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自己的這次日本行是真窮遊,住青旅、不去迪士尼或者環球、基本不去網紅地並且基本不購物,只是過去呆著的那種,所以沒有推薦購物及美食

因為國內還有事情能夠待著時間很短,不得不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儘量去更多的地方,基本是把兩三天的行程壓縮成一天這樣子,所以睡眠時間很少,每天大概只有4小時,並且每天都是三萬步以上,所以說是打卡遊也好怎麼樣的說法都好了

我並不建議大家用這種方式,寫出來的目的是也只是在目的地選擇、行程的規劃和交通的選擇上提供一個淺顯的參考,把我看的寫下來,拍到的發上來,希望幫到有這方面需求的同學

另外,拍照裝置爛,技術極渣,隨手那種,構圖啥的很少考慮,很少加濾鏡,隔著頻幕都能感覺到一股貧窮的氣息,但希望拍下的都是真實的樣子

需要注意的

先簡單講一些日本的常識或者說是習慣吧,畢竟越來越多的國人前往日本旅行,還是希望過去的同學們能按照那邊的習慣,儘量從我們能夠做到的方面做起,減少別人對我們的負面印象(其他方面就沒辦法啦)
1、交通工具上儘量保持安靜(這個到處都有講了)

2、汽車是靠左行的,等公交車的時候要搞清楚方向

3、東京的行人習慣是靠左行,關西地區是靠右,但是具體也要看現實情況,東京的部分軌道站標註的是靠右行,關西也有靠左行的,跟著人群站就好了,趕自動扶梯如果不急行,請跟隨人群保持在扶梯的一側,不要中途改變或者站在急行側不動,列車先下後上,務必等下完之後再上車,公交車後門上前門下(也有部分已經變成了前門上車)

4、街上垃圾桶相當少,垃圾的分類也很嚴,大致分為易拉罐,塑料瓶,可燃或紙質類的以及其他分類,實在找不到垃圾桶的話可以找一家便利店扔垃圾,便利店基本都有垃圾桶,最好隨身帶垃圾袋裝產生的垃圾,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扔掉(相比之下日本確實是要乾淨些但也不是像一些文章吹捧的那樣也要看地方的,有的地方也挺髒的到處是垃圾,別瞎看那些吹的)

5、不要邊走邊吃東西,這一點在東京大阪等大一點的城市尤其要注意一下,請吃完東西再走,邊走邊吃是一定會被鄙視加瘋狂吐槽的,在景點的話就隨意一點了

6、買東西或結賬前的「お願いします」,結完賬之後的「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借過的時候「すみません」,這幾句簡單的相信大家都會的

7、部分紅綠燈是按壓式,就是按了之後等一會行人燈變綠的那種,不按它是一直不會變的。在等紅燈的時候看一看是不是按壓式的這種路口旁邊有沒有按鈕,不然一直在那裡等著行人燈一直都不會變綠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按壓式的有一種是給殘疾人用的,沒事還是不要亂按啊,在按之前區分一下吧,實在不懂問問旁邊的日本人或者直接跟著他們過街

8、神社的參拜禮,主要分為「手水舍」與「參拝」兩部分

手水舍
通常在神社入口處,一個水池上面很多水舀的那個
首先右手拿水舀,舀水,澆左手
再左手拿水舀,澆右手
再用右手拿水舀,把水舀中的水倒進左手手掌,喝下漱口,吐掉口中的水或者也可以喝下,一般我都喝下了,因為還挺好喝
最後雙手握住水舀將水舀垂直立起來,讓剩下的水自然流下衝洗一下水舀柄,放回原處
也不是所有的神社都有[手水舍],沒有的話可以跳過

參拝
站在殿前,將錢投進錢箱(通常扔5円,與ご縁同音的原因,其他的金額也行)
拉繩索讓殿上的鈴鐺響起驚動神明(如果沒有鈴鐺,可以忽略)
鞠躬2次
拍手兩次,拍完第2次後,手不要分開直接合掌許願
許完願之後再鞠躬1次,然後從右邊離開

9、御朱印
御朱印是日本特有的神社或寺廟給參拜者的參拜憑證,在寺廟或者神社購買朱印帳來收集朱印
朱印通常用毛筆現場書寫,也有提前寫好的之填上日期的。既是一種宗教性質的憑證,也是一種有紀念意義的收藏品
寺院的御朱印通常為印+寺名+本尊名,基本都是很大氣的那種
神社的御朱印多為印+神社名,也有不少神社有很多別出心裁的設計,跟寺院比的話就很卡哇伊了
御朱印帳通常是寺院一本,神社一本,本身也非常好看,所以強烈推薦收集
晒一下自己的吧

去的神社比較多,所以神社的朱印比寺廟的多
最喜歡的是北野天滿宮的那張和魂漢才,對於我應該是漢魂和才

交通相關

日本的交通營運跟國內的差別很大,很多鐵道是私營的並且鐵道公司很多很多
同一個站有可能會有很多公司的線路,各個鐵道公司的站臺可能也會隔得很遠,一定要看好要乘坐的線路的站臺在哪裡

重點:換乘不同公司的線路或者一個公司的不同線路,基本都是要先出閘機然後再重新進來的,也有不出去的,具體請根據站內的指示牌移動(想起了剛剛到的時候,雖然知道很多鐵道公司但並不知道要出站再進站進行換乘這個事情,從成田坐skyliner到日暮裡準備換乘山手線,拿著skyliner的票想進JR的閘機,閘機一直把票吐出來)

交通的費用相對國內水平的話是相當高的,但是各個公司基本都有各種通票,一日券或多日券,部分通票有包含其他的購物或者景點門票的優惠,強烈推薦大家根據自己的行程購買相應的通票,會節省很多的交通開支的
我也會在之後寫下自己使用的通票

引用一篇豆瓣上的大佬 若 寫的通票合集,大家可以去找找適合自己行程的通票
//www.douban.com/note/564853575/

IC卡:IC卡可以直接理解成國內的公交卡了,絕大部分交通工具都是可以用IC卡的,不同地方的公司發行的IC卡不同,但是用途和支援範圍基本沒有太大差別,在日本IC卡的用途非常廣泛,除了坐車還可以在便利店或者超市買東西,景點的自助購票機上買門票等等等很多用處
1000円以下都是硬幣,硬幣多了真的很難帶走起來還會發出聲音的,建議大家買一張IC卡,會方便很多
常見的IC卡

在東京及東京周邊主要用的是西瓜卡(suica),就是上圖中最上面綠色的那個,西瓜卡可以在關東地區以外使用,同樣,其他地方發行的IC卡也可以在關東使用,基本只要在關東的JR站內的帶suica標誌的自販機上都可以買到,自販機是可以調成中文或者英文的。
如圖

但是購買與充值的話只能在發行的地域購買與充值,就是說,西瓜卡只能在關東地區的JR站購買與充值,ICOCA卡只能在關西地區的JR站購買與充值
但是這是通常情況,關西據說也有能充西瓜的地方

成田機場因為人流量大地方也大,有時候很多人排隊買有時候又沒人真的很迷,趕時間的話建議還是到都內之後再購買,刷一次也只節約5円

注意:西瓜卡是有押金的,押金500円,可以退卡,但是只能在關東地區的JR東日本站內進行退卡,退卡手續費220円,將退還扣除手續費後的押金加上卡內餘額

特急券:部分特急線路可以刷IC卡進閘機,但是需要另外購買特急券,在下車那一站的閘機是不會扣除特急券的價錢,一般是可以在列車上等待列車員來補票的

自由席和指定席:新幹線或特急列車有區分自由席和指定席
這個其實很簡單自由席就是不指定座位,指定席指定座位,當然指定席會貴一點,有的還有更高階的類似商務席的座位

需要注意的是:自由席指定席是不同的車廂,乘坐的時候注意看看應該去哪個車廂坐,並且車上有查票的工作人員

必要的準備

手續與貨幣之類的準備的就簡略說吧
規劃好大致的行程路線,注意護照簽證是在有效期內,準備好移動wifi或者當地手機卡,準備必備生活用品,準時趕上預定好的航班
儘量在國內換好足夠的日元就好,用到現金的地方也挺多,支援支付寶等移動支付的地方雖然越來越多,但仍然很多地方是不支援的,某些711也是意外的不支援支付寶的,多少帶些在身上或者充在西瓜卡等IC卡里面避免尷尬
如果不租手機卡建議到了日本之後拔掉國內的手機卡再使用手機,不拔卡有些和諧軟體還是會用不了的

實用APP

谷歌地圖

這個東西不用太多介紹吧,和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的用法差不多,可以直接輸入中文漢字它可以自動轉換成日本的地名的,必備
iOS國區可以直接下載,安卓系統的進入google play商店進行下載,國內的某些應用商店下載安裝之後奇奇怪怪的,用不了
某些國產手機的系統給設定成了不支援谷歌類的應用,如有的話只能具體看看相應機型的解決方法了

Yahoo!換乘案內

雅虎日本出的出行APP。
雖然有一款名字同樣叫換乘案內的APP並且還有中文版,但上手體驗的話我覺得還是雅虎的用著方便一點,缺點是識別不了簡體中文,必須是日語漢字才能識別
怎麼檢視也和國內的APP有些區別,以我走過的行程為例
早上5點過乘坐到日光的車,輸入起點站和終點站後以及出發時間,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大部分地方大家應該是看得懂的,想說的是左側「発」和「著」之間連線的顏色和「1番線発」「3·4番線発」
「発」和「著」之間的連線的顏色只是代表著鐵道公司,相同的顏色並不代表不換乘,按上圖來講的話,就是我從淺草到日光乘坐的都是東武鐵道運營的線路,所以都是橘黃色的,但是我坐東武天空樹線南慄橋方向的電車從淺草到了南慄橋之後是一定要換乘另一輛車的,具體換哪趟換乘幾次會標註的

從日光回東京,因為乘坐的列車的運營公司不同,所以站與站之間連線的顏色就不一樣了。

「1番線発」「3·4番線発」中的「番」指的是站內對鐵道的編號,或者理解成幾號站臺,這個「1番線発」指的就是從淺草站內的一號鐵道發車,後面第二階段就是從南慄橋站的3或4號鐵道發車,中間的「·」是或的意思。坐車的時候要注意看看鐵道編號不要坐錯了車。

有時候也會有出現「乗換不要」和 幾號鐵道發車後面的會標註幾號車廂的情況。「換乗不要」就是不用下車進行換乘它會更改目的地繼續行駛,標註幾號車廂是因為會有不同公司並軌行駛或者到某個站後並聯的車輛會駛向不同目的地的情況,所以請按照顯示的車廂號乘坐,不然很容易就走偏了。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