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早上我們在酒店用過早餐,8點正準時出發,遊覽名古屋市的景點,也是我們日本行程的最後一天,明天上午去機場回國了。
熱田神宮位於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的中心地帶,是日本三大神社之一,為日本皇室莊嚴神聖之文物。面積為19萬平米,採用神明建築風格建造,屋脊用銅板覆蓋。
熱田神宮主祭神為熱田大神(天叢雲劍),相殿祭祀天照大神、素盞明尊、日本武尊等。
熱田神宮相傳是在3世紀時由日本武尊倭建的妃子宮簀媛所建,用以供奉倭建使用的草雉劍,即日本三大神器之一的天業雲劍。也有說法認為草雉劍已經在壇之浦之戰遺失沉入海底。
熱田神宮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之一,相傳自公元2世紀由景行天皇所建,至今已有1900年的歷史。熱田神宮大殿供奉武尊和宮簀媛、以及天照大神、素盞鳴尊、見稻種命5位神明,在日本歷代都極受重視,在民間更是有著極高的威嚴。日本歷代的當權者都以各種形式表達對熱田神宮的尊敬,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亦有大修神社之舉。近年日本天皇和皇后還曾到此參拜。 因存放著日本三大神器之一的草薙劍(仿製品)而聞名於世,地位僅次於伊勢神宮,是日本三大神社之一。
從大門口進去,整個地勢結構是呈現L形狀的,裡面鬱鬱蔥蔥全是參天古樹,這裡的古樹都是老古董了,很多都有千年之久,整個景區籠罩著寧靜莊嚴的氣氛。而且這片森林有很多鴿子和烏鴉,它們基本都不怕人,很任性地停在路邊,到了日本這種情景可是屢見不鮮。
熱田神宮在日本是最古老和地位最高的神宮之一,就景色和建築來說一般,主要是來感受下它在當地人心中神聖的地位。
到達熱田神宮的西門,進去後先是遇到了一條長長的美食街,繼而轉彎依次穿過第二鳥居和第三鳥居抵達正宮。
如果是來參拜的日本人都是從南門先穿過第一鳥居進入的,我們所見到的當地人都非常恭敬,在經過每一個鳥居前都會彎腰鞠躬。
熱田神宮裡面其實有很多商鋪,可能是人少的原因基本都沒有開。熱田神宮是不能直接進去的,必須得先洗手,裡面有一個非常古樸的洗手池,要用竹筒打出來洗,而且這洗手池也非常古老,周邊佈滿了苔蘚,周邊都變成了紅色。
參拜之前要洗手,正確的順序是:1. 右手拿起竹勺洗左手;2. 將竹勺交換到左手,再舀水洗右手;3. 最後舀水,將竹勺頭衝上、柄衝下,清洗竹勺本身。
熱田神宮大殿供奉武尊和宮簀媛、以及天照大神、素盞鳴尊、見稻種命5位神明,在日本歷代都極受重視,在民間更是有著極高的威嚴。
在主神宮外,我們還遇到了一顆千年的老樹。看著上面粗壯的繩結,感覺在當地人的心中熱田神宮的樹木也享受了同等隆重的待遇,承載了百姓美好的祝福和祈願。樹若有靈,大概就是這樣了吧。
宮內的「信長屏」,就是織田信長所獻的一面牆壁。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亦有大修神社之舉。近年日本天皇和皇后還曾到此參拜。
代表皇家的菊花燈籠,只有在皇家寺院裡,才被允許掛有菊花圖案的飾物。
神宮被許多市民親切地稱為「熱田祥宮」。這個神宮早在公元七世紀編纂的日本最古老的史書──《古事記》裡就有記載,是歷史久遠的大社,是用於奉祀歷代天皇承傳的、象徵皇位繼承的三件大寶、三神器之一的草薙神劍的地方。
熱田神宮一年70回左右的神宮慶典中最大的活動。刺使奉送供品舉行儀式。展開具代表性的『獻燈會』活動,以及神宮公園的煙火晚會,各種武道,技藝表演等。
1955年經歷了重建,熱田神宮的古穆氣息依舊不減,有二十五丁橋、佐久間燈籠等古蹟,每年到此參拜的民眾絡繹不絕。
寶物館,傳說中的三神器是天照大神傳給子孫日本天皇的寶物。因為是在皇位繼承時傳承給新任天皇的,所以除皇族之外,幾乎沒有人見到過這三件神器(真品在源平合戰的最後一戰壇之浦海戰中掉進瀨戶內海深處,後來的「真品」都是仿製的)。
參拜神社步驟:
至於神前參拜的具體做法,按照熱田神宮官方宣傳的方法,就是「兩鞠躬、兩拍手、一鞠躬」
1、站定,彎身鞠躬兩次
2、雙手於胸前擊掌兩次
3、雙手合十於胸前,內心祈願
4、放下雙手,彎身鞠躬一次
很多參拜者只是來拜見神明,並沒有很多祈願需要傾訴,有的時候第三步也可以省略。
這是日本各個企業捐贈的燈籠,主要是為自己的企業祈福,保佑企業發展越來越好等等。
抽籤、挑選御守、寫繪馬:
日本神社、御守相關 這些基本都可以在一個區域完成,需要注意的是,神社都只能日幣現金結算,不提供小票不刷卡。寫繪馬的話,神社會提供筆。如果御守買的多,神社會提供對應數量的小紙袋包裝,但不會逐一包好。
這是神宮用畫板形象生動的講解日本熱田神宮的歷史,讓參觀的人們一目瞭然,熱田神宮的發展過程。
這也是此次日本之行中,我穿越過的最後一個鳥居(雖然神域與凡世的距離,只有一步之遙,對於我們凡人來說,卻難以跨越),迴歸凡塵,不帶走一絲與我無關的東西,安然如故,做個知足常樂之人。
結束熱田神宮的行程,我們去了下一站,參觀名古屋電視塔。
名古屋電視塔是位於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區久屋大通公園的一座電視塔,是日本最早完工的一座集約電波塔。其建設開工於1953年9月19日。在晝夜趕工之下,於1954年6月19日竣工,次日起正式開始傳送節目訊號。名古屋電視塔高180米,設計者是內藤多仲,是名古屋市中心的地標之一。
高180米,從離地上100米的展望臺看去,遊客便可飽覽名古屋市內的景色。是名古屋市中心的地標之一。
於1954年6月19日竣工電波塔,次日起正式開始傳送電波訊號。
NHK名古屋放送局(NHK綜合頻道、NHK教育頻道)、中部日本放送(CBC)、東海電視臺(THK)、名古屋電視臺(NBN)等4家VHF地面電視臺均曾在此發射類比電視電波。
隨著位於瀨戶市的瀨戶數位塔的完工,加上本身塔齡較老,發射電波的天線強度不足,名古屋電視塔在2011年結束了其廣播電塔的使命。
電視塔從高達90米的空中旋轉樓閣內可以欣賞到360度名古屋夜景,這裡是名古屋一座炫麗的地標進築,充分展現環保的概念,整個建築綜合了城市綠地,觀光設施,購物,餐飲及交通樞紐。最上層是"水之宇宙船",全由玻璃製造,是個承接雨水的大水池,水深7cm,雨水可以用於下層其他設施,充分展現自然能源迴圈使用的環保概念。玻璃宇宙船上還設定了觀光環行道,這裡是遙望電視臺的最佳位置。可是現在電視塔正在維修,已不開放了,有些遺憾。
這是毗鄰名古屋電視塔的久屋大通地鐵站,獨特的設計造型非常漂亮,唯美,與電視塔互相呼應,非常合協,我一定要為設計師點贊。
在路邊可以見到許多銀杏樹,非常漂亮。
中午,我們在名古屋的中餐館用餐,酒店是中式風格,給人親切的感覺,餐食也是很中國的,有炒綠豆芽,麻婆豆腐,熘肉段,雞翅燉土豆,外加一個甩袖湯。能在這裡吃到比較正宗的家鄉菜,真的讓人很感動,謝謝導遊精心的安排。
吃過午餐後,我們乖車來到了在日本的最後一個旅遊景點一一名古屋城。
名古屋城是位於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的城堡,江戶時代是尾張藩藩主居城,別稱「金城」、「金齜城」。其與大阪城,熊本城被合稱為「日本三大名城」。
日本的「城」為領主及其武士所居之地,是其實力的顯示,幾座規模和建築都較為出眾的「城」,現已成為日本的重要古蹟,名古屋城就是其中之一,同時名古屋城也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
慶長五年(1600)關原大戰後,原尾張清須城(清州町)城主福島正則轉封,德川家康四子鬆平忠吉成為清須城新任城主。七年後(1607),忠吉病故,家康年幼的九子鬆平義直繼任。因清須城規模太小,不能承擔軍備的重任,因此在家康的授意並親自監察下,義直於1609年開始在尾張那古野城的原址上著手修建居城。加藤清正、福島正則、黑田長政等20餘位大名收到了協助築城的命令,作為對德川家的盡忠表現,各大名異常的出力。只兩年時間,就建成天守、1614年全部完成城體建設。從此,尾張的中心從信長時期的清州城移到了名古屋城。直到「明治維新」,此城一直是德川御三家的世襲居城。
其天守閣是德川家世代居住之地,由正門右側的大道即可到達,這是一座五層飛簷建築,屋頂脊樑兩端以一雄一雌的金色獸頭魚身鑄像裝飾。天守閣的內部經過整修,其木質結構已無保留,並增設了電梯。天守閣內所設的博物館,展示有隔扇門繪、兵器盔甲等文物。
本丸西北為深井丸區,同樣植被密佈,西北角樓和茶寮都位於此。本丸西南和南部為西之丸區,一進大門首先到達的就是這裡,其內有梅林,花開時節十分美麗。本丸東部為二之丸區,佔地廣闊,區內二之丸廣場和二之丸庭園都是當地市民常到的散步之地,中心的茶亭有曲徑相通,為休息之佳處。
結束了名古屋城的遊覽,導遊把我們送回到賓館。由於時間還早,團裡的幾個人約好,準備結伴去商場買些特產帶回家。
我們去機場乘坐城市快線,去離此一站地的常滑永旺購物中心。
這是日本的城市快線,它一條線分6個不同的車次:普通、準快、特快、快線加急、急速和一站到達,所以一定要問清楚,因為有些車次的車,常滑站點不停。我們是初次來不熟悉,就詢問一個等車的先生,他可能是剛下飛機,身邊帶有行李,他可能也沒坐過這個線路的車,不太知道,就拖著行李幫我們詢問,然後再耐心的告訴我們,看到這一目,我們心中滿滿的都是感動,也真心的謝謝他熱心幫助。
這是快線車的車廂內,人還比較多。
這就是常滑永旺購物中心,坐落在名古屋中部國際機場附近,規模特別大,就餐,購物應有盡有。
在這裡購物,是可以有免稅退稅服務,至於具體的免稅退稅事宜,您可以和店員溝通確認。
這裡的商品還算比較全,可以買到很多具有日本特色的糖果、糕點等等。
日本常滑市是招財貓的故鄉,所以在商場裡隨處可見不同形態的招財貓,憨態可掬,超萌超可愛。其中,還有一個我見過的最大的室內招財貓。
這個購物中心有許多餐廳,供人們在此食用,而且都是一些非常有特色,網路上和大眾點評好的餐廳,我們有口福了,可以品嚐一下。
每個餐廳的裝修風格各異,都是根據自己的菜餚和所要表達的理念而佈置的,讓人賞心悅目,食慾大開。
晚餐我們就在這家日式茶餐廳解決,吃一些特色,也算是為此次日本之行,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晚上,回到酒店,開始整理行李,為明天回國準備著,雖然短短的八天時間,沒能走過更多的地方,但對日本的風土人情有個大概的瞭解;對此次旅行雖然有遺憾,但更多的是收穫,和滿滿的感動,對於他們的友好和熱心,我由衷的感謝。再見了,這裡的一切美好!再見了,日本!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