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居然是这样开始的
哎,终于写这篇游记了,容我先回忆一下。
为什么会有这次关西追樱之旅呢?源于某天晚上依旧在熬夜赶稿的我,突然萌生了对人生的反思:如果我连日本的樱花都看不了,那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又究竟是为了什么?于是,仅用了几分钟,我便订好了上海往返关西机场的机票。然后开启各大旅游网站,发现所有和樱花有关的游记都被赋予了极其诗意的名字,“秒速五厘米”“花见日本”“看一场樱吹雪”等等。而我久违的幸福感也随着机票订单出票,以及这些华丽美好的字眼,瞬间触底反弹。
人生啊,不能任性,但也不能永远按部就班。
回忆起这次旅程,仿佛是上世纪的事情了。但又依旧记得某个时刻的小情绪,依旧记得累到坐在路边差点倒地不起,更记得第一次见到京都樱时,那种终于圆梦的幸福感,让爱上京都也成了顺其自然。
行程一览
清明小长假去的,由于怕人太多,特意设计了一条小众赏樱路线。但是,再精心的设计也料不到18年的樱花会比往年提早一个多星期,在我们出发之前,大部分景点的樱花已经完成满开,进入吹雪阶段了。我回来后特意去看了同时期的樱花游记,为此哭了的姑娘也是有的。但是以我不服输的个性,到了日本硬是把所有的行程推翻重来,一边查资料找晚樱,一边设计第二天的行程。于是有了这次特别佛系,小众兼具大众的路线。
樱花都落了,不佛系还有什么办法?
还有比差点睡大街更低开高走的旅程吗?
深夜到达关西机场,坐上开往京都的JR时,已接近第二天凌晨。在依旧充满人气的JR车厢里昏昏欲睡,抬头时冷不丁的看到这高低不一的拉环,才意识到“人性化”这三字已经渗透到这个国家的细枝末节,心也跟着小小地波动了一下,转而清醒。
旅行总是充满正能量?几岁了你还信这个?到达京都站已是半夜1点,我们拖着箱子来到AIRBNB上事先订好的住处,还小兴奋地在附近的全家买了点夜宵准备上楼吃。纵然我早已接受了旅途总是惊喜与意外并存,但万万想不到,这次旅途的插曲,在我们还没放下行李、还没好好睡一觉振作精神的时候,就悄无声息的到来了。
按步骤拿房东给的密码提取钥匙,开启信箱后,我发现的是这个。。。我不敢相信地再往信箱里瞥了好几眼,空空如也,如遭当头棒喝。深夜两点,陌生的城市街头,房东联络不上,眼前都是秋风扫落叶的那个特效,满脑子都是当时订房时网站上写着的那句“京都80%的住宿都已订完”,强烈的求生欲让我只想快点把今晚的住处解决了。
悲观主义情绪领先一步让我脑补了我们拖着箱子挨家挨户找酒店到第二天天亮的画面,我们打算一路找一路往京都站走,实在不行就转移阵地。好在运气还不算太差,出门穿了一条马路遇到的第一家酒店就是fresa,略带颤抖著问前台现在可有空房,没想到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心中一块巨石,这才落地。要是以前,我早就打电话气急败坏地手撕airbnb了,但是当时的我却特别平静,戴先森一边办check in我一边心平气和地和电话客服说明了情况,商定赔偿方法。到房间后火速洗漱一番后,就倒头睡去。心累,是真的。
好了,跌宕起伏的意外插曲结束之后,岁月静好的关西之旅才鸣锣开场。
京都初印象,住在时光里的城
京都,一座做了1075年日本首都的城,一座模仿长安兴建的城,一座直到今天依旧能让人浸润在唐诗宋词里的城。
京都有柴扉半掩、小桥流水、你要的所有精致;
京都有碧柳行舟、山色空濛、你要的千般美丽;
京都有小食风雅、膏粱锦绣、你要的不同滋味。
京都的每一盏茶、一炷香、都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禅意;
京都的每一幅画、一本书、都是穷其一生而不改初衷的信念。
京都有俯仰即是的众多古蹟;京都有永恒的皇家气度;京都人温婉,也傲慢。
从公元794年平安时代的恒武天皇在此定都,直到1869年明治天皇迁都至江户,京都是日本历史上唯一的千年古都。现如今,城市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越来越高的楼,越来越拥挤的街道,使得一座座城市失去了个性。城市的变迁之快,隐藏掉了原本的历史,让我们无暇追忆它们的过往。京都在其中显得如此不同,历经千年风霜,居然保持着古老的模样,那城市的底蕴,那山川与河流,那古寺和街巷,那传承至今的唐宋遗风,让人沉醉其中,不知归路。
京都根本就是一座电影的大场景,它一直搬演着“古代”这部电影。整个城市的人皆为了这部片子在动。为了这部片子,一入夜,大伙把灯光打了起来,故意打得很昏黄,提着食盒在送菜的,在院子前洒著水的,穿着和服手摇扇子闲闲地走在桥上的。那掀开帘子欠身低头向客人问候的画面,是自古以来的画面。我们每隔几年来此一次,像是为了上戏,也像是为了探看一下某几处场景是否略略做了更动。
——舒国治《门外汉的京都》
有人说京都才是真正的日本,因为它饱含着浓郁的日本风情,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京都和东京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气质,东京的都会气质,京都的文艺气质。京都的文艺存在于纺织物、陶器、花道和茶道中。京都不仅美,而且美得独一无二。
这种美不单纯是视觉上的愉悦,更因为创造这种美的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源,从而能够引发精神和文化上的强烈触动及共鸣。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当唐诗中的意境真真切切展现在眼前时,才会让人顿悟这些优美的诗句。
天神川,京都樱花季的第一场约
樱花时节,自然是京都时间轴上最不可忽略的一段。在京都的一众赏樱名所清单里,我们不管不顾地第一个直奔天神川,除了这里冷门到不能再冷门,也确实没什么其他原因。但是公交车下来看到的场景几乎让我心路凉了大半截,看来樱花季不仅会迟到,还会早退。
天神川是典型的河堤樱花型别的景观,就像《秒速五厘米》里面的场景,很难想象这里在樱花满开时会有多么梦幻。这里也是许多日本当地摄影师的私藏外景景点,平时只有少数日本家庭会前来赏樱。
最美人间四月天,可叹落樱已满地。
唯一一颗没有落尽的垂枝樱,算是天神川给我们最大的怜悯吧。
旅途的精彩就在于,那些让你惊艳的,往往是清单外的不期而遇。比如与天神川的隔街相望的京都外大。门口那条无人问津的樱花步道,却在我准备离开天神川前不经意一个回首时,与我们撞了个满怀。
长长的路好像怎么也走不到尽头,围墙内是寂静无声的朗朗书香,围墙外就是这条疏淡有致的小路,不张扬,只等有缘人。
梅宫大社,不仅仅只有梅花祭
走了一段寂静无人的小路,看到梅宫大社前那朱红色的鸟居才觉得豁然开朗。在未入大门没有看到樱花之前,佛系地在心里和自己说一声:随缘就好。在三步一神社、五步一寺庙的京都,梅宫大社并不出名,网上也几乎没有攻略记载。可是细究起来,这里供奉著木花开耶姬、酒神和大山祗神,从奈良时代开始,京都乃至全国各地的人们就来到这里祈福。
这里二月红梅飘香,五月菖蒲竞放,六月绣球斗艳,十一月红叶尽染,于情于景,都令这里成为游客不愿错过的一处名所。
其实,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猫神社”。事情缘起于现任梅宫大社的主管桥本是个爱猫之人,目前他在社内饲养的15只猫。现在人们来到梅宫大社除了许愿之外,最大的目的大概是过来尽情吸猫了吧。
这里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猫咪们的乐园。据说,桥本的父亲,上一任的主管,非常讨厌猫。桥本小时候虽然也很喜欢猫,但是父母并不允许他饲养。35年前,桥本从父亲手中接过主管一职,但是因为觉得猫咪进入神社会打扰神灵,对周围的野猫也采取了抵制的态度。
事情的变化开始于14年前。当时桥本的父亲去世、母亲病重。妻子为了照顾老人身心俱疲。为了缓解妻子的压力,桥本从宠物商店接来一只杂种的小奶猫,饲养在母亲看不到的地方。开始时妻子虽然很惊讶,但是很快接纳并喜欢上了这只小猫。
自那以后,来到这里的猫咪就越来越多。这里逐渐成为了猫咪的乐园。它们肉眼可见地被照顾得很好,每天懒洋洋地毫无生活危机感,有的懒懒的趴着,有的似一社之主般看护着梅宫大社。总是有意无意地卖萌,捕获快门无数。
托猫咪们的福,来这里拜访的游人越来越多,人气变得更加旺盛。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一直很讨厌猫的桥本的母亲,也开始接受猫咪,现在甚至成了地地道道的爱猫者。
梅宫大社本身不大,但是自带一个非常大的花园,称之为神苑。小巧池塘,步移景变。虽没有苏州园林的精工细作,但是竹篱茅舍,游鱼戏石,不乏自然野趣。虽然地处京都郊区,但是非常推荐一来。虽然每年三月初都会有古雅的“梅宫祭”,但是其他月份依旧有百花可赏。
梅宫大社给我们最大的惊喜就是,在京都大部分樱花凋谢的时候,这里的樱花刚刚满开。一阵风吹来,便是扑簌簌的落樱吹雪。可是,就算在园内樱花满开的时节,这里依旧人迹罕至,在二年阪三年阪被游客挤爆的清明小长假,有这样的赏樱祕所可真好,如同未经打扰的自家后院。
仁和寺,京都樱花季尾声预订
京都寺院千千万万,但以逼格论,自然是以寺格中的最高一等宫门迹为最先。门迹是指皇族或贵族担任住持的特定寺院,其中又分仅限天皇和亲王出家的宫门迹、仅限贵族顶端的摄关家出家的摄家门迹和除此之外的准门迹。宫门迹一共十三家,其中严守逼格(划掉)寺格的仅有三家,仁和寺是其中之一,故称御室御所。
尽管仁和寺也位列京都小众赏樱名所之一,但是比起先前的梅宫大社,可就有人气多了。并且大半以上的赏樱游客,都集中在仁和寺最为出名的御室樱区域。
仁和寺之御室樱,除了开花期晚于一般的枝垂樱,更特别的地方在于,一般樱花只生长于枝头根梢,御室樱却是从头到尾开满了花,非常壮观茂密。此外,御室樱之生长高度也略低于一般樱花,大约在三米上下,因此京都人便用‘低花’来称呼御室樱。因为在日文发音中,‘花’和‘鼻’的发音皆为‘hana’,因此,‘长在鼻前的樱花’,便是御室樱最生动传神的形容了。
御室樱是京都开花期最晚的樱花,最长可至4月下旬。有句话说道:如果仁和寺的御室樱也谢了,那么整个京都的樱花季便结束了。
下了一天的春雨,枝头脆弱的樱花也落了大半,雨水滴答中,似乎听到了京都樱花季的尾声,正翩然而至。疾风带起一阵樱吹雪,如梦似幻的场景,非亲眼目睹不足以想象。
越过满目低矮的樱花丛,仁和寺的五重塔与我们遥遥相望;在软软淡淡的樱花香气里,自顾自地熠熠生辉。
中门的正北是日本国宝—金堂,雨中依旧有前来虔诚参拜的当地人。游览至此,天色已晚,寺院的广播已经开始提示游客时间了。由于闭馆,金堂内的阿弥陀三尊像、四天王像等均无缘得见。金堂东西两侧的观音堂、钟楼、经藏等处只能匆匆浏览,不能细品了。灵宝馆也已闭馆,走马观花的机会也没有,只能来年再计划了。
伏见稻荷大社,穿越时光的橘红隧道
在京都,伏见稻荷大社无论如何不算小众冷门,若逢小长假更是人满为患。尽管如此,不爱凑热闹的我们依旧选择前往。第一次对伏见稻荷大社充满神往,是在电影《艺伎回忆录》中,小千代愁闷地趴在桥栏,要去参加春之祭的会长路过发现了她,买了樱桃刨冰希望千代开心起来,甜蜜的刨冰让小千代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踩着高高的木屐奔跑在千本鸟居,深浅交错的朱红色长廊尽头,她郑重许下成为艺伎的愿望。
日本自中世纪开始将狐狸视为稻荷神的使者,全国的稻荷神社也都几乎都以狐狸代替狛犬。作为稻荷大神的使者,伏见稻荷大社到处有狐狸元素。
绕过拜殿就是本殿,伏见稻荷大社的本殿正面有一个巨大的向前突出的圆弧形状屋顶的部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唐破风”。虽然叫“唐破风”,其原始雏形却出自于宋,现在已经完全演化成了日本独有的外形特征,变成为日本传统建筑区别于中式传统建筑的一个标志。
一重重的鸟居是伏见稻荷的标志,就连这里的绘马也是鸟居的样式。
和戴先森两人在这里求了签,两个大吉,学着当地人,虔诚地系成结挂到绳上。
这之后就是伏见稻荷的重头戏——朱红色的千本鸟居了。鸟居,类似神的家宅大门。在日本,见到鸟居,你就知道这之后是神的领域,神住这。
在日本各地的神社之中,以千本鸟居闻名的京都伏见稻荷大社应是众多神社中排名第一的。千本鸟居无疑是伏见稻荷大社最大的特色之一。 “千”是表示多数的意思,“本”是数量词,千本鸟居并非只有一千座鸟居,事实上,伏见稻荷大社境内的鸟居据说约有1万座之多,气势磅礴地覆蓋了整座山头。而一般比较小的稻荷神社,则大约有数十或数百座。伏见稻荷大社的鸟居是橙红色的,从前这个颜色是表示生命的颜色,同时可以预防灾害,所以很多的神殿也都用这个颜色。
民以食为本,稻荷神也是日本最重要的神之一。来参拜稻荷神的一般是农家或商家,祈求神明保佑五谷丰登,买卖繁荣,家人平安,出行安全,心想事成等,可以说稻荷神管的范围是很广的。在稻荷神社广立鸟居的习惯大约始于江户时代后期,最初是参拜者为了答谢神明的保佑让愿望得以实现而奉纳给神社的贡品,渐渐地奉纳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长长的鸟居隧道,当人们通过的时候象征希望愿望能够实现之意。
虽然单独的鸟居还有供奉的含义,但实际上当它们顺序排列在一起形成了隧道之后那独立品的意义已变得十分渺小,反倒是那千座鸟居形成的红色隧道的壮观景象更具魅力,形成京都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想要拍出一张如同网上流传的那些干净纯粹的照片其实不难,与其站在岔路口前等待眼前无人的情况,不如甩开人从众,一路向上,你会发现人越来越少。穿行在“千本鸟居”之中让人感受到日本人对于形式感的追求和理解,他们十分善于把平凡的事物经过近乎偏执的组织处理,形成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效果。这么多鸟居凑在一起,不仅仅让人感慨于这壮观美丽的视觉效果,也让神社的影响力不言自明。
在红色的长廊中漫步,浏览著布满文字的朱漆柱框,阳光透过鸟居的缝隙洒进错落而有韵律的光斑,似梦似真,久了,有如游走在时空隧道中的错觉,不知这隧道会通向何方…
我们向上走了一半的路,大约到雄鹰社就开始回程(此时周围的人已经非常少)。如果时间、体力允许,大可以花2-3小时爬到稻荷山山顶,可以远眺京都市的全貌。
京都醍醐寺,暴雨打樱花,最是一年春
知道醍醐寺远,但没想到那么远。但是来过以后,才会对那句“如果只能去一处地方赏樱,那就去醍醐寺吧“无比认同。早在平安时期,醍醐寺就流传“花之醍醐”的美名,而后,更因为丰臣秀吉的“醍醐花见”让醍醐寺盛名远播。醍醐寺作为古京都文化财产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名录中。
所谓“醍醐”,是乳制品酥酪上凝结的油。佛教中有“醍醐灌顶”一词,原意是说将纯酥油浇到头上,清凉的感觉令人头脑一清新。又好像“甘露洒心”,仿佛被人将智慧都灌入了自己的头顶,大彻大悟。醍醐寺,也拥有着“寺如其名”的深远禅意。
醍醐寺的规模极大,拥有70多座楼宇和分寺,分为上醍醐和下醍醐,几乎漫步了整座醍醐山。如果要深度游玩上、下醍醐,可能需要一整天时间。上下醍醐中间有一条约有3公里长的险峻小路,徒步就需要1小时。因此,建议大部分游客游览以三宝院、伽蓝以及灵宝馆为代表、精华更集中的下醍醐。
三宝院内庭院和大多数日本庭园不太相同,只能在表书院建筑内观赏庭院,无法步入其间游玩,盖因庭院在表书院的一侧,如一长幅绘卷,涵盖三段小瀑布、亭榭、池塘、岛屿、山石等景观,从庭院一端缓步走到另一端,光影变化中仿佛走过了一个世纪。
垂枝樱,几人高,红色枝蔓低垂,层层叠叠,不得不用碗口粗的竹杆支撑著。遐想当年秀吉赏樱会,估计和现在也差不多。千百年来,醍醐寺没什么改变,加固修葺也维持原来面貌。就像寺内那条土路,春雨后初霁,地上泥泞,也没见寺院将泥地换成水泥路。
灵宝馆是醍醐寺自带的小型博物馆,馆内禁止摄影。收藏的文物仅国宝和重点保护文物有4万件,加上未被指定为文化遗产的文物,寺宝多达10万多件。其中包括雕刻、绘画、工艺品、古文书等日本佛教史和美术史上珍贵的资料。于春季和秋季向大众开放。
灵宝馆外的八重樱、枝垂樱正值满开,总是是雨天,也是一片漫天彤云。加之交通不便,来人不多,大家多打着伞默默赏花,欣赏这最后的樱花盛事。
五重塔是醍醐寺的另一国宝,于平安时代天历五年(951年)完工。它是京都府下最古老的建筑物,内部壁画被认为是日本密教绘画的始祖。京都的醍醐寺、琉璃光寺以及奈良法隆寺的这三座五重塔,并称为日本三大塔。
在前往弁天池的路上,雨暂时停了。我们收起了油纸伞,在手里握著。一位日本老太太从背后追上了我们,不会说英语的她对着我们一阵肢体比划,又急切又真诚的样子。虽然语言无法想通,但我们终究还是明白了——她在提醒我们,这种油纸伞的拿法有讲究,必须伞顶竖直朝上伞柄竖直向下,雨水才不会侵入伞内的骨架。认真又讲究的日本人,其实一点都不冷漠啊。
弁天池和弁天堂几乎在下醍醐的尽头,如此惊艳的景观,却躲在整个醍醐寺的深处,只留给有缘人。樱花季虽然没有标志性的满目红叶,但是一片山野葱茏中,橙红色的弁天池和弁天堂依然与环境完美融合。弁天堂与弁天池的搭配堪称京都庭院小景的巅峰之作,纯粹的日式庭院之美,让人看一眼便无法忘记。
说来第一次知道醍醐寺,还是来自电影《妖猫传》的海报,张天爱款款走在湖面的虹桥上,惊鸿一瞥之感顿时在心里种了草。当我第一眼看到弁天池的时候,才明白醍醐寺本身就带着无上的吸引力,至于樱花或者枫叶,已经是次要的了。
天色将晚、正要离开之前,暴雨突然袭来。沐浴在这场不期而遇的樱花雨下,感念四时交替,来年,又是新叶葳蕤。
园日涉以成趣,平安时期的园林之美
涉成园是京都名副其实的小众赏樱名所,和服变装那天去,再合适不过。涉成园位于京都站附近的东本愿寺内,因陶渊明一句“园日涉以成趣”而得名。传说作为源氏物语光源氏范本的,是历史上嵯峨天皇的皇子源融。涉成园四季皆景,春有樱花,秋有红叶。城市中心这样一片广阔幽静的园林,是体会“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好去处。
涉成园的进口处就是两株硕大的垂枝樱,花期晚都缘故,我们看到了它满开的样子,想着这是京都最后一波晚樱了吧。恰好是一白一粉的颜色,在阳光下互相映衬。上午为数不多的游客,都三两围在跟前,仿佛就是为它而来。一阵微风吹过,花雨飘摇而下,美得让人心颤。涉成园,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般惊艳的。
入园后先看到的就是这“临池亭”书院,木质结构,临水照影,有唐宋遗风。向里一间也是书院名“滴翠轩”。
置身古朴的园林里,一切仿佛都是静谧的——即使游人多少都打不破的那种沉静。无数的人曾在这古老的院落里来了又回,却唯有这屋、这花依然留在这里,深深地把岁月与文化沉淀下来,而阳光就在这樱与瓦之间跳跃,似乎在讲述著一个关于时光的故事。
顺路向后,见木拱桥名“侵雪桥”,桥边景色甚美。渉成园属于池泉回游式庭园,于江户时代进行整修工程,模仿皇子源融的别墅河原苑而造,花木扶疏,设计巧绝的亭台楼阁点缀其中,可领略平安时期的园林之美。过桥即为“五松坞岛”,一步一景,亭台楼阁、水树花草都代表着当时的审美。比起寺庙、神社,这样的山水庭院其实更符合中国人的出游习惯。
五松坞岛侧有一极小之岛,其上只竖一塔名曰“源融因缘塔”,是文物。岛上有“缩远亭”,为茶室,在日本饮茶上升为茶道,饮茶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故而庭园中往往有不止一间茶室。
园内人很少,小长假难得的清静之地,想要拍摄干净无人的画面非常容易。对中国游客来说,这里几乎没什么名气,然而涉成园要名气干嘛?作为樱花季的小众赏樱名所,这里的景色却被当地的摄影师高度肯定;偶尔也能看到带着模特、道具前来取景的摄影师。
出五松坞向西,可见一廊桥横卧于清水之上,这是“回棹廊”,形制与我国廊桥相差无几。站在桥上望去,不远处就是波光云影的映月池,远处的京都塔也清晰可辨。日本的庭院其实和中国的庭院的建造理念有共通之处,不离闹市烟火,却自有一片自己的世界。
上贺茂神社,京都最古老的神社
在日本,遍布全国各地的便利店有五万多家。然而比便利店更多的是大大小小的神社,据说日本的大小神社有八万1000多家。而其中最古老的,就是位于贺茂川上游的上茂贺神社。被作为避灾、避雷、电器产业的守护神、方除而迎来各方善男信女。因为地处京都北郊,来这里的大多都是日本当地人。
还没入内,就被那颗被众星捧月的斋王樱吸引了所有视线。上茂贺的花期之晚,几乎能和仁和寺相比了。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在樱花季迟到了,倒是可以考虑到上贺茂神社来看看。
碧蓝晴空下,橘红色的鸟居特别显眼。与挂著的纸垂和注连绳一起,象征著神域的入口。作为观光景点,上贺茂神社远没有伏见稻荷大社这么红,论逼格却是京都市内的第一名。之前介绍仁和寺的时候提到过日本有“寺格”体系作为寺院逼格的划分标准,神社这边也是有类似的“旧社格”体系。明治时代将全日本除伊势神宫外的神社划分为官社、诸社(民社)、无格社,贺茂神社是官社中的第一等官币大社。
神社最出名的斋王樱、御所樱就种植在鸟居到神社的砂石路上,因为是垂枝樱,大多需要攀附在木架上。当天还看到有日本团体集体过来赏樱,并在樱花树前拍摄合影。樱花在日本真的参与了许多有仪式感的画面啊。
每年五月贺茂祭的时候这边也会举办竞马会。快走到尽头的时候看到左手边有一个小小的神马舍。在以前,日本人觉得马匹是神明的交通工具(emmm…中国人对此表示不解),所以古代神社才会建造这样圈养马匹的设施。现在,每当星期日或者1月7号白马奏览神事活动时才能一堵神马雄姿。
跨过御手洗川看到这个楼门,才是贺茂神社的正殿。霸气庄严的朱红色楼门屋簷在京都并不多见,却是典型的日本神社的风格。现在的本殿和权殿是1863年加以改造的,是日本的国宝建筑。来上贺茂神社参拜的人群,我们此行去到的所有神社寺庙里最多的,可见上贺茂神社在京都、乃至整个日本的地位。
之前去伊势神宫,了解到了日本“式年迁宫”这个概念。2015年10月,上贺茂神社完成了第42回式年迁宫仪式,所谓式年迁宫就是每21年重新翻新殿宇,日本的古蹟和中国的认定方式不太一样,是在原有建筑物还存在的时候,按原样一比一仿制一个全新的,然后再把老的建筑物烧掉。这样一来,不管过了多少年,建筑的样子仍然是一模一样的。很多重要文化财产相比中国其实时间很短,历史和文化的厚度更多在传承和遵循吧。
神社内除了阵阵松风和神鸦不时的叫声整个非常安静,跟伏见稻荷大社摩肩擦踵的景象全然不同。如果说伏见稻荷大社代表神社与俗世相关的一面,上贺茂神社则是代表高冷神圣的一面。不过贺茂神社在平安时代也是京都文学活动的中心之一,多任贺茂斋院都是有名的歌人,《枕草子》中也载有时任贺茂斋院的选子内亲王与中宫藤原定子的和歌赠答场面。
每年5月15日举行的京都三大祭之一的葵祭(贺茂祭)是在上贺茂、下鸭两神社定期举行的,平安朝的优美古典队伍,从京都御所出发,经过下鸭神社,到达上贺茂神社。那样的场面,想想就充满了神圣感啊。
半木之道,贺茂川边的京都人生活
从上贺茂神社出来,便是一条已经落花生叶的“樱木花道”。当我们在京都的时候,其实绝大部分的樱花都是眼前看到的这般,因此满开时这样的河堤景樱花有多绚烂震撼,真的只能靠脑补。因此有了这样的纠结,从上贺茂神社沿着贺茂川步行到半木之道大约2公里不到的步行路程,到底要不要去?我穿着和服木屐暴走几乎下一秒就要跌坐在路边,很担心半木之道的樱花也和眼前的景色。此时好想有个无人机可以飞过去侦查一下。
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支撑自己一路沿着贺茂川走到北山大桥,眼见周边的景色并没有任何变化。倒是贺茂川给了我们不少的惊喜,这里是鸭川的上游,没什么游客,只有三三两两前来樱花树下野餐、骑行的当地人。眼前的画面就像一帧帧日剧里的场景,平淡的生活里,浪漫却不满溢。
当天我俩在河堤边走走停停,水流清浅的贺茂川倒映着天空的云卷云舒,耳边的流水声不疾不徐、汩汩不绝,听久了,时间也变得模糊。在这永无止息的声音里,充满生活气息的美好被无限放大,成了一场旅行日后最想追忆的一段。
半木之道,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因紧邻其侧的京都府立植物园内有一座“半木之森”的原始林因此得名,也有一说是半木之道附近有一座流木神社、后来遭洪水冲走,因此“木”字前加上“半”字。当整个贺茂川的樱花都已经凋零的时候,这里800米长的垂枝樱却自顾自的灿烂著,似乎和周遭的世界都隔绝了开来。这让本以为白走2公里的我们大喜过望,一下子所有的劳累都一扫而光。
由竹子搭出来的整排竹架,一株株樱花垂挂在架子上,形成了形似樱花隧道的半木之道。在日本以枝垂樱为主的赏樱景点其实并不是很多,通常都是樱王姿态出现的比如东寺、祇园等等。像半木之道这样整排的枝垂樱步道还真是难得。更难得的是,在这里,散步的行人是普遍的情景,举起相机才是偶然的画面,穿行其间是一种奇妙的感觉。若是有机会前来半木之道的人,非常建议秉持着欣赏京都人生活日常的心境,摆脱平常作为游客赏樱的念想,慢慢地沉浸与享受樱花已成为背景的氛围中。
铺设横跨在贺茂川上的町步,提供当地人横跨贺茂川的快捷方式。穿着和服、昂首阔步走町步的估计在京都很少见,遇到对面方向走来的日本老爷爷,笑着对我竖了个大拇指,此处的我应有哭笑不得的表情。
有人野餐、有人骑行、有人遛狗、有人跑步、有人谈情说爱,也有人无所事事…喜欢贺茂川,大概就是因为这里能看到最日常琐碎的幸福吧,随之油然而生的是归于内心的宁静之感。
金阁寺,众人心中的京都第一眼
对于很多人来说,金阁寺的照片很有可能是对京都的第一印象。也正是因为如此,金阁寺成了整改京都游客最爱报道的寺庙。因为它的名声实在太大,又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里的一个重要场景素材。本来这样人从众的寺庙并不在我们的行程里,但是因为戴先森对金阁寺有一些小执念,离开半木之道时还早,于是我们一鼓作气杀去了并不远的金阁寺。
因为寺院主要核心建筑舍利殿外墙全是以金箔装饰,所以这座正式名称其实是鹿苑寺的寺庙,对于外界是“金阁寺”这一名字更如雷贯耳一些。一直觉得温润古朴的原木色才能代表京都的色调,而金阁寺这样blingbling发光的土豪金色,反而让人觉得和整座城市的风格有些违和。但是若逢大雪,所有事物的饱和度降低到零下时,金阁寺的舍利殿才能显现传说中的彼岸梦境之美。
金阁寺是典型的不来后悔,来了也后悔的景点。但是明信片机位的火爆程度已经出乎了我的意料,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游客们却不约而同地举着相机,一线拍摄点几乎无立足之地,吓得我们匆匆拍了两张,赶忙离开。
顺着人流继续往庭院深处走,可以从山坡上看到金阁寺顶的近景。阁顶的金凤凰,跟平等院凤凰堂的顶异曲同工,这才让人想起来他们都是所谓“ 池泉回游式 ”的净土庭院。
能让金阁寺有如此名气和人流量的,还得说到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和他的死。在三岛由纪夫的心里,金阁是极致的美的代表,而金阁寺的大火代表着对美的毁灭,也是永恒的储存。这样,金阁寺不再仅仅是一个寺庙,而是化作一种日本美学的代表。但是这里人山人海,自拍杆,护栏,拥挤的人群推着你往前走,很难让人静下心来品读藏着明信片画面背后的美感。因此留给金阁寺的时间,半小时不能更多了。
青莲院门迹,看庭前花开花落
汉服日。不方便坐车,因此今天全天的行程都安排在了只园民宿的周围,全天暴走。第一站便是以其含蓄的姿态独藏于幽巷的青莲院。
青莲院如它名字一般清幽。进门便是苍天的大树,藤蔓交错。后来我重新翻了翻川端康成的《古都》,其中写青莲院入口处的大樟树。“……千重子他们三人站在这些樟树前凝望着,什么话也没说。定睛一看,只见大樟树的枝丫以奇异的弯曲姿态伸展着,而且互相盘缠,仿佛充满一种使人畏惧的力量……。”川端康成也写到了对大樟树的畏惧之意。
青莲院和三千院、妙法院并称天台宗之三门迹寺院。相传是平安时代从比叡山的青莲院移筑而来,与皇家的关系深远,历代住持都是由出家的皇室亲王担任。虽不知这里究竟历经了多少个春秋,但这庭前的大树在言语之间,仿佛已经展示了它所经过的悠久岁月。
进入青莲院,首先就来到的是华顶殿,这里的名物是木村英辉的袄绘(也写作袄绘,绘在日式拉门上的画,也叫做隔扇绘)。袄绘是奈良时期(相当于盛唐时期)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到16世纪和17世纪的桃山时期发展到高峰。现在在中国几乎完全看不到袄绘的影子了,但在古寺遍布的京都,袄绘是最为常见的寺庙景观。
作为京都最有名的庭院之一,以龙心池为中心,主庭院借景粟田山形成了典型的池泉回游式庭园,据说是室町时代的画家相阿弥所建。推荐先脱鞋入内按照标识顺序参观回廊及远观庭院景色,再穿上鞋走上石阶,闲庭信步。比起其它热门景点,这里游客较少,可对着静谧的庭院发会呆,感受一份禅机。
青,在日本审美中具有一种特别优越的精神气质。日本画代表人物东山魁夷曾经说过一段话,“青是精神和孤独、憧憬和乡愁之色,它表现了悲哀和沉静,传达着痛苦心灵的不安和动荡。青又是抑压之色,它时时祕藏于内心深处,它是无法实现的愿望之色。它带有颓废和死的诱惑的调子。”
青莲院这种皇家背景的尊贵古寺,会用当代画师的作品,是因为这位画师的作品深得青莲院气质的精髓。
静坐窗前,感受这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享四面来风。将自然化作窗前变迁的一幅景象,这份感情也显得那么真切。通过宸殿的每扇隔门望出去,都是一幅画的定格,或是正灿烂的樱花,或是尚绿的枫叶。远处云朵悬在蓝天里,近处阳光的光斑因微风在青苔上游动。榻榻米有微凉的感觉,坐在上面,身子不暖和,但也并不寒冷。想起铃木大拙的一句话,“在禅中没有微温的东西。微温的东西不是禅。”
青莲院春秋两季都有开放夜观特别参拜,灯光的布置以及动线设计非常考究,如果遇到可不要错过。夜晚的青莲院非常值得特意来看看,这处小小的院落有着惊人的美,夜间闪烁的蓝色灯光,让人犹如在梦境里游走。
注:里面展览的国宝 “青不动尊” 是不允许拍照的,另外,青莲院是我们此行遇到的寺庙里对拍照比较严格的一处。因为太多和服变身游客在这里不停拍照,所以有特别的中文提示,“这里是庙宇,不是照相馆,请不要到处拍照”(我穿汉服自然更不行了)拍2,3张留念的照片可以,但是拍摄写真人像的还是算了吧,得尊重寺庙里的规定。
青莲院的内部与大门入口处各有一株垂枝樱,因为垂枝樱花期较晚,所以是大多(比如我们)樱花季迟到儿童最为亲切的伙伴。虽然我们早已审美免疫,但还是为了汉服在门口拍了几张作为留念。飘逸的齐胸襦裙和樱花真的是最佳搭档。
建仁寺,以“久”为时,以“禅”闻名
建仁寺就在游人如织的花间小路尽头,可以说是“大隐隐于市”,一入寺庙仿佛就和外界的喧嚣瞬间隔绝了。寺院面积极大,由好几重院落组成。这里的建筑风格和清水寺截然不同,寺内殿堂是模仿中国的百丈山而修建,是历经800年的古刹。整体画风非常统一,素壁原木,不施粉黛,一派素净淡泊的清修气象。
本坊的正门里,上来就是一座屏风,上面写着四个汉字——“大哉心乎”。建仁寺是荣西禅师所建立。据说高僧荣西在中国修行4年后把禅传入了日本,同时也将茶文化带到了日本。可以说是禅宗和茶道从中国传到日本的第一个发源地。曾奇僧一休宗纯(中国人所熟知的一休)也在此寺院修行过。
建仁寺的一大卖点是风神雷神屏风,以及画在方丈大堂墙壁上的一幅《云龙图》,整个寺庙的周边也围绕这两样进行设计。风神雷神图(复制品)是国宝,本图中没有落款和印章,但是它却被视为表屋宗达真迹且是他晚年最经典的杰作。两折屏风的全部表面贴有金箔,右半描绘风神,左半描绘雷神。
运气很好的是,我们是18年4月去的建仁寺,听说18年5月开始,建仁寺内部便禁止拍摄了,于是在建仁寺拍摄的这组汉服成了绝版。
因为先前青莲院对人像拍摄的限制,我们才把汉服拍摄的“主要战场”都安排在了建仁寺。建仁寺虽然在京都的寺庙里不算出名,但是在当地摄影师的心中可是第一位的。当地摄影师们带着拍婚纱,拍和服的客人,占领了建仁寺内所有值得取景地角落,有些角度甚至还需要排队。因此,这里和青莲院一样被禁止拍摄,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方丈庭院背后还有若干个庭院,皆是以苔藓闻名,其中还建有一座典型的茶室。所有的这些庭院互相连通,所有的房间也一律开启供人观赏,这在日本寺院里非常少见,有一种说不出的大气疏朗。日式的凉蓆和背景画让你仿佛置身电影场景里。虽然是全场唯一一个穿汉服的,但也觉得汉服和这样富有禅意的庭院无比相合。
对于建仁寺所有的记忆,就是我穿着襦裙在满是木地板的地面来回奔走,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仿若历史的回响声。一庭一院一转角,都是独特的风景。这里有非常典型的京都寺院的特征,有庭院,有枯山水,有小尺度的亲切,也有大尺度的巨集伟,更有八百年的历史与禅心,令人思绪万千……
方丈大堂面前是一座规模巨集大的枯山水庭院,坐在缘廊远望,以背后巍峨的法堂建筑为背景,点缀以古柏苍松,蜿蜒的白沙如同大海,簇拥出海上几座陡峭的山石——没有了身边无数喧嚣的游客,枯山水庭院似乎终于恢复了它应有的神采,因为极度抽象所以可以化身万物,其浩瀚处宛若得窥整个宇宙。
比较可惜的是,因为误操作,删除了法堂顶上那副建仁寺的镇馆之宝《双龙图》的照片。《双龙图》真的极其震撼,绘满龙与祥云极具张力,大家留个念想,亲自前去一看吧!
安井金比罗宫,京都神社打卡完结篇
安井金比罗宫,是我们在京都参观的最后一个神社。它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首先这拗口的名字我从来没有读对过;其次明明紧邻建仁寺,我们偏偏鬼打墙似的绕了好几圈才找到;最后最重要的是,和一般驱邪避害保平安的正能量神社不同,安井金比罗宫不光是断孽缘,你不想见的人、想戒掉的恶习、缠身的疾病等等,都可以来此祈愿求“断”。许多原配诅咒小三,小三求转正,希望早点甩掉现任的…都会来这拜拜,隐藏的负能量让人不明觉厉,让人有“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神社”之感(误,此句划掉)。
最初是著名的外戚藤原氏在此建寺,祈求家门昌隆长久。后来第七十五代崇德天皇特别喜爱这里的紫藤,便让宠妃阿波内侍住在这里。崇德天皇因保元之乱失败后,在香川县驾崩。香川县有一座十分著名的金刀比罗宫,后来在这里,一位法师说在御堂中看见崇德天皇现身,把金刀比罗宫的主神请来此祭拜供奉,寺名也改为安井的金比罗。明治维新之后才改为安井神社。
神社内有一株垂枝樱,因为就种在手水舍一侧,不少花瓣被风吹着飘进了水池里,浮在了水面上。想起也是去年红叶季我在伊势神宫遇到的飘满枫叶的手水舍,四时轮替的仪式感,早已渗透到了日本人生活的点滴里面。
婆娑红尘苦,樱花自绽放。如果能挥别错的过去,拥抱正确的未来,其实也不错呀。
不得不说日本人实在是很擅长“发明需求”,各种大大小小的神社功能可以满足生活的各个方面,总有一款适合你。而这个神社简直就是开到现代人的心尖尖上了,难怪人气极盛——只是神社里气场压抑了些,香客们个个看上去都有点苦大仇深……石碑中间有一小洞,信众先购买长纸条”形代”,在上面写下名字和愿望,从洞中钻进钻出一回,再将纸条贴于石碑上。一定要谨守”爬进爬出”的顺序,要先从大洞的外面往里爬(切恶缘),再从里面往外爬(结良缘),要是弄错了会得到反效果。
经典日剧Anego第8集里,筱原凉子也有这么“爬进爬出”。看看这满满的纸条,石洞都快要看不见了…堪称密恐患者的噩梦…
相比挂满纸条的祈愿石,神社内的正殿未免落寞了些。就连难得满开的八重樱都无人问津,明明美得让人直叹气。
只园碎片,一见钟情如你
住在只园,每天早晚进出,断断续续积累了一些碎片瞬间,没什么章法。但是也正是只园,让我对京都的一见钟情并非偶然。清早出门,与游客大军还未到达战场的八阪神社,说一声早安。然后在只园的众多知名与不知名的小巷中穿梭往来,忘记自己是位旅人,只如寻常人家一般作息生活。五感也需彻底放开。
建筑与信仰搭起了空间,生活于是有了丰盈和精致的可能。 在京都,细节上的繁华与熨帖几乎超乎想像。其他地区或许已经是奢侈和遥远的事情,在这里依然是寻常的闲适享受。而且妙处在于,无论进行哪一项,都有一套金风玉露般的仪式,让人的情感层层地投入其中。
八阪神社正对着的只园最繁忙的四条通,跨过这道门,就像跨越了微妙的时空阻隔。
京都的和服变装,早已对自由行客人与旅行团客人一视同仁。尽管如此,还是在某个十字路口,被这样的“盛况”在内心震惊了一下。
古老的花街“花见小路”南北横贯祗园地区,这条长约千米的小路以四条通为界形成了南北风格迥异的两段路。南段从建仁寺开始,路的两侧是传统木制町屋风格的建筑,这段著名的日本花街是旅行团必去的景点之一,但个人非常不喜欢这段常年拥挤不堪小路,去建仁寺的路上拍了一张就匆匆遁了。
陡然降温的黄昏,清冷的空气中,散淡的光线在眼前一片古旧的木色屋顶上匍伏蔓延开去。鸭川边的居酒屋还未开始营业,门口偶尔有行人匆匆而过。除了间歇被掀起的风声,周遭安静得不像是城中,连一贯胆小的野鹭也可以悠然地盘旋而下,在泛著黄昏初亮灯火的溪水之中来回踱步。
只园,对于夜游爱好者是非常友好的。樱花,可以赏夜樱;就连那些寺庙神社,也开放了夜间参拜。似乎大家都在等这座古城暗下来,静下来,等到归于灯火阑珊、烛影摇红,再翻开通篇灿烂华章的平安京时代。
祗园的白川街道,这个位于祗园的北侧地域,是京都艺伎和舞妓常常走过的街道,旧时茶屋林立,充满了古风之美。京都的格局,尽力维持着旧日风色的努力处处可见。昂扬高企的建筑都被拘在新城区,政府对于在老城区中新建筑的动工有着极其严格的限制,尤其在历史古蹟的周围,天际线几乎千年未变,民居浮生消长,始终都是低伏在古蹟的四围。情调和气质也只是缓缓流变,处处顾及著传统。
从比叡山上流下的清泉水,途径平安神宫和琵琶湖疏水河流,到了祗园就成了白川。白川清澈的浅水静寂无声地流向鸭川,沿岸栽种著垂柳和樱树。樱花盛开之时,盛景倒映在了河面、窗边,也映进了旅人的心上。
格局仍在,时光就是慢的。京都的美,仰赖时间的滋养,如同慢火熬炼,差一分火候,茶色也淡,味道也塌了下去。整座城步调划一,厌烦一个“急”字。花开有时,后会无期,本来的节奏是怎样的,就该是怎样的。
京都彩蛋,佐野旅馆的舞伎演出
只园佐野正好有舞伎表演,也就是艺伎的见习阶段。通过工作人员的英语翻译,和年仅17岁的铃子小姐聊了许多。才知道艺伎这个略显神祕的职业背后,竟有如此多的故事、如此深奥的学问。
艺伎产生于公元17世纪,最初从业人员为男性,表演内容也只是演奏说唱。1750年出现了第一位女艺伎,而后这种职业渐渐被女性取代。“伎”字是传统汉语的用法,本意是技巧、才能,或是以歌舞为业的女子。《艺伎回忆录》中提到的京都祗园,也就是我们这次下榻的地方,是京都市内游客最欢迎的地方,也是京都著名的花街,同样是艺伎文化的起源地。培养一名艺伎往往需要巨大的投入,但如果成名,回报也是惊人的。年轻貌美已经成名的艺伎邀请费用往往高昂得令人作舌,普通百姓绝不敢问津。在日本经济繁束的候,很多大公司掷千金请来艺伎,作为宴请客户的种公关手段。
一名女孩如果想成为一名艺伎,一般要从10岁开始学艺,每天都被学业占满,内容繁多的令人无法想象。礼仪、语言、妆容、书画、诗词、器乐、甚至是在餐桌上如何优雅地给客人斟酒、如何一起用餐全部需要经过系统培训。而且都是封闭式学习,不能使用手机,要和外界沟通只能通过最原始的书信。想要像一般女孩一样,穿着时尚出门逛街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的学习强度要一直保持到16岁左右,成为一名舞伎才可以开始登台演出。演艺时间持续大约五年,二十岁以后可以转为正式的“艺伎”。这些姑娘们在筵席中为客人献舞侍酒,可以说每个动作、手势、眼神都会带动席间的氛围,她们的每招每式都会让人浮想联翩。与艺伎近距离交谈,常常会让人有一种心情愉悦之感,适时的微笑,舒缓的声音,清爽的眉自让人如沐春风。
无论如何,必须承认这是一种美的传承。艺伎为日本人在精神世界中搭建了一个神祕的领域,一个只有美的领域。在美好的外表下,那颗执著的心尤其令人敬佩。她们是可敬的艺术家,她们用灵动的眼、妩媚的手和娴熟的舞蹈技艺传承了日本独特的文化,她们是京都乃至整个日本的象征。
春日大社,童话里的精灵都是骗人的
对啊,春日大社简直就是个鹿匪窝。
从大阪搭乘近铁列车,40分钟时间就会到达画风突变的奈良。大阪到奈良通常可以乘坐JR或者近铁,大部分人选近铁的原因是,近铁车站距离景区更近。
出车站后,鹿群们就会三三两两出现在视野里。车站附近的鹿最是阅人无数,自然也是最精怪的。看上图这张让人细思恐极的公告牌你就能明白几分了吧。
他们会咬人,踢人,顶人,撞人。真被人类惹急了,PK起来, 你也未必能赢。你若PK输了,主持公道请认准兴福寺。至于这公道是鹿的公道还是人的公道,还真说不准。因为1637年之前,如果你谋杀了一只鹿,是需要杀鹿偿命的。
从车站到春日大社的路上,会无数次目睹游客一路尖叫一路被鹿群追逐著仓皇逃窜的惨剧,他们往往是心急一出车站就买了鹿仙贝,emmm~~~奈良这样的开启方式有点迷。
春日山作为大社的神山,千年以来都被禁止砍伐,因而遍布著以槲书,米储类树木等为主体的常绿广叶林的原始森林。于是,春日大社就坐落在高大树木之间。通往春日大社的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大路口斜插过去的“近道”,另外一条则是稍远一点的正式“表参道”。两条路我们来回都走了一下,一致觉得还是正式的表参道风景要好一些。一路上古木参天,间杂以道路两旁布满青苔的石灯,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来,明灭闪烁。
温良的小鹿们偶尔会从长夜灯背后探出好奇的脑袋,当然人分三六九等,鹿也一样。也会有鹿不管三七二十一冲上来咬人的衣服,管你手上有没有鹿仙贝。
奈良鹿是东亚梅花鹿的一个亚种,冰川期沿着大陆架上的冰桥一路迁徙来到了日本。在奈良时代藤原家族建造春日大社的时候,由于传说中神骑着白鹿而来,就将鹿看作是使的使者,使得鹿在此处受到极大的尊敬。没有天敌还不会受到人类伤害的鹿群,最终就以春日大社为轴心,逐渐繁衍开来。到了现在这些因为长得可爱、会四处靠卖萌向人类讨食的鹿,反倒战胜一众历史文化景点,成了奈良当地最重要的一张旅游名片。
——所以说挑选吉祥物也是很有讲究的,和本地传说相结合固然重要,长得讨喜才是关键——你看印度神牛在民间也是广受崇拜,可是就没有人组团去印度喂牛……
在表参道的尽头买了鹿饼,给自己买了冰淇淋。鹿匪们吃完鹿饼,还对我手上的冰淇淋颇感兴趣。从照片上看,我当时全身都是拒绝的,誓死保护我方冰淇淋。
我们当天去了春日大社,奈良公园,若草山,若要给三个地方的鹿的凶狠程度排个名,自然是春日大社>奈良公园>若草山。但是据热心网友说,东大寺的鹿,才是整个奈良鹿的扛把子,那里也是旅游团的必经点,吓得我们直接没敢去。
春日大社的鹿匪说来也奇怪,仿佛沾染了神性,它们从不去吃商店里摆放在外的鹿仙贝,活跃在春日大社周围却不会踏进春日大社一步。在我们”逃“进春日大社前,我的裙子还被咬了一口。
说起春日大社,就不得不提其建造者藤原家族,紫藤花便是藤原家族的族徽,春日大社的女巫带着紫藤花簪,发辫上扎着银色的“丈长”。低眉颔首的样子,无不写着岁月静好,忍不住拍下了这个画面。
从正南门进入后的神社外围可以免费参观,再往里的本殿以及宝物殿等就需要购票进入了,但是我还是推荐大家买个票。春日大社是我在奈良最爱的一处寺庙,于768年为了守护平城京及祈祷国家繁荣而建造,是日本全国各处的春日大社的总部, 与伊势神宫、石清水八幡宫一起被称为日本的三大神社。
寺庙的建筑特征为并立的4个社殿组成的本殿,围绕本殿的朱红色的回廊与春日山麓的绿色丛林相映成辉,与屋簷下垂下的灯笼和社殿一起构成了一幅情趣盎然的风景画。灯笼本是佛教用品,用在神社,这是藤原家神佛习合的一种表象。
供奉主神的本殿还是老规矩:游人免进,神官进出。春日大社最好看的是庭院的紫藤花,那是藤原家的标志。长了好多年,以成屋状。花开成景,无花纳凉,怎么都有诗意。如果春天五月来看花,看不够的话。在表参道的路旁还有一个植物园。那里的紫藤花更多,也开的更艳。
藤浪之屋位于收费参观的区域,是春日大社内部让我们觉得很惊艳的一个地方。大社万灯笼每年仅有三天点灯,分别是2月3日、8月14日与15日。于是在藤浪之屋内点亮多盏青铜灯笼让游客可以在其他时间也可以感受点灯时的浪漫景象。
藤浪之屋屋内一片漆黑,利用镜子的反射和空间的遮挡阳光以及人类的视觉错觉,营造出了一个迷幻空间(日本人似乎很擅长主题空间构建,明明这里最多20平米大小)。那种幽静玄妙的禅意氛围,照片无法传达,只能亲身体会。
奈良公园,林深时见鹿
如果你来奈良只能去一个地方,那么必须推荐奈良公园,那的樱花也绝对不会辜负你对于春天的烂漫想象。奈良以八重樱和九重樱为主,奈良公园有着1700株樱花树,和小鹿一起漫步在樱花雨下,是去任何地方都无法体验到的美好。
特意在便利店买了樱花季的樱花丸子与咖啡,准备下午坐在奈良公园的草地上晒著太阳慢慢吃。刚举起丸子拍完照,一只闻香而动的鹿直接凑到了我的跟前,把我吓的直接奉上包里库存的鹿仙贝。
在奈良,一天里能让你“阅鹿无数”,哪只鹿凶哪只单纯友善到了后面能根据面相分出来。而奈良公园的小鹿们,明显比春日大社的那些要温顺纯良得多了。带着足够的鹿仙贝往公园的树林深处走去,和小鹿们兜兜转转、迂迂回回地做游戏,真是半天时间都不嫌多。虽然被赋予神之使者的称号,它们也依然是单纯的拥有最初级需求的生灵们。小鹿们在奈良无处不在,这里能切实感觉到什么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樱花季来得早,本该身披“樱花粉”的奈良,却被一片新绿取代,连落樱都化作春泥了。仅有一棵盛开的垂枝樱,成了大家众相追捧的宠儿。可是想象中的小鹿们在花间穿行,伸出小舌舔舐满地落花,这次是看不到了。
捕捉到一枚拥有心形PP的小鹿
从奈良公园去若草山的路上,会路过二月堂。一群学生穿着校服在二月堂前拍集体照,脸上肆无忌惮洋溢的笑容,就叫做青春吧。
二月堂其实就是一座地势颇高的阁楼,站在二月堂内凭栏远望,可以看见近处的东大寺的大佛殿,以及奈良市的一部分。目光所及之处,没有一座高楼,有的只是满目的青翠,以及在青翠中若隐若现的某个古代遗址的角。此刻,我丝毫没有感觉到此处本应迫不及待地显露给世人的繁华街市和林立高楼,它甚至有点儿破败;然而,奈良市民是聪明的,他们为自己保留了这座城市的曾经和这个国家的过去,让每个繁忙的都市人无论在得意或者失意之时,都能够从这里寻找到精神的归宿。这就是奈良呀, 被日本人誉为“心灵的故乡”的地方。
日本人,有时候也是特别直白的…不会埋没任何一个有贡献的人。
若草山,小鹿以外的最美奈良
和若草山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向来讨厌爬山的我,尽然鬼使神差地把若草山加入了行程。直到登顶的那一刻,才明白这冥冥之中的选择,必然值得。
若草山还算好爬,台阶不多,大部分山路都是坡道。山被分为三段,一重目、二重目和三重目,分别是三个高度不同的观景平台。其实,在一重目就可以从高处眺望奈良的风景了,这里有最大的草坪,可以席地而坐也可以肆意奔跑。三三两两的游客坐在山坡上的小椅子晒太阳,暖暖的风吹过发梢,心情美好的快要融化了。这里的乌鸦不怕人,大剌剌地从人群里踱步走过,周遭的一切,也被这午后的阳光晒得充满了慵懒、休闲的氛围。
所有不用肤色、不同国籍、不同年龄的人聚在一起,共享眼前这一片岁月静好。
差点满足于一重目看出去的景色而止步不前,幸好当时的自己一鼓作气从一重目走到了三重目。登上最高的三重目,才发现这里早被日本当地和国内的婚纱大军占领了,黄昏时分更是摄影团队最多的时候。往往被婚纱团队肯定的地方,景色都是经得起360度全方位审视的。这里是奈良的制高点,有着“高处不胜寒”的出尘绝艳。
只见一堆无所事事的小鹿躺在起伏的山坡上,三重目仿佛是架在半空中的花园;免不了会觉得胸襟开阔,好像世界在我们脚下一样(误)。奈良城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成了虚无飘渺的人间背景。只有眼前讨要鹿仙贝的小鹿,那么可爱真实。事实上,世界仍在远方,一副和自己完全无关的样子。我们之间的联络仅仅是,我把两手举到空中,在那个小框框里,简直可以触碰到远方的任何一点。
奈良的魅力分好多种,有春日大社那样古朴的、神祕的一面,也有奈良公园那样悠闲有趣的一面,对我而言最大的倒是“惊喜”,倒是来自若草山的夕阳。晚风徐徐吹拂脸颊,翠绿的草坪被夕阳渲染得逐渐金黄,闲散漫步的小鹿陪伴左右。待到一抹暖色余晖在天边散尽,时间仿佛静止,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最美的奈良。
如果说奈良公园的鹿大部分属于温顺纯良,那若草山三重目的鹿简直可以用涉世未深来形容了。它们从来不会主动上来求投喂,更不会咬衣角翻包,只会歪著头眨巴着眼睛看着你,直到你受不了卖萌主动“缴械投降”。准备离开三重目时,我们把多余的鹿仙贝都留给了山上一只胆小温顺的小鹿。希望有缘的话,下次来还能遇到它。
最后,我们回到一重目,准备下山。就这样看着奈良从白昼,到暮光,从晚霞,到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奈良这座充满神韵的宁静小城,整个城市像一个巨大的森林,从奈良公园蔓延开来,点缀著古刹神社,错落着街坊巷陌。从城市布局看上去,这个古城像一个生命,而其他的很多大城市都更像是机械,没有人情味。而在奈良,闲适地迈上几步,就能把什么都忘了,再来几次深呼吸,抬头放眼望去,真是每一个细胞能得到了更新。
拍夜景的时候,身边有两只只顾低头吃草的小鹿陪伴着我们,山下是红尘翻滚的人间,山上却成了精灵们的理想国。
大阪造币局,春日里的赏樱游园会
吉野山的樱花提前落尽了,欲哭无泪地在网上搜了好一通,才知道大阪造币局这个地方。当天是我们在大阪最后一个整天,恰好又是造币局第一天开放给公众赏樱,你说巧不巧?让大家久等了一年的樱花道,应该是当天整个大阪最有人气的地方了。造币局“一年只开放7天,错过下次请赶早”的做法,让热爱赏樱的人们根本无法招架。据统计,每年开放的那周,造币局平均会涌入80万参观人次。
大阪造币局的赏樱路线非常简单,就是一条大道由南门至北门直通到底,单向通行,全长560米,入场完全免费。我们此次旅行最后安排的赏樱行程,就是在造币局了。世界上共有800个品种的樱花,日本共有300多个品种,而大阪造币局竟然就占了日本近二分之一。在造币局,有约130种300多棵名贵樱花,多属晚开的八重樱,因此在别处的樱花散尽时这里才开始花之盛宴。即便没有如京都一般的寺庙造景与天然美景相伴,当我们来到造币局这个百种樱花一起争奇斗艳的地方,依然会让人一再赞叹不已。很多罕见的樱花都可以在这里一网打尽,是其他赏樱景点无法满足的。
这里每颗樱花树都有自己的名字,诸如钟馗、杨贵妃、松月、奥都等,让人倾慕于那樱花背后暗藏的文化气质,同时第一时间你也可以从名字中去品味想象,每棵樱花如同一个人的美,一道风景的美等。樱花之美,有的是钟馗的刚正不阿、黑白分明;有的是杨贵妃艳绝后宫、雍容华贵;有的是普贤菩萨乘坐的大象;有的是蜿蜒在山涧的一道泉流。
造币局每年皆会选出年度代表之花,每年都不一样,一百年之内都不会重复到。这就是造币局樱花名震天下的缘由吧。本年度之花为:大提灯。
满眼的樱花喧闹在枝头,开到极盛时,沉重的花团垂下来,似有似无的香气,极温存。不算太长的半公里的樱花道上,盛开着各色各样的樱花,在雨滴的映衬下,更是显得更是清灵动人。
一场花瓣雨,配上早春的新绿,周遭都成了一片粉色的世界。入梦风卷芬芳来,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
里面自然是人山人海的,因此在这里看花也看人。无数的相机、手机聚集一堂,只为一齐记录这等了一年的樱花盛宴,也包含了全城对于樱花最浓墨重彩的期待。
因为樱花道是单向的,所以回程则在大川河边,路上都是类似国内的庙会,想起了日漫里的主角们穿着浴衣执著扇子,与三五好友一起来捞金鱼,看花火。两边的摊位前人群熙熙攘攘,一年一度的樱花盛事,一切热闹而又生动。
大阪城公园,观四百年沧桑
大阪城公园本不在行程内,但是从造币局离开的时候,发现大阪城公园就在距离非常近的地方。甚至从天桥上,就能遥望天守阁的身影,既然顺路,于是便去打卡了一下,没有深入参观。
无论是对于旅行团还是自由行的客人,大阪城公园似乎都是各自list上的第一位。但是往往这样让人趋之若鹜的地方,都不会太让我引起共鸣,更别说这里樱花已经谢了。
大阪城的参观自然是围绕着主体建筑天守阁,这也是大阪的城市地标,很远就能看到观光层上人头济济。唯一让人觉得的亮点是,大阪城里保留了经历无数战火和灾难的江户时代以来的古建筑物,别有一番古雅的意境。微风吹拂,水波粼粼,四百年前的古城、护城河和葱茏的植被犹如一张张被揉碎的历史画片,述说著一去不复返的往事。在无人的护城河边随意走走,心也跟着静了下来。
道顿堀,每一块招牌都是吃货的心之所向
大阪向来以“吃不倒不罢休”而闻名,被誉为“天下厨房”,而道顿堀则是大阪“吃倒”饮食文化的发源地,有人说这里是大阪美食的精华浓缩之地,无论是法善寺横丁还是泷见小路充满特色的复古街铺,都能带你尝尽最典型的大阪民间风味。熙熙攘攘,皆为食来,踏入道顿堀的第一秒,似乎就能听到吃货内心骚动的呐喊。
如果你和我们一样,是从京都转战大阪,那刚到大阪的第一刻,你会觉得特别不适应,说画风突变也不为过。从轻声细语的鸭川河畔,到吵吵闹闹的道顿堀川,简直换了人间。有时候人的性格也能一窥城市的性格。相比京都人的风雅傲慢,大阪人可就好爽接地气得多。京都老城区的餐厅,往往都有着低调朴实的门脸,家家户户也是“口小肚大”的格局;大阪就不一样了,道顿堀的这些餐厅广告牌,往往张扬又浮夸,就怕你不知道餐厅卖的是什么。3D立体的螃蟹,章鱼,饺子,河豚,寿司纷纷高悬在店门口吸引过往群众的眼球。。。如此直白,让人觉得。。。还挺可爱的。
运河两边都是前来觅食或者买买买的游客,我们吃完饭特意在河边的一家人气店铺买了一盒章鱼小丸子,然后坐在运河边一边吹晚风,一边吃。运河的夜景自然是流光溢彩,这里的夜,充满了在京都未曾感知的烟火气息。
除此之外,道顿堀运河两侧密布的大型户外广告牌也是这里的一大看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奔跑的格力高和一旁的雪印广告牌,现已成为世界最有名的户外广告牌之一,想必很多人就算没来过这里,也一定在电视或杂志上看见过,最出名的应该就是我们从小看到大的《名侦探柯南》了。大家纷纷站在广告牌前留影自拍,如朝圣般,这也成了大阪奇景。
与格力高广告牌相对的便是同样大名鼎鼎的心斋桥了,这里是大阪最知名的购物区,浓缩了大阪的市貌,也是大阪城的一个标志。远在江户时期,这里已形成了购物商圈,拥有380多年的历史的心斋桥,现在依旧站在时代前沿。
心斋桥还看到了大阪特色的窨井盖,是大阪城和樱花的图案。从一个很小的侧面反映了日本的城市经营理念。在日本,道路上的艺术窨井盖简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上面的图案会告诉你这个城市什么最著名,什么最好玩,或者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在日本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小镇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井盖,图案设计五花八门。这样的设计,不但让路人们眼前一亮,让乏味的路面不再一尘不变。
相比京都错落有致的商品摆放方式,大阪的商品陈列就显得简单粗暴得多,店主仿佛在说:挑不着想要的算我输。
对动漫里主人公放学去的电玩厅无比好奇,经过心斋桥这家便进去猎奇了一番。似乎这样的电玩厅早已被时代淘汰,里面也几乎没有客人,感觉倒不如放几个抓娃娃机来得实在。
黑门市场,大阪的厨房
我太喜欢目的地的集市和菜场了,尤其是那种又有的吃又有的逛的。大阪的黑门市场,被称作“食道乐”和“大阪的厨房”,这里有190多年的历史,贩卖新鲜的蔬菜水果和鱼肉,遍布各类美味食肆和小吃铺,另外还有各种药妆店和杂货店可以打发时间。如果我能长住大阪,猜想最常去的地方一定就是这黑门市场了。
民宿步行到黑门市场只有百米的距离,于是拨了个清晨,带着钱包和好胃口,奔向了摄魂夺魄的黑门市场。清晨的黑门市场,刚刚好的人流,刚刚好的热闹,店家刚刚好的热情,食物刚刚好的新鲜。
黑门三平,我们在这里选了几样心仪的刺身与烧烤,当作一天的早饭,简直值得为了它专门造访一次黑门市场。
这里实际上像一个专门贩卖海鲜食品的超市,所有的刺身、寿司、蟹腿、盐烤大虾等都可以自己拿了之后去收银台付款,然后去后面的用餐区域直接食用。黑门市场里每家店都很小,能坐着吃饭实属不易,这里又能吃到大量新鲜便宜的海鲜,简直是海鲜(尤其是生食)爱好者的极乐天堂。
早上我们因为过于兴奋,拿了一大堆好吃的。海胆和toro(大腹金枪鱼)刺身尤其鲜甜,只是一大早吃这么一桌实在是太刺激了,还好可以单点滚烫的味噌汤暖一暖胃。
烤帝王蟹腿价格十分公道,炭烤气息与新鲜蟹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飘香十里。最要命的是店家直接把烤炉放在了店门口,也太有心机了吧。
胃口有限,但是黑门市场好吃的又岂止黑门三平一家。比如这石桥关东煮,应该算是市场里特别不起眼的一家店了,卖的就是日本的家常菜,一小份一小份的在柜台里面。因为不太方便边走边吃,也不太算是特色小吃,所以生意挺一般。不过我们民宿的日本老板大力推荐了这家店,说是这家的关东煮十分十分够味。
黑门市场里最多的就是卖鲜鱼和海鲜的店,所以其貌不扬,位置不显眼铺子又不大的西川鲜鱼店很容易被忽略掉。这里的生蠔和海胆是必吃的名物,都有不同的大小,自己挑选好之后由手脚麻利的伙计现场剖开,在流水中冲洗干净后立刻端到客人面前,配着店内特制的橙醋和酱油品尝。
日系风格十足的小哥徒手拆海胆似乎成了黑门市场的名场面,感觉他长了一双铁手,丝毫不怕扎的样子。
丸善食肉店,这家肉铺,只卖上好的神户和牛。玻璃柜台里整整齐齐摆放著不同部位、不同等级的神户黑毛和牛,每一块都附有带专属的编号的身份卡。在这里买了黑毛和牛以后,店家可以免费帮忙煎熟现吃。普通的A3已经非常非常好吃了,而A5的反而会显得太过肥腻。
日本的草莓果然鲜甜多汁,临走时为了过嘴瘾买了一盒,大呼惊艳。是吃再饱也无法舍弃的美味。
舌尖上的关西,吃不尽的美食天堂
无论是京都,还是奈良,不管是大餐,还是小吃,舌尖上的关西,都是吃不尽的美食天堂。
【京都 | 旬彩和食】
这家是我们在京都吃的第一顿晚餐,在人流如织的京都车站,所有有空座的餐厅都是缘分。这家就是这么起源巧合下被我们发现的。虽然门面不大,但是餐厅内部空间并不拥挤。餐厅主打定食套餐,看图点餐无压力。本来对这家餐厅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没想到意外口味还不错。其实在京都乃至整个关西,百年老店、家传作坊遍布;随便进一家店,都不至于太难吃。因此就算没有做太多美食方面的功课,也可以在马路上盲选,都不会让你失望的。
我们点了一份海鲜丼和一份乌冬面,另外还点了一份唐扬鸡块。本来就不大的桌子上,瞬间被玲琅满目得大碗小碟摆满了,光是视觉上就得到了满足。刺身自然没有后来黑门市场那么新鲜,但是种类数量上都让人觉得诚意满满。另外日本的主食真的太美味了,尤其是米饭,干吃都没有问题。
地址:京都站八条西口出站口附近
营业时间:8:00——22:30
【京都 | 日月庵】
位于清水寺附近的一家平价怀石料理,店面很低调,环境也雅致,窗边的座位可以俯瞰京都城。游客、当地人参半,套餐基本都在2500——3000日元之间。我们点了京都特色的汤豆腐怀石,汤豆腐是京都特色,一举两得。大部分的食材都是豆腐,但是每一种碗里的豆腐都别具一格,时而柔软绵密,时而Q弹嫩滑。
套餐包括八寸、造り、烧物、豆腐田楽、蒸物、扬物、汤豆腐锅,京米、香物、果子。虽然和京都正统的怀石料理有些不一样,但是也已经很丰富了,量也很实诚,胃口小的女生可能还吃不完。怀石料理主要是以突出食物本身的原味为宗旨,因此,所有菜品都比较清淡。这也和关西人偏好“薄口”风味,喜清淡,爱用精细食材有关。
汤豆腐源自寺院精进料理,因京都东山的水呈弱碱性,非常适合做豆腐,所以京都的汤豆腐料理也非常有名。汤豆腐嫩滑适口,有一股很浓的大豆香,蘸上特制调料更是香气满满。
在日本,将豆腐的水去除之后所做出来的一种料理,串烧豆腐的一种,此法称之为田乐。田乐是一种经常与豆腐同食的酱,属于日式调味品,豆腐田乐是整个怀石料理里面最有滋有味儿的一道啦。
地址: 京都 东山区清水2-232?2
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日 10:30-21:00
【京都 | 黑樱】
这家是我们没预约被烧肉弘拒绝后的备选,离弘不远,就在河原町。这家在点评上也是京都排名前三的烧肉了,不需要预约因此排了好一会队,才有座位。餐厅的环境很好,每个座位都是相对独立的区域,很适合情侣约会。
来这里当然除了点肉还是肉了,每一种牛肉都有自己特别的肉质感,重要的是有牛肉的香味,仿佛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肉有非常多的选择,分量较少,建议各种级别都可以掺差点点,不然只点A5会略微腻。主推厚切牛舌,入口即化,进店必吃。
把鲜红带油花纹理的牛肉一块块放到黑色油亮的烤炉上,滋滋作响,看着肉慢慢褪红变色,香气缓缓飘入鼻中,奔波了一天最大的期待,莫过于此。入口即化的嫩牛肉滋味曼妙,像超大片云朵融在口中,每嚼一下就爆发出鲜甜的肉汁,什么蘸料都是累赘。
地址: 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区锅屋町211-2
营业时间:晚餐 17:00-00:00
【京都 | 松乃鳗鱼饭】
这家店在京都的只园四条,离八阪神社也很近。门面简约朴素,典型的日式小店风格。虽然地处京都最繁华的商圈然坐在店中用餐,没有任何喧闹感,竟是有一种宁静留存心理,店员也都是轻声细语的日本阿姨,服务周到,滴水不漏。
据说是店铺用的都是日本海的野生鳗鱼,在店内后厨现杀现烤,而且烤制十分得当。野生鳗明显肉质弹连不凡,虽皮肉火候软烂一致,但一筷下去,整条鱼毫不松散,相比之前在内地吃的烤鳗,多是筷子捅捅就碎糯成块;其二便是鳗鱼尺寸确实大许多,有别于天朝子民概念中“人工养殖的应该更肥吧”。至于酱汁调味,之前听闻老字号的鳗屋也有类似中餐里“老汤”的概念,松乃的鳗鱼饭却只让我感觉调味较平淡返甘,即使加山椒粉后,改变也十分细致不明显。酱汁渗透到米饭中,每一颗米粒都显得晶莹剔透,最后必须把碗吃到见底才过瘾。
由于定食内没有汤,另外点了一份鳗鱼肝汤。汤色奶白醇厚,鲜中又带有微甜,丝毫没有腥味。配鳗鱼饭最合适不过了。
地址: 东山区四条南座东四轩目
营业时间:11:30-20:30
【奈良 | 春日荷茶屋】
奈良有很多的茶屋,这家知名的春日荷茶屋藏于春日大社步道上的树林之中,店家有提供室内与室外的座位,适合来游玩的时候过来吃个便饭。由春日大社直营,一直从江户时代营业至今,古朴而又精致,环境清雅幽静, 小坐片刻、窃窃私语、感觉是世外桃源。在茶屋的旁边,就有一个小景点叫万叶植物园,有兴趣可以品完茶之后去参观。
春日荷茶屋最出名其实是这里的万叶粥,一份万叶粥的套餐才1000日元,景区里的美食其实并不贵。日本是个崇尚大自然馈赠的国家,万叶粥选用季节性植物作为材料熬煮成粥,每个月份都会调整口味。例如1月供应的是1月的传统吃食,用7种春天的草煮成的“七草粥”,我们去的4月就是樱花粥,7、8月份是冷粥,10月则是栗子粥。虽然套餐比较简单,但是会让人有顺应时节的仪式感。
万叶粥套餐除了粥这位主角,还会再加上一些玉子烧、奈良渍物作为配菜。粥炖煮得极为绵密,入口能品尝到颗颗米粒包裹的香甜。倒是樱花主题形式大于实质,并没有明确地吃出樱花的味道,不过樱花季和樱花有关的吃食,都不用太较真。当然这些吃的都是陪衬,重要的是户外的景致,让人有顷刻间归隐山林之感。
地址: 奈良市春日野町160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16:00
【奈良 | 八宝和食屋】
从若草山上下来,本来想去的平宗柿叶寿司早已关门。近铁站边有条商业街,还有几家店铺开着,八宝就是其中之一。门面不大,店内另有乾坤,环境也很雅致。也许是来的中国人不多,选单居然还是日文的,于是看着图片半蒙半猜完成了点单。戴先森点了颇为猎奇的牛肉刺身,口感在生与熟中间,很微妙!蘸上芥末,和吃鱼生完全是两种感觉,有兴趣的可以来试试。
刺身拼盘鲜甜柔韧,吃起来很满足。
茶泡饭看似简单,却唇齿留香,一分也不含糊,惊艳。还有听说这里的小火锅也不错,火锅爱好者可以试试。
地址:奈良东向中町22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六11:30-22:30 周日11:30-22:00
【大阪 | 一兰拉面】
道顿堀有两家一兰拉面,我们去的是别馆,在位于河边的本店已经大排长龙的时候,别馆只要等一会会就能入座了。本来是抱着吃完说句“不过如此”的不良心态去的,结果吃第一口的时候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呀!原来一兰拉面是这个味道的呀!”和想象中的日式拉面完全不同的那种好吃,难怪如此有人气。不要以为日本的一兰拉面只有我们游客才去,我们去的时候也见到很多当地日本人,可见一兰拉面在日本也是很有国民度的。
进门处安装了可自动领号的点面机,顾客进门前都要拿票。接下来找位置。每人一个小隔间,可别小看了这个。这是一兰开发的味觉集中系统,用餐桌上竖起的木板,将餐位都隔绝开来。客人被逼只能关注自己面前的面汤底是否浓厚,看面条不同粗细带来的光泽,看手中的蛋够不够圆,更能专注的好好品尝。
吃一兰拉面一定要加这个辣酱,是一兰家自制的。非同凡响的辣味和浓厚的骨汤结合后会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那种极致的鲜美会慢慢从口中扩散、渗出,使得整碗面层次更丰富。
最后,店里人气的抹茶杏仁豆腐也让人惊喜了下,甜食控表示吃得很满足!
地址: 中央区道顿堀 1-4-16
营业时间:24小时
【大阪 | 蟹道乐】
应该是去关西前最期待的一家餐厅了,为了保证能吃到,特地在网上预约了下。但是也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紧俏,我们去的是道顿堀中店,二楼几乎就我们一桌,窗边的座位可以俯视整个道顿堀的河景。套餐根据菜品内容不同而价格不同,每个套餐都有非常诗意的名字,记得点了一份月虹一份夕雾一壶清酒,餐品搭配得我们眼花缭乱。蟹道乐把螃蟹料理做到了极致,前来用餐的食客要做的就是重新整理三观、花式吃螃蟹。
服务人员温和有礼,会在你上一道吃得差不多后再上下一道,并会细心叮嘱吃法。应接不暇的我们只顾著低头猛吃就行,美食当前,根本来不及一一拍照。
螃蟹因为新鲜,简单的刺身或者水煮就能完美烘托出蟹肉本身的清甜绵密,清淡却不寡淡,一口口都是海鲜带来的幸福感。
最后吃完螃蟹火锅,服务人员会把米饭倒入火锅内,并打入一个生鸡蛋,用煮火锅的螃蟹汤来熬粥真的鲜得掉眉毛,是吃蟹道乐最highlight的时刻了。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道顿堀1丁目6?2
营业时间:周一——周日11:00-23:00,最后点餐时间22:00。12月31日、1月1日11:00-22:00。
【各种小吃】
在日本,吃的最多的小吃就是冰淇淋了!日本因为奶制品质量优秀,街边不管是有名无名的,甚至是贩卖机的冰淇淋都很好吃。
这个哈根达斯三明治我们每天都吃我会乱说?
这家叫做excelsior caffe的店,就在心斋桥距离入口不远处。北海道甜筒比咖啡更有人气,门口的小队都是为了冰淇淋而来。跟风买了一个来尝,冰淇淋奶味十足却不过分甜腻,就连下面的蛋筒都吃出了白色恋人曲奇的感觉,于是我们先后光顾了两次。
这家辻利就比较有名了,百年老店。特色是抹茶冰淇淋,上海都有分店。冰淇淋口感细腻,奶味浓郁,加入抹茶微苦的口味后中和了牛奶味的厚重,整个冰淇淋甜味与香味结合得恰到好处。
来大阪忘记吃大阪烧,但不会忘记吃章鱼小丸子。这家名字我忘了,就在道顿堀运河边,正对着桥,与一兰拉面本店在同侧。章鱼烧颗颗饱满有内涵,里面看得到超大块的章鱼脚,口感非常好。配上淋在上面的酱汁和海苔粉,真心大阪小吃一绝。
彩蛋:日本便利店都是大宝藏啊
哈,这是我觉得比写美食更有趣的一part!虽然只拍了一小部分,素材略捉襟见肘。
无论是对第一次去日本,还是去过很多次日本的人来说,日本的便利店都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宝藏。那亮着灯的便利店是找不着餐厅的后备选择,是有什么紧急需要的第一目的地,也是偶尔解决早餐和宵夜的地方。那些深夜依旧亮着灯的便利店,让连轴转加班的上班族,或是压根吃不起大餐的普通人——在便利店也能有足够多的选择,能享用丰富新鲜,令人感觉到幸福的一餐为自己加油打气,不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这么说来,便利店真是都市丛林中的光啊。
日本的便利店最多的就是以下这三家:LAWSON(罗森)、Family Mart(全家)和7-11。许多日本便利店爱好者还会煞有介事地把三家的炸鸡、饭团之类的产品做横向对比和测评。前阵子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新闻,日本罗森董事长的儿子说全家的炸鸡好吃,并向老父亲炫耀了自己的全家会员卡,把老父亲气得跳脚。。。
不过在广大消费者的心目中,这三家便利店各有特色,个人最喜欢的是有UchiCafé SWEETS和可以刷支付宝的罗森。
雪见大福系列看样子就很可爱诶!糯米餈裹着香草冰淇淋的组合非常经典。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吃的2元钱的那种糯米团子冰淇淋,真的是童年最好的回忆了!
日本不愧是速食方便食品的天堂,解馋利器量都不大,又不用担心变胖,适合用来当作夜宵或者偶尔作为早餐。这款包装可爱不说,里面居然是馄饨面,还有可爱的猪头鱼板,味道也不错。刚发现淘宝上也有代购了,只是那价格我宁愿亲自飞日本吃。
这款每次去日本都会买来吃,吃完回国还不忘带几罐。番茄的味道特别浓郁,酸酸甜甜也很开胃,每次都会把汤喝光光。通心粉充分泡开后特别Q弹简直是夜宵的完美搭配。
如果早餐买的是饭团的话,配一碗料足汤浓的豆腐味增汤,热腾腾地喝着再舒服不过了。
对于吃白煮蛋不爱吃蛋黄的人来说,这种溏心蛋好像是一个例外,让我认真严肃地推荐一下。这种鸡蛋的蛋白一点也不干,带一点点干净的咸味,很神奇的是躲在里面的蛋黄竟然会更咸一些,软软嫩嫩的带着沙融在嘴里,最中心的一点点是流质的,又鲜又香,这才是鸡蛋该有的味道!
接下来就是我最爱的LAWSON甜品系列UchiCafé SWEETS ,每个甜点都做得十分考究,很多是可以媲美咖啡店或者点心店的水准的,去的晚不一定买得到。这款黑糖布丁本身是那种滑溜溜入口即化的触感,有很丰满的香草香气。另附一袋黑糖蜜,这个黑糖蜜很妙,完全中和了布丁的甜,浇在布丁上会泛起一层诱人的光泽,让人欲罢不能。
香草泡芙我也很喜欢,除了表皮不够酥之外,内陷冰冰凉凉,甜度始中,里面还有很实在的香草籽,真的完全不像便利店卖的东西。
草莓大福看到就会买,软糯的糯米滋里面包裹着一整颗草莓。通常买了以后放在包里,作为暴走时的能量储备。
这种巧克力饼干非常好吃,就是略甜,甜食爱好者应该会喜欢!是在只园住的民宿里吃到的,一块饼干上覆蓋著一大块巧克力,吃起来非常满足。每一小块都有独立包装,一次一块正好。吃完意犹未尽自己去便利店买了一包,回国以后还在网上找了代购。
接下来是饮品介绍,大家最爱的牛奶和日本茶我就不多讲了,确实是每天必买。但是除了这两大类,便利店里还有其他闪闪发光的饮料啊。比如GODIVA的巧克力奶,这个很好喝,巧克力味香浓,也没有甜到无法接受的地步。
都乐的果味饮品都做得不错,桃子汁是一股淡淡的蜜桃口味,没有橙汁苹果汁味道那么重,我是挺喜欢的。
每个便利店里都有的咖啡,在冷柜里。从黑咖啡到拿铁和花色咖啡都有,味道一般般但是比速溶咖啡肯定强多了,适合赶时间的人。这款是我喝下来比较好喝的一个牌子,认准这座雪山就行,私以为比同规格的星巴克更好喝些。
还有不得不说的各种精力增加剂,什么感冒发烧的营养补给,总的来说就是补充体力的。价格从100多日元到1000多日元都有,根据疲劳值来选择对应产品吧。
如果不是太累,我一般会买这个专为女性设计对付疲劳的,有各种维他命啊酸啊什么的,颜控觉得这种粉色瓶子看起来也很可爱啊。
彩蛋:御朱印收集指北
总结日本购物攻略的游记很多,关于御朱印收集攻略的游记倒是不多。正好购物比价折扣券分析什么的我也不是太在行,就写写我比较感兴趣的御朱印吧!
简单的来说,御朱印就是日本的神社和寺庙授予参拜者的一种参拜证明,由神职人员用毛笔在A5大小的和纸上写上参拜的年月日与寺社名,并盖上各自的朱印。御朱印是极具日本民族宗教文化特色的,最初信徒抄好佛经献给寺院,寺院便会写一-张“纳经”回赠,后来演变为御朱印。由于不同的神社与寺庙授予的文字图案各不相同,因此对于游客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将其作为艺术品加以收集,而对于寺社来说,不同的艺术样式也是展示自身个性、吸引游客参拜的契机,因此御朱印逐渐成为日本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御朱印有神社和寺庙之分,两者的样式也有略微的不同。神社与寺庙的御朱印样式,一般来说都有寺社名、参拜时间、朱印这几个部分。不同寺社的御朱印形态迥异,有些写的很简单,只有一块朱印加一两行汉字;有些则不仅写的龙飞凤舞、力透纸背,还附有古老的“社纹”和“象征印”,称得上是一张艺术范十足的书法作品。
理论上应该先参拜寺庙或神社,再来收集御朱印,不过现在也没有这么多规矩,很多人多的寺庙或神社都是一进门先把朱印帐交给朱印所,然后他们会交给你一个号码牌,接着再去参拜,最后临走的时候凭号码牌回来取朱印帐;人少的就立等可取啦。
御朱印不是免费的,一般都是300円一张,有些大牌的寺社会要500甚至700,有一些则是随缘给,尽量准备好零钱或一千的纸币。所以说一本御朱印账写满至少也得花5000円,毕竟日本的和尚不是吃素的。
朱印帐神社或寺庙里都有卖的,包括一些文具店纪念品店都有。我们第一个去的神社是梅宫大社,朱印帐就是在那里买的,本子非常复古,像小时候看到父母用的那种本子。御朱印都是由寺社的神职人员在现场用毛笔手写,即使同一座寺社中会遇到不同的人撰写,甚至同一个人也会写出不同力道的笔迹,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被授予的御朱印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到此一游”的印记,这应该就是收集御朱印最大的乐趣和动力了吧。
梅宫大社以梅花祭出名,因此神社的朱印也有一个雅致的梅花纹样。
伏见稻荷大社(左)只有正正方方的一枚朱印,字型也简单好认,不过伏见稻荷大社却不简单哦!
仁和寺(右)是日本真言宗御室派的总寺,有“旧御室御所”之称,也可以使用皇室的菊花纹样。
青莲院(左)的御朱印,弘扬“炽盛光”如来光的佛法,因为与皇室关系深远,因此门票和御朱印都有一个特别的菊花文样。
醍醐寺(右)寺里的御朱印授予点记得没错应该是四处,我们这枚是来自三宝院的。
二月堂(左)奈良东大寺规模较大,因此有多个御朱印授予点,二月堂就是其中之一。用圆润的字型写着“观自在”三字,中间是朱印里较为常见的御宝印。
贺茂别雷神社(右)也就是上贺茂神社,右上方为“双叶葵”纹样,因为双叶葵为该社的神纹,京都的“葵祭”也是由贺茂神社开始。
金阁寺就是三岛由纪夫赞谈过的世间最美的地方,御朱印上写的就是那间金灿灿的房子——舍利殿。金阁寺又名鹿苑寺,所以最大的那枚印章,就是鹿苑禅寺。
春日大社(左)这枚御朱印是巫女写的,字型很清秀。春日大社本是为当时的掌权者藤原家族的守护神而建造的,所以神社也因藤蔓而出名。而奈良又是以鹿闻名,所以它的朱印就是藤蔓和小鹿的纹样设计。
八阪神社(右)的御朱印种类有很多,运气好还会收到限定款,不过基础的就是这个手写的“祗园社”,大都和祗园祭有关。
京都的东山建仁寺,这枚御朱印来自建仁寺的法堂沾华堂,因为建仁寺是禅宗本山寺院,这个名字源自禅语“拈花微笑”。
尾声
说实话,来之前我觉得我必定会对京都这样的城市一见钟情,然而走出略显平庸的京都车站,看到马路上乏味无趣的街景时,这样的落差让我略有失望。但是,当我们后来奔走在洒满夕阳金光的只园小巷,当我们腰酸背痛地坐在榻榻米上吃着怀石料理,当我们郑重地从神职人员手里接过墨迹未干的御朱印帐时,我瞬间领悟到,这不就是我午夜梦回的京都吗?
回国后,从箱子里取出那把抵达第一天在罗森买的透明伞,无意间发现上面还沾染著一片已经干透的樱花花瓣,它依旧有着最柔美的粉白色泽。心中各种柔软情绪满溢开来,就好像是藕断丝连,冥冥之中自有一种旨意,呼唤着我再品关西。
全文完。
部分攻略
【酒店】
Fresa Inn (京都车站区域)
对于这家酒店,真的能说感谢缘分让我们相识,攻略部分不方便展开太多的故事,就简单说说吧。地理位置在京都站附近,如果要乘坐JR往来大阪、奈良的话,住这个区域会很方便。附近有许多食肆、药妆店、商场、便利店,对于游客都是一大福音。从酒店正门到大堂很有设计感,是为数不多的一个亮点,可以说京都范儿十足。
至于房间,我们当天是walk in的,没得挑,就住了最基础的房型。15,6平左右,对于两个人+两个箱子来说是极限了。除了小,其他没什么毛病,日本的酒店无论大小都挺干净整洁的。大堂有可以领取洗浴用品、护肤用品的角落,都是靠谱的日系品牌。
只园佐野旅馆
这家旅馆,准确地说应该是民宿,就在只园核心区域,距离八阪神社步行只要5分钟。只园所有热门景点、餐厅也都在1公立的步行范围内。如果下次再来京都的话,我应该还会选择住在只园,这样才能get到京都第一面的美。
这家在各个网站上评分口碑都非常不错,我是booking上订的。老板娘热情友善,有一名英语说得罕见流利的年轻店员,还有一只有点人来疯的金毛,总之进门就很有爱。房间是典型的和式房,这也是来京都特别值得一试的体验,至今怀念那个软蓬蓬的被褥。订的房间虽然不含早餐,但是老板娘入住就准备了一大堆零食,茶水、点心、水果,并且每天还会更换;过道还有可以随时免费取用的快速面之类的,这服务真的很加分!离开时,老板娘会送上小礼物,一边鞠躬一边目送你离开。
大阪民宿
AIRBNB上订的,房东给了细致到有点变态的入住指南,完美入住。民宿的位置特别好,下楼不远就是道顿堀的入口,距离地铁站日本桥也很近。民宿所在的街道闹中取静,又有非常靠谱的安保设施。还有,住在道顿堀你懂的,永远不用担心没得吃,没得买。
房间不大,两个箱子都开启基本没什么多余空间了。但是比起15,6平的酒店客房,空间还是宽裕很多。这大概是入住AIRBNB最大的优势了。刚看了下原订单,貌似房间被重新装修布置了一番,看上去整洁明亮多了。缺点就是卫生间太小,没有置物的地方,洗完澡一地的水。
还有要注意的是,入住期间必须保持安静,房间隔音一般,房东说因为房客太吵被邻居投诉过多次了。如果介意这点,还是住酒店吧。
【关西交通】
要想在日本自由行,没有对其公共交通有基本了解是绝对不行的,我们通常一直在帖子里面看到的JR(Japan Railway)就是日本陆上铁路,当然还有地下铁以及电车。日本尤其是关西地区的交通网路发达到有点过了头,因此,第一次去关西的时候面对各种火车、电车、私铁、地下铁;车次还分特急、准急、急行、各停等不同种类;天花乱坠的火车、电车、公交、地铁专用一日pass、二日pass…不晕才怪。
对此我给出的建议是,先确定行程,再确定有哪些城市间的远距离交通,再针对性地去做功课,找出最经济快捷的交通方案。至于pass什么的,如有合适能匹配行程的,那买了固然是最好;反之就算什么pass都不买,在日本依旧能玩得很好,千万不要别人买什么就跟风,行程不该被这些pass拖累了。
我们这次的行程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案:
大阪(关西机场)——京都站 JR Haruka特急(往返)
大阪——奈良 近铁(往返)
大阪市区——关西机场 南海电车
京都市内 公交车+打车(公交1日券)
大阪市内 地下铁
Icoca&Haruka的套票
我的行程从关西机场直接坐到京都,然后再从大阪返回机场,正好可以使用这个套票。这也是各大攻略上都大力推荐的一份套票。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在关西地区搭乘JR、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以及从关西机场直接连通天王寺、新大阪、京都的关空特急HARUKA折扣票于一身的超值套票。我们买的京都往返是5200日元/人,大约90分钟到京都。
虽然Haruka略贵,但是要知道光一张从京都车站去大阪关西国际机场的JR特急票就将近3000日元了,而且这里面含有2000日币的ICOCA卡(押金500,可用值1500,这卡是关西地区的交通一卡通,相当于国内交通卡,JR、BUS、地铁皆可用,亦可在自动贩售机和超市使用)。相比之下,肯定是选择Haruka划算。
京都巴士一日券
和很多人的看法一样,在京都公交网路远比地铁发达,印象中在我们在京都一次地铁都没坐过。所以,虽然京都也有巴士地铁一日券,我们买的还是更适合自己的巴士一日券。在京都四个整天买了两天的,每天出门前会合计一下今天有哪几段是需要坐巴士的。在京都坐巴士单程230日元一次,巴士一日券是600日元/天,所以当天只要坐巴士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买一日券就是划算的。
价格:成人600日币,儿童300日币
【实用追樱网站】
WEATHERMAP
官网://sakura.weathermap.jp
国内大部分公众号和网站引用的都是这家的预测,这家释出樱前线应该是最早的,更新也相对较为频繁,3月份开始每周一和四都会更新,越到后面越准,尤其是标本木开了以后,推荐参考。
但是,所有网站的樱花预测,但凡只是到城市单位的,都只能作为参考。比如说京都,我们到的时候很多景点的樱花都已经落完了,但是上贺茂神社还有仁和寺的樱花依旧是最完美的满开状态。这和景点所在地区的气温、环境、樱花的品种也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城市满开,不代表城市里所有景点的樱花都是满开阶段;相反,显示那个城市已经落花生叶了,依旧有些景点的晚樱正是满开阶段。因此,不管怎么样,都不要失去信心,因为接下来我要隆重安利这个可以精确到景点的樱花预报网站。
WALKER PLUS全国花见1000景
官网://hanami.walkerplus.com
这个网站可以罗列出你查询的城市里所有景点的樱花开放情况,这样就可以直接get到此时此地开花最好的地方。
首页可检视全国各区域开花总体情况,下图中绿叶子代表已经开始落花生叶(只是当地总体趋势,还是有刚满开的),白色的五瓣花代表5分开,半开的花苞代表刚开始开放
【和服变装】
京都是一座古朴却又包容的古都,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走在街头似乎都不违和。特别是和服,大街小巷都不乏和服女子的身影。到了京都穿一次合服,是特别有仪式感的浸入式体验。我事先在网上预订当时很火的冈本只园店,距离我们住的只园佐野只有100多米。事实发现京都满大街和服变装店,到了当地再决定也完全没问题。
整个和服变装的过程:选和服-选腰带-选襦绊-选带缔-选包包-穿和服-做发型-选头饰。
和服色系建议:去鸟居和看枫叶不要选红色,拍古旧街道不要选黑色褐色藏青色,去竹林不要选绿色黄色,看樱花则避免粉色白色。
按照和季节相呼应来讲,春夏和服上不建议有秋冬的枫叶菊花或梅花,而秋冬的和服上也不建议有春天的樱花和夏天的蔷薇…我个人非常不喜欢几何花纹以及抽象花朵的花纹,觉得很呆板。相比起来,我喜欢具象的花纹,花草就是花草本来的样子,鸟儿也是鸟儿本来的样子。并且固执地认为,一定要选梅兰竹菊牡丹芍药仙鹤祥云这一类的传统花纹,才会“很日本”。
还有,不要选太粉嫩或者图案太卡通的和服,比如艳粉色,荧光色,除非你的年龄真的很小。因为你细心观察,马路上穿着和服的日本当地人,身上的和服往往素净雅致,才会凸显衣服本身的质感。
选好和服以后,就是选腰带、选襦绊和带缔,还有包包。比起选和服的纠结,这几项简直顺利得多。工作人员会根据搭配经验给予建议,通常是撞色呼应法则。
我当天选的是非常温柔的蓝绿色系,上面有繁复具象的樱花图案,留白处仔细看还有暗纹樱花,走在马路上基本不担心撞款。因为事先想好要借蓝绿色系的和服,所以事先买了同色的头饰带去,冈本的头饰确实又旧又无法让人满意。
穿一天和服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束缚感,倒是在冈本家选择的木屐让我觉得走路很吃力。建议大家带一双自己的基础款夹脚拖去,底厚一些就行。
【通讯网路】
网路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电话卡,使用前提是必须换了手机原有的手机卡。这样可能会miss掉本国来电,因此并不太推荐。另一种是wifi机器,租一台wifi出国也是比较普遍的方式。
我租借的是“漫游宝”,电量续航可以从早7点用到晚11点,而且连线3~4台手机完全没问题,网速也非常的快。租借很方便,浦东机场到达层就有24小时柜台可取机子,只要付押金就可以。
【部分景点资讯】
天神川
导航搜寻“天神川四条通”即可。坐公交市营71公交到“京都外大前”站,下来就是路口,往南或者往北走都可以看到樱花。我们从京都站过去大约半小时左右。
半木之道
半木之道就在京都府立植物园边,两者可以一起游览。个人非常推荐这条冷门小众赏樱路线,体力时间允许的可以这样走:上贺茂神社——沿贺茂川走到北山大桥附近的半木之道——再沿贺茂川一直走到葵桥
若草山
一重目坡度平缓,比较适合拍摄奈良的市景,尤其是夜景,记得带好三脚架哦。三重目地势较高,草坪也略带坡度,比较适合拍摄背景纯粹的照片,比如夕阳光晕下的小鹿。从山脚爬到山顶,大约45分钟到1小时。加上拍照、休息的话,全程在3小时或以上,请大家算好时间进山。
登山路线有两种,从南门或北门,从南门登山由于台阶较少,我们上下山经过的都是南门。但是下山的时候已经天黑,南门一盏路灯也没有,有点可怕,全靠手机打光,不知北门如何。因此不太建议女孩子一个人走夜路下山。
每年一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六,是最有名的“若草山烧山”,烧山仪式晚上18:30,一月底去奈良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奈良景点分布
从JR或近铁站出来,最近的景点是兴福寺和东大寺,然后再是春日大社和奈良公园,若草山可以放到最后,黄昏前上山就可以了。樱花季还有个推荐的去处,就是佐保川,是河岸与樱花的景观,非常震撼的美。但是和若草山是相反方向。奈良的景点其实很多,有时间真的推荐住一晚,好好感受这座与世无争的小城。
大阪造币局
每年开放的时间不太一样,三月底可以关注一下官网释出的公告。2018年造币局开放赏樱日期为2018/04/11-04/17,平日参观时间为10:00-21:00、假日为09:00-21:00。也可以顺便参观大阪造币局博物馆,同时这里距离大阪城公园也不远,可以安排在一天的行程当中。
造币局内参观路线为单向通行,大家得统一前往南门口入场,跟着人潮与指示牌走,再从北出口离开。虽然人多,但是用专人负责维持次序,参观体验还算不错。需要注意的是,参观时不能过多停留,需要时刻随着人流走。更不能坐下休息,不能架三脚架,为了安全,也不能使用自拍杆。
因为人多,最好一早一晚两头前往。
黑门市场
开放时间是09:00-18:00
黑门市场的营业时间各家都不太一样,实际上大部分店家在下午到傍晚的时间就关门了,晚餐时间只有很少店铺在营业,因此比较建议过来吃早餐和午餐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