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记忆
原创:郝黎红 10月15日
9月—一个多雨且台风季的时节,相对的淡季,我选择了初次的日本之行,一是为了避开 游客如织的嘈杂,二是俱怯旺季昂贵的住宿,一切皆随缘,且看老天的眷顾。
从大阪到京都,我们选择了包车,包车线路:大阪–奈良–宇治–京都,之所以这样选择,是为了在一天的时间里串联必去的沿途景点:奈良若草山—宇治平等院—京都岚山—金阁寺—二条城(幕府将军在京都的行辕),而一天之内匆匆扫荡这些京都周边景点,又都是为了之后在京都三天的时间里,悠闲自得的慢慢品味京都……,为此,我们选择了位于京都东山区中心地带的一家民宿,老式的两层楼的日本町屋,就我们三人住宿。
京都— 这座自平安时代建都的古城,是日本人心中最柔美的地方,在国人的眼中则像极了唐代的背影。但在我的脑海里却一直浮影著低矮的联排町屋,老式的门板与隔开的帘幕,狭长的石板街巷,昏黄的灯光下,穿着和服俏丽的背影吱吱哒哒的木屐声,掀开帘子欠著身子向客人问候的画面,我暗暗祈祷在京都的三日,不要艳阳高照,而是细雨绵绵,透过雨的寻迹,细品雨编辑的美丽……这一刻与我是永恒的。现实中我们在京都三日,却是风和日丽,艳阳高照。
京都岚山渡月桥边,清澈的保津川蜿蜒淌过,夏末初秋的绿融进了岚山每一寸的空间,人们不疾不徐,独享一份水天一色的清幽。
若是再晚一月之久,岚山枫叶层林尽染,溪谷被满山艳红环抱,坐船漂流在保津川之中,是何等的惬意。
岚山的四季皆是美丽的,春季粉樱漫山遍野,
夏季绿荫如水墨浓淡,秋季红染参差斑斓 ,倒影在保津川溪谷中如梦似幻。
岚山不大,但足以让你看尽京都的四季更迭。
不是岚山最唯美的时节,我们只能在山脚下去看看《英雄》拍摄地点的那片青竹林,午后阳光散落,也着实看不出那斑驳陆离,高耸入天的气势,蓦然回首,竹林与柴篱,一副佳人丽影,手疾眼快拍了下来。
金阁寺—京都知名的建筑,也是京都的世界遗产专案之一,其顶部两层金箔铺就,在阳光透射下金色更为耀眼,我们到达时,夕阳的余晖正好聚焦在金阁寺的顶部,看到了金光灿烂的瞬间
二条城—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江户时代,由于德川家族统治权利极大,所以也称江户幕府。二条城很大,从外观看,高大的围墙建在护墙河道里,很是壮观。只是功课没有做好,不知下午4:30就闭馆了,赶到也只能看看外观,据说菊花盛开之时,是参观二条城最好的时节,不仅让我想起,不久前看过的一篇关于研究日本民族性格的作品《菊与刀》的叙说:一面是唯美到极致的温婉;一面是黩武而好战的刀锋,矛盾的双重个性
对于初来乍到者,体味京都风情的最佳入口是祗园
这个位于祗园的北侧地域,是平安京时艺伎和舞妓常常走过的街道,旧时的茶屋林立,纸拉门衬出一片透光的静谧,充满了古风之美。
只园花见小路,京都必打卡之地,据说是艺妓教师进行传统茶道、花道、古琴、雅乐、狂言、舞妓的培训之处。
花见小路南北走向,长约1.5公里,路两边的联排町屋,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白天屋门紧闭,难以看到身穿传统服装的艺伎出入,三三两两身着和服结伴而行的,大多也是变身的游客。晚间倒有摄影师躲在暗处,执著于守株待兔,不见屋门开启,却只见白天京都街上少有的的士,似乎晚间全集中在了这条小路上,疾驶而过,络
绎不绝。
花见小路不失为文艺范儿云集的地方,千年文化的沉淀,不经意间,一个拐角或是一堵墙,就渗透出很浓郁的古典风韵,很适宜拍照。俩同伴也很乐意给我当模特,我也借此练练手☺️一路招惹了不少游客仿拍,我们一离开,便成了游客云集拍照的景地😜,
沿着花见小路一路慢行上坡,便可到达京都最具古风的街道“三年阪”、“二年阪”,这里的“阪”字就是中文里的“坡”的意思。
第二天一早坐首班公交车直接到达“二年阪”,只为在大家还未出来的清晨,踏过每一级石阶,安静的去欣赏它原本的样子,尽情的享受这完整的旅行。
这一刻真的是太寂静了……沿石阶而上,两旁尽是木窗乌瓦的传统建筑,若隐若现的绿荫灌木,修剪的十分精巧,点缀在墙瓦之间,若是在樱花和枫叶季,定会被定格成樱粉或棕红的画面,美的神旷心怡。记得初到日本,实在是被岛国安静的氛围所惊讶,无论在市廛里、陋巷里,还是地铁里,电车上,即便是人头攒动,也只见匆匆而过身影,听不到高声喧譁的声音,记忆中,同伴总是用右手食指放在嘴唇上“嘘”一声,提醒放低声调、放低声调、放低……而此时的静逸,却又营造出另一方远古的世界。
石阶路高低起伏,慢坡踏行不累,故事也不长,但一种真实的空灵悠逸的意境,足让你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历史的阡陌中,纵横交错的曾经,那些不忍遗忘的、痛过的、哭过的、过往的种种,在渐行渐远的回望里,都风干成了风景……。
走过“二年阪”,“三年阪”,转弯爬坡就到了京都著名的清水寺,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依山而建,占地面积十多万平方米,山号为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观音。相传是由唐僧玄奘在日本的第一个弟子慈恩大师建立。
清水寺以寺内羽泉清水而得名,到清水寺朝拜的游客都要喝上一口清冽的泉水以消灾免祸,护佑健康。日本人喝泉水的方式非常讲究,喝水的人要先用长柄水勺接水净手,左右净手之后,接水倒入手中喝水,喝过之后,再接水倒立长柄,让水顺长柄流下,冲洗柄杆后再放回水台,以方便下一位游客喝水。我们默默的观察了许久,无论老少皆是如此,在许多公共区域,如车站、电梯出入口等,日本国民主动方便他人的诸多细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清水寺下一站“伏见稻荷大社”,伏见稻荷大社是日本神道教文化最具代表的神社之一,朱红色油漆漆成的“千本鸟居”很知名。去伏见稻荷大社还是颇费了点周折,好在有几个日本小姑娘的指点,换公交、乘地铁赶在了夕阳西下之前,看到了那瑰丽的一幕。
温暖的夕阳余晖,恰好落在了伏见稻荷大社朱红色的“千本鸟居”上,斑斑驳驳的折射光提亮了鸟居的色泽,使得鸟居长廊的朱红色更加的柔和通透,此时是最好的拍摄时机,我们终是赶上了。
相传朱红色能够抵御一切邪魔的力量,进入鸟居便是进入神域的大门。
这里的鸟居多为个人或者企业捐赠,鸟居的背面雕刻着捐赠者的姓名以及捐赠日期,自江户时代起,捐赠者到此祈求财富,心愿达成之后便回来还愿,久而久之鸟居越来越多,一直延续到位于神社背后的稻荷山顶上,最终便形成了一条长4公里的千本鸟居奇景。
我们在千本鸟居长廊里一路穿行, 苍松枫影,绿意苔山,连空气好像都是潮溼的青色,上到山顶大约要一个半小时,我们没有坚持走完,在一半的山坡处选择了下山。在神社内还随处可见狐狸雕塑,这里的狐狸同奈良的鹿一样,被视为神明的使者,世世代代守护着稻荷神,保佑人民风调雨顺。
京都从日本平安时代延续了千年的古都,是坚持日本古风及传统,而又兼具文艺与小清新气质为一体的一座城市。
京都是脱俗的,再没有哪座日本城市像京都一样拥有如此多幽静的古刹和精致的园林,京都市内与郊区遍布17处世界遗产,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更是数不胜数,三天的时间只能匆匆而过。
京都是美丽的,京都的美丽无论哪个季节都无可争论,京都的美丽透著清新和幽静,无论有多少游客涌入,都不会改变他那份静谧与淡然。
京都是那种可以把记忆刻在骨子里,一而再来的地方。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