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旅遊散記之十四____遊千本鳥居

可能是出於線路方便的原因吧,10月5日上午參觀了奈良公園後,88號大巴再次載我們返回京都,參觀了京都郊區伏見稻荷山上的千本鳥居。
千本鳥居這個名稱,按正常的理解,應該是有很多鳥居住的地方,本以為是個野生鳥類的公園什麼的。到了才知道,其實不然。何為千本鳥居呢?在快到景點時,下車之前才從導遊的解說中有些明白:其中“千”,是個數詞,形容很多,這與漢語意思是一樣的;“本”則是日語的量詞,相當於中文的“條、只、卷、棵、根等;“鳥居”呢?是一種有著特殊象徵意義的建築物,其結構,一般有兩根立柱,上面搭建兩條橫樑而成的,形狀很像我們漢字的“開”字,也有上面眉頭中間鑲有長方形的額束的,類似於我國修築簡單的那種牌坊。有研究者通過將鳥居與中國的牌坊進行比較,得出的結論是,鳥居原本就是在中國牌坊的建築結構基礎上融進了日本本土文化的元素而形成的。日本人很善於在文化內涵上吸收別人的先進技術和先進文化,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現象。鳥居的材料一般用木製,也有鋼筋水泥和金屬、石質等材料製作的。其大小也不一,通常高約2到4米,大型鳥居可達7到10米。截止至2016年,最大的鳥居是熊野本宮大社的大鳥居,高約34米、寬約42米;最小的鳥居是粟嶋神社(熊本縣宇土市)的迷你鳥居,高約30公分、寬約30公分。

各種鳥居的圖形(此圖借用網路謝作者)
鳥居是日本神社必配的附屬建築物。白巖鬆在《巖鬆看日本》中有段描寫:“日本的所有神社都有這種‘大鳥居‘,非常像中國的大牌坊,看到它標誌著已經進入了神社。之所以叫“大鳥居”,顧名思義,就是鳥可以在上面停留和居住的意思,也許還有其它的宗教含義。”這段表述基本詮釋了其含義。千本鳥居實際上是伏見稻荷大(神)社的附屬建築,只不過這裡的鳥居比別的神社多,而且自成規模,便增添了又一耀眼的景觀罷了。以至於千本鳥居的名稱蓋過了神社的名稱,而成為此處景點的代名詞。日本神道界將鳥居視為一種”門”,是一道凡間通往神界的門。因而在神社的大門外總要建一座高大的鳥居,以示與凡間的界限。
至於巖鬆後面的猜測“之所以叫大鳥居,顧名思義,就是鳥可以在上面停留和居住的意思。”這個意思是否確切?至今我也沒找到依據證明鳥居與鳥的居住有多少的直接聯絡,倒是有一個古老的故事能勉強與鳥有些關聯。
日本的《古事記》中說,鳥居起源於一個神話:天照大神被奉為日本天皇的始祖也是太陽女神,有一天,因為忍受不了她弟弟須佐之男的胡作非為,躲進了山洞裡,用石頭將洞口堵上,人間因此沒有了太陽變得一片漆黑。八百萬神想了一個辦法,搭建了一個高高的支架,將所有的公雞放到上面,讓它們一起啼叫,天照大神感到奇怪,推開石頭看看,那些躲在一旁的相撲力士們立刻抓住機會,合力將石頭推開,才使這個世界就重見光明。這個高高的支架就是第一個鳥居。雞與鳥屬同類,說大鳥居住在上面,有些牽強附會卻也道是有情可願。
好像也有一種說法:日本人認為,鳥是人類靈魂的化身,其中有好的靈魂,也不乏骯髒的靈魂,不能讓鳥接近神社,故而在各個神社的正門前200米左右處建個大鳥居。讓鳥在此居住,就不會飛入神社。如按此種說法,好像還與巖鬆猜測的說法聯絡更近些。不過既然有好的靈魂之鳥,為什麼都不讓進入神界,這對那些靈魂好的鳥不是太不公平了嗎?尤其是被稱為“八咫鳥”的三隻腳烏鴉鳥,被稱為日本的“立國神獸”和國鳥,也被阻擋在神界之外了。頗感費解。










狐狸是這裡的吉祥物

大概10點半左右,我們來到了京都市伏見區233米高的伏見稻荷山下,伏見稻荷大社就建在此山的西山腳上,神社應該是因山而得名吧?進入伏見稻荷大社如其他景點一樣,得先經過一段商業區,主要是賣各種地方特色小吃和旅遊紀念品的一段街道,再過一道大鳥居,然後就到神社的大門了。
伏見稻荷大社的樓門看起來挺氣派,朱基飛簷,高高聳立。此門建於1589年(日本天正17年),是由日本戰國時代末期的封建領主、統一南北朝的武將、被日本歷史上尊崇為戰國三英傑之一的豐臣秀吉捐贈的。豐臣秀吉生於1537年2月6日卒於1598年8月18日。據說他母親重病來此祈願後得到痊癒,他捐贈五千兩黃金修建此樓門以為還願。樓門曾於昭和48年解體,重修後得以現在煥然一新的面貌。樓門似仿中國明式建築,灰瓦紅柱,巨集偉闊卓。樓門兩旁各有一座狐狸石雕。狐狸形象很生動,左邊的的狐狸嘴裡叼著寶珠,右邊的狐狸嘴裡叼著一把鑰匙。日本人信奉的動物與我們有些不同,在我們的傳統寓言故事裡狐狸與烏鴉名聲都不怎麼好,而日本卻把烏鴉奉為吉祥鳥,狐狸則是五穀豐登的守護神,是通往神界的使者。因此,在稻荷神社,會經常遇上嘴裡銜著不同器物的狐狸石雕。為什麼會對狐狸如此崇尚?資料顯示這可能與農耕文化有關——農夫最恨在田間四處打洞、作踐莊稼的田鼠,而狐狸是老鼠的天敵,狐狸的尿就能嚇跑田鼠,於是許多農夫開始在田邊建狐狸廟,拿油炸的食物供奉狐狸,延續至今,狐狸逐漸被演化成掌管豐收與商業的“稻荷大神”的使者。
進入樓門,順山勢上行,再上一個小坡就到神社正殿了,這裡是神社的主體建築區。伏見稻荷大社建於公元711年 (日本和銅4年),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是全日本3萬(有說4萬)多座稻荷神社的總本社。這座神社原本起源於京都一帶一秦氏豪族“大西家”的家社。根據日本《山城國風土記》的殘文記載,伊奈利社(稻荷社)緣起此事:秦氏之祖伊呂巨以餅為靶射箭。射中 之時,餅化作百鳥而飛至附近的山上。待伊呂巨至山峰,發現百鳥化作稻穀。伊呂巨以為神蹟,建神社,賦字稻荷。為稻荷之始。是年和銅四年。因秦氏勢力強大及當時佛教密宗的傳播,全國都接受了稻荷信仰。
稻荷神,《古事記》記為宇迦之御魂神,其中“宇迦(日文:ウカ)”具有穀物、食物之意,故為食物之神祇。也就是掌管食物、司農業,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神明。日本進入江戶時代以後,因工、商業發達,稻荷神除了被奉作農業神,還作為工業神、商業神、房屋守護之神及福德開運的萬能之神。不僅在農村,而且在士人武家間也十分流行。明治時期,為了鞏固皇權地位,實行了神佛分離。大部分神社祭祀宇迦之御魂神。因這個神靈關乎到生活命運的各個方面,所以這裡是京都地區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新年參拜期間,高峰期參拜人數達幾百萬。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景觀之一 。






一家日本人在虔誠的祈禱

伏見稻荷大社的主建築與一般的神社大致相同,包括有安置神位的本殿與供一般信眾參拜的拜殿,放置祭品及樂器的朵殿;其他還有手水舍(洗手的地方)、燈籠、鳥居、參道等設施。這些建築,風格統一,灰瓦紅牆,雕樑彩棟,間有綠色的格子窗,紅綠相間,耀眼奪目。本殿是神社的主要建築,裡面供奉著人們崇拜的稻荷神。據說在應仁之亂時(曾在前面的東瀛旅遊散記之十三,介紹金閣寺中提到過,即1467年—1477年日本室町幕府時代的封建領主間的內亂,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任期內,幕府管領的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等守護大名之間發生爭鬥。應仁之亂開啟了日本戰國時代)這座大殿曾被燒燬,於1499年重建,算起來也足有500多年了。旺盛的香火使神社的建築都能得到很好的修葺,因此看上去本殿並沒有數百年的滄桑感,灰瓦翹簷,硃紅牆,綠格窗,耀眼如新;莊嚴肅穆的拜殿前,垂吊著多根系著鈴鐺的繩子,供祈禱許願者,躬身合十,再拉一下繩子,鈴鐺叮噹作響,鈴聲悠悠,表達祈禱者的夙求與願望。
從正殿後面的神宮繼而上行,就到千本鳥居了。所謂千本鳥居,並不僅僅是一千座鳥居,而是數千超萬的鳥居。將這些“鳥居”一個挨一個的連續排列,就組成了一道道連在一起的門,成千上萬個門連起來就組成了迷宮似的立體隧道。這一萬多本刷上朱漆的鳥居,由山下排到山上,延綿幾公里,遠遠望去如巨龍蜿蜒,的確很壯觀。千本鳥居乃至稻荷神社給人印象最深的是硃紅色,紅牆、紅柱、紅樓門和紅色“隧道”……據說因為硃紅色有降妖除魔的法力。而對於稻荷而言,硃紅色還另有特殊意義,認為硃紅色能帶來春天的溫暖和陽氣,從而促進農業生產。也有說代表萬物豐收秋天的色彩。總之,大致如我們所說的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紅紅火火之意吧。
進入這硃紅色的鳥居“隧道”,置身於一個紅色的空間裡,有一種神祕和撲朔迷離的穿越之感,彷彿真的要進入夢幻般的神界似的。這些鳥居全都是香客還願捐贈的,柱子上大都刻著捐贈者的名字,有的是以單位和公司的名義捐贈的。主要是因為稻荷大神是掌管著農工商五穀豐登和各領域驅病化災的神靈,有的應了願就來這捐錢建一基鳥居,錢多的就捐大鳥居,錢少的就捐小鳥居。日積月累,積少成多,這裡的鳥居越來越多,由山下排列到山上,以致形成了一條長達4公里,從稻荷山腳綿延到山頂的壯觀的“鳥居隧道長廊”。












下山時,正與一位畫家在寫生,給這幽靜之處又增添了一道風景。

據介紹,“千本鳥居”的稱呼起源於江戶時代,證明早在那時伏見稻荷山上就已經有了數量過千的鳥居。過奧社奉拝所繼續上行就到“熊鷹社”,可以發現捐贈鳥居有明碼標價,大致有兩套價格體系:一套是組成“紅色隧道”的那種大型鳥居,其規格最小的5號定價175000日元,最大的10號鳥居則達130萬日元(人民幣約86666.6元);另一套是擺放在神龕上的迷你鳥居,最小的只有幾十公分2800日元(約合人民幣186.6元),不棄貧富,其價格也還平易近人。因而,就有了眾多的參與者。據說,希望在此敬奉鳥居的人很多,申請後需等待1年以上才能排上隊,因為神社境內能修建新鳥居的地方已飽和了,只好等前人敬奉的鳥居腐朽後騰出地方。從另一個角度可見日本信仰傾向之一斑。

捐獻鳥居的價格明碼標價

小型鳥居上寫著祈願“家門安全”、“高校合格”、“學期獎學金”等字樣

同時穿行在“千本鳥居”之中,也讓人感受到日本人對於形式感的追求和理解,以及精細的工匠精神。他們十分善於把平凡的事物經過周密的甚至近乎偏執的組織處理,形成一種極具感染力甚至讓人歎為觀止的的規模。這種效果,不僅僅讓人感慨於其壯觀綺麗的視覺,也讓神社的影響力不脛而走。根據全球最大的旅遊社群和評論網站“TripAdvisor”所做的調查,在2014年“最受外國人歡迎的日本旅遊景點”中,伏見稻荷大社位列第一。
下山後,我用手機隨手草擬拙詩一首:
《觀千本鳥居》
通山連道萬千門,
鳥居紅通仙境內。
狐狸奉為守護神,
萬眾朝拜祈祥瑞。
(2016年10月5日)
從“千本鳥居隧道”出來後,再次回到了來時路過的商業區,天公作美,下起了瓢潑大雨,見許多日本小朋友來此參觀,好像有老師一起陪同講解,毫不慌亂,秩序井然,讓人感嘆。

並不是週末,學生卻由老師出來參觀鳥居,看來比中國現在的孩子放鬆的多了。



自然的佇列,從容而淡定。


這裡的小吃名目繁多,我一個也沒記下,要問就問太太啦!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雨也像我們的行程安排。正好是午飯時刻,夫人早被各種異國小吃所吸引,導遊美名曰給大家一個感受特色小吃的機會,自由解決午餐,實則也給她們節省點開支吧?不管怎麼說特色飲食也是一種文化,夫人也不辭排隊之苦,邊吃邊拍照,也如年輕人在微信上美美晒了一把。
下午即趕到京都祇園參觀另一個神社與藝妓文化街之風情啦。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