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走马灯

2017年5月,东京-镰仓-横滨-箱根-东京。
我们倒著写。
先看看这短暂4天里的走马灯。

*拍摄于:横滨喜多屋酒店

*拍摄于:镰仓高校前

*拍摄于:新仓山楼梯旁的净手池

*拍摄于:富士山下小作乌冬面店

*拍摄于:还没开门的筑地市场的咖啡馆门口

*拍摄于:鹤岗八幡宫里一条没什么人的小径

*本次日本小分队最正常的一张合影。

2015年去了日本以后,怀揣著“再去一次日本”这样的想法,犹犹豫豫,眨眼就是2年。有部分原因,是不敢再去。

上次去日本,我呆了整整一个月,属于公差,也是我第一次出境。实在幸运,那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并非以一个单纯游客的心态在看待日本。出于工作需要,我联络、接触了许许多多的日本当地人,有律师、社会活动家、记者、学生、大学教师、政府议员、公司职员。他们活生生的,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面目模糊的路人。时间它分分秒秒,也在以正常的速度行走,而不像旅游时那般飞快。我与当地人一样,工作、吃饭、社交,除了回到的是酒店而不是家之外,我仿佛真的生活在这儿。

我承认,拖了2年才出发,是我的胆怯懦弱。再去一次,我大概不可能再有那样的心境。或许我怀念的,仅仅是那时的东京与那时的我,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再现、重逢的经历。

这一次,重新认识日本。
以一个游客的视角,会惊喜还是会失望?

*这是在从成田机场前往市区的路上,拍摄的“公路之歌”。

之十:富士山就在我的头顶像一坨牛奶刨冰

最后一天的行程,全是围绕着富士山。
我们去了——新仓山浅间公园、忍野八海、河口湖——为了看富士山。

富士山会在一年、一天的不同时候,呈现不同的表情。太阳从山顶升起或降落时,富士可能被染成金色、红色,或像钻石一样blingbling。巨大的富士山在你头顶奇妙地变幻,真的会像是神蹟降临一般吧。

远观富士山最佳的季节是冬季,每年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富士山开始冠雪积雪,一直到第2年6月融化。我们去的5月,正是融雪的季节。盛夏的7、8月份可以登顶。其他季节,乘车最高可到达的地方是五合目,海拔约2305米。

向导说,这个季节本是难以看到清晰的富士山的,我们应该感到非常幸运,尽管有些薄雾。
“日本也有霾啊。”同行的朋友说。

这座日本人民的“圣岳”,就像一坨巨大的牛奶刨冰,和各种街景的组合都毫无违和感。

寻找富士山的路上,我们还经过了一条看得到樱花的山路,这里海拔较高,5月份花尤未谢。这是看到富士山之外的,第二大幸运。

能够看到五重塔与富士山同框的地方,只有新仓山浅间公园。春天这里会开遍樱花,那就是绝景三重奏了。

登上观赏台,需要爬一段漫长的楼梯。五重塔的朱红色油漆看起来像是新的,让我瞬间想起那座同样崭新的金阁寺。沧桑感是一座寺庙必备的气质,否则就显得虚伪,距离感,俗气,没有诚意。这就是寺庙变成景点不可避免的尴尬,崭新的神域显得没有丝毫说服力。

楼梯旁的这方“神水”倒是很有意思了。仔细观察它的龙,和中国龙真是完全不同。

在新仓山见到了日本最脏乱差的洗手间。提示牌也非常幽默呢,“就那样请倒已使用的手纸”,“请为马桶座坐下使用”,即便从字面意思也无法理解它到底想让我怎么做。

遇到一个要和我们拉拉小手的小朋友。
孩子把手上捡的两个树枝递给我们,“呐!”,是送给我们的礼物。
我问他叫什么名字,妈妈说,孩子太小,还没学会说话呢。
“きっと优しい人になってるの、この子。”(他长大一定是个温柔的人呢。)

另外一个可以看到富士山的地方,是忍野八海。

如果要我给什么建议,除非冬天下雪,除非没有事干,不要去。
忍野八海?八海?海?有没有搞错,明明就是8个小小的,浅浅的水池。水质清澈见底,海藻游鱼,确实很美,但是,没有提前做景点功课的我,当场愣住了。海呢?可恶的标题党。

这里有“日本九寨沟”之称,因而中国游客众多,一路上听的都是中国话,秩序也相对混乱,特产店小吃店扎堆,我闻到了熟悉的中国景区气质,就像曾厝埯里到处叫卖的烤鱿鱼和炸土豆。在这里,你会比任何时候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是个游客,中国游客。路边摊的老板们都会说几句中文,当你正准备拽日文买东西的时候,人家一句中文怼过来,气氛瞬间就变得很尴尬。

如果在积雪的冬季,这里应该会仙境许多。

出于对电影《澄沙之味》的喜爱,我坚持要买一个铜锣烧。
《澄沙之味》是2015年上映的日本电影,主演是我非常喜爱的老奶奶树木希林,电影以一家铜锣烧店为中心,讲述一位身患汉森病、一生被隔离被歧视的老人德江,意外成为这家店的员工。她一生都在制作红豆沙,她说你听,红豆有生命。这部电影有着典型的日本剧情片的叙事节奏与镜头语言,很温馨,很感人。

可我买的这个铜锣烧不怎么样。

这里还有耍猴的,表情夸张演技满分。

之九:我穿过鸟居,神明赐给我3个御守

短短4天,我总共去了5个神社,穿过了数不清的鸟居,不可思议。不得不把鸟居单拎出来写写。

鸟居(とりい),就是这个朱红色的大牌坊,贯穿了我的整个旅程。它两头尖尖,向上斜飞,像花轮同学的刘海。准确来说,这类鸟居学名叫“明神鸟居”,还有一种没有“刘海”的,叫“神明鸟居”。
人们说,鸟居是神域的入口,区分神和人居住的世界。啊,对了,就是三八线。看来神灵也小气,爱占人便宜。

我在想啊,我穿过来,穿过去,会不会真的遇见神灵呢?日本神道教里有“八百万神”,青蛙是神,雨水是神,狐狸是神,海鸟也是神。偶遇一个,没那么难吧。小时候被严肃地教导过,去寺庙拜佛许愿,一定要空腹去,偷吃就不灵了。于是就以为,遇见神灵的代价只不过是一顿早饭。

日语里,称谓后面加上“様”,读作“さま(sama)”,表示尊敬。父亲叫“父様”,神明叫“神様”,也就是“神明大人”的意思。中文里反过来了,“样”这个字尾常表贬义,比如“小样”、”熊样“、”人模狗样“等等,不知哪边是正解,哪边是误解。
路上一个朋友问我,日语单词里,有没有和中文单词发音很像的。我苦想了半天,说很少,朋友不满意,非要我说一个。我绞尽脑汁,说,日语里的头叫做“首”,读作“くび(kubi)”,就是中文里的“苦逼”,头是苦逼,这算不算是一种像?

这些是我一路上拍下的鸟居,不全。

我并非因为鸟居而开启这段旅程,但它却与我如影随形。在箱根的最后一天里,富士山也给我同样的感觉,它笼罩你的方式是霸道的,就像鸟居和神明出现的方式,很美却很霸道。
我不知道每个日本人心里,是不是都有一基鸟居,每个鸟居的背后,是否都有他们的神灵。

思来想去的最后,我掏钱买了3个御守,为神社贡献了GDP,神明在实现我的愿望之前,大概需要礼尚往来一下。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感觉很完美。

再来看看箱根神社吧,最神奇的鸟居就在这儿了。

神社门口也有结婚队伍,我后面还会说到一队,对比一看,一眼便能发现家世财力的高低。

这个水上鸟居也称“平和鸟居”,拍照是要排队的,一个一个走上前去,咔嚓咔嚓,换下一个,跟拍证件照一样。
拍照的时候,水面上当然不是这样干净的,我至少抹掉了4艘小船。一个姑娘上去拍照的时候,一艘鸭子船始终停在她的身后,既不开走,也不驶近,就好巧不巧地停在她的头顶,姑娘认真地微笑,一群观众全盯着鸭子船。这排了20分钟的队,算是废了。

严岛神社也有一个海上大鸟居,鹿岛也有一个13年重建的号称最大的水上鸟居。

神社内部少拍照,所以专心祈福。这大概是僧侣的鞋,太有趣忍不住拍了一张。

之八:鹤岗八幡宫与舞殿前的新娘

箱根之前,我们在镰仓,总共去了:鹤岗八幡宫、小町通、bills餐厅、江之岛、镰仓高校前。
先说说鹤岗八幡宫。

鹤岗八幡宫游客众多,尽管没到国内“十一”时的热门景区那般的人挤人、肩并肩,也足够让你无法随心所欲地拍照。躲进人潮旁的一条小径,发现美景,就使劲猛拍,生拍有人跟来。于是正经宫殿没咋看,在一个小鸟居下拍了20分钟。

日本一共有三大八幡宫,位于镰仓的鹤岗八幡宫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这里主要供奉应神天皇、比卖神、神功皇后三大主祭神。历史上,重建这座八幡宫的,是打败平家、确立霸权后的源赖朝。

这里和源赖朝相关的,还有一段有名的爱情故事。日本平安时代末期著名的舞女静御前,曾被迫在八幡宫的舞殿前为源赖朝献舞,跳的是著名的“白拍子”(我记得优酱好像在哪部电视剧里跳过这种舞)。
之所以被迫,是因为她为其献舞的这个人,正在追杀她的爱人源义经。所以她一边跳,一边唱着思念的悲歌,可这明明是一次喜庆的场合,我不大想得通,为什么她没有在舞殿前被当场杀掉。
后来给源义经生的儿子也被杀了。最后孤零零一个人,得知源义经已死,削发为尼,病亡,年仅22岁。

现在这个舞殿,变成了举办神前婚礼的场所。
我们在小町通也遇到了看上去家世显赫的结婚队伍,跟拍的小哥们一个个西装笔挺,跟国内人字拖大裤衩的摄影师画风一点都不一样。
新娘和亲属的和服,实在是太让人羡慕了,面料和花式一看就价格不菲。他们沿着段葛(小町通中间的走道)一路小碎步地向八幡宫移动,新娘满面春风,还冲我们微笑。

八幡宫门口正对着小町通,一条长长的美貌的旅游购物街。这个“交通安全祈愿所”特有意思,似乎是自愿自费地将车开进去,让一个穿成这样的“神棍”,“密密麻麻”地围着车转,摇头晃脑,像个巫师一样“作法”。这种混搭莫名有一种喜感,神学与科学,两个时代的不同信仰,如何让其中的一个为另一个保佑呢?

沿路尽是小饰品店、洋菓子店、咖啡店、面包店,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慢慢消磨一下午时光。上面👆这种醃渍冰镇的黄瓜、茄子满街都是,由于吃相或许过于难看,我没有吃。咖啡好喝,面包看起来也都不错。

之七:镰仓高校前,晴子和樱木才不会在一起

终于来到了高校前,几乎已经成为镰仓必去的景点。湘北高中是不存在的,但这个所谓“命运的车站”却莫名其妙地火了。每个来到这里的男人女人,幻想着自己是樱木是晴子,无论人们是否正在恋爱,传说中的完美初恋还是吸引着他们。

说得有些置身事外了。我也是个俗人,我也去站了一下。

这里是海边,距离海滩两个车道宽,海风是很猛的,吹得我没能在任何一张照片里完整地睁开眼睛,一副苦恋的表情。

眼前的照片是挺唯美的,可照片的对面就像餐后的厨房。
所以,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之六:在江之岛度过日本的五一黄金周

藤泽市的江之岛,在镰仓景点排名第二位,但却是个几乎没有中国人的地方。我们只去了商业街和江岛神社,全是放五一黄金周的日本人(日本也有五一假期,但是7天)。说这句话的时候有点慌,怕我一说完中国人全去了(太过自信)。

你在这里看得到形形色色的日本当地人,不同年龄的,不同风格的,不同组合的。每个姑娘都化著精致的妆,脸涂得跟白墙一样毫无瑕疵。
这里遍地是海鲜,鱼干、海苔、超大的蛤蛎,路边烤鱿鱼的小哥非常帅气,吃鱿鱼的小姑娘也奶声奶气的。
向导说日本男人爱留长发,“也就是你们说的,杀马特发型,哈哈哈”。

街口的“青铜鸟居”,建于公元1821年,为藤泽市的指定文化财产。

这里也有景区标配炸土豆!还有一家很大的Hello Kitty专卖店。

之五:此生必去之Pancake和うどん

Bills有传说中世界上最好吃的Pancake,知名程度不必赘述了。
东京有店,我们去的是镰仓的一家。这家濒临海边,大大的落地窗正对着海,景色完美。说句良心话,pancake的味道其实……太棒了!!!甜而不腻,入口即化。不喜香蕉的朋友就没有福气了。
顺便说一下,这里只有英文选单和日文选单,也没有中国服务员,找到这个传说中的pancake,稍微有点困难。

我好像不太适合这种画风。。

顺便提一下在富士山周边吃到的一家乌冬面,名叫“小作”,向导推荐,它不像bills,有来自澳洲的血统,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小菜馆儿,没有境外旅客光临。
排队的方式是在前台的小纸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服务员大妈会顺着叫。但有时大妈忙着别的,新进来的顾客不知所措,或者大妈干脆拿着小纸板到处跑,新进来的顾客也不知所措。本土店就是这么随意。

这里的乌冬面和平时吃到的不同,是手擀面的型别。汤汁浓厚,配菜丰富,面和汤料都可以买到。让人惊讶的是竟然有熊肉乌冬,本着动物保护主义(其实是怕腥)没有点。

之四:不得不提的喜多屋,百年老宅里拍大片

喜多屋是我们第二天住的酒店,在镰仓没定到房,于是住到了横滨。这是间据说有百年历史的老宅,木质结构,榻榻米散发著原木的溼潮气味,装饰和家俱都是古朴风。我们一行四人住在一个大家庭间里,周围两面是大大的落地窗,正对着环绕的树林。

前台的小姐姐为我们提供了免费借用的浴衣,女生有3种花色可以挑选。
本来这次行程太赶,穿不成和服就要成为行程的遗憾,却意外在这里得到了小小的补偿。浴衣毕竟不是正装和服,花色普通,腰带随便打,也根本无需穿得多么整齐。但我们还是第二天5点半起床,借了门口的道具,拉上同伴拍大片。这里的天然树林和古屋,是拍片的绝佳场地。
门口的道具有两样,伞与刀。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刀。

由于周边较荒凉,在酒店解决了晚饭,咖哩饭咸得要死,不要吃。

之三:东京,暴走是我爱你的方式

上述3天的行程,基本与大都市毫无关系。但第一天与最后一天,我们还是待在了东京。

降落东京的成田机场后,我们选择了包车而不是地铁,无论是考虑到舒适度,还是沿途风光,包车都是不错的选择。总共4天的行程里,都是这辆车与这位向导陪同我们。

成田机场到市区,开车得一两小时,挺远的。成田时还是阴雨,一路开一路放晴,此后4天都是阳光伴随,实在幸运。我们沿路都开的高速,其实我内心更希望能在东京的小街巷里穿行,哪怕耗费一下午时光。

抵达东京后,我们就在一路暴走。暴走,信步,闲晃,游荡,是向一座陌生城市say hi的最好方式了吧。
当你耐心地行走,一步一步,街道总能给你惊喜。浮躁的日常里,能有多少这样的时候呢。

之二:银座,刷卡的时候我好像不爱你了

我在镰仓和箱根的神社里转悠时,想,人在什么时候最迫切希望求助于神明大人?
当然是,刷卡的时候。

第一天的主题是,东京买买买。
我们像是在完成一项艰钜而崇高的使命,穿行在银座的免税商场,高效,目标明确。
被blingbling的小饰品吸住眼球的情况也是有的,但立马就被价格吓懵了,数有多少个零数了好久,我猜我的脸色在这个过程中起著微妙的变化。告诉我,如何才能优雅地离开,好艰难。

这里是银座啊,朋友们。银座啊。

或许我们再一次做了错误的选择,银座的松本药妆并不便宜。安耐晒小银瓶都比机场免税店贵。找了大半天阿玛尼专柜,结果买到的粉底液,比机场免税店贵了600日元。
所以,总结一条购物的经验:买定离手,不要事后比价。

银座标志性的大十字路口,讯号灯一变,人群就像钢珠一样四散开去。与你擦肩而过的人,大部分面容姣好,衣着精致,情绪高亢。每个人的面相都太过于相似,我难以记住任何一个路人的脸。

看上去,他们都拥有明净美好的生活。可物欲本身就是忧愁啊,这里可是银座,怎么会无忧愁?

十字路口旁的这家咖啡馆,两年前我也来过。再次相见,兴奋得跳脚,像是偶遇故人。
15年的8月,我在这里连喝了2杯美式咖啡,听同行的人给我讲述,他的同学如何如何留在了日本生活,如何如何在东京买了房。我身旁多的是一人独坐的精致女人,当然也是玩手机。

两年前的我坐在高处,眼望着这群钢珠一样的人,心情复杂,既羡慕又难过。
两年后的我经过这里,眼望着这群钢珠一样的人,心情复杂,既怀念又难过。

唯一记住的是这位古著的行为艺术家。是的,我称他为艺术家。他不会是真的在乞讨吧,穿成这样,人人路过皆避其三尺之远,讨得到钱才是见了鬼。

免税商场里的人,面目多半有些狰狞。东西好生生在那儿,人们却喜欢拿出争抢的斗志,弄得空气混浊不堪。买齐了购物List和代购List,我就带上耳机了。

日本小物件之美,是永远也看不腻的。

银座有一家专卖信笺纸品的店,和风的信纸满满的古典美,店内展示的真实书信也有趣得很。“结婚的时候,记得说感谢哦!”很久没有收到过纸质的书信了,就算是我写给别人,大体也会被嘲笑一番吧。毕竟“文艺青年”都成骂人的词了。

银座街边的书店,摆的竟也是村上的新书呢。可惜看日文太费劲,没买。

之一:东京之味,刺身饭、河豚、夜之居酒屋

这次在东京,都吃了这些东西。

想必很多人都记得这家银座地铁站出口旁的店了,总是大排长队。没忍住买了一盒,不贵,好吃,软糯爽口,甜而不腻。

还有一家商场地下一层的寿司店,明明开在银座,却偏要叫“筑地玉寿司”。店内装潢并不高阶,口味却不差。
你别看这大叔捏寿司的时候一脸高冷严肃,我一喊他,他立马笑成了一枝花,为了表达热情,他调动了脸上的所有的皱纹,弯弯扭扭地挤到一起,反差之大倒是把我惊著了。
刺身饭推荐,手握寿司普通。

晚上我们去吃了河豚,河豚火锅、炸河豚、煮河豚、河豚刺身,年轻人就是要作风生猛些。

拼死吃河豚?其实也不至于。
河豚的肝脏、生殖腺、肝脏、肠胃、血液,都有毒,剧毒。但如今日本河豚大多为人工养殖,只要挖去内脏,剥皮,洗干净,理论上不会有毒。
吧……

有这样一个段子:
“《孤独星球》旅行指南的作者马修在日本生活多年,但一直没有尝试过吃河豚。有次他在伊豆半岛认识了一位主厨后,下了决心想试试这一致命的美味。喝下几杯日本酒壮胆后,他夹起一片薄薄的生鱼片放进嘴里。随后,他的嘴唇和舌头顿时发麻,脸上浮现出对死亡的恐惧感。”

其实是主厨故意给他下毒了。

河豚的重要产地在下关,但全日本消费河豚最多的地方是大阪。
吃河豚的地方在新桥,也是我两年前长时间呆过的地方。地铁轨道下方是醒目的深绿色,旁边,就是满目拥挤的居酒屋,日本的夜生活。

当然会有一些,不可描述的东西。

你看,“6000”的“6”被更改过,且写的是“今天只要6000日元哦!”看来市场价是依据行情走势浮动的,但是行情走势依据什么浮动,就不知道了。

喝醉的日本男人在街上撒酒疯,勾肩搭背。
初入职场的战战兢兢,资历深厚的趾高气昂。分辨他们并不困难,他们的气味截然不同。

想要和日本男人一样,吃饭,喝酒,打弹珠。
可惜,打弹珠没学会。
我一向不喜欢任何和“赌”字沾边的东西,包括打游戏。我讨厌拼运气,这样会暴露我致命的弱点。

进入深夜的东京,是每个大都市都有的,光鲜的另一面。
作为一名游客,热闹不是不可以躲避的。只要拐个弯就好了。

顺便介绍一下东京住的酒店,SOTETSU FRESA INN。很不错。在茅场町附近。酒店虽小,细节精致。

床头的多功能充电插头很实用。

会给女宾准备小礼品袋,里面竟然还有一片面膜。

前台美了。

早餐800日元,定食+自助,普通。

行程的第三天晚上,我们回到了东京的浅草,在酒店周围的路边摊吃了宵夜,旁边全是刚刚下班的伪娘,这些女人一样的男人,还带着满脸的浓妆,穿着紧身暴露的衣服,和男男女女坐在一起大声说笑。这里大概是日本最能大声说话的公共场所,朋友说,这不跟北京的撸串店一模一样么。

一大清早,我们去浅草寺求了签,看了看空荡荡的浅草商业街。两年前我求到了第一大吉,这次是第八十大吉,也还不错。

第三天晚上我们住在浅草旁边的Richmond Hotel。你看,竟然有挂衣服的小隔间,简直是日本酒店里的豪宅了。早餐是非常值得赞美的,品种丰富且味道正宗,西式和式都有,还拿了2份前台免费的报纸。

序章:行程、航司和拍照小贴士

【关于行程】

全篇倒著写,认真读了的朋友,或许会弄不清我们的行程到底是怎样的,以下按照正常顺序整理一下:
DAY1:成田机场-东京茅场町、银座、新桥
DAY2:东京-镰仓鹤岗八幡宫-镰仓小町通-Bills餐厅-江之岛-镰仓高校前-横滨喜多屋酒店
DAY3:横滨喜多屋酒店-箱根神社-忍野八海-新仓山浅间公园-东京浅草
DAY4:东京浅草-成田机场

全程包车,所以无法给出交通建议。

【关于航司】

我一定是脑子抽了才会选择巴基斯坦航空。

所有人都佩服我们的勇气。可牛逼还是要这么吹的:不就是打个飞机么,除了掉飞机,没啥大事。好在时间、价格还算合适,北京首都机场-东京成田机场直飞。



这里你将看到的有:大胡子乘客,浓郁的香料气味,肥胖且傲慢的空乘,置物袋里粘著的口香糖,地上的食物残渣,油腻的手把,始终在尖叫的熊娃。
没有娱乐设施。
唯一的娱乐是,降落时超刺激的“过山车游戏”,逼真的颠簸感,整个机舱都尖叫了。机长如果在广播里喊:“让我看见你们的双手!!让我听到你们的尖叫!!”就绝妙了。

降落前,空乘会给乘客发放入境卡和海关保税单,都要填写。所以,请随身带一只笔。
好吧,算是体验了一把巴基斯坦特色。

【关于拍照】

人们说,现在旅行不拍照,就跟没来过一样。
我说,是的。

全程有一个小伙伴专职抗大炮,敬业精神令人佩服,在此表示感谢。
文中也有很多照片是我用手机拍摄的,手机也能出大片。

在日本旅行,当然要日系调色,因为我懒,所有照片全部手机VSCO调色完成,最后写游记时,部分照片在PS里又做了一些明暗微调。
VSCO调色原则基本原则:
F2滤镜+曝光调高+对比度降低+阴影补偿+颗粒+蓝色高光
每项值的调整把握好度,微调即可。
文中视讯由于都是手机拍摄,画素太低,请大家见谅,下次旅程不偷懒,带相机。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