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圖置頂
⛰️香港麥理浩徑二段簡述
🏞️香港麥理浩徑是香港著名的行山徑,全長約100公里。以西貢為起點,屯門為終點。每500米設一標距柱,序號為M001至M200。
麥理浩徑第二段,全長13.9公里。起點為浪茄灣,終點為北潭凹。麥理浩徑第二段沿途風景秀麗,途徑西灣、鹹田灣、大浪坳與赤徑,被譽為最美麗的行山徑。
麥徑二段赤徑至北潭凹段,全段石板路面,路況良好。坡度起伏不足200米,沿途指路牌及標距柱清晰。適合家庭旅遊及單車越野活動。
麥徑標距柱起點牌
北潭凹,麥徑二段路標
🏝️西貢赤徑簡述
🏞️赤徑是香港新界西貢半島的一處郊遊勝地。位於蚺蛇尖西南面,三面環山,面對赤徑口海面,屬西貢東郊野公園範圍。麥理浩徑二段貫穿赤徑,東至浪茄灣,西至北潭凹。碼頭附近設有名為白普理堂的青年旅舍。赤徑村是嶺南客家風貌的漁村,由於村民的遷移,如今已荒廢。著名建築「聖家小堂」,是一座有一百多年曆史的天主教堂。香港日佔時期,聖家小堂曾是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常駐基地。
赤徑
嶺南客家建築風格的赤徑村
⛴️交通攻略🚌
🚌西貢碼頭乘搭94路九巴到黃石碼頭。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鑽石山地鐵站有96R前往黃石碼頭,約二十分鐘一班。沙田新城市廣場有289R前往黃石碼頭,約一小時一班。
🚤平日黃石碼頭乘快艇過赤徑碼頭,船程10分鐘,船票20港元
週六日乘翠華輪渡至赤徑碼頭,每小時一班。船程40分鐘,船票15港元
🏃🏿♀️徒步前往赤徑,可乘上述巴士在北潭凹下車,行走麥理浩徑第二段,全程三公里,行程半個多小時。
每日經停赤徑的翠華輪渡航班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的翠華輪渡航班
💝溫馨提示
🥾🧥穿著防滑舒適的遠足鞋及保暖衣物。
🧂📱帶備足夠的食水,保持手機暢通。
🚶♀️🏔️留意沿途的路牌及標距柱,認清自己的所在位置。
🙋🏻♀️👨🌾不要亂扔垃圾及口罩😷,自己的垃圾自己帶走。
😷🙏疫情嚴重,減少人員聚集,出入圍村切記戴口罩!!!
🚌⛵下午3-5時,返程遊客很多,儘量錯峰出遊,提早安排返程時間。
🏝️行程路線
➡️黃石碼頭~赤徑碼頭~赤徑營地~赤徑海灘~赤徑舊碼頭~良友士多~赤徑村~聖家小堂~麥理浩徑二段~北潭凹
麥理浩徑二段標距柱編號: M043~M048
赤徑至北潭凹路線圖
🎑行程詳述
🏕️麥理浩徑第二段,是麥徑最美一段。一路翻山過海,可觀賞西貢東郊野公園迷人景色。而且整段路的接駁點很多,乘巴士坐輪渡均可進入麥理浩徑二段。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力與愛好,選擇其中一段行走。
長期在香港生活,麥理浩徑是我最喜愛的登山遠足路線。二段走過不少次,隨著年齡的老邁,已經不適宜強體力運動。於是經常將麥徑分段行走,儘量不走回頭路。適度健身的同時又可遊山玩水,確是兩全其美。
這次計劃行走麥理浩徑二段的尾段,即赤徑至北潭凹段。由赤徑碼頭起步至北潭凹,全程約四公里。名為行山健身,這點裡數簡直有點叫人笑掉大牙。不過筆者醉翁之意不在酒,觀景尋古為主,強身健體為輔。一路走走停停,觀景拍照,全程用了將近三個多小時。
這次分兩篇遊記,為朋友們介紹我分段行走麥理浩徑二段的經歷,與喜愛麥理浩徑徒步的朋友們分享。
🌤️黃石碼頭的清晨
⛅清晨乘96R巴士到達黃石碼頭,開始了這次的麥徑遠足觀景活動。依舊是獨身而行,這倒是符合防疫限聚令的要求,不會因為人員聚集而惹上官非。旁觀在碼頭候船的郊遊者,好像都不很在意,成群結隊談笑聊天好不熱鬧。要不是個個都帶著口罩,真看不出如今是防疫嚴控期。
按計劃乘搭9:45的船班到赤徑。時間早了點,有快艇船主過來搭訕,載我到赤徑,船費二十元。本人婉拒,船主又介紹說快艇會節省時間,數分鐘便可到達。而輪渡需繞道灣仔(南風灣)碼頭,行程將近40分鐘。我又不趕時間,再次婉拒。其實我堅持搭乘輪渡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希望觀賞到大灘海的海豚🐬。儘管機率很低,還是希望有緣見到這些鬼精靈。
清晨的黃石碼頭
候船的遊客不多
準備登船的郊遊客
🌊橫渡西貢大灘海
🐬9:45輪渡準時出發。船上的遊客不多,有一群南亞人帶著大包小包的食品上船,看樣子是去野餐。我找了個船頭位置坐好,一路欣賞大灘海沿岸美景,留意四周有沒有海豚出現。我近期在大灘海域見到過兩次海豚,都因距離太遠,沒能清晰拍攝到它們的身影。
船行二十分鐘,到達灣仔碼頭,南亞人上岸,船上就剩下我與一對露營者了。
輪渡離開灣仔碼頭,朝著赤徑方向行駛,大約二十多分鐘,抵達赤徑碼頭。下船隻有我們三個人,但上船的人很多。大部分是露營者,揹著大背囊,有些頭上還帶著聖誕頭飾。我這才想起今天還是聖誕假期,咳!這日子過糊塗了。
開往赤徑的翠華輪渡,船艙很簡陋
中途停靠灣仔(南風灣)碼頭,大部分乘客下船
灣仔南風灣海面風光
運氣好,能在大灘海遇到海豚🐬(較早前的視訊截圖)
🏕️赤徑碼頭與白普理營
赤徑碼頭是到赤徑露營遠足的唯一交通集散地。小小的碼頭每日迎送不少登山露營的遊客。到黃石碼頭的街渡班次很少,往返主要以快艇為主。黃石至赤徑的快艇,單程二十元。香港青年旅舍管轄的白普理堂就在碼頭前的小山上。三座赤紅色的堂舍是赤徑的地標建築。白普理堂的營地設在一獨立的小海灘。在此露營要網上預訂。原想到白普理營地轉轉,怎知因疫情暫停開放,無緣入內。
碼頭上有人在釣魚,看了一會兒,沒見到有魚上釣。沒癮,繼續走我自己的路。
輪渡離開灣仔碼頭
赤徑碼頭,燈塔旁的釣魚客
搭輪渡的露營者,頭上的聖誕裝飾很搶眼
寧靜的赤徑門海面
赤徑碼頭風光
小山上的白普理堂青年旅舍
🏝️赤徑海灘與赤徑營地
🐾順著海邊小徑一路前行,遇到不少揹著大背囊的露營者。我這一身便裝的閒人,相比之下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前行不遠,來到赤徑營地。今天是聖誕假期的最後一天,營地裡有人在收拾帳幕準備撤離。也有人剛剛入住,搭營設帳的忙個不停。快到午飯時間,不少人正在準備午餐。營地上飄著烤肉的香味,令人垂涎。
不敢久留,繼續前行。經過一座小橋,來到赤徑海灘。海灘上有不少遊客,遊玩觀景拍照。
赤徑海灘美得很奇特,與西貢其他海灘相比,確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韻味。由於海灘佈滿赤紅色的碎石,致使整個海灣沿岸呈現出赤紅色。想必此處的地名「赤徑」,應該是源於赤色的海灣吧。
沿著海岸旁的石板路前行,這條小徑就是麥理浩徑二段的其中一段。前後都是山路,一邊通往北潭凹,另一邊通往大浪灣的鹹田灣。一路有不少行山客向鹹田灣方向走,很多都是準備經大浪坳爬蚺蛇尖的年輕人。登蚺蛇尖可是強體力運動,對我這老者來說,蚺蛇尖就免了,過兩天翻過大浪坳走一趟鹹田灣還可以。
清幽小徑通往赤徑村
岸邊的石灘
岸邊隨處可見赤紅色的火山沉積岩
赤徑營地上的帳篷⛺
營地旁的山泉,為露營者提供淡水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海灘旁的小路,就是麥理浩徑二段
赤徑海灘
海灘遙對赤徑碼頭與白普理堂
麥理浩徑第二段路標
行走麥徑二段的行山客
海灘旁的營地
橫跨海灘的小橋
赤紅色的海灘
海灘上遊玩的遊客
沿著麥徑二段繼續前行
海灘上拍照的行山客
赤徑舊碼頭風光
赤徑村小碼頭
穿梭於黃石與赤徑之間的快艇
碼頭旁的紅樹林
🍱麥徑二段補給點~良友士多
🍜麥理浩徑第二段的景色美,徒步者與騎行者很多。誘人之處不光是美景,還有便利的交通,良好的路況,及沿途的補給點。中段的鹹田灣及大浪,有不少士多食店,為遠足者提供補給及漁村美食。而在赤徑段,良友士多便是個馳名全徑的中途補給點。
良友士多位於麥理浩徑赤徑段路旁,對正赤徑舊碼頭。良友士多已經經營了很多年,是著名的麥徑二段補給點。士多經營漁村美食,為遊客提供食飲補給,同時還提供住宿。岸邊的露天茶座,是遊客喜愛的歇腳觀景地。士多還租賃獨木舟、遮陽傘及帳篷,提供燒烤用具及燒烤食品。
坐在茶座小歇,聽一位胖大叔侃大山。茶座前人來人往,嘻嘻哈哈非常熱鬧。走下士多下面的舊碼頭看看。小小的碼頭顯得很古舊,碼頭前有一紀念碑石,由於年代久遠,上面的字被海水腐蝕得難以辨認。只看清最後一段字是建成碼頭立碑日期,是公元1955年的4月6日。
位於麥徑二段的良友士多
海旁的雅座
良友舍為遊客提供住宿
啤酒瓶做圍牆,環保又別緻
待租的獨木舟
很友善的狗狗,這玩意兒絕對不能看門護院
良友士多旁的村屋,大部分已成廢墟
看樣子也是隻傻狗,看著兩隻破拖鞋
古舊的石磨
小碼頭前的建橋紀念碑,日期是一九五五年肆月六日
🐚行將消逝的赤徑村
🏡赤徑是個很小的漁村,村民多為雜姓客家人。赤徑村歷史悠久,是西貢少數的富裕村落。村內有不少青磚建築,屬於典型的嶺南客家建築。
進入赤徑村竟然有驚喜發現。在半荒廢的赤徑村屋中,竟然見到一間老私塾遺址。
這是一座客家風格的建築,樓高兩層。房間大部分已經凋空,有些看似有人居住,但也大門緊鎖。這間私塾名為「寶田家塾」,位於村屋的中間位置,樓高兩層。寶田家塾校名牌為赤紅色,雖然年代久遠,依然很是醒目。校門口另有橫幅「德貴日新」四個大字。香港的圍村大多是教會學校,像這種儒家風格的私塾確實少見。很想近距離考察一下,怎知院門都用木樁封住,只好遠距離觀賞,拍下幾張照片留念。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香港的圍村居民大多搬到市區,圍村文化已經到了消逝的邊緣。儘管香港政府很重視文物保育工作,但很多頗有價值的圍村建築,正在逐漸的破落消逝。這些都是筆者所不想見到的。
麥理浩徑橫穿荒廢的赤徑村
荒廢的村屋
客家建築風格的村落
大門上方的「天水流芳」牌匾
寶田家塾全貌
到處是殘牆斷壁
不少遊客到此尋幽探祕
通往聖家小堂的小路雜草叢生
🔥曾是抗日基地的聖家小堂
⭐赤徑村最出名的建築應該是名為聖家小堂的小天主教堂。這座教堂不單是西貢半島著名的天主教堂,更是抗日戰爭時期,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常駐基地。
本人對香港的歷史建築頗感興趣,這次行走赤徑,主要是為了聖家小堂而來。怎知進入聖家小堂的路已經被封,兜兜轉轉費了不少力氣,才找到另一條通往聖家小堂的山路。
聖家小堂(The Holy Family Chapel)重建於1874年,取代了1867年被颱風摧毀的早期教堂。赤坑村的村民大部分信奉天主教,孩子們自小受洗禮。聖家小堂由三部分組成,禮拜堂、牧師宿舍及銘新學校。1980年,它的領導地位被大埔的聖母瑪利亞教區所替代,後轉變成青年營,如今已經荒廢。
值得一提再提的是,在日本佔領香港期間,西貢是抗日戰爭重要活動區域。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港九大隊,1942年2月3日在大網仔黃毛應村成立。曾以赤徑聖家小堂作為常駐基地。
港九大隊憑藉西貢山高林茂的地理優勢,與日寇進行頑強的游擊戰。拋頭顱灑熱血,留下一段可歌可泣的保家衛國史篇。
聖家小堂是香港二級歷史建築。不過據我所見,如今依然是破爛不堪,形同廢墟。
像聖家小堂這樣的抗日戰爭遺址,在香港並未受到重視。換了在國內,早就開發成「紅色經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今的香港開始撥亂反正,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擁有保家衛國光榮傳統正能量的聖家小堂,應該擔負起愛國主義教育的歷史使命了。🇨🇳
抗日戰爭時期,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活動區域遍佈港九新界。(資料照片)
上: 港九大隊的領導人。下:1987年12月,港九大隊老戰士重訪赤徑聖家小堂。(資料照片)
進入聖家小堂的小路
聖家小堂現狀
典型的嶺南教堂建築風格
窗門緊閉
屋頂上的十字架
整座聖家小堂被雜草樹藤覆蓋
聖家小堂部分建築已經荒廢
🏞️麥徑二段徒步
🏡離開荒廢的赤坑村,繼續向北潭凹方向前行。經過一座小橋開始上山,正式進入麥理浩徑二段。這段麥徑約兩公里,山路坡度不大,最高點高度不足二百米。而且全程石板路面,對於行山者來說,幾乎沒有難度。可算是老少皆宜的家樂徑。沿途的景色很美,近距離俯覽大灘海景色的同時,還可遠眺西貢東的高峰蚺蛇尖。
輕鬆行到半山,這裡有一三岔路,路口有清晰的路標。箭頭所指,一邊到北潭凹,一邊經土瓜坪到黃石碼頭。
繼續向著北潭凹方向走。沿途遇到不少行山客,反方向往赤徑走。自己突然想到,要想輕鬆行走這段路,應該反向而行才對。也就是說,應該由北潭凹做起點步行到赤徑。這段路全是下山路,別說步行,跑步都可以毫不費力。於是暗下決心,過幾天再來試試長跑,由北潭凹跑至赤徑!
中途的標距柱
回望赤徑,風光無限好
最高的山就是蚺蛇尖
沿途的行山客
三岔路口的路標清晰
遠眺大灘海及黃石碼頭
🏡行山客集散地~北潭凹
🌠慢步觀景拍照,不足一小時到達終點北潭凹。北潭凹是西貢郊野公園的著名景區,位於北潭路旁,是行走麥理浩徑的補給點及集散地。麥理浩徑二段到此為止,橫跨北潭路,便是麥理浩徑三段起點。
到達北潭凹已臨近中午,時段不對,沒見到太多行山客聚集。檢視九巴APP,見96R巴士約十分鐘後到達。還有時間,就走過馬路,到麥理浩徑三段路口看看。這裡是一個小小的休閒場地,設有座椅及清晰的行山地圖。一支很高大的地標柱,為行山客指點方向。其中麥理浩三段為上山路。經嶂上到達西沙公路旁的企嶺下。
三段我很少走,主因是全段山路,要穿越四百多米的牛耳石山等多條山脈,很耗費體力不說,中間還沒有補給點。看官看我的遊記,都會以為我是個堅毅的戶外徒步者。其實不然,俺只是懶漢一枚,行山遠足最講求輕鬆舒適。這也是我將麥理浩徑分段行走的主因吧。
到達北潭凹郊遊場地
北潭凹的公廁及垃圾分類回收箱
免費的飲用水加水站
麥理浩徑的地圖
路牌上的休閒涼亭
自助飲品機及單車停泊處
北潭凹路牌
路口休息的騎行者
過馬路便進入麥徑三段
北潭凹麥徑三段前的郊遊場地
清晰的指路牌
麥理浩徑三段由此起步
🚏歸途
🚸回到北潭凹巴士站等車。時間尚早,等車的人不多。不大一會兒,96R巴士進站。啪卡上車回市區,這次的遠足漫遊結束。
提醒各位朋友,別以為北潭凹巴士站如此冷清會持續很久。到了下午三四點鐘,情況便不會這樣。大批的返程遊客殺到,該巴士站會大排長龍,有時要等數輛巴士才可上車。有些人等著著急,更要走回黃石碼頭總站上車。如此經歷,確實給美好的遠足行程添堵。因此,行走麥徑二段,合理安排好歸程時間很重要。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錯峰出行」。
(注:為保持遊記的完整性,部分照片為近日補拍)
北潭凹巴士站
全文結束🔚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