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碎碎念

日本可以说在我的青少年时代占据了非常大的篇幅,不过是漫画还是动画我那时候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日本,像《灌篮高手》,《足球小将》,《美少女战士》,《铁臂阿童木》,死神小学生《名侦探柯南》以及赤石路代的如《迷幻恋曲》,《替身天使》等漫画,老实说中二时期的许多思想都源于这些漫画和小说,因此对于日本可以说是陌生又熟悉。趁著19年双十一促销赶紧订了签证和机票,准备又一次去看看故事发生地的旅行。

大阪篇

12/7 早起赶到机场,发现春秋的登机口居然还要再乘一次小火车,似乎是机场又扩建过了?预定中午12点55分起飞的飞机,大约1点起飞,所以难怪春秋自豪于自己的准点率了。一上飞机突然就困得不行,睡得昏天暗地的。一觉醒来已经快到了,但是我突然发现周围的人们在填小单子,这时候才想起是不是需要填入境卡?那空姐为啥没发给我呢?因为我睡着了吗?
飞机降落后,我赶紧问空姐是不是需要填写入境卡,果然要填写的。而我为了减轻行李忘记带笔了,还好空姐告知入境处有专门填写的地方。到了入境处看到了入境卡填写的地方排著队,因为笔太少了。我在旁边等了好久因为前面的两个人一直填错了重填一张,又填错了再填一张,等终于到我的时候已经过去十几分钟了。入境卡需要日文或者英文填写,资讯可以根据护照和机票来,酒店就根据自己预定的填就好了,关于酒店这块如果是hotel的话只要填酒店名字即可;如果是Hostel的话则需要填具体地址和电话。
填好入境卡排队入境过关的时候我前面一对情侣问我另一张行李申报单怎么填,我当时还说我没有托执行李应该不用填吧?而且我也没找到那张申报单,结果在出机场的安检口被安检人员拦住了,说只要有行李都要填的,就是填写的内容都选无就可以了,赶紧回去找到行李申报单填好再去安检出机场。
过了安检除了2号航站楼的门我就换了手机卡开始导航,然而导航不能识别机场内的路线,问了人才知道门口的大巴就是到1号航站楼的shuttle bus。排队上车到达1号航站楼后,下车的地方有个电梯直接上去走一段就是1号航站楼和关西空港站了。
关西空港站的售票处分为JR和南海电车两个售票处,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开了,我在自动售票机上买好了ICOCA卡后,按照导航指示直接乘坐南海电铁到难波站,我订的住宿在难波站附近1km左右。南海电铁分准急,特急等,特急除了基本乘车费930日元外还需要买特急券,据说并没有比普通的快到哪去,因此我没有乘坐特急车。特急车的车头特别有意思像咸蛋超人的头一样,然后车身画了某个漫画人物。
对了,机场的Shuttle bus和南海电铁主要的大站报站的时候都是日英中韩四语播报的,所以不怕坐过站或者坐错什么的。
从关西空港站到难波站普通车大约五十几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听说特急也要40分钟以上,但价格却要1400日元以上了。难波站出来后,跟着导航走到住宿附近发现找不到进去的门,导航显示已经到了但是我来来回回只看到居民楼的门,想着是不是隐藏在居民楼内我还去门口问了看门的老爷爷,然而老爷爷英文不太好,只能从手势看出不是这里。以为导航导错了的我绕了大半圈终于发现门开在另一条马路上。后来发生了好几次这样的事情,也不能说导航错了,那个建筑物确实在它认为终点的地方,只是没有门,门往往开在另一边马路上…..
Check in的时候,hostel的管理人员做了很详细的哪个区域是做什么的讲解,并且告知当天有一场演唱会所以当晚住的人很多,如果太晚回来可能洗漱什么的会大排长龙,因此建议我早点洗漱。因为日本天黑的早,在机场的时候大约4点半太阳已经下山了,到大阪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所以我原计划不想出门了。奈何五脏庙造反了,想了想还是去附近的道顿崛逛逛,最主要找点吃的。道顿崛到晚上非常热闹,人很多,吃的很多,药妆店也很多。而且这条街蛮有特色的,蟹道乐店门上有个巨大的螃蟹模型,章鱼烧的店门上有个巨大的章鱼等等,我随便进了一家店看到有大阪烧就点了一个大阪烧一杯橙汁,吃完结账时一看账单发现好贵呀,居然要近1900日元一顿合人民币120多了。
吃完饭在道顿崛附近逛逛走走回到hostel赶紧睡了,这一晚上睡得特别香甜。

12/8 早上睡到8点多才起床,起床后赶紧洗漱准备出门吃早饭。然而街上的店几乎都没有开门,压根没有找到卖早餐的店,只好先去玩啦。
大约10点左右用大阪周游卡乘坐地铁来到了大阪城公园,也没有逛这个公园直接就直奔主题去了天守阁。

售票处直接用周游卡换票进入,如果买票的话应该是800日元。电梯应该是直达4楼,大阪城内部现在都是展览的,因为多次被毁看不出什么生活的痕迹,如今的大阪城是昭和年间用钢筋混凝土重建的。城内樱花门颇为著名,当年大阪城遭遇火灾,仅这一道全部用巨石砌成的樱花门屹立无恙,成为仅存的遗蹟。秀吉于大阪城内设有一间活动式的“黄金茶室(日语:黄金の茶室)”,茶室的墙壁、天花板、地板甚至连门的骨架皆由黄金打造。门口几块巨石据说是德川家康命人设立的下马石,不知真假。
4楼往上有一层楼讲了一个大阪冬之阵的双方主将及兵力部署等;有一层楼讲了一个屏风上画得大阪夏之阵的战争故事,电视里回圈放著讲解,兵力如何部署,城内的妇女如何张望,贵族妇女由武士揹著逃亡,逃亡的人路遇劫匪被抢走了所有的财务和衣物,裸身逃走,劫匪和追兵如何痛打落水狗等讲得十分详细;还有一层则是讲述了丰臣秀吉的生平,幼年时如何,参军时如何,怎么和后来的北政所宁宁结婚,怎么获得织田信长的重用,不过大部分篇幅还是讲他46岁后发家,建立大阪城一直到他老年后最后一次举办宴会的故事。每站到一个视窗里面会开始播放视讯,蛮有新意的。第七层则是可以上去登高望远的地方,上面现在都用铁丝网保护起来了。4层往下则是展览了以前的各种形状各种形式的头盔及一些武器,还有大阪城的采用的一些如泥金技术等的展示,还有复原的泥金伏虎。

日本人特别喜欢战国时代的故事,从天守阁内详细的讲解可见一般。丰臣秀吉从一介平民一步步往上爬到成为关白,以及实际掌握了日本政权的人物也是他们很喜欢他的故事的原因。
从天守阁出来后我逛到了西之丸庭园,在丰臣家二代当家时,德川家康曾在此办公。西之丸庭园门票应该是200日元,就是很大一个院子,晚上有灯光秀所以有很多现代化的各种造型的灯在园内,中间有两个建筑物,可以入内参观,其中一个有一幅屏风画了丰臣秀吉出游的情形,据了解这块屏风应该是复制品,所以可以拍照。

从西之丸庭园出来后我又来到了门口的水塘边上拍照,突然有个老爷爷热心的帮我和天守阁合影,还热情的让我走到中间的池塘边上的一个石头上帮我拍照。和老爷爷聊了两句发现他是在这的工作人员,而且会一点英语,但是会的不多,老爷爷很勤劳每天都会过去上班,不过一开始让我过去我还是有点吓到了,后来觉得这人来人往的地方应该不会发生什么危险的事情吧才硬著头皮过去,后来发现老爷爷只是觉得那边拍照的角度很好而已,虚惊一场。

从天守阁樱门出来是丰国神社,里面的红枫正当时,尤其红枫和银杏一起风景还挺美的,有一家四口日本人穿着和服在里面拍写真。不过我没有参拜,只是拍了几张照片,因为不知道这种带有国字的神社祭拜的是什么,万一有什么侵略过我们的人就不太好了。后来在网上看到说丰国神社内有丰臣秀吉当时打朝鲜,我大明朝援军被俘虏者被这厮割了鼻子和耳朵作为战利品带回日本埋在丰国神社内,不知道是真是假。因此到了日本几乎所有的神社我都没有参拜。

大阪周游卡可以配合大阪周游卡app使用,在app上我看到大阪城御座船用周游卡也是免费的,如果买票要1500日元,乘坐地点在极乐桥附近,因此我也跑过去坐了。原以为只要出示周游卡就可以直接上船,谁知道要去售票处用周游卡换票,换票时才知道哪一班船有空位,御座船大约10分钟一班,但是坐的人数有限,临近时间的都卖完了,我拿到了一个小时后的船票。在等船的间隙顺便买了点吃的喝的,在御座船售票处旁边有个罗森便利店的自动贩卖机,卖点华夫饼,面包,饮料和冰淇淋等。吃饱喝足拍了半天麻雀,听了半天乌鸦叫之后终于轮到我上船了,上船时工作人员会安排你坐在哪一边,主要是为了平衡,船开后会绕着城墙开,船伕会拿个小棍子指给你看哪块石头上有个什么图形,但是全程日语讲解,完全不知道看的什么,而且大部分时候图形太小很难找到他讲得点,倒是有一张讲解图,但是找不到那个点看了也白搭。御座船全程大约20分钟便回到了上船的地方。

从大阪城公园出来后,我决定去大阪历史博物馆看看,历史博物馆采取的是从上往下的展览方式,就是最高的那层讲得历史最长的那段时间—难波时期,越往下越靠近现代。说句实话里面大部分是一些模型,没有什么真的展品,大约就是3D立体讲解这里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和国内的博物馆没法比,不过也可以看看。印象最深的是最上一层仿中国的官制的人偶,以及那一层的玻璃在放完视讯后会突然升起幕布让你看看外面如今的难波宫迹,另外就是有一层有螺钿的琴有点印象,因为螺钿的花非常漂亮且琴和中国的差不多很可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在博物馆内看到很多日本古物上的文字都是汉字,就发现了一个比较好笑的事情,汉文在古代的时候没有标点断句很让今人迷惑,一不小心很容易让人误解其意啊!博物馆内有日文和英文讲解,不过看英文讲解讲到人名和时代名称及地名是日语的英文发音表达方式,完全搞不清楚。不过博物馆内有个集章问答小游戏卡,满足了收集癖的小爱好。

从博物馆出来已经下午4点了,再去别的地方估计都进不去了,因此我决定去梅田蓝天大厦,因为用周游卡这里也是免费进的,且这里门票印象中也要1500日元。其实梅田蓝天大厦并不太高,只有140米左右的高度,去过上海中心和环球中心的我对这里的兴趣不是特别大,就是因为用周游卡免费,且网上又推荐我还是决定去看看。
在历史博物馆附近上了到梅田的公交车,日本的公交车是后门上车前门刷卡的,大阪市区内用周游卡乘公交车也是免费的,我上车后硬是要按照在上海的习惯当场刷卡被司机制止了,他让我先坐那,我就纳闷了难道用周游卡给他看下就行了?后来发现他们都是下车时刷卡(交钱)再下车的。
到了梅田被导航指的七晕八素找不着它说能走得那条路,后来瞎走瞎撞反而误打误撞找到了那条路,排队上去从制高点看大阪的城市夜景。因为人多我又赶紧下去了,想着去泡温泉。
出来后在找公交车站的路上遇到一个老外问我路,我的妈呀!我还是个境外人呢。幸好她问的是怎么去梅田蓝天大厦我刚从那回来还能给她指个路。后来发现不止境外人分不清日本人和中国人,日本人也分不清。在京都还遇到个老奶奶用日语问我路,看她的样子像是京都本地人,居然问我这个境外人路,而且语言还不通我真是哭笑不得。我用英语表示我不是日本人也不知道老奶奶听懂了没有。当然其实在都不说话的情况下我也分不清日本人还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只能判断带口罩的应该都是日本人,特别简单粗暴的划分方法,哈哈。

关于泡温泉本来准备去大名鼎鼎的有马温泉的,后来发现时间上不是特别充裕决定还是边走看到哪个泡哪个好了。大阪周游卡有至少两个出示周游卡可以免费的温泉,一个是天然温泉浪速之汤,一个是天然温泉住之江什么的,我只记得这两个,至于世界大温泉能不能免费我也忘记了。
我选定的是天然温泉浪速之汤,但是为什么我也忘了大概名字有意思吧。如果不用周游卡是800日元,毛巾什么的要自带,如果没带可以买,应该是100日元一条。日本温泉需要先洗澡后进去泡,像国内大澡堂一样,一般分男汤和女汤。以前听说有男女混泡的,日本温泉都是裸泡的,所以我不敢想象那个场景。
浪速之汤位于8楼,所以他号称天然温泉我就有点怀疑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在里面泡的很舒服。电梯出来有个存鞋柜,把鞋子脱了存好后到柜台出示周游卡即可进入。
悲催的是我第一天出门忘记带充电宝,然后我的苹果手机电池已经基本只能坚持大半天了,到浪速之汤时还剩下5%,大家应该能理解我当时那个焦虑吧。在找公交的路上我去个小饭店吃饭时还问人家借电源来着,结果他们也没有。到了浪速之汤我原先是想问柜台借一下,结果柜台表示没有,不过旁边有一台充电宝出租的机子。那一刻真是好比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啊!我简直要喜极而泣!然而下一刻我就真的要哭了。因为机子上没有中文介面,也没有操作说明,它说可以微信直接扫描租借,我扫了也微信支付了押金,然而充电宝没有弹出来,再扫又出现了之前付钱的介面。
我怕多付了钱赶紧去找柜台的小姐姐帮忙,她这时候拿出了一份使用说明给我,让我下载app,根据使用说明我倒是成功借到了充电宝,然而它又让我用支付宝付了一次押金。为了让它退回我多付的100多块人民币我开始了艰难的和柜台小姐姐小哥哥们的沟通过程。我讲英语他们听不明白,我手机又是中文的他们也看不明白。小姐姐倒是打了个电话给充电宝出租机器的公司,但是也不知道是他们没有讲清楚还是什么情况,反正没有给我反馈。她大概又找来了他们的经理,我又用英文解释了一遍给这个经理。然而大家都不是英语母语,沟通障碍还是很大的。最后这个经理打电话给一个说中文的姐姐来跟我沟通,讲了半天意思倒都懂,但是小姐姐的意思是机器只是投放在他们这里,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说让我自己找下微信支付的退款键,然而这个键确实没有。后来经理找到了一个香港电话让我打过去,我翻出我的手机打过去,按照对方说明再扫一次码,这次弹出的介面是确认借充电宝的介面,我又拿了一个充电宝。为了怕它收我费我赶紧将多余的这个还了,押金果然就退回来了。然而香港电话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突然就断线了,也没来得及道声谢,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考虑到电话费挺贵的我也没有特地再打回去了。这通电话3分钟就解决了,而我前面和柜台服务人员语言不通地沟通了近40分钟!真是醉了!不过日本的小哥哥小姐姐虽然不知道怎么办还是努力的想要帮忙解决这个事情,我进去泡温泉之前还是表达了我的感谢!考虑到我泡温泉不知道要泡多久,然后充电宝要500日元一小时,为了节省费用我不到一个小时就还了,还以为会按照一小时算,结果居然没收钱。
日本温泉内一般有洗浴用品,包含洗澡洗头和护发的,也有包括面膜和洗面奶的,如果不放心也可以自带,毛巾不可带入池内,有纹身者不得入内。浪速之汤有带锁的柜子可以免费使用,我将手机和包存好后就用毛巾遮著进入浴室,冲过澡后开始泡汤,心说不是说有室外的吗?怎么没看见。过了几分钟后就发现是通往室外的门雾气太大看不清外面,这时正好有人进来我才看到。日本的露天风吕是裸身出去的,大冷天也是如此。外面大概有5种池,三种是全身泡水里,另外两种一种是坐在石板上,水冲后背及肩膀浇下来,另一种则是水流过石板,人躺在石板上,水很小只有薄薄一层水在石板上。所以躺着时后背是温暖的,一阵凉风吹过正面是冷的,如果趴着则相反,后背是凉的,脚丫子则一直是凉的。然后就看我跟烤肉翻面似的躺一会,趴一会,务必要两面都熟(暖和)。
在温泉玩到九点就乘地铁回到我住的地方睡觉了。
12/9 早上起得不算早,收拾东西退房后大约已经快10点了,背上我约7kg的全部身家出发去通天阁。
通天阁门票忘记多少钱了,因为我用周游卡是免费进的,入口在地下排队上电梯后先去2楼,再上电梯去金之观景层和银之观景层—其实就是两个观景层粉刷的金色和银色。去更高的观景层需要另外付费买票,我没有进去。这里也是一个制高点可以俯瞰大阪市区的景色,观景平台上有一些照片并且指示了对应的比较重要的地点,我感觉我上去就像是确认一下接下来要去的四天王寺在高处看来是什么样子的,然而实际上也没找到。

找通天阁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新世界市场,想着下来逛下吧。结果下来才上午10点出头,都没有开门营业,因此还是先去了四天王寺游览。
四天王寺是日本和宗(圣德宗)的总本山,于593年由圣德太子所建立的日本佛教最早的寺院,这位圣德太子就是历史上曾遣使隋朝并致书隋炀帝,狂妄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乎?”的那位。四天王寺是日本最古老的官家寺院,门口的鸟居旁边立著一块碑用汉字写着“大日本佛法最初四天王寺”。它不仅仅作为佛界守护、镇护国家的寺院而成为政治外交的中枢,而且还是美术工艺产业等日本文化的发源地,以后将中门、五重塔、金堂、讲堂等呈南北向一条直线排列,外部则由回廊环绕的建筑模式称为“四天王寺式”,这种伽蓝布局是模仿了当时中国的建筑风格。四天王寺与奈良的世界遗产法隆寺一起被列为从6世纪末到7世纪前半叶所建的飞鸟时代寺院建筑的代表。
虽然殿堂、宝塔、寺院多次遭遇战火和天灾和毁坏,但每次都得以重建,所以至今仍保持着最初建造时的飞鸟时代的雄姿,充分体现了这座寺庙的悠久历史和它在大阪人心中的地位。四天王寺的香火极为鼎盛,信徒众多。寺庙周围是一座天王寺公园,花木扶疏,绿草如茵;公园内还有广阔的水池、动物园等,大阪美术馆也设在公园里。
四天王寺有三个门可以进入,我是个方向白痴所以进去的时候没有注意自己是从哪个门进的,事后查资料发现是从西门即极乐门进入的。因日本佛教与其传统神道教不分家,极乐门前有手水舍和鸟居。

依稀记得出来的时候似乎是从南门出的。四天王寺的石舞台,乌龟雕像等大部分地方参观是不要门票的,只有伽蓝和本坊庭园是要收门票,持有周游卡可以免费参观四天王寺伽蓝和本坊庭园,在售票处出示周游卡即可入内。
进入伽蓝首先是砂庭(日式枯山水的一种,日本庭院风格,不用真水而改用砂的纹理流动来表现水之流动),独具一格,非常有日本特色。中间是五重塔,金堂和讲堂,进入金堂不可拍照不可讲话,金堂四面墙上是画著佛教诞生的故事的壁画。初初进去我还奇怪这个寺庙是哪个宗的怎么是印度风的壁画,后来一研究是将佛出生到涅槃的故事,因此画里的都是印度人,难怪看着一副印度风的感觉。此时堂内有高僧在念经,我看到一半突然间发现里面的人都开始排队进去让高僧拍了拍脑袋,作为一个爱凑热闹的人我在也没搞清楚在干啥的情况下还是跟着排队让这个高僧拍了拍脑袋。排队的时候我才发现大部分是日本本地信徒在排队,高僧还用日语说了什么,大约是祝福之类的吧。金堂门口有块牌子写着不能在厅内喧譁,不知道是不是用谷歌翻译之类的软体译成中文,且是英文译过来的,因此大厅Hall的中文翻译赫然写着霍尔。哈哈!

出了金堂转身就进入了对面的五重塔,塔内需要脱鞋,可以一直爬到第五层,但是上面没啥可看的,每一层放了好多灵牌,加上当时就我一个人往上爬,还蛮瘆人的。本以为上去能看看高处的四天王寺,然而上面并不是像我国的塔那样是开放的窗户或者走廊,最上层是封起来的四个窗户只能从窗户缝里往外看看。佛塔一般为单数层,三层,五层,七层等;这次去日本看到的不知道为什么日本大都是五层塔?
讲堂内有几幅大约是关于唐僧取西经的壁画,有大幅的沙漠及雪山的绘画值得细看。中间有两个很大的是雕像还是宣讲台我都忘掉了,里面同样是不可以拍照的。
出了伽蓝我在石舞台,六时礼赞堂(古木建筑,日本国宝)和大乌龟不动明尊那看了看,没有看出门道就直奔本坊庭园—极乐净土而去了。一入门看到的是一株红枫和石灯颇有意境,转过去就发现这个庭院真的很美,枫叶正红,银杏叶子正黄,有小“瀑布”,有池塘有锦鲤,锦鲤还都蛮肥的,看得我忍不住一直在拍照。

从庭园出来经过一个小殿,木门上雕了只猫,据说圣德太子爱猫。

在门口休息了一会再去吃了个午餐后我决定去天王寺公园逛逛,因为在通天阁上看到公园内风景不错。天王寺附近区域是日本战国时期大阪夏之阵和冬之阵的战场,公园内有个茶臼山,大阪冬季战役时,茶臼山一带是的德川家康的司令部;大阪夏季战役时是真田幸村的司令部,作为茶臼山之战的舞台而广为人知。茶臼山曾传是古坟场,后来考古发掘没有发现足够证明这里是古坟场的证据,目前尚未有定论。

因大阪美术馆,庆泽园和天王寺动物园等都在园内本来想一道参观一下,谁知道周一全部不开放,想着坐地铁去道顿崛坐游船算了。天王寺动物园前有一条非常热闹的街,很多吃的和道顿崛蛮相似的。
道顿崛游船用周游卡也是免费的,在那个大大的摩天轮(非传统摩天轮)那上船,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吧。游船内有导游讲解经过的每座桥或者哪家店是什么特色等,还教你两句大阪日语的谢谢和多少钱。如果不是听过讲解我根本没发现那只雕塑章鱼的眼睛有一只是变色且喷烟的。

乘游船的地方

从游船下来实在想不到去哪里玩了,所以决定直接去京都算了。

京都篇

12/9 下午4点多按照地图指示乘地铁换乘阪急电铁到京都的河原町站下车。上车前我就在纠结我在大阪用周游卡乘地铁免费,可以到京都怎么出站呢?想来想去不明所以,我还是决定走一步看一步吧。地图告诉我地铁堺筋线在终点站天神桥六丁目站会自动变成去京都的阪急电铁,不用下车。然而到了终点站大家都下车了就我还安坐着,站台上一个小哥哥看不下去了提醒我到终点站了必须下车,我下车后问他地图说可以到的呀,他告知我要等下班车,可我一看站牌下一班也到啊,为什么呢?小哥哥英语不太好听不懂我的问题,我只好等著了。后来小哥哥和我上了同一辆车下车前还一直不忘强调让我一直坐到终点即可。事后我才知道日本的电车分各停,急行,区间准急,特急等,每一种大站都是停靠的有些小站则不一定停靠了。
到了终点我还是浑然不知,但是看见大部分人都下车了,我赶紧下车去问工作人员,谁知工作人员又让我上车了。我又看了眼地图,发现离目的地很近了,不应该再乘上同一辆车,且这辆车似乎要往回开了,幸好我眼疾手快赶紧下车再次和工作人员确认,果然是已经到了。出站的时候发现要刷卡的,可是大阪周游卡不能用。一开始我以为是换成电铁要出地铁后再买票乘电铁,然而换乘时不用出站也就没有买过阪急电铁的票,只好去站台办公室问工作人员怎么办,工作人员告知现场补400日元即可,但是只能交现金。其实在大阪时和当时工作人员问好也可以的。
京都旧称平安京,很多我从小熟悉的日本的故事发生在这里,比如聪明的一休,阴阳师晴明等。
跟着地图找到了住宿的酒店,放好东西后决定还是下去找个吃的,吃到了此行最合口味的拉面。不错不错!
12/10 依然是一个没有早起的早晨,大约10点吃好早饭决定先前往三十三间堂,三十三间堂在京都七条,我住的地方在四条,途中经过了五条大桥,桥前有源九郎义经和武藏坊弁庆的雕像。相传武藏坊牟庆曾在京都五条大桥上挑战过往武士,胜利了就会夺走武士的刀,牟庆在遇到九郎的时候已经赢了999次,在挑战源九郎失败后成为了他的家臣,随着他南征北站,护着他逃亡。看雕像牟庆个子不高,源九郎还是个小孩,据传才11岁,也不知道这个武士是怎么想的挑战一个小孩,还是说为了显示源九郎自小就武艺超群呢?
以前爱看漫画的时候看到过源义经的故事,年纪轻轻便是战神,源平两家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然而没有战死沙场却死于兄弟阋墙,一生一波三折,成就过,也被追得如丧家之犬过,最后被迫剖腹自杀而亡。因此在穷游锦囊上看到说五条大桥这里有他的雕像我还是很好奇的去看了一眼。

在五条大桥看了一会就去了位于京都七条的三十三间堂,它是日本天台宗寺院莲华王院的正殿,日本国宝,京都最精彩的寺院建筑,以供奉一千尊观音雕像,闻名于日本。主建筑物呈长方形,南北长度达120米,堂进深17米堂内有柱子34根,将殿堂隔成33间,故得名。三十三间堂建于公元1164年,位于洛中和洛东旅游精华间和中间点,共建有33间殿堂,供奉著1001座观音,左右两侧各有500尊高约1.7米的金色观音立像。第1001尊观音立像位于堂正中巨佛的背面,坐姿千手观音是日本的国宝。其本堂之建筑及本尊、天龙八部众立像、风神雷神像,均被列为日本国宝。
入三十三间堂需要买票,门票600日元,进入三十三间堂需要脱鞋,入内不可拍照。千尊观音像姿势几乎一模一样,密密麻麻放在一起,天龙八部众及风神雷神雕像为木雕,不过形象还是蛮生动的。

三十三间堂对面是国立博物馆,因着急赶往清水寺所以这次没有进京都国立博物馆。在赶往清水寺的途中经过了几个小寺,都比较清静。不过里面不让进去看的。在去清水寺途中还经过了一个太谷本庙,看着门口的拱桥和山门觉得风景应该不错,就进去转了转。里面还有和尚在做法事,但是怎么感觉都是老年人来呢?

转出侧门跟着地图让我走的路去清水寺,没走两步就发现两侧都是墓碑,且整段路几乎没有人只有两个讲日语的男人一直在我身后边走边说,在这个情况下我也不敢回头只好硬著头皮在两旁阴森森的墓碑中穿梭,细看了下发现日本墓碑上目前大部分还是都是繁体汉字,因此都能认识写了啥。在墓碑林中走了约10分钟以上才终于到了清水寺,此时我已经是一身冷汗了。难怪太谷本庙老人多还在做法事,原来后面就是一大片墓地……
关于清水寺在百度上查了一下资料(以下内容摘自百度并结合了部分我的见闻):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被列为日本国宝建筑之一。公元778年(宝龟9年),从延镇上人在音羽的瀑布上参拜观音而开始,到了延历17年(798年),阪上田村麻吕改建为佛殿,从此成为恒武天皇的敕愿寺。
清水寺的山号为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观音。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慈恩大师建立。相传慈恩大师是唐僧玄奘在日本的第一个弟子。现存清水寺为西元1633年由德川家光捐资重修的。原属法相宗,现自立为大本山北法相宗。被定为国宝的主堂是由139根立柱支撑的,宛如硕大的舞台,又称“清水舞台”。清水舞台是观景最佳点之一,赏樱或者赏枫都很美。本堂的下方有著名的“音羽瀑布”,与祈求分娩顺利的“子安塔”,后者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清水寺因寺中清水而得名,顺着奥院的石阶而下便是音羽瀑布,清泉一分为三,分别代表长寿,健康,智慧,被视为具有神奇力量,游客路经此地一定会来喝上一口水,据说可预防疾病及灾厄。这次我也凑热闹排队去喝了水,喝的是三个中间的那一个也不知道代表的是什么?接水的长柄勺就在旁边的紫外线消毒机器里,喝完放回去接着消毒。

寺庙外围是不收门票的,据我所看只有本堂需要收门票400日元,内部并不大,有大黑天神像等。本堂出来有两条岔路一条通往清水舞台,一条往上通往有恋爱占卜石的地主神社。地主神社有两块恋爱占卜石,说是闭着眼睛从一块能顺利从走到另一块的话恋爱就会顺利,四周也全都是恋爱顺利符啊之类的东西。

在从清水舞台下到音羽瀑布的台阶那里由于枫叶正红,景色还是挺美的,而从音羽瀑布一路到门口也是红枫处处的景色。
从清水寺出来我就前往了二年阪和三年阪,位于清水寺外面的三年阪二年阪是极具京都风情的坡道,也是日本重要传统的建造物群保护地区。
二年阪从北面的高台寺往南延伸至三年阪,一路连绵著保留了红壳格子和虫笼窗式的古老町家建筑,极具韵味。二年阪有各种日式小吃店、和风杂货店、宫崎骏动画周边的“橡子共和国”,三年阪有玩偶店、和服店和清水烧瓷器店,是京都买手信的好地方。沿途逛逛拍拍照,好多穿和服的游客在拍写真。

信步走到高台寺,高台寺是德川家康在战胜丰臣家后为了收服人心资助宁宁建造的纪念丰臣秀吉的寺庙,是丰臣秀吉的正妻北政所宁宁修行和度过余生的地方,现在北政所宁宁居住的圆德院与高台寺分开来售票的。据传丰臣秀吉去世之后,宁宁暗中支援德川,且在丰臣家覆灭之前曾经入大阪城劝淀夫人茶茶和其子秀赖投靠德川家,但茶茶和秀赖选择了继续开战而后战败自杀。所以最后宁宁还能安享晚年,且德川家也许是出于政治需求对她还算不错,不过我始终不能理解他既然有能力支援德川家,为什么不直接夺了淀夫人的权帮助丰臣家的下一代呢?所以日本的历史每每看得我觉得莫名其妙,淀夫人的父兄被丰臣秀吉所杀,母亲和继父被丰臣家逼得自焚而死,浅井三姐妹又是被丰臣家养大的,最后淀夫人居然还嫁给了仇人?而小妹江被丰臣家当做礼物嫁来嫁去,也没有什么大姐从中相助的痕迹。最迷的是2011年出了部歌颂江的电视剧,我以为不是武则天也是吕后,慈禧之类的垂帘听政之人,才会专门出部剧作讲她。然而她除了脾气有点大之外,小时候父亲家被灭她们很ok的到了覆灭父家的舅舅家,舅舅本能寺之变自杀之后又拖油瓶似地跟到了继父家,没多久继父家也被灭了,到了丰臣家,几乎没怎么反抗地被秀吉嫁了又要回再嫁再要回,嫁了三次,然后夫家与养父丰臣家打仗既没有煽风点火,也没见她为了姐姐淀夫人去求个情之类的;然后生了几个孩子开开心心地老了就结束了。看完的感觉就是她到底干了啥成了伟大女性?就是生了几个后来很厉害的孩子吗?题外话跑得有点远啊!

高台寺晚间有夜枫观赏,本来打算晚上来看夜枫,因此只是在附近逛了下就去了八阪神社。然而因为全天都是靠两条腿走,晚上在吃完饭后完全都不想再走了,最后就直接回住宿没有进去看过,成了一个遗憾啊!
八阪神社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有个美容水的小神社,很多女性在那喝美容水;另外还有个小神社叫做神马社,里面真的有马的雕塑,不过不知道其来源是古时候的名马还是什么?八阪神社傍晚的时候有各种小摊贩摆摊卖各种小吃什么的,不知道是每天都有还是我那天正好赶上了。

从八阪神社出来走到了建仁寺,此时天色已晚,我只是寺庙里大致逛了逛,没有进大殿里。建仁寺是京都最古老的的寺,其开山祖师有日本茶祖之称,是他从中国带回了茶叶,此外回去后查资料才知道我们80后童年的老朋友-聪明的一休曾在建仁寺待过。

出了建仁寺沿路走到花间小路和祇园角,祗园角有艺伎表演可看,本来打算来都来了去看看吧,结果进去一看近期不知道为啥不营业。传说花间小路有艺伎出没,不知道是不是我到的时间太晚了也没有看到,倒是看到很多穿和服的游客。

此时走了一天路的我腿快抽筋了,吃了个油腻腻的面后赶紧回酒店泡澡,泡到一半就困得睁不开眼,不到7点半居然就睡着了,因而夜游高台寺也就真的泡汤了。
12/11 早晨9点多出发乘坐阪急电车到伏见稻荷站,一下车跟着人流跑很快就找到了伏见稻荷大社。伏见稻荷大社门口有个导览二维码,用扫一扫可以选择中文或者英文或者日文的讲解。建筑部分讲解还是比较长知识的。

还没有正式进入神社在门口鸟居处,人群突然分散开来了,看见一个穿保安制服的大叔举著牌子,后面有穿着神官服饰的神官,原来是为神官开道的。

以下是摘自百度的一段关于这里的介绍:日本伏见稻荷大社建于8世纪,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神为首的诸位稻荷神。稻荷神是农业与商业的神明,香客前来祭拜求取农作丰收、生意兴隆、交通安全。它是京都地区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
伏见稻荷大社的入口,矗立著由丰臣秀吉于1589年捐赠的大鸟居,后面便是神社的主殿及其他建筑物。在神社里,还能见到各式各样的狐狸石像,这是因为狐狸被视为神明稻荷的使者。狐狸脸形的绘马是这里的一个特色。

还没来得及看完大门的介绍的我,突然间被一阵音乐声给吸引,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巫女在举行巫女祭,神乐殿前用木桩与绳子简单隔开,有个年纪蛮大的保安大叔举著不准拍照和摄像的牌子,同时一直在看人群中是否有人违反,如果发现有人违反就出手指一下警告。台上巫女们演奏的演奏,起舞的起舞,有序地进行着仪式。据我观察是有人出钱请他们进行这项仪式,估计都是做生意的老板祈求生意兴隆之类的。

神社正点也有神官在帮信众做祈福仪式,这些能被神官带进去的也是花了不少钱来的。普通游客一般只是在外面赛钱箱投入赛钱,然后摇摇前面的大铃铛来祈福罢了。
之后就是沿着千本鸟居一路上山了。这里最出名的要数神社主殿后面密集的朱红色“千本鸟居”,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在电影《艺伎回忆录》中也曾出现过。成百上千座的朱红色鸟居构成了一条通往稻荷山山顶的通道,其间还有几十尊狐狸石像。走进千本鸟居,老朽褪色的暗红色牌坊和光鲜亮丽的朱红色牌坊密集地交织在一起,透过阳光的照射显得格外壮观迷人,视觉上颇为震撼。千本鸟居最开始一段人最多,越往上人越少,很多游客到半途就会下山了。到登顶的时候人几乎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了。如果想在千本鸟居好好拍照,还是往上走走人会比较少一点。

我之所以对伏见稻荷大社这么感兴趣还是因为年少的时候看的漫画《迷幻恋曲》,那里面主要是日本神道教的日巫子的故事,因此出现了如光照大神,伊邪那岐,伊邪那美,须佐之男,富士山山神姐妹-绝世美女的木花咲耶姬(阳面)和丑女石长姬(阴面),犬神,鹿神和稻荷神等等日本神道教的神明。我本来就爱看神话故事因此对当时以为是黄鼠狼外形的稻荷神和在漫画中出现的伏见稻荷大社还是印象非常深刻的。
稻荷神社内有一处有轻重石,据说许愿后捧起石头如果比想象中要轻,愿望就会达成哦。

从稻荷神社出来已经下午2点多,想着沿途可以再去去附近的景点就步行沿街走到了东福寺。东福寺是一座比较大的寺庙,寺庙内的方丈庭园和通天桥部分要分别买票才能进入,400日元一个。百度上不知道是哪年的票价:进大门免费,方丈庭院、通天阁、灵云院、芬陀院各300日元,同聚园200日元。做个参考吧。
以下一段摘自百度关于东福寺的介绍:“东福寺建于公元1239年,占地面积为20万平方米,是京都五大寺院之一。东福寺的前身是位于京都市东山区东南端(现JR京都车站附近)的一座寺庙,于924年建成。到了1236年(嘉祯2年),九条道家决定把这里建为一座能容下5丈高(约15米)的释迦牟尼佛像的寺庙,自奈良的东大寺和兴福寺两座名寺中各取一字为名,更名为东福寺。释迦牟尼佛像殿堂于1239年开始建设,至1255年(建长7年)完工。
日本东福寺是京都最大的禅寺,临济宗东福寺派的总院,占地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连年战争及1881年的火灾,将其佛堂、法堂、厨房、住屋一并烧毁,其后逐次重建。寺内的通天桥是观赏红叶的景区。全寺有25座塔,现存最古老的山门是国家级珍贵文物。山门东侧的东司是日本唯一定为重要文化财产的厕所。龙吟庵的国宝方丈则是现存最古老的方丈建筑。
东福寺体现了禅宗建筑风格,寺内拥有日本最古老的山门(国宝),还有天井龙图彩绘的本堂以及国家重要文物的东司(便所)等。寺内的东四南北建有风格迥异的方丈庭园,其中以北庭最为著名。寺内的洗玉涧通天桥,每到秋季,便成为京都观赏红叶的最佳观景地。”

本堂天井那的龙我也拍了个照片,龙的眼神比较好玩。

方丈庭园需脱鞋入内,庭院内有日本著名的枯山水,有一个悬空亭可以看寺内的红枫以及通天桥。总体来说并不是很大,不过是拍照的好去处,也是坐禅的好去处,比较安静,风景也好。
通天桥进去也是同一片枫林,不过进去后可逛的地方比方丈庭园大很多,有个院子我忘记名字了,现在在修,不过院里有很多苔藓,日式庭园的那种景色。

参观完东福寺已经下午四点,我饿的快晕了,就在路边一家煎饺店点了点吃的。这时才发现他们这橙汁是都很贵,一杯加了好多冰块的橙汁居然合人民币近30元。怪不得第一天吃了一个大阪烧加橙汁就花了120多块人民币呢。
吃完饭休息了一会,我自觉体力又恢复了,决定走回位于四条的住处,顺便沿途看看还有啥好玩的,果然发现了一个龙尾神社还挺好玩。起初我看是个开放的神社就进去看了一眼,但是没看出什么门道就准备走了,这时旁边的一对日本的叔叔阿姨叫住了我,让我仔细看神社上方,由于语言不通他们指点了半天我才看到天花上的木雕龙,真是雕得挺精致的一条龙,叔叔阿姨见我终于开窍了才走。

沿着鸭川一路回到酒店休息了一会。

想到明天就要离开京都了,决定再去夜访花间小路好了。走着走着又被八阪神社的夜景吸引了过去,这时候没有白天的人潮,神社前的灯笼全部都点亮了,晚上枫叶在灯光的衬托下静静地美着,我沿着上一次参观的方向又走了一遍,又走到了美容水那个神社,细看果然好多是美容美发之类的产业捐的特别多。

京都之夜除了高岛屋那一带的现代化的热闹繁华,也有花间小路八阪神社这一带的静。不错不错,没有夜游高台寺的遗憾以及步行不能到达的那些景区留待以后再说吧。

宇治篇

12/12 早上美美在酒店吃好早餐,理好行李前往阪急(KEIHAN)电车祗园四条站乘车前往宇治站,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就到达宇治。
本来此次行程应该是温泉之旅,除了大阪京都奈良剩下的时间应该是去有马温泉的,而不是到宇治的。但是看了看时间即使到了位于神户的有马温泉也是很紧张的玩一下就得回了,时间全部浪费在路上。最后放弃了有马改了以抹茶闻名的宇治。
宇治市不大且游客不多,自然风光挺不错的,在这里赶上了来日本风刮得最大的一天。从阪急电车出口出来就是宇治桥,不用过桥直走就是桥寺放生院,宇治上神社,宇治下神社等景点,上下神社本是一体,宇治神社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做菟道稚郎子的王子,该王子因过于被人民喜欢,为了让他哥哥顺利继位选择了在这里自杀。因此神社内有很多兔子的形象。此外往山上走还有菟道稚郎子的墓,和观音堂在一起。


其后因穷游锦囊上说兴圣寺是免票的,想着就去看看吧。路过了真言宗的惠心院,在院内看到弘法大师空海1250年的海报,才知道真言宗的开山祖师弘法大师就是《妖猫传》里染谷将太演得那个一直带着迷之微笑的日本小和尚。一直以为沙门空海这部小说是杜撰出来的一个小和尚,没想到真的有且是日本佛教一宗的开山祖师。我们是唐僧西游去印度取真经,日本则是空海小和尚西游至唐取经,他相当于日本的西游记的主角啊!不知道惠心院为啥一个人也没有,我在院内逛有10几分钟也没看见一个人。

兴圣寺则是曹洞宗祖师道远禅师的初开道场,道远是宋朝至中国留学学佛,后来归国开创了曹洞宗的。兴圣寺目前是要收门票的,500日元一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枫叶季的原因,然而内部实际上也没多少开放可以参观的地方。平时兴圣寺有早课体验,内有一些木雕国宝。兴圣寺门前的琴阪是赏枫的一个好地方,此处不用门票,不错好处是人少,够幽静。沿着琴阪往上走就可以一直往山上去。

参观完兴圣寺,我沿着小路一直往山上去,一路上一个人也没有,而且岔路口的路牌不知道是不是被人动过了,同一个地方箭头指向了两边,我一开始走错了走到了山石塌方的地方,我心里就在嘀咕这也太原始了吧!该不会不开放的吧?无奈回头发现了另一个指向相反方向的箭头,我了个去!这山上的路比较原始,好不容易爬上去看到观音堂是关着门的,旁边就是菟道稚郎子的坟墓。
左边有个观景台,更加原始且乱砖堆成,不过好处是可以从高处俯瞰宇治市,这时上来一堆日本的叔叔阿姨,观音堂终于开了门。叔叔阿姨们兴致很高的让我给他们拍合照,看样子上山比我还轻松。

下山后过桥去平等院和凤凰堂看了看,在街上吃了点抹茶冰激凌,喝了点抹茶买了点东西。这时风太大了,简直了!我走到紫式部石像那看了一眼,那边风景还挺美的,远处是满山红翠,阳光也不错,就是风实在太大。我赶紧去JR宇治站乘车去平城京奈良了。

奈良篇

12/12 下午在JR奈良站下车后,车站门口就有平城宫的旧址的两个大石灯。下车后开始找住宿,在手机地图的指引下找到的倒挺快的。这是家家庭旅馆,就是日剧中那种比较传统的房子,只不过摆了床不用睡地上。
放好东西出门去奈良公园看小鹿去,但是这里的晚上天黑的早,小摊贩们也早早就收摊回家了。最后还是回到商业街那里吃饭买东西,发现这里有个百元店,里面东西还挺多的,大多是made in China。我后来在这里买了冰箱贴和达摩摆饰,都只要100日元哦。
12/13 奈良的奈良公园是景点比较集中的地方,小鹿也聚集在那一带。早晨直接往奈良公园走,早上的小鹿果然比晚上多多了,从兴福寺开始到处都能看到或站或卧的小鹿,一点也不怕人,走近了甚至可以摸一下也没什么反映。为了吃鹿仙贝还学会了鞠躬,不给还会咬人踢人追人,并且还不允许别的鹿过来抢吃的。我沿路往兴福寺走去,兴福寺是日本国宝的宝库,在中世纪是日本文化的中心。当时寺内的僧兵数万,且武艺高强,类似于中国的少林寺。现存建筑物有中金堂、东金堂、南圆堂、北圆堂、五重塔、三重塔、大御堂(菩提院,俗称十三钟)等。现在金堂需要买票进入,国宝库也需要买票进入。从兴福寺出来往东大寺走去沿路有很多鹿,小鹿还跑到路边的绿化带中睡着,旁若无人,大部分鹿看到人过来都要伸鼻子过来闻闻你有没有带吃的,小部分不知道是不是吃太饱了无动于衷地卧著。在公园里玩了会小鹿就往东大寺走去,这一段路边处处都有小鹿,且红叶还未落,风景挺好的,就是人蛮多的。路边的小鹿还时不时啃著铁链子,不知道是不是在磨牙。还时不时秀秀恩爱虐虐旁边的单身鹿,只见单身鹿翻个白眼转过头去坚决不看了。
东大寺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又称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等,位于平城京(今奈良)东,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 相传东大寺是由圣武天皇发愿、光明皇后随喜力劝而建。我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曾在这里设坛授戒。看门口的木建筑确实是年份非常久远的样子,东大寺周围的鹿非常多,甚至有鹿在东大寺门口路中间站着要吃的。在湖边坐着的时候突然听到旁边传来尖叫声,回头一看有头鹿居然抢劫游客,而且抢的不是鹿仙贝抢的是纸。旁边的保安大叔赶紧过来鹿嘴抢纸,因为小鹿吃了纸可能会生病的。只见大叔一把抱住鹿腰,结果小鹿踢了他几下就是不肯把纸吐出来,大叔试了好几次都抢不到最后只能无奈看它吃掉了那张纸。
看完这场热闹我又往若草山走去,途中还经过了一个忘记名字的建在山上的寺庙,门匾上有大公鸡。本来我是想去若草山坐坐,俯瞰奈良的,若草山海拔300多米,我想应该是可以看奈良全景的,谁知道若草山此时封山,只能放弃这项计划继续前往春日大社了。
春日大社一般认为是在迁都平城京后,由藤原家族为朝拜他们的保护神而建的。因其屋顶的形状具有特性,该寺院的建筑式样被称为“春日式样”。春日大社的范围还蛮大的,路上小鹿也很多,中午时卖鹿仙贝的阿姨还会给鹿们大把大把的撒鹿仙贝,我本来正在看一头气定神闲的长了两只很好看的角的公鹿,突然它就起身跑起来,吓了我一跳。仔细一看是阿姨在撒鹿仙贝,果然鹿为食忙啊,什么气定神闲在食物面前都是假的,社会鹿啊社会鹿。
春日大社里有两棵很大的树,树围都有近10米,因长得大年份长且枯树又生新生机,被奉为神树。且神社境内有许多石灯,很多年份已经很长了,真正是千灯愿啊!小鹿悠闲地或在灯间啃青苔,或向路人折腰要鹿仙贝,毕竟此地是他们的主场啊。
从春日大社出来已经快下午4点了,天也开始要黑了,本来还想去唐招提寺和平城宫迹的,一看过去还要20分钟左右且已经快接近闭馆的时间了,还是去商业街那吃吃饭逛逛街早点回去洗洗睡了。
12/14 一早起来退房后乘车前往唐招提寺,因唐招提寺是鉴真和尚在日本时的修行之地,鉴真和尚又来自我的故乡,且5次东渡失败仍是坚持在近70高龄第六次东渡日本,登陆日本时据说眼已经盲了,为传大道的这种执著实在令人敬佩。本来准备一早直接回大阪的,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看看。唐招提寺的门票是600日元,新藏宝阁好像要另买票。
以下摘自百度:位于奈良市的唐招提寺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不过因后来大修过几次,因鉴真大师早已圆寂几百年了,唐建建筑工艺失传,采取了日式建筑的方式进行大修,这所谓最具盛唐风格的建筑其实并没有什么唐风了。此寺为唐代高僧鉴真(公元688—763年)第6次东渡日本后,于天平宝字三年(公元759年)开始建造,大约于公元770年竣工。寺院大门上红色横额“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谦女皇仿王羲之、王献之的字型所书。寺内,松林苍翠,庭院幽静,殿宇重重,有天平时代的讲堂、戒坛,奈良时代(公元710—789年)后期的金堂,镰仓时代(公元1185一1333年1333)的鼓楼、礼堂及天平以后的佛像、法器和经卷。御影堂前东面有鉴真墓,院中植有来自中国的松树、桂花、牡丹、芍药、“孙文莲”、“唐招提寺莲”、“唐招提寺青莲”、“舞妃莲”、“日中友谊莲”和扬州的琼花等名花异卉。
寺院的主殿──金堂,正面7间、侧面4间,坐落在约1米高的石台基上,为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建筑。金堂内供奉著金色的主佛卢舍那佛像,高3.7米,为奈良时代特有的脱干漆造,其两侧高5.36米的千手观音佛立像和高2.03米的药师如来佛立像,都是木心干漆造。3尊大佛像前还有梵天、帝释天两尊小像和4尊天王的木雕像,堂内还有平安初期大日如来的木雕佛像,其中金堂、卢舍那佛像、千手观音佛像、药师如来佛像都是日本的国宝。
金堂后面,面宽9间、单簷歇山顶的讲堂,也是日本的国宝。它原是建于8世纪初的平城宫中的朝堂,在建寺时由皇家施舍,后迁入寺内,为平城宫留下的惟一建筑物。讲堂内有一尊涂漆加色的弥勒如来佛像,佛像两侧有两个外形似轿的小亭,是当年鉴真师徒讲经之地。讲堂庭院里的藏经室,收藏有1200多年前鉴真从中国带去的经卷。
建于公元1688年的御影堂内,供奉著鉴真干漆夹造的坐像,高2尺7寸,面向西方,双手拱合,结跏跌坐,团目含笑,两唇紧敛,表现鉴真于公元763年圆寂时的姿态,已被定为日本国宝,每年只开放3天供人瞻仰。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为御影堂绘制的68幅屏障壁画,有《云影》、《涛声》、《黄山晓云》、《扬州薰风》、《桂林月宵》和《瑞光》等。
在经堂和讲堂之间,东边是鼓楼,西边为钟楼。鼓楼是楼阁式建筑,上下两层都有平台环绕。鼓楼往东是礼堂。寺内还有地藏堂,三晓庵、本愿殿等建筑。
金堂,讲堂,鉴真墓和戒坛以及开山堂都可入内参观,御影堂我去的时候在维修不能进,金堂旁边是木建的藏经阁和藏宝阁,是日本国宝,据说是建寺之初建造,不能入内,不过外面蛮有特色的。开山堂内有御影堂每年只开放3天的鉴真像复制品,一直可以参观的。鉴真墓为鉴真大师埋骨之所,还蛮清静的,墓前有后来移植过来的扬州琼花,墓前的石壁上有鲁迅等人的题字。说实话身为扬州人我以前其实不认识琼花,还以为以前家乡路边一到春天到处都有的藤蔓科的小花是琼花,这次见到才知道是树状的。

石切温泉+重返大阪回程

12/14 出了唐招提寺直奔附近的电车站前往之前已经查好的石切温泉.在石切下车过一个涵洞跟着地图走来走去,地图显示到了,但是怎么都找不到入口是什么鬼?后来发狠往前走了一大截,再回头走才发现门口石切温泉的石头,其实就是在酒店里面啊!在大堂付了1000日元的浴资,将大包存在大堂,到二楼跟着指示走到女汤门口,果然如网上所说没有人验票,直接投入小罐子里就可以了。因为是中午时分,里面只有一个刚洗好要走得人,等我进去时就我一个人了。这边的温泉感觉应该也不是天然温泉吧,建在2楼,女汤只有一个室内池和一个室外池(在阳台位置),旁边就是铁路。室内池温度已经不低了,室外池更烫,我在外面一会泡一会上来躺着吹吹凉风,等有人来的时候大家都看我,我心想怎么了?我干啥不对的事情了吗?出来一照镜子我才知道我泡太久了,脸已经红过关公了,怪不得人家都看我大概感觉我快晕过去了吧。
泡好温泉解了一身疲惫,再去新石切站乘车前往大阪的住宿,到达大阪后先将IC卡内的余额在便利店内用得还剩18块了,再去住宿办理入住并放好东西。晚上出门去JR车站退卡,退IC卡一定要在JR车站的人工视窗,用手机查好退卡二字的日文给工作人员看,工作人员会再三跟你确认是否退卡,是否要将剩余金额作为手续费扣除等,都同意了就会退卡并退500日元的押金。之前看网上说如果退卡时卡内余额大于220日元是要扣除220日元的手续费再退卡的,但退卡前将卡内余额用完再去退卡他们也是直接退500日元押金的不扣手续费了,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bug还是存在,我还以为他们要从压金里直接扣手续费呢。
退好卡想到第二天要离开日本了,且去的又是大阪城公园附近的JR车站,决定还是看看大阪城的夜景。事实上这个决定真是非常好,晚上的大阪城还有灯光秀表演。看完灯光秀我就回去睡了。
12/15 一早乘车去机场,第一次买单次票我不知道要怎么使用,居然就这么走进去了。后来才知道一次票也是可以塞进去的,我还以为是在刷IC卡的地方刷一下呢。回去的时候我才发现南海电车的特快车车头是咸蛋超人的造型,哈哈。在机场买买买后就登上飞机回到上海了。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