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101(Taipei 101),位于台湾省台北市信义区。楼层分布为地上101层,地下5层,是目前世界第二高楼(2010年)。

室内为大型商场。

这个重达800吨的大圆球其实是个悬浮阻尼球,主要功能是保护台北101的建筑主体,避免大楼在强风中大幅晃动。建筑师没有把他藏起来,反而融入大楼整体设计里。这是大楼安装史上最大的阻尼器,巧妙地解决了摇晃问题。像是个重达800吨的摆锤,从92楼悬挂下来,作为大楼吸收风力的装置。强风出现 时阻尼器会摆动,大楼其它部分就可保持稳定。

台湾环岛地图。


101大厦远眺台北市区的景色。

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



此处为宋美龄和蒋介石的住所。



士林官邸的花园。



宋美龄的花园。这个季节
都落了。


阿里山。

阿里山绿树嘤嘤。





邓丽君博物馆。里面珍藏着很多经典的物品。


都是昔日邓丽君所爱。

钻石珠宝,应有尽有。


这组照片记录了不同年龄段的邓丽君。







野柳地质公园。










野柳地质公园女王峰。


暴风雨来临之前。




要走的时候,突然台风要来了,乌云密布,好可怕的天空。




野柳地质公园,所有的景色都是自然风化的。

六合夜市虾扯蛋。








台湾美食。


高雄六合夜市,很有特色的小店。



非常逼真的蔬菜。小巧,可爱之至。



一切都是袖珍版。

非常可爱的小蛋糕,可惜是模型。



花莲火车站。





花莲的小火车。



日月潭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原文连结: http://www.mafengwo.cn/i/8988425.html
環遊寶島
前言 第一次接觸臺灣,是二十幾年前在福建,從鼓浪嶼坐船遠眺金門,雖為一家人,卻只能隔海相望。寶島,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第一次整個家族出動,就定在了可愛的臺灣。 行程 D1:臺北……自由廣場-中正廟-101大廈-士林官邸公園-臺灣故宮 D2:日月潭-中臺禪寺-阿里山 D3: 前天換了3000人民幣的臺幣,(1:4.81)幸虧提前一天想起打電話預約了,帶著信用卡,這些逛夜市啥的足夠了。 16.5.7香港國際機場 先到香港轉機,這次坐的是大客機,竟然有兩層,好牛!餐具.....品質都特別好,意麵太難吃,牛肉飯真心不錯......面前的小電視可以自己點播電影、電視劇、動畫片,還可以玩兒遊戲,電視遙控器背面就是遊戲手柄..... 從香港轉機到臺灣,依依結交了一個新朋友,香港機場提供電腦免費使用,到了賓館導遊給安排了大床房,整體滿意! 5.8喜來商務飯店 早飯依依吃不慣,35臺幣買了牛肉漢堡,因為著急沒看清楚,漢堡皮竟然是米飯,她還是不吃.......... 自由廣場 自由廣場,原名中正廣場,位於臺灣省臺北市中心地區,廣場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是臺灣地區的公共活動廣場,大型活動廣場、藝文表演中心,也是臺灣著名的旅遊勝地。 2007年12月7日陳水扁倡導去蔣化,在其即將下臺之際,將廣場牌坊上的"大中至正"易名為"自由廣場",將"中正紀念堂"也改為"臺灣民主紀念館"。2009年7月20日,臺灣教育部於2009年7月20日複名"中正紀念堂"並將舊匾額掛回,牌樓的"自由廣場"則留用至今。 廣場上的鴿子成了倆孩子的目標,玩兒的不亦樂乎......... 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於1975年,為紀念蔣介石而建,是臺北市最巨集偉的紀念性建築之一。 底座是四方的柱體,頂部的八角形屋頂鋪著藍色的琉璃瓦,據說是模仿北京天壇。 紀念樓肅穆而莊嚴,一樓主要以展覽室和放映室為主,展示蔣介石生平事蹟文物,頂樓則為蔣介石銅像,兩旁駐守著衛兵,每個小時定時換班的儀式是遊客們的最大看點。 看了世界上三個之一的花槍表演,聽說綠光森林那個阮經天,當兵時就在這裡,站著要紋絲不動,所以好多遊客以為他們是臘像,上去摸,因為阮經天長的帥,經常被擰傷 出門就是正在施工的臺北大巨蛋,這裡的工地太乾淨了,一點點飛塵都沒有,比北京的室內都乾淨 101大廈 101大廈,位於臺北市信義區,坐落於臺北信義區金融貿易區中心,東臨信義廣場,北依信義21號公園,西近富士洋行,南靠臺北捷運信義線。佔地面積153萬平方米,其中包含一座101層高的辦公塔樓及6層的商業裙樓和5層地下樓面。 2011年,臺北101大樓獲得了美國LEED白金級認證綠色建築。臺北101大樓89樓設有室內觀景臺、紀念證書的攝影服務、語音導覽櫃檯、冰淇淋商店、紀念品商店、阻尼器參觀區等;91樓設有室外觀景臺、7臺40倍的望遠鏡設定於各角落 2005年,臺北101大樓電梯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最快速電梯、世界最長行程的室內電梯,到89層40秒登頂,現在已經被上海趕超了。 到達塔頂是507公尺,這裡還有風阻尼球,竟然能讓如此高的大廈做出輕微的搖動,來抵抗颱風,真是個神奇的發明。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風阻尼球 士林官邸公園 士林官邸公園三面環山,蔣介石和夫人宋美齡到臺灣後,從1950年起多年居住於此。1996年後,士林官邸逐漸對外開放,成為臺北熱門景點之一。 一進門就能看到宋美齡的汽車,還有中正熊和美齡熊。 老蔣為了宋美齡能看到最愛的玫瑰,真是煞費苦心啊 這就是蔣介石跟宋美齡住的地方 香草園,也是為了討宋美齡的歡心 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始建於1962年,1965年落成。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 臺北故宮裡面不讓拍照,雖然親眼見到了正品清明上河圖,但是拍不到,好遺憾啊,反正裡面熙熙攘攘的小朋友也不喜歡,蓋了紀念章,我們就出來玩兒了。 酒店 旅行社都是把酒店選在特別偏僻的地方,降低費用是一方面,估計讓團裡的人接觸不到當地的市場、特色紀念品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本想在民居周圍找些夜宵,出來遛一圈,作罷了..... 夜裡的小巷很美,還看到了一隻螳螂,就是沒有賣夜宵的,真的是很乾淨很乾淨的小巷。 巧克力49,三明治25 早晨起來看看窗外,空氣清新,建築真是就那麼回事,但是人家這個衛生,是真的佩服。 5.9日月潭 日月潭的水,給人一種純淨的感覺,臺灣人被日本殖民30年,環保意識非常強,這方面,真的不得不佩服,那麼寬廣的湖面,硬是看不到一點兒垃圾。 來日月潭怎麼能不嚐嚐阿婆雞蛋呢?100臺幣8個,對於旅遊景點來說,算是良心價了吧? 午飯-金牛莊 團餐沒什麼好介紹的,但是這裡各種的冰棍,倒真是好吃,樣子也漂亮。 中臺禪寺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原文連結:…
【臺灣】漂洋過海環島遊
DAY 1 臺北市 從桃園國際機場落地 飛機離地面好近 隨處可見的黃色計程車 到達臺北市 臺灣師範大學 古玩店 南門市場 中正紀念堂 臺北自由廣場 中正紀念堂海綿寶寶特展 由於自由廣場佔地廣闊、建築美麗,常常是大臺北地區民眾例假日旅遊休閒、活動聚會及攝影的最佳地點。 中正紀念堂 筆記 宋美齡與蔣介石 蔣中正筆體 批閱 還原的辦公室 蠟像 當時的專用車 徽章 服裝 蔣中正軟筆—橫掃千軍 畫像 還原當時的餐食 辦公室展廳 蔣介石安祥地坐在大廳裡,身後鐫刻了六個大字:科學,民主,倫理。 棚頂 臺北巨蛋,很多明星在這裡開演唱會。 國父紀念館 許多年輕人在這裡練習舞蹈,因為在這裡不會吵到居民。 大廣場 國父紀念館 臺北市政府 遠眺臺北101 臺北101 臺北101購物中心,算得上是臺北的現代化的標誌性建築。 101紀念品 以美國權威建築機構世界高樓協會所訂定的高度標準計算,臺北101是世界第五高樓(依尖頂高度僅次於哈利法塔、上海中心、麥加皇家鐘塔飯店、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全球已建最高綠色建築(最高為上海中心大廈)、環太平洋地震帶最高建築,同時也是臺灣最高建築物、全球最高島嶼建築物;大樓內則擁有全球最大的阻尼器、全球起降速度第二快電梯。 在規劃階段初期,原名臺北國際金融中心,於1999年動工,2004年12月31日完工啟用,由建築師李祖原設計。 101樓高509米,地上101層,地下5層。 可以看到臺北市茂 木質音樂盒 為了因應高空強風及颱風吹拂造成的搖晃,大樓內設定了“調諧質塊阻尼器”,是在88至92樓掛置一個重達660公噸的巨大鋼球,利用擺動來減緩建築物的晃動幅度,這也是全世界唯一開放遊客觀賞的巨型阻尼器,更是全球最大之阻尼器。 珊瑚館 龍蝦造型的珊瑚 饒河街夜市 去夜市啦…
疫情期間十天遊-兩個文藝青年的臺灣遊
在幾年之前那個時候某個文藝女青年說出了這句名言,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那個時候心中的某個地方突然被這句話刺激了,然後就開始計劃出去外面旅行。 外面的世界很大,大到我們一生也探索不了全部,外面的世界很小,小到不管你想認識誰,你都和他只隔著五個人的距離,(六度分離理論)所以不管怎樣反正就是想出去看看這個世界和自己所認識的世界有什麼區別。然後就和一位好朋友相約,由於大家都是吃貨所以就選擇了臺灣,而且我也想去看看臺北101因為有我感興趣的世界最大的阻尼器。PS(本遊記含有大量的美食照片) 希望這份備忘錄能幫助別人。 西門町 西門町(臺灣話:Se-mn̂g-ting,日語:西門町/せいもんちょう Seimon chō),在臺灣通常是指臺北市的西門町。該區域位於臺北市萬華區東北方,為臺北市西區最重要且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消費商圈,以年輕族群為主要的消費物件,並吸引了許多國際觀光客以自助旅行造訪此處。其特色包含臺北市第一條指標性的徒步區、象徵青少年的流行次文化、以及見證電影脈動的電影街。 西門徒步區街區發展促進會指稱之西門町商圈,以西門徒步區為中心東至中華路、西至康定路、北至漢口街、南至成都路,但一般慣稱的西門町則範圍更廣。 由於中華路公車路線密集,這裡也是公車轉乘的重點區域,臺北捷運 Taipei Metro Line BL.svg 板南線、Taipei Metro Line G.svg 松山新店線於此地設有西門站。 因為之前不熟悉臺灣所以個人感覺這裡應該蠻適合我們因為很方便而且距離一些景點也很近所以我們就在這裡呆了將近五天左右。 來到臺灣機場之後我們本來是想買悠遊卡(地鐵卡-捷運卡)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小姐姐給了我們另外一個卡叫做一卡通,但是好在也是跟悠遊卡一樣可以刷。 來到西門町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到處都是年輕人,人流蠻多的,而且大部分的旅客都是韓裔或者日裔,我一開始以為是因為臺灣距離這幾個國家很近所以亞裔旅客很多,但是後來我發現我錯了,原來臺灣收日裔韓裔的影響很大,到處都是日本跟韓文。 中正堂與臺灣 "總統府" 中山堂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是臺灣第一個會展建築。其落成於臺灣日治時期的1936年11月26日,當時稱為臺北公會堂,為日本知名建築家井手薰的作品。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改為現名。1992年1月,該建築被中華民國內政部以「臺北公會堂」為名公告指定為第二級古蹟(今直轄市定古蹟)。2019年,中華民國文化部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 我以為臺灣很大,我以為景點與景點之間的距離很遠,但是我發現我又錯了,原來臺灣很小,而且幾個區都在一起所以一天可以逛很多景點可以去很多地方。 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是為紀念已故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而興建的建築,位於臺北市中正區,也是眾多紀念蔣中正的建築中規模最大者,落成以來成為臺北市及臺灣在國際上最著名地標與觀光景點之一。全區250,000平方公尺,主樓高76公尺,管理機關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而園區廣場的南北側,另建有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管理的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園區廣場除了供民眾休憩外,也常是大型藝文活動的場地,常舉辦展覽;邦交國元首訪華歡迎儀式(軍禮)也在此舉行。園區主體建築及牌坊等以「臺灣民主紀念園區」之名義,被登入為國定古蹟;園區及園區周邊以「中正紀念堂」之名義被登入為文化景觀。 看見這黃色的建築有那麼一刻我似乎置身於北京,這棟建築讓我立馬想起了故宮,讓我想起了北京。 貓空纜車 貓空纜車是臺灣臺北市文山區於2007年7月4日啟用的纜車系統。路線由臺北市立動物園西南側起,至貓空地區,全長4.03公里,共設有4站提供上下車服務。貓空纜車為臺北市首座觀光休憩纜車,同時亦是臺灣最長、首座具有大眾運輸性質的纜車。 2008年9月,薔蜜颱風侵臺,造成第16號塔柱地基嚴重流失,經技師公會鑑定後有安全顧慮而停駛,直至2010年3月才恢復正常營運。在停駛期間,新增設貓空纜車服務中心,另設定貓纜動物園站前大型動物造型音樂鐘、車站附近的景觀水舞噴泉等。 來臺灣之前只是大概有個計劃,具體的要看去到之後怎樣。 國立故宮博物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博物院),俗稱臺灣故宮(博物院)或臺北故宮(博物院),別名中山博物院,為臺灣最具規模的博物館以及臺灣八景之一,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與漢學研究機構。館舍坐落在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2段221號和臺灣省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的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是隸屬於行政院的中央二級機關,故宮院長為特任官,視同部會首長。它的前身是成立於京兆地方(今北京)紫禁城外廷的古物陳列所,1925年10月10日在紫禁城內廷另外組織了故宮博物院,後來因為抗日戰爭爆發輾轉遷移至南京和四川等地,古物陳列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裁撤併入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m]。隨後第二次國共內戰衝突導致時局再陷動盪,包括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在內的6個機構於是在1948年11月10日決定遷往臺灣,幾經改組易名,最終由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合併為國立故宮博物院,1965年11月12日在臺北現址復院開幕。此後,博物館致力打造成為文化創意產業加值應用的虛擬博物館,館舍也歷經多次整修擴建,位在嘉義的南部院區業於2015年12月28日啟用營運。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為數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部分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藏品時間跨度涵蓋新石器時代至今長達8,000年,各類藏品分別交由器物處、書畫處、圖書文獻處和南院處等4個策展部門管理,當中以長篇銘文的青銅器、古代早期的名家書畫、善本古籍和官窯瓷器等蒐藏最具影響力。展廳內是按照文物類別以編年方式系統性地陳設5,000餘件展品,器物類展件相隔半年至2年輪換一次,書畫和圖書文獻類展件為每3個月定期更換。 據說這個博物館是除了故宮之外收藏品最多的博物館,本來我是抱著很大的期望來看翡翠白菜的但是很可惜的是白菜不在這裡而部分展覽廳也處於關閉。 去這個博物館之前心中充滿了期待,結果去到之後有點失望,很多的展品看不到而且博物館也不是很大。 臺北101 終於來到101了!臺北101(英語:Taipei 101)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的摩天大樓,樓高508米(1,667英尺),地上101層、地下5層,總樓地板面積37萬1千平方公尺,由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KTRT團隊承造,於1999年9月動工,2004年12月31日完工開幕。最初名稱為臺北國際金融中心(英語:Taipei World Financial Center),2003年改為現名[5]。興建與經營機構為臺北金融大樓公司。其為臺灣第一高樓、以及唯一樓層超過100層的建築物,曾於2004年12月31日至2010年1月4日間擁有世界第一高樓的紀錄,目前為世界第十二高樓(截至2019年)以及地震帶最高摩天大廈,完工以來即成為臺北重要地標之一。此外,大樓內擁有全球第二大、全球唯二開放給遊客觀賞的巨型阻尼器(另一為上海中心大廈)。2019年6月14日,開放標高460公尺的101樓上方之屋頂平臺,該觀景臺成為全球最高的戶外屋頂觀景步道。 阻尼器 為了因應高空強風及颱風吹拂造成的搖晃,在87至92樓掛置一個重達661.02公噸、直徑5.5公尺的調諧質塊阻尼器(又稱「調質阻尼器」),利用巨大鋼球的擺動來減緩建築物的晃動幅度。是全球唯二開放遊客觀賞的巨型阻尼器。 防震措施方面採用新式的巨型結構,在大樓的4個外側分別各有2支巨柱,共8支巨柱,每支截面長3公尺、寬2.4公尺,自地下5樓貫通至地上90樓,柱內灌入高密度混凝土,外以鋼板包覆。採用了2臺當時全世界最快的電梯,能夠在37秒之內從5樓上升至觀景臺位在的89樓。而遊客也能從樓梯上到位在91樓的室外觀景臺(只限於從88樓通往)。 由於臺北101的興建可能對鄰近的臺北松山機場造成飛航安全上的影響,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在1999年初改變商業航班進出松山機場的飛行路線。不過這問題在1999年底獲得了解決,臺北101改為向後延伸一段距離,確保在大樓完成時依然可以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整個大樓模仿「鼎」字建成,本身有聚寶盆的隱喻,而看上去就像竹子一樣一節一節,象徵節節高升。中間有八個倒梯形,因為在中國古代,不可能「十」全十美,而「九」只屬天子,造成了「八」這個數,而每層倒梯形則都有八層樓。在這下方有個中國的古錢幣,邊邊有傳統雲紋(如意)的圖案。每個竹節的最高樓層皆為機房層。 對臺北101沒有失望~不過我覺得奇怪的是臺北101的附近沒什麼高樓大夏,臺北101在這裡表現得很突出,問了某個小兄弟他跟我說臺灣沒有所謂的市中心所以你會看到很多建築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