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燥熱霧(物)雨(語)·久違若故 聖誕與4G63的九龍狂奔

久違 香港

我已經「幾乎」整整一年沒有踏足過香港了,要說原因,那可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自認為的熟悉】,實際上為【不熟悉】。儘管再「後花園」的香港,也抵不住時間帶來的遺忘。

故地重遊,舊地新探,以及略帶些窮遊的玩法(兩家兩大一心——吉野家、食其家、大家樂、大快活、和美心MX,那可真是窮遊好拍檔),以及一整年沒再去香港的舒筋活絡。今年下半年的忙碌似乎有些猝不及防,眼睜睜的就要到新年了,忙忙碌碌,馬馬虎虎。

這是我成為領隊之後的,第一次以全新的角度出發,去熟悉的地方再找找不熟悉的東西。而更加重要的是,去一個聒噪的地方,緩解一下焦躁。

這看似矛盾,實際上卻也一點都不矛盾……

大城市,吵鬧的大城市——真真切切的有你需要的那些東西,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有另外一些東西,能夠給予一個清醒的理由。

這一次的故地重遊,是有夥伴的,不是一個人——包括大學同學昂哥,老司機阿斯蘭,以及——新的夥伴X-T3。

我的目的也非常簡單,和新的相機磨合好關係,也包括一這一段時間應該要做的「外出呼吸」——這一切都是為了以後更好的旅行,新年就在眼前,家裡還有新的任務等著我。一臺相機,兩個鏡頭。就這樣出發。

廣深港高鐵 初見面。

即便對於幾乎經常去香港的我來說——坐跨境高鐵似乎也還是需要動動腦子。對於一個鐘愛鐵路的人來說,選擇一趟自己想坐的車,也是很常見的操作。但是牽扯到的規則多了起來,安全起見,這裡也丟出一個攻略。

首先這張圖是一個「過期資訊」,動車交路查詢是最好確定車次的執行車的方法。只不過嘛,廣深港其實沒有那麼多擔心的——目前幾乎已經全部由CR400AF復興號執行,港鐵方面則有MTR380執行。【頁面上的車型資訊是使用了交路查詢的指令碼顯示的,因資料未更新所以並不準確】

只不過

因為是跨境高鐵,在退改簽規則和允許失誤的範圍都變窄了,加上實際MTR本身也比較鐵公雞。在平日晚間時間的車次都僅僅只開「一個站」——即僅僅執行到福田,就地換車。

正所謂和JRC一樣的橙色,一樣的鐵,一樣的一毛不拔。

時刻表來自於,一個大佬@TIEMap做的——非常日本的時刻表,很實用,也比12306的資訊豐富而直觀。

當然——我是希望我國鐵路都是做成這樣,那就真的省很多心思了。閱讀時刻表的習慣,恐怕是五次大提速以前,最實用的一個生活知識了吧~不過走了日本之後,這個知識也是變得更好用了起來。

下載可見:?//pan.baidu.com/s/1BlFSUsnn-oc8PwfYYgpDPQ????

至於廣深港高鐵的所謂訂餐,基本上看樣子依然還是個擺設。沒有廣九鐵路的直觀,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便利(畢竟到香港可以去喝個茶,早餐也可以選擇茶餐廳快速ABC)。

去程G6523/回程G6522還是很標準的榨取了最後一點用在香港的時刻。

此外,也提早準備好了2天的手機卡。

算是基本意義上的周全——但唯獨天氣是沒有確定的,衣服丟在床上,卻不知道應該穿誰。

出發當天——風衣外套+一個套頭衫就出門了。而就算是這樣,也把我熱個半死。

說好的冷空氣呢??????

廣州南站 有變化。

距離上一次從廣州南出發,那已經是不知道啥時候的事兒了。

而就在今年的國慶,有訊息說南站目前的運營狀況已經接近於極限——即發車能力(28線800趟)、車站候車大廳承載能力(日發40萬人),這次來發現了很多似乎能夠印證這個事情的一些細節。

隨著廣深港的開通以及春運的臨近,即便是非傳統節假日,南站的候車室依然滿人,安檢通道雖然似乎流量還算少,但候車室內的空閒座位已經非常不夠了——由此帶來的是。站內設施排隊常態化,甚至於打個水的位置都沒有了。

好笑的是,這充電坐,只在安檢出來的地方有(怕是贊助費給的不夠),出現的位置是客流密集且非常不利於歇腳的地方——好處是,它啟用了我的DASH充電。暫且來說,是個帶有雞肋的好評。

因為出現在不該出現的位置,既不是候車座位旁,也不是別的什麼你更需要它的位置。

聊勝於無,只解決有無問題。

更加嚴重的問題來自於站內的乞討,我大概45分鐘的候車時間內,有近4個人來乞討、要錢——是以往暑期旺季的2-3倍之多(注意了,這還是非傳統節假日)。由此帶來的秩序、人員混雜會更加凸顯,甚至於更容易在站內形成「勢力」,為旅客帶來更大的麻煩,這是春運期間最為嚴峻的問題。

這樣的承載能力和服務能力,南站到今年春運,估計將會出現嚴峻的問題。

只是有多嚴峻,不敢隨便下定論,只是隱約能夠感覺得到。

廣局的車,還是非常令人滿意的。因為車新,保養看樣子也非常到位。

及時出手了手上不經用的380B,高昂的維護費用和來自德國遺傳的多邊形問題,令廣局著實頭疼——早日出手,早點安心。

CR400AF,可以說是照顧到了技術上通勤化高速鐵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

快起快停。能夠明顯的感覺得到,啟動速度更快,停車距離更短了。離開深圳北站,不要多一會兒就會進入全地下段,幾分鐘就會看到福田的地下站臺,過了地下站臺再過個幾分鐘,手機就會沒訊號——這就可以拿出手機卡換上去了。

車內的提升,氛圍光與LED顯示的座位號,都是「進步」的象徵——確實越來越好了,比起之前坐過的最好的380A,是有實際意義的提升。包括更合理的廁所位置和飲水臺,以及花色更好的座椅、設計的更人性化的窗邊擱手板,只能感嘆——只要好好做設計,這就會是一個好車。

復興號上少了那麼一些拍腦袋做決定的東西,給人的感覺是非常明顯的。

唯一煞風景的,依然還是靠背上的廣告,以及用於不規範的車內廣播。MTR的廣播是真實的焦作人,細節的美感依然還是碾壓了數個數量級。這些細節依然是「只要用心」就能做好的東西。

如何接駁西九龍站,是一個複雜但似乎很有趣的問題。要說附近,有W1W2W3路公交車快速接駁市區。同時兩側則有多達三條地鐵線「比鄰」西九龍。

其中東湧線過海是個很好的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往Element的方向才是東湧線;另外一側,則是紅色荃灣線(佐敦)較遠、紫色西鐵線(柯士甸)較近。如果覺得糾結又無法適應香港高度發達的立體空中走廊……那麼還是下去坐公交車比較穩妥。

剛剛下高鐵,儘管熟悉的地方,彷彿又變得不再熟悉。全新的交通方式,與如故的地方,加上長時間的未曾再來……說什麼沒有陌生感,那是不切實際的。

根據老爸的指示前往東湧線轉車去中環,其中提示的要點是「先上再下」與「Elements」,只要記住基本是不會走錯的。

淺轉中環 百佳道。

出高鐵站上樓,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完成一地兩檢,之後來到大廳,不要急著出門,要上樓,才能看到往Elements圓方方向的空中通道。當然這也需要一路看指示。

順著通道走過走廊進入Elements,走到Diesel旁邊有個電梯是可以下MTR大堂,這樣就可以直接轉東湧/迪士尼線。

這一上一下的操作,一定要記住了!~

中環與上環,是一個無論如何都值得去細細品味的地方,它也是香港最有立體感的地方。除了長此以往的吸引遊客,更重要的是,現在是聖誕前夕。

地鐵上的人卻沒有想像的多。

但是說實話,我真的還是會因為這個牌子懵逼。

一直以為AS是在一期還是二期裡頭,結果其實就在Mall,果然是長久不來就會懵,一些幾乎不會出現的小的判斷失誤,幸好沒有直接走而是開啟手機查了一下。這才到了AppleStore門口。

來到蘋果門口,是為我們的會和地點。港鐵的車站,還是地鐵的車廂裡還是很熱很熱很熱,結果其實還沒出發,後背就已經溼了……

IFC已經許久沒來過了,說熟悉,似乎還是不熟悉。

之後,雲層便越來越低,開始下起了小雨。

來到大會堂準備會見我們今天的司機——阿斯蘭同學(來自N車模型群,一起玩車的朋友)。

等待期間我們在匯豐和碼頭下轉悠,隨便拍了那麼一兩張。

氣溫的燥熱實在是令人難受,而天空的雲層似乎也不給人一點好感。想要拍「風景」的心情那是一出站就蕩然全無——然而我也自己忽略了一件事,我是去香港的……

最終我們在大會堂前會和,前往中環的山頂。

BakerRd.百佳道,是纜車的第二個站點,也是最適合眺望山下立體的鋼鐵叢林的絕佳位置。

所謂不到山上來,就看不到中環的縱深,這個說法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開啟蓋子(據說這原廠Hood是比碳纖的還要輕盈,哈~),展現在眼前的是4G63,儘管坐過阿斯蘭的車多次,但還是沒見到過這蓋子下的真容。

改動很少,幾乎還是原裝的味道,塞了個渦輪,但也並不是使勁吹(大概最高出力0.5個Bar),作為一個銀行上班族,這樣的車子出門似乎已經是很有趣的選擇了。

下雨天,開啟引擎罩能夠感受得到的滾燙,雨滴滴在上面馬上就蒸發了……

4G63的改裝潛力自然不用多說,解鎖ECU輕鬆破300馬力,再動動缸蓋渦輪啥的,就衝著700馬力去了。傳奇的直列四缸機,20餘年來,都是令人讚歎的存在,加上Evolution的拉力血——四驅系統。雨天爬個山穩穩的咬著地抱著彎心過彎真的不是啥困難的事兒。

反正記著油門頂住……四驅渦輪車的特性便是那輸出區間和渦輪短時間的無力窒息效應——這也是多少年來賽車的精髓,引擎沒馬力,就用渦輪吹,渦輪吹爆就有力,不吹就沒力。對於油門和換擋時間的把控,是駕馭這輛車的重要Tips。

第一次乘坐EVO的昂哥,在我的要求下襬出了驚訝的表情——這張圖是要求的。

自4G63,和傳奇的四驅系統帶來的血脈噴張(氣勢雄渾地說道)——現在說這些話還太早。

這話也太像是一個標題,是我上山的時候想到的。

我們來到百佳道BakerRd,這裡是纜車經過的其中第二個車站。

這裡頭不少徒步愛好者都會從這邊繼續選擇前往山頂,不過今天的天氣,氣喘吁吁的人是真的比較多——氣壓很低,即便是稍微走走都要喘口氣。

順著缺口望下去是能夠看得到中環的背側面,以及遠在雲霧之中的尖沙咀與整個維港。

從山上看下去,隱約能夠感受得到眼前的建築彷彿在往上爬,而在對面看過來,則會被眼前的樓所阻擋。

只不過百佳道似乎視野還是狹窄了一些,半山腰的樹生長得很好,自然就形成了一道天然半遮蔽的屏障.想要飽覽一個完整的中環,付出一定的體力看樣子還是必須要做的了——只來到百佳道是沒辦法看全的。停下來在此,那麼也就順便拍拍照吧。

這身衣服,可能除了鞋子,整個人顯得有些探長……一路過來回頭率似乎也還並不是很低。

只不過相形之下,我就顯得有些過於簡單了。

只可惜總是沒有我,沒人幫我拍,就很鬱悶。

這個鬱悶不是因為我得不到什麼,而是因為我確實得不到什麼。

雲越來越重,也壓得越來越低,在山上已經依稀感覺到了一些不是很對勁,此時雖說只有微不足道的小雨,但心裡仍然覺得應該不會對行程造成什麼影響。

萬一來陣大風把雲吹跑了呢?

說起風,這輛EVO對風其實還是非常友好的,保留了原廠的水平尾翼,上面的導流齒也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然而,這也依然是輛好車。

來到這樣的地方拍車,或許天氣太好就沒有了趣味,就是這樣朦朦朧朧,意境好像還豐富些。

回過頭來,把曝光壓低一些,這韻味雖然衝突,但或許還有那麼些港產愛情片的味道。

只不過,西裝大衣和Evolution的衝突始終存在,無法忽略,更不能輕視。

但效果似乎並不差。

同時也為了測試一下視訊壓力,以及如何使用的實際操作問題,在山上就開始了混合拍攝的測試——但這次測試是暫時不會有輸出成品的,畢竟要拍出能用的素材,本身也是個挑戰。

最終趕我們走的,也還是雨。

雨滴漸漸大了起來,因為這猶抱琵琶強行半遮面的雲,我也沒法看得到更遠處的景物了。

東部走廊 逆·深淺赤石。

根據香港人所說,說起深淺赤石,指的就是正向走「大潭道」的線路,一次性走遍這個山海之地。

於是我們離開中環,向東部走廊進發。

穿過東部走廊,最近的地方便是石澳。

香港的道路,無論是彎角還是標識牌,似乎都如同絲帶一般與這片土地相結合。

坐過雙層巴士的,幾乎也都會佩服這巴士司機在山上那令人讚歎的技術。

而後的雨也開始大了,但早上這會兒似乎還能接受,結束了中環半山腰的行程之後便繼續走起來。

時間尚且充足,那就來到了石澳附近大浪灣,僅僅相隔一個路口,也並不是很遠。

我喝了一口水,依舊是感覺口渴,於是我們來到小賣部搞了個雪糕,以及CreamSoda一隻。

昂哥一下車,被阿姨看到就說——探長!

這一身還真的是有這麼個意思啊!

簡簡單單的沙灘,就是如此,大浪灣也是適合衝浪玩水的地方,但能夠來到這裡的人似乎也不是很多。

左邊的山就是龍脊,香港有名的徒步路線之一。

海邊的風是很舒服的,也符合我此行來的目的,看不見遠處的山水地平線都是不要緊的。

只要在這多吸幾口其實也就滿足了。

呼吸完了新鮮空氣,就還是找起機會來拍照。

旁邊的石澳,則更加像是一個正經的海水浴場或是說海水公園。

甚至於大時鐘這種東西都有,只不過燥熱點寒風下,似乎來玩的人也並不是很多。

於是稍稍略過,我們就要準備啟程。

CreamSoda,還是要拍一輪的哈哈哈。

從早上出門開始就沒怎麼喝過水的我,現在已經是感覺到嗓子難受……

這或許是一個重要的天氣變化的前兆。

之後我們來到鶴咀道,目的也依然是看看遠處的石澳,以及近處拍車。

因為是雙實線,加上四驅車難以讓後輪輕易的滑起來,拍出來的照片也就相對而言簡單一些了。

得益於這相對較為平緩的S型彎道,其實是比較適合在彎心的另一側拍出車從一側出現的長鏡頭的,但路上也很明確,雙實線,完全壓線拍照似乎顯得有些不守規矩。

稍作停留,依然還是享受這裡的風。

我們今天走過的路線其實相比之下計劃,其實提前了很多,因為沒有拍到啥,也沒真正意義上的一定要拍到啥。原本計劃的大潭道夜色,因為這天氣也不了了之。

靜別大譚 赤柱雨。

之後來到的是赤柱,其實僅僅只有10來分鐘的車程,這裡的路非常狹窄,所有的公交幾乎都需要貼著山邊才能夠通過。

只不過這次來赤柱並不是從熟悉的地方出發,走的路線也大大的不同。

和上一次自己一個人來,狀況是大有變化的。

最窄的路段則是這個水庫,名字已經不記得了,但唯一記得的細節,是這條路原本是雙行線,後來為了照顧上山的新手改為了單行。

來到赤柱找了半天車位,終於停下,誰知道,迎接我們的是更大的雨。但已經是中午時間,就決定去美利樓吃點東西——

原本以為這是一個行程中過於壕的一餐,但實際上消費也並不是很高。

美利樓上有200多一位的自助餐,因為已經是下午2點多第二場,所以這個價格來說還是比較便宜的。

吃飽喝足,然而這裡最好吃的卻不是主打的德國豬手,覺得太鹹,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

隨後,赤柱的雨越來越大,甚至沒有任何停下的跡象。

而,對於此前就拿著相機在下雪的倫敦這樣玩的我,這次也難免有些後怕。

想要找個地方消食散步,都已然無力。

但肚子裡是飽的,沒有帶傘,無奈是溢於言表的。於是接下來的這段路因為手機扔在車尾箱裡,就沒有拍到什麼照片了……

心大得沒有帶傘,也只能是……將計就計。

西貢-飛鵝山 霧榛名。

我在前文提到的,清醒的理由,也許就是這裡了。

差點放棄沒有來的地方——這裡被譽為是香港的榛名山,山路險峻而狹窄,只能容得下一輛車通過,在離開大路後,進入山路的綠色隧道便開始考驗你的駕駛技術。

《無名之輩》這部電影「自殺崖」也取景於這裡,後來才知道,這裡也是又一個徒步聖地。

因為天氣的關係,本來想要架起三腳架的興致早已全無,但我不是那麼計較的人——

我的目的已經改變成了拍車,以及繼續我的熟練機子練習。

恰恰就是飛鵝山的這景象,使我頓時清醒……

有意思是的,上來的不僅僅只有我們,在凜冽的寒風中,還有另外一車人跟在我們後面,只可惜要想從容得爬山,小本田似乎是有那麼些吃力的。

真實的情況,就如同圖中這樣。看起來並不差,甚至還有些開心……

回頭望去,這條山路也是強硬地開挖而造就的觀景平臺,兩側的山崖也有著令人毛骨悚然的險峻(據說即使白天開也很難在這條山路上油門全開),所以這也被作為老司機的畢業路線之一為當地車友所津津樂道。

風雨中,探長的大衣就更加與環境不那麼協調了,但這也正是此行的樂趣。

這裡的狂風,從一下車就令人感覺到的清醒,和不敢拿著相機按下照片的一些微弱的擔憂,讓我完成了此行重要的目的。

到別人活膩的地方去吹別人吹膩的風。

儘管狼狽,但——也要好好享受。

寒風中你的身影,被我記錄下來了,但很可惜我卻沒怎麼被拍,看樣子——結伴出行只有一個人能拍照是一個非常痛苦的事兒。

與眾不同的阿斯蘭,依然穿著短袖。剛才的雨也淋了,現在的風也吹了——

但願真正的皮下脂肪能夠帶來真正的溫暖,這情況我無法想像無法體會……

這樣的狀況,從安全的角度考慮,是待不了太久的,雨滴豆大!砸在身上!

縱使仍然還有優秀的體魄,這樣硬抗也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於是我們就要開始下山了~

下山,感覺也是雲霧繚繞,小氣候也著實令人非常的著迷。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決定先去一趟淺水灣走一趟。

淺水灣停 大圍晚餐。

深淺赤石,香港人說起這四個字一般就是指的是大潭道經由深水灣、淺水灣、赤柱、石澳的這條線路。

淺水灣,則是要去一個重要的地方聖地巡禮。

那便是淺水灣停車場,曾經的港產片《烈火戰車》的飆車戲起點;如今的香港夜間暴走族的集合地——

凌晨3-4點,這裡就會停滿了各位飆車黨的車,只不過現在這時候,恐怕是看不見的。

那麼我們稍微玩個梗——

警察扣車啦!交出車鑰匙!(似乎不是這麼說……)

想要上個廁所,卻被告知要一路向下,這樓梯一點也不緩,甚至看上去還有些陡,周圍荒蕪一人。只有無盡的雨滴和不那麼明亮的燈光,我拿出手電筒感嘆發揮用場的時候真的不會讓人失望。

還有吹爛的傘,可見今天的天氣似乎還會繼續鬧人下去,而且還會持續到明天。

天色已晚,按照計劃其實這個時候差不多該要回去了。

誰能知道路上這雨似乎毫無顧忌。

如同如今的JDM(JapanDomesticMarket)沒落一般,EVO恐怕屬於他的時代已經不再,JDM會不會像黃標車被扔進歷史的垃圾桶,只能說且行且珍惜了。

內燃機的倔強,和這雨,真的很搭。

阿斯蘭講起一個笑話,是上赤柱被一個寶馬Z推著走,結果一個急彎對面來車,那Z沒能裝出脾氣來,估計是在急彎彎心後邂逅了對頭車。任何想跟四驅對著幹的兩驅,在香港的山路上,先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

肚子不餓,但晚飯總是要吃點什麼的吧!

於是在這樣的前下,我們決定去吃個燒鵝喝粥——

喝粥,對我來說是一個莫大的喜悅,不僅僅是因為中午的時候那一頓自助餐燒烤類的東西太多,而且加上喝水喝得少直接導致的口渴——我相信身體已經非常誠實了。

喝粥,可謂是救星,福音。

來到大圍,吃這家老字號燒鵝。

這地方我也是沒聽過的,但就在港鐵旁邊,儘管大雨,裡面還是高朋滿座。

這裡的燒鵝,自然是一定要品嚐的。看起來肥厚多汁但吃起來一點都不膩。

菜式看起來並不算多,但每一樣都堪稱經典。

我們則吃的很簡單——一煲雞粥,下裝燒鵝,和一個娃娃菜。

廣東得不能再廣東的搭配了。

然而吃完還是這個樣子就真的有些誇張了……哈哈哈。

一臉美妙的愉悅感。

今天的雨,貫穿了整個行程,就連吃完飯之後也依舊如故。

回到車裡,發現車作為第二個家在這種時候的意義真的無與倫比——

雨滴凝結在那裡,好像就是在說這就是今天的主題一樣——因為如果今天持續性的這樣下雨,我們在市區在中環其實也並不會逛得很好——除非去買把傘,但其實走起來也比較狼狽。

夜中環 輕聖誕。

感嘆時間過得很快,我們回到了中環但難以抵擋身上的潮溼與難受。

但說什麼,還是去一趟利東街,看我在倫敦看過的東西「TheSpiritofChristmas」。

這樣聖誕裝飾出現在倫敦的攝政街RegentStreet,我那年冬天去倫敦早就已經見識過了——攝政街之長之大,和利東街是無法媲美的!

但是!

利東的街道確實很小,看起來更像是走進CoventGarden之後的狀況,RegentStreet則在外面的主幹道上。畢竟是香港,也畢竟是這裡——

這條小街道若人不是那麼多,裝飾了的樹,還是饒有實打實的英國倫敦風味的。

甚至於真的能夠勾起我那些年去倫敦的回憶。

因為沒有閃光燈,在這種情況下拍人也著實不是很舒服,要麼臉黑,要麼臉上有奇怪的光。

所以我就選擇了甩拍,隨手一甩——就楞是能搞點抽象的東西出來。

但,畢竟景緻是無法與真正的倫敦媲美的,所以其實不要多一會就出來了。

既然離酒店不那麼遠,那就晃個叮叮車回去。

聖誕的叮叮車是真的格外有氣氛,除了正常執行的班次,還有一路打招呼X『mas的巡遊車~!

配合地上豐富的光照,那真是一個別有意思的香港聖誕。

好像有些詞窮,因為這個時候拍,也是因為基於我之前在涉谷的經驗。

晚間雨後,任何地方都會出現令人滿意的影調,豐富的色彩。

回到中環匯豐下,也是這樣,只不過沒有麒麟臂……那就。

這樣吧……

接下來走了一小段去教堂的路,其實原本的計劃,昂哥是打算來這裡做禮拜的。

結果因為各種原因因此作罷,來到了,那就還是看一樣。

因為是基督教教堂,所以整體的風格都屬於巴洛克式。

旁邊的樓梯,則因為路燈的點綴更加迷人了,其實這樣的夜色是非常撩人的,我也是非常喜歡的。只可惜,耐不住腿腳溼漉漉。

沒過多久我們就非常誠實得回到酒店了……

住在老蘭旁邊,但沒有去湊老蘭的熱鬧。一個是因為昂哥實在不行的酒量,一個是我還是想找地方吃宵夜但真的沒有額外的衣服可以替換了,這樣的狀態去吃宵夜雖然感覺上是沒問題,但不會那麼舒適和開心……

便說早晨 尖沙咀。

早晨,開啟一天的新時光,我們大概10點左右就睡醒開始整備行李了。

早餐依然是在中環解決的,那麼。

有意思的來了,這麼久沒來香港香港的變化尤其是在移動支付的支援上,是非常大的。早餐選擇了大快活,支付寶在結算的匯率上也有優勢,這是意想不到的事情。

窮遊,似乎還是避不開兩大一心這樣的標準配置——環境好,有保障,價格便宜。

但究其根本,還是為了接下來可能的購物預留資本,我倆的現金帶的都不多,年底了買的東西著實不少,所以囊中都有些羞澀。

這個時候想吃個燒雞,那幾乎還是不可能的。

還未開檔的中環,有著嶺南地區特有的吵雜,但一點也不混亂,一點也沒有任何的不適。

池記不知道什麼時候換了新的門面,如今看起來風光多了。

早上在和路旁的的士倒是個有趣的亮點,去香港除了難忘的雙層巴士於小巴,這的士莫過於另一個特色了,只不過以前很少拍,這麼好的排排站卻真的很少能夠有自覺得去捕捉。

之後我們就來到尖沙咀,我的還是想要去MUJI找我最愛吃的銅鑼燒的。

只可惜,似乎再也見不到了,似乎再也見不到了。

MUJI的銅鑼燒一度是我訪問香港最重要的理由沒有之一,如今不復存在,也不知道從何說起「訪港」之要素了。

來到MUJI的失望溢於言表,如今海港城的MUJI已經變成了打卡聖地,吃飯的地方也更加吵嚷了。

真正受不了的,其實是這些地方的熙熙攘攘,沒有煙火氣,卻充滿浮躁。

MUJI,也無法令你靜下心來。

至於街上的人,就不用多說什麼了,這樣的客流我想對於自己一個人來走來說是莫大的打擊。

所以儘早撤離,就成為了我已經既定的決策——無論有沒有想逛的我都走。

但是撤去哪裡?難道要迴避購物?

顧旺角 不缺購物。

口口聲聲說,來香港不購物,想要做到的時候往往是非常困難的。

無數的沒有優勢,比不上某些硬需要,現在還是過節,所以帶禮物的需求幾乎還是擺在檯面上的。

我們在尖沙咀告別,昂哥已經買好了他需要的東西,但是我卻沒有收穫——所以我接下來的這幾個小時就變成了我一個人行動的時間——我選擇去了一趟旺角。

看到這路上被塞死的狀況,也是十分感嘆……塞車嘛有啥不得了的。

但這似乎是個伏筆。

好景商業大廈樓下,這是個曾經熟悉的樓上鋪所在地,我走上去看看,發現其實沒啥特別的……

真的是完全沒有慾望,誰叫雙十一已經是妥妥榨乾了好多好多的消費力呢。

出來,我還是買了一個椰汁大王。曾經若干年前,在旺角我是必吃小丸子的,只是現在再也找不到熟悉的味道和熟悉的感覺,小丸子變了味,而椰汁大王似乎還是很淳樸的。

儘管椰汁大王的價錢並不便宜,但從解決一下臉上痘痘的角度來講——這就是喜悅,這就是福音。

功效是我自己腦補的,只是我自己想喝而已。

但新的變化,則來源於粵語/普通話受到的待遇似乎真正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也許說普通話真的會「待遇更好」,只不過這些簡單的事情,猶如茶餐廳中的ABC餐一樣——似乎微不足道,但又是在影響著你的體驗。

攀半山 中環履見。

在旺角的收穫並不多,但是買到了一直很缺貨的N502儲存卡,基本上也算是繼續給相機提供備份的高速儲存方案做的準備。

於是趁著似乎還算比較寬裕的時間,我再次回到了中環迴避越來越龐大的客流,中環的安靜的確是一個更加適合休閒的地方——也是為了彌補一下此行的重點,去半山腰看中環。

步行的角度,繼續走向半山,方向,指向的是植物園。

蘭桂坊的人已經開始摩拳擦掌,這是聖誕最最不可錯過的地方,只不過我的目標在遠方。

一路走上來,人會越來越少,車的剎車也會越來越急。

上到亞畢諾道的時候,就已經接近植物園了,這裡的視野並不能算開闊,其實也看不太到更遠處的景物,但順著彎彎曲曲的馬路往下看,就能夠理解這中環的美妙之處了。

走過一個路口,看到這夾縫之中的景象,但很可惜很難拍得出來真實的感覺,隱約地會覺得,這些建築物在視角的變化下是在移動的。

彷彿是有感情的,也彷彿是冰冷的,單純的形式感擺在面前,在這裡駐足拍照的人也屈指可數——甚至可以認為基本沒有。

但這就是我想要看到的部分。

或許拍出來的沒有什麼感覺,在有限的條件下也很難傳遞出那種微妙的形式感。

之後,天色便逐漸向晚,眼睜睜的看著時間流逝……

啊不……

在山上思考了一陣(喘息)便決定直接下去找地方吃飯——老爸說,這裡有很多的大排檔,門面不起眼,甚至有蔡瀾來過的餐廳。但是怎麼找,是個問題,只靠地圖搜尋幾乎是找不到這些東西的。

於是下山,沒有想像的難走,但要是想一口氣到達足夠高的位置,也還是需要一些體力儲備的。

往下走的路選擇了另外一邊而不是遠路返回,看到的景象就完全不同。

有個市場,也有些平時見不到的小孩子。

這條街看過去感覺甚至有些東京的味道,讓我不盡懷疑這真的是香港????

來過這麼多次,這一次的陌生與詫異,是此前沒有想到過的——你會問?這都算是個景嗎?

確實是的。

林立的水泥樓下,有著沿街的店鋪,狹窄而充滿煙火味,你說這不是居酒屋那樣的地方,那我是很難不去這麼相信的。因為無論意境還是這裡的人的生活狀態,都太像了。

壓迫與街道中的人的小靜謐渾然一體,街坊之間的寒暄,是中環最值得你站在路口細細品味的一大風景。

你無法想像,或是說,你應該這麼理解——這就是香港。

之後在我繞過幾個街道口就找到了這樣的地方,真正意義上的小門面小地方,小食堂。

地圖上上你找不到,想坐下來吃飯還得等老闆允許你坐下和開檔(現在畢竟時間不算晚),香港有無數地方可以看到市井,但這裡的市井,最最接近概念上最最淳樸的市井,不是旺角不是深水埗也不是別的什麼地方——就在中環的CBD之後。

除了聖誕,春節的味道也已經傳來,只不過現在來購置年貨並不算早了。

年底衝業績也好,是出於省心提前置辦也好,現在的時間只要不想太擁擠,也只能這個時候來稍微地收拾一下屋子了。

還有一些看起來似乎不起眼,但應該是很有意思的店鋪。

以及路旁絲毫不怕人的咕咕,這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麼溫順這麼上道的鴿子。

在中銀廣場上的那些鴿子,就沒那麼通人性了,一吹就跑是常態。

看飽了市井風情,接下來的時間便不再那麼寬裕,肚子也開始傳達出有些飢餓的資訊。

給家裡發了個資訊,留點飯菜,於是我就要開始尋覓我的晚餐了。

在數次的踱步和選擇之後,還是選擇吃一個稍微舒適一點的大排檔——儘管我很想走回去吃小髒鋪。

但一直以來沒有見到老爸所說的——蔡瀾來過的鋪子。

於是來到了這家茶餐廳,外面的標牌看似都是很好吃的東西,然而——我想吃個烤魚。

也正無意間,也發現了這家店就是來自於蔡瀾的推薦。

結果烤魚太大,只能是一個人吃一個鍋煮雞——這是老闆娘推薦的,我其實沒怎麼聽清楚就答應了下來——其實一般來說也沒啥問題,謹遵教導是無腦吃茶餐廳一個非常正確的思路。

看起來還是有些誇張的。但只要不加主食這麼吃似乎並不是什麼問題~這些小店其實並不昂貴,但距離中環的中心地帶似乎也並不是那麼遠,願意的走多兩步,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吃著飯,電視裡說,尖沙咀的人數超出限制,導致了路面的擁堵;電視裡說,旺角塞車塞了倆小時導致周邊居民不滿。這也正是我早上路過的地方,看到的景象……

一個人吃鍋,一個人吃個例牌煮雞,還是會被圍觀的。儘管我非常人道得吃完了,但……被圍觀基本還是難免的。

之後,就是從中環上車,坐到九龍,從九龍穿過elements,走回原來的道路。

步九龍 返家程。

夜色降臨,可這並不會打擾我繼續玩繼續拍的餘興。

車流滾滾,我以防萬一也把相機收了回去,拿起手機繼續捕捉看到的景象。

這個時候,我把在中環的照片發給了昂哥。

他後悔不已沒有跟我一起走上半山,也後悔沒有幫我多按幾張照片。

當然,沒按照片的我可以原諒,因為去了百佳道就放棄了自己用步子去欣賞中環的這一決定,我是覺得有失風範的。

感覺到了一絲的不信任……但也只是開玩笑。

來到西九龍,最重要的一件事,自然還是好好看一下這個車站。

走了進來,方才發現這門口怎麼那麼像機場……如假包換的機場到達大門。

而且似乎有些說不清楚的傻大嫌疑……這偌大的大堂裡,指示牌不多,也沒有可供人休閒歇腳的商戶,搞個大門面,是排場呢,還是就是門面?

站前的大廣場,完全沒有任何一點香港本色的蹤跡。設計的還是很好看的,以及前方的預留地似乎還是要建一些東西的。幾乎沒有照顧私家車停車接送人的意思——這一點倒是挺像香港的車站的。

旁邊則是以前就住過的皇家太平洋酒店——如今的價格幾乎不敢再想,但回憶起來——卻也只有在香港犯的急性腸胃炎。

而指示牌就充滿了我國鐵路的特色——分佈不均,燈光傻乎乎地死亮,指示也有些令人捉摸不透。

但是西九龍的外圍平臺和空中花園,還是很值得在這裡慢慢鑽研慢慢拍的地方,我也就順便走了一波。

回到車站的樓梯,也很有藝術感,只不過——拍這樓梯還是需要找點人,找點點綴的。

第一次走西九龍,大概還是預留了大約一個半小時的寬裕進站時間。

沒想到的是,這個時間也恰好的做到了該做的事,那就完整的體驗整個流程。

包括稍微拍了一下西九龍站,以及見識了一下回程的安檢……

沒錯,回來的時候經過了安全檢查與海關的過機,再加上地鐵就是三次過X光機……有種溢於言表的扯淡感在心中盪漾。

儘管西九龍站出自名師,但依然槽點不小,哪怕是有MTR的監督作業,還是透露著傻大的滋味。可想而知建設雙方各執一詞的爭執以及審美、對設計的理解上的妥協。

非常明顯地能夠體會到的東西——

1#由香港返回內地沒有實際意義上的實名制認證,憑票入內的走廊其實很「模糊」。

2#安檢機場化,充電寶+個人物品需要拿出,但實際上安檢的標準「值得商榷」。

3#缺乏足夠多的、足夠清晰的導引標識、電子水牌(這我相信是中方的作為),候車區內極其缺乏!

4#安檢出關口就在進站口前,而排隊隊伍卻從另一邊圍起來,更可笑的是候車區所在的位置,與進站口處在同一個直線,卻不能直觀地看到進站口的水牌資訊。

5#存在極少的可能性可以偷上車(進閘前),原因在於管理上引導候車乘客到閘前的做法非常弱智……因為缺乏水牌和足夠嘹亮的廣播,於是拿著個牌子到候車區晃一下……

6#缺少足夠的商業設施,無論是關內還是關外,這都不像是MTR寸土寸金的做法,在日後希望能夠正經得多起來。

為了應對這個情況,有如下的貼士可以幫助你減少選擇高鐵往返出行的瑣碎麻煩。

1#使用卡式港澳通行證購買往返車票,並在內地城市出發車站取票【免境外取票手續費使用統一證件出入境】

2#如果想要繁體的車票可以在西九龍的MTR視窗列印,但還是要收手續費,並不建議這麼做;在12306的取票機取票得到的依然會是簡體的車票。

3#在內地提前購買香港電話卡/八達通卡,換取港幣現金,這樣無論你怎樣到達香港,都不會手忙腳亂,都不會因為突然沒了通訊而焦慮。

4#預留1個小時以上的候車時間,提前1小時以上一定要到達火車站。

5#摒棄和一般狀況下坐火車/高鐵的想法,切忌踩點到,切忌自認為第一次去就覺得路好找。

如今的香港

其一#斬料飯、檸檬茶,還有慣常的寒暄。是廣東人來到香港似乎必要做的那麼幾件事,對於我來說恐怕還有一個情懷,就是黃鱔煲仔飯,如今卻很難再找到那麼好的味道了。

其二#如果你是為了時尚而來,香港依然是不會令你失望的地方,自始至終。

其三#香港的大部分商品已經沒有優勢了,其中電子產品尤其,而零食、藥妝也沒有澳門便宜。

其四#若是去專門體驗服務,香港已經大不如前,或者說已經沒有這樣的必要了。但如果你是去辦事的,香港依然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其五#香港除了購物拍照打卡迪士尼,有著遠比你想像中多得多的魅力——不要忘了「亞洲國際都會」分別指了些什麼,如果你只玩到了「都會」,那真的只是香港的冰山一角,甚至是不值得一提的一角,不要就此給香港下判斷。

其六#香港已經開始開始被移動支付所滲透(人民幣結算在購買大件物品時有一定的優勢),但真正使用起來還是刷卡和現金比較方便。這或許是個好事,但其實並不值得多說什麼。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