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當「畢業旅行」遇上了「迷妹情懷」,臺灣,漂洋過海來看你。

「我們暑假去臺灣吧。」
「好呀好呀」
「那我去辦通行證和簽註了,你記得趕緊去辦。」
「好的」
——2015.2
四個月之後,小夥伴才和我說,因為母親不放心,所以取消了早已計劃好的行程。那個時候,是她的畢業季。
「鹹鹹,今年暑假陪我去臺灣吧」
「啊,我對臺灣沒有特別的感受,再說吧。」
——2016.2
一年後的同一時間,我又一次問了身邊的親密夥伴,她給我的是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當然最後也不了了之。
「左左,我們今年的畢業旅行就去臺灣吧,答辯完5月就去!」
「終於是你提出來了,好的,我們五月去。」
——2017.2
連續三年的2月,我終於敲定了這個畢業旅行的目的地。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我想去臺灣,那大概是一種情懷,一種追星才會懂的情懷。臺灣的偶像很多,五月天、林俊傑、周杰倫,可是他們都沒有真正的出現在我的青春裡。我的青春裡只有一個人,請聽我慢慢說來。

左左是我,鹹鹹是她。左邊是我,右邊是她。
我們相識於幼年,還沒到千禧年,我們就可以躲在一起玩泥巴。可是歲月這個東西總會抹去很多痕跡,長大後有了新的交際圈,這個小學時的夥伴早就甩於腦後,如果沒有後來的重逢,相見怕也不相識。
我們相知於幾年前,大學報到時竟然是同班。兩年前住進了同一個宿舍,這才開始了一段無比折騰的人生,去東三省看雪去吳哥感受歷史去拉薩朝聖去港澳做一對吃貨。
我們的故事很多,臺灣,是這幾年故事的結束,也是未來幾十年故事的開始。
對於她而言,臺灣在記憶裡百分之95以上都是偶像劇,讓她說起來,那簡直是如數家珍。就像上次在無錫機場她能一眼認出胡宇威而我只能在一旁一臉茫然。
對於我而言,臺灣除了有一直讓我感興趣的人文外,大部分都圍繞著一個人,或許很多人熟悉他,或許很多人都是聽他的歌看他的電視劇長大的。對了,這已經不是一個小鮮肉了,可是在我的心裡不管是最初的乖乖虎還是現在的導演蘇,他都是我最「愛」的人。

說起大學的這段時光,4年,不算漫長卻可以做很多事。
4年的時光裡,我沒有談任何一段戀愛,可卻也體驗了很多種生活方式,從開始追星到畫畫再到旅行。因為喜歡蘇有朋,最初的兩年,一有機會我便山山水水的去追尋他的蹤跡,去北京參加他的電視釋出會,去成都聽小的歌會,去上海錄製中國達人秀去無錫幫他過生日,甚至還常常去他拍過戲的地方旅行。後來也是因為他迷上了手繪,從畫他開始,一點一點嘗試新的畫法,直到如今時常手繪旅行。最後的這兩年,真正的把旅行融入了生活,或許我從來就是一個不安分的人,才會在青春的歲月裡如此的折騰。
上面的三張圖,圖一繪製於上海追完他,圖二是成都的演唱會後,圖三則是左耳的宣傳海報。
去過那麼多他走過的地方後,我便想著是時候去臺灣了,這個他的家鄉,他成名的地方。我想去建國高中想去臺大,想環島走他從前開音樂敞篷車的地方。
就讓這一場畢業旅行撞上我的迷妹情懷吧,且看有怎樣的火花產生。

放心去飛,有夢去追

「小虎隊在我心中,就像初戀,是身上的烙印,不用刻意去記錄,也沒有必要。」
——蘇有朋
之所以放上這段話,大概是因為他說的這句就如同我對他的喜歡一樣。雖然現在的我不追星,不追他,不會跟著他瘋狂的滿世界亂跑,但是蘇有朋在我心中,就像是初戀,是身上的烙印,不用刻意的去記錄。我很少寫他也是因為如此。可是這一次,我卻只想好好寫寫他。



必去地之一—臺灣車站。

臺北車站出名在於這是一個大的交通樞紐,也是很多人約見面的地方。但對我而言,臺北車站對面的補習班才更在我的腦海中。
「從二年級下學期決定把心放在書本上開始,我就有了去K書中心的習慣。每到考試前,去K書中心的人就變得很多,如果以一個學年算,通常到下學期人也會比上學期多,因為每年都有面臨聯考的學生,位子變得非常難搶。 」
——蘇有朋《青春的場所》
臺北車站東三門對面原本是非常著名的補習班一條街,早些年生意火爆這裡大大小小開滿了幾十家。蘇有朋在複習準備聯考前也經常來這裡的K書中心K書。
他是學霸,能在參加小虎隊併火了之後依然以全臺灣第五名的成績考進臺大。



必去地之二—西門町。

西門町,臺北著名的街道,這裡時常有明星出入。
我的手機裡自然隨時都有自己手繪的有朋照片,拿著手機這樣打卡,在滿是塗鴉的牆壁前。老蘇曾經說過他喜歡故鄉的很多東西,最愛的是蚵仔麵線。只是很可惜,這一次沒有吃到非常正宗的。



必去地之三—寧夏夜市。

臺北出名的夜市很多,最大的士林夜市現在儼然已經成為大陸遊客的專屬地,饒河夜市和寧夏夜市也是很出名,但是相比較而言我還是更喜歡寧夏夜市。
老蘇曾經在這裡和朋友一起吃過蚵仔麵線,可等我我到了臺北已是不早,而等來到這裡的時候人家已經賣完收攤了。

臺灣要打卡的地方還有太多,沒有去建中的校門口打卡,沒有走進臺大的校園裡感受。沒有一路南下去臺南去高雄去墾丁,也沒有去平溪放天燈去九份吃芋圓。這麼說來,我似乎去了一個假臺灣,對呀,這些地方都沒去,那麼我去臺灣幹了什麼?!
別急別急,往下看。

臺北啊臺北,見你時天色已晚

哦,我是來臺北畢業旅行的。起初,只是我。
四月中旬開始著手辦理入臺證,準備各種東西。
「決定好了,不帶我去了」
「我倒是想帶呀,再想想辦法吧。」
我和鹹鹹在宿舍的距離不足一米,是那種一伸手就能打對方一拳的距離。我這麼說的時候我發誓她一定想伸手過來打死我。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逼近了五月。
五月初,忙的不可開交,整理東西,準備答辯,布展,拍畢業照,還要交稿子,真恨不得一天有48小時才好。那個時候的鹹鹹大概已經放棄了掙扎,晃悠悠的寫著她日本的遊記,直到5月5日的清晨。
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在我的臉上,迷迷糊糊醒來正想說是誰昨晚沒有拉好窗簾,突然聽到旁邊床傳出奇怪的笑聲。
「哎呀,我可以去臺灣了,我要去辦入臺證了」
「哦,去就去。。等等!你說什麼?臺灣?5月7日出發?和我一起?「
」對呀對呀,哎呀,後天就走了,我入臺證來不來得及呀,我趕緊問問去。「
於是,她很迅速的準備好一切,上午9點遞交材料,下午5點收到PDF格式的入臺證。這速度,著實讓我瞠目結舌。
總之,畢業旅行第一彈,和鹹鹹一同打卡。

上海虹橋T1航站樓出發,飛往臺北松山機場的長榮航空。非常幸運的是恰巧趕上長榮航空的Hello Kitty彩繪機。不僅外觀就連機艙內的小物件配飾以及餐食都是萌萌噠的Kitty貓,真是萌化了我的少女心呀。

上海到臺北直線距離不過684.7公里,直飛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因為隔了個臺灣海峽,就山水重重。心心念念這麼久的地方,出了機場的那一剎那,我竟然會有一絲不安。對,是不安。
或許是因為含有的情懷太多,或許是因為想像中的太美好,那種惴惴不安的思緒在剛剛抵達的時候全部都湧現了出來。

臺北入了夜,燈光沒有香港上海廣州那麼強,路上來來往往的除了機車大部分都是黃色的出租。尋常的街道兩旁早已閉門不營業了,但只要一進入夜市的街區,一切就像變了模樣。那裡燈火通明、遊人如織,商鋪都開到很晚。

臺灣夜市是臺灣草根飲食文化的薈萃地,這裡基本是每個遊客來之後的必修課。
初見寧夏夜市,來不及過馬路就要拍下這裡的招牌。拍照時或許是我們一行人聲音太大,驚擾了照片中的女士。她原本低著頭看手上的東西,就在我看下快門的時候抬頭看向了這邊。
再看這張照片總有一種給她打卡遊客照的感覺。可是旅途漫漫,錯過了也就錯過了,我不知道她叫什麼,甚至不知道她是臺灣人還是和我一樣是遊客。

寧夏夜市因地處「寧夏路」而得名。走在這條街上,莫名的總想起「寧夏」的調子,雖然這裡和真正的寧夏相距幾千公里,這裡也絕不是歌中唱著的「寧靜的夏天」。
這個夜市不算大,一條主路,左中右三條不算長的攤位。每一家都挨的很密,秩序卻很好,我們來的匆忙也沒有做什麼太多的攻略,純屬喜惡判斷。有排隊的地方一定頭湊上去看一眼,無法判斷的時候還不忘問一句,這個是什麼,味道怎麼樣。

看到那麼大的椰青無論如何也走不動路。
三四年前在三亞,一隻椰青4元,漫長而炎熱的夏天,抱著胖胖的椰子,一根吸管邊走邊喝,蹦蹦跳跳。
鹹鹹拍下這張照片,拉起我就走。
「你看看你,眼睛都看直了!我們先去找好吃的好伐!」
「哦~」其實,我是心不甘情不願的答應。

臺灣的小吃絕對少不了炸、烤、滷。
成堆串好的肉串放在那裡,喜歡吃什麼自己挑。
「晚上不能吃炸的,會長胖,走」
「哎呀,這個都沒人排隊,走」
「先拍照,再買吃的,走」
。。。
啊啊啊,你大爺!內心要咆哮了,我不管,來夜市不買買買吃吃吃,我到底來幹什麼的!

終於!在我的抗爭下,去買了烤串。味道是真的不錯,不過某人也只給我買了幾串,並且自己吃了一半!
對於我這種見到美食就兩眼放光的狀態,我相信每一個吃貨都能懂。

滷味滷味我愛滷味。
肚子裡的饞蟲早就躁動不安了,排隊排了很久,一直在商量吃這個吃那個。
但或許是對這個的期望有點高吧,所以真正吃到嘴裡的那一剎那,說的也只是「不過如此啊」
「這的鴨舌絕對沒有周黑鴨的好吃。」
「我贊成。」
「哈哈哈哈,我們是兩個挑剔的吃貨。」

每個攤位小小的車上都大大小小掛滿了這樣的廣告牌。一眼望過去我確實找不到重點,每個都想吃又不知道該點什麼。一起來的兩位男性小夥伴早已兩腿一插的坐在街邊的小凳上等著老闆端上來滷肉飯。
一隻瓷碗,米飯鋪底,上面放上兩根青菜,半顆滷蛋,最後舀滿一大勺的滷肉澆上去,夜色裡這一碗飯看著格外誘人。
我和鹹鹹沒有吃只聽說可能是偏南方口味,甜口,適合上海杭州人的口味。但這就苦了北方的小夥伴,一臉嫌棄的和我說「竟然有甜的葷菜!這怎麼能吃的下去!」
我這個南京人自然是體會不到這句話裡的憤慨了,笑一笑繼續去找好吃的。

人來人往中我只為你一人停留。
我們一起出行了很多次,算來算去她真的是我最合拍的旅行搭檔。很多人都說,兩個人適不適合,一起出去旅遊一次就知道了。這條定律不僅僅適用於情侶也適用於朋友。
鹹鹹總說她要酷一點。
「你是黃長直有劉海的萌妹子,我就要黑卷中分,做個酷girl。「
好吧好吧,
我負責軟萌你負責酷,我負責笑你負責鬧。

海邊城市總會很多海鮮,這裡也不例外。
作為一個不是沿海城市的孩子,對海鮮的渴望是一直都有的,所以每次到了海濱城市,一定不能錯過這樣的美味。但是,現烤的生蠔,鮮嫩的大蝦,還有多汁的各種魚類都和我沒有任何關係了,因為鹹鹹把我拉走了!

臺灣的文字還是以豎版為主,就連平時閱讀的書也是這樣的。
因為從小奶奶教我寫字的時候就是教的繁體字,所以在這邊閱讀起來完全沒有壓力,一點都不會有不習慣的感覺,反倒是覺得很親切。

買了吃的,咬一口再拍張照。
身後是夜市的電玩區,不論男女,大人還是小孩,一個小小的板凳,坐在上面就開始玩起來。我這麼些年對遊戲就沒有任何的熱愛,也著實接受不了遊戲帶來的樂趣。

看了眼手錶,已經過了晚間11點,夜市裡的人驟減,不少攤位已經開始收拾東西。
我們說走吧,臨出夜市街口的時候看見一家賣蚵仔煎的店,我戳戳鹹鹹
「我們去買一份 ke zai jian 吧「
」什麼 ke zai jian ,這明明是 wo a jian 「 鹹鹹嫌棄的看著我對我說。我被她一臉正經的反駁給鎮住了,不禁懷疑起這麼多年我是不是真的都讀錯了。
進店之後我當然是不敢開口的,誰料她也有點心虛,兩個不說話面面相覷的人好不尷尬,店員夜市莫名其妙的看著我們,最後雖然買到了,可是卻是手指著點的單。
過了幾天忘記是同行的誰提起了這個,我才證實了我讀的並沒有問題。
」你看吧,普通話就是這麼說的,你那是臺語啦,偶像劇看多了吧!「
話出去便石沉大海,沒有迴應。

一條小巷等車來。
是的,等一輛打著遠光燈的車來,就好似背後打起了聚光燈。這條並不算明亮的小巷裡,周圍都是民宅,這個時間怕是都要準備睡去。臺北的夜太安靜了,沒有鳴笛沒有人語聲沒有摩托的轟轟聲,除了我們,似乎連人也沒有。

回去房間裡,怎樣也要拍一張這個讓我們糾結半天的蚵仔煎。
醬汁很多,蚵仔煎很Q,但是口味很一般,酸甜的口感並不驚豔。我們有些大失所望,隨便吃兩口卸了妝便睡進了臺北的夜裡。
臺北第一夜,晚安。

臺北街頭,走在歲月的痕跡裡

「你說去臺北到底應該看什麼,是有著眾多藏品的故宮博物館還是不得不打卡的臺北101,又或者是人聲鼎沸的西門町。」
「除了沒時間去的臺大和建中,我最想的大概是走街竄巷,就像在香港一樣。」

終於要真正的走進這座城市了。雖然前一晚我便以踏足了這篇土地,這個在我的腦海中存在多年的地方,這個在蘇有朋的口中文字中不斷提及的城市。我其實並不知道每個來臺灣的人都抱有什麼樣的想法,或許是為了這裡的小吃,或許是因為這裡的人文,又或許是和我一樣帶著一份對偶像的情懷所來。我不知道他人,只知自己,一個出發的理由。
我是南京人,從南京飛來臺北。後面幾天的身處下來,我隱隱感覺這兩座隔了海峽的城,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血脈也是相連著的。又或許說,我是南京人,所以撇開所有個人的情感來說,臺北對於我而言就像是到了另一個家鄉,一個我熟悉且親切的地方。

臺北的老城。我其實很不習慣這樣空曠的街道,出門的時候已過了上午的九點,上班的人們和上學的孩子早已各司其為,街邊的商鋪還沒到營業的時間,路兩旁的車規規矩矩的停在四四方方的格子裡。
「不是一直都說臺北是整個臺灣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為什麼我總覺得這裡人異常的少。」
「或許是大家都在工作學習吧。」
「那上了年紀的長者呢?」
。。。。。。
並沒有人回答我這個奇怪的問題。在大陸生活的久了,總是覺得熙熙攘攘才是城市的常態。我也時常9點過後才出門,但絕少時候能碰見這麼空曠的街道,就算沒有年輕人,長者也少不了。

臺灣的古早味。很多年前就時常聽到這三個字,一直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後來有兩年這個詞大火,那個時候赴臺旅遊的遊客異常的多。我終於知道了,這是記憶中的味道的意思。如今的臺灣街頭多能看到這幾個字,但你絕不用擔心只是這幾個字爛大街了。因為但凡敢掛上這幾個字的店鋪也多有幾十年的歷史了,一代傳一代,開在這並不繁華的大街上。這是臺灣人才知道的美味,我們誤打誤撞的走過,卻也只能一步三回頭的路過。

不是週日沒有朝拜。就是這樣一座教堂建在這條老街上也並沒有一絲突兀。

「左左,站著別動,回頭。」
乖乖回頭照下了在白天台北街頭的第一張相片。歸來很久整理照片的時候意外發現了半身入鏡的飛飛。
關於飛飛,這是我後半程非常棒的夥伴。他是四川人在東北唸書,初見的時候我竟沒有聽出來他的川普,偶爾冒著的一兩句東北話讓我以為他真的是大連人。他是個非常可愛的男孩子,笑起來很靦腆。他非常的貼心,雖然比我小但全程很照顧我,幫我拎箱子背相機拍照,沒有男朋友的姑娘可以考慮一下哦。

歸來了有些時日,我其實已經有些記不清這是什麼地方了,只記得這是在臺北老城一個左拐八繞的箱子裡的廟。沒有進去看一看,廟前有一個不算大的廣場,當地人說,這裡一過中午11點,便會被大大小小的商家所霸佔,這裡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從前的味道。
陸陸續續的有些年輕人經過,但也只是經過,沒有人停留半秒。我們沒有等到11點,沒有看到商家支起遮陽傘撐開桌子的場景,不再停留了,臺北的街頭還有太多沒有走過。

從那個不大的寺廟院子裡出來後,門外的一排都是吃食店。開門的不多,但每家店前都擺放著老式的長條板凳。大人帶著小孩就這樣坐著,要一碗舊日的味道一口一口吃的盡興。臺北早已是夏天的滋味,男孩子多是短袖短褲,女孩子也早已穿上了美膩的裙子。我突然就想到了很多從前看過的照片,八九十年代的臺北就像如今在我眼前攤開的畫面一樣,機車、小店、吃冰的少年和傳統的味道。
關於臺灣,十多年前的偶像劇我著實看的不多,可是二十年前的臺語樂壇的流行曲卻聽了不少。

「這是臺北老城的第一座天橋,左右各有一個國小,可見從前它的繁榮程度」
同行的臺灣朋友介紹著。
等紅燈的間隙大家紛紛舉起相機拍下這座由歲月痕跡的天橋。如今出門我總說手機可以丟相機卻無論如何不能丟。其實並非是有多棒的攝影功底,純粹是想記錄一些東西,一些我走過的見過的美景,就像現在一般。

紅色的騎樓老房子。騎樓是早些年流行於閩南粵瓊一帶的,臺灣因為和福建也只是一海峽之隔,自然在很多事情上都有相同之處。私以為騎樓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建築,晴時躲避陽光,雨時躲避風雨。上午十點多的臺北陽光格外的強烈,這個時節正值臺灣的梅雨季,空氣中往往都是潮膩的滋味。於是我們說,去騎樓裡躲一躲陽光吧。走進騎樓,被一陣香味吸引,起先只是看看,最終卻變成了實際操作。

我手上拿著的其實也是我們常見的泡芙,只不過這裡裝進了包裝袋,印上了無比萌的表情。這樣的包裝就像是給它穿上了外衣,增加了顏值。如同我一般的姑娘呀,看到這個根本就走不動路,非得買上幾個嘗一下不可。
我是自小就不愛吃奶油、巧克力一類的東西,我總說我是投錯了胎,大概原本是想成為一個酷酷的男生卻一不小心成了軟萌的妹子。
小心翼翼的捧起這盒,拍張照又毫不留念的放下走人。

平安龜,平安歸。
印象中日本京東的古稱就是平安京。沒有去考證這個名字的來歷是否和日本有關,只是任憑自己高興,以諧音做解釋。
自己親手DIY,也就是做了平安京和壽桃。
餡料外層是花生,內裡包裹芝麻。我是實打實的江南姑娘,暫居蘇州幾載,對於這樣一類的糕餅自然是心頭滿滿的歡喜。原本想著做出後帶回家給家人品嚐,奈何保質期只有3天,只好滿足自己的胃了。

先煮花生醬,再趁熱和花生粉混合,不停攪拌,攪至軟硬適中。這一切都是憑師傅的經驗判斷。
「如果攪拌的偏硬了口感會不會差一些」
「不會有這個可能的」師傅很堅定的告訴我
「那您從事這行有多久了,樓下售賣的這麼多都是你們純手工的麼?」
「有十多年了,都是純手工,機器拿捏不準,做出來的味道就不會是舊日的味道了。」

堅持,或許是很多傳統得以保留的原因。我在來臺灣之前就一度認為這裡的傳統文化被儲存的很好,而在某些事情上也確實如此。
餡料做完就可以給我們了,分三等分,像包湯圓一般將芝麻餡裹進去,最後放入模具中。
按平,左右敲一敲,餡餅在下,模具頭用力敲在桌上的布上。右手用力,左右伸出接,三無下餡餅就可以掉出來,一隻小小的平安京就誕生了。

我做完該換鹹鹹了。鹹鹹雖然同我一般是正宗的江南姑娘,可在口味上卻是與我差別挺大,江南的尤其是蘇州的糕點,她是向來沒有什麼興趣的。做完了也只是看一看,最終都送給了別人。

陽光大概是讓我又愛又恨的事情。久雨未晴我就迫切的想要外出曬黴,真到了豔陽天,紫外線太強容易晒黑又是永遠逃不開的話題。
女人,永遠是矛盾的個體。
走在路上,有騎樓的地方我是一步也不願意走在外面。上午11點,停在陽光裡的機車被曬得滾燙,走進似乎還能聞見焦灼的氣味,也不知道一會下班的人群該如何騎上它在大街小巷裡覓食。

紅磚建造起來的騎樓沒有刷上任何漆,就這樣裸露在外面,古舊而又有味道。這條路不長,前後不足一百米,左手邊是從前的商行和別人家的小院。上午時分大多閉門不開,我們都看中了這裡,拍照的好地方。
誰也不願意等待,誰也不願意有人入鏡,一個個往前走,走到無論可走。當然,多人出門的好處大概是永遠不用擔心會沒有相片。你往那一站,總會有數個相機對著你,好與壞,美與醜就那麼真真實實的記錄下來,變成了回憶。

臺北老城裡這樣的小路著實太多,房屋很舊一眼就能望見年歲的痕跡。
很早之前有個朋友,香港人,美國上學。從小生活的環境是鋼筋水泥築造起來的城市森林,大學以後她來來往往臺北很多次,樂此不疲。
除了我們因為共同的人外,我問她,何以讓她這般留念這個城市。
「因為這裡的悠閒和慢,我喜歡這裡的小巷,享受這裡時常的人少」
這大抵就是我現在的感受,我們的生活都太快了,人也太多了,周圍的喧囂時常讓你靜不下來,走在人潮洶湧的馬路上也時常握著手機不知所措。

畢業前夕,時常負能量爆棚,卻很少說出來。很早就知道誰都沒有義務去聽你的抱怨去排解你的憂慮,我深知並以為意。
而事實上,在這個關口很少有人能不彷徨。你會擔心畢業之後過不上想要的生活,也會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些什麼。畢業這個詞,就成了一個不願提及的詞。
可追根究底,事情的本身並沒有那麼難,難得是如何控制情緒,如何能不達到一個臨界點就能自我排解。

臺灣裸露在外的電線電纜很多,拍照時多多少少都能有它的身影。身邊不伐有抱怨的聲音,我卻欣喜於它的入鏡。就如同在上海的老衚衕裡,如果沒有這一根根支起來的黑色點線,就總會覺得缺了點什麼。我無法說臺灣這幾年的發展如何,但至少這個老城還存在著過往的痕跡。
我很喜歡這個場景,老式的房屋,垂下的樹枝,綠葉和紅花。

這大概是一處還沒有開始營業的餐廳。幾乎所有姑娘都在這裡打了卡,事實證明這裡也是適合出人像小清新片子的。

走到相對繁華的街道上,人車多了起來,臨近中午,店鋪也準備好開門做生意了。
臺灣這點和香港還是有些像,店鋪外都會支滿了廣告牌,只是這裡沒有香港密集而招搖。臺灣通行繁體字,這是我一直喜歡的文字。
我時常說,如今我們所學的簡體字,簡化掉的是文化也是意味。
就拿「愛」字而言。繁體字寫做「愛」。
差別不大,僅僅是少了中間的「心」,可是沒有心的愛還能被稱作愛嗎。往大了說,我們古時的書籍資料多以繁體為主,現在的我們,是否還能毫無障礙的瀏覽。

我一直相信生命並非偶然,相遇亦如是。
南京有827萬人口,蘇州有1062萬人口,茫茫人海中我們可以相遇分開再相遇。有段時間很多人問我
「你和鹹鹹是出去玩認識的麼?怎麼感覺你們關係那麼好」
「不是,我們是舍友、攝友,哦,還是好基友。「
我時常開玩笑,我們是相互依偎的好基友,如果未來依然沒有談戀愛,彼此湊乎過一生吧。

接近中午,街道上又熱鬧了起來,耳邊開始陸續飄來了軟糯的臺腔。最大的改變大概是街上突然變多起來的機車,被暴晒了一上午後,它們終於不再安安穩穩的停留在路邊上了,速度和風才是歸屬。
臺灣的車行道和我們相同,街道不管哪裡都很乾淨。同日本一般,這裡道路上甚少可以看見垃圾桶,人們似乎都已經習慣了備上垃圾袋將垃圾裝回家裡再扔,也習慣了每天定時出現的垃圾車。
偶爾我們會覺得有些不便,但也無比驚歎於他們的自覺和環保。

「夏日裡一定要來這裡喝一杯湯,冷熱都很舒服。」
這裡靠近城隍廟,來的當地老人最多。
城隍廟據說求姻緣最靈,據說一般77天的時候一定出現命中的人,他們都看著我
「左左,你不是說你一直單身麼,去求一個吧,靈了再回臺北。」
事實上,我願意再回臺北,卻不願意為了這個再回。我並不糟心於自己一直單身,也並不著急把自己「嫁」出去。一直認為,現在的自己還不夠好,配不上更好的人,如果現在非常優秀的人出現,我大概也會慌亂而沒有安全感,這大概,不是我想要的。
「像他明天就會來那樣期待
像他永遠也不會來那樣生活」
我期待卻也不著急,一個人享受生活,一個人追星旅行繪畫也挺好。

中午時分的臺北街頭,公司職員都下了班,三三兩兩拎著便當走在街頭。

臺北的街頭遍地都是7-11就像南京遍地都是蘇果超市一樣。
很久之前就聽說7-11裡的飲品好喝,奶茶、果汁味道都很棒,正值中午又剛剛吃完油飯,又熱又渴的衝進了7-11,基本沒有猶豫的拿了一瓶奶茶。
在人來人往的臺北街頭,來不及開啟喝就拍起了照,看上去好像在給這個奶茶打廣告一樣。路過的人對我多側目,就好像我少見多怪一樣。

臺北車站,這裡不僅僅是大臺北地區最大的轉運車站,也時常是臺北居民約定見面的地方,就像上面的東三門,這裡時常三五成群的聚集著人們。
來臺灣以前我一直嚷嚷著要來臺北車站看一看,不為別的,僅僅是想去看一看它對面的K書中心。事實上,臺灣的聯考就和大陸的高考一樣的殘酷,學生也一樣的辛苦,需要去補習班補課,去K書中心埋頭苦讀。我也經歷過這「殘酷」的高考,高三的最後幾個月唯一的樂趣就是蘇有朋的動態和訊息,那時候是真幸福,有夢想有念想。
如今轉眼已大學即將畢業,來不及告別也來不及懷念,人生就要開啟了新的篇章。

這是一段被玩壞了的等車時光。在臺北車站門口等旅遊專線,閒來無事便拍照吧。
背後是臺北車站公交站臺,對面是商家和補習中心。打車來臺北車站的途中,我看到一家添好運點心專門店,那是幾個月前在香港深水埗附近吃到的一家米其林一星店。酥皮叉燒包果然有特別之處,口味也很獨特,若非時間不夠,怕也是會衝進臺北的這家店裡吧。
第三張純屬為了逗樂,就好像有鹹豬手要來襲我一般。

上了雙層巴士,不顧熱浪的選擇了露天的座位,除了我們同行之人,所有人都在封閉的車廂內,舒服的吹著空調。巴士左右都安裝了高高的玻璃,為了安全。然而這卻苦了我們一群想拍照的人,街景基本沒有拍到,還是市中心的機車看到的多一些,臺灣人騎機車,必須戴著頭盔,不然無法上路,他們也養成了這個習慣,就真的像臺灣偶像劇裡那樣,帥氣的跨上車,帶上頭盔下巴處袋子一扣,發動車走人。

忽晴忽雨的臺灣,上一秒還陽光刺的睜不開眼,下一秒就開始下起了小雨,你還來不及反應就噼裡啪啦的落了下來。我們抱著相機紛紛跑進了後座的棚內,紅顏色的棚子映照著每個人臉上都泛著紅光。前排的小夥伴竟不願起身,順手支起了剛剛買的透明雨傘,我們都笑著說,這兩人有情調鏡頭便是粉粉對準了他們。他們不說話也不回頭,就靜靜地坐著。

一路走來,很多次都能看見101大樓的影子。這已然是臺北的地標了,很多年前我就有想去臺北101跨年,但最終也沒有成型過。
記得2013跨2014年的時候,2013年是我追星最瘋狂的一年,下半年因為蘇有朋和趙薇、劉燁等參加中國達人秀V5季的錄製,在上海。我便一有空就往上海跑,去看了一場又一場的錄製,最近的時候,我離有朋不到一米。握手、合影、擁抱、聊天,基本所有的都有了。也因為這個錄製,蘇有朋的2013年會出席東方衛視的跨年,我自然是去了,甚至第二天也去了浦東機場送機。那個時候上海往返臺北機票含稅總價不過1400元,如果當時我有通行證和入臺證,大概那一日就不管不顧的衝去了臺灣。
時隔多年,不再那麼瘋狂的追星,但初心未變,我終於見到了你。

在臺北停留的時間不長,只有完整的一日,第二日就要一路南下了。臺北有很多想去的地方,包括建國高中包括臺大包括101大樓包括臺北故宮當然也包括西門町。
最終幾相抉擇下,我們還是決定去了西門町。
臺大和建國高中有點遠,一起出行的也並非我一人,我的迷妹情懷他們沒有,我也不能強加。
101大樓剛已遠眺過,天氣不好,能見度較差,上到101似乎也不能看到什麼遂也放棄。
臺北故宮有些小,雖然藏品都非常珍貴,但還是決定先放一放。
只有西門町,我們都非常好奇這個時常出現在各種臺灣人民筆下的地方究竟漲什麼樣。這裡聽說是很多臺妹聚集的地方,有很多商鋪可以慢慢逛,當然還有整個臺灣最大的誠品書店,我去臺北之前就心心念念想要去買《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下過雨的臺北又恢復了悶熱,潮溼的感覺很不好,於是我們三人決定去吃冰。臺北的綿綿冰也很出名,外加芋圓不得不嘗。
要了芒果牛奶冰,外加了一份芋圓。
芒果新鮮又好吃,牛奶冰沒有任何特色,除了降暑。芋圓中規中矩,不會難吃,但依然不如過兩日在逢甲夜市吃到的。
不過,雖然吃的一般,但是這家店的風格深得我心。

這麼一大碗,看上去大概比臉都大了。
「左左,把你劉海整一整啦,都黏在額頭上啦。」
「哦~愛出汗我也很絕望啊」
。。。
夏天有劉海真是個糟心的事,尤其是這麼愛出汗的我,然而額頭大的我沒有劉海又不行,我真的很絕望啊!

這家店有兩層,1樓是點單區,只有幾張桌子。負一樓很大,但是因為冷氣不足所以甚少有人,我們來時這裡只有一桌韓國人,後來她們也走了,只剩下了我們。
樓上的裝飾沒有什麼特殊,樓下的確實別有洞天。雖然很熱卻依然吸引的我走不動路。

這家綿綿冰店,滿牆的塗鴉,什麼顏色的都有。問了店員,說這都是客人自己帶了筆過來在這裡自發寫上的,一層堆一層,新的覆蓋舊的。四面的牆壁滿滿當當都是這些,有很多韓文、日文,當然最多的還是中文。我看到了很親切的南京字樣,也看到了很多寫給自己愛豆的話。這裡的老闆很鼓勵大家這樣做,他將這家店就這樣交給了來來往往的過客裝飾,裝飾的這麼獨一無二。
我們誤打誤撞的進來,當然也要在這裡留下點什麼才是。

我僅有一支很細的筆,在這滿是塗鴉的牆上並不能真的留下些什麼。
而事實上,想說的話太多,真要動筆時卻無從下手。
我想寫「我愛臺北,我愛蘇有朋」
我也想寫「我來自南京,來自遠方「
最終,什麼也沒有留下,除了這些照片。

手機裡存放著的自己早些年畫的蘇有朋的照片。
這是他2014年執導左耳時的宣傳海報,我畫下這張圖的時候在2014年的9月,他生日的前夕。
這麼多年,我畫過很多次的他,但僅僅是作為迷妹的愛好。這一次也只是徒然奇想,想這樣和他合影一張,也算是在某種意義上的合照了,雖然他不會知道,雖然追星已經不是我生命的主旋律。
我們都在長大,從前的瘋狂終將遠去,日子越過越久,每個人都將歸於現實,去真真實實的為油鹽醬醋所累,也真真實實的做一個大人。
這場旅行,是畢業旅行,也是一場告別,告別多年前追星的歲月,告別這無憂的學生年歲。再過幾天,就要穿上學士服完成撥穗儀式,領了畢業證學位證,跨出校園,再不回頭。

我一路走來的小夥伴鹹鹹。最開始的時候我就介紹過她,說過我們的機緣巧合。命運有的時候就是這麼的有意思,兩個「臭味相投」的人兜兜轉轉總還是會在人海相遇。
我一直很感謝自己15年做的這個決定,在不算長的這條人生道路上,一切的一切都是機緣巧合,不強求卻也不放棄,隨著心走,努力過的人生,終將不會讓你那麼失望。

西門町實際上就是累死南京新街口的存在,只是小店眾多,範圍之廣。
近兩年對西門町印象最深就是JJ林俊傑在西門町和友人逛街遇見街頭藝人在演唱自己的「江南」而忍不住上前合唱了一曲,引得大家的圍觀並且上了微博的熱搜。當然後來出來的因為他沒有街頭藝人證而屬於違規等等的訊息又讓大眾有了一段時間的談資。
當然,我在西門町沒有遇見街頭藝人更不用說明星了。
當時說好的要去誠品書店走一走,最後也因為熱和累而拋諸腦後,等到回想起來的時候自己早已身處往北投的捷運之上,這著實有些尷尬。

臺北街頭走一走。
喂喂,後面的阿姨,你搶鏡了!

第一次知道COCO源於臺灣也就是前一段時間的事情。原來在大陸遍地開花的都可也是來自於臺灣,難怪說珍珠奶茶的鼻祖在這裡。
在西門町看見一家都可店,還是決定買一杯,嘗一嚐到底和我們的有什麼不同。
當然這裡的新品比我們多,有一些鮮榨果汁系列,我們要了一杯鳳梨綠茶,味道有些奇怪,說不上好喝也說不上難喝,就是不特殊吧。
拿著當道具拍拍照倒是不錯。

又回到了臺北車站。
在臺北的時間雖然不長卻來來往往臺北車站數次,當真是最大的轉運中心。
可就是這樣,這裡地鐵的人群還是不多的,我們拍照的時候剛巧對面的地鐵來了,匆匆而過的人流多了一些,我們笑著說如果臺灣人去到北上廣深,早晚高峰的時候坐地鐵怕是要被擠到吐血吧。
在臺北地鐵站等候的時候看見指路牌指引著忠孝西路的方向。我便順道自言自語的說了句,應該去忠孝東路走一走的。
對這裡好奇源於動力火車忠孝東路走九遍這首歌,在臺灣的這十多天一直單曲迴圈著,聽歌裡唱出的喜和樂。

街頭等紅燈的間隙隨拍。

回到北投的時候已入夜,路上都是匆匆趕往家中的人,機車漸多,都打著燈。
臺灣的夜景就是這樣,一點也不張揚,燈光暖暖的指引著歸家的人。
原本我們計劃晚上去不遠的陽明山半山看夜景,後來聽說晚上山上叫車回來很困難,遂放棄了這個想法。同行的小夥伴去了一個,傳回的照片讓我有些慶幸的做了這個決定。大概是看多了香港上海的夜景,對這樣不張揚的夜晚實在難以報太大的興趣。

綠燈間隙拍了一張。
「左左,你回頭」
現在已經不用問幹什麼,完全知道套路,直接回頭擺好動作表情就可以了。
大概是從香港以後有的習慣,喜歡拍斑馬線,尤其喜歡人來人往別人都虛了只有我一人清楚的感覺。
我們決定再去7-11逛一逛,買點喝的晚點時候回賓館泡溫泉。

我很認真的在挑選飲品,最終選了兩瓶但卻發生了一件無比尷尬的事情。
「左左,你帶錢了麼?」
「沒有啊,怎麼了?」
「我也沒帶,我們怎麼付款。」
「支付寶呀,你傻啊!」
「不好意思,我們店暫時不提供支付寶付款服務。」身邊的營業員悠悠的飄來這樣一句話。
我和鹹鹹面面相覷,看來是沒有辦法購買了。雖然說7-11是支援支付寶的,但依然也是分地區,像是臺北基本可以使用,到了北投就不行了。
畢竟不是在大陸,出門要帶錢。此後的幾天內,我時時刻刻的提醒著自己。

在臺北街頭暴走了一天,好累。
不記得鹹鹹在做什麼了,我看見站臺就靠上去了。她回頭時幫我按了一張說「讓你看看自己累癱了的樣子。」
旅行是個辛苦活,可是再辛苦也依舊樂此不疲。當愛上這種行走在路上的感覺後,你很難再安穩的朝九晚五,安穩的窩在小小的辦公室裡,過著可能一眼就能望見未來五年十年的生活。
於我而言,折騰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高美溼地,臺中遇見的最美落日

在臺中的日子呆的真長呀。
去了高美溼地也參觀了彩虹眷村,打卡了日月潭也探祕了很有意思的妖怪村,臺灣的行程裡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停留在了臺中的境內。
我曾經說過,如果我來臺灣,一定不會去日月潭。如果我來臺灣,一定要去九份的山頂吃芋圓,去十分的小站找幸福。
可是,這一次我通通食言。
沒有對錯,只有選擇。臺灣,終有一日我還會歸來,那一次所有的遺憾都會彌補,再無任何阻擋。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去了高美溼地,遇見了最美的落日,即使沒有另一半,沒有手牽手一起走下去的機會,我依舊對那一日充滿懷念。或許未來我還會看更多落日,但這總有一些是不一樣的。

北投地熱谷。北投是一處溫泉小鎮,這裡基本家家都有溫泉。
初中地理課的時候就曾經學過,因為臺灣處於地震帶上,地殼運動活躍,所以地底能量多,以至於臺灣的溫泉資源豐富。
在北投使用的溫泉,一小部分就來源於這裡的地熱谷,還有一大部分則是用的從陽明山上留下的溫泉水。

地熱谷因為水溫高,所以這裡煙霧飄渺,相機基本拿出就會蒙上一層霧氣,於是拍照的重則基本都落在了手機的身上。

北投有一處溫泉博物館,這是日治時代留下的公共泡湯處,後來這裡也就成為了一個博物館供人們參觀了。
整體建築的日式風情濃厚,進館需要換拖鞋,裡面還有榻榻米,那是需要拖鞋赤腳上去的。

紅牆為背景,一張兩張的隨意拍了拍。
在這裡還出了個小插曲,差點將手機遺忘在這裡。
那時候拍完照,拿起相機就走,完全遺忘了自己的手機。不過好在是在館內,又是在臺灣,發現忘記的時候迅速回去找,手機還安安穩穩的放在這裡的長椅上。
當時館內的工作人員聽說我手機遺落在館內非常好,帶我走了近路,衝進去找,好在沒有誤事。

據說這裡是五月天裡的阿信向初戀女友告白的地方。
年月久遠,已經不知道當年阿信告白的女生成了什麼模樣,倒是阿信是多少少女心中的愛豆,拼了命的搶演唱會的票,要來臺北找尋他的蹤跡。
可惜我的愛豆不是他,這裡也只是經過。

迷失在臺北車站的匆匆人流中。

臺北車站打卡處。
我們是買的高鐵兩次自由組合票,可以選擇任意車次以及換有座位席或者自由席。
臺灣的高鐵座位分有座位席和自由席,有座位的就是一人一座寫好了的,自由席就是在這兩節車廂裡,有座就可以直接坐的。
一般來說非節假日,臺北的高鐵都不會被坐滿的,趕時間的話不換票自由席更方便。
我們一行人到了這裡等待著換票,最近的一趟車沒有趕上,接下來的一趟兩趟依舊沒有趕上,等待是焦慮的,但也是有樂趣的,可以拍照。
去了7-11,第一次在臺灣用了支付寶,看到了臺鐵便當,沒有嘗試,擦肩而過了很多人,誰也沒有為誰停留。

高鐵上的自娛自樂。
我常常說想要拍一張在高鐵上假裝憂鬱的照片,一定要帶著耳機看向窗外。鹹鹹總笑我在裝文藝,我推搡著她幫我拍照,結果剛開始的臺北段一直開在地下,像地鐵一樣。什麼望向窗外,什麼裝憂鬱通通不切實際,反倒是大家說說笑笑,一秒就破功。
車程大約是一小時,閒來無事扒拉起了尤克里裡。出行帶著它好像已經成了慣例,從港澳走到了臺北,或許未來還將帶去更遠的地方。

臺中的月臺並沒有後面幾天遇見的有特色,這大概是因為這是後來修的吧。
在月臺上就能看見臺中市的景象,這個城市還是挺繁華的。

到達高美溼地的時候已經是下午4點過了,原本只是計劃在這裡呆上一小時就去下一個目的地的。下了車卻走不動路,雨過天晴後的高美溼地,陽光正好,能見度又高,按照往日看落日的經驗,今天的這裡一定晚霞很美。
陽光有些焦灼的刺眼,陸陸續續的人群走向溼地的深處。我們已經計劃要在這裡看一場日落,便也不著急,先窩在這不大的亭子裡聊聊天。我開玩笑的說我們這是在消極怠工,可是歲月那麼長,又何必著急。

燈塔。紅白相間的色系,搭配著周圍矮矮小小的房屋,就在堤岸邊。
燈塔一般是一種固定的航標,指引著南來北往的船隻。燈光的射程一般在15-25海里,我不知道這座燈塔在夜裡會放出怎樣的燈光,亦不知道在這個溼地不遠處的海域南來北往的船隻有多少,只知他在這裡,孤獨而又長久。

逆光下的小清新,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都喜歡拍逆光的照片,彷彿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與眾不同。
遠處的背景是風車,用於發電的。我是東南沿海城市卻不近海,從小想看海就一定要去到很遠的地方。不近海發電的風車就很少見,記憶中統共有的也就兩三次。
一次是很小時在青島,一次是去年在南通小洋口,還有一次是這裡。
這裡的溼地長滿了植物和密密集集的寄居蟹,坐著的木棧道上來來往往全是遊客,當然少不了拍婚紗照的人群。我無法過去,無法站在風車的底下,沒有風,我竟看不真切它的轉動。

如果終有一天你會來,那麼晚點也沒有關係。
其實走過這麼多的地方,我也曾期盼過有一個同我一起出行的人出現。很多年前,我曾用力的喜歡過一個人,用力的勉強著不屬於自己的緣分。當然最終這一切放到現在再說似乎沒有什麼意義了,可是依然想寫下來,這也算是個過往,也需要安安靜靜地道別。
那場喜歡從最初的濃烈到如今的消亡,前前後後用了將近7年的時間。我不知道這7年間我錯過了多少可能有的緣分,也不知道因為這一場無疾而終導致的大學生涯裡沒有過任何一場戀愛會不會有遺憾。只知道在情竇初開的年紀裡這樣用力的喜歡已經耗費了我太多的心力,以後的感情上,再也不想有任何勉強。
說了這麼多,但其實上圖的男士和我並沒有任何關係,這只是五分鐘租來的,拍張照用的。

和鹹鹹的合照大概就沒辦法正兒八經的了,手拉手擋住落日的餘暉,陽光依舊燦爛,我們依然笑的熱烈。

天色漸暗,剛剛近在咫尺的燈塔不知不覺間已經相距這麼遠。
沒有經住誘惑還是脫了鞋子下了溼地,這裡人真多,爭相恐後走在前方,恨不得站在所有人的前面。我們走了挺偏的才找到前方沒有人的場景。
就這裡吧就這裡吧,再走就遠了。

我最喜歡的水中倒影。

這一邊的溼地被我們來來回回走了數次,不知道按了多少下快門,也不知道擺了多少動作。放照片的時候刪了又刪。
以前的我其實並不愛拍照,13年的時候很多次出行一張人像也沒有留下。
大概是那一年學校的攝影課開始的,買了入門級的單反,從此走上了這麼一條「不歸路」
身邊的小夥伴走的已不剩幾人,來來回回陪著我的只剩下了鹹鹹和飛飛。

落日的餘暉灑向我,光芒點點。這個時候已完全是剪影了,根本不需要管理自己的表情,怎樣都好。
突然憶起了自己3年前在寧夏沙漠上看的那場落日。也是同樣餘暉落滿天,那時候我說「如果你也在就好了。」那一日的太陽焦躁的烤著沙漠,恍惚間還能聞到燒焦的味道,這一日的溼地太陽灑向水裡,溫熱的水和緩緩的微風吹走周身的暑期。歲月多時,只是如今再也不需要你在。
我們都將去過彼此的人生,互不干擾的人生。

太陽逐漸落了下去,霞光照滿了整個溼地。
所有人都被這個景象震驚了,沒有人有時間再去交談,只是拚命的用相機手機記錄這一刻。我們都知道這樣的時間短暫,幾分鐘後也許你就拍不到這樣的場景了。

從高美溼地離開的時候已經7點多,原本計劃好的彩虹眷村也沒有時間去了。
可是旅途中不就是這樣一直在變嗎,所有的計劃都趕不上變化,既來之則安之。

逢甲夜市也在落日時分開始恢復了活力。作為臺灣最大的夜市,這裡三四條街的車水馬龍當真熱鬧非凡。
無數大大小小的廣告牌,不少商家邊漫長的隊伍,食物的滋滋聲,商家的叫賣聲還有身邊無數次路過的臺妹,這一切的一切都挑動著你的味蕾,讓你迫不及待的想要投身到這些街區中。
定的酒店就在逢甲夜市邊很方便,一晚上的時間我們來來回回逛了數遍。
大腸包小腸原諒我是食肉動物,還是覺得裡面的小腸最好吃
芋圓加煉乳冰鎮口感已經完爆大陸的所有,夜市逛完最後又去買了一份
木瓜牛奶和鳳梨汁特別好喝,一杯下肚消了一整日的暑期
炸雞排鮮嫩多汁,味道極棒,雞排比臉大,一袋子拎著滿滿熱氣
在逢甲買到了喜歡的包,吃了好吃的東西,拍到了大長腿,喜歡這裡,喜歡這裡的夜市文化。

彩虹眷村的赤子心和日月潭邊的漫步

聽說彩虹眷村有好幾年了,大概是當時有一則新聞,專門報道了這位彩虹爺爺。那個時候大概正是我開始學美術的時候,天天對著死的景物一遍兩遍追求極致的像。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就在想自己什麼時候能有這樣的想像力,能夠無所顧忌的天馬行空。
多年以後有機會來到這裡,來看一看這個退伍老兵的赤子之心。
沒想過第一次來臺灣就來了日月潭,好在沒有打卡阿里山和太魯閣,不然可真是走了旅行團的形成。
日月潭中規中矩,並沒有說有多麼的令我難忘。讓我形容我也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且往下看著吧。

逢甲大學,逢甲夜市就因靠著逢甲大學而得名。在臺中的這個上午無所事事,晃晃悠悠的起床後去逢甲大學裡感受了一下臺灣的大學校園。
我一直想著要買書,在校園裡遇見了一個靦腆的男孩子便上前去問
他的聲音中也帶著濃濃的臺腔,很有意思,聽著軟軟糯糯。被告知逢甲周圍並沒有書店,如果想要買書只能去幾公里外的誠品書店,不過這會還有點早,誠品書店還沒有開門。
最終放棄了在臺中買書的想法。

校園內的7-11,隔著玻璃拍照,好似在為這裡的飲品打廣告。

白天的逢甲像是進入了沉睡,基本沒有店鋪有開張營業。
我們想再喝一杯木瓜牛奶,結果沒有開門
我們想再吃一份雞排,也依然沒有開門
甚至我們想去買些面膜,都被告知下午兩點才營業
這裡太安靜了,街道里都沒有人,只有安靜停在路兩旁的車。

臺中的街道路邊的商場也掛滿了廣告牌,可是和香港不同的是,這裡的廣告牌也比較含蓄內斂。有間隔而又秩序的排列著。
站在這麼多的廣告牌,似乎已經抓不到重點,能遇見哪家還是看緣分。

最後終於遇見了一家營業的店,這是一家鳳梨專賣,飲品只有鳳梨汁。
一杯15新臺幣,很便宜,在冰箱裡冰冰涼涼的,喝下去在肚裡打個滾就帶走了所有的暑期。
一人要了一杯,捧著回去了賓館。

初遇彩虹眷村,畫畫的老爺爺不在,屋內放著他的INS紙牌,我們伸手拿起罩住自己,就好像存在了他的INS裡一般。
我玩過一陣子的INS,後來被禁需要VPN之後就放棄了。

彩虹爺爺的畫作很有想像力也很有意思,一個個緊密的排列在一起,用色大膽而張揚,以紅色為主,熱情洋溢。
置身於這樣一個空間裡,彷彿自己都變的童心滿滿。這裡參觀的人多了,衍生品也就多了,像明信片、書籤、雨傘等等。

陽光投下的影子,正午的陽光總是這樣濃烈。
站在陽光下拍照,熱浪滾滾。這個彩虹眷村裡沒有什麼人,熙熙攘攘的只有我們。

在天生一對的牆下,能和我拍照的也就只有鹹鹹。
我們身高身型都差不多,又來自同一個地方。從前好多人好奇我們,慢慢的也瞭解了我們的機緣巧合。對呀,我們就是要手牽手一起走。

這就是之前在高美溼地合影的男豬腳啦,曬個正面,是個帥哥呢。

不管年齡多大,對愛情都有一種嚮往和渴望。
這裡大概就是彩虹爺爺對戀愛中的男女最好的祝福。

臺灣的出租都是黃色,這一點和南京很像。
大概是這兩個地方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有類似之處的,城市都是內斂而厚重。
這輛出租上印滿了灌籃高手的圖案,滿滿都是回憶,初中時代最喜歡看的動漫之一,到如今其實這裡面說了什麼我已經完全沒了印象,只知道清楚歲月裡有這麼一段過往。
也是在這裡,在臺灣發生了唯一的一次不愉快,不願意多說,也不願意以偏概全,我也願意相信未來會好,會更好。

高地遠眺日月潭,陰沉的天,能見度極低。
我們都沒有什麼特別想要拍照的意願,於是開始觀察起身邊的人。來了一波學生,穿著制服,大抵也是要畢業了,約著來拍照。三三兩兩的互拍,追著笑著鬧著,青春活力。
又來了一對情侶,拍照純靠自拍桿。剛拿出時並不特殊,結果越拽越長,最終達到3米之長。我們都被震驚了,通通上前圍觀,這張照片裡不僅拍下了全身也拍下了身後的景色,果然是神器。
我們十幾人也借來一用,輕鬆入鏡毫無壓力,我們都開玩笑回來要入手一個。真的歸來後再沒有人提及,雖是方便,但終究不適合我們。

在日月潭的那兩日,大概是我吃茶葉蛋最多的一次。這家有名買來嘗一下,那家有名再嘗一下。味道確實不錯,能完勝大陸的很多家,但是真的價位也不高,沒有到我們都吃不起的地方(玩笑話了)

又坐了會車,到了能臨近日月潭的地方。湖邊風肆掠,頭髮時常被吹的沒有了形。
我們坐在路邊,晃著雙腿,來來回回,心甘情願的在這裡耗費著時間。
」左左,我想去靠近水的地方拍照「
」好「
我應著,然後兩手一撐跳到下面,毫不猶豫。
拍照的時候追著笑著鬧著,真好,我們尚青春。

日月潭邊最喜歡的一條路。
這裡也時常車來車往,但最多的還是騎單車的人。我們說再往前走走吧,看看還能遇見些什麼。

夏天的滋味大概就是這樣,風吹向你,夏日的潮膩也奔向你,但就是這樣,你依舊愛他。
夏天,有擁抱大海的機會,有胖胖的西瓜,有甜蜜蜜的冰淇淋,還有夏日裡不用帶傘在雨中的狂奔。

毫無疑問,這是打卡照。

我和你,在山間在湖邊在一切有意思的地方。

妖怪村裡沒有妖怪卻又美麗的姑娘

在日月潭的兩天真舒服啊,玩到半夜也能睡到日上三竿。能乘郵輪假裝出海也能因為一顆茶葉蛋捧腹大笑。
妖怪村則是更加驚喜的所在,誰說妖怪村有妖怪,這裡不僅沒有妖怪還有美麗的姑娘,當然也還有會咬人的咬人貓。

日月潭知道有多久了?大概十三四年吧。
小學時代學過一篇課文,專門講的臺灣日月潭。那個時候好像還沒有開通自由行,去臺灣旅遊就像奢侈品一樣難及。我不記得這篇文章在我的腦海中存在了多久,只知道我對臺灣的第一認知源於那個時候。
那個時候雖然我已經聽過了小虎隊,也看了數遍的還珠格格,知道了蘇有朋。可是孩童時代什麼叫追星,什麼叫喜歡都不知道。如果硬要說喜歡,那大概就是指著電視螢幕說一句「電視裡的那個哥哥好帥」。既是如此,自然不知道臺灣在哪,又有什麼特殊。
多年以後,文章內容早已忘卻,我也早已迷妹情懷深重。5月6日答辯完,7日就莽莽撞撞拖著行李來了臺灣。看一眼日月潭,給多年前上過的那堂課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玄光寺前最出名的阿婆茶葉蛋。
味道真的很不錯,價位也真的不高,幾乎上島的人手上必有一顆。

臺灣原住民的嗓音清脆而又幹淨,哼唱的曲調非常吸引人,簡陋的裝置卻依然遮不住這幅好嗓子。

遊日月潭竟是乘遊艇,這似乎有一種遊艇出海的感覺。
船行速度並不快,風不算大,我們在船頭悠閒的曬著陽光拍著照,順便聽一聽船長無傷大雅的調侃。
船長是當地居民,很幽默,時常一句話就能逗得我們捧腹大笑。

走到島上的高地,這時已經沒有多少遊玩的興致了,拍照也是怏怏的。

還是最喜歡停船的碼頭,聽說以前臺灣旅遊熱的時候,這裡都泊滿了船,現在這樣人算少的。
這裡的照片上次放出的時候被誤以為是舟山的碼頭,倒是有些類似,船舶的感覺和這裡的味道都很像。

溪頭妖怪村,位於南投境內,不過從日月潭開車過去也要2小時左右。
妖怪村是此行最有特色也是最意外的一處,來之前,我絲毫不知這樣一個地方。
下午4點碰巧趕上了這裡的祭祀活動,非常日式的表演,這種場景向來只有在動漫的畫面裡才能看見。最近一次大約是去年看的「你的名字」,我沒有互相喜歡的經歷,也沒有多少少女心,那部動漫除了場景激不起我的任何興致,而我唯一記住的也就是祭祀中的口嚼酒。

妖怪村的妖怪很有意思,你可以跟他們合照,也可以直接伸手搶它們手上的供品,當然它們也會傲嬌的不給你,合影的時候也會擺出一些怪表情。

最驚喜的還是在這個日式感非常強的地方竟然有租和服的,辦理完入住就急急忙忙衝進了店裡,選了一套粉粉嫩嫩的服裝,盤了頭,蹬上了木屐,一下就宛如日本姑娘。
很多年前我曾去過一次日本,那時候是隨學校一起出去交流的,不懂得拍照也完全不知道哪裡必須去那項必須體驗,莽莽撞撞的就隨著學校一起出發,出發前連攻略都沒有研究,根本就是走哪算哪。
誰曾想到多年後我這般熱愛旅行,可是再想去一次日本的心願至今也沒有達成。

夜晚燈光都亮了起來,晚風陣陣,有些小涼。吃過飯的人們陸陸續續都回了住所,喝了點小酒的我們在風中醒酒穿梭。
鹹鹹說,我們去拍拍晚上的和服吧。
我應說說好,飛飛也一同前往,作為拎包的。
其實飛飛這一日也換了日本的武士服,同其他幾個小夥伴一樣。應該和他拍張照的,歸來後的現在我想著。
「我們去唱歌吧,就唱臺灣金曲」
「好啊好啊,我要唱小虎隊」我附和著
也許就是人喝過酒會做一些從前不敢做的事,我大概就是。
一直以來都知道自己唱歌不好聽,所以在不認識的人面前絕不開口。這一晚竟然唱了兩三首,當真是打破了記錄。
後半夜妖怪村徹底安靜了下來,待我們回去已是半夜。

去礁溪看海吹吹風

從去臺灣到歸來這近一個月,我都一直在用力的回想我到底是因為哪一首歌而對宜蘭產生了興趣,可就是到我敲下文字的這一刻,我依然沒有回想起這歌的名字,甚至是一句歌詞。
瞧,我真健忘。
不知不覺中在成長裡忘卻了很多事,好的壞的,喜的怒的。
最終放棄了墾丁,放棄了高雄,來了宜蘭。可是,我去的也不是真正的宜蘭,對,我去的是礁溪。我看到的海因為陰天而有些泛黑,我看到的沙灘是獨特的黑沙灘。
嘿,這種風景是不是也挺獨特。

看海一定是要豔陽天,沒有陽光海水的顏色都失了往日的美貌。
但有例外,除非你想拍情緒篇。
憂鬱的片子最適合這個場景,就像《左耳》裡小耳朵歇斯底里在海邊的哭喊。
《左耳》這個片子選在了廈門的東山島拍,臨海小鎮。在這裡,我竟意外的覺得有些熟悉,相似的海灘,相似的天氣。

在海邊的我,沒有大場景,也沒有情緒歇斯底里,自然也學不來小耳朵。
從這裡開始,我和鹹鹹分成了兩條線路,她去墾丁探尋國境之南,我來宜蘭尋找記憶中的場景。
至此之後的幾天,我的照片全部由飛飛幫忙拍攝。
我們加了微信好友半年,沒有見過。在上海虹橋是第一次見,很巧的是他和我走了同一條線,我記得出發前在微信上我和他聊天
「在臺灣的幾天我就靠你了,記得幫我多拍照片」
「我人像最差了「
那個時候的他還有些靦腆,幾日之後算是大家混熟了,我喊起他幫我拍照絕不手軟。
」哎呀,你怎麼又要拍照「
」哎呀,你能不能換個動作,來來回回就這幾個「
」哎呀,你還真自覺「
。。。
飛飛抱怨了不少,不過也依然乖乖幫我拍了照,比心。

就算是陰天能看向遠方還是一種幸福,風大浪也兇猛。
我遠遠看見船隻駛過,在遠方的海洋中漂泊。堤壩延伸了一部分,但終有鏡頭,船在飄零,有些孤單。
聽說這裡是外澳沙灘,聽說很多臺灣人會來這裡,在夜裡喝酒唱歌。沙灘邊支了一些傘,放了一些桌椅,大抵就是為了喝酒唱歌吧。

在海岸邊奔跑,赤著腳就像孩童,浪花一波一波的湧上來,洶湧時也能打溼裙襬。
我看過海,但終究並非海邊長大的孩子,對於海還是有一種執念,幾年不見就甚是想念。這大概是每一個女孩子都有一個大海夢,或多或少都有。

伯朗咖啡,建在山頂,開車上來一眼可以望見不遠處的海和礁溪鎮。
不要問我在聞什麼,我其實在觀察。
好吧,我承認其實就是不知道怎麼拍了,隨便擺了個動作而已。

臺灣的夜晚不論是臺北、北投、礁溪還是後來的臺東都很類似。
暖暖的燈光,不繁忙的街。
飯後我們幾人一同出門,我慢悠悠的晃在最後,時不時的按上一張。
那一晚在礁溪的街頭聊了什麼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大家好像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很多。同行是緣分,江湖那麼大,誰知道那一天就又走散了。

瑞穗的月臺和北迴歸線穿過的地方

「聽說這條線上只有臺鐵,月臺都是舊日的模樣,就像情深深雨濛濛裡離別的站臺一樣。「
我自言自語的說了幾次。
在宜蘭在瑞穗在關山,我們數次經歷了這樣的月臺,我有多喜歡這種月臺大概等下你們就能明白。

清晨在大大的落地窗邊醒來,光線透過白紗照進來,照到我的臉上。
擾了我睡意光線有些惱人,我用手遮住眼睛翻過身想將這大好的一天隔於身後。又賴了會床,起身拉開窗簾,窗外是礁溪小城的景色,高低錯落的房屋顏色不一,遠處背倚山,緊密而又有秩序。
拍照的時候飛飛來敲門喊我去吃早餐。
你好啊,新的一天。

所有的遇見都不如自己親身實踐一次。
礁溪地區盛產金桔,這裡人也就將這個酸酸甜甜的水果做成了蜜餞。
去了蜜餞加工廠,打算自己體驗一下,從擠壓到放入一定比例的糖和鹽都親身實踐,最終猛烈的搖晃將糖變成糖水,就像最後視訊裡的一段一樣。
做好後因為沒有新增防腐劑儲存期限不長,剛回到家的那晚我便拿出
「媽,這是在礁溪做的蜜餞,帶回來給你吃」
「好的呀,你先放冰箱吧」
然而,這是個憂傷的故事,第二天拿出時,發現它已經壞了,大概是臺灣的天氣太熱了吧。

罐中有很多新鮮的金桔,加上一定比例的糖和鹽。當鹽和糖順利的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後,又和酸甜水份飽滿的金桔產生一些故事,最終經過猛烈的搖晃,使之完全融合在一起,這樣一份金桔蜜餞就做好了。
當然這個中間還出現了一段我拚命搖蜜餞桶的視訊,放在遊記的最後啦,感興趣的自己耐心往下看哦。

幾米樂園,位於宜蘭火車站南側,原為廢棄的鐵路局舊宿舍區,後經過重新規劃整建,除了保留原有的歷史建築與老樹綠蔭外,更以記憶片刻風景為主題,置入取自知名繪本作家幾米的場景所製成的裝置藝術。
這裡一定是很多幾米迷們必須要打卡的地方,原本老舊而又死板的舊火車站變的有趣而又有特色。我們走在其中,就好像走在幾米筆下的世界裡一般,從書中走入現實,從虛擬走向真實。

幾米的作品太多,在曾經那些個苦悶的讀書歲月裡,這些漫畫作品帶給我們太多的歡樂。時至如今,可能距離讀第一本繪本時已過了十多年,可是卻依舊能夠記得當時偷偷摸摸躲避老師看書的緊張與激動。

背景就是老舊的廢棄火車站,現在改成了跑道,倒是真的有人會在這裡跑步經過,但大部分的還是遊客在這裡拍拍照。

在幾米的筆下,有很多跟旅行相關的東西,包括在路上的旅人,包括行李箱。
這對於一個常年行走在路上的我來說,生動而又熟悉。

這時非常出名的《向左走,向右走》裡面的向左走先生和向右走小姐。
我說在這裡我一定要拍一張照,不過我是左左,大概不會是這位向右走小姐吧。

關於誠品書店,第一次聽說是因為蘇有朋。
不記得具體是哪一年,有朋參加一個活動說到自己喜歡看書,也挺喜歡在臺灣逛誠品書店的。
那個時候大陸到臺灣旅行還沒有現在這麼方便,印象裡是還沒有開通自由行。對於誠品書店我們可能更是一無所知,只知道這是個賣書的地方。
後面隨著兩岸的交流,旅遊的發展,我知道誠品書店在臺灣非常多,尤其是臺北,位於西門町的那家更是24小時營業的。而這裡除了是書店售賣書的,更是一個安靜讀書學習的好地方,在臺北,凌晨看見從書店裡出來的人太正常不過了。
我在臺北的那天下午,許是太激動了,又或許是有些累又有些熱,我竟然忘記去到那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等想起時已經回去了。
除此之外,我還想去書店買一本名為《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書。這是最近比較火的一件事情,寫這本書的才女已經去另一個世界生活了,可是我想看看這本書,或許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和這個作家還是有些相似的,關於曾經。

丟丟當(音譯)樂園,這裡有一個懸在空中的小火車,一個旅人探頭出來的場景,很生動,和對面的宜蘭站也非常的相互呼應。
在這個公園裡是一個宜蘭比較大的文創中心,很多賣自己設計的產品的以及街頭藝人在這裡演唱,清新的聲音緩緩進入人的心田,很好聽的嗓音。

街頭。

等紅燈的場景,如果沒有手上的手機,或許我會以為自己回到了九十年代。
臺灣的街頭時常給我這種錯覺,一種舊日裡的錯覺,不算新的街道,不算好的設施,但依舊滿滿充滿味道。

宜蘭的車站不大,裝飾風格主要以幾米漫畫為主,和不遠處的幾米樂園非常的和諧統一。
我在臺灣這麼些天,做過飛機高鐵臺鐵大巴,不得不說,我是真的喜歡臺灣的大巴,舒適又衛生。而臺灣的火車站在我看來最大的好處就是進站很快。大概因為不需要安檢,加之站小人也不多,所以只要提前十到十五分鐘到達車站就可以了。
我們在宜蘭站前買了很好吃的便當,拍了照,這才念念不捨的離開了宜蘭。

從宜蘭到瑞穗,大約2小時左右。
臺灣的東部以山為主,主要是海岸山脈和中央山脈,因為山多的原因,所以也一直沒有修高鐵,一般出行選擇的多是臺鐵。這倒是也算讓我們把臺灣的交通工具都體驗了一遍。

「當你走上離別的車站
我終於不停的呼喚呼喚
眼看你的車子越走越遠
我的心一片凌亂凌亂
千言萬語還來不及說
我的淚早已氾濫氾濫
從此我迷上了那個車站
多少次在那兒痴痴的看」

離別的車站,這幾乎算是我情深深雨濛濛裡最喜歡的一首歌了。
這歌的拍攝地在南京的浦口火車站,如今舊日的月臺已經蒙上了一層灰,再沒有往日的繁華與喧囂,4年前我曾進去過一次,如今聽說已經完全封閉不對外開放了。
在瑞穗站,我似乎又看見了這樣的離別車站,相似的月臺,相似的建築,不同的城市。
印象裡對於車站的分別唯一真真實實感受過是在上海,上海火車站。
當然站臺已經相對而言是近些年的產物了,一切裝置也都很新,可是,情緒卻大概真的是歌中的場景。
那是我第一次在別的城市見他,也幾乎是我們這樣私下見面的最後一次。分離的時候,我就有預感,山高水長,此生再不相見。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此後的山山水水再與他無關,喜怒哀樂也只是自己知道。直到最終放棄了放下了,時間,真的會改變很多事,很多心氣。

漸漸駛近的列車,藍色的頭,裡面司機專心的開車。
臺鐵也分很多號,不同的號速度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不過準點率到還是可以,基本沒有遇上晚點之類的情況。

四人小分隊照片來一波。

臺灣是機車的天堂,正午的時候機車在太陽下烤的發燙,似有似無的飄著烤焦的味道。
這裡的居民大部分都習慣了騎著騎車風裡來雨裡去,陽光下暴晒的情況,印象中在臺灣偶像劇中,最不能缺少的畫面就是男女一起出去,男的騎車帶女的,都帶著頭盔,說著笑著,女生開心時高舉雙手大笑大叫。那個時候我相信風都一定是甜的,滲透著愛情的滋味。

從瑞穗火車站出來想要去看瑞穗的海就必須要翻過一座山,還算是比較陡的環山公路,一環又一環,坐在車裡絕對不能看手機,一看準要暈車。大約開了四十多分鐘,終於看見海了,瑞穗的海就靠著山,這真是一個奇怪的景觀,這裡的海拔落差很大,這大概也是臺灣很出名的山海之戀吧。

在海邊怎麼能沒有漁港和漁船。
那一日,風大,陰天。
天陰沉的彷佛下一秒就要有暴風雨,風起雲湧,海水滔滔,我現在算是真正的理解了。

風大到什麼程度呢?下面小劇場請看
「啊,這裡好看我要在這裡拍照」
站過去,不用一秒頭髮吹的完全看不到臉,裙子也一直亂飛
然後。。。
整理好,哦不對,是根本整理不好,固定了這邊那邊飛
五分鐘過去了。。。
」你好了沒有,拍不拍呀?「
」哦沒好,我也很絕望啊,要不拍背影吧「
於是。。。咔嚓
就有了上面這一張圖。

這裡的海是不適合近海去玩的,尤其是這種天氣,一個浪撲過來很可能就被打溼全身。

聽著海浪拍打在礁石上,哼著聽海,
聽,海哭的聲音
嘆息著誰又被傷了心卻還不清醒
一定不是我至少我很冷靜
唱過那麼多次的聽海,這一次是真的來聽海哭的聲音了。

成長。
有人說是失去快樂的過程。可是我卻是覺得,是不得不妥協的過程。妥協,是,妥協。向很多事妥協,甚至向自己妥協。也算是放過自己,不再折騰。也算是放過他人,不再強求。
慢慢的心態總是在變。現在的我,總是在推翻幾年前的自己。 總是在推翻以前自己的認知,推翻曾經那些堅定不移的信念。
似乎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次轉折都會是一個成長,從從前的無比幼稚到如今的且讓生活隨我意。不是不迷茫,也不是不彷徨,只是至少有一條道路能夠堅持堅定的走下去,這樣很好。

這裡似乎是一個很有愛的地方,很多人結婚會在這裡拍照。
來的時間天氣不好,大海的美都被掩蓋在這濃雲密佈之下,可是,這是太平洋啊,這廣闊的洋流就這麼近的出現在我的面前,對於大海,向來是心生敬畏,跟自然相比,我們都太渺小了。

北迴歸線標誌塔,是標誌地理學上北迴歸線經過地方的建築物。北迴歸線是地球上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也就是北緯23°26′的緯線圈。
初中的時候地理課,大概是我第一次真正的瞭解到北迴歸線,後來的數年裡雖然也知道在北迴歸線經過的城市裡會建立標誌塔,也知道在我國的廣東廣西等省都有,但是對於一個江南姑娘,能真真實實看到這座塔的機會並不多,在花蓮瑞穗,是第一次。
剛從海邊上車,風大到眼睛都被吹的睜不開,海邊的潮膩水汽伴隨著大風一起吹向你,每次一陣大風颳過頭髮就像被雨淋溼半乾未乾的樣子。
開車的小哥問我們
「要不要去北迴歸線標誌塔看一看,不遠,車程也就十多分鐘。」
「」當然要「我們四個幾乎是異口同聲的說
瑞穗是一座小城,人口稀少,先到達的海線北迴歸線幾乎沒有人,廣場上四個人走來走去的打卡,唯一遺憾的大概就是天氣不太好。

海線因為臨海,拍完照準備上車的時候,丹丹說要去馬路對面和吃魚的小哥合照,拍完後效果不錯於是我也去了。
「你們是來這裡旅行的?大陸人?」
「對呀,特地來打卡這裡。「
」真難得,我們這邊很少會有大陸的自由行客人,你們真有意思。「
小哥又專心的吃起了手中的魚乾,我沒有再說話。
這一趟臺灣之行,我也覺得挺神奇的,很多想去的地方沒有去到,但也遇見了不少景色不少可能從前我都沒有聽過的地方。
如果你下次問我,來臺灣怎麼玩比較好,那麼除了常規的環島遊,除了日月潭阿里山等大景點,倒是可以嘗試的來這些地方走一走。

今天的風又吹向你,我說,所有的酒都不如你。

海線的北迴歸線標誌塔逛完,又驅車前往不遠的山線標誌塔。
瑞穗就是這樣一座山海小城,背倚山脈,面朝太平洋。山線同樣沒有什麼人,大概是這裡的人司空見慣了這個,平時來旅行的人又不多。
山邊就沒有多大的風了,至少頭髮不亂飛,衣服是平整的。
一個陰沉的下午,一個悠閒的下午,看看海吹吹風,翻過山又越過水,在臺灣的日子裡每一日都這般悠閒。

離畢業還有不到一個月,穿著學士服去臺東

「離畢業還有一個月「
「離畢業還有十五天」
「離畢業還有十天」
「離畢業還有兩天」
。。。
還有一個多月的時候,我在畢業答辯的第二天,收拾了行李風風火火的闖到了臺灣,一個想了盼了多年的地方。
在離畢業還有二十天的時候,我從臺灣歸來。
離畢業還有十天的時候,我開始動筆寫臺灣的遊記。我試圖想多記錄一些,包括臺灣,包括自己的心境,也包括畢業。
終於,離畢業還有兩天。我剛剛好寫到穿學士服的一天,這一日我窩在北京京郊的一所特色民宿裡,室外是近40度的高溫,屋內開著空調,我穿著長袖,一臺電腦一杯茶一個上午寫著關於這樣一場回憶和過往。
當畢業的日期越來越近的時候,我終於越來越篤定了自己的選擇,未來不管好的壞的,我照單全收,只願目光清明,再無動搖。

早起去了一片茶園和文旦林。
暫未到文旦成熟的季節,一個個小小的文旦掛在樹上,綠油油的。我好奇的撿起掉落在地上的小文旦,不算大,大概也就只能遮住半邊臉吧。

茶園也過了最佳採茶時間,沒有採茶女。
茶,屬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長圓形或楠圓形,先端鈍或尖銳。在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記錄,已經無法確切的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的從中國傳過去的。

去完茶園接下來要做的自然就是品茶。
茶園附近有一家看著很有情調的茶屋,便進去坐了坐。老闆是一個留著長髮小辮,長得神似陳楚河的帥哥。店裡有兩隻貓,白色的乖巧些,兩隻眼睛不一樣,或許是基因上有些缺陷,所以聽不到外界的聲音。
她從我們來到坐下品茶基本都是這樣一副慵懶的趴在桌子上,時不時的瞅一瞅你。看到你在拍它也不躲,一臉呆萌,看著簡直喜歡到不行。

另一隻花貓就比較調皮,上上下下竄個不停,一會喝水一會跟你玩,我坐著的時候,因為紅色長裙比較長,它就一直鑽在裙子裡玩,時不時的喵喵叫一下。
它也因為太活潑,所以進出門都得防著它一點,不然一下就能鑽出去跑個無影。
老闆愛貓,牆上的黑板上都是手繪的貓,在茶園喝茶逗貓倒是有意思的很。

這是這家店裡比較特色的DIY茶,將茶葉塞進新鮮的青檸裡,塞緊後用繩子捆緊,再隨著時間風乾,帶回家存的時間越長味道越好。
我們也嘗試了一下,一人帶了一個回去,待靜置一年半載,再連同外殼加茶葉一起敲碎,就可以泡水喝了。

中午,在瑞穗火車站前,我們四個人又分成兩組,分別去探尋山和海。
海線的探尋是需要運氣的,天氣不好的時候,大海的顏色會差很多,一片陰沉波濤洶湧。若是再不湊巧的下場雨,那這海邊大概是沒有可以看的了。
山線的行程比較有特色,吃古早味,訪原住民部落。而我,也意外收穫了在臺灣拍學士服的機會。

在瑞穗去關山的臺鐵上。
臺鐵也很乾淨,唯一的差別就是速度沒有高鐵快,開起來左右搖晃的也比較厲害。車在疾馳,窗外的風景換過一程又一程。田野,山脈,山動,鐵軌,關山不遠,不到一小時就可以到達。關山的下一站是鹿野,特地把這個地名拿出來講,原因無他,因為我的一個朋友姓鹿名野,一模一樣的字。
在到達這裡之前我並不知道臺灣台東有這樣一座城市,當然我也不知道接下來的24小時間,我會一直在鹿野。臺鐵很晃,我用手機想拍下這兩個字都很困難,經常是按下快門的瞬間被車晃動的手抖,然後照片就糊了。

遠山,近野,鐵軌和反光。

這樣的關山站臺,突然就讓我想去了距離臺北不遠的十分站,下一站幸福。
那裡算是文藝小青年必打卡的地方,我沒有機會去,那就在關山打個卡吧。
關山關山,名字就來源於兩座山越來越小,距離越來越近,最後就關上了。

在古時建築上,正房、正殿突出連著前階的平臺叫「月臺」,月臺是該建築物的基礎,也是它的組成部分。由於此類平臺寬敞而通透,一般前無遮攔,故是看月亮的好地方,也就成了賞月之臺。而現代的月臺通常指進入火車站後方便旅客上火車的一段與火車車門踏步平行的平臺。
我們如今其實很少有人再這麼稱呼,站臺取代了這個稱呼,這大概也是因為那是一段舊日裡的回憶,這種名稱恍惚間就像回到了過去,在月臺上分離的場景。
來到臺灣,發現他們還保留著月臺這個稱呼,真好。

出了關山站驅車去吃午餐,米國學校的古早味。當地阿姨煮的菜,都是家常的口味。
「如果你今天吃到覺得不好吃,那一定是這個煮菜阿姨昨天在家裡和家人吵架了」
這裡的人笑著和我們介紹
明知是玩笑,卻依舊對這頓午餐產生了興趣。

原住民的居住地,碰巧週末趕上了母親節,這裡家中在烤全羊,用於招待那些子女不在身邊的母親們。
在臺灣,母親節還是非常受重視的,離家的孩子一般都要趕回去陪母親過這個節,我們相比的話,這個傳統就差了很多。

這句話大概是心聲。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從面臨畢業的那天起,就開始考慮掙錢的問題。我一直覺得,生活是可以選擇的,選擇怎麼樣的方式,就能過怎麼樣日子。
每個月安穩的朝九晚五,拿三四千的月薪,吃住在家,這樣也能生活的平淡而又幸福。
不安於現狀,不斷的想要改變和突破,努力的掙錢能夠買的起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背上行囊說走就走,這樣的生活雖然可能有點累,但很充實和滿足。
這兩種都是生活,只是看個人的選擇,我可能更加趨向於第二種,或許是因為有野心吧,總想盡我所能的做到最好的自己。

我一直以為同齡人之間會多一些默契和自然的親近,但事實上,年齡的相仿並不一定能造就心靈上的契合。從前我就一直被說做少年老成,真的到了二十多歲,心態大概也到了三十多,考慮的事情多,壓力也就隨之而來的變的很大。
有些事情,不用說,一些小的細微的細節就可以很明顯的反應出來。一天同行就會感覺渾身尷尬,好不自在,可以理解卻無法接受,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價值觀差異吧。

假裝畫畫,速寫實際上是我的老本行,不過沒有準備又沒有空白頁面的時候,大概只能裝裝樣子了。

畢業。
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就各奔東西。
經歷過很多次畢業,小學、初中、高中,終於,到了大學畢業。而這一次是真真正正的要告白校園走入社會了。
回想起這幾年的歲月,儘管沒有一段戀愛來調劑生活,卻依舊過的精彩無比。大一的時候追星,喜歡蘇有朋就儘可能的跟著他滿中國的跑。
去上海看過朱家角,走過南京路外灘
去北京爬過長城睡過幾場,吃過北京烤鴨也啃過羊蠍子
去成都聽歌吃火鍋逛錦裡
去杭州覽西湖睡烏鎮,參加釋出會看他的煙燻妝
還有在無錫吃小籠逛南禪寺,在南京登紫峰看夜景
也因為他接觸了內觀,去了廈門漳州南禪寺
因為他拍攝的新康定情歌,去了木格措找尋他往日的痕跡
還有太多太多,怕是幾天幾夜故事也說不完。當然,最幸運的不僅僅是我的偶像在某一段時間裡認識了我,最幸運的是因為他認識了好幾個志同道合的好友,其中有一個,我們一南一北,但是心心相惜,默契異常。對我們而言地域已經不是問題,緣分也是可以創造的。
大二的時候開始慢慢的沉澱下來,從瘋狂追星開始轉到默默關注,當然因為我本身是學設計的,閒暇時光開始嘗試用手繪、板繪的形式留住我關於有朋的記憶。畫畫開始成了我學業外的調劑品,從有朋開始,畫美食畫風景,從鋼筆手繪到彩鉛再到水彩,技法的變化再到心境的變化,繪畫一度成為了我生活的主旋律。
大二大三這兩年是一個自我沉澱的過程,畫畫看書旅行,一點一點的充實著自己的生命。畫畫開始可以接一些小的合作,那段時間基本看完了張愛玲的所有書籍,轉而開始讀起了民國大家的作品,從沈從文看到餘秋雨,從梁實秋看到汪曾祺。民國時代,就算再動盪,社會再不穩定也是我無比喜歡的一段時間,比起如今的生活,它更有味道,比起盛唐的遙遠它又近在眼前。如果時光倒流一百年,也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光景。
大四的時候機緣巧合下開始做自己最喜歡的事,以前是隨著偶像的步伐旅行,後來開始隨自己心意,終於在畢業的前夕,開始真正的到處去旅行,去感受。
這四年間,雖然我也有因為感情困擾過,也曾放任自己浪費時間,但最後終於都是在朝一個好的方向發展了,我一直都說詩和遠方並不遙遠,生活也且暫時隨我意。

在出發來臺灣的前一日,我剛剛在學校拍完了畢業照,當然也穿了學士服。
從宿舍到學校的一路上要經過很多學校的研究院,像新加坡國立大學、東南大學、西交利物浦等等,我們拍了一路,從宿舍拍到學校,從室外拍到室內。終於要畢業了,穿上了學士服,帶上了學士帽,完成了這十幾年來的最後一個儀式。
再臺灣的倒數第二日,因為遇見了一個同是今年畢業的妹子,她帶了學士服來臺東拍照,我便借了衣服來拍照,扔帽子,奔跑,大聲喊著「我畢業啦」。

在這條幾乎沒有人的道路上,完成了我在臺灣打卡畢業旅行的最大的心願。
畢業和追星,兩件事情,一場旅行。
就此這一段情感和經歷,終於圓滿的畫上了句號。

紅色的板油路像極了校園裡的跑道,兩旁筆直的樹幹支撐著鬱鬱蔥蔥。我從遠處一點點的走近,我喜歡這裡的風景,如果有時間在這裡多停留一會拍拍照一定很不錯。
可是回來這麼久,我竟然都不能很清楚的知道,這究竟是什麼地方,只知道在臺東,在鹿野,僅此而已。

在臺灣不騎一次機車簡直是遺憾,不過騎機車要有駕照,所以一般我們退而求其次的就是選擇騎電動車。
不過對於我這種連自行車騎起來都容易搖搖晃晃的人來說,電動車也僅僅只適合來擺拍,像上圖這樣。

熱氣球,圓一個上天的夢

不知道在你們的旅行清單上有沒有乘坐熱氣球這一項,但反正我有。不僅有這個,還有很多個清單,像跳傘、滑翔翼、潛水(包括考證和自由潛)等等。
一直想著熱氣球該去土耳其坐,那邊多出名呀,每天清晨,空中都是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熱氣球,這種場景,想想就很激動。
來臺灣之前完全沒有想到在臺東竟然有這麼一種體驗,也沒有想到在臺東,竟然也有專門飛熱氣球的基地,那怎麼能不去體驗一下呢。
飛行的前一晚下雨,不算小,還有風。當時我們所有人都絕望了,感覺這樣第二天是不可能飛了。
清晨四點半,電話鬧醒了我
」收拾一下快下來,要準備出發去乘坐熱氣球了「
我一下從床上彈了起來,化妝洗漱分秒必爭,終於趕在了約定的時間到了大堂集合。
從酒店到基地,眼見著天一點點亮了起來,太陽出來,溫暖的日光照進來,大地又逐漸恢復了生機。

一般來說,機場需要進到熱氣球裡面,觀察氣球的表面是否有破洞,如果一旦發現超過一定的數量,這個熱氣球就是不可以上天的。
我們也進來看了看,需要脫鞋。當然對於我而言,進來最大的任務就是拍照。

當所有人都進入框內,熱氣球已經充氣完全之後,上天之前,需要很多地面工作人員合力壓著,不然很可能在還沒有準備好,它就慢慢升空了,這樣很危險的。

清晨的天氣很好,能見度非常高,又因為沒有太大的風,所以正是適合熱氣球飛行的狀況。
不過這裡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夠像在土耳其一樣,看到滿山的熱氣球漂浮在半空之中。我們說出了這個遺憾,機長告訴我們在每年的6月左右,這裡都會有一個熱氣球嘉年華,那個時候天空中會有很多,這樣拍照也就好看太多。

在熱氣球上假裝航拍。
隨著它的升空越來越高,見到的風景也越來越廣闊。平平的田野和四四方方的房屋,不遠處的山阻隔住了大海的蹤影。山間清晨的雲層很厚又很飄渺,時不時的透露出一定的耶穌光。
沒有買航拍,直接自己做熱氣球拿著相機加裝航拍了。

熱氣球下的籃子只能容納包括機長在內的四人,小小的正方形筐子裡站著我們,很難大幅度的抹開身,拍照也只好在對角線上構圖。
這裡不像土耳其,漫天都是熱氣球。如果不是地下的田地和遠處的山,怕是很難知道我們是站在熱氣球上的。

從開始頻繁的行走在路上就開始考慮是否需要買一個大疆。
後來考慮到攜帶性加之器材太多我並不能兼顧的原因,最終遲遲沒有入手。
這一次,就人力升空,拿著相機代替航拍。
換個視角看鹿野。

貼樹飛行時,伸手就可以觸控到樹梢。
我們撥開樹梢繼續向前,一路向前。

遠處的光透過層層雲霧射下來,散射成耶穌光。
其實在大理的時候時常能夠見到,但這一次不一樣。

奔跑中的飛飛。
鏡頭不夠長,只能這樣記錄一下。

帥氣的機長。機長是臺灣原住民,飛行技術很好,長得也很有味道。
結束飛行後,三個女花痴還特地加人家微信,不過臺灣人還是不怎麼用微信的,所以基本上也沒有什麼聯絡了。

從天上下來,照例是要開香檳慶祝的,這已經是一種慣例,慶祝我們的安全著陸。
再之後還有專門製作的證書給到我們,完成這最後的小小儀式。

從臺東飛往臺北松山機場,是臺灣的當地航線,手續非常簡單。基本沒有安檢,起飛前十五分鐘到達機場就可以了。
小飛機,一排四座,我們得從機尾登機。
當然小飛機也有不好的地方,在天空中碰見氣流時晃動比較厲害。有那麼一瞬間機艙裡的所有人都不說話了,直到氣流過去,大家就差鼓掌慶祝了。

到達臺北松山機場。
不算大的機場,從上海來的那一日降落這裡,最後一天還要降落到這裡。
從松山機場坐兩個機場間的大巴抵達桃園機場,這是臺灣最大的國際機場,人多,安檢也相對嚴格很多。

臺北飛抵上海浦東,再繼續過安檢準備飛往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凌晨三點降落雙流。
一天,凌晨四點起床,經歷了熱氣球上天,經歷了臺中飛往臺北,臺北飛往上海,上海飛往成都,終於在另一日的凌晨四點回到了位於成都的家中。
一天,五座城,4飛。
旅行真是個辛苦的活,可是就算在疲憊也心甘情願,其實當你行走在路上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現在所有的辛苦都抵不過見到美景的那一聲「哇」,都抵不過拍出一張好照片時的激動。

畢業旅行,一個關於行走的夢

坐在臺北飛往上海的飛機上,我就在想這篇文章該如何去寫,斷斷續續的拖了竟然有一個月之久。
這半年的時間裡,我曾一度那麼懼怕畢業。焦慮、慌亂的情緒接踵而來,甚至有的時候恨不得時光就此停留,又或者,去考研吧,至少那樣還有3年的時光可以消磨。
然而歲月不會因為一個人而停留,原本不在計劃上的專案也不能因為逃避一些事就憑空的出現。最終,日子還是一天天的走近了,終於,到了畢業的這一天。
或許我怎麼也想不到,這篇文章的完稿竟是和我畢業是同一日。
最近一直在路上,看過很多的風景,走過很遠的路,但卻越來越甚少感知到快樂。有一段時間裡,甚至習慣了抱怨,習慣了嫌棄。不是這個世間不夠好,也不是這裡的風景不夠美,只不過是心的感知力,在一點一點的被削弱。
我想找回從前對每場旅行的興奮感,也想找回屬於自己的心的感知力。
於是,開始了屬於自己的畢業旅行,這只是第一場,後面還會有二三四場,去大千世界看看,感知自己的渺小。
關於臺灣,我終於在畢業前的最後一刻順利打卡。5年的追星時光,終於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人在逐漸長大的過程裡,會慢慢的意識到很多事,包括脫離出另一個人過自己的人生。蘇有朋曾經在我的學生生涯裡佔據了很大的地位很多的時光,我也曾因為他拿起了畫筆走向了遠方。如今事過境遷,不瘋狂的迷戀,不執著的追尋,學會活在自己的當下就夠了。
「你見過最美的風景是什麼」
「是時間」
「畢業快樂。」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