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とんぼ
筑波に云も
なかりけり

每年九月下旬伊始,岛国日本便在黄绿交错的前奏过后慢慢披上火红的衣裳,进入赏枫的高潮期。无论漫山遍野交错的色彩,还是庙宇间点缀的一抹红黄,每一帧都美轮美奂,汇成我心中四季间最美的东瀛画卷。

虽说赏枫并不是日本独有,但却因其独特的地形而格外出众。在很多日本人眼里,红叶就像是一头毛色华丽的野兽,当嗅到一丝丝秋的气息,便以每天27公里的速度从北向南跑遍日本,仅两个多月的光景,就能将这狭长的国度笼罩在一片火红之中。热爱这抹浓烈色彩的人们会像猎人一样追寻着它的足迹,古人称之为“红叶狩”。

日本的红叶与樱花的节奏相反,前者自北向南慢慢变红,后者则由南到北逐渐粉妆。然而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一样的自然风情,位于日本本岛中心位置的中部地区一直迈著特殊的步调,春晚秋早,和东北甚至北海道一些地区的气候很相像。这里东邻关东,西接近畿,南临太平洋,北达日本海,包括了面向日本海的新潟县、富山县、石川县、福井县,内陆的长野县、岐阜县、山梨县,以及面向太平洋的静冈县和爱知县,众多历史名人都出自于此,可谓日本地形与文化的屋脊。而中部地区的长野、新潟大部以及岐阜、富山、石川、福井等县的山区,秋天要来得格外早,每年十月就有了秋天的模样。

旅行の碎片

因为各种原因,一年年错过了身处长野县的上高地。在这烟雨缥缈的秋日,我终于来到这片群山围绕下的被河川与白桦、落叶松等原始森林覆蓋的净土,近距离接触一年中最灿烂的时光。

德川幕府统一日本、坐都江户之后,日本开始了“条条大道通江户”的驿道时代,并形成“五街道”的道路格局,中山道便是其一。马笼与妻笼是中山道上最有名的两个宿场,经历了江户时期的辉煌与明治末期的衰败过后,现如今又因旅游观光而重新闪耀于世界舞台。

松本这座城市,无论什么时候过来,都给我以舒适感。不同于白天的喧闹,夜幕降临后的松本显得十分安静,这儿的夜晚属于神社里的祈福、护城河里的天鹅,以及路边昏黄灯光下的小酒馆。

每年八九月过后,新穗高便换掉绿装、著上了斑斓的衣裳,哼唱起秋天的旋律。然而老天爷的脾气是最难确定的,晴朗天气里,哪怕下面一层的锅平高原艳阳高照,楼上的西穗高也难免能见度变差,而旅行也正因为这些变幻与不确定而更加有趣。

高山市作为修建于16世纪的高山城的“城下町”,因其储存完好的古い町并而被称作“飞驒小京都”,但相比京都,我本人对飞驒高山的喜爱要多得多。在我眼里,高山的木造建筑更为雅致、街道也更清净,《万叶集》中所唱的“不必顾虑重重,请相信,飞驒人划出的墨线,只有一道”,便是称颂飞驒工匠的。

作为日本面积最大的城市,高山除了保留了多处历史古蹟,也是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是古老与现代并存的化身。

除却古街那一片,高山飞驒之里的风光亦不错,秋季的晚上,还会在篝火前上演一场水上灯光秀。

因为几年前新海诚那部名为《你的名字》的动画片,飞驒古川这座小城渐渐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熟知。我本身并非《你的名字》的粉丝,自己来飞驒地区时根本不会考虑这座高山旁边的城市,然而同行的朋友是狂热粉,随便过来走走,倒也不觉得差。

世界文化遗产白川乡是到达中部后永恒的主题,这座合掌造部落中最为著名的小村庄,不管什么季节来,都萌萌得让人满心欢喜。虽说大家都爱冬季点灯的夜晚,但是向日葵花开或是红叶染起的季节,魅力也势不可挡。

可惜的是,2020年可能大部分大陆人都没法看到白川乡有厚厚积雪的盛景了,1月期间日本雪荒,白川乡刚攒出层薄雪就被雨水刷洗干净。1月下旬开始国内又因新冠病毒的缘故,很多人乖乖在家做懂事的中国人,二月下不下雪就只能网路上瞧一瞧。此处一月中旬缺雪的白川乡先亮个相。

几年前,因为一张白马行的绝美倒影图而得知这个名为“御射鹿池”的静谧之地。不知是否因为画家东山魁夷以此池塘为参考创作出了经典作品“绿响”,我在推荐给两三位朋友之后,她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夏季绿油油的时候来此。夏季的御射鹿池固然是秀丽的,然而秋冬两季也有不一样的色彩。只是这座日本百大池塘之一,公共交通实在不算方便,加之并没有白马、麋鹿、独角兽之类的活物点缀,坐上几十分钟的巴士过来看这么一座需要特写观摩的小池塘对我来说并不值,隔壁轻井泽、户隐高原、白马等地的池塘随便挑一个也不一定比它差,观感甚至不如同样交通曲折的莫奈之池。

下为秋季实拍:

插张夏天拍的隔壁岐阜县的莫奈之池:

御射鹿池所在的茅野廖科高原地区距离诹访湖并不算远。这座湖泊本身因为花火大会而闻名,在《你的名字》播出之后,很多人都将此地作为动画片中糸守湖的原型,然而也有一说,糸守湖是结合长野县小海町的松原湖以及岐阜县飞驒市的池原溼原创作而成的。对于并不怎么喜欢那部动画片的我而言,选择非人满为患的花火大会时期来诹访随便走走、吃点荞麦面,也是很惬意的选择。

从大陆地区出发去日本中部,对于身处上海的人民来说很幸福,不仅有多趟飞往中部国际机场的航班,每周还有几趟飞新潟、富山、小松的航线。如若不直接玩日本海沿线,我自然更偏向于往返中部机场。距离机场最近的大城市是名古屋,毕竟机票更便宜、航班选择更多。而名古屋市区的旅游资源虽然不丰富,却也称得上是座古老与现代并存的繁华都市。

【DAY 1,马笼宿】

马笼 まごめ Magome
//www.kiso-magome.com/
中津川 なかつがわ Nakatsugawa
//www.city.nakatsugawa.gifu.jp/

◆秋风起的小时光

九月的一天,空气稍稍有了些凉意,心里的小馋虫就开始作祟了。
踏秋是对最爱的季节的尊敬,每年秋天都会出去几次。近五年秋季,最有仪式感的出行都是和我亲爱的小Y同学一起,此刻自然得发圈儿@她一下,敲定这第六年的行程。

得益于“臭味相投”,一切决定都很迅速,年假还剩好几日的小高儿同学也趁兴加入:买好机票、开启地图草草比划个圈、订好酒店,中部行程便在一个多月过后开启了。

一年当中最容易有好天气的季节往往就是秋季。没有台风雨雪的干扰,飞机提前十来分钟便稳稳当当降落中部国际机场,顺利办好入境,我们乘坐JR来到了中津川。中津川站仅称得上中小规模,却如众多同等规模的日本车站一样,干净整洁且布局明朗,旅游服务中心和巴士站永远都紧连着JR站。

JR出口左前方的3号巴士搭乘点就是前往马笼和落合·阪下方向的的巴士停靠站。出发马笼的巴士上午班次密集一些,在中午到傍晚时分仅1小时一班,整点15分发车,约莫25分钟的车程即可到终点。名古屋的名铁巴士站也有直达“中央道马篭”站的直达巴士,耗时80分钟左右、2000円,但这个车站距离马笼宿有1.5公里的距离,大部分乘坐公共交通的游客还是更适合去中津川换乘。

行驶过一段城中道路,巴士又进入平坦的山路缓行十多分钟,我们就在落日前到达了马笼宿。此时的太阳刚刚好停在矮山与天空之间,大朵大朵被阳光晕染的云彩背后,蓝天还未完全掩住身姿,眼前的一切简直绚烂得不得了。

同车过来的人不多,下车后大家很快就离开了站台。黄昏下短暂安静过后,由远到近又传来摩托的声响,一帮身着皮衣、戴着头盔的大叔沿着山路飒爽地驶了过来,小小的停车场便又热闹起来了。

◆石板坡道守护の江户古韵

沿着巴士站一旁的上行石板路,即可开始马笼宿的观光。白天的马笼宿是喧闹的,随着早上九点多第一波旅行团的到来,深山古道的宁静随即被打破,直到傍晚时分才会重回安宁。我们下车的时候最后一波旅行团刚刚离开,纪念品商店正欲关上木门。。。大家都尽量压低了音量,耳边仅剩行李箱拖过石板路发出的轱辘声响。从繁华的上海忽然来到这里,眼前的景象从浮世烟火化作传承百年的江户风情,我们自然而然地变得更小心翼翼些来。

◆江户五街道与宿场的故事

马笼宿是连线江户和京都的中山道69宿中的第43宿,也是古信浓境内木曾十一宿中位置最南的一宿,因道路险峻、马儿很难越过,旅人不得不将马匹停在驿站内而得名。

眼前的马笼宿大抵维持了江户时的模样。但实际上由于1895年和1915年发生的火灾,古街道两旁的房屋都被烧毁了,现在马笼宿是后来重建的,仅有脚下的石阶梯和被称为“枡形”ますがた的隘口还是最初的样子。

既然到了中山道上的马笼宿,顺便聊聊“条条大路通江户”的五街道和宿场的故事。

稍微有些了解日本历史的人都知道战国三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大名出身的尾张人织田信长和农民出身的尾张人丰臣秀吉开创了安土桃山时代,尾张三河大名出身的德川家康则统一日本开创了德川幕府时代。
日本当地一直有这样的传唱:“织田捣米、丰臣和面,天下糕则德川一口吃掉。”很多日本人发起的对历史人物的喜好排名里,德川家康常常都是最不受待见的前几位,人们爱戏谑他只是活得比较久、沾了另外两位和自己能干的儿孙们的光。然而实际上隐忍的德川家康也是一位很有开创性的政治家,正是因为他,才奠定了德川幕府的百年基石,让当时的日本安安稳稳度过了两百多年。他的政绩有多方面,包括修建江户城、将天皇逐出政治圈并区分了公卿贵族所代表的公家以及武士阶层所代表的武家、统一管理采矿和铸币业、提高农村生产力、强化中央集权、改革税收以及修建了“条条大路通江户”的五街道。

江户五街道分别是沿海岸到京都的东海道、经信浓到京都的中山道、通往日光的日光街道、前往东北地区的奥州道和去往山梨的甲州道。从1604年陆续开始修建,耗时168年才最终完成,而最先完成的是东海道,仅仅花了20年在1624年就投入使用了,最晚则是1782年完成的甲州道。

以东海道为首,每隔7到10公里就会设立一个驿站,也就是所谓的“宿场しゅくば”,以宿场为中心发展出来的街道就是宿场町。宿场会配备一定数量的人和马,用来负责官员行李的搬运。虽说为幕府和官员提供人马是各宿的义务,但幕府同时也给了各个宿场食宿的特许经营权,幕府官员之外的商贾们在利用五街道运输货物时,便可付费休息吃饭。五街道的建成带来了人流和货物的流动,也因此带动了沿线地方的经济。


东海道(江户日本桥–大阪),575KM,58宿场

中山道(江户日本桥–草津),530KM,69宿场(与东海道并线两个宿场)

日光道(江户日本桥–日光),150KM,21宿场


奥州道(栎木宇都宫–白河),84KM,9宿场


甲州道(江户日本桥–下诹访),214KM,22宿场

进入明治时期过后,铁道运输和普通公路迅速发展壮大,很多宿场都被高楼大厦与铁轨代替,逐渐式微。但仍有多座宿场依旧能一窥当年江户的风情,如同为中山道上的马笼宿(岐阜县)、妻笼宿(长野县)、奈良井宿(长野县),会津西街道上的大内宿(福岛县)、东海道上的関宿(三重县)、若狭街道的熊川宿(福井县)、出云街道的新庄宿(冈山县)等。



交通方式
関宿:JR関站步行5分钟
马笼宿:JR中津川站或南木曾站乘坐巴士直达
妻笼宿:JR南木曾站或中津川站乘坐巴士直达
大内宿:乘坐JR或会津铁道到汤野上温泉站,换乘会津巴士15分钟到大内下站
奈良井宿:JR奈良井站步行2分钟
熊川宿:JR近江今津站乘坐西日本JR巴士半小时到若狭熊川站
新庄宿:JR中国胜山站乘坐新庄区间巴士四十分钟左右到新庄村役场站

另:2020年开年大河剧《麒麟来了(麒麟がくる)》的历史舞台就在岐阜,主演是我比较喜欢的长谷川博己,讲述的是明智光秀的故事。本来对明智光秀印象并不好,不知道会不会看完之后有所改观。光秀出生并成长的可児市(明治城迹)、恵那市、大垣市、瑞浪市、山県市、御嵩町、土岐市以及斋藤道三和织田信长的岐阜市(稻叶山城)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都不该错过。而整个岐阜县分为北部的飞驒和南部的美浓两部分,自古便有“飞山浓水”的美称,这些历史城市都在南部美浓这一片。

用日本名画家歌川广重的画作,再现一下江户宿场曾经的风华——歌川广重以东海道和中山道为主题创作的《东海道五十三次》、《中山道六十九次》连同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合称日本三大风景画:

因为良好的自然人文景观,马笼宿在1970年之后开始了快速商业化的发展步调,土地经理人开始了土地收购、外部资本纷纷试图进入。为了避免过度的商业化以及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在观光协会的带领下,当地居民支援并通过了关于“神阪地区保护”的决议,及时阻止了土地的买卖和过度商业化,并积极募集资金,弥补前些年造成的环境损失。1983年,马笼观光协会成立了街道保护委员会,着手景观建设和改造,并从1988年开始,每年花费1980万左右的日元来维护这里曾经的风貌,并提出“中山道场博物馆”的构想,将宿场和古道当做一个大型的自然博物馆,改善前往妻笼之间的中山道的环境,让游客在徒步过程中更能贴近历史、感受魅力。

从车站去往当晚入住的“但马屋”仅5分钟步行路程,但因为一路都是上坡,我们又拖着箱子,还是有些许吃力的。一路走走看看拍拍,待来到旅馆跟前时,彩云褪了不少色彩,路上的散客也更稀稀拉拉,只有一只三花猫用余光瞄着我们,似在嫌弃箱子轱辘的声音扰了她的清幽,直接用杀气逼得我这枚猫奴不敢对她又半分亵渎与非礼。

◆阪道中的和式小旅馆

马笼宿不大,目前共有9家旅馆,分别是白木屋、但马屋、马笼茶屋、岩茸、万福庵、新茶屋、马笼ふるさと学校、本三屋和ねどこ,此次下榻的但马屋就落在中心位置上。

这些旅馆的介绍以及部分旅馆主页,都可以在马笼宿的官网查询
//www.kiso-magome.com/otomari.html

掀开藏青色的“但”字布帘,缓缓拉开木门,一股暖意随着一声“いらっしゃいませ”迎来,前台的欧巴桑微笑着递过几颗薄荷糖,让我们先润润喉。

办好入住手续,将鞋子放在门口的鞋架上,我们便在欧巴桑的带领下参观起了这间依旧保留着古老气息的小旅馆。

紧挨着玄关的是一间类似门厅的房间,正中的地炉十分引人注目,两米见方的样子,一早就燃起的炭火还未熄灭,依旧源源不断地供给著全屋的暖意。地炉据说已有110年的历史,上方屋顶垂下的钩子上正挂著很有些年头的铁壶,竖起耳朵凑近,倒是没听见热水的咕噜声。

地炉也可称作“围炉”,我在热海最喜欢的一家餐厅就叫“囲炉茶屋”,他们家的烤金目鲷和樱花虾此生难忘。围炉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绳文时代,绳文人在高原上挖出一米左右的深坑,用木头作为框架、用茅草作为屋顶,建造了竖穴居所,并以村落为单位过著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用柏木之类的易燃性树木频繁摩擦硬物,在出现小火苗时迅速将火苗转移到枯草等易燃物上,火种便取得了。有了火,竖穴居所的正中再放置直径30到100厘米的炉子,兼顾烹饪、取暖、照明等多种用途,脱离生食的生活。竖穴居所的炉子,也可被认为是日本保留至今的围炉的原型,烹饪用的圆形圆底的土罐子,则是日本锅的原型。

门厅一角的斗柜上摆放著招财猫、纸伞、达摩之类的物件,还有只毛发闪亮的山鸡标本雄赳赳地立在一樽木头上,脑袋扭向一侧,有点傲娇。

但马屋一共10间客房,最多可接纳25名住客。门厅紧挨着的是厨房和餐厅,客房基本都在楼上,下面一层则是浴场,大家洗漱和沐浴都在这一层。

以往在日本入住温泉旅馆或是传统民宅时,换上浴衣从不觉得过长。不知来此的住客是不是西洋巨人较多的缘故,我一168的“大高个儿”得由衷感叹他家的浴衣真是舍得用布料,贼特么长了,上下楼梯时我总要兰花指一翘提起下䙓,昂起下巴像个洋贵族一般优雅而小心翼翼,生怕一脚踩到衣角,摔他个四仰八叉。这事儿我忘了去问和我差不多高的小Y同学,而小高儿这种174的“傻大个儿”我就不去自找羞辱了,省得她又拿自己鼻尖比划我贫瘠的天灵盖。当晚旅馆的住客也确实以西洋人为主,早晚洗漱时,遇见穿着浴衣的老外也都是清一色不畏寒冷,光着大脚丫子乐呵呵地踩在干净透亮却也冰冰凉的地板上,浴衣的下䙓刚好到小腿肚子。怕都是荷兰来的吧?我的心情基本就是这样了:

晚饭前的间隙,我一个人跑下来瞎窥探的时候遇到一对法国人,看到我这东亚面孔竟露出十分惊讶的表情(他两怕是还没缓过神自己到了亚洲?),问了句“Korean?Chinese?”,在我回复之后,其中一位又从惊讶化作惊喜,问我中国人是不是能看懂所有日本文字。我能怎么说呢?自然是狡黠而邪恶地骗他“Of course”了,至少他还能分别汉字假名和韩国方方正正的密码文是不太一样的,得“鼓励”。我的回复引得他直呼棒棒,估计就和我们去很多高加索、巴尔干国家,发现懂俄文的在当地也能畅行无阻一样的羡慕吧。

当晚入住的套房里外共两间,一间用于睡觉、一间类似于客厅,可以围着桌子坐下来吃吃零食、玩玩手机、聊聊天。只不过马笼宿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的没什么店铺营业了,便利店更是不要奢望,想吃点零食的愿望很难满足。埋怨自己应该提前买一点的,馋虫对自己伺候得还是不到位呐。

收拾妥当,趁著天还未全黑再出去逛逛。临出门,欧巴桑告诉我们当晚马笼宿的旅游观光案内所会有歌舞伎演出,欣喜的获知这个讯息过后,我们出门了。

随着最后一抹斜阳落幕,山里的凉气加重,路上散客也基本没了踪影,或自驾离去,或回到自己入住的旅馆准备享用热腾腾的晚餐。由短短800米石板街道铺就的马笼宿宽约3间,也就是5.4米,斜铺的道路与两侧木质房屋之间是浅浅流动着水流的沟渠。脚下的道路并非笔直向上,智慧的古代人还在阪道入口处做了“枡形”处理,用曲折的道路形式来对街道和城堡起到保护作用,既方便防御,又有利于延长对方的进攻路径,拖延遭受攻击的时间。当然这种规划更多的见于城堡修建。

马笼宿的枡形设在了南入口位置,距离巴士站不远。因为这片道路的山手侧是断土,由两个直角弯组成,形状恰是像一个“枡”。

虽说马笼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便利店、柏青哥、卡拉OK之类的现代设施,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道路两旁除了些民居、旅舍和博物馆,也不乏工艺品店、和果子屋、茶舍之类的店铺,还有立著漆红色邮筒的老式邮局,伴着水车的轱辘声,默默扮演着连结古今的角色。

紧挨着旅游观光案内所的是岛崎藤村纪念馆,可惜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关门。
岛崎藤村纪念馆
//toson.jp/
【入馆料】大人550円 小人(小学生・中学生)100円
【休馆日】12月~2月の毎周水曜日(周三)
【开馆时间】9:00~17:00(12月~3月为16:00)

这位日本近代诗人是日本新体诗的开创者、亦是明治浪漫主义先驱。他的《暖雨》十分贴合正下著雨的二月,因为新冠疫情宅在家远端办公的我的期盼:

进入二月,下起暖雨了。这是一个霾阴的日子。空中低浮着灰色的云。打下午起,就下了雨,使人骤然感到一股复苏的暖意。这样的雨,不接连下上几场,是难以治愈我们对春天无比饥渴的强烈感情的。天上烟雨空濛,我看到行人们打着伞,溼漉漉的马儿从眼前走过。连房簷上那单调的滴水声,听起来也令人心情高兴。我的一直蜷缩著的身子开始舒展了,我感到说不出的快慰。走到庭院里一看,雨点洒在污秽的积雪上,簌簌有声。再来到屋外一望,残雪都被雨水溶化了,露出了暗灰色的土地。田野渐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呈现出一副布满砂石和泥土的面容。蔫黄的竹林,干枯的柿树、李树,以及那些在我视野之内的所有林木,无论是乾和枝,全被雨水濡溼了。像刚刚睁开眼睛一般,谁都想用这温暖的春雨洗净自己黝黑而脏污的俭孔。流水潺潺,鸟雀聒噪,这声音听起来多么舒心!雨下著,这是一场连桑园的树根都能滋润到的透雨哩!冰消雪解,道路泥泞。在冬天悄悄逝去的日子里,最叫人高兴的是那慢慢绽放幼芽的柳枝。穿过树梢,我遥望着黄昏时南国灰色的天空。入夜,我独自静听着暖雨淅淅沥沥的声响。我感到,春天确乎来临了。

黑幕中闪著晕黄色暖光的凹形建筑就是马笼的旅游观光中心,也正是当晚要看表演的地方。距离歌舞伎表演还有不少时间,踩个点我们就先回去用餐了。

下坡的道路由路边屋子里映出的光和微弱的路灯照亮,虽说路上没什么人影倒也一点不觉冷清,更不像我和小Y同学走在天黑过后的屋久岛、河口湖、轻井泽之类的郊外那么阴森可怕。

回到旅馆,门前的灯光比傍晚时分更突出,屋内也已经传来欧巴桑们安排著端菜的声音。下午见到的那枚三花还没走,这会儿直接大喇喇地趴在石板路中央,一副“老孃天下第一的”模样。小Y忍不住要上前撸一把,结果被她一后空翻外加喵爪手给镇住了,尴尬一笑:行,娘娘您继续肩负管理宿场的职责,我们去米西米西了。

大厅里餐食已经准备好,住客们陆陆续续来到,不一会儿功夫,坐在大厅正中的我们就被各式各样的西洋人给围住了。之前楼下遇到的两法国人进来时用蹩脚的日语对我们说了句“こんばんは”,他大概以为中国人既然能看得懂日本字、也是能听懂日本话的吧。而我,自然是要蹦出自己毕生所学唯一会说的一句法语了:Bonjour~

用餐的桌椅比较矮小,我们几个尚且觉得有些低,洋人们过来之后更有点大龄儿童排排坐在幼儿桌椅前的架势。

一泊二食的晚餐谈不上丰富,但好在都是我喜欢吃的,清淡口为主,白米饭、日式煮菜、天妇罗、鱼、寿司、锅子、豆腐等等都有。

荞麦面是日本传统美食之一,日本人偏爱它独特的劲道,以长野、岛根、岩手的荞麦面最甚,尤其是长野的信州荞麦面,一直都算得上是高阶荞麦面的代表。不知道是不是受其影响,紧挨着长野县的岐阜,荞麦食品也很常见,当晚但马屋的餐桌上就摆放了简简单单却清新爽口的冷汁荞麦,以及刀切得整整齐齐的、以荞麦面代替普通米饭的荞麦寿司。

和传统米饭寿司一样,荞麦寿司里的荞麦面也经过寿司醋的浸润,合著松软的鸡蛋、清脆的黄瓜和紧弹的火腿,一起卷进鲜香的海苔中,紧紧实实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荞麦香。

◆寿司的酸味进化论

有一些朋友不喜欢寿司的酸味,觉得不加醋、只是简单蘸些甜酱油更好吃。如若那样,和寿司的“初衷”就相差太远了。不同的食物,总得先去认真品味它那样制作的原因,改良太多,就得换个名、算作别的品种。

寿司本身是“酸”的意思,日文汉字写作“鮨すし”,这个汉字在我国指的就是咸酸味儿。寿司最开始是不加米饭的,而是一种将鱼、肉、贝类盐渍之后压紧,待其成熟后带出自然酸味的食物,以方便储存。公元十世纪,有各国将寿司作为税金来缴纳的规定,伊势的鲷鱼寿司、近江筑紫的鲫鱼寿司、若狭的鲍鱼甜寿司、讃岐的鲭鱼寿司等高阶寿司都被上供给朝廷。这类寿司将鱼和肉夹在放了盐的米饭中间,经过米饭的乳酸发酵过后,食用其间发白的带有酸味的鱼、肉。这种寿司也被叫作“熟寿司”,米饭仅为了储存发酵,是不吃的,其做法在公元927年完成的平安时代法典“延喜式”中就有记载。

日本最大淡水湖琵琶湖周边,熟寿司曾作为家家户户的主食以及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流传至今的近江鲫鱼寿司,也是将鲫鱼盐渍几十天,再脱盐,在桶内一层鲫鱼一层米饭的交叉重叠堆放,然后盖上重物醃制许久而成。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要运送新鲜食材去远方,就必须要运用智慧、使出应对长期储存的手段。

到了室町时代末期,寿司的吃法有了变化。本来制作熟寿司的米饭因为发酵变得酥烂而不能食用,后来人们试着不将米饭发酵那么久,在米饭刚带有酸味的时候就将其取出,和鱼贝一起食用。这种带有酸味、米饭鱼贝一起吃的新型寿司被叫作“生成”或是“生熟”。我们现在经常吃到的寿司,就是从“生熟”谱系里引申而来的,替换了旧时熟寿司的做法,又称作“早寿司”。

有了冷汁荞麦,自然少不了天妇罗,就如同大饼和油条是绝配一样,荞麦天妇罗也是很好的搭子。山里人家刚刚炸好的天妇罗没有使用虾蟹之类的水产,用的是应季蔬菜,金黄面衣下包裹的满是新鲜与酥脆,不油不腻。大部分天妇罗蘸料都是金黄热乎的天妇罗清汁和萝卜泥,这里的蘸料却是抹茶盐,和我在宇治、甲府等地的店家里吃的一样,仅是稍稍蘸一点就极提味儿,令天妇罗的滋味番了好几番来。

烤鱼、味噌豆腐、蔬菜、魔芋煮等等都是下饭的好菜,我是极其吃得惯的。小菜的味道并不单一,有味噌的咸、酱萝卜的酸、烤鱼的鲜、魔芋的甜,滋味丰富得让我一口气便扒弄下了一整碗香糯的米饭,即使没有肉蛋白加入亦不觉寡淡。不过这些小菜也不至于好吃得让我惊呼,毕竟去哪儿吃这些食物,都是不容易出错的。

土制炉子上各种菌菇蔬菜和鸡肉丸子炖成一锅,待炉内火苗殆尽,食材就在热力作用下化成了一碗鲜香。盛一碗、稍凉之后囫囵喝两口,咸而不齁的汤汁瞬间暖了胃也舒服了身体,再细细品尝,蔬菜透著点甜、菌菇还有些韧劲,Q弹多汁的鸡肉丸子更是包裹了无限的鲜嫩,瞬间穿透每一颗味蕾。

日式茶碗蒸很难不好吃(我们公司附近那家日料店用了大概是过期鸡蛋做出来的除外),加了银杏、虾仁、蟹腿肉的嫩鸡蛋羹上撒了几颗豆香四溢的毛豆,给顺滑的口感加了些许调剂,称得上是不错的收尾了,只是贪心的想到如若能再加一份甜点水果什么的会更佳,仅盘子里那一小片苹果是很不够的。

◆深山古道中的素人歌舞伎

吃了晚饭,摸摸肚皮,三人就慢悠悠地朝观光案内所走去。到了目的地,凹形建筑前的空地上已放上了成排的地灯,不时有观众朝着明亮的大门走去。

马笼座歌舞伎表演并非天天都有,2019年的秋季公演分别是10月12日(土曜日,也就是周六)、10月26日(土曜日)、11月9日(土曜日)和11月23日(土曜日及祝日,也就是节日)。我们这次来得很巧,刚好赶上秋季公演第二场,19:30开场,正式演出为20:00。

除了歌舞伎表演,马笼还有歌舞伎化妆体验,至少3人起订,12000日元,15:00开始到17:30,时间与歌舞伎表演同步。

入场先要缴纳500日元的费用,你可以理解为观赏费,更可以理解为获得小礼品的费用,因为散场之后是可以领取一些小礼物的。并且相比一场正式的歌舞伎表演,这500日元实在是不足为奇,去东京歌舞伎座看一小幕表演都要一千多日元了,当然啦,素人与歌舞伎演员的表演水准也是不一样的。

付好款,领了一包装了红白纸片以及日元硬币的小袋子,就可以进去落座了。一开始不懂给我们一袋钱干嘛呢,经过工作人员的解释之后才知道,红白纸片是用来包住硬币做成类似毽子一样的东西的,在演员摆出“见得”的动作时,丢到他们脚下表示喝彩。这所谓的赏钱也可叫作“花”,丢在演员行走的路上也就形成了花开的景象了。另外,每个人的椅子下方都有个小机器,开启之后选择自己的语言,也可以看到相关介绍。

开场前根据图示,提前做好一些“花”,避免观看演出时来不及。

主持大叔的一番介绍过后,开始当晚的表演。

我曾去过东京歌舞伎座看过正式的歌舞伎演出,那种场合是不可以拍照的,而在这小剧场里,你却可以随意拍照录影,只要不影响演员和其他观众就可以了。

歌舞伎的词源出自日语动词“倾く”,意为展示不同寻常的华丽装束、做出不合常规的言行和举动。众所周知,日本歌舞伎演员都如贵族一般的存在,基本都出身世家,而现代日本花上不菲的钱去观看歌舞伎表演的,也通常都是中老年人。说歌舞伎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艺术也好、是老年人喜欢的过时的传统艺术也罢,都是十分片面的,它的起源其实就如同现代街舞一般,反社会心态的年轻人文化才是它的主体。不同于一些传统日本表演,即使不会日语,你也能轻松看一场歌舞伎而不觉得懵逼,演员的肢体动作是极丰富的,倘若感兴趣,推荐先看一幕试试。

从桃山时代到江户时代初期的庆长年间,日本街头出现了衣着怪异、举止鲁莽的无赖汉,人们称他们为“かぶき者”,发音正如日语汉字歌舞伎。吸收这种风俗和举止演变而来的舞蹈“かぶき踊り”就是歌舞伎的起源。庆长8年也就是1603年,由出云大社的巫女组成的阿国戏班在京都公演了一场新奇的舞蹈,作为现代戏剧歌舞伎就来源于此。相传阿国歌舞的表演“模仿怪异男子、配大刀短刀、衣装出格”。之后又相继出现艺伎乱舞的“游女歌舞伎”、美少年狂言等,但因伴有卖春和男同嫌疑,遭到了幕府禁止。自元䘵时代以降,歌舞伎淡化了其凸显的反社会性,受到了广泛欢迎,而现在的歌舞伎叫法则是在明治时期形成的,与“能”、“狂言”、“人形净琉璃”并称为代表日本的古典戏剧,又与“能”、“狂言”、“落语”齐名日本传统艺术,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日本,常能看到“日本一”这几个字,通常表示日本之最。当晚这场歌舞伎表演时,主持大叔会一直跪在舞台一侧的角落,当演员摆出“见得”动作的时候,他就会举起“日本一”的牌子,大家在往舞台上撒花的同时,也会异口同声喊出大叔开场前教大家说的那句日语“日本一Nipon Yichi”表示鼓励。

地方歌舞伎在日本各地都有盛行,现有200个团体在进行文化保留活动,其中30个都在岐阜县,因此岐阜县作为“地歌舞伎”在日本最为繁盛的地区而闻名。当地很多人从小就开始接触歌舞伎,看表演的经验很丰富,曾经专业的歌舞伎演员都夸这里的演出很棒。在此介绍几个岐阜地方歌舞伎的专用剧场:

凤凰座:下吕市御厩野711-1
交通:JR下吕站乘坐“浓飞巴士中津川行”在御厩野站下车
需预约
日语
费用:300日元
13:00—16:00
//www.city.gero.lg.jp/

东座:加茂郡白川町黑川1584-2
交通:JR白川口站乘“浓飞巴士黑川行”鳟渕站下车徒步2分钟,周末和节日无巴士
要预约
日语,英语
费用:免费
10:00—17:00
//www.youtube.com/watch?v=L_6Sn74121Y

五毛座:恵那市饭地町字中下185-1
交通:JR恵那站东浓铁道巴士饭地方向饭地站下车徒步3分钟
需预约
日语
费用:见学200日元,带导游一人1000日元
//www.kankou-ena.jp/

白云座:下吕市门和佐字宫洞3322
交通:JR下吕站乘坐市营巴士上原线在中村站下车徒步3分钟
需预约
日语
费用:免费
10:00—16:00
//www.city.gero.lg.jp/

常盘座:中津川市高山1025-4
交通:JR中津川站乘坐北惠那交通巴士付知峡线在高山站下车徒步20分钟
需预约
日语
费用:见学免费,带导游一人200日元
//www.city.nakatsugawa.gifu.jp/branch/fukuoka/post-1.html

相生座:瑞浪市日吉町8004-25
交通:JR瑞浪站乘坐20分钟计程车
无需预约(英语导游需预约)
日语,英语
费用:200日元
10:00—16:30
//nakasendou.jp/aioiza/

明治座かしも:中津川市加子母4793-2
交通:JR中津川站乘坐北惠那巴士付知峡线到万贺站下车徒步10分钟
无需预约(英语导游需预约)
日语,英语
费用:免费(团体导游费用300日元)
10:00—16:00(年末休馆)
//meijiza.jp/

蛭子座:中津川市蛭川2198-1
交通:JR惠那站乘坐东铁巴士蛭川线到蛭川综合事务所前站,徒步3分钟
要预约
日语
费用:免费
09:00—17:00(平日)

村国座:各务原市各务おがせ町3-46-1
交通:名铁苧ケ濑站徒步30分钟
要预约
日语
费用:500日元
10:00—16:00(平日)
//www.city.kakamigahara.lg.jp/murakuniza/

当灯光集中在舞台中央、三味线拨动,观众席窸窸窣窣的声音渐息,我端正了姿势,开始迎接歌舞伎表演。

当晚表演的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白浪五人男》。“白浪”是小偷的意思,本剧的主角便是五位有着侠义风骨的盗贼。相比正规的歌舞伎表演,这儿的舞台自然是不大的,布景也比较简陋,但是演员的妆容都很精致,表演也有板有眼。每位演员上台之后,观众都会抛上红白的花儿在他脚前,引发一波波小高潮。

众所周知,歌舞伎都是由男人们来表演的。日本演艺圈里一些电影电视明星同时也是歌舞伎演员,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香川照之、《半泽直树》里的娘娘片冈爱之助、《东京大饭店》里的尾上菊之助、《八重樱》里的中村狮童、《MR.BRAIN》里的市川海老藏等等。

歌舞伎家在日本称得上是名门,通常来说都是世袭制,也就是子承父业。能够继承的多为歌舞伎家族里的逸才,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才会挑选没有血统关系的优秀弟子来承袭。而一部剧中的主角往往都是名门之后,普通演员想要往上爬是很难的。下图就是我曾经看过的九月秀山祭大歌舞伎演员表,全是名家。不过我这种日语渣半吊子,当时只是看了一幕见习,叫《らくだ》。印象最深的就是演员洪亮的声音和每一个动作都能震撼得我头皮发麻,以及偌大的剧场里座无虚席、甚多穿着和服的老人出席。

歌舞伎役者也有自己的屋号和家纹,屋号就是役者一家一门的称号,家纹则是出身、家族、血统、地位的象征。上面提到几位日本演员里,片冈爱之助就属松岛屋、尾上菊之助属音羽屋、中村狮童属万屋、市川海老藏属成田屋。至于提到的香川照之,别看他一直活跃在影视剧舞台,他其实也出身于歌舞伎世家,属沢泻屋,祖父是大名鼎鼎的三代目市川段四郎,父亲是牛逼哄哄的三代目市川猿之助,母亲还是都由女性来完成所有角色的宝冢歌剧团雪组首席娘役浜木绵子(原名香川阿都子),“香川”是在父母离婚之后随着母亲姓的(顺便提一下,他父亲三代目市川猿之助的原名很可爱,叫做“喜熨斗政彦”


)。香川叔在后期进入歌舞伎界之后继承的是“九代目市川中车”的名号,和在影视剧演员表里“香川照之”这个名字有所区别。还有位女神级的人物就是松隆子,她同样也出身于歌舞伎世家,父亲是属高丽屋的九代目松本幸四郎,祖父是初代松本白鹦。

然而和传统歌舞伎表演不同的是,在马笼宿山间小剧场的舞台上还有一位女性的身影,这也从另一方面表现了岐阜人对于“地歌舞伎”表演的喜爱是不分男女界限的。

演员一一上场过后,他们来到樱花盛开的河岸,不再继续逃跑,而是决定勇敢面对捕快,并由下面这位发型极其拉轰的贼老大开始,一一做着自我介绍,并坚定自己行侠仗义的决心。

毛刷头老三和蘑菇云头老大长得倒有点像

整部剧大概进行了半个多小时,待观众手里的“花”都散完了,剧目也就结束了,演员站好位、向观众表达着谢意,观众也用喝彩和掌声回报。。

演出结束,主持人上台让演员们做一下自我介绍。台上这些衣着华丽的演员本身都不是专职歌舞伎役者,他们中间有货车司机、有咖啡店老板、有技术工人、有公司职员(还有一位恕我日语太烂,听不懂是个什么职业),全凭业余时间积累表演经验。

待一一做过介绍,演员们摆好造型,供大家拍照和合影。在场的老外们都无比雀跃,争先恐后上去拍了又拍,还努力做出歌舞伎妆容中那种嘴角下垂不怒自威的嘴型。

出场时,顺便拿了本介绍岐阜“地歌舞伎”的宣传小册,主持人刚刚好在场,就问了我们关于表演的看法。在得到夸赞之后,开心地拉着我和小Y同学合影一张(嗯,小高儿这种比我更加见镜头死的人类见状迅速溜了)

◆枡与日本酒的大跃进

前面提到入场时的500日元入场费实际上是小礼物的费用。大家会获得一本精致的紫式部(ムラサキ式部)限定便签纸和信封,还有一个小巧雅致的木质“枡”。

“枡”也有写作“桝”的,日文假名为ますMasu,常见于酒屋、米店,一些甜品店也有拿它来装提拉米苏之类的甜点。

“枡”在日本已有1300年左右的历史,曾作为古代日本人最常用的测量工具而被广泛使用。公元702年,他们从中国大唐引进了“石dàn、斗、升、合gě、勺”这样的计量单位,而最终统一单位是在丰臣秀吉当政时期,确定了满满一枡正好等于1合,也就是现在的180毫升,而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10升等于1斗,按照十进位制依次类推。

当然啦,除了180毫升的枡,也有其它规格的,如三勺枡、八勺枡、一升枡、二合半枡等等,可以用来测量油盐酱醋米酒等等一切可以测量的物件。

而作为量器的枡和酒又是怎样扯上关系的呢?

江户时代的日本酒在运送到江户城的时候,使用的是木桶。大桶大桶的酒可不是贫下中农可以一下子买得起的,甚至连酒壶这种器物也别想。于是大家就用家家户户都有的木枡去买酒,不仅计量酒费简单,还能买完就畅快地喝起来。

昭和以前,“枡”都是扮演着类似以上的角色。直到昭和30年前后,日本想要和国际接轨,首先要改的就是计量单位。眼瞅着生产“枡”的各家公司工厂就要没了营生,当时的“大桥量器”公司剑走偏锋,发出了“用日本独有的木枡盛酒、酒香更浓”的宣传语,才让“枡”作为极具日本特色的盛酒器皿而继续流行起来。现在商店里买到的日本酒也依然以枡的倍数来装盛,前面提到枡装满刚好是180毫升也就是1合,而清酒也正是以10合(1800毫升)、4合(720毫升)这样的单位来包装的。

现在日本人将酒杯放在枡中再倒酒,和我们“酒满茶半”是一样的道理,彰显的是热情,所以枡也更多出现在大众酒场、居酒屋这样的热闹场所,小酒杯无法承担的量、枡来继续。酒水溢到枡里面,既能喝够,又不会浪费和弄溼桌子,把杯子里的酒喝掉,再将枡里剩下的酒倒进杯子里继续畅饮。

酒在日语中的发音为さけsake。虽说威士忌、啤酒、梅酒之类的含酒精液体也可以统称为“酒”,但在日本真正能代表“酒”的还是日本酒,曾作为祭祀上不可或缺的神圣饮品,从神话时代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日本餐馆点餐时,不会称啤酒、梅酒之类的为さけ,而是ビールbi-ru(beer)、梅酒うめしゅumesyu。当然啦,日本人爱喝的梅酒也有叫做うめざけumezake的,但用得很少,点餐时你直接说うめしゅ或是めしゅ更合适,顺便还需要选择加冰块、苏打水还是热水,我个人偏爱热梅酒,梅香气更浓。

现在日本,不浑浊的清酒被称为“酒“,有点浑浊的则被称作“浊酒“,而在以前,“酒“都是以自家酿造的浊酒为主。当时的酒仅在极为有限的地区内消费,祭祀和重要仪式上也必不可少,是神圣的吉日饮品。从室町时代末期起,日本寺院的僧侣开始开发全新的酿酒技术,用细绢布做的筛子过滤,造出清澈的酒水,清酒便开始在奈良、京都、大阪等地作为商品销售开来。到了江户时代,东京一跃成为一大消费地,酒也开始从关西运了过来,尤其是品质好的清酒非常受欢迎,被称作来自“上方“(也就是京都及周边)的“下行酒“,深受民众喜爱。

烧酒是由大米、小麦和山芋等食材蒸馏而成的,酒精度比清酒更高,是日本蒸馏酒的代表。早在室町时代的读本《御伽草子》中就出现了烧酎(烧酒)这个词。冲绳地区非常有代表性的烧酒叫“泡盛“,但它的原料不是粳米,而是泰国米,而鹿儿岛地区则习惯使用当地产的山芋(红薯),更因此推动烧酒进入由麦子、荞麦、黑糖等原料组成的多姿多彩的时代。

“日本酒“这个名称从历史角度来讲,仅是个年轻人,在二战之前是没有这样的叫法的,谁叫当时国际物流并不发达、日本人还不像现在这样能享受到各种各样的外国货呢?等能喝到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酒之后,为了区别起见才将日本各地的清酒烧酒泡盛统称为“日本酒“。在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烧酒热、葡萄酒热之后,日本人还开始区分辣酒以及甜酒,并在常温酒的基础上流行起冰镇酒来。

不过现在的日本,似乎作为外来货的啤酒更受欢迎,各家餐馆的桌子上,大口享受啤酒的日本人总比小酌烧酒甚至梅酒的更多,作为并不喜欢喝啤酒的我来说,是有些不太理解的啦。

【DAY 2,中山道 妻笼宿 松本】

中山道 なかせんどう Nakasando
//www.kisoji.com/
//www.town.nagiso.nagano.jp/gennkinamatidukuri/tiikisinnkoukyougikai/busdia.html
妻笼 つまご Tsumago
//www.tumago.jp/
松本 まつもと Mastumoto
//www.city.matsumoto.nagano.jp/

◆晨曦中的江户小调

给围炉生火,是山里人家每天早上的必修课。当炭火滋滋燃起,整个屋子渐渐暖和起来,一天的生活也就开始了。

洗漱完毕,餐桌上已摆好饭菜。结合了西式沙拉、香肠、煎蛋与日式味增汤、豆腐、烤鱼、牛蒡、玉子烧的这顿早餐安排得中规中矩,比较惊喜的是煎蛋和味增汤,蛋被做成一颗心的形状,加了菌菇、海带的味增汤温暖柔和,筷子搅动搅动过后一口气喝下去,身体就更加暖和了。只不过这样的饭菜似乎并不对西洋年轻人的胃口,好几位仅仅吃了点沙拉、煎蛋,倒杯咖啡就彻底放下了筷子。

这天天气很好,本来犹豫是坐巴士还是徒步的我们在泡过温泉、榻榻米上美美地睡了一晚过后,精神气够足,吃饱饭便决定早早出发,漫步中山道前往妻笼宿。

清早的马笼十分安静,路上暂时还瞧不见行人,各家店铺也没开始营业,就连前一天看到的那位猫娘娘也未见踪影,不知她是否也一反猫态,和当地的人们一样过成了夜伏昼出的生活,此时正在自家的软塌上睡着美容觉。

夜里积攒的凉意并未完全褪去,脚下的石板路依旧微溼,路口的大水车也没有开始一天的工作,还在游荡的潮气让我们不得不紧了紧衣裳。空气中除了偶尔从某户人家里飘出来的米饭香,还掺了些朝露落在泥土和叶片上的气味,氤氲的薄雾也远远地打着照面,随着太阳的升起,才慢慢消散开来。

8:30一到,观光案内所的员工开始一天的工作,附近的商户也开启大门准备招揽第一波顾客。此时阪道上路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家提着行李纷纷朝着案内所方向奔去,看来都是打算托执行李、轻装上阵去妻笼的。我们三个也不由加快了步伐,可是又有什么用?哪里比得上人家身强力壮的大长腿来得迅速?

每年3月20日到11月30日的8:30—11:30,马笼和妻笼的观光案内所都可以承接行李搬运服务,目前一件行李1000日元,下午13:00送到另外一个宿场,让你轻松上阵徒步中山道。

//www.kiso-magome.com/migarunatabi.html

//www.tumago.jp/walk/index.html

排队依次办好托运手续,顺便买了三张“完步证明”,等到了妻笼提取行李时,可以顺便盖个章留作纪念。案内所的妹子另外送了我们几个日本纸折的千纸鹤之类的小礼物,这在去妻笼的路上去过的每家店铺也都有得到,虽然东西并不贵,却满载了当地人的一份心意。

◆戴上七张面孔漫步山中古道

原本打算安排好行李再逛逛马笼宿的,然而那些室内景点还未开放,加上大家也不能确定在中山道上会不会因为沾花惹草耗费太多时间,回首与石板路告个别,便朝着妻笼的方向奔去了。

北出口一家店的欧巴桑刚刚开门,完全经不起这种诱惑的我们三儿自然要进来逛逛。这不,明明打算要轻装上阵的,还没走几米,包里就装了一堆小玩意儿,我还买了大大小小好几个面具,包上直接挂上了一长串,引来路口一老外侧目。。

满足了购物欲,我们自此“盛装”出发。

阪道一旁的路牌上写着“木曽马笼”四个大字,你可能要问:明明是中山道,“木曽”又是何意?
木曾地区是以木曾川上游溪谷为中心地区的总称,正坐落在处于日本本州中心的长野县南的西部,是被称之为中央高原的高山所环绕的山岳地带。800多年前这里养育了一代武将木曾义仲,江户时代这里更作为中山道上的一条重要通道,商贾往来频繁,贸易繁荣,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蹟。另外加上木曾的象征御岳山,使得这条道路不仅保留了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也拥有壮阔的自然风景,是数一数二的“日本原风景”景区。

木曾路以中津川为起点,经马笼道妻笼,并直接南上直达野尻、奈良井宿,在洗马收尾。
歌川广重的名作《洗马》,展现的就是洗马宿曾经的景象:

在木曾路上,我们不仅可以经过古道和江户宿场,还有木曽马の里、御岳山、赤沢自然修养林、阿寺溪谷、柿其溪谷、定胜寺、水木沢天然林之类的景区,更有多座温泉乡和酒造。

不同的游览方式、不同的季节以及不一样的天数、出发地,会直接影响你对于交通优惠券的购买判断。木曾路旅行在不同季节放出了不同的交通推荐。

点选中日本的JR网站://jr-central.co.jp/
输入“木曽路フリーきっぷ”开始检索(你想查询中部甚至其它区域的交通讯息,例如“信浓路フリーきっぷ”、“飞騨路フリーきっぷ”等等,也可以使用一样的方式)。搜寻之后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选项,有木曾路上各种交通、购物、观光设施的优惠资讯、木曾路自由乘车券资讯、根据春夏秋冬四季推出的线路推荐、特色观光列车执行资讯等等。你并不需要照搬别人的行程,完全可以在感兴趣的行程的基础上,结合住宿自己去官网研究,做出合理安排。



木曽路フリーきっぷ(中部地区発)
//railway.jr-central.co.jp/tickets/kisoji/
1.这个券可以1-4人共同使用,有效期为3天,不同人数费用参考后面列的价格表。
2.特急电车普通车(我的理解是非特色列车)指定席的往返 、JR线路中中津川~洗马间的特急、快速、普通电车的自由席可反复乘坐。
3.包含指定的巴士、计程车、车站租车兑换券合计4000日元。
4.包含宿场町部分商店的代金券2000日元。
5.包含木曾路15个观光场所的入场券。设施一览包括:
//railway.jr-central.co.jp/tickets/kisoji/e-free/
本次行程中妻笼的脇本阵奥谷、妻笼宿本阵,马笼的藤村记念馆就包含在其中。

北口出去,过了这个界碑,就算离开马笼宿、开始山间徒步之旅了。一路上不停能看到指路牌,提醒着我们走了多少路、还有多久才能到妻笼宿。

以马笼的高札场为起点,距离妻笼有7.8公里的步行路程,按照官网的说法,乘坐巴士沿盘山路过去需25分钟,山路徒步则2小时左右就能走完。然而对于大部分游客来讲,一路上走走拍拍或是歇歇脚是难免的,仅仅准备2小时自然不够,像我们三儿,一路蹦跶加上吃饭休息,九点多出发、下午两三点才到达妻笼。

沿途最高点是距高札场2.2公里的马笼峠,标高801米。前往马笼峠的路都是略费力的上坡,雨天前后会比较溼滑,即使一路不做什么耽搁,也要花上四十多分钟才能抵达。过了马笼峠,剩下5.6公里就都是平缓的下坡道了,轻轻松松即可走到妻笼。反观从妻笼到马笼的人,则需要徒步不少上坡路,走完全程臀部提高个一毫米怕是没什么问题。

整条中山道不止有一个马笼峠,还有十三峠、塩尻峠、和田峠、鸟居峠等特众多特色的“峠”,可惜我们此次的徒步线路很短,一路就只遇到了这一峠。峠这个字,由一山、一上、一下组成,原本发源于中国的汉字,现在反倒在日本用得比较多,难免让我想到最近新冠疫情期间,网路上关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与“武汉不哭”、“武汉加油”之间的讨论。

紧挨着高札场的,就是见晴台,路过这儿的人都会在此稍作停留,或趴在栏杆前眺望,或找个椅子坐下来吹吹风。放眼望去,海拔2192米的惠那山和周围的美景在眼前扩充套件,虽然此地还未彻底入秋,山上植被的颜色却已有由绿变黄的趋势,马笼的秋天看来也不会太远了。

一早托执行李时,案内所的员工就提醒我们一路上会有熊出没、别忘了摇熊铃铛。前往马笼峠的一路虽多为草木掩映的荒凉山路,有些地方甚至还有点原始森林的气息,然而熊是一头都没遇见的。沿途熊铃铛倒有不少,每隔百米左右便能见到一个,或摇动起声、或需要拿起旁边的木棒敲击,无聊时拨弄拨弄,倒有点“山间铃响马帮来”的错觉。

过了梨木阪的界碑没多久,便是水车冢和水车小屋,与阪道之间由一座平直的短木桥相连。此刻一旁的溪流正潺潺不息,慢慢运转的水车也发著吱吱的声响,溼润的空气里满是草木芬芳,对于常年穿梭于高楼与汽车尾气中的我们来说,难免觉得透气又舒坦。

一路还能瞧见不少柿子树,黄透了的柿子掉到地上也没人捡,就这么慢慢腐烂,化作肥料孕育来年的生机。

偶尔路过的竹林深处似乎还有破旧茅屋的身影,我问小高儿同学敢不敢过去看看(毕竟她是个连自己住都有点害怕的人类),她瞄了一眼就飞速跑了,我再转而看向小Y,嗯,你这架势只会把茅屋里藏着的东西吓跑,一点不用担心你怕不怕:

而我,更是无所畏惧了,就这模样还需要熊铃铛吗?
不需要的!

走了好一段山路,接近熊野神社时才看到房屋,只是依然不见别的人影。若不是屋前晾晒的食物和木墙前竖着的鲜红干净的邮筒,我还以为自己进入了一片荒废的古居民区。

熊野神社就在路边一条短短的阶梯上,石鸟居端端正正竖立在阶梯顶端的位置。日本神社鸟居看得太多早就有点审美疲劳,此刻我们几个徒步得正起劲呢,自然是没有上去看一看的欲望。

继续走不了多久,就离开岐阜进入长野县境了,沿途的最高点马笼峠就在前方挥手。马笼峠的看板牌旁边有家小店,也是我们离开马笼之后遇见的第一家店铺,沿途甚至连个自助贩卖机都没有,厕所也仅仅见到一个。大家本想进去吃点团子、喝杯热茶什么的,结果店铺刚开门,一切都没准备就绪,只有冰箱里的冷饮可供选择虽说走山路也不至于会觉得冷,但终究还是热茶水更暖人心脾。宁缺毋滥,咱们继续走着~

马笼峠去往妻笼最开始是一条原始的下坡路,泥泞山路两侧尽是高耸的大树和布满青苔的的朽木。山坡下的一片平地上落着间木屋,为“改番所迹”所在地,靠近“一石栃子观音”,供往来徒步者歇息取暖。

屋内刚好出来两位日本大叔,看到我在门口驻足便招呼我进去坐坐,末了顺便寒暄了几句。语罢我招呼早就想喝点热水的小Y和小高快点过来时,旁边一小伙儿冷不丁问我“你们是中国人吗?”,我一个纳闷“当然啊”,他说“看你在说日语我以为是日本人,是中国的就太好了,你们哪里过来的?”。我听他说“哪里过来”几个字时以为是台湾人(不知是他一不小心发出了台湾腔还是我耳背的毛病又犯了),没想也是上海来的,孤身一人先去了四国看濑户内海艺术祭秋会场、再来的中部。接下来去妻笼的一路,大家便结伴而行了。

休息所规模不大,进门右侧是嵌了围炉的高台,靠内区域大概是供大家享用正餐的,榻榻米上摆了矮桌之类的家俱;左侧则由燃着火的暖炉隔开,一边堆了各种旧时干活的器具,一边则是长长的木桌,过客们坐在桌子两边的长凳上喝茶取暖。

这儿提供的是热乎乎的荞麦茶和糖果仙贝之类的小食,茶水并没有明码标价,仅在桌上放了个方便投入硬币的小盒子,付不付钱、付多少全凭你自愿,收来的钱估计也是继续投入到当地的观光服务之中。我们三个仅喝了茶,没有拿糖果什么的吃,一人投了300日元应该是差不多了,类似路边买杯甘酒的价钱。

过了一石栃白木,我们继续游走在原始森林一般的林道中。

也许是前段时间雨水充沛的缘故,这一路要比先前泥泞不少,空气也更溼润。阳光透过参天古树间的缝隙洒下,溪流、石块和草地就这么斑驳起来了。虽说有些溼滑,但步道整体平缓,沿途不同转角迸现迥异的视野,时而开阔时而细腻,我们大口去呼吸、试图自此换个新鲜的肺,即使花费了好一段时间才走出去,心里也还是雀跃的。

大妻笼是进入妻笼宿前一个类似于“村儿”一样的地方,到了这儿,离妻笼宿也就不远了。相较之前,这一片的“人气”明显旺了很多,不时能看见打扫著户外的居民、开放的民宿和正在营业的餐馆。

坡道口这家“金刚屋”是个荞麦面馆。出发前看过妻笼宿的官网,这附近还有家名为“音吉”的吃应季菜的店,因而尽管肚子已有些饿,我们还是继续走了下去。

穿过溪谷旁的林荫道、跨过一座水泥桥,竖立在一片田园风情满满的路口的“音吉”指示牌就这么展现在了眼前。

◆松茸味是秋天的滋味

从规模上看,“音吉”应该是妻笼当地小有名气的山家料理店,从1989年开始营业至今,招待食客的食材多用当季的新鲜蔬菜和本地鱼肉。我们抵达这边已是下午一点多,早就过了日本人吃午餐的时间。虽说餐厅外的停车场里依然停著好几辆车,里面的食客却只剩稀稀拉拉几桌,无需等位我们就顺畅入座了。不过这会儿只能点一些普通定食,会席料理、鲇づくし、猪肉锅之类的不早早预约是吃不到的。

餐厅玄关放了个迷你围炉,一旁围绕的长椅专供食客们坐下换鞋。餐馆的服务员会将不同时间过来的客人的鞋放在不同的架子上,顺便告诉你编号,方便离开时找到。这会儿哪怕店内用餐的已没几个、鞋架上仅剩十几双鞋,也依然不忘这个步骤。

大厅紧挨着玄关。阳光从木造结构大厅一侧的玻璃窗投了进来,让这个还带着木香气的房间不至于那么昏暗。大厅右侧是个小卖部,出售著当地的土特产,左侧有一条长长的走廊,直通品尝会席料理的区域。

向前正对着厨房入口的,就是未预约的食客们用餐的地方。

一直认为日本是个最适合“一人食”的地方。游走岛国各地,你很容易就能找到一家提供定食的食堂(日本人将小饭店称作“食堂”),味道通常也都不错,只要你不排斥那道食材。若是让一个不爱鱼鲜、偏爱四川火锅那种浓烈味道的人去吃日式煮鱼、刺身,就另当别论了。

“定食”的日语读作ていしょく Teishoku,和“套餐”的意思类似,通常都是一个人吃的。点餐过后用不了多久,餐馆服务员就会用擦得干干净净的托盘端上来。和式定食里通常会有1盘主菜、1盘配餐、一碗米饭和1碗味增汤,有些甚至配菜更多,而洋食定食则另有搭配。

秋季,“音吉”的餐桌上最应景的是松茸。就像松露之于法国人一样,“松茸”也算得上是日本人心里最足以代表日本味的菇类。这种菇好生于养份不多而且比较干燥的林地,一般在秋季生成,常寄生于赤松、偃松、铁杉、日本铁杉的根部。松茸的珍贵之处除了它特殊的生长环境和香气,也在于无法大规模人工栽培,采摘亦比较耗时耗力。我国四川、西藏、云南等青藏高原一带是松茸的主产地,如此地大物博的国家况且如此,日本那样狭小的国度,松茸生长地的稀少更是可见一斑了。用餐结束,收银台的小姑娘居然还抱歉地对我们说“因为日本的松茸比较贵,所以这顿饭价格高了些,真是抱歉呢(尽管内心里,从不认为素菜一定要比荤菜便宜的我们并不觉得贵)”。付完款,小姑娘又问了问“在中国,松茸是不是很便宜?”,嗯。。。要怎么回答呢?野生松茸都是一样珍贵吧?

我们几个点的都是松茸釜饭土瓶蒸しセット,每份税后4320日元,包含了松茸釜饭、土瓶蒸熟的原味松茸汤、几款小菜和魔芋松茸味增汤。松茸最常见的烹饪方法是炭烤和煮饭,这个套餐就包含了第二种。

待釜饭加热的功夫,可以先喝汤,既暖心又养胃。土瓶里的松茸汤仅用一点点盐和几片芹菜叶调味,大大保留了松茸的原始香气,另又放入白果和一枚新鲜Q弹的虾仁,提了鲜度也增添了美观。将汤直接倒进小碗里慢酌,林间鲜有的味道就这么在舌尖萦绕开来。待汤都喝尽,再将瓶里的食材都捞出来吃掉,整个人就都融化在秋的气息里了。

刚端上桌的釜饭并未全熟,八成生的米饭上面加了不少松茸和原汁,这时候是不能吃的,得盖上盖子、待下面的火烧尽方可享用。

釜饭的假名叫作かまめしKamameshi,是用砂锅、金属锅之类的器皿盛着饭和食材用炭火慢慢地蒸熟得一种饮食,类似我国的砂锅饭。我去日本吃釜饭的次数比较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冬季里贵船神社附近那一碗,店虽不出名,却比志津香之类的名店要好吃得多。

待下面的烛火慢慢烧尽,香气也从缝隙中溢了出来,揭开盖子,扑鼻的菌香惹得我这菌类爱好者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不同于平日所吃的釜饭,音吉的松茸釜饭溼润度更高,只有见底的那一层米饭有脆脆的焦香。松茸本身的气味并没有因为过水之后而流失多少,米饭也在饱饱吸收了汤汁过后越发馨香,隐隐泛著琥珀色的光芒。搅拌过后送入口中,鲜嫩爽滑的口感下满是香糯气,每一口米饭都在口中自然散开,快要溢位来的程度刚刚好。要是觉得淡,再配上煮菜和米糠酱菜,那又是另外一番滋味了。

味增汤也很妙,里面不仅加了蔬菜、松茸和金针菇,还放了类似魔芋一般口感的QQ的食物,我本身相当喜欢。这玩意儿在山形等地很常见,不过那边都是切碎放荞麦面里或是像糖葫芦一样串起来、蘸着黄芥辣吃的,名叫玉こんにゃく。

填饱肚子,腿上就又有了力气。离开“音吉”走上一小段平坦路,我们便到了妻笼宿。这里是中山道69宿中的第42宿,相传由于日本古代山里新娘出嫁时,会将这里作为等待新郎迎娶的地方而得名。

大概是正值下午的缘故,穿梭于妻笼街道上的游客很多,更有大批大批的旅行团聚集于此,世界各地的话音不绝于耳。相比前一天入住的马笼宿,这儿的店铺更多、商业气息更浓,且作为中山道和伊那街道的交通要冲,妻笼自古就是个官商往来频繁的场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如今更是热闹非凡了。

不同于马笼陡峭的石板坡道,妻笼的道路较为平缓,若是拉着行李箱来这里找住宿,也会轻松得多。根据妻笼宿旅游官网介绍,这边的店铺也都会在下午5点左右关门,宿场里的住宿都可在官网预订,没有自带浴室和安装电话、电视的房间,和我们前一晚下榻的但马屋旅馆很是相像。

住宿预订详情:
//www.tumago.jp/stay/index.html

彼此间仅8公里山路相连的妻笼宿和马笼宿的布局相近,用于商业目的的木质房屋分布在道路两旁,整体业态也很相似。不过两地的风貌略有不同,马笼陡峭的阪道上铺就的是大小不一的石板,与沿街店铺之间还有三四十公分宽的沟渠相隔,经过南入口的枡形之后,基本就是一路上坡直达北出口附近的高札场。而妻笼的道路多以沥青铺就,平缓并更偏向于“之”字形走向,“枡形”处在宿场中心位置。且不同于前者的“破坏之后再去保护”,为了守护妻笼宿的古老建筑,当地人坚守“不转卖、不出租、不破坏”的居民宪章原则,所有商业形式都以自营为主,从1965年就开始研究保护计划,1968年着手解体复原、修景,以藤村文学中展现的风貌和自然景观为核心进行修整,是上世纪中期全日本第一个按照原貌进行复原和储存的传统村落。如若再走一次木曾路,我应该会以妻笼为起点,住上一晚去好好体会她宁静祥和的一面,再北上去往奈良井宿和洗马。

这一天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徒步,加上抵达妻笼的时间比较晚、游客又略多,并不打算一一参观这儿的景点,宿场里随便溜达溜达便好。

//tumago.jp/highlight/index.html

下嵯峨屋附近就是石佛“寒山拾得”像和延命地藏建筑,此时一帮旅行团排队在那里拍照,出于礼貌,不好乱拍别人又等不及的我就没有给那两来张纪念照了。

“寒山拾得”一旁的凹处是妻笼宿的“枡形”,转过去迎面看见的是忠魂碑,紧挨着它的就是观光案内所。

观光案内所通往“脇本阵奥谷”的路相比之前那一条,环境略有不同,房子矮了点、绿植多了些,色调也不太一样。对比了下,发现前半段房屋的外壁多以木质结构为主,后半段则多了些白泥墙,不知道这部分建筑是不是和马笼宿一样,后期修复得比较多。

原本想着这一片的景点都可以不参观、国家重要文化财产脇本阵奥谷总要看看的。没想此时正欲进去的旅行团大军刚好堵在门口,加上还要赶去JR南木曾站,探头望了眼就又作罢了。

继续向前瞎逛哒,一喵大人正伸直前爪翘起屁股、抖动着身躯伸懒腰,我刚要蹲下来拍下那幅模样,它便谨慎地立起了身子,脑袋撇向了一边表示抗议,主子对仪态保护得真是稳稳的。

◆糯米团子不是“饼”

道路边被涂上面孔模样的小葫芦吸引了我的注意,全是我喜欢的丑角,正拍着呢,鼻子里飘来一阵阵的香气。。。

噔~
噔~
噔~

饿了!

香味儿是从一旁的やまぎり飘出来的,这家主要贩卖各种土特产和小玩意的店铺也经营五平饼、牛肉串之类的吃食,店家正熟练地在类似我们烤串儿的炉子上翻烤著食物。

一人点了一串牛肉一个五平饼进去落座。待食物端上来时,早已馋得不行了。

我第一次吃五平饼是在日本新年期间关东的某个庙会上。那个五平饼的个头比较大,是在扁平的木头上穿上压好的椭圆形的年糕再刷上甜甜的酱料烤制的,作为一个特别喜欢糯米食品的人,我当时觉得简直好吃极了,并一度以为自己吃到的就是正宗的日本五平饼。直到后来吃过几次不一样的口感的五平饼之后,才知道这种木曾、伊那地区的地方乡土料理实际上应当是米饭做的,由于外形极似奉献给神明用的“御币”,故而得名五平饼。它用的不是糯米而是粳米,压扁之后串在木棒上,涂上酱汁烤出香味后食用。

不同地区,五平饼上的酱料还有些不同,据说有加芝麻、核桃的,我没吃过,只吃过味噌味的,以及加了酱油砂糖的。倒是秋田地区的烤米棒,我有尝过涂了厚厚一层芝麻酱、毛豆酱的。

やまぎり家的五平饼,个头看似不大却很厚实,形状也确实像“御币”,咬上一口,外层咸中带点甜,有点点酥,里面软糯却颗粒分明,隐约透著饭香。对于更偏爱第一口不正宗的糯米年糕五平饼的我来说,反倒不会觉得正牌的更好吃。据说在日本,只有保持颗粒状食用的“粒食”年糕才可以用“饼”这个字,磨成粉之后柔滑的糕饼都叫做“团子”。“饼”和团子不同,它继承的是粒食系的族谱,是旧式谷类加工的样式,扎根于日本列岛古老的食文化中。而团子这种现在日本随处可见的、借助外力捣碎稻谷颗粒的食物,其实最初是外来的,在《和训栞》就有过记载,放在古代可是相当时髦的呐。

店里的牛肉串用的是信州牛,没有隔壁县的飞騨牛那般出名,但依旧鲜美。牛肉优异的脂肪分布均匀,炭火以最热情的温度融化了表层油脂,一口咬下去,鲜嫩的汁水满溢开来,嫩而不柴、香而不焦,火候把握得刚刚好,几乎什么作料都没有加,就已经好吃极了。

吃完小吃,时间也差不多了,去观光案内所提取了行李就朝着巴士站方向走去,顺便给提前买的完步证明书盖个章,留作纪念。

赶到巴士站被吓了一条,前往南木曾方向的站台上早已排了长长的队伍,轮到我们的时候,咱壮硕的身板儿根本挤不进去,更别提一人一只行李箱了。只能坐下来刷刷手机、静候下一班,虽然这间隔时间走路也能走到南木曾。

到了南木曾,这JR又要等不少时间,百无聊赖去车站旁边的小超市买点车上吃的喝的。南木曾站出口左转向前的那家超市可真是个宝地,我在那里只花了一百多日元就买到一大包此生吃过的最最最好吃的黑豆仙贝(结果忘了拍,并且从此再也没有遇到那款仙贝了),还仅仅花了一千多日元就买到一串山梨葡萄,没错,我最喜欢的日本葡萄,这个放在很多城市,没有两三千日元是搞不定的(尽管我心里纳闷地处长野县的南木曾为什么不卖同样著名的长野葡萄),秋天去日本请一定要尝尝这种新鲜的绿葡萄,和国内超市、网路买的外形很像的阳光玫瑰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这种又大又脆又甜,还带着点奶香,以冈山、山梨、长野等地产的最佳。

待JR终于到站之后,我们便带着中山道上的多张面孔,朝着松本出发了。

电车摇摇晃晃2小时才到目的地。
七点多的松本早已天黑,但车站附近依旧热闹,马路上车子行人川流不息、居酒屋里传来阵阵欢笑。

因为便利,这次的酒店依然选在松本站旁,JR和松本电车站出站过个马路便是,紧挨着巴士中心。普乐美雅饭店就落在一家便利店和药妆店楼上,前台和餐厅同位于顶楼,透过餐厅巨大的窗户可以看到松本站附近日夜的景象,晴朗天气里还能看到远处的连峰。日本的连锁酒店普遍小,双床或是三床间的人均价格往往比单人间便宜不了多少,因而出行时,能多订几个单人间我都会尽量以单人间为主,既不需要轮流洗澡、又不担心睡觉被打扰,空间上也更自在。

将行李放去房间,我们就忙不迭地出去找吃的了,明明下午吃了五平饼和牛肉、JR电车上也吃过各种饮料仙贝的,短短8公里的中山道徒步哪里会消耗这么多能量?根本就是自己馋了吧?

来松本旅游,若平日我都是以山贼烧、信州荞麦面之类的特色料理解决,店铺多、味道好,经济实惠也不容易出错。但不知是不是下午小小的一个信州牛肉串烧没有吃过瘾,小高同学说还想吃烤肉,我和小Y这种对红肉一般般的人类也觉得这提议挺好。tablelog之类的点评网站是懒得去搜寻了,最快的方式是怎样?自然是跑去问酒店前台啊。笑盈盈的前台立马推荐了车站附近的烧肉店,胃不等人,走起~

◆换件外套也依旧是和牛啊

刚刚在被推荐“Namusan(南山)”时,我心里就纳闷怎么取了个韩国名儿?待走到店门口才知晓我的怀疑还真没错,原来这就是家韩国烧肉餐厅。店铺坐落在酒店和巴士中心之间的小路上,步行两三分钟就到了,楼上是个停车场,附近不算热闹,装饰了朝鲜传统红黄蓝白条纹的大红色门框上亮着灯,两侧各放了一樽巨大的济州岛石头爷爷来凸显它的“韩式”。

随处可见的小石像很可爱,对于韩国文化不了解也不太想了解的我虽说经常去韩国吃吃喝喝,倒是完全不清楚这家伙是什么,像老虎又似猫,脸蛋儿还有点像宋康昊和刘海镇的结合体。

整个餐厅的布局和装饰也十分的“韩”,不同于中山道古宿场那些木质房屋,这儿虽然也以木质构造为主,但从花纹和结构上就和日式明显区别开了,完全不会让你感觉有“和风”的气息。

虽说是家韩式烧肉店,用的牛肉却是信州峰村牛。
北起能登半岛、南至三重县、西从关西滋贺、东达长野的升龙道区域美食众多,好牛肉也不少,如日本肉类协会首推的喝着啤酒享受按摩的松阪牛、喝着琵琶湖水长大的极受江户官家喜爱的近江牛、雪花纹如瀑布般流动的飞驒牛、能登地区的能登牛,以及吃苹果长大的信州牛等等。别完全相信各种好似电视购物推销员一般所谓的吃货写的什么日本牛大比拼,只要产地好、牛肉的部位选得对、做法合心意,都不错,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有灵敏到变态的米其林舌头,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觉得高阶餐厅就好吃过路边摊。

长野县古称信州,县内被称作日本阿尔卑斯山系的山脉盘踞,高原果树和蔬菜的栽培非常发达,葡萄、苹果之类的蔬果都很出名。当地饲养的“信州牛”据说就是吃着信州苹果长大的。最初,本着不浪费、试试看的观念,养牛户们低价购买农场里新鲜度够却卖相不好、不适合面向市场销售的苹果喂牛,没想吃了苹果的牛儿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肉质本身更因此增加了独特的甜香味儿,一下子变成了日本和牛界的后起之秀,无论是煎、烤、生食,还是做寿喜烧,都不输其它知名牛肉。

不少人一提到和牛,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神户牛”,以为神户牛就是日本第一,然而事实上并不能这么论断。日本当地有好几种和牛排行榜,据我所知,松阪牛、宫崎牛、鹿儿岛黑毛牛等等都当过日本NO.1,而我,因为偏爱它字首的地名,对于宫崎牛、鹿儿岛黑毛牛、石垣牛、飞騨牛、松阪牛等等都是格外中意的,米沢、近江、那须牛也不错,就是不太喜欢佐贺牛,原以为是牛肉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好,但后来想想,应该是对自己在当地吃过的几种牛肉的做法不满意吧。

和牛(わぎゅう)取名不按出生地,而是按照优质牛犊在层层筛选之后、送去精心养殖的地方来命名,严谨定义应该是专指那些“在日本被改良过后的肉牛品种”。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牛”也已变成了品种名,不仅日本本国的“和牛”可以是外国出生但在日本饲养的,很多其它国家的所谓“和牛”很可能都不是日本产日本养,例如我一转行做微商的朋友就在卖“澳洲和牛”,她也特别喜欢强调澳洲和牛不是日本牛且比日本牛好吃(我怎么不觉得???)。

被认定为“和牛”的品种一共有4大种类:黒毛和种(くろげわしゅ)、褐毛和种(あかげわしゅ)、无角和牛(むかくわしゅ)以及日本短角种(にほんたんかくしゅ)。

目前市场上所贩卖的90%都是黑毛和牛,脂肪分布更均匀、入口更柔滑,耳熟能详的松阪牛、神户牛、宫崎牛、近江牛、但马牛、飞驒牛什么的都属于黑毛和牛。而脂肪含量适中的褐毛和牛、东北北海道等寒冷地区养殖的短角和牛因为红肉部分更多些,咬起来也就更有嚼劲,高知县的土佐红牛(土佐あかうし)就是褐毛牛、岩手县的岩手短角和牛(いわて短角和牛)则是短角牛。而肉质较为粗糙的无角和牛在喜欢吃软食的日本人中间仅受到热衷健康饮食的一群人所钟爱,产量不高,不到和牛饲养量的百分之一,基本只在山口县的萩市饲养,是山口县阿武郡本土牛种和国际知名牛种安格斯牛的混血。

根据脂肪分布、色泽纹理和松紧程度的不同,很多和牛商家会从高到低将其划分为A5,A4,A3,A2,A1五个等级,不少商家会在选单上写上“A5”来表示自家提供的牛肉是上品。然而“A5”并不能单纯的解释为最高阶和牛,A和5其实代表的是不同的意思。“A”是被称为“歩留等级”的分级标准,共有A/B/C三级,A是最高,C则是最低,意为能从一头牛上面获得多少肉;“5”这样的数字才代表了肉的品质,也就是“肉质等级”,5是最高阶别,这一等级的牛肉从光泽、纹理、口感各方面来讲,都是最好的。

而“5”级里还要再细分12个类别,NO.1和NO.2分别是1等级,3等级包含NO.3、NO.4,4等级包含NO.5到7,5等级则包含了NO.8到12。

作为牛肉界的顶级美食,牛肉料理在日本料理中以多种形态呈现,高阶和牛比较地道的料理方式通常又生牛肉刺身,蘸盐、蘸芥末、蘸生鸡蛋、卷洋葱丝、卷苹果丝等吃法都有。

握寿司

寿喜烧,生田斗真主演的秋季档日剧《俺の话は长い》里就有对这种既登得上大雅之堂、又能融入家庭小餐桌的特色料理做过大篇幅讨论。

铁板烧,长青日剧《DOCTOR-X》里那些医院大佬们密会聚餐的场所,也往往都是高阶和牛铁板烧店:坐在高阶大厦的顶层餐吧,围着昏黄灯光下的铁板料理台,看着装整洁的大厨用刀叉熟练地翻烤并将牛肉切成大小均匀的骰子状,可以说是日本料理中最上等的体验。

歪楼了~我们普通老百姓哪来那么多对牛肉的讲究?去哪儿吃哪儿、吃得开心才是王道。只不过,去日本烧肉店点餐时,面对选单上一堆假名,单是看图片上的肉质纹理和价格,你可能并不太清楚自己点的到底是什么,也不是每家店都和潮汕地区一些店铺一样,会在墙上挂著大大的牛肉分解图表,我自己仅在“土古里”烧肉店有见过。

“南山”包间形式的环境让我们很满意,PAD上点好餐,就可以乖乖等著吃了。烤炉燃起之后,最先端上来的是梅酒。我们三儿分别点了黑糖梅酒、纪州梅酒等几个品种,很棒的是选单上有温热选项,这会让酒劲更足、梅香更醇。梅酒也有加冰块、苏打水之类的喝法,酒精本身会被冲淡、梅子味儿也弱了些,闷热的夏天喝起来才更合适。

紧随其上的自然是牛舌,上等牛舌在盐渍过后,仅需放到擦过油花儿的烤炉上烤一小会就可以吃,原味就很鲜香弹牙,蘸上韩式的烤肉酱反倒有些画蛇添足。

去韩国更多遇到的是蒸鸡蛋羹,蛋花汤这种国内常见的东西第一次在日本吃到,我们也搞不清楚它到底在哪国更家常。蛋汤由新鲜鸡蛋加了芝麻油、芝麻碎和葱花烹出,淡黄色热乎乎的一大碗,在吃腻了食物、酒劲又太足的时候喝一口,倒是挺妙的调剂。海鲜饼的分量特别足,浸润过酱汁的饼外酥里嫩,一口下去虾仁鱿鱼都在嘴巴里蹦跶开来,我们三个可是拼足了劲才给消灭光。

至于牛肉自是不必多加夸奖了,拥有良好基因的新鲜牛肉蘸上恰到好处的酱汁怎么能不好吃?大口米西就对啦。

【DAY 3,御射鹿池 诹访湖】

茅野 ちの Chino
//navi.chinotabi.jp/
御射鹿池 みしゃかいけ Misyakaike
//navi.chinotabi.jp/spot/3076/
诹访 すわ Suwa
//www.suwakanko.jp/

地处日本中部的长野县是我在日本最喜欢的县之一,秋冬季格外迷人。以秋景为例,每年入秋过后,上高地、涸沢、志贺高原、廖科高原、户隐高原、白桦湖、千畳敷、下栗之里、富士见台等地便绚烂了起来,随便一个都能博足热爱自然的人们的眼球。

位于长野中部的茅野市,市区本身并没有什么好玩的,但它地处八ヶ岳西侧的原野,是被群山所包围的诹访盆地一角,作为登往八ヶ岳的大门,拥有车山高原、白桦湖、蓼科高原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茅野的奥蓼科,有一座四季景色各不相同的小池塘,名为“御射鹿池”,最初知道这地方是因为网上一张图,画面上一匹白马正在幽静的池塘边漫步。后来才得知其灵感来源正是御射鹿池,画家东山魁夷因它而产生创作欲望,绘出了《绿响く》这样的画作来。

前后推荐了好几个朋友来此,她们不约而同选择了绿意满满的初夏,和《绿响く》所表现的意境倒是很相像。但根据旅游官网介绍,秋冬季的御射鹿池也是极美的,这次到了松本就决意来看看,毕竟离著也不远。

◆跟随东山魁夷的脚步徐行

前一晚的热梅酒助我们一觉睡到天明。洗漱过后,便利店里买些牛奶、饭团,我们就乘上了前往茅野的JR。虽与松本分别处在长野腰部两侧,电车也没有花费多久就稳稳开到了目的地。

茅野站不大,作为一座不够发达的小城车站,站台里完全看不见人来人往的景象,和同样属于长野的松本、长野、轻井泽站差异很大。去御射鹿池需要再换乘45分钟的“アルピコ交通・奥蓼科渋の汤线”巴士,乘车点就在JR站对面。

大概是去蓼科方向的人多以自驾为主,巴士的班次很少,也没有搭配JR抵达时间来发车。等候巴士的功夫,我们闲得无聊就去一旁类似商场的地方逛一逛,楼里没什么人气,除了餐馆就尽是些卖老年人衣服和土特产的店,忍不住买了两罐盒子比较可爱的果茶,反正双肩包都背出来了,不塞点东西有点对不起它。

去往御射鹿池方向的“奥蓼科-渋の汤线”巴士乘车点位于1号站台,不同月份的执行时间略有不同。每年四月底到十一月初的周末和节假日全部执行,另外七月中旬到十一月上旬每天都执行。
下图示识的就是2019年4月27日到11月4日之间的执行时间:
◆表示仅周末节假日和8月13-16日盂兰盆节期间执行,茅野站出发是9:20,渋の汤站出发是10:30;
●则表示每周末、节日以及7月13到11月4日之间天天执行,茅野站出发分别是10:25和13:45,渋の汤站是11:35和14:55。
大部分日子都是上午下午各一班车,全程需要1小时左右,途经重要站点有绳文考古馆、明治温泉入口等,御射鹿池所在的车站就是“明治温泉入口”站。

2019年11月4日到次年4月24日之间时刻表又有所改变,仅在周末、节日和日本新年期间执行,上午两班车、下午一班车。

关于巴士具体资讯,可关注:
//www.alpico.co.jp/traffic/local/

选择诹访地区之后进入页面,拖动就可以找到相关资讯了

我们过来的时候一号站台上已经等候了很多男中学生,穿着朴素的制服、欢脱地聊著学校里的事儿。听到我们几个外国语音过后似乎又有些害羞,凑成一堆小声讨论著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这男人们八卦起来也是够八卦的。原以为他们和我们坐的是同一班车,没想“诹访东京理科大学线”到站之后,他们就都跳上车了。想来也没错,山野里的风景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必然是早就看腻了的。

“理科大线”离开,站台上又聚集了些提着包或是穿着户外装备去泡温泉、徒步的中老年人,待我们那班车靠站,大家依次取了“整理券”坐好,跟着巴士缓缓出发。

沿途大多是修得不错的盘山路,窗外时而是错落的树林、时而是开阔的田野。司机开得很稳,车厢里暖气也比较足,乘客间只是偶尔小声作著交谈。难得看到路人,偶见两位女士在遛狗,其中一只傻斗牛在玩草,另一枚活泼的小柴正热情地看着车上乘客摇尾巴。一路很少有人上下,就连尖石縄文考古馆那种地方也只是下去了两个人罢了。

原本车厢里温热的空气纵容得我都打起了瞌睡,半迷糊中,车内发出一阵骚动,睁开眼一看:窗外一池塘边挤满了人,御射鹿池到了。车厢里瞬间下得没剩几个人,大家有的朝着温泉旅馆方向走去,有的就和我们一样,直奔池塘边。

这汪海拔1500米的深山名池,最初只是个服务于农业的小池塘,是昭和初期人工建造的,为的是将八ヶ岳冰冷的水晒暖、以来灌溉水稻。时至今日,仍能在附近看到稻田的身影,池塘里的水也依然被附近笹原地区的农户们所利用。

池塘对面的山坡上,植被已呈现红绿相间的模样,直面著碧蓝的天空。山脚下那几株枫树红得格外透彻,绚烂热烈得好像要燃烧起来一般,让人小振奋了一把,这一抹是我心中秋天最极致的颜色无疑了。

因为是重要的农业设施,池塘目前已被围栏围住,摄影爱好者和观光客们只得站在围栏以外欣赏。八ヶ岳上流下的清澈的池水倒映出蓝天白云的明朗,池边分布着落叶松之类的植被由绿渐黄变幻著颜色,靠近水岸一侧的池水便也衬得丰富了起来。随着光线的变化、色彩还会略有不同,拉近镜头上下连线著一看,确实有点画卷里的幽静感,只是仅仅只能特写去看而已,周围开阔的环境和一个个紧挨着的人群会时刻提醒你:这地方只适合存在于摄影师的镜头里,尔等普通凡人单单看个热闹就好。

瞧我这种没有灵魂的摄影渣,努力稳住双手、傻瓜微单与弱智手机并用,也只能拍出这种狗样子而已。

回程时我对朋友讲,御射鹿池难以给我“真是来对了”的惊艳感,相比青池、茑沼、云场池、莫奈之池等池塘实在有些平平无奇,是一个需要特写才能表现美好的池子,隔壁上高地随便一汪池水都会比它大气秀美。或许它的特别除了东山魁夷的广告效应,也在于它变化的色彩,这才引得不少人趋之若鹜:四季更迭,池塘周围春天会是新绿,夏天是深绿,秋天是金黄,冬天则是雪白冰封,故而日本人会讲出“そうしたそれぞれの季节の风景を御射鹿池の水面が静かに映し出し、日々违った颜を见せるのが隠れた魅力と言えます”这样的话来。

池边的人虽然多,倒是都很安静守序,除了热热闹闹的观光摄影大军,也有带着宠物来旅游的,看到有人夸赞自己的孩子都会特别开心地举起来供你拍照,宠物也摆出得意的表情,小机灵鬼自然是懂得自己有多招人喜欢。日本人似乎特别热衷于带着宠物出行,我去哪儿都能遇见,有些牵着抱着、有些干脆推个儿童推车装上一群,猫啊狗啊兔子啊,都有。

以上我对御射鹿池的所有介绍都是我个人的一面之词啦,至于值不值得来还是要看每个人自己的想法,正可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况且倘若时间足够,去廖科高原、白桦湖等地玩的话,顺便来这里看看也不错,出发前可以瞧一眼官网上最近几天的实拍图,心里好有个数~
//navi.chinotabi.jp/nature-news/?c%5B0%5D=348

御射鹿池很小,随便拍拍照十来分钟就够了,我们完全能赶得上最近一班去茅野的车。等巴士的时候,一旁的老大爷想要看看我拍的图。大概是看出我对自己拍的图很不满意,他送了我一张票,对我说票子上画的图就是根据这里创作的。我一看,这不正是东山魁夷的《绿响く》嘛,只不过展馆所在的信浓美术馆位于长野市,离这儿可有段距离啦。

同样要回茅野,大爷一路上就和我攀谈了起来。

你大爷就是你大爷,住在松本的他原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趟御射鹿池,还掏出手机给我看他初夏和盛夏拍到的对比图,这是有多执著?翻看他的图再聊聊天,四十多分钟的巴士时间也就不那么难熬了。

因为要坐同一趟车,从站台候车到坐上JR,大爷又兴奋地向我推荐起中部其它景点来,他最最推荐的就是涸沢、白山和千畳敷,还向我描述自己在涸沢徒步那几天的小故事。好了好了,千畳敷必须GET,至于白山、涸沢暂时就算了,前者不自驾略有不便,后者对有轻微洁癖的我来说还不够格去完成,没有达到愿意在山上小屋住上两晚的境界。矫情的人除了去不了印度尼泊尔,也终究和很多户外活动有着距离呶。

我们的下一站是诹访湖所在的上诹访站,距离茅野仅五六分钟车程,而大爷则直接回松本,根本就没讨教够呢,车子就到站了,只能道声别谢谢这位热情的老爷爷啦。

◆那一口沁人心脾的荞麦香

小Y是《你的名字》忠粉,回去的路上我们顺便就来了趟上诹访。
除了动画片,诹访湖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它的花火大会,只是这会儿并不是大会开始的时节,整个上诹访不同往日那么热闹,车站里行人寥寥无几,显得尤为冷清。

作为日本高阶荞麦面的代表,信州荞麦面极受欢迎,走在长野的大街小道也很容易就能遇见一家不错的荞麦面馆。去诹访湖前打算先填饱肚子,于是我们便沿着车站右边的道路探寻。

出于多年觅食的直觉,路口一家名为“いずみ屋”的小店给我感觉必有惊喜。
店里还未结束中午的营业,我们自然就拉开移门跨了进去。

这家经营著荞麦面、马肉刺身、天妇罗等吃食的小店面积不大,工作日的中午也没几个食客,晚上兼做小酒馆时估计会热闹不少。我们三个找了墙角一张大桌子坐了下来,不约而同的点了同一款热荞麦定食。

作为与日式拉面、乌冬面齐名的日本三大面食之一,荞麦面そばSoba是必须要拥有姓名的。据说日本人早在一万年前的绳文时代就开始种植荞麦,吃荞麦的历史可谓十分悠久,荞麦面之于日本人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每年大嗨日(12月31日的日本除夕)都爱吃上一碗年越しそば,寓意长命百岁,搬家时也会送邻居引っ越しそば,希望大家能互相照应、生活圆满。当然了,也不是每个日本人都会延续这种习俗,就像春节的仪式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越来越淡一样。

日本荞麦面以长野县的信州荞麦面、岛根县的出云荞麦面和岩手县的椀子荞麦面最为有名,三大荞麦面虽原料差不多,却各有讲究、自成一派。

椀子荞麦面重在吃法有趣,俗称“一口面”,通常8到15碗才抵得上普通碗一碗的分量。待碗里面条吃干净后,服务员会一边大声吆喝着一遍把新的面条倒进客人碗里,直到你吃不动为止。日本一些大胃王比赛里就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

出云荞麦面颜色比较深、荞麦的香气也很重,是一种风格略微粗犷的荞麦面。吃法也很特别,是将面条盛在被称为“割子”的小型漆器食盒里,“割子”共有三层,可竖着堆叠起来,每一层面条都是一种味道,吃完一层就换下面一层口味,小有趣味。

三大荞麦面里,最为高阶的当属长野县的信州荞麦面,其中又以富仓地区最甚,当地荞麦面因为加了一种叫作“雄山火口(おやまぼくち)”的东西而更加劲道爽口,有“梦幻荞麦面”的美称。荞麦可以在严苛的环境中生存,长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荞麦的发展,看过雅人叔主演的大河剧《真田丸》,可能就会对其中关于长野荞麦种植的盛况有所印象。位于长野县饭山市的富仓,古属信浓区域,历史上作为“川中岛合战”的主战场,也一直有着“豪雪之地”的盛称,冬季里常常能积起三米多厚的雪来。新增进富仓荞麦面里的“雄山火口”是一种菊科山菜,叶片中的纤维质丰富了荞麦面的劲道口感,只不过这种纤维质提取十分困难,15公斤新鲜叶片里仅能提取400克,揉搓面条的时间亦不能短,只有反复揉搓1小时以上才能保证雄山火口的纤维充分融入面团中,然后再擀成薄到透光的面皮之后方才切成细细的面条。

当然啦,富仓荞麦面虽特别,但长野地区的信州荞麦总体都是荞麦香浓且有着独特嚼劲的,我在当地吃过数家荞麦面馆,无论冷面热面,无一例外都很好吃。

对于荞麦面的极尽夸赞,可能在于日本三大面食里,我仅偏爱荞麦面,评价因此主观了些。
拉面 ラーメン Ra-men
荞麦 そば Soba
乌冬 うどん Udon

日本各地拉面口味于我大多感觉一般,仅仅对九州地区豚骨汤味道的抱有好感,因而就算很多人说豚骨汤面代表之一的“一兰拉面”一点不好吃、我也依然觉得是值得去吃的。而四国那边著名的讃岐乌冬就罢了,我本身不喜欢粗面,香川地区不少城町几乎家家餐馆都贩卖乌冬,被粗面支配的恐惧实在是让我瑟瑟发抖


。8过秋田的稻庭乌冬除外,可能因为它是切得很细的面条吧,汤汁大多也比较鲜美。
——来自矫情吃货的主观叨叨叨

讃岐乌冬↓

稻庭乌冬↓

荞麦面最常见的吃法是将面在开水中煮熟,过凉水后盛进专用的竹盘中,蘸着特制的酱汁吃。这种吃法叫做“盛”,和我们中国的凉面差不多是一个概念,我遇到的多为深褐色咸香口的清凉酱汁搭配,偶尔也有新增了各式食材的浓香蘸汤。

另一种常见吃法叫做“挂”,也就是汤面,我和小Y每次去东京,早餐最爱去的“名代”富士乌冬荞麦面馆推出的就是“挂”。

不同于“盛”对于面条劲道的注重,“挂”更在于汤底的风味,并且会根据地域与时节,加入天妇罗、鸡鸭肉、山药泥、秋葵、豆腐、鸡蛋之类的浇头,塑造多样化的吃法。相比“盛”,“挂”面吃起来更快、口味也更丰富,因而在“立食荞麦面”大行其道的日本,店内提供的通常都是荞麦汤面。

可能是入秋微凉的缘故,中午我们三个不约而同选择了“挂”式荞麦定食,包含了一碗菌菇山菜汤面、一碗山药泥鸡蛋汤面,还有一小份鲜虾蔬菜天妇罗和提味的酱菜。

不知道是不是太饿了,这两碗荞麦面算得上是我在长野吃过的汤面里最最好吃的了,根本顾不上去感受天妇罗好不好。即使被热汤浸泡,面条也不失它固有的嚼劲,荞香满溢。无论是山菜菌菇的朴素搭配,还是鸡蛋山药泥的润滑口感,都恰到好处。山菜菌菇满含大自然的质朴,山药黏密的质地也让步入“中年养生妇女”行列的我们满心慰藉。酱油鸡汤做成的汤底既不抢面和配菜的地位,又起到了极好的辅助作用,吃完了面,是要忍不住将热汤都喝得干干净净的。

吃饱回到车站,好几辆计程车正候在那里迎着生意。坐上领头的一辆,告诉司机去“立石公园”,早已熟知各路游客心思的司机大叔点点头,一脚油门过后便载着我们直奔公园展望台。

◆清风拨动下的蔚蓝湖泊

普通工作日的中午,小城是不存在什么堵车的,更何况这一路都是盘山路。

立石公园位于高处,从车站出发乘坐计程车会比较轻松。车费也不贵,仅仅一千三百多日元,八九分钟的光景就到了。下山不好叫车,可以抄小路步行,路上尽是花草与民居,晴朗天气里算是个惬意的选择。

日本的公园很多,哪怕居民区附近一小块沙地也可以被称作“公园”。相比之下,立石公园的规模要大上不少,附近有些民居以及一些游乐设施,最显眼的位置还是个类似于下沉式广场的地方,大家可以坐在兼有阶梯功能的长椅上欣赏诹访湖的美景。八月中上旬诹访湖花火大会的时候,如若没有买到湖边的入场券或是住进可看到湖景的酒店,也有一些人会选择开车来这里欣赏花火。

诹访湖の花火:
//suwako-hanabi.com/

立石公园是欣赏诹访湖的最佳位置之一,不少人说《你的名字》里出现的糸守湖就是在这个角度取景的,但也有一说取景地其实是长野县小海町的松原湖以及岐阜县飞驒市的池ヶ原溼原。像我这种在影院中呼噜声飞起+被看得热血沸腾的猪萌萌同学极尽鄙视的人类自然是没有兴趣好好探究了,况且我本身也不是个“圣地巡礼”的爱好者。

看过松本清张《波之塔》的朋友对于文中发生在诹访湖边的重要情节应该不会陌生,轮香子在一个人来到上诹访的时候,住的就是位于湖边的旅馆:

抵达上诹访以后也不例外,照样有嘴角挂著安详笑容的人前来迎接。尽管还是红日当空,轮香子却被立即带到了诹访湖边的旅馆。这是一座西方格调的旅馆,四周是整洁的草坪,草坪上长著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杉。除去略显陈旧之外,确是高雅的建筑式样。

而文中对于诹访湖也有这样的描述:

湖水碧波粼粼,湖心光影闪闪,湖面上游动着黑色的叶叶扁舟。湖对岸,房屋的尖顶疏落有致,依稀可辨;背景处山势缓慢,向两侧绵延伸展开去。

轮香子穿过田间小路走到跟前,这才发觉,展现在面前的诹访湖竟低得出人意料。上诹访镇、下诹访镇和冈谷镇尽收眼底,一览无遗。太阳已经开始西斜,湖面波光闪闪,刺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白色的游览船在湖中荡漾,导游广播和音乐声随风飘来。

这一形容对于眼前所见,是再恰当不过的了。顺便一提,上午去的茅野市在书中小野木对轮香子的描述中也有出现:“由这里稍向南,有个叫茅野町的镇子,那儿有一处尖石遗蹟的竖穴,是个很有名的地方”。只不过小野木提到的竖穴原型来自于“殿村遗迹”,并不在茅野而是位于グレイスフル诹访附近,上诹访站走过去得四五十分钟,落在旧甲州街道上。

公园虽说离车站有点距离,可还是有好几队自驾过来的日本人,于是便有了“你站在台子上拍风景,拍风景的人站在更高的台子上拍你”:

公园里也能遇到踏秋的宠物,是我最喜欢的汪星人之小柴。前一秒还因为不能到处飞奔而一脸严肃,后一秒看到有人拍照就展露出了招牌表情,笑脸相迎的小模样简直可爱到犯规。

阳光下晒够了太阳、撸够了狗,小Y小高两新海诚迷也拍够了照片,正要下山时,Y同学一定要拉着我陪她还原一下场景。
面对这么矫情的要求我能怎么样呢?
自然是乖乖配合了

看起来是不是很温馨?
但素


下山时太阳已有了西沉的迹象。
一路弯弯绕绕,小径两侧错落的尽是些拾掇整齐的山里院落和肆意生长的各科植被。甩动着捡到的芦苇,聊著无关紧要的天,三十多分钟的下山路就在不经意间走完了。

回到上诹访站,距离下一班返回松本的JR已没有多少时间。然而日本各地总有那么几个机场、车站,别出心裁地设立个免费手汤足汤的供往来的行人享用,于是。。。

JR一直会有的,错过了足汤可不行。大家忙不迭脱掉鞋袜,将胖脚丫子伸进温暖柔和的足浴池里,拉拉筋骨,享受短途过后的放松与舒展。

而当准备回松本时,站台所向的天空就仅剩最后一抹残阳了。

◆青蛙与祈愿神社

仅是半小时的车程,就让我们见识了天空从蕴蓝到漆黑的转变。
霓虹灯亮,松本站开始了与早高峰完全不一样的热闹场面。嗜酒的社畜们,哪怕周一的晚上也不忘去居酒屋里觥筹交错。

晚餐放弃了车站附近的餐厅,一路瞎溜达,打算寻个眼缘。

从松本出发,周边可以玩的景点不少,如奈良井宿、千畳敷、白马、上高地等,但市区旅游资源并不突出,除了国宝5城之一的松本城,就只有钟表博物馆、美术馆、旧开智学校、旧松本高中、一些不出名的寺庙神社以及绳手通商店街之类的地方了。

松本称得上“水之都”,城内随处可见饮水设施,且除了护城河还有女鸟羽川穿城而过。走过几条安静街道,不知不觉就溜达到了护城河与女鸟羽川之间夹着的绳手通,门口三位叠叠乐的蛤蟆精大人正耀武扬威审视著三只肚子咕咕叫的人类到来。

这条以贩卖土特产、工艺品和各种青蛙制品的小小商店街白天里就谈不上热闹,晚上更是一种别样的萧条气息,才六七点钟就有好几家店铺准备打烊了,偶见的几家居酒屋和酒吧的生意看起来也不太好。

绳手通也被叫作青蛙街,得名于女鸟羽川上一种叫声很好听的河鹿蛙。小小商店街里亦落着一座小小的青蛙神社カエル大明神。日语里,青蛙的发音为“かえる(カエル)”,与“帰る”的发音相同,之前小火一阵子的旅行青蛙“旅かえる”就也有旅行归来的意思。

没仔细去看这座青蛙神社是保佑什么的,但日本常常可见“幸福がかえる、若がえる、厄をかえる、お金がかえる、人をむかえる、またかえる”之类的字样,更有“蛙守 かえる の御神を お守りと、 无事かえる”这类俗语,小小一座路边神社,应该也是为了保佑大家一切都能平安无事的吧。

要说这一片最为著名的神社,可能就是商店街旁边这座四柱神社。也正是1879年建造的这座神社,带动了参拜期间的绳手通得以有了人气。

晚上来神社里祈福的游客不多,身着白衣红裙的巫女匆匆走过,留下模糊的身影。
大殿里的人气旺一些,远远望去黑幕中就这一处闪著亮光,身穿正装的几名中年男子正跟着神职人员做着法事。

据说四柱神社是当地有名的祈愿神社,供奉的是天之御中主神(アメノミナカヌシノカミ)、高皇产灵神(タカミムスビ)、神皇产灵神(カミムスビ)三位造化之神以及天照大神,过来参拜的人多为期望拥有美好姻缘、破镜重圆和事业有成的,本想也来拜一拜,但是一考虑万一真的成功了还要一年内来还愿就萎了,谁知道自己这一年要蹦跶去日本哪里、会不会来松本啊?罢了罢了还不如回去好好工作拍老板马屁奏效。

绳手通一侧的小巷里也落着几家餐馆,但依旧冷冷清清。随便推开一扇门往里面瞧了瞧,一股寒气袭来,不仅一个食客都没有,就连个打招呼的人都见不著,看起来像是根本没打算要开门做生意。此刻即使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兴趣不大的我们也还是倔强地走了。

◆松本的夜晚,属于路边的小酒馆

绳手通距离松本城公园很近。松本城下町错落着好几条古朴安逸的街道,街上的建筑也和松本城城堡一样以黑色系为主,民居与商铺错落,零零散散能遇到一些酒铺和居酒屋。

虽说走在路上是感觉不到什么人气的,但偶尔经过的食屋里还是能隐隐约约听到谈笑声,想必这一块的小食堂更受当地人的欢迎。

“味自慢”的招牌常出现在自营小餐馆的门口,表达的是店主对自家料理的极大自信。晚上特别想喝点酒、吃点鱼鲜之类的食物,一路寻下来,便进了“庄助”。这家路边的小居酒屋居然也有自己的网站,推门迎面就能看到长长的料理台,食客们三三两两坐在围着料理台的位置上酌著小酒,偶尔和老板谈笑几句,看得出都是熟客。料理台对面是几张散桌,墙上贴了店主一家的生活点滴以及受到的嘉奖,另一侧则是榻榻米区,适合多人聚餐。

店主直接招呼我们几个坐到了榻榻米上,抬头一看:哟,扎着小辫子的店主将自己的宣传画直接贴在了我叔的广告图旁边呐?难免对这顿晚饭更期待了。

除了选单上的菜,一旁的小黑板上也有当日推荐,以各种刺身和烤物为主。独自经营的店主大叔稍稍做了介绍,留下纸笔就回料理台忙碌去了,让我们将选好的餐点写在纸上,他过一会儿再来拿。

胡乱选了些食物过后,先拿起筷子尝尝眼前的日式煮菜。
简简单单的炖菜里大概是加了味淋和砂糖的缘故,吃起来香甜香甜。鱼肉瘦而不柴、萝卜软而不烂,可口且毫无腥气。虽是免费赠送的,却足以称得上是小饭桌上不败的下酒小菜。

三人分别点了苹果、桃子、黑醋栗味道的苏打酒。

“桃子”被店主按照英语发音直接写作了ピーチ,是小Y最喜欢的水果,就连她自己的猫都给取名为もも(桃子),可见爱之深,而我的三只猫分别叫猪饭、阿布和Maru(日语的“丸”),我又是要表达怎样的中心思想?小高儿在开始减肥之后莫名其妙喜欢上了苹果,认为是既扛饿又健康的水果,被她这么一解释,我差点以为苹果苏打酒都能瘦身了呢。。。而作为一枚葡萄狂热分子,我在选单上找不到葡萄苏打,就只能拿同为浆果的黑醋栗代替了,酸酸甜甜的滋味配合酒精的刺激感一起萦绕舌尖,果香四溢也不辣喉,一大口冰酒下去真是畅快极了。

大概是为了突出不远千里运过来的牛肉的珍贵?地处信州境内的小酒馆里端上桌的可乐饼用得不是信州牛或是隔壁飞騨牛,而是远在冲绳的石垣牛。原以为一份就是一个的,结果店主告诉我们一份有两个,于是果断将写好的选单上的“3”改成了“2”。

可乐饼还未上桌就已经从油锅里传出了香味儿。在这种日本常见的便民小吃金黄酥脆的外壳之内,土豆和牛肉也一点不含糊,“喀嚓”一口咬下去,土豆泥绵滑质地烘托著上好牛肉满满的肉汁溢位,此时,除了说句“真特么好吃”还能说什么呢?

カニ玉拆开来看就是螃蟹+蛋。尽管菌菇很滑、鸡蛋很嫩、藏在里面大块大块的螃蟹肉也很新鲜弹牙,但大概是米酒用得太多的缘故,一大口吃下去,酒味儿显得过于突出,反而掩盖了食材本身的光芒。

剖开的烤鱼足足有两三个巴掌大小。自从吃过热海那家围炉茶屋的烤金目鲷之后,我去哪儿看到类似的烤鱼就都要点一条,然而不巧的是,除了铫子的鲷鱼味道还过得去,其它地方都差了点火候,不是有点腥就是不入味,或者就是太咸了。“庄助”用的是特大多线鱼(ホッケ),热火炙烤过后,鱼肉的腥气就全都去掉了,肉厚但不柴,油脂被很好的保留在每一丝纤维中,咸淡也把控得很好,不加柠檬汁等任何作料,直接去吃就很美味。
日本吃过的最好吃的烤鱼第二名Get:庄助的烤多线鱼~

刺身无需夸奖,只要是新鲜度足够、切片厚度适中,是怎么吃都会很好吃的。原本想再要份信州特色马肉刺身,但小Y提醒我在同为马肉刺身盛行的熊本吃过的那些马肉也并没有多好吃,于是也就作罢了,还是鱼鲜更对我们的胃口。至于特色选单里的鲸鱼肉嘛,皱眉皱眉,实在是不需要去尝试这种蛋白质。

信州军鶏炙り焼是小黑板上的特色菜,刚端上来时感觉有点像香川地区的骨付鸡,吃下去却很不一样,没有骨付鸡那么咸,也没有那么油,相比骨付鸡油花儿满溢焦香扑鼻的滋味,这军鶏炙り焼汁水更足也更弹牙,是完全不一样的鸡料理。

即使是加了冰块的果酒,喝多了出门吹吹冷风也是有点上头的。三个人趁著酒兴决定去松本城公园散个步消食。

日本这国家,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对比很明显,此时东京大阪福冈札幌名古屋等地的街头正是热闹的时候,松本城下却已安静得几乎看不见一个人影了,偶尔才有一辆车驶过,或是一位遛狗的大妈快速消失在干道旁的小巷里。路灯也很微弱,烘托得公园里的松本城格外明亮起来。

松本城日语读作まつもとじょうMatsumotojyo,是日本五大国宝城之一,另外四个分别是彦根城、犬山城、松江城和姬路城,也有一种说法没有将松江城算在五宝之内,但另外四座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除却历史因素,个人觉得松本城的天守最好看,姬路城其次,彦根城和犬山好看得是周围景观,天守阁实在平平无奇。至于四座天守阁里面嘛,如果不仔细研究历史和建筑构造,你会发现完全没意思,其间的展品甚至还不如区区一座岛原城。

姬路城↓

彦根城↓

犬山城↓

松本城↓

松本城的前身为1504年信浓地区守护小笠原的岛立贞永所建的深志城。
1550年武田信玄攻入中信浓,小笠原家主小笠原长时与信浓豪族村上义清联手抵抗但最终落败,不得不投奔越后之龙上杉谦信,深志城自此被武田家占领。1582年,武田家又被枭雄织田信长所灭,借此夺取了信浓,但不久信长因为本能寺之变而没了音讯(更多的说法是他自尽了),信浓国陷入混乱被德川家康趁机所夺,小笠原当时的家主顺势投入德川家的门下,重新占领深志城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兴建了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等城郭,并改名为松本城。之后的松本城几经人手,直到明治维新废藩置县过后,最终回归国有。

松本城本身以黑白两色为主,又名“乌鸦之城”,是我最喜欢的酷酷的城堡配色。日光下通往城堡的那座红桥会格外鲜艳,晴天里蓝白红黑的搭配是极漂亮的。

作为典型的平城式,松本城是以大天守为中心,干小天守、辰巳副橹、月见橹、渡橹连线成的日本唯一的复合连线式天守建筑群。大天守外观五层,内部六阶,近40米高,木质结构。一般4层以下多为军事作战防守区域,而五六层则为城主和将领们开会、瞭望军情的楼层,整体规模都比彦根、犬山、姬路的天守阁显得壮观。

若是放在白天,来松本城参观的各国游客还是比较多的,而天黑之后,大概是进不了天守里面的缘故,也就看不到什么人了,只有城堡前游过的白天鹅以及水里的锦鲤和我们打着照面。此时架在护城河上的红桥也黯然失了色彩,整座城堡都显得静幽幽的,透著无限的威严。

过一会儿陆陆续续又来了些外国和台湾游客,闪光灯不断,原本幽静的护城河边又嘈杂了起来。再看一眼入夜过后的松本城,就去便利店里买点零食回酒店歇息去罢。

【DAY 4,上高地 平汤温泉】

上高地 かみこうち Kamikochi
//www.kamikochi.or.jp/

平汤温泉 ひらゆ-おんせん Hirayu-Onsen
//hirayuonsen.or.jp/
周边观光–//hirayuonsen.or.jp/sightseeing.php
宿泊设施–//hirayuonsen.or.jp/stay.php

最近几年秋天一直想去上高地看看。氮素,偏偏总在十月中下旬的时候加班加到天昏地暗。今年不想错过最佳时节,终于勇敢而果断地提前告备好一周年假,雄赳赳气昂昂奔赴梦想之地~

出发前我说:这几天哪天下雨都成,上高地那天别下就行。
偏偏现实是每一天的天气都温柔明媚如新垣结衣,独独上高地这天阴雨绵绵。更更悲哀的是当晚本来订的是位于上高地河童桥附近的温泉旅馆,但是临出发,我脑子抽筋改成了更方便次日去新穗高的平汤温泉乡,明明第二天雨过天晴,可以一早欣赏河童桥附近晴朗美景的。。。

罢了罢了,多想无益
初夏新绿的时候再去吧,总有一次会遇见蓝天白云~

◆在醉美的季节去往氤氲的仙境

一早离开松本时天空就颇为阴沉,气温也低了不少,空中飘着夹带了些小雨的风,穿着短裙通勤的上班族和中学生纷纷抱紧外套、埋头前行。
看了看天气预报,雅虎日本和tenki.jp均显示上高地上午八九点开始就要下雨。只不过,头一次期待日本的天气预报不要太准的我并没有得愿,它还是特别给力地准确无误了。

随便选了点早餐,在松本站的自助贩卖机上买好前往上高地的“松本电鉄+巴士”套票,我们便跳上了最近一班发往中转站新岛々的电车。

车厢里游客与本地通勤的人一半一半,半小时的车程中,窗外闪过的尽是农田民舍之类的景象。到了临近新岛々的时候就只剩换乘去上高地、白骨温泉、乘鞍高原等地的游客了。下车后,大家根据车站地面上的指示,依次前往自己要乘坐的巴士停靠点,尤以赶在十一月中旬封山前去上高地一探美景的各国游客最多。

这个季节,松本电鉄抵达新岛々的时间和新岛々去上高地的巴士出发时间衔接得是很紧凑的,不过10分钟间隙,出发上高地的巴士就缓缓启动了。满载各国游客的车子盘旋在水库溪谷与隧道景象不停切换的山路上,车厢里有点热也有点嘈杂,半梦半醒中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这么过去了。

新岛々直达上高地的巴士会先经过“大正池”站,然后才到河童桥附近的上高地巴士总站,彼此间7分钟车程。从大正池出发去平汤温泉更近,专营的线路计程车价格也差了不少,仅需3500日元 ,而巴士总站开出则要4500日元。

大正池计程车↓

上高地巴士总站计程车↓

若不是需要去上高地巴士中心那边的行李寄存处,我们必然是在大正池站就跳下车的,一路经田代池到河童桥再去明神池,上高地的精华路线就在这一段。但大家一人一只行李箱,情况不允许我们这么走,只能先去寄存。

关于上高地的徒步线路可以看看这张图,非常清晰明了:

上高地四月中旬开山,四月末盛大开放,十一月中旬封山。
5~6月的春芽季、7~8月的夏花季以及10月的秋叶季是最佳观赏时节。
通往上高地的山门会在每天晚上封闭。春秋季为晚上7点,夏季则为晚上8点。冬季封山期间,所有商店、酒店以及其它设施都会关闭。出发前切记看一下官闸道器于封山的通知,景区官网做得是相当好的,有中英日韩文四种文字:
//www.kamikochi.org/cn

当地非常注重环保,除非入住酒店,否则垃圾都是要自己带走,包含女生的生理用品。去那边不能带宠物,厕所也很少,我只在巴士中心、明神池、大正池看到过。巴士中心的厕所需要付费,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日本上付费厕所。
其它各种相关问题可以看下面:
//www.kamikochi.org/cn/basicinfo/faq

自驾的游客是不可以将车子停在上高地的,只能停在附近的沢渡停车场(松本方向)或是平汤停车场(高山方向),然后换乘巴士或者路线计程车过来。

到达巴士总站的时候,雨水已经有点欢脱的趋势。寄存好行李,先去商店里买点饮用水和零食,以及不得不准备的雨伞。商店也出售雨衣,印了上高地图样的雨衣不仅有特色、质量还特别的好,只不过穿雨衣拍照实在不方便,一早在镜子前辛苦画好的皮也会被雨水弄花,还是雨伞更为实际。顺便入了几个当地生活的禽鸟徽章,即便不是个徽章控,看到这些东西也是很难把控。

一条铺满黄叶的林荫道连线著巴士总站与河童桥。

河童元素在日本很常见,别看大多一副Q萌的模样,它们的原型其实是比较恐怖的。

河童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头上顶个碟子,要想保持自己的力量与精力,就必须保证头顶的碟子里随时都装满了水。这种神话中的妖怪最早出现在日本民间传说中,是一种水鬼,经常吓跑河里的小孩,让他们远离水中潜在的危险。他们一般被认为是个喜欢恶作剧的妖怪,恶作剧五花八门,从放个响屁、偷窥女性和服内部等相对无害的恶作剧,到偷庄稼、绑架小孩等比较恶劣的坏事,都干得出来。而贪吃的河童最爱的美餐之一就是小孩,当然也吃成年人,唯一胜过小孩的食物就是黄瓜了。

眼前这座横跨梓川长36.6米的木制吊桥就因河童喜水、此地又一直流传着河童出没的传说而得名。此时桥上已站了不少人,陆陆续续也有各国的观光客赶到,吊桥一侧的商店里包子馒头正热乎著,不少人就此喝杯咖啡、吃个牛肉包子,开始接下来的徒步之旅。

松本站前有座“播隆上人”的雕像,每晚回酒店都有经过,据说这位来自富山地区的佛教高僧就是第一位登上上高地的人。从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的诸多文献中,详细记载了各种出于精神追求而进行的登山远足活动,也印证了当时的登山活动主要是出于精神方面的追求。而数百年后的1828年,播隆上人成功登上枪岳,并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寺庙,自此声名远扬。

古代的日本,登山是一种向大自然表达崇敬之意的修行活动,直到进入明治时期,在一些西方人士的推崇下,登山才在日本人中间普及。1878年,受雇于明治政府的英国勘测员威廉・高兰成为第一位登顶枪岳的外国人。高兰登山的主要动机是出于冒险与探索,而不是某种宗教开悟活动,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他开启并引领了休闲娱乐型登山活动的浪潮。追随高兰的脚步,以阿尔卑斯文化而闻名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优雅绅士沃尔特・韦斯顿也于1891年成功登上枪岳,他在《日本阿尔卑斯的登山与探索》一书中描述登山经历时,也选用了新奇的名字“阿尔卑斯”。这本书作为一部经典旅行著作,极大地推动了当时尚处于襁褓阶段的日本高山文化传播到其他国家。由于他的功绩以及他在此领域达成的其他成就,沃尔特・韦斯顿被尊为“日本登山之父”。

时至今日,在每年举办的韦斯顿祭上,人们都会在河童桥附近的韦斯顿纪念碑处献花圈并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向这位给大家留下宝贵遗产的绅士表示敬意。

上高地曾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就被提名为日本八景中的“最美山谷”,并同时被指定为天然纪念物与名胜。流传日本的神道教相信,神明存在于大自然的任何一个角落,“山”在通神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它距离上天更近。从日语发音来看,Kamikochi有着“神降之地”的寓意,尤可见上高地在日本人的心里是怎样一种神圣的存在。

站在河童桥上眺望,深秋蕴寒的溼气游走在金黄色的白桦林与落叶松之间,梓川的水呈现出宝石般的色彩,远处的穗高连峰在云雾缥缈中若隐若现,恰有几分张九龄笔下“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的意味。原本遗憾天气不利的我们反倒有点庆幸起来了。

十点过后,聚集在桥上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一队泰国旅行团以及一队台湾旅行团正浩浩荡荡走过来,亢奋地叫嚷着、拍著照,引来侧目。为了避开人流,我们加紧了步伐。

上高地以河童桥为中心,一边去往田代池、大正池方向,一边则去往明神池方向。到大正池和到明神池的时间差不了太多,走走拍拍,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走完单程,加上大正池、田代池那边还有多趟返回巴士总站的车,花上一天欣赏精华路线完全没问题。明神池继续向前是德沢、横尾、涸沢,要是登山就得预备好几天的时间。

对比了一下两个方向的人流,我们决定先去人比较少的明神池,而这一线的道路也要更泥泞些。

一路能遇见各种妖娆造型的树木。在这片海拔1500米的盆地峡谷之中,孕育了各种稀有的动植物,即使天上飘着雨、气温也有些低,徒步者的脸上也依然藏不住欣喜的表情。

途经一座被白桦落叶松与各种灌木包围的小池塘。雨滴溅出朵朵水花,浮出水面的枯木与一旁白桦树光秃秃的枝丫辉映,预示著山里沧寂冬季的到来。远山间的云雾飘过,即使没有阳光的加持,池水也依然显露出黄绿相间的色彩,让我不由想起在古巴遇到的那位来自千叶县的大学毕业生,交谈中他说自己最想去的中国景点就是“九条龙”,后来经过描述才猜到他指的是“九寨沟”,不知道那小伙儿有没有来过被称作“日本的小九寨”的上高地,同他口中的“九条龙”也是有几分相像的。

路上不时经过的指示牌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哪怕手机在山林里完全没了讯号也不必担心迷路。梓川两岸多为金黄色的落叶松与白桦树,而前往明神池的徒步道上则多了各种绿植,偶尔也能遇见火红的枫叶,在山里寒冷空气的催促下,早早地离开枝丫,与泥土融为了一体。

因为步调的不统一,埋头苦走得小高、一路拍景拍自己不停歇的小Y和偶尔哆嗦著将手伸进口袋里、掏出手机喀嚓一张的我最终在路上走散了。手机讯号时断时续,终于在大家都能看到讯息的时候约好,待会儿明神池集合。

当我赶到明神池的时候,小高已经等候在了御手洗一旁的休息处里。雨水顺着屋簷向下滴,半敞开的休息所虽不至于风吹雨淋但也冷得够呛。

附近只有一家小饭店,为了避免错过沟通不上的小Y,我努力克制自己没有立马钻进餐厅里吃顿热乎的,在小高儿旁边找了个位置坐下。一边眼巴巴地瞟著周围那些自带便当的大爷大妈畅快地喝着热茶啤酒、吃着山芋鸡块煮菜之类的美食,一边哆哆嗦嗦朝着小Y走过来的方向张望。

◆嘉门次小屋の暖心おでん

千呼万唤始出来,我们这位完全控制不住自己摄影洪荒之力的Y同学终于到了。又冷又饿的我们忙不迭钻进一旁那家“嘉门次小屋”,在门口的自助贩卖机里选了些食物,坐到里间的餐桌前摩拳擦掌地盼起来。而不少老外,居然端著食物直接坐到了外面雨棚下的座位上喝着冰啤酒嗦面条。。。。吃牛肉长大的人类就是抗冻!

之前河童桥上讲到沃尔特・韦斯顿的时候提到了上条嘉门次。从小就在上高地做猎人的嘉门次据说臂力极强,捕获羚羊、熊之类的猎物无数。多年的捕猎经验让他对上高地到立山黑部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到了明治时期,外国工程师和教士们开始进入日本的山中,品质优良的上条嘉门次因为宽泛的山野知识和登山技术而作为导游活跃其中,成了韦斯顿的带山人,并被后人称作“日本近代登山之父”。眼前这座小屋的雏形就是他在32岁时修建的,为的是供来往明神池附近的人歇息。

历经四代,如今经营这里的是上条嘉门次的曾孙,四代目上条辉夫的妻子上条久枝。小屋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官网可以预约。餐厅里贩卖各种荞麦面、米饭套餐和关东煮,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围炉烤制的盐烤岩鱼,既然这么有名,必然是要尝尝。

小高和小Y对荞麦面比我更执著,继续点了面条+岩鱼,想吃米饭的我则要了份盐烤岩鱼套餐,搭配的鱼都是一样的做法,现烤起来耗时有点久,等了好一会才上桌。

在日本吃到的鱼里,更多为海鱼,淡水鱼相对没有那么多见。原本以为生活在四面围海的岛国人喜欢吃海鱼是自古就有的事,但其实一直到镰仓时代为止,日本人都是把河鱼当作比海鱼更高阶的食材的,例如吉田兼好的《徒然草》里就有关于鲤鱼羹的叙述,把鲤鱼当作了相当优良的食材来看待。

我本身其实弄不太清楚“岩鱼”到底是鱼的名字还是生活的区域,按照推测,应该是指在清澈的溪流中捕捞的小鱼吧。这种鱼我常在山里遇见,做法也基本都是盐烤,例如去甲府升仙峡的时候,就在一家设在悬崖溪谷边的名叫“金溪馆”的餐厅里吃到了,餐厅正对着溪谷,可以看到瀑布和下面的溪流。当然一些新年庙会之类的活动上也是能见着盐烤鱼的身影的。有些用的是普通烤架,有些则是简易围炉,都不像日本寒冷地带的乡里山间那样有“仪式感”。

该如何评价盐烤岩鱼呢?
非常喜欢吃鱼虾的我在尝过之后并不觉得特别惊艳。鱼皮因为在炭烤的过程中加了很多粗盐,又干又咸是难以下嘴的,只能剥开皮吃里面的鱼肉。粗盐的咸味经过热力作用微微渗入到了鱼肉中,让河鲜味为主的鱼肉略微带了点咸,整体仍感觉滋味不够。烤鱼外面看起来干,里面倒是十分溼润,鱼皮很好的锁住了鱼肉的汁水,口感上算得上赢得一局吧,但还是败在了鱼刺和寡淡上,若是室内温度能再高些,我可能更能用心品尝这份乡土料理的滋味。

关东煮倒是让我惊艳,刚端上桌我就抱起来喝了一大口汤汁,好让冻得不行的身体暖和起来。

关东煮日语写作おでん Oden,和拉面一样,是平民百姓的便餐,不少日剧和电影中也会频频出现关东煮的画面。它最大的特色便是“出汁”,不放任何酱油等调料,仅由昆布、鲣鱼以及食材本身的味道便能慢调出美味的高汤。如今日本料理中的汤汁类料理多为鲣鱼乾和昆布的组合,谷氨酸和肌苷酸的结合产生了滋味上的相乘效果,演绎出了绝妙的日本之味,既不抢主角的风头又锦上添了花,反观国内便利店里那些加过太多调料的所谓关东煮,倒是失了食材的本味了。关东煮大军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萝卜、魔芋和豆腐制品,尤以汤叶(豆腐皮)最甚,无论怎么吃都是好吃的,若是想吃重口一点的时候就加些黄芥辣,日料中的平衡感自此便在舌尖展开。

◆展开一幅平安画卷

明神池位于穂髙神社的奥宫之中,需要购买门票才能进去。
门票很便宜只要300日元,售票处就在入口,紧挨着一座迷你神社,兼带卖些御守之类的物件。奥宫里有“明神一之池”和“明神二之池”两处池子,彼此挨得很近,只是匆匆看一眼,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出来。据说散步道那边还有三之池,我倒是没有瞧见,来这儿满眼都是仙气满满的风景,根本顾不得一个个去定位到底都是哪里,一个字“美”就对了。

这里位于梓川古老的河道低地,是由明神岳涌出的泉水形成的。流水源源不断,使得寒冷的冬季池水也不会完全冻结,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容易产生霭雾,透明感溢位的水面映照出四周围的景象,幽静便在眼前扩充套件了开来。

一之池旁边有一条伸向水中央的木栈道,一旁停靠着两艘红船。
每年10月8日,穂髙神社奥宫的“明神池お船祭り”会在这里举行,两艘船作为祭典中行使神事的“御船”而被使用。镇守在明神池畔的穂髙神社奥宫的祭神是穂高见命(ほたかみのみこと),作为北阿尔卑斯山脉的总镇守、海陆交通的守护神、结缘之神而被人所敬畏,因而自古以来这里便是祭祀神灵最适合的神圣场所。每年的お船祭り,在神官祝词、巫女舞蹈过后,身穿平安装束的神官和巫女们会乘着船游览明神池。优雅的乐曲之下,被落叶松包围的明神池与远山辉映,上高地的秋天就像一幅平安时代的画卷,自此展了开来。

被落叶松所包围的高耸著的山峰是明神岳的南峰,山体因游离的暮霭而变得模糊不清。绿藻、山石错落的二之池相比一之池的清幽要更显活泼,视野也更为空旷,和梓川附近蓝黄相间的景象更是差异不少。
上高地的风景,果然是怎么都看不腻的。

离开明神池,雨水似乎有要停下来的意思。然而山里的天气最难琢磨,谁知道待会儿会不会继续淅淅沥沥?
小Y依然沉迷于拍照,步子移动得很慢。冻得连傻瓜相机都塞了起来、全程只是偶尔掏出手机喀嚓两下的我在明神桥这边稍作停留过后,决定紧跟“浦东竞走王”小高儿女士的步伐,快速返回河童桥。

果不其然,路过一处浅滩附近,雨水又哗啦啦地下了下来,赶紧撑起雨伞加紧步伐。

回到河童桥,天空依然发著时晴时雨的脾气。我和小高眼瞅著距离行李寄存处关门还有段时间,想要直奔大正池。可是始终联络不上小Y,怕她找我们着急,于是就在河童桥上等啊等、等啊等,等到这位自拍狂魔赶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去大正池了,最多走到田代池便得折返。

通往大正池的散步道相比去明神池的那一条要开阔很多,与梓川的距离也更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沿着河岸漫步。川流依旧蓝得醉人,两岸的白桦树与落叶松夹在缥缈的穗高连峰与宝石般的河床之间尽情释放秋的魅力。这样的景色,哪怕让我坐这儿看一整天,也是不会腻的。

我一毫无艺术细胞的人类尚且于此,热爱艺术的人们怕是更难不被此折服。西洋画家安井曾太就曾长期居住在上高地,多次描绘了霞沢岳、烧岳等上高地风景。师从安井曾太郎的加藤水城受到师傅的影响,也继续绘著上高地群山的美景,以“上高地画家”的美称而深受人们喜爱。此外还有很多文人墨客都以上高地为题材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对于这些艺术家来说,上高地绝对算得上是唤起感性的场所嘛~

穗高桥、田代桥位于大正池与河童桥的中间,站在桥上放眼霞沢岳与六百山,再静静聆听脚下梓川水的流动,小高儿居然忍不住说出了“清源流入心底,内心已被洗涤”这种矫情话来,拥有诗人灵魂的“心灵旅者”真是让我等抠脚大汉有些措手不及。

相比河童桥和明神池的清幽,田代溼原与田代池的色彩就显得格外浓烈了。前者若以莫奈的画来比喻,后者就要用梵高的图来作形容。

这里是被称作“隠された穏やかな池と溼原”的一片境地。从河童桥沿着梓川下游漫步,穿过一片密林就来到了这里。走出密林的片刻,视野也就忽然开阔了起来。

“八右卫门沢”等地的泥沙阻止了高山水流的大量涌入,使得田代池仅仅形成眼前这般的浅池。池塘里错落着几座岛屿模样的泥草地,好像水田地带一般平静。据说再过些日子来这里,晚秋的雾冰也是超级推荐的光景。

听说沃尔特・韦斯顿在离开上高地时,最后驻足的一处就是田代池。他在自己的著作中也留下了这样的话:
清晨,水流清澈,我们无精打采地穿过梓川谷,穿过没有人烟的田代池。沼泽如镜子般的表面静静映照着穗高连峰灰色的崖壁和闪烁著的雪光。。。

很多人都说要眺望穗高连峰,最适合的地方就是田代池一带,估计韦斯顿也是这么想的。只可惜这天的能见度实在是不行,虽然仙气十足,但也妨碍了看到清晰可辨的群山,六月新绿的时候再来一次吧,到时连着此次未去的大正池一起走一遍。

一日的上高地观光结束,我们返回巴士总站,提着行李踏上了最近一班去平汤温泉的巴士,感受奥飞驒温泉乡的静谧与温存。

◆奥飞驒里温泉郷

平汤温泉距离上高地很近,巴士开不了多久就到了。作为一个便捷的中转站,这处温泉乡是很多徒步爱好者出发新穗高、上高地、乘鞍岳等山区的必经之地,去高山也有直达巴士。如若假期与预算都很充足,每天去附近徒个步再回来美美泡个汤自然是最舒适的选择。

作为奥飞驒地区最古老的温泉乡,传说在450年前的战国时代,武将武田信玄被一只老白猴引导而发现了此地,江户时期各个封国的领主在前往江户的途中,都会在此住宿休息、缓解旅途劳累。平汤温泉大约有四十来座涌泉,每分钟的喷出量足有13000升,温泉水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对肠胃病、风溼病都有独特的疗效。

或许有些人弄不清“奥飞驒”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不是还有个“飞驒”吗?
飞驒的日语飞騨(ひだ)读音很简单—Hida。
之前讲中山道的时候提到过,岐阜县由北部多山的飞驒地区与南部多平原的美浓地区两部分组成,过去曾是飞驒、美浓两个古令制国,境内风光无限,自古就有“飞山浓水”的美称。飞驒国属东山道,众所周知的高山市就是国府所在地,它与旧时美浓国的交界则是鹫岳和飞驒川。
“奥”是里面、深处的意思,“奥飞驒”结合起来看,就是指飞驒地区的深处,是神通川上游的高原川流域的总称,属于一个宽泛的概念,著名的温泉乡有平汤、福地、新平汤、枥尾、新穗高这五个。
而“飞驒”则是一个城市名,距离高山市很近,《你的名字》里著名的“飞驒古川”站就位于飞驒市的古川町。至于“飞驒高山”,有些人会说你说错了,飞驒是飞驒,高山是高山(たかやまTakayama),其实在日本本地也有将高山地区直接称作“飞騨高山”的说法的,这在高山古町一些标牌与标记上就能发现一二:

“飞驒”二字更像是个字首,表达了高山与飞驒国密不可分的联络,“飞騨高山”也有属于自己的观光官网:
//www.hidatakayama.or.jp/
飞驒市旅游官网:
//www.hida-kankou.jp/

平汤温泉街不长,其间错落着大大小小好几家温泉旅馆。从巴士站走过去都不会太远。

温泉街的旅馆介绍:
//hirayuonsen.or.jp/stay.php

大部分旅馆规模较小,能容纳100人以上的仅有平汤プリンスホテル、ひらゆの森、中村馆、深山樱庵、穂高荘 山がの汤、冈田旅馆和平汤馆这七座。本来想住深山樱庵的,结果因为临时换作入住平汤,樱庵早就没了空房,改成了还剩几间房的冈田,有飞騨牛晚餐可选,还有露天风吕,倒也小幸运。

下了巴士,沿温泉街步行三四分钟就到了冈田旅馆,规模看起来比沿途经过的那些旅馆都要大,环境更清幽的樱庵则在温泉街更下面一些的位置,冈田的斜对面。

据说温泉街里很多旅馆都是家族生意。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大叔一位大妈,一个去影印护照,一个则给我们做着介绍。正对前台的是个大堂模样的区域,一侧则有卖土特产的,飞驒猴宝宝之类的玩意儿都能买到。

慢吞吞的入住手续完成过后,我们三个就在一名中年服务生的带领下去房间了。看我们是中国人,他便一路都在以日式英语+纯粹日语的模式给我们做着介绍,讲得都是所有温泉旅馆的老生常谈,例如几楼是餐厅、需要几点开始早晚餐、几楼是温泉、清扫温泉的时间云云。

由于预订太晚,我们这次仅住到了一个很小的套间,布团铺好后,就只剩一张桌子和三只行李箱统统摊开的位置了,和以往住过的温泉旅馆面积差异很大。好在朝南一侧有个阳台,能稍许显得空间大一些;房间里也有独立的卫生间,洗漱倒是极方便的。

收拾妥当过后,先去楼下用餐。被年轻漂亮的女服务生迎到我们的包间时,提前订好时间的饭菜就已经摆上桌了,榻榻米一侧的木牌上还用漂亮的文字写着我们几个的名字。

晚餐虽谈不上丰盛,但也还算可口,两千多元一晚的半食宿温泉旅馆大多是不能期待太多的。生食热食和甜品都有提供,餐前酒还是用本地产的葡萄自家酿造,甘润可口,透著股悠然的葡萄香。独独不满意的是,我明明订了三份飞騨牛料理,结果Booking或是店方备注出了错,将其中一份牛肉改成猪肉,服务生还特别问了我们一下到底是哪位需要猪肉锅。。。。嘤嘤嘤,分明是牛肉要好吃得多嘛。最后我和小Y一人一半给平分了,对比牛肉,猪肉可真是柴了太多呐。

沙拉里有苦菊、生菜、菌菇之类的小菜,加了点咸鲜Q弹的鱼子在上面,配上日式醋汁还挺可口,就是点缀的不知道是菊花还是什么的东西味道怪怪的,全部弄到一旁过后,才敢大口大口去吃。

刺身非常棒,三文鱼入口温润,赤贝超有弹性的口感止不住新鲜,除了量太少真是没毛病。天妇罗的火候也正当时,蘑菇、大虾、小青椒都是我喜欢的食材,脆而不油,保证了天妇罗最基本的素质。朴叶味噌烧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咸,就著那一小杯葡萄酒恰是刚刚好。

飞騨牛是以寿喜烧的形式呈现的,虽说花纹上就能看出来这里用得不是飞騨牛的最佳部位,但也妨碍不了它的好吃。

日语中的“寿喜烧”也叫作“锄焼き”,原为农民们繁忙之余,利用手边铁质农具的扁平部分在炭火上烹饪肉类、豆腐以果腹的一种火锅料理,现在很多日本家庭也爱准备一堆食材,佐以寿喜烧料汁,一家人和和美美吃上一顿。飞驒牛肉与脂肪的配比非常精妙,一直以来都是是日料舞台上一枚耀眼的明星,这样的牛肉配上甜甜的寿喜烧汁,美味自不用多说,单吃就很嫩滑,肉香中还带了些奶香,和著入味的大葱、豆腐,就很下饭。

新鲜的鸡蛋毫无蛋腥味,即使配上米饭做成生鸡蛋盖饭也很好吃,而将煮好的牛肉放入搅拌均匀的生鸡蛋里,金黄色的蛋液浸润肉片,金牌配角让这款以肉为主角的料理口感上便更升华了几层,用“入口即化”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就著米饭一起吃,哦嚯!!!

◆自导自演的山间小剧场

平汤的晚上极安静。
土特产店都打烊了,街灯开得很暗,路上压根看不见一个人,只有两侧温泉旅馆亮着灯的窗户里能看到人影的走动。虽说雨已经停歇,走在户外也还是冷飕飕的,于是改回旅馆商店闲逛著消食。

待消化得差不多过后,便提着毛巾和浴衣,下楼泡汤去了。

如果说对冈田旅馆的房间(太小)和晚餐(不够丰富)都不够满意,他们家的设施和温泉我们还是不太能挑得出什么毛病的。
浴场面积不小,能同时容纳不少人,有室内室外多个汤池,室外的高处还有个大船模样的温泉汤,几个日本女生正泡在里面细声细气地聊著天。我们去露天大汤池浸泡的时候,六七个台湾大妈已经在那儿待了很久,一边嚷嚷着热得受不了一边浸在水里聊得热火朝天,我们三个也就非常自觉而八卦地听着他们讲述自己在日本的小故事。几个人直到热得扛不住了才舒展着红彤彤的身躯离开,那一刻我们终于能彻底将整个身心都融化在柔和的泉水里,看着缈缈的烟雾升起,享受起片刻的宁静。

美美地泡过汤,提着小酒回到房间。
在这月黑风高的深山小旅馆里,我们还能干嘛呢???
于是一场无聊戏剧就这么展开了。

开始你们的表演

【DAY 5,新穂高 高山】

新穂高 しんほたか Shinhotaka
新穂高缆车(ロープウェイ)
//shinhotaka-ropeway.jp/
新穂高温泉観光协会
//shinhotaka.com/
高山 たかやま Takayama
//www.hidatakayama.or.jp/
//kankou.city.takayama.lg.jp/

改成直接从平汤出发新穂高过后,这天早上的时间就更无需紧张了。若不是在前一晚温泉和酒精的双重作用下睡了个懒觉,都想再泡个晨汤才去用早餐。

相比夕食,冈田的朝食更是平平无奇。只有冷菜、米饭、朴叶烧、味噌汤、锅物等简单几道料理。

火锅由鸡蛋、鱼肉、蔬菜之类的食材混合,稍稍加了点盐提味。新鲜鸡蛋打下去之后,待到下面的火慢慢燃尽、水分蒸发得差不多就可以吃了。略微有些像蛋饼,清清淡淡的滋味,对于晨起的胃还算友好。

朴叶烧相比前一晚那份要咸得多,估计是使用的味噌种类不一样的缘故。我曾在京都一家小酒馆吃过大份的加过鱼肉的朴叶烧,可以伴上米饭一起煮,极大缓解了味噌的重口,这一小份估计正是当作咸菜来吃的,不大口大口就著米饭,实在难以下咽。

好在有怎样都不容易出错的味增汤和酸甜沁凉的水果冻收尾,山里旅馆这顿普通的早餐也就显得不那么糟糕了。

平汤温泉街的早上依旧延续著前一晚的宁静。
一夜过后,地上的溼气基本消散,太阳也重新探出了头。
阳光落在群山之上,挥洒出大片金色的光影。

九点过后,街道上稍稍多了点人气,行人开始多了起来,路边的工艺品商店也在准备着营业,还有一只长得很像2哈的小柴蹦跶蹦跶地吸引着我们的注意,一会试图上前舔舐,一会又傲娇地后退,反反复复欲拒还迎。

走到平汤温泉巴士站,站台这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多是排队乘车去上高地的,往新穂高、乘鞍岳、高山等地的相对少一些。自售机上买好三张去新穂高缆车站的单程巴士票过后,小高儿和小Y两咖啡鬼子想去对面咖啡馆买杯咖啡,结果人家还没营业,只能去车站商店随便买个罐装的凑合。

跟着凑热闹的我忍不住买了几个飞驒猴,这玩意儿大大超越了网红熊本熊、鹿儿岛猪之类的家伙,成了我每次到飞驒地区必买的物件。造型各异,自留就一大堆,作为伴手礼更是超级抢手。

去新穗高缆车口的巴士需要开上三四十分钟,过了新穗高温泉没多久也就到了。
此刻各方过来的游客已经挤满站台一层,都是想要趁著好天气上山的。

去一楼的行李储存柜存了行李,上楼购买往返的缆车票准备上山。

缆车一共包含两段。
一段是“新穂高温泉駅”往返“锅平高原駅”的,单程4分钟,为单层缆车;
一段则是白桦平“しらかば平駅”往返山顶展望台所在的“西穂高口駅”的,单程7分钟,为双层缆车。
锅平高原站与しらかば平站紧挨着,一个是单层缆车的站台,一个是双层缆车的站台,彼此间步行也不过1分钟的距离而已。
缆车的起始站虽然名叫“新穂高温泉駅”,但其实是巴士的“新穂高ロープウェイ駅”,巴士所停靠的“新穂高温泉駅”距此还有一小段距离,如若是乘坐巴士过来,千万别提前下错了车站。

开启新穗高缆车官网,可以看到山顶的实况转播,每隔15分钟就会更新一次,山顶的能见度如何一目了然,例如此时此刻山顶展望台的温度只有零下10度:
//shinhotaka-ropeway.jp.t.uk.hp.transer.com/livecamera/

能见度差到无敌的时候,如果不去附近山林雪地里徒个步,我觉得来展望台观光的意义不大,只会冻成个小瘪三儿,例如我刚上去那会就是如此。倘若前后几天都是晴天的明朗日子里过来,景色就相当8错了:



PS:
新穂高ロープウェイは令和2年(2020)5月26日~7月14日、リニューアル工事のため休业。
这期间想要去新穗高的朋友切记切记,缆车因为改建工程停运啦~~~

◆山顶冻出个小瘪三

不同于前一日的阴雨绵绵,这天天气看起来极好,头顶蓝天,大家从心里就明朗起来。缆车里占上观景位的人们更是掩藏不出满心欢喜,眼里闪现的就两个字:期待。

缆车很快就到了锅平高原,半山腰的秋叶已经有了颜色,蓝天白云也正当时,大家忙不迭赶往一旁的白桦平站,想要快些接近西穗高顶。

然而刚进入白桦平站就受到了一轮暴击。此时西穗高顶的能见度并不高,白板上大大的“不良”二字刺激著大家的神经。纳尼?满心期待的群山峻岭又要失之交臂了嘛????







趴在玻璃窗前仰望上空,欺骗自己也无济于事。。。山顶天气果然是不太好,乌云黑压压一大片,前一日的雨团怕是还没有完全滚蛋,留了些“餐后甜点”给大家。

诚不欺我,当我们顶着风走上展望台的时候,眼前完全就是苍茫一片如同一幅水墨画。空气中都是水汽,风还很大,只有几度的展望台上,穿着秋装的我们被完全冻成了个瘪三。。。。。


山呢?
谷呢?
蓝天白云秋意盎然呢???

MLJ实在是太冷了,贴上暖宝宝、系紧围巾,将手塞进袖子里哆嗦取暖都没用,我们灰溜溜钻进室内,决定吃点东西暖和暖和。

此刻身处的西穂高口駅正坐落在海拔2156米的山上,一共五层。顶层是展望台,1/2层为车站,3/4层则分别是商店和用餐的地方。商店和餐厅的面积都不算小,但相比商店里货架上的丰富度,餐厅提供的饮食单调了很多,只有咖啡、荞麦、咖哩饭、关东煮之类的东西。

或许是我点的食物不对?不同于藏王山等地的缆车站,西穗高站的食物实在是太难吃了,仅仅可以用餬口来形容。除了齁甜的点心,一切都寡淡无味,关东煮敷衍得就好像是用淡盐水煮的一般,称得上是我在日本吃过的最难吃的东西,没有之一。

勉强塞饱肚皮,百无聊赖的我们寻思是不是可以去徒步?从西穗高站出发,经“西穗山庄”后北上到丸山,就可以接近西穗独标,一路景色会比较美,西穗山庄南下还可以到达上高地。但是走到外面山地里看了看,山林间能见度依旧很差,不少和我们一样装备不太齐全的日本人都从迷雾中摇著头返回了,看来当天走这条线安全度和景观度都不高。

我们干脆放弃了徒步的念头,再次回到展望台朝着远方张望,期待乌云散开的一刻。


搓搓小手等

跺跺双脚继续等




当天的天气最终给了点面子,在我们能顶得住风抗得住冻的时间里,云雾渐渐消散开来了,就算天空没有蓝得彻底,也好歹让展望台的人们不会一直鼻涕眼泪一大把地迷茫失措。

◆高原上唱响秋的旋律

不同于西穗高顶的恶劣,缆车回到楼下锅平高原的时候,竟然彻底放晴了。足汤池里涌泉水发出突突的声音,蓝天下满眼尽是红黄相间的“秋”的色彩,心中最美的景色就这么华丽丽的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手机随便拍拍都很绚烂。

作为新穗高缆车的中间站,海拔1305米的锅平高原除了有可以观赏到尼龙、白兰花、佐佐百合等珍贵高山植物的山野草花园,本身也是个徒步胜地,附近有条2.3公里的自然散步道,走完大概要花费一个多小时,据说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羚羊~我们几个懒蛋没有偶遇羚羊的心,打算就在这一片大好阳光下随便蹦跶蹦跶。

小Y彻底抛弃了不高兴施展自己渣爆了的摄影技术的我,让小高帮她N连拍。
而不甘平凡的我却愿意模仿着她魔幻的步伐、华丽丽的地闯进画面之中。。

玩够了继续下山路。相比上山,下山时的风景要艳丽得多,连我这种一点都不喜欢拍视讯的人类都忍不住拿出高阶装置——手机,一路拍了下来。

重返新穗高温泉站,眼看着回高山的巴士还有段时间,我们就去商店里闲逛了一番。日本各地特色的苏打水总是不容错过的,在白川乡从未见过这款苏打水的我居然在新穗高碰了个正著~

新穗高回平汤、高山方向的候车点在三四点钟的时候就已经排了老长的队。
万幸并没有沦落到乘坐下一班,我们跟随着最近一趟巴士在秋味十足的公路上飞驰,一个半小时过后抵达高山。

高山几日住的田园酒店正对着浓飞巴士站,交通极其方便。
下车后去巴士中心兑换好提前预约的白川乡巴士票,过个马路便去了酒店。

原本天还很亮堂,办好入住去房间里收拾磨蹭了会,一下子就黑了,切换仿佛只是瞬间。
墨迹患者本来还可以继续墨迹很久,按摩按摩大象腿、喝点饮料、蹲坑刷个朋友圈什么的,但饥饿督促我们迈出了前进的步伐,中午在西穗高顶吃的那些东西实在是太对不起自己,回到高山我们得吃肉,必须要吃肉!!!!

◆肉香滋动,细品飞驒之味

酒店出门,最近的两家飞騨牛专营店分别是“丸明”和“味藏天国”,两家在当地都很著名、这个点排队也都要很久。肉的品质和价格我分不出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就烤肉来说可能丸明稍便宜些),一个步行要4分钟,一个则步行3分钟。连多迈几步路都不愿意的我们,很自觉地就选了距离我们更近的味藏天国。

不出所料,到了店里已经有不少食客在排队了。签字簿上登记好姓名和人数,乖乖坐在一旁等候。轮到可以用餐时,已是一个小时之后。

端端正正的服务生将我们引到了里面的包间,以最快的速度选了些酒肉,眼巴巴盼了起来。满眼放光垂涎欲滴表达的大概就是我们现在的心情。

晃荡著冰块的清亮梅酒端上桌时,醇香的味道瞬间扑鼻而来,我和小Y忍不住拿起来干了一大口。青梅的酸甜味与酒味一齐萦绕舌尖,入喉温润不刺激,回味时酒味便消散的差不多了,留下的都是梅子的香气。而小高说这几天喝了太多的酒身体已过敏,单选了杯可尔必思自己在那吧唧吧唧。

哗啦啦点了一堆肉,每每端上一盘就忙不迭地烤起来。

饲养于飞驒地区的“飞驒牛”是指在岐阜县内经过14个月以上肥育的黑毛和牛,依日本食用肉等级认证协会实施的认证体系,可食用率为A级或B级,肉质等级为5级、4级、3级,经飞驒牛品牌推进协议会事务局确认并认可的,才能有此称谓。不合此标准的,则被称为“飞驒和牛”。是的,你看的没错,多了一个“和”字反而品质降了级。

飞驒牛品牌的出现,缘于昭和56年与一头名为“安福号”的公牛的邂逅。安福号持有易于生育肉质优良子孙的遗传基因,据说一生共生育出39000余头小“安福”~不愧是行走的牛角播种机。

这种牛肉的特点集中于优异的脂肪分布,图案状如幼鹿遍布,非常美观。除了烤肉,刺身制作也不限于上等里脊,肋肉、肩部及腿部等处都可取用。

牛肉不需要提前醃制,炭火上稍稍烤一会就可以吃了,撒稍许盐粒或是胡椒,亦或薄薄蘸层烤肉汁就十分诱人。因为肉的品质好,无需太担心是否烤熟烤透即可享用,通常七八成熟的口感是最好的,炭火上放太久反而容易烤出油腻感。以前我不太懂这其中的奥妙,吃高阶和牛都会烤上很久,结果把自己腻了个不行,还纳闷为什么去和牛烤肉盖饭店或是吃和牛握寿司会很好吃,自己烤反倒没了那种风味?分明是用力过猛的自己给牛肉太多压力了嘛。

飞驒牛优异的脂肪分布均匀,炭火以最热情的温度完美融化了表层油脂,入口过后稍作咀嚼便很快化开,肉的嫩香中还带着些许奶香,即使没有那么喜欢吃红肉的我都爱以“一口入魂”来形容那般滋味,小高这位牛肉发烧友更是吃得欢脱了。

沙拉是吃和牛烤肉的必点单品。大快朵颐过后,来点调配上酸甜醋汁的蔬菜,慢慢有些累积起来的油腻与罪恶感仿佛又给打散,让人能继续拾起“吃”的兴趣来。

而味藏天国的餐桌上最棒的收尾不是冰凉的梅酒,也不是爽脆的沙拉,最是那一碗热乎乎的牛肉汤泡饭。汤饭选用的是飞騨牛背肉,加了蔬菜、鸡蛋等材料,用韩式牛肉汤的做法呈现出来,属咸鲜口,微微透了那么一点点辣。因肉内含脂,与蔬菜混煮时脂肪外包,不仅防止了肉汁与肉香外流,还很好地保持了肉质的柔软。不同于烤肉的嫩滑,牛背肉会更有嚼劲,即使肚子里塞了不少霜降纹美呆了的牛肉,我还是忍不住盛了两碗呼噜呼噜装进肚子。
肉、汤、米饭组成的无敌铁三角就在这一瞬间大大满足了我的味蕾,打个饱嗝:唔,就是这个味儿~

中年养生的必备技能之一便是饭后消食。被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塞了个饱过后,我们沿着回酒店的路乱逛起来。

高山到了晚上是没有太多游客走动的,若是往古町那片走还会觉得过于安静。高山站附近稍好一些,车站对面一些商店到八九点钟还会营业。去那里闲荡悠时,我们顺便买了些乱七八糟的小东西。每次来日本不会去商场药妆店血拼,倒是很容易带上满满一箱小玩意儿回家。

回来把自己这一天买的飞驒猴宝宝排排坐拍个照,从颜色上就可以看出我最期待的是什么了,是发财啊!!!!

飞驒猴宝宝玩偶自古以来作为去病消灾的吉祥物与护身符深受飞驒地区人们的喜爱,顺便介绍一下不同颜色的猴宝宝的寓意:
紫色:长寿
绿色:健康
红色:家族运
黑色:除厄运
粉色:恋爱运
白色:净化心灵
蓝色:工作、学业运
橙色:旅行、友情运
黄色:发财发财,金色也算作黄色~

【DAY 6,白川郷 飞騨古川】

白川郷 しらかわごう Shirakawa-go
//shirakawa-go.gr.jp/
飞騨 ひだ Hida
//www.hida-kankou.jp/
飞騨古川 ひだふるかわ Hidafurukawa
飞騨古川町并み半日散策
//www.hida-kankou.jp/model/1000000146/
飞騨古川駅周辺観光名所
//www.tripadvisor.jp/AttractionsNear-g1019684-d4483834-Hidafurukawa_Station-Hida_Gifu_Prefecture_Tokai_Chubu.html

◆永远萌萌の山间小村庄

得益于提前一个月上网预订了高山往返白川乡荻町的巴士票,才免于我们一早顶着寒风在高山浓飞巴士站点排队。同样是往返4600日元的价格,提前预订可以早点出发不受冻不排队,何乐而不为?

坐上巴士,看一眼下面一长排早早就排起的队伍,在司机轻踩油门过后,出发~

离开高山时天气有些阴沉。瞧了眼手机,明明显示是晴天啊?再看一眼白川乡的天气,预报9:00之后放晴,过不了多久就要9点了,瞧这外面这乌云密布的样子,能可靠吗??

临近九点,巴士驶入一条漫长的隧道,车厢里一下子就暗了下来。待车子驶出隧道的瞬间,一缕强光刺入我的眼睛:我勒个去,还真的瞬间放晴了喂!

高山出发50分钟的车程过后,巴士稳稳当当停靠在了荻町游客中心前的巴士站。
Q萌的小村庄,我宣汉三又回来啦~

上午九点多的白川乡游客还不算多。排队乘车过来的散客和旅行团基本都要十点钟过后才会陆续赶到,此时正是游览这里的好辰光。

这座位于岐阜西北端的小山村由113栋房屋组成,目前生活着六百多名村民,尽管已经成了文化遗产,也仍然保持着勤于耕作、岁月静好的模样。村里错落着的大大小小合掌形态的房屋,是从江户时代后期到明治时期就开始建造的,因而即使是一座萌意满满的小村庄,也掩不住东瀛古情古调的文化。

紧挨着游客服务中心的就是荻町城迹展望台和天守阁展望台,两个展望台距离很近,若是要好好拍照,去天守阁展望台会更好一些。冬季点灯的夜晚,众人都会涌向那里,去欣赏白雪覆蓋下的白川乡星星点灯的梦幻景象。

既然溜达到了登山口,我们就决定先上去瞧瞧,虽然待会下山时,村子里肯定不会像这会儿一样清净了。

只要不是雨雪天,登上展望台的道路都是极好走的,上坡路虽说略微有些长,我们三枚虎背熊腰的“竞走王”还是不费吹灰之力就上去了,途中仅遇见了一对下山的老夫妻,以及一朵并未褪色的紫阳花,这种初夏才会盛开的植物竟然能在寒冷的山里保留至今,着实有些让人惊叹。

不同于以往的清透,这会儿从展望台望下去有些逆光。放眼望去,几乎所有合掌造的山墙面都是南北朝向,更而加倍了白川乡聚落景观的赏心悦目。

“合掌造”部落并不限于白川乡一处,附近北陆地区的五箇山合掌造也同白川乡一样,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而远在福岛地区的大内宿,房屋形态与眼前这些小房屋也是有几分相像的。所谓“合掌造”,顾名思义就是茅草覆蓋的屋顶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一般的房屋。这种建筑样式同当地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常见于豪雪地带,陡峭的屋顶有利于积雪滑落,避免了巨大的雪量将房屋压垮。60度斜角的屋顶架著厚厚的茅草,草屋顶不用一根钉子,全靠卡榫和绳结固定,既能抵御风雪,又能在夏天纾解炎热,气候严苛地区的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眼前这一座座萌感十足的小房屋并守护至今。

没有长枪大炮拍不出漂亮的远景,手机随便喀嚓几张发现效果不佳,用眼睛尽情记录了一番,我们就下山了。

白川乡面积很小,以主干道那条所谓的“商业街”为中轴线,随意乱走就是它最惬意的游览方式。不用太在意移动路线,看看花儿、听听流水,站在合掌造厚厚的屋簷下感受茅草残存的气息。。。。来这儿就是为了享受这份闲趣的。

我已经很久没有去过国内的小山村了,最近一次进村还是多年前去古徽州和贵州的苗寨。浓浓的商业气息下,一切都不再是乡村该有的岁月静好的模样,刻意的展示覆蓋了本该有的自然呈现,“浮躁”气息残酷地扯下了宣传图里种种美好的面具,让一直忙碌在都市中的人们身处其中也难以放松心情、难以在发现细微中获得惊喜。我这话或许有点矫情、有点自以为是的高高在上,可我依然倔强地认为无论社会如何的发展,大家该赚的要赚、素质该提升的要提升、卫生条件该进步的要进步,但曾经最珍贵的、最让你被津津乐道的那一面不该丢失。

或许是我去的地方太少才让我产生这种抗拒心理,不再爱去各种乡村古镇、害怕一次次的失望。可直面眼前的景象,同样是早早“商业”起来的白川乡,却能让我来过多次也不会腻,这其中对于“质”的把控是否有该学习的地方?住在这里的人们都默默守护着山村人家的生活法则,农田还在、庄稼还在、邻里间的纽带也还在,“旅游界的地位”即使鼓起了他们的钱袋子也没有膨胀山里人家的心。在白川乡,你不会看到某家某户为了方便而大肆改造房屋添置装置、不会在街头巷尾看到乱七八糟摆放著货品的摊铺,更不会遇见肆意设立的收费场所创造营收。。。

如果将白川乡当作一个大型的博物馆,里面一座座小房屋则可以算作是博物馆里的小展厅。除了一些民宿,长瀬家、明善寺乡土馆、神田家、和田家等等也是可以进去一探究竟的,如若驾车还可以去附近的旧远山家住宅等处参观、体验合掌便当。

合掌造里的陈设与构造大同小异,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并不排斥多进去两家,毕竟门票都不贵。眼前这个明善寺乡土馆是村子里的寺院,它独特之处在于大厅、仓库以及钟楼都是合掌造的建筑形式,是其它地方很难看到的特色寺院。

进入玄关之后是铺着地板的起居室,中间有个围炉,往里似乎还有几间铺着榻榻米的房间。因为有“顺路”参观的指示,我就先上楼看了看。

沿着坡度很陡的木质楼梯上去,经过天花板低矮的中二层,就到了被称作“天棚”的阁楼。这一处空间很大,没有柱子阻隔,屋顶内侧可以看到暴露在外的屋顶建材,材料之间仅用草绳和金缕梅的枝条捆绑,完全看不到一根钉子或是其它金属配件。那些用来支撑合掌造屋顶的倾斜原木已呈现出燻烤过一般的黑色,下端都是尖头的,仅通过一个点与下面的横梁相连,想必正是因为这样的结构才使得庞大的屋顶能够承受的住强风暴雪和地震的冲击。

天棚里没有放置多少光源,整体环境却也想象中那么阴暗。合掌造山墙一面有开口,能让自然光洒进楼内,站在开口处还能看到邻里间的景象。

地板留有一些缝隙,一楼围炉里散发出来的热气会因为“烟囱”效应缓缓上升,透过天棚的地板再从山墙开口排出去,可以说是一种将光、热和空气回圈鱼空间设计完美结合在一起的生态模式。

“天棚”不是给人住的,而是用于养蚕。楼里的温度和通风条件非常适合蚕宝宝的生长,旧时的人们就在这里培育蚕虫。虽说现在已经没有养蚕的人家了,但在村里几家对外开放的人家里还是展示了过去养蚕的工具,指引着我们这些游客去联想昔日部落里的人们生活的场景。

离开天棚,一楼深处才是明善寺的佛堂。鉴于寺庙里并不适宜拍摄佛像等等,加之我自己也不信佛,就没在这里停留太久。倒是大厅内挂著由著名画家浜田泰介所绘的壁画很值得一看, 京都的东寺、醍醐寺里也有同样的壁画。

临出门时会经过一间类似于寺庙里的僧侣们平日起居用的房间,正中间设了一个围炉,炉子上放著两只壶,正“突突”地烧着什么,右侧一角,两位和尚模样的人正在看书。

这种在日本被叫作“囲炉里”(いろり Irori)的物件在此行这一路已经见过不少,常见于寒冷地带的人家。它在旧式合掌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取暖、做饭,还兼具除虫、防潮、防霉的使用功能,对于木造建筑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闲逛还在继续。
虽说不时涌进村子里的各国游客越来越多,但小村庄的宁静并未被彻底打破,大家主要集中在主干道的商店街两侧,而随便拐进一个角落,悠然祥和的景象仍然能大片大片的呈现在眼前。

路过村落一角,年轻的男子们正在屋顶上做着修葺工作。
合掌造这一独特的结构,每隔30-40年就要更换一次茅草,巨大的工程量单靠个人或是家族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用“结”即全村人同心协力来共同完成。岁岁年年,村里人用有力的双手和淳朴的心,日积月累守护着一座座旧建筑结构的民家。

随便乱逛这又走到了长瀬家,规模不如明善寺那么大,但作为家族生活的地方,生活气息会比寺庙更浓一些。

民家1楼摆放着相传有500年历史的佛坛、美术品及医疗用具等。3、4楼则展示其他旧时曾使用过的拥有岁月痕迹的生活用具。

相比明善寺,这儿的天棚上放置的各式用具和养蚕用品也会更加丰富。

楼上还有坐在视窗抱着猴宝宝拍照的服务,我独自路过时被热情的员工拉住拍了一张,并告知离开这一层的出口处可以看看自己的照片、不喜欢可以不要。旅游时我还是挺少去拍自己的,最终我买下了那张照片留作纪念,尽管图片里原本肤黄的我被拍出了艺伎一般的惨白。

整个村落最受欢迎的区域当属这帮稻草人站岗的农田前。阴雨天的时候稻草人都会躲进屋簷下避雨,只有晴朗天气里才会跑到外面晒太阳,这也就引得每位路过的游客都会忍不住拍几张照。

就连活泼的小柴也会因为稻草人而欣喜不已。
相比扑克脸蠢萌的稻草人,明明是你更可爱嘛,忍不住撸拍了一轮,就此与白川乡再一次告了个别。

◆家康与天妇罗的故事

回到高山还不到一点。
下午要去飞驒古川町溜达,然而去“飞騨古川”站的车次并不频繁,下了巴士大家便先去附近觅觅食。

正对着高山站的小路上零零散散错落着好几家餐馆,小Y看中了眼前这家“飞騨そば-小舟”,我猜想她大概是又馋荞麦面了。

这家店似乎被不少日本名人光顾过,从墙上悬挂著的漫画上,我大概能分辨得出小林薰、内村光良、大竹忍和桑田佳佑。挥舞棒球棒的不知道是不是高仓健,而第二排最左边的也不确定是不是阿部宽。

一路巴士坐过来有些热,未进入盛夏我也依然选了份天妇罗荞麦“盛”。
上菜有些慢,即使此刻用餐的人并没有多少,厨房里和服务员也依然忙得热火朝天。我猜想端上桌的食物大概都是现炸现做的吧,否则实在没理由会等这么久。

几杯茶过后,来自“小舟”家的荞麦定食终于放在了我的面前,服务员看我们是外国人怕是不会如何吃荞麦,还特别叮嘱了一下浅色的是天妇罗蘸汁、瓶子里的深色液体则是荞麦蘸汁。

将黑褐色的冰凉料汁倒进杯子里,加点芥末姜葱搅拌搅拌,夹起几根荞麦面蘸一蘸放进嘴里。。。不如信州荞麦面的劲道,岐阜吃到的荞麦要略微“糯”一些,荞麦似乎也没有研磨得特别细致,些许的颗粒感依然能被感受到。

相比荞麦面,他家的天妇罗反倒更让人称道。
“天妇罗てんぷら”源自葡萄牙语“temporas”一词,在葡萄牙语中意为“四季斋日”,原本是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在斋戒期间的一种食物。公元16世纪,葡萄牙商船在长崎停靠,天妇罗随之传入日本。在当时的日本,人们只能够使用珍贵的灯油来制作天妇罗这种别出心裁的高阶料理,直到进入江户时代,随着油的产量逐渐增加,天妇罗才作为大众料理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总被误以为“都很清淡”的日本料理实际上包括了不少油炸食品,天妇罗就是其中的代表,只不过它仅仅是外观看起来金黄、实际吃着并不油腻。
一开始,天妇罗都是以路边摊的形式流行于日本大众之间的,直到明治时代,职人经营的天妇罗料亭才开始出现,而关东人和关西人也会用各自喜爱的方式来制作这道美味。关东一带靠海吃海,从东京湾捕获的鲜鱼成为人们钟爱的食材。蛋液混合著面衣包裹住鱼鲜,为了更好地去腥,会在芝麻油中炸至金黄,品尝之前先蘸上一种叫做“天つゆ”的传统酱汁再享用。而在关西一带,尤其是京都地区的人们居山野喜农耕,各种蔬菜自然被当作天妇罗的首选,为了将食材的美味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会在油炸之前裹上不加蛋液的面衣,最后沾盐品尝。

制作天妇罗的面衣通常选择低筋面粉,面粉和水的比例考验的都是厨师的经验。利用油的高温,让水分在瞬间蒸发,食材脱水之后原本的味道自此牢牢锁住。此外,油的不同也会带来不一样的口感,芝麻油、棉籽油是最为常见的,一沾、一翻、一夹,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都是岁月的沉淀,料理职人的利落娴熟背后,是无数次不苟的重复。

谈到天妇罗,隐退到骏府的德川家康和天妇罗之间还曾流传了这样一个故事。
家康从京都过来的商人茶屋四郎次郎那里听说了京都大阪地区流行吃“天妇罗”这一南蛮料理,于是就用芝麻油炸了鲷鱼肉,拌上捣碎的韭菜吃,结果吃坏了肚子最终送了性命。当然这因果关系急促发生的事件只是流传,实际上家康去世是在吃完天妇罗三个月之后的事情了,毕竟他一直坚持只吃少量的粥和葛粉面疙瘩汤这样的养生习惯,把吃天妇罗和德川家康的死挂上等号是不妥当的,患上胃癌的他在吃了不适合他食用的油炸天妇罗和韭菜才导致病情恶化才是更有力的说法。

◆当工匠划出手里的墨线

因为新海诚的动画片,原本不太受到关注的飞驒古川町一下子就成了游客中间的香饽饽。
一腔热血的人们会为了拍摄电车停靠在车站的那一幕而聚集此地。到站之后火速跑到车站一旁的空中过道上喀嚓几张电车尚未离去的画面,紧接着再匆匆赶往飞驒图书馆、气多若神社等地打卡。。。

作为一个内心对《你的名字》没有激起丝毫涟漪的人类,我来古川町除了陪小Y和小高,更可能的理由还是随便走走逛逛这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工匠之乡。

飞驒古川站很小,离开车站,右侧一个向上的人行通道上是拍摄站台铁轨的最佳位置,大家所钟爱的取景画面也正是站在那里拍摄的。既然来了这里,我自然也就喀嚓了两张:

电车换个铁轨,差不多就是动画片里呈现的场景了↓

庆幸小高和小Y对于圣地巡礼不至于太过痴狂,拍完了铁轨,她两没有继续去图书馆和神社等地的念头,而是愿意沿着车站前的道路朝瀬戸川和白壁土蔵街方向乱逛。

飞驒古川町被称作“高山的内厅”,是飞驒市保留完好的一条古老街町,町里整洁有情趣的街道很适合散步。同高山城下町的布局一样,作为増岛城的城下町,古川町的东边是武士居住的地方,西边是商人住宅区,南边是城堡,北边则是寺院神社。车站过来的一路行人不多,处处都如一座日本小城町最寻常的模样,宁静而祥和。偶尔经过的寺庙神社里也没有什么人,仅有苍劲古松微微晃动的树影与我们作伴。

走不了多久就能到瀬戸川和白壁土蔵街一片。
所谓瀬戸川,实际上并非什么河川,而是一条仅仅1.5米宽的沟渠,在1589年筑城时就已挖好。曾经这条沟渠作为供水系统,是为街町里居民的生活所服务的,然而在日本战后那段漫长而艰难的岁月里,因为古川町的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造就了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原本清澈的瀬戸川逐渐变成了一条人人掩鼻而过的臭水沟。

为了改善这一境况,古川町政府不仅逐渐改正了大家乱丢垃圾的坏习惯,还在1968年的时候往瀬戸川中放养了3230条锦鲤,逐渐净化这里的水源。眼前的池塘里依旧慵懒地生活着很多锦鲤,在11月下旬到4月上旬的越冬期则会短暂搬家去増岛城迹的池塘里。

现如今走在瀬戸川边,完全不会联想到曾经狼狈的模样,看着各色的锦鲤在池水中嬉游,满眼只会是“岁月静好”。日本人也爱将此地当作自己抚慰心灵的场所,落雪或是“三寺まいり”时聚在瀬戸川边祈祷的景况更是无法形容的美好。




同每年春秋两祭各举办一次的“高山祭”一样,不远处的飞驒古川也有自己的盛大祭典,最著名的就是“古川祭”,和“高山祭”春天举行的山王祭时间差不多,山王祭是4月14、15日,古川祭则是4月19、20日。喜欢祭典的朋友可以参加了高山春之祭典之后再来感受古川祭的氛围。

高山春之祭——山王祭:4月14日,4月15日
高山秋之祭——八幡祭:10月9日,10月10日
古川祭:4月19日,4月20日
三寺まいり:1月15日

“古川祭”由神轿出巡、屋台伫列、起太鼓三部分构成,动静交织的祭典内容已经登入进了“日本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产”以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寺参拜“三寺まいり”是每年1月15日为了追思净土真宗创始人亲鸾圣人的恩德,前往圆光寺、真宗寺、本光寺参拜的传统活动,当晚巨大的雪蜡烛和千根蜡烛将会照亮濑户川。

沿着瀬戸川向前,转角处的两层黑白建筑就是“飞騨の匠文化馆”。

飞驒自古以来就作为“匠之乡”而繁荣,现在从事建筑业的人比例也很高。
《万叶集》中就有过这样的传唱:不必顾虑重重,请相信,飞驒人划出的墨线,只有一道。

据传,奈良时代以后,拥有高超技艺的飞驒工匠们被派往京城,参与了藤原京、平城京、平安京等建筑的建造。这些活跃于京城的妙手工匠们以精湛的技艺赢得了“飞騨の工匠”的美誉,并将技术流传至今。不仅《万叶集》,《今昔物语》、《源氏物语》等作品中也都对飞驒工匠们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和高超的技术倍加称赞。漫步古川町,一路都可以看到很多寺庙和人家的屋簷下方都雕刻有被称为“云”的各式图案,这就是飞驒古川工匠所特有的签名之印。

遗憾的是当日飞騨の匠文化馆刚好闭馆,想要近距离欣赏飞驒匠人的精湛工艺的愿望也就无法得愿,只能网上先看看解馋吧:
//www.hida-kankou.jp/spot/21/article/

正对飞騨の匠文化馆的广场上,一些当地的孩子正在玩耍。广场一角的小木屋里摆放了古川祭所使用的“起し太鼓”。被称为“日本三大裸祭”之一的古川祭在每年四月19/20两天举行,由光着上身的男子们抬着巨大的太鼓奋力鸣击,那场面单单想一想就很震撼了。此时没法感受古川祭的热闹场面,但可以爬上鼓台拿起木棒敲击几下,体会一番鸣鼓的畅快。

旅行的途中总是饿得很快,然而古川町当天正在营业的餐厅并不多,连小吃铺都找不到,我们几个于是打算自此折返,早些回高山吃晚饭。

◆古町里的洋食奏鸣曲

回到高山天已经黑了一半。车站里“高山祭”所用的屋台吸引了往来人们的目光,屋台上各种雕刻精美的萌物正以不同的姿态与大家打着照面。

原本嚷嚷着饿的三个人,回来过后反而淡定了。车站出来那一路的餐馆都没入我们的法眼,瞎溜达着打算继续以“一眼心动”的方式来寻找食物。

大概是“包治百饿”,经过一家名叫“A-Z”的户外用品店时,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腿,三个人进去就是一顿蒐罗,在个个包都只是孤品的小店里,一口气买断了老板好几款。其中有几款的样式实在是喜欢但颜色不合适,便问老板第二天是否有货,结果很开心打烊前还能有波生意的老板抱歉地表示总店在东京的目黑,需要三天时间才能进到货。。。。。。行吧,及时拯救了自己的钱包,一人提着几包战利品继续游荡在街头。

沿着“丸明”所在的主干道一直向南有个购物中心,在这可以遇到优衣库、ABC、食品超市之类的店铺,一角紧挨着马路的还有家名为“いきなり-ステーキ”的牛排店,它在富山、金泽、高冈等地也都有分店,是一家以牛排、汉堡肉为主的洋食餐馆,整个餐厅的氛围也都是偏美式风格的。

当下的日本人,开始逐渐远离长年习惯和喜爱的鱼食文化转为青睐肉食文化,在年轻人中间,肉食文化的渗透也格外彻底一些。

有人说,因为西欧文明的传入而复活了日本人的肉食文化。
狩猎与采摘文化长期存在的日本,在以往是理所当然的食用着野猪肉和鹿肉的,但在公元552年佛教传入以后,就禁止食用牛、马等肉类了。公元791年还颁布了禁止伊势、近江、若狭、越前百姓宰杀牛、祭奠汉神的禁令,公开拒绝兽肉的摄取。在这之后的1000年悠长岁月,直到美国人到了下田、在玉泉寺境内屠宰了牛之后,普通大众才尝试着去吃牛肉。明治维新过后,“文明开化”的象征之一就是牛肉,牛肉被赋予了高度的关注。不过,当时的日本人并未立马开始普及吃牛排,相反,牛肉文化孕育出的是无法脱离火锅或是烤肉模式的、日本固有的牛肉料理。它汲取了和洋折中的形,又在日本料理的范畴中进行了牛肉的改良替换。

让日本人饮食发生戏剧性改变的首先是在日朝鲜人中流行的烤肉,其次则是美国传入的汉堡肉饼。肉类本身被日本饮食文化所逐渐包容、在这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的竟然是在日朝鲜人,这是我有些始料不及的,毕竟从历史角度上来说,更应该是日本人去同化朝鲜人才对。了解到这一点,也就不奇怪去日本很多烤肉店为什么会发现韩式食物的身影了,例如前一晚去的“味藏天国”就是如此。在日本针对朝鲜进行殖民统治的时代,不少朝鲜人不得已向日本移民,这虽然是一段不光鲜的历史,但却让韩式的烤肉文化成了媒介,令日本饮食文化更接近肉食文化。而日本最早的烤肉店据说就是1946年在东京新宿开始营业的“明月馆”,距离现在朝鲜人在东京的大本营大久保不远。

肉类占据日本人餐桌的时机是在二战之后,更准确的说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不过吃牛排还是到了近年,经济快捷口感鲜嫩的汉堡肉饼被家庭餐桌所容纳、并站在了接受肉食文化的浪潮之后,才有了牛排文化的到来。

“いきなり-ステーキ”最受追捧的就是各式牛排。自己去视窗选择你要的牛肉种类过后,工作人员会拿出一大块肉,问你需要切多少、要哪个口味、需要几成熟。过秤后就可以拿着小票去座位等候。

他们家的牛排毋庸置疑是非常好吃的。7成熟的牛肉很好的锁住了鲜味,主厨特调的酱汁在热力作用下流经牛肉的纤维渗入其中,只需切开尝一口,就能忍不住继续大快朵颐起来。最关键的是,如此一份牛排仅需一百多元人民币,放在上海同等规模的店铺里根本难以想象,实在是太便宜了好吗?

除了牛排,“いきなり-ステーキ”也有沙拉、米饭提供。我们三个又分别点了份沙拉解腻,还共享了一份炒饭,回酒店路上,买了点野菜生活和美味的飞驒布丁,洗个澡继续美美地享用了起来,反正这么可爱的食物又吃不胖的咯~

【DAY 7,高山古町 飞騨の里】

高山 たかやま Takayama
//www.hidatakayama.or.jp/
//kankou.city.takayama.lg.jp/
飞騨の里 ひだのさと Hida-no-sato
//www.hidanosato-tpo.jp/top.html
//www.kankou-gifu.jp/spot/1232/

16世纪末,金森氏仿效京都所建立高山城以来,这里一直延续著从前的城町风格和文化,因其储存完好的古い町并み而被称作“飞驒小京都”。

◆以和牛之味唤醒高山的记忆

一早酒店出发,沿着右侧的道路徐行,开启高山古い町并み的大乱走。
最先遇见的是飞騨国分寺,这座立在街边的寺庙不知是不是门口挂了无数猴宝宝的缘故,总能吸引一堆大惊小怪的老外,又或许说,正如我们去欧洲看到各式教堂总会无限惊喜,老外们对于亚洲这些颇为雅致的大小寺庙也是满眼新奇的。

习惯了匆匆路过这里的我,被小Y拉进来看了一看。

国分寺的正殿是室町时代建造的,也是飞驒地区首屈一指的古刹。寺内最为著名的是这株树龄超过1200年的大银杏以及高山城迁移过来的钟楼。这个时节高山还未凉透,高耸著的银杏树只是在靠近根部的位置略微泛了点黄,距离最美的模样还有半月时光。

只是驻足片刻,涌进寺庙里的游客就越来越多。我于是拉着她两加紧步伐离开,此时根本无法沉静下来感受一座古刹的禅意满满,更迫切的是想要去弄点吃的啊~

八九点钟的高山还未完全进入一天中最忙碌的时间,街上不少店铺只是刚刚开门。
不管好不好吃、甜不甜腻,作为猫奴,路过稲豊园看到猫馒头的招牌还是会忍不住买上一盒,谁叫它们长得那么可爱?

二四三屋的御手洗团子与日本各地吃到的小团子并不会有太大区别,同样的Q糯,也同样的咸甜交织,对于喜欢糯米食品的我来说,是通往锻冶桥的必吃小食,90日元一串,买好就吃十分快捷。但如果有人要将他吹嘘上天我可就不同意了,只是酱汁比普通团子少一些、没有那么粘稠而已,糯米质地和口味还是大差不离的,随随便便就要封神有点过于夸张。

与分立在锻冶桥两侧的手长脚长像打个照面,就到了宫川朝市。

有人说想要在一座城市寻找当地人的精神,就要去他们的早市场。
这话放在同属日本的呼子、胜浦、函馆等地,我大抵还是认同的,但是放在高山的宫川朝市,恕我不能苟同。这个从锻治桥一路延续到弥生桥、沿着宫川绵延三百多米的早市场多以售卖蔬果、酱菜、手工艺品、盆景等商品为主,与其说他是为当地人服务的,更不如说格外受游客的追捧。你很难在这里看到多少本地人的身影,多为默默坐在摊铺后面的商贩,以及看到什么都满脸新奇的各国游客。倒是不远处的高山阵屋早市场,附近乡里赶过来贩卖新鲜蔬菜水果的商贩更多、去那儿购买食材的本地人也更多。

宫川朝市的早上也不至于完全吸引不了我。相比古町那边的“飞騨 こって牛”,我会更青睐朝市入口这家“飞騨牛にぎり寿司”。它两味道是半斤八两的,只是不同于三町那边旅行团大军数量的庞大,飞騨牛にぎり排队的人数要少上很多,不会让我饿到前胸贴后背了才能吃上一口销魂的寿司。

首推1300日元一份的限量军舰寿司,都是现烤现握的,入手还能感受到刚刚离开炭火的牛肉的温度。共有酱油、芥末 、橙醋三个口味,捧上诚意满满的一份站在宫川边,一边享受风景一边品尝,层层递进给你绝对的惊喜。

为了尽量保持飞騨牛油而不腻的口感,牛肉不会烤制太久,隐约还能看到些许血丝。不厚不薄恰恰好的一层肉片盖在捏得松软得当的米饭团上,加了寿司醋的米饭在香糯的基础上还透著股酸甜,飞騨牛赤身脂肪分布均匀让口感变得鲜嫩润滑。

我习惯最先吃鲜甜口的酱油味,再以甜中带点酸的橙醋味加击,最后用芥末味收尾。肉与碳水化合物的组合在清新刺激的芥末的加入下得以升华,卧槽,一早就能吃到如此精妙的食物,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吃完寿司再去一旁小店里买瓶飞驒牛奶。
温热适宜的牛奶以最绵柔的姿势滑过喉咙,还未彻底从晨雾中走出来的身体立马就暖和了起来,擦擦嘴角:飞驒高山,我又来了~

相比京都大阪东京札幌名古屋之类的城市,高山似乎没有那么耀眼,但作为一个市级行政区,它的面积实际上与整个东京都的面积相当,是日本的第一大市。

对比高山城区的“新”,城下町“古朴”的一面自然更让人津津乐道。从宫川朝市朝市出发,仅仅步行几分钟,就可来到“古い町并”。

◆听人力车伕讲述古町的故事

作为高山城下町的中心,以商人町而发展壮大的上町、下町的几条街道被称作“古い町并”,顾名思义就是古老的街道的意思。漫步其间,两侧并排著飞驒工匠们运用山区优质的木材资源精心建造的房屋,条条老街上尽是黑色木格窗栏、挂著杉树球的酒造、透著古韵的门帘、弥漫着诱人食物香气的摊铺。。。。游人如织,满怀欣喜地闲逛著一家家工艺品店,品尝著寿司、五平饼、飞騨牛肉馒头之类的小食,累了还能乘上一辆人力车,车伕会在一声响亮的吆喝过后,迈著强有力的步伐,带着你在条条古街间感受留存百年的魅力。

高山古街有好几条,“三町伝统的建造物群储存地区”包括了上一之町、上二之町、上三之町、片原町、神明町4丁目的一部分;“下二之町大新町伝统的建造物群储存地区”则包括下一之町、下二之町、下三之町、八幡町、大新町1丁目、大新町2丁目、大新町3丁目、大新町4丁目的一部分。

几条街道彼此间贯穿,闲逛是它最佳的游览模式。眼前的上三之町游客最多,离开这一条往四周溜达,就又容易清净下来了。除此之外附近还有高山阵屋、八幡宫、日枝神社等一众景点,无论是喜欢打卡景点还是就想要乱走乱逛,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答案,别给旅行太大的压力,到了高山,大乱走就对了。
执著的想要景点一览,可以看看:
//kankou.city.takayama.lg.jp/2000002/2000026/index.html

这家“高山兔子屋”是我在上三之町最喜欢的一家店铺,里面有各种造型精美的手工兔子玩偶,也有一些老鼠的。个个都是孤品,价格自然也不算便宜。

紧挨着兔舍的还有个卖各种小工艺品的,他们家的东西就要便宜多了,随便买买都不会心疼的那种便宜。

高山阵屋距离上三町并不远,走过一座漆红桥就到了。每天上午,阵屋前的广场上都有朝市,相比宫川朝市,这里贩卖的更多以农产品为主,我们三个一人买了个大苹果,旁边自来水冲了冲,就大口大口的啃了起来,脆脆甜甜,一改往日我对于“日本苹果并不好吃”的固有印象。

朝市一旁的阵屋史迹原本是高山城主金森氏的宅邸之一,自从飞驒被德川幕府管辖之后,江户过来的官员们就将这里作为了办公的地方,这种政府机关也被称为阵屋,进行布告和征收年贡等工作。进入明治时期以后,县政府、郡政府、支厅、县事务所等代替了阵屋称为政府办事机构,阵屋逐渐没落消失,现在全日本也就仅剩高山这一座。

高山阵屋:
//www.pref.gifu.lg.jp/kyoiku/bunka/bunkazai/27212/shoukai.html

闲逛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肚子自然也就饿得快。几顿牛肉过后,特别想吃点鱼鲜。
古町一片多以简餐和飞騨牛、朴叶烧之类的食物为主,食客也颇多,离开古町回到高山站附近,钟意的这家庄や又只是晚上才营业,肚皮一下子就犯了难。

这天原本就是打算大乱走的,我问小高儿和小Y愿不愿意放弃回圈巴士、散步去飞騨の里方向看看。两位并不排斥走路的女同学瞅瞅附近确实没有想要吃的,就跟着我朝民俗村那一片碰碰运气了~
又骗两枚中年养生妇女陪着我省下一大笔巴士费,真为自己感到骄傲!

穿过高山站铁轨前的那座桥,迎面见到一家名叫“甚五郎”的拉面店。
这家店似乎在附近很受欢迎,不仅有路过的欧巴桑推门朝里面打招呼,门口也排队等候了好几个工人,待我们驻足那几分钟的功夫,又有几名青年和一帮学生模样的加入了排队的行列。没想如此僻静道路上的拉面馆竟然有这般吸引力,要不是肚子饿我们也就紧随其后排上了。无奈胃不等人,放弃。

继续向前是个类似于大酒店一样的建筑,本来是想进去看看里面的餐厅开门了没,结果餐厅未营业却遇到了“飞驒物产馆”。这里猴宝宝的颜色和款式算是我去过的店里最多的,怎么可能会压抑自己的购买欲望嘛,必须买起来啊~

飞驒一些土特产和特色饮品也要买起来啊~~

◆饥饿之神指引前进

大概是饥饿之神的指引?
去飞騨の里的路明明应该向前,我们却临时决定右转,沿着似乎只有汽车才会经过的宽阔马路直行,然后遇见这家提供各式海鲜日料的餐厅——まるい家(鬼知道自己是不是破罐子破摔望着远处的大M沦落到试图在日本第一次尝试一顿麦当劳)。

大大一个“鲜”字挂在墙头,让迫切需要鱼鲜安慰的我们如何不心动?几张美食图片告诉我们,这里就是理想的餐厅了。

临近2点,餐厅里的食客已经不多,再晚点进来怕是都要因为下午休业而被拒之门外。想要快快填饱肚子的我们选择了能以最快的速度端上来的餐食:定食。

日本这些远离热闹场地的餐馆很容易给人惊喜,不仅能吃到花样百出的定食,还特别特别便宜,“豪华花かご御膳”仅需2500日元,刺身&天ぷら御膳甚至不到2000,华丽丽的一大份端上来,味蕾瞬间就欢脱了。

寿司、刺身、天妇罗与茶碗蒸不出意外的不错,小碗里的牛肉类似长崎流行的角煮却不像猪肉角煮那么肥腻,瘦而不柴间带着甜味,是飞騨牛别样的诱人做法。

看似不多的“豪华花かご御膳”实际上分量十足,不仅另配了一盘寿司,主食和小菜也是很有诚意。最意外的是中间这盘乌冬面,或许是饿了亦或许久未见?竟然没觉得寡淡难吃,粗而筋道的口感配上牛肉和海藻,居然还不错?

饭后还有甜点饮料,喝茶或是咖啡任选,饿得都快有些生气之后邂逅这么实在的定食,心情不自觉的就变得更好了。

饭后我们加快了去飞騨の里的步伐。
一路能遇见不少秋意十足的景象,相比圈起来的景观,我反而更喜欢这样的“野味”。

路口还意外的遇到一枚秋田犬。
日本各地常见牵着爱犬散步的,其中小柴最甚,而我在秋田县以外的地方就很少看到秋田犬的身影了。常有人分不清秋田犬与柴犬,人家分明从体型上就有了差距嘛,秋田可要比小柴大得多,脸也更扁一点,性格智商五官更是有差异。眼前这枚小伙砸才三岁,活泼是活泼得不得了,只一会儿功夫就蹭了我一手一脸的口水,闻起来还臭臭的,让一直伺候“形无影、嗅无味,清新干净窝里横”的猫大人的我有些措手不及~
对了,这枚激情四射的小伙砸名叫五郎(ごろ),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加耳熟???

◆篝火霓虹中的飞騨の里

飞騨民俗村(ひだみんぞくむら Hida-minzoku-mura)称得上是将飞驒地区各种文化融在其中的天然博物馆。高山站可以乘坐回圈巴士到飞騨の里站,我们步行前往也没花多少时间,不过半小时就到了。

平日里,飞騨の里的营业时间是8:30到17:00,每年特殊的一段时期会在晚上另外开放,那期间就算白天就进来的游客也要17:00之前离开,于17:30之后重新买票观赏晚上的亮灯表演。像我们过来的这段秋景期就有这样的活动,最近冬季1月11日(土)~2月29日(土)期间也有点灯活动。

景区方在写给游客的话里特别提到入馆费都会用来维护房屋、器具,以及山村民俗文化的学术调查和研究,认为这笔钱是对“日本未来”的一笔捐款,一定会小心呵护着使用。 短短几个字,却能让每一位入场的人感到暖心。

昭和30年到40年代的高度成长期,由于水坝建设和人口的流失,飞驒地区很多村落都在慢慢消失。得益于当地人对于历史的守护,飞騨民俗村・飞騨の里储存了30家左右的古民房和8000件左右的民具。面对眼前这些时代浪潮下努力挽留的物件,我不禁会想:如此执著于过去的这些飞驒人,精心呵护这一块宝地的理由是什么呢?仅仅是对曾经的故乡的怀念吗?不,这其中更多的一定是一种关于传承的使命感。

一位一刀雕、灯笼制作等飞驒地区的传统产业或许在古街那边表现得并不集中,却仍能在飞騨の里感受到它们的传承。绚烂金秋的衬托下,一栋栋合掌造型的萌萌小屋、悠然转动的水车、安静的文学散步道、水中嬉戏的鸭群、若隐若现的北阿尔卑斯山脉。。。。。一些民宅中还展示了生活在飞驒地区的人们生活农作使用的器具,小小一圈田地就这样将大家带进了山村生活的画卷中。

一些房间里还能看到过去人们的生活痕迹。
飞驒地区自古就是个气候恶劣且贫穷的地方,人们只有绞尽脑汁,用勤劳与智慧帮助自己生活下来。反观全日本,这个缺少能源和粮食、多灾多难的国家之所以能有如今这样的世界地位,也得益于人民的默默付出与小心呵护。像《女王的教室》等一众日剧里都会提及自己国家的资源贫瘠,提醒大家不要忘记节约与努力的意义,反观常常出现在我们荧幕上的浮夸,就难免有些唏嘘了。

日本各地现在已经很少见到厚厚堆起的茅草屋顶了,这种茅草屋只保留在一些特定区域,例如飞驒地区的白川乡和荘川町。飞騨の里展示了不少茅草屋顶的房子,但也有个别房屋没有茅草屋顶,例如我眼前这一户就是。

这栋明治时期建造的具有町屋风格的民居曾属于旧上宝村神阪的前田家。过去飞驒农民的房屋都是自己建造的,町屋这种需要木匠修建的房屋很少,能花钱建起来的都是数一数二的“富农”,从眼前这房子的外观就能看出前田家的家底定是丰厚。屋簷很高,装饰著腕木,和之前见过的农家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放在城下町的商店街里都不会觉得突兀,这分明不像是个农户、更像是商人之类的住的。

屋子里面也透著豪气。室内用得木材都是丝柏材料,有着“囲炉里”的起居室地面也不是木板,而是榻榻米。六张榻榻米的房间有三间,八张榻榻米的房间也有三间,将门板全部撤掉,足有42张榻榻米大小,无论放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可以算作豪宅了。这种宽敞的空间也会在婚丧礼中被使用,里面那间房间里就摆放了很多飞驒地区的人们举办婚礼的画面和材料,围炉一旁的墙角还挂著两件绣工精美的和服。

参观完“豪宅”,借着这股“豪气”给中午刚刚买的猴宝宝们开开光:




飞騨の里的茅草顶农家主要有六座,分别是:旧八月一日家、旧若山家、旧富田家、旧道上家、旧吉真家和旧西冈家。
飞騨の里的木造农家主要有七座,分别是:旧田中家、旧新井家、旧中薮家、旧大野家、旧前田家、旧田口家和旧野首家。

给宝宝们开好光继续往后山上走。

在日本这座“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地方,寺庙神社无处不在。对于生活在山村里的老百姓来说,信仰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精神支柱。在飞驒,人们也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达信仰,例如一个萌萌的猴宝宝,也例如一座寺庙或是神社。

阶梯上去的这座小小神社名叫“匠神社”,可以说是守护飞騨の里的“镇守の森”。石台阶是旧河合村的立保神社迁过来的,鸟居和灯笼是从高山市桐生町移建而来的,正殿前身是旧河合村的钿女神社,前面的覆殿则是旧宫川村加贺沢的白山神社拝殿。

至于眼前这个镇守神社的神兽,不看介绍我根本不会想到居然是石狮子,也从来没有注意过飞驒地区的石狮子都是这个样子。。。这不是佩奇吗?前面明明还有个猪嘴啊~

殿内空间不大,过来参观的人们都细声细气的生怕惊扰了神明。大殿里也都是木造结构,整体呈原木色调。每年6月和11月上旬,飞驒工匠所制作的精美天花板画会在拝殿展示,一年也就公开这么两次,我们过来的时候刚刚好赶上。

近五点的时候,工作人员通知大家散场,他们要整理场地好准备晚上的灯光秀。

我们于是先行离开,去下面的店铺随便逛一逛。此时附近除了一家看起来很高阶的料理店,就只有这个一半杂货、一半咖啡的店铺还在营业,来这里喝点东西打发打发时间刚刚好。

待到一杯过后,天也就彻底黑了。再次返回飞騨の里切~

日本人喜欢樱花红叶,也爱观赏夜樱夜枫。
相比白天阳光下的风景,夜晚的飞騨の里又是另一番景象。我本身对于这种有些人为性质的景观并不感冒也不排斥,随便看一看也还是开心的,毕竟多了更多的色彩嘛,还可以在篝火前取取暖。

◆日本海直送海鲜最高

离开飞騨の里,眼下最要紧的事情是什么?
难道不是冲进中午没有去成的“日本海庄や”干一杯吗?

じゃ~
行きましょう

一反中午休业时的冷清状态,刚走到庄や门口,里面的热火朝天声就传了出来。玄关处一排日本酒在大渔旗的拥簇下,华丽丽地迎接着推门而进的食客。

餐厅虽说正热闹著,却不像矶丸水产之类的居酒屋那么嘈杂,有独立的格子间隔开。

第一口期盼的自然是美酒,小高儿这枚单选可尔必思的酒精弱鸡除外。
当晚换个口味,和小Y双双选了柚子酒。相比梅酒,柚子酒的果香味儿更浓郁,即使加了冰块也挡不住柚皮甙略带上头的气息,简直就是酒精的完美助攻。

沙拉是前奏过后的第一乐章。执著于中年养生的人们总会乐此不疲地在绿叶菜中找寻健康苗条的奥义。以海鲜为主打的餐厅厨师们也不忘在料汁清淡爽口的蔬菜上放上几朵木鱼花和海苔碎,任薄如翼的木鱼花在盘尖跳舞助兴。

略带苦涩的沙拉是心里安慰,满满当当这一盒豆腐才称得上是开胃菜。凝固在“枡”中的豆腐,细腻柔滑中藏着丝丝豆香,单单加点冰凉咸香的料汁就很美味,拌上香葱鱼籽和姜蓉过后就更无敌了。清新里微微透著些辛辣,爽滑中夹带着丝丝脆爽,对于打小就对豆制品没有招架能力的我来说,这玩意儿真是怎么夸赞都不为过。

这碗海鲜盖饭也很妙。雪白的米饭上铺满晶莹剔透的鲑鱼籽,闪烁着令人垂涎的橙色光芒。Q弹的鱼籽刚一触碰齿间便在口中迅速爆浆,迸出令人愉悦的大海の味,米饭拌上甜姜、芥末和酱油,就著鲑鱼籽一口吃下去,咸、鲜、辛、香,每一口都在口中自然散开,快要溢位来的程度刚刚好~本以为点了太多会无暇顾及米饭的我们,最终还是将这一碗吃得干干净净。

甲螺烧永远不会出错。
第一次吃这种做法的蟹壳烧是在矶丸水产,加过调料的蟹肉被捣成泥状放进蟹壳里,经过炭火加持过后,就著清淡口的海鲜炒饭一起吃,极其下饭。“庄や”的甲螺烧没有矶丸那么咸,滋味更鲜一些、颜色也更偏金黄。蟹肉泥里加了橙白相间的蟹腿肉和青葱点缀,颜值上更上了个档次,挖一勺拌进海鲜盖饭,口感扎实的蟹腿肉配上鲜香绵滑的蟹泥,助攻著原本就无敌了的鲑鱼籽饭成就出另一番绝妙风味。

翩翩起舞的木鱼花下,齐刷刷摆放著的夹心豆腐和天妇罗一样,一点都不油腻。油脂很好的被隔离在了豆腐最外层,煎到焦香酥脆的外壳里包裹着松软多汁的豆腐陷,吹吹凉一口咬下去,鲜香的豆腐汁和著里面的蔬菜瞬间在口中绽开,外焦里嫩又有嚼劲。木鱼花的咸鲜也恰到好处的融入其中,普普通通的炸豆腐竟能吃出了高阶的美妙。

我和小高讨厌生蠔那种腥味和口感,从来不会主动尝试,眼下这两都是小Y同学的盘中餐。从她嗖嗖两下就吸进嘴巴里的架势来看,应该是鲜甜又可口的吧?氮素,我就看看而已,还是不会吃的~

自从在呼子朝市吃过新鲜乌贼之后,我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乌贼刺身那种Q弹嫩滑的口感。也不知是品种不同还是距离大海有了些距离的缘故,有别于呼子朝市乌贼的剔透,这一份要嫩白不少。不过这些并不妨碍它的好吃,仅需一点点芥末酱油就能彻底启用爽嫩之下的鲜度,一口下去让我更忙不迭期待富山荧鱿的味道了。
乌贼身体之外的部分则选择了天妇罗的做法,不同于鲜吃,这种做法会更香一些,加上些许的盐就是下酒的好材料。

最期待的是海鲜盛。
满满一大盘刺身端上桌的时候引来我们三个一阵雀跃。金枪鱼腩入口即化,一块入喉满嘴都是它特有的香醇味儿。赤贝鱿鱼在芥末酱油的加持过后满溢特立独行的劲道。鲔鱼鲥鱼更带豆腐般绵滑的口感,放进嘴巴里非常温润,即使不加调料也很可口。新鲜甜虾不同于煮熟后的鲜弹,生吃就很清甜,咬上去像是果冻一般,稍稍加点酱油就更妙,虾肉自然散发的甘甜在佐料的激发下愈发醇厚。

对比牛肉更偏爱鱼鲜的我,在吃光最后一片鱼肉、喝干最后一滴酒过后,必须要给庄や打五颗星:新鲜的鱼生料理最高~~

【DAY 8,高山古町 名古屋】

高山 たかやま Takayama
//www.hidatakayama.or.jp/
//kankou.city.takayama.lg.jp/
名古屋 なごや Nagoya
//www.nagoya-info.jp/

◆清晨,是古い町并最好的样子

准备离开高山的这天依旧是个大晴天
大家依旧决定上午在古町闲逛
依旧会路过这条锻冶桥(嗯嗯谷歌地图会倔强地显示成锻“治”桥)
也依旧会和手长君、脚长君打个照面。

商店开门前,是白天里上三町最安静的时候,游客几乎看不见,仅有一些打扫门前道路的居民和人力车伕的身影。

正值八点钟左右,蓝天阳光虽然已经露面,夜里积攒的凉意却没有完全消散,空气中还有一层稀薄的雾。逆光之下,木造建筑的街道显得格外雅致。此刻请尽情享受这短暂的宁静时光,因为不到一小时过后就会有一批批的旅行团赶到,整个古い町并み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随着阳光愈演愈烈,也随着随着这枚“龅牙苏”的到来,游客开始从阵屋方向涌入,古町的繁忙开启了,旧时商业街町的热闹场面再次呈现。

◆日枝,杉木守护的山之神社

穿过渐渐热闹起来的上三町,我们决定经附近古街町去一下日枝神社。
这几条路哪怕是白天也不会太喧闹,这时候更是祥和极了,雅致的木造格子、素色的门帘、精致的门前摆放,随便手机拍拍就很好看。

偶尔会路过藏在两栋房屋间的一处空地,与附近的古色古香略显格格不入。附近居民在这里架起了篮球架,一个简简单单的球场就这么诞生了。

去日枝神社的路上还会遇见一些小神社,最吸引人的就是长长石阶之上这座杉个谷神明社,一株直指蓝天的古杉树几个人都抱不过来。资料里对于这座神社的解释很少,仅仅提及了神社前这个天然纪念物大杉。以前这一带曾被称作杉谷,这株杉树估计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吧?

离著大杉树不远的,便是日枝神社。

位于南部的日枝神社一直以来都和北部的樱山八幡宫一起,作为守护高山城的镇守神社而备受推崇,高山祭的春之祭就是这个神社的例行活动,而秋之祭则会交给另一边的八幡宫。日枝神社的正殿是流造,拝殿是与三方结缘的三间寄栋造。拝殿前高43m、树龄1000年的大杉树作为岐阜的天然纪念物,千年来一直默默守护着飞驒的土地,也守望着日枝神社的起起伏伏。

关于日枝神社的建立有个传说。当时飞驒国的国司平时辅在狩猎中发现了一匹狼,他拿起箭射向狼却没有发现狼的身影,而是刺穿了一株杉树。原来因为山神“大山咋神”为了给自己弄个保护所便使唤了狼去弄这一招障眼法。于是公元1141年,平时辅就向位于近江地区大津市的日吉大社请愿,在自家领地的三仏寺城附近建立了一座神社。

之后在1181年,源义仲攻陷了三仏寺城,当时的神社也因此被烧毁。所幸御灵体平安无事,免遭灾祸,与片野村的产土神一起被供奉,直到1605年金森长近镇守高山城之后重建。高山城废城之后,作为高山阵屋的镇守,1869年因神佛分离而确名为日枝神社,这个名字也一直沿用到现在。

日枝神社的祭神除了大山咋神、请源的日吉大社之外,也是京都松尾大社的祭神,主的是消灾、结缘、全家安康、夫妻和睦和生意兴隆。听说《你的名字》里也有在这里取景,我一根本不是粉丝的人类就没有去仔细探究了。

拝殿的右边是富士社。这个神社属旧正殿,位于日枝神社的后方。据说神社曾在昭和10年因为一次暴雨而坍塌,现在的正殿是昭和13年重建的,旧神殿也是修复之后移到了这个地方,色彩鲜艳做工精致,不愧是原正殿啦~

离开神社时,鸟居附近的空地上正在烧火,小Y说是不合格的木头需要烧掉,但我看到这种堆叠方式和众人的表情,怎么觉得是在加工木材呢?哪位懂行的请给我讲讲,感谢。

日枝神社回高山站,抄小路走会经过河川与一片居民区。过来时,河岸上一位老爷爷正悠闲地洒著面包屑喂鱼,一群衣装艳丽的鱼群聚集在他身下的水域中,争先恐后抢著食。

这一片的居民区一如众多日本社群一样,家家户户也都清理得很干净,门口或放著一辆擦得浧亮的自行车,或种上心仪的植物增添光彩。民居建筑尽管已经比较现代化,但并没有完全偏离城下町的古韵,我们仍能从屋簷一角或是窗棱上感受到飞驒工匠的木制工艺。

经过一家便利店,一只小柴正乖乖蹲坐在门口等著进去购物的主人,压根不搭理我们的挑逗,直到主人出来了才在主人允许下和我们互动一会。胖墩墩的小家伙实际已有八岁多了,大概是年纪大了一些的缘故,动作和神态都是慢悠悠的,十分佛系。同昨天那枚名叫“五郎”的秋田犬一样,这枚小柴的主人也是一位老爷爷,取名也同样非常老派,名叫“太郎”。

午餐选择的“飞騨手打うどんそば”店距离前两天用餐的“小舟”很近,都在同一条小路上。离开高山的中午打算吃点汤汤水水热乎的食物,我们就来了这里。

大概是刚过十一点的缘故,店里用餐的人并不多,待到半小时过后,整个餐厅就坐满了,基本都是日本人,一边吃还要一边点头。岛国人对于食物的夸奖真是丝毫不吝啬,日剧中常常出现的“OISHI”在他们的平常生活中也是频繁出现,不过都是女性为啦,若是一男的掩著嘴、点着头,满脸欣慰地对坐在对面的朋友说句“OISHI”,怕是要被人说成变态。

纳闷高山这边不少荞麦面馆的屋簷上为何都要挂著鸟巢一样的东西,于飞驒牛或是荞麦面、天妇罗等等,似乎都没有天然的联络,但与周围的环境和屋内架起的古木一起,倒是搭配出乡土和谐的一面了。

小Y和小高儿点的都是蔬菜天妇罗与荞麦“挂”的套餐。这天妇罗一看就超级酥脆,惹得我都想加餐。不过我这份飞騨牛朴叶味噌煮乌冬也很好吃,名为“乌冬”,实际上面条却不是乌冬面惯有的圆滚滚的状态,而是有点扁,配着菌菇蔬菜和飞驒牛一锅炖,整个儿有点像山梨名物ほうとう,吃完特别暖和舒爽。最大的不同是ほうとう没有朴叶和飞騨牛加持,蔬菜要更多些,面条也更偏向于刀削面的状态。

餐后车站附近的小店里又逛了逛,我们就提着行李坐上了开往名古屋的巴士。

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中途会停靠郡上八幡,快到名古屋那会儿还在高架出口遇到了堵车,比原定回名古屋的时间晚了一丢丢。待到下车时,太阳就有些西沉的意味了。

名古屋入住的酒店是我每次首选的B酒店,就在伏见地铁站旁边,从名铁站走过来也不远,沿着大马路笔直走着,10分钟也就到了。
单人间通常7000日元一晚的价格是让我比较满意的,房间还算宽敞、早餐也不是特别单调。尤其喜欢他们家的大浴场和按摩房,以及浴场外的自贩机里可以买到玻璃瓶装的明治牛奶,很多温泉旅馆都没这个提供。

◆啤酒是手羽的最佳拍档

收拾妥当过后,大家直奔了酒店附近这家风来坊,一家以“鸡”闻名的连锁餐馆。

日本有三大地鸡(所谓地鸡,基本可以理解为“本地鸡”、“土鸡”啦),一个是秋田的“比内地鸡”,源自秋田县北部米代川流域,是绳文时代就存在于比内地区的日本特有品种,在秋田经常会遇到的做法就是和特色烤米棒一起炖,肉质扎实有弹性,是我最最喜欢的秋田名物之一:

一个是鹿儿岛的“萨摩地鸡”,原本是鹿儿岛地区的小国鸡和军鸡交配而来的一种观赏性斗鸡,之后又经过了一些改良,便有了现在的萨摩地鸡。这种鸡血液中流淌著战斗基因,鸡肉脂肪和水分的配比很好,鲜嫩中带点点甜,常用于干烧和炭烤:

第三个就是爱知的“名古屋交趾鸡”啦,是名古屋市周边的本地种与中国九斤鸡交配形成的改良种,蛋肉兼用,鸡肉的瘦肉含量比较高,吃起来紧致有嚼头,名古屋人爱将它做成鸡肉串、ひきずり锅,还有人见人爱的日式炸鸡~

日式炸鸡翅起源就来自于50多年前名古屋一家名叫“风来坊”的鸡肉料理店——噔噔噔,就是下面这位啦。现已普及到日本全国,喜欢炸鸡翅(手羽)喜欢到“疯狂”的名古屋人还专门策划了“手羽大会”,至今已举办好几届,每一届大会上还会评选出手羽界的各类荣誉奖项来。

不知道是不是名古屋炸鸡另一个网红品牌小山酱(世界の山ちゃん)门店更多、招牌更可爱的缘故,我会更偏爱小山酱,来风来坊还是第一次。原本以为此时店里空空的怕是已经不受名古屋人待见了,没想只是未到时间而已,落座没多久,三三两两的当地人就相继聚集在了这方空间不大的餐厅之内。

我们几个胡乱点了些啤酒、鸡翅之类的小食。

该如何评价这一顿呢?
风来坊鸡翅的色泽更偏金黄,而不似小山酱有点焦香的颜色。虽也炸得很酥,但主要突出的是鸡翅的鲜味,醃制没那么久、滋味因而不会太重,反倒是上面那些芝麻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其它配菜相比小山酱,从品种丰富度到浓郁度上来说也都要弱一些了。我个人会更偏爱小山酱的鸡翅与氛围,非常市井也极入味,但要是从酒的角度考虑,我则要给风来坊加分,几款啤酒都有甘甜香气,特别好喝,而在小山酱就没有这感觉了,不知道是不是我没有点好的缘故,每次不是过淡就是苦味太浓,差了些气候。

几杯过后,大家就开启了这几天来从未关注过的活动:商场药妆店里买买买!
以大包小包结束灯红酒绿的名古屋这一晚。

【DAY 9,中部空港】

常滑 とこなめ Tokoname
//www.tokoname-kankou.net/
中部国际空港 セントレア Centrair
//www.centrair.jp/

◆鳗鱼三吃与机舱小剧场

虽说下午的飞机让我们还有一些时间逛逛名古屋或是机场附近的常滑站,但是前一晚的爆买+温泉过后,根本阻止不了我们睡懒觉的决心,办好退房手续,距离飞机起飞就只有四小时左右了。

中部国际机场值机楼永远的热闹,忍不住又买了些小玩意,接着解决此行的最后一个任务——到了名古屋必须要吃一碗鳗鱼饭啊~

值机层楼上有名古屋鳗鱼三吃网红三人组之一的まるや。我很喜欢他们家的标志——是一个萌萌得圈儿,英文发音前两个字也和我家某只胖猫的名字一样:Maru。但从味道来讲,我却无法分辨它同网红店あつた蓬莱轩、ひつまぶし备长相比到底哪家更好(内心且把NO.1留给我一直没有安排上的うな富士以及一口难忘的日田千屋)。

机场的まるや观景度不错,阳光直接从屋顶和一侧大大的落地窗照射进来,让人十分放松。位于机场这种人流量大的地方,他们家的上菜速度也很快,落座后无需太久就能吃上一份美味的饭菜。

沙拉大份又可口,但是鳗鱼肝不喜腥气的人慎重,这个腥味是比较重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鳗鱼三吃里中份鳗鱼的量不如市区门店,但也不至于少得夸张,味道亦依然可圈可点。鳗鱼惯例被烤得酥香,油脂不会太多,一小碗一小碗吃下去完全不会腻,餐厅内也贴心的附上了方便多国游客参照的三吃介绍图。

吃饱大家就愉快地过安检进入候机厅啦~
末了,机舱里飞驒猴的即兴表演来一轮:

剧终~

☻楼主的行程

虽然热衷于去日本,但我并不是个喜欢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或是禅意满满的千年古都的人,更偏爱自然和人文景观,以中部和东北地区最甚,南九州、北海道其次。如果说其它季节都是随性而往,秋天却总是早早期待的。

我本身不排斥一个地方去多次,尤其一些交通枢纽城市,很难做到不经过,所以这次行程中有初探的景点、也有去过几次的。每次前去都会遇见不一样的人与事,倒是一点不觉得腻。秋游选择了日本中部,且可算作人们常提到的“升龙道”。

如上图所示,“升龙道”取名的灵感源于日本中部北陆地区的地形,以紧邻日本海、同属石川富山两县的能登半岛为龙头,直抵太平洋的伊势海湾为龙尾,造型极似飞龙升天。这一路你会领略到雪山碧海的浪漫、享受祕境古汤的滋养、穿梭多条风情古道、邂逅一座座历史名城。。。。。。

论海景,这里有能登岛、东寻坊、雨晴海岸、越前海岸、志摩半岛。。。
论温泉,这里有下吕、平汤、新穗高、和仓、宇奈月、加贺、长岛。。。
论古道,这里有中山道、郡上八幡、伊贺上野、各种城下町古い町并。。。
论山景,这里有上高地、乘鞍岳、涸沢、白山、廖科高原、立山黑部。。。
论风情,这里有千年古法鹈饲、荧鱿捕捞、素人歌舞伎、各类祭典。。。
论文化遗产,这里有白川乡五个村、各种神宫神社、历史名城等。

中部地区是来多次都不会腻的,不同季节更是风情不一,可谓浓缩了日本魅力之精华。



关于机票的小贴士
前往中部,大部分人会选择直飞名古屋附近的中部国际机场,全国各地出发的航班还是挺多的,以上海最甚,日航、全日空、吉祥、东航、国航、南航、春秋等都有,从我的经验来看:
1. 吉祥航空通常价效比最高,上海往返常常一千出头就能买到票,座位足够宽敞、准点率也很高,含足够多的托运,空姐的服务也挺好的;
2. 日本航空和东航、南航时不时会有一些特价,特价时也能一千多的价格搞定,东航南航时间稍好点,日航晚去早回,对于往返当天还想上半天班的人更友好;
3. 国航全日空价格不稳定,我买的票通常都是两千多(旺季更贵些),这两个航空经常联航,你买任何一个都可能是去程国航执飞配餐、回程全日空,飞东京等地也是如此;
4. 春秋航空我个人不喜欢,一是不含免费托运,二是有一次去四国高松的时候延误22小时,耽误了我品尝好不容易订到的“伊予滩物语”号的美食,空姐空少也不好看、座位还拥挤,对我来说就是个完全没有价效比的所谓的廉价航空,和乐桃航空一个样。当然选择权还是在你手中,我只是表达我个人的观点。

如果不直飞,也可以考虑飞东京大阪等地,然后转日本国内航班去富山空港、能登空港、小松空港等,或是通过陆路交通过去。

大陆地区的上海还有个优势,就是东航开通了直飞富山、小松、新潟的航班,只是并非每天都飞,目前航况是:
往返新潟:周三、周六
往返富山:周二、周六
往返小松:周一、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题外话——就最近国内发生的新冠疫情来看,东航已经取消了二三月份飞鹿儿岛的航班,据说富山小松也有可能取消,本来订好了四月份富山入、小松出的机票,去看荧鱿捕捞、樱花和游览能登半岛的,现在估计有点悬。

此次秋游我是和朋友一起的,她们都是第一次来中部,所以我不会专门挑选自己没去过的地方,根据出游时间选了条比较经典的线路,以减少搬酒店且兼顾秋景、古街与温泉为主要参考点。

升龙道区域虽然整体来说面积不算大,但因为跨越了多个县,加之山区交通不算方便,对普通上班族来说,请几天假就给玩个遍是不现实的,你可以一部分一部分慢慢去玩、也可以花几天选择性的玩个大概,具体看你的时间与偏好:例如喜欢人文古蹟,就专门挑选那些景点穿梭、喜欢山川大海就换一种穿梭方式、什么都喜欢则跳跃着雨露均沾。

DAY 1:上海—中部机场—马笼宿——宿马笼宿
DAY 2:马笼宿—中山道—妻笼宿—松本——宿松本
DAY 3:松本—御射鹿池—诹访湖—松本——宿松本
DAY 4:松本—上高地—平汤温泉——宿平汤
DAY 5:平汤—新穗高—高山——宿高山
DAY 6:高山—白川乡—飞驒古川—高山——宿高山
DAY 7:高山古街—飞驒之里—高山——宿高山
DAY 8:高山—名古屋——宿名古屋
DAY 9:名古屋—中部机场—上海



交通(有问题提问)
中部机场—马笼宿: 机场乘坐名铁到金山站–换乘JR到中津川站–换乘巴士,25分钟左右抵达马笼站。(无需预约)
马笼宿—妻笼宿: 徒步中山道,或搭乘直达巴士。(无需预约)
妻笼宿—松本: 搭乘巴士抵达南木曾站–乘坐JR直达松本。(无需预约)
松本—御射鹿池: 搭乘JR直达茅野站–换乘巴士,45分钟左右抵达明治温泉入口站。(无需预约)
御射鹿池—诹访湖: 乘坐巴士直达茅野站–换乘JR,5分钟左右直达上诹访站–步行30-40分钟或乘坐计程车10分钟前往立石公园。(无需预约)
诹访湖—松本: 回到上诹访站,乘坐JR直达松本。(无需预约)
松本—上高地: 松本站乘坐松本电铁到新岛々站–换乘巴士直达上高地。(无需预约)
上高地—平汤温泉: 乘坐直达平汤温泉的巴士。(无需预约)
平汤温泉—新穗高: 乘坐直达新穗高缆车站的巴士。(无需预约)
新穗高—高山: 乘坐巴士直达高山,途经平汤温泉不下车。(无需预约)
高山—白川乡: 乘坐巴士50分钟直达,有预约和排队上车两种,推荐前者。(需预约)
白川乡—飞驒古川: 乘坐巴士回高山–换乘JR不到二十分钟直达飞驒古川站。(无需预约)
飞驒古川—高山: JR直达(无需预约)
高山—飞驒之里: 猴宝宝巴士或步行、计程车(无需预约)
高山—名古屋: JR直达或巴士直达(巴士需预约)
名古屋—中部国际机场: 名铁、JR、机场巴士等(无需预约)

☻楼主的住宿



Tajimaya(但马屋酒店)——马笼宿

一个传统的和式旅馆,距离巴士站和旅游服务中心都很近,就在马笼宿中心位置,去巴士站是下坡,步行5分钟,去旅游服务中心或者妻笼宿方向是上坡,到旅游服务中心步行2分钟。我们订的房间是套房,一间卧室、一间客厅,厕所就在套房出门左转位置,浴场则是楼下。配餐也都超出预期,早餐7:30晚餐18:00,服务也热情,还会告诉我们晚上八点去旅游服务中心会有素人歌舞伎表演。如果一定要说缺点,就是刷牙洗脸一定要去楼下一层,穿上长长的浴衣走木质楼梯还是挺麻烦的。并且目前付款不可以使用银联卡。
位置:马笼宿中心
费用:9200日元/人/晚(一间三人间)



premier hotel cabin matsumoto(普乐美雅饭店)——松本

就在松本站对面,位置超级好,可以刷银联卡很方便。房间比我想象的大,顶楼是前台和餐厅,观景效果不错,走路去松本城也很近,楼下也有好几家便利店和餐厅。问了前台附近有没有好吃的烧肉店,推荐了步行2分钟距离的南门烧肉,虽然是一家韩式烧肉店,但是用的牛肉是日本的,味道和服务都很棒。
位置:松本站对面
费用:4518日元/人/晚(三间单人间)



okada ryokan warakutei(冈田日式旅馆和乐亭)——平汤温泉

平汤温泉位于新穗高、上高地、乘鞍岳三点中心位置,属奥飞驒温泉乡,从这里出发去那三处都很方便。温泉街上温泉旅馆比较多且价格适中,适合每天出去徒步、晚上又想舒舒服服泡个温泉的朋友。本来上高地这天是订了河童桥旁边的温泉旅馆的,但考虑到第二天要去新穗高、并且晚上要去高山入住,从交通等方面来讲还是平汤更方便,就临时给改了,不仅房间里就有卫浴、价格还比上高地更实惠、餐饮也更加丰富。这家冈田日式旅馆和乐亭称得上是温泉街上规模比较大的,服务态度比较好,卫生环境也不错,室内室外温泉都很舒适。唯一不满意的是,我在订房时选择了含有飞騨牛的晚餐,但是用餐时,工作人员告知预订资讯里我有备注只要两份飞騨牛套餐,另外一人的寿喜烧锅里飞騨牛需改成猪肉,然而我们三个都不喜欢吃猪肉的,不知道是不是Booking平台的问题,习惯了使用Booking的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位置:平汤温泉街走到底,距离巴士站需步行3-4分钟,非雪季拖行李箱很方便
费用:9178日元/人/晚(一间三人间)



country hotel takayama(高山田园酒店)——高山

酒店正对高山浓飞巴士站和JR站,称得上是距离车站最近、价效比最高的酒店。楼下就是便利店,走路去古街、宫川朝市都很近,并且价格相当便宜,是我每次去高山入住的首选。他们家单人间大小还不错,双人间相当小,行李多的话要慎重。
位置:高山浓飞巴士站正对面
费用:3415日元/人/晚(一间双人间,一间单人间)



Nagoya B’s Hotel(名古屋B酒店)——名古屋

每次去名古屋,我的首选都是这家B酒店,虽说距离名古屋站有点距离,但是只要能订到,单人间永远是7000日元一晚,包含了自助早餐,有健身房和舒适的大浴场可以享用,泡完汤还可以买瓶瓶装明治牛奶去按摩椅上舒舒服服按一下。
位置:地铁伏见站附近,走到名铁名古屋站10分钟,走到荣商圈15分钟
费用:7000日元/人/晚(三间单人间)

☻楼主的餐饮

旅行途中,热衷美食的我选择餐厅其实很随性,很有名的店会去尝,但更多的是走哪儿吃哪儿、随眼缘,或是由当地人推荐。本章介绍一下此行的美食:



但马屋たじまや——马笼宿

餐厅地址:508-0502 岐阜県中津川市马笼4266
抵达方式:马笼宿巴士站步行5分钟
营业时间:早餐7:30,晚餐18:00,全天营业
餐饮风格:岐阜长野当地传统日本料理
人均费用:住宿每晚人均9200日元(含税),包含早晚餐
网页地址://kiso-tajimaya.com/index.html
美味指数:★★★✩✩



音吉山家料理御食事処——妻笼宿

餐厅地址:长野県木曽郡南木曽町吾妻桥场
抵达方式:马笼宿徒步中山道近妻笼宿入口附近,巴士吾妻桥场附近
营业时间:平日午前11:00~午后2:00;周末午前11:00~午后3:00
餐饮风格:以菌菇、山菜、鱼、锅物料理为主
人均费用:3000-15000日元(不含税)
网页地址://tsumago-otokichi.jp/
美味指数:★★★✩✩



やまぎり——妻笼宿

餐厅地址:399-5302 木曽郡南木曽町吾妻2179‐1
抵达方式:妻笼宿巴士站步行3分钟,旅游服务中心、妻笼宿本阵步行2分钟
营业时间:09:00~17:00,周二定休
餐饮风格:贩卖当地土特产与衣物,以及信州牛肉串、五平饼
人均费用:900日元(含税)
网页地址://www.shokokai.or.jp/20/204231S0001/index.htm
美味指数:★★★★✩



Namusan南山 松本駅前店——松本

餐厅地址:长野県 松本市 深志 2-2-22 深志パーキングビル 1F
抵达方式:松本站步行4分钟
营业时间:16:30~23:00,不定休
餐饮风格:韩式料理,以各类烧肉为主,使用的是信州峰村牛
人均费用:5000日元(含税)
网页地址://www.youth-g.com/shoplist/namsan/
美味指数:★★★★✩



居酒屋庄助——松本

餐厅地址:〒390-0874 长野県松本市大手4丁目10−10
抵达方式:松本站步行15分钟,松本城步行3分钟
营业时间:17:00~23:00,周日定休
餐饮风格:紧邻松本城的自营小酒馆,很多小菜都是店主自创并且自己命名的
人均费用:4500日元(含税)
网页地址://www.izakaya-shousuke.com/
美味指数:★★★★✩



いずみ屋——诹访

餐厅地址:〒392-0004 长野県诹访市诹访1丁目2−4
抵达方式:上诹访站步行1分钟
营业时间:11:00~15:00,17:00~22:00,不定休
餐饮风格:信州荞麦面以及天妇罗等
人均费用:1500日元(含税)
网页地址://www.izumiya-suwa.com/
美味指数:★★★★★



嘉门次小屋——上高地明神池

餐厅地址:〒390-1516 长野県松本市安昙上高地明神
抵达方式:上高地巴士总站步行40-50分钟,明神池入口步行1分钟
营业时间:08:30~16:30
餐饮风格:岩烧岩鱼、荞麦面、关东煮为主的餐厅,推荐关东煮
人均费用:2200日元(含税)
网页地址://kamonjigoya.wordpress.com/
美味指数:★★★★✩



冈田日式旅馆和乐亭——平汤温泉

餐厅地址:〒506-1433 岐阜県高山市奥飞騨温泉郷平汤505
抵达方式:平汤温泉站步行4分钟
营业时间:全天
餐饮风格:飞驒牛、朴叶味噌烧等飞驒地区传统日式料理
人均费用:住宿每晚人均9178日元(含税),包含早晚餐
网页地址://www.okadaryokan.com/
美味指数:★★★✩✩



Cafe Mount View——新穗高

餐厅地址:西穗高缆车站
餐饮风格:荞麦面、乌冬面、咖哩饭、咖啡等简餐
人均费用:1000日元(含税)
美味指数:★✩✩✩✩



味藏天国——高山

餐厅地址:〒506-0026 岐阜県高山市花里町4−308
抵达方式:高山站步行3分钟
营业时间:11:00~14:00,17:00~21:00,周二定休
餐饮风格:飞騨牛烧肉店,当地比较有名,比另一家名店“丸明”略贵一丢丢,但味道差不多,个人认为吃多了有点腻
人均费用:5500日元(含税)
网页地址://www.ajikura.jp/
美味指数:★★★★✩



飞騨そば-小舟——高山

餐厅地址:〒506-0026 岐阜県高山市花里町6丁目6-9
抵达方式:高山站步行2分钟
营业时间:11:15~15:00,17:30~19:30,周三定休
餐饮风格:荞麦面、天妇罗,很多名人曾经光顾
人均费用:2100日元(含税)
网页地址://www.hotpepper.jp/strJ000368877/course/
美味指数:★★★✩✩



いきなり-ステーキ——高山

餐厅地址:〒506-0025 岐阜県高山市天満町1丁目5-8
抵达方式:高山站步行15分钟
营业时间:11:00~22:00
餐饮风格:西式牛排为主,有米饭沙拉等
人均费用:2300日元(含税)
网页地址://ikinaristeak.com/shopinfo/frespo-hidadakayama/
美味指数:★★★★✩



二四三屋(ふじみや)——高山

餐厅地址:〒506-0011 岐阜県高山市本町3丁目1
抵达方式:宫川朝市步行1分钟,高山站步行10分钟
餐饮风格:御手洗(みたらし)团子、五平饼
人均费用:90–300日元(含税)
网页地址://fujimiya-honten.info/sitemap.html
美味指数:★★★✩✩



飞騨牛にぎり寿司——高山

餐厅地址:〒506-0845 岐阜県高山市上二之町
抵达方式:高山站步行10分钟,宫川朝市入口
餐饮风格:多口味飞騨牛寿司
人均费用:1300日元
美味指数:★★★★★



稲豊园(とうほうえん)——高山

餐厅地址:〒506-0017 岐阜県高山市朝日町2
抵达方式:高山站步行8分钟,宫川朝市步行2分钟
营业时间:08:30~19:00,周二定休
餐饮风格:以传统日式糕点、猫形馒头(ねこまんじゅう)出名
人均费用:600日元
网页地址://tohoen.com/
美味指数:★★★✩✩


日本海庄や高山駅前店——高山

餐厅地址:〒506-0026 岐阜県高山市花里町5丁目20 飞騨高山ウィングビル1阶
抵达方式:高山站对面
营业时间:16:00~24:00,周一定休
餐饮风格:海鲜日料
人均费用:4300日元(含税)
网页地址://search.daisyo.co.jp/shop.php?shop_cd=1639
美味指数:★★★★★



まるい家飞騨高山本店——高山

餐厅地址:〒506-0055 岐阜県高山市上冈本町3丁目180
抵达方式:飞驒物产馆步行7分钟,飞驒之里步行20分钟,高山站步行10分钟
营业时间:11:00~14:00,17:00~21:00
餐饮风格:海鲜日料
人均费用:2000日元(含税)
网页地址://maruiya.business.site/?utm_source=gmb&utm_medium=referral
美味指数:★★★✩✩



飞騨手打うどんそば——高山

餐厅地址:〒506-0026 岐阜県高山市花里町5丁目22
抵达方式:高山站步行1分钟
营业时间:11:00~17:00,不定休
餐饮风格:飞騨牛乌冬面、天妇罗、荞麦面
人均费用:2000日元(含税)
网页地址://39hida.com/hidasoba/
美味指数:★★★★✩



まるや——名古屋

餐厅地址:多门店
营业时间:各店时间看官网,定休日“月火水木金土日”分别对应周一到周日
餐饮风格:鳗鱼饭
人均费用:3700日元+(含税)
网页地址://www.maruya-honten.com/
美味指数:★★★★✩



风来坊——名古屋

餐厅地址:多门店
营业时间:见各门店资讯,一般傍晚开始营业到24:00– 25:00
餐饮风格:元祖鸡翅居酒屋
人均费用:2500日元
网页地址://furaibou.com/
美味指数:★★★✩✩

☻楼主的其它日本游记

【 关东 】——甲府 伊豆 北 镰仓横滨东京 篇:
//www.mafengwo.cn/i/6278567.html
【 关东 】—— 东京横滨镰仓 篇:
//www.mafengwo.cn/i/3217876.html
【 关东 】—— 东京 河口湖 镰仓 篇:
//www.mafengwo.cn/i/5376657.html
【 关东 】——伊豆 铫子 幸手 东京 篇:
//www.mafengwo.cn/i/8922906.html
【 关东 】——観音の滝 镰仓 野比海岸 日光 篇:
//www.mafengwo.cn/i/9548777.html
【 关东 】—— 东京 下町街道闲逛篇:
//www.mafengwo.cn/i/9798293.html
【 关东 】—— 东京箱根镰仓 篇:
//www.mafengwo.cn/i/12441734.html
【 中部 】—— 轻井泽 河口湖篇:
//www.mafengwo.cn/i/11130886.html
【 中部 】——岐阜 莫奈之池 犬山 彦根 近江八幡 小牧 名古屋 篇:
//www.mafengwo.cn/i/16943368.html
【 中部 】——马笼宿 妻笼宿 松本 茅野 诹访 上高 地 平汤 新穗高 高山 白川 飞驒古川 名古屋 篇:
//www.mafengwo.cn/i/18713290.html
【 中部 】——名古屋 冈崎 名花之里 高山 白川乡 篇:
//www.mafengwo.cn/i/18761155.html
【 中国 】—— 广岛宫岛 篇:
//www.mafengwo.cn/i/9304661.html
【 关西 】——赤穗 姬路 奈良宇治 琵琶湖白须神社 メタセコイア并木 和歌山 比叡山 大阪 篇:
//www.mafengwo.cn/i/8070843.html
【 关西 】—— 京都大阪奈良神户 贵船神社篇:
//www.mafengwo.cn/i/8223454.html
【 北九州 】—— 长崎 云仙 岛原篇:
//www.mafengwo.cn/i/3457606.html
【 北九州 】—— 福冈熊本 别府 由布院 日田 门司港篇:
//www.mafengwo.cn/i/5346228.html
【 北九州 】—— 佐贺 嬉野温泉 呼子 相知 虹之 松原 篇:
//www.mafengwo.cn/i/7361390.html
【南 九州 】——指宿 屋久岛鹿儿岛 樱岛 篇:
//www.mafengwo.cn/i/6626588.html
【 四国 】——高松 男木岛 松山 伊予 下滩篇:
//www.mafengwo.cn/i/5455479.html
【 四国 】——高松 松山 琴平 大步危 德岛 鸣门 篇:
//www.mafengwo.cn/i/5655005.html
【 东北 】—— 仙台 松岛 白石藏王 盐釜 篇:
//www.mafengwo.cn/i/7146701.html
【 东北 】——秋田 男鹿半岛 田泽湖 角馆 仙台银山 温泉 山形 藏王树冰 山寺篇:
//www.mafengwo.cn/i/11779846.html
【 冲绳 】——本岛
//www.mafengwo.cn/i/5488086.html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原文连结: http://www.mafengwo.cn/i/1871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