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置顶

🐠海路游景点路线

➡️马料水码头~吐露港~黄竹角咀~印洲塘鬼手岩~鸭洲码头~鸭洲海蚀拱~鸭洲观景台~吉澳码头~吉澳渔民村~吉澳天后宫~马料水码头🔚

新界东北海岸地质公园海路图

🛥️交通攻略

🚆乘港铁东铁线,大学站下车, 步行十分钟至马料水公众码头。
🛳️乘翠华渡轮渡海经印洲塘至鸭洲、吉澳。

注: 出发时间已提早为8:30am。

⚓马料水码头乘轮渡出吐露港

临近虎年春节,与弟弟、弟妹一行三人乘轮渡渡海,到鸭洲与吉澳旅游。
清晨出门,天阴有雨,有点影响出游的心情。乘东铁到大学站下车,出站一路向海滨走,约十分钟,到达马料水码头。弟弟与弟妹已经在码头等候。
我们乘坐的是翠花小轮的假日旅游轮渡,目的地是位于大鹏湾的鸭洲与吉澳。这种假日旅游轮渡,在马料水码头出发的还有东平洲及荔枝窝两条路线,同时在八点半开出。
当天的天气不好,又值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出海旅游的游客不多。每条线走几条渡轮的热闹场面不见了,我们乘坐的小渡轮,也难得的出现不少空位。这也不错,到了景区不用人头涌涌,可以尽兴观赏拍照。
渡轮延误到八点四十分开出马料水码头,沿着吐露港向着赤门海峡驶去。

风雨欲来的马料水码头

🌨️雨雾濛濛的赤门海峡

天公不作美,雨一直淅淅沥沥不停的下。两岸的景色笼罩在雨雾之中,马鞍山、八仙岭上乌云密布,倒也显得仙气飘飘。渡轮经过船湾淡水湖大坝,副坝,驶出吐露港进入赤门海峡。沿着海岸北行,绕过黄竹角咀,进入印洲塘水域。

雨不停的下

经过船湾淡水湖副坝

吐露港出口的浮筒屏障

🌋沿岸观赏印洲塘地质奇观

印洲塘位于新界东海岸,西南面为船湾郊野公园,东有往湾洲,北有吉澳岛,是名副其实的湾中之湾。在天然屏障的保护下,印洲塘常年风平浪静,加上独特的秀美景色,因此被誉为香港的“小桂林”。著名的“印堂六宝”,包括 黄幌山(罗伞),白沙头咀(毛笔),笔架洲(笔架),印洲(玉玺),石牌(墨水)及平静无波的海面(纸)。
海上航行经过印洲塘的黄竹角咀,可观赏红白相间呈直立状的沉积岩。这是香港最古老的地层,约在四亿年前形成,岩层最初呈水平状,后来经过多次的地质运动,最终倾斜至近乎直立状态。著名的景点“鬼手岩”,就矗立在黄竹角咀的海岸边。
鬼手岩海边有不少驴友,冒雨观景拍照。他们都是很早由乌蛟腾翻山越岭过来的,回程应该是走船湾郊游径到大美督。真佩服他们的脚力与胆量。要知道这条线路可算是香港最难行的徒步路线,全程三十公里,需要走将近一天。
我们乘搭的渡轮是旅游轮渡,为了让游客观赏拍照,渡轮停在印洲塘约十分钟,然后缓慢穿过印洲塘海岸公园,继续向着大鹏湾方向行进。

经过黄竹角咀,到达印洲塘

红白相间的沉积岩

岸边的驴友

红白相间的沉积岩及海蚀洞,驴友围观拍照的是鬼手岩

岸边有不少形态奇特的沉积岩

雨雾中行驶的帆船

经过“印堂六宝”景区

穿过印洲塘,继续驶向大鹏湾

准备到吉澳露营的狗狗

海面掠过的白鹭

山峦叠嶂雨雾浓,彷如一幅水墨山水画

准备下船的露营女

渡轮第一站~吉澳

吉澳码头稍停落客,继续驶向鸭洲

🦆鸭洲奇特的角铄岩海蚀拱

一行游客下船,船上水手提醒大家谨记回程时间,十二点半准时驶回吉澳岛,过时不候。
鸭洲是一个窄长的小岛,在特定的角度观赏,就像一只匍匐在海面的鸭子,故得名“鸭洲”。岛上的岩石是香港罕见的褐红色角铄岩,位于岛北部的海蚀拱,名为“鸭眼”,是香港的天然奇景之一。
随同旅游们一起向景点“鸭眼”方向走,进入鸭洲渔民村,首先经过鸭洲故事馆。由于疫情严重,鸭洲故事馆暂停开放。在门前的盖印处盖了章,然后回到岸边,不远便是“鸭眼”景区了。

鸭洲如同一只浮在水面的鸭子

由码头引桥登岛

鸭洲渔民村

打卡鸭洲故事馆

走过贝壳海滩

鸭洲地质考察路线图

鸭眼前留影要排队

各种显摆

通过鸭眼看深圳盐田港

沙丘散步的狗狗

海滩对面的盐田港

合个影

我与四弟,脚下是贝壳海滩

🏗️山顶观景台远眺深圳盐田港

随着大家一起观赏角铄岩美景,轮流在鸭眼前拍照留念,然后沿着海岸进入鸭洲郊游步道。冒雨上山,到山顶的观景平台观赏景色。
眼前是景色秀美的大鹏湾,鸭洲与深圳的盐田港隔海相望,站在山上的观景台,深圳大鹏区及盐田港码头一览无遗,景色十分壮丽。

对面是沙头角海湾

走上山顶的步道

脚下的鸭洲码头

鸭洲地质介绍图

脚下的渔民新村

山顶上的勘测标柱

漂亮的山顶步道

回到鸭洲码头

小岛必备的直升飞机停机坪

🏝️吉澳~弯曲的岛

吉澳位于大鹏湾之西,沙头角之东。面积约2.36平方公里。最高处为海拔122米的鸡公岭。岛的形状弯曲,如同反写的“之”字,故英文名称为【弯曲的岛】。风大浪高时,大鹏湾的渔船都停泊在吉澳湾的避风塘,村民取其吉祥之意,称之为吉澳。
由鸭洲返回吉澳,船程约十五分钟。吉澳码头规模不小,同时可泊几条渡轮。由于位处香港与深圳海域交界,水警轮及海关轮随处可见。
随着游客下船,向着吉澳大街方向走。码头上有不少小摊档,贩卖当地小食及纪念品。岛上正在举办香港地质公园十周年纪念活动,路口悬挂著大型的宣传横幅。
吉澳岛建有一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客家渔村。岛上人文气息浓厚,风味独特的客家美食深受游客欢迎。岛上建有历史悠久的天后古庙,漫步新开辟的登山步道登上山顶观景台,可饱览吉澳岛及沙头角海的迷人美景。

回到吉澳岛

码头前的吉澳游览图

地质公园社群同乐日的横幅

老街上的特色渔村小吃摊档

很出名的益民酒家

食客太多,稍后再来午餐

老街的废置村屋

🖼️吉澳渔民村,客家风情画

吉澳岛建有一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客家渔村。岛上人文气息浓厚,风味独特的客家美食深受游客欢迎。岛上建有历史悠久的天后古庙,漫步新开辟的登山步道登上山顶观景台,可饱览吉澳岛及沙头角海的迷人美景。
一直走到登山步道入口,由于天雨路滑,放弃登山观景。原路返回村中。在天后古庙盖印打卡,回到吉澳老街,进益民酒家吃午饭。叫了几味小菜,主食米饭免费。茶足饭饱埋单三百港元不到,甭管味道如何,也算是好吃不贵了。
饭后在村里闲转,观赏渔村民俗景色。将近下午三点半,走回码头登船,开始返航。

村口的壁画

村口的石兽

广场上的古炮

吉澳渔村一景

休闲凉亭

村前的小码头

细雨绵绵的水月宫

通往山顶的步行径

吉澳故事馆

吉澳故事馆前的盖印打卡处

古老的天后宫

废置的树包屋

1965年建成的客家村屋

临近码头的休闲处

吉澳海滩

特色渔村茶座

近在咫尺的深圳盐田港

渔村特色的砵仔糕

海面上的鱼排,对面是深圳沙头角

返航

🌧️返程,雨雾缭绕的大鹏湾

渡轮准时离开吉澳岛,出大鹏湾进入赤门海峡。雨不停的下,面前一片雨雾濛濛,美景红石门晚霞是无缘一见了。远观海面,希望能见到海豚出现。没能见到这群海上小精灵,却见到很多小鱼跳出水面。鱼群引来大群的白鹭,跟随着渡轮一路前行。还不时俯冲略过海面捉鱼,场面十分有趣。
穿过赤门海峡进入吐露港,天色已经黑暗。回到马料水码头上岸,与弟弟、弟妹告别,乘东铁各回各家。临别时约定,大年初三远足八仙岭。能否成行,要看疫情发展而定。

大群的白鹭跟随渡轮

漂亮的白鹭

途径印洲塘

印洲塘海岸公园的标志牌

静悄悄的鬼爪岩景区

云雾笼罩的八仙岭

占据整个山头的香港中文大学

回到马料水码头

全文结束🔚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