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

秒来的旅行计划

下著雨的周末傍晚,我瘫在沙发上,一脚踩着一只加菲🐱,读完了阿部雅世和原研哉的《为什么设计》,看着两位大师对米兰和日本的设计坐而论“道”却觉得异常有趣。
正好马上就是五一了,米兰是安排不了了,日本倒可以去看看。于是开启手机刷机票,没想到好运如我,乐桃航空大促,香港飞日本竟然只要200多。完全不用犹豫了,迅速秒到手。

俗气路线

这几年随着“游龄”的增长,我终于从每天起早贪黑激情满满的景点打卡式旅游,变为只想换个地方睡到自然醒,然后慢悠悠逛吃逛吃,美其名曰“体验当地文化”的夕阳红出行模式。

勤俭持家的我的原则就是,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钱走最多的地方,实际上,由于不赶景点,所以行程也并没有很紧张。

DAY1 深圳—香港机场—大阪关西机场,宿大阪
DAY2 大阪—神户—宿大阪
DAY3 大阪—奈良—宇治—宿京都
DAY4 京都
DAY5 京都—东京,宿东京
DAY6 东京—澳门机场—深圳

DAY1: 日本初体验:设计,女仆,拉面

一路坎坷。
早上8点从深圳出发,在香港被坑钱,到大阪找不到公寓,联络不到房东,手机只能上网打不了电话,差点拖着行李箱坐路边哭。还好,旅游这么多年,经常化险为夷,最后顺利入住。

不得不说,这一路住的民宿体验简直完爆酒店。虽然房间都很小,但真是五脏俱全。感觉每一个民宿都是小户型的装修教科书。住了一晚就让我对自己在深圳刚买的10万一平的“豪宅”感到嫌弃。

对着四室分离的卫生间研究了半天,除了能理解的干溼分离,智慧马桶,淋浴加恒温浴缸,可调节温度的浴室。还有很多细节并不能想到设计理由(比如为啥镜子设计的那么低)。后面看到一个小女孩演示卫生间使用视讯才知道,日本人都是先坐在镜子前淋浴洗干净自己,然后一家人共用一缸水泡澡。泡澡后的水可以回圈到洗衣机洗衣服。


入住后,我们跑去心斋桥和道顿掘找东西吃。去道顿掘的路上好多打扮的二次元的妹子在街边站着拉客,我观察了一下,好像是路边一个拉面馆派来的,还有的是请了一堆可爱的小胖妹,我就很纳闷,吃个拉面为啥要这么大架势,这成本能cover住吗

每隔50米就一排自助售卖机

心斋桥这边三更半夜依旧人山人海,每家都要排队,各种药妆店恨不得站到天上去拉客。本来以为勤俭持家的我啥也不会买的,结果一进去就挪不动脚步,我为什么不是个代购?

看到我大东北菜

日本水果是真的贵

为了不排队,走了好远好远,在路边体验了一碗60块钱的拉面,(据说兰州拉面也60呢,麻辣烫要100块呢,中华橘猫比布偶还贵呢,因嗅到满满的商机而跑题)开始了每天都要喝冰水的旅程。酒足饭饱之后,到便利店打卡买好喝的酸奶牛奶,就回去休息了。

DAY2 去神户吃牛肉

一觉睡到快10点,想打卡的什么大阪城公园一类的就只能靠脑补假装去过了。直接出发去神户,在网上约了下午2点15的神户牛肉。

神户真是个安静的不敢大声说话的城市。一路我们都窃窃私语,还下起了小雨,真是有点惬意。
日本人真是极其守时,早一分钟都不给进。来来回回把附近几条路走了好几遍。

某人非要举著国旗拍

终于到了2点15,开始了我们高大上的神户牛肉大餐体验。

一排人横著坐,每桌都有专门师傅服务,除了我俩都是日本人,服务员过来巴拉巴拉讲了半天也没听明白。就看着别人做啥就跟着做啥。体验到了传说中的几个蒜瓣炒好几分钟,我们就静静看着师傅标准化的表演,牛肉的入口即化。还是没有失望的,的确比我吃过的都要好吃。


回来大阪开始暴走及买买买,发现不知道是化妆术还是水土养人,这边的妹子个个面板白白嫩嫩,羡煞旁人。连我都有幻觉自己在那里面板也变好了。

DAY3 奈良小鹿—宇治抹茶—京都压马路

早起去奈良看小鹿,为了躲避人群,我提议先去春日大社,看要走1.5公里好像,我就要坐公车,男友表示一定塞车不同意坐,于是我们又开始“奇葩说”(两个产品经理在一起,每天都上演奇葩说),最后我愤怒地妥协了,没想到马路对面全是小鹿,根本不需要走到某个特定的地点去看。

买了鹿饼边走边喂,很快就没了,等到春日大社的时候,看到乖巧的小鹿,我们却没了鹿饼。这边全是旅游团,我们就假装团友跟着走。

为了假装没有在人挤人,专门挑没人的角落,或者举高手机

我总是很幸运,遇到鹿群从身边跑过。

当年遇到火烈鸟从身边走过(乱入)

离开奈良去宇治吃抹茶。
去宇治真是曲折,因为不懂路线,拿着行李箱走了1.5公里去JR站,到那边又排了3个小时的队,才排到那个网红店。把宇治也走烂了。

深刻体会到美食带动旅游经济。从白天等到黑夜,终于打卡了网红店。

DAY4 人挤人的京都

京都

京都的民宿是更正规些的,于是那个前台拉着我,用蹩脚的英语一条条念入住须知,整整唸了20分钟,我都想帮她念,终于体会到为什么说日本和德国人严谨到呆板了。住宿环境依旧很赞,我还美美地泡了个澡,面板都光滑了。

第二天早上,为了品尝特色,点了个纳豆定食。上来后看着一碗生鸡蛋傻眼了,不知如何食用。环顾四周,发现人家都是鸡排饭,没法借鉴。无奈查了视讯许久,差点就把生鸡蛋打到味增汤里烫熟了

京都不愧是个旅游城市。不死心非要去跟一下风的我们去了稻荷和清水寺,三年二年阪,结果大门都没进去。人多到不输国内热门景点。

用翻译器算命

自行体会

还赶上了他们迎令和年号举行的看不懂的仪式。还挺有趣的。最后我们就放弃了,那些想去的点一个都没去,坐公交车经过了一下,假装去过了。

关于交通也有一些有趣的点。一个是这边的公交车的下车时车身微微右倾,为了方便下车,这种设计还挺可爱的。

另外就是地铁是没有人让座的,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抱着小孩的,孕妇都站在那里,没人让座。后面去东京问了闺蜜这种现象,她说在日本,让座不是义务,不过优先席他们可以直接让你起身。

总的来说,京都想玩的都没有玩成,还是最后以在大街上漫无目的闲逛及买买买收尾。

DAY5 我在六本木看东京铁塔

东京

从京都到东西买新干线也有点曲折的。没搞懂那些名词,买了自由席,导致我们只有一个座位,男朋友大概能站了一个小时才有座位。

和十几年的好闺蜜(目前在东京工作)约在银座见面。银座并没有想象中繁华,日本的房子都不高,可能是经常地震的缘故。
银座一条马路都是给行人拍照的,不给车辆通行,所以各种人在马路中间摆拍,我也终于可以在马路中间大摇大摆。

和闺蜜吃了个饭,聊了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去了东京塔和六本木。

六本木的夜景我还是很喜欢的,楼都不高所以看起来视野非常开阔。

最后去了歌舞伎町一番街,我和闺蜜要去男伎街,让男友自己在女伎街嗨,这货竟然不肯。我们就走在他后面,果然有好几个皮条客来问。闺蜜说不给拍照的,要偷偷拍,不然会被打。

日本文化感受

匆匆几天的旅途就结束了。
一路上感受到日本纤细的设计,人口老龄化,(很多老年人穿的整齐在工作),严谨和冷漠的行事风格(很怕惹事,是不主动提供帮助的,虽然你去求助会很热情帮忙)。

不惹事风格:
我们从京都到东京的时候,要买JR票到横滨,然后选了英文,出来的地名除了Tokyo和kyoto,一个都不认识,然后在那里研究了好久好久,后面日本人就那样礼貌地排队等著,也不上来主动帮忙,极有耐心,最后还是我无奈用英文问了旁边的还好会一点点英文的妹子求助。

还有东京去成田机场的路上,一个十字路口,看到一个老人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食物瘫在路旁,烈日暴晒,我都怀疑是不是还活着,来往匆匆竟然没有人停留理睬。

最后的惊喜

整个旅途最后的彩蛋是,飞机上的富士山🗻!
本来很遗憾没有来得及去富士山,没想到在飞机上看到了,超级清晰的火山口


,完美句号。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