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日本唐津、伊萬里、有田“尋磁之旅”–寫給喜歡日本瓷器的夥伴

起因

引發這次旅行的原因是看了馬未都先生關於觀復九宮壺的介紹。

此套壺經過馬未都先生的反覆甄選,選定了九式,取名『觀復九宮壺』,急須四把,執壺三把,提樑一把,無柄一把,其中左利急須一把,是為習慣左手的人群使用。每把壺分別用來泡不同的茶,綠茶、紅茶、巖茶、黑茶、白茶、花茶、烏龍茶、普洱茶,乃至冰茶都有照顧。(引用觀復九宮壺介紹)

轉發一下觀復九宮壺的研發過程

引用百度:
日本是個特別重視文化遺產保護的國家,去過日本的朋友應該很有體會。而作為軟實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日本更是走在了前列。其實“人間國寶”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稱呼,1955年,日本公佈首批認定的“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最初使用的是“無形態國寶”、“活文物”等詞彙,在公佈第二批認定的“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時開始了“人間國寶”的稱呼,並且直到現在被廣為流傳著。

在經過嚴格的甄選之後這些確定的大師級的工匠和藝人將被保護起來,政府每年還會發給這些國寶級的匠人200萬日元的補助金,用來磨練技藝和培養傳承人,不過這個錢也不是能隨便花的怎麼用的是需要如實上報的。

日本實施這個“人間國寶”的制度也經歷了半個多世紀了,通過政府的積極保護和“人間國寶”自身的強烈保護意識,日本非物質文化遺產缺乏傳承人的狀況已經得到了很有效的改善。

日本 “人間國寶” 有很多門類,比如藝能、雅樂、能樂、狂言、音樂、演劇、刺繡、金工、刀劍、雕漆還有我們熟悉的陶藝等等,直到目前一共有114位。

截止到2017年9月,被認定為“人間國寶”的陶藝人共有36人,團體3個。

(加括號的為在世)
色繪瓷器:富本憲吉、加藤土師萌、藤本能道、十三代今泉今右衛門、(十四代今泉今右衛門)、十四代酒井田柿右衛門
鐵釉陶器:石黑宗麿、清水卯一、(原清)
益子燒:濱田莊司
志野: 荒川禮蔵、(鈴木蔵)
瀨戶黑:荒川禮蔵、加藤孝造
荻燒:三輪休和、(三輪壽雪)
備前燒:金重陶陽、藤原啟、山本陶秀、藤原雄、(伊勢崎淳)
唐津燒: 中裡無庵
染付:近藤悠三
白瓷、青白瓷:塚本快示
琉球陶器:金城次郎
鐵繪:田村耕一
練上手:鬆井康成
白瓷:(井上萬二、前田昭博)
三彩: 加藤卓男
繩文象嵌:島岡達三
青瓷:三浦小平二、(中島巨集)
彩釉瓷器:三代德田八十吉
常滑燒:三代山田常山
釉裡金彩:(吉田美統)
無名異燒:(五代伊藤赤水)

團體:
柿右衛門:柿右衛門製陶技術儲存會
小鹿田燒:小鹿田燒技術儲存會
色鍋島:色鍋島今右衛門技術儲存會

林語堂先生曾說:“只要有一隻茶壺,中國人到哪兒都是快樂的”。抱著尋找快樂的想法,我們出發了!

唐津

唐津陶器雖不如有田瓷器那般有名,但作為傳統的日本三大飲茶陶器之一,唐津陶器卻是當地人的驕傲,也虜獲了不少前來參觀的遊客的心。

唐津陶器得名於其產地唐津市,和樂陶器、荻陶器並稱為日本三大飲茶陶器,自古以來就深受茶人的喜愛。據說,唐津陶器最早誕生於唐津市北波多的岸嶽,如今那裡還留存有古窯。

據說唐津陶器的燒製技法源自朝鮮半島,當地的古唐津陶工和從朝鮮被帶來的陶工一起創造出了松浦古唐津、多久古唐津、武雄古唐津、平戶古唐津等不同的流派。當時這些陶工所使用的燒窯也比較獨特,因為形狀酷似切成兩半的竹子,因而也被稱為割竹式登窯。創造出多久古唐津陶器的李參平於1616年在有田泉山地區發現了瓷礦石,轉而開始製作瓷器,這便是之後的有田瓷器。但是也因此使得多久古唐津陶器和平戶古唐津陶器消失,保留下來的松浦古唐津陶器成為了唐津藩的御用燒窯,而武雄古唐津陶器則成為了民窯,也因此古唐津陶器的技法也得以保留了下來。

唐津陶器的魅力在於使用時間越久,茶味更濃,顏色也更為鮮豔,和講求心境的日本茶道完美融合,成為高階茶道用具。雖然沒有繁雜的裝飾和花紋,但憑藉著簡單樸素的美在陶器世界裡佔據了不小的位置。

唐津燒共分為六大類,分別是黑唐津、繪唐津、朝鮮唐津、斑唐津、粉引和三島。


因為當地的唐津窯有50多個,對於遊客來說想要一次看遍十分困難,因而唐津觀光協會特意開闢了唐津陶器綜合展示館。館內可以一目瞭然地觀察到唐津陶器製作的全過程,除了相關的文史資料之外也能看到各式風格和流派的唐津陶器。(以上文字來自百度)

在唐津陶器綜合展示館入了這兩個小花瓶。敲黑板!注意看!—-唐津觀光案內所(就在唐津車站)裡中文介紹冊裡有優惠券,在展示館可以有10%的優惠。


相比手感光滑、色澤亮麗、做工精細的瓷器來說,我個人覺得覺得唐津的陶器有種更粗狂、更古樸、更原始的美,我家崔先生更喜歡!

唐津的一天出遊是依靠自行車,酒店可以出租自行車,摺合30元/天。這個地方如果沒有車的話,必須得來輛自行車。

伊萬里

從唐津站坐火車到伊萬里,摺合人民幣39元/人,大約五十六分鐘。


江戶時代從伊萬里港出口的有田燒被稱作伊萬里燒,但現在唯有生產於伊萬里地方的瓷器才稱作伊萬里燒,而之前所述那種情況的瓷器則被稱為「古伊萬里燒」。但事實上,將伊萬里燒與有田燒區別成兩個種類而展售的情況並不多見,所以若是將伊萬里燒視作有田燒的一種其實也是可以的。不過若真要從製品的情況來分別的話,有田燒中烹飪用途的器具數目較多, 而伊萬里則是一般的餐具較多。
江戶時代佐賀籓在伊萬里大川內山這個地方開置了御用窯,專事生產高階品以獻給幕府 。而大川內山該地現在依然還有出產鍋島染、色鍋島及鍋島青瓷的瓷窯。

伊萬里大街是這樣的:






晚上走路地上一閃一閃的,磁片反光。





大川內山

從伊萬里車站可以直接坐公交車到大川內山,直接在售票機上購買就可以。大約二十五分鐘。票價摺合人民幣10.5元/人。

上面右邊這家店裡看上一套青瓷的咖啡杯+蝶,說回來再買吧,懶著拿著;結果是回來這一套變成茶杯了,我問咖啡杯去哪兒了,人家說剛賣了!我們來了之後來了一個韓國旅行團,被別人買走了。


所以得出的經驗教訓是看上眼的就買,一般都是only one。

畑(tian)萬在大川內山應該是排名第一的店家。品種多,做工精美,當然價格也是很高的。

中間的那八個小蝶子似的東西其實是日本喝酒的酒杯,這個摺合成人民幣大約是1300元/個。 (注意是一個,不是八個)

大川內山隨拍

小笠原藤右衛門窯,大川內山第二大的店家,老闆會說簡單的中文,曾經在中國留過學。收了這個花瓶,形似中國的將軍罐。
這個在日本叫六角壺,屬於色鍋島燒瓷器,六面的圖案分別的櫻、鬆、牡丹、杜若、菊和梅(這個應該不是白瓷,是青白瓷)。

小知識(來自百度)
白瓷和青白瓷,胎的化學組成相當接近,都屬於高矽、低鋁、低鐵質胎,兩者都要求胎色潔白,瓷化程度高,斷面有玻璃光澤。青白瓷和白瓷的主要差別之一是釉的化學組成不一樣,青白瓷多數屬於高鈣釉,少數屬於中鈣釉,白瓷釉多數屬於中鈣釉或低鈣釉。青白瓷因為CaO含量高,玻化完全,故釉面晶瑩光潤,釉層清徹透明,玻璃質感強;白瓷因為CaO含量低,玻化不完全,故釉面針孔橘皮多,釉層中氣泡,石英、鈣長石析晶多,透明感差,質感接近玉石。白瓷和青白瓷的釉,除了質感不同,它們的釉色也有差別,這些差別與燒成溫度、燒成氣氛及釉層厚度密切有關。青白瓷必須遵守特定的燒造工藝,否則,即使採用高鈣釉的配方,也得不到青白瓷應有的釉色和質感,看上去和白瓷沒有明顯差別。(CaO是指氧化鈣)

以下來自百度:
鍋島燒主要分五彩、青花和青瓷三種,人所共知,鍋島燒的真正成就是在五彩瓷器上。作為當年一方大名的御用瓷器,鍋島燒瓷器的種類不僅有盤子,還有茶碗酒杯等小型食器,更有香爐花瓶等大型器物,鍋島燒瓷器的圖案一般以四季花卉樹木居多,色彩上以藍色、青色、粉色、紅色作為百搭。

五彩在日本根據色調稱作色繪、赤繪、錦繪。鍋島燒中的五彩,一般都名之為色鍋島。色鍋島中亦可分為兩種風格,一種暖調子很重,一種相對清秀一些。所謂暖調子就是紅彩用得多,有紅才稱五彩,紅彩一多固然氣氛上要顯得很熱烈,只是熱烈中並不那麼妖豔和喧鬧,而是和諧明快,仍不失端莊之美。另一種清秀一路的彩繪,可用四個字代之,即“綠肥紅瘦”,如江戶中期燒製的一件採茶圖茶釜上,青花的流雲、丘坡,淡抹的幾叢茶樹,兩採茶女分著素裝和蛋青之衣,唯有一戲童穿棗紅套服,把淡雅清秀的氣氛立時烘托起來,似有畫龍點睛之功。還有一件花卉色鍋島,青花色為主調,綠葉白花叢中捧出兩簇大紅,給人以賞心只須三兩枝的悅目景緻。

色鍋島受中國明代鬥彩影響很大。我們從一些作品上來觀察,雖然沒有完全按成化萬曆鬥彩那樣以釉下青花為輪廓,出窯後再作釉上填彩繪之,但色鍋島的釉下和釉上的配合運用還是很自如的。再有一點,色鍋島的葉子很注重寫實,除圖案和青花器外。很少用單色為之,往往有些枯葉夾於其間,或葉片上有幾處蟲洞,或葉端作過渡性發黃,既使畫櫻花也是這樣。

鍋島燒的青瓷作品很少有紋飾,只是單色釉的色感與中國元龍泉幾乎相同,顯得濃實,毫無浮飄之感。這種取藍與綠調合之釉,在視覺上感到近於藍時往往泛綠,偏於綠時則又泛藍,恰到好處的間色,給人以柔和和穩重。

另外,鍋島燒雖然與伊萬里、柿右衛門相鄰並不遠,可是從其造型到裝飾,除了梅、蘭、竹、菊四君子的題材有些中國文化的影響外,幾乎沒有明顯的異國風情。特別是17世紀下半葉,從伊萬里港大量外銷有田內山、外山和柿右衛門的瓷器,而鍋島即沒有介人生產外銷瓷,也沒有受到歐洲文化的衝擊,確實是件值得探討的事情。

總之,鍋島燒那種清新明快的色調是最引人偏愛的,尤如清溪流水觀魚,雨後渡步賞花一樣,讓人心境爽然。它不象薩摩燒那樣,或精或拙易走極端,也沒有九穀莊三、沈壽官那樣的巧奪天工之作,更見不到織部、志野陶瓷的返樸歸真之態。在整個江戶時代,鍋島燒一直是相對平穩的,即使上乘之品也極少用金,也不作款識,總是保持一種素、鮮、淡、清的風格,使自己在日本諸窯中獨具一格。

從小笠原藤右衛門窯往回走,去收青山窯的這個。

這個比較少見,only one,上面放茶葉,下面放蠟燭。把蠟燭點燃,薰上面的茶葉,會散發茶香。我給它起了個名字:薰茶器。

接著往回走,在畑萬的對面,一對老夫婦家收了這套酒杯。在地圖上看了下,這家應該叫“青螺窯”。這一壺兩杯,櫻花題材,當然也是only one。

老夫婦家有很多老物件,文化不同,而且不太懂,只是看了看。

在車站附近去了這家店,大秀窯。買了個主人杯

想要離開大川內山,請在到了大川內山後就看站牌,根據回程時間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當然叫出租的請隨意。

有田

發現住在伊萬里的車站附近真不錯,可以去唐津、可以去大川內山、可以去有田,感覺都挺方便的。下次可以從福岡機場直接做大巴到伊萬里。從伊萬里到唐津也不遠,下次一定要再去,因為那裡有據老公說這輩子吃到的最好吃的炸雞,(雞吃多了我覺得都差不多)。瓷器貼!說瓷器!

這個從伊萬里到有田的時刻表也發給大家,我們一般乘坐8:44從伊萬里出發,9:11到有田的那班車。因為有田的觀光案內所九點鐘才開門,早到了也不能租自行車。而在有田沒有汽車的話,有個自行車也是讓人羨慕的,而且我們的還是電動自行車。他們的電動自行車跟國內的還不太一樣,我覺得就是助力自行車,騎上去輕便一些罷了,還是需要自己一下一下蹬的。

上圖是從有田回伊萬里的時刻表,16:59分那趟是理想之選。觀光案內所17:00之前必須還車,16:50到案內所還車,然後到車站,完美。第一天就沒安排好時間,結果生生在車站坐了半個小時。日本的汽車、地鐵、火車都是非常準時的,一定要先看時刻表。

想要告訴你有多準時。
日本一家鐵路公司最近發表宣告道歉,因為一趟列車比原定發車時間提前20秒駛出站臺。這趟列車從東京秋葉原站駛往筑波,全程45分鐘,本應在當地時間9點44分40秒發車,卻在9點44分20秒開車。英國廣播公司16日報道,日本筑波快線管理層在宣告中“為因此造成的不便誠懇道歉”。宣告稱,之所以出現這種錯誤,是因為工作人員沒有認真核對發車時間。

從伊萬里到有田,或從有田到伊萬里,單程票價460日元。租電動自行車1000日元,普通自行車500日元。

在觀光案內所買了一本這個,裡面有有田各處窯或店家的介紹,只有日文的沒有中文的或英文的。我是根據這本書的介紹來選取想要去的地方。

晚上在伊萬里車站旁邊露天的小廣場舉辦了一場小聚會,我們也去湊了熱鬧。250日元一個幣,注意是瓷片,可以拿瓷片換各種各樣的酒和小吃。


有田一共去了兩天。第一天參觀了九州陶瓷文化館,柿右衛門窯、井上萬二窯、真右工門窯和有田陶瓷之鄉廣場(有田燒批發地)。這個陶瓷市場也很有意思,各類窯口,各種工藝的東西什麼都有,好比一個個小的陶瓷百貨商場,裡面什麼瓷器都有。逛了這麼多家 ,必須要感謝有個自行車啊!就是從這天開始,我每天晚上都在做夢,不是碗就是蝶,要不就是花瓶和茶杯。東西看多了,已經產生幻覺。

這個是九州陶瓷文化館的大鐘,旁邊有個時間表,進去看好時間逛文化館。到點來看大鐘表演。

柿右衛門窯,在《器旅》這本書中屬於名窯檔。
柿右衛門,是 日本 頂級的頂級瓷器品牌之一,同時也是一個時代的印記。柿右衛門最有名的就是其獨有的赤繪,也就是那一抹柿紅。傳說酒井田喜三右衛門20歲時,看到自家門前柿樹在落日下呈現的色調非常激動,遂開始苦心研發,歷三十年終於正保年間(1644~47) 成功 在瓷器上燒出了成熟柿子的深紅色,成為發明”赤繪”(akae)的名人,這也是被天皇賜名為“柿右衛門”的來歷。此顏料需要貯藏多年,化學變化後,才能燒出此紅。和女兒紅、狀元紅似的,都是時間鑄就的芳華。

在那麼安靜、高雅的展示室,實在不適合咔嚓咔擦拍照,網上下個圖吧!


井上萬二窯不太好找,安靜的住宅。被稱為”人間國寶“的井上萬二先生是白瓷的保持者。老先生今年九十歲高齡了,還在製作作品。展示作品的地方有的不讓拍照,有的是你不好意思拿出相機咔嚓咔嚓。網上下個圖!

在真右工門窯遇上了老公的真愛。

從初代真右衛門(真一郎)在昭和47年(1972年)建窯至今,從不使用手繪圖案,全憑施釉和釉燒後顯現出的色調與花紋,豆青、丹紅、湖藍、丁香紫,或羽片紋、蟹爪紋、珍珠點,“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經1300度燒製後,世間永珍已融於作品之中。

這種名為“窯變”的燒製方法應是源自於中國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的鈞瓷,“拿來的手藝”,如今又以全新的姿態,融合大和民族的文化審美,輸出至各國。真右衛門窯的當代掌門—馬場久和先生說“窯變的燒製,脫離了我們人類的控制,無法預測到最終是否會出現我所希望的形態,但卻經常讓我喜出望外”,享受自己的事業,正是日本工匠的境界吧!

從真右衛門窯出來,去了陶瓷市場,還沒逛夠就要下班了。回家,第二天再來!

第二天的行程是,租自行車,去看大公孫樹、辻精磁社、深川制瓷、香蘭社、今右衛門窯(以上四家在《器旅》這本書中屬於名窯檔),然後就是騎車遊蕩在有田的街道。

大公孫樹(國家天然紀念物),就是銀杏樹。
樹齡推測大約有1000年。樹根周圍的大小約18米,高約40米。是佐賀縣內號稱第一的大公孫樹。
1828年的一場無情大火幾乎燒盡了有田鎮,但惟有靠近公孫樹旁的池田廣孝的木造建築能倖免於難。據說,災後,池田家曾表示”公孫樹對火非常禁忌,故在發生大火時,煽起了風致使大火無法靠近因而守護了咱們家”。
1979年,公孫樹被指定成為代表有田鎮的大樹。


在有田有一堵用廢棄磚塊和陶片砌成的陶土牆。它是有田町一道獨有的風景,靜謐而神祕。之所以神祕,是因為這面圍牆裡,有一種不外傳的陶瓷燒製方法,就是辻(shi)精磁社的極真燒。

在有田燒四百年的歷史中,辻家時代大概佔據了近350年之久。辻家的瓷器被稱為“禁裡樣式”。“裡”,代表“皇宮”;“禁裡”,就是“禁止隨便進入”的意思。在江戶時代,辻家窯是德川家康這樣煊赫的家族也不可隨意涉足的神聖領域。
在日本,櫻花是民眾的摯愛,而菊花,則是皇室的家徽。皇室宴請,使用的瓷器餐具上都標有象徵性的菊紋。這些標有菊紋的瓷器,就來自有田燒的辻精磁社。辻家世代為皇室服務,普通百姓即便再喜歡,淘寶上也搜不到同款。
極真燒的第一祕訣是“辻家的藍色”。它是用獨制的筆,將藍色的釉彩描繪在白色素胎上,“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而藍色的濃淡則由水來調製。上完釉彩的極真燒瓷器,表面泛光,白若美肌,有玻璃質感的通透,像一隻圓鼓鼓的大眼睛,飛揚靈動,又像一汪深情的湖水,寧靜得不忍觸碰。
極真燒的第二祕訣是“辻家的燒製”。施釉充分乾燥後,才能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燒製。經過燃氣燃料1300度高溫,長達16小時的燒製,逐步瓷化,瓷器才得以呈現豔麗的靛青色,均勻細膩,邊緣略有暈化,與剔透光潤的白色相襯,顯得異常幽靜淡雅。
除了手感輕薄柔滑,瓷身有韌度之外,極真燒還有一個神奇的地方。它的溫度分佈均勻,一杯熱茶倒入瓷器中,能很快均衡溫度,並且可以持續保溫,她因而獲得“質樸之形,溫潤之心”的美名。

非常小的一個展示廳,象她的美名一樣,“質樸之形,溫潤之心”。


深川制瓷和香蘭社因為去年來的時候已經去過,雖然也再次光顧,但並沒有發現什麼特別心怡的東西。對他們的認知是:能適合西方餐飲習慣,卻又不失東方情趣的現代瓷品。當然也是很多藏品值得一看。
去年香蘭社購入的:

深川制瓷:

今右衛門窯,展廳更小,價格更昂貴,還有個管家。
作為第十四代掌門人的今泉今右衛門,繼承江戶時代華麗繪畫的傳統,加之自身技法風格的創新,在平成26年成為了日本最年輕的國寶級人物。網上找個圖:

尾聲

此次的瓷器之旅已到尾聲。但我心心念的馬未都先生的茶壺卻是一把類似的或者是看上去材質差不多的都沒遇見。去了數不清的瓷器店和展示廳,看了那麼多瓷器,難道我去錯地方了?!

回京之後,我看到一篇文章,特轉載如下,這也許能解開我心中的困惑。
來自紫砂江湖

日本與中國一樣,有著悠久的“飲茶史”,甚至以茶道而聞名世界。與中國茶具的飄逸與寫意相比,日本的茶具或許更具有一種細巧與婉轉的東方氣質。近日,筆者拜會了東瀛遊學歸來、並有5年日本古玩店工作經歷的瓷器藏家崔紹鬆,聽罷他的娓娓道來,這來自異邦的陌生工藝竟變得熟悉而可親了。

與中國人喝茶的習慣不同,日本人喝茶多用裡外掛釉的瓷壺,“提樑壺很少,基本都是歪把壺,而且壺嘴一律朝左。”而日本人對中國傳統茶器紫砂壺的“冷淡”是崔紹鬆在國內未曾想到的。崔紹鬆曾在遊訪時特別留意到,遍藏中國奇珍的日本博物館中竟從未出現過紫砂壺的身影,而他帶去作為禮物送給日本友人的紫砂壺也遭到了客氣的“冷遇”。“日本也有‘紫砂’,叫作‘朱泥’,顏色非常鮮豔,但我拜訪過的日本人卻沒有一家用這種‘朱泥’壺泡茶的,倒是我自己很便宜地花了1000日元買回了一把。”

日本友人在解釋不喜歡紫砂壺的原因時,以“不便清洗”、“保溫性差”作為解釋,但崔紹鬆卻從中感受到了日本工藝的“排他性”。“日本的幾大皇家窯廠是絕對不受外來影響的,想在‘九穀’找到一點中國元素,比如說‘龍’,那是不可能的。”這種“保守”在另一個意義上可以視作對傳統的堅守。日本的手工藝多以小作坊的形式集中在九州等地,受到國家的保護與重視,有著嚴格而有序的傳承。“有些家族手藝傳男不傳女,而且七八十歲還在做工的老藝人比比皆是,他們珍視、守護著自己的‘核心’手藝,因而有許多繼承人到了六十歲尚未接收到來自父親的‘真傳’。”崔紹鬆就曾訪問過一個日本陶瓷廠,忙於做工的老師傅連最基本的程式也不願多講。

日本傳統手工藝中創新很少,比如日本茶具上的傳統繪畫題材“百人一首”,在茶壺上繪製一百個小倉時代的人物與他們各自的箴言,一百個人物,上千個字,細緻程度可以媲美微雕藝術,而令人驚異的是這種題材在漫長的流傳過程中幾乎從未發生變化。同時日本茶具的精美也令崔紹鬆感嘆不已。“日本有嚴格的規定,一個茶壺只能配五個茶碗,而一個碗最少要繪製半年,那麼一套茶具要畫兩年多,一筆一畫絕不潦草。”而依照傳統,製成的茶具上一般標有窯廠的名稱,“大師之作”一般還會有藝人名字的落款,“我見過最多的,一個杯子上落了三個人名,有些徒弟會將師傅的名字落在自己之前”,而由於日本嚴格的立法,絕對不會出現冒名頂替、張冠李戴的現象。

結束語

日本是世界上少有的單一語言、單一民族的國家,相對來說也是比較排外的國家。日本的陶瓷匠人側重傳承,中國陶瓷人側重突破。日本的“人間國寶”級大師相信都是隨性自然、淡泊名利的大師。一個國家的“人間國寶”會為了另一個國傢俬人博物館的商業收藏,改變自己一輩子所傳承下來的東西,迎合商業需求,這有駁於“人間國寶”的稱號吧!

推薦大家一本書《日本的細節》。蔣豐先生在書中提到日本“匠人精神”有兩種表現。第一種表現是匠人們把自己的靈魂融入作品中,賦予他們生命和詩意。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熱愛著自己的職業。
第二種表現是固執,絕大部分的匠人們都會堅守自己的職業,窮其一生,花費畢生心血。除此之外,他們嚴格恪守老祖宗祖上留下的每道工藝要求,絕不敷衍和妥協。

日本國寶級匠人秋山利輝曾說,“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術更重要”。

日本的匠人尚且如此,“人間國寶”大師就更不會為了這幾鬥米而折腰吧?!

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裡的事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