也和我們一樣有十二生肖,唯獨豬不同,日本的豬是野豬。在街上經常可以看到野豬的招貼畫,和寫著“豬突猛進”的標語,如果真的遇到了野豬也許算是好運吧。

昨晚結冰的路在厚厚白雪的覆蓋下反而好走起來,公園其實並沒有什麼遺蹟,只是標著名字的空地。想也是,日本都是純木造建築,這種城八成是逃不過戰火的,難免有點失望。不過走在樹林裡,陽光散落在林間,時不時還會掉下幾捧白雪,周圍很安靜,只能聽到鳥叫和踩雪的咯吱聲,伴著清冽新鮮的空氣,也是一種享受。

日本的這種小車蓋了雪以後表情莫名的呆萌。

在成山公園旁邊有一個可以免費參觀的文化傳承館,老奶奶特別熱情的帶著我介紹館內的各種屋子擺設。這裡其實就是一座傳統的日式民居,裡面有著各種各樣的房間,大部分都是用來喝茶的(日本人對茶到底有多痴迷)。儘管我不能全聽懂,老奶奶不停地介紹著每一件陳設的作用和巧妙之處。日式建築比較巧妙的就是這個窗戶上的隔板,平時可以放下來擋著,如果外面景色好就可以推上去,然後邊喝茶邊看風景。在體驗館門口有一片空地,是個眺望高山市不錯的地點,我驚奇的發現我的住處其實就在旁邊不遠。踩了一早上的雪鞋都溼了,就決定先回去烘一下衣服取取暖。

小松樹就是這麼被吊著,防止被雪壓倒。

和室建築裡我最喜歡的除了屋子對外開放的部分,就是這個玄關。

稍事休整後準備坐電車去不遠的飛驒古川看看。高山站不可以使用西瓜卡買票,只能用現金去自動售票機買。價格的話只要看從你在的地方到你去的地方要多少錢,然後買相應價格的車票就可以,車票出戰的時候還要回收,所以上車以後別亂扔。高山這種小站的車不是很多,去飛驒古川的車大概一小時一班,想坐的車可以提前用谷歌地圖查好。該站所有車次的資訊也會在車站休息區的公告牌看到,左右是兩個不同的大方向,黑色的一豎行數字是小時,對應的那一橫行裡就是這一小時裡的車次,車次前方框裡的數字就是具體的發車時間(分鐘)。車都是很準時的,不過有時候因為特殊原因會有延遲,來車站記得確認一下時間。

由於是旅遊淡季又是工作日,車上只有幾個人,可以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位置,盡情欣賞外面的風景。電車的座位都是帶加熱的,坐著讓人昏昏欲睡。慵懶的坐著,看著對面車窗外的風景,雪原、偶爾路過的城鎮。就像在看電影一樣。要是這趟車永遠沒有終點多好,就這麼一直哐趟哐趟開著,看著窗外四季交替,春夏秋冬。

飛驒古川這個地方我有點不太喜歡,為什麼呢?安靜,太安靜了……死一樣的靜。明明房屋街道整潔完備,就是見不到一個人,甚至河裡的魚都沒有,還掛了個“魚已冬眠”的牌子。魚冬眠去了,人呢?就像是那種你去學校或者公司結果一個人都沒有的感覺,頭上頂了一堆問號越累越高。從頭到尾見到的人還都是一起坐車來的這幾個人。在這個地方待久了,突然見到一個小孩子感覺都像是見到了奇蹟,頗有一種人類得救了的感覺。頗有一種人類衰退之日的既視感。

飛驒古川其實和高山非常像,一樣的街道,一樣有一條河,只是兩邊的山更近了些,外加徹底見不到人。轉了一圈實在受不了這個氣氛,決定去山邊找《你的名字》中那座氣多若宮神社去。

緊挨市區有個村子,就是熒幕上經常看到的經典日本村莊,田野間一條小路通向遠方,一片山,幾間房。不過這裡雖然大片大片的空著,卻比市區更有生氣,家門口有的堆著雪人,有的還放著大大小小的雪橇板和自行車,很濃厚的家庭生活氣息。

神社就在路的盡頭,此時太陽西斜,從山頂穿破雲層斜射過來,整個山谷都籠罩在聖光裡,樹上的積雪閃爍著光,像極了櫻花。都說櫻花盛開時就像在下雪,滿樹的雪又何嘗不像櫻花呢。如此想著,彷彿就看到了春天漫山遍野櫻花盛開的樣子,春天的櫻花往往伴隨著人流的喧鬧,這冬天的櫻花就有著別樣靜謐的美。沐浴在夕陽裡,就那一刻讓我有點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神社在森林裡,被高大的樹木包圍,森林如同結界一樣擋著外面的陽光,就像完全兩個世界一樣,使得神社多了一份神祕感。

參拜神社其實有一套程式,首先在進神社前的鳥居都要鞠躬,然後在門口的水池洗手,先右手舀水洗左手,然後左手舀水洗右手,最後倒一點水在左手裡漱一下口,右手立勺柄洗勺子。然後在神社前先拉鈴鐺叫醒神仙,再丟一個伍元銅板進箱子裡,鞠躬,拍兩次手許願,然後鞠躬就完啦。之所以投五元,是因為日語五元和結緣同音。不過我走完這一套程式,搖鈴鐺叫醒神仙以後,翻遍所有口袋也沒找出一個五塊錢。emmmmmmm……………。沒緣分,散了散了,扭頭就走了(神仙“??????”)。出來時天色已晚,覺得在這裡找個吃飯的地方實在困難,還是打算趕最近一趟車回高山吃完飯。此時天基本上放晴,屋頂和山坡上都籠罩著一層金黃,美不勝收。

飛驒古川的車站就是《你的名字》的場景之一,在車站外的人行天橋可以拍到這個畫面,合適位置的視窗還貼心的放了墊腳的箱子和列車時刻表。我不打算久留,就極限操作拍了我要坐的那一班,其實車從到站到離站是有幾分鐘的,足夠拍完上車。可能剛好到了放學的時間,車上有好多中學生,大概是去高山找朋友玩吧。

為了彌補一天沒好好吃飯的胃,在大眾點評找了一家附近的烤肉自助。這裡3000日元一位還可以接受,能吃到飛驒牛肉的任何套餐,面啊蓋飯啊差不多都要2000左右,算是小小的奢侈了一把。吃飯的地方剛好離鐵道不遠,就想去看看電車,不過剛好誤了最近的一班,只能等一個多小時以後的下一班。不過可以多走幾個站口勘察一下地形,拍一張不錯的照片,也不錯。

在走遍了附近幾個交道口後,最終選定了一個最合適的,並多次尋找了角度,剩下的就是慢慢的等待。一個人靠著道口的欄杆,靜靜的看著燈光下雪花不斷地飄落,一邊還要仔細捕捉遠處發動機的轟鳴,不斷的確認相機狀態和引數,用體溫加熱電池。大概是等的太久了,以至於我都出現了火車路過時噹噹噹警鈴的幻聽,有時候分辨不出是真的來了還是自己的臆想。直到確認交通燈改變,以及伴隨著震動傳來的遠處的轟鳴,我才敢確定火車是真的來了!

我強壓著心跳帶來的震動端穩相機,等待著火車通過。不湊巧的是剛好來了一輛車擋在了前面,等了一個小時後那種內心的遺憾和絕望,真的好想過去把車掀了,哭瞎。本來打算再等一小時,但是又不確定電力能不能撐得住,也不確定會不會還有一輛車來搶鏡頭,最終決定暫且回去,明天凌晨來拍頭班車,頭班太早了,是不會有人來搶鏡的。

在回去的路上走了一條沒走過的路,意外地發現了橫跨鐵道的立交橋,這裡離車站近,也不會被擋,位置極佳。等了半小時也沒遇到進站的電車,就決定明天早晨再來這裡創造奇蹟。

雪還在不停的下,卻怎麼也積不起來雪,為了保證明天的拍攝,只能抓拍了些路上的街景,這幾條街我都已經走了不知道多少次,但是雪中的樣子還是會讓人不由得舉起相機記錄每一張畫面。

第二天一早五點多,天還矇矇亮,洗了把臉就趕緊往出跑。拍火車一定要注意,查詢到的列車時刻都是發車時刻,什麼時候進站是不知道的,九點還要回阿回來取行李坐車去京都,所以幾乎沒有等第二次的時間,越早到越保險。

清晨,整個城市還沒有從夢中醒來,一切都是那麼的安靜而美好。

快到橋上時我已經聽到了列車低沉的柴油機轟鳴,瞬時血壓升高,玩了命的往橋邊跑。上去以後我發現剛好有一輛車在等待進站,他就安靜的停在那,在恰好的位置,開著燈,雪花在燈光中飛舞,遠處的天邊漸漸泛紅,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就像準備好了一樣,我穩定住呼吸,記錄下這美妙的一刻。

此時濃飛巴士開始發車,一輛接一輛的從場站駛出,天逐漸亮起來。很想再拍一張天亮後的照片,於是又跑去橋的另一邊等待它出站。

早起的鳥兒有電車拍,拍攝完畢心滿意足的收工回去,準備去京都啦~

回去的時候朝陽剛映紅遠處的山,城市還沒有完全醒過來,我卻已經要與他告別。站在住處旁的高臺上俯瞰這座城市,聽著身後叢林中的鳥叫,最後好好地記下這幅畫面。這個地方給了我太多的驚喜,幾乎滿足了我對日本所有的期望,我已經沒有遺憾了,有緣下次再見的話,希望能看看你夏天一片生機的模樣。

四. 京都

4.1 夜遊京都 不見神仙不見人

從高山到京都全程都在高速上,景色相對從東京進山時平淡了許多。也許是我在高山看了太多的雪景,審美疲勞了吧。大巴沒用多久就駛出了山區,周圍也逐漸恢復了灰褐色的平原植被,回望山頂的積雪,感覺才告別的雪國已是那麼的遙遠。

到京都約四小時車程,沿途上多是城市,似乎沒有什麼值得期待的景色,就放鬆神經睡著了,等迷迷糊糊醒來已經到達了京都站前。對京都的第一印象有點像臺北,除了車站的現代化建築外,經過的都是普通的民居和街道,完全沒有東京那種特別繁華的感覺,質樸而平凡。
京都歷史上就是天皇的常住地,直到近代明治天皇時才搬到東京去。不管哪個將軍在外地掌權,相互征戰,天皇就一直在京都沒變過。說來也奇怪,這麼久的時間裡為什麼就沒人想著自立為皇呢?京都史稱平安京,城市佈局仿照唐都長安設計,但是由於西面經常發生洪澇災害而慢慢荒廢,京都的格局就逐漸偏重到了東部的鴨川附近。地圖上也就不再像北京、西安這種古都,是對稱結構了。從北面三角洲起到南面伏見稻荷附近,大約有十條跨河的主要街道。遊人常活動的範圍就是從第一條(下鴨神社、鴨川公園)到四條(錦市場、衹園、清水寺、二年阪三年阪……)以及七條(京都車站)這一帶,七條再往南三站電車就到了伏見稻荷。而我住在八條東福寺附近,總有種市郊的感覺,雖然交通方便,但是不甚冷清。

到住處後小憩了一下,醒來來開窗簾,天邊和周圍的屋頂上已浸染上明亮的金黃。京都我並沒有特別安排,索性沿著鴨川一路北上,先隨便找個地方吃飯填飽肚子再說。

總覺得我的開啟方式不對,走了半天都沒有看到一家營業的飯館。不會是又同高山一樣五點多就關門了吧,我心裡打著鼓。但是我又堅持要吃一頓熱氣騰騰的晚飯慰藉一天沒怎麼進食的胃,便利店湊合一下是萬萬不能的。我放棄了鴨川邊的主幹道,打算到旁邊的居民區小道碰碰運氣。

一路無人的街道走著走著竟然變得堵了起來,去過京都的朋友說堵車在這是件稀罕事。這就更加讓我想要前去一探究竟。等擺脫了擁堵的小巷,一瞬間便置身於喧鬧的人群。原來我已經從八條悶頭走到了衹園所在地的四條,這條商店街連線著錦市場和衹園、八阪神社等景點,在週六的晚上自然是熱鬧非凡。空空的街頭突然人頭攢動,讓我變得有點不適應,再加上很久沒進食有些低血糖,整個人都有點恍惚,找到食物已經變得迫切起來。

四條上雖然有餐館,但是都已人滿為患排起了長隊。雖久居北京早已對此熟悉,但低血糖的我轉而走進旁邊的小巷裡去碰運氣。還好在這裡我找到了一家拉麵館,消除了危機。不禁有些感慨,北京南鑼鼓巷、上海南京路也罷還有這裡的四條也罷,原來哪裡的商業街都是一樣,主街上人頭攢動,而緊挨著的小巷卻無人探尋。

等吃完飯出來,剛剛還人聲鼎沸的街市竟然變得空無一人。之前的一切就像一場戲,現已曲終人散,異或是我恍惚中的幻覺?何不趁著沒人去路盡頭的八阪神社看看呢?

八阪神社裡只剩一兩個商販還在收拾攤位,安靜的可以聽到水池嘩嘩的流水聲。一路走來的神社水池都只有一柄勺子,從這裡的勺子數量來看,想必時常是人滿為患的。

八阪神社裡可不光就供奉了一個神仙,園子裡到處都是各種神仙的小神社。其祈求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除了最常見也是最受歡迎的事業、學業和姻緣外,你甚至還能給自己刀祈福(理髮師、肉商的福音?)。如果說寺廟神社是神仙住所的話,中國的大多是獨棟公寓,這裡簡直就是神仙的小區了吧哈哈。

園裡的燈籠和路旁的獻燈都是參拜的人捐獻的,有點功德碑的意思,所以上面寫著的名字也是五花八門,有個人,也有企業的名字。

這個神社就得說一下了,一般是很難看到被供奉者的具體形象的,這個我大老遠就看到裡面有個塑像,就非常好奇,“這裡面供奉了神馬呢?”。走近一看,上書三個大字“神馬舍”裡面是一匹白馬的塑像,原來真的供了神馬~

衹園有東西南北四個大門,東門出來是個小廣場,由此向南不遠就是寧寧之道和三年阪二年阪了。既然不遠就順道看了吧~看日本街頭的指示圖不一定是上北下南的,一定要注意朝向。我習慣的按上北下南走了,結果一溜煙走到一片墓地上去了。日本的墓地都是直接建在居民區的,就算是市中心,圍一塊出來做公共墓地是很平常的事情,他們好像也並不忌諱。只要你來日本就一定會發現,因為羽田機場到品川的京王線上就可以看到住房簇擁下成片的墓地。

寧寧之道地處緩坡上,東邊(圖左)是上山去清水寺等寺廟的路,西面就是回到衹園那邊的路。二年阪三年阪也是連線這些地方的通路之一,其實阪在日語裡就是坡的意思。

街頭的電話亭就像穿梭機一樣,在深夜走進去撥通一個號碼,就可以連線到不同的世界去。(謎之腦洞)

此時只有八點左右,並不算很晚,而二年阪三年阪卻鮮有人蹤,商店也都關了門,只有收垃圾的工作人員自顧自的忙碌著。此時的街道多了一種樂趣,如果白天來過得話,建議晚上再來走一遍,絕對會是不一樣的體驗。不過白熾燈昏黃的照明可能不太適合人像拍攝。

這條街真的能保證所有來過的人都拍出一模一樣的打卡照。京都的照明沒有東京那麼強,晚上還可以看到星星。

由於清水寺晚上關門,是不開放的,所以只好順路下山。剛好有倆年輕人追嬉笑著一路跑下去,映著京都小巷的燈火,是那樣的美好。不禁會想起小時候在房前屋後追逐嬉戲的時光,此時就離得那樣的近。

在一處起伏較大的地段,山坡下京都市區的燈光就從街道中顯露出來,悶頭走路不經意間抬頭髮時,是那樣的欣喜。冷與暖、新與老、古與今就這樣在京都和諧的融合交織著。

京都是個需要慢慢去品味的城市,它雖然有著數不清的景點,但那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慢慢的在這些不知名的街道上走走,才能欣賞到真正的樣子。那種拂去為遊客精心的粉飾後,京都生活真正的模樣。

在便利店買了一罐ほろよい,日語裡是微醉的意思,配合上其3%的酒精度,真是恰到好處的命名。特別推薦白罐,我嚐遍了所有的口味,還是覺得白罐的好喝。買含酒精的飲料時需要在結款臺的螢幕上按已是成年的確認,如果你買了以後聽不懂店員的指示,那八成就是要你做這件事了。

京都的巴士站牌特別有趣,圓孔裡的圓片會顯示當前巴士執行的位置,會不斷的變動,真是充滿美和趣味的設計。

日本的電話亭總是那樣讓人著迷,京都的尤甚。沒有了東京現代化的高樓的簇擁,夜晚京都節奏的電話亭更有了一絲復古的味道,就像回到了上個世紀的日本。

京都的店與東京的也很不同,大概是因為少了商場和廣告牌大面積的照明,所以內部裝飾和照明給人的感覺更加突出吧。有時間的話真想去每家店裡都坐坐看。

京都的電波塔,雖然沒有東京的有名,但是在京都是絕對的制高點。

順著清水寺下山的路一直走,不知不覺又回到了繁忙的京都站。最愛京都抹茶色的巴士,不論白天晚上都很好看。巴士在停車的時候車門側懸掛會降低使車體傾斜,這樣更方便行動不便的人上車。京都有巴士通行券,不過我是徒步愛好者,不肯錯過途中的每一點一滴,但也因為一直都沒坐過巴士,也算一點小小遺憾。

回京都站就是為了看白天在大巴上看到的這個路口。此時已近夜裡十點,電車和新幹線仍不停地交錯通過。我應該是個偽鐵道迷,無法如數家珍的道出各種列車的型號和他們的故事。但是我很喜歡看,看他們一列列的通過,聽著哐趟哐趟的聲音。看了很久,唯獨喜愛橙色的這班。不過遺憾的是直到離開京都時我都沒有搭乘過該型號列車。

在血糖降低和升高的眩暈中,漫無目的卻又幸運的走遍了沿途的景點,最喜愛的還是那些普通無比的街道。初遇京都時我並沒有對他產生太多興趣,但是在街頭巷尾的穿行中,我逐漸喜歡上了這座質樸的城市。回到了住所,公寓的自行車還是整齊的擺放著,這些同樣都不是什麼景色的生活一角,看著卻十分舒心。

4.2 伏見稻荷 千本鳥居與萬家燈火

由於昨晚誤打誤撞把原本一天的行程都走完了,旅行安排一下變的空閒了起來。早上臨時決定去京都的博物館看看。昨日的一日晴天限定結束了,清晨的京都下著小雨。

日本的小車站都不是很封閉,過道口的時候旁邊就是站臺,有些小站甚至要等沒車的時候直接走下鐵道才能到對面的站臺。由於沒有安檢,車站結構也是異常的簡單,過了閘機就已經是站臺了。

日本的鳥都不怎麼怕人,不僅不怕人,人還要防著鳥。如果拿著食物在街上走,很可能會被大烏鴉從背後一個俯衝搶走食物。在日本吃外帶食物的時候最好找個有頂棚的地方。


京都博物館裡面的展品都有中文解釋,不懂日語一樣可以無障礙的參觀。除了固定展出外還會舉辦一些特展,如果遇到感興趣的可以來看看。博物館出來又去東本願寺看了看。京都有東西兩個本願寺,以原平安京對稱軸對稱東西分佈,格局又頗為相似。其中西本願寺為奧運準備正在修繕不接待參觀,東本願寺可以免費參觀,想看的話來東本願寺就可以,東本願寺真的超級大(不是指佔地而是指房子)。感覺日本和中國的寺廟修建思路完全不同,中國的比較講究格局,從山門向內一層一層的院子,而日本的寺院沒有那麼多的院子,主體通常就是一兩座特別大的殿堂。博物館和寺內都不允許拍照,我對古建築拍攝也十分不擅長,就留給感興趣的朋友自己來看看吧。

東本願寺出來剛好中午,吃個飯準備去京都站坐車去伏見稻荷大社看看。京都站特別大,被網友戲稱宇宙飛行士訓練中心。從中間的車站大廳向兩側隨著扶梯不斷上升,可以一直到達頂樓露臺,在那裡可以看到車站四周的風景。而扶梯的每一層都與內部的商場相連,等車的時候也有足夠的地方來打發時間。應該算是京都最現代化的建築了。

伏見稻荷大社附近有兩個車站,JR的車站一出門就是大社的入口了,京阪電車的站要走一下,也不是很遠。不愧是人氣景點,剛一下車就感到國內日常的熙熙攘攘。與京都街道寧靜無人形成的反差,讓人有種全京都的人都聚集到此的錯覺。

伏見稻荷最出名的就是路旁這一排排的橘紅色鳥居了,人們第一眼見到都本能的去合影,致使剛開始的時候非常擁擠。其實不必心急,伏見稻荷大社背靠稻荷山,這一整座山上的路旁全都是這樣的鳥居。這些是來祈願的的人捐贈的(另一種形式的功德碑),作為全國稻荷大社的總社,這裡並不缺香火。這些鳥居在上山的這一側是沒有字的,而下山那一層就會寫捐贈人和日期,兩種風格喜歡那種可以自己選擇。大多數人在山門口剛上來那一段草草打完卡就走了,往上走走人就越來越少,隨便你怎麼合影都不會被人打擾。有時間的話還是多走一走,這個地方就打一張卡真的太遺憾了。

稻荷山上有好多貓,還會有人自發上山來餵食,路邊偶然發現了一隻戲水的小黑貓,眼睛亮亮像是會說話,讓人盯上了就移不開眼睛。在整山都是神社和雕像的氛圍下,難免會覺得隨便看到什麼都有著靈力,說不定這隻小黑貓也是什麼神仙化身呢。

上山的途中會遇到一個湖,在狹窄的山林裡轉來轉去,突然眼前出現一片湖面的那種開闊感真是令人舒爽。湖被一圈小神社包圍著,湖裡的水汽在這些神社間飄蕩著,加重了這裡的神祕感。真不知道這座山上供了多少神仙,怕不是世間萬物都在此設了牌位。不知是誰在這個神社前供奉了一個小魚乾,神仙知道了是高興還是會生氣呢?

湖旁邊還有一片竹林,因為在岔路的末端,也沒有什麼人來探訪。千萬不要因為打算去嵐山就放棄了這片竹林,因為等你去了嵐山就會知道這裡的好。與其說去嵐山看竹,倒不如說嵐山竹子組織在一起看人(笑)。

少了山下的喧鬧,靜靜的在山間漫步,看燭火翩然起舞,石像也在映襯下忽明忽暗,會有一種逐漸遠離人世,踏入神明領地的感覺。

在半途中,突然出現了一束陽光穿透了霧氣,鳥居在陽光的照耀下彷彿換了種顏色,植物上的露珠都閃爍著光彩。細細感受陽光的熱量一點點從面板傳遍全身,給人十分的滿足感。沾了光整個人也如同充滿電一樣興奮起來,更加賣力地向山頂進發。

山上路很多,好在指示明確,不會走錯。就是位置示意圖的比例太寫意了,每次看到感覺“再走兩步就到下一個點”,等走了半天再看到示意圖總是有種“怎麼才到這??”的感覺,以至於越走越絕望。其實全程不是很長,上去兜一圈下來也就約兩小時。並且晚上路也會有照明,不用為夜裡爬山的安全問題而急著趕時間。

爬到山背陰面的時候霧氣一下重了起來,還突然下起了不小的雨,整個山都像是在雲裡一樣,朦朦朧朧的。

沒到山頂的時候有一個觀景平臺,周圍還有店鋪和座位可以休息。為了得到更好的視野我決定一口氣爬到山頂,到了山頂發現,因為樹木的遮擋,視野反而沒有山腰那個平臺開闊。時間臨近日落,不敢多做停留,稍事休息便開始返回那個地方。下山可以走另一條路,所以也不會無聊。

快到山頂的時候有幾處這種在小山坡上聚集的小神社群,因為少有人打擾,都佈滿了青苔。路過的時候剛好兩個中學生模樣的少女在許願。其中一個投了硬幣拍手閉眼說:“哥哥升學考試一定要合格啊!”另一個問:“要給爸爸祈福嗎?”小姑娘想了想:“爸爸就算了吧。”你……你們……(父親協會表示強烈抗議)。

下山的時候又短暫的出了一會兒太陽,沐浴在陽光裡的感覺很幸福,就算為這片陽光爬山也是值得的。

下山出乎意料的快,回到觀景平臺的時候時間還早。雲霧尚未散去,山下的京都灰濛濛的。隨著太陽西斜,天空逐漸由亮白變為金黃,雲也一起被染上色。人們紛紛停下腳步拍照留念,興奮的交談,就像煙火大會一樣熱鬧。

日落有三個比較好看的時間,一是日落前一小時,這時候最好看的不是夕陽,而是陽光下的一切。低角度的陽光會讓所有物體都帶上淺金色的光邊。這時候拍人像或掃街都可以獲得很棒的照片。再等一會兒太陽快落下的時候,天空會依大氣條件變成橙黃至紅色,如果有云的話那會及其壯麗,這也是通常拍日落的時刻。而第三個時間是最容易錯過的。日落後天空會徹底失去色彩,雲也會變黑,大部分拍日落的人就已經撤退了。其實你等一會兒就會發現,暗淡的天邊會再次染上金黃,而此時城市開始照明,萬家燈火和夕陽餘暉的組合是另一番絕美景色。

日落後聚集在此處的遊人散去,而陽光悄悄地開始返場。漸漸地天邊逐漸染上金黃,山下的城市亮起盞盞燈光。此時突然叢林中的烏鴉成群飛起,遮天蔽日。看到這絕美的一刻的我,心滿意足的下山去了。

京都的路燈沒有東京那麼明亮,一盞路燈投下一小片光亮,就像舞臺追光等待著路人登上舞臺,在這裡上演自己的酸甜苦辣。道口是我特別喜歡的地方,在這裡再急的人也要停下來等待,他們表情或激動、或茫然,或許會因為等待而與人相遇,也可能因為等待而與人分別。

回去的路上發現了一個賣烤紅薯的小販,不光是紅薯,還有其他的商品也會採取這種形式經營。一拉開車門,點亮佈置好的內設就可以開張了,莫名的喜愛這種機動小店。

錯過了晚飯點本打算去便利店充飢,卻意外地遇到了這個大拍檔。冬日的大拍檔?是的,氣溫絲毫不會影響日本這種開放的路邊攤位。他們會用保溫材料支起一片大棚樣的結構,把店罩進去,裡面點上爐子,既溫暖又溫馨。轉了一圈,被一個叫做清華園的小店所帶著的迷之親切感留下,點了一碗拉麵和一小壺酒。平日我是不怎麼喝酒的,為了慶祝今天遇到的陽光,值得喝一杯。

4.3 嵐山 竹林之外有人家

今天要去念念已久的嵐山竹林,所以一早就出發了。候車時享受了一陣早晨的陽光,冬日的陽光總能增添一份幸福感。電車的內飾也是抹茶色的,看起來有些年頭了,保養的很好,不破,還有復古的味道。陽光時不時從車窗照進來,在車廂內投下斑駁陽光。車廂裡靜靜的,只有鐵道有節奏發出響聲。時間就像靜止了一樣,甚至開始倒流。彷彿漆黑的山洞過後,車廂再次亮起時,一切都會回到了舊時的京都一樣。

換乘時第一次看到白天的鴨川。我住的地方是鴨川的下游,水面寬且急。雖然只隔了幾條街,上游卻完全是一副悠閒地模樣。
日本的鐵路有很多運營公司,不同公司的站有時是不在一起的。需要出站徒步才能換乘。從JR換阪急電車的路上看到一個人騎著自行車,後面的車筐裡裝著一隻柴犬,主人超前騎著車,柴犬就在車筐裡看倒退的風景,甚是有趣。

隨車來的人並不多。大多都是來休閒徒步的當地人。竹林並不在阪急電車站附近,需要過河往山那邊走一會兒。想著馬上要見到竹林了,不免有些激動,面對著開闊的桂川不禁想要大喊。

車站街上的店家都還沒怎麼開張,有些掛著定休的牌子。國內的店多是全年無休從早開到晚的。這也讓被慣壞的國人踏出國門後對各種理由休息的店家感到無所適從。

主街往旁邊走不遠就到了著名的嵐山竹林。等到了以後我才發現,嵐山的竹林並非漫山遍野,只種植著這一小片,穿過其中的小路只有兩三百米。並且在這人少的淡季,竹林裡仍有許多遊人,真不敢想旺季會是什麼樣。不知道是不是由於去年臺風的原因,竹子都是歪倒著的。本想找個人少的一段看看,結果沒走兩步就出去了。期待已久的竹林之行就這麼結束了,不免有些失望。真是有點想念稻荷山上那片竹林。

竹林旁邊有個小神社——御發神社。這個乍看保佑髮量的神社實際保佑的是從事美髮事業的人。頭髮是人體中最高,最接近天的部分,這最寶貴的部分應該割下來獻給神明以求保佑。據說是美髮的始祖開創了這家神社,所以社內祈福的大多是求保佑國家美容師考試合格的人。不知道那些求保佑頭髮的人知道這裡其實是要獻祭頭髮的時候會怎麼想~

沒得竹子看,不如到附近去轉轉。附近都是當地的民居,雖然嵐山離市區很遠,但是居民都很有財力,自家院子都建的很漂亮,還常常停著幾輛好車。

大宅豪車旁竟也有農田相伴?大概是當地老人種著解悶的吧。

蔬菜也有自動販賣機,菜價甚是感人。說起來,在日本這段時間除了牛心菜沙拉,還真的沒吃到過什麼蔬菜。

這裡的住宅區環境特別好,住著想必很舒服。等到春天的時候,向河低垂的樹開滿了花,風吹著花瓣落到水面,那種景象美極了。

過鐵道天橋的時候恰逢一列很特別的電車路過。日本的電車各式各樣的分佈在全國且各有特色,也不奇怪會聚集世界各地的鐵道迷。

JR嵐山站的站臺不會全部被用到,當你站到了下列列車不會停靠的位置時,站臺上就會不停地自動廣播,要你選擇對應數字的站臺等待,還不走就換個語言不間斷繼續廣播。我去看火車多走了一點,被放了半天廣播才反應過來是在叫我……

車廂內掛著スーモ的廣告,スーモ是一家房地產商,他們的吉祥物很讓人。

日本電車上經常能看到有人拿出書來看,日本人的紙質書情節沒想到這麼重,絲毫不受電子化潮流的衝擊。

從嵐山回來順路去看了二條城,二條城的天守閣已毀,後殿又在為奧運進行整修,僅開放了前殿。看看日本的城堡佈局還是很有意思的,不過對德川幕府以及大政奉還不是很有執念的話,可以去大阪看看大阪城。那座城規模和資料儲存都要大得多,更值得一看。二條城旁邊的小巷裡有本能寺的遺址。說是遺址,其實只有一塊碑。這裡是織田信長被燒死的地方,現在卻是本能寺消防團的駐地,真是耐人尋味。

從小巷到三條後,看時間還早,打算沿鴨川溯游而上走完這條河,然後在附近吃晚飯。

日本打零工的工資大概是一小時1000日元左右。學生打零工補貼一下自己的開銷還可以,如果以此為生計還是有些辛苦的。

4.4 鴨川 不只有鴨

鴨川原來真的有好多鴨。而且不只這些,還有鶴,甚至還有食物鏈頂端的鷹。野鴨倒還好,鶴和鷹這種只有動物園裡才能見到的大型鳥類就這麼在人類生活範圍裡四處飛著,感覺甚是新奇。

這些鳥都不怕人,你甚至可以和它一起並排散步。

旁邊有棵柚子樹結滿了柚子,日本的柚子並不是我們所知的那種大柚子,更像是橙子。所謂的柚子浴用的也是這種。

有人在河邊喂鷹,著實嚇了我一跳,一群老鷹就這麼圍著他盤旋著,時不時飛下來搶食,第一次見這種場面有些害怕,只敢遠觀。當地人卻早都習以為常,自由路過,絲毫不被其影響。

我可以從八條一口氣走到四條,卻這麼也不能從三條走到一條。不知道為什麼,這三條街的距離感覺特別遠,也有可能是我走了好幾天,有點走不動了的緣故。此時正值黃昏,今天的雲在夕陽的映襯下染上了粉紅色。也不急著趕路了,就這麼坐在河堤邊,看著雲慢慢浮動,回覆一下體力,享受片刻悠閒的時光(說實話,其實那天剛降溫挺冷的,頭上還有老鷹飛來飛去,並不怎麼悠閒= =,累了倒是真的)。

本打算吃個飯繼續向下鴨神社進發,卻沒想到,周圍根本沒什麼飯館,僅有的還都關門了。這才五點多啊,京都人是多愛回家吃飯啊?好不容易找到兩家,一家正準備打樣,一家已經被預定包場了。一種“我們回家啦~誰還招待你呢,關門關燈,自己玩吧,哈哈哈哈哈””emmmmmmmm……京都讓我第一次有了無家可歸的淒涼感。

找了半個小時以後,終於在一家感覺快要關門的小店填飽了肚子,被飯點逼迫的神經終於放鬆下來。檢視地圖,發現其實我已經離下鴨神社只有兩公里了。完成這最後的朝聖然後回去休息,時間應該剛好。

通往下鴨神社的參道上聽得到一陣怪叫,抬頭竟然發現,身邊的樹上落著好多鶴。原來它們夜裡就是這樣休息的。

走到下鴨神社發現,神社下班了……原來神仙也是要休息的,為了防止像我這種半夜去搖鈴鐺打擾神仙休息的刁民,神社的大門也都關上了。只能在外面觀望一下。

神社門口兩旁放著貢酒和貢米,我還第一次見到醬油作為貢品。

下鴨神社這裡,鴨川的兩條直流匯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三角洲。周圍雖沒有燈但不是很黑。今天是滿月,月亮升起後還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明天就要離開京都了,雖然把鴨川走了個遍,感覺還是遺漏了很多有趣的東西。不過旅遊註定是會有遺憾的,正因為有遺憾才會有下一次的出行。走了一天體力也確實不支了,就這麼結束打道回府吧。

4.5 重遊八阪神社 月光下的永恆

回去的路上湊巧在手機上看到晚上會有紅月亮的新聞。血月、神社、狐仙?種種元素開始在我腦海裡拼湊成一幅幅畫面,並不斷地在這幾天的行程中搜尋匹配的場景。越想越坐不住,於是本已經回去打算休息的我,又帶著三腳架坐在了前往八阪神社的電車上。

不知道是報道有誤,還是我已經錯過了。到八阪神社找到合適位置等了半天,月亮也沒有變紅,反而月亮的位置越來越不利於拍攝了。雖然有些遺憾,但是月光和神社的組合也不錯,於是我就像法師一樣拄著三腳架,在園子裡四處取起景來。

其實我第一想到的取景地是稻荷山,不過一是實在沒有爬山的體力,也怕茂密的樹林遮擋月亮。如果能有一個合適的角度,月食後一輪紅月選在稻荷山大大小小的神社頂上,下面是一座座鳥居、神社、狐狸雕像和樹林,一定是很不同尋常的景象。這種可遇不可求的景色大概只有本地人可以看到了。

不知從什麼時代開始,八阪神社門口的這對石獅子俯視著衹園的街道,盯著他們看久了,好像時間也會隨著變快,街上車流加速,時光飛轉。街道不斷地變換著,一代代人不斷更替著,唯有這尊雕像保持著永恆的凝視。

在衹園的路口一時興起拍起車流,不過這時候已經很少有車經過了,拍攝變的有些困難,夜裡的降溫也使得電池難以正常工作(辣雞索尼!)。我不停的懷揣相機來加熱電池,讓它多擠出一點電力。看到有車來了又趕緊掏出相機準備好,整個人在街慌張的忙碌著,看著大概會很奇怪。不過進入狀態的我絲毫也感覺不到周圍人的目光和行走一天的疲憊,直到最後電力接近耗盡,我也快沒了體溫,才收拾好準備回去休息。

臨近車站的時候路邊拉客的青年仰天注視著,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也許是走了一天的我此時渾身疲憊,有些感同身受,突然有點心疼他。每個人都有自己艱辛的時候,不知道他為什麼而打工,祝他好運。踏上回去的電車,我的京都之行也結束了。
京都是個值得品味的地方。他便利的交通可以直接送遊客到打卡地,只要你願意,一天打完京都所有的卡真的不是什麼難事。可他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倉促間無法感受的,如果可以的話,放慢在京都的腳步吧。在晚上來一場城市中的穿越,一定會得到不一樣的體驗。

五. 大阪

5.1 大阪 最適合家庭旅遊的城市

搭乘急行電車從京都到達大阪時才中午,而民宿的入駐時間是下午三點以後(日本這個入住時間真讓人難受),為了打發這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就拖著箱子去了大阪城。日本的博物館和景點都會有寄存箱子的地方,即使拖著箱子也可以旅行。大阪城的規模超出我的想象,之前我對他的印象只有那個很大的天守閣,沒想到周圍的城池部分也很大。天守閣是後來復原的,裡面已經改造成了博物館,有很多展品和介紹大阪城歷史的影片,頂樓的觀景臺還可以環視四周景色,很值得一看。

大阪電車的風格很硬朗,甚是喜歡。

入駐時因為房東忘了給我髮指引而費了些周折,等再出來又是晚上了。不過這次終於不用擔心吃飯了。大阪是一座商業城市,尤其是心齋橋-難波一帶,全都是成片的商場和餐館。第一次感覺在吃上有了很多選擇。

要說逛商場我是拒絕的,因為我對物質需求不是很高,遇到大阪這種逛街是主要內容的商業城市我是很頭疼的……哎?一整樓的漫畫?一整樓的相機鏡頭?一整樓的模型?一整樓的樂器?一整樓的畫集CD?我……我逛爆!被品類豐富到爆炸的商品簇擁著,整個人都是滿滿幸福感。從有點年頭的老玩意兒、二手商品,再到新近流行的產品,這裡似乎沒有買不到的東西。即使什麼都不買,看看都覺得很開心!

第一次見到這麼繁華的商區,規模巨大的商業街填滿了人。到處都是巨大的告示牌,各種各樣的店一家又一家的店開著,用中文廣播招攬著客人。對,就直接用中文,這裡買東西大多是中國人,僱員也是中國人,一瞬間就像回國逛街一樣。

5.2 海遊館 孩子的樂園

大阪的景點比較休閒,除了商業街似乎也沒有什麼值得徒步的地方。早晨看著地圖合計了一下,決定去海遊館轉轉。上次去海洋館還是小學的時候,今天我就要當一天大孩子,看看日本的海洋館是什麼樣~

每一個拿著書的人都有種知性的親切感,忍不住讓人想記錄下來。

海遊館是沉浸式體驗,使用了單面透視的玻璃,讓人近距離觀看的同時又不打擾到動物。並且在玻璃前放了取暖光源,可以讓動物自然地跑到觀賞玻璃前取暖,是個很巧妙的想法。可能是我去得太早了,動物們都沒上班,水鳥和水獺都睡得正香。即使這樣,能夠近距離觀察到這些毛絨絨的小傢伙也很讓人興奮~

海洋館果然是孩子的樂園,小孩子對眼前的一切都感到好奇,目不轉睛的看著。海遊館是個非常適合親子或者情侶來玩的地方。

整個海遊館最皮的就是海豹了。一隻海豹取暖燈前一動不動,晒得這麼陶醉。還有一隻就倒著漂在水面上,懶得動彈(豹廢.jpg)。

海遊館設計的另一處巧妙在於使用了一個個垂直深度很大的大缸,讓不同動物在一個水缸中隨著深度自然變化,而遊客就在不斷向下盤旋的路上參觀。這樣的設計即給了動物最大的活動空間,又讓人對動物在深度上的分佈情況有了直觀的認識。

到了深海區,整個走廊變成了深藍色的世界,鯨鯊這樣的大型動物會時不時的從身邊的玻璃後遊弋而過,有著極強的身臨其境感。

在深海區最讓人興奮地就是帝王蟹了,這些巨大的螃蟹就像外星生物一樣,緩慢的在水族缸裡移動著。

海遊館後面還有半開放的水池,可以近距離觀察企鵝,還可以摸小鯊魚,可惜不能摸豹……

從海遊館出來不要急著走,在旁邊還可以看一眼大阪港。

5.3 難波 少被尋覓的酒巷人家

前一晚逛街的時候瞟見了大阪的電波塔——通天閣,從海遊館回來就來找這個大傢伙。作為當時日本第一高(東京塔建成之前)的電塔,在現代高樓林立的街頭已不像當初那麼顯眼。

塔的兩側寫著“為社會作貢獻的日立,社會創新的日立”,還有宣傳2025年大阪世博會的標語,這或許是大阪最氣派的廣告了。電波塔周圍都是各具特色的網紅餐館,不過也許是我來的時候不對,人不是特別多,總有一種這一片已經過氣的感覺。

臨近傍晚,又到了夜景的最佳時刻,我打算回難波的商圈那邊,拍一拍臨街小店。這些小店也是我來日本的原因之一。很喜歡夜幕低垂,一家家小店的燈光從櫥窗裡照亮一小片街道,那種感覺十分溫馨。

大阪巨大的商區和擁擠的人群就像在告訴你,大阪只要買和吃就好了。所以夜幕降臨時大阪反而越發忙碌起來,商業街各種免稅促銷的招牌下導購忙著招攬顧客,一蘭拉麵這樣的網紅店前也排起了長隊。而不遠的小巷裡很有味道的館子卻無人問津。

難波車站附近的高島屋門前,似乎有個固定的演出位置,每天都會有不同的人來表演。他們都來宣傳自己的作品,有時還會幸運的得到自己的知音。

5.4 道頓堀 美食和購物的海洋

道頓堀應該是一個只要你看過大阪的照片或者視訊,就一定會見過的地方。因為這裡有很多網紅餐館、購物商場、藥妝店,還有打卡聖地——奔跑的男人,是大阪最熱鬧的地方。不管多晚,這裡都是人山人海的樣子。

在道頓堀轉了一圈什麼也沒買,回到住處附近的小店點了些小吃。相比喧鬧的街頭,更喜歡小店裡的輕鬆愜意。

五. 奈良 森之精靈的棲息地

奈良距離大阪很近,電車大概半小時就可以到達。今天一掃昨日的陰霾,陽光充滿了每一節車廂,乘客的書都在發著溫暖的光。在去奈良的路上地勢逐漸升高,可以看到大阪城的全景。

奈良的鹿並沒有限制區域,都是自由在城市和林地間生活,完全的野生狀態。隨著近年來遊客數量增加,被鹿咬傷和踢傷的人數逐年攀升。鹿看到人來會點頭鞠躬,其實是在問你要吃的,如果跟著不走的話可以向他們攤手,他們知道沒吃的就走開了。喂鹿的時候也不要太過挑逗,喂完對著他們攤一下手就好。總之一定要注意自身和隨身物品的安全。鹿霸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有人說,鹿向你鞠躬並不是禮貌,而是要挾~

剛出車站,就會被附近遊蕩的小鹿鎖定目標,有的很執著,就算你攤手還是跟著不走,小朋友被鹿的氣勢嚇得不行,舉著手拔腿就跑了~

雖然有鹿來討要食物,不過大部分都是懶洋洋的在地上打盹,也許是今天陽光太好的緣故吧。

奈良算是半個山城,山坡上有大片森林,鹿就在森林和城市間自由溜達。冬季食物短缺的時候,會有人吹號呼喚林子裡的鹿出來吃飼料,然後森林裡會衝出一大片食堂搶飯的大軍。

鹿很機靈,哪裡人多有吃的,鹿就會在哪聚集。遊人眾多的大華嚴寺的門口聚集了大量的鹿,在這裡掏出鹿仙貝會瞬間被鹿簇擁。

也有不為食物所動的傢伙,把頭搭在柱子上,懶到憂鬱。

剛好有學生來旅行,到處都是穿著制服的學生。

不喜歡人多鹿多的地方也沒關係,鹿會在路邊的任何地方探出頭來要你交出食物,林地間陽光的照耀下,一隻只鹿就像林中的精靈。

今天的鹿全都懶洋洋的,遇到脾氣好的母鹿(頭上沒長角)可以順順毛,蹲下來的時候她還會湊過臉來。

奈良旁邊有座若草山,在冬季是不開放的,開春以後可以登上山去,看奈良的全景。傍晚時分山坡上鹿的剪影和山下的燈火,一定是很棒的畫面。

奈良的很多設計都是為了防鹿。比如門大多是外開的(防止向內頂開),垃圾箱還有一些在外擺放的東西都有網罩等。

這隻小鹿被母鹿瘋狂的舔,彷彿內心os“媽,別舔了,臉都歪了”。

在一個人不多的地方遇到了一隻落單的小鹿在自己梳理毛髮。四下沒有看到大鹿就上前摸了摸~

從鹿的後腦勺方向來獲取鹿的視角,真想把耳朵貼他的頭頂上,聽聽他在想什麼。

奈良的寺院和神社都非常古老,長滿了青苔。剛好在獻燈這裡碰到一個穿漢服的遊客,和環境十分相稱,就等她走遠的時候拍下了這很有意境的一幕。

除了鹿仙貝以外不要隨意給鹿餵食別的食物,陌生的食物有可能會讓他們生病。

雖然鹿可以自由活動,他們的主要活動還是在山坡這邊,這裡靠近叢林。在這裡開車也要提防鹿突然衝出來。

這裡人與自然結合在一起,各種建築以山勢建立,在植物的簇擁下,總會給人一種柳暗花明的感覺。

我對佛教寺院興趣不是很大,來奈良主要還是來看鹿。在山坡上繞了一圈好好看了鹿之後就打算回去了。吃飯的地方主要在車站附近,上去繞一圈大概要兩三個小時,如果趕不上飯點可以備一些便當帶著。

從奈良回來的路上,又短暫的出了會兒太陽。正值午後,身體被帶加熱的椅子和充滿車廂的陽光加熱著,整個人也像鹿一樣懶洋洋的眯著眼,車廂裡有人在看書,有人眯著眼,一位母親在給嬰兒車裡的小姑娘編著鞭子,小姑娘跟著鐵道聲時而興奮地舞動雙手。很想拍下這一幕,卻又無動於衷,不想用快門聲打破這個時刻,只是繼續眯著眼睛,看著這一節溫馨美好的車廂,聽著軌道時而傳來有節奏的響聲,意識逐漸飄遠……等到醒來,我已經回到了大阪。

六. 五百公里的再會 重回人潮湧動的東京

從大阪回東京的時候選擇新幹線,主要還是為了近距離看到富士山。來日本怎麼可以不看富士山呢,行程上沒有安排下,只能搭乘新幹線在路過的時候彌補一下遺憾。富士山在鐵道的北側,所以注意選擇大阪到東京方向左側的靠窗位置。我買的是自由席,本來打算看到左邊有座再走,但新幹線的節奏太快了,剛排隊進車廂,還沒看清哪有坐,列車已經開動了。本來因為沒有合適的位置有些失望,幸好路過京都時一個靠窗的大叔下車,讓我佔到了一個合適的位置。剩下的就是不斷的確認位置和等待了。

與我們全新規劃的高鐵不同,新幹線使用了舊鐵道和日本複雜地形,新幹線不斷地左右高地變化著,誇張一點就像過山車一樣,上廁所的時候感覺晃動很大,難以站穩,更別說什麼立硬幣了。而且新幹線直接穿過了大量城鎮,對降噪的要求要高得多。就搭乘體驗來說還是我國的高鐵好,不過技術難度還是日本的比較大。

看著窗外的田園風光,並時不時的確認位置,終於在路程過去三分之二的位置抵達了富士山最近點。不過不湊巧剛好那邊陰天,我對著地圖再三確認,才敢相信這個藏在雲霧裡的土坡就是富士山(下圖後面黑黑的山坡)。如果有云的話,就算到富士山的腳下,看到的也是這個樣子,難怪被遊客說是旅遊騙局。想要欣賞富士山的話,一定要選一個好天氣。

回到新宿正好是下午放學的時候,住處旁邊的奶茶店排起了長隊,好多穿著短裙的中學生,這個隊直到我晚上快六點出來還在排。

今晚很特別,在東京有三個高中同班同學,相約今晚小聚。在遠離家鄉如此遠的地方聚首,真的是很奇妙的一件事。

聚會前去東京塔附近看了看。東京鐵塔出現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只是遠遠的看著都會在不經意間被帶入到故事裡。來之前剛好看了一部很老的日劇《東京愛情故事》,親眼見到他的時候耳邊響起的都是日本上世紀風格的歌曲。總覺得80年代的歌曲配東京塔更有味道。

在見過京都、大阪之後再見東京,少了一些對大城市的新鮮。不論在哪的大城市,發展久了都避免不了同質化。不過東京也有一點點不一樣,不像京都那樣質樸,不像大阪那樣熱情,帶著一些作為首都的沉穩成熟吧。

在見過那麼多電話亭後仍舊忍不住對著這些街邊的傢伙按下快門。

到目黑去見同學,坐電車的時候遇到了晚高峰。晚上因為出行時間大為分散,是不會像早晨那樣擠的,不過每節車廂也都想被填成了實心一樣才會放行。

和同學分別後已經十一點多,差不多到了末班車時候。本以為沒什麼人的終電仍舊人滿為患。這個點都是喝完酒回去的,一路都在興奮地交談,平時安靜的電車這時候變的熱鬧無比。

6.1 明治神宮與新宿御苑 不是巡禮的巡禮

因為朋友要買東西的店需等到中午開門,就逛了逛附近的明治神宮和新宿御苑來打發時間,正好享受一下難得的陽光。明治神宮不愧是供有皇室成員的神社,通往神社的參道和鳥居都非常大氣,貢酒也非常多,而且不但有日本貢酒,還有洋酒。

剛過新年,社內院子裡都擺放著跟豬年有關的展品,與我們不同的是,日本十二屬相里的豬是野豬。

剛好碰到一對新人的婚禮,日式婚禮真的很不同,邀請的嘉賓不多,應該只有兩方的至親和摯友。日本的婚禮攝影師也很敬業,不論什麼天氣都要西裝革履全程跟拍。

在從明治神宮出來去新宿御苑的時候出了點小狀況,離我們最近的南門在立交橋的另一側,但是等我從一個過街道口過去以後卻稀裡糊塗走到了東門,東門是不開放的,只好又繞道去北門。不過東門的閉門羹也不是白吃的,來新宿御苑的不少應該是看過新海誠的《言葉之庭》來巡禮,而裡面最後男女主人公在公寓臺階相擁的時候,背後的景就是新宿御苑的東門。算是一個比較容易錯過的地方,本來我也沒做太多攻略,一切隨緣,沒想到最後竟然一樣不落的都看到了,真是幸運。

進了公園以後由於並沒有做攻略,不知道那個言葉之庭中的涼亭在哪,也不是很著急,就晒起了太陽。不過,公園是收費的,男主天天都來,還是靠打工供自己的愛好,哪來這麼多錢啊!

公園裡可以看到代代木大廈,這大廈在影視作品裡也是老面孔了。

稀裡糊塗的在和式園藝區漫無目的的逛著,突然就注意到了這個小涼亭,和動漫裡的真是一模一樣。

本以為這棟房子已經廢棄了,沒想到還有個老人出來晾衣服。

原宿裡的小街道沒什麼人,主幹道卻全是人,很多鞋店門口都排起了長隊。原宿的十字路口這裡有一個商場的入口裝飾十分特別,路過可以上來看看~

6.2 橫濱 十年後的再見

下午要去一個對我來說意義很大的地方——橫濱。對於橫濱的執念無關乎風景,只是因為高中時,一個同學轉學去日本了,留給我的紀念品就是一個印有橫濱風景的書籤。與以往畢業分別不一樣,在那時我的認識裡,書籤上那個海邊的摩天輪幾乎意味著永遠,永遠都無法到達的地方。近十年過去,走的路越來越多,離家也越來越遠,如今竟然也有機會親自到這個“永遠無法到達的地方”看看。

我對橫濱除了那個摩天輪以外知之甚少,出站後橫濱給我的第一印象,高大的立交橋和大廈,陰沉的天氣,猛烈的海風,一種冷冰冰的感覺。

街上少有行人,只有電車從旁邊的鋼鐵橋一輛輛的通過著。看著那鋼鐵橋上的一排排鉚釘,吹著越來越強的海風,我的冰冷感越發的重了,彷彿身上最後一點熱氣都要被抽走。橫濱之行屬於一時興起,連摩天輪在哪都不知道,只知道在海邊。這裡有著世界第二大的中華街,一合計,還是先去同胞的聚集地取取暖,再做打算。

我以為的世界第二大中華街應該是國中國的樣子,結果到了後才發現,這裡所謂的中華都是有些陌生的。陌生的中華料理、陌生的中華特產,陌生的面孔和語言,倒是叫賣的日語帶著熟悉的口音。這裡更像是外國人認為的中華的樣子,也許是我沒怎麼去過南方吧,畢竟中華包含了太多,即使我是其中一份子,也不敢說了解很多。

此時陰霾的天氣開始一點點的放晴,街道還是陰冷的,遠處的高樓卻已被夕陽染上了金黃。想找一個開闊的地方看看夕陽,查了一下方向,我開始徑直向海邊走去。

中華街最火的不是料理和各種小物件,而是占卜,這是我無論如何也沒猜到的事情。即使在今天這樣走上街頭就時刻想讓人回家的壞天氣裡,占卜屋門口排隊的人還是那麼的多,每個人都是有說有笑的,彷彿不久將窺探自己的祕密,解決長久的疑惑。

我快速行走在樓宇之間,看著天上的雲彩越燒越旺。等趕到海邊時還是有些遲了,雲剛剛熄滅掉了最後一點溫存。期盼的溫暖消失了,海風倒是因為毫無遮攔而強烈不少。一艘小船此時離開碼頭,向逐漸冷卻的天邊駛去。這駛向黑暗和未知的人是有多勇敢,不禁有些佩服海員的勇氣。

在海風和海浪的衝擊下,岸邊的船隻不斷地搖晃著併發出著令人不安的聲響。這種聲響和逐漸變黑的大海如同讓人置身於懸崖之邊,不斷地激發著後退的生存本能。在不經意的遠眺間,我發現了那個熟悉的身影,圓圓的摩天輪。

來不及考證書籤上那張照片的拍攝位置,我朝著摩天輪對岸的碼頭走去,那裡應該有不錯的位置。

大概是照片中的時間已經過去太久了,那個海邊最高的摩天輪已經被周圍新建的大廈包圍著,不是很起眼。摩天輪不再那麼神聖,遠途旅行對普通人來說也變得輕而易舉。很小的時候沒有父母帶著都不敢走出院子,那時院牆就是我的邊界;等到上小學的時候,不敢走出家裡所在的大院和校園,回家的時候多繞一條街感覺心跳都會加快……就這樣每一次生活界限的打破,活動範圍的擴大,都會感覺自己變得有一點不同,距離感在不斷地縮短。現在我就站在最後的邊界上,跨過了它。摩天輪變矮了,世界也變小了,再也沒有什麼無法到達的地方。如果有,那麼它就是下一次遠征的目的地。

越像海靠近一點,海風越發的狂烈。站在碼頭欄杆前,相機都被風吹得難以拿穩,人都有些被掀飛的感覺,是時候回去了。

即使是人類生產力高度發達的今天,海邊依舊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那股狂野,尤其是夜晚。而夜晚那清冷明亮的路燈和溫馨的小店給了每一個在海邊漂泊的人最大的慰藉。大概這就是海港的氣息吧,在溫馨和不安中交織著,真是個讓人戀家的地方。水手大概是最戀家的吧,他們更渴望家的溫暖。突然有些覺得人就是不會知足的生物,不論在哪都不會安定下來,大陸羨慕海邊的浪漫,海邊渴望大陸的安穩,彷彿非得全都要才會得到滿足。常常看到厭倦自己生活環境想要逃脫的人,看來逃到哪不重要,可以選擇逃脫本身才重要。

夜晚的橫濱總給我一種紐約的感覺,我沒有去過紐約,只是下意識地這麼覺得。也許是陰沉的天,黑色的轎車,還有行人多穿著風衣,這些元素與我從熒幕上得到的紐約印象不謀而合。風催促著街頭的每一個人匆忙的走著,我不屬於這裡,我只是個過客。

因為換乘而再次回到地上的時候,自己已經來到了澀谷的十字路口。帶著橫濱的風塵,有些難以融入這裡熱鬧的人群。不知道為什麼這裡聚集著這麼多的人,巨大的十字路口在人行綠燈亮起的一瞬間就會被四面八方湧入的行人填滿。每個人都在為周圍有這麼多人而激動著,彷彿就是為了看人而來,而人也因此越來越多了,於是,這裡進入了人不斷增多的死迴圈。

人是個很奇怪的生物,零星幾個人聚在一起,會打破個體,相互吸引而產生交集。而當人多到一定程度時又會回到一個人的狀態封閉自我。顯然能驅散我風寒的不是澀谷的人海,而是一頓飽餐和一個溫暖的被窩。

6.3 鎌倉 青春、陽光、富士山與湘南海岸

對於每一個看過灌籃高手,或者聽過灌籃高手歌的人,鎌倉都是日本之行必去的地方。今天天氣很棒,計程車都發著耀眼的光,真是美好的一天。

買了小田急的鎌倉套票出發,鎌倉比橫濱還遠,即使是特急,也要走好久。

從車站出來,一眼就看到了遠處的富士山。真不敢相信,沒有見到的富士山竟然在這見到了,而且看上去這麼近。山頂的雪蓋不知道為什麼禿了一塊(富士山的脫髮危機?)。顧不上別的,先跑到海邊好好看看他。鎌倉的公路沿著海岸線,是絕佳的自駕、騎行和徒步路線。

江之電車站前的欄杆上有幾隻可愛的小鳥像,還穿著應季的毛衣,甚是可愛。

江之電已經換了新車廂,早就不是動漫裡那個舊式車廂了。不過速度還是一如既往,慢悠悠的在街道穿梭著。感覺它並不比公交快多少,但是當地人還是把他保留了下來。

窗外即是大海和明媚的陽光,沿途都是風景,是一列你只希望在路上,不希望到終點的列車。

下車時候人很多,就沒有去很有名的景點,而是打算去附近一個小神社,然後再沿著江之電的軌跡一路走到海岸邊。

這裡的民居都非常美,又是一個不是景點勝似景點的地方。

山上有個可以洗錢的神社,不是洗黑錢,就是單純的用水洗錢,網上看攻略的時候覺得還蠻有意思的,就過來看看。這個神社修在小山谷裡,門是一個打穿山體的隧道,很有神祕感。

這裡也有很多小神社,從外面根本看不出裡面環境這麼美,真是別有洞天。

傳說用這裡的水洗錢,然後帶在身上,可以保你財運。於是大家紛紛拿出自己最大面額的去洗。我只是來體驗一下,掏出了一把方便乾燥的鋼鏰洗了起來。這點面額,就算自己能增值怕也是指望不上了。

神社的院裡還有另一條出去的路,打算前去一探究竟。

順路下去發現來到了當地的居民區,很喜歡這些有生活氣息的地方。

當地養狗會在門上貼一個犬的貼紙,這家養狗已經三年了。

這裡還有大松樹,好多松鼠就在樹見跑著,甚至還會在柵欄頂上表演一段梅花樁。

江之電直接穿過了這些居民區,不經意間就會看到路過的道口剛好也駛過了列車。

海邊除了沙灘海浪,還有一群群的鷹。他們作為食物鏈頂端的生物,肆意的搶奪著遊人手中的食物。沙灘上兩個人剛坐下,開啟準備好的食物,就被高處俯衝下來的鷹搶走了。鷹得手後就這樣悠閒的迎風滑翔著,然後低頭吃著剛搶來的戰利品

海邊三個姑娘站一排,似乎在玩著海浪來了誰會先逃走的遊戲。海水清澈見底,上次看到這麼清的海水還是在大連。

沿海有很多跑步和騎行的人,這種地方鍛鍊也算是一種享受了吧。

翻過一座山坡,富士山有浮現在眼前,剛好下坡旁邊有一個公園,視野極佳。傍晚的時候就在這裡看日落吧。

天空飛來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略過空中,配上富士山和大海,氣勢非凡。

從附近的車站坐車來到鎌倉高校前,去尋找那個著名的命運的路口。這裡果然是熱鬧非凡,無數的漫迷等待著江之電路過與其打卡。

陽光越來越溫暖起來,此時漫步在海岸邊晒著太陽,江之電時不時慢悠悠的從身邊駛過,十分美好。

據說東京人的休閒方式就是三五好友駕車衝著海邊開,一個多小時就能見到海,在海邊兜風后再慢慢開回去。海邊少不了奔跑嬉戲的小孩,享受陽光的機車手,寫生的姑娘,冬天也要征服海浪的青年。太陽漸漸西斜,海水閃爍著粼粼金光。

海岸邊有兩個姑娘在互相幫手,著急的換著膠捲,急著捕捉下此時的美景。卻不知她們自己也成為了景色的一部分。

我回到了之前選定的公園,此時的夕陽投射出近乎平行地面的光,讓陽光下的所有物體都有了金色的輪廓。一個人整帶著愛犬坐在地上,一起享受日落的美景,柴犬呆呆的看著主人,真是美極了。

又過了一會兒,富士山頂被夕陽染得通紅,山下卻以一片黯淡,像極了害羞的樣子(也可能是喝酒上頭了)。

大家一起看著太陽染紅富士山,點亮街道,沉入海面。路燈與天邊的金色交相輝映,這是日落最好看的時候。

此時,看夕陽的人都成了美麗的剪影,再怎麼修飾,也抵不過原圖的美。

沿海公路堵了長長的車隊,大家似乎也不著急,彷彿這就是旅途的一部分。

海邊逐漸歸於沉寂,街道慢慢亮起來,不過這個季節不會有太多遊客,夏天的時候這裡一定會很喧鬧吧。不禁眼前浮現出了海邊燈火搖曳,歌舞昇平的景象。

6.5 歌舞伎町與深夜食堂

從鎌倉回來,到新宿站旁邊的歌舞伎町去打卡。

歌舞伎町並沒有想象的那麼花天酒地,實際逛過後少了很多神祕的光環。李小牧的競選海報貼邊了這裡的大街小巷,畢竟這是他的根據地。這家全家算是整條街最正經的店了。

不過相比歌舞伎町,旁邊的黃金街更讓我有興趣,黃金街是居酒屋一條街,《深夜食堂》即取景自這裡。

這裡的居酒屋沒有歌舞伎町那麼浮華,都是小小的一間,一個吧檯做一圈客人,點一些酒和小吃談天說地。店面很小,接待能力有限,卻反而拉近了人和人的距離。

回來時不知道附近發生了什麼,一輛小小的消防車在這待命。東京的派出所門前都會掛一個牌子,寫著今天多少人受傷,多少人死亡。我路過的時候寫著一百多人受傷,一人死亡,這麼多人口的城市來說,也算是和平的一天。

6.4 六本木 東京鐵塔的守望

也許是這一次遇到了太多意外的驚喜,本來打算回到東京好好探尋一下的我變的懶洋洋的,沒有了那麼多執念。那些看不完的風景,就留到下次再見吧。不過還有一個無論如何都要再好好看一眼的地方——東京鐵塔。

逛了逛書店打發時間,在四點多太陽有點泛黃的時候買了票,來到了這個看東京塔的好地方,六本木之丘,同層的森美術館在舉辦葛飾北齋的展覽,為了保證有個好位置看東京塔,就沒有去看。六本木之丘的頂樓是環形落地窗結構,不止可以看東京塔這邊,大概是因為東京塔這邊太出名了,來看和打卡的人比較多,讓人有種只能看到這一個景色的錯覺。剛上來的時候時間還早,頂層除了看展以外,沒有幾個遊客。一個日本大叔因為我的相機和我聊起來,並給我看他rx100裡拍的登山的照片。愛好就是很神奇的東西,就算語言不是很通,但是在說同樣一件事情,所以東一句西一句還能說的很開心。

隨著太陽西斜,高樓朝西的一面都被染上金黃。龐大的建築群在夕陽裡就像一排排的朝聖者一樣。等候東京塔亮燈的遊人也越發的多起來。如果想有個好位置拍照,一定要早一個多小時上來,晚了就只能拍別人了。

港區的主幹道仍然採用了白熾燈的照明,就在天地隨著太陽落下而冷卻的時候,一條條大道燃起金黃。

日落後一個多小時,東京塔終於亮起了燈,不過樣子有些陌生。東京塔會根據節日亮不同的燈,今天是週六的鑽石燈妝,不知道該失望還是應該覺得幸運,我還是比較喜歡那個經典的模樣。周圍的人越來越多,在我拍到自覺的最佳時刻的一張照片後讓開了位置,打算去看看其他窗前的景色是什麼樣的。

六本木東面華燈初上,人們紛紛爭搶位置和鐵塔合影。而西面太陽餘暉下,一些人選擇在找個位置享受寧靜。

照片裡的日本好像沒什麼人,其實只是我選擇記錄了人少的地方,東京的電車到晚上十一二點還是人擠人,商區堪比停車場的十字路口綠燈一亮也會被行人瞬間填滿,畢竟這裡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啊。一路走下來,我更喜歡沒人的小街道,路邊的電車,公交,電話亭永遠都看不膩。

七. 尾聲 高空中的告別

羽田機場離市區很近,飛機起飛角度很大。有那麼一刻我看著背後遠離的地面,感覺自己坐的是太空梭,要筆直的衝向太空。座位,焦距都是經過多次計算的,所以我如願以償的看到了機翼下的東京灣,看著地上小小的東京塔漸漸遠去,再見了,東京。這裡有著太多的故事,也正是這些故事讓人對這座城市有了更加不一樣的感覺,彷彿城市也有了生命,輕輕的觸碰他,得知街頭巷尾的過往,然後隨著他一起流下或開心,或悲傷的淚水。

不知怎麼就迷迷糊糊睡了過去,等再醒來地面漸漸有了雲,看到金黃色的燈火,大概已經不是日本了吧。窗外的星空離的好近,就像已經飛入太空一樣。把圍巾連頭帶機窗裹進去,就可以置身於燦爛的冬季星空。不論身處世界的哪個角落,看著無盡的星空,都會感覺自己是異常的渺小,覺得人類是無比的孤獨。再見了,東京,我要回去書寫自己的故事了,等到未來的某一天相遇,再慢慢講給你聽。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