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香港

香港的處境微妙。以往總是不解身邊的人為何不厭其煩,僅僅抱以掃貨的目的就能用掉一次旅行機會。而我卻從未將它作為旅行首選地。

印象裡的香港應該是活在書香和電影裡的,華洋雜處,歌舞昇平,充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和巨型廣告牌,真是既發達又市井。可是如果有一天,在香港也能隱匿於世外,找到純粹與自然的樂趣,我想這才是一個與眾不同的香港。

帶著工作狂的旅行

還是老夥伴,我和他。

雖然生活中相愛相殺,但依然能在下個風景處和好。在香港的五天四晚,我們度過了一個除夕,一個情人節。

如果你要問我這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麼,那就是書童在旅途中完美融合了「工作狂魔+寵妻狂魔」的雙重角色,白天陪我流連於繁華喧鬧的香港街頭,夜幕降臨他就開始奮筆疾書完成未盡的工作。

那天二雷來杭見我,閒聊中調侃自己說,也許以後我的遊記都應該叫做「帶著工作狂去旅行」。手機裡存著書童各種各樣的工作照,扛著攝像機在公交車上,地鐵上,火車上,就連這次去香港落地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星巴克連上wifi傳輸檔案……作為一名紮實的新聞工作者,你確實是我見到過最敬業、最認真、最負責、最最愛工作不愛老婆的選手,希望這一段你們領導看到了可以給你加薪喲。

也正因為上述種種,加之香港本就不是一個可以按部就班旅行的城市,所以本次旅途充滿著隨心,和無所謂。吃了五天海皇粥記,徒步登頂太平山,那些尚不記得名字的建築和恍若夢中見過的天空,都沒有很清晰,我無法繪聲繪色描繪出一個色彩紛呈的香港,眾說紛紜、千人千面,在這個多元的熔爐裡,閒適的旅行?不存在的。也許只有當我像書(陀)童(螺)一樣忙碌起來,才能體會到什麼是最Local的香港旅行。

微博:@天唱
微信公眾號:天海間一號
……………………………………………………….

傳說中這裡要加視訊?
等工作狂忙完吧

城市中的暗夜森林

寸土寸金的香港,早在開埠之初就有著「十尺樓房五尺金」的說法,樓房密集,高聳入天。大概只剩餘天空還有利用價值,所以這裡的房子直直地往天上長,樓與樓之間的間距異常狹窄。

一部分在天,一部分在山。歪打正著將酒店訂在半山之上,從深圳的飛機落地,到海關入口,落馬洲、紅磡、中環,落腳點就在這樣等寬等高的高樓中。

也不知道是不是跟我玩久了,被我的智慧所感染,書童在訂酒店這方面終於開了竅。既然地面不行,山上總可以了。美孚地鐵站旁,饒宗頤國學大師紀念館之上,在這青山翠植當中,幾幢白房子就這樣成為我們幾天旅行的住處。

清晨被蟲鳴鳥叫包圍,夜晚除了星空,聽不見半點汽車鳴笛的聲音。那幾天倦鳥歸巢時,總因走在這彎彎的樓梯上,抬頭望見紫色的天空和俯瞰人間的視角而倍感欣慰。

放下行李,抵港第一件事是將飢腸轆轆的胃交給美食清單上那些垂涎已久的食物,這是撫慰一個旅人最妥帖的方式。

點點心雖然是第一餐,但大概也是最難忘的一頓了。難得不用等位,在僅有的一個方桌前坐下,瞥了一眼周邊食客的餐桌,按照出現概率最高的點了幾樣。菠蘿包、蝦餃、虎皮鳳爪,用蒸籠或小盤端上來,滿滿擺上一桌,未吃先飽腹,獲得極大的滿足。

我一直沒有點菜技巧,也缺乏對美食強烈的熱情,但在茶餐廳的喜愛上卻是沒來由的。喜歡那份隨意和自由,不用講究多麼得體的穿著,卻也能在落座那一刻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小小的餐廳裡往往在牆壁上貼著餐廳老闆與某位明星的合照,懷舊又充滿lomo風。不管是上班族、學生黨還是明星,人們在這裡談事情、聊八卦直到深夜,在港系文化裡那份喜愛深入骨髓,這一切都在默默見證著香港生活的變遷。

地址:佐敦文匯街28號,只收港幣現金和八達通刷卡。

五彩斑斕的街景,一輛明黃麵包車,破舊巷道中雜亂的手推車,重疊貼上的豔麗海報。衝突、對比,魚龍混雜卻又生機勃勃。我總以為,從這裡開始才算開啟了香港旅行的第一天。

香港的舊,是有質感的舊,就像是在顏色飽滿的油畫布上很自然地擁有了頗具藝術感的褶皺,哪怕再隨意地增加了一筆也並不會破壞它原有的美感。

曾在一本書裡看到一句懇切的話:香港最好的東西就是不是香港的東西,而「世界」就是一個用以取代「本地」的理由。於是對於這座城市來說,最具異國情調的「蘭桂坊」、荷裡道活櫥窗裡的「唐三彩」、平民夜總會「廟街」….都成了熱鬧的文化展示窗。

我們總是嘗試對這裡多一分的瞭解,相信自己的觀察真實於任何書面的描述,所以才願意不厭其煩的多來光顧幾遍。就像我好像說不出香港的「美麗」,但它自始至終都未給我以陌生感,哪怕是在我腦迴路里一直都頂詰屈聱牙的粵語,也因為書童的斜槓技能(自封「粵語八級」)稀釋了,這大概就是模擬的「家鄉」吧。

街道兩旁林立的商鋪,滿大街的卓悅、SASA、絲襪奶茶,每一種都是帶有濃郁地域元素的香港符號。它們無數次地出現在我的潛意識裡,彷彿設定好的街道、行人與故事情節似曾相識。而旅行也不過是一場求證,看看它是否與自己的夢境雷同。

//港系二樓書店

西洋菜街五十二號,二樓,得來全不費功夫。雖開在鬧市,卻隱匿在一派紅黃藍綠和熙熙攘攘的招牌和人群中,如果不是刻意來尋書,怕是會一閃而過。

以「田園書屋」為代表的書舍在旺角一帶十分密集,短短百米的繁華街道中,竟藏著數家令書友視若珍寶的港系書店。而這些書店大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往往處於一座高樓中的二層,也因此被戲謔地稱為「二樓書店」。

不管是主打青春文學的春藤書房,當年流出張愛玲手稿的新亞,還是以舊書、聞名的梅馨書舍,在實體書店如今哀鴻遍野的處境之下,還能在人聲鼎沸的商業帝國中恍然置身於一片古舊書籍的天地中,而這當中更不乏罕見的絕版書物,大概沒有什麼比這更值得興奮的了。

田園書屋可以說是這其中最資深的「二樓書店」,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與其它書店不同的是,它既售書也出版,更有著張揚的「」人設。

躡手躡腳登樓,推開窄窄的一道舊門。很難想像的是,在這樣一個近乎逼仄的二三十平米內,港臺小說、醫卜星相、大陸舊書均有一席之地;繁簡體書籍整齊有序,卻分門別類地貼牆擺放。高高的書山,矮矮的書牆反而剝奪了人的空間,相傳「如果在田園找不到想要的書,那麼別的地方也一定找不到」。

每一個人都安靜地沉浸在面前的書籍,投入在字裡行間與讀本所營造的避難所裡。上個世界五十年代,香港匯聚了各類文化名人,傳統與現代在這裡碰撞,加之殖民地的政治背景,鴛鴦蝴蝶派、傳統戲曲、文藝武俠電影等各類新鮮文藝形式都在這裡得到保留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到了八十年代也因此獲得了包容開放的「香港文學」一個章節,被寫進中國現代文學史,我們把這一時期的藝術特徵概括為「雅俗共賞」。

因為城市不大,總覺街道的相似度也非常高,主幹道上永遠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只有深入小徑中,才能體會這城市裡難得的閒散氣質。

漫無目的,我甚至不知道一條一條走過的街道通往何處。無意之間發現彩色的樓梯,拉著書童奔過去。其實像這樣不知名的塗鴉景點,在香港有許多,它們大多隱藏在街角巷弄,卻也在不經意之間編織了發生在路上的故事。

// 油麻地警署

城市小,亦有小的好處。比如這一路靠著雙腳基本上走遍了廟街、旺角、尖沙咀,反而乘車是一種令人喪失耐心的交通方式。

從高樓林立的市中心到露天的菜市場,看到當地人的生活。它用一種主動侵入的方式介紹我認識這裡最包容的一面,帶我用最地道的視野去發現這些老建築裡的懷舊與美感。

再比如,我說想去【油麻地警署】,打眼一望書童告訴我下個街口就到。

我跟他並非TVB粉,可說到這樣的電影也是記得起一兩部《古惑仔》和《陀槍師姐》的橋段是取自這裡。這個建於1893年的建築凝結著港片迷們太多的回憶,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黑幫電影的拍攝聖地。

三層藍白相間的建築,傳統的圓柱門廊在一眾寡淡和擁擠的暗色系建築裡格外出彩。走在警署長長的迴廊之下,電影中的場景也漸漸湧現。如今,這座建築只是作報案中心和停車場使用,新的警署地址已經遷往別處。

儘管如此,這裡依然可以看到穿著制服到處巡邏的「阿sir」,在腦海裡快速放閃那些熟悉的畫面,更不惜偷偷跟在身後小心地拍上幾張以滿足自己的電影情結。

地址:從油麻地地鐵站出,沿彌敦道,往永星裡前進至眾坊街,轉廣東道口向左轉就可抵達。

從油麻地警署離開,沿著廟街,走過了一段熙熙攘攘的鬧市,直到無縫銜接地過渡到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中,被一群卡通小人吸引。

我說這是一場漫畫卡通展吧,而書童堅定地認為這只是路邊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主題公園。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人五顏六色、憨態可掬,總是讓人停不下快門。

可愛的麥兜,一個長得不帥,頭腦平平的小朋友。和媽媽麥太太,在香港一個叫大角咀的地方過著並不富裕卻很快樂的生活。書童很喜歡麥兜小朋友,經常一廂情願用粵語講裡面的臺詞給我聽,他最喜歡的一句是:從前,有一個小孩很不聽話,後來他死了。

位於香港尖沙咀的重慶大廈,在擁擠的香港鬧市中如同孤島一般。它看上去十分老舊又不夠安全,但卻是世界各地揹包客的廉價落腳點,是非洲、南亞商家的重要交易場所。大大小小的廉價旅店和商鋪在這幢17層的高樓裡,收容著百餘個國家不同膚色、語言和地區的住客。雖然經過翻修,卻依然看得出它的與眾不同,四周眼花繚亂的樓群、入夜霓虹亮起的街角圍樓,只有它猶如黑洞一般,似午夜夢迴迂迴難達,營造出風格化的電影場景。

還記得發生在《重慶森林》裡的故事嗎?兩段發生在市井裡的愛情故事,突如其來的轉場和嘈雜的畫外音。當電影裡重慶大廈的場景出現,金髮女郎開始奔跑,隨著喧鬧的人聲一閃而過,就像一場奇妙的幻覺。

電影中的角色開始夢囈:「我開始懷疑這個世界上,到底還有什麼是不會過期的。」

對於香港人來說,重慶大廈魚龍混雜,非洲人站在過道上喝著啤酒,地板上盤腿而坐望向遠方的亞裔,還有一些伺機而動的商販,他們隨時準備賣力地向你出售廉價手機、手錶和一些香菸,一旦你流露出興趣,便會請你走入另一條專屬的通道。

而對於研究者來說,它是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球化最佳案例」的地點,這裡早已超出了簡單的文藝電影和微縮社會的概念。

不知不覺就走到了香港文化中心,起初只是見建築設計現代、立體,興奮地跑過去一通拍。後來才知道這裡是流傳的網紅拍照點。

背倚煙波浩渺的維港,緊挨著太空館和鐘樓的文化中心。其舊址是原九廣鐵路總站,雖然車站已蕩然無存,但旁邊建於1915年的鐘樓仍然保留至今。這是香港的「一級歷史建築」,1921年以來鐘樓每天都會準時報時。

因為鍾愛於這一份無盡延伸的空間感,來來回回取景多次。我們來得不巧,星光大道在整修,對遊客封閉,所以只能在外延稍稍逛一下。

夜幕降臨,在維港吹了會冷風,惦記著要乘坐天星小輪去往對岸中環。本以為身上所剩無幾的現金不足以再支撐起這趟交通費用,做好了無功而返的打算。結果走過輪渡閘道口「叮」一聲,順利通關。後來才得知,天星小輪大概是香港最便宜的交通了吧,只需要2元港幣便可以享受維港的夜晚與風。

據說天星小輪作為渡運工具已有百年曆史,數年如一日,每隔數分鐘或十多分鐘便有一艘來往於香港島及九龍半島。

說起香港的夜景,多數人都能夠如數家珍一般說得出:維港和太平山頂。但是講真,維港的夜景並沒有讓我很驚豔,我不時地拿它與新加坡的魚尾獅公園作比較,略顯得平淡與古舊了些。

大概是因為它現代與科技感不足,鋪滿廣告的港口對岸,擁擠密集的樓距建築,好像對岸風景也近在咫尺。可是,不知為何卻能夠平復人的思緒,獲得一種本不該有的治癒。

窗外是璀璨的維港夜色,絳紫色的天空和墨綠色的牆面形成巧妙的映襯,好像瞬時就明白了為何會有人鍾愛這樣獨一份的復古感,而天星小輪也的確是一種令人開心的存在。

我一直對城市裡能通過遊船過生活的日子充滿好感,那些步履匆匆的日常節奏在船上似乎被強行放慢了許多。從天星小輪起航,大概十幾分鍾就能夠到達另一個碼頭,下了船就又迴歸到銅牆鐵壁的世界。

香港的快節奏體現在樓與樓之間的廊簷,它幾乎承載著方圓數百棟高檔寫字樓的交通工具。不知你有沒有留意過在香港工作的人群,他們的步履速度,存在著惜時和便捷之下的高效。

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我們也馬不停蹄想要找一個晚餐的地方。經過一段長長的天橋,來到中環。點評了附近的口碑餐廳,打算直奔「九記牛腩」,這個決定真讓人後悔不迭。門前的長龍排到下一個街口,不擅長等待的人默默轉身離開,腹中早已響起令人尷尬的飢餓聲。

一路疾走,在陡陡的坡上。不看路,就跟著書童身後沒命地按快門,我們路過了皇后大道中,路過人滿為患的蓮香樓。最後沒出息地決定去之前刻意錯過的街頭進了「羅富記粥面專家」,點了一碗雲吞麵和牛腩面。

開了六十多年的老字號真是誤打誤撞被我們逮到了。看得出來光顧的多是老客,主打的彈牙湯麵和粥,雖然是在中環一帶,但是價格並沒有很貴。雲吞大顆,面也入味,還有其它小吃選擇非常多。如果實在不知道要吃什麼,可以問店家,他們也會很熱心地推薦。

地址:皇后大道中144號金利商業大廈地下 (中環)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7:00-23:30

膠片色的石澳

並未留戀城市裡的鋼筋混凝土,第二天來到距離港島一個小時開外的石澳半島。這是一處被人遺忘的角落,安靜的海風和清新的街道,寫意、慵懶,讓繁忙的生活也有了停下腳步的理由。

進島的巴士在山間盤旋,蜿蜒迂迴,中途還會遇到一個高爾夫球場。被時代週刊亞洲版評為亞洲區「最佳市區遠足徑」的龍脊徒步路線是十分理想的春季郊遊路徑,只需要在「土地灣」一站下車,跟隨一眾裝備齊全的愛好者在約5個小時後,便可以同樣抵達石澳,據說一路上還可以看到大浪灣、赤柱的海景風光。

交通:乘坐港鐵到筲箕灣下巴士總站,9號車可以直接終點到達。記得一定要坐在二層的右側,可以在行駛過程中就能看到大海。

//彩色的小島

石澳的特別在於它透露著青春靚麗的少女感,淺粉淺藍的民居,清澈蔚藍的海,可懷舊可前衛。白日裡除了少數來短暫遊玩的客人,當地居民很少出現在街頭巷尾。只有不時冒出來的狗狗來宣示著,這裡是它們的地盤兒。

因為有好友地接,讓我們能夠更加盡興地遊覽石澳。姑娘是我們在馬來旅行認識的小夥伴,相識於大雨滂沱的大皇宮屋簷下。我們一起逛了皇宮一起打車去lot 10吃麵,最後還四人一同參觀了清真寺,拍照、嬉鬧最後因為她的高跟鞋斷裂結束旅行。相識時她還在香港讀書,這一次來港相見也是非常意外,讓我深感緣分的奇妙和牽引。

說起石澳也是她一開始為我們推薦的地方,只是神奇的是姑娘的三姨嫁來了這裡,在石澳居住已有十幾年,而她也因為這個緣故經常往來於學校和石澳。

她告訴我們,你以為村子的節奏很慢,其實當地人依然過著忙碌到不行的生活。每當遊客來臨,石澳的常住居民大多外出工作,繁忙依然存在於這座小小的半島。

巴士站幾乎永不停歇的班車,連通起石澳與市區的路。沒有ATM機,沒有菜市場,這一切都需要到半個小時開外的筲箕灣進行。可這並不妨礙越來越多的人將這裡設為小眾遊的list中。

隨處可見的彩色房子在空蕩的街道兩旁,多是二三層的小樓。不高,卻足夠可愛。

我問她為什麼這裡的房子被染成不同的顏色,她回了我一個很佛系的回答:大概就是隨心情吧。誰知道有一天,姑娘們就愛上了與彩色房子合影呢。

我們到的這一天,陽光很好,曬在身上暖暖的。剛過了「極寒」時期的香港可以穿上一件單衣,可以在信筒旁邊佯裝文藝女青年。有時候走著走著就會覺得,天啦,這不會是我一個人的景點吧哈哈。

說起石澳的海,一樣令我難忘啊。總以為看慣了大海,對任何海洋都沒有期待,但這裡卻是「不小心跌入城市另一端」的寧靜水域。大有「誰發現,就屬於誰」的私密感。

海的顏色不是常見的蔚藍,而是青與黃的勾兌,暖洋洋泛著一點舊時光的膠片色。因為這片海,你會忘記身處何方,因為它太沒有香港特徵,藍天和陽光、大海久久地包圍著你。這可能真的是個假香港吧。

我小心地走上岸邊的岩石,想拍幾張空曠卻溫暖的照片,才發現距離最近的海依然有這麼長的距離。

在拍照這件事兒上,我只能說不強求。他喜歡將一切用新聞的紀實表現出來,因為那意味著真實,這就像他永遠都會說我喜歡你不化妝的樣子是一個道理。我雖然哭笑不得,也只能默默苦練自拍技術,但慶幸你是一個極度有耐心的人,願意為了我一次一次重來。

除了彩色房子和溫暖的大海。在經過一架藍色愛情橋後,可以登上山頂俯瞰半島風光。而錯過龍脊徒步的人在這一小段路徑中亦能夠感受同樣的壯麗景色,其實有些許雷同度。

你肯定不會迷路,因為綿延的棧道清晰可見,遙遙地伸向遠方。

山頂上除了一座涼亭,一無所有。朋友說她也僅僅來過兩次,一次是剛來香港的時候,這是第二次。
也許是因為來一次並沒有難度,所以才會將身邊的風景排到末位。

在這樣一個陽光燦爛的天氣裡,山頂的植物像是吸滿了陽光,散發著屬於春天的香氣。石澳給我一種很奇妙的感受,是年輕蓬勃的,浪漫又爽朗。

整個島上最扎眼的現代建築,相傳是賭王四姨太的家,環島時可以路過。

//石澳健康院

更多的人對於這座文藝漁村的瞭解或許來源於星爺電影《喜劇之王》,這裡是電影的主要拍攝地。那段感動萬千少女的臺詞「我養你啊」就取景在這裡:石澳健康院。如果你將港系電影巡遊作為一次遊覽主題,那麼來到石澳,或許可以進入你心中的那座城。

石澳健康院就在巴士站後沒多遠,其實剛下車便可以去最近,我們偏偏把它留在最後。想也不用想,經典場景總是需要排隊的,我並沒有執著於拍上一張跟劇照一毛一樣的照片,而是將其他人當作背景,把電影劇照調出來,對比性地拍了一張。

至今仍被無數影迷膜拜的歪脖子樹,甚至不少情侶cosplay柳飄飄和尹天仇的那段經典片段。

漫步在港島

今天安排的路線是:香港中文大學-彩虹邨-坪石邨 – 荷里活道塗鴉牆-中環摩天輪

早餐還是延續著地鐵站旁的「海皇粥店」。在香港,好像傳統的粥面也可以全天候品嚐,原本只是早餐的食物,到了這裡加入了豐富的澆頭和佐料,變成了正餐和專門化的店,並且遍地開花。

和在家裡燒的普通白米粥不同,粥底似乎更要求口感的綿軟,細細的米粒被磨得粉碎,經過長時間的蒸煮,已經變成了需要細細品嚐的美味,而不是簡單的清口和調節腸胃的需求。我們點了傳統的皮蛋瘦肉粥和牛滑粥,都很好喝。但是,我還是要牆裂推薦炸腸!!一個聽起來很葷卻是一道素菜,用製作腸粉的生粉面做皮,內果剛炸出來的油條,蘸點醬油,焦脆可口。整整五天早晨,我們都沒有放棄點它。

【香港中文大學】

曾經與香港為數不多的緣分裡,有一段是關於求學。
後來原因種種,最終不了了之,卻在心中埋下一點過往的遺憾。
喜歡校園的青春、朝氣,儘管是一枚剛進入工作不久的社會人,也對之無限嚮往。

校園裡依然是綠植、涼亭、流水,一副春意融融的花園景象。

每所學校裡總是那麼一二三四五六隻貓。

「天人合一」景色毫無疑問是香港中文大學最值得去的一站了,它位於新亞書院學生宿舍學思樓與知行樓之間,可以坐香港中文大學裡的校車在新亞書院下,走兩步就到了。合一亭的興建起初是為紀念新亞書院創辦人錢穆先生及其所著「天人合一論」。

二樹環抱,一灘水池倒映著遠處的山,人行其間如在畫中,這個景色大概唯一即使是沒有攝影功底也能拍出大片兒的場景,所以格外受歡迎。

【彩虹邨】

地址:香港九龍黃大仙彩虹邨
乘車路線:地鐵彩虹站C3口

香港公屋代表「彩虹邨」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火了起來,幾乎成為每個來港少女必拍打卡之地。這一站緊鄰彩虹站,從出地鐵站那一刻起就開始遇見「彩虹」啦,讓人心情一路都明亮了起來。遠觀彩虹邨,屋如其名,外牆被刷成五顏六色的彩虹,整齊排列,每一行都是同一種顏色。

普遍取景地都是在二樓籃球場,位於小區停車場上方。除了一半場地被球迷佔據之外,另一部分已經全數歸於各個攝影愛好者和少女們搶佔。帶著道具和攝影師的,一個地面扎一堆兒,長時間地不走動。如果想要拍到畫面乾淨的彩虹邨怕是要起個大早了。

【坪石邨】

坪石邨鄰近彩虹邨可以順路一起去了。依然是上個世紀非常著名的公租屋代表,擁有方方正正,高聳入天的天井建築結構,十分適合仰拍的視角。從天井往上看,建築內部的黑暗和天空外部的強光形成一種強烈的明暗對比,層層疊疊之間出現了方形的神祕隧道,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

//尋找塗鴉牆

原本計劃著頭兩天就把必刷的維港和太平山給去了,但是迷戀工作的書童一大早傳檔案耽誤了行程。從彩虹村和坪石邨結束行程時已經傍晚四五點鐘。而香港的路不是說你想走立馬打個飛的就能夠避開高峰期的道路擁堵,盤算了下時間覺得還是在中環一帶尋找塗鴉牆比較穩妥。中上環一帶,從石板街一直延伸至荷里活道、嘉鹹道,滿滿都是塗鴉牆。

荷李活道(Hollywood Road),有時亦稱作荷里活道,是香港開埠後興建的第一條街道。如今提起荷里活道,除了密集的塗鴉,常令人提起的還有「中國古董一條街」。早期這一帶以華人聚居為主,也就多了些懷舊古董物品的交易買賣,即使是現在也是常見瓷器、玉器、漆器、屏風等古色古香的中國風情。

起初以為壯觀和恢弘的牆畫,當見到真身還是很感慨如此短的一面塗鴉牆壁,在十字交叉路口充當著來往車輛的背景,倏忽便會錯過,真是欺騙我感情。既來之,則拍之,索性就讓書童隔著街道和車輛捕捉了幾張。

可我更喜歡其他不被察覺的塗鴉,不用刻意尋找,也能發現許多美好。

//那是愛情的模樣

本以為情人節會在太平山頂以看夜景告終,可種種跡象顯示,一個工作狂和路痴的搭配讓旅行又多了一點意外。為了彌補我挫敗且沮喪的旅行體驗,書童提議:「要麼我們去坐摩天輪吧!你看在新加坡都沒有坐成,這不是命中註定?」

所以這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坐摩天輪。

中環的摩天輪售價僅20港幣也是童叟無欺了,8個人一個包廂,簡直是平民的狂歡。但是如果你想包一個情侶的卡座,也沒人攔著這種浪漫和有錢的行為。

這一天是情人節,摩天輪這種充滿愛情美好寓意的活動就順理成章成了許多小情侶的甜蜜聚集地。長長的隊伍,抱著各種毛絨玩具和玫瑰花的情侶們,將甜蜜浪漫氣氛播撒在空氣裡。

隨著摩天輪一圈一圈旋轉,可以清晰地看到維多利亞港摩天大樓上的燈光秀,在特別的節日裡更是別有一番紀念意義。

當我們四對兒情侶八人正沉迷於美好的夜色時,隔壁包廂裡甜蜜的kiss讓空氣裡瀰漫著微妙的氣氛,大概這時也只能假裝我在拍照和沉迷美景不能自拔了吧。

黃昏中的大澳

大澳(TaiOIsland)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部的大澳島上,這裡是萬山群島的一部分,也是島上最早被開發的漁村。

從[大嶼山巴士總站]坐到這個破落的小漁村,那種初入無人卻透露著寒門衰敗的氣味,彷彿帶我們窺探舊時光裡的港島。搖搖欲墜的高架屋,踩上去咯吱作響的老樑橋。這和山以外的那個擁堵、輝煌和喧鬧的森林城市全然不同。

早期漁村初建,當地的漁民在近岸的海水上搭建民居,形成當地非常獨特的一道風景:棚屋。一半浸入水裡,一半露出水面。棚尾朝向陸地,通過木道與地面相連,可以晾曬海貨,而棚頭會有樓梯通向水面,當地人可以下到水邊洗衣服。

大概也是因為這樣水中之城的特色,這個質樸卻獨立於繁華之外的小漁村被稱為「香港的威尼斯」,可真要比起來畢竟缺少了一分精緻。它可能既沒有石澳的文藝,也沒有港島的闊綽,那些透著損爛與灰塵的沒落景象,令小小的漁村散發著遲暮的味道。

交通:港鐵東湧站出B口出大嶼山巴士總站(靠近昂坪360)乘坐11路直達大澳巴士總站,行程約一個半小時。

漁村依河而建,繞過一段棚屋便能夠看到稍現代的居民房。圖書館、小型操場、醫療診所,袖珍卻五臟俱全。

上了年級的大樹下,有老人吹風、打盹兒、曬太陽,跟石澳一樣也是一副空城的景象。

胖子就只能各種遮遮遮。

這裡有許多用易拉罐製作的小裝飾,隨意地掛在街邊。

沿著街市一路走過去,因為正值除夕,許多商店關了門,只有零星幾個攤位露天鋪出海鮮乾貨,老闆娘揮舞著扇子漫不經心地招攬著遊客。我們也就踱著步子走啊走,擁有了一場不需要趕時間的旅行。

實在太餓便隨便進了一家店,要了一碗貨真價實的牛腩雲吞麵。因為除夕的緣故,店裡並沒有什麼客人,只有街坊鄰里圍滿了圓桌,看樣子是要準備好好聚一餐。

料特別足,每一顆雲吞裡都有大大的蝦仁,牛腩煮得也很入味,吃個底兒朝天。因為這碗麵,大澳總給我一種這裡「什麼都很好吃」的感覺。便宜的海鮮,上過舌尖中國的蝦醬,醃曬的臘肉,最重要的還是要數吃到了這樣一碗恰恰好的雲吞麵。

島上自然淳樸,走一走會發現有不少小廟。關帝、土地、天后宮,因為環境好,還會發現水鳥棲息的溼地,一路民居、自然,和諧共生。

這裡的確就像是上個世紀未開埠時的香港,依然固守著傳統的文化氛圍與生活習慣,過著快節奏之下的慢生活。

//到深海里去

花30港幣坐上大澳的遊艇,穿過河流甬道徑直達到深海,可以遠觀尚未通行的珠海澳大橋,它就像剛剛走過的長堤一般窄窄的,彷彿觸手可及。

十幾個人一輛的小遊艇載滿了不同膚色的遊客,船家始終未露臉,只在行程開始前後接應你回到岸邊。整個過程中最令人期待的是廣告牌上宣傳的中華白海豚,但看到的概率真是微乎其微,可大家還是很興奮地期待著。

你必須見到深海,才會發覺原來這裡有一種溫柔是通過海水表現出來的;你也必須承認,一旦到了海洋深處就會推翻那些帶著鹽漬和腥臭的偏見。清澈、盪漾的水面,在陽光下發出亮晶晶的光澤。

很遺憾,我們沒有看到海豚,只是在同行遊客的手機裡看到一個模糊的影子,但至少讓我們知道並沒有辜負在此之前的那份憧憬。也說不定下次你來就能夠擁有這份好運氣。

//舊時港島

太陽逐漸落山,漁村即將隱於黑暗。出海歸來後,剛好趕上大澳的黃昏。

在我心裡,這是整個香港之行最值得銘記的風景。我們不用追趕,暮色就這麼靜悄悄的來到身邊,從市街一直朝著海邊走去,漸漸與它的全貌相遇,我終於明白,大澳的夜晚比白天要美麗得多。

那是一種充滿希望的光芒,令人沉醉。穿過市街的海風輕輕吹來,帶著微微的鹹腥,你能想像出潮汐退去,漁民收網,倦鳥歸巢。

遇見一戶人家在做晚飯,應該是本身就做臘肉生意的鋪子。他們將準備好的食材搬到門外,一邊做一邊將蒸煮好的飯菜端上來,頗有點流水席的意味。一家人圍著小小的圓桌坐下來,享用一頓簡簡單單的年夜飯。

只是於我來說,這是婚後第一個除夕,也是第一次沒有跟父母在一起度過的春節。想一想來香港之前,書童還大言不慚說如果能做一場直播也挺好,直播這裡的春節氣氛(我內心其實是白眼翻上天的),你們要麼幫我跟他講一講,陪玩其實可以再專心一點。

因為是海島,自然少不了超多海鮮,還有很多十分有趣的海鮮。對於這種被取了名字還大咧咧掛出來的河豚,真是太喜感了!

也有一些文藝的咖啡小館~

回到岸邊渡口,儼然已經看到落日全貌,漁民收網,漁船從夕陽裡歸來。
伴隨著市街裡的海鮮腥氣,從四面八方發出的麻將洗牌聲時強時弱。
夜幕降臨之時才是漁村最喧鬧的時候。

//茶餐廳裡說天光

在香港吃飯是個技術活,先不說那些知名餐館,就連街頭的蠅頭小店也多需要等位。
錯過了添好運、勉強擠進了翻座率超高的澳洲牛奶公司,以及長龍排起的九記牛腩……最後一次,我們準備去試一試「翠華」。

翠華的老牌,其實已經遠遠超過傳統意義上的茶餐廳。卡座、格子地磚,就連吊扇也充斥著濃濃的年代感。我默默想著港劇裡,那些頻繁出現在熒幕上的餐廳,十有八九就是在這樣的地方取景。但當你真正走進的時候還是會由衷地感嘆這也許就是「港味」了吧。

翠華比較綜合,奶茶、波蘿包都是特色。也有一些東南亞的菜系倒是讓我們很意外。

徒步太平山

//一座空城

香港的菲傭文化如果不是眼見為實,總是難以想像。狗狗有專人遛,小孩有專人帶,在高收入的地區時間管理的體現竟需要另一類人群來買單,這在香港也是稀鬆平常的了。

有部分僱主在週末放假的時候不允許菲傭呆在家裡,七天一休,而剩下的那一天也就理所當然成了社交日。每到週末和節假日,遍佈港九的菲傭便從四面八方湧到中環的皇后廣場和金鐘的太古廣場聚集。

一大早下了地鐵,剛好就與週日的香港撞了個滿懷,菲傭們有的兜售一些物品,有的就在街邊席地而坐,聊天,跳舞,形成香港一道獨特的街景。

喜歡這一天的陽光,穿透所有的建築、樹葉,讓整座城市都變得通透。

若問觀看香港夜景的絕佳之處,許多人也許會脫口而出「太平山頂」。只是白天的太平山你見過麼?而且一定不是坐纜車上山,要和我們一樣——「爬上去」。

從第一晚開始嚷嚷著要去太平山頂看夜景就一路錯過的我們,真的不想吐槽什麼。樂觀估計了白天登山的人流情況,以為到了山腳下纜車排隊就可以順利登頂,真是太天真。眼見著排滿了長龍的纜車口,粗略估計排隊到跟前了大概要2-3個小時了。書童一咬牙說:我們爬上去。(說真的,他總是這麼把我當兄弟)

此時的香港,已是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從山腳到山頂大概需要一個小時,盡是坡路。他大概覺得這樣的路程對於正值青壯年的我們沒什麼問題,就一路趕羊似的把我逼到了山頂。唉,全憑一口仙氣在支撐。


選擇徒步走上去的人很少,可以說是非常「與世無爭」了。開始的坡路較陡,到後面趨於平緩,一路上遇到不少附近居民牽著狗狗上山,喘著重氣。如果不介意爬山的辛苦,或一天之中只安排了這一個耗體力專案,還是非常推薦登山的。

「山腰裡這座白房子是流線型的,幾何圖案式的構造,類似最摩登的電影院。然而屋頂上卻蓋了一層仿古的碧色琉璃瓦。玻璃窗也是綠的,配上雞油黃嵌一道窄紅邊的框。窗上安著雕花鐵柵欄,噴上雞油黃的漆。屋子四周繞著寬綽的走廊,當地鋪著紅磚,支著巍峨的兩三丈高一排白石圓柱,那卻是美國南部早期建築的遺風。」

我能想到的也只有這一段,處處都是對照,各種不調和的地方背景,時代氣氛,全是硬生生地給攙揉在
起,造成一種奇幻的境界。

這裡登頂可以抵達凌霄閣觀景臺,中途還會有一個3d的拍照場所,人真的非常多我們很快就下來了。

到了山頂之後我們沒有去收取門票費用的凌霄閣,而是繼續前行直到盧吉道觀景臺。盧吉道以香港第十四任總督盧吉爵士命名,環山而建,位於山頂薄扶林郊野公園一帶,路口在山頂纜車總站以西。從盧吉道上,可以俯瞰山下西營盤及西維多利亞港的風景。相較於凌霄閣,這裡的視野更加開闊且不收取費用,因為人少也比較方便取景。

『交通』在中環港鐵J2出口外轉右,穿過遮打花園向皇后大道方向行,橫過行人路後沿著花園道直上。沿途會經過多座香港著名建築地標,包括左方的中國銀行大廈及花旗銀行中心,右方的聖約翰天主教堂,之後到達纜車上車處。纜車附近就可以看到登山的指示牌了。

『門票』太平山免費;山頂纜車車票成人:單程28港幣,雙程40港幣。也可以在各大平臺搜太平山的纜車套票,購買兌換就行。

『時間』山頂纜車週一至週日7:00-24:00 ;凌霄閣摩天台週一至週五10:00-23:00;週六、日及公眾假期8:00-23:00;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10:00-22:00,最後入場時間為21:45

『網址』//www.thepeak.com.hk

最後一頁香港

要怎樣描述香港的夜晚呢?城市中的夜晚總是散發著暗夜無常的氣息。我們在車水馬龍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通往太平山頂的路。看不懂的公交站牌下,一輛一輛的車來過,拖著疲又倦的雙腿,於是走進一家大型商場歇了起來。直到玻璃櫥窗裡換了一波又一波的人,入夜的天空漸漸暗下來,我們才轉身又投入這片光怪陸離的世界裡。

這裡沒有寂靜的深夜,永遠如陀螺一般轉動的人群和霓虹,如同行人的心跳。

地處中環,站在騰空的天橋上往下望去。

古老的叮叮車依然是這座城市裡最惹人愛的交通工具。

我喜歡在夜晚結束旅行,就好像度過了一個輪迴。從太平山頂結束後,我們輾轉回到酒店收拾行李,去海皇粥記最後吃了一餐。

回程的地鐵上,看著一波又一波跟我們反向而行的人群,總是覺得恍惚。日出、日落,香港旅行也隨之告一段落。

黃昏中的大澳,中環夜景,清新的石澳……草長鶯飛的自然風光,熙攘擁擠的市井日常,都是我能第一時間記起來的回憶。

除了上述,當然也有不少遺憾,比如體諒你的辛苦,也希望下一次是一次沒有工作的旅行。

2018.4.28
祝你生日快樂。
跟你在一起,每天都是情人節。

我們的行程

第一天(2月12日):油尖旺-點點心-油麻地警署-香港文化中心-維多利亞港-天星小輪-羅富記粥面專家
第二天(2月13日):石澳-銅鑼灣時代廣場shopping-傷心酸辣粉
第三天(2月14日):香港中文大學-彩虹村-荷里活道塗鴉牆-中環摩天輪
第四天(2月15日):大澳漁村-翠華茶餐廳-中環夜景
第五天(2月16日):太平山徒步-海皇粥店-深圳

2月11日先到的深圳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才開始香港遊玩。相當於春節除夕是在香港過的,初一返程。但也就因此錯過了初二開始的香港花車巡遊和維港的煙花。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年歲漸長,那些原本能夠吸引我的「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這次都沒安排在列。於是,遊玩和瞎逛的時間就突然多了許多。

行前二三事



【交通】杭州-深圳-香港;香港-深圳-合肥
去程:2月11日廿六晚上,杭州飛深圳(21:00-23:30,503元)
返程:2月16日初一晚上,深圳回合肥(22:15-00:25;310元)
2月12日廿七早上,地鐵1號線,機場東-會展中心-換乘四號線-福田口岸(1小時),出境至香港。
2月16日初一早上,羅湖口岸-1號線前海灣-換乘十一號線-深圳寶安機場,出境至深圳。

向來是看機票訂行程,這次去香港也是因為杭州往返深圳價格特別便宜才臨時安排進來的旅行。但是深圳去香港這一段,過關就比較折騰了。因為是第一次訪港,所以深圳這段的海關要走人工通道。入程算了下至少要4個小時才能到我們住的酒店。如果不趕時間,這樣安排是節省錢的好辦法。



【酒店】文化旅館 — 翠雅山房酒店 //www.mafengwo.cn/hotel/7839430.html

評價:算是價效比非常高的一次住宿。酒店位於美孚地鐵站步行約10分鐘的距離,一二層是博物館區域,整體的住宿區位於半山。雖然位置高,但是有兩次電梯可以乘坐,縮短了一半攀爬的距離。整體來講環境非常好,空氣清新夜晚可以看到星空,客房內部以中式古典設計為主,空間也挺大,相對於香港這種寸土寸金的地兒,春節期間以500元左右的價格拿下還是蠻不錯的。



【通訊】某寶上買的7天不限流量電話卡一張只需二十多塊,書童依然開通的是全球通業務。但實際上前者真的訊號不太好,很多時候沒訊號我還要蹭他的熱點,聊勝於無吧。



【貨幣】深圳通關口岸有八達通卡和貨幣兌換點,很方便。我們當時是1rmb:8.4。兌換了1500rmb,之後在境內通過銀聯卡取了1000rmb,手續費一筆16元。



【港內交通】在福田口岸買了兩張八達通卡。八達通卡不僅可以刷巴士、地鐵,在便利店和很多其他商店也可以使用。普通卡費是145元,內含50港幣的押金,剩下100元港幣的為可以使用的餘額。還有一種是一日卡,卡售價55港幣,自開閘起24小時有效。離港的時候,可以在機場或者是地鐵車站的服務中心辦理退卡。旅行結束的時候我們也沒有退掉卡費,或許香港在我們心目中到最後真的成為了一個可以再來個好幾次的地方。

官方網址://www.mtr.com.hk/ch/customer/tourist/index.php



【美食】香港真的有太多美食,如果單獨計劃美食路線大概是另一種體會了。我們吃過的餐廳不多,很多時候還是隨遇而安的。在這裡只是想提醒大家如果要去吃某家一定一定要提前查好營業時間,這次因為適逢除夕,像添好運、澳牛,一個撲了空,一個吃完之後就關門,要麼就是停止叫號或排滿了長龍,還是有些遺憾的。



【購物】我們並沒有單獨安排時間購物,只是在石澳那天晚上在朋友的帶領下去時代廣場、希慎廣場、銅鑼灣那一帶逛了逛。香港真的很好逛,遇上力度大的活動就非常給力,但是千萬不要忽視逛街所消耗的時間,本以為就是隨隨便便逛一下,結果就逛到商場打烊了。完全可以單獨安排一天買買買好嘛?!



【攝影裝備】
機身:佳能5d3
鏡頭:17-40 F4 50mm 1.4 和 70-200 F4
後期:Photoshop+Lightroom

……………………..


旅行結束後,儲存卡莫名壞掉了,所以香港照片全部憑空消失,心情黯淡了兩天後去找了技術維修,竟然多數都恢復了。

所以如今能讓這篇遊記面世真的很難得,網路一線牽,讓我們珍惜這段緣……



我的其他遊記:

【重慶,好久不見】//www.mafengwo.cn/i/10316254.html
【貝加爾湖求婚】 //www.mafengwo.cn/i/7467995.html
【泰北故事】//www.mafengwo.cn/i/5518907.html
【臺灣行記】//www.mafengwo.cn/i/5383930.html
【湘行紀】//www.mafengwo.cn/i/6503474.html
【印尼婚紗】//www.mafengwo.cn/i/7771994.html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