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扶林水塘是中國香港第一個水塘,位於薄扶林近置富花園的一個山谷,薄扶林郊野公園之內。它分為上下兩塘,總共的儲水量約為26萬立方米(約6800萬加侖)。

在開埠初期,香港市民食水來源主要是來自附近的山澗溪流或自行開鑿的地下水井。隨著城市發展,人口急劇膨脹,這些原始的供水方法開始不勝負荷,而且井水亦易受汙染,引致痢疾,開拓水源遂成為當時港英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
香港缺乏天然水源,而且可供開發的土地又有限。所以在無計可施之下,政府在1859年10月14日毅然懸賞1000英鎊,尋求解決食水問題的方案,並打算撥款25000英鎊作為該項水務計劃的經費。
1860年2月29日,當時任職英國皇家工程部的文員羅寧(S.B. Rawling)建議利用薄扶林谷的形勢,蓋建水壩攔截薄扶林谷地的雨水以供民飲用。最初的建議包括一個3000萬加侖的儲水庫、一條17400英尺的引水管、一個儲水池,以及連線儲水池的輸水系統,並設立30個供水點和125個滅火龍頭。
政府在初步接納建議後,於1860年7月10日正式通過法例,由政府負責向市民提供食水。但為節省開支,政府將建造費用多次削減,以致水塘的容量從原先擬建的3000萬加侖大減至200萬加侖。
第一個薄扶林水塘終於1863年竣工,成為香港首座儲水庫。雖然水塘落成,但由於水塘的容量太小,根本不能解決食水問題。因為根據當時的估計,全港每天的用水量為50萬加侖。因此水塘在建成後,便馬上要進行水壩加高及擴建水塘的打算。後來,工程師威爾遜提出可在原址上游興建第二個水塘以提升儲水量。政府採納這建議,擴建薄扶林水塘工程於1877年竣工,儲水量增加至6800萬加侖。而集水區則擴充套件至416英畝,水塘輸出的流量每天可達200萬加侖。1866年至1871年的擴建工程,耗資22萬港元。
雖然水塘經過擴建,但亦未能完全解決香港食水的需求問題。政府因而興建第二個水塘──大潭水塘。之前汪哥已經做過大潭水塘的攻略。

交通:由於水塘位於港島西南邊,地鐵不能夠直接到,所以建議谷歌地圖來給大家建議公車路線。
汪哥住在東面,所以先搭乘地鐵到北角,然後換公交車38路直接到置富花園下車,正好沿著南港島線把海邊的風光再飽覽一遍。

下車以後,順著導航一路上坡。大約10分鐘的步行,就來到薄扶林水塘道入口。

從這裡開始,道路兩旁開始綠樹成蔭。不再暴晒難耐。

路過薄扶林郊野公園管理站,而公園入口就在前方。

薄扶林水塘多座建築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級,其中更有六項設施被列為法定古蹟:
前看守員房舍,香港法定古蹟,1860年-1863年落成,新古典建築風格建築物,配以中式瓦頂,現時為薄扶林管理中心。
量水站,香港法定古蹟,1863年落成,用作監測存水的流量和深度,以層列花崗石鋪築而成,設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的輸水隧道進水口。
石橋(四座),香港法定古蹟,1863年-1871年落成,位於水塘東部,以花崗岩建造,飾有半圓拱或平圓拱,反映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影響。
方形暗渠,香港二級歷史建築,1863年落成。
薄扶林水塘土堤,香港二級歷史建築,1863年落成,以黏土、碎石及沙泥建造。
配水庫通風口,香港二級歷史建築,1863年落成。
濾水池,香港二級歷史建築,1863年落成,位於水壩後。

繼續沿著薄扶林家樂徑前行。天氣依然比較悶熱潮溼,道路兩旁的涼亭供遊人休息補水。

路過一條小溪,給行山路途又增加幾分樂趣。

經過這個路口,可以選擇從小路折返家樂徑返回入口,抑或繼續前行前往平頂山頂。

很多人選擇坐車前往山頂,然後比較輕鬆的往下行方式去往水塘。這樣更加輕鬆,也更加適合帶小朋友徒步。
由於是週末,菲律賓的女工人們除了在公園和道路兩旁聚會,也有不少成群結隊一起爬山。跟他們友好微笑,他們也會友好的寒暄問候。
而一般遇到香港本地人,照面時候也都會熱情的招呼一聲早晨。相互鼓勁。

不到一個鐘頭的時間,就來到平頂山頂了。之前汪哥從龍虎山方向也徒步到過山頂,所以就不再多介紹了。

給大家推薦山頂的這家十分地道的餛飩店。如果覺得排隊人太多,銅鑼灣也有一家排隊很少價格很便宜。

奈雪的茶一定要來打卡,除了霸道橙汁,美味的點心也是bb仔們的最愛。(偷偷拍一張路人照片)

最後一個最新訊息:山頂纜車最近重新開始營業啦!
停駛翻新一年多,擁有134年曆史的香港山頂纜車8月27日再次迎客。穿梭於中環商業區和太平山頂之間的山頂纜車,是香港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是次翻新工程耗資近8億港元,更換了纜索、軌道、動力、控制及訊號系統,可有效達至全自動化水平。全新的纜車載客量提升逾七成至210人,車身換上「綠色新裝」,車頂改為透明玻璃,觀景視角更加多元。

若是首次乘搭山頂纜車,最高坡度可達25.7度的車程或許會讓你收穫類似玩過山車的體驗,但山頂纜車帶來的驚喜不止於此,因為感官獨特之餘,一路上還可飽覽維港美景。

中環纜車的山腳起點。
汪哥和汪嫂十幾年前第一次來香港旅遊就特意來坐纜車去山頂打卡。期待明年汪嫂和仔們來港的時候可以帶他們一起感受新的纜車魅力。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