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春寒料峭,寒櫻半開時與關西的第一次相遇

源起:一場關於京都、關於櫻花的夢

有人說,想看盛唐嗎?去京都和奈良吧,我們沒儲存下來的,人家都留著呢!
而樑思成在二戰期間對於京都和奈良保護的故事,讓我更加迫切的想去看看這些他所珍視的瑰寶。
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川端康成的《古都》和那些京都百年老店的故事,都讓我對京都這個城市感到魂牽夢繞,暗暗為自己和它訂下了一個約定,我必須早早晚晚去看看它。
加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朋友曬出的日本賞櫻照,那暗雅古樸的古建築旁層疊的、如海的、夢幻的櫻粉色對我產生了一種致命的吸引。
於是我內心的約定又具體成——去京都賞櫻花!
只是我一直考慮孩子的年齡、假期等問題,不知道這個夢想何時能夠成真。

準備工作——萬事開頭難

近年來,我這個離家幾千公里的獨女為了能好好陪日漸老去的父母,每個春天都和他們來一次旅行,或近或遠。今年正好父母來廈過年,春節剛過,我就萌生了今年的旅行目的地就定在日本的念頭。然而,時間已是二月,而我作為一個出入境受國家管制的公務員,手續又格外的複雜,所以,對於今年櫻花季是否能夠成行,我是忐忑的。

不過,一旦動了心、起了念,那種迫切就如潮水奔湧,不受控制了。於是我立即起身去辦理單位內部的出入境申請審批表(這個雖說是單位內部審批,但涉及到上級部門和領導,時間並不可控)。然後我開始大量的閱讀攻略、查機票。2月13日忽然想到有一個同事最近剛剛去過關西地區,我諮詢了她後,受到啟發馬上到廈航官網查機票,發現直飛的機票並不是很貴,在確定還沒護照的兒子也可以先訂機票後,我一激動,沒辦簽證的情況下就下單了4月1日——9日的往返機票往返2480,再加稅900多。然後我開始查櫻花的開花情報,發現預報2019京都的櫻花3月23日就開了,1號就滿開,我記得聽人說過,櫻花的花期很短,如果這樣,我1號去豈不是要看吹雪了嗎?不行不行,我再查機票,發現3月26日去4日回來機票價格是一樣的,斟酌了一下,覺得這個時間應該可以看到從開花到滿開到吹雪的過程,於是又急匆匆的改了航班,但事實證明,我還是too young too simple了,不過這是後話了。

有了航班日期這個錨點,後續工作就有譜了。10天時間,扣掉來回1.5天路上時間,8.5天,我開始製作我的行程表。通過同期的攻略閱讀,我確定了京都、神戶、奈良、大阪的大致行程。並迅速根據行程分別在booking和airbnb上訂了酒店。

最後由於老人孩子的身體情況和體力問題縮減了一部分計劃計劃,實際行程如下:

為了做攻略,我參考了馬蜂窩、十六番、圖書館裡那些關於關西旅遊介紹的書,認真學習了「小氣少年部落格」裡面各種細緻的介紹(嚴重推薦)!
下載了關於日本旅行的APP,最後發現我用到的只有有道翻譯和google map。
除了機酒,提前還預定的有:
1、嵐山小火車票,(飛豬):其實我們去的日期是可以現場買到車票的,沒必要花冤枉錢。
2、日本電話卡、移動wifi,我們一共3個大人一個孩子,買了兩張卡、一個WiFi,確保每個人都不失聯。
3、網上辦理簽證,一週內出籤,半年銀行流水和3萬餘額即可。說是如果不是福建戶籍還更簡單些。
4、預定了神戶牛肉:wakkoqu,網上很多選擇,這個可以官網中文預定。
5、ICOCA & HARUKA 關西空港到京都套票
tips:西芳寺(苔寺)的預約必須提前很久才有機會,因為每天只接待30人,如果你有興趣一定提早約。

京都:閒閒花半開,陌陌城依舊

關西機場落地伊始,我的神經開始緊繃,一個人帶著六十多歲的父母和四歲的孩子在異國他鄉我必須打起精神來。
雖然前期我做了無數的功課來了解日本的交通,但還是一頭霧水。關於在哪裡買從關西機場去京都的JR票和ICOCA卡,我就看了好幾遍的介紹……可經過了漫長的排隊、取了行李出來後,看著偌大的關西機場,我還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蒙了。不怕,我拿出了事先列印好的ICOCA & HARUKA套票預定單衝到了問詢臺,問詢臺的小姐姐都會英文,告訴我上二樓。
拉著行李到二樓放眼望去,還是不得要領。繼續找問詢臺,告知outside。出了大門,走過一個橋,綠色的JR標識很清晰呈現在眼前。跑過去順利取了票(只收現金哦),在售票大叔的指點下很快找到坐車的入口,上車有很多空位,75分鐘到京都,一路上第一次體會日本車廂裡的安靜。

到了京都站,發現京都站比關西空港更讓人暈頭轉向。被洶湧的人流推出車站,開始了google map保命的旅程。
其實我提前仔細觀看了2遍酒店發的如何從京都站到酒店的實景拍攝視訊。可是夜幕下,我完全不辨西東……google map 引領著我們一路摸索找到酒店,本來說18點下班的前臺美眉22點多了還在等我們,實在過意不去。非常nice的會中文的波蘭妹妹和這家舒適的酒店給了我們很美好的回憶。

京都第一日:清水寺及周邊

其實,一切行程敲定後我就一直關注關西地區櫻花預報,看著時間慢慢從23日改成24、25、26……我就欲哭無淚了,但箭在弦上了,只能發了。

到了之後我就四處逡巡,尋找櫻花的影子,在去往清水寺的巴士上,遠遠的看到河邊粉色一片,我的心稍安了一下,既來之則安之吧,旅行中的不期而遇才是最有魅力的嘛!

於是,在清水寺,我們看到的櫻花是這樣的!
唯一開的像樣的就是這一株垂枝櫻,引得遊客若蜂蝶縈繞。

對於宗教我其實一直敬而遠之,更不用提日本的宗教,所以一路走來,我一直抱著尋找中國古建築、古文化的影子以及從審美的角度來欣賞這些寺廟跟神社。

日本乾淨早有耳聞,切身體會則更令人震撼。
每一次進殿參觀都必須脫掉鞋子,清水寺的殿內虔誠的人們排著隊等著祈禱並敲一個巨大的缽。

著名的清水舞臺還在整修,也許我給它的緣分還未到吧!
望著滿山的花苞,我的心在流淚,腦補著如果盛放時節又該是怎樣的風景



不過,櫻未盛放,人亦不滿,這是讓人欣慰之處了吧!
由於帶著四歲多的孩子,17公斤,推車已經差不多裝不下他了,為了防止他走不動耍賴,不遠萬里的我扛了平衡車到日本,一路走來,若是沒有這車,我估計還要再累上一倍吧。不過,這個車也被一些人不理解,即使我們把它當推車來用,也會有人覺得有安全隱患,所以,基本上在景區裡我們都是揹著、拎著。好在車輕,也並不算累贅。

很佩服那些攻略裡對各個廟宇來歷如數家珍的蜂蜂,雖然我之前已經做了很多功課,但要想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需要時日,遊走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太多需要繼續探知的問題。
比如下面這種小佛像,到處可見,都帶著這種可愛的粉紅肚兜,為什麼呢?

雖然櫻花沒有盛放,但春日的氣息也早託了其他的繁花傳遞到了京都。
半山有一株盛放的木蘭,花開正當時,日本的木蘭花朵彷彿更大些,花瓣更輕薄,不若我常見的木蘭堅挺,卻也更輕盈。

往清水寺走的路上,一棟棟小巧精緻的二層小樓每一間都打理的乾淨整潔,門前無論空間大小都有精心侍弄的花草點綴的繽紛錦繡,走過每一間,都讓人憧憬,要是能住在這樣的房子裡該多好啊!

帶著對美食的美好期待來日本,之前我做的做的美食攻略也密密麻麻寫了好幾頁紙,其中就有以下就有下面這個抹茶味的蛋糕,很多地方有賣,很好識別,稍甜,味道不錯。看到很多人提到多愛抹茶,尤其是抹茶味的冰淇淋,但在京都吃的抹茶冰淇淋並沒有給我驚豔的感覺,倒是後來在大阪蟹道樂餐後的抹茶冰淇淋讓我念念不忘了。

午餐選了這個被很多人提到的順正豆腐,店在小巷裡,問了好幾次才找到。沒有預定,幸而我們11點多就到店,等了一會就吃上了。等我們出來時門口就排了很長的隊了。

按圖索驥點了三個不同的套餐,吃下來唯有對清水煮豆腐的味道感覺很好,有豆腐的醇香,像小時候家鄉豆腐的味道。
下圖這個豆腐上面不知道抹的什麼醬,鹹的要死。

三個套餐370多人民幣。

順正豆腐出來拐個彎就到了三年阪二年阪,這裡就算得上是人潮洶湧了。路旁這株滿開的櫻花在百年町屋的背景下靜默、素雅,古意猶存。

路旁無數小店,琳琅滿目,可陪著父母和孩子我實在無暇光顧。

不經意間便會遇見一個精緻的日式庭院,這種不論從哪個角度望去都精緻、完美的庭院俯仰皆是,悅目怡人。

你看,連星巴克入門前這門個幾平米見方的小空間都佈置成這樣,所以說,除了櫻花,日本也給了我很多很多視覺上美的享受。

在這裡我們唯一光顧的店就是這家龍貓主題的店。因為前一段剛剛帶兒子看過,所以在這裡買點小東西緩解一下逛了半日已經開始疲憊鬧人的兒子。

路上看到這樣一人一狗,揹著一樣的短刀,只顧著偷偷拍照沒注意看到他背上寫著什麼,我想大概是合影收費的那種吧。

其實,父母和兒子的體力基本上逛了半天就消耗殆盡了,是我想去的地方實在太多,實在不甘心逛半天就回酒店歇著,又拖著他們往圓山公園和高臺寺走一圈,只因朋友幫我查到,兩處櫻花已開。

高臺寺是豐臣秀吉的妻子在他死後修行的地方,愈發顯得清心寡慾、儉樸凝素。唯有海海白沙上那株盛開的粉櫻,昭示著秀吉夫人少時的顏色。

很多人坐在木質走廊上,對著這株滿開的櫻花,和白沙如海的枯山水,或默默 的拍照,或安靜的凝視。午後若有似無的陽光下,這種單純的、投入的觀賞美的瞬間讓我著迷。後來發現很多寺廟有著這樣對著絕美景色的長廊,都安靜地坐著慢慢欣賞的人,是啊,我們該給自己的眼睛和心靈足夠的時間,吐納呼吸和這些景色同一時空的氣息,而不只是拍照。我永遠會記得那些靜謐的賞物的時光。


也許是資源的限制或者審美的偏好,枯山水這種極盡「經濟」的園林設計模式成為日本庭園的標誌。枯山水常被認為是日本僧侶用於冥想的輔助工具,身臨其境體會一下,果然有令人寧靜之功效。

円山公園的櫻花開了幾樹,大多含苞待放,人卻不少,花樹下一席席賞花人興致盎然,還有一群暮年老者盤坐花下,野餐墊正中插著一枝初綻的櫻花🌸。一路走來發現這就是日本人觀櫻的方式,清風徐來,花自盛開,吾亦自在!

雖然円山公園的花開無幾,但意外發現一群鴿子,兒子掏出自己還沒來得及吃的麵包,整個都餵了鴿子。在他心裡,靜立無言的花哪及活生生的鴿子有趣。想當年我們一歲半在臺灣清境農場的小瑞士花園,整整餵了一上午鴿子,那些記憶應該在他的潛意識裡,所以一直以來,他對喂鴿子這件事樂此不疲。

円山公園出來,要去打卡衹園白川,路過八阪神社,難得見到一樹開的七八分的櫻花,配上神社亮眼的橘紅色,煞是好看!人們圍著這珍貴如大熊貓一般的開了花的櫻樹爭相拍照,他們該和我一樣,用這一幕來彌補早到的神傷。

往衹園白川走的一路,經過了恐怕是京都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段路程,擔心父母兒子的體力值,我也就硬生生的捨去一直想去打卡的信三郎帆布包店,算了,物慾總難平,還是先保障我的團隊吃好玩好身體好為上。

祗園白川附近是濃濃的古城味道,和式町屋整潔精緻,看不出歲月痕跡,卻飽含古都風韻。小河很清澈,河上橫斜的枝幹上已著花幾多,但遠不是我要的那種枝上累累,河上湯湯的樣子啊!只好站在小橋頭腦補。其實,我想要的那些圖景早已在我腦中定格很久很久,身雖未動,神已遠矣!其實,旅行真的是很有意趣的事,就像佛有前生來世一樣,行前準備時,我們已經在腦海中把要去的地方,要做的事情,要吃的東西預演了很多遍。歸來後,我們又通過一次次的整理,回憶,描述不斷的重現我們的旅途,所以,人生因旅行變得無比豐盈不是嗎?起碼在時間上,一次出鏡的小長途旅行,前前後後要在我的生活裡盤踞小半年的時間,冬日動念,春日出行,等我寫完這篇記錄,該是炎夏了。

偶然間碰上兩個藝妓打扮的女子,其中一位還甚是年幼,不知這是真的藝妓還是隻是來拍照的。白白的臉上沒有表情,與我想像中以藝娛人的女子相去甚遠

非常喜歡白川附近,我這裡就是我想像中的京都,可惜來去匆匆,如果再有機會來,我會選擇住在這邊,悠悠閒閒看古都的晨昏!

第一日的行程至此落幕,回到住處,輪流在經典的日式小浴缸裡泡去一天的疲憊,有一種身心通泰的滿足。十天的旅行下來,徹底愛上日式的衛浴設施,小巧精緻,好用到令人髮指!一直琢磨怎麼能在家落實一下,不得其法!
日式沖洗坐便自不必說,這個迷你的浴缸真的令人驚豔。初見時,我想,這也就能泡腳吧,結果老爸第一個體驗下來讚不絕口,想他一百八十多斤的身材竟然說泡著比我們家甚至有這兩倍大的浴缸舒服,我有些難以置信。親身體驗後,方知妙處。既省水,又能深泡,乾溼分離的浴室裡還又非常良好的通風,乾燥能力,分分鐘把我們那種比這不知道大多少的衛生間秒成渣渣。

京都第二日——金閣寺、龍安寺、二條城

晨起出門時發現酒店旁的梅小路公園的梅花已經滿開,顏色極濃郁,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連續兩日購買了京都市巴士一日卡,金閣寺一行繼續市巴士。
所到之處一直感慨,日本的垃圾處理已經非常成熟了,而且即使是放在門前等待垃圾車來收的垃圾也是這樣用網規矩的罩起來,周圍的地面真的是用手蹭也不會髒,京都5天下來,鞋底都是乾淨的。

金閣寺

金閣寺又稱鹿苑寺,是位於日本京都市北區的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其中,內外都貼滿了金箔的三層樓閣建築(舍利殿)也被稱為金閣,包括舍利殿在內的寺院整體也被稱為金閣寺。該寺為相國寺的山外塔頭寺院。
鹿苑寺寺名源自於寺院的創立者即室町幕府3代將軍足利義滿的法號·鹿苑院殿。山號為北山。寺紋為五七桐。該寺院是在義滿死後,將他原來的北山山莊改成的寺院。舍利殿本是室町時代前期北山文化的代表建築,但是於昭和25年(1950年)的金閣寺放火事件中被完全燒燬,並於昭和30年(1955年)重建。
平成6年(1994年)12月,鹿苑寺全境作為「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中的重要歷史建築。

我知道金閣寺是前些年聽樑文道的《一千零一夜》講述三島由紀夫的小說《金閣寺》,一個男人因為金閣寺的美而燒了它這個妖冶的充滿日式悲情的故事引發了我巨大的好奇,到底,金閣寺美成什麼樣呢?
雖然我們到訪的那天陰雲滿布,但它金光閃閃的風采還是令我折服了。配上精心設計的園林,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金閣寺都是那麼的精緻、華美。
遊客進門即被引導到左側隔湖眺望金閣寺,拍照,然後繞湖大半圈,全方位欣賞它的美。

我被這張雪中的金閣寺驚豔到了。隆冬萬物蕭殺中,唯我光芒萬丈!

很遺憾沒有機會目睹內部的陳設,看介紹也都是國寶級的。

右側臨水小亭據說是垂釣用的,水中錦鯉悠遊,想像一下坐在此處垂釣,非常具有儀式感。

日本的每一處寺廟基本都有這種投幣抽籤的機器,小朋友對於新奇的事物總是很熱心,還好,他抽了一個大吉,我們開開心心帶回來了。

從金閣寺出來,公交車兩站即到龍安寺,走路也不遠。其實父母孩子對於這些大同小異的廟宇並沒有多大的興致,而我由於做了太多功課,對於每個地點最值得觀賞的是什麼瞭然於胸了,而本身確實對日本的園林和文化有一定的興趣,所以硬是拉著他們走了很多個在他們看來都長得差不多的寺院廟宇。

龍安寺

龍安寺是由室町時代應仁之亂東軍大將細川勝元於寶德二年(公元1450年)建立的禪宗古寺。龍安寺位於日本的京都,龍安寺庭園是日本庭園抽象美的代表:在寺廟方丈前一片矩形的白砂地上,分佈著5組長著青苔的岩石,建寺時是日本視覺藝術發生重大革新的時期,龍安寺是著名的枯山水庭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龍安寺庭園是日本庭園抽象美的代表:在寺廟方丈前一片矩形的白砂地上,分佈著5組長著青苔的岩石,此外別無一物,15世紀建於京都龍安寺的枯山水庭園是日本最有名的園林精品。它佔地呈矩形,面積僅330平方米,庭園地形平坦,由15尊大小不一之石及大片灰色細卵石鋪地所構成。石以二、三或五為一組,共分五組,石組以苔鑲邊,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紋。同心波紋可喻雨水濺落池中或魚兒出水。看是白砂、綠苔、褐石,但三者均非純色,從此物的色系深淺變化中可找到與彼物的交相調諧之處。而砂石的細小與主石的粗獷、植物的「軟」與石的「硬」、臥石與立石的不同形態等,又往往於對比中顯其呼應。因其屬眺望園,故除耙制細石之人以外,無人可以邁進此園。而各方遊客則會坐在庭園邊的深色走廊上——有時會滯留數小時,以在砂、石的形式之外思索龍安寺佈道者的深刻涵義。
這龍安寺我就是為了這片石山水而來,據說這15塊石頭神奇的是無論你從任何一個角度都只能看到14塊,有一塊被遮蔽隱藏起來,其中大有禪意。我們在木質的迴廊上坐了很久,靜靜的看著這片枯山水,努力感受它傳遞給我的訊息,時間仿停止了流動……

有趣的是他們還在旁邊放了一個沙盤讓你可以更巨集觀的俯視這個枯山水的佈局,體會它的精妙。

龍安寺出來已近正午,Google了附近有一家鬆屋,坐了一站公車,穿過一片居民區就到了。其實若有時間和體力在居民區裡穿行才是真正瞭解異域文化的最直接方式。

看看他們每一戶都如此精緻、整潔的小樓門前有緊湊的車位、家家戶戶有鮮花盈門,我真的是豔羨不已。
這一戶竟然還有船……

和煦的正午,走在這樣一塵不染的小巷裡,醺然欲睡。在鬆屋飽餐一頓後,發現平野神社近在咫尺,於是抱著已然昏昏欲睡的兒子又逛了進去。
一進門就被這株巨大的如雪般的櫻樹吸引住,早已下自成蹊。

轉進去看到一片櫻樹林,很遺憾都還是初綻的狀態,唯有這株鳥居旁的喧鬧的開著。

可以想像,過幾日,這裡繁花似錦時該有多美。

二條城夜櫻

修整了大半個下午,本著不能浪費時間的原則,我又拉了他們出來去二條城看夜櫻。
通往車站的路上又是可以觀察日本人生活細節的好時機,京都很多人騎單車,但是我基本沒有看見那種像我們這動輒好幾千的變速自行車,他們的車大多是基本款。而存放單車的地方是這樣的,旁邊還有一個垃圾桶,看看地面有多幹淨。
說起自行車,我還有一個困惑,在京都站前有一個自動存車的裝置,把自行車推進去後,它自動存放到地下的停車場。可我觀察了存車的過程,發現騎車人只要直接把車推進去就可以走了,並沒有其他任何動作。我想是不是車上有某種資訊可以直接被讀取,然後取車人用某種可以繫結這個資訊的東西就可以直接取出了呢,感覺非常高效。

京都初春的夜晚還真是寒氣逼人,但二條城的遊人也不少。

確切地說我是在京都看了這個光影秀的廣告後才決定來這裡看夜櫻的。

還不錯,比白天看這種桃山時代的門絢麗了太多,就是時間太短。

其實這裡的燈光佈置與我們國內某些主打夜遊的地方儉樸了太多,應該也是民族審美的問題吧,他們可能不希望把夜晚搞得亮如白晝,所以用光都挺隱忍的。
護城河的波光映在城牆上,輕盈靈動,河中飄動的紅色錦鯉更顯得豔逸、詭譎,夜遊的味道立刻呈現。

二條城的櫻花也是剛剛開到三五分,好歹有一腔粉色以饗遊客。

這兩株寶貝般的櫻花被單獨闢院陳設,奈何有些距離,拍不十分真切,現場看,那種華美嬌貴還是很感人的。

京都第三日——醍醐寺

在京都的日子我每天都要查詢開花時訊,醍醐寺是顯示花開的最好的地方,我滿懷著期待出發了。
在京都站對面坐了無法使用京都市巴士券的井阪巴士,排了巨長的隊,車上擠得一塌糊塗,有種秒回中國的感覺。到了目的地,還沒開始玩就累了。如果坐地鐵應該可以更輕鬆些,只是地鐵站離醍醐寺有一段路程要走。
醍醐寺位於日本京都市伏見區,是日本佛教真言宗醍醐派的總寺,相傳是日本真言宗開宗祖師空海的徒孫聖寶於公元874年建立。該寺於1994年作為「古都京都的文物」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寺中的金堂、五重塔等許多建築物也被指定為日本的「國寶」。

醍醐寺的門票包括了三個部分,三寶院、五重塔、靈寶館,1500円的票價。

醍醐寺的櫻花果然開的繁茂,終於有種春意融融的感覺了。

這裡真的水和石子鋪成的水紋相應和,遠山和石頭堆成的山的意向相呼應,天上流雲、水中游魚,近處的苔綠和隔牆的櫻粉構成了一幅意趣豐滿的圖景。靜靜坐在長廊邊慢慢的看,忽然間,一隊衣著整肅、看上去就像高僧的隊伍走過長廊,一旁工作人員立刻站在一邊鞠躬。

轉到三寶院的後院,一片怒放的櫻花圍著一片草地已經被圍做茶席,來一碗抹茶配一個果子就可以近距離在花下欣賞。

說實話,這樣品嚐抹茶我還是有點受不了它的苦味,唯有抹茶和各種甜品的調和才讓我喜歡。這枚小小的果子的甜度還是不足夠中和掉抹茶的苦。

一隻在花間啁啾、跳躍的鳥令這片花海鮮活起來。

這種杜娟科的花,叫馬醉木,有粉色也有白色的,開花時蓬勃如瀑,煞是好看!

這叫做唐門,端莊大氣,果然有盛唐氣象。

有人說看櫻花啊為啥一定要去日本呢,國內也有很多啊!我認為單純櫻花的美是一個層次,這種美我們只要在有櫻花的地方都可以看到。而櫻花與周邊景物的結合的美是第二個層次,這就不是有櫻花之處就能獲得的了。
我最愛的是這種櫻花和古建築的結合之美,能讓人忘卻塵囂、思接千載!

五重塔,一路來我看到了三座五重塔,醍醐寺、東寺和奈良興福寺,形制基本一樣,古老的木製建築藝術風雨招搖了千餘年屹立不倒,讓人感慨。醍醐寺的靈寶館裡有五重塔的模型,分解出每個結構的圖示,介紹之詳細足見他們對這個塔的尊重和珍視。

我覺得這個角度看金堂最美!

靈寶館周圍遍植櫻花樹,很多樹上有銘牌,是種植人以及為何事種植的說明。很多櫻樹長得非常恣意,形態並不優美,然而卻展現了飽含旺盛生命力的自然之美。

這株靈寶堂外的大櫻樹伸展疏闊,儀態萬方,靈寶堂內專設一室,在落地大玻璃窗前置十幾張座位,只為了欣賞這樹花。

這就是從室內望出去的樣子。室內唯有衣物摩擦的窸窣聲和呼吸聲,靜觀其美。

通往地鐵站的路上,天橋下路旁都是大朵大朵剛過盛花期的白色木蘭。

這種可以滲透雨水的座椅非常人性化。

蹴上傾斜鐵道

這裡本是賞櫻名所,奈何還是早啊,嗚嗚嗚!
這裡距離醍醐寺坐地鐵只需要幾分鐘,所以雖然網上顯示這裡還只是花苞的狀態我們也還是來看看。

看這一路過去其實都是櫻花樹。

花苞還是這樣的狀態。

雖然沒有鋪天蓋地的粉色,但那種隱隱透出的、全面爆發前的生命力在湧動,你看到了嗎?
好吧,這是為了讓我看到櫻花所有狀態,花苞的美在於給了人無限的希冀和期待,是蓄勢待發的、積蓄力量的、更加生機勃勃的生命狀態。

蹴上傾斜鐵道的盡頭就是琵琶湖疏水紀念館,周邊其實也是遍植櫻花,且有遊船可以水上賞櫻。水面上各種水禽遊弋,生態很好。

路邊的櫻花樹開出的花是白色的。

經過了京都動物園,還好小朋友沒有叫著要去玩,估計也是因為累了,上車不久他就沉沉睡去了。

坐在車上路過京都國立博物館和三十三間堂,我感覺很傷感,因為實在安排不出時間了,我只好把他們從我的list上劃掉。

京都站下車來嚐嚐這著名的拉麵小路,吃了博多拉麵,裡面大概是味增的味道吧,我們都吃不習慣,不敢苟同啦。

在京都站頂樓俯瞰京都。

京都塔

因為我們住在梅小路公園邊上,緊鄰火車博物館和京都水族館,從京都站開始就一路有火車形狀的小路標,非常可愛。

在梅小路公園裡竟然發現了紅色的結香。這種我兩年前到井岡山認識的花,沒想到竟然又在這裡發現了紅色的,所以行萬里路的意義就在於,不經意間,收穫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知識。

這海龜就是京都水族館的路標,頭朝向路的方向。

風雨中的嵐山

嵐山小火車龜崗站,放眼望去一片鄉村景色,早春時節,滿山滿野都是蕭瑟,小火車站旁的幾株櫻花是唯一的亮色。

說實話,沒有櫻花和楓葉的嵐山小火車路線平淡無奇,只能坐在車裡用力的搜尋山上星星點點的粉色。

轉頭間忽然看見帶著類似儺戲面具的人走過來,有些心驚。他一路走一路熱情的說著什麼,在我們座位邊上時停下來說了半天,完全不懂日語的我從他的肢體語言裡感覺到他好像在說,我們對面沒人,非常好,一會可以換過去坐,一會那邊風景比較好。

中間停車時,他下車了,還站在車展上對著我們喊著什麼,揮手、鞠躬。對於他的來由我實在一頭霧水,但是他的熱情感染了我,如果這是他的職業,我感動於他的投入。如果這是他的愛好,我感動於他的赤誠!

隨著遠山那一片粉色的出現,小火車到了嵐山站,該下車了。

從月臺走上車站的路上,淡粉的櫻花和粉紅的山茶開的荼蘼。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