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已经从大学毕业
但大学教会我更多的认识角度
从专业建筑学的角度,从哲学的思变角度,从生活本身的体验角度
这都是世界的模样,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这一次的游学虽然是打着建筑和城市规划学习的名号
但仅仅从这的角度看世界
在我看来也太无聊了一点,并非建筑角度的世界不够精彩
而是只从专业角度的认识侷限了美好和多样的世界

在这里不仅有大师赖特盖里的作品
也有自然的美好和人性的本真
有着艺术肆意的张扬和角落里人们无限的想象力

行程概略

8月1日 旧金山 ——犹太人博物馆,市政大厅,花街, 渔人码头
8月2日 旧金山 ——金门公园,金门大桥,联合广场
8月3日 旧金山 ——红杉国家公园、Napa酒庄游览、Yountville小镇
8月4日 旧金山 ——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
8月5日 旧金山、波士顿 ——基督光教堂、内河码
8月6日 波士顿 —— MIT、墓园
8月7日 波士顿 ——昆西市场、自由之路、 SASAKI
8月8日 波士顿 ——波士顿博物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哈佛
8月9日 波士顿——ICA、纽布里大街
8月10日 纽约 ——耶鲁、自然历史博物馆
8月11日 纽约 ——大都会博物馆、MOMA、中央公园、美国国家博物馆、第五大街
8月12日 纽约——高线公园、渡轮自由女神、世贸遗产、soho区、小义大利、时代广场
8月13日 纽约 —— Woodbury购物
8月14日 回上海

交通方式

在旧金山我们都是采用包车的方式
在波士顿和纽约就是方便的地铁啦(除了最后一天的纽约购物日)

DAY1 旧金山

8月1日 旧金山
08:45-11:00 入境
11:00-12:00 坐车前往犹太人博物馆
12:00-14:00 参观犹太人博物馆
14:00-16:00 市政大楼
16:00-17:00 花街
17:00-19:00 渔人码头

旧金山的风很大,和印象中的一样。原本那些走过的地方仍旧在记忆中有着她原本的样子。
犹太人博物馆,交错光影不及高调的斜盒子扎眼,原本以为会是抢眼的艺术品反倒十分合适,适度的低调也适度的表现。展品的地方遇见了犹太导游的解说,看见了那个神祕的犹太标志。

博物馆前面的草坪

这里的草坪留给了最会享受的美国人和只有十分钟享受的我们。

市政厅的金色依旧纯的和24K一般,第一次上到四楼。在这个中国七夕的日子里,远在这边的人们也默契得在这里许诺婚姻。

九曲花街这里的植物有着发育不良的梧桐和银杏,不见花香的桂花和颜色艳丽的绣球。

愚人码头热闹得像个游乐场,聚在39号码头的人和躺着的海豹一样多,他们发出求偶的讯号,岸上的我们看着动物世界一样一睹究竟。

仿佛蒂凡尼早餐中的户外楼梯,在这里成了多数旧楼的装饰,铁艺冷感背后会有多少电影情节般的遇见和邂逅。街头的店面的个性无处不在,每一家都在呼喊著自己的独特性,也让我这个居住在统一规划店面城市中的人欣喜不已。从色彩,窗型,广告字型和橱窗都在努力证明自己的存在。

DAY2 旧金山

8月2日 旧金山 Sat “08:30-09:00 早餐
09:00-10:00 圣玛利亚教堂
10:00-11:00 金门公园(日本茶园、德阳美术馆、亚洲艺术馆)
12:00-12:30 金门公园内就餐
12:30-13:10 荷兰女王广场
13:10-14:10从金门公园前往金门大桥
14:10-17:00 悬崖之屋cliff house
17:00-18:30 联合广场附近就餐并返回

雾气从上午一直延续到了下午,风将云的速度加快至可见的变化,即使不变的金色也因此有了变化。今天突然厌倦了手中的相机,那个瞬间没有片刻体会来的深刻。

来到圣玛利亚教堂才什么叫举重若轻,什么叫化繁为简,做建筑最高阶的境界无非如此。由一位MIT教授义大利后羿设计建造,传说是贝律铭设计或许是因为和路思义教堂相像的原因吧。

这抖抖索索的拍摄就当是圣母大爱下的震动吧

当大家拿着相机狂按的时候,我只想这一刻做一个虔诚的教徒,像在大理一般再一次受到神的感化。谦卑得坐在一侧,看着中央稍显浮华的钢坠饰,关注著那个在十字架,耳边吹来让人慌张的音乐圣歌,天光从彩色玻璃中传来,这就是氛围。

金门公园不仅有无数的景点,还有无数有故事的椅子。
每把椅子都有一个名字。
‘MR. AND MRS.REID W.DENNIS’
——一个以三角折板设计的椅子
‘FOR MARSHA ANN TOWNSED WHO INSPIRED US ALL IN LOUING MEMORY 1943-2007’
——金门公园德阳广场外的木椅
‘IN MEMORY OF RALPH W.JACKSON JUL.13.1951. JANL.19.1993 MY HOPES ARE ALL BEYOND THE SKY’
——荷兰女王广场内的一把绿色木漆椅
还有无数个藏匿于不经意间的人和椅子。

德阳美术馆

日本茶园

旧金山艺术宫

荷兰女王广场

午餐也是在金门公园的笛洋咖啡美食餐厅de Young Café‎解决的简餐色拉什么的, 人均15刀,价效比不高。

去到金门公园。第一次的兴奋演变成冷艳旁观,这阴气就像咒语一样在旧金山的此岸,而阳光始终在看得见的彼岸。

在CLIFF HOUSE爬上只有沙坡的陡路时,回想起了在云南石鼓镇看第一湾时的冒险。同样是必须一个人的面对,一个是前方未知汲汲回首的停滞犹豫。一个是险路悬崖只可上前的害怕自我安慰。两次的心境都只在面对最自然和最自己的时候才如此真实。

DAY3 旧金山

8月3日 旧金山 Sun “08:00-09:00 吃完早饭前往Muir Woods
National
Monument
09:00-11:00 前往Napa镇,并且午餐
11:00-13:30 参观赖特的MARINE CIVIC CENTRE
13:30-17:00 参观Muir Woods
National
Monument
17:00后 回到旧金山住处”

终于在NAPA 见到了阳光,葡萄,阳光和一个悠闲的上午就足够美好了。走过了三个酒庄却唯独错过了赫尔佐格的DOMINUS ESTATE,那个岑老师曾盛赞的立面构造,那个透过大小石块调节光影风力和温度的作品,也许又是真的需要有遗憾才会开始下个旅程。


对赖特的影响停留在流水别墅和干净利落的巴塞罗那馆,而晚期那些所谓奇幻风格的作品却知之甚少。比如这次去看的MARINE CIVIC CENTRE,在我看来仿佛是一个成名建筑师灵光闪现后的一个作品。个人审美不能认同,装饰性的金色球饰,粉色墙面,圆拱形里面组合,蓝色蔬菜大棚,甚至还有一个令人费解的日式墙形装饰高耸空中,金光闪闪。这会是走过之后的创新?与其为这成名建筑师这些看不懂的建筑定义一个“魔幻”的帽子,不如承认这是成名后实验,试图改变开创语言的行为,就像毕加索的立体画派,不再与美不美相关,而是在“创造一种新的语言”,也只有设计师有这些事儿了吧。

离开红杉,车厢里的人讨论起离奇的旅行。在自己二十二岁阶段走过一些路,有过不错的旅行经历,但仍少了一份真实刻骨的旅程,或许是下一个。

DAY4 旧金山

8月4日 旧金山 Mon “8:00-8:40
09:00 伯克利大学参观
中午 在学校中进行简单的午餐
下午 参观斯坦福大学

今天的大学之旅在暴走和暴晒的模式下完成。UC Berkeley的精致和Stanford老大的派头都很有看头。一路上我么一直在以游客的角度走过,多的只是一点美学建筑基础还有一台看似高阶的单反相机。以至于在斯坦福途中被问到“你们是摄影专业的吗?”我也似乎并不意外,因为这是真的。我们这次的建筑之旅确也落得奇怪,的确走过了很多现代建筑,却总失了些什么。

伯克利有很多需要“落下”滚下去的草坪,听说寓意著下个学期拿到好成绩,因为FALL和满学分FOUR很像。

建筑学院的专教里各种想法、有意思的点滴和牛逼的模型制作间。

斯坦福是个更老的学校,著名罗丹的雕塑在这里的阳光下沐浴著。

美国的市长会在城市之下每年埋下城市的记忆,而在住所古老的学校也一样,每年这些瓷砖下也会被放进学校的历史宝藏和抹不去的记忆

DAY5 旧金山-波士顿

“8:00-9:00 早餐
9:00-12:00 基督光教堂、内河码头
12:00-13:30 午餐
15:30-23:30 飞波士顿

基督光教堂在举行一个年轻女孩的葬礼,白头的父亲应该是个有社会名望的人。

一个老人落寞的身影在门口望着天空。

在内河码头enbr
ace
rda centre闲逛,空中走廊串起了摩天大山和城市的脉络。

DAY6 波士顿

08:00-09:00 早餐
09:00-12:00 参观MIT
12:00-13:30 午餐
13:30-17:30 参观墓园
18:00-19:10 晚餐

参观了MIT许多建筑师贡献作品的MIT,一场活的建筑课。

Frank Gary的异型活动中心

传说正对东方,可以看到日出的神奇走廊。

沙里宁的园主通行教堂

听说生命科学院的院长是个腿疾之人发明了这样一个功能产品,于是我们走出学院的时候真的遇到了一个拄著假肢的人,难道?

Steven Hall的学生宿舍,内部始终没有看到,但是仍有很多的惊喜。

墓园中每一块墓碑都是特别的。那些故事那些人和关系,是我所好奇的。在塔顶看到整个波士顿的景色,迷人的只剩下多看几眼。那片片绿色无从看见,是亲切自然的。

在每个墓碑上,都能看到他们的生命里每一个复杂感人的故事。

登上塔顶可以看到波士顿的全景。

DAY7 波士顿

07:30-8:00 早餐
08:00-8:30 到达昆西市场
09:00-11:00 开始自由之路徒步
11:00-12:00 龙虾大餐
12:00-17:00 SASAKI公司参观

晴加小雨。波士顿和纽约只可能喜欢一个。
昆西市场中体会海滨城市的浪漫和惬意已然说尽,无数的船帆在微波粼粼之下,飘着阵阵海腥味。

BOSTON的昆西市场中“PLAY ME.I’M YOURS”的钢琴(LUKE JARRAM在纽约,洛杉矶甚至杭州设了1000架钢琴),这些艺术曾是我观察到的,在不久后的某一天我才理解了他真正的意义。

波士顿的市政大厅,络绎不绝办事的人,需要安检就可以随意参观啦。楼上会有波士顿城市的地图,楼下和大厅有一些城市举办的艺术展览。

走过自由之路,想到《雨与雾》中被脱去衣衫干进毒气室的犹太人们,那扇门之后是无数失去的灵魂,外面挂满了他们印着编号的“囚服”。象征意味的纪念碑在怀念他们的故事,诉说著曾经存在的气息和回忆。虽然已然没有人为我诉说(Speak up)。

关于街道,关于尺度,关于退界,行走的怡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某个欧洲小镇,红白绿的色调仿佛这群外来者所属地中强调著自己的特殊性。

深藏于保护区中的Sasaki静中藏着洞天,氛围和JDDA很像,完全开放式的工作环境让所有不同领域的工作人员可以沟通。不固定的座位适应不同专案团队的组合变化,就像给我们讲解的人的气质一般,休闲但是讲究的衣着就是他们的风格。

DAY8 波士顿

8:30-9:00 早餐,
9:00-11:30 参观波士顿博物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
11:30-12:00 午餐
12:30-15:00 参观哈佛

见到了我所喜欢的波士顿模样,但不妄加断言,因为看过的城市尚少,或许下一个才是。

旁边的伊莉萨白斯图尔特花园博物馆美到极致,私人博物馆无法拍照,一点悬念。值得参观。


因为哈佛这所牛逼学校的王杰学生真的为人类创造了奇蹟,比如在科学院展示中看见了JOHNSON的第一张X片,那只神奇的手就那样不经意,平静的低调的置于藏馆之中。这所大学是有太多值得炫耀的,或许太多,以至于只用静静地就好,就像那些真的有才的一样,不张扬但依然光芒四射。

因为这里营造的氛围就是创造力的原动力。在哈佛GSD大一到大四的学生置于同一的空间之中,阶梯直上,可透过天窗感知昼夜变化,不自觉得互相影响着,感受着,促进著。无人敢怠慢,因为所有人都在努力。

会享受的人加上宜人的共用空间才能创造诱惑力的城市。在这里只有一片草地,一张椅子,一片空地都是人们休憩聊天的空间,而空间的丰富性也是我不曾看见过的。

街头转角,一个花店便利店的景观和停驻的街头艺人,熙熙攘攘的街道永不停息。

DAY9 纽约

“9:00-10:00 从旅馆出发
10:00-12:00 参观ICA
12:00-16:00 newburry 大街
16:00 去纽约,宿法拉盛

ICA有滨海之风,特别的建筑设计将这种浪漫放大了。

在这里,看到一段很喜欢的音乐视讯,屏间幕生动的对话和一段完整的叙述

newberry大街有点像上海的长乐路,下半层的街道,橱窗成为离不开眼的艺术作品。

Memoral Hall 每周定期举行的露天电影,晚九十点,家人孩子或是情侣四五百人的聚集在夜晚之中,倍感欣慰,一个电影的理由+一个露天场地的提供成就了衣蛾吸引人加入的共用空间。

DAY10 纽约

“10:00-11:00 Guggenheim
11:00-12:00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2:00-13:00 午餐
13:00-14:00 MoMA
14:00-16:00 Cut across Central Park
16:00-17:30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7:30-18:30 晚饭

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个神奇的地方,无论在哪里,他都有同样的吸引力。

古老的学校和我们正在追求星期不一样,耶鲁正在肌理保持自己的古老。科特风格,砖红色墙面,哥特教堂,院落式学生宿舍,统一的食材色调是耶鲁最直观的印象。

最美的图书馆——埃克塞特图书馆,透光的大理石不再厚重,厚重的只有层叠的书籍。

学校里特别有名的披萨店,慕名而来。

向往深圳九龙类似的市井味儿,总会让人觉得生活的活力和丰富,而在这里法拉盛的街道中毫无差异的中国餐厅和店铺,熟悉的脸面和口音仿佛在广州或是香港之中,在黑色灯光之下的纽约满是熟悉的影响,亲切又奇怪。

DAY11 纽约

9:00-11:00 Guggenheim古根海姆博物馆
11:00-12:30中央公园午餐
12:30-14:30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大都会博物馆
14:30-16:00MOMA 现代艺术博物馆
16:00-19:00第五大道

博物馆是悠闲一天最好的选择。
古根海姆的建筑,大都会内Degas的芭蕾教室或是历史博物馆的神奇物种,各有特色与偏重。在大都会或是现代艺术博物馆中都有写生的人们,看着他们坐在空旷展厅内悠闲的样子,比起自己给予奔波儿不知所措的自己,很是羡慕。如果可以,在展厅静静画上一个下午,就是一天的幸福。

第二次遇见波洛克的画,依然觉得洒脱耐看。

在城市中心的绿肺中,活力与阳光。

穿过中央公园就看到了新旧结合的大都会博物馆。

一定要去屋顶上看看纽约的景色和空中花园。

第五大道上的奢侈品店和藏匿其中的内心祈祷

这里的新旧结合就像走到快餐店里看到三明治一般常见,都是石材和钢玻璃的结合。

第五大道上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

l欧克分类楼顶的全景。从半晚到天黑。

几天闻了过多的芝士和香料的味道难免会作呕,再贵的LOBSTER,在地道的意式披萨也抵不过回到宾馆之后11点的牛肉快速面。一天的满足全都在一碗快速面中了。

DAY12 纽约

“08:00-08:30 早餐
08:30-11:00 徒步the high line
11:00-12:00 午餐
13:00-14:30 渡轮自由女神
14:30-15:00世贸遗址
18:15-21:00 SOHO区,小义大利,时代广场

设计源于生活,所以设计师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态度。
走过高线公园,纯粹的设计理念由于人们对于生活的渴望而迸发除了城市的可能性。原本废弃的铁路,周边拼命的渴望从他们的后花园一点点延伸开来,没地段都不一样,而在公益组织之下诊断又是如此流畅统一。所谓设计不过如此,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真的设计师是源于对生活的初衷罢了。

这是一段很久但充满惊喜的铁道

没有标记但是拼命自我标榜的大师建筑们

游船看遍女神,沿着纽约海滨兜兜逛逛。

世贸遗址,永久铭记的归零地。

一天去看纽约,不少也不多。喜欢风格多样的街区,小义大利,SOHU,nolita,华人区,一个转身就是另一种风格和世界。

慕名已久的SOHO的Dior店,果然很赞。

小义大利的氛围扑面而来

夜晚的时代广场,所有人都来感受陌生人的摩擦和不灭的灯光。

在NYC的时代广场满足看完MM旗舰店。我爱的MM巧克力,有纽约专属的纪念产品哦。

DAY13 纽约

上午 普林斯顿大学
晚上 百老汇看剧

第二次歌剧,第二次剧院魅影,一次上海,一次NY百老汇,不一样的同伴,不一样的风格舞台,不一样的体验。

上海的舞台很大,巨集伟的场景和体验是空中填塞的丰富,演员们都是气质极佳的。而在百老汇更像是小剧场的感觉,舞台的一切都很精致,场景案例自己很近,舞台被很容易就塞满了。一切都是似曾相识的片段场景,巨大的吊灯,楼梯,厌恶,铁栅栏,烛火面具,不习惯的知识这个男主的演员是个黑人学生,与我印象中的形象有差,知道那一幕他与Christine相拥,放手的时候才让我感觉到他的力量和实力。

走出百老汇,熙熙攘攘对的人们用相机记录,迫不及待证明自己存在过这里,无心也无意,人们习惯了这种炫耀的动物只能离iji越来越远。他们眼中的自己比自己更重要。

DAY14 纽约购物日

Woodbury购物

后记

第一次去美国16岁,
自己接触到的人们让我觉得温暖,
随处可搭的便车,深夜指路的陌生人,偶遇慷慨的基督教徒,
当时的自己因为无知而勇敢,
现在渐渐看得更加清楚。

第二次去美国20岁
认识了一个艺术活力的美国,
这种精神不来自于人,
而是整个城市的精神。
各有特色的城市背后是艺术满溢的点点滴滴,
而这就是生活,
一个多姿多彩的国度。

回忆那些走过的旅程,如果你也喜欢我写下的文字和记录的影象

【厦门+土楼】爱上这个浪漫小确幸的城市,我爱你厦门+再见永定土楼5日游玩
//www.mafengwo.cn/i/5498543.html

【河南】在河南寻找古旧,邂逅青春和天地(新乡——郑州——开封——嵩山)
//www.mafengwo.cn/i/5391804.html

【海南】这段旅途很简单,却很舒心——海南三亚度假的日子
//www.mafengwo.cn/i/5387097.html

【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一直往南方开,独身穷游深圳香港澳门广州
//www.mafengwo.cn/i/5387010.html

【美国】再度重洋的美国东西海岸游学,建筑艺术之旅
//www.mafengwo.cn/i/5384209.html

【上海】寄给上海的一封情书
//www.mafengwo.cn/i/5383511.html

【台湾】味道台湾——环岛游12天上海-台北-台中-日月潭-垦丁-高雄-绿岛-花莲-九份-平溪线
//www.mafengwo.cn/i/5380655.html

【云南】云南的这一夏,重新定义天堂和信仰
//www.mafengwo.cn/i/5380634.html

【大西北】毕业旅行之西北野孩子游,上海-兰州-敦煌-张掖-门源-祁连-青海湖-西宁-西安
//www.mafengwo.cn/i/5380061.html

【日本】冬天快乐,从上海出发-大阪-京都-奈良-宇治-高山-白川-下吕-名古屋的日本9日游
//www.mafengwo.cn/i/5379876.html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