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臺灣/遇見你,會有怎樣的對白?

第一次寫遊記,心裡始終有些忐忑和不安。

沒有滿屏的青春飛揚和饕餮大餐,也沒有攝影大神的大片風光,只有手機鏡頭裡的「老實素顏」和全職主婦的絮絮叨叨。

不知不覺我已經到了不敢坐紅眼航班,不敢體驗冒險刺激,不敢吃辣……什麼都畏懼的年齡,生活於我理所應當習以為常。

可越是這樣,那顆嚮往山外青山樓外樓的心卻從未消停過!

我知道我想要一個豁口,一個假裝溜娃品味課本日月潭的「藉口」,一個衝出一地雞毛的出口,一個逃離一成不變的缺口!

沒啟程前,會帶孩子讀《鄉愁》,會告訴他我所知道的有限的臺灣歷史。而他也會孜孜不倦地拿著《中國地理》和我討論去哪些地方,他一邊誦讀著二年級課本里的《日月潭》,一邊滿懷激動無比期待著這趟旅行。

私下裡,我也會憧憬在海的那一邊,會是怎樣的景緻?

也許她是三毛之於齊豫,席慕容之於蔡琴;

也許她是滾滾紅塵中的喃喃自語,抑或是落英繽紛裡夢裡花落知多少;

也許她是靜靜開放的七里香,抑或是傷心太平洋裡晶瑩的淚珠……

機票、證件、行程、酒店,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而所有這一切因為有了好奇和充滿想像,等待的日子也變得熱氣騰騰活色生香起來。

高美溼地的落日

高美溼地,是因為建立了高美海堤後幾十年來累積淤沙所形成一片灘塗溼地。溼地在清水鎮,距離臺中機場約半小時車程,一路上低低矮矮的的房子錯落有致,而極具閩南風情的媽祖廟無一不在彰顯著臺灣與祖國大陸文化的兩地傳承。

走過彎彎曲曲的木質棧道,兩邊是褐色泥灘,泥灘裡時不時跳跳魚來個「百米衝刺」、招潮蟹揮舞著爪子「”橫行霸道」、水鳥旁若無人地覓食散步,大自然的一切靜謐和諧!

日落,不經意的美好!

一向對美景毫無抵抗力的我,總是「沉醉不知歸路」。

特別喜歡亞庇的日落,幾乎是每天,不一定非要在丹榕魯沙灘上。所以對於高美溼地日落我並未報很大期望。

然而就是這份意外,讓我收穫驚喜!

也許是出遊的心境,也許是溼地上的水波漣漪,讓我想起幼時夏日陣雨後赤足鄉間小路上的我!對於我的孩子們來說,他們無法理解我既戰戰兢兢又毫無約束的童年,正如我不理解他們的「王者榮耀」一樣。

棧道盡頭就是人們可以踏入的地方,不得不說,沙子和水真是讓人釋放天性的法寶!孩子們歡愉地嬉戲鬧騰,而我追趕著日落,看夕陽渲染潑灑肆意妄為,直至天空絢爛如雲霞燃燒如火雲。太陽漸漸西沉,天空似美嬌娘戴的薄紗,紅橙紫灰顏色漸變,我想這大概是夕陽真切地給時間和大地留下的痕跡。

從色彩斑斕到一汪碧綠

臺中市區裡的彩虹眷村,用色大膽,對比強烈,色彩斑斕。

不過我更喜歡傳統的淡彩水墨,雖然乾溼濃淡難以把握,而且說到意境我更是參悟不透。可恰恰就是這份深遠玄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含蓄內斂不謀而合。

日月潭,於我,是課本上的存在;於臺灣人,一汪波光瀲灩滋潤著寶島。

湖水碧綠,澆灌出清甜的芭樂和鳳梨,也賦予了臺灣少數民族的溫婉和野性。

隨著遊船的駛過,那一汪碧綠都會搖曳出曼歌一曲,而曲曲折折的心事也會無聲的輾轉起來。

夜晚的日月潭,沒有了白天的喧鬧,多了份夜的清朗。

群山環繞,一波幽靜。

伊達邵碼頭上吹玻璃的匠人,神情專注,醉心於此。

不由得想起自己,窮其過往還在奮力尋找什麼才是最喜歡的,不覺有些失意!

對於不那麼被認可的全職主婦,我偶爾心裡還是有些不甘和自卑。

但好在可以陪伴孩子們成長以及長期以來父母給我的關愛,給了我不少慰籍。魚和熊掌素來不可兼得,估計萬物都抵不過此律。

清境的雨、咩咩綿羊

清境,迎接我的是清淨的雨,透著微涼。

選擇清境,因為咩咩綿羊,溫柔可愛。

清境,清境,恰如其名。盤山而上,綠草如茵,坐擁群山之間,綿羊成群結隊從我們身邊慢條斯理地走過。

孩子的世界,單純美好。動物、沙灘、浮潛、遊樂場……都可以讓他們激動不已。看著他們歡呼雀躍上竄下跳,我想我的嘴角應該是上揚的。

經常有文章羅列帶孩子旅行的種種好處。

而我,只想通過旅行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顆謙卑的種子。

因為見過,不會狂妄自大;更因為見過,不會妄自菲薄。

天地之大,芸芸眾生。

看天之無垠,見地之廣袤,識人之良善,思己之心境。

而後心裡珍藏著愛和勇氣,無畏地走向滾滾紅塵。

巍巍武嶺、藍色花蓮

我總是想,那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能被他們寫得那麼美好,等我去了才發現,別人寫得再好,也不如我親眼見到的好。

群樹成林是美,群巒疊嶂也是美;山路彎彎是美,沉厚悠長也是美。

武嶺,海拔約3000米。地球很神奇,海拔越高,天越湛藍,更能體會群山俊秀挺拔之美。

武嶺,緩緩向我們張開了他雄厚磅礴的臂膀。記得在中國山水畫裡,南北山勢有明顯不同,而在南中國臺灣的一派旖旎裡,武嶺呈現給我們的大氣、雄渾、自成一體,以至於我無時不刻想按暫停鍵以捕捉他的美好和震撼。

橫穿中央山脈,溫度一路升高,陽光也一路炫目。

七星潭不是「潭」,而是一片新月形的海灣,海灘上大大的鵝卵石,黝黑髮亮。

幼時長在洞庭湖平原上,特別嚮往書裡寫的那山和海。

山給我鐵骨錚錚,而海給我俠骨柔情。

不知為何,站在海邊,連心胸都會跟著開闊起來。

大海其實是個你看不透的傢伙。時而寧靜,時而喧囂。溫柔起來像只慵懶的貓咪,狂躁起來像只困在囚籠的鬥獸。

也許大海就是萬千世界裡的你和我,自己也不是會有看不懂自己的時刻嗎?

特別喜歡花蓮的民宿「檜木森林」,整棟房子都是用臺灣最珍貴的檜木做成,房子呈六角形。

見多了高樓大廈,住慣了擁擠的鋼筋森林,現在即使在老家也難以體會到兒時的鄉土氣息,我們的孩子們更是缺少了那份山野的靈氣。而在這棟房子裡,赤腳踏足,我感受到原木傳來的那份積蓄已久的的溫暖和熟悉。

看到這棟房子,總是會讓我想起隈研吾,老的、新的、人工的、自然的,所有一切雜亂無章的混合在一起,這也許是城市的另一種魅力。

醉人石梯坪

昨夜哥哥腹疼,一夜哭鬧,一夜照顧,一夜無眠。

訂好的秀姑巒溪漂流,哥哥只能缺席了。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即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所謂圓滿,便是無法欣賞另一種風景。

記起上學時收到的最喜歡的郵件《尋找缺失的那一角》,那時給我的震撼不亞於驚雷!二十多歲的我只知道一往無前地往前衝,從沒想過的所謂的「單純和堅持」會有這樣的失落。

現在想來只是當時不會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問題了!

所以我們三個就在下游靜靜等待爸爸和其他小夥伴,悠然地看著秀姑巒溪無聲地匯入太平洋,既來則安,事遂起則納。

大夥兒集結趕去石梯坪。

海邊的巨石在海浪和海風侵蝕之下,呈現出令人驚訝的灰白色和波浪形的紋理,恰如一道道石梯。

那些紋理如大樹的年輪,那是歲月的痕跡,又似微風的呢喃,更是鳳凰涅槃後重生的光芒。

岩石上有被風化的形狀各異的大小洞,波浪形紋理又一致往東南方傾斜。極目遠眺,天似穹廬,驚濤駭浪,山間鬱鬱蔥蔥的植物肆無忌憚地生長。而我們這群人,像闖入禁地般獵奇貪念地欣賞這一切,那一道道石梯則幻化成仙風道骨的老者,靜靜講述著他的歲月如歌。

從石梯坪回到花蓮市區,我們走了傳說中的「海線」,美到讓你移不開眼睛,藍到讓你無法呼吸,我隔著車窗手機拍的照片,都讓我一陣陣悸動!

誰讓我最喜歡藍色呢?誰還會一定強調藍非得憂鬱呢?藍也可以純粹、簡單、自然、乾淨、利落、明瞭。

太平洋的海水貌似溫柔卻又暗含內力地拍打著海岸,留下無盡的回聲及浪花一朵朵,我迷失在這片藍色幻境裡,只盼自己是天邊的那朵雲,遠遠深情地凝視這片令我魂牽夢繞的山巒和海面。

藍色花蓮,清新雅緻,滿足多少清新一族隨手一拍的願望;

溫暖花蓮,溫良恭謙,傳承著千年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有序花蓮,秩序井然,夢裡依稀半掩扉,不知夢裡身是客;

花蓮,恰似一朵藍蓮花,不爭不搶,靜佇那裡;不豔不俗,安然開放。

太平洋海邊的風拂過,給我沉睡的安穩。

一路向南——花東縱谷

有人說花蓮是最接近大自然的地方,她不僅僅只有沙灘海水,還有綠意盎然的森林和原野。

嚮往已久的「雲山水」,地方不大,但勝在幽靜迷幻。

在朋友圈裡看過雲山水冬日的照片,美得有種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不真實感。

而我看到的無非是我的夢想:

「鄉間農家,茅舍竹籬,鄰水成村。水邊遍植楊柳,中雜桃李諸芳。「

四周青山依依,河水碧綠柔美。

餵馬、劈柴、仗劍天涯、相忘江湖……

趕路中途來一份池上便當。

池上便當,因為鬆軟可口的池上大米而出名。一盒一百左右的便當,搭配均衡。在南來北往的小站臺上,溫暖了無數旅人飢腸轆轆的心。

一份食物,承載著一份情懷。

而在「食為天」的中華文化裡,一份食物更被賦予了一種靈魂。

書裡總寫的喜出望外的傍晚:

墾丁.白沙灘——那些少年們會有他們自己的奇幻漂流嗎?

寫這篇遊記時哥哥已經10歲了,掐掐他離家的日子也就剩下8年,我和他約定:少爭執,少吵鬧,心平氣和地迎接未來的8年。

未來8年裡也許有孤獨灰色的青春期,也許有前途未知的迷茫,也許有與父母漸行漸遠的背離……縱使我想帶你探索更多的未知,縱使我想幫你抵擋一切迷離,縱使我想讓你懷揣赤子之心……我明白我終有退出的那一天。

惟願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足夠救你自己於荊棘、於水火。

夜晚從白沙灘回來,月明星稀、鳥叫蟲鳴、自然愜意!

所謂旅行,就是遠離日常的瑣碎,卸下自己的負隅頑抗,拋棄一切的力不從心,與大自然來一場真正的天人合一,無關風月、無問西東。

墾丁-山海戀

墾丁,一如迎接我們的熾烈陽光,繽紛、熱烈、明媚。

墾丁,有山野之趣,丘陵田野;有上山下海,古城探索;有海鮮大餐,酒吧夜場……總有一場會適合你。

上午大夥兒化身一條條小魚兒,與後壁湖來一場醉生夢死的浮潛夢。

而我依舊只能當個看客,和妹妹徘徊在臺電展覽館。妹妹只有三歲,出行大都是靠爸爸這移動座駕,所幸展覽館裡有兒童推車,就推著妹妹走走停停吧!

龍磐公園,是一處隆起的珊瑚礁所形成的石灰岩臺地。

一登上海崖,開闊的海面,碧綠的青山,一望無垠。斑駁的石灰岩偶爾會探出頭來,生生告訴我他才是這裡的主宰。褐黃色大地與藍天碧海青山似乎有些格格不入,而那些不知名植物則頑強倔犟地野蠻生長。這看似不和諧的黃土卻因為一道道溝壑和凸起,讓人不由得心生敬畏,這也許就是大自然給我們最原始的感動吧!

鵝鑾鼻燈塔位於臺灣的最南端,為荷蘭人所建。經過歲月的洗禮,依然為遠行的人們指路。

三毛說:「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遙亙千里,其中並無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已過不惑之年的我,做不到不動聲色,更沒有年輕時的灑脫奔放,面對現實雖心有不甘卻又只能卸甲歸降。誠然我希望能有明燈給我指引,卻唏噓之餘只能自己拾掇心情繼續未知之旅。

夜晚帶倆娃去夜探梅花鹿,白天熾烈的陽光讓我們忘了天氣的瞬息萬變。傍晚瓢潑大雨,狂風大作,又一次在臺灣人熱情幫助下登上接我們的車。梅花鹿膽小羞澀,眼睛在夜晚會發出電燈泡一樣的光。大雨過後,涼風習習,一洗白天的炙熱感,聽著海浪的聲音,我們幾個探頭探腦輕輕地,希望不要驚擾了這難得的大自然的寧靜和安詳。

要離開墾丁那日,有風有雨,或許提前知曉了我們的離開,連熱烈的墾丁也要為我們演一場痴纏的送別。

印象裡我是不喜歡雨的,特別是旅途中的雨,她或多或少會沖淡些我的熱忱及帶來些不便。而在文學作品裡,煙雨迷離總會伴隨著悽怨悱惻令人心疼的結局。

墾丁的這場雨啊,措不及防,竟讓我絲絲留戀和傷感起來!

留戀乾淨明亮的天空,思念花蓮夢幻的自然,想念《我在墾丁天氣晴》,掛念甜到咂舌的水果,習慣嗲嗲溫柔的臺灣腔調……

在臺灣的九天裡,初見臺中時的歡愉,跨越中央山脈時的雄壯,對花蓮的念念不忘,看到墾丁時的心潮澎湃……

與其說這篇遊記是與臺灣的對白,不如說是我自己內心的獨白。

我希望通過照片和文字來記錄自己真切走過的瞬間,儘管我的照片無論如何也還原不了當時的「身臨其境」,只盼我寫下的文字能召喚出當時的月亮和滿天星光。

後記

寫完這篇遊記時,已經距離出行十個月了。

作為一個全職媽媽,被人問得最多的是「你一天都幹啥啊?」我……語塞、詞窮、不知作何回答。

的確,對於一個每天時間被細碎分為很多小塊的人來說,要做一件完整的事很難。 比如去趟香港購物都得在中午趕回(中午11點30得接娃回家午餐)。

曾經自嘲自己呆在「斗方小紙,斗方灶臺」的世界裡,可我最怕的是最終我的眼界就禁錮在那斗方天地了,所以我時不時地會跳出這個圈圈,去看看這個讓我驚豔敬仰的世界。

這一年我逼自己做一件事情—寫下這一切。大千世界,雁過留聲,小小蝸牛也會在地上留下深深淺淺的印跡,而我呢?我想在我旅行途中,走馬觀花也好,不會修圖也罷,真情記錄就是我對時間和成長最好的致敬。

而旅行帶給了我們什麼,又改變了我們什麼。

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旅行歸來,回到自己的日常,小到一日三餐,大到孩子教育,該來的問題他依舊會來,該面對的依舊只能去面對。但我知道那些焦慮和不開心都會冬去春來,而旅行中的點滴將會把我們的人生征途點綴得花香瀰漫、鮮活豐盈。

再見,臺灣!再一次見面,我知道我還會來!你還欠我臺北故宮夢,你還欠我忠孝東路走九遍,你還欠我《千與千尋》的九份,你還欠我高高昂起的女王頭……

期待下一次的遇見,那一定是又一場美麗的意外。

TIPS

一、兩個證件一簽註:
1、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簽註(公安局出入境辦理)
可以在出發前半年內辦理,通行證與簽註一起辦理,通行證有效期為5年,簽註我們辦理的為G籤,簽註時間為半年往返一次。
2、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在淘寶上有資質的旅行社辦理,一般在出行前三個月內辦理,證件旅行社會發郵件給你,然後自行彩打,注意有條碼的地方不能摺疊。

二、交通
1、租車(臺灣景點比較分散,建議包車)
2、高鐵及臺鐵

三、附上花蓮和墾丁的地圖,可以參考下路線。

四、花蓮民宿「檜木森林」在臺灣自在客上預訂,AGODA上無法預訂。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