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楓紅千枝復萬枝——從關西到關東11日古建築歷史遊(含吃)

這次的行程原因是去看(目前)史上最大的正倉院展——分奈良和東京兩地,兩個戰五渣螞蟻腳就展開了從關西到關東的11天旅程。
對於喜歡中國唐朝建築的人而言,無疑是個寶庫。他從奈良時代開始大量仿效中國唐朝,又結合自身技術和時代審美發展出獨具特色的建築風格。因其自身社會發展歷史,時至今日仍保有為數眾多百年至千年的古建。所以我的遊記基本都會圍繞這些內容,把自己對景點的瞭解、感受呈現給觀者(僅為愛好者觀點,謬誤之處請見諒),當然也少不了吃貨一路吃吃吃的經歷。(想看和服美人拍照、喂小鹿的,可直接跳過。)

我也不知道這是哪……飛機上看到的……
ps:如果提到價格,單位是円就是日幣,如果是rmb就是人民幣。估計這次又是長篇大論,所以大家活用目錄根據天數後面的景點說明選擇自己需要的來跳轉吧~
所有照片皆本人拍攝,請勿隨意盜圖,謝謝!

關於住宿的建議

以下建議針對酒店族,不含民宿和高階溫泉酒店。
日本寸土寸金,酒店住宿價高房間小,想找個可心的酒店不容易。我也曾在二年阪三年阪坡上住過booking評分9.0以上的老建築,交通不便房間一般服務差,就因為日資情調被追捧。現在竟然漲價到2000rmb/晚,不知道花這個價格住青旅的水平圖個啥。
以前我出國習慣用booking,最近經常發現同一家酒店攜程比booking便宜,提醒大家貨比n家app再下手。以下推薦三家我覺得價效比不錯的中低檔酒店。
1、奈良-奈良縣遊客交流中心 NARA Visitor Center and Inn,去年住過的酒店,淡季攜程200-500rmb/晚。
位置就在興福寺周圍(挨著猿澤池),離幾大主要景點和近鐵奈良屬於步行能搞定的距離,只是距離jr奈良比較遠。比肩國內快捷酒店的價格,服務熱情友好還有中文,而且有榻榻米房(面積不大,佈局好顯得空間很寬敞)。房間有獨立衛浴地下一層也有大浴場,公共區域的感覺就像青旅,很適合彼此“勾搭”,還定期舉行活動(比如教學日式摺紙),價效比相當高。
2、奈良-御宿諾諾奈良溫泉酒店 Onyado Nono Nara Natural Hot Spring,這次住的酒店,淡季booking 400-900rmb/晚。
位置就在jr奈良站邊上,交通往來非常方便,不過離景點和近鐵站就比較遠,需要坐公交車。旁邊有大型超市,也有商業街各種吃食齊全。他家大部分割槽域是榻榻米(但不是地板床),所以進酒店需要寄存鞋子。房間格局略有問題,實際活動空間不大(不適合一家三口住一間)。它的優勢是公共風呂,這個價位能享受到很舒適帶露天區域的溫泉。服務也不錯,晚上9-11點還有免費的拉麵夜宵。最大問題是人多,淡旺季都有很多旅行團的人。
3、格蘭比亞京都比思奇酒店 Hotel Vischio Kyoto by Granvia 淡季攜程1100rmb以下/晚。
四星級的酒店,位置就在京都站對面,吃東西、坐車、購物相當方便。房間水平基本等於五星,設施很新,獨立的浴缸很不錯,面積算是京都相當大的了(21-28平米)。當初選這個是因為我們此行在京都要待五個晚上(而且每天行程都是暴走),自然要求房間舒適寬敞。提供大浴室、投幣洗衣機和免費健身房,各方面服務都很好。如果帶孩子或行程比較累適合住這種星級酒店,但也經常滿房。

各種tips

1、除了出入境卡以外,進關一定要填“日本攜帶品分離運輸行李申報表”(一家一份),很多人排到自己才發現沒填,還要重新排隊。
2、因為正倉院展橫跨關西關東,所以加起來有一天的時間都在jr上,以後日本行我不會再安排跨區跑。好多旅行社的跟團遊都是6-7天從關西一路到東京,又不是新幹線,意味著至少一半的時間在旅遊車上跑路,不建議大家如果跟團選這種,走馬觀花還賊累。
3、日本是一個老齡化且守舊的國家,民間對於刷卡和移動支付的普及遠遠比不了國內。提醒大家還是要準備相當一部分的現金,交通卡的自助購票、充值(新幹線票可以直接去服務視窗刷卡買,服務周到英文流利),絕大部分景點門票和其中的購物,街邊小攤販等等基本都是現金結算。
現在日元匯率實在不好,不打算一次換太多也可以用銀聯卡直接atm取現(便利店基本就有),每個銀行的手續費似乎不太一樣。我們前前後後一共取了8萬円(匯率比國內兌換要好一點),每次從1萬-3萬不等,一次手續費20元rmb上下。

第一天:奈良~先吃為敬~

一早的飛機,因為此次行程我們完全不在大阪停留,所以在關西國際機場用雞蛋豬肉丼填了一下肚子,就坐著jr逛蕩盪到奈良定好的Nono酒店,遊客中心買好明天要去正倉院的票,就可以開始吃了!
PS:正倉院我會寫單寫一個小的遊記講,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奈良名產:柿葉壽司(應該是宗平的外賣店,沒太注意)

從見楞見角外觀上看應該是木盒壽司做法(用方盒型模具壓制而成),該做法要早於握壽司,是江戶時代魚肉儲存運輸不方便時的一種料理法。外面用柿葉包裹也是為了魚肉和米飯能保持溼潤和新鮮(柿葉還有去腥、殺菌作用),方便旅客當作旅行便當攜帶食用(防止過早腐敗)。
這麼做的壽司怎可能比得上一早從駐地市場揀選來的新鮮魚料、由專門的壽司師傅現場捏製的握壽司好吃?!
幸好只買了兩個,米飯被壓的很硬實,魚肉為了能久存進行過醃製(高蛋白肉腐敗不是一般的快),缺乏新鮮時的口感和彈性,柿葉的清香配上魚肉微腥反而形成奇怪的香味——至少我不喜歡。對我這個嗜好新鮮壽司魚生的人而言,簡直有點難以下嚥。
所以初次嘗試的朋友建議只買兩個先嚐嘗,覺得喜歡再買。

やまと庵 本店 食べログ3.54,大眾點評5星(口味9.0)
一家以茶泡飯知名的奈良鄉土料理本店。

第一個是豬鹿肉酒粕丸子湯,選單上寫的是豬而不是豚,所以推測應該是野豬肉,老公特別喜歡丸子,肉質非常好,而我特別喜歡湯(濃香+酒香)。第二個是奈良漬茶泡飯,茶泡飯是我每次吃日料都會點的,國內我吃過99%的茶泡飯是比不上這一碗的,飯糰烤過很所以即使散開也並沒有馬上吸水變的軟趴趴,特別是它的茶湯香味非常濃,再配上一杯紀州完熟梅酒(第三個)~噗咻~~~~~~

似乎還是家名店?不少藝人留名。

第二天:奈良博物館-吉城園與依水園-菊水樓

早上找了一家西式烘培店吃牛角麵包配玉米濃湯(日本的烘培一般都很好吃,所以這十多天早餐我們都是便利店或咖啡館解決問題)。用一上午時間看完正倉院,簡單在博物館旁的食攤吃了點兒就直奔兩個主題庭院。

吉城園:非本國人用護照可免費入場參觀。
負責門票的阿姨英語很好,交流順暢。這裡曾經作為興福寺一個院的高僧住所,現在捐出來成了觀光點。

陽光明媚的過了頭,拼命壓光比都壓不住,大部分楓樹區也沒紅,挺慚愧自己拍的照片沒能體現出它庭院之美的。逛一圈不到30分鐘,推薦在中心住宅前的木廊多坐一會,慢慢從每一個角度觀賞景緻。
攝影最怕的不是被攝物體過少而是過多,減法比加法要難。日式庭院因為考慮目之所及景緻的豐滿和全面,造成了比不上人眼和人腦處理能力的相機容易拍出流水賬一樣的構圖。

整個園子最紅的樹~其實這區域真心很好看,只是光比……唉……我拍了好多張沒有特別滿意的……

這張好些了,整個園子佈局基本只考慮了主人一個人的視野,無論是站在廊下還是高臺的亭子裡,無論往來多少人,都是主人眼中的景色。

客從小徑來,披星月上弦。
松風拂襟袖,穿花過小園。
軒窗望山黛,禪床悟性圓。
臨池洗舊硯,苔痕已經年。
乙亥年冬月,遊奈良見清池喬木遠山似燃,遐思客居於此或得禪中三味,五律寄之。——by 我老公

依水園:900円/人,含寧樂博物館門票。
比起吉城園的隨性,依水園更商業化。
PS:不建議在三秀亭吃東西,抹茶甜品味道一般且不便宜,他的觀景區直連園內經常被遊人當免費的休息處。所以花錢看到景色是:藍天、遠山、高樹以及其他遊客的後背……

依水園裡的清秀庵、挺秀軒是裡千家較有代表性的茶室。
扯兩句日本茶道:在千利休傳承和整理下,日本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本國茶道文化。他死後弟子分成了多個流派,其中最主要的是表千家、裡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三者的核心區別是對千利休的茶道哲學的不同詮釋,直接體現在茶席流程和器具使用上。
如果以茶室建築風格粗暴來看,表千家的茶室一般相對寬闊,甚至有時候會有敞開的拉門以便喝茶時候欣賞庭院景緻;裡千家的茶室則非常狹窄、封閉,大河劇真田丸裡千利休和秀吉喝茶對話的那種小房間是比較標準的,塞兩個人就滿滿當當,胖子容易卡住;至於武者小路千家因其針對的人群(武士階層非公卿)茶風相對實用,沒有無意義的繁文縟節,興致上來隨路遇景也可成一席,沒有茶點用烤白薯也可替代(玩笑~)。

純從拍照角度講,依水園的庭院好出效果,在鏡頭上達到了遠中近景的平衡。而且有意選擇了不同品種楓樹的搭配,即便氣溫15度以上也有較早紅了的樹葉。
我對於日本茶道屬於“嘛,還行吧”的態度,螺螄殼裡做道場是他們的擅長。我個人很喜歡古拙深沉的茶道用品(特別是茶碗,大天目好喜歡啊好喜歡!)。只是茶道理念中的和、敬、清、寂,如今都已變味。如同懷石料理一樣為了表面的簡樸而奢侈,百金得一果腹、千金求一茶碗、萬金建一陋室,實在與我價值觀不合就是了。
寧樂博物館正在舉行茶器展,看到一些從國內借過來的展品,還是對得起這900円的。

菊水樓,食べログ3.45,大眾點評5星(口味9.2)
鰻魚懷食預約://www.tablecheck.com/ja/shops/unakiku/reserve
tablecheck可以預約不少日本餐廳,有中文介面。如果從菊水樓官網進入,要注意他家分洋食館、懷石館和鰻魚館,別進錯了。按人數選,9000円/人的嗜好のうなぎコース(ペアリングドリンク付き)是帶酒的,下面7000円/人菜品一樣但沒有酒。預約電話填寫要切換國別(如果用國內電話卡),所有預約均無需提前交費。

建築本身也算是古物(120多年),庭院做的也不錯,不吃飯進入庭院照相參觀似乎也行。
菊水樓算是國內愛去的網紅老店,很多人會去點他家的鰻魚飯定食(不用預約,淡季基本不用排隊)。單說鰻魚飯還不錯,但到不了非吃不可的程度。而他家需要提前預約的套餐,則因為加入了酒變成了不可多得的好體驗。

到餐廳以後需要先選擇鰻魚搭配,我倆口味重都選了白燒半匹(半條)、蒲燒1匹(1條),蒲燒可以搭配米飯。所以不用擔心鹹淡問題。雖然語言障礙很大(就一個服務員懂一點英語)但服務非常不錯,殷勤周到。
每一款酒上來後服務員會倒一杯,然後放在旁邊直到下一款酒換上來才拿走,所以不夠喝中途還可以自己倒。

食前酒甘口度很高,女性也可以輕鬆享受,搭配奶香濃厚口感軟嫩的自制湯葉豆腐作為先付,感覺舌頭都快化了。

弍之酒滿壽泉初入口雖然沒有特別明顯的甘辛味,但米香後味很足,正好適合以鰻魚白肉、肝、蛋燒的前菜,特別是一口酒一口鰻魚肝,美滋滋賽神仙~(大叔臉)

叄之酒更偏辛口,強調出半匹白燒鰻魚的燒付本味之香。

重頭戲的強餚蒲燒鰻魚濃厚肥嫩,配的是締之酒甲州窖藏30-40年的白葡萄餐酒,簡直是味蕾大開花!這款酒在京都站伊勢丹地下一層有買的。

御飯的鰻魚茶泡飯和最後的御茶甘味也是讓人流連不已~!因為我老公身體原因不能喝酒(他喜歡喝),所以我特意只預約了單人嗜好,他全程羨慕妒忌恨的咬著小手絹看我美滋滋的喝了一杯又一杯~

第三天:奈良正倉院-萬葉植物園-元興寺

去年已經把春日大社和東大寺主體都去過,所以這次的核心目標是上次沒看到的正倉院。

放一張去年春日大社拍到的照片~

東大寺(大華嚴寺)-正倉院:裡面幾個寺殿門票單收,大佛殿+博物館1000円/人。
日本華嚴宗本山,護國寺(皇家寺),奈良必去點兒之一。也經歷了數次天災人禍,現在最古老的(奈良時期興建,鎌倉時期修復)就是它的南大門。

雄偉恢弘的唐制建築,通過木架之間的力學交疊,保持了特有的通透感,這個是明清建築所不具備的。

四手先拱鬥交錯外跳形成飛簷。

從大門之間抬頭看,能看到經典的唐式“回字結構。

這次又去看了一下東大寺的大佛殿,與南大門不同是帶有宋明風混和的日本特有建築風格,屋頂是入母屋造,頂部拱起的兩隻“鯱”犄角,也是現存最大的木造古建。

這棵楓樹獨自任性的紅成了一片。
博物館在南大門那邊,強烈建議買大佛殿和博物館的套票看(國人看博物館的不多),我趕上了特展“東大寺的歷史與美術”。裡面不少奈良時期的好東西,還有聖武天皇使用過的器具(死後被光明皇后供奉給東大寺金堂),其中天皇的幾把配劍很值得一看。中文的解說器額外需500円/人。

今日的核心目的正倉院!雖然裡面藏了很多寶貝固然不錯,但是正倉院本身也是正統的國寶建築,就在東大寺最後。每天10點開到15點就關門了,所以要去還儘量趁早。

日本特有的校倉造的建築方法,將原材鋸成斷面呈三角形的長材,突出一側朝外,平面向內,以井字形重疊構成四壁。三角形木材適應晴雨的伸縮,具有通風、防溼作用。地板較高,用柱子支撐。唐風的屋頂則直接為其新增了大氣感,實物要比鏡頭裡看著壯觀的多,也因為太長了,24的廣角根本打不下來。

東大寺走道上已經被餵飽的鹿霸們……(去年搶走了我的冰激凌和地圖,這仇我還沒忘呢!)

春日荷茶屋與萬葉植物園,萬葉植物園:500円/人。
中午逛完東大寺天氣放晴下來,於是跑去春日荷茶屋吃七草粥~

左邊是七草粥+奈良漬,右邊是夫妻善哉(紅豆湯糰)+煮芋頭。正宗七草粥應該是春天代表的七種蔬野菜,不過為了做生意,春日荷茶屋一年四季根據時令進行主料調整,味道也很好,算是春日大社名物之一。
雖然11月份不是萬葉植物園的好季節,我們還是進去晃了一圈,一些草本植物基本凋零,著名的藤園冬眠椿花則未開,所幸人跡罕至,倒真是安靜自在之所。

谷園非常有趣,晒著日本各品種的稻米,引得麻雀一群群的來偷吃。

紅葉仍是不多,園內植被佈置的還是不錯的,春夏季會非常漂亮。
萬葉集在日本類比我們的詩經,園內所有栽種植物都標明瞭在萬葉集中出現了多少首以及代表作。文青的時候也曾試著讀過譯本,發現如果不懂日語古文很難領悟到精髓,大部分翻譯版好的五七言格律,慘的還有翻成順口溜(其中最早版本錢稻孫老爺子的翻譯最趣致:不少詩篇用詩經、唐詩、現代詩各來了一版,任君選擇),因此沒有了和歌特有的風韻(以當時日本詩歌水平如果按照中國古文方法寫會非常平庸),遂放棄。

元興寺:400円/人,門口還有免費的水果可以拿來供佛。

南都七大寺,其在日本佛教史上的發源地位是碾壓東大寺的(能追溯到古墳至飛鳥時代),現在已經是淨土宗的天下,也是很多密宗信徒朝聖的必經之地。目前仍保留著的國寶極樂坊也是幾經重修和翻擴改建的。
元興寺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其代表了某種意義上日本佛教變化和混雜的歷程。初傳古早的大乘佛法天台宗+聖德太子的崇拜+淨土宗+民間地藏救贖信仰。日本著名佛寺歷史上多是依託天皇、公卿、武家的支援。而元興寺從平安時代末期直至今日維持寺院的則是町民,所以才能把各種泛信混合的如此均勻飽滿。

我們趕上智光曼荼羅的原版公開展示,按照老公的話:“雖然是密宗的東西,也可一觀!”
來參觀的基本是日本人(禮佛打卡),我挺推薦大家來看看:第一擁有極樂堂和禪室僧坊兩個國寶建築。第二有一個美輪美奐的國寶“收納盒”——西小塔堂的本尊——五重小塔(裡面存放了當年的佛寶),不到2米的微縮五重塔,見識到這個才明白模型可以細緻精巧到何等地步,日本的手辦水平不是空穴來風,買“櫝”還珠原來並不可笑。

麵屋 龍 食べログ3.5,大眾點評5星(口味9.1)

暴走一天只吃粥哪夠,不到5點我們就回到jr奈良站附近吃拉麵,這家店在門口立著大眾點評首推。我很喜歡日本的網紅店,即便火了紅了大多仍能保持自己的水準。
我倆分別點了赤龍拉麵(似乎是辣的,但日本人的辣,你懂~)和奶油雞湯拉麵,湯頭香濃麵條筋道,好吃!

一條 東向通店 食べログ3.36,大眾點評5星(口味9.0)
本來是打算去まぐろ小屋接著胡吃海塞一頓金槍魚大拖羅飯,結果不知道為啥店沒開(食べログ顯示營業),隨便搜尋找了一家口碑還不錯的。

推薦他家的明太子茶泡飯,其他的天婦羅、烤雞肉串並沒有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出門的時候無意中看到壽司臺前近乎完美的章魚和金槍魚,鬱悶死了……早知道有這些好物誰還點那些沒用的東西!

幾次店面評分發現食べログ分數都特別低,我還特意請教過常駐日本的朋友原因。似乎日本人對於美食點評特別嚴肅,常常出現極端低分(看上面的日文評論也特有趣,經常都是誇獎的文字打分卻不打高,大概源於性格避免冒尖的民族性吧)。在食べログ上能過3分都是可以吃的,3.5分以上是不錯的好選擇,4分一般是名店,如果不提前預約排隊能把人排死的那種。不過日本人多少也有點“崇洋媚外”,西餐(特別是高檔西餐)容易出高分,越是本土料理越是嚴格(畢竟是家鄉菜吧)。所以我在選餐廳的時候會參考食べログ,但不會做第一選擇,如果真按照它的來選,要麼附近沒得吃,要麼排隊排很久。國外很少有刷榜的概念,所以大眾點評的優選多是國人口味的總結,還是可信的。

第四天:京都下鴨神社-晴明神社-盛牛

結束了2天的奈良之旅,一早做jr開始了京都的行程。路過鴨川時候,看到好多水鳥在此越冬,藍天清水下,晒著太陽好發呆。

一望無際的鴨川和悠遊閒哉的水鳥,果然“精彩有趣才是正經事”~


賀茂御祖神社(下鴨神社):大炊殿門票500円/人

日本最古老但同時也最折騰的神社,因為21年一遷宮的習慣,1036年開始截止2015年非戰亂期間已經搬了34回家,只不過近代日本城市格局已定,寸土寸金哪由得它搬來搬去,後期基本是本宮往東往西挪個數十米意思意思。
在這裡會看到很多和德川一樣的葵葉紋。賀茂氏是神話時代就有的“貴族”,在平安早期趁勢而起靠著神神叨叨的宗教信仰風靡(陰陽道宗家)。但很快佛教興盛和自上而下的篤信佛學擠佔了本土信仰的生存空間。當時只是小豪族的鬆平家三代家主信光可能為了統治方便稱自己是賀茂氏出身。大概雙方一拍即合吧,總之大家都是葵葉一家人。
對賀茂一族而言,這次的投資回報相當大,不僅鬆平氏很快從三河崛起,他的後代德川家康更是在看誰活得長大賽熬到最後,建立了持續265年的幕府。這裡長期都是“國家級神社”,即便如今也是京都最有影響的三大社之一。
東西御本宮為日本流造代表,平入口,位於正面入口的前屋頂斜坡鋪展開來,因而從側面看神殿的前後部都不一樣,以主體部分為中心延長的部分稱為屋簷或向拝(拜)。

因為有人家在給小孩做法事,我沒法拍東西兩殿流造式建築的正面,換其他建築。
下鴨神社整體是非常適合拍和服照,離城市核心遠所以觀光客較(八幡宮之類的)少,黑白鮮明的建築配色、硃紅的鳥居和黃色銀杏組合,如果搭配上顏色鮮豔的和服一定可以出好效果。下鴨保佑最多的是各種姻緣、安產、小孩子成長的內容,妹子們一定要來拜拜(還有著名的水占卜可以玩)~

買了門票從直會殿旁邊沿著浦之迴廊一路走走走,看了大炊殿(神祭做飯的地方),還有葵三葉們專用藥草園,以及非常值得一看的歷年所賜車輦。

吃一個大納言紅豆做的葵餅冰激凌,一路沿著每年5月葵祭舉行流鏑馬神事的虯之森參道走去河合神社。

這條森道真的很美啊~終於看到大片的紅葉了!~激動!
我的原則是不拍寺廟、神社有佛龕/佛像/供奉的正面,河合神社很小,基本避不開所以沒有拍。因為供奉的水神,也是鏡之神——保佑容貌美麗的,不少妹子都來拜拜,好多美女啊!河合知名的鏡繪馬(有個日本知名護膚品牌就用這個做商標),買一個用筆在上面化妝,據說畫的越漂亮人也會越變越漂亮。

晴明神社:無門票

隨著小說、動漫遊戲的興起,來網紅打卡一下。可能因為沒有真正意義的傳承(日本神道教也是家傳形式為主,而安倍家作為神道教的傳承是斷代的),整個神社建築和賣的東西粗製濫造(赤果果的義烏feel),十分不推薦特意過來。

牛カツ京都勝牛 食べログ3.24,大眾點評5星(口味9.0)

炸牛排名店勝牛在食べログ這個分數我也是醉了……日本人對吃有多糾結啊!
營業時間一定會排隊,需要問一下服務小哥,他會引導你排到目前的隊尾(自己排在門口是沒用的)。建議不要正好飯點來,這家店頗受年輕人歡迎。我們週五晚上五點開始排隊,不到半個小時就吃上了。等吃完出來6:30左右,外面的隊伍已經甩到街口去了……(日本人熱愛排隊的精神是國人難以企及的)
店員連廚師都是帥哥美女,服務還不錯,雖然不是面面俱到但動作麻利。日本萬物皆可天婦羅,包括黑毛和牛。吃法蠻複雜的,總共要沾六種料(最後一種是生雞蛋)。店家也很體貼,對於無法接受略生的食物的客人,還提供mini鐵鍋方便現場加熱,不過牛排這種東西全熟了就沒法吃了……

果然只有黑毛和牛才配擁有姓名,搶了老公的一塊吃,肌理柔韌滑嫩,吃牛的幸福~早知道我也要這個了……

四種部位拼雖然也不錯,但肉質比黑毛和牛還是差了一截子(貨比貨要扔)。另外湊熱鬧點的抹茶啤酒不推薦,無論是抹茶還是啤酒都表現平平,吃這個配一般的朝日、麒麟或來一點燒酒就足夠了~

第五天:南禪寺-安樂寺-銀閣寺-順正湯豆腐

南禪寺:除主線,幾乎每個庭院都單獨收費,想要clear接近3000円/人。
日本禪宗臨濟宗的本山,也是賞楓的熱門,但對國人而言算不太流行的景點(銀閣寺的國人遊客都比南禪寺要多)。它的主線區域是穿過三門、法堂本坊到水路閣為免費,但金地院、三門內部、大寧軒、南禪院、方丈庭院全都單獨收費,而且好看和值得看的幾乎都在收費區。楓紅季節逛這裡要趁早,過了11點就是茫茫人海了。
禪宗在日本的傳播主要是以公卿知識分子的上層路線為主,比起有清晰儀軌、遵奉目標的密宗,追求內心的臨濟對於一般只是祈求和膜拜的人而言就像琢磨不透的玄學。因為走的是上層傳播,所以禪宗對於“相”的經營相當好,以枯山水聞名的禪庭更是集哲學、美學的典範。

禪寺塔頭金地院,著名的黑衣宰相以心崇傳的地盤,也是和德川家直接繫結的地方。

進門先看到明智光秀他媽為了替他祈福而費千金修建的寺門,是後來移到此處,難道說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麼?

然後去看看老烏龜家的東照大權現供奉廟堂,門楣的走獅、朱鳥、鶴雕刻的非常漂亮。

然後就是金地院的重頭戲,以心崇傳為三代將軍家光請小堀遠州所做的“鶴龜之庭”枯山水,有長壽的祈願在內。從中心窗往外望能看到左石龜、右石鶴。

背後就是崇傳會客茶會的地方,屏風繪製的都相當漂亮。這個陰險的傢伙就是坐在密謀流放這個流放那個~可惜禁止攝影,這裡的茶室沒有嚴格的擺設要求,以功能性為主。

天授庵,整個南禪寺楓葉組合最漂亮的庭院,也是遊客最多的地方。

這空間利用,這標準的不能再標準的透視效果(我彷彿都看到透視線了)!以深邃的背景突出楓紅……如果能讓我住在裡面,連骨灰放哪我都想好了……

庭院部分,枯山水配燃似火的紅楓。大半遊客在此處拍拍拍,但我覺得紅葉如果不搭配前後景拍出來額外單調。

已經層層疊染的小池,不知是否還有蛙兒撲通跳入~我的心~

翻了許久照片發現自己竟然沒有拍一張三門的照片,莫不是因為藤堂高虎的供奉覺得不吉利就沒拍?(這傢伙克主換工作可稱戰國無雙……)

付費爬上三門城樓,正面所見是法堂,有蟠龍的藻井(頂上)和釋迦三尊像

從上觀看可知天授庵楓葉多麼熙熙攘攘……

著名的琵琶湖疏水工程水路閣,打卡勝地,明治西洋建築大正浪漫。

相比天授庵的熱熱鬧鬧,南禪院就顯得清淨許多,它的庭院略顯幽暗,以水池為中心,楓樹環繞兩側,茂盛的遮蓋住了池頂,陽光很難投過來。

著名的方丈庭院,下圖是大方丈庭院,也是小堀遠州的代表作,相比於前一個鶴龜之庭背景的鬱鬱蔥蔥,大方丈庭院更加簡潔清靜,即便背景還有房舍遠山,也營造出一枝獨秀的靈動氛圍。

我在整個方丈庭拍了不少照片,基本都不滿意。小堀的枯山水簡直是攝影愛好者的難題,如果用廣角打,必然畸變,如果只取區域性又無法展現其闊達生動,如果用無人機俯拍又與設計本身相違背(枯山水一定是正面視覺觀景),再加上枯石、草木與沙礫地面的光比……唉,大概也只有官方允許架上三腳架移軸加軌道的大畫幅才能全部採下吧。

大寧軒其實是在入口處金地院旁邊,早上到的時候還沒開。我們逛完南禪寺主體又特意繞回門口去看了這裡。除了主屋廊下的紅葉石燈景緻,主要還是以池潭青苔為主的,庭院不大,看官方照片,反而覺得夏天“青苔滿階砌”反而比紅葉更好看。

對南禪寺最大的感受……帶好現金,別穿綁帶的鞋子(我一路都在脫鞋解鞋帶穿鞋繫鞋帶*N次)
在南禪寺後面不遠的野村美術館(就是野村證券那個野村自己開的)也不錯,我們去的時候正在搞茶器展,雖然東西比不了國家官方的美術館,但策展做得不錯,對其收藏的茶器都寫清楚了傳承來歷,我特喜歡的南宋大天目黑色茶碗(建盞的前身)就是展覽的核心。展覽還佈置了一個特別標準的裡千家茶室(可惜沒法拍照,那個茶室簡直完美!)。而且對於展覽該有的科普也做得很好,比如日本各種燒窯的形成和發展總表,地圖總結各地的名窯。

安樂寺:門票500円/人,只有4-6月、7月25日、10-11月楓葉期的週末才開放的小眾寺廟。

位置在銀閣和南禪寺中間,前身是淨土宗法然的兩個徒弟住蓮和安樂建立的,日本戰國時代再建,非長野另一個曹洞宗的安樂寺。很多人在它門口打卡但不進去,其實寺廟裡面不錯的。不大的庭院和主殿,精緻美麗的庭院,整個寺廟佈置很巧趣,。現在這家寺廟基本專司除病去痛護佑,比如每年的南瓜祭(心腦血管),祛除痛風的鹿之谷力,療傷救贖的地藏,還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寵物亡去供奉點。

即便週末人都不多,可以坐在主殿後慢慢觀賞,庭院非名家之作,但仍然讓人賞心悅目。

別看是個不起眼的小寺,背景故事可是超級熱鬧,涉及到鎌倉幕府建立一個重要關聯人物——後鳥羽天皇(當時已經是上皇)——前半生裹挾在自己爺爺手裡,後半生裹挾在源平武家貴族的漩渦中。他的兩個妹子鬆蟲和鈴蟲(聽賜名就知道以音律任職)因為聽了住蓮和安樂優美合歌,而決定跟隨上人剃度出家(真的不是J家飯圈麼?!)。神道教的後鳥羽上皇對於以信仰佛教為手段控制國家的武家本就不爽到極點,奈何自己兵微將寡想微操都沒機會。這次的事件正好給了他一個藉口,砍了兩個“J家”上人,還把他們的師父淨土宗的開創者法然上人和師兄親淨土真宗開創人親鸞聖人給流放了。只是14年後因為和鎌倉幕府直接開片兒失敗,自己連帶子孫也都被流放直至身死。

慈照寺/銀閣寺:500円/人
看著川流不息的人群,老公問我你不是說銀閣寺人少麼?!我說那是相對於金閣寺而言……

對比一下金燦燦的金閣寺~

銀閣寺本身建築還是很漂亮,不少人以為寺如其名會貼滿銀箔,實際看到之後大失所望。一種說法是當時財政緊張,放棄了貼銀箔的方案。另一種我覺得更靠譜的說法,作為東山文化的代表,銀閣寺表現的是幽深清寂的上層禪宗哲學,從設計初始就不會考慮銀燦燦這種風格。
頂上那個已經氧化銅發綠的鳳凰以前是寶珠,主結構的觀音殿仿照金閣寺的結構,但金閣寺四面都為同一結構,銀閣寺南北面單獨設定了唐門。另外原本庭院是夢窗疏石禪師仿照西芳寺的苔園設計,而不是是現在看到江戶時代開始採用的銀沙灘。

說到足利義政,現在文化界對其評價相當高。只不過這哥們當時對於文化的支援和我們的乾隆爺一樣,他的地位身份在這兒,提個大字說好,那些茶人、畫師、學者沒人會說不好,反正將軍給錢就好。更何況他當政期間,本來前任的路子就不算鋪得好,自己還特喜歡微操,一頓操作猛如虎,應仁文明亂如麻,餓殍千里民不聊生。他扶持的和得罪的大名,基本都成了締造戰國之亂最終根滅足利家的一份子。

爬上觀景臺,能看到紅黃綠掩映下的銀閣寺,可以想像雪景之時銀裝素裹會分外妖嬈~不過比起銀沙灘我還是更想看看夢窗禪師的苔原。

南禪寺 順正湯豆腐,食べログ3.59,大眾點評5星(口味8.6)
湯豆腐預約://www.tablecheck.com/shops/yudofu/reserve
預約的6:30的湯豆腐,順便提醒各位男士,如果把湯豆腐當主餐吃,最好提前吃些“橫”(四聲)肉打打底。有這個先見之明我們先跑去旁邊的烏丸國際會館吃了香腸和牛肉漢堡,那邊好像週末下午就會有國際美食集市,各國年輕人支出攤位做自己的拿手菜(基本都是肉、肉、and肉)。右邊這輛萌一臉的大眾小巴其實是個酒吧,側面車板放下形成一個簡易吧檯。如果週末來這邊推薦看看這個集市開沒開,味道還是不錯又很適合拍照。

從官網進入預約,選ゆどうふ下的ゆどうふ優先案內就可跳轉預約介面,會席是沒有湯豆腐的。他的預約和常規預約留好座位不一樣,只是提前把名字登記在冊,等人到了找門口的登記叫號服務員確認自己的名字,可以優先排進等待行列而已。所以現場還是要等有空的座位(至於國內那些付費的代預約服務是否需要排隊,不得而知,但從現場看沒有免除這條規則的),雖然有炭火可烤,但在京都郊夜等這20分鐘真心挺冷的……

幸運被領到榻榻米席(又要脫鞋?!),不過我們可不打算跪坐,叉著腿怎麼舒服怎麼來。現場點菜,我選的是湯豆腐月套餐,4000円/人,比花套餐多了八寸和造り(生魚片)。

上菜並沒有按照一定順序和間隔,但因為我餓了,所以很快就是上一道沒一道。以腐皮為主的先付(配有醃烤章魚、玉子燒、蜜蠶豆和豆腐玉子燒)還不錯,鯛魚和寒鰤魚的造り也很新鮮,雜燴焚合(燉菜)和烤豆腐串田楽(抹了豆醬)我覺得一般,特別是焚合,放涼的燉菜不太好吃啊。

不愧是豆腐店,進餚竟然是蔬菜天婦羅(明白為啥我建議吃點肉再來吧),芝麻豆腐小缽(這是我的最愛,濃厚還帶著微微的甜味像布丁一樣)。御飯和醬菜香物我都沒拍(沒事拍米飯鹹菜乾嘛……),怕吃不飽額外點了他們定製的清酒(甘口,精米度合55%的甜香型)和松茸湯土鍋蒸(被老公搶走喝了一大半),這兩樣都很贊,另外送的豆漿和豆腐布丁都非常好吃,特別是濃稠的豆漿。

主菜湯豆腐——絕對不是什麼順滑香甜(如果看過這種點評想吃的人,建議慎重,一開始對於它的定位就是錯的)。我之所以特意會跑來南禪寺順正總店吃湯豆腐,主要是因為去年在龍安寺吃的名物湯豆腐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家的湯豆腐是真正的順滑(至於甜——雖然豆製品富含的澱粉會與唾液產生甜味,但水平基本是形容山泉水的甘美的程度而已),所以我就很好奇京都名店順正的湯豆腐又會是什麼味道。

我對於順正湯豆腐的評價是順口有韌勁,帶著一絲的回甘。龍安寺的湯豆腐偏向中國的南豆腐,入口舌頭一壓就在口中散開,吞嚥起來就彷彿絲綢滑過面板一樣。而順正的湯豆腐口感介於南豆腐和北豆腐之間,質地的細膩和緊實融合一體,放入口中豆香濃郁帶著一絲清甘。實話實說初入口第一直覺其實很一般,想著“不就是豆腐嘛”,但沒想後勁十足越吃越覺得好吃。
比起菊水樓或勝牛,我無法推薦順正,因為湯豆腐比較挑人。這幾年被無數遊記吹成了京都必吃,什麼京都名產,甚至連哲學都扯進來,來用餐排隊的一大半都是中國人。但對於不少國人而言這樣的一桌子豆製品口味過於清淡了,且難以吃飽。吃了這幾天,它是唯一一家在大眾點評口味下9分的名店,就可見國人對它的接受度。特別是滿懷期待而來,卻覺得不如去7-11買一大盒關東煮來的舒服。隔壁桌倆國人妹子,剛上菜時候嘰嘰喳喳興奮不已忙著拍照,嚐了幾口後就安靜了,等最後吃完倆人彼此小聲嘀咕“你覺得好吃麼”,接著又雙雙沉默了……
美食這個東西從來沒有必吃,只有喜歡與否。200多塊吃一肚子豆腐究竟值不值得,發朋友圈說好卻騙不了自己的舌頭。想打卡拍照湯豆腐也不是個好選擇,畢竟豆腐就是豆腐,怎麼修也拍不成滿漢全席。

吃飽喝足在院子裡晃晃,畢竟前身是書院,建築物和庭院相當雅緻漂亮。不過話說回來,京都名店哪個不漂亮呢?

特別喜歡這個茶室,更偏向表千家,面對著庭院最美的地方。

第六天:醍醐寺-京之烤肉処弘-京都站

醍醐寺:三寶院+下醍醐+博物館:1500円,上醍醐還需額外付費。
日本真言宗醍醐派的總院,春秋兩季都很有名。因為地理位置較偏,而且周圍伏見稻荷實在太搶風頭,所以國人去的不多。拋開春垂櫻和秋楓紅不談,裡面數個國寶和重要文財級別的古建築是打卡日本古建築必到之處,更何況這裡還和日本赫赫有名的草根奮鬥代表豐臣秀吉息息相關。

三寶院,醍醐寺的塔頭,原本歷任主持居住的本坊,也是秀吉晚年沒事就來賞賞花的居所,有非常重的太閣痕跡,包括三方庭院都是秀吉親自設計的。常年開放的國寶表書院非常值得一看,三段式的書院造結構配合四蒔之繪,面積不大但空間感十足,多少能摸到當年太閣在此與覲見大名鬥心眼的影子。

比起夢窗疏石的清寂、小堀遠州的闊大、策彥周良的抽象,太閣大人的三方庭院可擔得起“生機勃勃”。大概因為以前種過地,所以池水盈盈草木夭夭。

趕上了本堂、奧宸殿的特別公開展,雖然建築面不讓拍,但轉過去才發現最美的庭院原來付費才看的到。

背後是奧宸殿,寺內的僧人正在給前一波客人講解,我就蹲在外邊看也許當年太閣大人也曾駐足的地方。

平時我不會刻意拍當地人(甚至會避開),只是這畫面讓我想到了“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雖然不是晚上),不自覺的就摁了快門。

這也是站在收費區才能看到的(果然是密宗的德行!)。

出了三寶院再看看烙印著“五七桐”的大門,回想太閣大人穿越一般的人生。如果秀賴早些出生,如果秀賴是寧寧的親兒,比起保守謹慎的德川幕府,狼子野心的豐臣一門傳承而下,大概就是朝鮮乃至中國的大不幸。

進入仁王門,右手邊是醍醐寺五重塔,真正平安時代的好東西(951年竣工),而且一直儲存至今奇蹟般沒有毀於天災人禍,也是京都最古老的木造建築。塔簷出簷深遠、佔比較大的塔剎(頂上那個天線)和斗拱的一手跳偷心造結構都是唐風木構塔到日本後的變化。

斗拱二手跳為計心造結構,應該是不同時代修葺的結果。

同為國寶的金堂也是秀吉從和歌山遷建過來,歇山式的屋頂可以拉高,正面大門分為六扇。

雖然屋頂裡面椽柱還保留著唐式,但整體外觀已經是日本自己的風格。

不動堂門口楓樹密密匝匝,襯的菩薩面紅。

弁天堂這邊鄰水,春有垂櫻秋有錦楓,算是遊人密集的地方了。

無量壽苑——整個下醍醐我最喜歡的地方。弁天堂旁邊的清池水源自此處(估計就是上醍醐的地下水)。

苑池周圍長滿了青苔、蕨類這些厭光植物,外面的楓紅透過環繞的綠樹枝杈間,將幽暗的池水映成了紅色。

逛完下醍醐已經臨近中午,所以我在醍醐寺裡吃了很貴的齋飯。而我老公覺得這東西沒甚吃頭,滿心念著看完上醍醐回城裡吃好的,何況晚上預約了價格不菲的烤肉。
上醍醐不需要進下醍醐就可以到達,所以入口處需出示醍醐寺的通票,會有不同的票價。上醍醐入山時間是15點之前,看門的大爺一臉狐疑和擔心反覆用不甚流利的日式英文和我們確認路程距離,很快我們就明白為啥了……

所謂的上醍醐真尼瑪是上.醍醐!是要爬一個多小時山路才上的去的地方!
開始時候還是緩坡,不算很吃力。但很快就變成盤山的陡坡,山路兩邊都是高大的原始次生林,把陽光遮去大半。我揹著十斤的相機負重,我老公則從早餐後就沒吃東西,還穿著散步鞋——誰會想到跑日本寺廟爬山……(又不是高野)

當年秀吉舉行賞花會的原址,太閣大人肯定不是自己爬上來而是別人抬上的……爬到這兒差不多不到1/5的距離,看著google定位了直線還老遠的山頂……接著爬吧……
半山有個不動之滝,是自醍醐頂部引出的山泉小瀑布,嚐了一下倒是挺好喝,此時走了一半的行程。
沿路上碰上了不少日本本國遊客,都是上山拜拜的而且有備而來,人手一隻登山杖,只有我倆完全沒有任何準備。在日本爬山有個特別好的習慣,遇到其他人都會互相問候“こんにちは”,也有互相鼓勵的意思。
終於在豐富的心理鬥爭、互相扯後腿以及較勁的氣勢下,我倆爬到了第一層山頂。

真正的……原汁原味的……擰開水龍頭就能喝的……醍醐水,附帶水杯可免費使用。
“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穌,從生穌出熟穌,從熟穌出醍醐。醍醐最上。”醍醐二字常被借喻為佛法中最精深的義理。水凜冽甘甜,兩個疲憊不堪的戰五渣忍不住各喝了一大杯。

這是爬上來的第一個獎勵:國寶清瀧宮拝殿,室町中期的建築,唐破風的檜皮葺捲棚和博風板。

第二個也是最大的獎勵:國寶藥師堂,平安時代的建築(12世紀)。

真的沒用釘子也~~榫卯結構~~一手跳計心造的斗拱,椽昂再加一層,行程兩層屋簷結構,更強調了飛簷的深度。

看到這個好東西,也不枉費一個多小時爬上山。其實後面還要再往上爬1.5公里,有兩個安土桃山的建築如意輪堂和開山堂,兩個戰五渣看著蜿蜒而上的樓梯,嚥了咽口水:“算了算了,安土時期的不看也罷!”“就是就是,平安時代都看過了!15几几年的重要文財,沒看頭沒看頭!”(吃不著葡萄所以葡萄酒是酸的嘛!)

上山是腿肚子轉筋,下山是膝蓋骨打顫。看著這破路,開始懷疑自己是怎麼爬上來的。此時我倆的腿早就累得不聽使喚,只能側著身子一點點蹭下山。路上碰上最後一對往上爬的日本夫妻,和我們一樣明顯沒做好爬山的準備,我鼓勵女孩:“not so far from the top of mountain , 頑張れ!” 希望他們順利登頂吧。

下午快五點,終於看到出口,淚奔~像見到聖光一樣!衝上公交車直奔京都站,心裡只有一個念頭:要吃肉!

京之烤肉処 弘(祗園山名庵店),食べログ3.57,大眾點評5星(口味9.1)
該店預約: //yoyaku.toreta.in/yamanaan/#/ ,其他店需要通過 //yakiniku-hiro.com/ 進入找到對應入口進入預約
祗園山名庵這家店前身還是個120多年的料理名店,店址也是百年町屋。但當時餓的兩眼放綠光的我們完全顧不上這些,喉嚨裡恨不得伸出手要吃肉!

超級好吃,幾乎每一塊肉都香的要連舌頭一起吞下去。

預約的是10000円/人的套餐,海膽牛肉、和牛壽司、廚師長嚴選鹽燒拼盤:特選日式牛排和嚴選日式牛排兩種、廚師長嚴選醬汁烤拼盤,最後還嫌不夠又要了兩種肋和肩兩種部位的和牛肉,山葵也是服務員現場手磨的。照片不是全部,有一部分根本沒顧得上拍照就直接上烤架進肚子了,沙拉、前菜、甜品這些沒肉也沒必要拍。
服務只能說一般,因為能清楚的感覺到對方雖然殷勤周到臉上笑嘻嘻,肢體表現出的卻是mmp。但是只要能把這樣的肉端上來,晚娘臉我也選擇視而不見!

讓人很意外的是這三種日本本地酒,都是相當有水平。第一杯紅葡萄酒是山梨的,甜度低丹寧略高,酒體充滿了如玫瑰香葡萄一樣的甜香氣息,十分適合女孩子喝,遺憾的是作為餐酒它的香甜略搶戲,不適合配烤牛肉,配味道淡的乳酪會更加出色;第二種長野的白葡萄酒水平已經可以媲美一些aop的餐酒,萬能佐餐用;第三種長野的紅葡萄酒則甜度略高丹寧酸低,酒體要更加醇厚,配紅肉剛剛好~
酒足飯飽爬回酒店睡覺!

其實是這幾天在京都站拍照片,因為第六天景點少就都放這兒了。
這次就住在京都站旁邊,充分體會了有多方便。無論去哪都可以從這裡出發,很多地方還有直達路線。吃飯購物就更別說,各種名店都有。而且建築景色極其好,又有各種可以拍照打卡的地方,除了對路痴不太友好(逛了五天我都還會迷路)。

明明古典派的城市卻擁有鋼鐵設計感的中心車站~深藏不露的叛逆?

即便沒有燈光映襯,清晨也有好光景,是不是有點貝律銘的感覺~

從地上的漫步走廊可以看到京都塔。

離聖誕還有一個月就早早把巨大的聖誕樹佈置出來,晚上亮燈時變成了很多情侶打卡聖地。

向上步行道的彩燈會變換出各種京都名勝,非常漂亮,遊人沿階上下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

京都站

晚上的空中漫步走廊就是時空穿梭燈光秀。

第七天:嵐山一日遊-大阪燒

今兒是走哪哪都人多的一天……嵐山是京都本地人沒事也會跑來晃一圈的地方,擠的讓人疲憊啊……(前幾天的順暢,讓我倆幾乎忘了紅葉季是京都人最多的時期之一)

給大家推薦一個拍嵐山小火車的好地方。8:40左右,jr嵯峨嵐山站下車(往馬堀站方向),雖然不少遊客此站下車,但大多急匆匆的去排隊買票或者趕這趟首班去了。別忙著上樓離站,往站臺最後走,就能直接看到僅隔一個鐵道的嵐山小火車(可以一直走到和紅色車頭平行的位置)。因為這個時間是首發,做好準備的火車會停在這裡直到9點多鐘的發車,可以敞開隨便拍。

整個小火車中最萌的就是馬堀站這些汙力濤濤的狸貓!

旺季想要做嵐山小火車還是多花錢淘寶訂票,出來旅遊最寶貴的就是時間和體力。週一早上不到8點半我去嵐山站取票,現場買票的人已經排到了車站外面拐了幾個彎,買上的車票基本要到中午以後了。
我是從龜岡站回到嵐山站,一路車速並不慢,鐵道兩邊間歇有茂密樹叢,還時不時地鑽山洞,相對的車座位非常狹窄站起來很不方便,幸好中間一些景點火車會停下來介紹趁機可以拍,比較有趣的是中途會有扮演天狗的工作人員亂入,還會拿遊客的手機自拍。至於景色真的是被炒出來的,除非紅葉滿山或者櫻花全盛才有些看頭。試想將畫面中的紅黃色換成綠色該多麼乏善可陳,可能連北京的龍慶峽都比不了。
這樣的景色如果再讓我排隊個把小時買票,大概率會罵街吧……

下車後不同於一般遊客,我們先繞了一大圈好容易在龜山公園角落找到周總理詩碑。然後返回穿過嵯峨野竹林奔天龍寺。

鏡頭再稍微往下一點……就是黑壓壓的人腦袋……即便如此陰暗不見陽光的地方,在嘰嘰喳喳的聲音中也只覺得十分歡樂。

天龍寺:庭院500円/人,其他沒去大概還要800円/人左右
臨濟宗天龍寺派本宗,雖然在鎌倉時期就已經立寺,但現在的天龍寺絕大部分建築都是明治重修的,而且似乎刻意沒有回溯古制,帶有明治特有的東西方混合的建築風。真正古老的只有夢窗疏石在這裡留下的曹源池可以窺見700多年前的一貌。

“雖然只是曹源一滴,但即是曹源一滴……”
整個天龍寺上下里外擠了差不多半個嵐山的人潮,反正曹源一滴我們已經看了好多滴,趕緊跑步逃離。

寶嚴院:依稀記得500円/人
臨濟宗天龍寺派的塔頭,在天龍寺側後面,離主要遊覽線路有點距離,所以人真心不多,至少還是有空間讓人慢慢看慢慢拍照。

策彥周良的獅子吼庭院,左臥石象徵舟船,卵石則為苦海,立牌所指皆是苦海中所遇阻礙——世間繁華與虛妄。意為既然苦海中艱難前行,何不聽從耳邊如獅子般威服的講法聲,看破過眼雲煙幡然頓悟。

與獅子吼相對的一棵甚囂塵上的紅楓,是苦海中的片刻休息?是頓悟後的酣暢?亦或是亂花迷人眼的虛華?這就不得而知了……

寶嚴院有個不錯的茶亭,裡面的茶室做的相當規整,可以坐在裡面喝著抹茶吃落雁。

一路走出天龍寺範圍陽光、蘆葦、楓葉,都剛剛好!

中午隨便在嵐山商店街那邊扒拉了一碗海鮮魚生飯,連店名都忘了,就記得在天隆寺旁邊的嵐山站旁邊,想著不要排隊浪費時間,就隨便吃點,卻意外地很好吃!

常寂光寺:500円/人
日蓮宗的寺廟,也是嵐山的熱門景點,但比天龍寺人還是少了許多。嵐山從平安嵯峨天皇時期開始,曾是皇家貴族的度假勝地,現在大部分寺庵都可以追溯到當時的別墅宅邸地基。常寂光寺的一部分就曾經是編纂小倉百人一首的藤原定家的宅邸,他在此有首很有名的和歌“偽りのなき世なりけり神無月誰が誠より時雨そめけん”。用我的渣日語翻譯大概:“誰以誠意破虛妄,神無月中降時雨。”(神無月是日本舊曆10月,一般是講八百八十萬諸神聚在出雲一起玩樂開尾牙,所以凡世中這個月是沒有神的),還建了一座時雨亭(已倒塌)。

現存的整體建築都是在安土桃山末期建立的,還有一些是遷過來的。從藤原家別墅到寺廟建成,最大的功臣就是關原之戰中直接挖了豐臣家地基的小早川.戰神.秀秋。

常寂光寺種的基本上是好脾氣的楓樹,即便氣溫十幾度也早早的紅成了一片。

金堂的後面有一處供遊人歇腳的走廊,庭院意外的清靜美麗。

多寶塔算是常寂光本寺原造的最早建築(仁王門是遷移過來的),造型是日本特有的寶瓶造(根據中國宋明流行的攢尖頂衍生而來)。檜木葺頂,與國內這種型別四角或八角塔不同,塔身都是圓形結構,算是學生有樣學樣後自由發揮的結果。

厭離庵:500円/人
原本也是藤原定家的一個別莊之一,小的不能再小的寺,甚至我懷疑這裡供奉如意輪観音只是為了能成為臨濟宗天龍派的下院。500円能看到的還不如天龍寺的曹源池大,至於是否值得見仁見智。

厭離有兩種解釋,一說是不想離開,來到這裡就對於塵世心生厭惡,只想在這裡每日修禪理佛;

另一說是快快離開莫要久駐,在這陰森無光的庭院久了,恨不得立馬去紅塵中滾上一遭。

出了厭離庵就開始下大雨,而且我倆身上的現金也幾乎告罄(這就是我之前說的,去景區最好準備充足現金,門票什麼的都要付現)。於是頂著大雨趕回jr站,準備坐車回家。嵐山站旁的otaku鐵路宅中心和扭蛋花掉了最後的現金。

這莫非是第三新京都!!場景佈置的相當大,幾乎涵蓋了京都所有的知名景點,非常有意思。

老公興奮的在裡面玩了半天,出來以後沉默良久突然冒出一句:“雖然我喜歡內燃機車,但終於承認了自己的內心,我無法忽視蒸汽機車的美!”

好可愛啊……能收集齊也是強者!

幸好機器壞了,投幣不出扭蛋,車站商品銷售人員開啟讓我按照錢數隨便挑,不用賭運氣抽就能湊齊京都限定的狐狸武士~正好配我之前買的真田丸上田城多摩君~

千房大阪燒 京都站店(AVANTI B1):食べログ3.06,大眾點評4星半(口味8.5)
之前在大阪道頓堀吃過一次千房,大阪燒本來就是相對廉價的吃食,口味水平有極限,這家我覺得食材水平和道頓堀那家差不多,但服務要差一點。不過連著3天都是京都名店,今天就要回歸樸素~

碳水化合物表面覆蓋著碳水化合物包裹著碳水化合物,今天就是要不健康!

脂肪烤豬肩肉!還是碳水的芝士土豆!

第八天:比叡山-拉麵小路

今天原定計劃是要去某人心心念唸的琉璃光院,順便體驗了一把比叡山電鐵,車廂復古很漂亮,可惜滿滿一車人的目的地都是一個——終點站的琉璃光院。打從做行程攻略那天開始我其實一直做心理建設:要看就要排隊等。但實際到了現場,看著密密麻麻的幾截長隊,要等2個多小時以上的排隊時間,我們果斷萎了。雖然網傳照片確實美不勝收,但它實際的建築我們也大體知道,時間價效比就有點低了。閒逛到比叡山纜車售票處後,我倆決定直接改成比叡山一日遊。

除非自己有車否則上山必須要先乘坐這個叡山纜車,到了半山腰再換成索道到山頂,就可以乘坐巴士去其他山頭,下圖是比叡山的交通說明,超級推薦坐這趟纜車索道玩玩。

比叡山注意事項:1、春秋多穿點衣服,山上氣溫至少比京都市裡低5度風又大,我們晚上下山的時候差點凍成冰渣兒。
2、首次在山上乘坐巴士下車時跟司機買比叡山一日巴士券(1000円/人,當日山上無限巴士乘坐即時生效,司機爺爺英文都能聽得懂,他們很高興客人買券,也會準備零錢)。比叡山上連帶吃飯分四大站(想逛完都要下車),單站收費要比京都市內巴士貴得多,如果刷icoca單人單程從巴士中心到橫川就700多円,這個差價不同於京都市內用一日券省個二十幾塊rmb,該券在買延歷寺門票的時候還能打折
3、巴士半小時一趟,16點是回到山頂纜車處的末班車(每一站都有巴士時間表,非常準時),如果以巴士利用為主一定算好時間遊玩以免白花時間在車站傻等,特別注意別錯過末班巴士。
4、每年1月-3月巴士停運,如遇到下雪還可能臨時封山參拜關門,自己如果沒車這段時間就別去了,除非打算徒步拉練。

換乘索道之後,明顯感覺在空中隨風擺動搖晃,一路能盡情眺望京都市景,以及欣賞山上或紅或黃的樹林。
找巴士站坐車去看延歷寺,路上看到的昭和朋克氣象塔(大概是氣象塔吧)。

比叡山延歷寺:通券700円/人,國寶館500円/人
我們的走法是先到最末站橫川中堂,再慢慢往下逛,這次還遇上鬼太郎特別展出,一路順帶收集印章。
密宗天台宗的總本山,號稱日本佛教母山,於788年由最澄創立,與空海的高野山並立的密宗兩大派,也曾是日本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佛寺。
現今的延歷寺早非當初的比叡山,鼎盛時期連峰千坊數萬僧兵(對任何當權者都是無法忽視的影響力量)在協助淺井長政後被信長圍起來燒了個乾淨(只有少數僧人偷運佛像到秀吉軍營求開恩得以倖免),他的第六天魔王佛敵名號也由此而來。火燒比叡山為越演越烈信長包圍網火上澆油,所以他咬牙切齒10年踩平石山本願寺,也為後來明智光秀的本能寺之變織田勢力傾滅種下了因緣。
因為這段歷史變故,主體建築基本都是江戶乃至近代復興重建的,比如下面這個橫川中堂是昭和時代的重建(佛寺用神明造樣式,看著跟神社似的……),除此之外也就是四季講堂值得一看。

比叡山的建立者最澄曾經公派遣唐學習,但只能固定在一寺而且時間很短就必須回國(八個多月)。所謂學習過程基本就是抄經(當時來中國學習是把能看到的字全都抄回去),對經典本意來不及求甚解,遠遠比不上做好學習大綱有備而來且自費自由的空海能得真傳(空海不僅在中國留了兩年,螞蟻腳到處跑,長安醴泉寺和青龍寺都有留駐學習,還學會了梵文)。
經書這玩意如果沒人講解幫忙參透,基本屬於每個字兒都認識組合到一起就不知所云的天書。等空海回來之後,失去天皇庇護的最澄為了能開密宗戒壇,只能反過來拜比他小7歲的空海為師,從他那裡抄學習筆記。
最澄的優點是善於經營,不僅是朝廷關係,在與更早傳入的東大寺“地頭蛇”的爭鋒中也一直是最前線,其遺志甚至改變了當時日本朝廷佛教管理法規(獨立受戒,也是天台宗最自誇大書特書的地方)。
幾經折轉兩方都找到山頭開了自己的宗派,但在學識傳承水平上到底有“真打”和“影打”的差別。最澄自己的愛徒醉心空海的學問成了迷弟離家出走,學識威望也是空海甚於自己;而對空海而言,最初與最澄的傾囊相授多少有點“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意思,明顯官方更青睞最澄(社會活動也是比叡山那邊搞得紅紅火火)。最終從書信互懟發展到空海拒絕借書和為最澄灌頂,兩方鬧掰。所以說同行是冤家,何況僧多粥少蛋糕(石高)就這麼多。
放現在就是經典相愛相殺好cp!

橫川中堂環境幽靜,因為比京都市內冷,楓樹都已經紅的很漂亮了。

午飯是在峰道巴士站旁的峰道餐廳解決的,地雞卵炸豬排味道相當不錯,而且可以盡情的欣賞琵琶湖的美景。

“琵琶湖真美啊,一定不能讓柴田勝家看見!”——by羽柴秀吉(秀吉:我沒說過!)

西塔進門走不了多遠就是弁慶堂兩肩一擔挑的常行堂和法華堂。

這種兩邊建築結構一樣,由中間迴廊(命名是以平安時期力大過人的僧兵武藏坊弁慶)連線,讓本來平面的建築佈局多了立體感。

釋迦堂,目前延歷寺最古老建築,是秀吉在1595年把三井寺園城寺金堂移過來的,整體造型和醍醐寺金堂十分相似。
上層路線走得好、又可以獨立受戒,大批僧人到比叡山學習、研法。別看最澄為了徒弟和空海吵得不可開交,但是比叡山對外人才培養倒也開放不侷限本門,也因此淨土宗的開山祖師法然、淨土真宗開山祖師親鸞、臨濟宗的開山祖師榮西、曹洞宗的開山祖師道元、日蓮宗的開山祖師日蓮等等都曾在此修行學習。書院考出幾名進士都可名滿天下,何況這麼大把宗師級的人物,佛母之名也算落實。

比叡山的佛像博物館在東塔的入口的國寶殿,裡面藏有不少平安時期的造像(代表了比叡山興盛時期),要單交500円/人,但值得一看。
東塔最大的看點就是寬永年間按照德川家康指示重修的根本中堂,目前正在改建中,外面結構全部包起來沒法拍,堂內只有改修部分開放照相。

清晰地看到建築內部屋頂的結構、榫卯設定,日本在古建改修方面做的真的很出色。

工程設立相應的展示和講解,讓參觀者更瞭解改修流程和操作。

這次和鬼太郎原畫特展一起公開的大書院是明智時期修建的,天皇曾經來此學習佛教,一般是不對外開放。

書院裡面的結構是標準的日式書院結構,深邃幽靜,被佈置成了帶鬧鬼效果後真有點滲人(紙窗拉門會出現鬼影、還有音響配合)。票價1000円/人,真心不便宜,但看了那麼多原畫、友禪織繪非常值得!

我把7個不可思議印章都收集齊了~但沒注意印到宣傳頁正確的地方集齊七個可換贈品……555……

黃昏坐纜車下山~氣溫此時不足5度……

從比叡山俯瞰京都日落~

又冷又餓又累的狀態下,當然是吃一碗熱乎乎的拉麵最棒啦!有人說拉麵小路純是給觀光客的,也不盡然,至少食べログ上面東大、富山、博多一幸舍這些店評分並不低,也都是本國人的長評,放心吃就好了。

京都拉麵小路-富山ブラック 麵家いろは:食べログ3.28,大眾點評3星半(口味7.7)
這家店的問題是對於中國人而言太鹹了,他的黑醬油口味國人大多吃不慣,所以是少有的大眾點評比食べログ評價差的。可能我們有一種錯誤印象認為日本飲食清淡,其實日本人的平時餐高碳水、重油鹽(他們只是吃辣的時候戰五渣),心腦血管患病比例一直是亞洲前列。如果能接受較重的口味他家的豬五花相當值得推薦,又大又厚的一片,還不油膩,入口滿嘴香,非常滿足。

第九天:宇治吃兩家-平等院鳳凰堂-再吃一家

今天行程安排是在宇治悠悠閒閒吃一天,吃累了就去平等院鳳凰堂看看,晚上直奔東京。把行李存在京都站,然後坐jr出發!

中村藤吉本店 宇治本店:食べログ3.68,大眾點評5星(口味9.2)
上次下午到宇治只有半天,根本顧不上排中村藤吉的隊,所以只吃了伊藤久右衛門,這次10點就直奔本店。很多人是逛完稻荷神社再來宇治,過了中午排隊一般以小時計算,一早去吃人比較少。
總共排了不到半小時吧,外面排了20分鐘,叫號進屋後又等了十幾分鍾就可以上桌了。

這麼不容易吃到自然要多點一點:我點了抹茶蕨餅、秋限定的焙茶芭菲和鯡魚抹茶蕎麥麵,老公點了最有代表性的抹茶果凍。

焙茶芭菲裡面有栗子、甜芋頭、白玉糰子、莓果、冰激凌和戚風蛋糕~其中甜栗子相當可口,滿滿一竹筒吃下,大満足!鯡魚很香,抹茶的蕎麥麵又很清香筋斗,麵湯更是爽口的不得了~這就是秋之味,噗咻~~

抹茶果凍又嫩又滑(偷了一口),蕨餅基本都是老公幫我吃完的,唯一的問題就是提供的紅糖蘸料太甜了,反而蓋過了抹茶香,微微沾一點或者不沾是最好的。

離開之前看到這麼棒的一個書院造房間。這家吃完了,所以向下一家前進!

辻利兵衛 本店:食べログ3.57,大眾點評5星(口味9.1)
這家店是真正的逼格,從jr宇治站往景區反方向走,隱於市井之中。1860年初創,雖然後來宇治隨著幕府的瓦解一度衰落,但當時的初創店主仍然堅持購買了茶園,一手把店鋪經營成名店。除了常規的店鋪、和果子,他家還有不少罐裝茶飲能在自動販售機上看到。

穿過白色的大門,映入眼中就是這賞心悅目的院景。

從雲縫中露出一點陽光,蘆葦草熠熠生光。

店裡幾乎沒什麼人(大部分遊客只認中村藤吉和伊藤久右衛門),服務員英文非常差(選單有英文),幸運的趕上窗邊座位,可以一邊看風景一邊喝茶。不過似乎有時間限制,不能久待。

因為剛吃過甜的肚子已經漲了,老公點了名為榮西的攆茶,我則要了名為宇治的煎茶,兩種茶的泡法都超級麻煩(幸好有英文說明),隨茶還搭配一個上品鮮點心。因為這種和果子基本都是用富含水分的豆餡或白玉粉做成,必須當天食用,不能過夜(存放也有很嚴格的要求),所以稱為鮮點心(與之對應脫水更適合存放稱為乾果子,有的時候乾果子放一天反而會更好吃)。像這種搭配飲茶現吃有造型講究的又稱為上品鮮點心,在點心店都是一個個賣,價格不菲。
鮮點心在日本老式和果子店非常講究時令和地域,比如左邊我的點心應該是茶梅(一種山茶花),右邊我老公的是銀杏,都是京都應景冬季的果子(如果是北海道,冬季就不太可能用這兩種,可能會用“柴薪”和“雪兔”)。有些是只有在特定時日會吃的,比如著名的水無月,每年6月30日各個神社“夏越祓”(類似中國的民俗祓禊)那天吃代表消暑息災。

茶梅主要以紅白小豆混合白玉粉的練切餡兒為主,中間裹上漉餡兒(豆沙);銀杏則是白練切餡兒加入蛋黃製成。之所以我倆的點心不一樣大概因為性別對應。
為了配口味偏苦的綠茶或抹茶,所以鮮點心大多比較甜。會因為原材料和職人技藝水平不同有口感的差異,但用料較為單一即便外形千變萬化,口味風格萬變不離其宗,比起味道更注重形式存在的和風典型。
可惜我實在沒肚子了,不然絕對要嚐嚐他家的招牌抹茶蒙布朗!鮮點心偶爾吃一個裝逼就行啦!(下次絕對要吃到!)
“茶骨梅魂堪忘寒,潸人一夢到暮春……”茶梅詠歌
“此季不僅悽清色,亦有金香暖口心……”銀杏詠歌 ——by 我老公

樓上房間也非常有範兒,下次希望能進這個茶室喝茶。

這裡面應該是接待團體客人的,有各種表演茶藝的道具。

平等院鳳凰堂:600円/人
吃飽喝足需要逛一逛才能繼續吃,上次來沒帶相機,而且人莫名的多,這次特意帶著單反再逛一次。
毫不誇張的說,平等院鳳凰堂是日本最美的建築。受中國影響深遠的寢殿造建築風格,是日本自我發揮最好的一種古建築結構,強調空間高低組合、對稱、與水泊景物的融合,本來就是“美人胚子”,鳳凰堂在保護和修整還一直做的特別好。

這是我所有照片中最喜歡的一張!不說了,請慢慢欣賞~

這恰到好處的對稱美感~

每一個細節都是完美的!

兩隻鳳凰展翅欲飛。

通圓 本店:食べログ3.49,大眾點評5星(口味9.1)
在平等院盡情的對著如此美人流口水之後,決定去最老的茶店為這座茶之大乘的小城之旅收尾。
通圓——800年資歷的老店(平安時代創店),茶店就在宇治大橋邊上,現在的建築是江戶時代町屋遺留基礎補建造的。建築的造型是江戶時代初期的建築方法,用粗大的屋樑支撐儘量減少使用柱子,以便讓人更方便的進店喝茶。

據傳秀吉、家康都曾在此地喝茶駐足(估計都是上洛或出兵的時候吧),一路講古而行的我們怎能不來體驗一下?

相比之前的兩家店,通圓的選單十分古拙傳統,我點了烤年糕芋頭紅豆湯,年糕烤的外焦裡嫩,芋頭也很香甜。

老公點的蕎麥麵,湯頭香味十足,味道紮實非常好吃。她家服務一般,服務員都扳著晚娘臉,等了一會才拿選單過來。宇治整體的服務水平比京都差一些(服務最熱情周到是奈良),空盤、空茶杯基本不會主動處理,但這不妨礙我喜歡宇治這個城市。

源氏物語我從未讀完過……主要是描寫辭藻繁複,再加上模式經常雷同,太催眠了……

宇治小城真的是要啥有啥的漂亮。

回到京都站老公要吃和幸的炸豬排,我因為一天的胡吃海塞嚴重消化不良,就只能看著他吃(連拍照的慾望都沒有),然後新幹線奔東京去。
東京的酒店為了照顧一早直奔東京國立博物館選在上野站附近,徒步就可以走到博物館,獨立衛浴小的可憐的三人間(雙人床加一個上鋪)600多一晚,好久沒睡上下鋪了。

第十天:東京-臺場-總之還是吃

幸好臨開門就趕去東京國立博物館,至少不用等候入場就看展,等我們中午離開的時候門口排隊的人已經看不到隊尾了……

上野站的鐵道~

午飯在上野車展附近解決的,意外發現了一家/群不錯的店,四家門面合在一起,共用一個店面甚至午餐都是一份選單,價格平實的居酒屋。在食べログ上和大眾點評上我都沒找到全部(只有一家),大概評分食べログ在3-3.1之間,大眾點評大約3星半-4星半(口味8-9之間)。

魚O……牛O……貝O……這名字……僅僅能查到牛O……

環境其實蠻有日本排擋居酒屋的感覺,白天可以混著坐,晚上就是吃哪家坐哪家(也可以點別家菜),收銀雖然分開但彼此會互相協調找零,可以刷卡。

中午點了他家的迷你飯,1000円任選兩種(我選的是魚生飯和白身魚天婦羅飯),味道不錯決定晚上來這裡吃正餐。

雖然第一次來東京,也有不少好地方應該去,但是果然第一想去的還是臺場高達基地!

歷代主角機啊啊啊啊啊!

膠老的天下!膠老的天下!膠老的天下!簡直太幸福了~~~幸福的結果……就是一個沒忍住,買了三大盒臺場限定彩透(沒辦法,淘寶的限定彩透加價加的特別狠),老公惡狠狠的說:你自己扛回去!

臺場

等比例獨角獸果然讓人激動不已,不過左邊內裙甲的燈程式設計應該出了問題,現場看別的都是紅色精神力感應時候,它變成了藍色的……

晚上繼續去那家吃,把白天看到選單上想點的東西都來了一遍:

1999円的金目鯛(而且是最後一條),鮮美的無可挑剔!

2999円的金槍魚中段一斤,唯一的問題是捕撈處理放血的沒做好,不過這個價格要什麼自行車!

味增煮鱈魚也很好吃,美中不足是金槍魚魚腩天婦羅有些膩。
最後算上點的清酒和梅酒和消費稅,如此奢靡的東西吃了不到1萬円!(旁邊桌五個大叔點了我們的一半數量,邊吃邊喝酒慢慢聊天……絕對不是我們吃的多,是日本人太戰五渣了!)

第十一天:回家-後記

一早收拾東西返回關西國際機場,這裡就有點糾結,如果當時我不定往返機票,那麼一個人要貴出將近2000塊。往返票雖然便宜,但算上買新幹線的錢也沒有省下太多(1個人省了不到1000塊吧),省錢還是省力就看個人需求了,不過下次也不會安排這種行程就是了。
總之,從東京回大阪的機場,加上中間的換乘(還趕上了hello kitty列車),也花了大半天的時間。
但是……

我把三盒都自己扛回來了(老公:行李是我扛的!)~堆膠一時爽,一直堆膠一直爽!

還買了一堆亂七八糟的紀念手辦、擺件、玩意兒……比如這個……
為啥給中國人安排的航站樓沒有什麼購物點啊!(好多中國阿姨超失落的!)這還是骨子裡做生意的大阪人嘛!

回家的路上我們一路各種回顧在日本吃到的好吃的,討論移民日本的可能性。到家之後,十個串兒十個筋兩大肥腰下去之後,倆人異口同聲的說:我們還是隻做精神關西人就好了!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