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2019東瀛六月(四)東京三聽(完成篇)

(一)開往東京的新幹線

這次東瀛六月最核心的一個目的就是聽一聽號稱世界最好的音樂廳之一的東京三得利音樂廳和東京歌劇城音樂廳。因此,在東京四晚三晚都有音樂會。
我們換號的京都到東京新幹線的指定券

高鐵站臺式是敞開的不需要檢票,出站是才有電子閘口,很科學,隨搗隨走,不擁擠,很方便。站臺哥哥車次、方向顯示清晰明瞭。

火車來了

我們是綠色車廂

日本的綠色車廂和我們的綠皮車是兩碼事。日本的可是高階的頭等席

座椅非常舒適

火車出發了

京都到東京新幹線方向的左手天好時是能看見富士山的,那天天雖好,雲太厚,未能看見

沿線房子多了起來,東京快到了

到站了

我們使用的JR PASS 需要走人工通道

查驗後通過

我們下一段行程要坐很多新幹線,我們在國內早已預定了座位。為了更好的競爭,防止壟斷,日本鐵路也劃分了幾大鐵路公司,我們預定的票是東日本鐵路公司的需要在東京站列印。東京站地下就像是個迷宮,我們找了半天才找到列印票的地方

語言不通用上了手機上的有道翻譯官APP

一路的票終於列印出來了一張都不少。如果不是買的JR PASS,這些票就要多花三五千元。日本高鐵票是很昂貴的。

我們還是在地下迷宮裡吃了個口可的定食。非常好吃,可是後來還想來吃,找了幾天就是找不到了,搞得我地圖通好沒面子啊。

我們又按著谷歌地圖導航,在地下又繞了幾圈,終於繞上來了

東京站,地面上仍是百年多年前的東洋建築,人也不多

(二)方便溫馨的丸之內酒店

我們的酒店就在東京站的隔壁,馬路邊

幾步路就到了

酒店的觀光電梯就能鳥瞰東京站

(三)大隱於市的根津美術館

根津美術館位於東京西南部最時尚街道的最東端。外觀看非常低調,你甚至路過都容易忽略到他的存在。

一小片竹林中一塊不起眼的玻璃牌。

向裡走一點

右轉身,你的浮躁的心一下子平靜了下來

再左轉

進入了一座人天合一,簡約、禪意,讓人忘卻了建築本身的世外桃源

上到二樓又是一組光與影的盛宴

精彩的展覽內容是不讓拍照的

根津美術館收藏了很多絕品的中國古青銅器,比如這座鎮館之寶—雙樣羊樽

推開玻璃門,美術館後面還有一個大院子。讓人意外的是這室外庭院大得出乎想象

越往裡走越幽深,這個山坡庭院叫—-根津青山庭園。
原來根津美術館是日本“鐵道之王”根津家族的根津青山的舊居。這座私人美術館,於1941年起對外開放。2006年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以“京都禪道”為靈感,重新設計建造了新館美術館。

好一幅大隱於市,逍遙翁的世外桃源的畫面啊

轉了一大圈,我們又回到了美術館內部

晚上還有音樂會,我們又穿過了幽靜的竹林小道

又是一次心靈的修行

(四)時尚表參道

表參道原來就是前往明治神宮參拜的大道,現成為東京大牌雲集的最時尚的大道。道路兩邊很多日本最著名的建築設計大師設計的很前衛的時尚專賣店。讓我們從根津美術館出發由西向東走馬觀花表參道。

過了這條馬路就是道路的盡頭明治神宮和代代木公園了。

明治神宮是供奉明治天皇的神社。佔地面積巨大,裡面原先是天皇皇家禁地,100多年前廣種樹林,現在是東京面積最大的城市森林。

(五)穿越明治神宮森林

六月鳶尾花開

也許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鳥居,原木採自於臺灣的阿里山,樹齡有1500多歲。

由於要到新宿東京歌劇城音樂廳,我們需要橫穿過明治神宮的大森林。

在一個岔路口,遠遠地能看到明治神社的大門

走出森林是一片開闊的草坪

草坪背後的高大建築就是東京的CBD新宿地區了。

出了這座較小規模的鳥居就走出的明治神宮了。

(六)絕美的東京歌劇城音樂廳

我們在路邊找了一家拉麵館

可口的豚骨拉麵

地道的煎餃

穿過幾條街巷,遠處那座高樓就是歌劇城了

高樓就在眼前

下沉式廣場,一個巨人的雕塑

三樓的票務中心

再向前走

進入音樂廳,東京歌劇城音樂廳院方和東京都交響樂團樂團高官都西裝革履,畢恭畢敬迎接上帝聽眾到了。

音樂廳大廳就在高樓的裙樓裡。裝潢簡單安靜

早到的觀眾在靜靜地翻閱著音樂會的資料

這是今晚演出的宣傳畫。是法國當今作曲家寫的長笛協奏曲《憤怒的聲音》,和改寫的德彪西作品。演奏是東京都交響樂團。

當我們走進東京歌劇城音樂廳時,一抬頭被震到了

你似乎進了一座美輪美奐的現代教堂。尖尖直插雲霄的屋頂,傍晚藍調的天光透過三角形的玻璃窗讓音樂廳增添了幾分神祕。音樂廳是傳統標準的鞋盒型。四壁滿眼的是溫暖的木飾面。

尖頂不僅好看,也創造了靚聲

我在想。果然,開聲了。這是東京都交響樂團的音樂會。樂團在東京算不算一流。樂曲是法國當代作曲家重新配器改編的德彪西管絃樂組曲第一號。這聲音終身難忘。猶如天使的唱詩班,聲音的確從天而降,四面緊緊地把你包裹起來,撫慰著你,使你全身心的發酥,感受到愛的全部,愛的溫暖,愛的沐浴,愛的妙不可言。這太愛的好聲音,難道是東京都交響樂團神蹟相助了?還是德彪西那種法式的浪漫調情顯神了?還是東京歌劇城音樂廳獨特的音樂聲音增強渲染了最討人類喜歡的溫暖的好聲音?

第二首曲目是法國當代作曲家全新創作的長笛協奏曲。是一部企圖發出噪音的長笛和無調性樂隊的現代音樂。長笛的田園美感蕩然無存。也許是法國長笛演奏家也看出了觀眾雖然掌聲依然熱烈,但一臉茫然,不知所云,安可了一隻非常寧靜的田園風格的長笛獨奏。這時天使又從音樂廳那神奇的尖頂飄落了下來。太太太靚聲了。

東京歌劇城音樂廳簡直就是上帝賜福給東京的獨特的禮物。難怪,不久前阿姐和小澤征爾東京音樂會依然選擇了東京歌劇城音樂廳,而不是名氣更大的三得利音樂廳。儘管這裡觀眾席位明顯比三得利小多了。有點像上海餛飩皮和東藝音樂廳的大小比列。有群友問東京歌劇城音樂廳能給幾分?我毫不猶豫地打了100分。還沒有聽更傳奇的三得利音樂廳呢,我還真沒有給自己留點後路啊。東京歌劇城音樂廳音效真不要太好。

最後一曲又是那位親臨現場的法國當代作曲家的作品《憤怒的聲音》。瞧這曲目名字。我已感覺身邊的夫人坐立不安,那側目看我的眼神幾乎中火怒燒了。終於熬過這真的十二萬分的憤怒噪音,夫人下了最後通牒:“警告老公,今後1900年以後的音樂家作品音樂廳不許帶我聽!”

後果很嚴重!肖斯塔科維奇、拉赫瑪尼諾夫、普羅科弗耶夫門都要暈了,勳伯格更暈不見了。東京歌劇城音樂廳,天使與憤怒,真的很可怕啊。

東京三聽,是為一聽。

(七)老死不相往來的東京地鐵

東京地鐵系統也許是世界最複雜的系統。再牛的人在東京地鐵裡也會繞暈。

其實與其他完美熟悉的城市不一樣東京有東京地下鐵和都營地鐵2個地鐵系統,以及JR線等三大家鴿子成體系的鐵路系統構成了四通八達過於發達的地下交通站網。線路之複雜,站點之繁雜不談,要人命的是這三大地鐵系統互相不通。意味著,這家地鐵公司的票和那家地鐵公司的票不能通用。意味著,如果你要從一家地鐵公司的線路轉到另一家,需要先出站再進站。而且站與站之間都是在地下,如果不熟悉標識,一定走暈。
這些圓圈圈的標識地鐵是東京地下鐵公司的線路

這個又是都營地鐵

這個JR就是外面熟悉的日本鐵路公司。

(八)皇居外苑

清晨酒店小景

順著正對著東京站的中軸線向西走

回頭遠望東京站

走過高樓大廈,一片水池

一段石壘砌的古城牆

馬路對面沒有高樓,一片樹林

過了馬路,廣場開闊

再向前,有一條護城河

這就是進入皇宮的正門—-江戸城 阪下門

我們只能遠遠地看

在向前走,還是隻能遠遠地看

再向前一個角度,這是觀光客拍皇宮的標準位置

皇居外苑二重橋

再向前就是百姓可自由出入的櫻田門了。

時代在進步,昔日的江戶城如今也只能在東京皇居還能想象出一點影子了

(九)東京博物館

我們還是乘JR上野線,

在上野站下車

九點鐘賣了東京博物館的票入場了

東京博物館在不同時期擴建了不同樣式的建築。左邊是最早的古羅馬式建築,右邊是典型的東西合璧的東洋式建築

我們先來了最右側面的東洋館,那裡有許多精美的來自中國的文物

一組來自印度的佛造像

兩河流域、古埃及、波斯文明的

中國的青銅器、瓷器

我們去的時候專門用於舉辦特展的平成館沒有展,我們去來後直接去了最左側的法隆寺寶物館

法隆寺寶物館由日本著名建築師谷口吉生設計的。有趣的是他的老爸設計了寶物館對面的東洋館。設計父子兵。

簡約、禪意、低調的入口

進去了,就讓人心靜

在寶物館地下餐廳吃了個餐

餐廳牆上的廣告看了眼饞

郊遊的學生在戶外也吃玩 完了便當

我們來到了本館

令人激動的是日本國寶浮世繪真跡專題展正在展出,我們直奔而去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德川幕府時代(1603~1867年間)興起的日本的風俗版畫。以裝飾性極強的繪畫花街柳巷美女為主。兼有世俗和風景。對歐洲包括梵高等印象派大師的畫風影響很大。

這就是一提到浮世繪第一個聯想到的繪畫,浮世繪六大家之一的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中的最著名的一幅:《神奈川衝浪裡》

二樓還有其他常設的日本國寶

(十)六十華誕大展國立西洋美術館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也在上野公園裡,東京博物館附近

始建於1959年,今年正好開館六十週年大慶。 20世紀初日本川崎造船廠的第一任總經理鬆方幸次郎,在長期旅居倫教和巴黎的時期購買、收藏了2200餘歐洲繪畫、雕刻和版畫作品, 並無償捐給了東京西洋美術館。我們有幸趕上了正在舉辦的鬆芳幸次郎捐贈作品60週年紀念特展。

美術館是於20世紀50年代,由法著名建築家勒·柯布西耶主持設計的。建築本身已列為為世界文化遺產。

羅丹雕塑和美術館外景

羅丹的《地獄之門》

思想者

法國雕塑大師布德爾雕塑《弓箭手赫拉克勒斯》

莫奈的睡蓮

(十一)東京都美術館巧遇克里姆特

令和元年,日本特展多。就在我們沉浸在見到了最好的法國印象派作品的喜悅中,我們偶然發現就在他不遠的東京都美術館正在展出基本不出國的維也納分離派象徵主義大師克里姆特的特展—-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維也納與日本1900年》

創辦了維也納分離派的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生於維也納,是一位奧地利著名的象徵主義畫家。他的繪畫有明顯的象徵式裝飾花紋,女性和愛的主題。日本策展水準是世界級的。他們不是簡單地將大師的作品彙集在一起展示給大家,而是在展示的同時更注意發掘作品背後縱深的故事。
這次《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維也納與日本1900年》就是重點探討克里姆特與日本藝術的淵源關係。看起來十分過癮。

極具震撼力的《女人的三個階段》

繪畫象徵性的把人的幼年無邪的童真、青年溫暖的愛意和老年的孤獨無奈,這躲不了的人生三個階段濃縮在一起,不管是青年,還是老年人,只要站在這幅畫前,一種生死輪迴的宿命,無限的惆悵油然而生。彷彿聽到了巴赫的大提琴無伴奏。
整個畫面又極具裝飾性和黑色的暗喻。日本浮世繪的畫風顯而易見。

東西兩幅掛在一起,直觀看出,大師的構圖源自於浮世繪

直接模仿東方的藝術風格。

這次特展的主打作品《朱迪斯I》。朱迪斯是一名猶太女子,她將一名入侵的亞述指揮官在睡眠時斬首。

請看這位手捧被斬首的入侵者的頭顱的女子的眼神,是誘惑?慾望?冷漠?還是勝利者的得意?

令人驚喜的是日本人也一比一地將維也納美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特里木特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裝飾帶也複製進了美術館。

瞧,這幸福的一家子

我們又回到了上野站,回去了。

(十二)NHK音樂廳的布魯克納

還是乘山首先,到代代木站下

六十年代的代代木奧林匹克運動會體育館正在維修,迎接2020東京奧運會

體育館對面就是NHK音樂廳了。

東京著名的NHK交響樂團的主場也在這裡。

這是我在東京的第二聽。我聽到了最好的NHK,聽見了幸福的布魯克納

建於六十年代的NHK音樂廳,雖然也裝了管風琴,結構上有點像一座大會堂,音效也一般

上半場是巴托克的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家是曾經的大眼睛神童,如今消瘦的中年男薩漢姆。
薩漢姆琴聲略有弱於當年,但音樂更有風韻。

下半場是布魯克納的第三交響曲。指揮是NHK 首席指揮愛沙尼亞大師雅爾維。
東京交響樂團在愛沙尼亞大師的調教下,盡顯日本交響樂團一個的霸氣。這是一場顛覆了我對布魯克納認知的音樂會。這場的布魯克納沒有了宗教,全是滿滿的幸福。真的就像新婚燕爾,洞房花燭夜。我是極喜歡交響樂的發燒友。和大多數發燒友一樣,聽布魯克納最晚。也是學生階段從德沃夏克第九新世界起步,接著貝多芬、老柴、勃拉姆斯,工作壓力最大的階段深深陷入了馬勒的焦慮之中。瘋狂地聽,幾乎滾瓜爛熟。這幾年,突然再也不喜歡聽馬勒了,喜歡上了布魯克納。也是從布四起步的,接著布九,去年琉森的布七擊倒了我,接著是星海維也納愛樂莫斯特的布五。那些布魯克納的作品或多或少都能體驗到宗教的力量,上帝的聲音。但第三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就像布魯克納乘坐一艘幸福的大船在幸福平靜的大海里靜靜地航行,銀色的月光照亮了幸福的海面,布魯克納就像是一位即將迎娶新娘的青澀的大男孩。第二樂章更是心扉的袒露,情書般的表達。第三樂章又見典型的布魯克納的激動與節奏。老農也要吼一吼。第四樂章是幸福滿足後的亢奮。是什麼讓布魯克納感覺到如此的幸福?是找到了知音瓦格納?還是他終於找到了他想表達卻難以表達的那種聲音?

幕間休息是翻看了宣傳冊,大師雲集太誘惑了

日本人特崇拜大師的,音樂廳休息間有大師的CD專賣

演出結束後還有籤售

我也買了一張排隊籤售

興奮的日本發燒友讓服務生拍起照片來

(十三)萬世牧場鮮美的神戶牛肉

清晨,東京下雨了

乘上地鐵

按照夫人的要求來到了合羽橋。這裡是東京最全的廚具一條街。

這隻浮世繪的《神奈川衝浪裡》大面碗吸引了我們。拿下

滿載而歸後,我們又來到了秋葉原,據說那裡的萬世牧場神戶肥牛特好吃。

這是一家七十年曆史的老店了。整個樓都是他家吃的

看花了眼,我們選擇了5樓燒肉,也就是烤肉。

我們是開門的第一批客人。昨晚當心訂不到座,在大眾點評上花費訂了座。由於我們到達沒有人排隊。大眾點評居然把訂座費退給了窩們,很是感動啊。

嫩的入口即化的神戶肥牛

一份不過癮,我們又要了一份

一結賬,比國內神戶肥牛便宜多了

(十四)銀座看碟

一座是東京購物的第一打卡地

夫人逛店,我只去銀座最大的CD唱片店—-山野樂器。如今流媒體的衝擊實體唱片店在全世界也屈指可數了。只有東京等少數幾家依然在堅守了

門口正在營銷不知名的歌星的新專輯

女星在籤售,粉絲也蹲下畢恭畢敬。

店鋪有三四層,唱片分類清晰,品種齊全。依然以CD唱片主打。

市面上很少見了柏林愛樂新任指揮別特連科和柏林愛樂的老柴悲愴新專輯,很遺憾沒有拿下。據說這一臉喜感的哥們特別不喜歡錄音。不知以後柏林愛樂如何活。要知道柏林愛樂歷任指揮都是極好錄音刷存在感,併發了大財了啊。但願別特連科別學切利比達奇啊。那DG公司好不容易從拉特爾的EMI搶回了柏林愛樂的錄音權。拉特爾也沒有成為EMI的搖錢樹,救活EMI,後來EMI也被華納收購了。那DG就真的又要憋死了。

日本人真會營銷,將正在熱展的克里姆特的繪畫《吻》為封面的CD也設計了一個專賣區。文藝互相感動於衝動啊。

據說德彪西的交響音畫《大海》就是受這幅浮世繪名畫《神奈川衝浪裡》啟發而成的。音樂往往也是虛擬視覺的藝術啊。

日本人很無條件崇拜大師的。富特萬格勒的CD幾乎全了。包括二戰黑暗德國時期的

開始燒黑膠的我到處找黑膠,只有在這個樓梯過道的角落裡,才看到零星一點

二手的

一手復刻版的

小有收穫

(十五)亞洲最好的音樂廳,三得利音樂廳

地鐵下來,過道里已有了音樂廳的氛圍

遇見了一位紳士

在地鐵口咖啡店簡單吃點

繼續向前走

高樓林立裡還有點不太好找

穿過一個露天咖啡店

對面就是發燒友中如雷貫耳的三得利音樂廳了。
三得利音樂會是我們東京三場音樂會的最後一場,也是東瀛六月的最後一場音樂會了。來號稱世界最好的音樂廳之一—三得利音樂廳朝聖是東瀛六月之行的最重要動力。三得利的這場音樂會也是最早確定的音樂會,東瀛之行的行程安排全是圍繞這一天展開的。因此夫人說著說我們東瀛六月二十天的原點。

下毛毛雨了,觀眾都在外面等,週六的音樂會傍晚六點就開始了。早演早結束,方便發燒友繼續的夜生活。五點半音樂廳開門。開門極具儀式感,一段八音盒的音樂使人入場愉悅,依然是彬彬有禮管理層迎賓的陣勢。現場看日本也是男古典發燒友居多。

門口依然是免費的音樂會宣傳冊

進入音樂廳大堂明顯的八十年代風格。

過廳也是舊時的樸實風,牆壁上有兩塊紀念銅牌一塊是投資人的,另一塊就是大名鼎鼎的卡拉揚。當年日本經濟騰飛古典音樂飛速發展,卡拉揚和柏林愛樂也是日本的常客,東京第一座現代專門的音樂廳的建設也得到了大師的指點,崇拜經典保守的日本人原想也模仿維也納金色大廳建一座鞋盒式的,最終被卡拉揚說服也建了和號稱卡拉揚馬戲團——柏林愛樂音樂廳一樣的葡萄園式的音樂廳。只是東京三得利的造型沒有柏林的那樣誇張,甚至有點兼顧鞋盒的模樣。通過三得利日本也培養出了他們自己的聲學大師。三得利音樂廳一舉成名,被卡拉揚稱之為“一個聲音的珍寶箱”。

醒目的池座座點陣圖

進入音樂廳內不同,空間很大。總體是日本人十二萬分崇拜的維也納金色大廳似的長方形鞋盒,同時也有卡拉揚堅持的柏林愛樂的葡萄園的變形。狡猾狡猾的日本人。

屋頂是兩撇不對稱的人字形。觀眾席這邊平緩,舞臺上方陡峭,也許是方便聲音的傳導,強化聲壓吧。

音樂廳和池座觀眾平行的下半部分牆面是米色的義大利洞石幹掛,更大面積的上半部分均是木飾面。這也許就是三得利音樂廳聽上去不如東京歌劇城音樂廳那樣甜美的聲音的原因吧。

管風琴
樓座觀眾席座椅靠背都是高於觀眾頭部的木靠背,池座的沒有,也許是為加強樓座聽眾的聲音的包圍感和聲壓吧。國家大劇院也是類似設計。

音樂會開聲了,一開始舒曼的曼弗雷德序曲聲音並沒有打動我。特別是剛剛聽了東京歌劇城的靚聲。第二曲是舒曼的鋼琴協奏曲,日本鋼琴家的聲音一出,靚極了。夢幻的如痴如醉。下半場是主打的柴可夫斯基曼弗雷德交響曲。再一次震到了我和夫人。如果你想讓自己心愛的女人嚐到愛情的滋味就給她聽老柴曼弗雷德交響曲第二樂章吧。我們終於見識了三得利的強大。它沒有東京歌劇城那種太多味精鮮美味道的味珍湯,原汁原味是他追求的第一要素;聲音的鮮活,聲音細節絲毫不被放過,是他追求的靈魂;空間感十足,是他追求的境界。這是一座十分平緩,幾乎沒有什麼缺陷的音樂廳。如有遺憾,就是年輕人佔主導的東京交響樂團顯然比NHK差了一個檔次,他們絃樂略微的粗糙也逃不過三得利準確地展現,如果他們在東京歌劇城也許就會好很多。如果用音箱品牌比喻,三得利音樂廳有點像丹拿,歌劇城音樂廳則是英國的雨後初晴。有群友又迫不及待的問,我給三得利打幾分?我有點猶豫。聲音討喜,自然是歌劇城音樂廳,均衡性又是三得利。我就給101分吧。

日本聽音樂廳還有一個世界最獨特的看點,那就是樂團演奏家門的座椅是不一樣的。絃樂各聲部的首席,副首席都是黑色高人一等的大方椅,其他團員全是金屬普通的摺疊椅。也許這就是崇尚權威的日本文化吧。

另外,日本觀眾也許是世界上聽音樂會最安靜的觀眾,音樂會演出中你絕不會聽到任何雜音,曲間絕不會有觀眾的亂鼓掌,只是一陣咳嗽聲。終曲鼓掌時機恰到好處,該靜默的靜默。鼓掌的節奏也幾乎整齊劃一,有點像音樂的節奏。東京幾大樂團音樂季的每個週末都有一套音樂會,而且都是一連兩場。日本的確是追音樂的好地方。

對了,東京交響樂團首席是一位很帥的小鮮肉,最晚我們座位的四周幾乎被古典音樂會上罕見的日本少女包圍了。

回到了酒店,東京三聽愉快地結束。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