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一篇《一路向東橫穿美國—自然壯美西部篇》//imfw.cn/l/141207517。
應該說到美國自駕旅遊的人,95%以上的人到黃石國家公園後都會打道回府。南強三口就從這裡跟我們分手,他們繼續北上回溫哥華,我們剩下8人(其實第二天又少兩人,只剩六人完成全程橫穿任務)繼續東進完成橫穿任務!確實後面很快就要進入美國中部地區,那裡就是廣闊的大平原,基本上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不過記得十幾年前我十月中旬到紐約,去西點軍校的路上,滿山層林盡染,非常漂亮,希望這個季節到東部紐約州應該能看到紅葉了!
美國本土的地形特徵是東西兩側高,中間低,沒有東西走向的山脈,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地形區:
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構成的廣大高原和山地,包括東側落基山脈、西側內華達山脈和海岸山嶺,以及兩山之間的內陸高原和大盆地;
中部大平原:它位於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和西部的落基山之間,北起五大湖沿岸, 南接墨西哥灣沒岸平原,從北到南貫穿整個美國中部,約佔美國全部土面積的1/2.
東部:是阿巴拉契亞山脈構成的古老山地及大西洋沿岸平原。
從黃石公園東門外的科迪小鎮,再往東就進入中西部地區的達科他州,後面為遊記編排方便,特把中西部與東部統一放入《一路向東橫穿美國 ——城鎮秀美東部篇》中。看過西部的風景,進入東部看景色確實(除大瀑布外)慘淡無味!但城鎮都要比西部的有歷史有文化一些,可那些我又不懂。
橫穿美國西部篇《一路向東橫穿美國 ——自然壯美西部篇》行程為:
Day0:穿越前傳-美西最美公路
Day1-3:賭徒的聖地- 拉斯維加斯
Day4:胡佛水壩- 科羅拉多大峽谷 -66號公路
Day5:馬蹄灣-格蘭峽谷-鮑威爾湖
Day6:羚羊谷-紀念碑谷
Day7:拱門國家公園
Day8:大鹽湖-熊湖
Day9-11: 提頓 湖山- 黃石 泉峽
橫穿美國東部篇《一路向東橫穿 美國 ——城鎮秀美東部篇》行程為:
Day12:科迪-總統山-拉皮德
Day13:惡地國家公園-蘇瀑布
Day14:密蘇里休閒河-得梅因
Day15-16:中部平原-芝加哥
Day17:鋼鐵橡膠城-克利夫蘭
Day18: 尼亞加拉大瀑布
Day19:鄉村路,帶我去紐約
Day20-22:亂逛紐約
東部確實跟西部不太一樣,也沒西部可看可玩的豐富,但我自認為我們的尼亞加拉大瀑布跟鄉村之路肯定比大部分到美國東部旅行的人更多彩一些!
Day12:科迪-拉皮德
懷俄明州的科迪小鎮是以粗獷著稱的美國西部旅遊小鎮,科迪鎮的命名與傳奇人物「水牛比爾」密切相關。威廉·弗裡德里克·科迪外號「水牛比爾」,是因曾與人比賽,在十幾天之內獵殺了幾百頭水牛,隨後又在18個月之內總共殺死4280頭,創下一項世界紀錄。在當時,水牛比爾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小鎮上的人總是樂此不疲的講述他的傳奇故事,而且每個人都講的不一樣。水牛比爾曾經是南北戰爭軍人、陸軍偵查隊隊長、驛馬快遞騎士、農場經營人、邊境拓墾人、美洲野牛獵手和馬戲表演者。他是美國西部開拓時期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有「白人西部經驗的萬花筒」之稱,其組織的牛仔主題的表演也非常有名,而且延續至今。
我們住的國王酒店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動物標本,犀牛/獅子/大象/斑馬/羚羊……
從科迪到南達科他州的拉皮德路程630公里。一路上好像也沒什麼景點,大家睡個懶覺,快中午才從酒店出發。南達科他州位於美國中西部,以前曾是北美印第安人拉科他和達科他部落的聚集地。1889年,原屬印第安人的達科他領地被分成南、北兩部分,並同時納入美國聯邦。南達科他州又因密蘇里河從腹部流經,從而分成地貌和人文完全不同的「西河」地區和「東河」地區。密蘇里河以西的「西河」地區是天高地闊的大草原,仰賴風光無限的旅遊業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西南部的黑山山脈則是南達科他州最主要的旅遊區。「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瘋馬酋長紀念雕像Crazy Horse Memorial」、「卡斯特州立公園Custer State Park」、「寶石洞窟國家保護區Jewel Cave National Monument」和「風穴國家公園Wind Cave National Park」都是位於黑山山脈地區已開發的旅遊景點。而東河地區聚集著南達科他州的絕大多數人口,那裡有最大的城市「蘇瀑」和大片肥沃的土壤,可以種植各種農作物。
途中發現一個小湖,反正時間有富裕,停車去轉轉。
當時還打卡記錄了一下地名,結果回來找不到了,所以現在也忘了此湖的名稱
據在這裡釣魚的人說,九月之前,這裡也是旅遊熱點區域,山坡上的小木屋基本爆滿。
到達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西部的拉皮德城 (Rapid City,夏延語:Haeohé-mahpe)。位於黑山山脈東北腳下,素有「黑山門廊」之稱的拉皮德城Rapid City,因流經的拉皮德河而得其名,是南達科他州繼蘇瀑之後的第二大城市。因為有兩人明天一早要坐飛機離開,所以傍晚直接到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拜見總統山的四位總統。
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位於南達科他州South Dakota境內西南部的黑山地區Black Hills的拉什莫爾山(Mount Rushmore)上,拉皮德城(Rapid City)的西南方。整個公園佔地面積1,278英畝(5.17平方公里),最高處海拔為1,745 米。總統雕像刻在的拉什莫爾山(Mount Rushmore) 的東南坡上。總統山是美國的象徵,也是美國最著名的名勝之一,每年到此參觀的人數多達200多萬。特別是每年的二月,美國『華盛頓、林肯節』(亦稱總統節,因為華盛頓、林肯分別誕生於二月二十二日和二月十二日),更是人山人海。踏上總統之路,就能清楚的看到山巔上的四位總統雄偉的形象。總統山前有14根柱子,上面飄揚著56面各色的旗幟,這些旗幟分別代表著美國50個洲和6個領地。總統山不僅是一個世界級的旅遊勝地,還是美國文化中美國總統的象徵。進公園不收費,但是停車場要收費!
1885年,美國紐約的著名律師查理斯·E·拉什莫爾(Charles E. Rushmore)來到南達科他州西南部的黑山地區Black Hills,他指著現在的拉什莫爾山,問當地的印第安人是什麼山,印第安人回答說:「拉什莫爾,拉什莫爾」。後來「拉什莫爾山」也就這樣叫開來了。總統山主要由花崗岩構成,紀念雕塑位於黑山的哈尼峰(Harney Peak)岩基的西北面巖壁上。黑山在幾百裡的開放平原上突然攏起,是一個50裡寬,120里長的小山脈,平均高度比附近的平原高出4,000尺,7,242尺高的哈尼峰是落磯山脈以東最高的山峰。從1927年10月4日到1941年10月31日,格曾·博格勒姆和約四百名工人花了整整14年時間,雕刻出了高達60英尺(約合18米)的四位美國總統巨像。他們分別是(從左到右):華盛頓-開國元勳; 傑斐遜-《獨立宣言》的起草者; 林肯-解放黑奴的領導者; 羅斯福-奠定20世紀美國之基礎。博格勒姆之所以選擇這四位總統,是因為他們在美國歷史上享有的重要地位,他們代表了美國前150年的歷史。
華盛頓-開國元勳; 傑斐遜-《獨立宣言》的起草者; 林肯-解放黑奴的領導者; 羅斯福-奠定20世紀美國之基礎。 按照原先的計劃,四位總統的雕像應均為半身像,即雕刻要包括腰部以上所有部分。由於資金問題半途停工,華盛頓的雕像只是一座胸像,而其他三位總統的雕像更只完成了頭像部分。
從總統山直接回酒店了,今晚要多喝點,給師弟兩口送行!
王師弟兩口明天早上飛機去雪城看女兒。這回這剩下我們同班同學6人了!
Day13:惡地國家公園–蘇瀑
今天要去南達科他州的最大城市蘇瀑,560公里,應該比較輕鬆。早上Rapid CIty大霧。考慮路上安全問題,早飯後繼續在酒店等霧散。等待期間沒事開啟地圖看沿途情況,突然發現100公里外有個惡地國家公園。哈哈😄這可是意外發現景點,國家公園的年票超值了。
看看霧也小一些了,十點多退房出發。出發時我們頭車發現油不太多了,還有1/3的油。出門不遠就看到左手就有一個加油站,可覺得左拐太麻煩,就沒去加,覺得一會兒右邊順路見油站再加。這下可壞了,一直開了100公里從90號高速沃爾wall處轉向240公路進入惡地國家公園Badlands National Park前都沒見到加油站。
在公園入口處一問,說:離公園內最近的加油站30多英里。可我們的車油燈已經報警,指示還能跑40英里(這數字誰敢信啊?)。只能硬著頭皮進去再說。最可恨的是,我跟黃師弟在前車著急,後車姬師弟洋洋得意在對講機中說:你們怎麼開的?我們車油還很多,一點問題沒有啊!這不氣人嗎?
惡地國家公園(Badlands National Park)位於美國南達科達州西南,佔地面積988.68平方公里。所謂惡地,顧名思義,就是這個國家公園以惡地這種地形出名。這種地貌源於千百年持續的降雨、冰凍和融化。當達科他人第一次見到這片像月球一樣的地形時,他們形象地稱之為「惡地」— 惡略的土地。惡地,就是窮荒險惡之地,印第安人無法在此處種地故得名,是世界上著名的地質奇觀。這裡植被稀少,一片荒涼,像月球表面一樣。沿著環園公路,起先是能看到整片荒漠山谷的壯觀俯瞰,接下來走入地勢漸低的谷地,又有仰望四周高山奇巖的不同感受。公園分南北兩區。北區交通比較方便,環園公路狀況良好,適合一般遊客開車遊覽。南區內部完全沒有道路,公路只在園區邊緣環繞,要進去遊覽得靠雙腳。
數百萬年來,公園經受大風和雨水的侵蝕和風化形成了這片迷宮般的孤山、峽谷和溝壑地貌。走進園中可以看到許多聳立的光禿禿的小山、深陷的丘豁,它們各有其型,各展其姿。這裡寂靜、原始,是探索大自然的最佳選擇,能使人充分感受自然變遷的滄桑,讓人思考,讓人回味。
本來想順著這條印記(不是小路)往裡走走,試了試,上面一層風化的細沙,真不敢走啊!
由於我們車油報警,不敢深入園內,僅僅沿著北邊的240號公路選了幾個overlook點遊玩。要儘快逃離惡地國家公園回到主路找加油站!還沒出園紅燈已亮,大熱天關掉空調以最省油的方式滑行。
真是萬幸啊!都準備認慫讓姬師弟開車出去找油救急了。但是,有福之人不用忙!一出公園東北門不遠的minutemen missile national history site(民兵導彈遺址),就看到一個簡陋的加油站,哈哈,天助我也!
民兵導彈歷史遺址是冷戰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劍拔弩張的核威脅對抗的產物,1999年由美國國會通過立法建立,委託國家公園管理局負責管理。遺址分設在3個不同的地方,一是遊客中心(Visitor Center);二是稱為三角洲(Delta)-01的導彈發射地下控制中心;三是稱為三角洲-09的導彈井。哈哈
,知道就行了,不進去參觀了。後來地圖上查了一下,從Wall下惡地公園的路口到這個加油站,走90號高速的距離約34公里!而走惡地公園裡面的240公路,大概是38英里!哈哈,太玄了!兩車加滿油,放心的繼續前行。
到達蘇瀑。sioux falls蘇瀑坐落於美國南達科他州明尼哈哈縣,名字源於附近的瀑布群,1876年建鎮,1883年建市。從地理位置上講,該市被譽為「美國的心臟」,為南達科他州最大的城市,美國第47位發展最迅速的城市。蘇瀑布城的確是以大蘇河上的瀑布得名,由於地處I-29和I-90這兩條縱貫南北、橫貫東西的州際公路交匯處,這座城市如今已是南達科他州人口最多的大城市。
蘇瀑布位於大蘇河中游和下游之間,從這裡再往南,就是大蘇河的下游。這一河段也是南達科他州和艾奧瓦州的分界線,最後在艾奧瓦的蘇城(Sioux City)匯入密蘇里河,因此可以算作貫穿美國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上游支流區。蘇瀑布是河流上最引人注目的一道自然景觀,就在城市的中心,可隨意參觀。
蘇瀑市的瀑布總體講規模並不大,但其特點一是流經於市中心。圍繞著瀑布的是一座美麗的公園,沒有圍牆,不必交費。公園的草地之間到處可見各式各樣的石雕。
Day14:密蘇里休閒河- 得梅因
今天從蘇瀑到德梅因,距離不遠原本只有不到400公里,即可開到德梅因。可在地圖上發現有一個
Missouri National Recreational River,去那裡一個來回大概100公里。時間富裕,下高速開過去看看。
密蘇里河(Missouri River),美國主要河流之一,密西西比河最長的支流。密蘇里河發源於蒙大拿州黃石公園(黃石河)附近的落基山脈東坡,流至密蘇里州聖路易斯以北匯入密西西比河。密蘇里河的名稱來源於土著印第安人阿爾岡金部落,意為「大獨木舟之河」。密蘇里河,由傑斐遜河、麥迪遜河和加拉廷河在蒙大拿州西南部匯合而成。流經美國中西部7個州,在聖路易斯以北24公里處注入密西西比河,全長3725公里,若以傑斐遜河源頭雷德羅克湖起算,則長達4125公里。
Missouri National Recreational River開始沒搞清楚什麼意思,直譯應該是「密蘇里國家風景休閒河」。後來網上查詢才知道,國家休閒區National Recreational area 是國土資源利用的一種新的形式,是國土利用的新的功能區,它是介於保護國土資源(風景區或遺產地)和高密度開發之間,有著較好的自然和歷史文化旅遊資源,可供民眾休閒旅遊度假的國土資源,即專門設立供民眾娛樂休閒的區域被命名為國家娛樂區或休閒河流(Recreation Area/Recreational River)。
密蘇里河從洛基山的東麓發源,從北達科他進入南大科他,作為南達科他和內布拉斯加的界河,再作為內布拉斯加和愛荷華的界河,進入密蘇里州,在聖路易併入密西西比河。作為南達科他和內布拉斯加界河的總長近二百公里的一段,就是「密蘇里國家休閒河Missouri National Recreational River」。
興沖沖的開過來,結果很失望!也算是知道Missouri National Recreational River的真正含義了。
這裡唯一可看的是美國81號洲際公路上著名的歷史名橋子午線橋。這座橋是從加拿大邊境延伸到墨西哥的最後一段公路。這條公路今天也被稱為泛美公路,延伸至南美洲南端約17000英里。1924年10月11日,揚克頓完全用私人資金修建了這座橋。當時,這座橋是在密蘇里河上建造的第一座橋。
最初的建造子午線橋是為車輛和鐵路交叉口設計的——上層為汽車,下層為火車。然而,鐵路從未鋪設過,火車也從未執行過。目前僅僅是一座步行橋。
子午線橋上看密蘇里河,河岸兩邊就是休閒區!
這一帶,河面寬敞,河中有湖,兩岸平原遼闊,山地起伏,草木茂盛,風光也還不錯。
中午回高速路上看到王龍(跟我們一個出色師弟同名)餐廳,開到門口一看,不營業。搞不清是僅僅晚上開,還是關門歇業了。反正王師弟欠我們一頓飯。這師弟「豪橫局氣」,幾年後請我在波爾多喝了一次康帝!謝謝龍哥
中東部確實比較發達,高速公路的休息站也漂亮,配有WiFi,草地上還有燒烤裝置。吃喝完一高興走時候忘記加油了!
快到德梅因時,姬師弟在後車告知油不多了,請求就近加油。一看我們車,顯示還能跑50-60英里。就通知後車:沒事,繼續走,到目的地再說。因為這時已經靠近得梅因,路口很多,隨時都可以下路找加油站,於是我跟黃師弟決定逗逗姬師弟,幾次要求去加油都沒搭理。還說從沒見姬師弟著急過!
後來老婆也在後座急了,說沒你們這樣玩的!哈哈,趕緊出主路找油站加油。
愛荷華州是美國最安全、學歷最高的州。首府得梅因Des Moines是全美最安全的城市,教育與居住條件好,被福布斯網站評為全美最適合家庭生活的城市。因河而得名的「得梅因」城,建於1843年,1857年州政府遷至此地。德梅因是一個樞紐城市,商業繁華、藝術和文化活動繁多,35號和80號州際公路通過該城。從離開鹽湖城後,我們五天之內由美國西部向東橫跨了近3000公里,得梅因是此段行程中唯一一個人口超過10萬的城市,美國西北、中北部人口的稀少可見一斑。
州府大樓前看得梅因城。
在全美的州府大廈中,得梅因的州府大廈最獨特。大廈建在城市北部,高83.8米。始建於1871年,歷經15年才完工,花費280萬美元。大廈集古羅馬和古希臘建築風格為一體,石灰岩的建築上有五個圓頂,其中一個是用23K金打造的金頂,特別耀眼,藍天白雲襯托下栩栩生輝,與州府大廈黃玉色的牆體交相輝映。
州府大廈沒有守衛,也沒有圍牆,高大的樹木和綠草坪就是它的圍牆……
得梅因市是世界第二大保險業中心,有30多家保險公司總部設在這裡。該市是機械製造中心,主要產品有建築機械、農業機械和食品機械等。印刷和出版是這裡的傳統產業,輪胎生產名列美國第二。其他行業還有汽車運輸業和服務業。得梅因市的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大豆等,是美國豬肉、雞蛋、牛奶主要產地之一。
州府大樓前有座青銅塑像:林肯和他的兒子達得。反映林肯家庭生活的雕像,據說全美僅此一座。
草坪上聳立著一根石柱雕像,這根石灰岩柱子,柱頭採用古希臘特色風格,柱頭上立有一尊青銅女神像。女神手裡拿著兩尾羽毛,神色凝重的眺望著州政府大廈。女神柱的基座上,有四個騎在馬上的西部勇士的銅鑄雕像。咳,沒搞懂代表什麼?
這個更不明白了
這是炮嗎?這麼短的炮管能打多遠?
今天這裡不知有個什麼活動,廣場人很多,還展示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這車是坦克還是農業車?
Day15-16:中部平原- 芝加哥
中午之前離開得梅因,今天目的地芝加哥,真正的大城市了!路程540公里,全是大平原,連續兩天路兩邊全是一望無際肥沃農田,真是好地方啊,但是這種路開起來特別沒勁。一直延80號高速走,過了密西西比河後,有兩條路通芝加哥,一條繼續走80號,另外走88號。我們覺得80號前面修路多,大貨車也多,決定改走88號收費公路。這回可虧了,進入收費公路的第一段幾十公路,全在修路,根本開不起來,費用一點不減!原來全世界都一樣啊!有人說:美國人因為修路,不希望人來打擾才要收費,可為什麼偏偏還有人來非要給繳費!
原以為是美國自駕十幾天來的第一次公路繳費,可是回京後3個月後,竟然還收到美國公路收費的通知,不到10美元的收費,但是要交300美元的滯納金?!哈哈
當然最後滯納金沒交也搞定了!
濛濛細雨中進入芝加哥。芝加哥(Chicago)位於美國中西部的伊利諾伊州,東臨壯麗的北美五大湖之一密歇根湖,著名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全美人口第三大城市(僅次於紐約和洛杉磯)。芝加哥地處北美大陸的中心地帶,是美國第二大商業中心區、美國最大的期貨市場,其都市區新增的企業數一直位居美國第一位,被評為美國發展最均衡的經濟體。此外,芝加哥擁有美國最高的十座摩天大樓中的4座和曾經的世界第一高樓西爾斯大廈(保持最高樓世界紀錄1974年-1998年),被譽為「摩天大樓的故鄉」。同時,芝加哥還是美國鐵路、航空樞紐和世界最重要的文化科教中心之一:擁有世界頂級學府芝加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和享譽世界的芝加哥學派,近百位諾貝爾獎得主在(曾在)芝加哥工作、求學(芝加哥大學89位,西北大學8位)。芝加哥常見的別名包括:「風城」,「芝城」等。
芝加哥要連住兩天,租了一套大別墅,把在此讀MBA的娜娜師妹也接過來了。
我們四個同班同學在國外住酒店經常會讓人困惑,三個Ming*一個Min*打頭的名字!
師妹送的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學術簡稱UIC)帽子,UIC的Logo可太巧了,我當年下海打工的第一個合資公司的名稱就是UIC,旁邊的黃師弟就是俺老闆!
房東是個單身女牙醫,告訴我們,除了酒櫃中的葡萄酒不要動,其他都可以隨便享用。我們回答:不會動,我們帶有茅臺,走時候可以給她留點!
這麼多調料,這也太能整了!
順便說一下,芝加哥超市的帝王蟹不錯,100多刀的帝王蟹吃了兩天!
芝加哥號稱有著西半球最美的天際線,這其實可以部分歸功於1871年的一場大火,它將這個城市幾乎夷為平地,但這也給眾多建築師和規劃師們提供了一塊潔淨的「畫布」,著名的芝加哥建築學派也在此誕生。在重建期間,這裡產生了世界上第一棟採用鋼構架的摩天大樓,以此開始了芝加哥不斷創新的城市建築在世界範圍的聲譽。
芝加哥市中心有一條人造河,為什麼說她是人造的呢?因為芝加哥是沒有河的,有一個超大的湖叫密歇根湖,看上去也像海,芝加哥把湖引入市中心,讓市中心流淌著一條黃金河。坐遊船觀賞芝加哥大樓絕佳!
芝加哥市區摩天大樓的數量僅次於紐約,但卻保持著較好的尺度,並沒有曼哈頓那種壓抑感。在這個建築藝術博覽會裡,可以欣賞到建築大師路易斯·沙利文、伯納姆、魯特、賴特和密斯·範德羅等人留下的作品,包括443米的西半球最高的建築威利斯大廈,346米的標準石油大廈和343米的漢科克大廈,以及水塔廣場大廈、第一國家銀行大廈等。
本來還想上西爾斯大廈Willis Tower,芝加哥第一摩天大樓,曾是北美第一高樓(2013年11月12日被世貿中心一號樓打破記錄),一看這雲層,放棄!
哈哈,川普的大樓。美國芝加哥的川普大樓,在2008年初開業經營並完成封頂,在2009年的時候大樓已經完成了全部的建設。芝加哥川普大樓地理位置優越,位於芝加哥的購物天第五大道的入口。隨著高度的增高,大樓的寬度逐漸越來越窄,到了大樓的頂部就形成了塔狀,矗立於芝加哥市中心,這海藍色的古典尖塔頂十分搶眼 。
論壇報大廈樓是芝加哥最具哥特式復興風格的地標建築,外身以飛拱與獸頭為裝飾。除了大廈自身的建築風格外,這棟建築另一個引人注目之處在於其牆體上鑲嵌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碎片,例如中國長城、美國白宮的磚塊,埃及金字塔的石塊、9•11事件中倒塌的世貿中心的殘骸等。
來自中國河南。怎麼來的?
河畔矗立著兩棟外形酷似玉米的大樓。這兩棟高達40多層的住宅樓是當地最有號召力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其中一到16層是盤旋而上的停車場,停在高處的車僅靠細細的兩根鋼絲做護欄,從樓下經過的行人難擴音心吊膽。
有恐高的人敢在這裡停車嗎?
既然是橫穿美國,那必須到66號公路起始點打卡啊!
找到亞當路,路南一塊褐色路牌,上面寫著:66號公路開始。在這個鋼鐵水泥森林中,66號「母親之路」的起點完全被淹沒,不是特意尋找一定會錯過。
從亞當街徒步穿過密歇根大道,就來到了芝加哥美術館。據說一座城市的氣派和富有可以通過她的美術館來判斷。做一次迅速的穿越,莫奈、梵高、雷諾阿、畢沙羅……抽象派展館裡還有畢加索,穿行在眾多大師的作品當中,就算是文盲,也會瞬間被震撼。
千禧公園建成於2004年7月,由著名建築設計師弗蘭克·蓋裡(Frank Gehry)設計完成。置身千禧公園,處處可見後現代建築風格的印記,因此也有專業人士將此公園視為展現「後現代建築風格」的集中地。千禧公園面積為24英畝,共耗資5億美圓,是「後現代建築風格」的集中地。露天音樂廳 (Jay Pritzker Music Pavilion)、雲門 (Cloud Gate) 和皇冠噴泉(Crown Fountain)是千禧公園中最具代表的三大後現代建築。
雲門 (Cloud Gate),由英國藝術家Anish設計,整個雕塑由不鏽鋼拼貼而成,雖體積龐大,外型卻非常別緻, 宛如一顆巨大的豆子,因此也有很多當地人暱稱它為「銀豆」。由於表面材質為高度拋光的不鏽鋼板,整個雕塑又像一面球形的鏡子,在映照出芝市摩天大樓和天空朵朵白雲的同時如一個巨大哈哈鏡。
Millennium Park的有名地標是Crown Fountain(皇冠噴泉)。由透明瓷磚貼成的LED顯示屏,每隔四五分鐘會換一張人臉,這些臉來自1000名Chicago市民。
露天音樂廳 (Jay Pritzker Music Pavilion),Frank Gehry設計的露天音樂廳Jay Pritzker Pavilion和BP Bridge,繼續著他標誌性的用金屬打造的詭異的飄逸感。
海軍碼頭是芝加哥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坐遊船時候已經去過碼頭,晚上就不去了,回別墅做大餐喝酒聊天了!
在2001年籌建這座大樓的時候,川普方面就宣佈它將會成為全世界最高的建築,但是在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之後,川普大廈的建築計劃就受到了影響最終縮減,大樓的設計也經歷了很多次的修改。在2009年大樓封頂的時候,它成為了西半球排名第二的最高建築,僅次於西半球第一高樓-芝加哥威利斯大廈。直到迪拜塔建成之前,川普大樓都是世界最高住宅公寓。川普大樓的設計多樣,主要有零售空間、車庫以及酒店公寓。目前,芝加哥川普大樓是世界上第12高的建築。
Day17:鋼鐵橡膠城- 克利夫蘭
從芝加哥到尼亞加拉瀑布城大概900公里,若辛苦點當天也能到。不想太緊張,可以在底特律或者克利夫蘭停留一晚,第二天都能到達尼亞加拉大瀑布。由於尼亞加拉河為美加兩國共有,主航道中心線為兩國邊界。兩國在瀑布兩側各建一個叫做尼亞加拉瀑布城的姐妹城,一個隸屬於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加一個隸屬於美國的紐約州,兩城隔河相望,由彩虹橋連線,橋中央飄揚著美國、加拿大和聯合國的旗幟,星條旗在南,楓葉旗在北,聯合國旗居中。兩國在此不設一兵一卒,人民自由往來。
若從底特律到大瀑布,要從加拿大境內走,我們有三人沒有辦理加拿大簽證,所以選擇走克利夫蘭這條線。因為就是休閒一晚的地方,所以隨便定了個湖邊的酒店,到達後發現,根本沒有路可以直達湖邊?
克利夫蘭位於美國的中部,俄亥俄州的東北部。城市靠近伊利湖南岸,並橫跨庫亞霍加河口。庫亞霍加河從市中心穿過,分城市為東西二城。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是美國中部地區的交通要道。克利夫蘭(cleveland)市是俄亥俄州最大的但不是州府的城市,克利夫蘭在伊利湖(lake erie)邊,伊利湖大致中心是加拿大與美國的部分邊境線,這裡也是加拿大最南邊的地方,這一區域從邊界來看,像人一隻腳兩國相接,腳趾上是底特律(detroit),腳掌克利夫蘭,腳心伊利市,腳後跟是水牛城(bufflo),後跟上是尼亞加拉瀑布(niagala falls)。
晚上到市中心廣場找餐廳,竟然因為廣場裝修而全停業了?後來找了好幾條街才找到一箇中餐館。看來還是中國人勤勞啊!
幾個人站在銀行的一角用手機搜餐館,看著有點像要打劫的樣子!哈哈
市圖書館的外牆
克利夫蘭和不遠處的底特律倒是相得益彰。前者以「汽車城」聞名世界,後者則是地地道道的「輪胎城」。GOODYEAR、BRIDGEESTONE、通用這些輪胎大廠不是總部就是最大分部都設在克利夫蘭,於是這裡也就成了世界橡膠消耗大戶:克利夫蘭每年消耗全世界橡膠產量的一半。
Day18: 尼亞加拉大瀑布
從克利夫蘭到尼亞加拉瀑布城只有350公里。晚上定好尼亞加拉瀑布城的Sheraton酒店。
訂酒店時候,網上介紹Sheraton酒店位置極佳,房間視窗就能看到尼亞加拉大瀑布。一想不對啊?美國應該跟大瀑布在一側啊?仔細一看,原來是河對面加拿大境內的Sheraton酒店。河兩岸各有一個Sheraton酒店,差點訂到河對岸的Sheraton酒店。若從底特律到尼亞加拉大瀑布就對了,而加拿大境內觀看尼亞加拉大瀑布更好,只是我們這次沒有計劃去加拿大,六個人有三個人沒有加拿大簽證,否則住到對面更好!
霧氣濛濛中出發了,天氣不好,路上也沒什麼好玩的,中午就到尼亞加拉瀑布城了。時間太富裕了,乾脆找了一家當地旅行社,每人100多刀(有點不值
),4個小時帶我們上船及附近各地參觀。
很多人糾結,「哪邊看瀑布更好」。若從觀賞角度講,加拿大這邊看瀑布視野開闊,具有觀賞性,可以直面美國瀑布,近觀馬蹄瀑布。美國這邊可以直接到山羊島、月亮島、三姐妹島,激流處近距離體驗水流衝擊力的視覺感受,可以貼身體驗激流奔湧的刺激更為有趣。若從河面近身大瀑布,則霧中少女遊船從兩邊都能上船。美國這邊除了到大瀑布邊緣,另外的漩渦公園也一定要去看看!
尼亞加拉瀑布實際由3部分組成,從大到小,依次為:馬蹄型瀑布(Horseshoe Falls))、美利堅瀑布(American Falls)和新娘面紗瀑布(Veil of the Bride Falls)。馬蹄形瀑布,位於加拿大境內,其形如馬蹄;美利堅瀑布在美國境內,由山羊島隔開;新娘面紗瀑布,也在美國境內,由月亮島隔開了其他兩瀑布。尼亞加拉的三條瀑布流面寬達1160米(如果加上兩個島嶼,寬可達1240米),雖然分成三股,卻是同一水源,同一歸宿——尼亞加拉河。事實上,在美國境內看到的只是尼亞加拉瀑布的側面,上圖是在加拿大一覽全貌的照片。
美國這邊只能看到大瀑布的側面。
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位於加拿大和美國交界的尼亞加拉河中段地區,有著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美譽。它以巨集偉的氣勢,豐沛而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的遊人。尼亞加拉河是連線北美五大湖之中的安大略湖和伊利湖的一條河流。因這兩個湖泊的水平面存在著巨大的一個地質斷層,從伊利湖滾滾而來的尼亞加拉河水流經此地,突然垂直跌落51米,巨大的水流以銀河傾倒之勢衝下斷崖,聲及數裡之外,場面震人心魄,形成了氣勢磅礴的大瀑布。 加拿大看到的馬蹄瀑布。
跟旅行社先坐「霧中少女」號逆流而上。遊船隻是略略靠近瀑布,便被落下的水浪衝擊的大幅擺動,暴風雨般的水珠會劈頭蓋臉地砸來,此時再好的雨衣也無法抵禦大瀑布的盛情,所有的乘客都會隨著雷鳴般的水聲興奮地歡呼起來,這與其說是觀賞瀑布,不如說是親身體驗被大瀑布劈頭蓋臉澆成落湯雞的感覺。
「尼亞加拉」系印第安語,意為「雷神之水」。印第安人認為瀑布的轟鳴是「雷神」說話的聲音。在他們實際上見到瀑布之前,就聽到酷似持續不斷打雷的聲音,故他們把它稱為「Onguiaahra」 (後稱Niagara),意即「巨大的水雷」。越靠近瀑布,雷聲水汽也越來越大!
尼亞加拉河在經過壯觀的大瀑布後,河水沿著尼亞加拉峽谷,向北先後穿過彩虹橋、大漩渦激流橋,急速流入大漩渦;然後河流在此以90度的直角突然改變方向,向東流去,直至流入安大略湖。如果說大瀑布是尼亞加拉河上的一顆翡翠,那麼大漩渦則是尼亞加拉河上的一顆明珠!從遊船上岸馬上先去「漩渦公園」,距離很近,不到5公里。因為晚點再回到這裡上山羊島可以觀看日落景象。
彩虹橋,美國加拿大邊境線,左邊加拿大,右邊美國。
尼亞加拉大漩渦是一個天然的巨大河流漩渦和水潭。對面房子就是執行於漩渦上空的 Whirlpool Aero Car(漩渦空中觀光纜車)車站。Aero 纜車是由西班牙工程師 萊昂納多 · 託雷斯 · 克韋多( Leonardo Torres Quevedo) 設計,1916年開始投入使用。纜車行駛距離為3600英尺(約1000米),可以承載35名站立乘客,票價:成人 $ 13.50; 兒童 $ 8.50。
翡翠般的波浪洶湧澎湃。一個個圓形漩渦在水面上歡快地舞蹈。尼亞加拉漩渦深38米,大約形成於43200年前的威斯康辛冰川末期。冰川融化產生的大量水流沿著因地質斷裂運動而形成的尼亞加拉峽谷向北流動,湍急的水流攜帶著峽谷中大量的岩石和沉積物,急速流動至與尼亞加拉峽谷幾乎垂直相交的聖·大衛峽谷時,每秒大約9米流速的水流突然改變方向,能量巨大的水流劇烈撞擊兩側巖壁,經歷漫長歲月的不懈衝擊、侵蝕,大自然終於創造出了一個我們今天看到這個巨大的、如翠綠明珠一般美麗的尼亞加拉漩渦。
下面經常有船來衝擊激流漩渦,但沒見哪條船能衝進去。離這裡不遠還有一個尼亞加拉戰爭古堡,我們就不去了,返回尼亞加拉大瀑布,到山羊島的風之洞Cave of the Wind。
風之洞的入口在山羊島Goat Island上,搭乘電梯在尼亞加拉峽谷巖洞中向下 53 米就到達谷底。左邊的美國瀑布水線長335米、落差54米,與右邊窄窄的新娘面紗瀑布以巖壁上的一塊凸起小島相隔。這塊凸出的岩石就叫「月亮島」(Luna Island),據說從前,在滿月之夜,水霧中會出現月光彩虹,因而得名。這裡的瀑布名為「新娘面紗」,瀑布下面修了一圈木棧道迴廊,交$19,讓你在瀑布底下走一遭,感受一下水流的衝擊!站在這個最「小「的大瀑布的腳下,翹首仰望,便會看見大瀑布以鋪天蓋地的磅礴氣勢飛流直下,不禁使人心裡湧起對大自然的畏懼!
這裡又發一件黃色的雨披,每人還發了一雙拖鞋,大瀑布以鋪天蓋地的磅礴氣勢飛流直下,捲起的旋風暴雨,瞬間全身溼透!
洶湧的水流,跳躍的水珠,瀰漫的水汽,轟鳴的濤聲,嘶吼的巨石……好像進入俺老孫的水簾洞!
月亮島也是一個觀景點。
山羊島與月亮島有個小木橋連通
本來想在山羊島上拍個日落,可是雲太多了,只好放棄。
洶湧寬闊的尼亞加拉河,在此處陡然收窄,純淨幽綠的河水驟然間轟然墜入萬丈深淵。
晚上沒事幹,我自己一人又來到大瀑布,看看夜景。
加拿大一側拍攝的美國瀑布跟新娘面紗瀑布。
Day19:鄉村路,帶我去紐約
今天從尼亞加拉瀑布城到紐約邊上我們住宿地大概600公里。我們要去紐約最大的Woodbury Common Premium Outlets Outlets,所以準備先在紐約城外住一天,第二天逛OUTLETS,然後再進城。
因為沒什麼確定遊玩目標,設定導航「不走高速」,改走美國鄉村公路,沿路觀景。走了一段,發現太正確了,一路秋色美極了!
放著「Country Roads」鄉村音樂,在藍天白雲碧水綠草的路上游弋,還真是挺愜意的!約翰·丹佛稱弗吉尼亞西部是天堂般的家園:有崇山峻嶺,有蜿蜒溪水,廣袤的平原,豐茂的牧場,清澈見底的仙納度河流。《鄉村路,帶我回家》(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約翰·丹佛魂牽夢縈的西弗吉尼亞的青山綠水跟這裡好像沒什麼區別!
路邊經常能看到高爾夫球場。美國佬幸福啊!
牧場的攔網上竟然有電,是電網!
姬師弟想靠近牛群,結果被電了一下
看到路牌才知道原來是20號公路,幾乎全線都是雙車道,好在幾乎沒什麼車。
路上風景很美,可也有問題,沒有餐廳!好不容易發現路邊一個鄉村小店,趕緊進去,只有一個漂亮的美女在服務,只有漢堡🍔三明治煎蛋🍳,哈哈😄也非常好了,絕對的美國鄉村風味。邊上還有幾個美國大兵也在吃飯,只敢拍美女沒敢照大兵
Catskill mountain卡茨基爾山脈距紐約僅僅2個小時車程,隸屬沙利文縣(Sullivan County)。卡茨基爾以飛蠅釣魚(它是美國飛蠅釣的發源地)而聞名,這裡是喜愛釣魚尤其是飛蠅釣者的天堂。據說當地的許多戶外用品商都可以教你在河流中捕捉鰣魚、鱸魚和各種鱒魚。
轉到一條更小的鄉路,右邊一條美麗的小河Beaver kill,還以為是可以「殺」河狸的地方。後來上網一查,哈哈😄,這還是一個大大有名的地方!
河狸溪(Beaver Kill):在紐約州有不少地方或是河流都是以Kill為名的,這裡的Kill不是殺害的意思,而是「小溪」的意思,不知道誰翻譯的。河狸溪是紐約這邊比較出名的溪釣點,因為這裡溪水的水流的多樣性,是純野生鱒魚的棲息地。最重要的是這個地方出了很多釣魚的名人。
有幾個老美在河中釣魚。黃姬兩個「ming」都喜歡釣魚🐠。早知道這裡應該給他們準備釣具,釣上一大盆晚上就不用買了
找到預定的別墅,發現是一個鄉村(農家)別墅。確實是在樹林中,有很大的開放院子,院後就是一片密林,但前面的湖沒有看到?
當時定這套別墅時,網上介紹是:後有森林前有湖泊的樹林中的別墅。到這一看,什麼小湖啊?就是一個「臭」水塘!美國人也能忽悠人啊?
晚上到超市購買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就是這龍蝦被老美糟蹋了。本來是活龍蝦,一個美國大媽售貨員非要給蒸熟了賣,一次買三隻還不一起蒸,要一隻一隻的蒸,蒸好再稱重。愣是在這裡耗費了幾十分鐘,好好的龍蝦搞得一點都不好吃。但是真便宜啊,6刀一隻。
Day20-23:亂逛紐約
紐約來的人太多了,我這裡就不班門弄斧了!隨便發幾張我們亂逛的照片。因為幾次飯局,耽誤了老婆去「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結果還得再來一次博物館之旅!
第二天,上午長灘,長灘風太大了,吹的嘴裡都是沙子
我們長衣長褲都冷,這老外短褲。牛!
下午開車到曼哈頓,挺好車,隨便轉轉,華爾街曾是美國各大金融機構的所在地,911後很多機構搬離此地,大部分改為住宅,不過這條摩天大樓林立的狹長小街依然是熱門旅遊地。
乘坐環島船暢遊在著名的哈德遜河上,美麗的曼哈頓中城區下城區,一覽無遺。
自由女神像是美國建國一百週年的時候,法國送給美國的禮物。女神身穿古希臘服裝,代表羅馬神話中的自主神,右手高舉火炬、左手拿著美國獨立宣言,頭戴光芒四射的冠冕。這座塑像是自由和美國的象徵,是對外來移民的歡迎訊號。
美國版的收租院!
世貿中心「歸零地」也必須去看看啊!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中心遇襲,舉世震驚。原高約415米的兩座雙子大樓轟然倒塌的一幕化為一片廢墟,造成了3000多人喪生,成為21世紀初讓所有人無法忘懷的鏡頭。911事件後,”歸零地(Ground Zero)”一詞,成為世貿中心一片廢墟的代稱。
911時英勇的消防戰士
美國20多天,第一次遇到大雨,被困在「歸零地」,看來老美要留客啊!
晚飯後開車隨便觀光第五大道跟時代廣場。
都說曼哈頓裡面停車困難,其實也沒那麼難,很多小街道裡面都有停車場。我們找了兩個都沒位置,後來在一個停車場,跟管停車的黑哥們說:給你cash!立馬給我找了一個車位,30刀!可以停到晚上8點他下班。
這一天本來想還車後去大都會博物館學習,結果英勇師弟之一非要中午吃飯聚一下(一直都搞不清楚哪個是英哪個是勇
),搞得沒時間去大都會學習了!
布魯克林大橋全長1834米,橋身由上萬根鋼索吊離水面41米,是當年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鋼材建造的大橋。這座斜拉式鋼索吊橋於1869年動工,工期長達14年,於1883年竣工。這是一座磚石結構的雙塔斜拉索橋,當時世界上還沒有這類結構的大橋,於是它成了近現代世界各地斜拉式鋼索吊橋的老祖宗。大橋全長1834米,橋身由上萬根粗大的鋼索吊離水面41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斜拉式鋼索吊橋,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鋼材+磚石建造的大橋。它落成時被世人認為是繼世界古代七大奇蹟之後的第八大奇蹟,是人類劃時代建築的奇蹟。據說這裡也是紐約市象徵性景點之一。汽車,行人及騎自行車者共用該大橋。大橋及河流全景在下曼哈頓(LowerManhattan)天際線的映襯之下,堪稱紐約市最佳景觀之一。布魯克林大橋上橋身上很多鋼鐵網狀的結構,也被人掛上了很多鎖,不過我還是不太習慣這些網狀的線條,因為它擋住了前面美麗廣闊的視野。
看到幾個城市好地段好大樓都是公共圖書館
紐約帝國大廈始建於1930年3月,是當時使用材料最輕的建築,建成於西方經濟危機時期,成為美國經濟復甦的象徵,如今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成為紐約永遠的標誌。曾為世界第一高大樓和紐約市的標誌性建築。 是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之一,在世界貿易中心在911事件倒塌後,繼續接任紐約第一大樓的頭銜,直到自由塔建成。帝國大廈總高度達444米的帝國大廈矗立於紐約市內的曼哈頓島,是紐約乃至整個美國的標誌和象徵。作為紐約的地標性建築,帝國大廈以其獨特的景觀而聞名,遊客站在86層和102層的觀景臺上可以看到曼哈頓的地平線,領略紐約城360度的美景,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各國遊客所嚮往的旅遊勝地 。
排隊等待登樓的時候,有很多美國「黃牛」來忽悠人,拿著某某旅行的牌子,說給他多少錢可以帶你快速進入,千萬別信!
帝國大廈樓頂看完夜景後,做地鐵回酒店,第二天去機場,結束這次橫穿美國之行!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