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簡稱城大(CityU),是一所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 ,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八所高等院校之一,為粵港澳高校聯盟、粵港澳高校智慧校園聯盟、京港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滬港大學聯盟成員高校,商學院獲AACSB和EQUIS雙重認證。
香港城市大學前身是1984年在九龍旺角建立的香港城市理工學院,1995年更名為香港城市大學並遷往現校址九龍塘,1997年在原威靈頓中學舊址設立九龍灣分校,提供副學士及高階文憑課程。 2001年,於內地設立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研究院。2013年,設立香港城市大學成都研究院。
交通:九龍塘地鐵站。
地鐵內從又一城商場,直接通行到學校正門。
學校正門
進入學校之前,需要註冊登記。
注意:學校不對外開放參觀,除非是學生或者如果認識學生帶進去。
香港城市大學位於九龍塘的校園包括三個主教學樓(AC1,AC2,AC3)、康樂樓、蒙民偉樓、方潤華樓、鄭翼之樓、學術交流大樓、桃源樓、綜合運動場館,以及兩座高階教職員宿舍(南山苑、德智苑)及學生宿舍。
學術樓(一)於1989年至1994年分階段落成。樓面面積達63000平方米,當中包括116所實驗室、18個演講廳、課室,學校食堂,以及3個裝置完備的廚房。學術樓(一)以顏色來分割槽,分別是紫區、藍區、綠區、黃區及紅區。課室的編號也是依這些顏色來編號。
學術樓(二)原稱「城大專上學院大樓」,總面積20900平方米,座落於校園內綜合運動場館後的斜坡上,配備資源中心、設計室、電腦室、語言實習室、學生飯堂、課室、演講廳、影音室、多用途活動室和空中花園。
學術樓(三)包括有可容納600人的大禮堂、課室、資訊科技實驗室、餐廳、學習共享空間及辦公室等。學術樓(三)由本港建築所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三樓及六樓均可連線至學術樓(二),而五至七樓均可通往學生宿舍及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八樓及七樓也設有綠化帶。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CMC)位於歌和老街和達康路交界,則仁中心及學生宿舍對面,耗資5億7000萬港元建成,由世界著名建築師Daniel裡伯斯金設計。建築以白色外牆為主,外形「三尖八角」,中心內的顏色則以黑、白及棗紅色為主調,除2樓外,所有樓層均由一條幾何形狀的樓梯貫穿。大樓樓高9層,佔地7600平方米,實用面積13500平方米,最多可容納2500名師生。中心設施包括課室、教職員辦公室、師生共用的康樂及支援設施,更設有展覽廳、特定用途的實驗室和演講廳,配有先進的音像器材等裝置。
「五大樓」是指蒙民偉樓(蒙民偉樓),方潤華樓(方潤華樓),鄭翼之樓(陳益志大廈) ,學術交流大樓(學術交流大樓)及桃源樓(桃源Building),沿達之路及桃源街而建,包圍著學術樓(一)。其中,鄭翼之樓乃行政中心,大學主要高層之辦公位置也在此,周亦卿研究生院亦位於鄭翼之樓。學術交流大樓則是專業進修學院(SCOPE)所在。蒙民偉樓、方潤華樓、鄭翼之樓之底層分別設有不同種類之實驗室。有時會被視為學術樓(一)的部份。
康樂樓與學術樓(一)緊連,主體包含黑房室、運動中心、50米標準游泳池、學生髮展處、保健室、學生會辦事處、研究生會辦事處、燒烤場、山邊小徑等。
邵逸夫圖書館坐落於教學樓3樓全層,1984年成立,並於1989年遷入現址。圖書館由2006年至2009年間,進行了多項的翻新工程,包括更換照明系統、加設多部計算機、更換書架、修訂指示資料、加設討論區等。
電算服務中心坐落於教學樓(二)四樓,裡面設有多間計算機室,作為跟電子相關的學科的教學課室,並以英文字母區分。另外,電算服務中心亦為教職員和學生提供各項服務,包括免費使用計算機、手提電腦借用、免費列印檔案服務、釘裝用品提供等。中心也擔任整間大學的計算機管理員,負責各項網上或電子器材資料的整理和維修。
城大食坊(City Express,康樂樓5樓)、城軒(City Chinese Restaurant,康樂樓8樓)、城峰閣(City Top,康樂樓9樓)、Garden Cafe(學術交流大樓低層)、好味廚(Homey Kitchen,學生宿舍多用途禮堂B)、Delifrance(學術樓(三)3樓)、AC3 Bistro(學術樓(三)7樓)、Pacific Coffee Company(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3樓)。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