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學莊子,曰:天地有大美不言。那麼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就把這句話體現得淋漓盡致。
黃石很大,但大得絕不單調,絕不重複,一步一景,移步換景,有獨具特色的地熱,色彩斑斕的溫泉,寧靜秀美的湖光,巍峨雄偉的山色,更是動物愛好者大飽眼福的寶庫,它的美,既美麗,又危險,既靜謐,又猙獰。每一處,都讓人狂按快門,可多走兩步,又發現更美的角度。雖然我一向不感冒「一生必去的x景點」這種說法,在黃石,都忍不住想喊一聲,有生之年,有機會的話一定要來一次!
因為黃石太大,美景太多,也可能分成兩篇來發布,單是黃石的泉水,就有太多可說,這一篇先著重說說黃石的熱泉,側重遊記性質(如果單純想看攻略的朋友也可以直接跳到下一篇:黃石,「遭遇」野牛!)
走進黃石,其實就有一種淡淡的硫磺味道,便是來自黃石的熱泉,據百科所說,黃石公園地下是一座「超級火山」,造就黃石繽紛的地熱景觀。多種多樣的泉水是黃石的最大特色,不管是年代久的、溫度高的、顏色絢爛的、噴發準時的,在黃石都能找到代表。可以說,沒有這些泉水,黃石仍然不失為一個風景秀麗的A級景區,可遠遠不會在我心中留下如此難忘的S級印象。
這裡先放一張簡單的路線導覽圖,在下面的介紹中讓大家有個參照。
1. 諾里斯(Norris)盆地(圖上的景點7)
其實看完整個黃石,在我心中諾里斯盆地的觀賞度是中等偏下的,不過作為黃石最古老的地質存在,仍值得一觀,而且作為我到訪的第一個景點,當時的心情還是很震撼的。
諾里斯盆地據說於數萬至十萬年前的大冰期已經形成。它的俯瞰景象大概長這樣:泥漿的原野上遍佈珍珠般的泉眼,間或蒸騰起沸騰的蒸汽。
雖然地表看似固態,但十分脆弱,所以公園裡到處都立有警示牌,告誡遊人在木質步道上行走。據報道,曾有遊人跳下步道,結果沒頂於熱泉的沼澤,當救援人員趕來,連屍骨都無法打撈。
這遍佈於原野上的泉眼由於溫度、礦物與微生物的不同,呈現不同的顏色,有的偏於墨綠,有的則是海水一樣的淺藍,有的則是帶有溫柔的乳白色。有一個說法是,越是清澈的,代表泉水的溫度越高。
在諾里斯盆地,停好車後,有上下兩個環形步道,你可以都走,也可以選其中之一。我不確定有多大比例,但肯定有一些泉水時噴時停,所以才被稱為「間歇泉」,「蒸汽船間歇泉」(steamboat)是世界上最大的間歇泉,在下環形步道的觀景點可以看見。雖然我去的時候它並未噴發,只是蒸騰著白色的水汽(下圖)。
如果你兩個環形步道你都逛完了,也可以與這張圖對比一下,驗收一下成果,看看是不是每個泉池都盡興飽覽。
2. 猛獁熱泉(mammoth)與石灰岩臺階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景點,壯觀且獨特,在諾里斯盆地再向北20英里左右的地方,靠近公園北門。如果看開始那張黃色的導覽圖,在number 5的地方。
先來一張遠景全景,圖中突出的雪白色山丘就是石灰岩臺階。
遠景不明顯,再來一張近景就很漂亮了。
溫熱的泉水從山頂流下,帶下了礦物的沉積,形成了這些石灰岩的臺階。如果你仔細看,帶有淺黃、棕色的部分現在還有泉水潺潺流下,雪白的部分是泉水已經乾涸,露出的石灰岩,而最下方則是石灰岩更加乾燥之後的狀態,有一點渣渣粉粉的。乍一看去,倒讓人以為是一座巍峨的雪山。
這景象據說在1800年代早期還並不存在,換句話說,它是在近150年間被堆積出來的。
既然說到雪山,這方方正正的石灰岩臺階,是否又有點像布達拉宮呢?我覺得有那麼幾分相似,哈。
以上幾張,都是從山腳仰視,通過步道(trail),則可以拾級而上,逐步登高,一觀泉水的源起。
在這個角度觀看,又有一種我國雲貴地區梯田的感覺。
盛滿熱水的泉池,與乾涸的石灰岩池底,形成涇渭分明的對比。
終於登上最高點,這是站在觀景臺,向一邊眺望的景象
而向另一邊眺望,則是這樣的:
我心裡一直撞擊著一句詩:瀚海闌干百丈冰。 儘管知道,這些不是冰雪,反而是充斥著7、80攝氏度熱泉的石灰岩地表。
實景非常震撼,手機的表現力加上我的渣拍照,比肉眼所見的三分之一還不如。
總之,猛獁熱泉這個景點雖然不如大稜鏡,老忠實等地有名,但我個人強力推薦,不可錯過。
3. 泥火山區(Mud Volcano)
顧名思義,此處遍佈的不再是清澈的泉水,而是沸騰的泥漿。在黃色導覽圖上,這是景點8.
向遠方望去,可以發現一條馬路把世界劈成兩半,馬路一邊是寧靜秀美的湖水,另一邊則是鼎沸猙獰的泥漿,一邊湛藍清澈,波瀾不驚,另一邊則咆哮不止,噴發帶有刺鼻硫磺味的白汽。黃石像一個極其複雜的電影女主角,而不是一個單純的大家閨秀,矛盾、衝突、美麗、危險,這卻才讓所有人神魂顛倒。
這裡是典型的「泥火山」,有種大型水泥攪拌現場的感覺。
「龍口泉」(Dragon Mouth Spring),巖洞裡一直冒出白煙,併發出類似巨龍在喉嚨裡吞嚥水汽的聲音。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
看見有的攻略說泥火山區可以選去,不過我在這裡意外地近距離看見了野牛,行走在沸騰的水汽之後,可見人生的經歷都是獨特的,我很慶幸我沒有錯過這一站。
關於野生動物,我會在另一篇「黃石,遭遇野牛」中細講。
4. 老忠實(old faithful)與下間歇泉盆地
老忠實噴泉是黃石的著名景點,以噴發準時,易於觀測為特色,遊客中心會有對下次噴發時間的預告,每次都有大量人潮圍觀,等待噴發的幾分鐘。 在黃色導覽圖上,它是景點1. 離黃石西門很近。
我去的時候,來得早不如來的巧,當天預測的時間是4:09pm,我到的時候大概4:08,然後泉水還晚了幾分鐘,據其他遊客說,近年來,它有一點點遲到的傾向,不過還是在4:15左右噴發了。
沒噴發時長這樣,還挺平平無奇的:
接下來幾張就是從噴發到熄滅的順序
老忠實泉位於一個叫下間歇泉盆地的地方,所以這個地區還有很多其他的泉水,老忠實是最容易看到的,其他的間歇泉,就「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啦, 有一個步道可以盡覽風光。
這個小泉眼叫做「中國泉」(Chinese Spring),我一臉黑人問號,為啥?
這個叫做「藍星星泉」,還是有那麼點意思的。
這處泉眼好像異色的雙瞳,站在近處,能聽見咕嘟嘟的噴發聲。
石洞泉(Grotto Geyser),很沒創意的一個名字哈。
「城堡泉」(castle geyser),得名於城堡狀的外觀。同時也說明這個泉資歷比較久,白色的「城堡」是由於噴發出的礦物質逐漸累積起來的,或者說,是泉水「蓋」出了城堡。這個噴發時間據說之前也比較可預測,但最近開始有一些變化,開始變得不可預料起來。
而這個trail的終點,就是讓我走路走到差點當場去世的牽牛花池啦!(morning glory pool)
微生物,礦物和溫度共同作用,形成了它斑斕絢麗的顏色,好似清晨的牽牛花開放,真是不枉我走的腿軟。介紹牌上說,由於遊客的亂扔雜物,現在它有褪色的傾向,這樣美麗的景色,還是讓我們好好保護吧。
5. 大稜鏡(Grand Prismatic Spring)!
噹噹噹當,終於說到了大稜鏡泉(Grand Prismatic Spring)!(黃色導覽圖景點二)
大稜鏡作為泉水的壓軸,或者應該說整個黃石的壓軸好戲都不為過。它太美了。
不過大稜鏡並不孤單,它所處的位置叫做「中間歇泉盆地」,在欣賞大稜鏡之前,先來看這個盆地上幾個其他的泉池。據說,熱泉的溫度越低,顏色越深。
藍寶石
綠寶石
墨玉
「顏料鍋」,又稱「彩鍋泉」。
挨著大稜鏡的一個泉池,也很美,但被大稜鏡搶了風頭,我忘了它的名字,但是記得,水面的白氣迎著風吹到身上,是一種潮溼、悶熱,帶著濃重硫磺氣息的感覺。
oops,someone lost the hat, and probably can never get it back.
來了,來了,大稜鏡!
觀賞大稜鏡有兩個點,一個是近距離的,看那淤泥纖毫畢現,看那泉水熱氣蒸騰,而另一個則是在山上俯瞰全景。我們先來看近距離的這個trail。
仔細看,遊人是不可行走的,但池泥上留有野生動物的腳印,大的看起來像是野牛,也有一些小的拍出來不太清楚,好像有分開腳趾的感覺,也許是犬科動物。
大稜鏡是美國第一,世界第三大溫泉。
藍色的水面來自太陽光的反射,而紅色的部分來自微生物的作用,整個介面呈現彩虹一樣的漸變。
拍到捨不得走。
近距離的觀賞雖然震撼,但總有「身在此山中」的遺憾,不能觀賞全貌,所以我又登上了一座小山的山頂,這就是平時我們在明信片上看到大稜鏡的樣子。
這座小山要比近距離的觀景點多開出去5分鐘左右,找到fairy fall trailhead,然後爬上去,爬山有點累,但是值得。提醒一點就是這個地方沒有衛生間,想要去爬的話儘早解決三急問題再去。 下面就是從山頂拍攝的大稜鏡,依稀能看到在近距離觀景點大排長隊的人龍。
大稜鏡真的非常美,遇見的時候美到我沒吃早飯的飢餓感都忘了,離開的時候,一步三回頭的不捨得走。現場比相機能表現出的震撼很多,能看見波光的漸層,虹彩的末梢,加上天地的廣袤,令人感到自身的渺小。
篇幅所限,黃石的泉水我就先寫到這裡,在黃石的其他體驗我會再開一篇叫做「黃石,遭遇野牛!」,另外在那篇的結尾也會涉及我個人的經驗教訓,路線行程,偏重攻略的部分。不知道一篇遊記裡有沒有辦法連結另一篇,如果不成的話,想看攻略和路線的可以搜一下。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