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跡
寫於開始之前
人是感性動物,任何因素都可能讓你對一個從未涉足的城市產生特殊的感情,可以是因為一箇舊相識,可以是因為一首歌,甚至可以是因為一張經過精修的廣告圖。
澳門之於我所有的印象,都是因為一部老舊的電視劇。《十月初五的月光》(《澳門街》)的主創團隊未必能夠預見劇集播出後《祝君好》傳唱遍全城的奇蹟,畢竟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小成本製作。樸素又真誠,說的是劇中角色,也是劇中的澳門。再也沒有一部電視劇,用如此平淡溫情的表達方式去演繹一群人並不驚天動地卻無可挽回的離散,而這群人除了善良到近乎偉大似乎也沒有任何值得稱道之處。什麼是最深刻的遺憾?在我看來極致也不過是從澳門出走的初哥哥和君好,錯過的一生。
自從這個故事讓我哭得虐心虐肝,澳門就變成了旅行清單上的必選項。尋找初哥哥騎車穿行的街頭巷尾,感受輝煌與落寞交織的歷史沉澱,探尋導人向善的信仰精神……2018年4月末的假期,是時候把這一切付諸實踐。
行前準備TIPS:
港澳通行證+團籤:身在南方邊陲三線下小城,去個特區還要團籤也是無可奈何,還好淘寶無所不能。從拱北口岸自助過關簡單通暢,過關之後會拿到入境申請表,大小如同電影票,可以說是非常樸素了。
貨幣:通行澳門幣和港幣,以現在的匯率來說,兌換港幣是很划算的。可以在出行前到銀行兌換,也可以到關口兌換。在澳門期間儲存硬幣頗有用,硬幣在手公交我有。澳門幣背面印有各大景點的素描,可以留下一些自己喜歡景點的貨幣當作紀念。
交通:過關之後到酒店,最方便的就是各大賭場發財車。但是有一些車小朋友是不讓上的。行前可以打聽一下。澳門半島建議純步行,遍佈城區的零碎景點等著你一一打卡,坐車反而可能錯過隱藏的寶藏。到氹仔島和路環島建議坐公車。很多人說澳門的公交車牌難懂(特指計價難懂)。其實只需要找到紅點代表你所在的站點,看箭頭代表行駛方向,箭頭如果分顏色標單價需要累計票價,否則就是統一票價。其實不想自己算也可以:半島內行駛票價3.2mop,半島到氹仔4.2mop,半島到路環市區5mop。公交車自動投幣不找補,按照以上價格自備零錢。計程車費用比較貴,而且同時期去的同事反應遇到拒載等等情況,網上對澳門計程車的風評也不太好。我們只有最後離開時打車從新葡京到口岸,沒拒載,也打表,不過車程不到半小時收費70mop,是真挺貴的。
語言:購物而言普通話完全無壓力。和市民交流如果你能聽懂廣東話更好。某些餐廳點菜可能需要英文。
通訊:淘寶澳門本地卡(聽說關口可以領取限流量的免費卡,沒有體驗過)或者開通國際漫遊。我是移動號手機漫遊+港澳三日流量包,訊號基本全覆蓋,但是用地圖網速時常不給力,還好通街都是景點指示牌。
住宿:澳門新麗華酒店。與新葡京一條馬路之隔,這個地理位置價效比算高的。出行方便,城區主要景點均步行可達。前臺通普通話、英文。可以寄存行李。通過馬蜂窩預訂的房間,入住時再次出現訂單問題(我這每次出境住宿訂單必出問題的體質看來是沒救了),前臺很主動及時地溝通處理。所以雖然看評價說這家酒店工作人員態度冷淡,但是我個人還是挺有好感的,至少專業。
房間算寬敞,衛生環境也放心,傳說中的按摩浴缸是沒有的。某些用具設計上比較費解,比如固定在房間鏡子前的電吹風,我們一直很疑惑酒店不擔心在房間裡吹頭髮弄壞地毯麼?不過這些基本不影響使用。
需要提醒的是,記得帶轉換插頭。
此行的浮光掠影:
澳門最輝煌的歷史,估計要回溯到「西學東漸」時期,成為東西方文化首次深入碰撞融合的典範。當昔日的光輝已經蒙塵,澳門也漸漸變成了眾人口中狹小乏味的「澳門街」。只存在於歷史記憶中的光陰,留下最具有代表性的遺產,便是遍佈在這個彈丸之地的數量眾多的教堂。當年西方宗教選擇澳門作為東亞傳教的一個落腳點,並在此地開辦教會學校,開設宗教、外語、西學等課程,以教育作為傳教手段之一,促進西學傳播,培養了一批西學人才。 來到澳門的旅客,一部分直奔各大賭場,另一部分難免要來一次「教堂一日遊」。
兩天半的旅程,打卡12個教堂。雖然我們都不是教徒,但是一個個教堂走下來,瞭解著它們建立的歷史,彷彿看到第一個基督教新教傳教士的艱難,付出了多少年華,才得以以一個基督教徒的身份長眠於此;看到「東方最美的西洋教堂」前來來往往的到此潛心學習的傳教士,即將深入內陸傳播他們的信仰;看到這座最美麗的教堂在沖天的火光中只剩下前壁,那來自異國他鄉的死難者的遺骸被轉移至海邊明黃色的小教堂,那是他們終得安息的地方;看到被隔離的麻風病人,在島嶼尖端的小禮拜堂裡找到片刻的慰藉。這是西方宗教在中國傳播的圖鑑,也是個體尋找精神世界歸宿的歷史。
為了讓「教堂一日遊」不至於過分走馬觀花,我在去往珠海的動車上看完了BBC拍攝的關於教堂的六集紀錄片。當中有介紹教堂設計怎樣將屋頂挑高,以空間感和光照營造聖光降臨的氛圍。兩天以後,當我坐在聖若瑟修道院聖堂的圓頂之下,真實地體會到神聖的氣息,我想這與之前受到的科普無關。
經過這次的精神薰陶,我仍然不打算成為教徒。但是教堂在我心中也變成了安寧的標誌,無關宗教,有關信仰。
除了宗教場所,澳門還儲存著代表西人生活方式的場所。議事機構、廣場、慈善機構、文化場所、海關、水利、公司,這一隅容納了西方社會變體的縮影。
共處是澳門社會的關鍵詞,葡人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卻從未掩蓋本土基調。海神崇拜與道教信仰香火鼎盛,當年煙花柳巷起步的賭檔竟然發展至今日的博彩帝國,遛鳥散步飲茶唱戲的生活則是熟悉的嶺南印記。
《伊莎貝拉》的街頭巷尾,蕭索的煙火氣。背街的小路似乎都是斜坡,總是空蕩蕩,偶爾會有爬坡的電動車呼嘯而過。
左手氹仔,右手路環,色彩分明地靜止在時間盡頭。
以下是我們的行程:
澳門半島1.5天+氹仔路環1天。這也是一條串聯澳門璀璨的世界遺產的路線。
在我來之前,很多人都對於花這麼長時間待在澳門感到不可思議。「一天就夠了」,這樣的論斷聽了無數次。實際上2.5天完全不夠,還有很多遺珠留待下次挖掘。
建議將遊覽時間安排在早上十點到下午五點,室內景點基本都開放。但是澳門的景點普遍有午休時間,這點也是挺無解的。
介紹一下我和我的小夥伴:
此次只有一個小夥伴,按照她本人的要求,就稱為茄萌萌吧。茄萌萌同學是一位配置有文學才氣的會計教學人士。雖然經常處於莫名的神遊和行動怡(緩)然(慢)的狀態當中,但是作為財務擔當的業務能力還是十分過硬的。上面的行程也是這位同學親筆書寫,在此先對她的耐心表示感謝~
本人還是老樣子,做攻略+各種準備+帶路+沿途偽科普+拍「照騙」+P圖+寫遊記一條龍服務的規劃狂。
偷懶不帶三腳架的苦果,拼合照拼到眼要瞎系列。
遊記正文以澳門的三大地理組成部分劃分,記錄各景點以及我們的見聞,並且從遊客的角度對景點作出推薦度評分。在這些景點當中,很大一部分進入了世遺名錄,在行文中會涉及自己瞭解的歷史背景。雖然片面而粗淺,但是這些基礎知識也算是讓我們不虛此行。
文章開頭已經說明,此次行程脫胎於我對一個故事的執念,所以會在各個景點裡隨機加入對這個故事和人物的隨想。此為自娛自樂之舉,但若能找到曾經為這個故事感動的同好,那就再完美不過了。
以下,就請走入一個規劃狂和一個隨性派的澳門記憶:
一、澳門半島——天主聖名之城
長達10個星期的時間裡,盛大的盛典席捲了居住在澳門這片土地上的居民。葡萄牙人的化妝遊行和鬥牛表演、本土居民的中國表演、被驅逐到澳門的日本天主教徒的傘舞、波斯人的燈舞、荷蘭人的民俗,甚至是黑人奴隸的非洲舞……這是1642年的夏天,時隔近兩年時間,葡萄牙光復的訊息終於飄洋過海傳到了這個東方的小城。以在澳葡人慶祝為開端的活動,最終演變為多民族人民的聯合狂歡,這可能是多元文化第一次在這個地方彰顯出和諧的活力。此時距離1553年葡人第一次登陸澳門,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世紀。
在葡萄牙本土被西班牙統治的歲月裡,澳門從未被西班牙染指。為嘉許澳門沒有投降於西班牙的「無比忠貞」,由葡萄牙國王若翰四世賜名「天主聖名之城」。二戰時期,澳門作為東亞沒有被日本佔領的「碩果」,在一片亂世當中維持著相對的平和。也許,這真的是一個被神祝福的城市吧。
「天主聖名之城」可以理解為以澳門歷史城區為核心的澳門半島,以昔日的聖保祿大教堂為中心向四方擴散,包含了大量宗教、文化、政治歷史遺蹟。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作為一個整體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裡有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中西式建築遺產,它們是東西方建築藝術的綜合體現。它們見證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以至遠東地區的發展,也揭示了向西方傳播中國宗教的歷史淵源。澳門歷史城區也是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獨特反映,是極具特色的中國歷史城區。它是中西生活社群的有序組合,從歷史到今天,這個社群都是中西居民不同生活習俗與文化傳統相互融合的典範。 ——這是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澳門歷史城區的評價。很多人對於世界文化遺產有誤解,認為關鍵在於「學會申請」甚至是「搶注」。事實上,申請成功的基礎在於「保護」,而不是申請的套路。至於澳門,更可貴的是「維持」和「傳承」,這是比「保護」更難以實現的境界。這片城區從歷史走來,仍然融入於當代居民的生活,這份連線過去與現在以及未來的生機與活力,正是名副其實「活著的遺產」。
1.中心
1.1聖保祿教堂(大三巴牌坊)⭐⭐⭐⭐⭐
這裡不是故事開始的地方,確是最華麗也最富有戲劇性的篇章。
被譽為「東方最美麗的西洋教堂」,四百年前聖保祿教堂由義大利籍神父設計,由來自日本的匠人精雕細琢而成。在澳門眾多外表樸素的教堂當中,擁有繁多細緻浮雕的聖保祿教堂確實格外引人注目,而端正的對稱設計又將整體印象綜合成沉穩厚重。
西人不信風水,不然可以算一下這是否是一座五行缺火的建築,以至於從修建起上天就為其加入了多場火災。至1835年第三次遭遇重大火災之後,最後修建完成的前壁成為唯一的遺蹟。
聖保祿大教堂在這場火災中化為灰燼,大三巴牌坊在這場火災中誕生,至今仍是澳門的地標。
這是網上找到的照片,不知拍攝於何年。一直想看看當年聖保祿教堂的復原圖,然而搜遍全網也無處可尋,從飽經風霜的前壁幻想這座傳奇教堂的全貌,這真是極盡所能也無法做到的事。這就是歷史的一個遺憾吧。
對於這座教堂的歷史,在該遺址當中沒有專門的介紹,只有穿過大三巴牌坊之後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以幾幅圖片的形式,展現了大三巴牌坊從1834年始周圍環境演變的過程。
大三巴牌坊前的68級階梯,現在常年人頭攢動,初哥哥當年騎著電動車載著君好從這裡衝下來的年少肆意已經無從尋覓。
穿過人山人海,終於能夠一睹真容,精巧與滄桑同樣讓人印象深刻。
聖保祿教堂前壁的浮雕分為五層:
以十字架作為神聖的標記——樹立於教堂頂端的聖號。
其下第一層中間鑲嵌銅鴿,象徵聖靈。其周圍雕刻日月星辰,據說象徵聖母懷孕的剎那時光。
第二層正中為耶穌銅像,環繞著其所受刑具的雕刻。
聖母瑪利亞的銅像居於第三層正中,兩旁共圍繞有六名天使,講述的是聖母昇天天使奏樂歡慶。這一層也是將各國元素融合體現得淋漓盡致的一層,可以看到象徵葡萄牙的帆船,中國的獅子、龍和牡丹,日本的菊花等等。第三層的兩端還雕刻有漢字「鬼是誘 人為惡」「念死者 無為罪」(不是教徒,對這些教義沒有深刻理解,歡迎留言科普)。在很具有中國特色的龍雕像的那一格,有「聖母踏龍頭」字樣。
第四層是供奉聖人的壁龕,有玫瑰花和橄欖樹的雕塑作為裝飾。
最下面的一層是教堂名稱。底座由三座大門構成,正面的大門上刻有拉丁文MATER DEI(天主聖母,此即聖堂名字),兩側的門上刻有IHS(耶穌會的象徵)。
這張可以清楚看到「聖母踏龍頭」,感覺雕刻風格還是中式居多。
第三層左端有骷髏的雕刻。
整個教堂前壁是教義、聖經故事、中西方文化的精華,世界範圍內也是獨一份。
教堂前壁的背面,還可以窺見當年構造的痕跡和歷經火災的印記。
幾年之前,西班牙的藝術團運用燈光效果直接映照在大三巴牌坊上,再現了聖保祿教堂從初稿到1835年1月26日黃昏消失在火光中的過程。有人聽到類似過年燃放焰火的聲音,繼而看到教堂起火,火勢從一樓蔓延至四樓。地處半山的地理位置讓滅火工作舉步維艱,最終火勢撲滅之後只剩下教堂前壁悽慘獨立。大火後修葺階段,曾經有意見要將這遺蹟也盡數拆除,改建居民樓。還好這個「務實」的計劃並未實施。
我們沒有機會看到這一場《光影大三巴》,還好有網友將整個過程拍攝下來,請戳//blog.sina.com.cn/s/blog_507f2d450102dswe.html
看之前別人的遊記,是可以上背面鐵梯二樓的,從中間可以看到大三巴牌坊前的景象,現在或許是因為遊人太多,已經禁止通行了。
穿過大三巴牌坊走到盡頭,走下階梯,來到了此處唯一保持著神聖感的區域——納骨堂。
進入隔音效果逆天的門前,可以看到標識「閣下已經進入神聖的地方,請勿喧譁」。開啟門的瞬間,目之所及,皆是震撼。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安魂曲。
由亂石堆砌形成的小小「山坡」上插著十分簡樸的十字架。在天主教信仰傳播的早期階段並沒有教堂。與眾多原始信仰爭奪信眾的天主教,將十字架作為標誌插在地上,就形成了祭祀場所。(而且當年教徒對十字架樹立地點的選擇非常刻意,故意在其餘信仰的圖騰附近樹立十字架,意在表明天主教對其他信仰的戰勝。)在納骨堂當中採用如此的佈置,是否象徵著最早一批東方傳教士和殉教者的艱辛,不得而知。納骨堂的兩側,分別有一組陳列櫃直達屋頂,安放著十七世紀日本及越南殉教者的遺骨。耳邊迴圈立體聲的安魂曲,將殉教的莊嚴感和悲壯感渲染至頂峰。即使不是教徒,在分辨出遺骨的剎那,尊敬之情也油然而生。
很多評論說這裡不能拍照,再三確認過標識,應當是不能使用閃光燈。出於對往生之人的尊重,對於遺骨當然是不能用鏡頭打擾。
與地上遊人如織的喧囂截然相反,地下墓室能感受最原始最純粹的信仰的氣氛。進入這裡的遊人,有的抱怨著「陰森」而匆匆離去,有的大聲嘲笑著「沒意思」大搖大擺地推門出去,有的人則在這裡靜靜佇立許久。
在面對大三巴牌坊的左側道路盡頭,有一處容易被遺忘的地點——哪吒廟。西式教堂與道教廟宇比鄰而居,互不影響,和諧共存。
來到大三巴牌坊的另一側,等著我們的是一位歷史書裡的「老朋友」——身著明朝儒服的利瑪竇。這是為了紀念利瑪竇赴澳428週年,由澳門政府修築的銅像。而他所在的地方,就是當年聖保祿神學院的遺址。
聖保祿神學院,遠東最早的西式大學。在教授西式知識的同時,這裡是遠渡重洋的傳教士學習中國語言及禮儀的據點,之後他們將深入內陸投身傳教事業。在利瑪竇到內陸當「外教」傳播西學之前,他和許多傳教士一樣,在聖保祿神學院完成了最後的知識儲備。據說他對於中文學習興趣頗豐,在此還偶然學習到了一些日語。
現如今,聖保祿神學院與聖保祿教堂都在大火中變成了歷史的塵埃,利瑪竇也最終安眠於他最後生活的北京城。只有這尊凝望著大三巴牌坊的銅像,默默記錄著逝去的歲月。
由利瑪竇的銅像處道路分割成兩個方向,向左通往澳門博物館,向右通往大炮臺。建議選擇前往澳門博物館,參觀結束有扶梯通往大炮臺,再從大炮臺步行下山,十分節省體力。
通往大炮臺的小徑,可以看到大三巴牌坊的全貌。從這個角度看,其實除了前壁,教堂底座的一小部分也儲存下來了。
而且這個機位才是大三巴牌坊合照正確的開啟方式。至於正面階梯的機位,除非能夠早上五六點出現在這裡,否則還是不要想了吧……
1.2澳門博物館與大炮臺⭐⭐⭐⭐⭐
從利瑪竇的銅像出發步行不足半分鐘,就能看到澳門博物館。
作為一個彈丸之地,澳門博物館的展品自然無法與國內各大博物館相比,但是展品的特色非常突出——中葡文化的交流以及獨特澳門文化的展示。對於內地遊覽者來說,以中國傳統手法表現葡人生活的展品以及土生葡人的生活方式,是最有意思的PART。
左下角的屏風看起來是不是很像中國達官貴人的狩獵圖?其實表現的是葡萄牙人在澳門狩獵的圖景。
博物館有一個展區重點展示了葡荷澳門戰役。荷蘭在歷史上多次進攻澳門,受到在澳葡人及本地居民團結一致的抗爭,每次均無功而返。為了紀念對荷蘭人的大捷,葡人將大捷日期6月24日定為澳門城市日。上圖展示的是戰爭中使用的大炮。
中西方宗教的文化符號都能在博物館中找到。還有右下角的中式瓷器+西方油畫。
聖旨和皇冠的石雕並排展出。
這一組基本是土生葡人在澳門的生活,宗教色彩隨處可見。
圖中是純中式花轎,工藝非常複雜,心疼轎伕,一定很重。
這趟走了幾個博物館,覺得澳門博物館講解這一塊做得很貼心,配有各種語言可供選擇,而且可以自主選擇開始播放,節約成本又人性化。
從澳門博物館出來就來到了大炮臺。此處原是聖保祿教堂建成之後建造的一個城堡,後來為了抵禦荷蘭的進攻改造成炮臺。由於6月24日是聖若翰洗者日,當時的葡人將大捷認為是聖若翰洗者庇佑,隧將其認定為澳門的主保聖人。(聖若翰洗者是耶穌表兄,耶穌稱他為最偉大的人,是耶穌的先驅者,對耶穌的救世事業具有重要作用。)上圖是大炮臺的入口,門上即聖若翰洗者的雕像。
喜歡「上房揭瓦」的茄萌萌……
經典機位「炮轟新葡京」
據說,新葡京修建時考慮了這個因素,設計成了炸開的煙花的外觀。不知真假,如果真是這樣,這個設計可以說非常經典了。
大炮臺是中國最古老的西洋炮臺。炮臺四周設定巨型鋼炮,唯獨指向中國內陸的西北方向沒有設定炮口,據說是為了表示對當時中國朝廷的尊重。同樣不知真假,畢竟葡人也不是沒挑過事兒。
茄萌萌此行與炮結下了不解之緣,點炮、鑽炮洞,下文你們還會看到她在另一個重要的防禦工事推大炮。
從大炮臺出來已經接近傍晚,隨處可見的肥碩鴿子陪伴我們下山。蜿蜒的山路時常能夠看見大三巴牌坊的遠景。當年的戰士們對於荷蘭即將到來的進攻嚴正以待,當他們不經意間看到聖保祿教堂,心情大抵是平和卻堅定的吧。
當我們離開大三巴牌坊的區域,天色已經開始暗下來,一路的手信店,店主的吆喝聲和顧客的談話聲熙熙攘攘,吵得人恍恍惚惚。一抬頭卻遇到電視劇裡的取景地,趕緊拍照打卡。
女媧廟,故事裡初哥哥、君好、禮信終於明白各自心意的地方。三角戀正式明朗化,再往後的發展卻並不狗血,沒有心計沒有煽情,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真實的心意行動。這份坦然是否也是澳門人的性格共性?我在讀書時認識一位澳門的同學,和她的相處讓我覺得上述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電視劇中的女媧廟前雖然也有很多商店,卻還算是一個可以騎自行車通行的地方。現在充斥著遊人的道路基本成為步行街。商業的發展與環境的舒適孰輕孰重,這也許永遠是一個無解之題。
跟著導航兜兜轉轉(真的是超級繞的路),終於找到醫肚目的地——番茄屋美食,大眾點評上說價效比很高的平價葡國菜。
第一次吃葡國菜,按照大眾點評的推薦點了幾種熱門菜品。最好吃的居然是——蒜蓉麵包
可能是我不喜歡甜口吧,熱菜都覺得有一些膩。木糠布甸還是很不錯的。在日本一直忍到第六天才沾酒,當天卻無論如何也控制不住自己,第一個晚上就點了摻酒的飲料。或許澳門就是一個讓人放鬆的環境吧。
1.3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澳門的市中心,也是遊客量可以和大三巴牌坊媲美的熱門地標。為了能夠看到還沒有被人潮佔領的廣場,來到澳門的第二天早上七點過,在燦爛得讓人覺得刺眼的朝陽當中,終於拍下了👇這張主角沒有「消失在人海」的照片。
議事亭前地俗稱「噴水池」,即上圖建立在前地中心的圓形噴水池。這座噴水池的歷史並不悠久,在1966年底之前,這裡樹立的是一名土生葡人軍官的雕像。他就是在白沙嶺事件當中率領葡萄牙士兵佔領關閘、進攻炮臺並把多名清朝守軍殺害的美士基打。(白沙嶺事件的起因則是鐵腕狂人總督亞馬留在施行多條損害澳門本土居民的政策之後被刺殺。再想想1952年的關閘事件,由於葡方挑釁,中葡在關閘持續一週的炮戰……所以前面說,今日的和諧並非自然形成,葡萄牙那些年也是挺能挑事兒的。)美士基打的雕像在這個城市中心風光地站立了近27年,直到1966年發生了「一二三事件」,澳門的親華團體以及民眾為了譴責澳葡當局的鎮壓,爆發了暴力衝突。(在澳門的各色西方建築當中,民眾手持小紅書朗誦偉人語錄,這樣的場景請自行腦補一下。)作為葡人「統治」、「鎮壓」本土居民的驕傲,作為殘害同胞的葡人勢力的代表,美士基打的雕像就在這個轟轟烈烈的事件當中被推倒了。站在噴水池前,無法想像出當年的驚心動魄。也不會有遊人特意前來感受這段歷史。無人知曉的往事,波瀾不驚的現實。
今天的議事亭前地,滿眼所見仍然是色彩鮮明和諧的西式建築,九十年代採用葡式碎石鋪成的路面,像海浪一般延申至遠方,進一步強化了葡萄牙這個曾經的海洋霸主的印象,一派南歐風情。然而毫無疑問,澳門的「葡萄牙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在澳門這片「半中半洋」的土地上,要形成一個作為政治性公共空間的西方廣場完全體自然不現實。但是議事亭前地這個廣場的確曾在澳門的政治生活中佔據重要地位,歷任總督都在這裡舉行上任儀式,節慶假日的群眾活動也在此舉行。環繞著議事亭前地的有仁慈堂大樓、郵政局、民政總署大樓等歷史建築。在這裡,你還能找到一家規模很大的矩記餅家,從早到晚收銀臺前都是排長龍。
在《十月初五的月光》裡,議事亭前地每次出鏡都是張燈結綵,各種不同風格的裝飾輪番出現,類似於每個城市裡的老城區中心,地位特殊、永遠熱鬧。我記得一個叫依文的女孩子,在這裡驕傲而又熱切地等待自己的意中人。但是當一個人眼中沒有你,無論你如何付出、如何報復,無論你是成功是墮落,都無法在他的世界裡取得一席之地,這是她在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個悲劇之後才不得不接受的現實。看過這個故事的人都會對依文的作繭自縛怒其不爭,然而我們中的大多數卻不可避免地成為另一個依文。
這幢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就是郵政局大樓(看外觀更像銀行),聽說其中有郵票的展覽,還可以蓋紀念戳。我們看著還是營業的狀態,以為不能參觀,就沒有往裡進了。
無處不在的新葡京。似乎只要在澳門半島的區域內,抬頭就能在重重疊疊的樓房中看到這朵「炸開的煙花」。
正值上班上學的時間,不知道澳門有沒有「早高峰」,但是想必是沒有北京和東京地鐵站裡的駭人景象了。西裝筆挺的小紳士,踏著「海浪」開始一天的征程。
搶佔先機在經典機位與噴水池合影的目標達成之後,就該滿足口腹之慾了。我們早餐的選擇——《十月初五的月光》裡出現的黃枝記。門口掛著「爺爺面」的招牌,我們來到時牆上的電視正好播著周聰爺爺的港劇,應景之至。
時間尚早,然而一樓二樓已經坐滿了人。按照服務員推薦點了雲吞麵、滷雞翅、豬扒包。滷雞翅五星推薦,雲吞麵無功無過、比不上廣州,豬扒包……我覺得內地本土化之後的比較好吃
補充能量之後,街邊小攤都已經投入營業。路過聽到阿姨和朋友(或熟客)聊天,說的是遍佈世界留學的兒女。
1.4民政總署大樓⭐⭐⭐⭐⭐
看完了議事亭前地,下一個目標自然就是議事亭——今天的民政總署大樓。早上八九點,議事亭前地已經開始恢復人山人海的慣常狀態。
這座大樓及其前身——議事亭和市政廳自建立之初,定位就是與政治權力相聯絡的公共建築。
與議事亭這一「中國風」名稱相對應的,是當年的中式亭樓建築。在「議事亭」的時代,這裡是中國官員宣佈當朝命令的場所,也是中葡官員會見的地點。
到了今天,這樣的中國印記已經消失殆盡了。因為在乾隆年間,葡人買下這塊地皮,1784年議事亭變成了西方建築市政廳。在「市政廳」時代,這裡是葡人在澳門的政治中心,與市政有關的事宜都在此舉行。
時間行進至2002年,民政總署成立,市政廳改名為民政總署大樓。來到了「民政總署大樓」時代,這裡是民眾參與公共管理的平臺。
進入大堂,我們來到了澳門半島之旅的「點題」之處——拱門上方的木製弧形條幅就是用葡萄牙文書寫的「天主聖名之城,無比忠貞」。這便是當年「復國者若翰」賜予澳門的稱號。過於古樸的標記,若是我沒有提前在紀錄片當中瞭解到這個牌匾的珍貴,估計都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而它所代表的,確是澳門一段光輝的過去。時過境遷,它仍然保留在這裡靜看人來人往,是對過去的紀念,是對未來的祝福。
大堂四周的牆面上鑲嵌著數幅石雕,都是具有西方象徵意義的內容。賈梅士博物院曾經在這裡設館,這些石雕便是當時從澳門各地蒐羅移送到此處的展品。
上圖的石雕代表什麼不太確定,不過這手持天平及利劍的模樣,倒是讓我想起當年在昌平法律職業專修學院許下的「揮法律之利劍,持正義之天平」的中二誓言。不知這浮雕象徵的是否便是司法公正。
穿過拱門拾階而上便是大樓的花園。花園呈現一個近乎標準的圓形結構,裝飾十分簡約。正對著入口的是一個非常mini的噴泉,特點是頂部有一個帶有皇冠的盾徽標誌。花園左右的園藝景觀當中各有一尊半身石像。分別是詩人賈梅士和教育家狄若翰。
賈梅士,僅以文學成就便被尊為葡萄牙「國父」。賈梅士的影子似乎遍佈了澳門的大街小巷,在地圖上總是能看到以他命名的餐館、道路、博物館……這位偉人在早年的人生當中並沒有留下「偉人」的傳奇,反倒是打架鬥毆(為此瞎了一隻眼)、負債累累、牢獄之災等等「豐功偉績」頗為精彩。在結束了一段跌宕起伏(不靠譜)的經歷之後,為皇家服役的賈梅士在1556年來到了澳門,並在這裡升任軍官。在澳門的兩年,賈梅士時常在公務之餘來到今天的白鴿巢公園的一個石洞當中,創作自己的詩篇。也正是在這個石洞當中,他完成了日後讓他與但丁、莎士比亞齊名的史詩鉅作《葡國魂》的最後篇章。在白鴿巢公園那個聆聽了他兩年低聲吟詠的石洞內,也有一座賈梅士的紀念石像,旁邊匾額稱其為「偉大的人道主義詩人」「葡萄牙大同精神的象徵」。即使是對於詩歌毫無鑑賞能力的我,也從這注腳當中,意會了這部傳奇作品對葡萄牙的意義。
花園的牆身均有葡式瓷磚的裝飾,也是以藍白色為主調,在瞭解之前還以為這是以中國青花瓷的技藝書寫的葡國神韻。
為了拼一張合照,擺拍到僵硬的兩人👆
花園裡一共有兩個石球,分別刻有葡萄牙盾徽和渾天儀的圖案。這是對大航海時代的紀念。
在花園入口還有通往第三層的樓梯,這裡有圖書館、大禮堂、會議室等核心機構。尤其是圖書館,館內傢俱和陳設非常優美,彷彿看到了哈利波特取景地
,據說是屬於葡萄牙若翰五世時代的風格,仿效的是葡萄牙瑪弗拉修道院。不想打擾圖書館中求索的安靜氛圍,我們只是在門外隔著玻璃欣賞了片刻。
花園入口上方的牆壁。牆壁上的聖母像浮雕原來是鑲嵌在仁慈堂的教堂內,在1883年教堂拆除之後,浮雕就轉移到這裡。個人覺得此浮雕鑲嵌在此處太完美了,配合狹小而對稱的建築格局,十分強烈而地道的西方風格。
無論如何也拼不成合照的兩人👆
三樓左側便是圖書館,中間是大禮堂。
大禮堂門窗緊鎖,只能透過玻璃一睹其陳設。這裡是舉行儀式、會議的場所,也會用來召開新聞釋出會。民政總署在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五在這裡向市民舉行公開例會。傳說中澳門是一個政治冷感的城市,不知市民參加公共管理的態度是怎樣呢。
在離開民政總署大樓的過程中,被我們發現的「遺珠」。在花園入口處兩旁的低矮牆壁上有兩組瓷磚畫。這一組描繪的是民政總署大樓外觀的變遷。看起來在「市政廳」時代初期,屋頂似乎還保留著些許中國建築風格的影子。
另一組瓷磚畫描繪的似乎是澳門半島環境的發展,最後一幅圖還能看到當年的聖保祿教堂。
1.5仁慈堂⭐⭐⭐⭐
議事亭前地噴水池附近,有一幢純白色的大樓,這就是亞洲最古老的慈善福利設施——仁慈堂。
仁慈堂於1569年由最早到澳門工作的賈耐勞主教創立,成立之初的目的是救濟海難喪生船員家室。之後「業務」擴張,先後開辦了中國第一間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以及麻風院、老人院、孤兒院等。數百年來,仁慈堂一直踐行為社會上最需要幫助的人群提供援助這一宗旨。今天的澳門,其開展的長者服務、盲人重建服務等仍然幫助著許多人,對於汶川地震等受災人群也伸出了援助之手。
今天來到仁慈堂大樓前,能看到一樓完全被賣場佔用。不過無需有「商業侵蝕文物」的遺憾,關於仁慈堂,我們需要從👇這裡尋找歷史的入口。
仁慈堂右巷,這裡有仁慈堂博物館的入口,巷尾佈滿翠綠的藤曼與賈耐勞主角的半身像常伴。仁慈堂博物館開館時間比較任性,也有午休,為了等待開館時間,我們愉快地開始擺拍。
都說戀愛巷是好機位,其實這裡也不差,而且不用排隊。要色彩有色彩,要森繫有森系,要港風有港風,良心推薦。
仁慈堂會員中心的窗戶。會員中心看著有點像俱樂部的專屬咖啡廳,不少用手提電腦辦公的人聚集於此。
這條小巷子裡匯聚了很多「專業人士」,看到很多隔壁公司同行的招牌好親切。
COS一下滿足自己從小看港劇種下的大狀夢。
晃悠到早上10點,仁慈堂博物館終於開放。博物館位於仁慈堂大樓的二樓,走進玻璃門後登上狹窄的木製歐式階梯。
門票5元澳門幣。工作人員都是上了年紀的叔叔,不知在他們的崢嶸歲月裡,是否也有與仁慈堂相關的記憶。
上樓之後左轉進門,這裡應該是仁慈堂當年開會和處理事務的地點,至今保留了圓桌議事的格局。這張照片的重點是賈耐勞主教的全身像以及——下方其本人的頭顱遺骨……這也是博物館最珍貴的展品之一。如果來到這裡請留意此處,不然很容易忽略。
賈耐勞主教在1568年來到澳門,是最早到澳門工作的主教。來到澳門之後即組織起慈善結構,惠及貧弱病苦。至1576年澳門正式設立教區,轄管除菲律賓外的全遠東地區。然而被委任為首任主教的卻不是賈耐勞。儘管如此,賈耐勞還是繼續領導者澳門的教務直至首任主教到任,此後一直留在澳門服務直至病逝。一個虔誠的人懷著一顆慈善之心,他的故事將隨著仁慈堂永遠流傳下去。
仁慈堂博物館的展品當中包含與該堂創立發展密切相關的物件,其中1662年《澳門仁慈堂章程》手抄原件最為珍貴,其他還有賈耐勞主教陪葬的十字架等。
還看到了喬得龍的作品(右上)。喬得龍是現居澳門的西班牙畫家,用毛筆結合西方寫實技藝,形成了獨特的繪畫風格,通過繪畫記錄澳門的昔日風情。民政總署大樓一樓的畫廊裡也展出有喬得龍的繪畫作品,走過路過可以去看一看。
仁慈堂博物館還有一處「寶地」——能夠俯瞰議事亭前地的長廊。小桌上擺放著關於宗教和仁慈堂介紹的讀物。即使對此不感興趣,單單是坐著享受片刻似乎被結界賦予的安靜也是很好的體驗。
噴水池中間的渾天儀。央視關於澳門世界遺產的紀錄片拍攝到這個畫面時,配詞如下:被大洋分割開的世界,在澳門這片土地上,重新融合成一體。
1.6玫瑰聖母堂⭐⭐⭐⭐⭐
從議事亭前地順著「海浪」前行,不足半分鐘便能到達板樟堂前地。正對著這座色彩明麗的黃色建築即「板樟堂」,它有一個更為觀光客熟知的名字——玫瑰聖母堂(玫瑰堂)。玫瑰堂可以說是澳門除了大三巴牌坊之外最熱門的「網紅教堂」了吧,一來是因為地理位置位於絕對市中心,二來大概是因為作為教堂「過分美麗」的外觀。
玫瑰堂由聖多明我會(道明會)於1587年建立,初建時用木板搭建,所以被當時的華人稱為「板樟廟」,後來被稱為「板樟堂」。而被稱為玫瑰堂,則是因為教堂供奉的是玫瑰聖母。 玫瑰聖母(Our Lady of the Rosary)的起源,與道明會推動的玫瑰經有關。玫瑰經當中記載著基督苦難和復活的奇蹟的精神,而聖母肯定是這奇蹟的參與者。玫瑰聖母節是在每年的10月7日,該節日的設立與西方一系列戰爭勝利之後的感恩有關:認為戰爭的勝利是誦唸玫瑰經的效果。據說玫瑰堂是澳門現存唯一能證明聖多名我會修士曾於澳門活動的建築遺蹟。
雖然供奉的是玫瑰聖母,但是玫瑰堂實際上是傳播葡萄牙花地瑪聖母信仰的重要基地。花地瑪是位於葡萄牙中部的一個小鎮。傳說在1917年聖母曾經多次在花地瑪現身並且被三位牧童目睹。因為這個傳說,花地瑪成為天主教的朝聖地。為了紀念聖母在5月13日首次現身,澳門和葡萄牙一樣,在每年的這一天組織花地瑪聖母出遊。以玫瑰堂為起點,至主教山小堂結束。據介紹,慶典出遊的過程中所經之地會不斷有教友拿著用電的模擬蠟燭加入出遊隊伍,一路上誦唸玫瑰經和聖詩。遺憾在澳門的兩日並沒有機會見識任何出遊的景象。
玫瑰堂的配色各種適合拍照,路過別忘記打卡。這是教堂還沒開放之前拍的,才能拍到這扇花紋精美的門。
較之明豔的外觀,教堂內部以鵝黃色為主色調,以白色的線腳勾勒,很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優雅調調。在澳門的眾多教堂當中,玫瑰堂算是規模比較大的一個。也許是因為空間廣闊、建築結構理想,玫瑰堂還時常承辦音樂會。在我們到達澳門的當天晚上就有一場演奏會在這裡籌備。
祭壇正中是聖母手抱聖嬰的塑像,兩側分別是聖多明我和聖女加大列納瑟納的塑像。前者是聖多明我會的創立者,主要研究聖經和教育,宣揚玫瑰經,推崇聖母;後者是女聖師(Doctor of the church),系澳門教區的主保之一。
祭壇天頂。聖母的標記。在教堂外觀頂部也可以看到。
據說這就是祈禱蠟燭。在天主教的信仰體系當中,人的靈魂是主的蠟燭。來到教會點燃蠟燭就有將自己託付給主的意思(通俗一點就理解為打卡報到吧),是與基督元首相連成為「光」的證明,這就是祈禱的真意(和許願還是有區別的)。當然,如果信仰基督教新教,對於點蠟燭就能表達向神祈求的內心聖潔,估計是會有不同意見的,所以他們的教堂並不點蠟燭。
大多數觀光客來到玫瑰堂都是繞行一週即離去,如此便錯過了最值得參觀的部分——聖物寶庫。在玫瑰堂維修期間,工作人員從教堂的櫥櫃當中找到大批宗教相關物品,並一一陳列在聖物寶庫內。對於非教徒來說,這不失為一次「大開眼界」的機會。二樓的展區有一扇玻璃門,每當有遊客走上通往二樓的樓梯,守在玻璃門的工作人員便會幫忙開門迎接遊客的到來。雖然不會像日本的服務人員一樣時刻面帶笑容,但澳門的工作人員也都是兢兢業業,非常有敬業精神。
展出的聖像部分儲存完好,生動的面容和閃著光亮的眼睛格外吸引人。
第一次近距離看到耶穌受難的頭像(真的只有頭像),應該是與真人同比例大小,視覺效果還是很震撼的。更震撼的是最下圖這一箱人體部件。雖然不知道他們原來的創作目的是什麼,但是現在看起來只讓我聯想到煉獄的痛苦。果然還是做個善良的人吧,參觀一趟有這麼個覺悟也算不虛此行了。
隨處可見的聖母相關展品。
看了六集教堂紀錄片,終於能說出一個完整的點👆右邊的圖案,代表耶穌受刑時的五個傷口,分別在四肢以及心臟。
參觀擺拍兩不誤。
頂樓是最推薦的一層,踩在咯吱咯吱響的木地板上,彷彿穿越回到遙遠的過去。
這裡還有兩口澳門最古老的鐘。
長久的時間當中,頂樓都只有我們兩個人。茄萌萌在古鐘下閱讀的剪影,彷彿是奧斯丁筆下的女性。
明黃與墨綠,非常異域風情了。
在教堂的發展過程中,門廊是一個重要的場所,在這裡世俗與神聖相遇。人們常常在門廊裡完成簽訂合約、設立遺囑、清償債務,諸如此類的活動,甚至可能形成小型宗教法庭。
走出玫瑰堂,就被繁華的商業街包圍。精神世界到物質世界的一秒轉換。(其實這一張的目的只是想表達白花油很好用)
2.西線
縱觀澳門傳統市中心的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新馬路),騎樓延申的人行道商鋪林立,終日車水馬龍。這是澳門商業社會歷史的留影。
民政總署大樓旁的小巷一直往西,地圖上的古蹟串連成一個密集的網路,網羅了葡人當年在澳門的生活。澳門是一座一直需要爬坡的城市。電動車需要加足馬力才能在這樣的路上行駛,然而它們的主人卻似乎並不需要以這樣用盡全力的姿態生活。不緊不慢的節奏真是讓人羨慕的生存態度。
茄萌萌的天氣太熱茫然遁·多重影分身之術。
有在平地也必須追趕的生活方式(東京),也有爬坡也可以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澳門)。
澳門總有記憶中香港的模樣,隨手拍一張就是銀河映像的風格。
2.1河東圖書館⭐⭐⭐
順坡而上來到崗頂前地。光看外觀,並不會把這個帶有庭院的黃色建築與圖書館聯絡在一起。這個「非典型性圖書館」的前身是香港富商何東爵士的避暑別墅。在爵士逝世後,按照他的遺囑,這座產業捐獻給澳門政府用於設立公共圖書館。使我們得以與這座光緒年間的建築近距離接觸。
圖書館分為老樓和新樓。老樓部分收藏著中國古典文獻書籍,其中不乏孤本。新樓與老樓外觀的古典不同,設計充滿現代感,筆直的木製樓梯直通頂層,兩旁分割槽陳列圖書室、休息室等。精心佈置的小小花園與三層落地玻璃的閱覽室掩映出知識的生趣。
直通「一線天」的階梯,不知是否也寓意通往知識道路的神聖。我一向是被祝福的旅人,天氣預報持續陰雨的澳門,卻在這一天讓我看到了最美麗的天空。
有閱讀的人生是幸福的,當我並非去閱讀時,也無意打擾這種幸福,所以同樣沒有到各個閱讀區域一探究竟。
在花園中,幾個年輕人正在探討網際網路相關的內容,有澳門人也有內地人,話題大概圍繞著「去哪兒」開展。生活在這個時代,國家的發展和影響力,的確總是在不經意間體現出來。
走出河東圖書館右側,是謝絕參觀的聖若瑟修院。聖若瑟修院最初是為進入中國內陸傳教的教士進行培訓的機構,但成立後命運多舛,多次面臨修士或教授不足而名存實亡的窘境,甚至曾經成為孤兒院和普通學校。直到1893年這裡才再次成為專研神學的修院。雖然歷經坎坷,但是自創辦以來,修院為澳門以及內地的天主教傳教事業培育了數百名神職人員。
2.2聖奧斯定堂⭐⭐
河東圖書館的斜前方是聖奧斯定堂。聖奧斯定堂最早是在1588年,由西班牙奧斯定會修士建立。
澳門繼承了南歐的聖像巡遊儀式,除了上面說到的花地瑪聖母出遊,還有每年四旬期第一個週六、日進行的苦難耶穌聖像出遊。出遊第一天的黃昏,聖像便是從奧斯定堂出發,迎往主教座堂並在此接受祝禱。第二日的出遊將聖像送回奧斯定堂。
建立之初,教堂的建築極其簡陋,甚至需要在屋頂覆蓋蒲葵葉來遮擋風雨。每當大風驟起,蒲葵葉便隨風飄舞,遠觀猶如龍鬚。而在中國傳統的信仰體系當中,龍又恰好與翻雲覆雨有關,可以說是非常應景了。所以當時的華人又將這裡稱為龍鬚廟。雖然已經經過修葺,現在也早已沒有龍鬚飛舞的「盛景」,但是聖奧斯定堂的外觀在澳門的教堂當中仍然是屬於比較「年久失修」的狀態。
不知是時間不對,還是本就不對外開放,聖奧斯定堂的大門緊閉。在其斑駁的外牆下倒是休憩的好場所。
2.3崗頂劇院⭐⭐⭐⭐⭐
聖奧斯定堂對面,一座「顏值爆表」的薄荷綠建築——亞洲第一座西式劇院崗頂劇院。
崗頂劇院又名伯多祿五世劇院,是葡人在澳門開展精神文化生活的場所。這裡不僅是中國最早的西式劇院,也是中國最早的電影放映廳。
劇院內部觀眾席分兩層,呈圓形分佈,分明是一個歐洲劇院的縮小版。暖調的柔和燈光投影到深紅色的觀眾席,還能想像當年盛裝出席的人們坐在這裡觀看演出的幻影。掌聲雷動,是獻給在這裡進行亞洲首演的偉大歌劇《蝴蝶夫人》。
劇院進門的長方形舞廳,不知在這裡生活的葡人中有沒有一位像奧斯丁筆下的小姐一樣,在這裡開始自己的進入社交屆的第一年。
劇院裡迴圈播放的悠揚樂曲若隱若現,似乎從19世紀的夢中走來。
崗頂劇院之後的目的地是聖若瑟修院聖堂。遊人罕至的街道上有著雜亂的電線、陽臺上晾著的衣物、似乎應該屬於前個世紀的古老店鋪,與19世紀的夢一牆之隔,是澳門人平凡卻安寧的生活。
小小迷路的關頭,路遇友好的大叔熱情地給我們指路,還給我們推薦了他覺得「最漂亮」的聖老楞左堂。熱情的澳門人
2.4聖若瑟修院聖堂(三巴仔)⭐⭐⭐⭐⭐
聖若瑟修院聖堂的入口在一條小街上,根據百度地圖的導航是找不到的,順著人行道上的指示牌慢慢走倒是能夠發現這個大隱隱於市的重要教堂。
進入鐵門之後,登上一段長長的階梯,聖堂的全貌一步步顯現在眼中,在澳門的教堂中確實氣派。聖堂是在修道院建成之後近二十年,為了滿足修士們的學習與禱告需要所建。落成之時規模僅次於當時的聖保祿教堂,所以當地人贈其別名「三巴仔」。如今大三巴已經灰飛煙滅,三巴仔得以留存世間。
聖堂內部裝飾可謂繁複,這就是介紹裡界定的巴洛克風格的特徵嗎?主祭壇供奉聖若瑟像。聖若瑟是聖母瑪利亞的淨配。在瞭解到聖子降臨的奇蹟之後,他承擔了作為耶穌養父的責任。他不但以木匠為業養活了一家人,還為保護耶穌而舉家逃往。作為世間謙遜等美德的典範,聖若瑟成為教會總主保及勞工主保。
聖堂中部的羅馬式穹頂空間,光線透過組成圓形的天窗,對映著牆壁的白色,投射入聖堂。站在耶穌會會徽正下方抬頭,整個人彷彿處於聖光感召之中,而信仰正是這些光芒的來源。作為一個無神論者,我感動於人的意志之偉大。當你去信奉一種東西,它就能成為你一往無前的動力。在我看來,那是信仰本身的力量,與信仰內容沒有必然的聯絡。如果信仰內容恰好導人向善,則實為人之大幸。在這個維度上,我慶幸於自己已經找到這樣的信仰。教徒將畢生奉獻給主,我將畢生奉獻給恪守自己的選擇,大家都是行進在各自方向上的同路人。
除了祭壇和穹頂,聖堂還有三處引人注目的「風景」。其一是祭壇正中的雕刻——最後的晚餐,加上燈光的渲染,雕刻肅穆而生動。其二是入口二樓唱詩臺的管風琴,全程看到的唯一一部管風琴,泛著銀光,與聖堂華麗的風格一脈相承。其三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傳教士」聖方濟各沙勿略的手肱骨(注意不能拍照!)。
沙勿略出身西班牙貴族,早年醉心功名,後為傳教放棄一切,成為耶穌會的七位創始人之一。沙勿略自踏上傳教道路,所到之處即為心之歸屬。作為首位到遠東傳教的耶穌會會士,十年間足跡遍佈印度、馬六甲、日本大小地區。不論日晒雨淋、冰天雪地,感化多人皈依。沙勿略在日本瞭解到中國是智慧與權威之所在,便萌生入中國傳教的意願。然而他卻從未踏上過中國內陸的土地。1552年,46歲的沙勿略為明朝的封閉政策所約束,唯有來到廣州附近的上川島等待機會。正是在這裡,沙勿略感染痢疾病逝。此時距離葡人登陸澳門僅有一年時間,十年後後輩利瑪竇終於完成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聖人」夙願,天主教得以傳入中國。
聖堂旁設有展覽廳,其中儲存有修院教育歷史相關物品。
對於修士來說,照亮黑暗生命的聖經。
除了神學教育,還有綜合素能的培養。
2.5聖老楞佐堂(風順堂)⭐⭐⭐⭐⭐
熱情的澳門大叔認為「最美麗」的聖老楞佐堂建築在高地上,外形讓我想起小時候積木搭建的大樓。教堂外觀正中也有聖母的標誌,兩旁的塔樓分別有圓形時鐘和銅鐘。
聖老楞佐堂是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另外兩個是主教座堂和聖安多尼教堂。教堂所在區域是昔日的高檔住宅區,教堂本身的華美也與環境相得益彰。同樣是黃白色調,聖老楞佐堂較聖若瑟修院聖堂更顯清麗明快。
初建成時,聖老楞佐堂附近便是碼頭,教堂立有風信旗杆,商人據此決定是否出海。故此教堂又稱為風信堂、風順堂,祈願風調雨順、航行平安。
教堂前的天使塑像,此行唯一看到天使的教堂。不過因為看過Doctor Who ,看到天使就條件反射不敢眨眼睛的我真是慫😌
教堂內部,在澳門的教堂當中可以說是非常美輪美奐了。柔和的黃色和藍色、多處弧線設計的運用、高低錯落的吊燈、色彩鮮豔的彩色玻璃,精緻典雅。
當我們走進教堂,正好遇到兩位女士前來了解天主教信仰的相關事宜,教會人員正在向她們解釋,耐心而詳盡。
祭壇供奉聖老楞佐像。聖老楞佐,生活在公元三世紀的羅馬教會執事,掌管教會財產,負責救濟窮人。羅馬皇帝迫害教會的時期,老楞佐將教會錢財分施給窮人。羅馬總督要求他將所有的教會財寶交出來。老楞佐答覆需要時間做準備。三日後,他帶著教會的大批窮人和病人來到總督府——「這就是教會的財寶,請接收吧」。總督認定這是對權威的挑釁並下令將其處死。33歲的老楞佐,出於自我選擇的殉教,在烈火中被烤炙的身影悲壯而神聖。
如天空般的泛藍頂棚,規整細緻的勾邊。兩側的天窗設計讓我聯想到船艙。
二樓的唱詩臺,可以看看細節石膏裝飾的精美。
二十年前才氣逼人的「中國古代小女人」,二十年後勇敢又堅定的理想追逐者。旅程當中收到成功訊息的你說要帶著感恩之心對各路神佛道謝。看著你的背影,其實我想說,在不利的環境中仍然保持節奏、不斷逆風向前的決心,才是你走到今天的原因。所以,你只需要相信自己、感謝自己就好了。而我需要感謝你。從一起去圖書館的初中生,到在穩定與理想之間糾結的社會人,優秀與成功是可以選擇的——這是你教會我的道理。前路漫漫,我們和我們親愛的夥伴們繼續瀟灑地同行。
2.6亞婆井前地⭐⭐⭐
聖老楞佐堂一路向西南,步行時間十多分鐘,來到一個十字路口,大半色彩鮮豔卻分明是荒廢了的古老房屋,環繞而成的小小廣場就是亞婆井前地。
被閒置的房屋,植物卻在縫隙當中悄然生長。荒涼與生機,看似矛盾實則和諧。
這裡曾經是葡人最早的聚居點之一,留下的葡式建築竟也形式各異。上圖有些公寓式住宅的樣子,Ethel and Ernest裡主人公住的就是類似的房子。家家戶戶同樣的建築設計,細節的佈置卻處處顯示出主人家的特質。然而這一切,現在都只能依靠想像力了。
沒有找到亞婆井本井,只有這一個西洋式小噴泉。
喝過亞婆井水,忘不掉澳門;要麼在澳門成家,要麼遠別重來。——唱著民謠的葡人已遠去,這裡仍然是市民們休閒交流的場合,也許這其中也有喝過亞婆井的水、在澳門成家的葡人的後裔。
2.7鄭家大屋⭐⭐⭐⭐
從亞婆井前地步行不過數分鐘,黑色古樸莊嚴的高門大院中,一代傳奇大家的故事等著我們閱讀。
前些年,著名史學家孔飛力先生逝世。大批紀念文章當中有一篇讓我印象極其深刻,談的是知識分子的歷史責任感。我始終認為,學術領悟力有高低,但若欠缺這一份高貴的品質,終是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家」。在舊時暗流湧動的年代,救亡圖存之路的探索之中,從清朝到民國的那些大師們,正是因著這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讓人們在似乎無窮盡的黑案當中通過滿天繁星看到了光明的希望。這是現在以私德論成就的潮流也無法湮滅的光環。
鄭家大屋的主人鄭觀應先生便是這其中的一顆閃亮的明星。《盛世危言》這部曠世著作正是在這大屋當中完成。這個系統學習西方社會的綱領,正視中國舊式制度的各種弊端,並提出一整套改造社會的構想。脫胎於舊時代的個體倡導制度的變革,為了更好的未來可以「自揭傷疤」式的理智,我想這大概是這些大師們留給現世的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鄭家大屋是澳門所見最寬敞的住宅。嶺南式的四合院加之西方建築思維的點綴,方方正正的坦然與相容幷蓄的大氣。
大屋還有一段有意思的歷史。鄭家後人逸散之後,大屋成為「七十二家房客」的聚居地。從展出的照片當中,能看到當時混雜的面貌。頗有些「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感慨。政府收回大屋後進行了修繕,恢復了大屋的格局。這也是現在的大屋少有裝飾、盡顯蒼涼的原因,格局可以恢復,當年的那份精髓卻終究隨著主人及其愛物的逝去而幻化成風。只有上圖這迴廊的穿堂風,好似夾雜著那些或高雅或市井的氣息,拂過我們的裙角和髮梢。
從鄭家大屋出來,正好到了放學的時間,成群結隊的學生們在亞婆井前地的路口向不同方向分流。在我身邊的茄萌萌也是當年一起放學的同學,我們還有我們的小夥伴們也曾經這樣,每天每天在同一個地方道別。慶幸的是即使現在天各一方或者不常相見,也未曾在人生的分叉路口離散。
斜斜的坡道,通向下一個目的地。電視劇當中,汪海琳穿著婚紗沿著這樣陡峭的道路向前奔跑。淚眼朦朧的她,是否覺得這條路像無法控制的感情一樣,充滿了艱辛又永遠看不到盡頭。
當天我們來到這裡看到的是一個溫馨的片段。我們前面是一對回家的爺孫,講著廣東話的孩子聲音軟軟糯糯,向爺爺述說著學校的見聞。
2.8主教山小堂⭐⭐⭐⭐⭐
蜿蜒的登山路,西望洋山頂端的主教山小堂。這裡是故事開始的地方,成年的初哥哥騎著自行車、吹著他與君好的口哨暗號,通過迂迴的山徑來到主教山小堂門前。君好在聽到哨聲一瞬眼中的光亮,我永遠都記得。
現實中到達教堂也必須步行,在山腳下就能看到告示,為表誠心,旅遊車輛是不能開到西望洋山上的。
建立於1622年的教堂,原本修建在炮臺旁,為葡人士兵彌撒所用。當年的軍事攻防已經失去效用,教堂反而經過數次重建得以擴大規模。教堂外觀為新羅馬式,正面有玫瑰窗、透視門,右側高聳的鐘塔則是哥特式風格,左側為1935年加建的主教府(圖上看不到,定焦的哀傷)。
對於上述風格流派,作為一個門外漢並不十分了解,只是直觀覺得石質建構、尖頂設計,透露著質樸大氣的格調。教堂頂部屹立著聖母雕像,教堂前的空地還有一尊聖母石雕,渲染出寬容溫暖的氛圍。簡潔明快的設計以及寬敞的外部空間在澳門不可多得,使這裡成為婚紗照聖地,也導致我們看到教堂門前的告示,不得入內拍攝婚紗照。
另一部分遊客來到這裡則不是為了打卡朝聖。面朝大海的教堂,也能讓你俯瞰澳門海景。
教堂前的平臺,必須打卡的「聖地」。這裡代表著初哥哥、君好、金勝、海琳等等一代人青梅竹馬的友情,代表著初哥哥殘忍地成全君好「天空海闊」,代表著沛堅的軟弱和海琳的堅強。風和日麗的天氣,卻吹來一陣陣強烈的風。這些故事只是百年來悲歡離合的一個縮影,而主教山小堂作為一幕幕人生戲劇的見證者,除了聖母在上的慈悲眼眸,冷靜剋制無悲無喜。
從澳門回來之後的一個星期,整理電腦,發現20年前的劉先生也曾經流連於這片藍天下。看來所謂「聖地」,也是親子世代之間的冥冥註定。
光線透過正門上方的玫瑰窗投射入教堂內部。玫瑰窗是中世紀教堂正門上方的圓形窗戶。窗戶的彩繪玻璃花紋呈放射狀,是哥特式建築的特點之一。主教山小堂的玫瑰窗看著並不十分典型,整個圖案更像簡樸的十字架而不是絢麗的玫瑰花,帶著澳門這個城市的獨特氣質,小而質樸。
當日的教堂空無一人。故事的起始,尚未經過生離死別考驗的君好和海琳,跪在教堂當中祈禱,希望親人安好、希望愛情美滿。之後的故事和真實的人生一樣,將每個人看似普通的願望逐一擊碎。然而,當年不諳世事的少女的祈禱,那份簡單的美好正是因著此後人事變更而顯得更為可貴。
二十年來,祭壇似乎毫無變化,包括柵欄都是當年的花樣。只是現如今,教堂前半部分已經不能涉足,無法再坐在君好當年的位置緬懷一番,也無法站在劉先生當年的位置來一場穿越時空的COS。
祭壇一側的耶穌受難像。有網友曾經偶遇修女在這裡禱告,感受了不一樣的文化,我們當日卻未有這樣的運氣。
教堂前平臺盡頭有螺旋樓梯,兩側的階梯環抱著路德聖母巖洞。洞內岩石嶙峋,聖母像則立於一側岩石之上。表現的是古時聖母在法國路德城內當眾顯靈的情景。在涼爽舒適的天氣(當天其實是烈日當空的酷暑
)特別推薦在這裡坐一坐,即使並非祈禱。
這裡是初哥哥與海琳假裝情侶,只為了將君好推向更好的世界的地方。文初認為,君好以後會知道,和她即將得到的幸福相比,眼前的失落是多麼微不足道。「憾無缺,只差跟你曾遇過,給過你太多波折。」這樣的心聲感人至深。文初是一個從小被放棄的人,所以也習慣於放棄。然而他的放棄剝奪了君好可以選擇平凡幸福的權利。自認為被至親拋棄的傷口在誤會消除之後可以撫平,但是她再也也沒有辦法和摯愛的初哥哥成為情人,就像澳門只能成為一個回不去的歸屬。對於祝君好來說,沒有失落是微不足道的,遺憾只會歷久彌新。這是汪海琳早就和文初說過的男女差異,不過我想他永遠也無法體會。
2.9媽閣廟前地⭐⭐⭐⭐⭐
西望洋山下,澳門半島的南端,澳門旅遊最耀眼的名片之一——澳門現存最古老的廟宇媽祖閣。海神信仰的典型代表,以女性身份被官方多次冊封而封神的凡人女子、MACAU的來源……這些與媽祖有關的故事大眾早已耳熟能詳。作為家裡供觀音的無神論者,對於海神崇拜還是敬而遠之吧,在前地一帶看看全景感受一下就好。這裡仍然值得五星評價,就像所謂的「百年老字號」,到了北京總歸是要嘗一嘗。
萬派朝宗殿。只大致瞭解萬佛朝宗說的是佛祖講經的盛況,萬派朝宗估計也是相同的氣勢吧。香火鼎盛的廟宇和善男信女,圓形的洞窗好似一枚西洋鏡,對映出中國傳統信仰的繁華。
好歹也是做了幾年海商法方向法史研究的偽知識分子,下一個目的地是海事博物館。地圖顯示就在媽閣廟附近,一抬頭看到前地另一側墨綠色的建築,跑過去發現大門緊閉,想著又到了輪休日,只得訕訕離去。
回來整理照片,發現更讓人訕訕的事實——這是行政大樓而已,海事博物館「像一艘揚著白帆的三桅船停泊在媽閣廟前」,完美錯過。
2.10港務局大樓⭐⭐⭐⭐
從媽閣廟前地順勢爬坡,沿途老舊的商鋪都閉著門。澳門實在太小了,小到似乎每一棟樓房都被冠以「大廈」的名號。是不是就是這樣的蕭索,使初哥哥和嬌姨認為,君好必須要走出澳門,去看更大的世界,才能獲得所謂的幸福。然而多年之後的今天,同樣還是這樣安靜的澳門,卻成為了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閒適與幸福,有時候並不是悖論,但是身處其中太久或許反而體會不到可貴。
斜坡的轉角,隱藏在一片居民樓當中的港務局大樓。
高高的基石,逼仄的空間,也掩蓋不住的異域風情。不曾想過在澳門還能看到印度風格的建築。果阿,現在應該稱為果阿邦,與澳門產生的聯絡源於葡萄牙的殖民時期。與對澳門的相對尊重本土文化不同,葡萄牙佔領果阿之始便帶著強烈的征服意識,從生活方式到宗教信仰的強勢入侵,使果阿完全淪為葡萄牙屯兵和建設軍事基地的屬地。港務局大樓就是當年由印度來澳門駐紮的警察的營地。
中國難得一見的印度式的通風走廊,寬敞明亮並且真的很通風。當天中午到達港務局大樓,適逢午休,不能進入參觀。
將營地設計成家鄉的樣子,大概算是葡人對印度駐警一點小小的人性關懷吧。
從港務局大樓往回走,路遇dream car。
2.11德成按(典當業展示館)⭐⭐⭐⭐⭐
沿著新馬路行走,可以看到一些名字為「XX按」的店鋪,這就是當鋪了。作為博彩業之都,典當業隨之風生水起,清末明初當鋪在澳門已經成行城市。發展到今天,博彩業更為興旺,當鋪的重要角色卻更多地為銀行所承擔。但是我們還是可以走進新馬路上保留著的德成按,看看昔日當鋪的標本。
走進當樓,可以看到港劇裡當鋪的樣子,高高的櫃檯柵欄通天。整個展示館保留了民初的面貌。
館內陳列有典當工具、當時使用的票據以及記錄,逛一圈可以對典當業的操作流程和模式有基本瞭解。德成按民國六年成立,但展示的記錄卻還有滿文,對於這點頗感意外。
1967年3月9日,好奇日曆的主人當時發生了什麼,讓他的時間永遠停留在這一天。
德成按由當樓和貨樓兩部分組成,很多遊客忽略了存放典當物品的貨樓部分(從當樓後門出去進入一個狹小黑暗的屋子)。
個人覺得貨樓部分更有意思,看得出是完整儲存下來的「實物」,木質地板每走一步都會嘎吱作響,「出土文物」本物無疑了。貨樓重現了當年的環境,照明都是用的最小瓦數的燈泡。一樓有語音講解,是一位當年從事典當業的老人回憶入行的經歷。每一層樓儲存不同種類的物品,並且為了完好儲存每層設計成不同的格局。
如果你來到這裡,一定不要被昏暗的環境和陡峭的木質樓梯嚇到望而卻步,在層層櫃架中,藏著倒流的時光。
2.12福隆新街⭐⭐⭐
距離德成按不遠的小巷裡,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青樓建築群……福隆新街現在看來只是一條滄桑的小道,在當年卻是澳門最高階的娛樂場所,達官貴人想要的吃喝嫖賭(就是字面意義)一應俱全,可以理解為那時候的高階會所吧。這裡也是澳門博彩業發祥地之一(還有另一個源頭是葡人帶來的西式賭場)。
今天的福隆新街早已不是當年的煙花柳巷,兩旁的鋪面或者關著門或者變成了飲食店和廉價旅館。從頭至尾走了一遍,沒有留意到拍攝《2046》和《伊莎貝拉》的新華大旅店。這是一家至今只有風扇沒有空調、保持著上世紀穿旗袍年代風貌的百年旅館。網上有酒店傳人葉崇茵女士的採訪,放棄國外優渥的生活條件以及大酒店令人豔羨的工作,回到這條早已沒落的小巷裡,接手一家輝煌不再又難以改善的旅館。
當年繁華的商業區實際上並非今天看到的「五顏六色」,這是政府翻新過後的面貌。附近的榮福裡等地還保留著當初的樣子,雖然看起來更為破舊古老,但是真實的歷史感是任何藝術加工都達不到的效果。
年少輕狂與年邁信步彷彿只有一個轉身的距離。
2.13十月初五日街⭐⭐⭐
接近新馬路盡頭,拐進一條小路,為了尋找大龍鳳茶樓,我們來到了十月初五日街。
這條街曾經是澳門繁華的商業街,當時它還不是一條內陸街道。填海造陸過程中消失的內港碼頭,使這條街終日人聲鼎沸。這裡一度成為澳門最長的街道,有名店、有攤販、有川流不息的人群。澳門的老人們記憶中繁盛的畫面,與眼前這狹小冷清的小街似乎毫無共通之處,滄海桑田也可以在一代人的時間裡實現。
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一路暴走,一直忍著沒有走進路邊的餐館,就是為了有餘力來體驗這家大龍鳳茶樓。
作為一個從小習慣喝早茶的人表示,這裡的餐點實際上並不覺得驚豔,服務態度也如傳言中的冷淡。不過沒關係,只要能吃飽就行,我們來這裡也不是為了美食。
來這裡的原因,是為了感受👆大龍鳳茶樓是澳門唯一一家保留粵曲表演的茶樓。
家裡是廣東人,小時候總能在電視裡、收音機裡、錄音錄影帶裡、劇場裡聽戲,這是早已模糊的童年時光。只有在聽到熟悉的曲調時,才能喚醒坐在劇場裡的記憶。喝早茶、聽大戲,雖然並非出生成長在廣東,但是我的幼兒時代確是最傳統的嶺南生活方式。我的阿婆阿公少年離開家鄉,卻將家鄉的生活習慣烙印在自己、兒孫的身上。行事規矩、進退得宜,是他們對我們這些小孩的要求,所以那時雖然聽不懂唱腔、看不懂投影的唱詞,我也必須安安靜靜坐在椅子上,看演員們漂亮的頭飾和衣服似乎成為了唯一的樂趣。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再也沒有戲班到我們生活的三線下小城市唱戲,阿婆也早在我12歲那年仙遊。然後我每每到廣東一帶,必定尋找能夠聽粵曲的機會。對粵曲的理解依然非常有限,但是在這樣的氛圍中似乎能感到她還在不遠的地方。他們的撫育,讓我對一種文化產生了歸屬感,拚命抓住以前的生活習慣也成了維繫和往生者聯絡的一種方式。
唱戲的都是街坊鄰里,彼此之間非常熟悉。
忙裡忙外還要客串主持人的老闆娘,希望他們能堅持下去,希望下次再來澳門還能成全我一個追憶往事的地方。
其實從走進十月初五日街,我就覺得這一帶莫名眼熟。茄萌萌在茶樓結賬的空隙,我一個人站在門口發呆,靈光一閃百度了十月初五的月光電影版海報。果然!雖然很多店鋪廣告牌都更換過了,但是東亞酒店還是堅挺下來了。這個打卡真是意外的驚喜,能夠憑著一塊綠色廣告牌就能從另一個角度認出一條陌生的街道,我覺得自己值得36個贊。
全景看了還是挺難過的,曾經的熱鬧興旺如今看著一片破敗。
「就似這一區曾經稱得上美滿甲天下,但霎那全街的單位快要住滿烏鴉。」然而,即使沒有一種安穩快樂永遠也不差,要忘掉種過的花重新出發又談何容易。
2.14爛鬼樓巷⭐⭐
西線的行程原本到十月初五日街就結束了,在回程時發現爛鬼樓巷也是計劃之外。
爛鬼樓原來有一個很美的名字叫蘭桂樓,是一名華僑建造的西式樓房。之後樓房賣給從事販賣勞工生意的商人,用於囚禁即將出售的華人勞工。之後發生的悲劇又與火有關係,一場火災帶走了蘭桂樓中三十餘名勞工的生命,也將雅緻的建築變成了廢墟,蘭桂樓就變成了爛鬼樓。
二戰時期,爛鬼樓一帶形成了二手商品市場,也不乏古董等「上等貨」在這裡尋找買家。在資源匱乏的時代,窮苦大眾對這裡充滿了脈脈溫情的回憶,因為在這裡可以以儘可能的低價滿足生活所需。
曾經看過採訪,市民們積極向政府獻策,希望將遊客引向這樣的歷史街區,讓它們煥發生機。網上的攻略也說這裡形成了類似「古玩一條街「的小市場。然而當天我們來到這裡卻不免失望,短短的小巷只有一兩家店鋪開門,和古玩相關的也只看到這一家店面,有幾名外國友人倒是進去一探究竟了。不過這對於想要吸引遊客,恐怕還是遠遠不夠的。
3.南線
3.1盧家大屋⭐⭐⭐⭐
盧家大屋所在的大堂巷充滿生活氣息。一排看著像內地九十年代的居民樓佈滿鐵窗,一樓是經營各種小吃的店鋪,熙熙攘攘。一不留神就會把這間光緒年間的古宅當作美食的背景板遺漏過去。
都叫大屋,相較於鄭家大屋的大氣,盧家大屋更多的是精巧。佔地不大,但天井、屏風、隔斷等的應用使整個房屋如同活過來一般,每到一個房間或院落都彷彿踏入不同的景緻。
灰塑和磚雕,鐵窗和彩色玻璃,處處都有中西交融的體現。特別推薦每扇門窗上的雕塑或繪畫,栩栩如生且均有不同寓意。南方宅子或許沒有北方宅子的古樸穩重,卻分外靈動。
從盧家大屋出來,別忘了品嚐一下大堂巷的美食。常年被本地學生佔領的小吃,必然是非常美味的。像他們這樣的年紀,我們也是每天中午放學先到小吃街塞幾串小吃再回家吃飯,美好的年紀。
重點推薦這一家,比隔壁排長龍的恆友好吃多了,咖哩味又濃又香,加辣的滋味不能更爽。
3.2主教座堂(大堂)⭐⭐⭐
大堂,主教座堂的別稱,無論哪個名字聽著都很有威嚴感。雖然和附近的玫瑰堂相比,外觀有些「其貌不揚」,但是這裡作為澳門天主教的中樞,確實是澳門最重要的教堂之一。澳門設立主教轄區的次年就建立了主教座堂,對傳播天主教具有核心作用,轄管中國、日本、朝鮮等遠東諸島。
據說教堂是典型的地中海風格,從外觀上只覺得格外莊嚴厚重,正面的彩繪玻璃是唯一的色彩。
教堂內部的設計也以簡約肅穆為主格調。主祭壇空間深遠,以彩繪玻璃為背景。正是在這樣看似普通的祭壇之下掩埋著16世紀和17世紀的主教和聖徒的遺骨,這是教堂的無限榮光。大堂對於世俗領導者也具有重要意義。歷屆澳門總督上任,均將權杖放在大堂聖母像旁,象徵其權力的神聖。
說到大堂,還要說到其中儲存的《日本天主教徒在長崎被釘十字架圖》。在之前的多個教堂介紹當中都提到了日本教徒,他們遠渡澳門還要從豐臣秀吉禁教說起。故事太長,有興趣可以百度。簡單來說,豐臣秀吉的時代,先後禁止葡萄牙人的耶穌會以及西班牙人的方濟各會在日本傳教的行為,日本教徒被要求放棄天主教信仰,傳教士則被驅逐出境。不願意放棄信仰的教徒只得背井離鄉,來到當時遠東的傳教基地澳門。在這段歷史當中,有24名日本信徒被押往長崎處死,後來又有2名信徒自願加入殉教的隊伍。1597年2月5日,26名殉教者被押到長崎西阪的山岡上,釘死在十字架上。這就是所謂的「慶長大殉教」。上述主教座堂收藏的圖畫,描述的就是這個為信仰獻身的故事,紀念這26名信徒的事蹟。
此行打卡的12個教堂中,大堂的彩繪玻璃是最多的,繪製著各種宗教符號。
大堂外的前地空間,無處不在的航海元素。
隨手一拍的香港電影系列2.0。
從大堂巷到新葡京,走出歷史城區的浮生若夢,步入世界賭城的浮華奢靡。
隨手一拍的香港電影系列3.0。
華燈初上的澳門,新葡京的外觀裝飾金光閃閃,直截了當地完成了對「壕」這個網路用語的說文解字。
過去,賭場旁邊必有當鋪;今天,與新葡京一條馬路相隔的是中行澳門分行。網路的萬能句式「資本的力量」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出來。
澳門有很多流動小檔,經營者大部分上了年紀。本來想著書籍過關時會被查,實際上過關檢查非常鬆,後悔沒有帶幾本書回來。
隨手一拍的香港電影系列4.0。
有記憶的城市永遠讓人著迷,即使漫無目的地閒逛說不定也會挖到有意思的「化石」。路過國華戲院商場完全是偶然,不過是抬頭看到那被時間侵蝕出斑駁印記的招牌讓我心裡一動,這一定是個有故事的地方。回到酒店慢慢查詢,果然曾經是一家著名影院,並且建於1929年,有過一段風生水起的歷史,在走下坡路之後也曾經為了生存主打兒童不宜的午夜場,規模不斷縮小並且最終在1998年停業。
這都是我經歷過的故事,劉先生曾經是電影院業從業人員,改革開放的年代到香港和東南亞拿到盜版片源,又跑到北京的大學裡找大學生翻譯「大片」臺詞,自己做字幕。一場一場的香港電影和好萊塢大片,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對於這個三線下小城絕對是震撼。場場爆滿的電影,讓我在那個年代過上了比較寬裕的生活,也讓在放映廳長大的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九十年代末期,與香港電影沒落的速度一樣,在中國內陸,電影院經歷了最困難的時期,各大影院(包括冠名為「人民電影院」的劇場)相繼關張。劉先生的單位原來有兩個劇院,我們住的劇院有六個放映廳,最先關閉的似乎是小錄影廳(放一些限制級的作品),到了最後不得不把最大的影廳出租給迪廳,給戲班子用的後臺則出租給餐廳。雖然父母從來沒有在我面前說過,但是小孩總是敏銳,我知道那也是家裡最困難的時期。至於後來,劉先生調職,又過了幾年,連鎖影院遍地開花,但是這些新式影院卻再也不是我記憶中的人情味。再後來我成了一個法科生,明白了盜版可恥,然而我還是不由自主地懷念。在我無法克服的偏見裡,九十年代的電影最經典,九十年代的影院最繁華。
21世紀的澳門街頭,還能看到一間老戲院的遺蹟,他們真幸福,不像我的劇院早在一片商品房中分崩離析。
今天的澳門仍然生活著許多葡萄牙人和他們的後裔。馬路對面的中式建築看外觀很難猜到它的用途,它是澳門第一間中文圖書館。因為外形,被稱為八角亭圖書館,這裡有一個公交車站叫八角亭站就是由此得名。八角亭在1927年建成之後最初被用作餐廳和檯球室,二十年後被鼎鼎大名的「澳門王」何賢(澳門幾代實際掌權者和「賭王」的更迭史是什麼劇本都寫不出的精彩,在此不涉及,但強烈推薦瞭解)購入並贈予澳門中華總商會,所以正式名稱實際是澳門中華總商會附設閱書報室,名稱下書「紀念何母鄧 樑太夫人」。關於圖書館本身的價值,網上說是在華人圖書館中難得的適用杜氏圖書分類法的圖書館(太專業不得不一臉懵圈),以及收藏有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各大報紙的合刊。因為當日圖書館並不開放,對於實際狀況無法一探究竟。
澳門的生活節奏真的是慢,基本看不到匆匆趕路的人,也看不到一臉焦慮的急切。
3.3加思欄公園⭐⭐
八角亭圖書館附近有大片粉粉的建築,這裡就是加思欄公園。加思欄是一個很美的名字,實際上其實是S.Francisco的譯名,這個詞的另一個譯名已經出現過許多次——聖方濟各。鑑於這個詞和加思欄實在相差太遠,百度一下了解原因。據百度說,當年方濟各會在此地設立修道院,中國官員與神父溝通遇到語言障礙。官員問神父此地的名稱,神父以音譯告訴他「法欄思加」,在書寫時則將「法」字略去,寫成「欄思加」。因中西方橫向書寫方向相反,官員就誤以為此地名為「加思欄」。因為是度孃的科普,真實性無法保證,不過確實是一個有趣的故事。
這個修道院現在已經找不到了,拆除之後這裡變成了加思欄兵營,並將目前開放的這部分改造成了加思欄公園。
加思欄公園現在也成為了市民們閒庭信步的休閒場所。其中這座圓形建築滿足了我們所有的少女心,像童話裡小公主住的小城堡。這裡的前身是歐戰紀念館,紀念葡萄牙在一戰當中陣亡的士兵。國內對一戰歷史的科普並不多(估計是因為和我們沒有關係),實際上一戰對歐洲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推薦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看看只存在於一戰之前的「黃金年代」,看看那場最後的古典戰爭,除了歷史書上「帝國主義之間非正義的戰爭」,可能會看到更多的東西。
這裡現在是澳門傷殘人士協會會址。在內地這樣佔地小的圓形建築並不多,我總想看看內部構造是怎樣的,然而遇到的建築都不開放,些許遺憾。
澳門有很多便民親子游樂設施,而且維護狀況都很好,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年輕家長在一旁陪伴和交流,可以作為和諧社會宣傳畫。
4.東線
4.1聖母雪地殿聖堂與東望洋燈塔⭐⭐⭐⭐⭐
來到東望洋山,是最後一天的清晨,天氣預報了三天的雨水,終於在這個早上灑落在澳門的土地上。在八角亭公交站候車,雨勢漸漸加大,越來越密集的雨滴在地上泛起一圈圈漣漪,對於東望洋山之行充滿了擔憂。不過事實再次驗證了我旅行運爆棚,公交車來到東望洋山腳下,雨停了。
同樣是地勢高低錯落的城市,澳門並不像重慶那樣熱衷於樓梯,所有的道路都是以坡道過渡,即使是「登山」,實際上也不過是在走一段稍顯陡峭的上坡路。
來到東望洋山的中部,晨練的老人很多。當天行程很緊湊,為了節省體力,我們想尋找網上說的纜車,遍尋不到。遠遠地就聽到後邊有老大爺在吆喝,以為他遇到了老朋友,往前走了兩步,我才意識到他是在叫我們。原來大爺看到我們揹著相機猜到我們是來看燈塔的,主動要來給我們指路。蹩腳的普通話說得大爺很心急,我跟他說我聽得懂廣東話,只是「識聽不識講」,大爺瞬間像解決了難題鬆了一口氣,三言兩語給我們指示了正確方向。同時到澳門親子游的同事啃包子的地鼠(這真的是她自己起的名字),在澳門經歷了被坑、不友好、被拒載,留下了很不好的記憶。所以我格外珍惜這樣的善意,善良不是必然,而是我遇到的這些可愛的人們的高貴選擇。
沒有纜車,也不過走了不到十分鐘就來到了目的地——東望洋燈塔在眼前靜靜地等待著我們。
登頂東望洋山,首先會進入一間屋子,掛著10個巨型的鐵器。在這裡我們又遇到了一位可愛的警衛老大爺,笑著向我們問好,給我們介紹這裡的故事。離開的時候我們想找他合照留念,可是他大概工作去了,沒找到人。請等著我下次再去補上和您的合照。說回這些鐵器,是國際通用的颱風等級標誌。東望洋山頂至今仍然通過懸掛這些標誌提醒市民們颱風的情況。前一陣,強風球過境,把懸掛的設施吹倒了,我們去的時候還未修好。
來到平臺上,有一個大錨,大航海時代的記憶烙印在城市的各個角落。
燈塔,希望的象徵,充滿浪漫主義意象。沒有波光粼粼的海面,沒有懸崖海岸,只是站在市中心一座小山的平臺上,但是當我望著燈塔,確有走到世界盡頭的感慨。電視劇片頭,東望洋燈塔作為背景長時間出現,照明燈每閃過一次,映照出一對心意相通的角色。比起希望,對於遠航的水手,燈塔最動人的意義估計還是照亮歸家的路。祝願每個人心理都有一座燈塔,無論對於感情、事業、人生理想,都有一盞明燈引領達至歸宿。
身前歷史身後繁華,東望洋山GET到的澳門市景。新葡京的金碧輝煌與前方爛尾樓的空洞荒涼對比鮮明。
與燈塔相伴而立的建築就是聖母雪地殿聖堂。澳門自然沒有雪,教堂的名字來源於羅馬的聖母雪地殿。相傳公元352年夏天,聖母夢示羅馬貴族若望,要在尼斯奎林山有積雪的地方建造聖堂。最後建成的教堂就叫聖母雪地殿。
澳門的聖母雪地殿聖堂,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小的長方形屋子。走進去別有洞天。用中國繪畫技巧描繪的聖經故事,雖然壁畫已經殘缺不全,但是如此中西融會貫通的藝術表現形式真是讓人印象深刻。整個聖殿雖然建於山頂,但是除了祭壇兩側的窗戶和入口處的天窗,沒有其他的光線來源,倒是有些建立在地下的錯覺,尤其是祭衣房。這個看起來又中國又西歐,又凱爾特又中亞的教堂,是我們這一趟最喜歡的地方。這裡沒有遊人如織,沒有嬉笑喧譁,只有滿屋殘破的壁畫,似有無數說話,等著我們去聽懂。為了保護文物,聖殿裡不能拍照,上圖是從網上找到的圖片,可以一窺壁畫真顏。如果有機會,推薦去親眼看一看,只有站在那樣的環境中,才能真正體會那份特別。
人生當中第一次看到燈塔,就是中國海岸第一座現代燈塔,何其珍貴。可惜的是不能上去看看,第一次登上燈塔,又會在何時何地實現呢,我期待著那一天。
雪一樣的白色,冬日暖陽一樣的淡黃色,當日雨後的陣陣大風,果真有些「雪地」的氛圍。
半個世紀之前抗擊荷蘭進攻的重要防禦工事,打卡澳門各大炮臺的茄萌萌。
東望洋山或許是唯二真正能用「依依不捨」來描述的地方。下山的路,路過澳門居民的各種日常生活。
黑色的計程車看著很帥氣。只能容納一車單向通行的小巷蘊含的是這個城市強烈的規則意識,路旁停放的車輛哪怕有一輛違規都會造成交通的阻滯。
4.2瘋堂斜巷⭐⭐⭐
東望洋山一路向下,來到地勢低緩的地帶,離「文青最愛」的瘋堂斜巷就不遠了。時間回到人人對麻風病聞風喪膽的年代,前文提到的賈耐勞主教和他創立的仁慈堂,在這一帶建立了救助麻風病人的病院,封閉式治療管理。為了讓病人們內心有所寄託和希望,又在這裡建立了一間叫「望德堂」的教堂。當人面對死亡的恐懼,會以極端的方式與威脅劃清界限,似乎通過貶低弱勢群體便能夠免於災難。「瘋堂」其實是對望德堂代表的病患的貶低和排斥,和唐吉柯德式「瘋癲」的文藝和浪漫主義沒有任何的關係。
麻風病院早已搬走,瘋堂斜巷留下一派南歐風情,據說馬賽克地板的石材都是從葡萄牙運過來的。
走過的是一條路,也是一段人去樓空的記憶。
這裡遊客不多,容易拍出有感覺的照片,的確是很適合文青了。
低成本COS《君の名は》。附近有婆仔屋(前身為仁慈堂辦的女性養老院)還有瘋堂斜巷十號,都是藝術場所。有時間不妨逛一逛。
4.3聖味基墳場⭐⭐⭐
在瘋堂斜巷,遠遠望到有一群薄荷綠建築的輪廓,小清新得像一個公園。走近了才知道是一個墓地。
墳場內有一間聖彌額爾小堂。哥特式建築風格,供奉的是天使長聖味基(估計你也猜不到原詞是St.Michael……)
想著安眠之地不便打擾,在馬路對面找角度拍了兩張照片。回來看別人寫的遊記,是可以進去參觀的。有些後悔沒有進去感受一下,畢竟在內地這樣的機會並不多。但是有限的視角也看得出一片寧靜祥和,墓碑各不相同,或許與主人生前的經歷有關,又或許只是體現著主人的喜好和特色。
一牆之隔,現世安穩。
5.北線
5.1戀愛巷⭐⭐⭐
大三巴牌坊下的戀愛巷,全長不過50m。西方建築外觀+少女心爆表的配色+充滿浪漫色彩的名字,戀愛巷成了一個標準的網紅景點。
所謂「世界上最浪漫的地方」,跟瘋堂斜巷「最美麗巷道」的定語一樣,一股宣傳軟文的廣告感,聽聽就好不必當真。遊人繁多的時候,小小的巷子每一個角落都擠滿自拍或拍照的人,實在和浪漫沾不上什麼邊。只有在清晨或晚上的片刻靜謐,才襯得起「柔情」「激情」這個名稱(街道葡文名原意)。如果你看過《心動》,回憶一下年少的金城武和梁詠琪在後巷擁吻的影子,將背景替換成戀愛巷,昏黃路燈、粉色的牆壁,接受作為背景的大三巴牌坊的祝福。如此情境,大抵才能稱為「世界上最浪漫」吧。
布達佩斯大飯店同款粉色。既然來了,擺拍留影這種俗事難免還是要做的。
一整個旅程都在被茄萌萌嫌棄拍照姿勢僵硬,而且各種給我示範。對於這信手拈來什麼場景都能收放自如的本事我也是佩服。可是臣妾就是做不到啊!我已經放棄自己了,老師您就多容忍吧……
5.2聖安多尼堂(花王堂)⭐⭐⭐
戀愛巷以北的景點集中在白鴿巢公園一帶。
澳門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電動車,爬坡好幫手。停放得如此整齊,很有秩序意識了,強迫症一本滿足。
聖安多尼堂,澳門的三大古老教堂之一,初建於1560年,供奉婚姻主保和失物主保聖安多尼聖師——一位博學多才、道德卓越的聖人。
教堂又名花王堂,在非教徒看來,如此「仲夏夜之夢」的名稱與教堂沉穩厚重的外觀似乎並不相稱。其實是因為以往葡人的婚禮多在此舉行。以新娘手中的捧花為象徵,聖安多尼堂才稱花王堂。
教堂內部基調樸素莊嚴,祭壇以燈光凸顯耶穌受難像的神聖。從規模來看在澳門算是一個比較大的教堂。我們到達的時候已經臨近關閉時間,只來得及匆匆看一眼。
關於聖安多尼聖蹟傳說太多了,包括分身、神力、驅魔等等等等。就說其中一個:相傳曾有一位施主,目睹了聖嬰顯靈在聖安多尼的懷裡,並用手撫摸他的臉頰,安多尼本人也是神采奕奕、充滿愉悅。這就是聖安多尼的塑像或畫像經常抱著一個孩子(請看教堂頂部)的原因。
教堂嵌於居民樓和公園當中,這一帶現在被稱為聖安多尼堂區。澳門還有風順堂區、望德堂區、花地瑪堂區……一目瞭然,都是以教堂形成的區域劃分。由教區到社群,即使社會生活模式改變,教堂不再是公共生活的中心,宗教的影響也已經隨著時間嵌入今天的澳門。
5.3東方基金會⭐⭐⭐
白鴿巢公園的一個角落,以白色為主色調、紅梅色走邊的西式大門(實際上並不大),東方基金會的辦事處給人以淡雅的印象。現在看來普普通通的小小庭院,曾經是赫赫有名的東印度公司本部。
除了西班牙式臺階算是氣派,這一層「平房」實在是無法與歷史書上的東印度公司聯絡起來。實際上,這個建築最早的確是私人宅邸,而且主人還喜歡養鴿子。想像一下鴿子滿天飛的畫面,恐鳥症患者感受到了發自內心的陰寒。還好像我這樣的恐鳥症患者在澳門似乎不多,大家稱這一帶為「白鴿巢公園」「白鴿巢前地」,帶著讚美的意味。在經歷過作為澳門第一個花園別墅的風光之後,這裡才出租給東印度公司。當時是一幢二層建築,現今看不到的上層建築毀於颱風災害。
雖然建築本身是一個「古董」,但是東方基金會並不是一個「歷史遺蹟」。東方基金會成立於1986年,面向亞洲地區推動對葡萄牙歷史和文化的研究,總部在里斯本,這裡只是駐澳門的辦事處,主要參與東方葡萄牙學會和澳門葡文學校的管理事務。有點葡萄牙人在澳老鄉會的意思。室內的主體部分現在已經改成展室,當天展出了學生的繪畫作品,看起來是不同的孩子對同一個物件作畫成果的展示。學生們的作品基本都偏抽象風格,繪畫模特們看到自己五官被以各種形式進行顛倒扭曲,一定會會心一笑吧。展區不能拍照,隔著玻璃拍一張非開放區域,看看當年東印度公司的辦公環境。
5.4馬禮遜小禮拜堂⭐⭐⭐⭐⭐
東方基金會旁有一個沒有標識的入口,走進去是一個人生在寂靜中綻放的故事。
馬禮遜教堂和它的入口一樣,沒有絲毫招搖。澳門遍佈各種建築風格的教堂,除了東望洋山上的聖母雪地殿聖堂,只有馬禮遜教堂以如此樸素純粹擊中我心。介紹說教堂屬於羅馬風格,在不懂建築知識的我看來,它讓人聯想到寧靜的西歐鄉村風光。教堂通體白色,由石頭鑄成,大約不會像澳門的其他眾多教堂一樣遭受烈火的洗禮。造型簡約,沒有多餘矯飾。
這個標誌是什麼意思呢?若是您瞭解,請留言告訴我。
教堂內部和外觀一樣淳樸。抬頭還能看到年代久遠的屋樑,雖然有空調,卻還是保留了老式吊扇這種「出土文物」。祭壇更是極致簡約,背景除了花窗之外別無其他裝飾,百合花的清新與雅緻的氛圍相得益彰。
教堂的簡樸與基督教新教教堂風格息息相關。關於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的糾葛可以寫一本書,在此就不涉及了。馬禮遜教堂是一座新教教堂,此前介紹的其他教堂基本都是天主教教堂,至於東正教教堂在澳門沒有遇到過,不知道有沒有。概括來說,天主教教堂外觀最為華麗,所謂巴洛克風格、哥特風格這類聽起來就很高大上的詞語都是用來形容天主教教堂的。東正教教堂也十分好認,典型標誌就是「洋蔥頭」形狀的建築(請聯想一下俄羅斯或者哈爾濱的教堂),而且宗教儀式感最為嚴格。剩下的新教教堂則是最為樸實簡約。還有一點,新教不相信聖母瑪利亞,教堂裡不會出現聖母標誌或者聖母像。這些都與新教的教義有關,這個可以寫成另一本書,也不多說了。
這面彩繪玻璃,代表這個「平平無奇」的小教堂之傳奇。一切都源於一位名為羅伯特·馬禮遜的新教傳教士。馬禮遜出生於英國,那是一個新教佔主流的國家。馬禮遜年輕時也經歷了年少輕狂惹事生非後信教重生的橋段。但是當他信教之後,真正將「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句話演繹到極致。他是第一位到達中國傳教的新教傳教士,因為內地的封閉政策,他只能來到澳門居住。然而在澳門的日子對他來說也並不好過。在這個天主教已經站穩腳跟的社會,新教的公然傳播是不被允許的。一方面是龐大的國家機器和宗教團體,一方面是個人的勢單力薄。日劇《小巨人》中有一句臺詞大意是,敢於站在組織這個巨大怪物對立面的你,是一個小巨人。馬禮遜正是這樣一個小巨人,以內心巨大的勇氣和最堅韌的意志,在傳播信仰這條孤獨而艱難的道路上走完一生。為了實現傳教目的,學會了語言、學會了印刷術、翻譯了聖經的第一個中文譯本、編寫第一部中英文字典《華英字典》、開辦中國第一所洋學堂英華書院……然而這些後來人給他蓋棺定論的「豐功偉績」在當時卻都是不可對他人語的「地下工作」。為了能夠更方便地傳教,他甚至以在東印度公司任職作為掩護,當起了「無間道」,日子過得如屢薄冰。沒有鮮花相送,沒有榮譽相隨,只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挑燈夜戰式的辛勤工作。但是我想他一定是幸福的,當他以行動兌現著內心的承諾,當他在落日餘暉中的亞婆井前地為中國第一個基督教新教徒完成洗禮,當他看到致力一生的中西方文化交流點點推進。25歲到52歲的人生轉瞬即逝,他和第一任夫人、兒子長眠在教堂後的墓地裡,留在這個他默默耕耘了一生的地方。
這間小教堂就是為了紀念馬禮遜而建。彩繪玻璃描繪著一本聖經,上書「太初有道」,基督教聖經開篇語。這是馬禮遜這位「聖經中文翻譯第一人」留給這個世界永不磨滅的印記。當日小心栽種庇護的種子已經開出最美麗的花,如果真有靈魂,他應該對此感到欣慰。
教堂還有兩塊紀念碑。這一塊紀念的是英國人亨利·戴維斯·馬格森,在中國居住了23年之後,在返回歐洲的前期,因沉船溺死於日本橫濱。
牆壁上掛有馬禮遜先生的照片。
整個教堂只擺放著十張藤製座椅,質樸的美感。
這一塊紀念碑屬於詹姆士·安迪考特,在澳門生活多年,最終病逝並安葬於香港跑馬地。他的兩個兒子則安葬於教堂後的墓園。這是一位私德與公義兼備的先生。
教堂雖小,卻充滿陽光和生機,與所紀念的故事一樣,即使到了結尾,也保留著欣欣向榮的希望。
離開的時候墓園已經關閉,沒有機會看看馬禮遜先生的墓碑,但是他的故事與這裡的超凡脫俗已經印刻在我的記憶中。
綠茵片片,陣陣鳥啼,白鴿巢再無白鴿,仍是澳門最美麗的公園之一。
夕陽西下,不緊不慢歸家的人們,背影帶著舊時代的從容和講究。
二、氹仔島——以荷為界的葡韻和紙醉金迷
氹仔島,與澳門半島間通過兩座大橋相連的離島。在遙遠的年代,當葡人駕船靠近內港,目之所及,以東望洋燈塔為制高點到媽閣廟,各具特色的西式教堂、西式辦公建築與住宅、西式劇院……粒粒明珠在澳門半島上一字排開,這是他們在東方構造的歐洲城市標本。而當時的氹仔卻與這樣的風景無關,除了孤單的嘉謨聖母堂以及旁邊的幾幢歐式住宅,這裡只是以炮竹和火柴為經濟支柱的「鄉村氹仔」。
歷史不斷向前,機遇隨之降臨,我們乘車經過大橋看到的氹仔島已經是一個高檔酒店林立的「資本之都」,威尼斯人、巴黎人、永利皇宮、新濠影匯……這些為人們所熟知的「金光閃閃」(字面意思)的名字之本體都位於氹仔島(葡京與新葡京除外)。從歷史的繁華到現實的繁華,中間是一座橋的距離。
1.路氹歷史館⭐⭐⭐
來到氹仔的第一站,誤打誤撞找到這幢薄荷綠的雙層建築,在老樹的掩映下,彷彿美國老電影裡的背景。這裡曾經是氹仔新公署,後來成為海島市政廳,現在則是路氹歷史館。
雖然空間有限,當站在這座20世紀新古典風格建築的臺階前,仰望羅馬式三角形楣飾,卻能感受到雄偉和威嚴,無怪乎舊時居民們把這裡稱為「衙門」。
顧名思義,這裡是介紹氹仔島(舊稱龍環)與路環島歷史的小型博物館。畢竟在歷史上是不太發達的離島,館藏並不算豐富,比較有特色的是對當地炮竹業興衰史的梳理、當地宗教狀況的介紹、作為海島的一些生物和化石的展示,還有就是一樓全玻璃地板下的前代建築物遺蹟。
建築分兩層,二層曾經作為長官的辦公室、會客室、會議室等,現在仍有一個區域儲存了海島市政廳會議室的格局。總體上來說,建築物本身比展品更有意思,但是遊客十分罕見,所以參觀體驗很好。
2.官也街⭐⭐⭐⭐
雖然不是澳門美食打卡之旅,但是大名鼎鼎的官也街還是要來的。與不遠處的路氹歷史館的門可羅雀相比,這裡估計是除了賭場以外整個氹仔島最熱鬧的地方了。
各種小吃和特產,隨意感受一下。因為對榴槤實在無愛,莫義記PASS。對澳門的豬扒包也沒有留下特別美好的印象,大利來記PASS。不打算在這裡帶特產,以鉅記為代表的一眾餅家PASS。前兩天吃完的葡國菜覺得有點膩,短時間不想再吃,葡國菜PASS。莫非整條官也街找不到一家醫肚的餐館?內心無奈。
由街尾到街頭,想吃的東西沒找到,找到了網紅塗鴉樓。
看似普通的亭子,實際上也是一個有歷史的「景觀」。中式屋頂+羅馬柱,攤販們就在亭子裡形成一排排的攤檔,過去是氹仔有名的集市——嘉謨墟。在路氹歷史館裡還有亭子的模型。
也是在這裡,我們終於找到了午餐的選擇。興記咖啡室——雖然只是搜尋大眾點評偶然找到的選項,東西卻出乎意料的美味。
典型的港式茶餐廳,撲面而來的歷史感。終於吃上心心念唸的牛尾通粉,還有提神殺器凍奶茶,分量足、滋味地道、價格公道,值得推薦。
和七十年代風格店面相稱,工作人員都是阿姨大叔,爽朗熱情,還可以聊天拉家常。這裡對我來說算是一家大隱隱於市的美食,下次再來應該還是會來回味。
3.嘉謨聖母堂⭐⭐
茄萌萌的茶足粉飽迷糊遁·多重影分身之術!
氹仔島的核心景區包括嘉謨聖母堂、龍環葡韻以及附近的歐陸花園。這裡的臺階通往嘉謨聖母堂。
有點暗黑氣質的塗鴉和周圍的環境反差挺大。
嘉謨聖母堂是氹仔唯一的天主教堂,也是為了方便生活在這個離島上的教徒開展宗教生活建立的。黃色牆面白色走線,整體風格簡樸莊重。外觀是三層建築,實際上最高層是鐘塔,目測規模在澳門算是比較大的教堂。當日教堂不開放,只能繞著外圍走一走。
教堂正門前地面以石頭拼出的1885.9.15,應該是教堂落成的日期,但是現在的教堂是在1985年重修之後形成的規模。
沿著教堂的側面走,可以看到後院,院中有聖母像。嘉謨聖母的傳說起源於巴勒斯坦。相傳1251年7月16日一名叫Simon Stock的隱修者在神視中見到聖母給他一塊聖衣。於是一眾隱修者們在巴勒斯坦嘉謨山創立了嘉謨修會,推廣聖母聖衣。此後7月16日被納入羅馬禮儀年曆,稱為嘉謨聖母紀念日,用以追溯來自山(天主顯靈的標記)的以色列信仰歷史淵源。
茄萌萌認為西歐人很懂生活情調,路燈下掛一個花籃,生活中的美。
4.龍環葡韻⭐⭐⭐⭐
龍環葡韻其實指的是包括葡式住宅、嘉謨聖母堂、公園一帶,這裡也是「嘉謨堂區」的核心,是葡人在氹仔生活的畫卷。今天說起龍環葡韻,更多的則是指五座並排而建的葡式住宅遺址。
五幢洋房設計各異但風格統一,曾經是高階官員的府邸,經過修繕目前成為在澳土生葡人住宅的模型向公眾開放。五幢洋房分別為:生活館(保留土生葡人住宅格局)、匯藝廊(不定期舉辦展覽)、創薈館(澳門主題文創用品店)、風貌館(土生葡人及路氹地區的專題展覽)、迎賓館(接待外賓和舉辦活動)。
最有意思的當屬生活館,小小的兩層建築,讓我們窺視了當年在澳葡人的生活場景。土生葡人指的是葡萄牙人與華人、馬來人、菲律賓人、印度人通婚後形成的族群。與來自南亞的葡人、生於本土的華人均不同,又帶著兩個民族的烙印,堅持著西方宗教信仰,又融合著東方生活習慣。
生活館上下兩層重現了一個土生葡人的家庭。一層有客廳、飯廳、書房和廚房。中式的傢俱、西式的裝潢,兼具深沉的氣度與色彩的跳躍。尤其喜愛餐廳,氣氛溫馨明快,可以想像女主人對自己家庭、生活的精緻經營。二層是客廳、臥室、浴室。印象最深刻的是兩間臥室,宗教信仰滲透入生活最隱私的部分。
龍環葡韻能成為一個網紅景點,除了因為景點本身,還因為這裡實在是一個小清新擺拍聖地。當天還遇到本地居民過來拍婚紗照。
大多數遊客都會擠在生活館、匯藝廊拍照,其實可以往後走一走,尤其是迎賓館,除了外事活動基本不開放,遊人也不會走到這邊來。在這裡可以隨心所欲地咔嚓咔嚓咔嚓。
洋樓前是溼地生態觀賞區,時節合適的話能夠看到滿塘荷色,高階官員們的居住環境真真完美。荷塘這邊,仍然縈繞著葡韻古香;荷塘那邊,高階酒店、住宅區拔地而起。荷塘成為一道幻象,未來的興旺與昔日的繁華隔岸相望。
離開了龍環葡韻的氹仔,也儲存著廣大本土華人的記憶。曾經引以為傲的炮竹業仍然可覓蹤跡。
5.威尼斯人酒店⭐⭐⭐
本來此行完全不想進賭場,不過茄萌萌秉承著國人「來都來了「的優良傳統提出起碼要見識一下,所以我們到浮誇到閃瞎人眼(又是字面意思)的澳門威尼斯人來走馬觀花一番。我一直不同意《古惑仔》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誘因這種受到很多人認同的觀點。畢竟我一個看《大時代》長大的孩子記住了不碰股票的教誨,看全了《賭神》系列也只記得遠離賭博。鑑於我對賭博的抗拒心理,在賭場裡快速走了一圈(估計不到十分鐘),直接轉戰購物中心。
購物中心最著名的就是這條人工「河道」了。如果坐船的話,水手的確都會唱歌(這位唱的是She),但是電視宣傳片裡所有人合唱的場景是沒有的。
水手們都非常敬業,在唱歌划船的同時,只要捕捉到「岸上」的鏡頭都會大方微笑比心。雖然是流水線類工作內容,但是看到還是會開心,這時不要忘記回一個大大的笑容哦。
「河底」都是硬幣,看來遇水扔硬幣(大概率附帶許願行為)是所有文化共通的行為衝動。
澳門的紙醉金迷,就此別過。
三、路環島——屬於過去的十月初五
告別氹仔,向更南的方向行進,公交車上的視野從巨型高階酒店慢慢過度到一片植物的綠色。從奢靡到鄉野,多多少少可以體會古時官員被放逐時的心境。公交車最終停靠在路環島市中心,說是市中心,卻完全沒有城市的感覺,幾分臺灣小清新電影的格調,時間也慢下來,聽得到陽光的聲音。
公交車站附近的網紅咖啡屋。說是網紅卻很少顧客,和它所在的路環島一樣,澳門人口密度高這個特點似乎與這裡無關。如果你只是想要一個休閒的假日,請不要錯過路環島。
1.十月初五馬路⭐⭐⭐
從公交站向海邊方向走,不過兩三分鐘就找到了十月初五馬路。澳門之行到過最遠的地方,離記憶最近的地方。
比起十月初五日街,十月初五馬路才是《十月初五的月光》這個故事的象徵。「不知是澳門陪著我們大,還是我們陪著澳門老」,初哥哥曾經這樣感嘆。守舊的澳門,與繁華無關的澳門,安靜的澳門,溫情脈脈的澳門,所有這些帶著溫度的印象,只有在路環這個被髮展遺忘的離島才得以兌現。
故事當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是一個叫全海景的大叔,為了追求永遠得不到迴應的愛,從一代大亨淪落到家財散盡。但是他卻不是一個苦情角色,追求而不強求,愛對方就是愛她的一切,努力過也是不枉此生,這樣的氣魄和豁達是很多人終其一生也無法擁有的智慧。當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沒有自怨自艾,帶著初哥哥坐著三輪車遊澳門,寵辱不驚地細數著自己一輩子的高峰與低谷。他們一定也曾經路過十月初五馬路,像當天的我一樣。最極致的愛一定不是自以為是的犧牲——謝謝這個角色教會我的道理。
安靜的十月初五馬路,難得聽到遊客的喧鬧,只有陣陣水聲陪伴滿眼彩色的民居。
2.路環聖方濟各聖堂⭐⭐⭐⭐
路環島最美麗的教堂面朝大海。
環聖方濟各堂前有一座小小的紀念碑。海盜對於生活在內陸的人民來說就像只存在於電影中的傑克船長。而對於路環島來說確是一段並不愉快的歷史。澳門半島作為東西方貿易交匯處風生水起、氹仔炮竹業自主發展的時代,路環島還是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經常出沒此處的人類除了獵人大概就是海盜了吧。1910年,葡軍與海盜在路環發生了戰爭,並且最終將海盜趕出路環島。我們眼前的這座路環打海盜紀念碑就是為了紀念這次勝利而建。
這裡最開始是一座由嘉諾撒女修會管理的育嬰院。為了紀念聖方濟各·沙勿略,在1928年改建成今天的巴洛克風格建築。同為巴洛克風格,與聖若瑟修院聖堂的莊嚴不同,聖方濟各堂輕快明媚,非常「路環風」的可愛。可愛到據說《游龍戲鳳》和韓劇《宮》都在此取景(兩部都沒看過)。
教堂內部也是非常簡約,陽光帶著教堂外觀色彩的折射,帶來清新明快的氣氛。這是一個讓人聯想到「幸福」的教堂。
這裡曾經安放有聖方濟各的肱骨以及聖保祿教堂火災後日本和越南死難者的骸骨,現在已經分別移往聖若瑟修院聖堂以及大三巴的納骨堂。不過停留在這裡的時光,這些英靈一定都得到了安寧。
不要忘了到教堂的側室看一看,這裡有以國畫形式表現的聖母像,還有一位韓國籍聖人的塑像,如果沒記錯的話是第一位殉道的韓國司鐸金大建。他曾經在澳門修讀神哲學,在白鴿巢公園還能找到一尊聖金大建像。
聖方濟各堂經典配色很適合拍照,但是當天熱到汗流浹背也沒什麼心機好好擺拍,標準遊客照權當留念。
3.圖書館⭐⭐
聖方濟各堂再往前走,黃色的單層葡式建築是路環圖書館,這裡曾經是一所學校。在澳門走街串巷的兩三天,看到不少圖書館,相當於咱們內地城市每個行政區都有自己的圖書館,而且館藏各有側重,建築也各具特色。倡導民智提升的社會總是讓人羨慕。
此行最後一張合照,特別鳴謝茄萌萌全程忍受我的「擺佈」,不厭其煩地找角度。
4.安德魯花園咖啡⭐⭐⭐⭐
到路環島還有一項「保留節目」,一定要嘗試安德魯蛋撻。澳門的葡國蛋撻舉世聞名,實際上「葡國血統」並不純正,而是一名叫安德魯的英國人帶到澳門的改良版本。不過也許正因為這份改良才成全了今天的極致美味。安德魯在澳門與華人女士瑪嘉烈成婚,並且與她分享了蛋撻的配方。但是好景不長,這間「夫妻店」隨著二人的婚姻結束而拆夥,形成了今天安德魯蛋撻VS瑪嘉烈蛋撻的格局。對了,還有一個後續,瑪嘉烈蛋撻把配方賣給了KFC,所以我們現在在KFC就可以吃到其變種。瑪嘉烈蛋撻在我們住的酒店附近就有一家,安德魯蛋撻似乎門店比較少,我們索性直接到它的「老家」路環島來品嚐。
天空突然出現下雨徵兆,我們便沒有選擇老店,來到安德魯花園咖啡舒舒服服地坐著。
服務員是一位華人小姐姐,不知是工作規定還是什麼原因說的是英文(看其他遊記,有遊客說一些餐廳服務員即使會中文也故意說英文),所以我們也用英文點餐。不過無論如何,服務態度還是專業的。
不知如何形容的好吃,外酥裡嫩什麼的自不必說,可貴的是香脆又不膩味。不知是不是心理因素影響,我倆都覺得比瑪嘉烈蛋撻好吃。
一口氣解決兩個葡撻也不覺得膩,強烈推薦。
吃完葡撻,天空又轉晴,經茄萌萌要求放棄黑沙灘的行程轉戰威尼斯人酒店,於是時間變得寬裕起來,可以在路環市區漫無目的地壓馬路。色彩繽紛的民居,卻是大多關著門。看得出來年輕人們大多已經離開,留下中年人和老年人與這片清幽之地慢慢老去。
一路向前,看到最大的商鋪英利魚欄,門口掛著一排排鹹魚,擺著品種豐富的海產品。這是一間經營五十餘年的商鋪,在澳門漁業興盛的年代生意非常紅火,也隨著碼頭的衰落而沉浮。現在來路環島的遊客也不多,生意主要來源於以前積累下來的內地、臺灣等地的熟客。
色彩與漁村的碰撞。人總是矛盾體,希望看到這裡保持原生狀態,又不希望這裡在寂靜中凋零。
路環碼頭,曾經到達路環的必經門戶,今天也基本失去了功用。
祖國的內陸就在對岸,但是站在這裡有種錯覺,我們從澳門的繁花似錦出發,最終來到了世界的盡頭。
寫在結束之後
茄萌萌:
從前,澳門於我大概就是紙醉金迷吧!不過,由閨蜜規劃的這場旅行讓我尋到了屬於這座城市浮華背後的樸實。我們像兩個探祕者般走街串巷去尋找澳門的點滴印跡~~古老的市政廳,博物館,圖書館,劇院,還有大戶的大屋。但更多的是教堂和修道院。閨蜜稱這次旅行像宗教尋根之旅,而對我卻更像一次建築博覽。雖然視角不同,但是不妨礙我們並肩而行,分食共享,然後一起融入這裡的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人是一座城的魂,三天裡我一點點體味著,體味著這座城的慾望和誘惑,體味著這裡小老百姓內心的安寧與平和。這裡是風雲變化的澳門,這裡也是當年純樸的小漁村。好像時光不管怎麼變,在這裡也能找回當初的自己,只要你一回首就能看到熟悉的面孔在街頭朝你招手,然後你會滿懷笑意的向她奔去。好吧,那只是閨蜜在攆我快走呢,哈哈!走了!
我:
「寧願沒擁抱共你可到老」,最開始產生四月去澳門的想法是在春節期間,當時我以為這只是一個緬懷他人遺憾故事的旅程。想不到當我真正踏上澳門的土地,也成了這個遺憾當中的一部分,反倒是和這個帶著些微「落寞」質感的城市格外契合。相熟的師妹說,當人的思維囿於困境,到宗教中去尋找解決之法是自然而然的選擇。這趟澳門遊走於眾多教堂,除了因為此地本身風物的特徵,也有借鑑面對困難的勇氣之目的。雖然沒有宗教信仰,但是我並不認為信教是避世之舉,反而從中看到了令人尊敬的努力生活的態度。所以對我來說,以「教堂一日遊」為核心的旅途從各方面看來都是有所裨益的。在寫這篇遊記的過程中,總是聯想到上一篇日本的遊記。不過半年時間,其間各種際遇卻是我從沒有想到的。旅行雖然不能讓人永遠保持中二少女元氣滿滿的姿態,但是也能教會你如何在哀而不傷、頹而不喪中從容走下去。我想,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雁過留聲,水過無痕。最後的最後,念君如初,祝君安好。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