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还记得田川畔盛开的樱花吗?”
每当春天来临,这个熟悉的声音就会在心中响起。

【田川】

怎么会忘记呢。空气里弥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蓝得近乎透明的天空里漂浮着一座座棉朵般的白色岛屿。它们漂得缓慢而惬意,让人觉得时间就在这一刻静止了也挺好。在这幅静止画的下方,一条浅川潺潺流淌,悠然远去。我盯着河流的尽头看得有些恍惚了,一时有些分不清它究竟是从天上来,还是向天际去。在河的两侧,紧挨着河滩修建了两条步道,步道外侧是用石头筑起的高高的河堤,河堤连着公路,而枝垂樱就种植在堤岸和公路相邻的地带,充当了沿河公路的行道树。

【田川樱花步道】

河堤下方一团团粉色的枝垂樱在风中摇曳。那楚楚可怜的身姿坚韧地撑起满树花朵,看似柔弱却别有风骨,释放著强大的生命力,昭示著一整个春天的苏醒与绽放,和四季轮回的开始。

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在日本栃木县宇都宫市工作、生活了两年,住在一条名叫田川的河流边。每当田川畔的枝垂樱忽然盛开,我就会告诉自己:新的一年、新的生活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开始了——就像希望和幸运总会在不经意间突然降临一样。

四月,樱花日常


田川的四季都很美,但我最爱的还是樱花盛开的春季。
四月初,河岸两侧的枝垂樱便开始绽放了。

枝垂樱瀑布#田川#宇都宫#日本#樱花


我喜欢在早上跑步,但是每次跑步前都至少要做半个小时的心理建设。不过,在持续十五天左右的樱花季里,每个清晨我都会早早地起床,一秒钟都不耽误,雀跃着换好运动衣和跑鞋,迫不及待地冲出门去,穿过河堤公路,踩着坡道上的石阶一路小跑着下到河边步道,开始一年中最美的晨跑。樱花枝条从堤岸上垂下来,仿佛一道道从天而降的粉色瀑布。这个季节的清晨总会吹起柔和的风,一团团花瀑在蓝天下摇摇曳曳的样子,总会让我不由自主放慢了步伐,短短两公里的路程恨不得跑上半个小时。

【田川畔的枝垂樱】

【住所附近八阪神社的枝垂樱】

除了枝垂樱,住所附近的街巷中还零散种植著许多樱树。樱花是很神奇的植物,哪怕只有一株,盛开时也能开出一整个世界。屋子旁边就有一株染井吉野,樱花季到来时,几乎是一夜之间枝头就缀满了洁白如雪的花瓣。当微风拂过,树下就会飘起樱花雨,此时真正能体会到什么叫做“落英缤纷”。

【家边上的一株染井吉野】

【樱花即将凋零】

沿着田川往JR宇都宫车站的方向走,在街边的小公园里,有几株巨大的染井吉野。

粗壮高大的黑色枝干分出无数枝桠向着天空伸展,小巧玲珑的白色花朵细细密密地填满枝桠间的一切空隙,抬起头便是一幅遮天蔽日的樱花画卷。由花瓣与枝干自然而然形成的细密而繁复的线条,让人联想起那些将线条的丰富性发挥到极致的艺术——阿拉伯和印度文化中的海娜手绘,波斯细密画,以及清真寺建筑上对称规整的几何图案。这是一个由最简单的五瓣樱花堆叠铺陈、延伸扩充套件而成的宇宙,是同一图案在平面维度和立体空间里的无限重复,至繁却又至简。这样极致而富有哲学性的美丽,怕是连最严重的密集恐怖症患者也无法拒绝。

风流丝樱,花比雨丝长


在我看来,枝垂樱在日本樱花里是非常特殊的存在。枝垂樱并非特指某一种樱花,而是对枝条下垂的这类樱花的统称,在这个类目下还细分出了许多种樱花。

公众最熟悉的日本樱花印象大概是大片怒放的染井吉野樱了吧。日本目前有600余种樱花,染井吉野是日本各地最为普及的品种。包括染井吉野在内的大部分樱树的枝条都是向上层层散开,花开后如云如霞,自有一种盛大昂扬的气势。与此相对,枝垂樱则给人一种妩媚、柔雅的印象,而于柔韧之中又自带风骨。

事实上,枝垂樱如垂柳般下垂的枝条是江户彼岸樱基因突变后的产物。这样与众不同的形态,令它在花开之后拥有了与众不同的风格气质。日本人喜欢用“风流”和“优雅”来形容盛开的枝垂樱,早在平安时代(794-1192)的诗文里便出现了“丝樱”一词,彼时是用丝樱来称呼枝垂樱的。永历元(1160)年七月,藤原清辅在宅邸举办歌会,席间歌僧显昭做了一首吟咏丝樱的和歌:“わぎもこが箱根の山の糸桜结びおきたる花かとぞ见る”。据说,这是文献记载中最早出现丝樱一词。

有人解读说,诗中的丝樱,是在箱根的山中发现的。这株丝樱被运送到京都后,此前只见过山樱的京都贵族们立刻被丝樱那随风摇曳的楚楚可怜的风情所折服,自那以后京都的贵族府邸和寺院中就开始栽种丝樱了。不过,柳田国男曾经在《信浓樱的故事》中推测,枝垂樱是从信州(今长野县)推广至日本全国的。真相如何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这些或随意或郑重的解读和推测不正印证了丝樱的魅力吗。

相比于樱花,吟咏丝樱的佳句并不算多,此外还有疑似松尾芭蕉写的“半日の雨より长し糸桜”,意思是“快看啊,这株丝樱的枝条比下了半日的雨还要绵长。”以及与谢芜村的“ゆきくれて雨もる宿や糸桜”,意思是“行路日渐暮,匆忙间寻得的住处竟然漏雨,幸好庭院中的丝樱甚是美丽。”亦或是“行路日渐暮,匆忙间寻得的住处竟然漏雨。哦不对,那是丝樱垂在窗边的枝条,恍若从天而降的雨丝。”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簇簇楚楚可怜的淡粉色花朵缀满了柔软的枝条,远远看去,仿佛飘荡著无数条粉色的雨丝,又似一团团粉色的瀑布,与“万条垂下绿丝绦”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更喜欢丝樱这个称呼,仿佛神来之笔,点出了这种樱花的神韵。

日本有多少种樱花呢

我对于樱花最初的印象,就是小时候外婆家小区道路两侧种植的关山樱了。这是一种重瓣晚樱,花色较深。春天的时候,每天的上学路上,我的目光都会飞到路旁的樱花树上,看那一朵朵粉红色的花儿低垂著头掩映在绿褐色的叶片中。第二次和樱花的亲密接触,就是来北京读研究生的时候了。每逢四月,玉渊潭公园的樱花盛开,老师都会带着我们去赏樱。

我们在街道上和公园里所见之樱花都是现代的栽培樱花,是由野生樱花杂交培育而来的。有研究表明,野生樱花很可能起源于几百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地区,起源后便向北温带其他地区扩散,其中一支经由现在的中国东部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那个时候,日本和中国这两个国家还不存在,就连人类都尚未出现。

历经漫长的岁月,野生樱花在日本经过无数次杂交繁育,逐渐衍生出了种类繁多的栽培品种并传播至世界各地。

日本目前究竟有多少种樱花呢?有的资料说300余种,有的资料说600余种,不知是否因为分类方法不同导致了统计结果不同。总之就是多到数不清。其中野生种11种,包括10种在本土自然生长的野生种(山樱、大山樱、霞樱、大岛樱、江户彼岸、丁字樱、豆樱、高领樱、深山樱、熊野樱)以及古时候从中国南部传入琉球列岛、后来野化的冲绳的寒绯樱。绝大多数栽培樱花品种都源自大岛樱、霞樱、山樱、江户彼岸和寒绯樱这5个野生种。其中大岛樱是日本特有种,很多非常著名的樱花品种都含有大岛樱的血统,可以说是栽培樱花的“灵魂”。举例来说,河津樱是大岛樱与寒绯樱的杂交;关山樱是大岛樱与山樱的杂交;染井吉野则是大岛樱与江户彼岸的杂交。(此处参考果壳网文章:刘夙《都别争了,樱花起源于哪里得听科学的》//www.guokr.com/article/440106/)

染井吉野,最受宠的那一个

染井吉野是如今日本占据主流的栽培樱花,据说日本人在春季观赏的樱花70%~80%是染井吉野。这种樱花诞生于江户时代后期,是大岛樱和江户彼岸樱的杂交品种。不过它的培育方法并非是从种子开始育苗,而是嫁接或扦插。用这种方式培育出来的树苗,会完全继承原树的特性,就像复制一样。因此,染井吉野是一种“克隆”樱花。

染井吉野是在二战结束后至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4-1972)在日本全国被广泛种植的。至于原因,我看到过一个有趣的说法——因为染井吉野从满树枯枝到盛放如云霞的整个开花过程,像极了战后日本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到逐渐复苏,直至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历程。不过在我看来,这样别具一格的隐喻,更像是后人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自行新增的浪漫解读。

其实染井吉野撼动人心的开花盛况是由其克隆花朵的性状所决定的。因为是克隆的,所以每一株染井吉野的“个性”都是一样的:先开花后长叶,每一朵的形状、大小几乎一致,同一地区的樱树几乎同时开花同时凋谢。于是,人们就会看到——短时期内大片樱树一齐盛放又一齐凋零,盛放时如云如霞,凋零时如雨如雪。

其实,我最初知道染井吉野这个名字,是在堂本刚的一首歌里。那首歌的名字叫做《ソメイヨシノ》(“染井吉野”的日语)。因为是片假名,所以一开始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查了字典,才知道有对应的汉字,汉字写作染井吉野,是一种樱花的名字。当时只觉得,这四个字放在一起好美啊,无论是意境还是读音。于是又想,那种樱花一定也很美吧!光从名字想象一下,就觉得那种美是怎么描述都不为过的,但又是无法言说的,是超越想象的,无止境的……

很久以后,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偶然得知了染井吉野这个名字的由来——当年,江户染井村的一位花匠在伊豆半岛无意间发现了一株江户彼岸(父株)和大岛樱(母株)自然杂交出来的樱树,便将其命名为“吉野樱”。后来因为这个名字很容易和奈良吉野山的“山樱”混淆,于是就在1958年改名为“染井吉野”。——所以你看,知道的多了也未必是好事,浪漫有时候是建立在无知的基础上的。

神话与民俗中的樱花


一般认为,日本最早关于樱花的文字记录出现在记载了日本建国神话传说的史书《古事记》(712年成书)中。

话说,皇祖神天照大御神的孙子迩迩艺命降临日本列岛后,在笠沙遇见了一位名叫木花之佐久夜姬的女神,当即为她的美貌所倾倒,向她求婚了。木花姬的父亲大山津见神得知后非常高兴,还一并将木花的姐姐石长姬也许配给他。谁知道迩迩艺命见到石长姬后觉得人家相貌丑陋,就把石长姬原路送回,只和木花姬成婚了。大山津见神对此十分震怒,对迩迩艺命说道:“我将两个女儿都献给您是有原因的。您如果娶了石长姬,那么您的寿命会像岩石那样恒久。如果娶了木花之佐久夜姬,便会如木花盛开般欣欣向荣。可是如果您送返石长姬而独留木花之佐久夜姬,您的寿命就会像木花般稍纵即逝。”

这里的“木花”,便是樱花。木花之佐久夜姬,便是樱花女神,这个名称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如樱花般绽放的女子”。

这位美丽的樱花女神一夜受孕,却遭到了丈夫迩迩艺命的无端猜忌:“怎么可能一夜受孕?你怀的是不是国津神(即地祇,陆地诸神。迩迩艺命是天津神,即天上众神,天神。)的孩子?”为了自证清白,她起誓道:“如果我怀的是国津神之子,必定难产。如果是你天津神迩迩艺命之子,无论发生什么都会平安降生。”然后建造了一间没有门的宫殿当做产房,生产时在屋内放了一把火,于火中产下三子,第三子火远理命就是日本初代天皇神武天皇的祖父。

八卦完了日本众神和樱花的关系之后,再从民俗的角度来看看樱花对日本人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自古以来樱树就被当做“神木”,人们相信有谷物之神栖息在樱树上。因此,樱花就不可避免地与种稻时举行的祭神仪式产生了联络,对于农业而言一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樱花盛开在春季,自然成为了农耕开始的标志,日本各地都有被称为“插秧樱”“播种樱”的樱树。另外,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曾在一篇名为《信浓樱的故事》的文章里提到过他对于枝垂樱被广泛移栽至日本各地的原因的推测,大意是:由于神灵是依附于树木而降临人间的,所以人们觉得,天上的神灵要想降临地面,一定会特意挑选枝条垂在地上的樱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樱花在农耕习俗和神道宗教中的特殊意义。

“樱花爱”的高涨,日本文化的觉醒

对于从事农耕的百姓而言,樱花一直都是春天的象征,是农田之神栖息的神树,也是告知耕作时节的重要花朵。不过,从文献记载来看,贵族对于樱花的普遍喜爱却是始自平安时代(794-1192)。

在深受唐朝文化影响的奈良时代(710-794),贵族们喜爱梅花多于樱花。成书于奈良时代的日本最早的诗歌集《万叶集》中,吟咏梅花的诗歌有110首,吟咏樱花的诗歌只有43首。从飞鸟时代(592-710)、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的两百六十余年间,日本曾十九次派出遣唐使,全面学习唐朝的律令制度、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当一个国家长时期地模仿、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消化、沉淀之后,通常会酝酿出这样的结果: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逐渐萌生,新的个性开始彰显。于是,日本迎来了国风文化盛行的平安时代。

《古今和歌集(905年)》里关于樱花的和歌有70首,关于梅花的和歌有18首,樱花与梅花的地位发生了逆转。或许可以说,对樱花的推崇也意味着日本本土文化的觉醒。嵯峨天皇曾于812年举行“花见(赏樱)”,这是文献记载中日本最早的一次赏樱。后来天皇每年都会举办赏樱宴,赏樱开始在贵族之间流行,贵族们都争相在庭院中种植樱花。

反映平安王朝全盛时期贵族爱情与生活的长篇钜作《源氏物语》,就在《花宴》一章中描写了天皇在紫宸殿举办赏樱宴的情形。《源氏物语》中有多处提及樱花。在作者紫式部的笔下,女主角紫上被比作樱花,紫上的一生也和樱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岁的紫上与光源氏初次相见便是在盛开的山樱之下,山樱象征著未经雕琢、天真烂漫的少女。后来紫上嫁给源氏成为六条院的女主人,二十八岁那年被源氏与葵上的儿子夕雾(15岁)看见,夕雾形容她像春日朝霞之间满开的桦樱般明艳动人,可望而不可即。紫上过世之后,源氏的孙子匂宫(6岁)对源氏说,紫上曾经给自己留下遗言,让他代为照管院中的樱花。这之后,源氏便决意出家了。紫上美丽而短暂的一生正如绚烂易逝的樱花,在源氏与紫上的爱情中,樱花还象征了相遇、离别和决断。

一些脍炙人口的吟咏樱花的和歌也出现在这一时代。这里就列举三首为例。第一首是平安朝前期歌人、三十六歌仙之一纪友则所作“ひさかたのひかりのどけき春の日にしづ心なく花の散るらむ(日光和煦的春日里,为何只有樱花匆匆凋谢呢)”,叹息樱花盛开之短暂。第二首是平安朝初期女歌人、三十六歌仙之一小野小町所作“花の色はうつりにけりないたづらにわが身世にふるながめせしまに(雨一直下,樱花的颜色越来越淡。而我也沉浸在徒然的感伤中,虚掷了光阴)”,以樱花感慨容颜易逝。最后一首平安末期至镰仓初期歌人西行所作“ねがはくは花のしたにて春死なんそのきさらきのもちつきのころ(平生所愿,就是能够死在春天的樱花树下,在二月的满月的夜晚)”,大诗人西行是游遍诸国的修行者,曾频繁去往赏樱名所吉野,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能感受到他对樱花的热爱。而他最终也的确像这首诗中所说,在旧历二月十六日离世了。

可以看出,和樱花相关的咏怀,有生之短暂,美之易逝,死之壮美,世事之无常,总能触发日本人的物哀之心。

樱花如何成为了日本民族精神的象征?

平安末期,王朝贵族逐渐没落,武士阶层崛起,日本历史进入了武士统治的中世时期。

在这段横跨镰仓时代(1185-1333)、室町时代(1336-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连绵四百余年的漫长岁月里,公家贵族式微,将军建立幕府掌控政治,地方豪族大名群雄割据,贵族与将军、将军与地方大名之间此消彼长的博弈从未停止,整个国家战乱频仍,动荡不安。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佛教的无常观深入人心。日本禅宗也是在镰仓时代由中国传入,并形成了本土特色的禅宗体系,逐渐成为武士和庶民广泛信奉的宗教。

“无常”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和核心价值之一。“诸行无常”源自佛教原始经典《阿含经》,意指世间一切事物,皆在刹那间迁流变异,无一常住不变。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日本的佛教和禅宗也承袭了这样的思想。

日本自古就深受无常观的影响,中世的战争和动乱更是令人们加深了这种体验。这在代表性文学作品中也有深刻体现。反映武士生活和思想的武家文学在这一时期兴起,其中最著名的要属描写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家族斗争的《平家物语》了。这部长篇军事小说的开篇诗写道:“祇园精舍钟声响,诉说世事本无常。婆罗双树花失色,盛者转衰如沧桑。骄奢淫逸不长久,恰如春夜梦一场。强梁霸道终覆灭,好似风中尘土扬。”开篇即点题:世事无常,盛极必衰。《平家物语》讲述的正是权倾朝野、荣华鼎盛的平氏一族由盛转衰的过程,可谓深刻而精准地诠释了“诸行无常”。

樱花骤开骤落,花期极短,盛放时极致绚烂,凋零时决然悽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人生苦短,生命无常,启发人们面对生死要淡然平静,在人生退场之时要果决壮美,不留恋,不执著。而这些都与武士们的精神追求不谋而合,也早已暗含了佛教的无常观和禅宗思想。因此,在武士统治的长达七百年的漫长的中世和江户时代,樱花逐渐被赋予了上述精神特质并不断强化,以至于一度成为了武士精神的一种象征。

1899年,明治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新渡户稻造用英文写下了第一本系统阐述武士道德规范的著作《武士道——日本人的精神》,在书中他将佛教看做武士道的起源之一,并将樱花作为武士道的象征。

他写道:“佛教给予武士道听天由命的平静,对不可抗力的恬静服从,面对危险灾祸的坚忍沉着,以及卑生而亲死的淡然心境。”

他引用了本居宣长吟咏樱花的和歌“天佑日本岛,风吹大和魂。旭日照晨风,山樱香飘远”,来印证“樱花自古为日本人喜爱,是日本人的象征”,然后将玫瑰和樱花做了一番对比,认为“我们无法欣赏欧洲人对玫瑰的赞美,因为它缺乏樱花的简洁。另外,玫瑰的甜美带着刺,带着对生的执念,她不愿且害怕倏然落下的死亡,宁可烂在枝头”。随后又历数樱花的特质:“樱花的美丽,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瘴疠毒气;她听从自然的召唤,时刻准备离开;她的色彩从不过于张扬,她的清香从不令人反感。她的色彩与形状之美朴素而不浮夸,那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她的芳香倏然易逝,空灵如一呼一吸。”最后他总结并感慨道:“这甜美而转瞬即逝、随风散发芳香、时刻准备死亡的花朵,就是大和魂的典型吗?”

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新渡户稻造对樱花的理解,几乎是就是理想的武士的样子。樱花的特质完全可以对应武士的美德:简朴、自律、内省、忠诚、勇敢、决绝、不恋生、不畏死。不管是刻意的解读,还是偶然的相似,樱花是如此美好,假如能让自己和它发生哪怕一点点联络,又有谁会不愿意呢?

尾声

【宇都宫八幡山公园里的赏樱庙会】


时至今日,武士道作为道德体系早已消亡,樱花也从某些沉重的、刻板的印象中解放出来,以更轻松、更时尚的方式融入了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每年樱花季到来时,人们密切关注著樱花前线预报。各地都会举行赏樱庙会,樱花树下坐满了边吃边聊谈笑风生的人。学校的毕业季和开学季也选在此时,学生们依依惜别,也带着彼此的祝福迈向新的人生阶段。三月和四月也是公司里一年一度大规模人事调动的时期,在一场场送别会和欢迎会中,同事们说著彼此的糗事,在欢声笑语中总结一年的工作,谈论著新的去向……

是的,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樱花意味着你能想象的一切美好。
如果樱花的花瓣飞落,拂过你的脸庞,请记住这一刻的幸福。

夕阳下的樱花步道#宇都宫#田川#日本#樱花#枝垂樱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