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看清楚了,是香港科学馆,不是我一直以为的香港科技馆。
从东铁线红磡过去,或者荃湾线的尖沙咀过去都需要走一小段路,前者更近。地方位于理工大西南,九龙公园的东面。一片高出的平台上,历史博物馆和科学馆相互对应。一天搞定两个,省时省力。可惜当时我们并没有做足攻略,历史博物馆是之后又来了一次。科学馆的趣味性、丰富性和互动性远高于历史博物馆的。虽然需要购买门票,相比于什么海洋公园、迪士尼,这门票和不要钱一样。但是里面的价值丝毫不低于其他。都是大人领着孩子,在这个大众的知识的游乐场里,激情畅游,没有什么是比寓教于乐更加有价值的活动了。即便是我们这种没有书读了的老年人,也是丝毫不会觉得低智与无聊。孩子玩累了会喊要回家,我可不会。

两馆门口的一些建筑与花园,也是休闲佳所。

碰巧遇到科学馆有机器人展览,虽然需要另外购票加钱,但是来到早不如来得巧。虽然也不是很懂,碰到了就没有错过的道理。

科学馆,自然是围绕着科学二字展开。作为一个所谓的科研工作者,也算是自己的本行。内容是关于声光电磁的科普与游戏。光影之间,深藏乐趣与神祕。

半个老王

光栅

闯入的孩子

机器人的展览,回顾了整个机器人发展的历史。早期的机器人看着十分瘆人。后面的和人类越来越像,更瘆人。

科学馆大概有四五层,内容不一。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层居然是解密智力小游戏,仿佛身处幼儿园,而我却基本都解不出来。

顶楼是关于植物的科学,人类的科学来自于自然。Science is from nature. 其实两本杂志都还行。

爱因斯坦的话,以后我如果有实验室,就把这当作座右铭吧。

从地图上看,历史博物馆更大,可是里面的内容少很多。也可能是疫情的原因,或许是在装修,我们去的时候只开放了一层。

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你才能更好的知道将来要到哪里去。走马观花的逛了一圈,对身处之地有了更加走心的理解,看看香港如何从一个寥寥人烟的渔村发展到如今这个国际化庞然大物的。

我个人对历史的东西还是很感兴趣的。下次再有机会去,希望能都开放才好。

在里面拍照也很有历史的错觉感。不知是我们跌入了历史,还是历史向我们走来。

用一群晒了百年的咸鱼说声bye bye.

最后看一眼忙碌的红磡,让历史和科学都成为回忆。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