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台湾宝岛,在我们家是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因为60年前那场变故,我们家因为台湾而带来两岸分离。也因为这个宝岛,老一辈们的从业就业都受到过牵连。70多岁的三爷爷,在我小学时终于回到了大陆,在北京、在湖南老家,与分离几十年的妻子相拥而泣。而四爷爷至死也没能回到内地。他们那一代人命运,紧密与台湾、两岸这些字眼关联,而我家老人们生活过的宝岛到底怎么样?那些台北故宫里的珍宝有多珍贵?阿里山的姑娘是不是真的美如水,而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版权申明:本篇游记文章均为作者原创,图片为作者及其朋友原创,码字修图很耗费时间,反对盗版及商用!若希望转载或其它,请私信联络。
去台湾的计划非常突然,最终入台证在出行前2天办了下来。
出发前开始做攻略,好在有台湾的陈哥正好回台北跑马拉松,这一顿帮忙我搞定了行程安排。
【行程安排】
第1天 北京出发
第2天 凌晨飞抵台北桃园机场——大巴到台中——日月潭,宿日月潭
第3天 日月潭到阿里山,宿阿里山
第4天 阿里山,回台北,宿台北
第5天 青铜车站、十分、九份,宿台北
第6天 台北中正堂,下午去花莲,宿花莲
第7天 花莲清水崖、太鲁阁,台北101,宿台北
第8天 台北总统府、淡水,宿台北
第9天 台北中山纪念堂、松山文创、龙山寺
第10天 飞回北京
碧蓝日月中的玄奘祕笈
日月潭是我在台湾正式旅行的第一站,也是我此行中有遗憾,打算一定再去的一站,为什么呢?待我娓娓道来。
从台中转来转去终于找到了去日月潭的大巴车,工作人员非常好心地让我吃完自带的面包早餐再上车,他们四个人跟我聊起来,问我来自哪儿,对于我一个人来台湾自由行,顿时好像都很佩服^_^。第一次跟当地人近距离接触,感觉自己很融入当地,给自己贴个金。
到日月潭的道路就是高速转国道的感觉,然后进山。在日月潭之前有一站是台湾的大学——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大巴车会开进校园大门,然后到一处教职工楼前让到达的人下车,再打转出学校。感觉很有意思。
中午时分,在一片树林的隐隐绰绰中,看到一小点儿孔雀蓝色的湖面后,大巴车转入了小镇,并在车站停靠在了正在建设中的日月潭客运站。
在Booking上预定了的宾馆离就100米,非常容易找到。台湾的宾馆全部是当天15点后办理入住,所以13点还不到入住时间,只好寄存行李,先踏上觅食之路,同时等待在网上联络要一起同玩日月潭和阿里山的小姐姐。
在店家那里购买了日月潭的船票,急急忙忙跑到水社码头登上船。
船上稀稀拉拉坐着4、5个人。当游船发动,渐渐远离码头,碧蓝的日月潭就在眼前展开,一下子心情就放松下来了。
碧波荡漾,随之荡漾的还有心情。
船票背面有整个日月潭的地图,大家也可以参考这一份。只有一个下午时间,日月潭一共有3处码头,水社码头出发后,可以到伊达邵码头、向山码头等。船十分钟后就停靠在了伊达邵码头。
与水社码头隔湖相望的伊达邵,是日月潭边居住人口最多的村落。村子里大部分居民是邵族人,也有一部分泰雅族和汉人。
登岸后开始去觅食。日月潭这里是台湾原住民之一的——邵族聚集地,所以有很多有邵族特色的小店,提供特色美食。从踏上码头开始,一路走进伊达邵镇内,邵族餐厅、民宿、手工艺商店和部落文化博物馆构成了有名的“逐鹿集市”。这里除了是日月潭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种邵族祭祀庆典的举办地。 据说每逢庆典举行,居住在湖边各处的邵族老少都会集中到伊达邵来狂欢,伴随着每个月不同的节日或祭典,热闹的气氛会从年头持续到年尾。
初来乍到,又正饿著肚子,台湾美食的声名远播,这些都让我垂涎欲滴,当然是一家一家开始吃过去咯。
习惯于迅速浏览一通两条街上的没事,发现这里不少商家都在制作山猪肉相关食品,看来山猪肉是当地特色之一,于是选定一家老伯摊位,享受了一下台湾山猪肉。
葱抓山猪 其实就是大葱山猪肉卷饼,味道是很香,我属于已经饿到一个山猪肉卷饼都填不饱肚子的时候了,吃完卷饼继续觅食。
可选范围实在太多,我都不知道该选哪个好了。正在这个时候发现一家店门口排著长队,视讯介绍说是鸡翅包饭,而且加入了邵族的特色米饭。旁边一家来自马来的华人说这是当地特色,当看到红彤彤泛著油的光芒的鸡翅时,感觉口水都要流下来了。马上排队。
鸡翅包饭非常特别,鸡翅里的骨头是事先剃除了,里面包著邵族的特色米饭,然后在从中切开,加入葱、辣椒,撒上盐和胡椒,纸包成日式手卷式样,看上去也很特别。
第一口,辣味出乎我意料,邵族米饭的口感很丰富,再加上鸡翅被烤得焦脆的外皮,各种调味的味道,使得我爱不释口,以后在台湾的每一天都想再吃,并还想将店开到大陆来。
到日月潭乘缆车,从高空观景是很值得一看的。跟小姐姐汇合之后,我们沿着河边栈道,一路走到缆车乘车处。
顺着栈道就走到了缆车乘车处,这里椰树林立,还遇到了两位当地人在垂钓,一位曾在北京生活过,非常热情地邀请喝茶。
随着缆车上升,先引入眼帘的是日潭。其实日潭并没有那么浑圆,据说以前是形如日轮,不过现在看湖形像一张枫叶,这是因为当地为了蓄水建造发电厂,而使其形状变化。
而这一边就是月潭了,似新月。
日潭和月潭是相连的,只是以中间一个小岛——拉鲁岛进行大致划分。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水域面积达900多公顷,比杭州西湖大1\3。从空中看日月潭令人心旷神怡,真感受到它的魅力。费玉清唱过一首轻快明朗的《日月潭风光》:“日月潭呀日月潭,风光明媚赛苏杭……碧水如镜,倒映青山……驾扁舟渡游舫,清波涟漪常轻荡……”
缆车到达后可以参观原住民公园,需要单独购票。而我们计划安排去玄奘寺,以及环湖自行车,时间有限,只得放弃。
岛上、码头上各式各样的猫头鹰形状的装饰物,大多是木制的。不仅很多卖的装饰品,连路边路灯都是猫头鹰形象。跟当地人一打听,才知道邵族认为猫头鹰是灵鸟,是吉祥的象征。猫头鹰是“日月潭”的守护神,因此到处可见猫头鹰形象的雕像。
邵族是近代从高山9族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民族,至今仅有600余人。传说邵族的祖先因狩猎一只白鹿意外发现了日月潭,举族从宜兰平原地区迁徙来,逐渐在水沙连(日月潭、社头、埔里等地早期的统称)地区形成六大社聚落。日治时期因日本人兴建日月潭水库而不断失地,最终只有230人的邵族迁居至卜吉社,即现在的伊达邵与水社定居。
我们匆匆忙忙赶上船去往玄光寺码头,为玄奘寺而去时,已经下午15:45点了,最后一班返回水社码头的船是17点,于是我们在玄光寺码头上1小时多一点,目标直指2个寺庙。
从玄光寺码头登岸后,我们马不停蹄。这里主要探访就是两个寺庙——玄光寺和玄奘寺。玄光寺离码头大概170米,很快就到了,这里有最著名的就是寺前的“日月潭”三个红字石碑,是常年被游人占据拍照的热点。上山下山都有很多游客围绕,并为了在石碑前留影都排起了长队。因为人太多,我放弃了拍照,继续往上去往玄奘寺。
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日军高森部队在南京的大报恩寺三藏殿遗址挖出了玄奘的顶骨,企图将其掠回日本。尽管此事被日军严密封锁,但讯息还是不胫而走。由于玄奘法师在佛学界的巨大影响力,引发了一场浩大的爱国主义抗议运动。1943年2月23日,日军迫于舆论压力,出版了由谷田阅次署名的《三藏塔遗址之发掘报告》,承认玄奘法师顶骨出土的事实,并由日军高森部队将玄奘顶骨交给汪精卫政府。1943年12月28日,玄奘顶骨舍利在“分送典礼”上被分成三份,南京、北京和日本各得一份。这三地所得的顶骨舍利后来又经过多方辗转、分送,其中供奉在天津大悲禅院的顶骨舍利,应印度政府请求,经周恩来总理批示,于1975年被送往玄奘法师的求法地印度那烂陀寺遗址供奉;而辗转供奉于北京广济寺、法源寺,广州六榕寺的顶骨舍利已被毁。1955年,应台湾中国佛学会的请求,日本琦玉县慈恩寺将部分玄奘顶骨送至台湾,先是奉厝于日月潭的玄光寺,1965年玄奘寺落成后才移至玄奘寺供奉。如今,玄奘顶骨舍利分别储存在以下9个地方:中国大陆南京玄奘寺、灵谷寺,西安大慈恩寺,成都文殊院;台湾南投日月潭玄奘寺、新竹玄奘大学;日本东京琦玉县慈恩寺、奈良药师寺三藏院,印度那烂陀寺。
因为玄奘顶骨舍利已经移到玄奘寺,因此玄奘寺是非去不可。沿着青龙山步道,经过“千秋苦旅”石雕继续前行。大概2-3公里的路,此时已经夕阳金撒,岛上椰树林迷人般的金色。
顺着这个台阶向上,再一左转就到了。一路很少遇到游人,感觉大部分人都只到玄光寺就没上来了。
玄奘寺果然气派多了,三层主殿直接就在大门之后。
整个玄奘寺是唐代风格建筑,在三楼设有精致的玄奘宝塔,而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就在玻璃器皿内,清晰可见。当我们脱鞋登上三楼,整个氛围圣洁肃穆而又神祕奥祕。为方便游客观看舍利,三楼的楼梯边都装有一个显示屏,上面就清晰显示著舍利。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这么详细地看到舍利的真实情况,而且还是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真的是值得。日月潭一定要来玄奘寺啊,亲们。
夕阳下的日月潭更多了一层金色光辉,显得越发温柔。
回程的船上,开船的司机介绍著日月潭周边,日月潭分解岛-拉鲁岛等等。
拉鲁岛传说是邵族最高祖灵的居处,也是邵族早期的聚落之一。拉鲁岛是全世界最小的湖心岛,邵族人的祖灵圣地。以前是可以供游客登岛的,但912大地震震灾造成拉鲁岛受损严重,只有几个以邵族酋长为首的七个“常委”可以登岛,上去商议大事请保佑他们的神灵参与决策。现在为了保护岛屿,周边又因地制宜修了几个类似保护主岛的草墩。
日月潭是一个适合放松慢游的地方。可这一次时间太紧张,没有实现环湖自行车,希望下次来可以实现。
一天的奔波后,我们稍微酒店修整之后才出门觅食。在大众点评选了一家下楼即到的餐馆,还不到20点,却发现人家已经打烊了!!!我们突然意识到,日月潭小镇上大家都休息很早。好在另外一家店,还在等最后一桌客人,老板娘是东北人,一听我们来自内地,接待了我们。
品尝地方特色美食,一直是旅游最大的乐趣!而来到日月潭,远近驰名的总统鱼,无疑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其它菜品也是没吃过的当地特色菜,有鹿肉、当地野菜和当地菌菇汤。鱼肉鲜美嫩滑,鹿肉真是第一次吃,比较有嚼劲,而当地野菜中混入鲜鸡蛋,也是很有趣的做法,感觉都很新奇。这4道菜,我都很受用。
阿里山五奇背后的故事
从日月潭到阿里山搭乘巴士,一路上会停靠几个小站点,都可以顺便观赏,简直堪比旅游车。
第一站停靠在信义乡农会,是一条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的街,停车20分钟。乡农会其实就是我们内地讲的农村合作社类似,不过从信义乡农会给我的印象,感觉台湾的乡农会更加会懂得包装自己,内地的农村合作社整体来说,还不太具备可比性。
里面卖的农产品也包装精良,虽然非常非常想买,但想到接下来还有7-8天的行程,忍住了没购买。
这一路窗外的风景都不容错过。因为会路过玉山国家森林公园——也是台湾最高峰。听朋友说玉山有台湾黑熊出没哦。
到达阿里山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太阳正火辣辣。
从大门往里大概几百米就到了阿里山火车站。
有了日月潭的经验,我们打听到游客中心可以免费存放行李,就先放了行李然后去用午餐。
为了抓紧时间,午餐简单点了餐厅的套餐,2个女生,4菜1汤也是足足的了。菜表面看上去蛮清淡,吃着可口呢。
有意思的是,在午餐饭店里,我们遇到了一群平均年龄70岁+的黄埔军校毕业生,当年跟随中正来到了台湾的老爷爷老奶奶们的同学聚会,其中一位老人家展示的名片上赫然写着大将。他们跟我三爷爷、四爷爷岁数稍微年轻一点儿,应该有很多相似经历。
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是属于到阿里山游客必玩儿的精华区,但请注意阿里山当然不止这个范围哦,不过时间有限,也只能游玩精华区了。因为每天看日出只开2班小火车,容量有限。到阿里山的第一件事情,是买第二天去看日出的火车票——祝山线。
阿里山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伟大”的说法。阿里山有5奇,分别是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而我们当然是想要都看到啊。根据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的地图,我们第一站探访五奇之一——神木。神木区其实并不太远,但我们初来乍到,对当地距离远近没有概念,就买票坐车上去。其实十分钟的车程就到,但也只能坐车到受镇宫。
在受镇宫拜了拜,我们就沿着神木栈道开始了神木探索之旅。最初计划走姊妹潭的线路因为看到当地临时拉起的封条,就改了道。刚下第一个坡,就看到一颗大树,我们就开启了拍拍拍。
阿里山树多林茂,而阿里山的神木大多是大中华独一无二的红桧木。桧木是一种珍稀树种,为世界顶级的古老珍宝,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树龄大都在500年至1000年以上。为了长得高,站得稳,桧木的根系十分发达,一颗巨树,周围方圆十几米都是它的根系网,所以很多桧木的根长到了一起,历经岁月,一片桧木林,形成了一个紧紧相拥的整体。
越往下走,看到的神木越来越大,让人惊叹不已。靠近神木,人变得超级娇小。
在阿里山神木区遇到几位当地老人家,他们告诉我神木曾经的悲惨命运。百年前,在我国山东海面的一场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灭,《马关条约》开启了中华的屈辱历史,台湾就是在那时被日本掳走。
1896年11月22日,由东京帝国大学的本多静六林学博士为团长,组成的登山探险队,登上了台湾中央山脉的最高峰摩里逊山(即今日玉山)。他们不仅仅是为了测定摩里逊山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资源考察。他们在海拔1200米至1300米高度附近发现了沸腾的硫磺温泉及落差30多米的瀑布。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发现了阿里山擎天的桧树林。据那个时期的调查报告称,阿里山针叶树林是历经几千年,树木高大耸立,拥有约150万株的大森林,其中30余万株的原始桧木林遍及整个山区,他们研究发现,桧木不但富含精油芳香,木材色淡而红,而且质地细而结实,耐朽力高。从此一场阿里山天然森林资源的浩劫开始了。
日本殖民当局在嘉义建立加工厂,把阿里山的桧木制成木制品,在东京木材市场获得如潮好评,台湾特有的桧木被源源不断地运入日本,成为了日本修造神宫、神社的主材。在檀原神宫、桃山御陵、靖国神社的建造过程中,桧木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桧木也成为了日本的温泉旅馆、传统日式建筑最优良的建材。
因为经历了那近百年的浩劫,如今阿里山神木群里桧木都不成林,每一颗都被标上了号,测量了年龄等资料。
我们一路随着栈道走到了阿里山最高的神木火车站,又顺着另外一条栈道继续往上看到了更多神木。
有的神木就剩下了树干一段,并且开始空心。知道了神木身上那段悲伤的故事,看着神木不由得有些伤感。
千百年岁月里,根系繁多,粗壮是很多神木的共同特征,好多神木几乎得7、8个人才能围抱住。
现在,阿里山最高树龄3000年的神木已经倒塌,现存最大树龄的是青林神木,树龄约2300年,直径达12多米。树王矗立在山巅,被铁栏杆围着。我们到的时候很多人都围着它,感叹它的神奇。
为什么照片大多只有树干?因为神木太高了,离近了根本拍不全(-_-||)。
离开青木神木后,我们继续顺着地图往前,一个转弯后,一篇充满光影的开阔地带出现在眼前。原来我们到了慈云寺。慈云寺里,尼姑们正在做晚课,我们就在外拜了拜。
阿里山的秋,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寺旁几颗枫树,红色、黄色、绿色的叶子穿插著挂满一树,在夕阳的照射下,色彩缤纷。
顺路而下,我们很快就找到了阿里山博物馆,并成为了它当天最后的一批客人。阿里山博物馆占地面积不大,但对于了解阿里山的历史还是很有帮助。
博物馆内收藏了阿里山早期开垦时所使用的器械用具、原住民的生活用具、高山动植物标本,还有很多小火车。
从博物馆出来,往前几步路就到达了观看阿里山五奇之一的晚霞的最佳观景台。正好夕阳很足,不少人应开始在这里等待晚霞。今天天气异常晴朗,晚霞很值得期待,于是我们也加入了等待。
阿里山因高山地区空气较稀薄、太阳幅射强,空气中的紫外线相对增强,使得蓝天比平地绚丽,而晚霞也就更艳丽。慈云寺、阿里山宾馆、阿里山火车站、 沼平公园、对高岳、祝山观日楼与第一停车场附近, 是阿里山晚霞的最佳观赏点。而我们恰好在最高的慈云寺附近观景点,等待的过程非常缓慢,但是看过阿里山日落和绝美晚霞,绝对值得等待!
当天空中的晚霞从一丝丝到一大片,整个过程,简直舍不得眨一下眼。
手机拍摄效果比较有限,现场看真的是霞光万丈。然后慢慢霞光下去后,变成了粉色的云海,那时山已经里全黑了。太阳落山后,天气就特别冷,需要一件棉衣外套。
第一天一大早,为了去祝山看日出,4点就爬起来,出门天还黑著,可一到阿里山火车站,发现人群已经排起了长队。
每天上祝山看日出的人真是不少,每天只开2班日出小火车。今天我将看到五奇里的森林小火车和日出。
我们赶上了第二趟车。木制的展台在灯光下,很复古。
著名的阿里山红色小火车呜呜呜~地使进站台,一下子就兴奋起来。小火车真的很小,大家很有序地排队上车。
森林小火车很快就挤满了人,还有2、3人没座站在后边。天还没亮,火车就出发了。执行时间大概20分钟左右,就到了车站。一下车,大家都往上涌,想要寻找观看日出的最佳位置。
天已经开始蒙蒙亮,我们顺着路,一直走到了小笠原山顶。
从小笠原山顶可以眺望对面的玉山群峰、中央山脉、塔山、对高岳、郡大山、万岁山等等。
整个八角形的观景平台上聚集了不少等日出的人。当山边被阳光镶嵌一道金边儿时,人群开始发出欢呼。
太阳从对面的玉山慢慢升上来,大家都屏息凝神。
当太阳终于跳脱出玉山的遮挡,瞬间光芒万丈,感觉心里充满了希望。
太阳升起后,整个山都被照亮,林间小路也变得异常美。
这是才终于看清了祝山火车站的真容,也更看清了红色的阿里山著名森林小火车。
小火车内还有樱花做了装饰。阿里山铁路是因为日本人最早为了方便运输桧木而修建的,今天却成了领略阿里山美的交通工具。
搭乘这趟森林小火车,一路上可以看见各种高大挺拔树木,桉树、椰子树、槟榔树等热带古木,更有一年四季常绿的亚热带阔叶林,还有茂密的红桧、扁柏等温带针叶林,甚至以冷杉为主的寒带林景观也能见到。
弯弯曲曲在山路上徘徊到了昭平车站,我们在这里下车,去找寻更古老的神木。
从昭平车站出来,我们从昭平公园一路往南,找到了姊妹潭。
姊妹潭并不大,而且潭水不够清澈,远远眺望了一眼就转身继续在森林里溜达,听森林的呼吸。
阿里山中心区有一段被废弃的铁轨,尽头有一颗神木,我们两就朝着那边探访。
这段铁轨以前也属于阿里山的平地线路,但早已废弃。我们遇到一个捡垃圾的清洁工老伯,一询问发现要走到头还挺远,我们班车时间是早上10点半发车,我们急急忙忙往前赶。
没有人的森林,生了锈的铁轨,偶尔还是石板的路……一切都向我们说明著这里的时光荏苒。
因为时间关系,没能走到底,我们就急急离开了阿里山,前往奋起湖。
阿里山铁路最精华的一段是从奋起湖到嘉义,这一段就是山地段。听说此段火车票不好买,朋友早早在网上帮我们预定的此段了。早上10点30分,我们从阿里山转移到奋起湖。到达奋起湖的时候正好快中午,拖着箱子跟着google地图走错路,转来转去,对奋起湖区域第一印象就是是一个小山村,整个山村因为地势的关系,感觉并不大。但后来发现还是不小,完全够一个小下午时间闲逛了。
刚到的时候沿着路走到了奋起湖的停车场那边非观光区,感觉跟国内小村庄没太多差别。拖着箱子终于找到了中午餐的落地点——阿良便当。当到的时候,店铺里没有消费者,我打量起这家奋起湖有名的铁路便当来。
奋起湖取自闽南语“畚箕”的谐音,而“湖”是低洼地的意思,位于嘉义县竹崎乡中和村,海拔约1405公尺,因东、西、北面环山,中间低平,形如畚箕,故旧称畚箕湖,所以其实奋起湖没有湖呐。由于此区位于阿里山森林铁路之中点,行车至此约略两小时,游客多半于此打尖、买便当,故有便当王国之称。当地甚至流行着一句话:“没吃过奋起湖便当,仿佛没到过阿里山”。
店面看上去很是普通。阿良便当因为早期供应便当给阿里山茶区的采茶师傅,以及搭乘阿里山森林小火车的旅客,成为奋起湖铁路便当的代名词。
店里可选的便当只有5种而已。
我们两一人选了一份。小菜特别多,笋、胡萝卜、玉米、榨菜、豌豆、西蓝花、豇豆等,红色的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食材,若有认识的朋友,还望告知。
把行李寄存在了阿良便当后,我们就轻装上路。奋起湖这个山村,沿街而上到了老街,老街各式买特产的小商铺,我们一一略过,直接往下走到了星空小木屋。这里是当初几米绘本改编电影,由徐娇主演的电影《星空》的拍摄景点,非常的可爱,也非常适合拍照!
我在里面妆模作样地享受下午茶,画画。
整个保留了许多日式建筑,让整个奋起湖有着浓厚的怀旧风情。我们顺着步道往下走,走到了一条比老街还老的小街上,完全没有人,但这条小街更原生态,更吸引我。
有家店买这种热带水果,我好奇买下,后来在回台北的高铁上尝尝,有点儿像百香果,但又不是,酸酸甜甜。
整条小街非常朴实,原生态,但因为地理位置靠下,除了我们没有人。
逛完老老街,我们去寻找爱玉伯ㄟ厝,跟着地图一通找,又转回阿郎便当问了人,这才在一条路的一个极窄,只能供一人行走的岔路进去看到了它家。
结果,寻隐者不遇。爱玉伯ㄟ厝,没开门。只好在外面望一望。
奋起湖有很多步道,步道旁整片绿意盎然的竹林,我们来来回回走了三四条。午后阳光下,林荫里分外凉爽。最后我们又回到老街,小小的街连通着火车站。
在老街买了一杯爱玉,才知道这原来是一种植物,味道嘛,有点儿特别,^_^,不太好准确描述。
奋起湖车站也很有感觉,日本占领时期的建筑还有所保留。
站台上提示人们排队的彩色小脚丫。
从奋起湖到嘉义一段,是阿里山铁路的山路段,也是非常精华的一段。台湾的朋友总是提起这一段,短短71.4公里,海拔落差却2000多米,全程11个车站。阿里山铁路修筑于1912年,至今已经100多年,当时日本占领时期,对阿里山原木的掠夺而修筑。
阿里山铁路是亚洲最高的窄轨山区铁路,从山脚的100米上升到2200米,比印度著名的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还要高。铁路的枕木由实木制成,火车司机必须下车并手动操作轨道来切换方向,这让人印象深刻,它也是阿里山小火车的特色。小火车在阿里山里转啊转,每一个车站都会有海拔的提示,我们就看着海拔一点点降低。
阿里山的很多车站都还保留着日式的车站,每个站都停靠。我们一路欣赏阿里山的风光,一路不忘看看每个车站特色。
小火车晃啊晃,将近1小时后我们就达到了平原。
当小火车行驶进嘉义火车站的时候,我的阿里山之旅也完美画下句号。这一次阿里山之行超出预期的完美,对阿里山的爱存心间,让我在回国之后也多次对人描述它的美。
台北的夜
回到台北第一晚跟几个同时也在台北的驴友们汇合,一起闲逛了西门町。
Follow me to新北
早上整理了一下,出发较晚,今天是新北一日游。我们到深坑已将近中午。
深坑是今天的第一站。整条深坑老街两侧的建筑都是“骑楼”,因为不是周末,所以人不多。
深坑的豆腐据说比较有名,台湾大哥就带我来体验咯。在新北的深坑老街,林林总总的豆腐料理店非常多,据说是因为水质清澈,并以盐卤(非一般石膏制作)及木材燃料人工制作,有特殊的柴香味。深坑豆腐的做法非常多,台湾朋友点菜我负责吃,点了3种豆腐。我个人只感觉豆腐的酱料味道更偏东南亚风。苦瓜焗豆腐非常合我口味,吃了很多。第一次吃到苦瓜和豆腐搭配,咸蛋黄一起炒,很好吃。
深坑老街并不长,走走30分钟左右就能走完。两边店铺林立,但都没有叫卖声,宁静舒服。
原计划在深坑只是吃饭,吃完深坑有名的豆腐之后,却眼看着公车开走。于是我们非常放松的详游的深坑。
P.S.台湾的公共交通app上会精确提示公车到达预计时间,据我台湾朋友说几乎从来没延误。(台北地铁站也会提示,几乎也是分秒不差。)
深坑老街修复得很好,好得缺少一些岁月的痕迹,哈哈。
从深坑出来继续搭乘公车,到一个转弯的地方停下,举目望去第一眼,为什么我们来这里?我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陈哥马上把我带入一条小街,然后告诉我这里是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You are the my apple of eye》的拍摄地——青桐车站。
两只猫对人毫不害怕,悠然自得。
不少台湾台铁的车站名称非常有意思,十分、成功等等,被很小清新地利用起来变成“十分幸福”、“十分成功”等等。
跟着《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我们从青桐就搭乘台铁到十分。青铜站依然是有台铁执行的,是台北到瑞芬的一条支线。一出车站,发现十分热闹非凡,人超乎意料的多,这里最有名的就是放天灯,竟有不少情侣或者卖天灯的人站在轨道中。
我们随着轨道往前走,越走人越多。不论是铁道上,还是不宽敞的街道上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群。遇到一大群日本的中学生,结伴在十分街道上逛来逛去。再往里走,看到架著轨道和镜头,大概在拍摄电影。
到处都是卖天灯的店铺。即使这样,每一家门前都门庭若市,超多人。总有天灯在下一秒腾空,整个场面非常的吸引人。来之前还打算不放天灯的我也被感染了。十分的“天灯”,在制作上与“孔明灯”相近,同样以竹篾为架,外糊薄纸而成。放飞时,则点上浸润油料的纸,天灯被热气充得鼓鼓的,然后腾空而起随风远去。
来之前说不放天灯的,可在现场,完全被氛围感染了,为了我今年最重要的——换工作的愿望,我们也觉得放天灯。陈哥带着我走过好几家天灯滩,家家门前人都奇多,好不容易抓住一位工作人员,一抬头发现台湾的天灯,关于颜色都有各种寓意,颜色组合不同,天灯价格也不一样。我们选了一个兼顾我们两心愿的,工作人员帮忙把天灯夹在类似晾衣架上,旁边有毛笔和黑墨,我和陈哥就开始在天灯下分别写下心愿。我今年最最最紧要的心愿就是——年薪百万。O(∩_∩)O哈哈~
天灯的每一面,我和陈哥都各自写上一个心愿。整个天灯写完后就显得满满当当。工作人员超级忙,写完后等了好一阵,终于再次等到那个工作人员过来带我们放天灯。
看着天灯缓缓升上天空,越飘越远,载着我们满满的心愿,我今年会为心愿而努力的。
每一秒都有天灯升空。
当人群簇拥在铁轨上熙熙攘攘地放天灯时,台铁要出站了。人群迅速散开,大家都目送台铁离开,然后再次聚集到铁路中。
大家正在放
十分的静安吊桥也很有特色,蓝色的桥柱子。
我们还探访了这里的妈祖庙,陈哥教我怎么跟妈祖娘娘有效沟通,你必须要详细的报上自己的名字,例如:我是生于XX年XX月XX日,来自大陆XX省市XX区XX街道XX门牌号的XXX。陈哥说只有这样妈祖娘娘才能认识你,也才能保佑你。
天色渐暗,而且氤氲的天空开始下起雨来,我们还有一站行程——九份。在慌乱中我们下了台铁,在瑞芬转车时走错了路,等不及公车,打车到九份。雨越下越大,到九份的时候,已经是中雨大小了。
在一阵躲雨的慌乱中,我到了九份。从大街转入九份老街的时候,街道急速的变小了,雨让人们都脚步加快,同时让整个九份雾气浓郁,我们没有带伞,因此总是躲来躲去,气温也下降很多,外套已淋溼。
到时已经天黑,错过了网评很好的九份的黄昏。灯笼已经亮起来,夜晚逛九份的人很多,我们遇到了很多之前在十分的日本学生,雨大加上人多,我的九份之行变得急急匆匆。
九份是一座小山城,跟我的家乡重庆很像,上上下下的阶梯,四通八达的小巷子。九份是《千与千寻》场景的原型,同时也是《悲情城市》的取景地。因为侯孝贤《悲情城市》九份的独特旧式建筑、坡地以及风情,透过此片而吸引国内外的注目,也为此小镇重新带来生机,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很受欢迎的观光景点。
用童话版本三五句话更能真实完整清晰地概括九份: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金矿,金矿吸引来一群人。矿枯猴狲散。百年后出了个会讲故事的老和尚叫侯孝贤,故事名《悲情城市》。于是百年孤独的空中之城重新归来开放。
在九份的感觉慢慢地变成冷冷冷,雨一直不停,没有吃完饭的我们经受不住,感觉吃了点芋圆。
赖阿婆芋圆非常有名,吃了芋圆后感觉暖多了。
雨实在太大,完全看不到从上往下眺望整个九份的景色,非常遗憾。因地理位置和小气候的原因,九份是有名的雨城,据说一年当中有三分之二都是雨天。所以那些能在九份眺望远处基隆港的山海景色的人,都是幸运的。
竖崎路是九份最早的交通要道,全线皆为石阶路,共约三、四百级阶梯依山势而建,贯穿全区,是九份最热闹的地方。我的九份之行几乎都在淋雨,没有特别好的拍照。整个过程在雨中琳雨,躲雨,逛街,虽然有所遗憾,但也感受到了九份独特的古朴。
新北的一天行程,在九份的雨中落下帷幕。
夜市,台北必去的夜市
回到台北就迫不及待去了夜市。台北的夜市非常有名,而且整个台北夜市极多,我们晚上去的是饶河街夜市。
饶河街观光夜市位于台北市松山区饶河街,范围从八德路四段至抚远街交叉口的慈佑宫,全长约为600米,是台北数一数二受欢迎的观光夜市,更是台北市第二座成立的观光夜市。据说每到晚间,饶河夜市皆会亮起璀璨的灯火,夜市中有美食、饰品、游戏、精品、民俗技艺及百货等约四百多个摊位与店家,在人群蹿动中寻找美味,这大概就是台湾最地道的市井氛围了。
刚进入夜市,人声鼎沸,街道两侧整排全是店面,道路中间还有两排摊位,可见饶河街规模是多么的庞大。
被夜市上琳琅满目的食物吸引。美味逼人的上百家小吃摊贩,是饶河夜市最诱人之点。像是古早豆花、蚵仔面线、福州胡椒饼、牛肉面、药炖排骨、麻辣臭豆腐、麻辣鸭血、杨桃汁、蟹壳黄、生炒蟹脚、芒果草莓奇异果冰、焗烤马铃薯、一口煎饺或是卤肉饭、蚵仔煎,都是样样有名气、店店有人潮,让许多来到饶河街观光夜市的民众大饱口福。
除了美食,饶河街夜市也充满了许多的服饰商店。廉价的流行商品从帽子到鞋子再到抢手的包包,玲琅满目的样式,但是我的视线总是被美食牢牢抓住。
我们在这里吃了蛤仔煎,跟福建的味道不太一样耶。店家速度极快地制作好,然后在塑料盘子上一摊,交上调料,就完成了。台湾的蛤仔煎更甜。
然后在夜市逛了一大圈,发现了台湾有名的大鸡排。在艋胛鸡排店,大鸡排比我脸还大,兴奋的买下,我们到附近的彩虹桥去吃。
吹着河风,远眺台北101,吃着大鸡排,别是一番乐趣。
青天白日中正堂
早上用google地图查询好公交车,发现有一趟车很方便到达,于是决定搭乘台北公交前往中正堂。由于第一次搭乘,刚走到不远处就看到公交车进站,不由分说就跳了上去。车一直开,我就一直欣赏车窗外的风景。突然到了一个站点,人都下光了,司机师傅问:姑娘,这是终点站了。你是去哪里?我一脸懵地说要去中正堂……心里正嘀咕是不是应该下车重新等车刷卡,结果司机师傅把大门一关,又继续出发了。我就这么摇摇晃晃到了快10点才到了中正堂。
公交站到中正堂还有一段距离,下车后正好看到台北市一个政府部门,在门前正好有个大叔停好车,我赶紧上前问路。得知我一个人从大陆来台,他不仅很详细说明了去中正堂的路线,还特别推荐我要去花莲,我回答计划下午就会去,他又详细推荐花莲的游玩地点,非常热心。
我从侧门——大忠门进入了中正堂。
其建筑格式采天坛之顶、金字塔之体,主体部分为白色大理石墙,蓝瓦金黄琉璃宝顶,整座建筑气象万千。
中正纪念堂以蓝、白两色为主,象征“自由平等之青天白日”。
真的站到中正堂脚下的时候,发现它高耸气派地矗立著。天气阴郁,反而让中正堂显得更加有气魄。
中正堂是砖瓦结构,中西合璧的中型礼堂式建筑。中正纪念堂为一八角形宝顶建筑:八个角分别代表着“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八德,并刻意造成多数“人”字形,聚于宝顶,上与天接,以寓“天人合一”之义。宝顶采用天坛宝蓝琉璃瓦顶,最顶端用金黄色,以显其升华光耀之意。墙壁为天然乳白色大理石。
走到近处仰视发现中正堂异常的威严。
站在中正堂上眺望自由广场。
中正堂里面有3层可供参观,先到的是第3层,有蒋公雕像。
蒋公雕像后面写着三民主义内容。
蒋公雕塑旁边的仪仗队,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盯着看了好几分钟,几乎完全不动,真是也佩服。
中正堂每到准点都会有换岗仪式,很值得一看,时间尚早,我就下楼去两外两层参观。
进入正堂底层的中央通道陈列著蒋公当年的两辆座车。这是0888号。
这是第二辆凯迪拉克1105668号。非常炫酷的车。
一层还有原住民儿童的画展,很有特色。
在1点前5分钟回到3层,已经拉上了围栏,很多人等待着,换岗仪式很快就开始了。
卫兵们的脚步声、出枪声出奇的一致,两人背对背前进时的步调也惊人的一致,令人叹为观止,不得不给兵哥哥点个大大的赞。
整个换岗仪式持续15分钟,全程没有人说话,整个中正堂里威严庄重!
中正堂两侧的建筑分别为“国立”剧院和“国立”音乐厅,是台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动广场、文艺表演中心。
红色立柱、黄色琉璃式的中国宫廷传统装潢,在绿树花草掩映下更是古典而幽雅。
醉倒在花莲的蓝色中
花莲太平洋的美,在没有到现场的时候,完全没有准备,当乘车真的到了第一站七星潭,当西太平洋第一次在公交车车窗外的树丛间中展现一丝一丝的时候,我就被深深吸引。一下车,就迫不及待地向着海跑去,当西太平洋完整展现出来的时候,完全惊呆了。
西太平洋那纯粹的蓝,丰富的蓝,冲击着我。
我直接就冲过去啦,哈哈哈,不管不顾的。
跑进太平洋,被太平洋的海水打溼裙子,也觉得开心异常。
裙子虽然被打溼,但是心情一如既往兴奋。唯一可惜是正好阴天,若是晴空万里,这里的景色怕是更美。
七星潭为何名为潭,却只是一个海湾呢?回来反查资料,才知道这一段历史。
“潭”在哪里呢?其实如今的七星潭是指那美丽的海湾。而之所以这个区域会就做七星潭,是有原因的。七星潭原来的位置并不在海边,而是在花莲机场一带。其地名最早出现在清代夏献纶所编著的“台湾誉图并说台湾后山总图”一画中,在图中标示的七星潭地区为低漥的溼地,有数个大小不一的湖泊,所以将该地称为“七星潭”。
1936年,日本人在原七星潭地区兴建“沿海飞行场”,将原七星潭的居民们迁至如今的海湾一带,并将部分湖泊填平。而迁至海湾一带的居民,因为习惯,仍自称是“七星潭人”。所以如今所谓的七星潭,是指海湾一带,也因此,在七星潭是找不到潭水的。如果,要找潭水的话,遗留下来的也只剩花莲师院中的涵翠湖,和机场内的两个小池塘。至于“七星”这个名字,也有一个传说。因为在以前,到了晚上天气好的时候,没有光害,就能看到满天的星星。也因为到这里看北斗七星最为清楚,所以称为“七星”,加上四周围的潭水,就合称为“七星潭”了。
七星潭整个海湾风特别大,海岸线绵延20多公里,由于只安排了一天到花莲,时间紧张,没敢太过耽误。从七星潭,我们就租上台湾最有代表性的交通工具之一——摩托车,开始了花莲游玩。
第二站——清水断崖,沿着苏花公路,很快就到了,离七星潭不远。清水断崖的美景是台湾行不能错过打卡的地点之一。
一到清水断崖,七星潭就被我抛到脑后了。
崖高一千多公尺,高山直入太平洋,是整个苏花公路上最美的地方。悬崖峭壁和茫茫大海分居两侧,远处望去格外壮观震撼。俯瞰和远眺会有不同的景致和心情。
我各种要求想要下到海边,可是可是,约了太鲁阁国家公园的票,又怕来不及。哎呀呀,花莲一天时间真的不够啊。没能从清水断崖下到海边恣意潇洒,是我这次台湾行最遗憾之一。
到太鲁阁国家公园之前,我对太鲁阁一无所依,因为有台湾陈哥带着,完全没做功课。太鲁阁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感觉挺奇特的,完全无法从名字上来判断是个什么地方。到了一看,原来是自然公园。有两条路可以进入公园,据陈哥介绍,我们选择进入的这条路可以横穿到达台中。(我当时就想:早知道我就从台中直接穿过来呀
)
太鲁阁的名字来自当地原住民-太鲁阁族的名字音译Taroko,整个公园以高山峡谷为特色。越往里面走,越能感受到它的奇。
峡谷里的水各位碧绿,而河道两边的石头被冲刷得又白又滑,峡谷两岸这些全是大理石,纹理非常清晰,我直说想要搬几块回家。
四百万年前,菲律宾海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而成台湾,慢慢隆起的中央山脉表层岩层受到风化侵蚀作用而剥离,大理岩因而露出地表。这些大理岩受到立雾溪长期侵蚀下切作用与地壳不断隆起上升,形成几乎垂直的U型峡谷。公园内巨峰林立,从清水到南湖大山顶,落差达3742公尺,造就了层次复杂的植物林相,并提供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空间。
两岸大理石峭壁在流水作用下被溶蚀成许多小孔穴,聪明的燕子便以这些小洞为巢,形成“百燕鸣谷”的奇观,故名“燕子口”。过燕子口的时候,我总想遇见燕子,而这一段峡谷最是奇特,两岸绝壁千刃,峡谷下溪流潺潺。
一路往里骑摩托,到了慈母桥。一路上连绵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岩层和溪流,
过红色的铁桥长春桥后,只见一道飞瀑在长春祠前分流人立雾溪,加上古典的祠堂建筑,一幅山水庭园的图画便活生生地呈现眼前,位于青山绿水间的长春祠,是为了纪念修筑中横公路的殉难者而建,原祠因地震遭山石毁损,新祠是采用山洞型的建筑而成。
绕回到公园游客中心,遇到当地高山族的姑娘们和小伙子,正在准备一会儿开场的太鲁阁族音乐表演。姑娘们的打扮都是当地太鲁阁族的麻的衣服。
卖饮料的阿妈也是太鲁阁族,她身上的背心和头饰也透露了出来她的民族特质。
夜里的花莲县城华灯初上,我们又出动去觅食啦。这一次依然是夜市。花莲的夜市好大啊,进入夜市后,简直逛不完的感觉。逛著逛著才发现有原住民一条街,有自强夜市,还有东大门夜市,但它们都连在一起的,在同一条街上。
花莲的夜市占地面积特别大,内容很丰富,各色小吃、海鲜、日料、果汁,小孩子玩儿的游戏,应有尽有。
没走多久就看到支付宝大大的logo广告。
各种奇奇怪怪没见过的蔬菜。
卖场的台湾艺人前放著大大的支付宝打赏二维码。而且在夜市上点餐,也可以支付宝支付,还有额外优惠哦。
一般吃海鲜一般听现场Live,真是无限轻松。
花莲夜市上的海鲜味道还是不错的呢,哈哈哈,台湾真的是一个吃货的天堂,而夜市,绝对不能一家就吃饱啊,这么多好吃的,狠狠抓住机会多吃几家。
边走边看,发现好多店家的店面上还有不少台湾当地名人的签名,政要名人、综艺名人等都有,这些名人都是为了获得民众支援,只要民众要求就会签名。我认得的不多。BTW,后来在台北夜间,还遇到了拉选票的市议员。
吃过海鲜后再来了一些寿司,即使是夜市,这些寿司夜市现点现做,感觉还是很新鲜。
这家面包诱惑,有很多种选择,而且是大lu没有的,可惜肚子却不争气,那么早就饱了。
从花莲回台北的台铁上,再次见到蓝色太平洋。台铁上的黑熊椅背套很可爱,而台湾陈哥还点了一份真正的台铁便当果腹。
花莲是我台湾行中非常喜欢的地方,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
数不尽的中华瑰宝
到台湾之前就在台北故宫的官网上进行了参观预约,将会有免费的专业讲解人讲解。由于本人常年去北京故宫,对台北故宫的瑰宝和展览也是非常期待。
白岩松说:“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峡两岸各有一个故宫博物院,两个故宫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着大量代表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奇珍异宝。对于大陆的大多数人而言,台北故宫博物院久闻其名,却难见其真容。”
远看台北故宫似乎并不特别大,但进去以后才知其肚量大,装得国宝数不胜数。预留了大半天来参观,事后证明时间远远不够,所以台北故宫至少需要完整的一整天。
在台北故宫一层凭借护照,每人发一个耳机,存好包案件就可以进入。今天我的讲解员是一位上年纪的男士,谈吐儒雅而不凡,非常有教养,偶尔看到在故宫里喧譁的游人或者领队,他都会出声示意小声一点儿。
由于参观人数众多,台北故宫的领队,也会跟敦煌莫高窟一样,偶尔会排队等下一个展厅。
我第一个展厅就是明代永乐皇帝的瓷器展。
这是北宋时期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国宝一级的哦。汝窑一向被人们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汝窑被认为在河南的临汝县,但一直没有找到遗址。后经文物工作者的努力,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在宝丰县清凉寺找到了汝窑遗址。
汝窑原为民窑,北宋晚期开始为宫廷烧造高档瓷器。所以,长期以来,文物部门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汝窑泛指古汝州所辖地区所烧造的青瓷系列产品的统称;另一种说汝瓷是指专门御用的那一部分官窑器物。宋徽宗执政时期,汝窑是其烧造史的全盛时期,其产品胎质细腻,灰中泛黄,俗称“香灰黄”,汝瓷釉面有细微的开片,釉下有稀疏气泡;汝窑青瓷釉色淡青高雅,造型讲究,不以纹饰为重。
据说汝瓷釉中含有玛瑙,其主要成分是氧化矽,所以能呈现出纯净的天青色。汝窑以温润的天青釉色被誉为青瓷之冠,风格独具。因传世极少,弥足珍贵,目前全世界典藏不足70件,台北故宫收藏有21件,而像青瓷无纹水仙盆这样全器釉面纯洁无纹片的,据考证仅此一件传世。
散氏盘,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记述的内容是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也是台北故宫的国宝之一哦。
《散氏盘》铭文是西周晚期青铜器时代书法艺术的高峰之顶的杰出代表之作。它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并称为西周三大青铜器,与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并称为晚清四大国宝,均以长篇铭文和精美的书法著称于世。
散氏盘铭文的最大审美特征在于一个“拙”字,拙朴、拙实、拙厚、拙劲,线条的厚实与短锋形态,表现出一种斑驳陆离、浑然天成的美。散氏盘铭文的字形构架并非是固定不变、呆板生硬的。它的活气跃然纸上,但却自然浑成。
被大家所熟知的肉形石,类似一块东坡肉形状的肉石,与翠玉白菜和毛公鼎并称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肉形石,长5.73厘米,宽6.6厘米,厚5.3厘米。在清代康熙年间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进贡到清宫内务府,这是一块纯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自然形成的,现场看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
老实说,要是你到来的时候正好肚饿,很想把这块五花肉炒成回锅肉下肚呢。
肉形石其实很小,因为跟脆玉白菜都太出名,所以台北故宫博物馆特意单独辟了一间放置,可惜此次翠玉白菜被外展,很遗憾没有见到真身。
这个很有使用价值的文物,是一个量器。
台北故宫里的字画也非常值得看,一定要留出足够时间,慢慢欣赏。只可惜很多不能拍照,大家还是到台北故宫里去欣赏吧。
淡水的小清新
淡水和台北市已经融为一体,地铁直达,出行非常方便。出地铁就感受到自己仿佛到了海边,空气清新,溼度适宜,让我这个重庆人感觉异常的舒适。
出了地铁站,不远就是海,两边很多小吃。台湾的小吃真的太诱人了。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