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時間如白駒過隙,總在不經意的瞬間流逝。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經歷什麼,不知道明天是否依舊世界和平。
我多想能把這時間倒流,讓母親少一縷白髮,少一條皺紋。
或者我只想拽住這時間的尾巴,讓它能走的再慢點兒。
我想帶著家人去看他們未曾看過的世界。
我想帶著家人去感受他們曾未有的感受。

提筆思緒萬千,又是一篇落下許久的遊記,
我努力的回想著旅行中的過往,翻看著旅行中的照片和視訊,
想著當時的點點滴滴,嘴角便會不自覺的微微上揚。

每次旅行都有不同的心情和境遇,每次出發都有不同的目的。
這次家庭旅行也是計劃已久,但在目的地的選擇上出現了不少爭議。

我和女朋友一直想著能去日本看看,
可父母那一代對日本有一種天生的排斥感。
經過我們倆的耐心開導,才得以讓這次旅行成行。

母親是一個特別喜歡到處走走看看的人,
也去了很多很多地方。
小時候都是母親帶著我去看世界,
現在,換我帶著她去看更廣闊的世界。

女朋友(一霖)爸媽(滿叔、袁姨)也都是特別愛旅行、愛運動。
滿叔因工作關係去了很多國家且有著非常不錯的英語口語,
袁姨則是徒步達人,經常會參加朋友組織的徒步活動,身體倍兒棒。
15年的時候我和一霖曾帶著他們去過一次泰國,所以並不擔心他們的體力。

再此要特別感謝一霖同學出發前精心準備的行程~
為了能夠讓大家玩兒的盡興但又不至於太勞累,可算是花足了心思。

老規矩先上一段視訊和一組照片








紅楓映晚霞~

這次的旅行時間我們選在了十一月下旬。

這個時候日本漫山的紅楓伴著夕陽,
一簇楓葉一縷晚霞,宛若一副油畫。

我很喜歡晚霞,
喜歡它的妖嬈多變的姿態和那絢麗又深沉的顏色。
我喜歡紅楓,
喜歡它像火焰一樣燃燒在樹枝的盡頭。

你在看風景,而我在看你。

只有站在紅葉似火的楓海中,
才深刻體味到京都深秋那撼人的美麗。
鋪天蔽日的紅色將我的感官淹沒,
這層層疊疊、鮮豔又深沉的色彩,
相機無法還原其萬分之一。

啟程☞

十一月十六號早上,我們分兩撥從不同的地方啟程。

我、一霖、母親從長沙直飛東京成田機場,滿叔和袁姨則從北京出發。
我們的飛機要早出發兩個多小時,等滿叔和袁姨到時已是下午時分。
下午三點左右在成田機場匯合後,提前約好的司機早已等待在機場出口。

從機場去民宿的途中我們一路感嘆這個國家的乾淨和整潔。
從私人小汽車到大卡車,乃至垃圾車都潔淨如新。
路上也少見有垃圾,如此印象一直貫穿著我們整個行程。

拋開過往歷史不說,
但說日本普通老百姓的整體素質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抵達民宿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多,
安頓下來後我們便向著美食出發了。

此次行程我們全部預定的民宿,
一來人多民宿相對更經濟也更舒適。
二來怕父母初來日本不適應這兒的食物,至少自己還能做點兒飯吃。

後面的行程也證明了我們的選擇是完全正確的。

東京新宿區

達到的第一個晚上,我們穿梭在東京新宿區的大街小巷。
靠著谷歌地圖才勉強能少繞彎路,夜晚的東京比我想象的要更加繁華。

就如日本影視劇中的一樣,
許多夾著公文包的人急匆匆的行走在大街上。
一切顯得是那麼熱鬧,可細看每個人又是如此的剋制安靜。
若不是眾多國外遊客的喧鬧聲,擁擠的大街可能也會十分清淨。

本來我們想著去無印良品的餐廳就餐,
但無奈實在不熟,找了許久也未找到。
也問了當地的日本小哥哥,
沿著他指的方向繞了幾個彎兒硬是沒有找到,只好作罷……

晚上七點多的時候實在是餓得不行,
便在路邊找了一個看起來還不錯的餐廳大吃了一頓,
沒有想象的好吃也沒有那麼難吃。

飯後我們漫無目的的走在街頭,
一路晃晃悠悠的回了民宿。
回房後我便一頭倒在鬆軟的床榻上,
睏意瞬間席捲全身,隨即昏睡了過去……

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
清晨的陽光緩緩爬上了房間陽臺。
原本略顯寒冷的東京,
因這清晨的陽光帶了一絲暖意。

帶著墨鏡,背起旅行包,拿著相機出發。

早上吃的是一蘭拉麵,這可能是我此次行程中最滿意的美食了。
回國的時候還帶了五份盒裝一蘭拉麵,是如此滿足。

我選擇吃的是微辣,這美味到現在還能回味起來。

媽媽也很愛吃,一碗麵吃的乾乾淨淨。

上野公園

今天的主要行程是上野公園,
晚上去了秋葉原和六本木。

原以為避開了國內假日遊客會少些,
最後發現是我想的太美……
當走進東京繁複的地鐵後便體會到了什麼是人山人海。

靠著一霖導遊,我們順利的到達了上野公園,出站後我長長舒了一口氣。

陽光略微刺眼,但也正好,
舒適的溫度並未讓我們覺得悶熱。

不知是當地的節日還是上野公園的例行安排,公園廣場擺滿了各色小吃攤。
中間還有舞臺表演著一些看著莫名其妙的舞蹈,不過主要是當地人在看。

實在是看不懂這是在表演著什麼節目,不過臺下觀眾的歡笑聲此起彼伏。

我們沒有多做停留,繼續向公園深處走去。

真的是超乾淨的街道,可以用一塵不染來形容。

滿叔對各國曆史和文化都有著濃厚的興趣,
我們跟隨他的腳步來到了東京國立博物館,
我們也幾乎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給了這些歷史和文物。

東京國立博物館簡介:
東京國立博物館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館,位於東京臺東區上野公園北端,
建立於明治四年(公元1871年),現在的建築完工於1938年。
它由一幢日本民族式雙層樓房和左側的東洋館、右側的表慶館以及大門旁的法隆寺寶物館構成,
共有43個展廳。館內收藏了十幾萬件日本歷史文物和美術珍品,其中有70件被定為國寶。
展品分為雕刻、染織、金工、武具、刀劍、陶瓷、建築、繪畫、漆工、書道等類別,
反映了日本社會各個時期的文化藝術和人民生活概貌。
——引自百度百科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側館這段時間正好是齊白石的畫展,
能夠在異國他鄉看到自己國家的繪畫大師的作品展出,
特別是看到各國遊客驚歎的表情,打內心底覺得無比自豪。

上野公園前坪一角。

這其實是一外讓人十分驚豔的景觀。

寧靜的湖面映出遠處木屋與樹木的倒影,
溫暖的陽光恰好灑在庭院之間。

周圍安靜的不得了,
遊人踏上這一片淨土也不忍大聲呼吸,

在這裡,人們的感官變得沉靜,
只聽見樹葉演繹著風的聲音,
鳥雀在林間飛舞,偶爾傳出聲聲啼鳴。

可惜可惜,不管怎樣拍,
都拍不出我們眼前所見的這份美好……

答應我,
如果你要來上野公園,
一定一定要來這裡坐坐。

通向木屋的小路。

一旁潺潺流水的石臺。

兩位媽媽都忍不住合照幾張哈哈!

從博物館出來後兜兜轉轉就繞回到了上野公園廣場,
此時廣場中間正圍著一圈人,
我們好奇的擠了過去,原來是日本街頭藝人表演。
精彩的表演吸引著我們,雖然聽不懂,但能感受到表演者精湛的技藝和幽默風趣。
天氣超棒,遊客也不少。

隨手抓拍。

一家人的遊客照

六本木

下午四點多我們準備離開上野公園去往下一個目的地六本木。
六本木是欣賞東京塔極佳的位置,等我們到達時已是夜幕降臨。

還未登頂六本木新城,
便遠遠能看到東京塔夜幕下的樣子。

一霖催促著我們加快腳步,因為提前已經在網上預定好,
我們一刻也沒有耽誤,迫不及待地想去大廈頂層去一睹東京夜景。
網上預定的票只能到達倒數第二層的全景大廳,如果想去樓頂得額外收費。
不過既然都到了這裡我們也毫不猶豫的去了最頂層。

十一月下旬的東京白天溫度適宜,中午時分甚至還有些熱,
可到晚上特別是這幾十層的樓頂,便體會到了深秋的寒意。
風吹身上可不好受,還好我們都帶了有外套~

特佩服日本人特別是日本女生抗凍能力。
我們都穿著輕便羽絨服,她們都是超短裙,
看著我都瑟瑟發抖……

其實拍了很多,但是就這張還勉強能看看……

樓下的藝術館,有一間專門用來隨意塗鴉的房間。

這是我的作品——女友的名字~哈哈哈哈!

藝術館很大,可以逛很久。

秋葉原

東京的第三天安排在秋葉原閒逛,
因為下午要乘新幹線去京都,所以主要是吃吃逛逛。

秋葉原是一個超大型的商業聚集區,這裡聚集了300多家各類電子產品店、
模型玩具店、動漫產品店和主題咖啡館等,是動漫迷的天堂。

人雖然很多,但是看著街道的乾淨程度,著都是到處可見的志願者的功勞。

對於動漫和各類玩具我實在是提不起興趣,
不過偶然發現了一個大型槍支模型展銷會。

這到極大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雖然門外排了長長的隊伍,但也沒有阻擋我的熱情。
展會上展出了各種各樣的槍支模型,均為1:1的模型,部分槍支可以試射,
不過都是靠氣壓模擬後坐力的,還蠻有真實感的,雖然也沒嘗試過真槍射擊。

重點:以下槍支均為模型槍支、以上槍支均為模型槍支、以上槍支均為模型槍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另外不得不說日本真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啊!
準備去電器城隨便逛逛,
結果發現樓上意外的安靜,一進店
……
這隨處可見的18禁漫畫著實讓人看著臉紅啊……

哈哈,非禮勿視。

嗯……馬賽克基本到位了。

東京地下鐵

下午三點多我們準時趕上了去往京都的新幹線(當中尋找的辛酸不再提及,日本地鐵線路太過複雜)。


此次行程中是最滿意的就是京都的民宿了,
整整一棟小別墅都是我們一家人的~
各式各樣的傢俱廚具都超齊全,
前文就提到了這次旅行全程都訂民宿的機智了。

這就是我們在京都的名宿,這一棟都只有我們一家人住哦。

雖然總體來說日本的飲食和中國不至於相差太遠,
但是幾天過後父母都有點兒想念家鄉的味道了。
諮詢了房東,在附近找了一家比較大的超市買了一些蔬菜、五花肉、雞蛋、麵條。
這幾天早餐就能吃到媽媽做的香噴噴的中式麵條了~
在異國他鄉能吃到媽媽親手下的麵條,滿滿的幸福感!

說到吃的必須再提一下“鬆屋”!
經濟又實惠,口感和分量都還不錯,選擇也不少。
接下來幾天鬆屋也成為了我們主要光臨的餐廳了哈哈!

每次在鬆屋用餐,我會不自主觀察同時在用餐的當地人。
發現日本男人多獨來獨往,
安靜地排隊、安靜地等餐、安靜地用餐,然後安靜的離開。

孤獨的身影和前來的遊客形成了明顯的反差,彷彿每個人都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祕密。

鬆屋的外部忘拍了…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京都

京都的第二天第一站就是清水寺,今天天氣不如前兩天的東京,陰雲密佈,似乎也更冷些。
大街上依然看到很多穿短裙光腿的女孩兒,果然不怕冷得從小鍛鍊。
走在街上我把厚實的衣服又裹緊了些,算是對陰冷天氣的一絲無力的抵抗。
不過好在行走帶來的熱量抵消了部分寒冷。

清水寺到處可見穿著和服的遊客,反而當地人穿和服的少。

一霖本來打算租一套和服拍照的,但是被我拒絕了,為此她還有些小情緒。
漫山的紅楓襯著青瓦紅木的寺廟,煞是好看,忍不住拍了很多遊客照。

終於找到人少一個小景,趕緊抓拍一張。

到處可見的井水,清涼可口。

清水寺穿和服的人特別多,不過多見於外國人(當然這包括很多中國人)。

又到了一家人遊客照時間

京都小巷

京都這個城市和東京給我一種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我特別喜歡京都街邊、巷子裡的小房子,
不管是有大大的前院或是小小一盆綠植,都能看出主人的用心。

“曲徑通幽處“”這句詩特別適合來形容這些小而精的房子和小院兒。
一步一景、一轉彎一幅畫正是京都這個城市最真實的寫照。
我們流連於不同風格的小房子,不同景緻的小院子。

京都有很多這樣的小巷子,乾淨的街道配以別緻的小房子,引起極度舒適。

再次強調下這街道的乾淨整潔。

花園式別墅。

一步一景。

三年阪二年阪

拐進一個岔路走過一小段我們來到了名氣頗高的三年阪二年阪,
窄窄的巷子擠滿了各具特色的小商鋪,有好吃的好玩兒的。
這可樂壞了一霖,撒了歡的穿梭在不同的小店兒,我和滿叔找了個安靜的地兒歇了會兒。

旅行的生活總是充滿各種不同的樂趣。
對於一霖來說購買各種新奇小玩意兒便是樂趣,
對於滿叔來說一件文物一幅畫便是樂趣,
對於袁姨來說一件獨具特色的飾品便是樂趣,
對於媽媽來說陪著兒子到處走走便是樂趣,
對於我來說享受這難得的休閒時光即是一種樂趣。

頭次看到真人版的藝伎,不好意思拍正面。

這是我迄今看過扮演銅像最逼真的了,從身邊走過去的時候被嚇了一大跳,壞得很

東寺

京都的夜晚不同於東京,更加原生、更加有特色、更加有煙火氣。
走在四條河原町的街上,繁華中帶著幾份獨特的古韻。

京都的佈局在歷史上仿照了中國唐代的長安城,
1974年京都和中國陝西省西安市成為姊妹都市。
他們都有著濃厚的歷史沉澱和文化底蘊。

晚上八點多正是京都東寺最熱鬧的時候,東寺也正好就在我們名宿附近。
白天經過的時候覺得平平無奇,可是沒想到東寺的夜景是如此的令人陶醉。
燈光襯著楓葉、水光映著塔尖、月光照著大地。
流連於這精緻的古建築下、楓樹下,有一種穿越在唐朝大街的奇妙感覺。

京都的的夜晚秋風蕭瑟,一陣西風吹來,攪動著楓葉。
猶如晚唐詩人魚玄機所寫。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必須吟詩一首“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特別滿意這張。

用竹筒與燭火製作的造型燈,別有番心思。

日本古建築

京都第三天的行程是伏見稻荷大社和二條城。
一霖同事是一個對各國古建築及其痴迷的人,且造詣極高。
受他委託,我們拍了各具特色的日本古建築。

原以為多日的行程會讓我對日式古建築審美疲勞,
但事實上每每看到一個新的古建築,都會被吸引住。

它沒有中國建築的恢弘,不像歐式建築的繁雜。
它透露著一種含蓄和無處不在的精緻感,讓人著迷。

伏見稻荷大社

伏見稻荷大社最知名要數神社主殿後面密集的硃紅色“千本鳥居”,
紅色的“鳥居”從主殿後一直延伸到山頂,其間還有幾十尊狐狸石像。

“鳥居”是日本神社建築物。主要用以區分神域與人類所居住的世俗界,
算是一種結界,代表神域的入口,可以將它視為一種「門」。
鳥居一般有兩根支柱,上面有兩個橫樑,也有上面有題字的匾。

陽光明媚的天氣正適合爬山,揹著包的我爬到半山腰已滿頭大汗。
多日行程下來,一霖和父母們明顯已有些吃力,我們也就沒再繼續往山頂爬。
半路從其它小路折返。

真能看到陽光灑下來的感覺。

想拍一張好看的照片,但是無奈全是人頭攢動。

二條城

伴著西下的太陽我們在閉院前一個半小時趕到了二條城。
與其說這是一座城,我倒覺得這是一座園林。

當中最有名的當屬“鸝鳴地板”的走廊,人行走其上便會發出黃鶯鳴叫般的響聲,
其聲響並不是設計之初就預料到的,而是因為年久失修,由地板下部的釘子跟木板摩擦造成。
人踩在上面就會發出像黃鶯一樣的鳴叫聲。
但是還有另一種說法,據說是幕府統治者為保全自身安全而設的報警機關。
當有刺客踩在上面的時候,便會發出聲音,好讓守衛者能第一時間發現敵人的存在。

景區部分正在修繕,未對遊客開放。

二條城並不大,閉院之前我們剛好逛完。
京都的最後一天,有些不捨、有些遺憾,
捨不得這古韻的城市,捨不得精美的民宿。
遺憾沒有多的時間去更深入的瞭解他,不過這樣是我下一次再來的最好理由。

奈良

不知不覺旅行就過了大半,而每次旅行途中都會忘卻時間。
第二天我們選擇乘坐JR線去奈良。

這次旅行有個很大感受就是不管在地鐵、火車還是公交上面,
都是特別安靜,特別是東京和京都,不管人再多,大家都是安安靜靜的,
即使同行人也少有溝通和交流,做著自己的事兒。

不過在開往奈良的火車上,這個現象有所不一樣,開始會有人互相交談。
而且越是到郊區就越熱鬧,當地人看著會更加淳樸更加願意和其他人溝通。

去往奈良近鐵外的風光。

奈良公園的可愛小鹿

奈良是個比較小的城市。
我們只留了一天,當然這重要的一天主要就是來看奈良公園的小鹿。

滿大街跑的小鹿時不時的會跑到你身邊,找你要專門喂鹿的餅乾。
第一次看到這麼多鹿,而且都是圍繞在你們身邊,一霖顯得超興奮。
不停的拿餅乾喂他們,不一會兒就有一大群小鹿圍了過來。


小鹿吃完一口還像模像樣的跟你點頭示意,像個聽話的小孩子。
一路上我們喂完有買,買了又去喂,可是小鹿太多了,沿路跟著你跑。
根本照顧不過來,到最後有的調皮的小鹿會趁你不注意從你手上搶過餅乾。
不過總的來說,小鹿都非常的溫順,很少見有主動攻擊人類的。

這個凍草莓快沒把一霖的牙齒崩壞。

哈哈,已經沒有餅乾了,可是小鹿還是不離不棄的跟著一霖跑了好一大段路。

閒雅舒適的一群小鹿。

東大寺

走著走著一幢雄偉的建築赫然出現在我們眼前。
經過一霖導遊的友情提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木建築,
聖武天皇為了祀奉大佛(毗盧遮那佛),並作為日本各地的寺院的總寺院而於752年建成的。

中國唐代高僧鑑真和尚曾在這裡設壇授戒。
1997年秋,出席“中韓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的三國代表
曾在這裡共同舉行了祈禱世界和平法會。

在東大寺遇到很多日本學生,
有小學生(超萌,讓我想起了蠟筆小新)、初中生、高中生。

像不像蠟筆小新,哈哈哈哈!

都應該是學校組織的參觀活動,
有個腿受傷了的小妹妹坐著輪椅都來了,精神可嘉。

看最右邊的小姑娘,坐著輪椅就來了。

找到一個極佳的拍照位置,必須每人來一張,哈哈!

短暫的一天很快就結束了,美好時間總是稍縱即逝。

大阪

晚上揹著行囊、拖著隨著旅行深入而越來越重的旅行箱,
向著此次旅行最後一站出發。

大阪是日本僅次於東京的第二大都市,也是遊客的購物天堂。
我們在大阪預訂的名宿也是這次居住民宿中唯一有榻榻米的。
裝修風格也非常的日式,簡易的木飾搭配榻榻米的竹蓆。

極具文雅氣質的滿叔。

哈哈,第一次感受真宗榻榻米的媽媽。

民宿離知名的購物天堂黑門市場僅僅5分鐘不到的路程,
下個樓轉個彎兒就能看到碩大的充滿日式動漫風格的牌匾,
日本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也在這些牌匾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一隻超大的蟹腿。

腿裡面可都是肉。

大阪的兩天基本上早晚餐都是媽媽和袁姨輪流給我們做著滿是家鄉味道的美食。
就近的黑門市場也能找到我們想要的一切原材料。

原本想著旅行期間會因為每天的暴走和不那麼習慣的飲食而暴瘦,
但現實是殘酷的,琳琅滿目的當地美食和充滿誘惑的家鄉菜味讓我不瘦反兒還胖了。
日本回來後我的體重直奔最巔峰,達到了74kg,回來後有足夠的動力減肥了。

媽媽的晚餐。

各種獨具特色的招牌應接不暇,充滿趣味性和觀賞性。
走在日本的街頭,如同行走在日本的漫畫中。

通天閣

剛到大阪的晚上我因為處理工作上的事情,加班到晚上兩點多。
自由行的好處就是不用為了追趕行程而起大早,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適當調整旅行安排。
我們睡到了十點多才懶洋洋的爬起來,慢悠悠的洗漱吃過媽媽的早餐已經到中午了。
旅行本身就應該是放鬆心情,放鬆身體的時候,特別是帶著父母更應該如此。

今天袁姨有些身體不舒服,便留在了房間休息,沒有和我們同行。
今天的大阪,天氣變幻無常,中午出門的時候還陽光明媚,下午的時候開始變天。
不一會兒就陰雲密佈,我們趁著雨下來之前趕到了通天閣鐵塔。

遠處可見即為通天閣。

通天閣鐵塔位於大阪南部地區,始建於1912年明治時期,
曾以64米的高度成為當時東方各國最高的建築物,
並被視為大阪的標誌,外形模仿巴黎埃菲爾鐵塔。
1943年突遭火災被毀後拆除,1956年得以重建。

登頂後陽光頑強的撐開厚厚的烏雲灑向下大地,心情也隨著烏雲的散開而暢快。
登高真的會讓人心情闊達舒暢,所以古人才如此熱衷登高望遠,吟詩作賦。
只怪我沒有作為詩人的細胞,只能一句“wk”,好高好美。

give me five!!!

到處可見的扭蛋機。

比一比,看看到底誰強壯(這個卡通人物真是笑死了,看他的嘴脣)

天守閣

大阪最知名的景點應該是大阪城了,數天守閣最值得一看。
因為天氣原因,不到五點天就暗下來了,不過即使晚上我們也要去一睹風采。


雖然不如白天遠遠便能看到天守閣矗立在大阪城的最高處。
但夜晚的燈光照著天守閣也是另一種景象。
純白色的牆壁在燈光下顯得異常透亮,通透如玉。

晚上裝一波逼,哈哈哈哈!

繞著大阪城漫步一圈,肚子已在不停的提醒我了,咕嚕個不停。
回到房間,開啟門,一陣陣香味不停的從我鼻子竄進我腦門兒。
袁姨早已把香噴噴的晚餐做好,早已等不及洗手洗臉,拿起碗就開吃。

半天的疲勞隨著這飯菜香味早已煙消雲散,反正這會兒不想減肥,隨性多吃了幾碗。
酒足飯飽後坐在榻榻米上發著飯暈,不一會兒就倒頭睡去。

大阪買買買

大阪的最後一天基本上就各種買買買,有幫自己買的也有幫朋友帶的。
我不像一霖能夠沉浸在購物的快感中,
即使是幫別人買的……

拖著沉重的步子、提著各種不同的袋子,
一天下來才發現買東西真的是最累人的活兒。
各種袋子箱子堆滿了房間,只怪當時箱子帶的不夠大,很多零食只能當晚消滅。

不得不佩服一些代購的小妹妹,
瘦弱的胳膊拖著比自己還重的幾個大箱子快速的穿梭在各大機場。

寫在最後

日本最後一天天氣晴朗,早已預約好的送機的車輛準時趕到我們民宿樓下。
司機是中國小夥子,不過對日本是輕車熟路,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關西機場。

中途迷迷糊糊的睡著了,幾日的旅行如幻燈片在我腦海中快速閃回。
各種歡聲笑語伴隨著我們的旅行,之前的所有擔心都不曾出現。

父母也玩兒的十分盡興,
雖然略有疲勞,但總的來說是輕鬆愉快的行程。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和一霖都少有時間能長時間陪在父母身邊。
只能是每逢節假日的幾天短暫的陪伴。

自從我父親走後,母親就一直獨自一人居住在鄉下。
母親是個十分好強的人,因為不想放棄已經經營了十多年的保險業務,
所以一直也沒能和我們生活在一起。

好在家鄉親戚都生活在一起,能夠隨時照應到,
母親的身體也一直不錯,這才讓我們兄弟倆稍微放心些。


每每問起母親什麼時候放下現在的工作,來長沙和我們一起生活。
母親都會說等哪天做不動了就和你們一起生活。

我不希望等到母親到走不動的哪天才意識到自己陪伴的太少。
趁著母親現在還有足夠的精力,
我要帶著她走到更遠的地方去,帶她去看更廣闊的世界。

PS:本次行程的詳細行程表

需要excel版本的可留下郵箱地址。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