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 青岛 的印象,最早来自于上中学时历史书中的记载,“ 德国 和 日本 相继侵占了 青岛 ,直到二战结束, 日本 战败,国民政府才再次接管了 青岛 ”。
后来,对于 青岛 的印象变成了黄海之滨的避暑胜地,啤酒节和海鲜是夏日 青岛 的代名词。
近几年,对于 青岛 的印象则主要来自于黄渤那一口亲切又有趣的“青普”,每次听到,新鲜蛤蜊的味道就仿佛扑面而来。
阳春 三月,春暖花开,除了鲜花,我也想去看一看 春日 的山川和大海。
青岛 ,这个身处于山海之间,且充满了历史感和文艺气息的城市成了一个最好的选择。
在这里,也开启了一段发现旧时光的探索旅程。
先来看看探索的成果吧!
在这里我把这次旅行从头到尾给大伙慢慢细细的道来一是帮助那些准备去青岛的朋友们二是可以让我再回味一次这段美好的旅行因为工作特殊的种种原因,去青岛之前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攻略做准备工作,最后从朋友那得知了做青岛旅游的小茹接过联络方式后跟小茹差不多聊了几个小时,给她我很多方案和建议!!想去青岛旅游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咨询 小茹微讯号↓【mie15836】
八大关——万国建筑博览会
八 大关 是 青岛 最著名的欧式别墅风景区,其主要道路以我国八大著名关隘命名,即 韶关 路、 嘉峪关 路、函谷关路、 正阳 关路、临淮关路、 宁武 关路、紫荆关路和居庸关路,故统称为八 大关 ,是最能体现 青岛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风景区。八 大关 内的建筑集中了俄、英、 法、德、美、日、 丹麦 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也因此才有了“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名。
这里的植被种类也非常丰富,可惜由于是初春,花朵儿大多还未绽放,树木也只是刚刚有些绿意,无法体会林木遮天、百花争艳的美景。
八 大关 建筑群的修建时间多为民国时期,其中也有许多 中国 建筑师参与,算是中西合璧的典范。比较出名的建筑有三处,分别是以影后胡蝶命名的蝴蝶楼、为 丹麦 公主建造的公主楼和蒋介石下榻过的花 石楼 。
▲蝴蝶楼外景,1934年由中俄两国设计师共同完成。由于影后胡蝶主演的电影《劫后桃花》曾在这里拍摄,因此得名“蝴蝶楼”。
▲蝴蝶楼对面的第二海水浴场,彭小姐很是喜欢这种满是石头的海滩。
▲难得彭小姐给我抓拍了一张,可以换头像了~
▲面对春天的大海,彭小姐很开心。
▲▼漫步八 大关 ,忽然发现了两只流浪喵。上面这一只大些,长得很好看,不过有些怕人,总是和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下面这一只就和人亲近了许多,任凭彭小姐撸来撸去,喵喵的叫个不停,可惜我们没有带什么能喂给她吃的东西,嬉戏一番后,只能隔栏说再见啦。
虽然树上还有些光秃秃的,但看着一棵棵粗壮的 大树 向天空伸展,宽阔的山路婉转起伏,闭上眼,就可以想象到在夏秋之际,漫步在其间,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情。
▲公主楼前的花骨朵还在沉睡之中,等待回暖的日子到来,静静绽放。
▲在公主楼前又碰上了刚刚道别的小黄喵,这次她可找到了个好地方,猫粮充足、阳光丰沛,这不,她的小伙伴在一顿饱餐之后已经打起了瞌睡,晒起了太阳。
▲▼这幢为 丹麦 公主来 青岛 避暑时居住而设计的小楼,名为“公主楼”。小楼共4层,周身为天蓝色,屋顶为红色大坡度教堂塔楼式屋簷,极具 北欧 风格。小楼的西侧还有一个小花园,现在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场。公主楼内墙上有 丹麦 公主的老照片,一些家俱也保留了下来,而为了突出公主楼 丹麦 建筑风格的特色,花园式的庭院和公主楼内的一些地方都做成了安徒生的主题展览。虽然安徒生是 丹麦 的一张名片,主题展览的用意可能也是好的,可是这种简单的拼凑反而削弱了公主楼自身所承载的历史和岁月带来的魅力。
▲坐落于 山海关 路、紫荆关路和黄海路交界处的花 石楼 ,是八 大关 景区里观海景最佳的的地方。楼体由花岗岩和鹅卵石建成,故名花 石楼 。花 石楼 一共五层,分别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顶层的观海台没有对外开放。楼内建有会客室、餐厅、咖啡厅、书房、卧室,虽然各房间的面积不算大,但功能十分齐全。黄色花岗岩的外墙镶嵌着白色的窗框,使得花 石楼 分外引人注目。
花 石楼 是一座多次易主的观海别墅。它最早的主人是一位 白俄罗斯 贵族,他于1932年在八 大关临海 岬角上修建了这座海滨别墅。1935年,一个名叫埃非哈里斯的 英国 保险商人成为了花 石楼 的第二个主人。1937年, 英国 驻 青岛 总领事成为了花 石楼 的第三位主人。抗日战争期间,这里被 日本 人占用。抗战胜利 后, 南京 国民政府把这里作为专门接待国民党高阶军政要员的地方,蒋介石就曾在此居住过一段时间。时至今日,花 石楼 依然矗立于此,向人们诉说著曾经的岁月。
▲花 石楼 墙外面朝大海的一排长椅,如果是夏天应该会坐满了人吧。
▲花 石楼 外的第二海水浴场,远眺汇泉角,远处的 东海 大酒店实在是很煞风景。
▲远眺太平角,正在建设中的海天中心。
TIPS:
1.建议给八 大关 景区多留一些时间,随意的走走停停,在下一个路口总能发现新的风景;
2.蝴蝶楼、公主楼和花 石楼 都需要买票入内,我们去的时候人不多,听说夏天的时候都是人挤着人参观的,所以还是建议避开旺季吧;
3.如果有无人机的话,八 大关 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航拍物件。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崂山 ,古称劳山、牢山、鳌山等,是 山东 半岛的主要山脉,被誉为“海上第一仙山”, 崂山 的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
由于只有三天时间, 崂山 景区一开始本不在计划之内,不过,听说 崂山 的巨峰景区是登高俯瞰 青岛 和黄海的好去处之后,抵挡不住诱惑的我们果断调整了计划,挤出了大半天的时间来游览巨峰景区。
崂山 是道教名山,从小听过的 崂山 道士的故事就出自于此,但其实 崂山 之中也有不少佛教寺院,所以说, 中国 人民还是挺包容的,信仰自由也算是自古有之。 崂山 连绵辽阔,景区众多,巨峰只是其中的景区之一,其特色就是登高望远,如果想要玩好整个 崂山 景区的话,至少也要三天时间。
以 崂山 命名的除了道士,还有可乐和啤酒,有机会的话可以试一试,便宜又好喝。
▲乘坐缆车上山,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和体力,只是会少了些爬山的乐趣,以及长时间低头前行后豁然开朗的畅快感。。
▲从巨峰向下望去,起伏的山峦不断延伸著直达黄海,远处的 青岛 主城区依稀可见,耳畔一片宁静,微凉的风吹过脸庞,人也整个变得舒缓、开阔了起来,只想坐在一块石头上,静静的等待夕阳的到来。黄色的被木栏围起来的石头是可以下去的地方,从那里可以更加近距离的观察山体的变化。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此情此景之下,很难不想到曹操在近两千年前写下的观沧海。有山有海(江)又有文化历史积淀的城市一直是我心中的理想所在,也因此,大学时毕业后想去的地方就包括了 青岛 、 广州 和 武汉 。虽然,冬天由于海风的影响会阴冷一些,但整日穿梭于现代化的人造都市之中,也只有山风与海浪才能让人获得暂时的抽离和宁静吧。
▲远处的市南区,图中最为明显的那条主路就是我们来时路,近 崂山 时叫做 崂山 路,近市区时叫做 香港 东路和 香港 中路。
▲P10拍出来的效果也不错,我的苹果6就差的有点多了,下一步我也准备换华为啦。
TIPS:
1.虽然去 崂山 的公交车有很多,但是一定要注意时间。这个时间一方面是指淡旺季导致的车次差别,一方面指的是每天的班次和时间表。 比如 淡季的时候去 崂山 的旅游观光车早上就只有两班,而G2专线则是4月1日之后的旺季才开通,比较好的是 青岛 的公交站牌上都是服务电话,可以拨打询问,只不过有时候客服也不是什么都能给你满意的答案;
2. 青岛 火车站到 崂山 大约30多公里,奥帆中心到 崂山 大约20公里,花费的时间分别约为1.5小时和1小时,更不要说旺季来临时还要考虑缆车的排队时间,因此如果决定去 崂山 ,即使只是巨峰一个景区也请预留大半天的时间;
3.景区的区间车和下山的索道都有末班时间,淡旺季有所不同,最好早些去,给自己多留些在山上玩的时间,也防止错过末班的区间车或是索道。
奥帆中心
这次住的是 青岛 海尔洲际酒店,算是比较有名的老酒店了,就坐落在奥帆中心的旁边,在楼上就能看到奥帆中心的景色。港口里停放了不少的游艇,在岸边散步的时候就会有人上前来询问是否想要坐船。3月中旬的海风还是有点硬,所以坐船的人也不多,等到五一过后,应该就会人多起来吧。
▲▼夜色下的港口和奥帆博物馆。
TIPS:
不知道是我们的开启方式不对还是淡季偏冷的缘故,奥帆中心可玩的东西不多,情人坝的酒吧街也基本少有人迹,所以如果不是住在附近的话,没有必要专门前来。
栈桥公园
在 青岛 火车站寄存好行李之后,最后一天的行程正式开始,市南区的老建筑们是今天行程的重点。
由 青岛 火车站往东,沿 广西 路到达 中山 路十字路口后往南,就是著名的栈桥。
下面的几张关于栈桥、 浙江 路天主教堂( 青岛 天主教堂)和胶澳总督府旧址的夜景照片都是前一天晚上从 崂山 回来后拍的,当时手机因为没电早早就关了机,而没了手机地图的导航的我只好乱走一通,不过好在都距离不远。
▲夜色下的栈桥回澜阁,人并不算多。拍完这张照片之后没几分钟,灯光就都熄灭了。
在了解栈桥的历史之前,我没有想到,这一座小小的码头竟然历经了百年的风雨变迁。
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为了保障驻军的物资供应,两座均由 中国 工程师自主设计的码头应运而生,其中一座长200米、宽10米的码头就是现在的栈桥,也是 青岛 最早的码头。
1897年, 德国 侵略者从栈桥所在的 青岛 湾登陆,以武力占领了 青岛 ,并于1901年5月对栈桥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将原桥北端木质部分改为石基,在南端钢制桥架上铺设木板,建轻便铁轨,并把桥身在原基础上延长了150米,以便停靠更大型的战舰。1904年 青岛 城西的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结束了作为码头的使命,之后便对游人开放,成为 青岛 湾中的一处景致。
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了 青岛 主权, 中国 的水兵再次站在栈桥上接受检阅。1931年,国民政府出资由 德国 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栈桥,桥南端增建了箭头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 中国 民族特色的二层八角凉亭 ——回澜阁,桥身加长到如今的440米,从此“飞阁回澜”被列为 青岛 十景之首。
新 中国 成立后,当地政府对栈桥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整修,桥面两侧的铁索护栏、12对相对而立的欧式桥灯,均为新 中国 成立后修缮而成。如今的栈桥已经成为了 青岛 的象征,并被印在了 青岛 啤酒的标签上,作为 青岛 啤酒的商标,漂洋过海,名扬海外。
▲从回澜阁回望栈桥。
▲栈桥海水浴场夜景。
▲栈桥以及沿岸的海边有不少的捕鱼人,他们带着网兜、打着手电在夜色中劳作,而打上来的鱼就著新鲜直接在路边出售。知道在这买鱼的,想必应该都是老 青岛 了吧。
TIPS:
白天的栈桥人很多,不妨从岸边远眺,视野更好。傍晚时,栈桥上的人会少很多,岸边的夜景也很不错,不过回澜阁也就无法参观了。所以,如果有时间,不妨白天和晚上都来逛逛吧。
圣弥厄尔大教堂
中山 路东边就是 浙江 路,沿 浙江 路向北一直走,远远的就会看到耸立在道路尽头的圣弥 厄尔 大教堂。他是 青岛 市区最大的 罗马 式建筑,也是 中国 唯一的祝圣教堂。马蜂窝上的 青岛 天主教堂、百度地图上的 浙江 路天主教堂说的都是他。
圣弥 厄尔 大教堂由 德国 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和 罗马 式建筑风格设计而成,原计划建造成为 德国 在远东地区最具规模的一座天主教堂,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建造资金受到限制,教堂的建筑图纸屡经更改, 最终建成现在的规模和样式。教堂整体为砖石双塔建筑,两侧高耸尖峙的塔楼高56米,各设有高4.5米的尖顶十字架塔,内有四口大钟。走在 青岛 的老街古巷之中,或许就能听见教堂顶楼传出的洪亮钟声。
▲夜色如水,灯光照耀下的圣弥 厄尔 大教堂魅力非凡,许多新人都选择在此拍摄夜景。
▲白天的圣弥 厄尔 大教堂前,人来人往,游客、情侣、拍婚纱的新人共同欣赏著历史遗留的美好。
▲德县路回望远处的圣弥 厄尔 大教堂,道路两旁,停满了来游览参观和拍摄婚纱照的车辆。到了晚上,夜色降临,游人散去,两旁再次空空如也,教堂也恢复了安宁与平静。
TIPS:
1.圣弥 厄尔 大教堂内部可以买票参观,票价十元,开放时间为08:00-17:00,全年无休。每天06:00为平日弥撒,周日08:00-09:00为主日弥撒,主日弥撒时会有管风琴奏响;
2.著名的 青岛 书房就在 浙江 路和 曲阜 路交叉口的西南角,其前身是私人拥有的安娜别墅,路过的你一定可以发现。建筑内部至今依然依照修旧如旧的理念,对其实木地板、扶梯、梁柱、窗櫺等细节进行了完整的保留。读书、小憩、用餐,不失为一个消磨时光的好去处。
广西路-莒县路-湖南路
虽然沿着徳县路一直往南也可以到达胶澳总督府旧址,但是如果想一览 青岛 老建筑的风采,还是建议沿 浙江 路回到 广西 路,向东,走 莒县 路,到达 湖南 路的胶澳总督府旧址。
▲ 浙江 路和 广西 路的 东北 角,侯爵饭店旧址。侯爵庭院饭店开业于1911年7月,建筑的设计者是当时著名的私人建筑师保尔·弗里德里希·里希特,当时的店主为保尔·达奇塞尔。当年坐在庭院前平台的客人可透过爱贝街路和威廉海岸的交汇口直接看到大海。但至少是在19世纪20年代初该建筑已经被改作公务用房,1922年 中国 政府收回 青岛 主权,该建筑改为胶澳警察厅第一区警察署办公地。 日本 占领时期曾作为宪兵队驻地,抗战胜利后,仍作为警察分局驻地。现为 青岛 市公安局市南区分局使用。
▲从十字路口对角看 青岛 邮电博物馆,一栋典型的拥有红色外墙的欧式建筑。他是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旧址,也是 青岛 现存最早的邮电营业楼。门口许多统一服装的小朋友,看样子像是小学组织的参观活动。
▲塔楼1901厅,是 青岛 市目前唯一开放的百年木质塔楼,展示了120年前的建筑技术。
▲洋楼东侧的良友书房,应该算是 青岛 最早的一家网红独立书店了,不大的招牌,古朴中透著股味道。相较于图书,其上世纪20年代《良友》画报的美学偏好和文化趣味更为诱人。书店内不仅收录了大量与 青岛 相关的创作,听说还经常有 青岛 本土文化名人的讲座和沙龙。这里不仅有图书和咖啡,部分开辟出来的区域还会作为与 青岛 相关的老照片、画作、摄影、老物件等展览。 莒县 路本身也十分的有特色。不宽的道路两旁于德占初期就种满了银杏,而路的尽头就是 德国 总督府。虽然初春时节,银杏树上还光秃秃的,但到了夏秋之际,或郁郁葱葱、或金光灿灿,想必又是另一番风味了。
TIPS:
放慢脚步,放松身心,将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都开启,去感受历史的呼吸与味道。
胶澳总督府旧址
1904年开始动工至 1906年4月完工的 德国 胶澳总督府是 德国 占领和统治 青岛 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是 德国 人驻 青岛 的最高权力机构所在地。总督府建在观海山的半山腰处,背依观海山,面向 青岛 湾,这里曾是 青岛 老城区的中心。总督府平面呈“凹”字 形,呈中轴对称,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40米,主体建筑高20米,为砖石、钢、木混合结构,属于 欧洲 19世纪公共建筑型别。屋顶用红筒瓦覆蓋,坡度较大。两层楼高的花岗石巨型壁柱规则地分割了建筑的立面。呈放射形的宽大石阶和敦实的建筑立面造就了该建筑的庄严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日本 和 德国 因抢夺 青岛 统治权而爆发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 占领了 青岛 ,总督府变成了 日本 守备军司令部。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 青岛 的主权,这里变成了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新 中国 成立之后,这里成为 青岛 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直至1992年市政府迁入 新城 区。现在,这里是 青岛 市市人 大和市 政协的办公场所,不对外开放入内参观
▲这个角度应该算是拍摄总督府的经典机位了。
▲简单用三张手持拍摄的夜景照片合成了一张全景,畸变的有点厉害。
▲从观海山上用无人机俯拍的澳胶总督府旧址,途中上半部分建筑为总督府旧址,下半部为新 中国 成立后以同样风格 新建 的建筑。
▲澳胶总督府旧址前的广场,以及周围的六条道路。 青岛 无人机限飞120米,有些大全景的俯拍可能是限飞以前的作品了吧。
▲澳胶总督府旧址东南的 英国 领事馆旧址。
▲澳胶总督府旧址东的海军营部大楼旧址。
观海山公园
沿 沂水 路 和平 原路可以去往澳胶总督府旧址后面的观海山公园。两条路的交叉口是 江苏 路基督教堂,可以先去参观,也可以回来后再去。
观海山公园因观海台得名,是 青岛 市十个山头公园面积最小的一个。其海拔也仅66米,但站在观海台,依然可以眺望其他的著名景点和远处的大海。而且,此处有人稀少,且位于老城区的中心,是无人机俯拍澳胶总督府旧址和看清 青岛 老建筑布局的绝佳场所。
▲观海山公园门口的小路旁,附着在黄色墙壁上的植物构成了一幅有趣的小景。
▲观海台远眺讯号山顶的观景台,三幢红顶蘑菇楼尤为显眼,其中最高的一幢是旋转观景楼,可以360度俯看 青岛 的景色。
▲观海台的树丛掩映中远眺圣弥 厄尔 大教堂。
▲红瓦绿树,相映成趣。中间最下面的白色方框就是观海台的所在。
▲除了红瓦绿树,还有碧海蓝天。
TIPS:
飞无人的话注意时间和风力大小。最好的时间肯定还是清晨和傍晚,中午时分,太 阳高 照,片子就会平庸很多(对,我说的就是自己这几张。。。)。观海台上地方不大,但作为无人机起飞足够,降落的时候如果风比较大,可以停在观海台下的大平台上,会容易很多。
芝罘路
由于一张照片,让我对芝罘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产生了好感。
照片中展示的是一种起源于德租时期的建筑形式——里院,这是一种结合了 欧洲 联排住宅与 中国 四合院的建筑,可以在有限的建筑面积中容纳更多人居住,且每处院落均设定有水龙头、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用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从观海山出来,经平原路转 黄岛 路,第二个路口就是芝罘路和 黄岛 路的交叉口,下图中的主体建筑,正是 黄岛 路和芝罘路交叉口的 西北 部分。与观海山一样,一路走来基本就没有碰到游客,都是当地人安静的生活着,这可能才是真正的 青岛 味道。
▲照片转自公众号星球研究所(马蜂窝ID同名)“什么是 青岛 ”一文,摄影师@卢晖。
▲平原路转 黄岛 路的街景,小路都是用长条石铺成。不知是否已经开始有所规划,附近许多建筑的大门上都挂上了“征收区域”的标牌,大大的“征”字印在墙上。
▲芝罘路和 黄岛 路的交叉口的路牌。
▲还在开着的小馆子,不知道是不是也会随着改造而走入历史。
▲路边的房屋租售资讯,可以看到还有49年的房子,一平米要4万多,不知道可落户口是不是价格高昂的原因。
▲芝罘路的开端,1号。
TIPS:
其实,当你走到芝罘路的起始,看看地图,你会惊奇的发现圣弥 厄尔 大教堂就在不远处!确实,按照这个路线,算是绕着弥 厄尔 大教堂走了一个圈,因此,你也可以选择在游览完栈桥后,沿着 中山 路回到 广西 路,然后先去参观邮电博物馆,把圣弥 厄尔 大教堂放在芝罡路之后。
江苏路基督教堂
参观完芝罡路,如果你还有时间和体力,可以走回 江苏 路基督教堂,或者打个滴滴,3-5分钟坐过去。
坐落在 江苏 路南段小山坡上的基督教堂应该算是 青岛 环境最为优美的教堂了,四周树木繁茂、郁郁葱葱,与蓝色的钟楼、红色的屋顶十分相称。教堂分为礼堂和钟楼两部分,均可买票进入参观,其外壁由石头堆砌而成,极具中世纪古堡风格,是 青岛 最具有代表性的德式建筑之一。
▲爬上去的石阶上是个拍照的好地方。
▲钟楼高39.10m,可拾级而上,参观钟楼内部,顶部小窗可以看到远方的大海。钟楼三面装有巨型钟表,钟表时间至今仍然分秒不差,,周日教堂钟声四起,每半个小时报时一次,周围许多居民还会利用钟声来对表。
▲一对对新人把这里选作婚纱照的取景地。即使是中午时分,天气依旧有些微凉,这可就苦了新娘咯。
▲玻璃上精美的花纹。
▲斜45°永远是拍建筑的一个好角度。
▲▼礼堂内并不大,也相对简单,前 方正 中有圣餐桌,上方是彩色玻璃拼成的耶稣画像,从右侧拾级而上是用 大理 石砌成的讲道台, 圣餐桌左侧是施洗用的 大理 石盆。礼拜堂后方,也就是我拍上面照片的正上方是唱诗楼,装有管风琴。
TIPS:
教堂本身不大,正常游览半小时足矣。门票10元,如果不进入教堂和塔楼内部貌似是不收费的。开放时间为07:30-17:30,礼拜时间为每周日的07:30和09:30。
讯号山
出了 江苏 路基督教堂往东走不远就是讯号山公园,其因曾在山顶建有为船只引航的讯号台而得名。这里也是登高望远的好去处,各个方向都可以看得很远。
▲远处的是小 青岛 公园。
▲远处的高楼大厦、栈桥,不远处的 江苏 路基督教堂。 青岛 ,应该算是把历史和现代融合很好的一座城市了。
▲想象著,冬天的大雪过后,一片白茫茫,偶尔露出的红色屋顶和远方蔚蓝的大海,应该会很漂亮吧。
▲ 青岛 的绿化感觉也做得很好,楼屋之间,绿树掩映,再加上丰富的植被,即使是初春,也绝不缺少绿色。
▲讯号山下,少有的几朵玉兰开了。
TIPS:
讯号上从大门进入后左右手有两条路,左边一条陡峭一些,但是人少路短,右边一条宽阔平整,老少皆宜,就是稍远一些,可自行选择。旺季时候,如果人比较多,可能会封锁左边一条,按照要求执行就好。
德国总督府旧址
从讯号山下来,沿龙山路向南走200米,就可以看到 德国 总督府旧址的大门。
德国 总督府旧址又称迎宾馆,始建于1905年7月,竣工于1907年7月, 当年10月 德国 驻胶澳总督特鲁伯入住其中,其继任者瓦尔代克亦在此居住至1914年。1934年,官邸改称迎宾馆,1949年新 中国 成立后成为接待和境外贵宾的重要场所。1999年5月1日起,不再作为宾馆使用,开始以博物馆形式接待海内外观众。
德国 总督府旧址主体为四层,造型典雅,装饰豪华,由 德国 建筑设计师拉查路维茨设计,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耗资不下45万金马克。
▲ 德国 总督府旧址算是著名景点了,旅行团的大巴车在院子里就停了好几辆参观的人也比较多,最好避开人潮。
TIPS:
建筑内部禁止摄影和拍照,有收费的人工和电子讲解服务。
美食
在 青岛 三天,除去在酒店的餐食,一共只在外面吃了三顿,好在日料、 青岛 菜和海鲜都有所涉及,也算是没有留下遗憾。
▲听海花园创意餐厅。就在奥帆中心门口,整体味道还不错,人均100元左右。
▲华春餐馆。从大学路和鱼山路交叉口沿鱼山路往东走100米左右。很地道的小馆子,地方很小人很多,感觉什么时候去都要等位。价格实惠,人均50以内,菜量大,家常味道。上图中是铁板蛋黄豆腐,花生糊也基本属于必点菜。
▲▼渔家菜馆。位于张店路与 龙口 路交叉口,讯号山公园附近,旁边有一家如家。一眼望去,就是你平时回去的那种家或者单位附近熟悉的小馆子,人均70元左右。海鲜、炒菜、烧烤都有,味道也不错。上图是海蛎子炒鸡蛋,下图是大虾烧白菜和鲅鱼水饺,没有显示的还有一杯 青岛 原浆,甘美可口。
行程推荐
说是三天,其实除去往返路上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只有两天半而已,如果你的时间差不多,可以参考着看一看。
DAY 1:
上午, 北京 飞 青岛 。
下午,八 大关 景区。
晚上,大学路、栈桥、 中山 路、 浙江 路等附近逛一逛,欣赏夜景。
DAY 2:
白天, 崂山 巨峰风景区。
晚上,大学路、栈桥、 中山 路、 浙江 路等附近逛一逛,欣赏夜景。
DAY 3:
白天,市南区老建筑群(具体线路为:栈桥-圣弥 厄尔 大教堂-邮电博物馆-胶澳总督府旧址-观海山公园-芝罘路- 江苏 路基督教堂-讯号山- 德国 总督府旧址),如果对 青岛 啤酒博物馆感兴趣也可以前往游览。
傍晚,高铁返回 北京 。
▲怕游记里关于市南区老建筑群的行程有些蜂蜂看起来还是不直观,于是用百度地图做了一张,供大家参考吧。
写在最后
三天,才刚刚熟悉,就又要离开。
对于 青岛 的探索,也只是开了一个头而已。
道长曾在节目里说,想要了解一个地方,有些人选择去市场巷弄,有些人则选择去博物馆,哪一种好呢?其实,哪一种都是片面的,都无法全面的了解。把道长的话演变一下,到一个地方旅行,有许多人喜欢打卡游,也有许多人觉得小众景点才是好的选择,哪一种好呢?在我看来,也没有高下之分,了解一个地方,需要去热门的打卡景点,因为他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代表了一座城市一段重要的历史或阶段,是主要的形象,而小众景点则好像一座城市尚不为人知的一个个闪光点,只有大概了解了这个人,才能在发现新的闪光时享受惊喜与雀跃。
就像 青岛 ,我眼中的他也只不过是 青岛 显露给我的一个侧脸。
在讯号山下的一个文艺小店里闲逛时偶然发现了一份 青岛 电影地图,才发现远超我想象数量的电影都曾在 青岛 取过景, 比如 《非诚勿扰》、《硬汉》《少年巴比伦》。2017年11月1日, 青岛 更是正式成为世界第九个、 中国 第一个联合国“电影之都”。
有所了解,才有惊喜。
期待,和 青岛 的下次见面。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